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

2024-07-09

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精选6篇)

篇1: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

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于科研力量雄厚、学术地位很高的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天体物理等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及两个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物理基地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率先于全国提出并成功地实施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课程新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全国有很大反响的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在历次基地检查和评估中都名列前茅。物理基地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成效十分显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全国已经起到了广泛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现将我们在基地建设中的成果分五个方面的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与思路

基地的建设我们始终基于如下的考虑:1)基地建设必须有利于强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培养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在教育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3)基地建设的成果应在全国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起点要高,建设工作要注重科大特色。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我们的目标为:

以培养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宗旨,全面地、创造性地实施了“科学与技术、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中实实在在地得到体现。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一套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先进的、特色鲜明的高等物理教育体系,使基地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点、师资培训和经验交流的基地。(2)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于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两个国家实验室,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物理学学科门类齐全,学风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优势,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① 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我们不设非基地班,物理类的学生全部都进入基地班,接受严格的物理基本功的训练。学生进校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统一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两年之后再分专业进行学习。专业的选择也是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式,先由理学院组织多达20多场的专业介绍,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发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② 2000年开始科大本科生实行四年学制,基地积极而慎重地完成了五改四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在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新学制下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制定和实施。从2000级本科生开始,基地学生入校后的前5个学期进行统一的数学、物理、电子信息技术、通识课(包括政治类、英语、体育及综合知识类等课程)和学科群基础课的学习,第6学期开始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实行个性化学习计划和弹性学制(最长可在6年内完成学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前毕业或同时攻读第二学位。

(3)学生攻读研究生情况和毕业生一次就业情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基地的毕业生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每年约有77%的毕业生被录取为国内外的研究生,约有22%学生参与就业,其中大多数进入高新技术或事业单位工作,不少已成为骨干。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9%。强化基础,拓宽专业——“追其本,求其源”、“积厚势,而后勃发”,是科大学生的特点。已经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人才,部分优秀毕业生己经做出了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为学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4)人才培养特色

①知名教授教基础课。普通物理和四大力学,长期由省级教学名师霍剑青教授、程福臻教授和特聘的课程讲座教授阮图南、张永德等讲授。教学名师和学术上有造诣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本科生上基础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寓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名师的熏陶下,培养了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②传承科大办学传统,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建设,物理基地已形成了如下特色:

1、2 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学生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勤奋努力,学风优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③学分制管理和实行弹性学制。基地实行灵活的学分制管理,扩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和调整专业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听课,以利于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志向及特长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实现全面发展。优秀学生修完全部学分,可以提前毕业。

④个性化学习计划。基地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对学有专长和拔尖学生,通过“本-硕-博”或“本-博”连读和交叉学科中期分流的方式予以重点培养,鼓励冒尖,加速他们成才;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攻读本专业的同时,基地鼓励其跨学科申请选修、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鼓励学生追求卓越。

二、硬件建设

(1)基地教学实验室建设

组建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作为中心的第一责任人,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人员聘用、实验室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从而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中心不仅涵盖基础物理实验室,还包括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近年来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教学实验室的改造和建设,以教学“软件”建设推动实验室硬件建设,建立了大学四级物理实验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2)实习基地建设

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基地充分利用科大独具的办学优势,创造性地实施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集中全院的科研优势参与和支持办学,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独特的办学风格。物理基地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高能物理所、半导体所等有关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学生科研实践基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和机制。

三、教学改革

(1)承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奖情况

重视教学改革,先后三次较大规模地进行教学工作研讨,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学内容 和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跟踪学科前沿,注重师生互动式教学。自2000年以来,基地承担了14项教育部和安徽省的教学研究项目。获得教学成果奖共1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两项。大学物理实验被评为2004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电磁学和力学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基地另有2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大学物理实验》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教材。2人获得首届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2)编写优秀教材

基地本着“抓重点、出精品”的原则,组织教员进行教材的规划和编写,及时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果通过教材体现出来。2000年以来,基地有: ◆《大学物理实验》入选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建设计划;

◆ 完成了三项基地名牌课程的教材建设(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量子力学)。◆ 3门入选国家“十五”教材建设项目:《近代光学基础》、《等离子体物理学》和《非相对论量子力学》;

基地教师出版了《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等20 部教材和译著。研制与开发了多项水平较高的教学课件。“大学物理实验”CAI电子教案已出版并在全国许多高校广泛使用。

(3)多媒体授课、网络教学

基地教师普遍积极主动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已有50%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开设物理课程网络教学、大学物理虚拟实验和远程教学(在校园网上完成),提供了师生交流的平台,使课程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延伸,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权。基地的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量子力学”、“力学”等已经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作业习题、实习指导等内容,可以在线观看老师讲课,通过网络得到名师指点。网络教学平台开设有课程讨论区,同学可以在此提出问题并得到老师的解答。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及成效

物理基地率先于全国提出和全面实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各自封闭的旧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了四级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新实验课程是由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学小实验组成,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 的一、二、三、四级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不同的级标志着不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水平,使物理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环节。

开设开放服务实验室,在每一级物理实验中,开设开放实验室,它不仅在时间上对学生开放,而且在内容上也开放,是一种个性化教学模式,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在开放服务实验室中,学生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自己设立题目,教师只是指导和审核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与题目,允许失败,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讨论和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自己的创新点。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基地一贯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建设一支改革意识强、学术水平高、敬业爱岗、结构合理(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的教师队伍。建设总体原则是保证教师数量,提高整体质量,改善队伍结构。(2)师资队伍状况与教学激励机制

1)师资队伍现状

物理学基地现有教职员工共229人,其中教师178人,教辅人员51人。在教师中,有院士3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博士生导师5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0 %;教授75人和正研级高工6人,约占46%;副教授50人,约占28%;在学历结构上:博士99人,占55.6 %,硕士13人;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有 60人,占 33.7%;50—35岁有58 人,占32.5%,35岁以下60人。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敬业爱岗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教学激励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造就一支热心教学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几年来我们以学科为依托、政策为导向,鼓励和吸引广大教师从事和参与教学改革。

① 以岗位设置为杠杆,吸引名教授上讲台,鼓励教师教学、科研双肩挑。近年来我们特别强调教授的岗位聘任条件,不仅科研工作出色,而且要承担本科生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将一批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大学物理的教学队伍中来,为基础课教学增添新鲜献血液。

② 随着我校教师退休高峰的到来,一大批科研背景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陆续从教学第一线退下来,为了更好的用好这批人才,基地首次设置了“课程讲座教授”。

(3)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及评价体系

① 学生评教: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和学生评教活动,由学生对每门课程分10个评估指标进行打分,基地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

② 设立院教学督导组和课程组:聘请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的老教授担任督导员,协助检查、监督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重要的基础主干课设课程教学组,课程组及其负责人统筹课程教学工作。

五、示范与辐射作用

①基地创建的三门名牌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已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在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大面积提高了我校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获得国内高校的广泛共识。“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与实践”2001年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物理实验” 被评为2004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电磁学” 被评为2004年首批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

②近几年来有先后有数十所大学组团专程来我校学习、交流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2002年在我校成功召开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大学物理实验》讲习研讨会”,来自全国144所高等院校的27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2004年又在我校召开了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物理课程基本要求研讨会。

③配合国家建设西部的大战略,物理学基地派遣优秀教员到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授课,并为他们培养研究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物理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历次基地的检查和评估中都名列前茅,今年又获得2004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我们将不断努力,力争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

篇2: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学科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涵盖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我们将基地建设与211工程,以及创建一流大学等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硬件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人才培养基地。现将我们在基地“十五”建设中的成果分五个方面的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与思路

基地的建设我们始终基于如下的考虑:1)基地建设必须有利于强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培养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在教育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3)基地建设的成果应在全国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起点要高,建设工作要注重科大特色。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我们的目标为:

以培养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宗旨,注重科大特色:科学与技术、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三个结合,在物理课程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中实实在在地得到体现。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一套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先进的、特色鲜明的理科物理课程教学体系,使基地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点、师资培训和经验交流的基地。

(2)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于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和相关的国家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物理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优势,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① 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我们不设非基地班,理学院物理类的学生全部都进入基地班,接受严格的物理基本功的训练。学生进校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统一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两年之后再分专业进行学习。专业的选择也是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式,先由学院组织多达20多场的专业介绍,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发展,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② 4+4学期培养方案。从2000年开始科大本科生实行四年学制,基地积极而慎重地完成了五改四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修定,在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新学制下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制定和实施。从2000级本科生开始实行“4+4”的培养方案:基地学生一入校,由理学院统一管理,前4个学期进行统一的数学、物理、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识课(包括政治类、英语、体育及综合知识类等课程)和学科群基础课的学习,第5学期开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专业任选课的学习。实行个性化学习计划和弹性学制(最长可在6年内完成学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前毕业或同时攻读第二学位。

(3)学生攻读研究生情况和毕业生一次就业情况

科大物理学基地的毕业生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每年约有77%的毕业生被录取为国内外的研究生,约有22%学生参与就业,其大多数进入高新技术或事业单位工作,不少已成为骨干。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9%。强化基础,拓宽专业——“追其本,求其源”、“积厚势,而后勃发”,是科大学生的特点。已经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人才,部分优秀毕业生己经做出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为学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4)人才培养特色

①知名教授教基础课。普通物理和四大力学,长期由省级教学名师霍剑青教授、程福臻教授和特聘的课程讲座教授阮图南、张永德老师讲授。由教学名师和学术上有造诣的教授、博导上课,新的思想、新的讲法,科学中的新发展常常很快体现到课堂上。在这样的名师熏淘下,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养成了创新的习惯和意识,这对于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②传承科大办学传统,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建设,物理基地已形成了如下特色:

1、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学生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勤奋努力,学风优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③学分制教学管理:基地实行灵活的学分制管理已有10年的历史。近年来更是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和调整专业的自由度,鼓励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听课,以利于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志向及特长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实现全面发展。优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修完全部学分,可以提前毕业。

④个性化学习计划:基地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对学有专长和拔尖学生,通过“本-硕-博”或“本-博”连读和交叉学科中期分流的方式予以重点培养,鼓励冒尖,加速他们成才;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攻读本专业的同时,基地鼓励其跨学科申请选修、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对学习成绩合格者,可免试直接攻读研究生。

二、硬件建设

(1)基地教学实验室建设 组建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作为中心的第一责任人,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人员聘用、实验室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从而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中心不仅涵盖基础物理实验室,还包括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近年来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教学实验室的改造和建设,以教学“软件”建设推动实验室硬件建设,建立了四级实验教学体系。并根据基地的特点改建了8个和新建了3个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并且涉及多领域的教学实验室:光谱实验室、真空实验室、核物理实验室、磁共振实验室、光信息科学和技术基础实验室、凝聚态物理基础实验室、等离子体物理基础实验室、天体观测实验室和物理电子学实验室。

(2)实习基地建设

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科大独具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实行智力引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高能物理所、半导体所、理论物理所、上海技术物理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紫金山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等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为学生的大学生署期研究计划、毕业设计与实习提供了更多的素质和科研能力学习的机会。

三、教学改革

(1)承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奖情况

重视教学改革,先后三次较大规模地进行教学工作研讨,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跟踪学科前沿,注重师生互动式教学。自2000年以来,基地承担了14项教育部和安徽省的教学研究项目。另外还承担了科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6项,校级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建设项目4项。共获得教学成果奖共14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1门课程被评为2004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2门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电磁学、力学),基地另有2门为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一套教材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教材(大学物理实验)。2人获得首届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奖; 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

(2)编写优秀教材

基地本着“抓重点、出精品”的原则,组织教员进行教材的规划和编写,及时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果通过教材体现出来。2000年至今,基地有:

◆《大学物理实验》入选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建设计划;

◆ 良好地完成了三项基地名牌课程的教材建设(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量子力学)。◆ 3门入选国家“十五”教材建设:《近代光学基础》、《等离子体物理学》和《非相对论量子力学》;

基地教师出版了《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等20 部教材和译著。研制与开发了多项水平较高的教学课件。“大学物理实验”CAI电子教案已出版并在全国许多高校广泛使用。

(3)多媒体授课、网络教学

基地教师普遍积极主动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已有50%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开设物理课程网络教学、大学物理虚拟实验和远程教学(在校园网上完成),提供了师生交流的平台,使课程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延伸,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权。

基地的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量子力学”、“力学”等已经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作业习题、实习指导等内容,可以在线观看老师讲课,通过网络得到名师指点。网络教学平台开设有课程讨论区,同学可以在此提出问题并得到老师的解答。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及成效

我们大学物理实验课改革的思路是:实验课程分为四级: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学小实验,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一、二、三、四级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不同的级标志着不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水平。使物理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主要作了几点:

①进一步完善一、二、三级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加强建设四级物理实验课程体系,营造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

打破传统的实验课程体系(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各自封闭的旧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四个四”的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四级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把实验分成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学小实践组成四级物理实验。四种辅助方法,采用模拟演示一电子教案一CAI课件一计算机数据处理四种方法辅助实验教学。四种教学途径,通过必修实验一选修实验—开放实验一探索实验四种途径组织实验教学。四种考核方式,通过预习实验一设计实验一操作实验一实验考试四种方式综合评定实验成绩。

②开设开放服务实验室,在每一级物理实验中,开设开放实验室,它不仅时间上对学生开放,而且在内容上也开放,它不同于公共教学,是一种个性化教学模式,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近两年我们开放实验的项目有:摆的运动规律及应用研究、电学仪器的设计与制作、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制作、波的特性研究、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在开放服务实验室中,学生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自己设立题目,教师只是指导和审核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与题目,允许失败,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在Seminar课中上台发表,讨论和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自己的创新点。

我们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与实践”2001年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大学物理实验”被评为2004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基地一贯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建设一支改革意识强、学术水平高、敬业爱岗、结构合理(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的教师队伍。建设总体原则是保证教师数量,提高整体质量,改善队伍结构。

(2)师资队伍状况与教学激励机制

1)师资队伍现状

物理学基地现有教职员工共229人,其中教师178人,教辅人员51人。在教师中,有院士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博士生导师5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0 %;教授75人和正研级高工6人,约占46%;副教授50人,约占28%;在学历结构上:博士99人,占55.6 %,硕士13人;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有 60人,占 33.7%;50—35岁有58 人,占32.5%,35岁以下60人。

总之,稳定而优秀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这既是基地建设的喜人成就,也是基地后续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潜力。

2)教学激励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造就一支热心教学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几年来我们以学科为依托、政策为导向,鼓励和吸引广大教师从事和参与教学改革。

① 以岗位设置为杠杆,吸引名教授上讲台,鼓励教师教学、科研双肩挑。近年来我们特别强调A岗教授的聘任条件,不仅科研工作出色,而且要承担本科生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将一批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大学物理的教学队伍中来,为基础课教学增添新鲜献血液;对于新引进的“百人计划”和其他人才,在科研方面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参与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

② 随着我校教师退休高峰的到来,一大批科研背景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陆续从教学第一线退下来,为了更好的用好这批人才,基地设置了“课程讲座教授”,首批聘任了普通物理和量子力学“课程讲座教授”阮图南、量子力学“课程讲座教授”张永德。他们都是科研背景强,教学经验丰富,在长期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教师。

(3)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及评价体系 ① 学生评教:每学期校教务处组织期中教学检查和学生评教活动,由学生对每门课程分10个评估指标进行打分。学院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近年来评估的结果表明,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普遍反映良好。90%的学生认为掌握或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并能应用于后续课程的学习。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课程采取全开放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及同类型课程授课教师的好评,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了提高。对部分学生评价偏低且确有问题的老师,实行教学警示制度,由院系领导和有经验的教师谈话和帮助,促进其提高教学质量。

② 设立院教学委员会:负责审定教学计划、教改方案、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工作并协助分管院长检查、监督教学质量、学风和考风。

③设立院教学督导组和课程组:聘请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的老教授担任督导员,协助检查、监督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重要的基础主干课设课程教学组,课程组及其负责人统筹课程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考试以及成绩评定、TA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等。

五、示范与辐射作用

① 基地创建的三项名牌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量子力学”,已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在教育改革思路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大面积提高了我校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由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改革思路获得国内高校的广泛共识,并起到示范辐射作用,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创优秀名牌课程。与新体系配套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第一套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和国家“九五”立项教材于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与实践”2001年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02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物理实验” 被评为2004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电磁学” 被评为2004年首批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量子力学” 被评为2004年首批校级精品课程。三项名牌课程具有特色的教材已出版。

②近几年来有先后有数十所大学组团专程来我校学习、交流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2002年,在我校成功召开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大学物理实验”讲习研讨会、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高等物理教学实验培训及研讨会”,来自全国144所高等院校的27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2004年又在我校召开了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物理课程基本要求研讨会。

篇3: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

在全面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国,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业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历来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 是高等院校中创新意识非常活跃的生力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 近年来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快速增长。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滑, 突出的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010-2020)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指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 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众所周知,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 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学科。物理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学规律具有普遍性, 已经应用到其他自然科学领域, 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而且促进了工程技术学科的进步。因此, 在国家创新体系下探索出一个适合物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案, 不仅在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重要性, 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有着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笔者认为, 培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应该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课程设置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首先是研究生所学课程的合理设置。物理专业研究生必须学习本专业的基础课程, 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 这为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而缺乏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末和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必须兼顾基本知识掌握和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 每门课程必须包含基础知识和涉及该课程科学发展前沿两个部分的内容, 使学生不仅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 而且理解基本原理与当代科技发展前沿的内在联系, 这对培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高等量子力学》是物理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须课, 以往的教学内容只注重基本量子知识的传授, 割裂了基本原理与科技前沿的联系, 所以, 应该把基础知识与现代量子物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例如量子计算、量子通讯、量子材料等) 结合起来讲解, 使学生深刻体会量子物理的巨大应用潜力。同时, 改变过去单纯的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加强研讨式教学, 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中的角色

在培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 必须重视导师的学术水平、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的教学活动与本科教学有着很大不同, 导师的“教”与研究生的“学”几乎是一对一的, 这就要求导师必须能够熟谙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沿,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走到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导师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同时, 也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导师必须是一个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出色的研究者, 在指导学生的科研过程中把学生引入到学科领域和科研前沿, 以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选题、收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在科研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具备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

三、在科研项目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010—2020) 》提出了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完成科研项目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方面。科研项目支撑着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引导研究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物理思维方法解决科研项目中的一些问题, 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不断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 自从2010年石墨烯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 很多研究生导师都在从事二维量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研究生学习完《固体物理》的相关知识后, 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一些二维量子材料课题研究所遇到的问题, 在科研项目中培养研究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注重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优势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新发现、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 这些新成果几乎都与物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物理学的思考方法和研究方式几乎渗透到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每一个领域。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很多交叉学科, 例如:量子化学、量子信息学、生物物理、物理化学等。学科交叉往往成为科学发现的增长点并且能够产生新的前沿, 一些重大的科学突破往往在交叉学科中产生。例如,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奖者的获奖原因是“发展了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研究本属于物理学研究范畴, 但其在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如何突破光学中阿贝成像原理, 把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推进到纳米尺度是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的难题。三位科学家利用荧光分子, 机智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带来了光学成像技术的革命。这一获奖成果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高度交叉所产生的重大科学突破的典型范例。因此, 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适当设置一些与物理学交叉的课程, 鼓励学生跨学科选学一些适当课程, 同时参加一些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这有助于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形成良性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 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不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研究生经过了阶段性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训练后, 其结果如何, 必须给予适当的评价。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对研究生个人起着引导作用, 而且对研究生教育有着导向作用, 甚至影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案的制定。对于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 须对研究生基本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阅读文献、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制定详细的评价细则, 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评价体系能够从制度上引导研究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研究工作。

总之,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有效结合,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是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研究生的有力保证。

摘要:物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制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起着重要的范例作用。本文以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物理学研究生为例, 详细论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借鉴意义。

篇4: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

关键词: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研究

江西赣州卫生学校2012 年度被列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的建设单位,其中“护理、助产、涉外护理、药剂、检验”五个专业列入重点专业建设。围绕专业建设这个核心,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 构建“校院(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培养机制

中职教育周期短,课程多,由于我校没有附属医院,在教学内容、实训设施以及专业师资上有无法克服的缺陷,为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有效对接,要积极构建“校院(企)合作、产教结合”培养机制,聘请临床及生产一线专家和技术能手加入我校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共同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专业技能大赛指导、职业技能鉴定和考核等,凸显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为学生后期的“顶岗”实习、个人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按医院(企业)的人才技能要求,与医院(企业)等用人单位签定“订单培养”协议,实现学校招生、教学、实习就业等与用人单位职业标准和需求同步。一是进一步完善与赣南海星药业、宁波海王星药业、东莞海王星药业和东莞厚川药业开展的“订单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规划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获取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在实践教学上,将订单企业的职业要求、技能要求、素质要求,融入在校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勤奋、敬业、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合作交往和组织管理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业精神。

1.3 “专业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继续完善我校与香港五色石集团开展的专业共建培养模式。通过企业派员全程参与学生的在校培养,确保学生在专业理论教学、技能操作培训、技能大赛参评、学生见习、实习、就业等方面能全面按照企业的职业技能标准进行,促进课程教学与岗位标准的对接。在教学资源利用上,把企业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作为专业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有机融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安排与元素,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企业、医院岗位群的各种能力,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4 “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优化口腔、药剂、制剂等技能型、实用性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工厂进学校,教学进工厂”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相关专业应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让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实行双向流动,共同参与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校提供生源、场地,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在学校按企业流程建立口腔、药剂高仿真实验室。实现了学校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保证了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学校、企业的共同发展。

1.5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积极开展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改革创新。各专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单个教学项目可灵活学制、多种方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岗位教学、数字化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药剂等专业采用“1+2+x”模式,护理、助产专业采用“校内学习1年半+校外实习10个月+返校护考辅导2个月”的模式,涉外护理专业采用“校内学习2年半+校外雅思培训5个月+校外实习10个月”的模式。

2 加强保障条件建设

2.1 人才培养要求

①坚持“以岗定学、学岗融通、课岗对接”的原则。将企业工作中的技能要求、素质要求、职业要求融入每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中。着力研究和解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行业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建设与职业标准脱接、职业教育针对性不强、职业教育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功能单一局限等突出问题。

②坚持边改革边提高,注重过程的原则。认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剖析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从而制定出指导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完善各专业教学标准,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③坚持分类实践,促进成果共享。以“分类改革,项目推进”为抓手,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对改革项目进行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动态管理、过程指导和成果验收,促进实验成果的共享和推广。

④坚持合作共赢,促进模式创新。以校(院)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在合作中厘清各自的职责、权利、义务,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合作共赢。

2.2 做好规划设计,增强机遇意识

①成立由教务处牵头,护理系、药学医技系等部门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项目指导委员会,负责项目实施的统筹、协调工作,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②项目指导委员会要从事关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事关学校一系列重大战略目标实现、事关学校前途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机遇意识,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取得实效。项目指导委员会负责项目改革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宣传和管理等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3 实行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管理行为,促进学校教育、科研、服务实施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同运行,促进校院企合作的协调、有序发展;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切实保证各项改革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

2.4 加强项目评估,完善奖惩制度

各项目组要落实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改革方案和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明确责任,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建立年度工作问责制,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纳入部门工作年度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对推进改革工作执行不力的干部和相关部门要问责。将参与改革并在其中积极探索实践,作为评选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必备条件。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重要建设内容,结合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177/201008/93785.html.

[2]教育部.《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方案》.

篇5: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

2010课题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平流层大气基本过程及其在东亚气候与天气变化中的作用 课题名称: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过程及其对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 课题编号:2010CB428602 起止年月:2010年1月-2014年8月 课题组长:卞建春

邮件地址:北京市9804信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5078,*** 电子邮件:bjc@mail.iap.ac.cn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0年12月15日

一、计划执行情况

1、计划完成情况

1.1 课题前两年研究任务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也称为对流层顶区域,是两个具有明显不同特性层区之间的过渡层,具有很强的热力、动力和化学要素垂直梯度,水平分布结构复杂而且多变。UTLS区域是大气动力、辐射、微物理和化学等过程相互作用非常显著的区域,其中动力过程既包括混合、对流和重力波等中小尺度过程,也包括暖输送带、平流层下侵、副热带西风急流调整等大尺度过程,还包括Brewer-Dobson环流这样的全球尺度过程。东亚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太平洋、印度洋和亚欧大陆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特别是青藏高原高大地形的影响,因而东亚UTLS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围绕上述关键科学问题,前两年课题任务计划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东亚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大气结构及形成机理。利用卫星、高分辨率探空和加强期观测资料,分析华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典型地区UTLS大气动力、热力和化学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机理。

(2)东亚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及其在大气成分收支中的作用。基于卫星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东亚地区典型天气过程中UTLS大气动力和成分的变化特征,分析平流层-对流层之间大气成分的输送过程;分析东亚地区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通量以及在全球大气成分收支中的作用。

(3)东亚强对流过程中大气成分向UTLS输送的机理。根据卫星资料分析东亚地区对流活动统计特征,以及与UTLS大气成分分布的关系;利用对流云模式模拟东亚地区强对流活动对于对流层-平流层物质输送的影响。

1.2 2010年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2010年作为项目启动年,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

(1)数据收集、准备和整理

 收集探空资料、卫星资料  收集再分析资料(2)亚洲UTLS 大气结构及形成机理

 夏季亚洲季风区UTLS大气成分分布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 亚洲对流层顶附近精细结构的分析

(3)亚洲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及其在大气成分收支中的作用

 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成因分析

 亚洲季风低层污染物向UTLS区域输送过程的模拟研究 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平流层下侵过程和上侵过程的分析(4)亚洲强对流过程中大气成分向UTLS输送的机理

 夏季亚洲地区对流活动的分布  夏季亚洲强对流活动的模拟研究2、2010年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2.1 数据收集、准备和整理

获取了我国部分探空站垂直高分辨率,收集COSMIC温度廓线资料,可用于对流层顶附近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分析;

收集了欧洲中心最新版本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为区域模拟提供了高分辨率资料;

收集了MLS大气成分资料,用于UTLS区域大气成分分布的研究; 收集了CloudSat和Calipso卫星的云廓线资料,用于分析强对流活动特征。

2.2 夏季亚洲季风区UTLS大气成分分布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利用2005-2009年的MLS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亚洲季风区UTLS区域O3、CO和水汽分布,结果表明:夏季南亚高压控制区是全球臭氧(平流层示踪物)浓度的低值中心,也是对流层示踪物CO和水汽浓度的高值中心。分析结果还表明,这种分布随南亚高压东西振荡活动而存在两个模态:当南亚高压处于青藏高原模态时,这些示踪物中心向东偏移,中心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上空;当南亚高压处于伊朗高原模态时,中心向西偏移,位于伊朗高原上空;伊朗高原模态高压中心偏强,示踪物中心极值也偏强,尤其对于水汽比较明显。2.3 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成因

自从1994年周秀骥等发现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现象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尝试寻求其形成原因或机理,但至今尚未有大家普遍认可的说法。我们依据观测资料指出: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亚洲夏季风(ASM)的输送,二是青藏高原高大地形引起空气柱的短缺。夏季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总量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33 DU。臭氧廓线卫星观测表明,ASM上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臭氧浓度比同纬度非ASM区域偏低,导致臭氧总量偏低20 DU。ASM上空UTLS臭氧浓度偏低与该区域很强的对流活动有关,频繁发生的对流活动不断把低层低臭氧浓度空气输送到UTLS区域,而在上层受到南亚高压反气旋的约束,造成该处空气特性具有对流层性质。此外,沿着同一纬度,在亚洲季风区臭氧总量随着地形的起伏而变化,与地形高度有很好的一致性。分析表明由于青藏高原高大地形引起臭氧总量减少20 DU,与UTLS区域臭氧浓度偏低引起的量相当。

2.4 亚洲季风低层污染物向UTLS区域输送过程的模拟研究

开发全球三维化学输送模式GOES-Chem在UTLS区域的模拟能力,初步利用模式模拟CO、HCN在UTLS的分布特征和输送规律。利用卫星资料对GEOS-Chem在UTLS区域大气成分分布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初步分析表明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再现CO、HCN的全球分布。

2.5 亚洲季风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的个例分析

根据HIRDLS卫星提供的臭氧分布,初步分析了青藏高原附近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两次过程,一次是春季低纬度对流层空气侵入中纬度平流层过程,另一次是夏季高原北侧平流层空气下侵到对流层低层的交换过程。

根据2009年夏季昆明臭氧水汽联合探空试验结果,利用后向轨迹法分析空气来源。观测结果显示,水汽和臭氧在UTLS区域的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且所有11个例有着不同的表现。我们选择三个典型案例,利用三维运动轨迹模式(Traj3D Model)计算样本空气的后向轨迹,模拟样本空气的来源和传输路径,4 研究其对UTLS层中水汽和臭氧的垂直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及青藏高原上空的垂直气流对亚洲季风反气旋内部大气化学成分分布有重要影响。8月10日的案例显示,台风Moraket将海面空气输送到反气旋内部110hPa左右的高度,导致这一高度上的空气水汽含量偏高、臭氧含量偏低。而青藏高原上空的垂直气流输送的地面空气使160hPa上出现水汽低值和臭氧高值。(2)反气旋内部及外部的空气都对昆明观测结果有影响。8月8日的案例显示,昆明上空200hPa-100hPa层的样本空气主要来自位于反气旋东部的西太平洋海面及随环流运动的反气旋内部空气。(3)反气旋北侧的平流层侵扰作用也是造成对流层中部臭氧高值、水汽低值的一个原因。因此,可利用此模式结合卫星观测和其他探空资料,进一步研究亚洲季风反气旋的三维结构及解释其内部大气成分的分布情况。

2.6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特征的卫星资料分析

为了了解亚洲季风区夏季旺盛对流对化合物的输送作用,本文利用卫星资料初步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全球云量水平分布有三个极大值区,分别为亚洲东部、中非以及南美的北部,其中亚洲东部的值最大。云量垂直分布存在7.5km和15km两个极大值。全球对流发生率的水平分布与云量分布极为相似,亚洲东部、中非及南美洲北部值较大。垂直分布上,对流发生率极大值出现在10-13 km左右,13km以上对流发生率迅速减小,到15km高度,亚洲季风区对流发生率减少为6%,其他地区<6%,全球只有亚洲季风区在18km有对流发生。由此可见,亚洲季风区是全球对流最旺盛的地方,且该地区的对流垂直发展高度最高,在15km以上仍有对流发生,虽然极少,但对化合物垂直输送可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7 夏季亚洲季风区强对流个例垂直输送过程的模拟研究

采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模拟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一次强对流过程,进行了强对流区域对水汽的垂直输送量及作用的模拟结果对模式云微物理方案的敏感性试验。通过与实测资料的比较,发现此次模拟在对流发生时间、地点、降水时间等方面均与实际接近,能再现出对流单体的外形特征及 对水汽的垂直输送特征。本个例模拟结果表明,WRF关于强对流系统对水汽垂直输送量和作用的模拟结果,由于云微物理方案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8 深对流云向平流层的水汽输送作用对大气气溶胶变化的响应

以往在研究大气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时,主要关注的影响途径是:通过对云和降水的改变而影响气候。Sherwood(2002)提出了大气气溶胶产生间接气候效应的一种新的可能途径。他认为,对流层低层气溶胶粒子的增加将通过影响深对流云而使更多的水汽进入平流层。即大气气溶胶可以通过影响深对流云顶的冰相粒子尺度等云微物理特征以及升速等动力特征,影响其向下平流层的水分输送量,进而影响其对下平流层水汽含量的调节作用。但对此还缺乏定量研究。我们还不清楚:(1)人为增加大气气溶胶能改变深对流向平流层的水分输送量及作用的程度如何,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如何?(2)水分输送量和作用对大气气溶胶变化的响应规律及机理。

为此,我们对大气所的三维强风暴模式中云滴核化过程方案进行了细化处理,然后对热带穿透性深对流云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式很好地再现了热带穿透性深对流云的结构,对流层顶也清晰再现。云微物理过程分析表明,LS内的冰晶不是局地产生的,而是其下部对流层垂直输送进来的。

对比了清洁(CCN浓度约100 cm–3)和污染(CCN浓度约1300 cm–3)气溶胶情景。结果表明,污染情景下雷暴云内冰相水物质的含量更多,尤其是冰晶和霰粒子的含量,导致更多的冰晶被垂直输送到TTL和LS。这些冰晶随后蒸发,最终导致LS内的水汽含量增加更多。以上分析所考虑的时空尺度都很有限,主要是受云模式在模拟时空尺度方面的能力所限。但优点是有助于对云微物理过程和机理的分析。

3、2010文章列表(已发表论文)

1.Li, S., 2010: A comparison of polar vortex response to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 warming.Adv.Atmos.Sci., 27(3), 469-482, doi: 10.1007/s00376-009-9116-1.(第一标注)SCI 2.Li, S., J.Perlwitz, M.P.Hoerling, and X.Chen, 2010: Opposite Annular Response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to Indian Ocean Warming.J.Climate, 23, 3720–3738..(第二标注)SCI 3.Liu, R.Q., C.Jacobi, P.Hoffmann, G.Stober, and E.G.Merzlyakov, 2010: A piecewise linear model for detecting climatic trends and their structural changes with application to mesosphere/lower thermosphere winds over Collm, Germany.J.Geophys.Res., 115, D22105, doi:10.1029/2010JD014080.(第二标注)SCI 4.陈斌, 徐祥德, 卞建春等, 2010: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

平流层不可逆质量交换特征分析.地球物理学报, 53(5), 1050-1059, DOI:10.3969/j.issn.0001 5733.2010.05.005(第六标注)SCIE 5.刘超, 王咏青, 卞建春, 2010: NCEP/NCAR再分析温度、位势高度和风速场资料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的适用性评估.安徽农业科学, 38(23), 12710-12715.(第一标注)

6.Liu, R., 2010: Classical theory of atmospheric tides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related modern models.Chin.J.Space Sci., 30(3), 235-242.(第一标注)7.施春华, 陈月娟, 郑彬等, 2010:平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的动力和光化学作用之比较.大气科学, 34(2), 399-406.(第一标注)

8.朱保林, 管兆勇, 程智, 2010: 北半球夏季对流层顶气压与气温的年(代)际变率与趋势分析.热带气象学报, 26(3), 364-370.(第一标注)

9.银燕, 曲平, 金莲姬等, 2010: 热带深对流云对CO、NO、NOx和O3的垂直输送作用.大气科学, 34(5), 925-936.(第二标注)

4、学生培养

2010毕业硕士:刘超;指导教师:王咏青,卞建春 学位论文:平流层大气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水平的初步分析

5、国内、国际合作情况

5.1 组织召开国际会议

为了邀请亚洲季风研究领域的动力学、化学、卫星观测以及数值模拟专家共同探讨亚洲夏季风的动力学过程、化学过程以及微物理过程,探讨亚洲地区人类活动对区域以及全球气候环境的可能影响。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简称IAMAS/IUGG)中国委员会于2010年7月21-23日在拉萨举办“亚洲季风及其在全球平流层-对流层大气交换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亚洲季风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及其全球气候环境效应。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外方代表16人,国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中方代表30余人。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承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大学、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973计划平流层项目(EA-SPARC)(2010CB428600)和亚印太海气相互作用项目(AIPO)(2006CB403600)、中国科学院LAGEO重点实验室、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IAMAS中国委员主席吕达仁院士担任此次国际研讨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卞建春研究员和马耀明研究员担任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

5.2 国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1)卞建春、金莲姬、施春华、何文英、李倩、杨静、严仁嫦、范秋君等2010年11月7-11日参加在成都召开的“第十三届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探测与过程研究研讨会”(13th workshop on global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Monitoring And Process Study: ECMAPS 2010 Chengdu)

5.3 出席国际会议

(2)卞建春2010年9月12-16日在北京参加中美“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对流层-平流层之间大气物质和能量输送及其对全球气候影响”学术研讨会,口头报告:“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现象的成因”。

(3)卞建春、李倩2010年7月21-23日在拉萨参加“亚洲夏季风及其在全球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中的作用”(ASM-STE)国际研讨会,口头报告:“Kunming Campaign, first In situ observation of water vapor and ozone in the UTLS during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和“Driving effects of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surface emission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biomass burning tracer HCN in UTLS”。

(4)卞建春2010年10月26-30日在韩国参加“中韩大气科学交流研讨会”,口头报告:“Formation of summertime ozone valley over Tibetan Plateau—ASM and terrain”。

(5)范秋君硕士生,2010年3月-8月在美国NCAR学习访问。

5.4 接待来访

(6)2010年5月9-14日,邀请美国NCAR高级科学家Steve Massie博士来访,短期工作和指导研究生,并作学术报告。

(7)2010年7月17日,邀请美国犹他大学Chuntao Liu教授来访开展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8)2010年8月6日,邀请美国NCAR三级科学家Junhong Wang博士来访开展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9)2010年10月12-23日,邀请美国NCAR科学家Leigh Munchak来访开展短期工作,负责轨迹模式的安装和调试,并作学术报告。

二、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0年11月24日至26日,本课题“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过程及其对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与项目第一课题“东亚地区平流层过程与结构的探测”在南京联合召开2010课题总结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两个课题组的组长、课题骨干以及相关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参加项目的两个课题组长、各个课题骨干和相关专家对于每个报告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所有报告完毕之后,专家们还就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交流,专家们对明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希望建立一个能够使各课题畅通交流的平台;二是要尽量使用现有资料,把资料价值最大化;三是对于最新的资料要加快分析;四是注意资料的时效性。通过交流研讨看到了很多好的发展势头,但也看到了压力,两个课题还需继续加深探讨,以期在某些方向上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现有的一些研究内容和研究工作与课题的科研任务结合不是很紧密,没有解决项目提出来的科学问题。

三、下研究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2011年是项目的中期评估年,课题将继续围绕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工作:  开展东亚地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的大气热力、动力、化学结构特征以及交换过程的资料诊断分析,给出东亚地区UTLS区域大气特征和交换特征;

 选择1~2个交换过程个例,利用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模拟,初步模拟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中尺度过程;

篇6: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

——湖南湘西州体校

2008年,我校认真贯彻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精品战略工程,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在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中,被国家体育总局检查验收合格。

2008年既是奥运年,又是我校备战湖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的关键之年,我校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湖南省体育局、湘西州委州政府的大力关怀下,在州体育局的直接领导下,进一步落实“精品工程战略”,不断加强业余训练工作,传承了湘西民族体育精神,增强了全校师生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凝聚力;训练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有了较快提高;在文化教学方面,会考和毕业考试以及高考取得了较好成绩。2008年我校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及湘西州人民政府授予“奥运会突出贡献单位”和“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42人,文化教师16人,专职教练18人,其中高级教练6人,聘请教练6人;文化教学设小

五、小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共有教学班级12个,在校学生已达500余人。

一、加强措施,完善并实施各项管理制度

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在训练管理上,加强运动员管理办法,完善了运动员招生进队、考勤、参赛、输送及选材测试、训练监控等制度,做到照章办事,制度管人。为了有效地坚持开展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我们在原来的《门卫值班制度》、《出入校门制度》、《校园治安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突出抓封闭式管理。抓安全责任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我们明确提出,学校的治安和学生管理,校长书记首先抓,全体教职工都要抓;把治安和学生纪律落实到班级和训练队。

二、竞训、文化教学齐头并进,成绩斐然

1、以08奥运为契机,积极备战省十一运,为州委州政府下达的“十一运”任务而努力。为此,我校重点加强各项目运动队队伍建设,督促教练员下到各县市乡镇进行补充招生,积极为迎战省“十一运”夯实基础。

2、认真抓好各个项目的比赛。田径基地参加了“08年湖南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全省比赛中,湘西自治州基地队团体总分100分,列全省第二名;获金牌13枚,位居全省第三名。摔跤项目在今年赛中获得了5枚金牌,团体总分在全省名列第四名。

3、今年4月20日,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在福建泉州开幕,在首个级别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我校培养输送到湖南省队的龙山籍小将龙清泉“一鸣惊人”,以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总成绩292公斤击败名将夺得总成绩和挺举两枚金牌,并打破了该级别抓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青年记录,创造了男子56公斤级近三年来的国际最好成绩。龙清泉在北京2008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顽强拼搏,力挫群雄,夺得56公斤级举重冠军,为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第六枚金牌。

4、10月23日,奥运冠军龙清泉在体育局领导陪同下,回到母校看望师生们,并做了先进事迹报告,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极大的鼓舞了运动员的学习、训练干劲。

5、11月7日-9日,青少年俱乐部、田径后备才人基地举办了湘西州第二届田径锦标赛,各县市高级中学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6、教学方面,认真抓好三考工作和高中招生工作。在今年的高三毕业生中,陈小霞被湖南师大(本科)破格录取,田鹏被吉首大学(本科)破格录取。陈旭海被成都体院(本科)录取。今年的高一新生招生,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我校高一新生录取工作形势喜人,现已经扩招2个班。截止今年下学期,我校在校生已达500人,11个教学班。

7、加强贫困生扶持工作,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精神,确保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

三、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平安

1、为加强对学校突发性事件处理的综合能力建设,提高紧急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防止学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患事故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加强食堂卫生管理,责任到人,避免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并签定了责任状。

3、我校结合“手足口病”疫情,广泛的开展“爱卫月”活动、春季灭鼠、夏季灭蟑、灭蚊、灭苍蝇等整治活动,在我校初步形成了“人人爱卫生,个个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4、在奥运火炬进入湖南期间,我校开展了以“迎奥运、保平安、维稳定”宣传活动,组织学校领导轮流值班,确保安全。

5、在今年吉首地区非法融资事件处理过程中,我校积极配合州委州政府工作,在省武警部队驻扎在湘西州民族体育中心将近两个月内,我校为驻州武警官兵做好后勤工作,积极配合州委州政府做好融资人员思想稳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

四、关心教职工,党建、工会、团工作开展有序1、2008年,我支部重视党报党刊和党建杂志的发行工作,内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征订任务。

2、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州体校党支部在青年教练员中发展了一名预备党员。

3、重视妇女工作,关心妇女生活,今年的“三〃八妇女节”组织全校的妇女同志到张家界洗温泉,并组织妇女职工开专题会,征求她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4、学校团委获得07年全州“五〃四”红旗团委的称号,一名团员获全州优秀团员称号。

5、计生工作落实到位,关心妇女身心健康。今年,全校教职工去州中医院进行了体检。

6、发动师生,心系灾区,众志成城,抗击灾难。2008年元月,特大冰冻灾害滞卷南方各省,我州各县市受灾严重,教职工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共4500元。为缓解果农的灾情,学校和举重基地都主动地向受灾果农购买碰柑,每个职工50公斤。共计2000多公斤。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消息传来后,我校组织师生了解四川人民的受灾情况,宣传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组织师生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全校40余名教职工共为灾区捐款5800元,学生捐款5000多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2000元。

根据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省、州领导的要求,我校将积极迎评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进一步加强改革和规范管理,壮大我校教练员队伍和提高教练员训练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

湘西州体校

上一篇: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下一篇:切实做好防御第11号超强台风工作的紧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