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2024-07-09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精选8篇)

篇1: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摘要: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曾一度被人们怀疑是否可行,事实证明确实是非常困难,不仅要克服语言上的差异,做到形美,更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做到意美.然而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却并不容易.我国古诗词产生、流行和鼎盛时所处的封建时期的文化可能连本国人都没有能够充分了解,更不要说外国人了.译者要面对的不仅是中西方语言的差异,还要克服区域、习俗等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中国古诗词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无论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上都很难做到完全传递.译者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补偿策略.关键词:古诗词;文化;差异;翻译 1.引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几千年的发展史也正是文学的发展史,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雅颂,还是唐诗,抑或是宋词,都独具特色.目前,西方除了有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的“沙学”,也有研究我国曹雪芹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不断追求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文化上来了,而研究文学作品则正是了解一国文化的良好途径.因此,被称为我国文学瑰宝的古诗词不断的被翻译为各种外国语言而被各国的人文学家所研究.然而,这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我们本国人,都可能会因为所处的历史环境的不同而不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更不用说文化背景的差异、思想观念的不同的外国人了.本文将从中国古诗词的特点入手,并通过实例分析来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2 中国古诗词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诗词在形式上很注重工整、对仗和押韵,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与“天涯”都是表示地点的词,“知己”与“比邻”都是关系亲密的人,这两对词语在词性和词义上都相互对仗;统观整首诗,首联、颈联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津”,“邻”,押“in”的韵,再加上五言绝句简短精悍的特点,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没有阶级之分,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雅颂,还是唐诗,抑或是宋词,其流行和使用范围都不局限于统治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也有使用和创造的权利,甚至有一部分诗人希望能让目不识丁的老弱妇孺都能听懂他们所创作的诗词,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便是这一方面的典型.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国现代的古诗词教育在学前班便被列入必修内容.其次,我国的古诗词很讲究意境.一篇词或者一首七言绝句不过寥寥数语,却要将事情讲清楚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于一首不过20 个字的五言绝句都不仅能将所描写的情景写的细致入微,还能充分的表达出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所抒发的感慨,如李白的《静夜思》.因此,一首好的诗或者一篇好的词都非常讲究用语的精炼.诗人们会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使某一个字词能体现出他想要的意境“.以静制动、以虚写实”就是常用的手法.另外,就像一滴水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样,诗人们也非常擅长用以少总多的方式,抓住其中最富有包孕性的一点来着力刻画,使读者们能以小见大,了解整个社会的状况.最后,中国古诗词非常注重含蓄.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我国的封建历史时期延续了近两千年.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封建制度都可以被称为王权制度,王权是至高无上的,因此除了皇室成员外,普通百姓和朝廷官员都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防止损害了皇室的威严.诗人们在创作是不仅要注意是否犯了皇室的避讳,更要其中某些词语加以修饰以使其显得含蓄,比如“雷霆雨露,皆为君恩”,古人用雷霆代表天 子的威邢,用雨露代表天子的恩泽,再比如清朝时

盛行的“文字狱”,都迫使诗们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避免带来灾祸.3 文化差异对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无论是语言的模糊性还是其他翻译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其本质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目前对于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不管哪一个定义,对于文化应当是思想或者精神层面的内容是的认识是统一的.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区域的人们所受到的教育、接受的生活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活态度都会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诗词翻译中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差异导致认知的差异,中西方在地域上的差别,会导致中西方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完全不同.如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气候差异,在北半球,东风是暖和的,而在南半球,东风则是寒冷的.同样是报告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到来的意思,但是在诗歌的表达上却会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如果将其按字面直译的话可能会对读者造成很大的困扰.如唐朝罗隐的诗《绵谷回寄蔡氏昆仲》中“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其“东风”的意思表示春天的意思,与这之中的秋相对,如果直译为“east wind”,不但不能准确表达其意思,也不能体现出其意境,如果换成“spring breeze”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了.其次,社会习俗的不同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也会较大,如中国古诗词中提到“月亮”,通常以为着诗人在表达其思乡之情,但是在西方国家月亮的寓意通常是年轻的美女或者年老的妇人(随着月亮的盈缺而有变化).如上文所说的“东风”在陆游和唐婉合著的《钗头凤》里还有指代陆游的母亲的意思.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除了要注释出其不同的含义外,还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衬托出这一词在这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最后,汉语比较注重意义,汉语在意义上的模糊性是诗人们在创作时成功营造意境的重要条件,但是英语比较注重结构和逻辑性.而在翻译时要创造出同样的意境是非常难的.如《竹枝词》的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有几种不同的翻译: 1.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basks in sunshine, My beloved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2.Here the sun shines but there it showers;Can you read my mind if it is rain or shine? 3.In the east the sun is out, in the west there is rain;It is not yet clear, but somewhat clear, you may as well say.原诗借助夏天天气的特殊性,以及“晴”与“情”在发音上相同的特点,一语双关的表达出少女在看到久无音讯的情郎的欣喜之情.诗歌中“无晴”和“有晴”其实指的就是无情和有情.三种翻译的前半句都体现出了原诗表面的意思,后半句的翻译中,翻译1 和翻译2 缺少了原诗中所有的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分别都较直白的告诉读者这首诗是在说少女的感情问题,翻译3 试图充分的展现原诗的双关语手段,但是“clear”一词却不能让人充分的感受到这是在表达少女的深深的爱恋以及发现情人对自己也充满情意的情感.究其原因,就在于英语直白而理性的表达方式与中国汉语模糊而感性的特点的差异.4 实例分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导致古诗词翻译被人怀疑“不可行”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文化的差异是导致古诗词的翻译较艰难的首要原因.下面将以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为例,分析中西方文化对古诗词翻译的影响.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篇冰心在玉壶.英文翻译版本为: A cold rain mingled with East Stream invades the night;At dawn you leave the Southern hills lonely in haze.If my friends in the North should ask if I am right, My heart is free of strain as ice in crystal vase.这首诗整体上讲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下了一夜寒冷的大雨之后江水滔滔,天才刚亮的时候,我(诗人)就要送别我的友人辛渐,那一刻,连朦胧的远山看起来都显得非常孤单,当你到达洛阳后,如果亲友们问起我了,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暇,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其中所隐含的不但有四年故乡的亲人朋友的意思,其中最后一句更是有多重含义,不仅表现出诗人对离别多年的亲友保持着对故乡对亲友的拳拳深情,还表现出他在遭到贬黜后的委屈和坚忍的情绪.英译本可以做如下理解:寒冷的雨混合在来自东方的溪流中侵袭了这个夜晚,黎明时分你将南边的孤独的雾中,如果我北边的朋友们问起我是否安好,我的心就像在水晶瓶里一样的冰一样摆脱束缚了.显然,由于语言的差异,原文与英译文在形式上差别很大,几乎完全失去了古代诗人们所追求的简练、工整的形式.第一句中“连江”是满江的意思,诗人想表现寒冷的秋夜,哗哗的大雨,再加上滔滔的江水那种萧瑟的场景,译者将其翻译为“mingle with East stream”,没有能够准确的表达除原文的意思,但是在意境上也能够让人体会到悲凉的感觉.第二句和第三局中的“southern”和“north”相对,分别指代诗人所在的地方和洛阳,南方和北方都是很宽泛的,但在译文中直接用洛阳的英译,则又可能不利于不熟悉中国情况的外国人理解.全诗的重点在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比喻人非常的正直清廉,诗人是在向人们传达他虽然遭贬,但是不会自暴自弃,而改变他纯洁完美的品格的信息“.free of strain”是摆脱束缚的意思,而“crystal vase”是水晶花瓶的意思,一方面,诗人要传达的不是摆脱束缚的意思,另一方面,冰放在水晶花瓶里在西方文化中也不存在指代圣洁完美的品行的情形.因此,基于文化的差异,最后一句很难通过英文来表达出诗人的原意.5 小结

在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希望能对其他国家有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是影响某一片地域内的居民的行事方式以及看待事物的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了解一国文化来了解其国民性格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流传不但是了解一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还能使本国文化对外国产生影响.然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另一国文化的同时,国家质检文化的差异会阻碍这一方式的顺利运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中国的古诗词一直贯穿其中,因此,从古诗词入手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到较全面的信息,然而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却是横亘在古诗词走向世界的道路上的一座大山.汉语的含蓄、委婉以及许多独具匠心的指代无法通过其他语言表达出来,就如文中所举例子的“冰心”和“玉壶”一样,不能为其他国家的人才能充分理解中国的古诗词,在无法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的前提下,我们或许只能通过注释、注解的方式推动中国古诗词在世界各国的流传.参考文献:

〔1〕孙飞.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大家,2011,(18).〔2〕汪孝恩.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3〕张科伟.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11,(12).〔4〕孙彬.论媒体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J].中国报业,2011,(12).〔5〕孙敏.从香港译名与内地译名差异看香港翻译(英文)[J].海外英语,2011,(08).〔6〕陈莹许渊冲.古诗词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07).〔7〕和凌娜.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汉民族思维特征的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07).〔8〕韩广义.邢台翻译史及邢台翻译界综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9〕张惠宁.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J].河池学院学报,2011,(03).

篇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 ,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 ,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 ,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为此 ,分析其理论原理 ,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 ,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关键词:文化 差异 全球化 翻译

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 :“所谓翻译 ,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跨文化合作)”、“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因此,怎 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 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 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 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 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

正是源于英国的著名历史事件—1815 年滑铁卢之战。所以,如果翻译工作者能多了解彼此语言的传统文化及某些著名历史,这无疑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 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s boy;two boys are halfa boy;threeboys are no boy.再看下面实例: Being a teacher is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是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 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 或clay 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 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the story”, 英文不这么说, 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视角相反的“aheadof the 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 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the 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四.日常谈话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称谓的翻译。称谓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们反映了习俗风尚和表达习惯。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 比较模糊, 在使用上表现出相对的随便, 它不象中文里的称谓,非得把身份分得一清二楚, 这与西方社会的“人为本, 名为用”的价值观及中国文化传统的“重名分”有关。如父辈的男性亲属, 英语中概以“uncle”称之, 而汉语则有“叔、伯、姑父、舅舅和姨父”等称谓;“cousin”一词也可对应于中文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姐、表妹”等称谓,因此英译汉时,就必须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此外,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尊称, 谦称词或词语,如“××君、××先生、×公、×老”以及“小人、寡人、鄙人”等等。要把这些词语翻译好,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等的尊称、谦称词语。因此, 在翻译时,只好将就按英语习惯表达,译成Mr.××,而不能把“某某君”译成gentleman ××, 把“某老”译成senior ××,or old ××等等。

五.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社会 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和认识。而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最富有文化气息的联想意义的。譬如,英语有man’s best friend(人 之良友)的说法。谁能想到这是指什么动物呢?说“人之良友”是狗,许多人会觉得奇怪,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几乎都是贬义的: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血喷人,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在英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喜欢狗忠 实、可靠、聪明、可爱的品质,把它视为忠诚的伙伴,dog在英语(特别是谚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A luck dog 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 把我的朋友看作是你的朋友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Hot dog 热狗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过难关;又如“龙”这个词在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外国人却“谈龙色变”,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习俗,从表面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和文化特征全都一一对应。这样就要求在进行翻译或是跨文化交际中,深刻把握其文化内涵,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六.饮食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历史的烹饪大国,其复杂的菜系更是举不胜数,当然对于国人来说,一说菜名就知道是什么菜,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及口感都了解一清二楚,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直译的话,就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误解。譬如,夫妻肺片,民间翻译: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麻婆豆腐,民间翻译: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长满雀斑的女人制做的豆腐);如果是这样翻译给外国游客的客的话,可以想象他们是如何的表情,这顿大餐还进行的下去么? 所以为了避免笑话百出,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夫妻肺片—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黄牛肚);麻婆豆腐—Mapo Tofu(麻婆豆腐的汉语拼音。有些菜名翻译为避免直译产生误解,我们可以从主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方面来着手进行翻译。其中,具有中国餐饮特色的传统食品,使用汉语拼音命名,如饺子:jiaozi;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

国人接受的菜名,使用方言来拼写,如:豆腐:Tofu;中文菜肴名称难以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其标注英文注释。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要想译作传意, 甚至传神。首先心须克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差异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原译文语言与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取求同存异法、意义 对等法、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有 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在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中找一个正确的切合点。

参考文献:1.胡文仲1 文化与交际[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2.邓炎昌,刘润清1语言与 文化[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 3.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 ].中国翻译,1998

篇3: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文化渊源

英国四面环海, 英国人的生活离不开海, 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文化使英语语言产生了大量与航海有关的习语。如:get into deep water (陷入深水之中, 现在翻译为“陷于困境”) , raise the wind (找风, 译为“筹钱”) ,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 (在魔鬼与深海中间做出选择, 现在译为“进退两难”) 。此外, 英语中常用鱼来表示人, 如:queer fish (奇怪的人) , shy fish (害羞的人) , cold fish (冷漠的人) 。而中国人的祖先居住在气候温和的亚洲东部北温带, 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生活离不开土地。如:比喻花钱如流水,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汉语则是“挥金如土”。A big fish in a small pool, 此习语并非是小池塘容不下大鱼, 而是小池塘的大鱼相当于汉语林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drink like a fish像鱼儿那样能喝酒。相当于汉语的“牛饮”。

二、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定的信仰产生了特定的词语。中西方的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在西方, 人们信仰基督教, 基督教产生时, 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基督教应运而生, 人们的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色彩, 如: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 Go to hell (下地狱)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 佛教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一切, 因此, 汉语语言中有许多词语是来源于佛教。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苦中作乐”“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看僧面看佛面”等。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要注意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地把握译文的文化意义。

三、生活习俗

语言用来交际源于生活, 生活习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语言的表达。英美国家的人见面时非常喜欢谈论天气状况, 像“Lovely weather, isn’t it”之类的话语。当翻译成汉语时可译成你好。而在中国, 人们见面打招呼时常说“你吃过了么”“吃的什么”, 这并不是关心别人是否吃过饭, 吃的什么, 而是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成英文常用“how do you do”不能翻译成“have you hand your meal”, 不然外国人以为你要请客吃饭。英汉差异还表现在对动物的文化内涵。中国很多贬义词语都和狗有关, 如:“走狗”“狗腿子”“狗咬狗一嘴毛”“落水狗”“狗地主”“狐朋狗友”等, 很明显在中国文化中, 狗无疑是令人鄙视的对象。此外还有蝇营狗苟、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血喷头。可是在英语中狗却带有褒义, 如:a lucky dog (幸运的人) , a top dog (重要的人) , a sea dog (有经验的水手) , a jolly dog (快乐的人)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由此得知, dog被老外认为是忠诚的朋友。

亚洲四小龙的英文是“the four Asian tigers”而非“the four Asian dragons”, 这是因为tiger在西方文化中被看做“勇猛, 富有进取精神”。但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龙象征着天上的神灵, 威武雄壮, 生机勃勃。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而虎只是陆地上的物种。而在西方的文化中, dragon是一种浑身长满鳞片、嘴里能喷火的巨大蜥蜴。其被用来指凶恶的鬼怪, 是邪恶的象征, 如:英语中如果用dragon来修饰女人, 说明此人凶悍, 令人厌恶, 有贬义。由此可见, 其文化内涵有天壤之别。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 为了能更确切地表达原义要重视文化差异。

四、历史典故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或文化典故。汉语中有很多具有民族特点的词与中国文化紧密联系, 如:说曹操曹操就到, 指鹿为马, 情人眼里出西施,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英语中也有很多包含历史文化背景的词语如:uncle Tom (逆来顺受的人) , 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 Pandora’s book (罪恶之源) , Trojan horse (令人上当之物) , a Judas kiss (背叛行为) , Sphinx’s riddle (难解之谜) , in the seventh heaven (兴高采烈, 乐不可支) 。

综上所述,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诸多差异影响着翻译, 这就要求译者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间的转换, 而是要对源语及译入语语言文化有精准透彻的把握, 从而翻译出优秀译文, 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124-126.

篇4: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理论 五四运动 西方文化 中国翻译文学 影响

一、导论

本文拟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探讨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文化对中国翻译文学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里程碑似的转折点,期间,西方文化大量输入中国,对中国的翻译界、文学界、甚至思想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末一个重要的翻译研究流派,自1997年由道格拉斯.罗宾逊提出后,长期备受关注,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后殖民翻译理论将翻译与政治相联系,强调外部的权力关系或强弱对比关系对翻译的影响,主要探讨译者、翻译活动和译作如何受权力关系制约,以及译者、翻译活动和译文如何塑造或解构权力关系。

当今社会,全球化不可逆转,而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形态、西方科技和西方大众文化在全球的传播,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翻译的进行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种大背景下,翻译成了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成文化趋同,也可以促成文化多元。而这个度的掌握则在于各国的理论学者和众多翻译家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应用。

二、后殖民翻译理论国内外研究概述

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多与对等、意义、技巧等概念相联系,受词、句、篇的束缚。所以传统翻译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以忠实于原文、不带译者感情的方式,将意思从原文文本传递到目的文本的过程。然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晚期,一个研究翻译的全新角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将翻译与帝国相联系。这种联系正是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的诞生根源。道格拉斯·罗宾逊在他的专著《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一书中将翻译解釋为帝国主义理论服务的有效工具,作用是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进行调节。因此后殖民翻译理论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其核心内容就是权力关系。罗宾逊详细论述了和梳理了相关理论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随后有几部重要作品相继问世继续完善了这一理论,它们依次是苏珊·巴斯内特和哈瑞什·特里维蒂编辑的《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1999),韦努蒂编辑的《翻译研究读本》(2000),根茨勒的《当代翻译理论》修订版(2001),吉里米·芒代的《翻译研究概论—理论与应用》(2001),以及蒂莫志科和根茨勒合编的论文集《翻译与权力》(2002)。

中国国内对于后殖民翻译的研究虽然热烈,但多集中于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西方理论的介绍、后殖民翻译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思等,或是对某一外国文学著作进行后殖民翻译理论方面的剖析,较少触及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考察。

赵文静所著的《翻译的文化操控—胡适的改写与新文化的建构》,以Andre Lefevere的改写理论为框架,以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主要论著和翻译为案例,论证这些作品是如何受意识形态和其他文化因素的操控。其中有不少地方都涉及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内容;朱双一的《鲁迅作品中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等文章,主要批判鲁迅提出的国民劣根性。

总体来说,国内较少有文章或著作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全面宏观的考察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翻译文学的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三、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看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文化对中国翻译文学的影响

当我们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看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时,权力关系对比对于中国当时的翻译文学的影响就显而易见了。五四时期中国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在选材和翻译技巧上都做了很大的革新。

首先是翻译的选材。五四时期翻译的主题主要集中于恋爱自由、妇女解放和人的觉醒这几大类。而这些题材的选择实际上是为五四政治运动服务的。不管是五四前期所宣扬的浪漫主义,还是五四后期所提倡的现实主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促进政治运动。韦努蒂曾在他的著作中提过,译者的现身是一种政治行为。从五四时期翻译的选材我们可以看出,再独立的译者,也会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不自觉地体现社会和时代的政治意识。

其次是翻译技巧。五四时期的翻译已经大大背离了清末民初的归化式翻译,走向了异化翻译、或者说直译的道路。原先大放异彩的“林译”为启蒙思想家所批判,随意删减、添加、评注的翻译方式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鲁迅提倡的直译、“硬译”等翻译技巧。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翻译家角色意识的建立,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弱势文化屈服于西方强势文化的表现。

四、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翻译文学的特色及其成因

在五四运动前后,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虽然可以清晰地看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但相比与印度、爱尔兰等前殖民地国家,中国的翻译文学还是有自己独特之处。

1.中国翻译文学的特色。五四时期中国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有很强的自主性,因为他们并不是纯粹的帝国主义殖民调和的工具。在五四后期,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他们对于翻译题材的选择。五四政治运动之后,新文化人将翻译的重心转向俄国、东欧和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宣扬俄国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等。根据《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中《翻译总目》的不完全统计,“五四”以后的八年中,印成单行本的187部翻译作品中,俄国65部,法国31部,英国21部……这种明显的趋向性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企图脱离西方主流文化影响的意愿和努力。中国学者不仅在引入异国文化体系的方面的觉悟有所提高,在重建本土文化的方面也加快了进度。五四后期,新文化人提出了“兼取中西,综合创造”的主张,连主张“全盘西化”的主将胡适也提出了“整理国故,再造文化”的提议。这反映了中国学者既自卑又自傲的复杂心理。这种复杂心理直接导向了中国翻译文学的自主性,尽管这种自主性只是在帝国主义殖民影响与权力对弈的夹缝中生存。

中国的翻译文学还具有不纯性的特征。由于梁启超、周氏兄弟的推介,中国从日本译入的西方思想理论、文学作品数量巨大;同时当时大批的中国学生赴日留学,也加快了日本对于中国的思想输入。这样就使西方的文化在日本就经历了一次东方化的过程,再输入中国就相对容易接受,但其不纯性也有所增加,这就增加了误译的可能性。

中国翻译文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模仿与反抗同时进行。由于受殖民话语的影响,殖民地文化以及很多译者多模仿殖民者或按殖民者的意愿进行翻译。等到了殖民地争取独立阶段,殖民地的译者则多会选择反抗殖民文化的翻译策略。纵观爱尔兰和印度,则都经历了东方主义、民族主义和独立后的文化翻译三个阶段。中国与之相比就有较大的区别了。从清末民初的“中体西用”的翻译观,到“林译”的特殊技巧,再到五四时期大大小小的翻译论战,中国的译者从来就没有放弃对西方文化的抵抗。可以说,模仿和抵抗同时进行是五四时期中国翻译的最大特点。

2.中国翻译文学特点的形成原因。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之所以形成上述三点特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民国政府虽然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但仍不失为独立的政权体系。政治上的独立使中国不可能像爱尔兰那样被殖民国强行更换语言等文化基础。第二,中国当时受到了多国的殖民侵略。大部分的前殖民地国家都是受到一国的殖民统治。由于中国是同时受到多国的殖民侵略,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这就造成了中国同时接受多国思想文化的情况,故选择权在中国。又因为中国有独立的主权,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向中国完全输入其殖民文化。第三,中国历史悠久,很多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引入西方文化能够引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第四,中國的知识分子觉悟较高。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去,在引入西学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五四前后,由翻译文学作为媒介,中国本土文化在翻译、文学和思想文化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殖民影响。这是实际上是西方企图将中国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权利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文化表现。这就造成了在五四之后的近几十年内中,中国的现代性观念一直笼罩在西方的强势影响下。这种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尤为明显且具有深刻的意义。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在翻译和文化输出输入方面大大失衡。仅就2015年来说,非译本图书的进口与出口比例大致为9:1,译本引进与输出的比例为7:3.正如张颐武所言:“全球化不是一个普世的福音,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使得很多小语种和弱势文化岌岌可危,变成了强势文化的影子。这也正是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一问题,中国译者可以采取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主义或者韦努蒂的“双向暴力翻译法”,使模仿文化边缘化、同化,为我所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弱化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与丰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不可能处在和殖民强势话语完全无关的纯净话语中,一味地美化五四之前的过去也是没有意义的。五四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竭尽全力的在文化殖民的浪潮中保持中华文化的本土特色。这也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版)[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朱双一.鲁迅作品中的后殖民文化批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00-106.

[3]赵文静.翻译的文化操控—胡适的改写与新文化的建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Bhabha,Homi K.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5]Niranjana,Tejaswini.1992.Sitting Translation:History,Post-structuralism,and the Colonial Context[M]Berkeley &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Robinson Douglas.2007.T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Said,E.W.1978.Orientalism[M].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篇5: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要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常规的思路,一是要先回答什么西方文化是什么?再知道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或者理解不对路,那么所得到的答案也肯定不对路。首先就来看看中国文化是什么?不就是所谓的国学吗?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王小波基本是完全否定了国学的价值。王小波的想法典型,也很普遍。王小波是比较极端的,就是鲁迅这样极端的人说话也不敢把话说死,在《拿来主义》也只是谈论鸦片可以治病的理论。《拿来主义》的道理自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滑头主义。

胡适的思想口头上比较西化,他主张全面西化,但是他的学问却相反是标准的国学,问题变得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而做的学问却是国学呢?他自己可能也无法说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也五四时期文人们一个普遍的现象,满世界折腾一圈子,最终还是都抱起了古籍,就是鲁迅也研究起中国小说史。王小波可以将话说死,说了痛快,看了舒服,因为他自己是不做文学问的。要做学问就避不开要谈论这些东西,因为需要一个叙述的载体,当然可以更简捷的认识问题,一句话色既是空,其他什么都不说全世界都概括进去了。钱钟书则比较高明他不明说,他不肤浅的做愤青。从《围城》中的戏说,却隐约可以看出他的倾向,他的内心或者说本能中有些抵制西方文化的情绪,但并不是明确的反对西方文化,一些问题实在是不可以定论。

象王小波这样认识是比较痛快,但是一些事是没有办法痛快的。对于中国学人或者一般的学生,学本国历史,就要比美国学生累太多,历史比较长啊。一个美国历史专家大概也要比中国历史专家轻松很多。当然这是一个玩笑了,不过也是一种现实。但美国历史也许变的非常细致,估计一个特别点的刑事案件就可以写进历史。在美国电影《国家宝藏》中,编剧能想出来的美国最重要的文物只是《独立宣言》原件。有一个词叫做博古通今,但是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什么样才能叫博古。谁要是能写个《四库全书通考》那他一定可以算是一个博古的人,这还是玩笑了,《四库全书》现存的有79000卷,不要说写个通考,就是看一偏,估计没有成为一个博古的人,肯定就成了一个废人。没看过谁敢做评断呢?谁敢象王小波那样说呢?

王小波没有直接说他喜欢西方文化,他说他喜欢法拉利,怎么弄点铜丝绕吧饶吧,就能弄出电磁,太神奇了,换句话说他喜欢科学,这也是西方文化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原因。科学和民主本来关系不大没有直接的关系,极少有那种严谨的学术体系将这两概念放一起研究的。“五四”时期用了两个非常蹩脚的比喻:“德”先生和“塞”先生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浓缩成西方文化的精华,被极力的倡导。民主对中国的影响首先不说,先说对文人的影响,却教会了中国文人假装没有民主自由,为什么可以假装没有自由呢?主要是因为对这个词意思没理解,所以只能假装没有。这个词的对于社会学的意义也不去说,其实所谓民主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面子,所谓的人权也就是面子。有面子就是有民主了,就有人权了,要死要活的要的东西却不知道到底在要什么?面子和民主本质是一个东西,但是有人既想要民主,却反对要面子,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对科学的态度,圣人也是有态度的,孔子说“君子不肖小艺。”这个小艺的艺就是指科学。

篇6:浅谈中国茶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栽培茶和发展茶产业的国家,并以茶为载体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茶文化也由此传入西方,对西方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茶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中国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中国茶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

“茶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明传承,“精茗蕴香,借水而发”,茶文化也是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国茶文化伴随着中华文化不断对外传播,对世界人民的饮食结构、经济发展、文化礼仪及其宗教、交通、军事、政治、外交、民族、语言、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早期,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茶文化”随着中西贸易的往来以及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入西方,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西方形成了适用于西方本土的“茶文化”。

一、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从前2700多年开始中国人便开始饮茶,茶在中国,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叶的发源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诸子百家,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人饮茶讲究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以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洗礼。几千年来,以茶为载体,产生了大量的茶语、茶经、茶谱等文化作品,而我们也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外传播者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使它融入到各个时期,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在《中国茶叶大辞典》中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产物,属于“中介文化”。在中国古代,茶叶可以作为皇家贡品,权贵人家把它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佛教把茶作为专用滋补品,而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也有“茶,人家不可一日无”之说。

茶文化具有安宁、高雅、深沉的特性,这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嗅出茶的气息,茶文化不仅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的浓缩,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

二、中国茶文化在西方的发展和传播

(一)中国茶文化发展传播的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在这次的交流过程中,欧洲天主教的传教士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一方面,他们处于传教的目的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翻译并引入中国,使中国的王公贵族们获得了对西方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书信往来把中国的文化理念介绍到西方,这也致使当时欧洲出现了一种“中国热”的现象。以利玛窦为首的欧洲传教士大都博学多才,他们学习中文,身穿“儒服”,利玛窦所写的文章和书籍已经开始讲中西思想文化相融合,试图将自己所传教义建立在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核心之上,而在他之后的很多传教士也纷纷效仿。明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在和平的方式下进行,东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各自社会的发展中都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中作用。

传教士将中国传统文化传入欧洲的同时,随着海路的畅通和中西方海上贸易的不断扩大,欧洲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大量带入欧洲,而欧洲人也被这种东方情调深深吸引。也因而在17、18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开始热衷于中国趣味。

(二)中国茶文化传入西方

明清时期,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家。特别是在明朝时期,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右边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和贸易,使茶叶输出大量增加。在这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到19世纪,我国的茶叶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到268万担。而西方各国语言中的“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文化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我国的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中国茶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茶叶传入西方,是从17世纪中国明朝末年开始的,当时海上强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一东南亚为中心的整个亚洲贸易。1610年,荷兰人将第一批茶叶从澳门运到了欧洲。整个明清时期,荷兰始终在世界茶叶贸易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荷兰是欧洲最主要的茶叶转运国。欧洲最古老的茶叶市场就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里的茶叶拍卖在当时是闻名欧洲的。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且表现在各个方面,这里以荷兰和英国为例。

(一)中国茶文化对荷兰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首先影响的就是荷兰的社会生活。茶叶刚传入荷兰时,由于供不应求,价格昂贵,只有皇室和贵族的人才有能力享用,是上流社会用于社交活动的奢侈饮料。当时,荷兰人认为喝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由于人们对于炫耀身份、显示个人品味的追求,饮茶之风在荷兰的上层社会中发展到了几近狂热的程度。很多贵妇也对饮茶情有独钟,她们组织创建了很多饮茶俱乐部,整日沉浸在饮茶的社交礼仪中,对家里的各种事物置之不理。18世纪初,一部名为《茶迷贵夫人》的喜剧就真实而生动地演绎出了当时的饮茶风尚,同时说明中国的茶文化早在17、18世纪就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到了17世纪下半期,随着茶叶输入量的增加,茶叶的价格开始下降,茶叶开始在荷兰的食品店里销售,饮茶开始在整个社会普及,中国茶文化比较全面地影响荷兰大众的生活。荷兰人开始形成喝早茶、午茶和下午茶的习惯,各种茶室、茶座也应运而生。同时,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荷兰人还非常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就座、敬茶、品茶到寒暄送别,都遵循严谨的礼节,这也充分体现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融合。

(二)中国茶文化对英国的影响

在荷兰之后,受中国茶文化影响最深、范围最广的国家是英国。在17世纪30年代,中国的茶叶和茶文化从荷兰传入了英国。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皇室,公主的谱架中有很多当时非常珍贵的红茶和砂糖,她每天都要饮用加了糖的红茶,就这样她将饮茶和茶会习俗带进了英国王室,而整个17世纪下半叶饮茶都成为了英国宫廷新的生活方式。之后,英国因不满荷兰垄断所有茶叶贸易而发动了对荷战争,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也从这开始,英国夺取了荷兰在亚洲的茶叶贸易权,并以中国福建厦门为根据地开始了茶叶贸易。17世纪末,中国的茶叶开始直接通过海运运到英国。到18世纪,英国城市中茶馆林立,饮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参加茶会扩大交际,获取信息,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英国人是欧洲人中最早用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茶文化的。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讲究“以茶助文思”,这一文化理念在英国文坛也有所反应。据说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获得写作灵感的方式就是每天喝一杯茶。到现在,茶一直都是英国人的主要饮料之一,同时茶文化在英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见中国茶文化对英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中国明清时期开始,中国茶文化远播欧洲,中国茶文化在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茶的传入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和贸易,还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用餐习惯。最重要的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丰富了欧洲各国的文化内涵。随着饮茶在欧洲的盛行,中国茶文化逐渐融入欧洲的本民族文化之中,欧洲人也形成了适用本土的饮茶习俗和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同时,饮茶还对拓宽欧洲人的社会生活和丰富他们的娱乐活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 2004,(2).[2]谢芳.论茶文化的社会功用[J].福州党校学报,2010(4)[3]陶德臣.论清代茶叶贸易的社会影响[J].史学月报,2012(5)

[4]徐晓村, 王伟.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饮茶在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篇7: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经文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最早的翻译实践开始于经文翻译,最早的与外国文化交流也源于佛教翻译。

引言: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11)。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操作对象是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是通过语言传播文化,因此传达原语信息才是翻译的实质。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从定义看,文化的定义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语文明两方面内容。其中物质文化包括生产、生活工具和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质文化”实体;精神文化指人类大脑里的成就,包括思想、语言和其它超越结构的成就,如哲学、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等。作为两种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人员,应该广泛考虑这两方面的各领域。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不仅仅是跨语言体系的转化。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大多生存至今,就因为它们之间代代相交流、相互促进和发展。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翻译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克非博士认为“翻译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意义的文化活动(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1999,37)。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翻译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没有口头或书面翻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会传到西方国家;没有翻译中国古代汉唐王朝的成就,不可能对其邻国尤其是韩、日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马祖毅在《中国翻译简史》中认为,”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马祖毅,:18)。中国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史九百余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可见中国古代的翻译活动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佛经经文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承传也带来巨大冲击,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也相应地对中国文化带来不同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主要就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语言、汉文化以及思想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佛经翻译对汉语言的影响

通过佛经翻译输入了大量佛教词汇。在唐宋人编写的《一切经音义》和《翻译名义集中》中所收录的佛教词汇不下千条。这些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如”菩萨“、”五体投地“等都是。语法结构也受到了佛经翻译的影响。如”如是我闻“,汉语助词”于“字,在先秦两汉的书籍中从来不用在动宾之间 ,魏晋六朝时译经,为了凑韵文字数,才有了这种用法,如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中就有”击于大法鼓“,”供养于诸佛“这类的句子。后来也就有了”取笑于我 “的说法。

此外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新的汉语词汇。

1、产生新的意义。例如:”色“在汉语里本指颜色,而在佛典里泛指物质。”空“汉语里本指不包含或没有,但在佛典里却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哲学概念,指的是事物没有实体,皆由因缘而生。

2、产生新的词汇。如执着、空寂都属这一类。此外还产生了有关佛经的新词语,有着深深的宗教色彩。如,佛法、宝刹等。

(二)佛经翻译对汉文学的影响

汉文学历史悠久,并历经了许多变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汉文学。诗歌一直被认为是最高文学形式,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那时许多著名诗人和他们的杰作至今仍为人们传颂。唐代以后,诗渐被曲、杂剧、小说等其它文学形式所取代,翻译学者们证明,这些改变是受经文翻译影响的。印度文学很重视作品的结构且文学形式多样。《佛本行经》等是巨篇长史。其它经文或多或少有小说、戏剧形式,其中《须赖经》和其系列就同时有梵文和汉文版本。

从内容上看,中国文学也从佛经翻译中得到发展。佛教文学多赋想象力,尽管有的是不合理,但却把相对缺少想象力的文学解放出来。经文传入前,我国很少有像像印度文学作品里上天入地的想象。自佛教传入,我们有了《封神榜》、《西游记》等小说,其想象人物孙悟空、哪叱和其他不朽的众神鬼怪深深吸引了我们。

(三)佛经翻译对思想的影响

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最深刻的影响产生于精神层面。而精神层面的传播与交流主要是借助于语言文字,所以在语言的转换中,传达现实意义、传播文化,使得翻译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扮演者具有极为重要的角色。

但是统治阶级把佛教作为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工具并加以利用,佛经翻译也就成了政治的附庸。佛经译本能否产生巨大影响,得到广泛流传,决定于译本内容是否能迎合当时的社会思潮,否能为封建阶级统治服务。所以对翻译佛经的同时,往往加以改造,以适应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佛经翻译自汉魏开始、盛于隋唐、续至宋元,在中国延续千年以上,得到如此大规模翻译并经久不衰,与封建统治阶级的认可和扶植是分不开的。正如释道安所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教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其翻译被统治阶级用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例如南天竺僧人菩提流志、为迎合武周统治需要,凭空添上一段文字说有位”现女身“的”菩萨“当上皇帝,从而神化武氏女皇及周武统治,以迎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二、总结

篇8: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宗教文化方面

西方文化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得源于基督教文化。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传统与文化渊源。一些动物的词汇虽然汉语与英语相对应,但所代表的文化信息却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通常都含有贬义,人们通常用“狗眼看人低、狗嘴吐不出象牙”等等这样的说法来形容不好的人。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则似乎恰恰相反,具有赞扬的意思,如a gay dog一个快乐的人;a top dog有优势的人;除了狗,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龙”(dragon)。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帝王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十分显赫的地位。它甚至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表达,无不都是褒义:“龙马精神”、“望子成龙”。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督教里,dragon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是邪恶的象征,与中国文化中有关“龙”的传说截然相反。因此,要是将“the old dragon”译为“年迈的龙”是完全不对了,完全忽略了东西方文化的思维差异,因为其真实含义应该是“恶魔”,或者是“万恶之源”。所以当西方人用“dragon”来形容某个人的时候,你可不要误以为他是中国人所说的“帝王”、“真龙天子”,而是在痛诉对此人的厌恶之情。可见,不同民族对于动物喜爱或厌恶的截然不同态度,会很生动地体现在语言上。

二、风俗习惯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很多词义会因为思维模式差异和心理趋势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识感知,从而传递出截然相反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根据文化风俗习惯去灵活转换,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的使用习惯。比如white lie是善意的谎言;green hand是新手、菜鸟的意思。还有我们说“胆小如鼠”,而英语则说成“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兔”);同样的,汉语形容“蠢得像头驴”、“笨得像头猪”,英语中对应的则是“as stupid as a goose”。另外鹅在汉文化中更多象征的是纯洁、美丽。而goose在英语中却常是“傻瓜”、“笨蛋”的代名词。在逻辑思维方面,英汉两个民族同样存差异。英语中有一些不同的否定句型,其中有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否则,就会造成误译,甚至与原意背道而驰。例如: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when driving at rush hours.倘若直译为“上下班高峰时间段开车,你不要太小心”,那就完全错了。事实上,这是英语一个双重否定结构,是一种逆向思维。其真实含义恰恰相反:上下班高峰时段开车,你要特别小心。

三、历史文化方面

英语和汉语作为都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语言,在它们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独特表达方式。这些有着鲜明文化内涵的表达,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相应的词句来准确描述,因为它们所表述的往往指代着该语言中某种特有的事物或现象。此类涉及文化历史背景和典故所带来的翻译障碍,通常不是能靠单纯提高语言素养所能解决的问题。比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 sh and plays the game.译文为约翰为人十分可靠,不但忠诚而且很守规矩。此句初一看似乎缺乏连贯性,前言不搭后语。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不了解“eat no fi sh and play the game”的源渊,就很容易把这话误译为:“约翰为人十分可靠,他不吃鱼,但是玩游戏。”事实上这样的表达是有文化背景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规定了英国国教的教义与仪式。对此,一部分教徒表示支持,另一部分则坚决反对。那些支持政府决定的教徒为了表示对英国政府的忠诚,不再遵守罗马天主教每个星期五都要求吃鱼的规定。于是这些“不吃鱼”的教徒便被认为是“好人”,因此“eat no fish”一语便被用来喻指“忠于政府的人,可靠的好人”,而“play the game”则是“遵守规则,按章办事”的意思。再比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如果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得翻译成天上下猫和狗了。如果不了解此句的背景,人们要疑惑英语中用“cats and dogs”来形容雨下得大,而不是用河马、大象之类的东西来形容。原来17世纪的英格兰在下大雨的时候,一些城市的街道就会水流成河,而且这些污水中还会飘浮着大量的死猫死狗,由此人们就用cats and dogs来形容下大雨了。

四、客源国方面

当然译者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读者或听者,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一些禁忌了,有必要时还要增添一些注解或补充来说明自己的翻译,让对方能够完全明白。就拿我们苏州来说吧,苏州是个旅游城市,各大园林是西方旅客的必游之地。Lingering Garden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gardens in China and it was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如果此时我们直译告诉对方我们的留园是建于清代,那么对方必须要对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个了解,才能明白。因此我们要自行调整,对于来自英国的客人我们要增加一些他们熟悉的时间,如公元1593年、16世纪末甚至可以说是伊莉沙白一世执政期间。这样的话对方便会明白。

上一篇:县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计划下一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