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24-07-09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精选5篇)

篇1: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23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

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易混淆处;在思维的交锋处、发散处;在规律的探索处;在动手操作处。

B教材知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某一天的外汇牌价所显示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8.4元人民币。这天李先生用80美元兑换了112万越南盾,1万越南盾约合(6)元人民币。

2.在100克的水中加入20克的盐,盐占盐水的(六分之一).3.将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体积应是(16)。表面积应是(40)。

4.判断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钟摆的运动

(旋转)、电梯的上下移动(平移),跷跷板的运动(旋转)、推拉抽屉

(平移).5、李家湾今年水稻的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五;

今年水稻总产量是去年的(115)%。

6、如果某年的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四月一日是星期(六)。

二、解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5分)

1、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怎样能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为1/3?

答:在两个面上标上“2”。

2、教职工篮球赛市直学校组共有5个球队,每两个队要打一场,一共要打多少场?

答:10场。

3.根据例题,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例如:

a

+

=

3x

=12

解:

a

+

=

解:3x÷3

=12÷3

a

=1

x

=44、魏师傅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怎样能最快烙完5张饼?最快用多少分钟?

答:15分钟。

5、小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0分,其中英语成绩比语文成绩多6分,数学成绩是98分,问小伟的语文、英语成绩各是多少?

答:语文83分,英语89分。

C教学案例分析部分(40分)

一、案例分析(12分)

案例:“面积的含义”中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出示面积比较接近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后,发言踊跃,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生1: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个角对齐,然后把长方形多余的部分剪掉后放在正方形上面,再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再放在上面,多余的再剪掉,直到剪拼到最后,把正方形全盖上了,长方形还剩下一点儿,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这个方法行不行?

生:行。

生2:我将透明方格纸分别放在两个图形上面数方格,长方形10个方格,正方形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师:你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挺好。

生3:我是用一个小正方形比着在两个图形上面画格子,长方形里能画10个方格,正方形里只能画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4:我在图形上摆小方块,数一数,发现长方形上面一排摆5个,能摆2排,一共能摆10个小方块;正方形里一排摆3个,能摆3排,一共能摆9个小方块,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5:我是用摆小圆片的方法,长方形上能摆10个圆片,正方形上只能摆9个圆片,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6:我量了它们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5×2=10(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3×3=9(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7:我也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与宽,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要长,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7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其他学生也面露困惑之色)

师: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这权且也算一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我们今后会进一步研究。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了不起!我相信今后大家会有更多的方法。

……

请根据以上教学片段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6分)

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中学生是“动”起来了,但教师却满足于学生“自发”状态的发现,停留于不同方法的展现上。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许多信息,基本上教师默认的多,回应反馈的少,缺乏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确的讲授和适时的评价指导,很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对影响后继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放任不管,就会失去教师“教”的真正意义,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比较、交流与提升的机会。因此,当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后,教师应“趁热打铁”,继续通过适当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地自行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主动地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你会怎么做?(6分)

答:

比如,对于其中几位学生的发言可作如下回应反馈:

生1:我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剪下来,再放在一起比一比,看最后谁露出来,谁的面积就大。

师:这是一种剪拼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破坏了图形的原有形状,但也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这种剪拼的方法,在今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中用处可大了。(有效的点拨和提炼)

……

生2:用尺子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周长长,面积肯定就大。

师:你认为周长长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肯定就大,是吗?这个猜想很有价值,但是否成立,还必须通过验证才行。下课后,你可以想办法验证一下,然后把你的验证结论告诉老师,好吗?

在学生展示了多种方法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生1用的是剪拼重叠的方法,生2、生3和生4的方法很相似,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生5用的是摆小圆片的方法,以及我们现在还不太明白的直接列式计算的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必要的梳理和适时的引导)

生8:我喜欢摆小圆片和数方格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样方便。

师:在摆圆片和数方格的这两种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逐步逼近数学的核心)

生9:我觉得摆圆片的方法更方便。

生10:我不同意生9的意见。用摆圆片的方法,图形的中间有空隙,容易出现误差,不如数方格的方法科学。(这是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学生大都喜欢用数方格的方法)

师:确实,用数方格的方法能铺满整个图形,比较精确,也比较科学。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几组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对下面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

(8分)

教学片段:

小明家今秋收稻谷3500斤,扣除口粮和种子1500斤,尚有余粮2000斤,小明爸爸准备卖出去,你看怎么卖?最多能卖多少元?

生:老师,稻谷多少钱一斤,我们不知道是不能算的!

师:稻谷0.86元/斤,谁能算出来?

生:最多能卖1720元。

生:老师能不能碾米以后卖呢?

师:他提出疑问,能不能……

(分组讨论。)

教师相机提供一些数据:

大米每斤1.50元

出米率72%

加工费100斤稻谷4元

信息汇总:教师出示其中1~2位学生计算办法:

2000×72%=1440(斤)

1440×1.50=2160(元)

2000÷100×4=80(元)

2160-80=2080(元)

2080-1720=360(元)

生:还有米糠呢?

360+米糠100=460(元)

……

案例分析:

1.“探索”学习,让“学”先行一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热点。以本案为例,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调查、采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反馈得到信息:(1)丰收;(2)亩产在1000斤左右;(3)新米很香;(4)有的小朋友家中没有田了,只好写别人的……使学生对有关问题形成初步认识。学生经过充分探究、思考后学到的东西是书本知识根本无法给予的,学生发言的真实与精彩,更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这样在安排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行为过程无人干扰,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从而切实保证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也显得轻松、自然。

2.尊重教材,更应注重开发数学内容的价值。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最大限度地开发并体现教材的价值。而数学内容的价值并不完全在教材中静态地呈现,它需要教师去思考、捕捉、开发,然后通过教学动态地渗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两点:(1)培养学生商品经济意识。当意外发生时,我没有制止,而是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去讨论、比较、分析,及时抓住了这个教学契机,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后得到的结果是碾米后比直接卖稻谷多赚了460元。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一种意识,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赚钱,而且赚钱要赚得合情、合理、合法。(2)“学生之间的信息差”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家住在镇上的学生比较多。这次实践活动后,许多原先成绩优秀的学生少了发言权,而家住农村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成了主讲。学生在讨论、汇报、交流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数学即生活。数学活动回归生活必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架构起弹性空间。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巩固新知、训练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它蕴涵的诸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教学价值。当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被我们合理开发并能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时,数学课也一定会精彩纷呈。

三、请选择一个课题写出你的简要教学设计(15分),并对你的设计做出简要评析(5分)。

(20分)

1、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节。

2、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节。

3、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一节。

(另附纸)

答案略《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知道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使学校数学向生活数学延伸,升华对圆的认识。

2.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3.通过介绍圆,培养主动建构的能力;通过学生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

教学设计思路:

圆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通过举例、欣赏、想象基础上的两次剪圆、套圈基础上的探究活动,实现对生活数学的提炼和向学校数学的过渡;通过用圆形物体画圆、用圆规画圆、用绳子画圆,实现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精密结合;通过设计汽车轮胎、测量实物圆的直径、利用圆设计图案,实现学校数学的提升和向生活数学的延伸。

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是认识的,对数学中的圆也是有一定基础的。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升华对圆的认识。

一、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板书圆。你见过圆吗?在哪里见过?

师:放课件,欣赏生活中的圆。

师:请你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一下圆的形状.师:直接剪出你印象中的圆。

师:剪下来的图形跟你印象中的圆完全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怎样才能剪出你印象中的圆呢?在刚才的基础上剪一剪。

师:通过剪圆,你觉得圆与带来的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二、探究,理解对圆的认识

师:我有一件礼物,谁先抢到就送给谁,你认为现在这种排列合理吗?为什么?怎么排队最合理?我应该站在哪儿?你怎么跑?哪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最远?

师:我们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在这个圆中表示出来,分别怎么表示?分别叫什么?

师:直径真的是最长的吗?怎么验证呢?

师:请你猜想一下,圆会有哪些特征?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

师:你能验证这些猜想吗?请你试一试。如果一个人验证有困难可以找人合作。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验证的?有补充吗?在验证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吗?

三、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

师:我们知道要剪圆先要画圆,你以前画过圆吗?你是怎么画的?

师:如果想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借助什么来画会比较方便?你会画吗?

师:谁愿意展示你是怎么画圆的?先说再画。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若想改变圆的大小,我们可以怎么做?半径的作用是?

师:若想改变圆的位置,我们可以怎么做?圆心的作用是?

师:你还知道其他画圆的方法吗?

师:我想到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谁愿意示范?用这种方法画圆要注意什么?

四、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圆进行了研究,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过程,整理一下你的学习收获。睁开眼睛,你能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圆吗?

五、应用,升华对圆的认识

师: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会把车轮设计成什么形状?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不设计成其它形状呢?

师:其实利用圆还可以设计出非常美的图案,欣赏用圆设计的图案。

师:你能利用圆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吗?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

(经典版)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

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易混淆处;在思维的交锋处、发散处;在规律的探索处;在动手操作处。

B教材知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某一天的外汇牌价所显示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8.4元人民币。这天李先生用80美元兑换了112万越南盾,1万越南盾约合(6)元人民币。

2.在100克的水中加入20克的盐,盐占盐水的(六分之一).3.将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体积应是(16)。表面积应是(40)。

4.判断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钟摆的运动

(旋转)、电梯的上下移动(平移),跷跷板的运动(旋转)、推拉抽屉

(平移).5、李家湾今年水稻的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五;

今年水稻总产量是去年的(115)%。

6、如果某年的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四月一日是星期(六)。

二、解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5分)

1、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怎样能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为1/3?

答:在两个面上标上“2”。

2、教职工篮球赛市直学校组共有5个球队,每两个队要打一场,一共要打多少场?

答:10场。

3.根据例题,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例如:

a

+

=

3x

=12

解:

a

+

=

解:3x÷3

=12÷3

a

=1

x

=44、魏师傅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怎样能最快烙完5张饼?最快用多少分钟?

答:15分钟。

5、小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0分,其中英语成绩比语文成绩多6分,数学成绩是98分,问小伟的语文、英语成绩各是多少?

答:语文83分,英语89分。

C教学案例分析部分(40分)

一、案例分析(12分)

案例:“面积的含义”中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出示面积比较接近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后,发言踊跃,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生1: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个角对齐,然后把长方形多余的部分剪掉后放在正方形上面,再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再放在上面,多余的再剪掉,直到剪拼到最后,把正方形全盖上了,长方形还剩下一点儿,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这个方法行不行?

生:行。

生2:我将透明方格纸分别放在两个图形上面数方格,长方形10个方格,正方形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师:你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挺好。

生3:我是用一个小正方形比着在两个图形上面画格子,长方形里能画10个方格,正方形里只能画9个方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4:我在图形上摆小方块,数一数,发现长方形上面一排摆5个,能摆2排,一共能摆10个小方块;正方形里一排摆3个,能摆3排,一共能摆9个小方块,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5:我是用摆小圆片的方法,长方形上能摆10个圆片,正方形上只能摆9个圆片,所以长方形面积大。

生6:我量了它们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5×2=10(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3×3=9(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7:我也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与宽,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要长,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7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其他学生也面露困惑之色)

师: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这权且也算一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我们今后会进一步研究。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了不起!我相信今后大家会有更多的方法。

……

请根据以上教学片段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6分)

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中学生是“动”起来了,但教师却满足于学生“自发”状态的发现,停留于不同方法的展现上。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许多信息,基本上教师默认的多,回应反馈的少,缺乏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确的讲授和适时的评价指导,很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对影响后继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放任不管,就会失去教师“教”的真正意义,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比较、交流与提升的机会。因此,当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后,教师应“趁热打铁”,继续通过适当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地自行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主动地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你会怎么做?(6分)

答:

比如,对于其中几位学生的发言可作如下回应反馈:

生1:我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然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剪下来,再放在一起比一比,看最后谁露出来,谁的面积就大。

师:这是一种剪拼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破坏了图形的原有形状,但也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这种剪拼的方法,在今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中用处可大了。(有效的点拨和提炼)

……

生2:用尺子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周长长,面积肯定就大。

师:你认为周长长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肯定就大,是吗?这个猜想很有价值,但是否成立,还必须通过验证才行。下课后,你可以想办法验证一下,然后把你的验证结论告诉老师,好吗?

在学生展示了多种方法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生1用的是剪拼重叠的方法,生2、生3和生4的方法很相似,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生5用的是摆小圆片的方法,以及我们现在还不太明白的直接列式计算的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必要的梳理和适时的引导)

生8:我喜欢摆小圆片和数方格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样方便。

师:在摆圆片和数方格的这两种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逐步逼近数学的核心)

生9:我觉得摆圆片的方法更方便。

生10:我不同意生9的意见。用摆圆片的方法,图形的中间有空隙,容易出现误差,不如数方格的方法科学。(这是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学生大都喜欢用数方格的方法)

师:确实,用数方格的方法能铺满整个图形,比较精确,也比较科学。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几组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对下面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

(8分)

教学片段:

小明家今秋收稻谷3500斤,扣除口粮和种子1500斤,尚有余粮2000斤,小明爸爸准备卖出去,你看怎么卖?最多能卖多少元?

生:老师,稻谷多少钱一斤,我们不知道是不能算的!

师:稻谷0.86元/斤,谁能算出来?

生:最多能卖1720元。

生:老师能不能碾米以后卖呢?

师:他提出疑问,能不能……

(分组讨论。)

教师相机提供一些数据:

大米每斤1.50元

出米率72%

加工费100斤稻谷4元

信息汇总:教师出示其中1~2位学生计算办法:

2000×72%=1440(斤)

1440×1.50=2160(元)

2000÷100×4=80(元)

2160-80=2080(元)

2080-1720=360(元)

生:还有米糠呢?

360+米糠100=460(元)

……

案例分析:

1.“探索”学习,让“学”先行一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热点。以本案为例,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调查、采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反馈得到信息:(1)丰收;(2)亩产在1000斤左右;(3)新米很香;(4)有的小朋友家中没有田了,只好写别人的……使学生对有关问题形成初步认识。学生经过充分探究、思考后学到的东西是书本知识根本无法给予的,学生发言的真实与精彩,更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这样在安排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行为过程无人干扰,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从而切实保证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也显得轻松、自然。

2.尊重教材,更应注重开发数学内容的价值。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最大限度地开发并体现教材的价值。而数学内容的价值并不完全在教材中静态地呈现,它需要教师去思考、捕捉、开发,然后通过教学动态地渗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两点:(1)培养学生商品经济意识。当意外发生时,我没有制止,而是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去讨论、比较、分析,及时抓住了这个教学契机,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后得到的结果是碾米后比直接卖稻谷多赚了460元。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一种意识,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赚钱,而且赚钱要赚得合情、合理、合法。(2)“学生之间的信息差”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家住在镇上的学生比较多。这次实践活动后,许多原先成绩优秀的学生少了发言权,而家住农村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成了主讲。学生在讨论、汇报、交流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数学即生活。数学活动回归生活必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架构起弹性空间。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巩固新知、训练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它蕴涵的诸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教学价值。当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被我们合理开发并能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时,数学课也一定会精彩纷呈。

三、请选择一个课题写出你的简要教学设计(15分),并对你的设计做出简要评析(5分)。

(20分)

1、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节。

2、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节。

3、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一节。

(另附纸)

答案略《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知道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使学校数学向生活数学延伸,升华对圆的认识。

2.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3.通过介绍圆,培养主动建构的能力;通过学生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

教学设计思路:

圆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通过举例、欣赏、想象基础上的两次剪圆、套圈基础上的探究活动,实现对生活数学的提炼和向学校数学的过渡;通过用圆形物体画圆、用圆规画圆、用绳子画圆,实现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精密结合;通过设计汽车轮胎、测量实物圆的直径、利用圆设计图案,实现学校数学的提升和向生活数学的延伸。

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是认识的,对数学中的圆也是有一定基础的。通过两次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通过讨论、猜测、验证,理解对圆的认识;通过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通过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通过应用,升华对圆的认识。

一、剪圆,感知对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板书圆。你见过圆吗?在哪里见过?

师:放课件,欣赏生活中的圆。

师:请你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一下圆的形状.师:直接剪出你印象中的圆。

师:剪下来的图形跟你印象中的圆完全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怎样才能剪出你印象中的圆呢?在刚才的基础上剪一剪。

师:通过剪圆,你觉得圆与带来的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二、探究,理解对圆的认识

师:我有一件礼物,谁先抢到就送给谁,你认为现在这种排列合理吗?为什么?怎么排队最合理?我应该站在哪儿?你怎么跑?哪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最远?

师:我们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在这个圆中表示出来,分别怎么表示?分别叫什么?

师:直径真的是最长的吗?怎么验证呢?

师:请你猜想一下,圆会有哪些特征?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

师:你能验证这些猜想吗?请你试一试。如果一个人验证有困难可以找人合作。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验证的?有补充吗?在验证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吗?

三、画圆,提高对圆的认识

师:我们知道要剪圆先要画圆,你以前画过圆吗?你是怎么画的?

师:如果想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借助什么来画会比较方便?你会画吗?

师:谁愿意展示你是怎么画圆的?先说再画。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若想改变圆的大小,我们可以怎么做?半径的作用是?

师:若想改变圆的位置,我们可以怎么做?圆心的作用是?

师:你还知道其他画圆的方法吗?

师:我想到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谁愿意示范?用这种方法画圆要注意什么?

四、建构,掌握对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圆进行了研究,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过程,整理一下你的学习收获。睁开眼睛,你能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圆吗?

五、应用,升华对圆的认识

师: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会把车轮设计成什么形状?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不设计成其它形状呢?

师:其实利用圆还可以设计出非常美的图案,欣赏用圆设计的图案。

师:你能利用圆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吗?

篇2: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2.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文化教育 B.科技发展

C.计划生育的实施状况 D.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

3.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5.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7.儿童发展的源泉是()。

辽宁教师考试网:http://ln.zgjsks.com/

微信号:lnjsks

辽宁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辽宁中公教师考试网

A.儿童主体的活动 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C.家庭和社会教育 D.社会环境

8.在学生咨询中,()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A.鼓励表达法 B.系统脱敏法 C.深入共感法 D.身体放松法

9.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的是()。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标准测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年。A.1980 B.1986 C.1995 D.1998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C.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 D.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E.政府办学与民间办学相结合 2.教师的进修提高以()。A.业余为主 B.自学为主 C.短训为主 D.在职为主

3.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辽宁教师考试网:http://ln.zgjsks.com/

微信号:lnjsks

辽宁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辽宁中公教师考试网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气氛热烈 E.表达清晰

4.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A.长期 B.近期 C.中期 D.远期

5.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有()。A.科学性 B.预见性 C.有效性 D.主体性 E.阶级性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其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2.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______为依据。3.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__________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构成。4.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_____作用。

5.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的特性:__________;稳定性;发展性;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教学相长 2.班会 3.教育结构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学生的主要义务。

2.简述先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

3.当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哪几方面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4.何谓榜样法?运用该方法有哪些要求? 辽宁教师考试网:http://ln.zgjsks.com/

微信号:lnjsks

辽宁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辽宁中公教师考试网

六、论述题(20分)《礼记.学记》中所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教学中的哪一条教学原则相一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由教育学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2.D 【解析】基础教育是奠定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3.D 【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A 【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5.B 【解析】瓦•根舍因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的主张。6.B 【解析】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7.A 【解析】略。8.D 【解析】在学生咨询中,身体放松法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9.A 【解析】以分班、分组为测验根本目的的是安置性测验。10.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解析】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个结合”是指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并举”是指在具体办学形式上,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辽宁教师考试网:http://ln.zgjsks.com/

微信号:lnjsks

辽宁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辽宁中公教师考试网

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2.ABC 【解析】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教师的进修提高最好以业余为主或自学为主,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进行集中短训。3.ABCDE 【解析】教师的工作总结是要落到好课上,好课的标准牵涉到课堂的各个方面。4.BCD 【解析】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5.ABCD 【解析】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有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主体性。

三、填空题 1.学习2.科学的分类 3.自我评价 4.辅助

5.独特性、灵活性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相长: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一份宝贵遗产。它首先见于《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主要强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后来王守仁把这一思想发展为师生之间相互推进,共同提高。

2.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3.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的义务主要有:(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辽宁教师考试网:http://ln.zgjsks.com/

微信号:lnjsks

辽宁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辽宁中公教师考试网

2.【答案要点】

(1)先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他们通常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心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2)先进生的教育要求:

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班主任对先进生不能偏爱,要严格要求,对其缺点和所犯的错误要及时批评,以防止先进生产生自满心理。

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一般而言,先进生对挫折的感觉尤为强烈,班主任应努力满足先进生的补偿心理。

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先进生有较强的超群愿望,容易产生嫉妒。班主任要引导小学生正确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并尽力去缩短这些差距,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你争我赶的良性竞争意识,让他们在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竞争。

④发挥优势,带动全班进步。先进生有诸多优势,班主任可利用先进生的优点,让全班学生模仿,即发挥先进生的榜样作用,促使全班同学都取得进步。3.【答案要点】

(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3)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4.【答案要点】

(1)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2)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

(1)该思想与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相一致。

(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

辽宁教师考试网:http://ln.zgjsks.com/

微信号:lnjsks

辽宁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辽宁中公教师考试网

第二,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区别主次,有详有略地教学。

第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辽宁教师考试网:http://ln.zgjsks.com/

篇3: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转换日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应确认为 () 。

A.资本公积B.营业外收入C.其他业务收入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答案】A

【解析】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 甲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实行国库集中支

付制度。2007年12月31日, 甲单位“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的余额为300万元, 其中, 应返还财政直接支付额度为80万元, 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为220万元。2008年1月2日, 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80万元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220万元后, 甲单位“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的余额为 () 万元。

A.0 B.80 C.220 D.300

【答案】B

【解析】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不进行会计处理, 在使用预算结余资金时冲减“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金额。财政授权支付年终预算结余资金的账务处理为, 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 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年初恢复额度时, 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因此, 2008年1月2日, 甲单位“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的余额为80万元。

3. 下列各项中, 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 。

A.分派现金股利支付的现金B.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C.接受投资收到的现金D.偿还公司债券利息支付的现金

【答案】B

【解析】选项ACD都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2007年2月1日, 甲公司采用自营方式扩建厂房借入两年期专门借款500万元。2007年11月12日, 厂房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07年11月28日, 厂房扩建工程验收合格;2007年12月1日, 办理工程竣工结算;2007年12月12日, 扩建后的厂房投入使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借入专门借款利息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是 () 。

A.2007年11月12日B.2007年11月28日C.2007年12月1日D.2007年12月12日

【答案】A

【解析】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 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5. 下列各项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内部产生的商誉应确认为无形资产B.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该资产价值恢复时应予以转回C.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均应按10年平均摊销D.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应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

【答案】D

【解析】商誉不具有可辨认性, 不属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持有期间不得转回;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不能摊销。选项ABC均不正确。

6. 甲公司2007年12月25日支付价款2 040万元 (含已

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60万元) 取得一项股权投资, 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12月28日, 收到现金股利60万元。2007年12月31日, 该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 105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甲公司2007年因该项股权投资应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 () 万元。

A.55 B.65 C.115 D.125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07年因该项股权投资应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2 105- (2 040+10-60) =115 (万元) 。

7.2007年3月20日, 甲公司合并乙企业, 该项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中, 甲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1 000万股 (每股面值1元, 市价为2.1元) , 作为对价取得乙企业60%的股权。合并日, 乙企业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 200万元, 公允价值为3 500万元。假定合并前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均相同,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乙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 万元。

A.1 920 B.2 100 C.3 200 D.3 500

【答案】A

【解析】甲公司对乙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 200×60%=1 920 (万元) 。

8. 甲公司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按季计算汇兑损益。2007年4月12日, 甲公司收到一张期限为2个月的不带息外币应收票据, 票面金额为200万美元, 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2007年6月12日, 该公司收到票据款200万美元, 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78元人民币。2007年6月30日, 即期汇率为1美元=7.77元人民币。甲公司因该外币应收票据在2007年第二季度产生的汇兑损失为 () 万元人民币。

A.2 B.4 C.6 D.8

【答案】B

【解析】甲公司因该外币应收票据在2007年第二季度产生的汇兑损失=200× (7.8-7.78) =4 (万元人民币) 。

9. 甲公司2007年1月10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 12月31日达到预定用途。其中, 研究阶段发生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40万元;进入开发阶段后, 相关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30万元, 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职工薪酬10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2007年对上述研发支出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 正确的是 () 。

A.确认管理费用70万元, 确认无形资产360万元B.确认管理费用30万元, 确认无形资产400万元C.确认管理费用130万元, 确认无形资产300万元D.确认管理费用100万元, 确认无形资产330万元

【答案】C

【解析】根据相关规定, 只有在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才能计入无形资产入账价值。此题中,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金额=100+200=300 (万元) , 确认为无形资产;其他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所以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 (30+40) + (30+30) =130 (万元) 。

1 0. 某核电站以1 0 000万元购建一项核设施, 现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预计在使用寿命届满时, 为恢复环境将发生弃置费用1 000万元, 该弃置费用按实际利率折现后的金额为620万元。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9 000 B.10 000 C.10 620 D.11 000

【答案】C

【解析】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10 000+620=10 620 (万元) 。

11.2007年11月, 甲公司因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被周围居民提起诉讼。2007年12月31日, 该案件尚未一审判决。根据以往类似案例及公司法律顾问的判断, 甲公司很可能败诉。如败诉, 预计赔偿2 000万元的可能性为70%, 预计赔偿1 800万元的可能性为30%。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该事项对甲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 万元。

A.-1 800 B.-1 900 C.-1 940 D.-2 000

【答案】D

【解析】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 按照最可能发生的金额确定。此题中最可能发生的金额为2 000万元, 所以该事项对甲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2 000万元。注意, 此题不能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1 2. 甲公司2008年3月在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现一台管理用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 属于重大差错。该固定资产系2006年6月接受乙公司捐赠取得。根据甲公司的折旧政策, 该固定资产2006年应计提折旧100万元, 2007年应计提折旧200万元。假定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甲公司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年末数”应调减的金额为 () 万元。

A.90 B.180 C.200 D.270

【答案】D

【解析】甲公司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年末数”应调减的金额= (100+200) × (1-10%) =270 (万元) 。

1 3. 甲公司20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 000万元。2007年1月1日, 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8 000万股;2007年4月1日, 新发行普通股2 000万股。甲公司于2008年7月1日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以2007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 每10股送5股。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2008年比较利润表中列示的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元。

A.0.267 B.0.281 C.0.314 D.0.333

【答案】B

【解析】2008年重新计算的2007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8 000+2 000×9÷12) ×1.5=14 250 (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4 000÷14 250=0.281 (元) 。

1 4. 下列各项中, 不得使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的是 () 。

A.接受投资收到的外币B.购入原材料应支付的外币C.取得借款收到的外币D.销售商品应收取的外币

【答案】A

【解析】企业收到的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 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 均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而应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1 5. 甲公司以一台生产设备和一项专利权与乙公司的一台机床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换出生产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 000万元, 累计折旧为250万元, 公允价值为780万元;换出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 累计摊销为24万元, 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乙公司换出机床的账面原价为1 500万元, 累计折旧为750万元,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32万元, 公允价值为700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收取银行存款180万元作为补价。假定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机床的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538 B.666 C.700 D.718

【答案】B

【解析】不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其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 (1 000-250) + (120-24) -180=666 (万元) 。

二、多项选择题

1. 甲公司 (制造企业) 投资的下列各公司中, 应当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有 () 。

A.主要从事金融业务的子公司B.设在实行外汇管制国家的子公司C.发生重大亏损的子公司D.与乙公司共同控制的合营公司

【答案】ABC

【解析】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也就是说, 只要是由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 不论子公司的规模大小、子公司向母公司转移资金的能力是否受到严格限制, 也不论子公司的业务性质与母公司或企业集团内其他子公司是否有显著差异, 都应当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需要说明的是, 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如果其财务和经营政策仍然由母公司决定, 则资金调度受到限制并不妨碍母公司对其实施控制, 应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选项D不属于子公司, 不能纳入合并范围。

2. 下列各项中, 年末可以转入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有 () 。

A.事业收支的结余金额B.事业收支的超支金额C.经营收支的结余金额D.经营收支的亏损金额

【答案】ABC

【解析】年度终了, 事业单位实现的事业结余全额转入“结余分配”科目, 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 但如为亏损, 则不予结转。

3.2007年1月2日, 甲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 初始投资成本为4 000万元;当日, 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 000万元, 与其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即派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 但未能对乙公司形成控制。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2007年甲公司下列各项与该项投资相关的会计处理中, 正确的有 () 。

A.确认商誉200万元B.确认营业外收入200万元C.确认投资收益300万元D.确认资本公积200万元

【答案】BC

【解析】初始投资成本4 000万元小于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4 200万元 (14 000×30%) , 应确认营业外收入200万元;2007年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000×30%=300 (万元) 。

4. 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不同企业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B.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C.同一企业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D.同一企业不得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答案】ABD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同一企业不得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5. 下列各项中, 影响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因素有 () 。

A.确认的减值准备B.分期收回的本金C.利息调整的累计摊销额D.对到期一次付息债券确认的票面利息

【答案】ABCD

【解析】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 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即是其账面价值, 因此四个选项均影响其摊余成本。

6.2007年3月31日, 甲公司应收乙公司的一笔货款500万元到期, 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该笔货款预计短期内无法收回。甲公司已为该项债权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当日, 甲公司就该债权与乙公司进行协商。下列协商方案中, 属于甲公司债务重组的有 () 。

A.减免100万元债务, 其余部分立即以现金偿还B.减免50万元债务, 其余部分延期两年偿还C.以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固定资产偿还D.以现金100万元和公允价值为400万元的无形资产偿还

【答案】AB

【解析】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的让步的事项。选项CD均没有作出让步, 所以不属于债务重组。

7. 下列各项关于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重组计划对外公告前不应就重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B.因或有事项产生的潜在义务不应确认为预计负债C.因亏损合同预计产生的损失应于合同完成时确认D.对期限较长的预计负债进行计量时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答案】ABD

【解析】企业因重组而承担了重组义务, 并且同时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 才能确认预计负债。首先, 同时存在下列情况的, 表明企业承担了重组义务: (1) 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 (2) 该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或有事项确认为预计负债必须是现时义务;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 在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 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所以选项C不正确;对期限较长的预计负债进行计量时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8. 企业确定业务分部时, 在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生产过程的性质B.产品或劳务的性质C.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D.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

【答案】ABCD

【解析】在确定业务分部时, 应当结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 并考虑下列因素: (1) 各单项产品或劳务的性质; (2) 生产过程的性质; (3) 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 (4) 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 (5) 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受法律、行政法规的影响。因此选项ABCD均正确。

9. 下列各项中,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

A.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生产总量法改为年限平均法B.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方法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D.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BCD

【解析】选项A是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1 0. 下列各项中, 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该日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 。

A.以外币购入的存货B.外币债权债务C.以外币购入的固定资产D.以外币标价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BD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的金额。所以选项AC不正确。因为选项A未涉及存货减值问题, 所以不需考虑发生减值情况下存货期末账面价值的确定问题。

三、判断题

1. 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上单独反映。 ()

【答案】×

【解析】对于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下“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项目中反映。

2. 事业单位的拨入专款在所涉及项目未完工时, 其年末结余不应进行分配和结转。 ()

【答案】菁

【解析】事业单位年终结账时, 对已完工的项目, 应当将“拨入专款”账户的余额与“拨出专款”和“专款支出”账户的相应余额对冲, 对冲后的余额应当按照拨款单位的规定处理;对未完工的项目, 不予结转。

3. 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 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其成本。 ()

【答案】菁

【解析】会计准则规定,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4. 在资产减值测试中, 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 ()

【答案】菁

【解析】为了资产减值测试的目的, 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

5. 投资企业对其实质上控制的被投资企业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编制其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时均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

【答案】×

【解析】个别财务报表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合并财务报表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6. 职工薪酬是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和其他相关支出, 包括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 ()

【答案】菁

【解析】职工薪酬是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和其他相关支出, 包括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 也属于职工薪酬。

7. 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商誉, 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但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分期摊销。 ()

【答案】×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 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 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8. 企业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取得确凿证据, 表明某项资产在报告日已发生减值的, 应作为非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

【答案】×

【解析】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9. 企业对境外子公司的外币利润表进行折算时, 可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 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 ()

【答案】菁

【解析】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 既可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1 0.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应根据其预计使用寿命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

【答案】×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四、计算分析题

1. 乙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乙公司”) 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不能抵扣) ,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2007年1~4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 购入一批工程物资, 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 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 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2) 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10.6万元。

(3) 工程领用生产用A原材料一批, 实际成本为100万元;购入该批A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未对该批A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 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114万元。

(5) 工程建造过程中, 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 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 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5万元, 该赔偿款尚未收到。

(6) 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其他支出40万元。

(7)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 领用生产用B原材料, 其实际成本为20万元, 购入该批B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支出5万元。未对该批B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将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成本中耗用B原材料的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 经税务部门核定可以抵扣;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 (不含增值税) 为38.3万元。

(8)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9) 剩余工程物资转为生产用原材料, 并办妥相关手续。

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 逐笔编制乙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答案】

(1) 借:工程物资234万元;贷:银行存款234万元。

(2) 借:在建工程210.6万元;贷:工程物资210.6万元。

(3) 借:在建工程117万元;贷:原材料1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17万元。

(4) 借:在建工程114万元;贷:应付职工薪酬114万元。

(5) 借:营业外支出45万元, 其他应收款5万元;贷:在建工程50万元。

(6) 借:在建工程40万元;贷:银行存款40万元。

(7) 借:在建工程28.4万元;贷:原材料———B原材料2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3.4万元, 银行存款5万元。借:库存商品38.3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4万元;贷:在建工程41.7万元。

(8) 借:固定资产418.3万元 (210.6+117+114-50+40+28.4-41.7) ;贷:在建工程418.3万元。

(9) 借:原材料20万元[23.4÷ (1+17%)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4万元;贷:工程物资23.4万元 (234-210.6) 。

2. 京雁公司和甲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年末均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格。2007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1月1日, 京雁公司以3 200万元取得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当日, 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5 0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 000万元, 其中股本2 000万元, 资本公积1 900万元, 盈余公积600万元, 未分配利润500万元。在此之前, 京雁公司和甲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 6月30日, 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件A产品, 销售价格为500万元, 销售成本为300万元, 款项已于当日收存银行。甲公司购买的A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 于当日投入使用, 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 7月1日, 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B产品200件, 单位销售价格为10万元, 单位销售成本为9万元, 款项尚未收取。

甲公司将购入的B产品作为存货入库;至20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已对外销售B产品40件, 单位销售价格为10.3万元;2007年12月31日, 对尚未销售的B产品每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4) 12月31日, 京雁公司尚未收到向甲公司销售200件B产品的款项;当日, 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20万元的坏账准备。

(5) 4月12日, 甲公司对外宣告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4月20日, 京雁公司收到甲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80万元。甲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列报的净利润为400万元。

要求:

(1) 编制京雁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相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 编制京雁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的各项相关抵销分录。 (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抵销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抵销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 借:长期股权投资240 (400×60%) ;贷:投资收益240。对于分配的现金股利, 成本法和权益法下的会计处理相同, 不需调整。

(2) (1) 投资业务抵销:借:股本2 000, 资本公积1 900, 盈余公积640 (600+400×10%) , 未分配利润———年末560[500+400× (1-10%) -300], 商誉200;贷:长期股权投资3 260 (3 200-180+240) , 少数股东权益2 040[ (2 000+1 900+640+560) ×40%]。借:投资收益240 (400×60%) , 少数股东损益160 (400×40%) , 未分配利润———年初500;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40 (400×10%) 、———应付股利300, 未分配利润———年末560。

(2) 固定资产业务抵销:借:营业收入500;贷:营业成本300, 固定资产———原价200 (500-3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0 (200÷5×6÷12) ;贷:管理费用20。

(3) 存货业务抵销:借:营业收入2 000 (200×10) ;贷:营业成本2 000。借:营业成本160[160× (10-9) ];贷:存货160。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60;贷:资产减值损失160。 (注: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限)

(4) 债权债务抵销:借:应付账款2 340;贷:应收账款2 340。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贷:资产减值损失20。

五、综合题

1. 甲上市公司 (简称“甲公司”) 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说明外, 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未发生减值;销售商品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格;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

(1) 2007年12月甲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 12月1日, 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委托代销商品协议。协议规定, 甲公司以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A公司代销W商品100件, A公司对外销售价格为每件3万元, 未出售的商品A公司可以退还甲公司;甲公司按A公司对外销售价格的1%向A公司支付手续费, 在收取A公司代销商品款时扣除。该W商品单位成本为2万元。

12月31日, 甲公司收到A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 已对外销售W商品60件;甲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价格180万元, 增值税税额30.6万元;同日, 甲公司收到A公司交来的代销商品款208.8万元并存入银行, 应支付A公司的手续费1.8万元已扣除。

(2) 12月5日, 收到B公司退回的X商品一批以及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回相关证明, 销售价格为100万元, 销售成本为70万元;该批商品已于11月份确认收入, 但款项尚未收到, 且未计提坏账准备。

(3) 12月10日, 与C公司签订一项为期5个月的非工业性劳务合同, 合同总收入为200万元, 当天预收劳务款20万元。12月31日, 经专业测量师对已提供的劳务进行测量, 确定该项劳务的完工程度为30%。至12月31日, 实际发生劳务成本40万元 (假定均为职工薪酬) , 估计为完成合同还将发生劳务成本90万元 (假定均为职工薪酬) 。该项劳务应交营业税 (不考虑其他流转税费) , 税率为5%。假定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计量。

(4) 12月15日, 出售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D公司股票1 000万股, 出售价款3 000万元已存入银行。当日出售前, 甲公司持有D公司股票1 500万股, 账面价值为4 350万元 (其中, 成本为3 900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为450万元) 。12月31日, D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3.30元。

(5) 12月31日, 以本公司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发放给生产工人的产品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 实际成本为160万元;发放给行政管理人员的产品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实际成本为80万元。产品已发放给职工。

(6) 12月31日, 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E公司销售Z大型设备一套, 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3 000万元, 从2008年起分5年于每年12月31日收取。该大型设备的实际成本为2 000万元。如采用现销方式, 该大型设备的销售价格为2 500万元。商品已经发出, 甲公司尚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 2007年甲公司除上述业务以外的业务损益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 逐笔编制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部分项目的金额, 结果填入表中。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答案】

(1) (1) 12月1日, 借:发出商品200 (100×2) ;贷:库存商品200。12月31日, 借:应收账款210.6;贷:主营业务收入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0.6。借:主营业务成本120 (60×2) ;贷:发出商品120。借:银行存款208.8, 销售费用1.8;贷:应收账款210.6。

(2) 12月5日,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贷:应收账款117。借:库存商品70;贷:主营业务成本70。

(3) 12月10日, 借:银行存款20;贷:预收账款20。12月31日, 借:劳务成本40;贷:应付职工薪酬40。借:预收账款60;贷:其他业务收入60 (200×30%) 。借:其他业务成本39[ (40+90) ×30%];贷:劳务成本39。借:营业税金及附加3;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 (60×5%) 。

(4) 12月15日, 借:银行存款3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 600 (3 900×1 000÷1 500) 、———公允价值变动300 (450×1 000÷1 500) , 投资收益1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贷:投资收益300。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500×3.3- (4 350-2 600-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5) 12月31日, 借:生产成本234, 管理费用117;贷:应付职工薪酬351。借:应付职工薪酬351;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200+1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51。借:主营业务成本240 (160+80) ;贷:库存商品240。

(6) 12月31日, 借:长期应收款3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2 500, 未实现融资收益500。借:主营业务成本2 000;贷:库存商品2 000。

(2)

2.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 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甲公司2007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8年及以后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定甲公司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且折旧或摊销方法、折旧或摊销年限均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8年2月28日完成, 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8年3月15日对外报出。

2008年3月1日, 甲公司总会计师对2007年度的下列有关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 存货

20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50件乙产品和300吨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的N型号钢材。

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 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每件合同价格 (不含增值税) 为150万元, 市场价格 (不含增值税) 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 每件市场价格 (不含增值税) 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 (不含增值税) 均为2万元。

300吨N型号钢材单位成本为每吨20万元, 可生产乙产品60件。将N型号钢材加工成乙产品每件还需要发生其他费用5万元。假定300吨N型号钢材生产的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

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1) 甲公司对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24 000万元 (120×200) 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23 200万元[ (118-2) ×200]的差额计提了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 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 甲公司300吨N型号钢材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此前, 也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 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 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 固定资产

20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E生产线发生永久性损害但尚未处置。E生产线账面原价为6 000万元, 累计折旧为4 600万元, 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为零。E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

20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1) 甲公司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 400万元。

(2) 甲公司对E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62万元。

(3) 无形资产

20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中包括用于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系甲公司于2007年7月15日购入, 入账价值为2 400万元, 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按月摊销。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 市场上出现更先进的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 甲公司预计丙产品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 20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 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1) 甲公司计算确定该专利技术的累计摊销额为200万元, 账面价值为2 200万元。

(2) 甲公司按该专利技术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 000万元。

(3) 甲公司对上述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 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 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分别注明该业务及其序号) , 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 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 (合并编制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调整会计分录) 。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 (1) 不正确。

理由:甲产品和乙产品应分别进行期末计价。甲产品成本总额=150×120=18 000 (万元) , 甲产品应按合同价作为估计售价,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150× (150-2) =22 200 (万元) , 甲产品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 不需计提跌价准备。乙产品成本总额=50×120=6 000 (万元) , 乙产品应按市场价格作为估计售价,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50× (118-2) =5 800 (万元) , 乙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6 000-5 800=200 (万元) 。甲产品和乙产品多计提跌价准备=800-200=600 (万元) 。调整分录:借:存货跌价准备6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0。因甲公司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以更正差错后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0×25%=50 (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2) 正确。

理由:N型号钢材成本总额=300×20=6 000 (万元) , N型号钢材可变现净值=60×118-60×5-60×2=6 660 (万元) , N型号钢材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 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2) (1) 正确。

理由:因为固定资产发生永久性损害但尚未处置, 所以应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2) 不正确。

理由:E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 所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零, 计税基础为1 400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400万元, 应按转回时税率25%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即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 400×25%=350 (万元) , 但甲公司按33%的税率确认了462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以要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12万元 (462-350) 。调整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2;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12。

(3) (1) 不正确。

理由:无形资产当月增加, 当月摊销。所以, 无形资产摊销额=2 400÷5×6÷12=240 (万元) , 账面价值=2 400-240=2 160 (万元) 。调整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 (240-200) ;贷:累计摊销40。此题题目缺少假定条件, 上述分录是假定用该无形资产所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对外出售。若没有全部对外出售, 会有多种变化情况, 此处不再讨论。

(2) 不正确。

理由:应计提减值准备=2 160-1 200=960 (万元) 。调整分录: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 (1 000-9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

(3) 不正确。

篇4: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

分)。1.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A)。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激励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自我分析能力

2.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D)。A.熟练掌握知识

B.精心选择教法 c.设计好教学环节

D.备课

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4.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C)。A.基础地位

B.主要地位 C.中心地位

D.重要地位

5.教学大纲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是(A)。A.本文部分

B.说明部分 C.其他部分

D.主体部分

6.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是指(C)。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类型

D.课本

7.学生是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是未进入成人社会的(C)。A.自然人

B.社会人 C.边际人

D.特殊人 8.文艺复兴后,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个性,关心信任儿童的教育家是(C)思想家。A.行为主义

B.科学主义 C.人文主义

D.以知学派

9.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0.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C)欧美一些国家。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11.(B)的提高有赖于科学的用脑方法和学习规律的掌握。A.学习习惯

B.学习效率 C.学习方法

D.学习态度

12.从班主任的称谓来看,各个国家不尽相同。法国称(A)A.导师

B.班主任 C.班级顾问

D.本班教师

13.进行德育工作时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种德育原则叫(C)A.启发原则

B.导向原则 C.疏导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B)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15.“儿童中心论”观点的典型代表人物是(C)A.赫尔巴特

B.哥的尼 C.杜威

D.华生

1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A)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A.19世纪以后

B.19世纪以前 C.20世纪以后

D.20世纪以前 17.实践证明,许多操作性的智能如动手能力的培养等主要应通过(B)的方式去实现。

A.文化课的课堂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集体活动

1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A.霍尔

B.华生 C.高尔基

D.格塞尔

19.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就是(B)。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 C.教育方针

D.教学目标

20.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基本场所是(B)A.小组

B.班集体 C.年级

D.少先队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1.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BCE)A.神经系统的发育

B.骨骼发育 C.肌肉的发育

D.情感发育

E.心脏与呼吸系统的发育

2.我国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有(ABCD)。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E.实验法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ACE)。A.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B.教学涵盖了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教学等同于智育

E.教学是智育的基本途径 4.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AB)的规定。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E.政治制度

5.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ABCDE)。A.传道者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E.父母与朋友角色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0.5分,共10分)。1.(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2.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3.学生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的人。4.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5.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6.(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7.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

8.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9.(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

10.(库姆斯)等人所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及(伊利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11.(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德育是否达标的标准。

12.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课外活动。13(杜威)提出的“做中学”教学原则和陶知行的“知行统一”原则,都反映了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法。

14.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15.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他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曾有“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之说。

16.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说,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18.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_(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9.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通过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来实现的。

20.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即(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四、辨析题(共15分)。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3.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认识的基础。

4.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5.人的各项能力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也无法改变。6.教师的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教师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的工作,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的? 2.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3.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是什么? 4.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怎样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5.简述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6.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关系。

2.论述小学德育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3.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特点? 4.试述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小学阶段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四、辨析题 1.(×)。这是对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素质教育认为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基础,每个学生只有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教育,才可能是接受了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各级给类人才,通过针对性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社会也得到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2.(√)。3.(√)。4.(√)。5.(×)。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但就一般人而言并不是相差很大。6.(√)。

五、简答题

1.答:教师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的。

第一,搞好教学工作。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由此决定了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教学,首要任务是教学任务。当然教学绝不仅仅意味着全面地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同时也意味着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品德、审美观和劳动观。第二,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教师通过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他们的体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个性。

2.答:确定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教育目的既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那么它的制定必然既要符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又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任何将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割裂开来的观点,都会使教育实践误入歧途。

首先,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这就使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古代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少数统治阶级的接班人,现代社会则要培养理解统治阶级统治并掌握现代化大生产原理的社会成员;资产阶级要培养理解资产阶级统治并服务于资本主义建设的人,无产阶级则要培养理解无产阶级使命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人;东方文化氛围中的教育更注重服从社会,西方文化氛围中的教育则更突出张扬个性。其次,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教育目的直接指向受教育者,它预示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社会所希望的变化,因而教育目的的确定必然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在把教育目的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时,也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既有经验。3.(1)普及性;(2)基础性;(3)发展性。

4.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应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入手,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方可取得较好的成绩。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是:(1)不适度的自尊心;(2)学习动机不强;(3)意志力薄弱。针对以上心理特征,教育应注意如下两方面:(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热爱,因为他们经常遭到同学的白眼,家长的嫌弃。人格上得不到尊重,就会与教师、同学、家长处于对抗状态。教师只有爱他们,才能转化他们。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枧。强化学习动机,启发盘党学习;利用原有学习动机的转移,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利用其优点作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

5.(1)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

(2)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3)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一是遵守法律、法规;二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要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六、论述题

1.答: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1)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予教育实践

教育科学研究是从教育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在教育发展的初期,没有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和人员,人们是在教育实践中研究教育活动,增进对教育的认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活动日益复杂,仅靠在教育实践中认识教育问题已经满足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于是教育科学研究从教育实践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及研究管理机构,出现了专职的研究人员和特定的研究对象,产生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即便如此,教育实践当中的问题仍然是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2)教育科学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科学研究是为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根本任务就是为教育实践服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服务形式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认识成果.通过指导教育实践来实现服务目的。教育科学研究曾一度出现脱离教育实践进行单纯理论研究的倾向,表现为教育科学研究成为置身于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专职研究者的领地,而身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教师却处于教育研究的旁观者和配角的地位。这样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没有多少价值。3)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

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源泉和动力。教育实践的丰富和改革,必然要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及时回答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4)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否有价值。归根结底是看它对教育实践起多大的作用。因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主要不是看其逻辑是否严密,表达是否流畅,而是要看它能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2.知、情、意、行是构成儿童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求。知即道德认知,这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情即道德情感,对儿童德性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行为过程中顽强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四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这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具有统一性,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但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要根据具体情况,深人分析儿童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总之,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3.正确理解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特点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人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认识,都需要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更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但是学生掌握了知识不一定能提高思想。因此,要使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影响,必须在思想深处引起共鸣,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善恶观念、爱憎情感和价值追求。

(2)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是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状况、他们的学习动机、目的与态度,对他们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他们的观点。促进他们思想的提高;学生思想提高了又必将积极推动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

(3)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二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4.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在小学阶段应达到的目标是:

第一,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勇敢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二,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

篇5: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5.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6.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2.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6.“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8.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臣习A.教学法

B.沟通

C.教劳结合D.协调

19.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必须

A.注意观察

B.培养良好的班风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了解和研究学生

20.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21.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22.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23.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4.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25.《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A.发展基础教育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

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E.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6.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27.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28.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29.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30.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A.政冶教育

B.知识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31.课程计划 32.教育研究

33、教学模式

34、教育途径 35.谈话法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36.为什么说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37.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38.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 39.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五、论述题(10分)

40.结合教育实际论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六、案例分析(10分)

41.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后的自我感受,请结合新课程改革,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这一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进行相关的评析。“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但一想到考完后可以玩电脑游:戏,便好受多了。我认真的做卷子,不知不觉就写完了。老师把试卷发下来做试卷分析,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高兴多了。可老师做试卷分析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扎句话,老师就走过来,说让我、不要太高兴,虽然是72分,但是全班第48名,是倒数第四。我的头立刻低下去,我考的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2.B【解析】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

3.D【解析】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4.C【解析】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5.C【解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6.B【解析】考查全面发展的内涵。

7.B【解析】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在同一阶段是不乎衡的。8.B【解析】严师”和“棍棒”为外在力量。

9.A【解析】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10.C【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11.A【解析】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

12.C【解析】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直接经验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13.A【解析】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

14.D.【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5.C【解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6.A【解析】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

17.D【解析】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社会性功能。18:B【解析】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19.D【解析】班主任首先应当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20.A【解析】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

21.BCD【解析】文法、修辞、辩证法是古希腊“三艺”的教育内容。

22.ACDE【解析】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公共性和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

23.ABC【解析】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24.ABCD 【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分四个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5.ABE【解析】立法宗旨指的是立法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完成的任务。

26.ABC【解析】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27.AC【解析】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更新。28.ACD【解析】学校教育可能通过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29.BCDE【解析】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功能有: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30.ACDE【解析】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不包括知识教育。

三、名词解释

31.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是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任务,由 刊杂志,以确保思想上的领导权。

(3)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反映在受教育权上,是否能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受教育权一般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或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所决定。

36.【答案要点】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知识,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又能促进学生互相启发,相互帮助,发挥集体教育作用。(3)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37.【答案要点】(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38.【答案要点】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而是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父母与子女间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情感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运用,不但使子女易于接受,还能受到独有的熏陶和感染。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设有固定的模式,比较自由,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

五、论述题

39.【答案要点】(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上一篇:监狱文明执法心得体会下一篇:提示冲厕所的警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