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2024-08-2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精选8篇)

篇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1浅基础设计步骤

1.选择基础的材料和构造形式

从土层资料、上部结构及荷载情况等进行基础选型。常见浅基础类型从结构上看有以下几种:独立基础、联合基础、墙下条基、柱下条基、交叉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

2.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应按照下列条件确定:

1.建筑物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基础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地基土的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5.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条件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当上层地基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为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米。

3.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基础底板尺寸的确定

根据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以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初步确定基础底板面积。1)、中心受压

pkfa

式中:pkFKGK 荷载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平均值(标准值),AFK-上部传来标准值;

GK-自重标准值,GKGAd,代入上式得:AFK

faGd如有地下水,应扣去浮托力GkGAdwAhw 得

AFk

fdwhw对于单独基础

a)方形基础

bLAFk

fdwhw

b)矩形基础

bLAFk

fdwhw令Lh(1.2,2)代入上式 b对于条形基础

b1AFk

fdwhw注意:求b先知fa,而fa与b有关,所以一般假定b3,即

fafakdm(d0.5)

2)、偏心受压

基底边缘最大、最小压应力为

pmaxFKGKMKFKGK6e(1)pminAWKAl为了保证基础不至于过分倾斜,通常要求pmin0 规范规定:在偏心荷载作用下一般要求:

pkfa p1.2famax根据上述要求,计算偏心荷载下基础底板尺寸一般通过试算方法确定: 1.先按照中心受压,确定出底板尺寸,求出A0FKfaGW

2.计算偏心距,根据偏心大小,把基底面积适当提高A(1.1~1.3)A0,并以适当比例确定基础底面长度和宽度。

3.求pmaxpmin、p,验算强度条件,如不满足重新选A代入验算。

3)、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除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尺寸外,还必须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要求软弱土层顶面处总应力不超过它的承载力特征值。即总=ZCZfaz。

1)土中附加应力求解如下: 附加应力可直接求解,但当上层土体压缩模量与下卧层压缩模量之比大于3,可按扩散原理简化计算。即基底处附加应力p0按某一扩散角向下扩散,根据扩散前后力的大小不变的原则,可得深处为Z处附加应力。

 对条基(仅考虑基础宽度方向扩散)

p0b1z(b2ztan),可得z 对矩形基础

bp0b(pK0d)

b2ztanb2ztanp0blz(b2ztan)(l2ztan),可得zbp0b(pK0d)(b2ztan)(l2ztan)(b2ztan)(l2ztan) 可见,要想减小附加应力可采取如下措施:

 加大b或基底底板面积,使扩散面积加大;  减小d,增大z。

2)的确定

根据    ES1z比值大小以及的比值大小而定。

bES2z0.25b 取0

z0.25b 可直接查表

z(0.25b,0.5b)线性插入 z0.25b

按0.5b取值。

2基础剖面设计与配筋计算

1.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现浇柱下独立基础)

1)柱与基础连接

1、搭接长度20~30d,搭接箍筋要加密,受压区10d,受拉区5d;

2、插筋要求 与柱内钢筋连接符合《砼结构设计规范》

于下端连接,宜做成直钩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当基础高度小于

1200mm全部插筋伸置基底;当基础高度大于1200mm可将截面四角伸入柱底。

3、高度要求 一般高度h(300,500)

当基础高度h[600,900),基础可做成阶梯形,分二级;

当基础高度h≥900mm,可分为三级。2)轴心受压时破坏形式:

1、冲切验算-要求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地基净反力所产生的冲切力应小于冲切面处砼抗冲切能力(一般沿柱短边破坏)。即:

FL0.7hpftbmh0

 bm:冲切破坏锥体计算长度,bm

btbb; 2hp: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小于800取1.0,h大于2000取0.9,期间线性插入。 ft: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为地基净反力,Al为冲切力的作用面积。bl FLPJAL,PJ

2、冲切面积的计算

 当冲切破坏锥体落在基底面积之内,即bc2h0b时,AL =矩形面积-二个小三角形面积

对应bmh0bcbc2h0h0(bch0)h0

2 当冲切破坏锥体落在基底面积之外,即bc2h0b时,AL =矩形面积

对应抗冲切面积=矩形面积-二个小三角形面积

注意:如为变截面,尚验算变截面处

实际设计时,先按经验假定基础高度得出h0,再代入验算。

3、弯曲破坏-底板配筋验算

当弯曲应力超过基础抗弯强度时,就发生弯曲破坏(二个方向均弯曲),配筋计算按下式定:ASM

0.9fyh01Pj(lac)2(2bbc); 241Pj(bbc)2(2lac);  不利截面M1的计算M224 不利截面M1的计算M1注意:如为变截面,尚验算变截面处

如柱与基础均为正方形,只需计算一个方向即可。

4、偏心受压计算

当偏心距el时,计算公式同上,仅需将公式pj以最大净反力设计值代替,其结6果是偏于安全。

篇2: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指 导 书

[目录]

第一章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

第一节道岔、线路编号 第二节确定道岔的辙叉号数 第三节确定道岔的定位位置 第四节布置信号机并命名 第五节划分轨道电路并命名 第二章联锁表的编制

附图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指导书正文]

第一章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 第一节道岔、线路编号

为便于车站生产指挥作业的联系和对设备的维修管理,站内的线路和道岔均应统一编号,且同一车站或同—车场内的线路和道岔均不得有相同的编号。

(一)线路编号

线路编号规定正线用罗马数字,站线用阿拉伯数字。

1.单线铁路车站内的线路,由靠近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依次顺序编号;位于站房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房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

2.双线铁路车站内的线路,从正线起按列车运行方向分别向外顺序编号,上行编双数,下行编单数。

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的线路,不适宜按列车运行方向分别编号,可比照单线铁路车站的线路编号方法编号。

3.尽头式车站,站房位于线路—侧时,从靠近站房的线路起,向远离站房方向顺序编号。

站房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

4.大型车站当有数个车场时,应分别车场编号。车场靠站房时,从靠近站房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顺序编号;车场远离站房时,顺公里标前进方向从左向右顺序编号;且在线路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

(二)道岔编号

道岔编号方法:从车站两端用阿拉伯数字,由外向内,先主要进路,后次要进路

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端编为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编为单数。同一渡线或梯线上的道岔应编连续单号或双号。

站内道岔一般以站房中心线划分上、下行区域,若站房远离车站中心时,以车站或车场中心线划分。

车站一端衔接两个及其以上方向,有上行又有下行时,应按主要方向编号。大型车站当有数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应单独编号,道岔号码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十位和个位数表示道岔编号,如I场道岔编为101~199。—个车场的道岔数在100副及以上时,用千位数往下编千位数表示车场号码,如I场的第100副道岔,编为1100号。各车场以外的道岔编为1~99。

第二节确定道岔的辙叉号数

按《技规》第41条的规定进行,具体内容: 第41条 道岔辙叉号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8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30号; 2.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l8号; 3.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l2号(非AT弹性可弯尖轨为45 km/h);

4.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

5.用于侧向接发停车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的单开道岔,在中间站不得小于l2号,在其他车站不得小于9号;

6.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 7.狭窄的站场采用交分道岔,不得小于9号,但尽量不用于正线,必须采用时,不得小于l2号;

8.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采用三开道岔,不得小于7号;

9.段管线采用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

既有道岔的类型及辙叉号数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按各该道岔的号数限制行车速度,但应有计划地进行改造。驼峰下线路现有6.5号对称道岔,允许保留。

第三节确定道岔的定位位置

按《铁路信号基础》P239相关内容进行。

第四节布置信号机并命名

按《铁路信号基础》P79相关内容进行

第五节划分轨道电路并命名

按《铁路信号基础》P115相关内容进行。

第二章编制联锁表

篇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高职高专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现状

目前, 高职院校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一般采用减速器为设计对象, 设计题目一般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内容包括电动机选型、传动方案选择、v带传动设计、传动零件设计、强度校核、减速器箱体设计、螺栓连接选型、键连接选型、润滑方式设计、附件设计等。设计的工作量为减速器装配图一张、齿轮和轴类零件工作图各一张、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以往的教学方式也一直沿用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计算、查资料、图板或Autocad绘图。整个过程要求学生思路清晰, 基础知识尤其是二维制图读图基本功扎实, 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理论基础与综合能力相对较薄弱, 设计计算、分析、绘图能力相对较差, 很多学生在绘图的过程当中对基本的三视图关系解读困难, 在工程制图时对设计中零部件内容, 装配关系不了解, 导致信心不足及后面的胡编乱造、抄袭、敷衍了事, 达不到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

二、在课程设计中使用三维设计软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随着CAD/CAM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 基于三维模型的设计已日益发展和成熟, 高职高专近机类的专业, 在开设机械设计课程及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同时, 也开设了三维软件如Pro/E、UG、Catia等课程。笔者多年来从事机械设计基础及三维设计软件教学, 从多年的教学反馈来看, 由于基于三维模型的设计相对直观, 解决了令很大一部分学生读图识图的困难, 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从教学的效果来看, 学生用三维软件进行课程设计是完全可行的。但由于课程设置和学时编排困难等原因造成机械设计与三维设计软件课程的教学始终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一方面, 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普遍感觉抽象, 很多学生感觉困难甚至放弃, 从而出现设计抄袭现象严重, 教学效果甚微的情况。另一方面, 学生学完三维软件后也没有有效地加以实践。因此, 应将三维软件应用于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甚至是后期的毕业设计,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对课程设计的积极性, 实现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 也能将三维设计软件有效应用于机械设计, 培养出能适应CAD/CAM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企业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三、UG软件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提供的功能

(一) 三维实体建模与修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强调边计算、边修改、边画图的三边设计过程, 画图与计算修改是互相补充, 交叉进行的, 一些零件的尺寸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获得, 但有一些零件的尺寸则需要通过画图、即装配后根据结构才能确定。如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中, 因为箱体中大部分尺寸的确定都是和其他零件尤其是轴系零件安装定位的整体设计要求相关联的, 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设计错误却难以发现的情况, 发现后修改也相当困难, 有时甚至需要重新画图。

UG软件的装配建模是用于产品的模拟装配, 支持“由底向上”和“由顶向下”的装配方法。即在装配过程中可以直接建立和编缉组件, 一边装配一边建立组件, 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所有修改直接反映到组件部件文件;也可以独立创建单个组件部件, 然后添加到装配体中, 一旦对组件部件进行了修改, 所有引用该组件的装配体自动更新。这就为机械设计的边画图边修改的交叉进行提供了技术便利。

(二) 装配与拆装动画

UG软件的装配爆炸图能将装配体中的组件沿指定的方向和距离偏离原来的实际装配位置, 用来表达装配体中各组件的装配关系。此外, UG软件提供的装配序列可以使用户控制一个装配体的装配和拆卸顺序, 并可以创建动画模拟组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教师可以在指导设计过程当中应用装配爆炸图对减速器箱体中的零件装配关系进行很轻松的讲解, 学生做完设计后也可以对成果进行装配演示, 极大程度改变了传统的二维设计中学生不理解, 教师不知如何教的现状。

(三) 出具装配及零件的二维工程图

课程设计的难点是在装配图的绘制上, 学生由于空间与平面的思维转换能力不足, 不管是手工绘图还是Autocad绘图, 常出现读图制图困难的情况。而UG软件的二维工程图纸可以由三维模型自动生成, 且图纸严格地与三维模型相关, 设计的三维模型有修改会及时反映到二维工程图中, 辅助学生进行三维与二维之间的转换, 从而也巩固和提高了学生的二维平面图的读图制图能力。

四、运用UG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实施办法和建议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引导, 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 教会学生查资料的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其他小组成员协同合作的能力。减速器的零件设计中, 很多零件是标准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设计软件的外挂建立如螺栓螺母齿轮的三维模型, 以减轻学生建立零件的负担, 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结构设计上。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最终要以一定的设计结果表现出来,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最终上交的设计结果材料包括设计说明书、一张减速器装配图和若干张零件图, 设计成绩的评定多数是以只看图纸的方式, 而运用UG软件辅助进行的课程设计最大的弊端与多数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一样, 很容易发生学生之间互相抄袭的现象。所以, 在设计时应适当进行分组, 每组学生给定不同的数据。此外, 设计成绩的评定方式, 采用成果汇报及答辩、平时设计表现相结合的方式。答辩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是教师评定设计质量高低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答辩老师能够发现总结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检验的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答辩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宏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能力。

五、结语

在CAD/CAM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 高职高专的机械设计教学方式也要相应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课程设计中运用现代设计方法, 进一步开阔学生工程设计思路, 提高学生工程设计水平与设计创新能力, 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机械设计的兴趣, 全方位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 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段成燕, 刘喜平, 等.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10, (29) .

[2]彭宇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与简明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指导

中图分类号:G7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82-0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在该课程学习的结束阶段,对学生进行的一次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知识为基本内容的实践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能力,灵活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学生今后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这一工作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完成这一教学环节时,学生感到困难,无从下手,这就给我们指导老师提出一个课题: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确保质量,提高收效呢?

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学生常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几届学生进行设计的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在设计中往往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一)把课程设计等同于做习题,缺少创新性。设计过程是一个边分析、边论证、边计算的过程,许多方面比如一些参数的选择、加工工艺的选取等,需要学生自己确定,显然是与做习题是不同的,但是有些学生习惯于用习题的思路、方法来对待设计,既不对具体问题加以具体分析,又不对设计结果加以论证、校核,致使整个设计纸上谈兵,脱离实际,严重时出现错误。如:有的学生在设计齿轮减速箱的齿轮过程中,对齿轮材料的选择只按照书上的设计过程计算一遍,没有对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环节(如:是开式传动还是闭式传动,是低速级还是高速级)仔细考虑,不是所选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满足使用要求就是所选材料的经济性能不满足要求。

(二)只考虑结构要求,不进行综合分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一次综合的技术运用过程,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满足结构性能、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的要求,但是有些学生在设计中只以结构性能要求为惟一要求,缺少对零件的加工性能以及经济性要求的分析,以及加工设备的正确选择加以探索。虽然结构设计满足要求,但是算不上好的设计,没有达到设计的目的。

(三)团队精神和协同合作意识不强。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有时一个设计课题需要多个人共同研究来完成,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设计过程中,就要既讲分工又讲合作,分工是为了加快速度,合作是为了集思广益,增加设计的可行性,这方面学生表现出的主要不足有:(1)不会合作;(2)不愿意合作;(3)合作成为抄袭他人成果的借口。

(四)准备工作不充分,只想一蹴而就。要搞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再动手设计,设计准备包括:(1)读懂设计任务书;(2)搜集资料;(3)制定个人设计进度计划。但是有些学生忽视这一环节,设计不查阅资料,遇到问题按自己的理解去进行设计;设计没有计划性,没有一个整体安排,缺少完整的构思,造成设计东拼西凑,设计结束了,感觉什么收获也没有。

二、指导教师的任务和重要性

那么学生课程设计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这里既有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不够的原因,又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能力训练方面做得不够的原因;既有学生初次接触设计工作,对设计缺少感性认识、创新意识的原因,又有教师在设计各环节上指导把握不力的原因,而教师的指导,是对设计的好坏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的。通过多年的指导实践,我认为要想指导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课题贴切 任务明确 课题选择是搞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基础。课题选择合理可以使后续设计进展顺利,同时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任务是:传动类型的选择和结构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讲授的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均可以选为设计课题,但为了达到效果,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教学要求原则。选题应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此前提下,课题可有多种形式,可以是虚拟题,也可以是结合生产实际的题目,可以一人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内容,也可以同一课题多人平等完成。但应注意使每一个学生都熟悉设计的全过程并完成一定的设计任务,这样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训练机会。(2)切合实际原则。选题应符合本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要使学生在本校或本地区能够查阅到有关的资料,同时选题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题目不宜过大,难度要适中,任务量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二)认真动员 制定计划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首次接触设计任务,学生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为此设计前的动员是必不可少的。动员工作要使学生了解此课程设计的目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对设计思路要多启发和诱导,对设计步骤和方法的介绍要简化;对设计工作态度要提出严格要求,对学生的设计思路和思想少设定框框,必要时可以对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先向学生提出,以减少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少走弯路。

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制定好个人工作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各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切不可前松后紧,马虎了事。

(三)过程指导 严肃认真 过程指导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最主要的指导部分,花费的时间最长,涉及的内容最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做好过程指导工作。(1)分段检查。就是将整个设计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就应将草稿交指导老师处检查,教师应将学生的设计情况做好记录,对学生设计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指出,这样,一方面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设计的进度,另一方面学生能及时知道所完成的设计部分有无方向性的错误,以免前功尽弃。如,将设计工作可分为制定设计任务书;搜集和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的比较、论证及确定;设计计算和绘制图纸;编写设计说明书。每个阶段指导老师都应认真检查,并做好记载。(2)个别指导。即教师深入学生设计工作场所进行现场指导,但应以学生和学生提出问题为主,教师在回答问题时以启发式为主,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过程指导中,教师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检查学生设计方案选取是否满足使用性能和结构上合理的要求;(2)检查学生设计参数确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加工工艺性是否满足要求,是否便于维修且使用安全可靠;(3)检查学生能否运用已学知识对设计过程中加工工艺参数、结构参数进行比较、筛选,能否对已经确定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其优缺点,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可供改进的设想、措施;(4)检查学生设计说明书编制是否规范和完整;(5)检查学生设计图纸绘制是否符合国家制图标准。这五方面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这样才使设计达到一定水平,收到真正的效果。

(四)成绩评定 严格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成绩是在学生完成了设计任务规定的内容后,再经过答辩,综合评定出来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学生平时工作态度,设计说明书编写和计算的质量,设计图纸部分的质量,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水平等。具体分数根据各部分工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权重确定,逐项考核。对完成设计工作好的学生,指导教师应该提出表扬,设计资料交学校有关部门建档。对设计中存在欠缺的,答辩过程中或设计工作总结时,指导教师应指出存在问题,并帮助学生提出改进方案,真正使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它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精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还要精通《机械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计算机绘图》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只要我们在指导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这项工作是可以圆满完成的。

参考文献:

[1]曾宗福主编.机械设计基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2]曾宗福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3]曲中谦主编.机械设计基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

篇5: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任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是配合《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之后进行。通过完成与实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技术方案和计划的编制,掌握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计划制定的步骤、内容和编制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施工问题的能力。1.熟悉施工图纸、拟定施工方案…………………………………………………………………1周(划分施工段,确定施工流向、各分部工程的施工过程及施工顺序,选择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3.完成相关计算过程…………………………………………………………………………………1周 包括:时间参数、工程量、人工、承载力分析、用料分析、用水用电计算、场地面积计算等。4.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进度计划……………………………………………………………1周 5.图纸绘制…………………………………………………………………………………………1周(包括相关构造图的绘制、工艺流程图绘制、网络图绘制、钢筋模板用料图的绘制)

6.整理施工文字说明…………………………………………………………………………………1周

三、设计选题

1.施工土方开挖及运输施工方案设计 2.基坑降水施工方案设计 3.混凝土施工方案 4.模板设计及施工方案 5.钢筋下料及施工方案 6.脚手架设计及施工方案 7.专项工程季节性施工方案 8.结构吊装施工方案 9.施工网络计划编制及优化 10.施工现场组织及场地总平面图设计

三、设计方法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并符合建筑工程客观规律,工序衔接紧凑,合乎工程要求。2.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组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3.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临时设施,避免材料的二次搬运,以降低工程成本。4.采用适当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四、设计依据

1.建筑施工图、总平面图。2.结构施工图。3.施工规范。4.施工手册。5.相关文献和资料。

二、设计内容和时间分配 6.课程设计指导书。

五、设计成果

要求完成工程施工方案一份。根据课程设计题目选择完成以下设计方案应包括的内容:(1)工程概况及特点;(2)工序和施工段划分或施工方案选择;(3)承载力、用料、用水用电或劳动量等施工资源需求量的计算;(4)方案图绘制或网络计划进度图绘制;(5)工地仓库、场地需要量计算;(6)施工平面布置图;(7)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内容。

六、设计成绩评定

篇6: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目的和一般要求

1.大作业的目的

1)人机工程学是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课程内容包含较多的各种数据资料,其学习和掌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根据设计要求正确选用有关标准数据,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只有完成一次应用实践,即用人机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分析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人机工程设计后,才算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人机工程设计的方法,才能够获得较多、较深的收获。大作业课程论文的目的是让学生精力一次较完整的人机学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探索可能的改进及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2)要完成课程论文(设计)大作业,必须做两个方面的调研: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现实情况的调研。这就要求大家到图书馆、学院资料室、因特网以及问题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场所的现场去进行调研,以便尽可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

3)课程论文(设计)要求在全班同学的参加下进行交流、答辩。这可以使全班同学分享大家的学习成果,扩大眼界,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并且通过互相质疑和评议,进一步提高人机学分析和设计、评价能力。2.大作业的布置、辅导和过程检查

1)布置大作业 课堂讲授全部结束后,依据“人机工程课程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解读大作业的目的、要求、工作进展和安排以及有关教学纪律。

2)学生选题 学生可以选择任务书附表中的任何一个题目,或者根据确定的方向自拟一个题目(但必须获得指导教师的确认),并上报给指导教师记录在案,一般情况下不再更改。

3)辅导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答,交流或讨论的时间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内,也可以以其它合适的方式进行。但有一点需要明确:指导教师只限于向学生作出原则性的指导,而不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回答。事物人机性能的优劣虽有客观标准,但如何正确抉择却应随实际条件而定。指导教师解答具体问题不利于学生锻炼独立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且教师也

难以对每个题目里的各种实际问题都能有深入具体的了解。

4)过程检查 影响大作业质量的常见现象之一,是学生工作的前松后紧。临近大作业规定的结束日期,有的学生才匆匆忙忙地去完成,往往是“草草收兵”了事,其结果是作业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要适当安排一定次数的过程检查,以督促帮助学生按质按量地完成。大作业期间要进行调研,可不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课内时间都到课堂出勤,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课堂接受指导教师的过程检查。

3.大作业的一般要求

1)解决作业题中所涉及的问题,依靠教材上的有关资料一般是不够的,更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感受或推断来评判人机关系的优劣,因此必须查阅有关的资料文献和必要的实地调研,应特别注意避免“资料搬家”式的作业方式。

2)实际问题的宜人性水平受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约束。作业的分析和时间、评判,应以不脱离现实可能为宜,但可以适当考虑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持续发展,作为未来的设计师也应该朝前看,因此适当“为不久的将来进行设计”也是可取的原则之一。

3)所选题目均适宜于一个人独立完成,如选题内容接近,应相互协商,使问题研究方向有所错开或者解决问题方案不能雷同,否则,将影响最后成绩的评定。

4.论文(设计)的答辩

1)论文(设计)答辩的目的,既是互相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扩大视野,也是提供一次锻炼演讲能力特别是材料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答辩人的报告时间相对紧迫,能做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逻辑严密、口齿清楚,又从容不迫地进行表述,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准备,最好自己预先试讲几次,珍惜并用好这次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

2)每人的报告时间为4~5分钟,每少于或超过30秒扣答辩总评分5分。报告须介绍题目、论文(设计)研究核心,最后作简要的总结,中间主题部分(调研分析、创意构思等)以最重要和最突出、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质的部分介绍,应尽量略去一些细节和众所周知的内容。

3)答辩会要求全体同学参加,应认真倾听答辩人的论文报告,并由任课教

师和部分同学(每次由任课教师指定三位同学)分别评分,其中任课教师评分与学生评分分别占答辩总评分的70%和30%。

4)建议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答辩,每次答辩前参与答辩的学生事先将答辩报告准备好,以提高报告的效率,未能按要求准备好的扣答辩总评分10分。

二、课程论文

1.课程论文的要求

1)课程论文(设计)可以是对特定事物的人机学分析,也可以是针对存在的人机学问题提出解决构想和方案,为此需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研读、评价、质疑和设计。

2)课程论文(设计)必须有独立完成的分析、评论等,要求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论述严谨、文字简练(应附必要的原始记录或设计方案草图等)。2.课程论文的形式与格式

1)封面(题目、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等,可做适当的美化设计)

2)课程论文(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正文

5)参考文献(包括教材、论文、书籍、标准、网络地址等)6)附件

一律以A4规格纸张打印,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与电子文档一并提交。论文字数无规定要求,建议正文内容图文并茂,文字简练,严禁抄袭(如一旦发现整段文字内容是从网络下载,按情节严重程度对论文总评分进行扣分,直至判定本次课程论文不合格)。

3.课程论文的参考资料及评分参考

1)参考资料:包括所用教材及配套的《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课程论文选编》等书籍以及国家有关标准。

篇7: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说明

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其中: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

2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色彩基础知识(色相、明度、纯度,空间混合概念,色彩搭配,色彩的心理、网页的色彩设计、配色软件的使用等)、平面构成(平面设计构图的形式要素、关系要素,平面设计构图的基本形式、平面设计构图的形式规律,平面设计构图的几种常用的表现方法等)、版式(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网页的版式构成与设计)及创意相关的内容。Photoshop工具的使用。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等。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实训

2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搭配、平面设计构图、网页版式分析与设计、Photoshop使用。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色彩观察能力和丰富的色彩感知能力,一般色彩搭配能力。了解平面设计构图与视觉传达的关系,熟悉点、线、面等设计元素的灵活运用,掌握平面设计构图的几种常用的表现方法。培养对优秀网页版式分析模仿的能力。初步掌握Photoshop工具的使用。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训两大部分,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1、基础理论部分

※对色彩基础知识、平面构成、色彩搭配、版面设计等美术基础知识应能较熟练的掌握。

※掌握并能利用平面绘图软件辅助设计、制作网页。

2、实训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色彩观察能力和色彩的感知能力;一般色彩搭配能力;了解平面设计构图与视觉传达的关系,熟悉点、线、面等设计元素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平面设计构图的几种常用表现方法;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对优秀网页版式分析模仿的能力;基本掌握一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最终能设计出优秀网页。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掌握: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解答与网站美工(网页)设计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与网站美工设计相关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

要求学生能够一般的了解所学内容。

媒体说明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主要教学媒体,是教学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对其他教学媒体起纽带作用,具有导学功能。本课程文字教材采用理论和实训合一化设计的方式,侧重实践教学环节,每章均设计有相应的实训项目。

2.视频教材

视频教材是辅助教学媒体,主要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在面授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是对文字教材的强化和补充。

3.网上教学

通过网上教学辅导、答疑、阶段性总结和复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21世纪网页设计的审美(3学时,含录像)

教学内容:

1.什么是网页

2.网页设计与美术基础知识

2.1网页与平面构成2.2网页与色彩

2.3网页与版面

教学要求:

掌握:物体固有色与光源色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吸引到关注色彩与网页设计。学会运用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涂色方法。

理解:美术基础知识在网页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变化、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区别。

了解:网页制作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色彩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 平面构成(10学时)

教学内容:

2.1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2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

2.3重复

2.4渐变

2.5发射

2.6骨骼

2.7特异

2.8对比

2.9肌理

2.10图与底

2.11基本型的各种排列

教学要求:

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并能较灵活的运用于网页设计。

理解:基本型在平面设计中的各种排列及其审美法则。

了解: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

第三章 色彩在现实领域中的应用(8学时)

教学内容:

3.1色彩的概念

3.1.1色彩的产生

3.1.2光源

3.1.3物体固有色与光源色

3.2色彩三要素

3.2.1明度

3.2.2色相

3.2.3纯度

3.3色彩在现实领域中的应用

3.3.1色彩表示法

3.3.2色彩的混合3.3.3色彩的对比

3.3.4色彩调和

3.3.5色彩肌理

3.3.6无彩色与有彩色的相互作用

3.3.7色彩结构

3.3.8色彩在现实领域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

物体固有色与光源色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吸引到关注色彩与网页设计。学会运用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涂色方法。

色彩在现实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较灵活的运用于网页设计。

理解:美术基础知识在网页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变化、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区别。色彩结构诸因素。

了解:色彩三要素及色彩表示法。

第四章 网页版式设计的图文魅力(2学时)

教学内容:

4.1网页设计的独特性与必要性

4.2网页设计的审美情感

4.3网页设计的装饰语境

4.4网页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

4.5网页的版式构成与设计创意

教学要求:

掌握:网页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

理解:网页版式设计的独特性与必要性。

了解:网页的版式构成与设计创意。

第五章 绘图工具的基本应用(4学时)

教学内容:

5.1CorelDRAW的基础知识

5.2工具箱基本应用

5.3图像填充效果

5.4位图的应用与编辑

教学要求:

掌握:在CorelDRAW中编辑位图、能够将各工具结合起来绘制丰富多彩的图形。

理解:CorelDRAW工作界面的基本操作、图像类型和常用格式、各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色彩的模式与调节。

了解:CorelDRAW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色彩的模式及位图的定义和导入。

第六章 CorelDRAW与网页设计(6学时)

教学内容:

6.1按钮的制作

6.2制作Logo

6.3绘制导航条

6.4制作广告

6.5文本的处理

6.6主页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网页布局与页面元素的制作技巧。

理解:在网页设计中图片的应用、按钮和文字的作用与添加。

了解:网页中常见元素的定义、赏析及绘制。

课程实训

本课程的实训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赏析、上机操作与训练,能依据专业的审美观来自行设计各种网页,熟练掌握其基本方法与技巧,并能最终设计出各类综合性的网页。本课程共15个实训案例,实训总计39学时。

实训案例1:

实训:对21世纪网页设计的审美转达的认识。

要求:完成文字稿2000字左右,谈对21世纪网页设计的审美转达的认识。教师指导1学时,学生课后8学时或以上。

实训目的:提高学生对网页设计的认识,加深理解网站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

实训案例2:

实训:网页与平面构成、色彩、版面设计的关系。

要求:完成文字稿2000字左右,谈网页与平面构成、色彩、版面设计关系理解和认识。教师指导1学时,学生课后8学时或以上。

实训目的: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加深对色彩在现实生活中重要性的理解。

实训案例3:

实训:掌握重复、渐变、发射的构成练习。

要求:分别作三个构成的练习,手绘(30CM×30CM)在白卡纸上(黑白稿)作涂色练习。教师指导3学时或以上。学生课后练习40以上学时。

实训目的:反复调整三个基本构成的骨架结构和设计效果,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手绘的感觉。

实训案例4:

实训:学会作特异、肌理、图与底、对比、韵律等平面构成的练习。

要求:任选一幅手绘在白卡纸(30CM×30CM)上(黑白稿)作设计练习。教师指导3学时,学生课后8学时或以上。

实训目的: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手绘的感觉及学习手绘的技法。

实训案例5:

实训:设计三幅平面构成设计。

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上机操作。教师指导2学时,学生课后练习40学时以上。

实训目的: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手绘的感觉和学习手绘的方法。

实训案例6:

实训: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色彩识别知识、掌握涂色方法。完成1幅在白卡纸上(30CM×30CM)的手绘作业涂色(用水粉色)练习。

要求:绘制色相卡(12——24种色相pccs色相环),教师指导1学时,学生课后8学时或以上。

实训目的:学会色彩识别知识、掌握涂色方法。

实训案例7:

实训:通过学习,学会色彩调配知识、掌握涂色以及调色方法。完成1幅在白卡纸上(30CM×30CM)的手绘作业涂色(用水粉色)练习。

要求:绘制明度渐变卡,教师指导1学时,学生课后8学时或以上。

实训目的:学会色彩调配知识、掌握涂色以及调色方法。

实训案例8:

实训:通过学习,学会色彩搭配知识、掌握涂色以及色彩调配方法。完成1幅在白卡纸上(30CM×30CM)的手绘作业涂色(用水粉色)练习。

要求:绘制纯度渐变卡,教师指导1学时,学生课后8学时或以上。

实训目的:学会色彩调配知识、掌握涂色以及色彩调配方法。

实训案例9:

实训:手绘,完成8幅(30cm×30cm)的作业练习。有条件的地方可上机操作,完成8幅(16cm×16cm)的作业练习。(可选择完成)

要求:

(1)作标准色相环pccs色相环。

(2)色彩混合作间色、复色的调色混合练习

(3)原色对比

(4)间色对比

(5)冷暖色相对比

(6)明度对比

(7)纯度对比

(8)色彩单项调和

(9)色彩双项调和

(10)多色调和

(11)改变面积分割形状形成调和

(12)色彩与四季的联想——春、夏、秋、冬(形象任意设计)。教师指导6学时,学生课后40学时或以上。

实训目的:学会运用上机操作的方法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掌握涂色以及色彩调配方法,作平面色彩构成练习。

实训案例10:

实训:网页版式设计训练7学时。

要求:进行网页版式设计与创意练习,设计2—4个网页,教师指导7学时,学生课后要进行26学时以上的手工(手绘或粘贴)操作。

实训目的:通过对优秀网页设计的赏析,学生可以先借鉴后创新。

实训案例11:

实训:工具箱的基本应用。

要求:使用CorelDRAW提供的最基本工具绘制几何图像,选择运用了各种工具绘制几何对象的案例进行讲解,教师指导2学时。学生课后上机操作练习4学时以上。

实训目的:通过本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手绘各种图形的能力,创建栩栩如生的几何图形,并通过若干图形的组合,构造复杂的图形。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和要求,通过各种技巧为手绘出的对象进行适当的特殊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实训案例12:

实训:对象的编辑操作。

要求:在创建了基本的对象轮廓后,使用各高级工具和命令调整对象的形状,最终获得满意的效果,教师指导1学时,学生课后要参考相关实例进行上机操作练习10学时以上。

实训目的:在本案例中,介绍了一些对象编辑技术,包括使用工具调整对象形状、曲线编辑、节点编辑等一些使用基本形状工具达不到的效果。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展现出所要表达的效果。

实训案例13:

实训:图像的填充效果。

要求:运用填充工具及相关技巧绘制出绚丽多彩的图画,教师指导2学时,学生课后要参考相关实例进行上机操作练习8学时以上。

实训目的:通过本案例的学习,熟练掌握图案填充的技巧,使学生能够绘制出彩色的图画,通过相关工具和技巧的混合运用,绘制出各种图案效果,使作品不仅局限于对象的简单叠加,而且具有五彩缤纷的渲染效果。

实训案例14:

实训:位图的应用与编辑。

要求:使用滤镜对现成的图像进行处理,教师指导1学时,学生课后搜集位图素材并参考相关实例进行上机操作练习6学时以上。

实训目的:在本案例中,介绍了一些使用滤镜制作的图像效果,通过本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不通过Photoshop,就可以直接在CorelDRAW中处理现成的素材。

实训案例15:

实训:CorelDRAW与网页设计

要求:综合运用CorelDRAW工具创建网页。教师指导4学时,学生课后搜集优秀网页做参照,自主选择页面主题制作网页。上机操作练习32学时以上。

实训目的:通过本案例的学习,熟练掌握设计网页版面与制作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美术思想来设计制作具有观赏性的网页页面。

课程考核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总学时72学时,4学分。其中:讲授33学时,实训39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21世纪网页设计的审美转达、平面构成、色彩在现实领域中的应用、网页版式设计的图文魅力、绘图工具的基本应用、CorelDRAW与网页设计等。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网站和网页的基本设计思想,使学生提高和掌握对色彩基础知识(色相、明度、纯度、空间混合概念,色彩构成的一般原理、色彩的心理、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和对丰富的色彩感知能力,对一般色彩的搭配能力、网页的色彩设计、配色软件的使用等);平面构成(平面设计构图的形式要素、关系要素、了解平面设计构图与视觉传达的关系,熟悉点、线、面、色彩、肌理等设计元素的基本设计方法,并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掌握平面设计构图的几种常用的表现方法);初步掌握CorelDRAW工具的使用,培养对优秀网页版式分析模仿的能力,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方法。

2.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电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

3.考核方式与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为实训考核,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占40%。

4.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及要求

形成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实训完成情况,形成性考核由各教学点组织教师评定成绩,由省(市、自治区)级电大认定。实训成绩考核成绩的60%,中央电大将对课程教学和实训等情况进行抽查。

5.终结性考核的形式及要求

(1)命题依据

终结性考核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科)“网站美工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考核要求

①了解部分

主要指书中一些概述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根据这些内容简单地回答问题。

②理解部分

主要指每一章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能理解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并能利用这些概念解决美术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对教材中的一些较难的实例,要求能理解其应用原则和思想。

③掌握部分

主要指每章介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法。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书中介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出优秀的版面。

(3)组卷原则

①依据“网站美工设计基础”教材的内容及考核说明,按照“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命题,了解占10%,理解占30%,掌握占60%。

②试题覆盖面广,并突出重点。

③在教学内容范围内,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于超纲。

(4)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40%、填空题10%、判断题20%、简答题20%和操作题10%。

(5)考试形式

考核形式:开卷,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答题时限为90分钟。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21世纪网页设计的审美转达

[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网页

2.网页设计与美术基础知识

3.网页与平面构成4.网页与色彩

[考核要求]:

掌握:网页与平面构成、网页与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美术基础知识在网页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美术基础知识在网页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第二章 平面构成[考核知识点]

1、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

3、什么是重复、渐变、发射

4、骨格的特点

5、基本型的各种排列

[考核要求]:

掌握:基本型在平面设计中的各种排列及其审美法则,并能较灵活的运用于网页设计。

理解: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

了解: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第三章 色彩在现实领域中的应用

[考核知识点]

1、色彩的产生

2、简析色彩与生理、色彩与心理的关系。

3、如何进行色彩调和?

4、无彩色与有彩色的相互作用

5、简析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的区别。

6、什么是明度、纯度推移构成?

7、什么是颜色的混合?

8、什么是模拟加法混合?

9、什么是同时对比?

10、什么是色相对比?

11、什么是明度对比?

12、什么是纯度对比?

13、为什么说肌理对色彩能产生视觉影响?

14、色彩暗化与淡化的根本是什么?

15、试析黑色、白色对色彩的分隔作用。

[考核要求]:

掌握: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各种排列及其审美法则,并能较灵活的运用于网页设计。

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形象。

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第四章 网页版式设计的图文魅力

[考核知识点]

1、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和造型要素

2、版式设计的审美形式原理

3、网页的版式设计

[考核要求]:

掌握:网页版式的基本类型、网页内容的编排。

理解: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

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网页的界面空间。

第五章 绘图工具的基本应用

[考核知识点]

1、CorelDRAW的基础知识

2、工具箱基本应用

3、对象的选取和编辑操作

4、图像填充效果

5、位图的应用与编辑

[考核要求]:

掌握:在CorelDRAW中编辑位图、能够将各工具结合起来绘制丰富多彩的图形。

理解:CorelDRAW工作界面的基本操作、图像类型和常用格式、各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色彩的模式与调节。

了解:CorelDRAW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色彩的模式及位图的定义和导入。

第六章 CorelDRAW与网页设计

[考核知识点]

1、制作水晶按钮

2、制作Logo3、绘制导航条

4、制作广告

5、文本的处理

6、主页设计

[考核要求]:

掌握:网页布局与页面元素的制作技巧。

理解:在网页设计中图片的应用;按钮及文字的制作与添加。

了解:网页中常见元素的定义、赏析及绘制。

复习资料。,见附件1。

王欣:今天的期末复习结束了,再见。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见附件1: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几何学上,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有长度和位置,没有()。

A、厚度和宽度

B、高度

C、粗细

D、重心

2.骨格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

A、彼此的关系

B、大小

C、空间

D、形状

3.特异构成指在有规律的形态中,出现一个或几个()的元素。

A、变异

B、相同

C、重复

D、渐变

4.人们对肌理的感受是以()为基础的,用来感知物体的软硬、细致、粗糙等,称之为触觉肌理。

A、触觉

B、视觉

C、想象

D、经验

5.面是线移动的轨迹,下列哪张图属于直线平行移动形成的方形面()

A、B、C、D、6.分割就是划分平面空间的区域,以确定它们合理的()。

A、大小和位置

B、比例和形态

C、形状和大小

D、形状和位置

7.渐变构成指的是基本形或骨格有规律的()地变化。

A、渐次

B、倾斜

C、重复

D、排列

8.“光线”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称为可见辐射,即()。

A、人造光

B、可见光

C、电磁波

D、紫外线

9.光源色是指光线的色彩发光体不同的()可以产生不同的光源色彩。

A、色散

B、波长

C、光线

D、折射

10.在平面构成中,面在外形上可分为几何形、自然形或偶然形,下列属于偶然形的图是()

A、B、C、D、11.光源色的色光倾向和()是影响物体色彩的重要因素。

A、光照程度

B、固有色

C、色光成分

D、物体大小

12.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的是()。

A、黄色

B、黑色

C、白色

D、浅灰色

13.下列属于“满版型”版式设计类型的一项是()

A、B、C、D、14.对比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任意()两端相对的颜色。

A、15°

B、180°

C、130°

D、45°

15.下列属于互为补色的一组是()

A、蓝色与绿色系

B、红色与蓝色

C、绿色与红色

D、黄色与蓝色

16.在版式设计中,编排的元素和二维的空间会以()的关系相互作用。

A、文字、色彩

B、空间、混合C、图形、背景

D、文字、图片

17.下列属于形状渐变的是()

A、B、C、D、18.下列属于“变异与秩序”形式美法则的是()

A、B、C、D、19.下列属于“水平分割式”网页版式设计的是()

A、B、C、D、20.离心式发射,也叫中心式发射。是指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的()部位,产生一种向外运动的感觉。

A、左角

B、右角

C、中上

D、中心

21.平面构成是从()这些单个元素开始的。

A、色彩、图形

B、点、线、面

C、构图、排版

D、文字、图片

22.在几何学上,点只有位置,没有()

A、色彩

B、大小和形状

C、空间

D、长度

23.()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

A、点

B、基本形

C、线

D、骨格

24.重复构成是指以一个基本形为主体,在骨格内()排列,排列可做方向、位置及大小等变化。

A、随意

B、重复

C、倾斜

D、并列

25.平时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指的是()现象。

A、特异

B、重复

C、分割

D、自然

26.光是指发光体释放出的射线,即()

A、光线

B、色彩

C、色光

D、辐射

27.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光会产生()

现象。

A、色散

B、发光

C、通透

D、折射

28.自然界中,任何客观物象色彩关系的形成都具备光源的照射、物体的反射和环境的折射3个基本因素,即光源色、固有色、()。

A、太阳光

B、人造光

C、环境色

D、对比色

29.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深浅程度,以光源色来说可以称为()

A、深度

B、浅度

C、明暗度

D、发光度

30.同类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任意()左右的两种以上的颜色。

A、130°

B、180°

C、15°

D、45°

31.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按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混合形成新的色彩,这种方法称为()

A、颜色叠加

B、材料混合C、色彩混合D、颜色搭配

32.在CorelDRAW软件中,提供了色彩填充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均匀填充

B、渐变填充

C、纹理填充

D、图像复制

33.能够象征热情、朝气、喜庆、幸福,另一方面又象征危险、俗艳、警示等意义的颜色是()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黑色

34.在几何学上,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具有长度,无(),是体的表面。

A、厚度

B、高度

C、宽度

D、面积

35.下列图属于装饰设计的是()。

A、B、壁画

公路隧道

C、D、玻璃雕塑

地铁

36.我们把那些在平面设计中只能感觉但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统称为()。

A、概念元素

B、视觉元素

C、抽象元素

D、具象元素

分割就是划分平面空间的区域,以确定它们合理的()。

A、大小和位置

B、比例和形态

C、形状和大小

D、形状和位置

38.平时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指的是()现象。

A、重复

B、特异

C、分割

D、自然

39.“光线”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称为可见辐射,即()。

A、人造光

B、可见光

C、电磁波

D、紫外线

40.下列图属于人造形的是()。

A、B、枯叶

汽车

C、D、天光云影

江南渡船

41.自然界中,任何客观物象色彩关系的形成都具备光源的照射、物体的反射和环境的折射3个基本因素,即光源色、固有色、()。

A、太阳光

B、人造光

C、环境色

D、对比色

42.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的是()。

A、黄色

B、黑色

C、白色

D、浅灰色

43.下列组形中,属于“透叠”的一项是()

A、B、C、D、44.补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两端相对的任何颜色。

A、15°

B、130°

C、180°

D、45°

45.下列属于对比色的一组是()

A、蓝色与绿色系

B、绿色与红色

C、红色与蓝色

D、黄色与紫色

46.下列不属于矢量图文件格式的是()

A、*.emf

B、*.cdr

C、*.ai

D、*.jpeg

47.关系元素是研究视觉元素在画面中如何组织、排列的元素,一般包括()

A、方向、位置、重心、空间

B、点、线、面

C、构图、排版、大小

D、文字、图片、色彩

48.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

A、骨格

B、形象

C、基本形

D、中轴线

49.下列构成中,属于“大小渐变”的是()

A、B、C、D、50.平时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指的是()现象。

A、重复

B、特异

C、分割

D、自然

51.下列特异构成中,属于“形状特异”的是()。

A、B、C、D、52.下列组形中,属于“分离”的是()

A、B、C、D、53.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它主要是指运用()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抽象性和形式感的设计作品。

A、色彩、图形

B、文字、图片

C、点、线、面

D、基本形

54.下列属于“骨骼型”版式设计类型的一项是()

A、B、C、D、55.邻近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任意()左右的颜色。

A、130°

B、180°

C、45°

D、15°

56.从定义上讲,()是能够按照一些数量规定合成其他任何一种颜色。

A、对比色

B、有彩色

C、三原色

D、邻近色

57.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的感觉。

A、偏红

B、偏绿

C、偏蓝

D、偏黄

58.下列属于“文字沿形排列”的版式设计是()

A、B、C、D、59.离心式发射,也叫中心式发射。是指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的()部位,产生一种向外运动的感觉。

A、左角

B、右角

C、中上

D、中心

二、填空题

1.色彩可分为无彩色系和

两大类。

2.实用元素指在实际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形象、内容、等诸方面的要素。

3.在表现上,面可分为实面和。

4.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

5.无彩色系包括白色、_________或由白色与黑色互相调和形成的各种不同层次的灰色。

6.面可分为几何形和

两大类。

7.线有直线和

两种基本类型。

8.人们习惯于将日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称之为该物体的。

9.减色混合是指的混合,是一种物质性色彩混合模式。

10.骨格分为规律性骨格、、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

11.色是亮度最高的色,在高明度下能够保持很强的纯度。

三、判断题

1.骨格的作用在于把基本形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进行编排。

()

2.固有色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概念,因为物体本身并不存在恒定的色彩。

()

3.特异构成的形式可归纳为形状、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特异。

()

4.物体在中等光线下,物体所呈现的固有色最明显。

()

5.在平面构成的学习中,可以不考虑设计的具体应用,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形式的创造。

()

6.邻近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任意15°左右的颜色。

()

7.减色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

()

8.平面构成中的点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点越大,点的感觉越强。

()

9.在生活中,点通常指小的东西,而且它一定是圆形的。

()

10.矢量图形与分辨率有关,将它缩放到一定大小会影响其清晰度。

()

11.光线与色彩是相互依存的,光是前提,色是结果,没有光也会有色彩。

()

12.光线微弱时物体的固有色变得暗淡模糊。

()

13.在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是最纯的颜色。

()

14.同种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任意一种颜色自身产生相同明度的变化的颜色。

()

15.在平面构成的学习中,可以不考虑设计的具体应用,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形式的创造。

()

16.平面构成中的重复、特异、对称等方法都可应用到标志设计中。

()

17.CorelDRAW软件中,按住Ctrl+Alt键后拖动鼠标,可绘制出以鼠标单击点为中心的正方形边界的网格。

()

18.不可见骨格是指骨格线只是在概念中存在,是作为基本形排列的依据和结构骨架,在构

图中不一定画出来。

()

19.形状特异是在重复和近似基本形的构成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状,整体形成差异对

比,是画面上的视觉焦点。

()

20.相对于光源色而言,物体色是指光源色照射到物体后被物体吸收再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是本身不发光的色彩。

()

21.同类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任意45°左右的两种以上的颜色。

()

22.从光学的角度来审视物体的色彩变化,表面越粗糙的物体,越具有规律性的曲折反射率。

()

23.全色光即指含有红、黑、黄、白、蓝、紫的光线。

()

24.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时称为重复。

()

25.在重复设计中,基本形不宜复杂,宜简约。如过于复杂,不仅不利于组合,而且容易使

画面散乱不整。

()

26.形状渐变是由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渐变到相对残缺,也可以由简单渐变到复杂,由具象渐变到抽象。

()

27.当对比的两色具有相同的纯度和明度时,对比的效果越不明显。

()

四、简答题

1.简述面的分类。

2.简述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

3.什么是环境色?

4.简述“重复与交错”的形式法则。

5.什么是渐变构成?

6.什么是线的形态?简要说明线的种类及视觉感受。

7.网页的主要版式类型有哪些?

8.举例简述“红色”的色彩印象及表情。

9.什么是空间混合?

10.举例说明平面设计的门类。

五、操作题

制作广告

图1效果图

请完成如图1效果图的操作步骤:

1.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按钮,绘制一个468pt×220pt的矩形,单击【渐变填充】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颜色从(R:132;G:41;B:45)到(R:211;G:40;B:38)的渐变,中心位移为(水平28﹪,垂直37﹪)。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2.绘制一个468pt×80pt的矩形,填充为黑色,放在大矩形的下方,单击【交互式透明工具】按钮,在属性栏中【

】下拉列表中选择【线性】,【开始透明度】数值设置为0,【渐变透明角度和边衬】设置为(90,35),按【确定】键。绘制一个350pt×22pt的矩形,填充为土红色(R:159;G:41;B:37),【透明度类型】选择【线性】,【渐变透明角度和边衬】设置为(.9,20)。

3.画一条直线,宽度设置为.55,颜色为白色,利用【

】进行调整。

4.按【

】键,弹出【导入】对话框,选择“人物、鲜花、钻戒”三张素材图片,单击【导入】按钮,在页面中单击导入图片。调整素材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再利用【交互式透明工具】对鲜花图片进行调整,使之与背景柔和相融。

5.选择【艺术笔】工具,单击属性栏中的【

】按钮,在【喷涂列表】选项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图形,在页面空白处拖动鼠标,绘制出气泡的效果。

6.在【排列】菜单中,选择【

】命令,将气泡图形拆分,点击【挑选工具】,按【Ctrl+U】键,取消图形组合,调整气泡的大小和位置,删除不需要的图形。利用【交互式透明工具】对各个气泡进行调整,使之较为柔和。

7.单击【矩形工具】按钮,按住【

】键,绘制一个正方形。

8.单击【交互式变形工具】按钮,在属性栏中单击【

】按钮,从正方形的中心位置向右推动鼠标,进行变形操作。

9.将变形图形填充为白色,去除轮廓线,按需要进行,作为闪光的星星图形,放在钻戒、气泡等位置上。

10.单击【

】按钮,在适当的位置输入广告语,调整文字大小和位置,这样,一幅钻戒广告就完成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A

3.A

4.A

5.B

6.B

7.A

8.B

9.B

10.A

11.C

12.C

13.C

14.C

15.C

16.C

17.D

18.D

19.C

20.D

21.B

22.B

23.B

24.B

25.A

26.A

27.A

28.C

29.C

30.C

31.C

32.D

33.C

34.A

35.A

36.A

37.B

38.B

39.B

40.B

41.C

42.C

43.C

44.C

45.C

46.D

47.A

48.A

49.A

50.B

51.B

52.B

53.C

54.C

55.C

56.C

57.D

58.D

59.D

二、填空题

1.有彩色系

2.目的和功能

3.虚面

4.基本形

5.黑色

6自由形

7.曲线

8.固有色

9.颜料/色料

10.非规律性骨格

11.黄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四、简答题

1.简述面的分类。

面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积极的面和消极的面,积极的面是点、线移动、放大产生的面,消极的面是点、线密集、环绕产生的面。在表现上,面还可分为实面和虚面,实面是可以真实看到的有明确形状的形象,而虚面是由点、线有秩序的排列所产生的不能具体界定却可以感觉到的形象。在外形上,面又分为几何形、自然形和偶然形。

2.简述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

(1)

发射点——即发射中心,焦点所在。发射的骨格线都集中在此焦点上。发射点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可以在画面内也可在画面外,可大可小,可动可静,有可见,也有不可见。

(2)

发射线——即骨格线,具有方向性。根据发射的不同方向,在构成时形式上又各有不同的表现(多心式、同心式、离心式、向心式等)。

3.什么是环境色?

环境色是指物体受光后,由于周围环境影响对该物体产生的反射或折射现象。把这种反射看作是二次光源,二次光源同样对物体的固有色产生影响。在色彩学中环境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强调了自然界客观物象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形成的色彩关系。

4.简述“重复与交错”的形式法则。

在排版设计中,不断重复使用的基本形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的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我们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呆板、平淡的格局。

5.什么是渐变构成?

渐变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视觉现象。例如月亮的圆缺、水纹、鱼鳞的排列等。渐变构成指的是基本形或骨格有规律的渐次变化。这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6.什么是线的形态?简要说明线的种类及视觉感受。

在几何学上,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有长度和位置,没有厚度和宽度,但是在现实和设计中,线是可直接感知的形和形体。

线可分为直线、曲线两大类。

曲线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垂直线有庄重、上升之感,线的粗细能产生远近感等等。

7.网页的主要版式类型有哪些?

答:网页版式的基本类型主要有骨格型、满版型、分割型、中轴型、曲线型、倾斜型、对称型、焦点型、三角型和自由型。

8.举例简述“红色”的色彩印象及表情。

红色:是火与血的颜色,最引人注目。象征热情、朝气、喜庆、幸福,另一方面又象征危险、俗艳等。在色彩的配合中常起对比调和的作用,是警觉点缀之色。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红色能刺激荷尔蒙的变化,使肌肉的技能和血液的循环加强,与颜色的心理效果恰巧相符,就相当于波长长的暖色一样能引起人的兴奋感觉。红色是热烈、冲动的色彩,红色的旗帜能够唤起人们的斗志,中华民族用红色来表达欢快和喜庆。在深红色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在蓝绿色底子上,红色就象炽热燃烧的火焰;在黄绿色底子上,红色变成一种冒失的、鲁莽的闯入者,激烈而又寻常;在橙色底子上,红色似乎被忧郁着,暗淡而无生命,好像焦干了似的。而淡红色和粉红色具有温柔、可爱的感觉,暗红色则给人以沉静、高雅的印象。

9.什么是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是视觉的另一种色彩混合方式。当眼睛观察物体时,由于远近距离的不同,会对物体的细部色彩产生很大的视差,即离的距离适度,眼睛对色彩的分辨准确,离得过近或过远,由于视点对目标邻近色的感觉,便会产生色彩混合效应。由于这种色彩混合受空间距离的影响,所以称其为空间混合。又因为空间混合后的效果既不加光也不减光,所以空间混合属于中性混合。

10.举例说明平面设计的门类。

1.装饰设计——包括图案、装潢、装祯、壁画、绘画、染织设计等。

2.机能设计——包括家具设计、陶瓷设计、服装设计、工业造型等。

3.环境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

4.视觉传媒设计——包括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多媒体视屏设计等。

五、操作题

1.射线

2.透明度类型

3.交互式透明工具

4.Ctrl+I

5.喷灌

6.拆分艺术样式组在图层

7.Ctrl

8.推拉变形

9.复制、旋转、调整大小和位置

篇8: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学生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1], 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又是继机械设计课程结束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是第一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设计训练。它在培养学生核心技能方面, 占有重要的地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可以说是引导学生进入机械设计领域的环节, 通过对通用机械 (或其他简单机械) 的传动装置的设计,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能力, 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初步能力[2]。本文结合我院三本学生的特点, 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与实践。

二、我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背景

我院建校前几年由于师资力量有限, 主要依赖兼职教师指导课程设计, 这些兼职老师大多来自一本院校, 他们时间有限, 指导方法基本沿袭一本院校的指导方法, 每天集中一两个小时在教室集中指导, 而三本学院的学生依耐性强, 老师走后基本是放鸭子, 因此抄袭现象特别严重。此外, 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比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知识群、关键内容都没有明确, 指导过程因老师而异, 随意性较大, 标准不统一。因此, 进一步规范课程设计的内容、指导方法、达到的目标、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知识群, 显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后来随着一些青年教师的引进, 我们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应该完成的内容及进度要求、考核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 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三、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指导方法, 进度安排及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一) 设计题目的改革

以前兼职老师给的课程设计题目是多样化的, 鉴于我院学生的基本条件, 我们把课程设计的题目统一标准化了, 传动方案也已经给定, 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 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并对机械设计的理论课的知识加以巩固, 并不要求他们创新设计。其设计题目、初始条件和传动方案如下: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初始条件:带式运输机可运送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等。两班制工作, 连续单向转动, 有轻微振动, 输送带的速度允许误差为±5%, 使用期限为10年。卷筒与输送带间传动效率96%, 减速器批量生产。传动方案及原始数据如图1和表1。

要求学生每人按学号顺序依次选一组数据进行设计计算。

(二) 指导方法改革

在课程设计之前, 负责人对指导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老师集中在一起开个小会, 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知识群、关键内容都明确要求, 要求指导老师每天的上午和下午至少在教室两个小时, 这样学生有问题就能及时找到老师解决问题。还有学生课程设计进行到第一阶段, 尤其是课程设计的设计计算初步完成时候, 要求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计算数据进行初步的检查, 并要在草稿本上签字, 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这样就避免后面学生在画草图时候发现错误, 又要反过来重新计算浪费大量的时间, 并且可以避免了个别学生抄袭的现象。

(三) 进度安排改革

以前兼职老师指导课程设计时候, 一次把课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内容一个半天讲完, 这样内容太多, 学生根本记不清楚。我们根据三本学生的特点, 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集中讲解一次, 学生按进度要求完成该完成的任务。第一阶段, 主要是动员和设计计算。学生在这一阶段应该完成的内容包括:选择电动机;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件计算;初算轴的最细处直径;选择联轴器 (型号、孔径、孔长等) ;初选滚动轴承及其相关参数, 轴承盖是否干涉等。要求学生按上述步骤严格进行, 不要颠倒。第二阶段是草图绘制。设计计算完毕后, 我们会带学生到实验室做一个减速器拆装实验, 主要是对减速器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在集中讲解, 其内容包括:减速器的结构;减速器的润滑;设计装配图的准备;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尺寸;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轴和键的强度校核,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第三阶段是正式绘制装配图, 在完成减速器装配草图后, 校核轴、键强度及滚动轴承寿命无任何问题时, 在此基础上继续完成装配图。要求注意两个方面的设计:轴系零件的结构设计;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第四阶段是装配图的检查。给学生主要讲解的内容包括:检查装配草图;标注主要尺寸与配合;编写减速器的技术特性;编写技术要求;零件编号;编制零件明细表及标题栏。第五阶段是零件图的绘制。零件工作图是零件制造、检验和制定工艺规程的技术文件, 应包括图形、尺寸及其极限偏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技术要求等。零件图从装配图上测绘下来, 形状应与装配图一致。第六阶段是编写说明书。说明书的编写我们也把格式基本给学生, 学生按照步骤把草稿整理成册就可以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共安排了三周的时间, 周末时间不计, 具体的进度安排我们设计了一个表, 如表2。

(四) 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设计结束后, 我们会现场答辩, 在答辩时候, 会先给个预成绩, 这个成绩非常重要, 因为通过答辩, 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设计掌握的情况, 是否有抄袭, 一问就基本可以得到答案。最后结合学生交上来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装配图、零件图给每个学生单独评定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成绩等级。

四、结束语

通过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指导方法、进度安排、考核方法等改革与实践, 学生课程设计的质量明显体高, 从学生课程设计的总结体会看到, 每个学生都收获颇多。不仅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深入了理解, 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文生, 李志明, 黄华梁.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经济法期末复习总结下一篇:班会课教学实录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