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2024-09-03

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精选9篇)

篇1: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1.1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部分基层电大没有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这也是阻碍教师们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重庆电大荣昌分校辅导教师继续教育学历提高的教育经费,若是报读电大,获得学历后可以由单位报销部分学费。按重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目前的收费标准计算,两年的学习学费、交通、食宿等费用至少是上万元。相对工资较低、福利待遇比较差的基层电大辅导教师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学校对教师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又常常由于经费问题而放弃。因是非学历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费用较高,大多数教师也考虑到费用问题而主动放弃学习机会。

1.2继续教育缺乏教育资源整合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的继续教育,没有充分体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当地有利的教育资源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通常都把电大教师排除在外。对教师的培训集中在少数的骨干教师精英式的培训学习,网络资源闲置,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的开发与推广不够。许多辅导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网络资源还不能共享,不会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的图书馆资源。基层电大辅导教师不能得到有利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更无法获得重要的培训课程视频资源等。上级电大继续教育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源还比较少,缺乏实时更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学科的最新改革、研究动态等等。

1.3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由于进修机会比较少,有的教师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出去培训学习。学校也由于经费紧张,没有给辅导教师购买或配置足够的教学资源,除了一本教材,甚至连教学参考方面的理论书籍都没有。基层电大的部分培训课程设置不规范,缺乏系统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先进性、实效性,缺乏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教材教法类课程的培训。在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上不能体现教师的真正需要,开设的课程没有体现出时代特色与新时期对教师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有时设计的培训课程,没有直接的指导教学的作用,培训成了走过场,为了完成继续教育的任务而学习,没有真正的转化为教师内在的教学技能,教师培训后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不明显,教师仍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专业发展。鉴于目前的状况,基层电大急需想办法为辅导教师设计合理的、有实效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

篇2: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各专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

1.辅导教师要具备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如:计算机、网络、幻灯等;

2.辅导教师要备有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从网上下载)、课程教材(文字、电子),并制定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参考附表1);

3.辅导教师要认真备课,完成课程实践实验环节并有记载;

4.辅导教师要备有课程电视教学、直播课堂等教学活动的总体安排(从网上下载),并告知学生;

5.辅导教师要经常上网,了解中央电大、浙江电大该课程指导教师发布的教学补充资料,并下载后传达给学生;

6.辅导教师要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告知学生,以便联系与答疑;

7.辅导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安排适量的面授课(一般不超过总课时数的50%)和答疑。面授辅导课不应是系统的讲解,而应是重点难点分析指导、组织讨论等;

8.辅导教师要积极参加学生的学习小组和实践活动,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9.辅导教师要定期布置并批改作业:一般一学期四次,作业原则上以网上下载的为准,也可以自行设计;批改作业要及时,并按百分制进行评分,作为该课程形成性考核依据之一;作业要讲评;

10.辅导教师要在期末复习时将该课程近两次的考试试卷印发给学生,并组织讲评;

11.辅导教师要参与开发或自行开发课件,用于课程的教学;

12.辅导教师要定期在网上发布与课程教学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如:课程实施方案、作业题和自测题及答案等;

13.辅导教师在学期结束前务必要按学校规定做好学生该课程的平时形成性成绩的考核工作;

14.辅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如:思想品德教育、学习目的性自主性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篇3: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1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的困境

1.1 继续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在职前及入职时接受的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在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得到及时的完善和提升。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观念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在继续教育培训理念方面, 培训理念不够先进, 缺乏如回归教育、反思教育等较新理念。有的辅导教师在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是提升自我专业水平、能力, 促进自我发展, 拥有终身职业的有效途径。有的教师从师范毕业到快退休的年龄, 思想仍然停留在教育是一次性投资、“管用一生”, 没有终身教育的观念。有的基层电大领导自身修养、素质不高, 对教师继续教育缺乏认识, 意识不到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基层电大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面重视不足, 管理不力, 有时不太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 认为那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偶尔为了应付上级电大的继续教育工作检查, 走走形式, 敷衍了事, 没有给教师提供专业持续发展的平台。

1.2 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部分基层电大没有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 这也是阻碍教师们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 重庆电大荣昌分校辅导教师继续教育学历提高的教育经费, 若是报读电大, 获得学历后可以由单位报销部分学费。按重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目前的收费标准计算, 两年的学习学费、交通、食宿等费用至少是上万元。相对工资较低、福利待遇比较差的基层电大辅导教师来说,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学校对教师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 非学历的继续教育, 又常常由于经费问题而放弃。因是非学历的继续教育, 专业培训费用较高, 大多数教师也考虑到费用问题而主动放弃学习机会。

1.3 继续教育缺乏教育资源整合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的继续教育, 没有充分体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当地有利的教育资源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 通常都把电大教师排除在外。对教师的培训集中在少数的骨干教师精英式的培训学习, 网络资源闲置,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的开发与推广不够。许多辅导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网络资源还不能共享, 不会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的图书馆资源。基层电大辅导教师不能得到有利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 更无法获得重要的培训课程视频资源等。上级电大继续教育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源还比较少, 缺乏实时更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学科的最新改革、研究动态等等。

1.4 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由于进修机会比较少, 有的教师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出去培训学习。学校也由于经费紧张, 没有给辅导教师购买或配置足够的教学资源, 除了一本教材, 甚至连教学参考方面的理论书籍都没有。基层电大的部分培训课程设置不规范, 缺乏系统性,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先进性、实效性, 缺乏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教材教法类课程的培训。在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上不能体现教师的真正需要, 开设的课程没有体现出时代特色与新时期对教师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有时设计的培训课程, 没有直接的指导教学的作用, 培训成了走过场, 为了完成继续教育的任务而学习, 没有真正的转化为教师内在的教学技能, 教师培训后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不明显, 教师仍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 没有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 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专业发展。鉴于目前的状况, 基层电大急需想办法为辅导教师设计合理的、有实效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

2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的出路

2.1 树立继续教育利于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的思想观念

社会进步, 科技发展迅速, 知识更新快, 对辅导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职前和入职的教育知识、技能在工作几年时间里就变得有些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教师工作实践中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知识, 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再学习、再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辅导教师和基层电大的领导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师教育观念, 树立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观念, 深刻的意识到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的现实和未来意义, 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素质, 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继续教育, 自主学习、自主提高, 主动投入到继续教育中, 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学习的机会, 得到当前的专业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 学科的新理论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2.2 增加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

基层电大在继续教育经费的来源方面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 国家、地方财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级电大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在资金上, 配置继续教育资金要做到资金配置的效率和公平的平衡, 能很好的满足受训辅导教师的需要和选择的多样性。针对继续教育经费太少的现状, 基层电大不仅要请求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电大等多方对继续教育高度重视, 还要以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 对继续教育加大投入。否则, 就会因培训经费不足, 最终导致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没有动力和缺乏后劲, 从而影响电大的办学效益和声誉。

2.3 充分利用网络, 整合教育资源

网络系统不仅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 更重要的是利用网络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 跨越对知识的单纯传递。电大教师学习是资源共享的学习, 挖掘所有参与培训的其他学习者资源的过程。电大教师的继续教育, 应该和地方教育资源相协调, 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 聘请继续教育专家及专门的研究者与继续教育优秀的教师参与进来, 互相整合, 发挥优势, 实施过程中注意模式的多样化, 开发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和各个省级电大的网络在线学习, 将基层电大自己的培训中心和各个地方电大联网, 辅导教师可以免费享用中心的数字图书馆、知名电大的教育资源。运用视频培训、流媒体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课程, 网上下载培训内容、专家教师的讲义等。扩大网络继续教育不仅可以为基层电大辅导教师节省时间、财力、物力, 还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宽泛的学习内容。

2.4 结合实际, 按需设计有效课程

电大教学培训计划和电大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较陈旧, 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先进性和超前性, 教非所用, 教学内容不切合电大的发展实际, 不能适应发展壮大的电大学习的需要。必须从电大辅导教师的实际需要、兴趣、能力和经验出发,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教师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培训课程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设置有效的问题, 进行有效的沟通。培训课程应该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 系统讲课后组织课堂专题研究或讨论, 让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大家分享其成功之处, 使其他的教师获得成长。培训课程设计的问题是教师实际工作中的, 促使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积极思考, 热情参与、双向沟通, 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

有效的课程一定要考虑电大辅导教师的实际需要, 有提高学历的继续教育, 有较高层次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培训, 又有基本技能培训向教学观念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能力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促进其专业成长和发展。在开展培训计划前, 搞好培训内容、培训意愿和培训需要的调查研究工作, 了解辅导教师当前最缺乏的是什么。根据教师反馈的培训信息进行分析、归类, 采取不同层次级别的培训开课。课程的设置尽量反映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的需要层次, 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促使其学以致用, 尽快的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解决问题, 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的继续教育还需要不断创新, 不断拓宽培训途径, 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摘要:本文分析探讨了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建议从树立继续教育的新观念, 增加经费投入, 继续教育与评职、晋级、涨薪挂钩, 充分利用、整和当地教育资源, 按需设计合理课程, 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继续教育等方面, 促进辅导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乔雪峰, 卢乃桂, 黎万红.从教师合作看我国校本教研及其对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 2013 (6) .

[2]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走进信息化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沟通方式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经济,越来越离不开知识。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对知识更新、技能增强的要求也更加迫切,这个时代的人们要想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为自己“充电”,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时代已经来临。

电大为人们再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

传统的电大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主,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听从于教师的安排,在固定时间、地点参加面授学习;教师按教材来教学,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少,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更不能自己选择时间来学习;同时,电大学生基本是在职的,随着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求学生经常来参加面授学习,在时间、地点、方式上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学生可能因为工作、生活忙错过面授学习,这样会使很多想充电进修的学生错过了学习机会。所以,电大的教学模式改革就成为必然。

目前,电大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时间、地点、方式的矛盾。

那么什么是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呢?其实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各个网络终端上实施并完成传统模式里的“教”和“学”,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主,辅以其他学习方式,如预约定时面授或定点辅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指导、帮助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育资源是开放和共享的,教育方式也是开放和自由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利用电脑、手机、Ipad等工具学习、听课、交流互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性和主体积极性。学校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学习资源,还能有针对性地为各种行业的学生制定服务。学生在电大就读不仅不会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还能很好地学习并掌握所需

技能。

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下,形成了两个主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而这里的教师主体指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向学生介绍开放教育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转变学生传统学习观念,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如何上网学习,利用网络获取各种教学资源,掌握网上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自主性学习,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习惯了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对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如何让学生转变观念,尽快适应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掌握网上学习技能?辅导教师起了桥梁作用。辅导教师成了学习的组织者,为了更好地传递学习信息与资源,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辅导教师需要与学生更频繁地沟通,网络科技的发展使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更简单,并呈现多样化。

一、电话通知、或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

辅导教师用电话或短信通知学生,比如,参加个别面授课辅导,

在网上学习一些课程,参加考试等。

打电话或短信方式的优点是即时沟通,信息即时反馈;但不足是学生有漏接电话或短信的情况,反应不及时。

但对于新生的首次联络,这是必须而且是唯一的方式。

二、建立班级QQ群

1.辅导教师通过QQ群内与学生之间互通信息。群内发通知,能方便、及时、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如通知网上教学活动时间、领书、拿考单、缴费、班级活动……

2.QQ群公告栏及时更新,让学生掌握最新消息。

3.实时交流。在群内,学生可以讨论一些学习方法、学习难题,咨询辅导教师一些问题,并得到及时回复。

4.辅导教师可以在群共享里上传课程表、教学计划、复习题,PPT课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查看。

5.教师利用QQ视频,辅导课程,进行答疑。

6.教师利用QQ远程协助功能,对学生的一些问题解答做到一对一地演示,对学生辅导学习。

三、QQ电子邮箱的使用

1.利用群邮件功能,能快速地给群里学生发邮件,或发放文字图片资料等。

2.通过邮件功能,辅导教师能与学生间互相发信,并及时得到对方回复。

四、QQ空间或微博空间

利用空间的功能,呈现给学生文字、图片、视频资源,并能留言交流。

1.辅导教师搜集常用的教学网址放入空间。

2.一些通知、信息可以放在空间。

3.辅导教师网上搜集一些实用资源进行整合,放入空间里。

4.辅导教师对于学生常见的学习方面问题或一些教学网址的使用方法,利用截图或制作PPT的方式,编辑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说明放于空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大开放教育的不同学习形式、考核形式。

比如,如何登陆四川电大教学平台学习?如何在考试平台完成任务?如何登陆学生平台查成绩?会计电算化如何安装?申请学位的要求是什么?学信网上如何查询毕业证?等等。

五、手机微信功能

网络的发展,也使得手机上网变得简单。

辅导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在群里可以发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群发邮件等;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实时聊天,进行小组讨论;实现群发通知、邮件等功能。

总之,上面常用沟通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辅导教师和学生选择两三种配合使用,使辅导教师与学生沟通更加方便、迅速、有效,让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变得轻松简单。

参考文献:

[1]葛道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07.

[2]肖霞.开放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福建电大学报,2001(03).

篇5: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基层电大教师工作 在线学习辅导 教学方式 影响

论文摘要:网络教学是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教学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崭新教学模式。文字教材和网络课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网上作业系统和考试系统是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工具,电子邮件、bbs、双向视频是教学辅导的主要手段。网络教学对电大教师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基层电大教师使用在线学习辅导教学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基层电大教师使用在线学习辅导教学的对策。

开放教育是与教育技术同步发展的。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视听媒介,如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等,只是在传统的教学结构中增加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也只是短暂的、表面的。而今出现的、并迅猛发展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使个人学习彻底摆脱了时空限制。任何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这种

网络教学模式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刻的,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将因此发生变化。

一、基层电大教师使用在线学习辅导教学遇到的问题

网络教学的发展对基层电大教师的传统工作形成了冲击。一方面,新的教学技术给教师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如开发网络课件,网上实时辅导等;另一方面,新技术又给传统工作任务带来挑战,如命题、评卷的机器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网上作业批改量大。目前,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网上作业已提上了工作日程。一些基层电大在尝试网上布置、网上批改作业。这将是今后开放教育作业的主要方式。但是,与“黑板搬家”、“教材搬家”一样,网上作业还仅仅停留在“练习册搬家”上。

例如某省级电大一次网上作业为例。这次仅仅布置了一个题,该专业也只有200名学生,教师收到的答卷竟有近1000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重复发送的多,有个学生一人就发了20多份。这给批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要花时间去辨别,去即使每人只发一份,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如果布置的不是一个题,而且学生也不止200人,那困难可想而知。教师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再加上作业的千篇 一律,对教师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网上考试命题方式落后,质量难以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大是一个巨大的考试系统。电大的系统性具体体现在学生统一注册、统一考试上。考试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电大考试规模巨大,可以说是考试之最,大概可以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了。然而,电大考试费时费力,如此大规模、频繁的考试采用的却是相当落后的组织方式,这与教育技术发展极不相称。

我们一直沿用普通高校的命题方式。在普通高校,一个教师教一到两个班的学生,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来命题。命题量小而且针对性强。但是,省级电大的教师面对的是不同办学形式、不同专业的学生,命题量很大。常常一门课程一次命题就有4-5套,多的有十多套。加上基层电大一个教师往往负责几门甚至十几门课程。工作量可想而知。到了下半学期,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命题上了,耗费大量人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命题质量得不到保证。一门课程一次要出十来套题是要挖空心思的。同一门课程试题在不同专业里常常有一定量的重复;同时,本次考试与前几次考试也有一定量的重复。因此,有经验的考生常常搜集历次考试和本次已考课程的信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基层电大教师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上讲台时间少,教材钻研不是特别深透,这也对命题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完善基层电大教师使用在线学习辅导教学的对策

(一)建立网上自动作业系统。自动作业系统按知识单元建立题库,随机出题,自动评分,并将成绩与答案发给有关教师。答案供教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作业成绩按比例记人学科成绩。自动作业系统将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也便于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增订题库内容。

(二)建立基于试题库的网上自动考试系统。建立基于试题库的网上自动考试系统基本思路应该是:首先把每门课程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小节细化为一个个知识点。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设计大量的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每种选择题又包括基本知识题和具体运用题。每个知识点都构成一个试题网络。每道题都设置了属性,包括所属知识点、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基本知识或具体应用以及该知识点在该小节中的地位,如重点掌握、一般掌握或一般了解等。对选择项的设计一也要有特色。选择项的序号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每次出题,同一道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可能不一样。题库中,正确的答案标注“正确答案”属性。

其次,按照以上思路制作命题软件,使得试题库可以不断扩大,并便于修改。该系统建成后,命题时只要输人考试内容信息,计算机就能自动生成试卷和参考答案,而且每次输出的都不同。这样的命题软件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出题,即使有题目相同,答案的序号也会不同。完全重复的概率极低。

近年来,基层电大把教学科研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的工作逐步引到教学科研和网络资源开发上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不是基层电大提出,每个专职教师原则上只主管一个专业、主管一门课程,兼管一到两个相近专业、两到三门相关课程,使教师工作内容相对集中。同时改革工作量管理方法,引导教师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目前,教学科研、课件开发、网上辅导、试题库建设等成了教师的中心工作。

参考文献:

[1]肖琪.浅析电大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2]赵敏.浅谈地市级电大网络教学的实施[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0(4).

[3]陈智勇,左仁祥,王昊等.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5).

[4]莎如丽.开放教育模式下法学教学如何运用案例教学[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8).

篇6: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视野;电大教师管理能力;优化路径

一、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教育平台的出现优化了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和途径,也成为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体育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电大在校师生对于体育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的平台优势、内容形式、沟通方法、其他功能等方面的使用意向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得出师生对网络教育平台大多持支持态度,并通过师生对由系统和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多种功能的不同使用意向,得出体育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采用的内容形式、功能类型等发展策略。为网络教育平台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二、网络教育视野下电大教师管理现状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电大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提高电大教学质量,就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处于知识经济环境下,高校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电大职业教育因此而遭到了冲击,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电大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电大教师很多都是兼职,其职业素养以及教育水平都难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文章针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电大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基层电大是我国电大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应该作为基层电大建设的重点部分,从而促进开放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让电大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抢占制高点。本文以目前高校教学的微信应用情况为基础,剖析现存应用状况的优势和劣势,深入分析微信全面应用于高校教学存在的机会和威胁,最后对高校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期望。本课题以体育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电大在校学生300名、电大教师53名为调查对象,对愿意使用网络教育平台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本文需求,利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以及电大图书馆数据库等在线网络数据库进行收集并查阅关于网络教育平台开发的详细情况以及网络教育平台与体育学科教学相结合方面的资料,并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为研究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

(一)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8份,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回收率93.33%。在280份有效问卷中,有9份选择了“不愿意使用体育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下文只对选择“愿意使用体育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271份问卷进行分析。本次对在职教师进行的调查一共发放问卷53份,回收问卷48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回收率为84.91%。在45份有效问卷中,有4份选择了“不愿意使用体育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下文只对选择“愿意使用体育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41份问卷进行分析。

(二)问卷的效度检验。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邀请研究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对问卷设计初稿进行了评价,采用五级量表进行问卷的效度检验,检验内容包括问卷的设计、内容和结构三个方面。再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补充。从专家评价结果来看,问卷设计能达到本研究任务的要求,具备有效性。对所问卷所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且运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采访相关体育教学方向的专家、教师以及有过运营网络教育平台经验的专家,全面了解网络教育平台的可用功能及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网络教育视野下电大教师管理能力分析

(一)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及师生的使用目的和需求。移动学习的优势在于其学习行为因需化、学习形式便捷化、内容活动互动化、实现方式数字化以及学习环境情境化,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也属于移动学习的一种,满足学生在课堂中无法满足的需求。本次调查针对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所具备的优势进行调查: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在师生眼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自主进行知识学习以及学习资源共享,分别有60.52%的学生和75.61%的教师选择自主学习,以及有46.86%的学生和75.61%的教师选择学习资源的共享。43.17%的学生认为在线进行知识检测是其最大的优势,而教师却不太认同这一观点,仅有17.07%的教师选择。35.06%的学生偏向于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这一观点也受到了教师的认可,有56.1%的教师选择。33.58%的学生和24.39%的教师选择了其能够及时接收通知消息的作用,以及只有25.83%的学生和2.44%的教师选择了1对1问题答疑。由此可知,学生与教师对于教学类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认知集中于自主学习、资源共享等简单直接的功能方向,更多的是知识点的讲解或文件资料的分享。相比较来说,及时接收通知消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1对1答疑的作用,在师生眼中都比较不重要,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交流也的确不如微信群聊、短信通知等方式更加方便及时。

(二)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与师生交流的使用意向。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体育教学往往过多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师则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备课,讲授、示范动作和组织教学方面,而学生在教学交流与交往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学生的一切活动总是围绕着教师所布置的内容进行,导致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而当代大学生虽然在课上交流互动比较活跃,但是在课余时间是很少一起讨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同学们课下闲暇的时间不固定,所以很难聚在一起讨论问题。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进行线上交流的方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查电大在校大学生对于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与教师交流的使用意向:81.18%的学生愿意在线上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88.93%的学生愿意在线上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且在这88.93%(241人)愿意在线上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的学生中,有58.92%的学生认为线上一对一交流最为有效,26.97%的学生认为通过在图文消息的底部进行留言可以很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14.11%的学生则选择了由教师发起的投票进行。而本次调查电大在职教师对于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与教师交流的使用意向:95.12%的教师愿意在线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85.37%的教师也表示愿意在线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对这85.37%(35人)的愿意在线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有51.43%的教师认为线上一对一交流最为有效,40%的教师认为通过在图文消息的底部进行留言可以很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8.57%的教师则选择了由教师发起的投票、学生参与投票的方式,此结果与学生的意见相差不大。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一对一交流的方式更具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最为经济有效,而文末留言的方式则更多的局限于解决由文章内部的知识而发现的问题,其优点在于较为私密,可以选择是否对外公布,而通过教师发起的投票,则主动权在于教师是否想了解、了解哪些方面学生的内心想法。

四、网络教育视野下电大教师管理能力优化路径

(一)充分利用平台的各项功能,挖掘其教学价值,完善此类网络教育平台的用户体验。网络教育平台作为一个具有通讯沟通、社交属性、平台架构功能的交流平台,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式。平台系统以及第三方外接平台所提供的功能多种多样,不应局限于基本的图文推送,不断开发,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

(二)不同种平台之间互相借鉴,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建立的网络教育平台和以学校(院)为单位建立的网络教育平台尽管成立主体不同,但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相互借鉴不同平台之间的优缺点,完善自身功能。

(三)以图文推送形式为主,适当增加视频消息,以平台互动为辅。平台推送的内容因其形式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使用学生喜欢、认可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因此,应首先保证图文推送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视频形式的消息,平台互动为辅助形式,在必要情况下再使用语音形式推送消息。

参考文献:

[1]周珺,陈东.全媒体环境下成人网络教育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3).

[2]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

篇7: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摘要: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情况下,电大教师的角色应该围绕老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并熟练运用于教学实践这个尺度进行定位,电大教师应该成为教育资源传检专家和指导与辅导专家。地市电大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夯实专业功底,做名名其实的导学者。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教师地位 姿求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现代远距离教育方式,它具有开放性、现代性、灵活性、效益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现代信息媒体为依托,以学习环境开放为基础,强调学生以自学为为主。这种教育模式的启动,就势必迫使地市电大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一、现代选程教育中地市电大教师的角色定位

众所周知,过去的电大教师虽然已经参与到远程教育中来,如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媒体进行教学,但是由于主观原因,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面授教学、课堂教学、组班教学等传统教学方法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教师则承担起课程内容讲授的主体角色。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深人开展,尤其是网络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为传统教学方法的退隐创造了条件,对地市电大教师正确理解自己的使命和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从宏观角度而言,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情境下,电大教师的角色应该围绕着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并熟练运用于教学实践这个角度进行定位。地市电大教师应该成为:其一,教育资源传输专家。通过媒体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所需资源,帮助学生制订选课计划等。其二,指导与辅导专家。即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和方法,搞好面授辅导和答疑,指导小组活动,落实实践性教学环节,布置和批改作业等。

二、现代远程教育对地市电大教师的要求

对教师实行上述角色定位,并不意味着电大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进人这样的角色状态。要真正进人到上述角色必须做到:

1.在教育教学跪念上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从讲授主体向导学主体的转变。在现代远程教育中,高新信息技术是主要的教学信息提供者。网络所能提供的信息不论在质还是在量方面都要优于教师,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系统,帮助学生实现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去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面授讲解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成一名导学者,通过网络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二是实现从权威主体向平等主体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地位是权威的,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应营造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将学生被动地学习转化为自主地学习。在现代远程教学的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必须确认且相信自己也是一个学习者,一个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的学习者。他获取知识的源泉不仅依靠自身的努力,而且还包括与学生的交流、切磋。因此,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做一位权威的导学主体,还应该自觉地向平等学习主体转变。

2.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结构已经重新置换,课堂和教室已经不是惟一的学习场所。只要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学习在时时处处皆可进行。因此,作为电大教师要主动迎接挑战,掌握远程教育技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在现代远程教学模式中,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传输系统与多媒体运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只有通晓和掌握网络技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即便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的软件资源,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夯实专业功底,做名副其实的导学者

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电大教师应该成为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知识的.行家。在开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网络技术同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地市电大教师而言,熟知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最起码的要求。熟知某一学科,不仅是要能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框架,而且还应对相关课程的知识重点、难点及邻近学科有足够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不断地吸收、涉猎本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另外,由于当今时代知识运用的周期日趋缩短,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愈趋明显,教师应该全面深人地研究本学科的知识。

其次,正如前面所讲,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我们的教师已经由讲授主体向导学主体转变,从前台走向了后台,从演员变成导演,因此必须树立导学主体观念,使自己转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导学者。

①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导学教材。学习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和多媒体教材,虽然中央电大和省电大提供了教学的主教材,但它并不排斥地市电大教师制作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教材。因为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习者的接触沟通,很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指导辅助教材。尤其是CAI课件以其灵活问答、分步演示、仿真教学、模拟练习等较强的助学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电大远程教育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深受学生欢迎的课件比较缺乏,这就要求地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根据教与学的实际,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导学材料。

②上好高质量的教学重点难点辅导课。远程教育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它主要通过各种学习媒体提供大容量的学习信息。但由于缺乏双向交流,加之多数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完全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选取适当的教学媒体和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外,还必须承担起“二传手”工作,上好面授辅导课,对课程知识凸现重点,突破难点,阐释疑点,提纲翠领地为学生辅导。此外,还要作好电话答疑和网上答疑工作,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消化,掌握课程内容,营造一个“帮”、“导”、“学”氛围,使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得到提高。

篇8: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关键词:教学效能感,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基层辅导教师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之后几十年间,其理论框架体系逐步形成并趋于成熟。由于这一理论在人类自我调节中的中心地位,因此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相关领域。在教育界,“教学效能感”的应运而生,为人们研究教师和教育教学绩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目前,在远程开放教育研究中,已有不少关于远程学习者和学习效能感的论述,但涉及教师尤其是电大基层辅导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还很少。笔者拟从这个角度作一简要分析。

一、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影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教学效能感”?俞国良等人将其定义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其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和信念。”

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远程开放教育,依托于电大多层级办学系统而运行。县级电大(教学点)的辅导教师充当着基层一线教学导学角色,其教学效能感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基层电大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效能感是衡量教学绩效的主要指标。

教学效能感是一种教学信念,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能力的主观信念和判断。它不仅表明了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克服程度。

与传统教育以课堂为中心,教与学同步进行,师生形成真实的基于情感的人际双向交流不同,远程开放教育除面授辅导之外,师生基本处于一种虚拟的人机交互为主的状态。这就大大削弱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和主宰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电大的课程教师设置也有与众不同之处:中央电大有主讲和主持教师,省电大有责任教师,市县级电大为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对教材没有选择权,对考试没有出卷权,但他却是课程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承担着导学、导考的任务,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到知识,学会考试,通过考试。他们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这对于长期习惯于课堂面授教育的教师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不同教学效能感的教师面对挑战的态度和行动大不一样。高效能感的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期望值和胜任感,更关注任务本身的挑战性,更专注于圆满完成任务的策略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显示其组织设计能力和调节监控能力,敢于勉为其难,克服困难,尽快适应并创造性地化挑战为机遇,寻找发展机会并最终取得成功。低效能感则相反。

因此,教学效能感成为区分教师教学效果优秀与一般的试金石,也成为影响开放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教学效能感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长。

教学效能感作为一种教学信念,不仅是对自己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引起学生的成功学习和个人满足的一种知觉。

远程开放教育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但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逐步训练培养,其间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在教学学过过程程中中,,教教师师角角色色对对学学生生的的隐隐性性功功能能既既强强大大又又无无形形,,教教师师的的关注程度是促进、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

基层电大辅导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面对来自于社会各行各业,身份各异,学习动机多元的学习者,效能感高的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能对他们产生影响,因而比较易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教学中,这些教师重视学生个体的需求,通过精心的教学任务设计,选择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改善学习效果,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而此时的教师本人也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效能感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生良性循环。

二、当下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待提高。

经过多年努力,远程开放教育成绩斐然,这其中凝聚着成千上万电大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但不可否认,总体而言,基层电大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并非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基层电大教师身份地位的多重性、边缘性。

至今为止,远程开放教育无论是办学层次、生源质量、社会地位还是公众的认可程度,都无法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几乎所有的县级电大和一部分市级电大都与其他职业类学校合并,成了校内的一个职能机构或教学机构。教师身兼双职,游走于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之间———既是远程学生的辅导者,又是全日制课程的主讲。这种游离于高校主流教师队伍之外的多重性、边缘化身份角色和大量而繁重的教学任务,再加上有些教师自身的一些消极因素,势必会造成教学效能感的低下。

(二)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体制的独特性。

如上所述,电大系统办学、多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决定了基层辅导教师缺少教学的自主权,与中央电大主讲教师和主持教师之间因各种原因而产生距离感。远程开放教育的师生分离、教考分离又加剧了这种距离感。尤其是考试范围、试题难易程度甚至试卷评阅都难以把握,让教师感受到一种不确定性、困惑感甚至挫折感。电大的教学评价机制并不十分完善,往往一次考试一张考卷定乾坤,考试手段的单一化,也不符合远程教育学生成人化的特点和学习需求。

(三)学习主体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是指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来源复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如今的学生工学矛盾虽然突出,但并非不能克服,关键是学习动机功利化带来了众多的不利于教学的影响,也让教师缺少教学成就感和愉悦感。

三、提高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要多管齐下。

(一)积极的自我强化———效能感的提高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

1.提高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认同感是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尤其是教师作为特殊的“育人”职业,更需要建构坚定的职业认同。一方面,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将自己的职业当作值得一生奉献的事业,当作自己终生的志业,而不只是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教师设计职业生涯的前提就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所以,基层电大教师必须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和需求,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树立正确的远程教育观,热爱所从事的开放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实现个人自我潜能的最大发挥。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职业倦怠和低效能感的困境。

2.强化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

一般而言,教师能力不足是造成低效能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将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而教学反思又是教学监控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思教学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对与教学有关的事件进行认真及时的批判反省,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到教学的最佳途径。反思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实现合理性的过程,也是实现职业成长的过程。

3.加强“归因”训练,学会正确“归因”。

所谓“归因”是指教师在完成一阶段教学任务后,对其教学成果的成败原因所进行的“由因溯果”性的认识和回答。高效能感的教师往往将工作的成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并保持继续努力克服弱点的热情和动力。而低效能感教师则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或自身以外的其他客观因素。为防止这种错误归因,就必须强化归因训练,学会掌握正确的积极的归因。只有这样,才能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不断的解构和建构之中形成高效能感。

(二)积极的外部强化———学校和上级电大教育机构应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效能感的提高,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学校和上级办学机构是否为其提供必要的氛围和条件。

1.创建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学校应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变目前奖惩性评价体系为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并将教师评价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相结合,营造和创设理解、信任、尊重教师和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人文环境,优化学校人际氛围。

2.促进教师互助合作交流,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意识,教师的教学也不再被认为是个体劳动。尤其是电大,更应当充分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通过各种教科研团队、学习型组织,实现系统内跨区域的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交流。这不仅可以让大家分享开放教育教学的知识和经验,更可以大大提升自我效能感。

3.致力于教学改革。

上级电大应积极采取对策,与时俱进,革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机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专业设置和教学规划,在深入基层,全面了解一线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加强中央电大主讲教师、主持教师与基层教师的沟通和理解。在依法办学的同时,给予基层电大一定的教学自主权。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1) :74.

篇9:电大辅导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关键词: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3/14-0146-04

课程辅导教师是开放大学课程教学与学生支持队伍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影响开放大学教学与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1]“办好开放大学”作为新形势下高等继续教育改革的方向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在成立大会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战略。面对如此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呢?本研究以北京东城电大为试点,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开展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 相关研究综述

素质模型英文为“Competency Model”,在国内又被译为胜任力模型、能力模型,它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的组合是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人员选拔、培养、调用、提升等方面工作效率的先进工具。[3]

在我国,对教师素质模型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尤其是对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颇丰。王昱等(2006年)[4]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得出高校教师胜任素质模型由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人际理解力、责任心、思维能力、关系建立、成就导向七个维度组成。许安国等(2012年)[5]以研究型大学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讨论法,得出研究型高校教师素质模型由基本素质、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四个维度组成。丁越兰等(2013年)[6]以高校管理类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基础上揭示管理类教师胜任素质静态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三大特征,并以此建构管理类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其包括即教学胜任能力、学习发展胜任能力、科研胜任能力和社会化胜任能力四个维度。王益宇(2014年)[7]以应用型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理论构想、行为事件访谈、特尔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其包含自我发展、开放与创新、动机与价值、沟通协作、社会取向五个维度。远程教育教师素质模型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姜玉莲等(2009年)[8]以远程教育辅导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研、关键事件访谈法、专家论证法等方法,在对辅导教师主要角色及其胜任素质的要求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远程教育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张卓等(2014年)[9]以成人高校远程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构建了成就取向、归纳思维、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五个维度的远程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目前,针对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素质模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立足于基层电大,并结合开放大学改革新形势下课程辅导教育应具备的素质模型开展相关研究。

● 研究思路及方法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的构建思路包括:①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访谈,提炼出素质初始指标,聘请远程教育专家对各个指标的内容释义进行评价和修正,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形成素质指标;②以素质指标为依据编制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调查问卷;③正式调查以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④利用spss21对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依据分析建立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

●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构建

1.调研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为调研对象,但由于现在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中60%左右的教师为外聘教师,而这些外聘教师大多来自北京市其他基层电大,所以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怀柔等基层电大的课程辅导教师。

2.访谈及问卷编制

笔者选取了5位不同基层电大的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分析结构,形成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的初始指标,并对素质的各项初始指标进行释义、随机排列,同时还聘请远程教育专家对各个指标的内容释义进行评价和修正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形成素质指标。基于各指标构成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问卷,包括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基础知识、信息化能力、科研管理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内容。为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工作,笔者将各项指标分别编号(如表1)。

3.问卷调查及模型构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2份,问卷有效率为95.83%。其中助教10人,占总样本量的10.87%;讲师55人,占总样本量的59.78%;副教授24人,占总样本量的26.09%;教授3人,占总样本量的3.26%。其中2年以下教学经验的有8人,占总样本量的8.70%;2~5年教学经验的有25人,占总样本量的27.17%;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有59人,占总样本量的64.13%。其中本校教师35人,占总样本量的38.04%;外聘教师57人,占总样本量的61.69%。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问卷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得出样本的KMO(取样适当性)=0.554,Bartlett’s(300)=629.383,p<0.001, 表明本量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碎石图结果(如图1),可分为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解释总方差为78.678%,各因素项目及载荷如表2所示,并为这六个因素分别命名为远程教学专业知识、教学基础知识、信息化能力、科研管理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服务态度。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图(如图2)。

(2)问卷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21对问卷数据分析,并采用常用的内部信度检测方法Alpha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得出Alpha系数为0.888,且得出远程教学专业知识、教学基础知识、信息化能力、科研管理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服务态度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lpha系数分别为0.826、0.754、0.758、0.619、0.700、0.897,说明此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笔者在编制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评价量表时,根据前期的研究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相关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该评价量表的项目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很好地保证了该量表的效度。

●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应用展望

笔者在借鉴人力资源管理对素质模型的应用的基础上,认为基层电大对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辅导教师的聘用

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明确了优秀课程辅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帮助基层电大确立了用人标准,从而避免了现在基层电大在外聘课程辅导教师时仅考虑职称、教学经验等传统标准,忽略了基层电大的特殊情况。

2.专业培训

基层电大可依据现有辅导教师团队已具备的素质和应具备素质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本研究在建立模型的同时测试了北京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已具备的素质,如下页图3所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应具备程度和已具备程度差距最大的是教学基础知识和远程教学专业知识,差距最小的是服务态度。

3.绩效管理

将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应用于学校的绩效管理,可以帮助学校建立公正的、具有发展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能够区分出绩效优秀教师和绩效一般教师具备的素质,学校应用此模型考核课程辅导教师既体现了公平性,又为绩效一般的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

4.课程辅导教师职业规划

建立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对教师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个人特质与工作特点及大环境变化产生的新要求,学校也能够据此指导教师设计出符合个人特征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支持和辅导。

这四方面的应用看似各自独立,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用管理学的另一个概念——PDCA来进行解释。P(plan,计划)对应课程辅导教师的聘用,确定了人员聘用的计划和标准;D(do,执行)对应专业培训,依据素质模型为达成计划和标准开展相关的培训;C(check,检查)对应绩效管理,执行一段时间后实施检查,审视和目标的差距;A(action,改进)对应课程辅导教师职业规划,教师明确了自己的差距和优势所在,并确定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这四个阶段是一个小循环,每一次循环结束,开始新的循环,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如图4)。教师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模型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员的发展,模型也会发生变化,要不断修正才能符合实际。

由于样本的局限性,本研究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的构建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李爽,张艳霞,刘永权.北京开放大学课程辅导教师能力需求与实际现状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2]刘永权,武丽娜,邓长胜.我国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师分类与角色定位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5(02).

[3]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21.

[4]王昱,戴良铁,熊科.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高教探索,2006(04).

[5]许安国,叶龙,郭名.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6]丁越兰,骆娜.管理类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建构——基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5).

[7]王益宇.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教育评论,2014(06).

[8]姜玉莲,姚文建.远程教育辅导教师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上一篇:刑事案件询问笔录及下一篇:《风在哪里》幼儿大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