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就业证明

2024-07-08

个人就业证明(共17篇)

篇1:个人就业证明

就业证明

兹有xxx同志,男,汉,23岁;身份证号:xxxx。于2013年8月1日来我公司报到,现于我公司就业。特此证明

xxxx公司

篇2:个人就业证明

兹证明(购房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购房人身份证号码)系我单位员工,且在我单位位于(营业执照注册地址)的办公地点连续工作(时间)以上。如证明失实,本单位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篇3:个人就业证明

一、个人创业所得与就业所得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已经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成了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通过市场获得货币收入,再用货币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通过市场获得充足的货币收入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个人获得收入的基本途径来说,可以将其分为创业与就业两种,相对应地其所获得的收入也就可以称为个人创业所得与就业所得。

所谓创业所得,是指个人积极承担风险,先期进行投入,生产出商品和劳务,再通过市场销售商品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从购买原材料到生产出产品,再到通过市场销售,这中间有一个过程,同时也就有了许多不确定性,即风险。个人先期的投入能否顺利收回并获得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货币收入取决于很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许多中小投资者投资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其生存周期较短,寿命不长就说明了许多人并没有持续地顺利完成这一过程。由于个人投资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其寿命往往不长,所以本文将其生产经营所得称为创业所得,因为我国许多小型微利企业实际上是在艰难地维持,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本文在这里不作区分,将个人投资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称为创业所得。

所谓就业所得,就是个人通过提供劳务活动所获得的报酬。它与创业所得的区别在于个人单纯只提供劳务,没有先期的投入,没有成立专门的经营机构,因而也就没有承担很多的风险。当然个人能够获得就业所得的关键在于第一他(她)能够找到愿意接受其劳务的机构;第二当然就是按质按量地提供相应的劳务;第三是顺利地从对方机构获得他(她)自己相对应的报酬。就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而言,总量性失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总和小于需要就业的人员总和。也就是说,目前而言,个人获得就业所得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愿意接受其劳务的机构。找到相应的机构后,由于其没有进行先期的投入,个人所承担的风险明显低于创业所得。

二、个人创业所得与就业所得的税负比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个人通过市场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另一方面,国家要对个人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在获得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因而个人应缴个人所得税也就成了个人获得所得的成本,是个人在选择获得收入的途径时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劳动者向创业者的转变,进行个人创业所得与就业所得的税负比较,以分析二者的税负差异,是很必要的。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课征制的办法,将个人所得分为十一个类别。十一个类别的所得中,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属于创业所得(即前文所指个人投资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属于就业所得(两者都是个人向某一机构或单位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所得,区别在于,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而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稿酬所得因其是一种特殊劳务,能获得稿酬的并非一般的普通劳动者,所以本文在这里不将其归入就业所得。至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其他类别的所得与就业和创业没有关系,不是个人获得收入的基本途径,本文将不予讨论。

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之一。超额累进税率对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明显优于比例税率,而在我国目前的税收体系中,超额累进税率主要应用于个人所得税的部分所得。具体而言,工薪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所得在适用20%的比例税率的基础上对收入畸高的部分实行加成征收,其实质是超额累进税率。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则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所以从适用税率的形式上来说,创业所得和就业所得适用的都是超额累进税率。

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法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即本文所指创业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如表一所示: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 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如表二: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如表三:

单纯从三个表中列出的各个级距的税率来看,似乎创业所得的税负与就业所得(即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下同)的税负在伯仲之间,很难说哪个更高,哪个更低,但是和其相对应的具体计税方法联系起来来看,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具体而言,创业所得是按照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每一级距的税率,而就业所得是用其每月或每次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每一级距的税率,而如果将全年生产经营所得额的1/1 2来作为平均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可得到与就业所得适用税率可比的数据,如表四所示:

下面通过案例来分析两种所得的税负差异:

首先比较创业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负差异。

案例1:2007年某个体工商户全年的利润为96000元,假设该个体工商户的相关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符,即其利润为扣除个人必要费用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同样,某人受雇于某企业,其每月工资为8 0 0 0元,全年工资总额为96000元。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分别计算二者全年应交的个人所得税额为:

创业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为:

工资薪金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为:

从案例1可以看到,当个人全年的创业所得额与全年的工资薪金额相等(均为96000元)的时候,前者比后者的应交税额多9270元,前者的税负是后者的185.35%。

然后再比较创业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税负差异。

案例2:2007年某个体工商户全年的利润为96000元,假设该个体工商户的相关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符,即其利润为扣除个人必要费用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同样,某人全年的劳务报酬所得总额为96000元,假设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该收入是分12次获得的,平均每次为8000元。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分别计算二者全年应交的个人所得税额为:

创业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为:

劳务报酬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为:

从案例2可以看到,当个人全年的创业所得额与全年的劳务报酬额相等(均为96000元)的时候,前者比后者的应交税额多4770元,前者的税负是后者的131.05%。

三、对税负比较的思考

从以上的比较可知,个人创业所得的风险明显高于工资薪金所得,而其个人所得税税负却明显高于就业所得。从税率表的比较来看,平均每月的创业所得超过4167元部分便要交35%的个人所得税,在目前生活水平和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这一规定明显不合理。这样便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诚实经营、合法纳税但利润率比较低的小企业因其负担沉重而被市场所淘汰,从创业者变为就业者或者失业者;而另一种后果就是许多小企业使用种种手段偷税漏税而使税法的相关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从两者的税负比较来看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导向,是鼓励就业而非鼓励创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但就业问题却日趋严重。目前我国的微利行业如大众化的旅游、餐饮、零售、维修、家政、小规模制造企业等由于缺少足够的利润激励而发展较慢,而这些行业本应是安排低层次劳动力就业的生力军。创业所得的税负过高是微利行业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因此,降低我国个人创业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势在必行,是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积极进行创业,鼓励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劳动者向创业者转变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梁优彩.从两缺口模型看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J], 经济纵横, 2008年第4期.

[2]、于幼军, 于培伟等.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 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7.

篇4:就业困难,结构问题还是个人问题

专业学习带来了什么?

从知识体系结构的角度看,专业设置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根据1998年国家制定的标准,知识体系大体分为12个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又分为若干二级学科,具体到大学生具体所学的专业则又到了更为“基层”的分类。较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迅猛速度,这样细致的知识分类和专业领域划分总是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出现了所谓“专业冷热不均”的现象。社会发展亟需的紧缺的新职业和新岗位招不到精专的人才,发展较早、待遇较好的职业则人力资源富足。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都面临专业不对口的就业选择。这种现象客观上突出了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专业分化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看起来纯粹是个经济社会结构的问题。因为社会发展不能创造足够多与能力相匹配的职位。在高校培养了大量的有知识的劳动者、高级管理人才的同时,社会需求的结构和水平没有相应的变化和增长。所以,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结构发展的不匹配或许是这种解释的最简要形式的总结。

是不是社会结构的问题?

记得在我校工作的一个外教提了一个颇有启发的问题:“大学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我了解的中国西部那么多地区亟缺教师,为什么毕业了不去呢?”西部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我们国家的政策也正在通过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来进行积极应对。事实上,就业难不是因为社会需求不够,不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够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是因为社会不能创造出足够多“理想的”职业和岗位。这个“理想”也不能仅仅理解成专业对口的问题。工作难找决不是专业不对口、社会需求水平不均衡那么简单。毕业生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已。如果仍要从经济社会结构中寻找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那只能说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能创造足够多的令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当然非要沿着这个逻辑分析下去的话,理想的工作岗位数量不够,或许也可以最终归结到经济社会结构上去。

个人意愿扮演了什么角色?

如果仅是个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问题,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展和调整这些结构,来解决人才培养和特定岗位数量匹配的问题。毕业生们寻求“理想的”职业归根结底还是个价值观问题,是个人理想和意愿的问题。事实上,当前就业问题上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相互碰壁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一致比较坚韧的传统就业观念。为了应对社会分工的当代形式,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了大众化进程,其定位已经由精英阶层的培养过渡到了普通劳动者的培养。与此对应的是,大学生们似乎仍不愿放弃过去的理想。

今年我指导毕业生做了几百份在校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公务员考试问题上,除了部分同学把它仅看作为一个机会之外,大部分打算参加考试的同学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官本位思想。看来公务员这个职业是大家比较“理想的”或“令人满意的”。研究进一步对公务员考试动机的因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保守求稳和官本位思想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因子。这个结果让我非常惊讶,它让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市场经济发展必然提高人才流动率和社会变迁的速度。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变化,个人求职观念不变化的结果必然就是失落、失意乃至失败。

我们能够做什么?

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众多的大学生宁可面对不可回避的变化仍然坚持保守求稳的心态呢?我想这种观念层面的问题,一定是可以从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中寻找到深层原因的。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和变化,劳动分工在持续变化中日益多元,但是我们在就业理念、人生价值、成功观念等领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广义的社会化过程,仍在顽固地坚守传统思想的阵营。这是个更为根本的深层原因。因为,从个人意愿的角度看,每个求职者都打算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大学生要获得更高的职业荣耀和社会认可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但如若一直徜徉在“天之骄子”的云端,跌落到现实上受伤也就是必然的了。更要命的问题是,我们大量的毕业生都会如此地受伤。为了减轻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既不能把罪责简单的归结到社会经济结构上,也不能简单地把责任甩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上。当务之急,似乎更应该从职业生涯理念和就业价值观念方面进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篇5:灵活就业表及就业证明

1、表格一定填写清楚,联系方式要真实;

2、单位的名称、联系人、电话、地址要真实,却有其单

位。

3、自己下载表格,第一张自己填写;第二张是企业用工

证明。

4、填写时要看好说明。

5、得保证那个电话能打通,而且该单位能够证明该生在本单位从事过工作

6、返校的时候统一上交。

7、单位盖章后年月日先别填,等回来统一填,派遣时派

回原籍。

附件1:

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登记表

毕业院校:资格审查序号:

说明:1.以灵活就业方式就业的毕业生离校前必须由本人填写此表;

2.所有项目必须填写,真实有效,不得无故空缺;

3.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不再享受待就业毕业生的有关服务项目;

4.本表一式二份,学校、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各存一份,并注意保密,保存期限一年。

就业证明

贵校专业学生现在(用人单位)部门任职。

特此证明!

注: 我公司的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公司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用人单位(公章)

篇6:在岗就业证明

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生在职在岗情况表

注:申请代偿的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后,必须在报到后一个月内以及代偿期间(工作后的前三年)的每年5月31日前填写本表说明二次分配及在岗情况,并由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后于用特快专递寄达毕业生原就读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由负责此项工作的辅导员老师汇总后统一交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过期视为自动放弃代偿资格,后果自负。

篇7:廉租-稳定就业证明

姓名:

身份证号:

系我单位工作人员,该同志自

日起,在我单位连续稳定工作至今,工资发放方式为打折。

如证明失实,本单位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特此证明

篇8:个人就业证明

一、就业培训模式类型与比较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 提高劳动者素质, 不同的企业会结合自身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 这里归纳比较如下:

(一) “传、帮、带”型培训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主要运用于实作技能培训中, 主要为一线操作技能型员工提供更多的晋级通道, 打造更多现代技术型的“金蓝领”。其主要做法是:培训者, 通常称为“徒弟”, 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在培训场地或工作现场学习并动手实践。如在机械操作工种中, 对电动装卸机械司机的技能培训中的实作技能培训, 就需要“传、帮、带”来实现技艺的传承衔接。这种培训模式的特点和局限: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参培学员可以针对工作任务自主选择项目, 提高了参培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培训受教学场所和设施等条件限制, 不适合大众群体的学习, 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二) 政府引导型培训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是以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为就业培训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典型代表有技术等级与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等。其具体做法是:政府提供专项资金资助, 统一建立行业标准、鉴定办法, 统一管理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质量督导员, 组建地区 (单位) 行业职业技能指导中心、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内容有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培训对象主要是凡属技术等级考核的工种的人员;培训主要方式是由所在地培训站和鉴定站组织培训和鉴定工作。这种培训模式的特点和局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资金主要来自政府专项资助, 政府安排培训项目, 各地区各单位按照计划要求开展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存在教育资源闲置与紧缺并存现象, 培训缺乏灵活性。

(三) 单位主导型培训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是由单位对在岗人员开展的业务培训, 一般实行单位内训或单位与政府、培训机构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开展培训。典型代表有继续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等。其一般做法是:每个培训项目的目标、时间和内容都明确规定, 培训费用由单位或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培训主要内容为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培训主要形式为转岗培训和在岗业务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管理类和技术类人员。

这种培训模式的特点和局限: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这种培训立足于个人岗位所需的技能, 培训效果良好, 这种培训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企业一般不会轻易提供此类培训。

二、就业培训模式问题与分析

当前开展的政府引导型、企业主导型等培训模式,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效果明显, 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里归纳分析如下:

(一) 培训意识有待提高

培训效果理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培训态度, 员工的培训积极性是培训获得成功的保证。以在岗培训为例, 这种培训是通过对个体员工技术熟练程度及工作能力的培训。对于企业来讲, 不愿意从有限的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为员工提供培训, 通常来说企业会将部分培训费用转嫁于职工自身, 同时, 企业还担心在灵活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中, 受训员工有可能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大多企业不愿意开展这类培训, 这增加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通过对交通行业中部分企业调查显示, 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仅占单位总工资的1.5%以下。对于从业人员来讲, 参加培训的支出不能立即转化为就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 也抑制了参训人员培训意愿。

(二) 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培训资金是开展就业培训的关键因素, 它直接关系到培训能否持续开展。从政府方面看, 就业培训经费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以湖南省为例,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 (2011-2015年) 提出就业培训与服务目标是, 努力做到5年内全省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至少接受一次技能提升培训;交通运输行业因费税改革带来的人员安置问题, 要通过转岗培训来解决;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期间的教育培训需求有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交通技能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等。从劳动者自身情况来看, 部分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不太高, 他们中大多没有多余资金用于自身就业培训。从总体上来看, 就业培训资金不足, 需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

(三) 培训项目设置单一

当前各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十一五”期间, 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组织各类行业讲座与培训78000余人次, 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如, 开展交通干部培训4100多次;开展交通执法培训, 学历教育和从业资格培训的合格率为100%;开展专业技术培训35000多人次。通过对交通行业部分企业员工调查显示, 在“您对培训有何建议”问题中, 72%的人选择“提升归属感”, 70%的人选择“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定培训内容”, 看出员工希望通过就业培训提升岗位职业能力。这些培训主要以提高学历层教育、干部管理培训、从业资格培训、岗位技术培训等为主, 培训教育局限于交通行业职业领域内部, 不能满足从业人员未来职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的需求。

(四) 培训方式不够灵活

当前, 湖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开展了“行业干部教育培训工程”、“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和“行业技能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工程”等就业培训教育。通过对交通行业企业调查显示, 在“交通行业就业现状”问题中, 62%的人选择“就业不难, 薪酬不高”, 42%的人选择“专业技能达不到岗位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需要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强的人。当前的培训模式忽视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 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培训人员获取新技术的能力, 不能提升员工的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这些培训大多采用讲座和培训班的方式, 采取专家讲和学员听的模式, 不能充分调动参培学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就业培训模式借鉴与启示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就业培训方面探索了许多培训模式, 借鉴其丰富的经验, 探索就业培训的发展对策, 以提高就业人员素养和技能, 改善就业压力和企业活力。

(一) 以培训对象为本, 提升培训效果

目前, 开展的各种就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从业人员的需求, 但受资金师资、设施等限制培训缺乏灵活性。加拿大的培训模式是, 培训期间, 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签订相关培训合同, 明确双方的责任, 培训合格后即可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 这种培训形式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受训者的能力。美国根据培训需要开展了三种培训形式:政府组织机构开展长期的正规培训、企业实行的在职培训、实验实践培训。德国的培训经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培训对象的特点, 科学、合理地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要实现企业与个人发展双赢, 需要了解不同人的培训意愿, 实施按需培训真正使培训产生实效。在培训课程内容上,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按照模块化、标准化设计, 使培训内容切合实际;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 采取课堂学习、情景体验、远程教学等方法, 使培训过程产生实效;在培训课程体系上, 根据不同从业人员需求, 制作专业的培训课程软件, 为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学习系统。

(二) 完善培训考核制度, 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考核评估是测量培训效果的有力工具, 它既可以检验参训员工的培训成绩, 又可以对培训计划、培训方式等内容做出评价。为使培训具有实效性,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培训标准, 通过就业培训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需要。在德国的就业培训中, 赋予工商界的行业协会手工业会和雇主组织的三大职责有:第一是根据行业的用人需求制定培训标准, 第二是提出其能够提供公共就业培训的支持条件, 第三是负责制定考核标准并验收培训的成果, 并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对交通行业中部分企业进行调查显示, 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 90%的人选择“培训效果缺乏监督和评估”, 75%的人选择“缺乏培训与使用紧密结合的用人体制”。企业员工的人生观、就业观和职业技能等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关键是提高就业培训质量。在制定管理办法上, 根据不同的机构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使培训秩序和就业秩序有序进行;在设立培训目标上, 对培训项目及师资水平严格把关, 尤其对职业技能鉴定要严防有证无能现象发生;在制定考核标准上, 要将培训与培训评估相结合, 细化评估标准, 实现培训评估一体化。

(三)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提高培训效率

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环节,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就业质量, 需要引入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市场机制, 为培训创造生机和活力。在德国的公共就业培训集中体现了三大社会力量的协商与合作, 其中工商界的行业协会手工业会和雇主组织是第一方, 第二方是工会组织, 第三方是主管职业培训工作的有关政府部门;第三方是三方合作中的主导力量, 他们负责公共就业培训政策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 负责公共就业培训经费的拨付, 负责对行业协会和雇主、受训者进行引导与协调。我国政府担当就业培训的主要引导者与承办者, 可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协调下, 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培训。通过激励机制使培训与就业挂钩, 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培训, 鼓励培训机构主动开展培训工作等。一方面充分调动从业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整合培训企业、培训机构、培训学校等多方资源, 建立培训与需求相结合的就业培训网络, 使社会培训资源产生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篇9:个人就业证明

一、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对就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包括对新环境、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工作生活的抗压能力,困难矛盾的自我疏导能力等。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在遇到一些小挫折时,很有可能把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例如,2010年5月,我校一批学生到上海某大企业就业,学生上班的第一天晚上,一个女学生哭着给老师打电话。老师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几经询问才得知原来是她下班迷了路,为此这个女生坚持要回家。后来老师反复做思想工作她才留了下来。其实,在新地方迷路是件很正常的事,冷静下来想办法是很快就会解决的。

在最初的工作过程中,很多环节都会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刚开始参加培训期间可能会被师傅责骂,工作中出了错会被领导批评,迟到旷工会被扣工资等。生活时刻都在考验着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中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不可小视。

二、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的不同引起处世风格的不同,不同的处世风格产生不同的处世效果。因此应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提前规避自身容易犯的错误。

通常,性格开朗的学生更容易与人交往、善于应对挫折,但往往容易冲动、缺乏思考;性格内向的学生善于思考、处事低调,但往往羞于与人沟通,容易对事物造成误解。

在刚就业时,有些学生很开朗,很快就能适应工作环境,并和同事打成一片。但当他们犯错误被领导批评或惩罚时,部分人就接受不了了,顶撞领导的情况时有发生,等他们冷静下来又会后悔。相反,一些内向的学生连请假都不敢,受到批评时只会默默接受,即使有时候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敢分辩,这对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三、道德修养

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是通过待人接物体现出来的,有些时候不同的处世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甚至能改变人的命运。

工作中,在公众场合,经常有人遗忘手机,所以很多学生都有捡到别人手机的经历。有的学生会占为己有,并且没有一点愧疚。相反,有这么一位实习学生,他多次捡到别人的手机等物品都上交了工厂,其中有两次还捡到了贵重的物品。工厂领导很赏识这个学生的品行,不仅要求全厂员工向他学习,而且加大了对他的培养力度。这位员工被派到台湾学习两个月后,很快被转到了工厂正式的管理岗位,享受公司的各项福利待遇,月收入五六千元。

四、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主要是一种经验意识,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乘车购票知识、辨别方向知识、防骗知识、安全知识、理财知识、竞争意识等。

有一次在无锡火车站,3个女生准备回家,提前很长时间到了火车站,却没赶上车,便哭着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赶到后赶紧帮忙把票改签到了第二天。经询问了解,原来是她们没有按照火车站正确提示进行候车,而是听信其他同学的话,结果进错了候车室,甚至连自己的车次都没搞清楚。这就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典型表现。更有不少在外地就业的学生曾坐过“黑”出租车、进过“黑”理发店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被骗经历。所以社会意识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值得重视。

五、专业技能水平

专业技能水平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不同的技能水平对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不同的工资待遇,只要有一项过硬的技术就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学生也应该抓住在学校的学习机会,掌握过硬的技能,做好知识储备,等毕业走出校园后大展宏图。

当然,除了上述几方面,学生个人素质的其他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就业质量。比如企业的就业信息表里通常会有“个人爱好和特长”一栏,其作用不可忽视,有时一个人的爱好和特长会对他的事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篇10:2就业证明(自谋)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兹有贵院电子信息学院 同学(学号:)在我单位工作(就业、实习)。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

篇11:就业证明样本

兹有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学院2016届 专业 同学(学号:),自 年 月被我公司录用。特此证明。

毕业生本人签名: 联系电话:

用人单位名称:

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

用人单位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人:

用人单位(人事专用章):

年 月

篇12:就业证明格式

特此证明

______公司人力资源部

篇13:个人就业证明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面临当前严重的城市就业压力, 农村就业成为了另一条蹊径。从短期来看, 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从长远来看, 大学生农村就业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于国家而言, 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既可以缓解城市严峻的就业形势, 又可以满足农村的人才需求, 为新农村的建设积累必要的人才资源;于大学生而言, 到农村工作一方面可以暂时让他们避开竞争异常激烈的城市就业市场,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然而, 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 大多数毕业生依旧以“经济发达, 机会多, 平均收入比较高”为选择工作地域的第一标准, 沿海大城市依然是他们的首选就业地点。鉴于此, 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行为。而一个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行为, 则要受制于其到农村工作的意愿。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研究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1、分析视角

大学生流向农村属于人口流动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 不难发现对人口流动的研究以“推—拉”理论最具有解释力。推拉理论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人口流动的原因, 即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向发达地区, 同样也正是该结构性因素阻碍了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向欠发达地区。但是不论是推力因素还是拉力因素, 都只是从外部因素去分析人口流动的原因, 却忽视了人这个具有理性的和主观意识的能动的社会主体和政治主体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大学生自身的视角着眼, 运用logistic模型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2、研究假设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 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行为和社会行为都受其社会知觉、价值观、所处的角色、社会舆论及风俗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内相关研究表明, 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农村工作环境的满意度、社会偏见压力、农村发展认知程度、个人成长发展所受影响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农村就业行为。因此, 本文基于上述分析视角和对相关文献研究及现实情况的思考, 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研究提出如下假说。

(1) 受个人特征的影响。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户口类型和党员身份等。从理论上说, 由于婚假年龄及自身发展等因素, 男性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应高于女性大学生。而关于户口方面, 农村籍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会高于非农村籍大学生, 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第一,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更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第二, 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更加熟悉, 也拥有比非农村籍大学生更多的社会资源;第三, 农村籍大学生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所处的劣势地位, 会促使他们更愿意回到农村。至于是否是党员的问题, 笔者认为党员比非党员的意愿要高, 因为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国家意识相对较强, 在国家的政策背景下, 党员更愿意到农村就业以响应国家政策。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男性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高于女性大学生;假设2:农村籍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高于非农村籍大学生;假设3:入党的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高于没入党的大学生。

(2) 受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本文将个人价值分为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和就业价值观两个部分。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 笔者以“您认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如何?”来考察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从理论上说, 到农村工作的地位越高, 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也越高。另外, 笔者以“您毕业后首选的就业地点是?”来考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而从理论上讲, 首选地点是农村的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必然高于首选地点是城市的大学生。因此笔者提出以下两个假设:假设4: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与其农村就业意愿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大学生认为的社会地位越高, 其意愿也越强;假设5: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与其农村就业意愿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首选地点是农村的大学生的意愿高于首选地点是城市的大学生。

(3) 受个人认知情况的影响。本文主要考察大学生对农村的认知情况, 其中包括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对农村福利事业发展情况和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情况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并从理论上来说, 大学生对农村的了解越多, 其农村就业意愿也会越高。因为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越来越重视, 农村的经济已得到较快的发展,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能够一展所长。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假设6:大学生对农村的认知情况与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存在相关性, 而且两者成正比, 即大学生对农村的认知度越高, 其农村就业意愿也会越强。

3、数据与样本说明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笔者于2009年所领导的“农村大学生生源地就业意愿”项目课题组对武汉市近十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以武汉市一本到三本及高职高专的各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问卷中涉及了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农村就业意愿、对农村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其对各种影响其农村就业意愿因素的认识等方面的问题。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 即先按照一本、二本、三本及高职高专的等级分层并确定问卷数, 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展开, 问卷调查结束后, 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并剔除重要信息缺失及奇异数据, 最后共获得有效问卷910份。其中男性331人, 占36.5%;女性577人, 占63.5%。从户口情况来分, 农村户口的占51.4%, 非农村户口的占48.6%;按大学生是否为党员来分, 党员数为74人, 占总数的8.1%。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三、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1、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总体状况描述: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状况不容乐观

据调查显示:仅有23.5%的大学生表示有意愿到农村就业, 而超过3/4的大学生则明确表示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结合2009年的社会环境因素,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绝大部分大学生在面临经济危机和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情况下仍选择留在城市, 而不愿意到农村去。

2、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 (见表2)

首先, 通过模型1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性别因素和户口因素显著影响着其农村就业意愿。具体说来, 就性别而言, 男性的农村就业意愿高于女性。户口的作用也较为明显, 农村户口的大学生的意愿明显高于非农村户口的大学生, 由此可以验证本文的假设1和假设2。但是, 大学生的党员身份因素对其意愿却没有显著作用, 也就是说, 党员身份因素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很小, 假设3未得到证实。

(注:因变量为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 其中以不愿意为参照类;在各自变量中, 性别的参照类为女性;党员的参照类为非党员身份, 户口的参照类为非农村户口, 毕业首选按工作地点的参照类为农村或小城镇;农村认知度:为了解大学生对农村的认知情况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 笔者用1到5依次对“很了解”到“不了解”进行了赋值, 最后将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及农村福利事业建设的了解三个项目合并计算求平均值即为农村认知度, 该值为定距变量, 值越大, 说明认知度越高;*表示显著性P<0.05, **表示显著性P<0.01, ***表示显著性P<0.001。)

其次, 由模型2可以发现在控制了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因素后, 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因素显著影响着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模型2显示, 就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来说, 与毕业首选地点在农村的大学生相比, 首选地点在城市的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要高得多。而就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来说, 认为农村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越低的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也越低, 即两者呈反比关系, 假设4与假设5得到证实。

最后, 在模型3中, 笔者在控制了前两组因素的情况下新加入农村认知度变量, 其整体作用显著。由模型4可以发现, 农村认知因素作用显著, 且与意愿呈正相关, 即随着大学生农村认知度的增加, 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也会增加, 反之则反。因此假设6也得到证明。

四、结论与建议

1、调查结论

本文通过相关的计量分析, 对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主要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在大学生是否有意愿到农村就业方面, 其总体现状不容乐观。近3/4的大学生即使是在面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也不愿意到农村去就业。第二, 在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影响因素方面, 大学生的个人特征、个人价值观以及个人的农村认知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通过分析, 笔者发现在大学生的性别、户口类型、社会价值观和就业价值观, 以及个人对农村的认知情况即对农村经济发展、福利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的了解情况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具体而言, 在个人特征方面, 男性的意愿高于女性大学生, 农村籍大学生的意愿高于非农村籍大学生。在个人价值观方面, 大学生认为的农村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越高, 其意愿越强;首选地点是农村的大学生的意愿高于首选地点是城市的大学生。在农村认知因素方面, 对农村认知度与农村就业意愿正相关, 对农村认知度与农村就业意愿正相关越高, 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也高, 反之则反。

2、建议

(1) 不管是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还是吸引高校人才到农村就业, 都依赖着经济的发展。因此, 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国家要加强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城市应该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力度, 从各方面引导农村的改革, 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则要充分抓住各项优惠政策和机遇, 结合自身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 不断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 切实促进自身的发展。

(2) 国家和社会在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过程中, 要着重强化引导农村籍大学生回家乡就业的力度, 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农村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与非农村籍大学生群体相比, 农村籍大学生生长于农村, 对农村环境更熟悉, 人际交往更多, 适应能力更强。引导他们回乡就业, 既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也可以减少就不了业给农民家庭带来的长期贫困, 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稳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教育, 号召广大青年到基层去, 把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结合起来;同时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亲身体验基层工作感觉, 了解农村现阶段真实情况, 加深其对农民和基层的感情, 增强对农村和农村工作者的认同。

(4)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 广泛宣传国家的惠农政策和对到农村就业大学生的各项优惠措施, 以及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大众对农村和农村工作大学生的认同, 改变他们对农村落后和地位低下的偏见。

摘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缓解城市严峻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面临经济危机和国家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农村就业积极性仍不高。本文通过对武汉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调查数据的分析, 从个人的视角出发, 使用logistic模型对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发现, 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受其性别、户口类型、社会价值观、就业价值观以及个人对农村的认知情况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个人视角,logistic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建辉: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中国经济报告, 2009 (4) .

[2]黄颖黔:行为科学导论[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篇14:灵活方式就业证明

毕业生(甲方)姓名 性别 学历

政治面貌 培养方式 健康状况

专业 学制

家庭通讯地址 邮编

电子邮箱 个人电话 家庭电话

用人单位(乙方)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单位邮编

上级主管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性质①党政机关 ②企业单位 ③教育单位 ④城镇社区 ⑤医疗卫生单位 ⑥其他

就业方式① 临时性工作 ② 非全日制工作 ③ 弹性工作 ④ 自由职业

就业时间平均月收入

为维护国家灵活就业政策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灵活就业工作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特做如下备注:

1、 毕业生应按国家规定就业,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服从乙方安排。

2、 用人单位要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情况以及工作岗位和待遇。

3、 学校将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发现接收单位不属实、虚假接收等现象,将对毕业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4、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盖章、本人签字后,非师范类、师范类毕业生分别到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注册灵活方式就业,

正确注册后携一份灵活就业证明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

5、本证明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学校留存一份备案。

6、补充条款:

7、学校回访记录:

甲方(毕业生)乙方(用人单位)

签字:

年 月 日

签章:

年 月 日

篇15:就业状况证明

毕业生基本情况

院校名称: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姓名:专业:学历:毕业时间:年生源地:联系电话:

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 三资企业⊙ 事业单位⊙ 其它联系人:联系电话:

该生在我单位为:⊙ 录用前试工⊙ 教学实习兼录用试工⊙ 接受录用,工作岗位,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年月日

篇16:临时就业证明

兹有湖南中医药大学________学

院________专业________同学在________试工/工作,特此证明。

证明人:

联系方式:

盖章:

联系方式:座机:

篇17:个人就业证明

关键词:人力资本,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就业

自1999年中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 高考参与人数和录取率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 因此应届毕业生人数也存在着逐年递增的情况, 大学生就业总体上来看呈现出需求增大的情况。与此同时,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 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经济结构的转型,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较大的变化, 对劳动力的个人素质要求也不断提升。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通过分析与对比中国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 可以发现, 中国目前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呈现出如下特点。

1. 大学生劳动供给基数大且逐年递增

1999年, 全国大学生参与高考人数仅为288万人, 录取率56%。2008年, 中国高考参与人数达到实行高校扩招以来的最高, 参考人数1050万人, 为1999年的3.65倍。伴随着参考人数和录取率的增长, 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27人, 预计2015年也将会有近700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

2. 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偏低

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其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程度、工资待遇以及离职率等方面。然而, 目前大学生就业质量呈现出中等偏低的状况, 据麦可思《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2013年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为56%, 基本上与2012年55%持平。2013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只有69%。近年来大学生工资待遇走低, 据相关报告显示, 全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 3048元, 其中本科毕业生3366元, 而高等教育成本却不断上升。同时, 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中33%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 而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据《经济日报》显示65%的大学毕业生, 第一份工作持续时间不到一年, 仅9.3%的大学生能坚持两年以上。

3. 就业结构不平衡, 供需矛盾显著

我国目前大学生的供给总量绝对大于需求量而造成的供给过剩, 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的不平衡和供需矛盾显著。就业结构的不平衡主要是学历和专业结构的不平衡, 大学毕业生人数和考研人数持续增长, 大专人数持续降低。与此同时, 根据《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已有数据显示, 工科类就业率明显高于经济学和管理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主要为结构性的就业矛盾, 根据已有研究显示, 我国高端和低端人才的招聘难度大, 但是终端人才的供给严重的大于需求。并且多数大学生比较偏好国企、外企以及政府部门。从地理区位上来看, 多数人愿意前往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 因此这些地区呈现出显著的供给过多的状况, 而西部地区则呈现出明显的供给不足。城乡劳动供给差异也较为显著。

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根据舒尔茨的观点,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 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 (健康状况) 价值的总和, 一个国家的人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衡量。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的描述到,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也就是说, 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者的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

1. 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在职培训活动、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培养、寻找工作的活动、劳动力迁移。总的来说,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处于整体偏低的状态。

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低。2013年, 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364.72亿元, 比上年的27695.97亿元增长9.64%, 占GDP4.3%。美国的教育经费投入, 长期以来保持在占DGP7%左右, 而美国的GDP几乎是中国的3倍多。与此同时, 个人教育需求难以满足, 优质教育资源匮乏,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

在职培训投入少, 目标不明。按照2011年之前的数据显示, 在对282家国有企业的调查中, 员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2.2% (职工人均教育经费仅49.5元) , 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与此同时, 在已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目前企业很多培训目标不明, 其突出表现为大量的培训内容无法运用于实践当中, 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无明显的作用, 存在着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

劳动力流动量大, 但是发展受限。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但是, 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健全、行业限制以及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形成, 大量流动的劳动力发展受到了限制, 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流动对于我国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

2. 中国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状况

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指作为个体的人为了接受各种教育而由家庭和本人支付的费用。它包括基础教育投资、技能培训投资两个大的方面, 同时着两个方面有存在着一些具体的详细内容。目前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如下特点: (1) 结构性差异明显。通过对近2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调查, 可以发现, 不同地区、院校、专业、年级的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呈现出来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211”“985”高校高于一般高校、非理工类专业高于理工类专业等特点。同时, 从年级的角度来看, 呈现出中间高, 两边低的特点, 即大一和大四年级的人力资本投资总体数量低于大二、大三年级。 (2) 投资总量偏少、两极分化明显。中国大学生的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 绝大多数都为基础教育投资, 虽然中国教育经费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4%, 但是还是为学生减免了部分的费用。但是现阶段, 大学生的技能培训投资所占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比重较小, 在近对近2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人均仅仅占到了月生活费的12%。并且不同水平的学生, 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 综合排名在前10%的学生高出了综合排名后10%学生近34%。 (3) 投资的范围单一, 目前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教育投资, 缺乏技能投资, 而且很多学生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忽略了未来收益, 投资仅仅局限于“眼下”。 (4) 人力资本含量偏低, 缺乏实用性。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速度与日俱增, 知识、技能更新迅速, 对于劳动者的要求越来也高, 但是高校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与知识更新速度。所以, 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和技能存量低, 并且实用性不强的问题。由于中国大量高校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不少专业所学内容相似度较高, 出现了大量的浪费, 且与实际所需相差较大。

3. 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对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关乎个人的终生收益。然而, 从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来看, 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并且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低。以上问题的造成是多方面的, 国家教育投资的偏低、高校教育内容的安排不合理, 以及学生本人无法正确进行合理投资都加深了上述问题。并且大学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 对于其能否顺利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影响重大, 解决大学的就业问题最主要的方面是学生方面, 而学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有对其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就业状况, 其实也体现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谢小青 (2007) 曾在《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促进》中提到, 个人就业能力决定于个人的特征, 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 这些个人特征的形成决定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因而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影响着个人就业能力。

所以,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可以加其人力资本含有量, 同时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人力资本存量, 从而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其次是人力资本含量与职业素质模型的匹配度对于就业供需的影响。劳动力的供需, 不仅仅是供给绝对数量与需求绝对数量之间的问题, 更多的是供给与需求是否匹配的问题, 例如, 目前劳动力市场呈现的结构化供需矛盾即高、中、低三个层次人才出现招聘难易难的特点, 就是因为大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无法与高端以及低端的职业素质模型相匹配, 而所具备中端人才所需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者偏多。

四、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对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伴随着大学毕业人数的不断提升, 该问题越发的显著, “毕业即失业”现象也普遍存在。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群体中最大的一部分, 其严竣的就业形势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缓解该问题, 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从就业主体学生这一根本因素上进行解决。因此,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出发, 文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如下建议:

1. 提升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主动性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 很大层面上其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都处于被动的状态,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 因此, 中国学生的相似度极高, 缺乏特点, 而且存在着发展滞后。所以,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 促进素质能力多方面发展, 大学生应该主动的对自己进行投资, 不仅仅完成国家和所要求的投资, 还需要利用大学阶段充足的时间进一步的完善自我, 提升就业能力, 符合社会需求。

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

当代大学生并不是没有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而造成的就业困难。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盲目的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投资结构不合理, 从而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投资浪费, 并且无法提升其就业能力, 不利于就业。所以, 大学生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了解自身适合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 通过合理的规划, 对自身进行有效地人力资本投资, 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存量。

参考文献

[1]任福战.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13.

[2]万慧玲.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0, (4) :234.

[3]谢小青.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促进[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7:8-9.

[4]李庭富, 张颖.中国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 2009, (7) :23-27.

[5]蒋太才.人力资本投资构成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5, (9) :86-89.

[6]王建胜, 吴旭红.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_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9, (1) :34-39.

[7]赵同亮, 陈锦锦.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0, (4) :356.

[8]曹添.关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的分析报告[J].价值工程, 2014, (8) :299-300.

[9]王霆, 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4, (2) :26-30.

上一篇:西电实验报告封面下一篇: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