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与化学教学

2024-07-26

化学史与化学教学(共7篇)

篇1:化学史与化学教学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论文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论文【1】

摘要:当前我国化学史的教育并没有被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而化学史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化学史教育的情况,并总结化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此引起我们对化学史教育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化学史 化学史教育 意义

1.引言

我国化学家傅鹰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的教育在国外有比较久远的历史,在我国也开展得比较早。

20世纪30年代,丁绪贤在北大开设化学史课,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史教育得到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期刊网上关于化学史的教育论文有150多篇[1]。

很多高校老师和中学老师对化学史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断地挖掘和利用化学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化学史及其在中学和大学中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等。

2.我国化学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中学教育阶段,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被提到了重要地位。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应试教育还左右着中学教学,很多老师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更重视解题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点的学习,重视概念的理解,而这些方面并不是连贯的和整体的,所以学生对相关知识只是机械地记忆,没有形成整体的观念,更谈不上探究性学习;其次,化学式教育有培养学生兴趣和世界观、人生观的作用,而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在中学教育阶段,教师较少涉及化学史的教育问题的探索,教师的热情不够,因此削弱了化学史教育的实施效果。

就课本来说,化学史知识所占的比例很小,据统计,人教社教材中化学史内容按页码粗略统计仅占全书篇幅的约1.6%[2],而且很多中学教育工作者的化学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在中学化学史教育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

在化学史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科学家无意中的发现和各种蹊跷,而没有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发现不仅仅是偶然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家持之以恒地科学研究,对科学知识的追求,以及在失败后的振奋和向上的精神,从而真正体现科学研究的内涵,使学生明白在以后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

化学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发现。

化学史也体现着知识与技能,科学发现和各种技术的发明,包含着对物质的本质的研究,包含着物质的性质、结构,等等,因此,利用化学史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思维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必定会有所感触,有利于情感的培养。

3.化学史教育的意义

3.1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化学科学知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性到推理性的发展过程。

[3]化学史的发展,伴随化学知识的.发展;在进行化学史的教育史时,伴随着学科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化学史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解剖,并使知识产生联系,形成一定的网络,便于学生学习。

3.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和学习的兴趣

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及其所写的文献都把这一点列为了化学史的教育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安排适当的化学史教材,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4]然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予以积极的诱导和启发。

心理学研究发现,直观的、趣味性的事物更能刺激个体的大脑兴奋。

[5]化学史及化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而实验现象、实验仪器、实验探究的过程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即所谓的化学美。

充分利用化学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可提高他们对化学及科学的兴趣,在他们的内心产生驱动力,进而更好地学习化学。

3.3有利于增强环保理念

环境保护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环保意识和理念。

化学史和能源的发展也是有关联的,古代的钻木取火、近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以及石化能源的使用、当代新能源的开发都与化学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也渗透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通过化学史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3.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6]

首先,化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化学史发展的过程,是前人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后,感悟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其次,渗透德育,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的发展充满了曲折,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研究过程总是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而各种科学方法不断地被改进或者发明,使研究更深入和变得容易。

方法在改进的同时,工具也不断被发明,科学技术也随之发展。

总之,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科学探究、科学发展等方面有较为深刻的体会,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4.对化学史教育的思考

当前化学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太重视化学史的教育,他们可能认为化学史不重要,与考试关系不大。

只有改变这种思想,重视化学史的教育,才能从行动上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化学史教育。

其次,中学教科书中化学史的篇幅比重很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阅读有关化学史的课外书籍,增加知识的储备,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最后,化学史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史教育教学功能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精神(实际是科学家的精神)的培养[7],也就是说化学史教育教学功能不够全面。

最后,要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化学史教育,通过观察、实践、条件控制、测定、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分类、抽象概括、模型化、提出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及得出结论等环节来完成。

[8]以实现化学史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5]关婷婷,苏育志,常向阳.化学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教育功能[J].广东化工,2002(11):24-25.

[2]刘前树,邱道骥.化学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7(1):60.

[3]李远蓉,卢一卉.论化学史的教育功能[J].大学化学,1997(12):60-61.

[4]许青锋.化学教育应重视化学史的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8(2):44.

[6]李惟熔.渗透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化学教与学,2011(1):21-22.

[7]王秀红,于建军.中学化学史教育教学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化学教育,2009(2):72.

[8]张成山.浅析如何进行化学史的教育[J].高校理科研究,2007(31):102.

从“化学教学”到“化学教育”【2】

[摘要]化学教学在起到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肩负起进行化学教育的责任,这是一种哲学性质上的认识。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迈出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起始步伐;注重教学生成,寻找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契机。

以此帮助高中生进行化学的深层次认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教育;高中化学

一、更新教育观念,迈出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起始步伐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毫无疑问,在由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

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我们或许就能够有效地迈出走向化学教育的第一步:

首先,要认识到化学教育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其是由一点一滴的与化学有关的元素组成的。

人教版化学选修教材以“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社会”为书名,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进行化学教育。

例如在“保护生存环境”一节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实施:我们以前都能闻到某些地方的自来水有味道,而现在则没有。

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用臭氧(O3)等作为消毒剂和漂白剂代替原来使用的二氧化氯(ClO2)和次氯酸(HClO)等,这样就能达到避免氯化物对人体造成危害。

在这类知识的教学中,我们既能渗透化学知识,又能落实化学教育的内容,即化学不总是生硬知识与抽象的符号、化学式等,其更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常说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往往也就体现在这种联系上面。

其次,认识到化学教育存在于化学教学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从目前的教材编排来看,课本上的内容往往都具有显性或隐性的化学教育因素;而从现在的化学习题来看,目前的命题材料也越来越重视这一点。

近年来的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信息题,在对它们进行解答时,就有化学教育的空间。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

C.氢键在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这样的题目每个选项其实都提供了一个信息点,而对这些选项进行分析所用的知识又绝不局限于教材,因此这样的题目是非常好的化学教育的素材,在日常教学中要给予高度重视。

二、注重教学生成,寻找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契机

化学往往是以化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其化学方法及化学教育往往蕴含在知识背后。

这些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生成时,往往会有许多有利于开展化学教育的良好契机。

这是因为学生学习化学时往往并不只是带着学知识的心理,还带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教学当中往往也就存在着许多教师未曾预设到的生成。

例如,在一次集体备课的活动中,同组的一位老师提到一个问题,说他们班在讲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时候,有学生提问:“物理变化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那化学变化时一定有物理变化吗?”这个问题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因此当时竟然愣了一会儿,后来才勉强应付过去。

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后来我到我们班上去问学生是否也有这个问题,令人惊异的是竟然有不少学生说也想到过这个问题。

这就说明这个问题其实是学生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只是在教师的备课及教学过程当中不容易被老师注意而已。

面对这一生成,我后来从另一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了解释:作为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涉及化学知识的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在这种联系与区别中又反映着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标准,譬如此问题中的“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而这其实某种程度上讲又属于“化学哲学”可以解释的内容,化学家们常常说这么一句话:结构决定性质。

这句话其实不仅是化学教学的,更是化学教育的,不仅是化学的,更是哲学的。

当我们有意识将学生由化学引向哲学时,更是由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一种深层体现。

事实上,化学哲学是高中化学教学应当渗透的重要意识,其研究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研究化学运动本身的辩证内容,研究化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有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进行这些渗透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是十分有利的。

结合这个例子,笔者想到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生成,而很多时候由于其与我们化学教学关系不大,又都被我们忽略了。

而从化学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生成,它们其实又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

因此,作为化学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化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需要,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这些学生自发生成的知识,让它们发挥化学教育应有的价值。

三、对于化学教育的反思

有时候笔者常常想,相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化学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过程也更加精彩,那为什么其在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没有绽放出应有的光芒呢?这里固然有客观上的应试压力的因素,但也可能与我们的化学教学价值取向有关。

笔者以为,基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是目前比较具有可行性的一种思路,因为化学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化学教学基础上的,又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因而也能得到高中学生的喜欢。

既然如此,还是让我们努力去走一条由化学教学到化学教育的道路吧,至少这是符合课改精神,契合学生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2] 王盟.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绿色化学教育[J].教育导刊,2009(6)

篇2:化学史与化学教学

1.在认知中激发兴趣

学生认知可以说大部分来自于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化学教学语言要直观生动通俗形象, 深入浅出。 这样可以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 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复杂的内容明晰化,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物”之感, 给人以美的享受, 并能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以激发兴趣, 引人入胜。

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是富有黏着力的, 有了这种语言承载信息, 如同食物有了色和香, 能引诱人们品尝。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比喻、故事、顺口溜、谜语等方式, 创造语言情趣, 引发共鸣, 让学生把听课当做一种享受, 让学生学有所得, 品有余香。 例如, 当讲盐类水解规律时, 可用“两军相逢勇者胜, 强者为王, 弱者为寇;谁强显谁性”这种生动的语言, 既形象风趣, 又简明易记。

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使用健康、积极、正面的教学语言, 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可使学生由境入情, 情境交融, 学习欲望达到旺盛状态, 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硅和硅酸盐工业”时, 教师可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在我们现代生活中,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玲珑剔透的玻璃制品, 你知道它们的原料是什么吗? 而我国作为陶瓷的故乡, 我市德化县的瓷器, 在世界上是享有盛名的。 而玻璃与瓷器又是以什么为原料呢? 是硅酸盐。如果没有它, 现代文明就表现不出来了。 ”通过直观形象的课堂语言, 可以使学生愉快轻松地理解所学内容,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趣味性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求知欲望, 充满情趣的语言也能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师生能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流, 从而强化化学教学效果。

2.在质疑中培养兴趣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 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如何进行质疑呢?

2.1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及时反馈学生信息。 教学的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把握好启发时机: 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 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 教师可以先演示Al (OH) 3分别和HCl、Na OH反应的实验, 然后设疑:为什么Al (OH) 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这样, 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 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深入探究问题。

2.2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 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 并应以不同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 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 也是学生保持兴趣持久性的关键。 只有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才能推动人深入钻研问题, 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 对人的学习和工作有重大意义。 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 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 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问;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讲授硝酸的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可否用Na NO3和浓硫酸共热的方法制硝酸,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硝酸制法和性质的理解, 而且可以复习浓硫酸的性质。

3.在实践中维持兴趣

对化学学科而言,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鲜明的特征,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很大作用, 学生也非常乐于做化学实验, 这是有利于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我们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这一功能, 做好每一个化学实验, 同时尽可能增加一些相关的、有趣味性的实验。 但是不少学生往往停留在实验现象表面引起的感知兴趣上, 而不愿做深入思考和探讨, 这是不好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在保护学生这种感知兴趣的同时, 更要重视将学生看热闹的好奇心理逐步引导到规范操作和重点观察上, 培养学生捕捉反应本质属性的特征现象的能力和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 结合实验现象, 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掌握化学规律, 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同时可以尽可能地把某些验证性的实验改成设计型、 探索型实验, 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 尽可能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篇3:化学史与化学教学

摘 要:化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化学的教学中引入化学历史的介绍,可以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将化学历史引入化学教学,主要的积极的作用有:1、掌握化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观;2、技术革新带来化学发展,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3、化学科学成果的获得是精神和意志转化,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

关键词:化学史,化学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0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化学作为新世纪的中心学科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化学教学传递给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验技术。无论是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实验技术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每个技术和方法都有其形成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如果将化学的历史引入到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强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极大地激励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热情。将化学历史引入化学教学中,主要的积极的作用有:1、掌握化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观;2、技术革新带来化学发展,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3、化学科学成果的获得是精神和意志转化,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

一、掌握化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观

任何事物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化学也同样有其发展历史轨迹。它就像一个地图,每个思想的提出,每个技术的发明,就像地图上标示着每个站点。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历史的教学,就能够是学生在这个化学的国度中游弋而不会迷失方向,可以掌握化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观。

例如原子结构模型经历了五个时期:1、道尔顿实心球模型;2、汤姆生枣糕模型;3、卢瑟福行星模型;4、玻尔量子化轨道;5、现代电子云模型。

第一个阶段是道尔顿实心球模型。它系统地总结了模糊原子论和基本微粒说。1803年道尔顿开创性地提出了实心小球原子模型,从而原子理论成为一套系统的,并完整的理论。第二个阶段是汤姆生枣糕模型。汤姆生利用电场和磁场的叠加证明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并测定了电子的核质比。他提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第三个阶段是卢瑟福行星模型。卢瑟福是汤姆生的学生,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第四个阶段是玻尔量子化轨道模型。在氢原子光谱分离谱线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再行星模型修正的玻尔模型。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吸收或释放能量就形成了光谱。量子论的发展过程中,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才是原子的结构模型到了第五个阶段现代电子云模型。

通过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其中的发展的脉络,这是一套整体且全面的知识,而非支离破碎的知识点。

二、技术革新带来化学发展,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古语告诉我们方法重要性。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方法的传授显的尤为重要。牛顿提出来万有引力,但是由于引力常数无法测定,所以万有引力公式的不到证明和应用。但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天平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将两个质量相同的铅球分别放在扭秤的两端,扭秤中间用一根韧性很好的钢丝系在支架上,钢丝上装有镜片。用准直的细光束照射镜片,标记下此时细光束反射所在的点。用两个质量相同的铅球同时分别吸引扭秤上的两个铅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扭秤微微偏转,细光束的反射点却移动了较大的距离,从而成功地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不易观察的微小变化量,转化为容易观察的显著变化量,再根据显著变化量与微小量的关系算出微小的变化量。

三、化学科学成果的获得是精神和意志转化,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

科学无捷径,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获得和知识的获取都需要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居里夫人的故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受贝克勒尔发现不明射线的启发,居里夫人在一间闭塞、潮湿的贮藏室中开始了化学实验。繁重而又艰巨的普查后,她发现了钍的化合物也能发出射线。对此她提出了放射性物质的概念。

她的调查很快从盐和氧化物扩展到一切矿物。在研究了大量的材料后,居里夫人发现一种可能存在于铀沥青矿中的未知元素。然而她所不知的是,这种新元素在矿石中的含量只不过百万分之一。她和丈夫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分析矿石。经过不懈的努力,1898年7月,他们从矿石中发现了新元素钋。借此让学生坚定他们的意志去努力探索化学知识。

结论:化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化学史的学习则给学生带来智慧。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匡华.《化学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杨承印.《化学的历程》.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2000

[3] 苏 芳.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大学化学,2008,23(3):18.

[4] 吴季怀、吴志坚.无机化学教学中若干问题探讨.化学教育,2008,29(6):37.

[5] 郭保章、董德伟.《化学史简明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6] 亨利·M·莱斯特著.《化学的历史背景》.商务印书馆,1982.

[7] 赵匡华.《化学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8] 吴俊明、杨承印.化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4: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

在《美国环境史: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中美国学者纳什第一次提出“环境史”这个词, 他认为:环境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环境责任的呼声的回应”及 “历史上人类和他的全部栖息地的关系”。 环境史学是首先出现在美国, 基于生态学理论, 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新学科的历史。 真正意义的环境史产生于美国, 可以追溯到1970年左右, 这归功于一些专业环境史家的诞生。 20世纪90年代, 中国环境史学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者介绍国外的环境史研究成果, 并逐步形成中国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二、环境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环境因素与历史的结合之处非常多。例如, 在讲述隋唐时期环境与政治的关系中, 如果国家足食足兵, 那么也有利于国富民强, 长治久安。 而足食足兵的基础便是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根本又是环境的影响。 所以, 在古代社会中, 尤其是靠天吃饭的农业, 更是与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唐代早期的时候, 气候温暖湿润, 虽然经历隋朝末年的战乱之后, 农业能够迅速恢复, 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 为唐朝初年的盛世建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 北方的牧业在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得到了充分发展, 游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多能与唐王朝和谐发展。 唐代中后期, 气候转冷, 水热条件恶化, 这使唐朝的军队战斗力也受到影响。 黄河流域是富庶的农耕区, 但是在唐朝后期由于安史之乱的破坏性影响, 不能继续发挥农业的作用, 唐代的兵制为府兵制, 需要士兵自行购买作战装备, 当关中平原的农业长期处于欠收状态, 农民自然没有余粮, 直接导致府兵制的崩溃, 唐朝的军事力量也就遭受极大打击。 气候的变化使得居住于关中平原的王室受到了很大影响。 即使在淮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有了新的富庶农业区, 但是这个新的地区离王室又过于遥远, 通过杯水车薪的漕运已然无法解决饥荒问题, 未能挽救王朝的崩毁。 在农业国家中, 环境影响农业的发展, 而农业又牵制着政治的运作。 因此农业与帝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陕西布政司奏, 西安府三十三州县地方自去年雨水连绵, 秋成失望, 人民缺食, 至冬无雪, 今年春又无雨, 二麦不遂发生, 况瘟疫大行, 人多死亡”曾近孕育出汉唐盛世的陕西省, 到了明代, 随着人类对黄土的过度开发, 元末战争的破坏, 黄土高原北部水土流失加剧, 土地开始呈现荒漠化趋势。 大规模砍伐森林开拓土地, 黄河的含沙量与日俱增, 导致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日益严重。 随着明清时期中国处于又一轮的小冰期, 气温的普遍下降导致北方耕种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也使得土地收入减少。 明代环境的恶化对明王朝的北部边疆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往农耕王朝对北部少数民族进行成功的远征作战之后, 面对新掌握的土地往往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 以此加强自己对新征服土地的控制能力。 但是到了明代北方环境破坏, 并不利于庄稼的生长, 使得擅长农耕的汉民族难以在北部边疆生存, 大大减弱了明廷对北方边疆地区的控制。 同时在小冰期作用下, 草原带向南移, 北方蒙古族逐水草而居, 势必会南下。 北方蒙古骑兵南下, 增加了明廷的生存压力。 而且正是由于军费在运输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不断激增, 明廷很难通过军事的手段解决北方的危机, 北虏问题伴随明王朝的始终, 正统十三年 (公元1449年) “土木堡之变”、嘉靖二十九年 (公元1550年) “庚戌之乱”, 明朝帝都北京两次受到蒙古骑兵的威胁, 勃勃生机消耗于无休无止的防虏战争, 明廷毁灭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正是来自于北边。

关于哥伦布大探险的历史, 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归类为经济专题中, 其着眼点是在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对于哥伦布的航行, 环境史学家有不同看法。 传统学者认为, 哥伦布的航行欧洲的扩张, 是对美洲的侵略。 在环境史学者看来, 哥伦布航行的确存在如上问题, 但环境史学更看重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 例如环境史学者克罗斯比, 早期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哥伦布大探险的学者。 他认为, 哥伦布航行是欧洲生态扩张的开端。 欧洲的动植物被带到美洲, 相应的美洲的动植物也被带回欧洲。 “1592年美洲出现了新的景象———大教堂、小麦田、带轮子的车辆、在特斯科科湖上出现了双桅帆船和懒洋洋水手, 之前那里仅有独木舟和大汗淋漓的桨手。 在新大陆上出现的新动物更是令人吃惊:猪、羊、山羊、驴, 在北部有十万亩的牧场里到处都有牛, 还有成千上万只马”。 在克罗斯比看来, 欧洲入侵成功, 原因不单纯只是坚船利炮抑或是动植物, 主要在于病菌的入侵, 在这部分, 他提到了“处女地传染病”, 这才是真正成功的原因所在。 关于新航路开辟这一部分, 中学历史教学中并未涉及原因, 但教师需要讲述原因,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航路开辟。

通过上述简单的几个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其实与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当地渗透环境史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必要的, 可以大大拓展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范围, 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三、结语

2004年开始, 部分地区在国家的指导下开始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通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 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 结合目前的国情看, 胡锦涛主席在任期内提出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对中国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深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 如今雾霾已经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挥之不去的阴影, 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因此, 通过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渗透环境史, 使学生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开拓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思考, 且不仅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同时符合国情的需要。 如此则需要中学历史教师对环境史有一定的掌握, 需要中学历史教师在讲课中对插入环境部分内容的拿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学习本来就是对中学历史教师的一种要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 教师当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二十七, 天顺五年夏四月辛卯条.

篇5:研究《化学教学》 指导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创办较早的中等教育类学术期刊,正如她的办刊理念“探索化学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一样,成为中学化学教师研究教学、研究考试、共同提高业务水准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书。阅读和研究她刊出的关于教学研究、实验研究、原创试题研究的文章,对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及高考备考等都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2008年高考上海卷第12题: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圆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电极是阴极

B. a 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 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 b 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化学教学》杂志2008年第4期,陈凯老师等撰写的“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1], 详细阐述了在pH试纸上浸泡Na2SO4溶液、NaCl溶液,在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上用铅笔芯做电极进行电解的实验现象。指出:“在pH试纸上浸泡Na2SO4溶液,发现铅笔芯与试纸接触端各呈现两个微小的有色同心圆,其中阳极附近极内圈pH约为3,外圈pH约为5;阴极附近pH约11,外圈pH约9”;“在pH试纸上浸泡NaCl溶液,阳极附近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主要是由于C

漂白的原因;外圈为红色,pH约为1,主要是Cl2溶于水产生H+所致,阴极呈现深绿色,pH约13”。

阅读“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题设情景及所给的选项中,D选项自然符合题意。

还是在这一期,“好题赏析”栏目刊登了余方喜老师的“无机消毒剂制备的化工生产流程题(二)”[2], 以高锰酸钾的工业制备的一种方法为知识依托,而设计的一个原创实验题,本题框图及第(4)问如图2所示。

“(4)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中的损失,则1 mol MnO2可制得_____mol KMnO4。”

这个题恰好也与2008年理综全国I卷的第26题有很大相似。相比之下,有如下差异:其一,一个是实验室制备,一个是工业生产;其二,在流程上,一个是用空气做氧化剂,一个是用KClO3做氧化剂,在解题思维方面,一个着重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化学用语及化学基本计算;一个重点考查化学实验原理、实验基本操作,与化学基本计算相联系,余方喜老师的题所涉及的知识比高考题广,高考题的设问比余方喜老师的问题深,更有冲击力,两个题在设问上可以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有一点是要指出的,余方喜老师的原创题是刊登在08年第4期上,认真研究这个题,其中所设计的“问题(4)“与2008年高考题26题第(2)小题就计算的核心问题可以说是高度相似,即:3MnO2—2KMnO4。如果能够及时地将本期《化学教学》加以研究,对问题进行适当改造之后,熔入综合训练中去,对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只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及时收集和整理《化学教学》杂志上的各个栏目,在“课程改革”和“教师论坛”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或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验与创新”中学习和研究新的实验方法,力争取得更佳的实验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借鉴他人对新课标、新教材展开研究的优秀教研成果和课程资源,通过再创造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把别人的“研究性学习探索”成果创造地应用课外探究活动中去;通过学习和研究“考试研究”、“试题研究”,将新信息、新题型、新实验等优秀科研成果,根据具体实际加以改造和转化,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去,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只要我们平时注重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就能达到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凯等.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化学教学,2008(4):10~11.

[2]余方喜.无机消毒剂制备的化工生产流程题(二),化学教学,2008(4):封三.

向玉耀 余文芝

篇6: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

1 立足课堂, 渗透绿色知识

化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也是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的好场所。绿色化学要求与环境教育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 要向学生阐明绿色化学的观点、使他们树立起防治污染、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责任感。化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内容, 采取渗透方式, 在介绍某种物质或操作方法时自然地引入相关的环保知识, 让学生增长环保知识。如讲二氧化硫时, 我就向学生说明它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它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空气中二氧化硫70%来源于工业燃料, 12%来源于工业燃油, 其余则来源于生活燃料等。它既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又可以导致水质酸化, 水生动物减少或绝迹, 树木、庄稼枯死, 还能腐蚀建筑物和文物。通过介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之一。最后让学生讨论:如何防止和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立足实验, 培养绿色习惯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 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 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实验教学与绿色思想联系最为紧密, 最为直接, 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1) 药品贮存的规范化。如易挥发的液溴、浓硝酸、浓盐酸等封闭贮存;对大多数有机物如苯、甲苯、丙酮、甲醛等用专柜避光保存;对剧毒品如汞、白磷等用专柜上锁保存, 定期检查贮存情况。

(2) 演示实验中尾气的吸收处理。如在制取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气、一氧化碳等气体时一定要通过演示实验讲清吸收的原因 (有害气体不允许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 强调尾气吸收的重要性, 使学生深深认识到涉及气体的制备问题就应考虑尾气处理。

(3) 规范实验操作。化学实验中, 师生都要接触有害物质和无害物质, 在实验中也会闻到有害和无害气体。因此, 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 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实验。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取有毒原料, 甚至如何盖瓶盖、放置试剂、取药品的各种工具选用、取用药品量的多少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改进实验方法, 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尽量采用封闭措施, 减少师生被动接受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实验结束后, 处理化学废物和实验中产生的废气。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 擦洗干净实验桌面, 这些都要认真细致指导, 使实验活动从始至终成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课堂。

(4) 实验微型化。目前在常规实验中, 药品用量较多不仅造成浪费, 还污染环境。因此, 在实验中用玻璃制成各种可加热仪器替代的实验仪器、用点滴板等进行微型系列实验。这种方法药品用量少、反应物产生少、操作安全实验不会造成危险, 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对而言较轻。同时也达到实验的目的。如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 要求学生不用试管做实验, 而是改用点滴板, 实验时只需取一滴稀盐酸在孔穴处, 在取一滴硝酸银溶液滴在孔穴处, 立即可见白色沉淀生成, 然后取一滴稀硝酸滴入沉淀中, 沉淀不溶解。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操作中不仅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而且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渗透,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绿色习惯。

3 立足课外, 提高绿色素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的主阵地, 但课外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是课堂教育的很好补充。为了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绿色素质,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1) 课外实验。积极利用课外实验配合课堂教学, 开展环保教育。“河水、雨水酸碱性的检测”、“模拟水体受硝酸汞、硫酸铜等污染的检测及危害”、“干电池的收回和利用”等,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强化了绿色意识。

(2) 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邻近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而且能使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3) 展览板报、墙报。利用教室及校园的黑板报、墙报进行环保展览宣传, 以增强环保安全等意识。组织学生植树种草, 绿化环境, 减少噪音, 为保护环境出一分力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场绿色变革浪潮正席卷全球。绿色化教育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化学教学必须体现绿色化学教育活动之中, 真正做到绿色无所不在,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充满生机, 绿意盎然。

摘要:绿色化学的教育, 既要立足课堂, 加强绿色知识的教育, 又要立足实验, 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习惯, 还要立足课外实践及社会调查。

篇7:化学史与化学教学

一、创设“课堂超市”,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1. 自选学习内容。对学生易接受、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放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相探讨。如在《化学变化中的定量关系》教学中,教师可先安排学生自学,初步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简单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看例题,体会运用化学方程式求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步骤,并尝试去解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教师只在行间巡视,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作重点强调,最后,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格式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重难点突出。

2. 自选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在新课学习中,少数优生会通过课前自学而基本掌握了要学的内容,课堂上可允许他们去自主探究、拓宽、加深。而学困生则一般都缺乏自学能力,他们更习惯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因此必须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又如课堂笔记的记录,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之间学习方法的差异,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只要有利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都应加以肯定、给予支持。同时对学生中存在的那些不良学习习惯、方法应及时予以纠正。

3. 自选合作学习对象。课堂上,传统的合作学习较多的是按座位就近组合,虽然方便易行,但这种随机的组合常常会由于各对象之间缺少太多的共性而难以形成默契、达成共识。为弥补其不足,老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及亲密程度合理地自由组合。这样,各对象之间个性差异小、共同语言多,思维易放开,有利于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创设“作业超市”,激发自主创新

1. 自选作业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设计必做题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设计一些分别适合于各层次学生的选做题,供各类学生选做。对必做题,应简单容易,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对。对选做题,为了能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要把握好几个“度”:难度低、一看就会做则无法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过难、学生做不出则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应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让更多的人经过努力思考或与别人合作后完成解答。跨度,题目既要紧扣教学内容及中心环节,又要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前后衔接。梯度,题目设计要由易而难、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逐步深入。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2. 给自己布置作业。教师还可以视具体情形,尝试进一步放开手脚,由学生为自己布置作业。刚开始时,可给他们列出作业提纲。如在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老师可向学生提供这样的作业提纲:(1)想一想:燃烧的条件是什么?(2)结合生活实际或查资料:如果一支燃烧的蜡烛熄灭,有哪些方法?(3)试一试:结合所列举的方法,能否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再如学习了《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关系》后,可以让学生做这样的作业:(1)自己编写几道题目求纯净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2)自己先完成,然后同桌之间交换完成。(3)完成后,同桌之间再交换批改。学生不仅巩固了已学的内容,同时也提前预习了后面的知识。时间长了再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列提纲。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能力为自己“量身定做”作业。这样的作业更具灵活性、针对性,更有利于自主探究、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创设“评价超市”,促进自我完善

上一篇:中央空调用户分析报告下一篇:鼠年春节九言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