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课堂教学

2024-07-24

生动的课堂教学(精选8篇)

篇1:生动的课堂教学

构建“生动”的课堂教学

广元市利州区民族小学:李玉莲

何为有效课堂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课堂内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越高,教学越有效。简而言之,有效课堂教学就应该是“学生在动”的课堂教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动”是让课堂充满活力的前提,也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更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保障。陶行知先生也告诫我们:“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十八岁的老翁,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八十岁的青年。”那么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八十岁的青年,让教育充满活力,让学生永葆青春呢?

一、教师的情感是前提。

尽管课程改革淡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但教师仍然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因此,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回想一下,如果你对着高山大声地笑,它是不是也会回应你爽朗的笑声?假如你对着高山伤心地哭,回应你的也会是同样悲凄的哭声,对不对?高山亦如此,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呢?如果你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相信你的学生也会被你感染,满怀激情地上好这堂课的。

二、教学活动是主体。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一堂完整的课是由好几个活动或环节串起来的,“活动”体现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抱成一团,滚动发展。只要教师不仅自己动,还引导学生动,与学生互动,教学任务就会顺利完成,教学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一)、课堂引入环节

“引入”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但还是有很多人“引”不好,自然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这堂课的效率。“引“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种:(1)创设情境,通过谈话导入;(2)复习旧知,通过联系导入;(3)游戏热身,通过体验导入;(4)明示学习内容,开门见山直接导入;(5)情感沟通,产生心灵共鸣再导入。我们应该根据本堂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引入方式。我在教学《称赞》一课时,特地穿了一身新衣服,走进教室后问学生:你们觉得老师今天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吗?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吗?学生称赞了我,我肯定非常开心,孩子们也很开心。趁热打铁,我赶紧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认读生字。学生在老师没有教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小老师教等方法,认了很多的字,于是,我又来称赞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被称赞的喜悦。这样,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文产生了情感共鸣,既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又学到了知识,检查了预习情况,还享受到了称赞带来的乐趣,明白了称赞的作用,真是一举多得啊!

(二)、课堂学习环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应该充满活力。它需要入情入境的体验,需要积极的思考、创新的思维,需要活跃而热烈的氛围。如果教师能搞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的亲和度;能还学生身心自由,提高教学的自由度;能把知识整合并具体化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发现,提高教学的整合度;能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发动学生,发挥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提高教学的参与度;能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机制,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提高教学的练习度;能让学生学会联系新旧知识、联系不同学科知识、联系文化知识与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延展度„„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三)、课堂总结环节

有总结,才会有发展和创新。课堂总结与课前引入一样重要。总结可以是教师总结,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总结;总结可以是一两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句经典的名言警句,也可以是一个意义深刻的人生哲理;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重建知识结构,提高思想认识,升华精神情感。

(四)、课堂延伸环节

知识是在不断延伸的,在不断延伸的过程中,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课堂延伸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又是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资料搜集整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积累好词佳句、续编故事、排演课本剧、写课后随想等方式和途径来对 课堂进行延伸,对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和加工、创造。

三、学会提问是关键

陶行知先生讲:“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于问”。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因此,教学的成功不仅在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在于产生了多少问题。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是教育局长、是校长,还要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他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这样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是什么呢?他很早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出考试题,互相考,互相评卷。他与全班学生商定出题的范围、题型、分值后,人人都出一份,写出评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在出题的过程中,学生翻遍全书,反复思考,学生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了,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乐学。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也省了很多事,落个一身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要构建生动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提问是相当重要的。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创设情境,而不是直接提出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应该把提问权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对学生的预习有一个要求: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或不清楚的?在出示课题时,我也常会要求学生想一想:你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在学完课文,弄清之前的问 题后,我还会问一问:你现在还有什么想问的吗?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学《称赞》时,学生读完课文提出了很多问题:谁称赞了谁?为什么要称赞?是怎么称赞的?称赞之后别人有什么样的感受,自己又有什么感受?听了别人的称赞,他又会怎么做?学完课文之后,有个别同学又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果小刺猬没有称赞小獾,而是笑话它,又会怎样?如果是其他的小动物看到小獾做的凳子,会称赞它吗?我不知道怎么去称赞别人,该怎么办呢?一群农村二年级的孩子能提出这些问题,我感到很欣慰,而这堂课我们也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当然,一堂课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教师的提问,那样的话,课堂可能会成为一团乱麻或陷入死角。教师也一定要有问题,只是问题的质量一定要高,要提出能带动教学全局的、具有冲击力的问题。因为问题对于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弱智的问题必然导致弱智的回答。所以,教师的问题必须要让学生“跳起来答”,但一定要“跳”起来之后就能“答”到。

四、适时煽情是点睛之笔。

世界是刺激与反应的世界,学习的过程也是刺激与反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刺激越强烈,反应越明显。教师不失时机的恰如其分的煽情就犹如点睛之笔,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情感反应,产生共鸣,达到共情,从而更快、更好、更准地掌握知识。

(一)、煽情的朗读

我在教学《风筝和纸船》时,学生在基本读懂课文,完成知识目 标后,我发现学生的思想认识只局限于课文文本,还没有深入到“人文”的感悟。于是,我让同学们牵着同桌的手,想象自己就是松鼠,同桌就是小熊,然后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我喜欢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听我读课文,因为闭眼后会抛除所有的杂念,完全跟着我朗读的节奏走,情感随着我的语气而变化。)孩子们在我煽情的朗读中,经历着他们做朋友时的愉快、幸福,吵架时的伤心、不满,吵架后的后悔、矛盾,松鼠主动和好的勇敢、担忧,朋友和好时的激动、兴奋等一系列的情感体验。由于自己太过投入,读完之后,我的眼眶湿润了;很多的孩子睁开眼的第一句话都是:“太感人了,我都想哭了。”此时,孩子们的眼中已经含有泪花,我还需要说什么呢?孩子们自己一定也知道了友情是怎么回事儿了,自己该怎么交朋友了。

(二)、煽情的语言、动作和表情

还是讲友情的,一位老师借班上作文课——诗歌练习:《朋友》时,那煽情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其中,令各位老师叹服。“是啊,朋友就是考试时递过来的那块橡皮,在你有困难时帮助你的人。”“是啊,朋友就是窗外射进来的那一缕阳光,帮你扫除阴霾的人。”“是啊,朋友就是夜晚那轮圆圆的明月,在你前进路上为你照明引路的人。”„„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她总能用上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给学生不少的启示。特别是在发现这里还有自己的一位几年不见的学生时,她的惊喜,她的拥抱,她的话语,让很多人为之动容。整堂课,学生都在激情中演绎着自己对朋友的认识。

(三)、煽情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重要,一个合理的、激励性的、煽情的评价会让学生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子,确立努力的方向。

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不仅口动,还有眼动、手动、脚动、心动、脑动,他们就能构建知识、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就会怦然心动、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就会激情燃烧、思维活跃、生命勃发,就会其乐无穷!

篇2:生动的课堂教学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比较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教学是一种规范的行为,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准则,所以教学具有科学性。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教学过程的各方面都体现着艺术的基本属性。教学艺术就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富有形象的、情感的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活动的综合。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分的。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有一句话,精当地概括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从教学来讲,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如果教学达到艺术水平,说明教学达到较高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即达到“景”“情”“语”浑为一体的境界。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更突出地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艺术的本质属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语文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创作。一名作家如果缺少创造思维,那是绝不会写出好文章的;小学生作文也需要创造思维,否则,他也不会写出佳作。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发展儿童的语言。要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不能用教鹦鹉学舌的方法,教一句,说一句,就要教一句,会说三句。怎样才能让儿童学一句,会三句呢,关键就是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之一,就是采用了教鹦鹉学舌的方法,死死地教一句,学一句,不去开拓学生的思路,所以有的小学生作文不是写不出、写不好、就是抄范文。而情境教学正是抓住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情境教学本身具有形真、情深、意远、审美的艺术特点,非常有利于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儿童的语言发展很好,学生说话、作文,文思流畅,语言活泼。为了实现情境教学的创造性,在训练学生创造思维方面,李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出理论体系。如从“丰富表象”做起,为组合新形象打下基础。李老师认为要使孩子们的语言丰富起来,首先要丰富其形象,头脑里积存的形象多了,就会构成儿童思维的要素,有时就会组合成新形象表达出来。她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通过观察储存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思维的首要步骤”。这里生动事例太多了。孩子们经常兴致勃勃地跑来向李老师报告他们的“新观察”:老师,桃花开了,五个瓣的。我发现小蝌蚪已经长出了两条后腿。昨晚,我数星星了,一共数了364颗。老师,我把一块石灰扔在水中,它嗤嗤地响着,还冒着热气。学校里刚锯下的那棵枯树已经五岁了,因为它的年轮是五圈。不过,为什么树杈上的才有三圈呢?……

这些观察结果的表述,就自然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观察的事物在儿童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形象保存多了,就成为儿童表达语言的素材。正如李老师总结的“五年来,他们每人写的五百多篇的„一句话‟„观察日记‟„情境作文‟„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童话故事‟,正是这些观察活动的记录”。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情境教学所设情境,往往是模拟式的,这会给学生留下想象余地,如通过教师板画,学生边看边想象;通过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使学生去想象。学生的想象又会丰富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从下面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老师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上所费的苦心:

“……带孩子放风筝,我有意带上蝴蝶、蜜蜂、孔雀这些动物风筝,让孩子们看着这些美丽的风筝在蓝天上悠悠摆动,仿佛是真的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一般;观察鸡冠花时,每四人一朵,让他们摆动手中的花冠,以表示„一阵风吹来‟,看到花籽纷纷洒落的景象,想象花籽落在土中,当春风来到,又会萌发新的小花秧……所有这些都是有意安排的,启发儿童想象的具体情境。这样的情境,往往具有„新、美、远‟的特点。因为„新‟,儿童便好奇;因为„美‟,儿童便愉快,乐于展开想象;因为„远‟,想象空间广阔,他们易于展开想象。”我读完这段话思考着:现在的青年教师们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爱心和童心,带孩子们一块去放风筝呀!能有多少教师在引导孩子们游戏、观察时,要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有多少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中设计那么有启发性的导语,又有多少教师认识到教学设计的“新、美、远”会对儿童想象力、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什么作用。

在训练学生语言时,应重视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在字、词、句、篇教学中,首先抓住词句的准确性训练。她从不采用给词“下定义”“加注释”的解词方法,而是以创设具体情境、举实例、联系上下文体会等方法教词句。例如教学“三心二意”(一册《小猫钓鱼》)这个成语,照词典解释为:“形容主张不一致或意志不坚定。”注释虽然准确,但其中除“不”一个词外,其余六个词,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均属生词,以词解词,学生难以理解;这样解释,也往往缺乏词的形象,不能给学生以鲜明的形象。所以要采取了“根据课文前后两部分,小猫钓鱼前后两种不同的表现作注释:一会儿钓鱼,一会儿捉蜻蜒,一会儿又去捉蝴蝶……像小猫这样做事不专心,一会做这,一会又想做那,就叫„三心二意‟”。学生理解了“三心二意”,就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独自说出“一心一意”的词义,再在句子中加以练习。她认为儿童言语的“发源地”就是具体情境,“情境是发展语言不可缺少的广阔的场景”。形象与词句是不能分离的,要使儿童对词语、句子理解准确,词句教学必须与形象结合,形、情、语始终是统一的。所以情境教学很重视要求准确地理解某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为了使儿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曾提出“增”“删”“替换”“改动”与原文比较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凭借情境、丰富词汇、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丰富;学生词汇掌握多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李老师的课经常是抓住一个关键词,让学生学会一串词。例如她教学《初冬》一课,结合学生课前观察的初冬景象,懂得“冬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冬”。然后举一反三,春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春;夏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夏;秋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秋。一下子就让学生掌握了“初春”“初夏”“初秋”“初冬”一组词。又如该课中有“茫茫”一词,教师问:茫茫是什么意思,可以说茫茫的什么?于是学生回答:茫茫大海、茫茫田野、茫茫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又问:白茫茫是什么意思,除了形容大雾之外,还可以形容什么?学生答:“白茫茫的浓雾”“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棉田”“白茫茫的鹅毛大雪”“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地上一片白茫茫”。不但丰富了词汇,还会用词造句。又如教学《荷花》一课,第四节,老师问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学生:这个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很认真。一般教师到这里就打住了,可是李老师又问: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得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心情的词有哪些?出示句式:我()看。于是学生答出: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出神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这样的语言训练多么生动活泼,不仅丰富了词汇,同时也为理解这一段启动了学生的情绪,尤其是使儿童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上这些词,对学生以后作文帮助甚大。

2、凭借情境、扩展句子、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掌握好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学生能把句子说好或写好,就会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情境教学很重视句子训练。

根据所设情境说写句子是最常用的方法。这方面实例很多,不一一列举。给句式训练句子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学《荷花》第二小节,通过读,教师提示句式: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要求学生用“又”“还”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然后再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就是要求在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例如有的学生说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脸笑。

接着教师又指点了什么叫“彩色美”,什么叫“姿态美”。这种语言训练是逐步扩展句子。

有时,教师给指出一个总起句,然后要求学生叙述一段话。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课,范读后,让学生谈感受。将题目作主语,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谈感受。

小音乐家杨科。

这样的句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如把大家谈的连起来加以小结为:小音乐家杨科是个穷苦的孩子。他非常爱音乐,因为他想看一看、摸一摸提琴,竟被地主打死了。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篇3:生动的课堂教学

一、老师自己要生动起来

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只有老师自己生动起来, 对自己的课程抱有积极的态度去备好每一节课, 去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 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临时生发的东西及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性东西, 琢磨如何引导学生畅想、迁移、创建, 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学生才能被生动起来。

首先,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语言一直是一个腔调, 一个语速, 会使得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 个别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打瞌睡, 只需要把语速适当地调整、抑扬顿挫就能使课堂变得生动。

其次, 教师的肢体语言要能够感染学生。教师如果身姿挺拨、落落大方, 自然给学生一身正气的光辉形象, 学生在长时间受到这种气质熏陶下, 潜移默化就受到了感染。这样的状态, 是能够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前提。教师还要学会走到学生中间去, 和学生“亲密接触”,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 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以前课堂上由于要用鼠标控制PPT所以我基本上一节课都是站在讲台上手把着鼠标上完一节课, 很少走到学生中间, 这样会让学生产生老师高高在上的距离感, 于是我在网上买了一个PPT翻页器, 用它来控制PPT, 我就可以解放出来走到学生中间去, 更好地跟学生进行互动, 学生跟我之间的关系也更亲近了。

第三, 教师的面部表情要生动。上课时, 老师的眼神常常起到威慑作用:经常有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影响周围的同学, 诚然也可以恶劣制止、批评, 但是这样会打断设置好的教学秩序, 势必会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会使整个课堂教学纪律更为混乱。这个时候, 如果我们朝这位同学投一个责备的眼神过去, 让他知道老师已经发现他的, 并且对他的行为很不满意, 再不集中注意力学习, 老师就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了;对于能够认真回答问题的学生, 微笑并加上肯定的、温和的目光, 自然有魔力般的作用——使学生增强自信, 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用具有威慑并且很强的洞查力的目光扫视班级, 让学生感受到:“你们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师的关注之下。”这使学生不至于产生被忽略的沮丧感……恰当眼神运用, 能够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有效, 教学质量自然会更好。

二、活动的设计要生动

打开思想品德教材, 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内容中穿插着很多的活动, 这些活动是教学目的达成的必须手段, 通过活动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 必须把这些活动, 灵活穿插在教学的各个节点上, 使其发挥价值, 提升、升华课本的理论知识。

1. 以学生喜闻乐见为目的的切入点秒燃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切入得好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诚信是金》这一课时我一上课就展示了这样一张图片“MBA球星亲吻驴屁股”。一看到这张巴克利亲吻驴屁股的照片同学们的兴趣马上就来了:有的哈哈大笑, 有的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去亲一头驴的屁股?”然后我顺势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巴克利在姚明比赛前说如果姚明单场比赛拿下19分, 就亲吻自己搭档的屁股, 而当姚明单场拿下20分时, 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 巴克利亲吻了搭档找来的替身——驴的屁股。通过这件事的引入, 让学生了解今天这节课的主题——诚信, 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顺利地进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2. 以本土的案例迅速吸引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通过一个身边生动的案例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求知欲, 使教学目的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我对这一教学模式非常重视, 平时我经常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形式收集案例, 在上相关内容时展示给学生看或讲给学生听。用身边的事实说话, 让学生更有切身的体会, 让我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更加生活化,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生动,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运用多媒体手段授课, 使得图片、影像资料等素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直接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 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抽象的理论、概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果感到前所未有的兴趣。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 不仅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学习了课本的理论知识, 更加通过影像资料的社会实践巩固了课本的理论知识, 寓教于乐, 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作业设置要生动, 避免照本宣科

作业既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延伸, 又是教学活动能够生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宜选取以课本知识为依托, 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有交叉点的作业, 既可以灵活运用了课本的理论知识, 又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为学生提供思考、动手的机会, 使学生的知识系统更加的完善, 有利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篇4:历史课堂的生动

【关键词】历史课堂、生动、史料选取

中国分类号:G633.51

生动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无论是语文课、数学课还是历史课,离开了这两个词,课堂就好比一潭死水,学生很难真正学到知识,更难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如何让课堂变得又生动又有深度,是所有老师愿付出毕生努力而要达到的目标。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是一门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学科,历史是复杂的、生动的,然而历史又是不可逆的,如何让复杂生动的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呢?好在虽然历史事件不可能得到复制,但是过去留下了这样那样的遗迹、文字、当时人的回忆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这些史料来还原历史,因而史料教学法得到了几乎所有历史教师的青睐。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老师们无不想方设法地利用史料教学法来讲述历史,让学生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可以说,任何一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也毫不例外地对史料教学情有独钟。

要进行史料教学先要去收集史料,收集史料时要则要注意史料的分类。史料的分类方式有很多,许多历史学家给了我们很多专业的意见。因为我们收集史料是要将这些史料呈现在学生面前,用于课堂教学,所以一般可以按照史料的呈现方式不同,分成历史文献、摘录、历史地图、统计资料、历史图片、艺术作品、名言警句、诗词楹联、民间传说、照片邮票、漫画插图等。收集好史料以后就要进行审查,建议使用大众化的史料,因为审查史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也不是所有收集到的史料都能得到有效审查,而越是大众化的史料越经得起推敲,因此选择史料时千万不要过于求新。审查好史料后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史料,而选择史料时一定要注意课堂的生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在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下学习,会给他们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学习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了兴趣,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学生个人的情感态度,觉得有趣,学生就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反之,就学得消极、学得被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使课堂更加生动,要想课堂生动,就要从源头把握生动,在选择的史料就应该考虑其生动性。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第一,选取恰当的影视片段,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直观。

电影刚进入中国时就以其新、奇、真吸引了大量中国观众,不仅如此,当时甚至已经有相当眼光的老师注意到了电影的教学价值,鲁迅先生就是其中一个,他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的确,在诸多的历史材料中,历史电影是最能直观的、形象的表现教学内容,它以声音、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既形象生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是有助于历史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利用电影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况比比皆是。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我们可用的历史题材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如《我的1919》、《甲午大海战》,这些作品历史感很强,虽然电影的很多细节有虚构的成分,但是所反映的事件确实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有许多片段经过处理就可以应用到课堂中了。

电视虽然比电影要年轻得多,但是也要普及得多,其中电视纪录片的应用价值最高。电视纪录片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真实性、纪实性是它必备的两个特点,这就决定了电视纪录片应用到历史课堂的可行性,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是学习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欧美诸国崛起、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美苏争霸等历史事件的必备史料之一;《复兴之路》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的重要参考;《周恩来外交风云》的史料价值更高,必修一专题五新中国外交三课内容中的两课都用得着它。

第二,选取典型的历史漫画,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鲜明。

历史漫画是所有历史素材中最不平凡的,漫画家以简单的线条、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的观点、立场,它极具讽刺性、幽默性和哲理性。而且我们这一代学生是看漫画长大的,漫画对他们而言更加亲切,更容易打动他们。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具有视觉和心灵震撼效果的漫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漫画《巴黎和会》,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将巴黎和会前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将分赃性质及其埋下的复仇隐患表现得淋漓尽致,趾高气昂的美國、老谋深算的英国、穷凶极恶的法国和暗怀复仇欲望的德国通过寥寥几笔跃然纸上。如将这幅漫画展现在学生面前,我们既能将巴黎和会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讲述清楚,使学生轻松地理解记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再如展现二战、战后美苏争霸的漫画也非常多,只要选择得当,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

第三,选取非典型的文字史料,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活泼。

这些非典型的文字史料有诗歌、对联、传说、顺口溜或者其他的文学形式,在教学时灵活的引入课堂,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时可以将毛泽东的诗词引入,如《西江月·秋收起义》反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中工农红军英勇无敌的豪迈气概和秋收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七律·长征》则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千难万险和红军广大指战员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则是建国前的一首重要诗篇,讴歌了人民解放军突破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长江天险,结束了国民政府22年的黑暗统治,同时也向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宣言。

“文史不分家”,用文学成果来证明历史知识成为了现代史料教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只是在使用这些史料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好好考证其写作的背景,反映的事件或人物,毕竟文学创作手法比较自由,有时夸张、有时虚构。第二,孤证不立,单则史料都强调这样的原则,更何况文学这种特殊的史料,最好能与正规史料相印证。

为了更好的表现课堂的生动性,史料的收集、选取还应注意多样性,单纯的历史漫画或单一的影视或文学作品,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多种史料形式相结合,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出版。

[2]赵利剑:《历史:一堂人文课》,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篇5:生动的体验 生命的课堂

府谷县孤山学校 李华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低段语文,都离不开教师们引领着学生去朗读体验感情。生活的快乐需要切身体验,灵动思维的火花需要想像体验,入情入境的幸福需要换位体验,迁移体验声东击西的美妙需要换位体验。[关键词]:想像;朗读;悟情

在小学语文的一些课堂上,我发现不少学生朗读课文时生硬硬的,枯燥乏味,没有一点儿生活的韵味。听到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声音响亮;面带笑容。结果不管怎么指导,学生总是找不到感觉,总读不出语句的独特语感。我想,这种肤浅的指导,学生根本没有去体验,怎么能进入角色呢 ?

还有,一些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硬塞给学生,如:能不能用朗读表达出“热闹” “请你读出幸福的感觉好吗 ”等等。试想,学生脱离实际的体验,就像隔岸观,能感受到火的温暖吗? 这种没有品位的体验,像戴着枷锁跳舞,能有优美的舞姿吗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身实践的生活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实施新课程,走进新课堂,特别是低段小学语文课堂,一堂好课,一堂有生命力的课,几乎离不开教师们引领着学生

去体验。我在课堂中,努力让学生沐浴在体验的春风里,享受着体验的快乐。

生活的快乐来源于切身体验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多彩,语言学习资源就丰富多彩,语文课堂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合,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利用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去理解文本,加深认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教《吹泡泡》一课,我让学生带上泡泡水,用一节课的时间,以教室为场所,让学生尽情的吹:学着吹,比赛吹,一齐吹;看谁吹的泡泡最大,看谁吹的泡泡最多,看谁吹的泡泡飞的最高;比一比,看谁吹出各种形状的泡泡。教室里欢声笑语一片:“看,王强吹的泡泡像气球!”“王超的像冰糖葫芦。”“袁文娟的像一群鱼泡泡。”“快,教教我,怎么才能吹出像葫芦一样的形状 ?”“为什么你吹的像羊肉串 ”“老师,你也和我们一起比赛。”“哇,我的泡泡飞上天!”“老师,我发现,泡泡破裂时会溅出许多小水珠。”“哇,天空成了泡泡的乐园。”瞧,同学们多么会玩,多么会观察!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他们个个出口成章,都成了小诗人。可见,只有让学生融入到你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体验,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因此,回到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是学习的灵魂。只有切身的体验,快乐的体验,才能深深地烙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学生终身难忘。

灵动思维的火花来源于想像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想象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想象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正确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从自己的认识理解出发,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学习课文《小小的船》最后一句时,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月亮上去,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中国的长城”、“看见了北斗星”„„让学生自由地去畅谈,让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想象。

入情入境的幸福来源于换位体验

在引领学生体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换位思考体验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例如一位教师对课文《蜘蛛织网》最后一段话的朗读进行指导。她没有从技巧上作提示,甚至也不作理性的情感分析,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蜘蛛,为大屏幕上正在忙碌地织着网的蜘蛛“配乐朗读”。学生读课文:“织啊,织啊。终于织成——”老师忽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说:“呀,你们看,大屏幕上的蜘蛛才织了两圈,‘织成’了吗? ”学生恍然大悟,忙改口,继续“织啊,织啊”地读下去.不一会儿,老师又提醒学生:“呀,蜘蛛还在不怕辛苦地织着网,可你们怎么越读越轻,怕累了吧 ”学生忙提高嗓门

“织啊,织啊”起来,两眼紧盯着慢慢爬向蛛网中心的辛勤劳动者。当蜘蛛完成织网的那一刹那,全班学生欢呼般迸出了期待已久的最后一句:“终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

这位教师精心设计“配乐朗读”的情境,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受劳动的辛苦。设想,如果这位教师没有设置这样换位体验的情境,那么,学生的认识往往只会停留在“读书”上,只会停留在文字上:而现在,提升到了“劳动”,提升到了“体验”,于是,“终于织成”的朗读技巧,不需要老师作“要读出重音”之类的提示,就能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情感流露。

声东击西的美妙来源于迁移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目的不在于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在于通过对课文中语言的学习,获得一种迁移能力,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目的。在一些教学过程中,可捕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学 生在课堂中的再次体验.在教学《影子》时,我在教学时扣住文中的训练重点“辨别前后左右的方位”这一目标,引导好“例”的学习,做好“类”的迁移,举一反三,由文中的影子方位到学生身边的方位,再到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方位。这样层层推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语言的迁移和自主运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又如,我在教学《棉花姑娘》的时候,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蚜虫有些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生病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学生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我

问:“棉花姑娘身上爬满了蚜虫,见过蚜虫吗 ?”一学生回答:“见过,我家的花上长过,把花和叶子都快吃光了,差点把花害死,我爸爸喷了好几次农药才把它们杀死.这些蚜虫太可恶啦!”“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我接着问:“小朋友们生过病吗?有什么样的心情?”学生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难受,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平时喜欢吃的东西现在也不想吃啦。”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没力气,头也很晕。”也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孤单,大家都去上学,希望自己能快点好起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好。”在已有经验带动下,学生找到真切的感觉,再把这种感觉迁移到品味词语,感悟句子当中,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言,这种“感”,这种“言”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

动态评读的滋味来源于语感体验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朗读评价语言很是精彩。一生读完第2小节,师:看得出你还是个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小节。”(又一生读,有明显进步。)师:“现在你是钓鱼能手,什么是涟漪? ”生:“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师: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又一生读,读得更好了。)师:他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又一生读,读得更好。)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生读第三小

节。)在这种形象的,生动的,幽默的,智慧的语言点拨下,每个学生都读得兴趣盎然,情感投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才是情感的交流,这是心灵的相通,这是学生走进了文本的一种流露。

薛法根老师这是以评价带动朗读,他的评价很成功,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自我内化。这一朗读感悟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引领学生主动思辨,主动感悟,主动体验的过程。

此外,我认为,教师以自己独具魅力的朗读感染学生,也是让学生经历一次语感体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一种武器。

篇6:《生动的表情》教学设计

通过绘画有创意的表情,接触简单的卡通表情,表现不同心境下的表情,并能在今后的绘画中运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在以后的绘画中大胆创作。

教学重难点:

表现不同心境下的表情,

教学用具:

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绘画卡通形象的表情,请一个同学来黑板上画一个人物头像,简评,大家都喜欢微笑的形象,老师改动,直接说明生动的.表情会让我们的卡通形象更加有趣。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画画不一样的《生动的表情》

二,讲授

如何画出生动的表情呢,很重要的就是变化!那么我们看看这个人物哪些地方可以变化呢?

生答:眼睛,鼻子,嘴,眉毛,发型,装饰,表情(眼镜,手里的东西,)

师总结:五官,发型,表情,装饰

五官,简单讲解

表情:你都知道哪些表情?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演示绘画。

生答:喜怒哀乐,

师:说的没错,但是也太稀松平常了,有没有特别一点的?

以讲故事的方式绘画出不同心境和状态下的不同表情,(微笑,大笑,大哭,眼里含泪,难过,惊讶,搞怪,解决教学重难点,表情的设计表现)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心情决定不同的表情。不局限于喜怒哀乐。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讨论并表演,不同心情和状态下的不同表情。

白板游戏,固定表情的嘴眼混搭,搭配出出乎意料的搞笑表情。

三、作业要求

联系多幅卡通表情,线条画,生动,特别。

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

什么样的心境状态,决定什么样的表情,不要拘泥于脑子中固有的模式,开拓思维,敢于创新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绘画知识,

强调并要运用的今后的卡通绘画中。

二、人物头像除了有表情的变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变化?

脸型五官、发型,装饰

通过对同学的对比和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脸型五官的不同,并可以在绘画中适当进行夸张表现。

脸型 国,甲,由,申,田

眉毛粗细,弯直

眼睛大小,形状,眼皮单双

鼻子大小,高低(不好发现),

嘴巴大小,薄厚,有没有小虎牙,小兔牙

再通过观察老师发现不同的装饰,老师的脸上除了眼睛,鼻子,嘴,还有什么啊,(眼镜),好极了,我们笔下的人物也可以有啊,那现在想想,我们可以给太阳加点什么?(帽子,烟斗,红脸蛋,蝴蝶结,痣,牙套)

教师边引导,边演示

创作出多个卡通头像

三,作业

作业要求:绘画一幅拥有生动表情的卡通形象,

以线条画的形式表现。

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进行点评。

四、课后小结

评价学生作品,评出最生动的表情。

篇7:追求生动自然的教学境界

安徽省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 hong88

【摘要】:要达到生动自然的教学境界,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而只有通过“读”,以内养外,教师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上巧妙引导,使“学生是主体”不再是空话,理想的教学境界自然而然得以呈现。

【关键词】:教师 主导 生动自然 “读” 厚积薄发

一、教师主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时下有一流行的观点:既然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学习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平等‛的合作者、参与者,而不能充当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获得者安徽选手汤国来老师,以其参赛获奖课文《将进酒》为例,坦言‚新课堂需要教师预设、调控学习目标‛。专家则点评汤老师是‚力图引导学生将全部的精神投进李白的精神世界‛。实践证明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教师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请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和传统的‚主导地位‛异曲同工,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不好。但要注意不能和‚教师中心‛相混淆,‚教师中心‛和‚教师主导‛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做法。前者是目中无‚人‛,一切以教师自己为出发点,学生的一切活动服从于教师的需要,学生的一切思想服从于教师的观点。后者恰恰相反,教师的一切活动以学生为根本,教师不用一己的观点规范、制约学生,而是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的解读和表达发挥自己应尽的作用。用传统的文化观点来解释,前者是追求‚同‛,后者是追求‚和‛。我们追求的理应是‚和‛,是师生的和谐统一,是生动自然的教学境界。

有的教师似乎是怕教师主导地位一旦体现充分,就会冲淡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似乎任何方向性的引导都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侵犯,都是对学生个性张扬的蔑视。貌似新潮,实则有害。因为师生间的人格平等决不意味着知识、能力的平等,学生语文学习效益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证正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合理发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生动描述,但我们绝不能做简单机械的浅层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教师合理引导、适时点拨之下的精神自主、思维自主,而非行为上的随性、散漫;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应该是建立在精神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相互启发与切磋,而不仅仅是‚四人小组‛的热热闹闹的讨论。

摒弃形而上的东西,追求本质上的理念的革新,才是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生动自然,艺术创造理想境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大多用于教育上,而课堂教学同样适用。能否呈现生动自然的教学境界,关键在于一位

‚今日不幸福‛想明日‚做幸福的人‛联想到古人今人向往自然,追求自由是由于‚他们都有对现实生存环境的或不满意或不满足。‛

在学生理性思考渐入佳境时,再次利用所学毛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过渡,学生油然而生表达的冲动,‚站读‛名著,精神自主,谈出了自己的‚心中楼阁‛。

一位优秀的老师,首先就是一位出色的主持人,引领全场融入民主科学的阳光氛围,课堂才会真正的灵动起来。

三、以内养外,厚积薄发

进入教室的一刹那,登上讲台的一瞬间,似乎都有足够的氛围使教师产生主角的意向,然而事实上,很多教师缺乏足够的自信。如何有效引导?行云流水般动态自然的教学境界如何呈现?

‚艺高‛才‚胆大‛,‚厚积‛方能‚薄发‛。‚内养‛到一定的程度,教师的匠心才会不着痕迹,巧妙‚溶解‛在课堂教学中。

语文学科从来都要求从教者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时代也要求我们有与时俱进的意识。爱因斯坦说得好:‚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们没有理由不善加利用业余时间,提高素养,完善自己。

篇8: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

一、利用语文的学科优势吸引学生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电脑住宅》《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飞向蓝天的恐龙》让学生领略到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技成就带来的变化,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从《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生命生命》等文章中感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同时,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熏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譬如,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铺垫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读《圆明园的毁灭》的愤慨,读《桂林三水》的秀美,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凄惨……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以读促悟;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等。

总之,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从文本的描述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产生了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构建生动课堂的第一步。

二、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所以语文教师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还应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教师的渊博学识、亲切宽容、睿智机敏、诙谐幽默必将征服学生的心灵,这种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专家们曾向教师倡议:“以学识魅力传播文明,以人格魅力造就高尚。”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来自于渊博的知识。语文教学是最具综合性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虽不说要达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古博今的境界,但也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课本的教学层面上,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都要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平时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学生喜欢的教师要有能力创建多姿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有生动的语言,善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象;有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创造;有独特的洞察力、领悟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课堂教学机智。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那么他对这门学科产生探索追求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三、设计精彩到位的提问启发学生

老师唱“独角戏”的课堂是既辛苦又枯燥的课堂。要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问题的设计是否到位。有的老师提的问题,自己都回答不了,学生怎么可能不面面相觑?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授课老师对课文的重难点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的,但是问题的设计就欠推敲了。

比如在学习课文难点“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中,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了爬山虎脚的图片,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个环节孩子们的回答还是不错的,都能用这一段的第一句话来回答。但是紧接着老师草率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爬山虎的脚和叶子有什么关系?这一下孩子们都瞪眼了,有几个大胆的孩子举手,回答也不正确,授课老师看到学生启而不发,也很着急。其实究其原因,还是出在老师的问题设计上。如果在第一个问题环节,孩子们找到第一句话时,老师就应该抓住这句话深入学习。第一步让孩子们用填空等方式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根据“触着、变成、巴住、拉、紧贴”等词语,看图演示讲解,帮助孩子们形象地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第二步让学生用简笔画表现出爬山虎往上爬的情景,体会到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加深孩子们的直观印象;第三步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提出问题:为什么叶子会一顺儿朝下?引导学生看图,抓住动词,体会到正是由于拉力才使爬山虎紧贴在墙上,这种拉力才能使叶尖一顺儿朝下。有了这三步铺垫,再来理解爬山虎的叶子和脚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四、根据不同层面的学情关注学生

生动的课堂,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和老师一起投入到学习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孩子们是否踊跃举手,积极发言。据我观察了解,学生不举手发言有几种情况:一是不会回答问题不举手,二是拿不准是否正确,不敢回答不举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自己置之于课堂之外,无论会不会都不举手。

针对前两种情况,老师想要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最根本的是要树立学生的自信,也就是多鼓励、少批评。对于只要敢于举手的学生,即使答错了,老师也不要指责,也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或是批评。先要表扬孩子勇气可嘉,再适时点拨,帮助孩子一起找到正确答案。

要做到关注全体,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关注到大多数学生,不能老是指向几个“得意门生”,让少数“优等生”挡住多数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思路。也就是说通常的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有坡度,鼓励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出头露面”的机会。相对简单的问题就找上述前两种不敢发言的孩子回答,帮助孩子克服不敢发言的心理,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第三种不发言的情况,老师就更要多花费心思了。如课堂上关注他发言的次数,下课和孩子沟通,让他不敢放松;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产生发言的兴趣;分小组,比赛发言的次数多少,激发孩子们发言的欲望等。

上一篇:医疗六七月活动方案下一篇:区长在2006年区委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