阅读诗学

2024-05-27

阅读诗学(通用8篇)

篇1:阅读诗学

什么是国学?照我的看法:国学就是“六艺”之学,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所以一般的诗文写作,不应该包括在国学的范畴之内,那是另外的功夫。写诗,写文章,这不是国学。古文念得好,现代的文章就能写好。没有古文的功底,现代的文章也写不好。古诗文里边,有道,也有学。诗本身就是一种修养。但古人还会问他背后的“学”好不好,学问怎么样。所以古人把诗看成学的别体,不看成学的本身。诗就是你的“学”,对不对?不一定对。当然,学问好,诗的格调也会不同。所以,古今的大家,为什么诗好?是因为学问好。有人也会写诗,平仄韵律对仗,一点挑不出毛病,可是背后没有学问,没有德范的支撑,就索然无味。缺了这两条,诗的价值就降低了。我称赞范曾先生的诗,是因为他的学问根底好。我们两个讲得来,是因为他的诗背后的东西,能和我相通。为什么很多人的诗达不到这样的水准境界?是学问的限制。范先生的学问,有家学传统。他的诗,是直接从范伯子来的。

诗分唐宋。唐诗阔大,各种流派,边塞也好,山水也好,写实也好,浪漫也好。可是,到了宋代,诗与唐代完全不同风格了。所以有人说,唐后无诗。这话对不对?唐后无唐诗,但是有宋诗。宋代的诗开了中国诗学的新生面,苏东坡、黄庭坚的诗,也是前无古人。还有诗余做补充。宋代的词又开出另外的新局,各大家都出来了。苏东坡、欧阳修、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宋代的诗,与禅宗有相当的结合。无禅就无宋诗。唐那样的阔大,已经打开那样大的局面了,盛唐格局大得不得了。宋诗又开出这么一个新格局来,它跟思想结合得更好了,跟宋代思想最高的点、跟宋代理学相表里。

宋代理学根本的贡献,在于它不单是对孔孟的继承,还吸收了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也吸收了道家和道教的思想,成为宋代理学。陈寅格把宋代理学称作“新儒家”,因为它跟先秦,跟汉代不一样了。新在哪里?在于它吸收了各家的思想,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奇观,一个大的思想汇流,所以不得了啊!朱子的学问,包括二程、周、张,都了不起。这是宋代思想的大格局。以诗来讲,宋诗的地位同样是很高的。讲中国诗的历史,唐了不起,宋也了不起。元代的诗其实也很了不起,像元遗山元好问,他的诗也了不起。明诗能轻视吗?明诗又是大家辈出。明诗有什么特点?明诗是返唐的,重新回到唐。明代的诗有唐诗的余韵。清诗又开一新局,清诗是返宋的。从清诗可以看到宋诗的神韵,最典范的代表就是晚清同光体诸大家。他们不是一般的`返宋,他们得宋诗的神韵和一些基本的规制,形成了一个流派。

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问的诗跟无学之诗,是完全不同的。有学问的诗,味道深远,有学问衬底,故深。所以陆游讲,功夫在诗外,主要是学问。学问的累积如何,决定了诗的基本面貌。

《诗经》里的诗,和后来的文人诗歌写作,不能同日而语。《诗经》经过孔子的删订,温柔敦厚思无邪,有大公大德存在。中国过去的大学者的文集,一般都是把“学”,比如解《易》,解《语》、《孟》,研究《诗经》的传注什么的,放在文集的前头,末编才是自己的诗文。过去很少有大学者不会写诗的,这是中国学问的一个传统。当然有的写得好,也有写得不够好。但是诗文和“学”的轻重不一样。他们一般都不把诗文看成“学”。

作为“六经”之一的《诗经》,跟后来文人雅士写的诗,是不同的概念。《诗经》是中国人文的源头,它的博大渊雅,是后来任何一个单独个人无法达到的。《诗》三百篇,已经成“经”了。它不仅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也是中国学术的基本经典。不管是李白和杜甫的诗,还是苏东坡和黄山谷的诗,它们都不能叫“经”。区别就在这里。《诗经》所以被称为“经”,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礼仪德范、精神价值在里面,是可以作为中国人修身的教材的。古人蒙学开始,一般先念《诗经》,绝不是先念唐诗、宋诗。即使到了明朝清朝,发蒙的时候,也是先念《诗经》,绝不是先念唐诗、宋诗。即使到了明朝清朝,发蒙的时候,也是先念《诗经》。先念苏东坡的诗,是要挨打的。李白、杜甫、苏东坡,词曲,白话小说,是自己偷偷念的书。《诗经》进入了学校教育,李白、苏东坡不能。《诗经》与后来的学者文人写的诗,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彼此的地位价值不一样。《诗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渊薮,是诗学的源头。我们不能说,杜甫、李白是中国文化的渊薮。他们都是中国文化的流裔。诸子百家、四部的学问,都是“六经”的流裔,诗文更是流裔的流裔了。

——(选文摘自刘梦溪《国学与诗学》。见《新华文摘》第9期)

1.关于“学”与“诗”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一致一项是( )(3分)

A.国学念得好,诗歌文章就能写好。没有国学的功底,诗歌文章也写不好。

B.古今的大家,诗好实质就是因为学问好。骨子里没有学问,也就没有德范的支撑,当然诗就索然无味。

C.作者称赞范曾先生的诗,是因为范曾先生的学问根底好,还因为他的诗背后的东西,能和作者相通。

D.古人诗可以看成学的别体,但是不看成学的本身的见解有道理。诗就是“学”的说法有道理但不一定对。

2.下列有关唐宋明诗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说,唐后无诗。这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完全正确,唐后无唐诗但是有宋诗。

B.宋代的诗开了中国诗学的新生面,苏东坡、黄庭坚的诗,也是前无古人。宋代的词又开出另外的新局,出了很多大家。

C.宋诗开出这么一个新格局来,地位同样也是很高的。在于宋诗跟禅宗思想、宋代理学相表里结合得很好了。

D.明诗是返唐的,重新回到唐。明代的诗虽不是唐诗但是有自己的特点有唐诗的余韵。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三百篇之所以成为“经”,是因为它不仅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也是中国学术的基本经典。

B.《诗经》里的诗经过孔子的删订,温柔敦厚思无邪,有大公大德存在。和后来的文人诗歌写作,不能同日而语。

C.中国过去的大学者的文集,一般都是把“学”放在文集的前头,末编才是自己的诗文。这表明过去的大学者们一般都不把诗文看成“学”。

D.不管是李白和杜甫的诗,还是苏东坡和黄山谷的诗,它们都不能叫“经”。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诗不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中国文学的经典。

篇2:阅读诗学

1、选D。解析:A.原文无此意。B.原文是:可是背后没有学问,没有德范的支撑,就索然无味。C.原文说的是:我们两个讲得来,是因为他的诗背后的东西,能和我相通。

2、选C.没有根据、不符合原文意思。

3、选D.“他们的诗不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中国文学的经典。”观点错误

篇3:《西清诗话》之诗学思想

关键词:《西清诗话》,苏黄诗学思想,诗学观点

1、政治上敌对, 诗学上支持苏黄思想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载:“元长 (京) 始以绍述两字, 劫持上下。擅权之久, 知公议之不可以久郁也。宣和间, 始令其子约之 (绦) 招致习为元佑学者。以杨中立、洪玉父诸人皆官于中都。又使其门下客着《西清诗话》, 以载苏、黄语, 亦欲为他日张本耳。”【1】费衮《梁溪漫志》卷八“蔡绦奸人, 助其父为恶者也。特以在兄弟间粗亲翰墨, 且尝上书论谏, 故在当时稍窃名。著书甚多, 大抵以奸言文其父子之过, 此故不足怪。”【2】张伯伟在其《稀见本宋人诗话·前言》中引用这两段话, 认为《西清诗话》是党争的产物。

但是笔者认为《西清诗话》应是蔡绦自己为文学爱好而作, 不存在政治上的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的创作和其他诗话视为同一种文学行为。据史料记载, 蔡绦比较喜欢读书著书, 颇有文采。他在被贬谪时候作《铁围山丛谈》“叙述旧闻, 具有文采, 则谓之骄恣纨绔则可, 不能谓之不知书也”【3】他完全可能根据自己的文学喜好来作成此诗话。纵观《西清诗话》全篇, 其内容和其他诗话一样, 是“辨句法, 备古今, 纪圣德, 录异事, 正讹误也。” (《彦州诗话》) 是“记本事, 寓评品, 赏名篇, 标隽句。耆宿说法, 时度金针, 名流排调, 亦征善谑;或有参考故实, 辨正谬误:皆攻诗者所不废也。” (清·钟廷瑛《全宋诗话序》)

2、《西清诗话》与苏黄之诗论

蔡绦很赞赏诗句中用典和“无一字无来历”, 在《西清诗话》中他提出几条相关的诗论, 这是对于江西诗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此外, 他还引用黄庭坚论诗之语论诗, 如他在《西清诗话》中提到“黄金手”、“不烦绳削”“法度”等, 这些都是是黄庭坚论诗多用之语。

除了对黄庭坚的诗论有继承和发展外, 《西清诗话》中也与苏轼的诗学思想有关联。蔡绦在其《西清诗话》中多次提及苏轼, 并流露出赞赏之情, “大抵屑屑较量属句平匀, 不免气骨寒局, 殊不知诗家要当有情致, 抑扬高下, 使气宏拔, 快字凌纸。又用事能破觚为圆, 剉刚成柔, 始为有功, 昔人所谓缚虎手也。苏子美《穷居和长安帅叶清臣见寄》:‘玉帐夜严兵似水, 茅斋春静草如烟。’东坡尝作诗:‘天边鸿鹄不易得, 便令作对随家鸡。’又有‘坐驱猛虎如群羊’, 真佳语也。”他论诗时说“诗家情致, 人自一种风气......如事带方外, 俗谓有蔬笋气;辞旨凡拙, 则谓学究体。”“东坡尝云:‘僧诗要无蔬笋气’”。

在北宋代苏黄之诗学影响及其深远的情况下, 他赞赏苏轼、黄庭坚的一些诗学理论观点, 但是并没有盲目的推崇, 也不属于苏黄哪一门派之下, 《西清诗话》也不像所记载的那样是“专以苏轼、黄庭坚为宗”“独崇元祐之学”。其中还记载了许多其他的诗人的言论和诗学观点“兹居张伯伟整理的《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所收明人孙道明手抄本《西清诗话》三卷120条中所载主要名人诗事条数如下:杜甫21, 李白10, 韩愈9, 晏殊6, 欧阳修18, 王安石17, 苏轼19, 黄庭坚8”【4】。

3、《西清诗话》的独到见解

《西清诗话》主要是品评各种佳作, 记载名人事迹, 兼有作者自己的观点, 其诗学思想是站在较高点上的一种文学的自我观念之显现。

在《西清诗话》中蔡绦多次提到做诗要讲究情致, 而情致是作好诗的必要条件。他在《西清诗话》中有四处论及到有关情致的问题, “大抵屑屑较量属句平匀, 不免气骨寒局, 殊不知诗家要当有情致, 抑扬高下, 使气宏拔, 快字凌纸”、“作诗者, 陶冶物情, 体会光景, 必贵乎自得”、“且画工意初未必然, 而诗人广大之。乃知作诗者徒言其景不若尽其情, 此题品之津梁也”、“宋元宪公镇河阳, ……此皆对景得之, 天成混然, 为一篇警策, 岂矜持与不用意便有妍媸耶?”。蔡绦所推崇的“情致”, 可以说是触及到了作诗的本质性的东西, 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论诗要讲究情致的同时, 他还主张诗格因人而异, “人之好恶, 固自不同”、“盖格有高下, 才有分限, 不可强力至也……乃知天禀自然, 有不能易者也”、“诗家情致, 人自一种风气”、“东坡尝云:‘僧诗要无蔬笋气。’殊不知本分风度、水边林下气象, 盖不可无。若净洗去清拔之韵, 使真俗同科, 又何足尚?要当弛张抑扬, 不滞一隅耳”、“东坡在徐, 戏参寥曰……‘隔林仿佛闻机抒, 知有人家住翠微’, 大无蔬笋气也”。诗格因人而异的说法, 在江西诗派盛行的宋代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由于个人的情致及才能兴趣爱好和所生存的环境的不同, 诗人的诗歌创作必定是因人而异的。

蔡绦的推崇情致和诗格因人而异的说法, 触及到诗歌创作最为本质的东西, 可见其诗学观点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

在《西清诗话》中, 作者还有很多的点评, 其中有很多是作者自己的独到理解, 甚至他可以打破前人的一些理论, 在评点上独出一格。北宋绘画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文人逐渐意识到绘画与诗文的关系, 而题画诗也逐渐成为诗歌的一种新的题材。《西清诗话》明确地指出了诗文与画的关系, “丹青吟咏, 妙处相资……盖画手能状, 而诗人能言之……且画工意初未必然, 而诗人广大之。乃知作诗者徒言其景不若尽其情, 此题品之津梁也。”他说诗歌善于表情达意, 而绘画长于描绘形状, 这两者结合才可达到完美, 这是对于宋代题画诗提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

纵观《西清诗话》全篇, 不仅仅只是“专以苏轼、黄庭坚为宗”, 也不只是“独尚元祐之学”, 其思想内容涉及各种, 不拘泥于某一家。《西清诗话》在帮助我们认识评价诗人, 搜罗历史资料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费衮《梁溪漫志》卷八,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3】《四库全书总目·铁围山丛谈·提要》中华书局, 1965

篇4:小说诗学观照下的文本阅读

关键词:诗学 时间 间离

1 想象中的时间

对时间的认识,奠定了我们对于文学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而文学是在虚构中想像,它赋予我们一种想象中的时间。“时间作为现实与存在的绵延符号,想像时间,就成为以表现存在为皈依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方式。” 普罗提诺认为:时间有三种:过去、当下、未来。但归根到底实际就一种——当下,我们永远只能处于一种当下的生命状态,这个“当下”可以分解为两个时间:一个是未来走向现在;一个是现在走向过去。就如人们说话的瞬间,它转眼就会成为过去,成为从现在走向过去的“当下”。鲁迅是向后看的,他几乎所有小说都是在追忆方式下的“当下”展开。从《孔乙己》反观《咖啡馆》的部分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微妙的相似。

1.1 追忆:一种消解性的、感觉化的描述方式和思维方式。它是一种筛选、过滤、改造或改良,给予我们的是一种真实而不是事实,是对保存性的回忆的消解。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孔乙己》开头这段文字,明显是对曾经的酒店的一种事后再度展开的叙述,是二十多年后的“我”(店小二)一种消解性的追忆。再往下整个自然段其实都是事后的证明和表述,是当下感觉中对于过去时间的一种重构,而非再现。

“这个镇上是有过一家咖啡馆的。这座钉上木板的旧房子,在方圆若干英里之内也曾是颇不平常的。这里摆过桌子,桌子上铺了桌布,放着纸餐巾,电风扇前飘舞着彩色的纸带。”这段文字同样是叙述者从文本的“当下”对过去展开的追忆,在追忆中仿佛重现了昔日咖啡馆热闹浪漫的场景和气氛。这种在追忆中重构过去的手法,在《咖啡馆》中多有出现。“她的婚姻在县里是件奇闻——这次结婚既古怪,又让人提心吊胆,仅仅维持了十天,使全镇的人都莫名其妙,大吃一惊。除开这次结婚,爱密利亚一直是一个人过日子。”关于主人公过去不知何时发生的“那段”短暂婚史,作者在这里连用两个“这次”来描述,非常明显是有意将过去的事以一种“当下”的或者近期内发生的口吻来叙述,这在现代主义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使得文学作品中时间不再是物理性的,而是被主观化,超越了客观。

把过去时推到当下来描述,然后又把当下扩展至无限,完全是不确定的,这正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特质之一。

1.2 泛时间性:泛时间观念可能会在一个大体的时间段里,但我们没办法明确点明具体是在哪一年。它必须用小说里面交代给我们的重大事件反过来确定小说的具体时间,这样一种创作方式、对时间的看法、对时间的态度就叫做泛时间论。

时间一旦进入泛时间性,它就形成了一种“无时间”的效果。当叙述的事实转变成了感觉,我们在这里面就再也无法寻找到一个明确的时间边界,它被模糊掉,被忽略掉了。不确定的时间能够造就时间概念的无限扩大和延伸,让我们感觉到这是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事情,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里追忆与时间这两大主题,全在叙事者的感觉中,不同时序的描述都可以发生在同一瞬间,无所谓时间起始。

《孔乙己》中有大量的泛时间叙述。“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这里“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都没有指明是哪一年的中秋,年代是不确定的。而“我”之所以“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是因着掌柜“忽然说”的那番话,这样,本来叙述的一个事实(孔乙己长久没来了),经这不其然的转换就变成一种感觉,因而时间的边界也随之消失了。

《咖啡馆》开头是这样描述的:“小镇子里没有多少东西,只有一家棉纺厂,一些工人住的两间一幢的房子、几株桃树、一座有两扇彩色玻璃窗的教堂,还有一条几百码长不成模样的大街。每逢星期六,周围农村的佃农进城来,闲聊天,做买卖,度过这一天。”这是什么年代哪个地方的小镇?我们无从获知。单从文本对小镇的简单描绘,它完全可以属于任何国家的某些时期。“每逢”一词更是泛时间手法的典型标志,在此承上启下,营构了整个时间指向模糊无边的局面。与《孔乙己》开头对酒店格局的追忆性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此看来,泛时间是现代主义小说里的现代主义原素带给我们阅读上的一种快感,从一种不确定的朦胧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恍若隔世的意味,激发起一种对过去时间的缅怀。

2 小说中的间离

间离,作为20世纪文学史最具艺术性、美学追求和现代意识的文学精神(或叫作文学状态)。鲁迅是中国作家中对“间离”手法最重视,运用最娴熟的作家,而且至今“鲁迅在‘间离’方面提供给我们的广阔空间,还很少有人去穿越。”同样是第一人称叙述,但《孔乙己》显然与其他作品不同,因为鲁迅选取的叙述者“店小二”,是一个和自己人生经历几乎完全没有重叠的人物,而且透过“我”(12岁的“店小二”)充满童真的双眼对孔乙己及众人进行客觀、真实、透明、超脱的审视和判断,作品成为“我”心灵的叙说而非情节的描绘,因而更逼近真相。在另一方面,“店小二”既是叙述者也是被叙述的人,他被孔乙己等以及作者叙述着审视着,同样也处于一个客观现实的格局之中。鲁迅与“店小二”冷静的间离,“有效地实现了小说的初衷,达到思想和社会批判的最深层面。”

《咖啡馆》文本也存在作者,故事叙述者和被讲述者三个层面的间离。作者卡森·麦卡勒从小说家创作的维度干预着作品的方方面面,却不左右甚至决定人物的命运,所有故事人物都是在文本中按其性格自然发展并遭遇命运的,因为真正的创作其实是“一种事前的设计、事中的发挥、事后的审视。”这也是现代主义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又一不同之处。在这里故事的叙述者是无形的,既不是作者本人,更不是作品中某一人物,但无形不代表他不存在,相反他是无处不在,自由行走于文本的。至于被讲述者,这部分文本中被讲述的主要人物是爱密利亚小姐和罗锅二人。有了作者和叙述者与故事人物之间的多重“间离”,我们有理由相信《咖啡馆》是一部优秀的现代主义著作。“间离之有无,是大作家与小作家的区别,小作家把自己等同于作品叙述人,或成为其中人物,由此而失去了观照和超脱的立场。大作家永远站在人生边上,从不直接介入作品的各种关系中,不去轻易发表意见。”此话也可视为衡量小说创作的一个指标。

3 总结

通过在诗学相关问题上对鲁迅写于1918年的《孔乙己》和美国卡森·麦卡勒1951年发表的《伤心咖啡馆之歌》部分文本进行相关对照,不难发现两者在艺术创作风格尤其是对于时间的处理技巧方面的相似性,从作品诞生的时间看,卡森·麦卡勒或有可能受鲁迅先生的影响或启发。自现代以来,伴随着中国落后挨打的现状,中国文学借鉴学习西方之潮时有发生,西方文学模仿吸收中国文学精华的情况较少,虽然不可否认鲁迅在诗学方面的成就也多少受西方影响,但这也侧面体现出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极高造诣以及他将中国文学引向全世界的伟大。

参考文献:

[1]郭小东.中国现代主义小说:想像中的时间[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郭小东.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中的间离[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3](美)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4.

作者简介:

篇5:阅读诗学

摘要: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大学生在阅读、理解外国文学有一定的障碍,导致教学难度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稍难。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外国文化与创作背景,对外国文学发展以及作家创作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笔者尝试从知诗学理论角度来探讨外国文学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学的认知和审美。

关键词:文学教学 认知诗学 风格特点 阅读兴趣

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学府的外国文学教育向来是语文科目里面的主要构成之一。这项课程凭着自身独具一格的人文特征,非常有利于帮助提升大学生文化方面的素质,拓展人文视野,在全面优化大学生人格,对大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1]正因为上述优点,高等院校不能将外国文学教育只是看作简单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外国文学科目更不应该被某些在大众看来更为有用的科目所吞噬,包含在文学著作里面的人文精神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有着培养大学生审美情操、提升学生对世界的关注程度、促进学生更为细致地感受和认识生活的作用。在当前情况下,高等院校常规科目安排里面提供给大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仅为60课时,在这样紧凑的安排里面需要完成教学以及协助大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很明显是不足的。外国文学的课程内容设置也无法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引领每一位大学生对著作深入阅读,而后进行相应解析,全方位领会作品内涵。近年来,就当前情况下高等院校对外国文学课程的问题,专家们对改善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有很多专家给出很多相关教育方面全新观念,例如阅读者反映批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在主义理论等。笔者在诸多专家和前人们的探索讨论的根基之上,尝试从知诗学理论角度来探讨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希望可以给这个领域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一、认知诗学概述

认知诗学概念的探索讨论是从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认知诗学不仅仅是一种源自语言学的文学分析方法,其诗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文学一般命题的关注,探讨了文学的功用等基本问题。[1]认知科学涉及诸多领域,例如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科目,认知科学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欧美文学界、语言学、文体学等探索上都呈现出往认知转变的大潮,从客观迈入人文,认知诗学在这种大前提下诞生了。

(一)认知诗学的定义

《走向认知诗学理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引入了“认知诗学”这个概念。它重点参考认知心理学、神经解剖学两者融合为一体的文学批评理论来对诗作展开深入解析。在这部作品里面,作者将认知诗学定为是文学批评理论。科维尔在写作《认知诗学导论》这部作品开端就确切指出“认知诗学是针对文学的阐释”,它是“针对文学来进行深入思索”。在一些学者看来,认知诗学是“文学探索和语言学的沟通手段”。[2]从这一点而言,当前应用情况的认知诗学相关内容是使用其有关概念、理论去研读和解析文学著作,讨论与阅读书籍相关的内心思考等。自广泛含义而言,认知诗学是有关人类认知方面崭新的“诗学”概念。

(二)关于认知诗学理论的发展演变

历经30多年的成长和演变以后,此理论作为一类全新的交叉科目理论,也已得到学界重视。认知诗学理论到现在为止基本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演变发展。

首先,以《走向认知诗学理论》这部作品作为分界,由此正式明确了认知诗学发展道路,从这以后诸多学者使用这一理论来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诗作研读的探索。随着人文主义转变大潮,有很多理论研究者深度融合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的探索,从此认知诗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第二阶段的产生标志是《超越理性:诗性隐喻实践指南》的诞生,书中提倡使用认知诗学与认知心理学结合于一体来探索文学著作当中的诗性。第三阶段是以科维尔写作的《认知诗学导论》和《认知诗学实践》这两部作品作为分水岭,很清楚地指出应该把精读著作当作目标,提倡使用“心智空间”“寓指”等相关理论来细致研读解析著作。在国内,对于这个领域的相关概念研究还处在起步期。国内专家重点探索这门理论的内容还停留在著作研读层面,不过伴随国内专家学术能力的提升及探索方法的多样化呈现,这门理论也一定会迈入更广阔的领域探索之中。[3]

二、外国文学教学要突出认知诗学作用

就我国高等院校对外国文学的课程安排而言,并未设定固有模式,有关课程的教学法还存在完善空间。可是,从很多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可以观察到,很多高校在这门科目的安排设置上表现出从认知诗学的层面来探索某个外国文学作品,并不重视作者本身的有关经历,授课当中有关作者自身情况仅仅只是提到而并未着重分析。在课堂教学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重点关注作者写作这部作品时的相关情况,在笔者看来,外国文学课程的真实成效得以获得的重点在于明晰外国文学课程的意义,以及明确和贯彻教学目标。认知诗学理论着重于创作与阅读两者的提升,令创作、阅读以及人自身的思考三者结合为一体,不但可以提升外国文学赏析的认知水平,还可以领会作家创作的相关手法,创作与阅读的结合还可以促使学生们提升自我解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还存在如下这类状况,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来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准,但真的迈入创作门槛的一刻,却陷入茫然无措的状态,大学生觉得不知道该怎样落笔。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毕业论文撰写,基本上大多数学生感到很难构思并进行写作。究竟为何呈现这种局面呢?在笔者看来很关键的一个缘由是大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对于学科深度、主题内容的领会不够透彻,内涵深意的把握不够细致。这一状况降低了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创作背景中的观察感知力,甚至在实际写作中构成阻碍。[2]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有很多大学生关于某个情况会有自己的了解与领会,但到了要使用时却无法进行灵活运用,要切实弥补这一不足,还需要老师们引领与督导大学生加强对外国文学著作的阅读。在认知诗学理论的视角下,学生想要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最有效的路径就是阅读,文学名著可以令读者在阅读历程中感受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其中活灵活现的语言描写,通过精读获取和作品之间的情感互动。经典著作可以令阅读者展开思索与反省,有助于学生变得更有智慧,对自身的不足能够有更加深刻的反思。

三、外国文学的理解和运用认知诗学

在大学外国文学课堂中,讲课方式一般是老师占主体部分,授课内容主要是外国文学赏析、文学史、作家创作背景、写作技巧等。但是,教师在讲课内容里只是简单涉及小说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经历和内容梗概等,而忽略对文章的深层阅读和领会,学生也缺乏通过阅读对自身感受的对照。认知诗学理论强调阅读中的精神活动,重点关注对作品的感受与领会。只有认可认知诗学理论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关键作用,才能教授好这门课程,更进一步使用认知诗学理论来对外国文学教学方式进行填补与改革。[3]

首先,使用认知诗学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学阅读兴趣。在以往授课当中,学生更看重的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带来的分数效应,面对那些繁杂的知识点,大学生们无法提起兴趣来进行深入理解。认知诗学的教学重点是强调了阅读中的心智活动、体验和互动,把文学审美置身于平常生活来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这方面理论成果来引导学生研究作品并与生活认知相关联,如果他们能够运用自身经验去阅读作品,必能提升其阅读兴趣。

其次,使用认知诗学来提升学生认知记忆的能力。记忆是人类大脑关于自身曾经体验过的事情的反馈。依据相关素材保存期限,可将其划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心理行为学理论认为“在信息导致人产生激烈心绪表现时,这种状态下长时记忆保存最佳”。认知诗学着重于阅读历程中产生“体验和互动”。在阅读经历中很多学生对场景、角色与理解保留了许多深刻印象,在其他人再次提到或是在某些场景下,这类记忆就会重新被调起。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老师指导他们取得“心境一致”的效果,让学生依据自身经历与感悟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解析。透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把文学知识变为长时记忆。

第三,使用认知诗学来提升学生们的文学创造能力。[4]文学作品是开放的,读者进入作家构建的小说情节之中,可以对作品给予不同视角的理解,甚至创出超过原作者本意的内涵。此时,学生自身创造力也就有了提高。外国文学老师在引导学生解析文本的内容时,要让学生依据作家虚构的情境,结合亲身经验或人生感悟对文本进行再次加工。学生经历作家――文学作品――感悟三个阶段的分析,不但可以领略文本的深层内涵,还能提升个人文学赏析的综合能力。[4]

最后,使用认知诗学来提升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外国文学本质上是具有人文特性的学科。在认知诗学理论视域下,文学不但有教育、娱乐的功用,还有着“认知”上的功用。学者提到“文学能够令读者脱离现实,或增强其思想上的敏锐和感情上的体悟,以此来丰富生活”。着眼于学生在阅读中的心智行为,通过对外国文学赏析来建立相关作品阅读与普遍认知的联系,以此来让学生领会真理,感悟人生,最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语

外国文学为大学生展现了丰富的带有异域色彩的文化,字里行间展现了欧美人群的生活状态与文化背景。在阅读这些著作时,大学生在感知文字魅力的同时,还用自身情感与思想来领会这些著作中所包含的文化与精神,认知诗学为学界探索国外著作给出了理论依据。可参考应用认知诗学理论来对国外著作进行精读,深刻解析著作内涵并掌握文本里面包含的人文精神,令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语

参考文献

篇6:《诗学》读书札记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最重要的文献,被认为是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是在继承老师柏拉图及其之前的文艺理论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阐明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他在《诗学》中第一次界定了古希腊悲剧,为悲剧从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也成为了西方悲剧美学理论的源头。在现存《诗学》二十六章中,亚里士多德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接着又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最后分析批评者对待诗人的一些指斥,并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概括的讲,《诗学》主要论述了三个艺术哲学问题:艺术的本性,悲剧的意义,艺术的功用。它的美学思想可归结为三个要点:摹仿说,悲剧论,陶冶说。

一、摹仿说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产生于摹仿。在《诗学》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摹仿”1.17,并且指出摹仿艺术的区别特征在于“摹仿中所使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用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1.17,而这三者的不同可以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悲、喜的划分是:“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第二章2.20),这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划分的。其次,亚里士多德肯定摹仿是人的天性。他说“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4.21这段话足以证明诗起源于摹仿,而摹仿又是人的天性使然,而且具有一种神圣意味。最后,他强调摹仿所具有的普遍性。“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第9章9.39)这样,艺术描写的对象本身就带有了普遍性,就富于了哲学意味。

二,悲剧论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进行了详尽详尽、深入而系统的阐述。他提出了悲剧史上第一个悲剧概念,他在《诗学》第六章里说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言词,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6.30他有提出“整个悲剧艺术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6.31六个成分,并且认为在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情节是对于行动的摹仿,也就是事件的安排。行动体现在事件之中,通过事件表现出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选择那些“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第13章13.48),并且情节要有一定的安排,要有内在的密切联系,而且要完整。即“情节既然是对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8.37在布局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恐惧与怜悯之情可借‘形象’来引起,也可借情节的安排来引起,以后一种办法为佳,也显出诗人的才能更高明。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事件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件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14.52所以,亚里士多德十分注重创作主体通过对情节的安排来达到悲剧的效果。

三,陶冶说

陶冶可以视为悲剧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定义时只简略提及:悲剧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6.30 “陶冶”的希腊文音译“卡塔西斯”(katharsis),但现存《诗学》对它并无更作词义解释。由于不同学者对“卡塔西斯”的不同解释,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在这里,我们理解为悲剧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之合乎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的健康,从而对社会道德产生良好的影响。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到“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4.24以及“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快感,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它特有的快感。既然这种快感是由悲剧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通过诗人的摹仿而产生的,那么显然应通过情节来产生这种效果。”14.52由此可见,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一

方面是在求知,另一方面我们获得了来自艺术作品的感化与陶冶,我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和熏陶。此外,他还认为文字、颜色与音乐的美也能给我们带来快感。他这样肯定文艺的审美价值,也就是对柏拉图否定文艺的快感,贬低文艺的价值的有力回复。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一部博大精深的美学理论著作,需要深入而细致的研读才能有所收获。我自己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但是我通过细致认真的阅读之后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收获。例如,清晰的认识了悲剧、史诗等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的成分、它们的特点、有关于时间和情节的重要性等等。同时,我也有一些不同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第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高于史诗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点我不是太赞同。文中作者认为“悲剧比史诗优越,因为它比史诗更容易达到它的目的”26.99,我觉得作者的话有些强词夺理,因为各种艺术形式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不相同的,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规定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败。因此,不管是悲剧、喜剧、还是史诗,都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可以有个人的偏好,但是并无法说明那种艺术形式高于另一种。第二,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6.31。这一点我也持有异议。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6.31虽然,这是由于亚里士多德生活时代的局限性所致,因为他是根据当时的诗人作品总结出来的,但是他作出这么肯定的结论本身就不合情理。行动的摹仿很重要,但是一个人没有鲜明性格似乎就违反了摹仿的真实性。但不管怎么说,《诗学》对于西方美学的地位是不容小视的,它对西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有些观点曾被近代新古典主义奉为金科玉律。这并不是一本诸如《文艺对话集》一样有些冗长的著作,所以其言简意赅也使人不得不佩服万分。

参考文献:

篇7:边塞诗学案

你知道的边塞诗有哪些?你还记得其中的名句吗?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 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感事》 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唐)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益《塞下曲》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宋)范仲淹《渔家傲》 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题材:A.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

B.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情感:A.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B.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一、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 李 白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 下 曲》 卢 纶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 人 怨 》 柳中庸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王昌龄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之情)

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3.虚实结合: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常用的评析词语:

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豪迈

豪气

豪情

悲壮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英雄气概

昂扬精神

厌战情绪

深切同情

边塞诗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练习

杜甫《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问:划线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8:论《诗学》中的“卡塔西斯”

关键词:卡塔西斯,医学,柏拉图

经典的光辉是千年的尘埃也无法遮蔽的,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正恰如其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历经千年的颠沛流离、污浊侵蚀之后, 它于十五世纪大放异彩, “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之内, 各种校订本、译本和评注本纷至沓来, 足以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1]作为现今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第一部论诗专著, 《诗学》更是以开拓者的身份在理论的土地上开辟了属于诗的研究大道。亚里士多德引导人们从“结构- 功能”的角度对当时的诗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 他所思考的问题也仍然为当下的学者所重视。

“卡塔西斯”就是这样一部著作中的一个理论术语, 它并不是亚里士多德创造的词汇, 而是亚里士多德创造性的首次用于阐释悲剧定义的词汇。但由于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没有在《诗学》中给“卡塔西斯”一个明确的定义, 加上书籍在千年里饱受虫蛀水污早已残缺破损, 使其从十五世纪讨论至今仍呈现出一种多义的状态。本文就在此对“卡塔西斯”在《诗学》中的含义进行分析。

一、“卡塔西斯”溯源及其理论研究

如前文所述, “卡塔西斯”并不是亚里士多德创造的词汇。在他之前, 毕达哥拉斯学派、恩培多克勒、高尔吉亚包括柏拉图在内都提到过“卡塔西斯”。在亚里士多德和之前的古希腊时代里, “卡塔西斯”主要是作为医学术语和宗教术语而广为流传, 所以他们提及的“卡塔西斯”的含义仍在此列, 主要是和宗教术语相关。

在古希腊奥菲斯教中, “卡塔西斯” (净化) 指为了使灵魂得到净化, 采用清水净身、戒欲祛邪等教仪。而作为医学术语的“卡塔西斯”, 其含义指指宣泄, 即借自然力或药力将有害之物排出体外。“医学家希珀克拉忒斯认为, 人体内任何一种成分的蓄积, 如果超出了正常的水平, 便可能导致病变, 医治的办法是通过katharsis把多余的部分疏导出去。”[2]后世学者在此基础上研究“卡塔西斯”, 陈中梅先生还补充了一点, 古希腊时医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医学与宗教的分界是不明朗的, 故“卡塔西斯”是医疗手段的同时也是宗教活动的目的。尔后, 中外学者不仅从医学和宗教学的角度阐释“卡塔西斯”, 也从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角度对此展开思考, 使情况更为复杂。

我国学者在翻译改词时, 也出现了争议。陈中梅先生译为“疏泄”, 更多的是从医学的角度去理解“卡塔西斯”, 这与罗念生和朱光潜先生认为的“宣泄说”代表贝内斯的观点是一致的。宣泄即指, 悲剧的“卡塔西斯”可以使怜悯和恐惧这种消极的情绪得以宣泄, 从而使人的心理恢复平静和健康。而朱光潜先生的“净化”其实是接近宣泄说的, 而于大多数“净化说”的论者而言, 净化与宣泄则是明显不同的。拉曼 · 赛尔登就总结过:“‘净化’指驱除不需要的情感 (怜悯和恐惧) ”[3], 把它们当作不洁、病态和痛苦的成分, 要完全去掉。

罗念生先生将“卡塔西斯”翻译成“陶冶”是他的独创, 是完全属于汉语的表达。依据《尼各马科伦理学》 关于情感的论断, 他断定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中庸之道”:即亚里士多德认为情感有过强过弱与适度之分, 而太强太弱都不好, 只有适度的情况下发生的感情才是最好的情感。从而, 罗念生指出, “卡塔西斯”的作用就在于把怜悯和恐惧培养成这种适度的情感, 故他翻译为陶冶。

二、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

我国先哲孟子就有“知人论世”的观点, 而亚里士多德的学医经历则给我们进一步理解《诗学》中的“卡塔西斯”有很大的启发。第欧根尼 · 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中记载说:“亚里士多德, 尼科马科斯和菲斯蒂斯的儿子。”[4]其父尼科马科斯的祖先和职业是可以追溯到神医阿斯克勒普的儿子玛卡翁, 他父亲尼科马科斯是当时马其顿王阿明塔斯三世的御医和朋友, 很多资料证明亚里士多德从小接受医学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陈中梅先生就指出“亚里士多德出身于名医之家, 对katharsis的医疗功用自然不会一无所知”[5], 其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就体现了亚里士多德丰富的病理知识。贝内斯更是赤裸裸的把“卡塔西斯”定义为一个医学术语, 就是通过使用药物, 将人体内不好的东西排除出去。而这种不好的东西, 就是悲剧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这种看法是遭到罗念生和朱光潜先生的质疑的, 一在于贝内斯解释《诗学》中的“卡塔西斯”时, 以《政治学》中的音乐的“卡塔西斯”为依据, 罗念生先生认为二者是两回事。朱光潜先生则指出, 恐惧与怜悯是心理作用而不是随时存在的具体事物, 所以悲剧欣赏是无法将其宣泄出去的。

但“卡塔西斯”一词有着明显的功用指向, 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卡塔西斯”时注重的应是对作为诗的一种的悲剧的效用的强调。因为亚里士多德使用“卡塔西斯”, 正是要借它说明和强调悲剧的效用。而这种有意的强调自是与其师柏拉图的诗学观点有紧密的联系。

在柏拉图看来, 诗是不能认识真理的, 与之相隔三层并“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6]引发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 因此要将诗人请出理想国。但同时他也说“准许她的卫护者, 就是自己不做诗而爱好诗的人们, 用散文替她作一篇辩护, 证明她不仅能引起快感, 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用。”[7]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就被认为是这样一篇为诗辩护的著作。在《诗学》中,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诗的起源、本质和成分的阐释, 证明了诗是可以认识真理、引起快感的, 并且提出诗比历史更接近哲学的观点, 而“卡塔西斯”一词就是对悲剧作用的肯定。

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就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8] (即卡塔西斯) , 从这里和学者们对“卡塔西斯”的解释都可以看出, 亚里士多德在此肯定的是悲剧的效用, 指出悲剧不仅仅是像柏拉图所认为的, 是逢迎人性中那低劣的部分。他在借“卡塔西斯”的医学术语语境强调悲剧的功效, 来表达其实悲剧是对人和国家有用的观点。

把“卡塔西斯”换成当今的医学术语“化疗”一词, 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作为医者的亚里士多德使用“卡塔西斯”一词的用意:即“悲剧就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化疗”。化疗一词本身的含义固然重要, 但显然亚里士多德的用意更在于强调悲剧的这种功效, 而这正是对柏拉图的有力还击, 这也佐证了该词的医学含义。

三、结语:“卡塔西斯”之于《诗学》

综上所述, 《诗学》中“卡塔西斯”的应有之义显然就是与其作为一个医学术语密切相关。具有医学经验的亚里士多德用“卡塔西斯”一词去描述悲剧的效用, 正是对悲剧功用的一种强调, 这种有意为之的强调就与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的其师柏拉图的诗学有密切的联系。

从亚里士多德用“卡塔西斯”一词反驳柏拉图诗学观点这种行为本身探究“卡塔西斯”的意义, 可看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使用“卡塔西斯”强调悲剧功用正是为了对其师柏拉图提出的诗的无益甚至有害的观点进行反驳。这也进一步说明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卡塔西斯”一词时, 必然是将它当作医学术语, 他用其来强调悲剧的功效, 凭借的正是“卡塔西斯”一词医学内涵, 以此凸显了悲剧对个体与群体的独特功能。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 《诗学》, 陈中梅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本.

[2]亚里士多德, 《诗学》, 罗念生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版.

[3]罗念生, 《古希腊语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4]汪子嵩, 《希腊哲学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阅读诗学】相关文章:

诗学论坛04-27

古典诗学05-28

翻译诗学07-25

比较诗学07-26

诗学思想09-14

诗学含英04-07

诗学理想实践04-25

建造的诗学05-17

诗学读书笔记摘抄07-16

中国诗学读书笔记07-27

上一篇:财务综合组半年总结报告下一篇:请给我们一个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