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2024-06-28

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通用14篇)

篇1: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乡村的空气真是清新,比城市里好多啦!我站在空地上,深吸一口气,啊!空气像是洗了一样,把我每一个毛孔都打开了,使人神清气爽。

蓝蓝的天空,上面还飘着几朵洁白无瑕的云朵。有的像一头大狗熊,看!它那圆圆的大脑袋下面还有比脑袋大几倍的肚子,我想它里面一定装满它最喜欢吃的蜂蜜吧!咦?它那手上的东西是啥?我猜一定是它的小宝宝把!有的像一条威风凛凛的龙,它的龙头高昂着,好像正片天空都属于它,头上的脚若隐若现,长长的身子上还有“鳞片”,旁边还有锋利的爪子,上面还有一丝光泽......

从远处看,连绵起伏的山岭就像巨大的驼峰。春天,山林里就可热闹了,孩子们都来了。男士们有的捉迷藏,有的在捉螃蟹,还有的在游泳。女孩子可不敢捉那家伙,她们只有在花丛中做花环。秋天,硕果累累。叶子也变成了红色,像蝴蝶一样落了下来。水果也很多,苹果、椪柑、橘子......数不胜数!冬天,孩子们又来了。雪姑娘给大地穿上了白色的羊绒大衣,也像给小草们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孩子们在山林里堆雪人、打雪仗,欢笑声从林中传出来,一直传到很远的地方。

田野里,红的一块,绿的一块,合起来,就像一块披萨分成了好几块。农民伯伯在种瓜、施肥、浇水,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走进小院,你会看到红的、紫的、绿的瓜。红南瓜那圆滚滚的身子看起来像个大胖子。绿丝瓜撅着屁股,紫茄子瘦瘦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院子里还有鸡、鸭、猫、狗,猪圈里有几头膘肥体壮的猪。我给它们扔了几片白菜,它们一拥而上,白菜渣飞得到处都是......

乡村,我喜欢这里,这里让我记忆犹新。

公众号:长阳笔畅黄老师作文

篇2: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当夕阳把它的余辉洒向大地时,在鲜艳的余辉笼罩下的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人们的生活显的更加美好。

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安逸,血红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漾起了圈圈波纹,像一条条红绸子在水中轻轻地游动。几片树落到水中,像一只只小船漂游到了远方。几位老人在河边垂钓,没有一点倦意。

乡间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赶着一群牛羊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一只可爱的小羊跑到母亲身边撒着娇。有几个淘气的孩子坐在牛背上唱着乡村的儿歌,也有些孩子拿着鞭子驱赶着那些调皮的牛羊。他们的“歌声”和着孩子们的歌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歌”,与夕阳和天边的晚霞一起撒在这乡间的小路上。

田野里,红红的晚霞像血一样红,抹在云天,铺在地面,劳动一天的农民伯伯的笑脸更加红润了。他们望着那些被霞光照得金灿灿的田野,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了。

被一棵棵果树环绕的农家小院更使人陶醉。夕阳的余辉透过浓密的树林撒在雪白的墙壁上,给它抹上了一层黄澄澄的颜色。烟囱里冒出缕缕炊烟。天上白云朵朵,几只燕子正准备归巢。门前的鸡鸭在场地上觅食。当最后一缕霞光渐渐消失后,放眼望去,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衬托出美丽又安详的夜。人们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气氛中。

篇3: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1 风景园林中乡村景观融入的意义

1.1 乡村和城市融合的必要性

现代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公共休闲场所,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功能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市民对于风景园林中乡村景观的融入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从远离城市的县乡迁入的市民,城市化的氛围和环境并不能磨灭心中的乡村情愫。把乡村景观更好地融入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是乡村融入城市的表现,是城乡结合的需要,让城市园林风景更多地与大自然相结合,在释放市民情绪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人口增长给城市的压力。

1.2 园林艺术的体现

艺术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艺术作为精神生活的体现,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乡村景观的融入。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运用一些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对乡村景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还原和加工,并结合国外的优秀案例,使风景园林实现乡村风和现代化的结合,对城市生活田园化的转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代化园林的打造中融入乡村景观因素,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农耕文化、提倡勤劳节俭的作风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乡村和城市的融合,从视觉效果来看,也是引人入胜的。

1.3 变化性和地域性景观展现的需要

返璞归真的乡村景观,是人们对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追求,人们历来对于自然景观有一定程度的追崇心理,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如何让风景园林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中。乡村景观因为有植被的存在,可以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可以达到影响人们情绪的效果,使风景园林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局限于视觉效果本身,还融入了情感和效果,动静结合,将风景园林的活力彰显出来。

中国的乡村数以万计,乡村文化也数不胜数,通过展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以传达不同的乡村文化和民族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国民间淳朴但是又各有特色的风土人情,这对于风景园林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风景园林中乡村景观融入的原则

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精神文明的进步,现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是时代的需求。把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设计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2.1 保护和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乡村景观资源稀缺,尤其是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是当地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缩影,在规划建设乡村景观时应该注重对既有资源的保护,尽量不产生破坏,在保护既有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时更要注重和既有自然景观资源的协调和融合,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和感官上的舒适。

2.2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在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体现多元性和多样性,每个地方的文化特色都丰富多彩,接纳各种特色的乡村景观,用艺术设计让其充分融合在一起,在建设时注重不同乡村元素的搭配和协调。乡村景观的融入还要尽可能地避免私家田园风格和家庭式景观,风景园林是城市的名片,必须有体现城市特色的风格,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尽量挑选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

2.3 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是指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要做到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历史因素的和谐统一,这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考虑景观的统一性和和谐型,更要考虑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将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纳入考虑范围,让乡村景观科学合理地融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当然,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也不能追求感官极致而铺张浪费。总之,实际设计过程中,现代化的风景园林应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和民族习惯,以保护为前提进行改进和规划,减少对环境和农田、植被的破坏。

3 风景园林中乡村景观融入的方法和对策

3.1 延续文化和历史,借鉴西方的设计经验

风景园林中融入乡村景观必须注重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的保护,并在后期的建设中加以传承,对于乡村文化也能起到传播和发扬的作用。西方国家特别重视乡村景观的建设,在西方人心中,乡村是人类居住的最理想环境,西方的风景园林设计受乡村景观的影响很大,他们的风景园林融合了耕地、牧场等多种景观,乡村景观呈现出季节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例如,在园林中用一定面积的土地专门规划成牧场、耕地等风景,这是西方实用性风景在园林中设计中的体现,我们的设计师可以借鉴西方的设计方式,将耕作之美在设计中加以表达。

3.2 保护和加入农业耕作景观

乡村景观是文化、历史、风俗、经济水平的融合,它并不单纯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将属于乡村景观的因素进行糅合,进而达到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展现民俗的目的,同时记载丰厚的文化价值。现代化园林景观在实际建设中,要注重农业的保护,在构建独特且富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景观的同时,保留农业的原始风貌,城市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风景园林的设计更要保护好农业,以及原始植被、地形地貌等自然产物。同时,在没有农业的风景园林中也可以加入农业的元素,比如规划一块地或几块地,种植不同的农业作物,如高粱、小麦、水稻等,由专人负责栽种、收获等日常维护,在作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色彩丰富的品种。西方国家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喜欢加入耕地景观,他们认为农民是首席的园林设计师,耕地是极具美感的风景。我国的梯田就是很美的耕地景观,我国的设计师可以考虑在园林中加入耕地风景,以我国的梯田作为灵感,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

3.3 加入田园风光

作为人类的重要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乡村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改造,展现出了独特的田园风光。在风景园林中融入乡村景观,可以运用富有特色的田园风光增添乡村景观的美感。比如,搭建一定范围的景观平台和矮墙,在平台上打造别具一格的乡村田园景观,同时可以在平台上将风景园林的其他景色尽收眼底。又比如,在公园的设计中,可以专设长500~600 m的乡村景观绿色通道,通道被各种乡村特色的植被围绕,在通道的尽头,设计一定面积的乡村田园景观,可以混合各类乡村景观修建,也可以是某一类乡村景观。科技的进步让风景园林中乡村景观的设计有很多种可能性,设计师们应在注重延续历史、传承地域文明的同时,打造更加丰富、更加生态、更加多元的风景园林。

4 结语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体现着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艺术的进步和提高,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传承了民族历史文化。乡村景观的融入,给现代化的城市中的风景园林增添了乡村气息,使园林设计更多元化,体现了城市的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的发展和完善,对和谐社会环境的构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是艺术发展的需要、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内容的需要,怎样提高对乡村景观融入的规划建设水平,让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的标签更加引人入胜,是当前艺术设计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有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中华民居,2012(19):3-4.

篇4: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推荐第一站:漫游杜鹃花海

方位:胶南大珠山

花如潮,情如海。

片片杜鹃花丛绚丽地点亮了山中初春的暗淡,让人们置身其中,不停地拍照留念、啧啧赞叹,杜鹃的春色感染着游客们的心,配上秀丽的水云灵气,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素有“春来飞红第山”之称的大珠山距胶南市区1公里,自古就被誉为“州中第一胜景”,尤以巍峨挺拔、风光秀丽而名播天下。而这美丽之中最美丽的则是珠山秀谷,这是个神奇的山谷,在大珠山东侧,北距胶南市区8公里处。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茂盛,花草繁多,年四季长青的树,三季盛开鲜花,芙蓉花成片,棠梨花、迎春花星星点点,野玫瑰星罗棋布,最被称道的是千亩天然杜鹃花。每年四月,小溪旁,山坡上,石缝中,杜鹃花在黄的迎春、白的棠梨映衬下,热烈奔放,红透山谷,气势夺人,被游人称为长江以北地区的奇观。

阳春四月大珠山的杜鹃花开得满山遍野,气势;士观,珠山秀谷里涌起花潮人潮。此时盛开的,仅是大珠山杜鹃花的种,当地人叫它“蓝荆子”。它的花,红中透着蓝晕,象是炉火燃到纯正时的颜色。到四月底,这种花谢了,有的人就认为花潮退了,其实不然。这时候,你从蓝荆子花区再往上走,可以看到大珠山杜鹃花的另

个品种——映山红相继开了。它是猩红的颜色,

“五”开得正当时,花期持续近个月。它虽然没有蓝荆子那么多,但大多数开在悬崖峭壁,凌空含笑,别有风韵。

大珠山涉石阶而登山的人们,还可以路观赏到“春水垂钓”、

“牧童短笛”、桃花伞舞、太极神韵、金猪祈福、古乐欣赏等情景小品,在山林野趣中又平添份份的惊喜。在这人与花相约相会的节日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穿插其中,让人乐不思蜀,领略着大珠山的休闲境界。

大珠山风景区主要有石门寺和珠山秀谷两大景区。石门寺景区以佛教文化旅游为主题,有始建于北齐时期的石门寺、造像石窟、墓塔林、麻衣庵、朱朝洞、吟诗台等。景区内奇石众多,惟妙惟肖,最壮观的当属天然大佛,佛身通高405米,端居山巅。

推荐第二站:梦醉樱皇谷

方位:胶南市铁镢山南麓的大崮村

这里是花香美丽的地方,是宁静、神奇、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碧蓝如洗的天空,巍巍壮观的山脉,艳丽醉人的樱桃花,古香古色的老屋,既有自然的绝色美景,又有浓厚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气息。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理想之乡,春芳时节樱桃花开满山谷,像是一幅优雅的油画,散发着淡淡的芬芳香味,娇艳欲滴、红颜初展,这就是人间胜地青岛樱皇谷景区。

青岛樱皇谷景区位于胶南市铁镢山南麓的大崮村,距张家楼镇驻地9,2公里,距市区中心12公里。四面环山,山高坡陡,呈漏斗形,使之形成独特地理“小气候”,昼夜温差小,春来最早,冬暖夏凉,谷内有近千亩的樱桃树,其中最古老的樱桃树已经300多岁了。更有景点“肇星石刻”“一滴泉”“月亮湾”“太阳岛”“张谦宜纪念馆”和水上儿童乐园等。是一年四季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漫山遍野谁人载,九天仙果下凡来”。樱桃自古被誉为“早春第一鲜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樱皇谷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此地樱桃颗粒饱满,味美甘甜,深受游人喜爱。迄今为止,已逐渐形成近千亩樱桃种植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樱桃之谷”。近年来,张家楼镇在大崮村试点樱皇谷模式,成绩斐然。招商引资5000万元建立青岛樱皇谷景区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2010年连续举办两届青岛樱皇谷景区樱桃文化节。在山间开道修路,营造优美景点,吸引游客20万人次,直接带动景区和农民增收500万元以上。

“对一个夏日里的顽童,多大的树冠,多大的逍遥!当舌头能舔到绿叶,一滴馋涎,一粒樱桃!”……这是驻美期间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写的一首诗歌《姥姥的樱桃》内的一段,虽尝过美国、北京的樱桃,但对大崮村姥姥家的樱桃总是念念不忘。如今这首诗被全文镌刻在一尊石雕上,矗立在樱皇谷里。李肇星先生对樱皇谷景区极为赞叹并亲笔题字“樱皇谷”。优美的景区仅运行一年多,就先后被授予“中国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国家有机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山东省乡村旅游特色村”“青岛市农业旅游示范点”“胶南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称号。未来将发展成为登山、度假、历史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展览体验和乡村旅游、会议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运动基地和胶南有机农产品集散批发基地。

推荐第三站:和草莓的美丽邂逅

方位:胶南大场镇

初春的季节,外面还是春寒料峭、万物待复苏的景象,但是大棚内却暖意浓浓,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时节,来到青岛草莓采摘园,感叹“一抹红颜青上垄,满面桃花笑春风”醉人画面的同时,大快朵颐那鲜嫩多汁、香甜可口的草莓,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驾车前往,胶南大场镇,这里远离城市的喧闹,一年四季盛产各种水果。初春寒意尚未褪尽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去草莓采摘园,和草莓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吧。

从1998年开始,大场镇在胜水西北村探索大棚草莓种植之路。经过5年的发展壮大,于2004年成立了草莓协会,免费对草莓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北上南下联系销售。2008年,只有130户的胜水西北村已发展大棚户100多个,全村86%以上的劳动力从事草莓生产,户均增收1.8万元以上。胜水西北村也凭借草莓种植优势,被评为青岛市“一村一品”特色村庄。

在胜水西北村的带动下,大场镇的南辛庄、胜水东北村等30多个村庄逐步发展成为胶南市草莓种植专业村,绿色A级草莓基地达到4000亩,注册形成“从荣”、“胜水”等两个草莓知名品牌商标,所销产品在北京、青岛等一二线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出现草莓在棚里还未成熟即被预订抢购的喜人局面。

推荐第四站:茶叶与蓝莓比翼飞

方位:胶南海青镇和张家楼镇、藏南镇、宝山镇

每年5月份,在素有“绿茶之乡”美誉的胶南市海青镇,都会举办“绿茶采茶节”:采摘新茶、品茗赏竹、登山健身……那时你来到海青镇,就会置身于一个茶的世界,为海青茶的悠长清香所深深陶醉。

“海青茶为什么这么香啊?”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与海青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海青茶原属安徽祁门槠叶群体品种之一,1966年引入海青镇。这个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属温带季风气候,土壤颗粒较均匀,粘粒含量低,非常适宜茶叶生长。而且此处远离交通要道,没有任何“工业三废”污染源,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因此,海青镇成为了山东省北

茶科研中心命名的青岛地区唯一的“北茶科研基地”。

蓝莓,胶南的“蓝宝石”。

胶南,以极其特殊的土壤条件和凉爽的海洋性气候,成为蓝莓最佳生长地。蓝莓(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一种是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240公分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2000年引进蓝莓种植,实践证明,胶南的土壤、气候、光照、降雨等诸因素,非常适宜蓝莓栽培。经权威专家认定,胶南是全国最佳蓝莓栽培区域之一,到目前,胶南市蓝莓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39万亩,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1/3,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生产县,种植基地遍布全市各镇(办事处),其中核心区张家楼镇、藏南镇、宝山镇现有栽培基地1.5万亩。胶南市已成为闻名全国的“蓝莓之乡”。

2011年胶南蓝莓基地将发展到4万亩,2012年发展到6万亩,2013年发展到8万亩,2014年发展到10万亩。发展到10万亩以后,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保障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胶南将重点扶持沃林干亩蓝莓精品示范园、隆辉干亩蓝莓精品示范园、宝山镇有机蓝莓示范园三大蓝莓园区建设,为蓝莓产业发展打造精品模板,带动全市蓝莓产业发展。三大园区将建设成蓝莓无公害生产技术对外展示的基地、蓝莓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园区建设集冬暖棚、大拱棚、露天种植于一体,在蓝莓生产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观光旅游。规划建设完成后,通过采摘园的方式对外开放,将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打造“都市农业”新经济模式,将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使之成为推动胶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篇5: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走到春天的田野中去,美丽的花朵妹妹争先恐后的开放,好像在比美似的;柳树姐姐与大树哥哥都生长了嫩绿的枝丫;小草弟弟们好奇地探出头来,观望着这美丽的世界。

夏天,黄昏来临,天边的火烧云也出现了,一会儿像凶猛的狮子;一会儿又像可亲可敬的小猫咪;而一会儿变成了红色的小绵羊。

到了秋天,瓜果飘香,金黄色的稻子披上了一件橙色的大衣,成熟的玉米像长了胡须的老头伫立在那儿,花生弟弟们,把头埋在地里,生怕被人挖走似的。

隆冬来临,树木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草地盖上了温暖的被子,田野里一群孩子在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十分开心!

篇6:写乡村风景的作文

你们到过乡下吗?见到过乡村那美丽如画的风景吗?如果没有,那么就跟我一起畅游吧!先跟我到田野里看看吧!那里的风景最美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又黄又香的油菜花,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闻到它那浓郁的花香啦!来到近前,真担心自己会醉倒在浓浓的花香中。飞舞的蝴蝶,引诱着我向前追去,只是那来来往往的、勤劳的蜜蜂,提醒着我别再近前了。阵阵微风吹来,摇曳着绿油油的麦田,抖起一阵阵毛茸茸的波浪,想象着:初夏到来,麦子熟了,那一颗颗小麦都像是用金子雕刻出来的,它在用麦芒和麦穗谱写着农家的“丰收曲”。来,我们再去小河边游玩,到那里你会看到鸭子们的“舞会”,在这场舞会中,一定有一个“演员”在“高歌”,其他的“演员”则在水面上跳着“芭蕾舞”,这是多么盛大的一场舞会呀!舞蹈的名字就叫“白鸭河”。游完了小河,再去农家庭院逛逛吧,那里的柴草就像小屋子一样堆在一起,公鸡炫耀着自己那威武的将军装,母鸡带着小鸡悠闲地寻找着美食,小狗一边啃着骨头,一边用警惕的眼光巡视来人……傍晚,乡下的人们端着饭菜聚集到村头,一边享用自做的菜肴,一边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不时的笑声和热闹的场面,就像一场隆重的晚餐宴会。乡下的风景,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什么季节,都美丽如画。

篇7:描写乡村风景的作文

春天,迎着春风摆着枝条的柳树,像一个个士兵守护着乡村的马路,净化着村里的空气。粉红色桃花竞相绽放,就像在比美似的;花丛中的树底下,一棵棵小草和野花露出头,好奇地看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夏天暖暖而至,在湖边,一朵朵荷花随风摇摆着,美丽洁白,四周的人们忍不住为它们拍照,记录下这美好风光,包括那些跳舞的小女孩,与荷花一起翩翩起舞,溪水为她们伴奏。在乡村,大自然夏季的魅力,展现在明媚的阳光下。

秋天悄悄来临,玉米露出金黄色的牙齿,好诱人!农民伯伯丰收了,想起姥姥煮的玉米,口水流,嘿嘿……果园里苹果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好想摘一些,只是还没经果园主人允许进入,我不能“偷摘”。祝伯伯丰收快乐!瞧路边胆小的小白菊,也抬起了头,仰望这丰收的果实,丰收让它忘了胆怯。

降温了,棉衣穿在身上,冬天来临,宽广的田野,绿油油的麦苗盖上了白雪,轻盈的雪花随风起舞。大树的每根枝条上,都包裹着银白色的雪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撒下来。慢慢地迎来了新年,农民伯伯忙了一年,美味的年夜饭是他们朴实的幸福……

篇8: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1 乡村景观概述

乡村景观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农业活动, 开发自然, 实现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 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 实现对自然界的雕刻, 很好地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农业耕种的生态文明, 乡村的空气、阳光、水以及一系列整齐排列的田地, 无不体现出人们对于自热生态的热爱, 展现出大自然同人类的和谐之美。乡村景观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城市和农村开始逐步地融合, 乡村景观必然会作为城市园林规划的一部分, 被有计划地安排和开发, 保留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

2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策略

2.1 传承乡村的历史文脉

乡村的历史文脉主要是指乡村在长期的发展中, 逐步形成了历史文化, 这种乡村的历史文化有着很大的独特性和原创性, 对于乡村的历史文化应加以保护, 由于我国许多的乡村文化, 在乡村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被磨灭, 乡村文化必须作为历史文化加以保护, 避免其被城市化进程所磨灭。乡村历史文脉具有乡村的地域性, 城市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中, 可以将设计的概念延伸到乡村景观, 比如, 在城市的风景园林道路上进行骑行, 可以设计在道路的尽头展现出乡村的耕田或者农村的建筑物等。此外,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 可以采取农家乐的方式, 将乡村的一部分田地改造为农家乐, 方便城市居民通过耕种农田, 更好地体验农家风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乡村景观必然会逐步融入到城市景观中, 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时, 必须保留乡村的道路、河流等体现出乡村风情的部分, 避免乡村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丢失。

2.2 增加农业体验, 体现田园风光

目前, 我国城市居民, 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们, 很少接触到农业劳作, 对于农业生产的知识缺乏了解, 不明白耕种的意义, 同时也不懂得各种果蔬的成熟时间和耕种时间等, 针对这些问题, 城市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时, 可以融入农村的乡村景观, 使城市居民体会到乡村的劳作乐趣, 城市居民加入到乡村的耕作不仅是单纯地体验农业劳作, 而是对于我国的农业文明、乡村的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内容体验。在乡村的景观建设上, 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农业体验地和农业体验馆等, 进而构建出一个全新的乡村景观, 让城市居民可以更好地体验出乡村景观的独特性。我国在举行每一届园博园的展览会上, 都对于乡村的田园景观有着很好的展现, 比如, 在江苏南通举行的园博园展览中, 有一个名为“桑树村庐”的自然景观, 就是通过融入乡村景观, 将桑树、茶树、棉花、向日葵等农作物加以点缀, 进而展现出一个全新的乡村自然景观, 而这也成为城市近郊的生态基地。

2.3 统一规划风景园林与乡村景观, 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我国, 部分风景园林的景区逐步开始呈现出半开放式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在进行自然景观的设计时, 将风景区内原有的乡村景观很好地保留下来, 融入到新的自然景观设计上, 这样不仅保留了乡村景观的独特历史文化, 还很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效益的统一。游客在持票进入自然景区之后, 原有村民依旧在进行以前的劳作, 并未产生影响, 有的居民甚至在景区内经营起一些乡村景观的生意, 有的游客在景区内会选择农家乐餐厅进行食宿, 晚上还可以参与到当地的户外娱乐活动, 不仅保留了农村的乡土民情, 同时也减少了因为景区规划而不必要的变迁工作, 实现了乡村景观同风景园林景观建设的统一性。

3 结语

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乡村农业劳作同自然生态相互影响, 和谐发展才共同造就的自然景观, 其不仅体现出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 同时也展现人和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现在。将乡村风景融入到风景园林的建设之中, 不但可以实现对乡村风景和乡村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同时也是城市园林风景建设中的一个新的思路, 城市景观不仅可以更环保, 还可以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乡村景观融入到园林景观建设之中, 不仅体现出园林景观的独特思路, 还可以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还可以使城市居民更好地体验乡村的文化, 体验乡村的风土民情。

参考文献

[1]黄诗凯.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8)

篇9: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关键词]乡村景观;历史园林;现代园林设计;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乡村景观规划

自人类定居以来,乡村一直都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人类在乡村地区因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展现了农业文明特有的田园风光。现代文明诞生之后,科学、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不管怎样,园林依然是人们“理想的天堂”,是人们为了补偿人与大自然环境的相对疏远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乡村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20世纪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乡村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观受到冲击,也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师涉足乡村景观规划的领域,可以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乡村风貌,提高乡村地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状况

我们从乡村景观与东西方历史园林、乡村景观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园林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优秀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查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影响园林设计的因素很多,哲学思想、自然观念、功能需求、艺术潮流、技术水平都会对园林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建设园林也就是建设一种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对理想生活环境有不同的认识,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这些地域特征除了纯自然环境之外,在相当程度上就体现在农业景观上。地域的农业景观对西方历史园林以及对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在其他知识结构体系的规划学科中。

二、乡村景观的概念

1.乡村

乡村,在现代地理学词典中的解释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生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国内外对乡村概念的理解和划分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乡村的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上及景观上与城市有明显差别。典型的乡村地区包括城镇、村庄、村落和环绕它们的开放地带;森林、农田、湿地、牧场及其它开放地带构成了围绕乡村居民点的环境。

2.乡村景观

景观一词自出现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概念的争议,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中,景观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纷繁复杂。论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景观以及乡村景观,认为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

三、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产、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和土地的适应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乡村景观的形成和构成来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生产性: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使用者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原有乡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完善、修正和创造,这种行为本身是以生产、实用为功能目的的,因此,生产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自发性:乡村景观的形成是“劳作”出来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使用他们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最低能耗下去满足生产、生活和居住的需要。

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受所处地域影响较大。另外还有生态性、审美性,还有文化与历史的体现

四、乡村景观的价值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乡村景观这种“人工化的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不断的体现出其所对于人类文明的内在价值。

1.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2.工业文明时期:对环境的意义

在延续着农业文明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的同时,乡村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鲜花盛开的果园、落英缤纷的田野等自然气息,在工业文明下也突出的体现出对于城市环境、对于城市居民的环境价值和休闲游憩作用,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也是智慧的源泉,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后工业文明时期:地域认知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乡村景观所体现的这些特点和价值意义,既是影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所应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H].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陈晓彤.传承整合与嬗变——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研究[H].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单德启著.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H].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韩炳越.风景园林规划中历史景观保护、恢复与更新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5]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J].新建筑,2004

[6]韩选棠.农村社区更新规划之基本理念与实务[J].台湾:农业工程学报,1992

[7]侯晓蕾,郭巍.感知意象一一西班牙风景园林师拜特菲格罗斯[J].中国园林,2005

篇10:美丽的乡村风景作文

今天的天气真睛朗,我怀着无比开心的心情和表叔表婶一起来到乡村里玩。我一进乡村就看到许多人都在市场买菜,可热闹了。我迫不及待的就钻进去看看:乡村与城市的市场有什么区别呢?市场的东西真是好多好多,数都数不清,其中一个地摊吸引了我 买小树苗的“小老板”。我在地摊旁转了几圈,卖了一棵树苗,我高兴极了。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个菜地,那里可真是花繁茂盛: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黄黄的油菜花,它发出的香味很迷人。一个个幼小的生命 小草,它坚强健康的茁壮成长着------很多很多的花草菜都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惊呆了,现在已经六点了,农民伯伯、爷爷、奶奶还在不断地拔草、种菜,我来到一个粪池,这个粪池与众不同,其它的是黑色的,也不怎么臭,另外一个是绿的很臭,如果再臭一点的话,应该可以把小草都臭死吧!嘻嘻!

再往前走,我看见一位伯伯在往一张白色的东西上堆土堆,这个问题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紧忙去问表婶,她说:“在薄膜下面的土上的肥料,如果粘了水就会被冲走,所以要用它来保护肥料。还起到恒温的作用。”这一讲我才知道。

篇11:乡村生活田园风景的作文

姑姑家的房子周围都是高大的树木,凉风阵阵,十分舒适,连风扇都不用开。早晨叫我起床的,不是上蹦下跳的闹钟,而是响亮的鸡鸣声,然后就可以听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家家户户开门了,吃过早饭,那些“上班族”开始行动,去田里干农活了。大多数是戴一顶草帽,骑一辆沾满泥水的电动车,有的会扛一把大锄头,有的会背一个袋。远处传来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

中午吃饭,就吃些蔬菜,这些蔬菜,都是自家种的,有茄子,青椒,黄瓜,玉葫芦,南瓜,丝瓜等,远离农药,简单却美味,吃着也让人放心。家禽当然也要吃东西,一群鸡围着人要食,争前抢后,生怕吃不饱似的。要是烦了,大喊一声“哦西”,鸡就跑开了,有的还没吃饱,不肯走,有趣的`是忠实的家狗会追得它们满院子跑。

夜幕降临了,拖拉机停止了工作,路上行人也没有了,一切是那么地安静。这个时间,是属于昆虫们的,蟋蟀、青蛙们开始了他们的演唱会,像是在给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表演。

篇12:描写美丽的乡村风景作文

来到奶奶家,我跑到村子前面,看到一个小池塘。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活蹦乱跳的,好像在玩捉迷藏呢!小虾挥舞着它那强劲的大螯,好像在向别人示威。水面上波光粼粼,有些小鸭子正“嘎嘎嘎”地叫呢,好像在唱歌!有些小鸭子正注视着水下,捕食小鱼儿呢!还有的小鸭子爬上岸,躲在树阴下乘凉呢!河边一排整齐有序的芦苇,正摇摆着身子跳舞呢!河岸上的一些柳树也不甘寂莫,在微风的吹拂下,嫩绿的柳枝擦过湖面,像小姑娘正在打理自已的长发,又像是调皮的小孩在轻快地舞蹈。

接着,我又来到了村后的田野,我走在田间小路上,一阵阵泥土的清新夹杂着淡淡的青草味不停地往我鼻孔里钻。路旁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有紫的、有红的、有蓝的……田野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微风一吹,像掀起了一层层金黄的波浪。我用力地一吸鼻子,一阵浓香扑鼻而来,蜜蜂和蝴蝶也不想浪费这美好的时光,它们翩翩起舞,正忙着在花间采蜜。农民伯伯正忙碌着在田间给麦苗浇水施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微笑,似乎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篇13:乡村的风景优秀作文

1 风景园林中融入乡村景观的价值

1.1 展现乡村艺术景观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筑的过程中融入乡村景观,并借助现代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对乡村的景观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加工,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将乡村的景观的艺术表达出来。同时在这些条件下,可以结合西方现代化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等手法,对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进行现代化的改进,加以融入中国传统的田园风貌,必定会对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

1.2 增加田园风光

城市生活的状态是忙碌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格局下,很难形成田园中悠然的气息,但是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适当加入乡村景观后,就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给城市中忙碌的人群一个休憩的空间。在提供休息场所的同时,更是对都市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参考,使城市发展能够包容乡村的特色。由于城市中所堆砌的高楼大厦给人以压迫感,逐渐人们开始向往田园生活。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将乡村景观融入,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对乡村风土人情的一种表达。乡村景观作为我国历史及风俗的发源地,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积淀。

1.3 运用田园风光增加农业体验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针对不同的土地资源,规划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设计。同样乡村景观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更是对土地上自然景观表达了尊重,将乡村中特有的自然景观文化意蕴带入到城市的建设中,为城市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供了条件,并且对现代化城市的园林景观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适当的融入乡村的艺术特色,不仅是对当地环境文化的体现,更成为都市人群能够了解乡村生活的便利途径,让人们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有新的体验。以无锡东方田园项目为例,规划设计之初就已经将其分为六块区域,结合当地的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化的产业发展,以乡村休闲和文化旅游为引擎,引领农业增效、产品升级。整体构建生态旅游,绿色产品,创意文化三个产业互动转型的发展,促进城乡文明互动,形成城乡社会一体化(如图1)。

2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融入的原则

2.1 保护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资源进行管理,不能够对耕地资源进行破坏,造成对特色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而在对乡村景观进行保护的过程中,首先是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的保护,因为这些都是当地环境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的缩影,在进行景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已有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尽量减少破坏。同时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生态资源的保护,进而在最大程度上追求视觉的美感和感官上的舒适。

2.2 开放性基本原则

乡村景观在融入的过程中需做好及时的规划工作,并且需要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将乡村的景观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中去。开放性的原则主要是在乡村景观在融入的过程中在最大程度上吸收当地的文化特色,将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表现出来。同时运用不同的手法,将这些艺术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进行一定的搭配和协调。无锡东方田园项目保留了自然元素及村落格局,运用建筑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场地关系,从而产生了内在吸引力(图2)。

2.3 遵守协调性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的建设,属于对自然景观的改造,这就需要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统一,并需要对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三者进行综合考量,使其在整体区域中有一定的统一性。所以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协调性,保证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三者的统一,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其重点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做到与城市同步发展,以避免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现代化的园林景观需要充分尊重历史和环境,以保护既有资源为前提,进行最有效的建设工作。

3 乡村景观融入园林景观中的方法

3.1 延续其艺术和文化历史

园林景观在融入乡村景观时,必须注重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的保护,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播和发扬的作用。在对其设计的过程中,乡村景观需要充分的融入当地环境,结合乡村中特有的耕地、牧场等农业景观进行表现。乡村景观大多数存在季节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季节,也应有着不同的特色,这都需要设计者进行充分的考虑,将这些特点展现出来。在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景观后,对城市文化会产生互补,对地域特色文化创造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人文之间的和谐。

3.2 对田园风光进行应用

城市的园林景观,需要借助乡村中特色的田园风光,同样也可以对平台和矮墙等构筑物进行应用,展现花园外的乡村景色。作为人们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田园风光,在风景园林中融入了乡村景观,不仅仅对改变对传统的景观的认知,更是对乡村景观文化和历史的一种提升。例如无锡东方田园项目在设计过程中,运用采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利用其自然元素烘托意境,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气氛,又或者将其设计成装置艺术,摈弃繁复,崇尚环保,保留了田园风格的精髓(图3)。设计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适当的保留,充分将乡村景观和城市园林景观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3.3 加入对农业生活的体验

在乡村景观中,这不仅是人们对自然产物进行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更是对乡村各个地区不同文化历史社会风俗的一种聚合。在一般的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是无法进行传统生活状态的体验的,而我们可以通过对乡村景观和城市园林景观的结合,在其中增加适当的田园生活状态的体验,人们可以通过对其考察和学习,充分的体会到传统生活中的状态。同样在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建筑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农业的保护,在构建富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同时,不仅不能够对生态进行破坏,相反需要尽力保护原始植被和地貌环境,将乡村的景观融入其中,对城市园林景观增添色彩。

4 结束语

在如今生态环境的趋势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认识越来越深刻,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中,不仅是对城市建筑风格的改善,更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措施。这些融入的特色景观,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文化和历史起到了继承的作用而且城市园林景观融入乡村景观后,不仅是对城市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而且能够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很好的展现出来,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乡村景观融入城市园林景观中,具有很好的意义,值得在将来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2006.

[2]曹岩岩.浅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5):42-43.

[3]张维萍.乡村景观及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的运用[J].南方农业,2014,(18):45+53.

篇14:贵州乡村文化风景构成与特征研究

关键词:贵州乡村文化风景;苗族村寨;季刀上寨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41-04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文化风景是乡村聚落形成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深受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体现特定地域环境和一定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目前,国内外乡村文化风景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文化风景概念、特征、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形成与演变机制等方面,以典型村寨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不足[1,2]。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广泛发育的内陆山区省份,其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38%,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25%[3]。喀斯特高原山地峡谷环境使贵州的各民族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乡村聚落形态,其环境的封闭性也制约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各村落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形成了多样而又独特的乡村文化风景,使贵州享有“文化千岛”的美誉。而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城市化对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威胁,即使在贵州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并不发达的地区,也出现了乡村文化的断层、变异和失落,如文化传承人的断裂、乡村传统建筑文化的变异、服饰与语言的汉化、风俗与仪式的异化等。因此,以典型村寨为样本,探讨贵州乡村文化风景的构成与特征,将有助于揭示贵州乡村文化风景的内涵,对贵州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文化风景的内涵

风景,英文Landscape一词出现于16世纪末,在牛津字典中解释为“Everythingyoucanseewhenyoulookacrossalargeofland,especiallyinthecountry”[4],通常用来描述美丽的乡村风光。在汉语语言中指某地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泛指可供观赏的景物[5]。这里,乡村文化风景主要是指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地关系。

乡村文化风景是乡村文化最直观的展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中最小的要素是文化因子,文化因子又组成不同的文化层,一般可组成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部分,三个层次在文化体系中既相对独立,不同文化层表现各自的特征,彼此间又相互依存和制约,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构成的文化整体[3,6]。文化因子,是指作用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文化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既可指某个行为因素,也可指某种生产工具、某种思想、观念等[6]。

因此,乡村文化风景可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物质文化层是以村落环境为依托、经人类创造的自然物和建筑物,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人对自然的适应与改造的结果,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科技水平,以农业和民居为代表。制度文化是生活在特定村落空间的人群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各类活动,是以自然环境为活动空间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既受村落环境的间接影响,也受到诸多文化的直接影响,包括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3,4]。精神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村落空间人群的社会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宗教信仰、巫术、道德、心理与思维、性格、审美情趣、祭祀、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

三、季刀上寨乡村文化风景构成与特征

季刀上寨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东郊25公里处的巴拉河畔,“季刀”,苗语为JidDobVangleb,苗语音译为深潭,因村脚巴拉河中有深潭而得名。是一个建筑保存完好、民族风情浓郁的苗族村寨,是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村寨傍河背靠山脚布局,呈三角形状,村后依山,古木参天,村寨建筑古朴,有百年粮仓、百年古道、古花街等,寨前临巴拉河,风景秀丽,隔河为炉榕公路(图1)。

图1季刀上寨全景 (一)物质文化风景

1.农业文化风景

季刀上寨依山傍水而居,山上树木茂盛利于水土保持,巴拉河水流量充足,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匹配较好,加之山地地形,使其形成典型的梯田文化風景。又由于山地平地面积狭小,梯田面积大小因地形而异,大小不等,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田地面积,不得不用石垒砌将地形抬高,以增大田地面积。山地地形的局限性与良好的水热条件,使居住于此的苗族创造出随地形而异的山地梯田农业文化风景。

2.民居文化风景

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形貌与内部特征上,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内人对环境的适应、改造和利用,是人们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的结晶,具有深厚悠久的文化内涵。

季刀上寨苗族民居除少数已用现代砖混房,大多仍采用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特点,因依山前檐柱吊脚,多为吊脚楼。出于防潮的需要,多在山坡上选择向阳处建房,顺山势起落,彼此互不遮挡,使每一处房屋都能晒到太阳;采用木石结合,使木柱立于石柱之上,有效防护木头水蚀;同时屋顶采用歇山式,以防止雨水进入房间。现季刀上寨苗族民居,仍有按传统吊脚楼进行生活功能划分,底层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和农具等。但由于旅游发展需要,不少民居底层用于存放交通工具摩托车和堆放杂物柴草农具等,而牲畜和家禽于楼旁偏屋圈养,厕所则于楼旁或楼后以木材和树皮或砖石独立建设。又由于山地空间狭小,一栋木房常住两家人,所以季刀上寨110多户,只有57栋木房。传统吊脚楼的“阶息”(即“美人靠”)除仍承传妇女在此进行挑花刺绣的功能外,也大多装上活动玻璃或木板,这样即可在天冷起到保暖作用,又可于夏天拆开以透气凉爽。

nlc202309021138

(二)制度文化风景

在制度文化风景方面,尤其是宗族制度文化,在季刀上寨仍承传较好。寨内苗族现由男系血缘关系的潘、黄两姓家族构成,潘姓宗族是最早在此由同一祖先的4个子孙聚族而居,黄姓为后来搬迁于此,潘姓祖先与黄姓祖先结为异性兄弟,许黄姓在此永久居住。村里的芦笙场地上用鹅卵石镶成4个大型太阳鼓图案,代表最早在此居住的4大潘姓家族。两姓宗族现都仍各自保存记载其宗族历史的族谱。虽为无血缘关系的两姓,但由于祖先结为异性兄弟,两姓宗族在婚姻上其族规禁止两姓通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亦随之变化,两姓现已有3对通婚,但村里仍不提倡,老人们持既不反对也不赞成的态度。① ①根据季刀上寨村民访谈记录整理。

在家庭中,苗族很注意辈分关系,他们认为动物的肝脏和血旺是最有营养、最好吃的,所以一定要留给长辈食用。因此在他们的祭奠仪式中也是用鸡的肝、血旺、肠子等内脏。村里家庭男女分工仍沿男耕女织,即一般男人种田耕土,家里重活由男人来干;女人做轻活,做家务、照顾小孩,菜地一定要由女人来管。在宗族的公共财产方面,村中的百年粮仓现仍作为寨内共有财产,虽然现已不再缺粮,但村民们仍承传将部分粮食作为共有财产储进百年粮仓。寨后的风景林作为村寨的护寨林,一直作为两姓宗族追思祖先、体现族群凝聚力和权威的公共空间,在村民心中神圣不可侵犯,族规禁止砍伐风景林的树木,村民们一直恪守至今。① ②根据季刀上寨村民黄茂章访谈记录整理。

(三)精神文化风景

季刀上寨虽是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旅游开发较早,但村民仍然恪守着祖先传承下来的信仰、巫术、祭祀、文学艺术、丧葬、礼仪习俗等。村民现在仍然信奉“万物皆有灵”,村里的鬼师仍通过一定的祭祀方法和仪式活动来与自然神灵沟通,或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或卜卦决吉凶、求平安,或逐恶、祛病,或防鬼神报应等。如:村民现虽以去医院就医为主,但仍保留“过桥”风俗(图2)。这是村里一对夫妻没有男娃,请鬼师看了后,在寨门处搭一个桥,给他们引男娃的。②村里老人死后,一般都是土葬,由鬼师通过堪舆和占卦选定一块风水宝地作为安置祖灵之处,此处也就成为宗族和村寨最为神圣的地方,祖灵安居于此,便赋予了山林以神灵的庇佑,以风水宝地的形式,护佑着子孙。村民认为长辈去世,他们的灵魂虽然离开了身体,但仍然存在,所以他们要从去世人的坟前插上竹签直至家门口来引领灵魂回家。村里包坟葬仪都由鬼师主持仪式,由各家留在寨里的男丁来帮忙,仪式完毕后就在坟地周围用薪材煮食就餐,说明苗族僻居山林、自身团结,体现出族人亲情、友情力量,维系着一种团结、互助的凝聚力。

图2“过桥”此外,村里仍延续着开秧门、关秧门、扫寨等传统节日仪式,老人们仍然唱着开天辟地、洪水滔天、苗族迁徙、姊妹歌、牛歌、叙事歌等苗族古歌,村里仍流传着有关村子诞生的传说等。

四、结语

乡村文化风景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人地关系,其特有的“乡土”特征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从生产生活方式到精神领域都无不展示和延续着“乡村”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商业化、城市化等正影响着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村寨和乡村文化风景的载体正在消失,然而新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尚没有建立,村民住进新房或将传统民居改造,老人们传唱从祖先那里学来的古歌,而年轻人们则哼着流行歌曲,村民不再习惯穿着民族服饰,但却仍按祖先传下来的仪式进行祭祀。风格各异的乡村造就了贵州“文化千岛”的乡村风景,而社会的发展又使各乡村文化风景面临同一化的危险,因此,通过对乡村文化风景构成与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贵州乡村文化的内涵,有助于在旅游开发中突出各村的文化风景特点,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传统乡村文化风景中的优秀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勇.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58-61.

[2]赵静,薛德升,闫小培.国外非正规聚落研究进展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8(7):86-91.

[3]熊康宁,杜芳娟,廖静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30-110.

[4]OXFORDADVAN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M],TheCommercial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P.979.

[5]中國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大辞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69.

[6]陈惠琳,郑冬子,殷红梅,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00-112.

[责任编辑:曾祥慧]

上一篇:春季公司联谊会主持词下一篇:态度决定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