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2024-09-06

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精选11篇)

篇1: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

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当前学生中却普遍存在一种对作文畏惧厌烦,甚至是排斥的消极情绪,我们姑且称之为作文情绪障碍。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减小坡度,逐步提高

作文作为一项综合性创造活动,它的提高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去攀登作文高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减小坡度,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

1、从仿到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写下水文,正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模仿对象。而实际上,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很好的模仿例文。义务教材第五册《秋白梨》一文,介绍了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针对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和柑橘的生长过程颇为相似,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介绍家乡特产----柑橘的作文。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模仿,带学生走出了无语可写的困境。

2、逐项达标不同的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错别字教多,有的学生标点使用不当,有的学生中心不够明确,有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欠佳----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为他们制订不同的达标要求。尤其是一些作文水平欠佳的学生,要使他们的作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采用逐项达标法,制订一系列的达标要求,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争取达到某一项要求。这样,易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作文自信心。

二、注重实用,表现自我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学生一个个都培养成作家,而是让写作这项技能,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帮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1、注重实用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比较注重作文的艺术性,而忽略了作文的实用性,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作文无用论”。他们把作文看成了一份沉重的额外负担,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作文教学,教师应让学生的作文从本子上走下来,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例如让学生以书面形式为班级提个小建议,与老师说说心理话等,真正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他们生活的需要,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克服自己的作文情绪障碍。

2、表现自我如何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关键是让学生的`作文写自己想写的事情,发自己想发的感慨。去年,我市广播电台文艺台校园风景线栏目准备在12

[1][2]下一页

月12日晚播出航埠小学专题,那天放学,布置学生回家后准时收听。但后来由于临时变故,节目改在12月25日晚播出。结果,第二天一早,学生便纷纷向我诉说昨晚收不到节目的着急和气恼。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写一写昨晚的心情。学生一个个奋笔疾书,一吐为快。只有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表达的需要时,学生的作文情绪障碍方能得以根本性的消除。

三、评改结合,不断进步

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要特别注意挖掘作文欠佳学生的作文中的闪光点,有时甚至是一个词、一句话,都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但作文仅评不改是不会有多大成效的,只有评改结合,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不断进步。为鼓励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加星制”的作文评分方法。即学生作文第一次成稿打上几个星,以后每次修改,根据进步程度,酌情予以加星。这样,让学生修改、重写作文,他们不再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而是获取一个更高星级的一次挑战。采用这种评改结合的方法,从学生的心理上消除了对作文的排斥,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上一页[1][2]

篇2: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xxx

2015年12月

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策略

[研究背景]:中学阶段的物理,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从发展的角度看,学好物理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物理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物理学习中,发现许多同学有恐惧、厌烦学物理的心理。由于恐惧、厌烦这种心理的存在,又形成不爱学、不想学物理的恶性循环。在学习压力下,青少年情绪困扰的现象日益凸现。情绪困扰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还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合理的想法、不正确的归因、认知失调等认知因素和学习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情绪困扰的主要根源。缓解情绪困扰应从调整压力以及改变认知入手。

通过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确定了研究方向,并在教学实践中调查、分析中学生数学畏难情绪成因及制定调整学生情绪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本研究,边实践、边积累、边总结。

[正文]:造成中学生学习畏难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个人因素、学生家庭因素等。降低中学生畏难情绪需要各方全力协作,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究,教师探求积累了一些降低中职学生学习畏难情绪的策略,努力达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材是至高无上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实际上,教育是一项服务的事业,它通过培养学生来为社会服务,因此,学生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物理课程要有服务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独特功能,应以学生为本。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从所学专业角度和未来发展去学习物理、理解物理,降低中学生学习畏难情绪,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所学知识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就业、升学打下所需的知识基础。

2、改变传统的物理观

传统的物理观以物理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自豪,在物理教学中往往采用超现实的严密模式:定义、定律、公式变形,从抽象到抽象,使学生觉得学无用处,枯燥无味。应该淡化“抽象性”和“严密性”,而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多与专业知识、技能紧密联系,使学生学有兴趣,学以致用。让人人学有用的物理,人人掌握必需的物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大部分学生上学只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来学校读书的,大部分学生基础很薄弱,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也不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不强、积极性不高,对抽象、枯燥的物理抱有畏惧心理,学习数学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太难了。他们只盼望能早点毕业,快点离开学校,结束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因此教学方法上,要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物理教学中要避免大量烦琐的纯物理推导,注重概念,注重结论的应用。同时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实际应用,多结合实际应用讲解物理,让同学们知道学了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通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对一些基本的要求要精讲多练,边讲边练,通过练习,严格要求同学熟记公式,学会应用。尽管物理教学还具有逻辑培养、思维训练等多项功能,然而这些功能应在为专业知识学习提供工具的过程中实现,在中学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为了更加适应中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物理教学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物理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本质的、天然的联系,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为物理教学增添活力。此外,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方法,以学生为本。《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终身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一位有名的数学家在谈自己学数学的心得时讲过一句话:“有许多具体的数学知识学过之后是可以忘掉的,但是那些知识

所表现的数学思想是永远不应该忘掉,而且会使你受用一生。”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数学?怎样学习数学?要吸收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体会这些数学思想给我们的启迪。通过学习数学,培养我们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习惯,锻炼我们目标的明确性、思维的条理性、行为的准确性。这是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的。

教学实践中具体的策略有:

1、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克服学习畏难情绪,让他们能热爱物理,学习好物理。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认识产生行动,行动决定结果。认识上的偏差就会产生行动上的错位,行动上的错位必然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物理学科系统性很强,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其实物理知识还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点同学们领悟可能不深。比如光、电、力的问题,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高中还要学习,当然是在初中学习基础上的延伸,如果初中没学好,借此之机可以补上初中知识的漏洞。到了高中阶段,随着身心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再反过来看初中的知识会感觉非常的简单,有时会有顿悟的感觉,即使没有学好这一专题,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使旧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不要因为一章知识没有学好就对其他章节失去信心,而应该在学习新的一章知识的同时

弥补其他知识的缺陷。明确了这些,建议同学们把高中数学的学习当作新的学科来学,对初中未接触过的新知识要打好基础,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弄懂弄通;对在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延伸学习。从心理上对物理的抵触是学习数学的天敌,因此要走出误区,提高学习数学的认识,正确认识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物理的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有句名言:“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可见培养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还需要我们去培养。大家熟悉的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他们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是他们能力超常,智慧超群,而是他们对某项研究感兴趣,在研究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进而成为研究的志趣。由兴趣——乐趣——志趣的衍变,不难看出是由喜好开始,体验到快乐,形成志向和兴趣的统一,然而是兴趣把他们引上了科学成功之路。物理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学科,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要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改善学校教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提升教师素质,为学生做好职业引领;端正学生态度,优化学生的心理机制。

4、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与家长配合消减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

篇3: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针对他们出现心理障碍的以上因素,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去开展工作:

1. 用情感去感化学生,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为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应当精心设计作业, 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 及时为后进生补缺, 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都能克服胆怯、自卑心理, 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欢乐带给学生。教师应具备演员的特点, 在学生面前应笑口常开, 无论课内课外, 对学生真诚、和蔼,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的微笑传递给学生爱的情感, 而爱是具有感染性的, 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和欢乐气氛中学习, 能有效地消除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开创敢讲英语, 争讲英语, 爱讲英语的局面。

2. 创设和谐环境, 联合多方力量,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 教师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趣味性, 精心设计教案, 创设生活情境, 恰当运用言语策略和非言语策略让学生自由发挥, 增强自信,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多进行赏识教育

常言道:“越夸越灵”。作为一个成年人, 我们深切感觉到,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领导的认可, 这样我们会越干越有劲, 越干越爱干。学生也一样,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时机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表扬,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充满自信。我们要在心理上给学生以暗示, “我有信心和勇气学好英语”。课堂上, 对于一些简单的口语提问, 对话练习, 尽量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 并尽可能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这样, 就会使他们意识到即使自己有错, 老师还是表扬他们, 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勇于发言, 逐渐消除心理偏见, 对英语产生兴趣。

4. 引导学生的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要正确运用注意的规律, 注重课堂教学艺术。只有在听多了的基础上, 学生才有表达的欲望, 这时候让学生开口, 可谓水到渠成, 听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提高, 在听的过程中, 对某些心不在焉的学生, 可以直接提问, 以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大量机械操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表情手势要适度, 学生练习要适量,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掌握一些口头表达基本句型。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的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把教学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 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交替进行。

5. 正确处理赏与罚的关系, 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老师面对的是性格、爱好等都不相同的学生集体, 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绝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因此, 对那些意志薄弱、纪律散漫的学生, 我们要用中肯的批评去教育他们, 用铁的纪律去约束他们、去震慑乃至去惩罚他们, 这是十分必要的和十分有意义的。当然惩罚决不等同于“体罚”。遇到类似情况, 采取一种“以学习促学习”的惩罚教育是有益的, 比如重新针对该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低, 让其稍微付出一定努力, 就可以完成的作业, 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学生不做作业等行为。

篇4: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关键词】模仿;激发兴趣;不断积累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终极运用,也是语文思维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不断积累、练习、提升的过程。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是老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只有不害怕作文才能喜欢作文,才能提高作文能力,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就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降低要求,从模仿写作开始

恐惧是恐惧本身。学生害怕作文,有时只是害怕自己的恐惧。农村语文教学中,不妨降低写作要求,从模仿同学的习作开始,逐渐形成根深蒂固的“写作并不难”观念。例如:在练习细节描写时,一个学生习作中的打篮球动作细节描写十分到位:“他一只脚矫健地向前一迈,后脚跟踮起,跟上腿的惯力,向前奋力一跃,如鱼跃龙门,腰弯如弓,手拍向翻滚的篮球……”采用细化动作法,运用一系列动词延长过程,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只要求其他学生模仿其采用一系列动词写篮球运动员即可,哪怕用了相同的个别动词也行。由于是同一题材,降低要求,又是身边的同龄人,学生很容易上手。当然,真正打动人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模仿,要让学生掌握的是一种写作方法,如细化动作法。以此再进行其他动作细节描写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迁移,自己创造,平时观察积累的细节也就能鲜活地刻画出来。

二、多管齐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毋庸置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并非易事。所以教师更应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摒弃功利化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个时代拼爹拼妈都不如拼教育,但最终拼的是什么?是教育的理念。理念错误,任何努力都将徒劳。国家级初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陈金缺老师说:“为了获得高分,有些语文教师不仅不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题材,而且想方设法教学生如何应付考试,如何投机取巧,课堂上公开指导学生编写故事,虚构情节,教师容忍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写假事、抒假情、谈假感受。长期不良渗透熏陶之后,学生对作文写作失去了本能的兴趣和热情,失去了本真的学生动力。”当我手不能写我心时,学生的真情实感,就不能如山泉般流淌于字里行间,学生也就成了行尸走肉般的“代言人”,教师越苦口婆心地扭曲指导,学生越是南辕北辙,迷途忘返。当学生写作时,技巧不是问题,字数不是问题,能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像滔滔不绝的长江水翻滚在日记本上、作文本上,这才是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最成功体现。

(2)善于发现,及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师在学生的每一次口头表达、练笔中,都要善于发现学生用得好的一句话、一个词,哪怕是一个字。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教学过程中,潭中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我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描绘出鱼儿“似与游者相乐”的情景。一个女生以独特的性别视角写出鱼儿开始的娇羞躲闪,后来的调皮溅了“游者”一身水,教师及时鼓励,放到多媒体展示台上作为范文,学生尝到片段练习的甜头,有成就感,后来提笔习作更积极了。同样是片段练习,另一男生写汗水,有“手心里攒满小水珠”,有“额头沁出豆大的汗珠”,还有“汗水湿秀了后背的衣服”。我在片区公开课上大加赞赏,男生斗志昂扬,立马又奋笔疾书。你想让学生是什么样,就告诉他——他是什么样,这是赏识教育的真谛,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法宝。

三、以不断积累制胜,丰富学生的材料库

积累习惯是语文学习之本,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林格说“在行为心理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而现实中农村学生普遍阅读量少,积累少,材料库匮乏,写文章像挤牙膏,惧怕作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认识“21天效应”,持之以恒积累。除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7-9年级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外,其他文章中也要挑选出精彩片段背诵,如鲁迅《风筝》第一段,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每日一言由学生轮流写在黑板右侧,全班学生当堂抄当堂背。授课中教师还要旁征博引,如教学刘大杰的《巴东三峡》,背熟郦道元的《三峡》,并找出二文的异同点,加深记忆。

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各不相同,广大教师孜孜不倦,各显神通,首先要面对的仍是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才能首战告捷,在作文成功路上越走越远。当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它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陈金缺.《怎样教好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篇5: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而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就是学习问题。目前的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少中学生心理负担较重,这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如果能抓住初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去除学生中这块最大的“心病”,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并实现“减负不减质”的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加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十分重要。

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智力因素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视学生为知识容器,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刀切”,这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的任务就是听、记、背,出了课堂便迅速遗忘。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对孩子学习期望过高等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学生现实的状况,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跟不上,老师不喜欢他们,同学看不起他们,家长对他们失望,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对待他们,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

一、多与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喜欢听他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使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爱上自己的英语课,从而能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为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应当精心设计作业,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及时为后进生补缺,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克服胆怯、自卑心理,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

二、联合多方教育力量,营建心理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想切实转化英语学困生,光靠个人的一点努力是不够的。有些学困生不光是英语差,其它功课也较差。如果他只在英语学习上受到激励,其它课上却不断受到冷落、打击,刚被激起的一点自信心和上进心也许很快就会泯灭,因此对于他们要联合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来共同关心帮助,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无论在家庭或者在学校,都沉浸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感受中,从而激发起不甘落后、迎难而上、奋勇直追的意志和行动。

三、善于捕捉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学困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在学习

篇6: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1 中专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

1.1 学生自身原因

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可把学生的自身原因划分为以下几个因素: (1) 基础因素, 英语学困生的形成, 有很多是由于基础不牢造成的, 由于英语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 单词、语法、句型有一个环节没有掌握好, 整个系统就会瘫痪。而有很多同学恰恰是在这一基础环节上没有真正下功夫把握好, 以致在更一深层次和深度的英语学习时跟不上教学进度, 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清晰, 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 学习方法的因素,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喜欢死记硬背, 认为这就是学好英语的真正窍门, 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 久而久之发现英语水平不但没有提高, 反而以前记得东西也都逐渐遗忘了。 (3) 心理因素, 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同学认为英语学科本身就不是自己的母语, 因此认为自己天生就没有学习好英语的天赋和才能, 这样长期对自己不良的心理暗示以及消极的心态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不足, 试想一个人若总是抱有这样的心境如何能学好和做好一件事呢!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对于学生学好英语是何等的重要。 (4) 学习动机方面的因素, 很多同学认为英语学习对于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 学与不学无所谓。因此没有动机的学习是不会产生任何兴趣和积极性的, 就像没有目的走路和没有目标的生活, 只会迷失了方向和失去生活的乐趣。教师常教导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学习动机才能挖掘学生自身的最大潜能, 才能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原因就在于此。

1.2 教师方面的因素

这是一个客观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包括: (1)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标准背道而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担心自己讲得少学生听不懂理解不了, 因此在备课环节的设计上还是沿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一堂课滔滔不绝的讲了很多内容可学生记住的不多, 学生就是暂时理解的内容也是老师的见解, 没有真正的彻底掌握目标知识, 也就是学生的收效甚微, 于是产生了课堂效率低下, 造成了教学质量堪忧, 学困生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2)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由于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这种学习的差异性虽然教师们也注意到了, 但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以及授课时间的限制使得教师们不得不放弃在课堂上更多关注这部分学习基础稍差的同学, 以至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和达不到教学要求时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使得学困生“应运而生”。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不要因为赶教学进度和其他方面的教学原因而放弃在课堂上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逐步减少学困生的产生。

1.3 其他方面的因素

(1) 教材更新速度慢。由于陈旧的教材内容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材中事件、人物、场景、对话等等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 而现代信息社会的大量信息更新交替之快使得学生头脑活跃和阅识量大增, 他们对于那些陈旧的教材内容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2) 缺乏合适的英语语言环境。由于英语课堂大多还是用汉语来讲解英语内容和知识, 学困生缺乏合适的英语语境去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使得本应该掌握的实用型和技能型英语成为了纸上谈兵式的英语, 学困生缺乏口语和听说的训练。

以上是对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并造成的困难进行了逐一并详细的阐述与剖析, 那么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并解决这些学习中的困难呢?也就是解决的措施如下。

2 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的措施

2.1 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在学生进入中专学校学习英语前, 教师首先要安排一定的课时时间来扎实和巩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如发音的正确、语法的复习等, 在进行这些环节后还要求教师介绍英语学习的学习技巧与正确学习方法, 让学生懂得如何一开始就学会运用到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只有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当, 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2 帮助英语困难生走出心理阴影, 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与勇气

教师要想提升这部分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使他们摆脱畏惧学习英语的阴影, 就要从课堂教学过程入手, 鼓励基础稍差的同学踊跃发言并在发言后多表扬少批评, 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优点, 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和肯定, 激发他们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从而树立自信心。

2.3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只专注于讲解教学内容和知识, 还要通过教材内容不时地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实用性融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不断地产生学好英语的动机即树立目标和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好的学习动机会激励一个人不断地走向成功和发挥超前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使他们终身受益。

2.4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先生提出的, 他主张对于人的个体要因他们的能力不同和兴趣来进行个性化培养, 这一教育理念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课堂教育, 因为人的个体总是存在着先天或后天的差异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忽视这一点而是要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策略进行实施。如对于基础稍差些的同学在布置作业或课堂练习时要选择适合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的问题, 在课下教师也可采用进行个别辅导的形式缩小这部分同学的差距等。

2.5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让师生互动, 让课堂气氛活跃, 让课堂效率提高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 那么改进教学方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采用预设教学情境、预设教学问题、小组互动并讨论式探究问题等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打破陈旧和沉闷的课堂氛围,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产生主动探求知识和独立学习的愿望, 这样的课堂就是学困生也会陶醉于这样富有朝气的学习氛围中而逐渐被潜移默化地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 课堂效率将整体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 帮助英语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不仅要从学困生自身找出原因, 还要从教师自身、从教材内容、从课堂教学方法上一一进行分析与研究, 从根本上把造成的原因合理解决, 并制订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和策略, 从深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全面地考察与探究, 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教师应该深知, 只抓教学或只强调知识重要性的教学理念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而怎样培养出具备独立学习、会学习、能探索且具备创造力的学生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丁艳.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Z].2015.

篇7: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的心理障碍

一、急于求成的心理

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情绪急躁,粗略地看一下题目,不加思考,拿起笔就写,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还是硬着头皮写,草草完成,速度惊人,但质量气人,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正常发挥。

二、到时再说的心理

有的学生,对作文时间没有概念,没有紧迫感,别的同学催促他,他还满不在乎地说:“到时再说吧。”真到了该交作文的时候,他仓促应付,草率地完成,根本不作思考。这种心理,使学生养成了懒散、投机取巧的坏习惯,更谈不上提高作文水平了。

三、不求上进的心理

有的学生写作文时,图轻松,图省事,不管什么样的作文练习,他都是慢条斯理地写,题材是老题材,路子是老套路,作文内容空洞。你问他能不能把作文写好一点,他会漫不经心地回答:“我就是这样了,再努力也好不到哪儿去。”这种不求上进的心理,拖了作文的后腿,阻碍了进步。

四、甘居下游的心理

有的学生,对别人写得好的作文,不去研究、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而是甘居下游。这种心理为自己设置了路障,使自己成了矮子,总要仰视才能看到别人。这如同登山一样,别人都在奋力攀登,有的登到了半山腰,有的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可自己却懒于攀登,仍在低谷徘徊。

以上所列举的都是几种最常见的作文心理障碍。一个学生一旦有了这些心理障碍,就会失去信心和进取心,就会把作文看成苦恼的事、折磨人的事。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写作的资本,都有写作的源泉,都有写作的动力,但由于存在这些心理障碍,就逐渐丢弃了写作的资本,枯竭了写作的源泉,丧失了写作的动力。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种种心理障碍,使他们放下包袱,在写作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如何帮助有作文心理障碍的学生正视写作、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里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们创作的源泉,就必须教给他们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教导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千姿百态,让他们的心里充满阳光,从而拨动他们内心的琴弦。凡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是比较灰暗的,因而教师对他们切不可雪上加霜,而应当雪中送炭,多给他们温暖、信心和力量;引导他们端正写作的态度,增强责任感,把写作看成一件大事、一件乐事;引导他们确立写作的目标,从而瞄准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才变得无动于衷、得过且过的。因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显得尤为必要。夸美纽斯说过:“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必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写作需要兴趣,而兴趣靠培养,靠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想方设法地点燃他们内心的火花,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心动才有行动,只有内心被触动了,学生才有自觉的行动。

三、及时鼓励

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出现心理障碍?这往往跟教育不当有关。有些学生刚刚开始写作文时,态度是很认真的,要写的愿望也很强烈,可是由于教者没有好好地关注他们,或者对他们进行了不适当的批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对作文反感,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提到写作文就头疼。心病还需心药医,教师对学生要格外关心,仔细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不要搞“一刀切”,要留有余地,放低起点,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标读本指出,要提倡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方式的个性化源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不同,思维特点各异,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应允许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方式的个性化,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这提醒我们,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区别对待,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冲破心理障碍,热爱写作,积极写作,不断尝到写作的甜头。

学生产生作文的心理障碍,这并不奇怪。但我们不能漠然置之,要正视这种现象,从爱出发,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温暖学生,让他们走出阴影,做一个心里充满阳光的人,从而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辉煌。

篇8: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1 主要起因

1.1 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

职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较差, 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很难理解, 缺乏学习兴趣, 久而久之导致了“厌学”。

1.2 个别学生不是自愿进校

有些学生因考试成绩过低, 而职业院校录取条件相对宽松, 自己又不想再复读或者迫于家长的要求, 无奈才随便选择了一所职业学校。还有些是家长管不了孩子, 而被甩到了学校,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抱着无所谓的心态, 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1.3 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

学校设置的课程教材或版本落后, 不能与时俱进, 或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往往学校所学内容毕业后应用不上。

1.4 就业难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及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 (如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等) 导致学生感叹前途渺茫, 学无所用。

1.5 教师缺乏创新

首先教师表现在不注重教材、教学和教法研究。长期以来, 教材枯燥, 教学方法呆板、单调, 教师一味的背着学生走, 学生被动的麻木的接受, 虽然达到了教学目的, 但是学生不自觉的思考, 依赖性的增强使得一旦学生离开老师变得无法自己思考学习解决问题。

1.6 教师对学生的偏见引来学生消极态度

绝大多数学生进入学校时都是对学习充满了热情与好奇, 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但因几次考试中的失利或是因某件小事的因素老师改变了对其的态度, 导致学生逆反心理, 萎靡不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其他主观和客观因素也在潜移默化的推导着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 如同学之间的关系, 家庭关系的变化等等。

如何抑制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是摆在我们教学工作者的难题。

2 解决方法

2.1 确立目标、树立自信

学生之所以出现“厌学”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计划, 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教育者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 社会的不断进步, 竞争的不断激烈, 不能成为“啃老族”, 今后的路要靠自己走。没有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日益变换的社会。另一方面, 要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社会“用人”形势, 使学生时刻明白, 社会上仍需要大批有技能、有知识的专业人才, 一定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2.2 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陈旧, 学生不感兴趣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应当不断的寻找适合职业教学的教育方法, 不断的变换教学模式, 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如多媒体教学, 鼓励教师多做课件。同时发挥专业课特长, 开展专业评比活动及讲座等, 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践中融入专业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校应鼓励和支持老师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可先进行试验, 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找到学生们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2.3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职业院校的教师, 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也是实践教学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 更新专业知识, 树立教育新观念, 积极探索和实践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 积极参加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函授或进修学习, 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

2.4 齐抓共管,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解决学生厌学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工作共同配合。学校领导、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要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教师应因材施教, 在思想和生活上帮助关心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 让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 而改善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也是纠正学生厌学的重要方法。首先, 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对于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学生坚决严处;其次, 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最后,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活动组织形式可采用学校指导学生自筹的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如举办各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 举办各类培训班, 开展社团活动等。良好的氛围无形中的教育和鞭策着学生, 使学生逐步走出厌学, 积极参加到正常的学习环境中。

2.5 正确树立学生就业观念

学生就业难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校必须要大力抓此项工作, 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用人形势和政府推出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优势及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学校还可以聘请专家和优秀的创业者做报告, 通过聆听与交流可增加学生对于就业信心。

总之, 关于学生厌学现象的解决应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多种力量, 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积极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使学校培养出优秀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9: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心理障碍;克服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16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他们最关心、最困惑的就是学习问题。目前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少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教师如果能抓住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这块最大的“心病”,那么,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笔者认为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并实现“减负不减质”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增加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众所周知,在英语学习中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在智力方面与其他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之所以会出现学习上的困难,不大愿意学英语,甚至不想学英语,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第一,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视学生为装知识的容器,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因地制宜地指导学生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也会很自然地认为在课堂中的任务就是听、记、背,下课后便会很快地遗忘掉。这样,就很容易地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恐惧情绪,甚至会有厌学情绪。第二,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对孩子学习期望过高等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学生现实的状况,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提不上去,教师不喜欢他们,同学也看不起他们,家长对他们失望,这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在英语学习中,他们不懂的东西就越积越多,从而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接触,做好感情交流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假如学生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喜欢听他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构建起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喜欢自己,爱上自己的英语课。此外,教师为了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应精心设计作业,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及时为学困生查漏补缺,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二、加强多方教育力量的整合,给学生心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想彻底转化英语学困生,只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一些学困生不仅是英语差,其他功课也比较差。如果他们只在英语学习上受到激励,其他课上却不断受到冷落、打击,那么刚被激起的一点自信心和上进心就会很快泯灭,因此对于他们的转变,要联合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来共同关心帮助,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无论在家庭或者在学校,都沉浸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感受中,从而激发起不甘落后、迎难而上、奋勇直追的意志和行动。

三、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即使是取得了很小的成功或有点滴的进步,英语教师都应适时地提出真切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四、正确处理赏与罚的关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我们都知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是性格、爱好等都不相同的学生集体,对于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绝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因此,对于那些意志薄弱、纪律散漫的学生,教师要用可以令学生心服口服的批评方式去教育他们,用铁的纪律去约束他们,去震慑乃至去惩罚他们,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分清真善美,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增添正能量。当然,惩罚绝不是变相的体罚,体罚是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的,严重的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正常地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遇到类似的情况时,采取一种“以学习促学习”的惩罚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增添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总之,中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品学兼优的尖子生,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社会培养有潜力的建设者。因此,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教师有责任去寻找适应和满足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在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有策略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其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困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克服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从而使其怀着一份轻松的心情面对自己的英语学习,从容地迎接每一次考试。这种一举两得的方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篇10: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1 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遭遇失败后产生的外在表现

目前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不少人数处于青春发育期, 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正急剧发展、变化以至趋向成熟, 行为表现出某种神经质。他们的心理具有过度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等四个特点, 在情感上活泼、热情, 却容易急躁、激动、自尊心强, 对他人的评价极为敏感, 易为一时的胜利而骄傲, 也易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所以在遭遇动作失败后而极易产生恐惧心理, 在生理上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脚颤抖、脸色发白等, 而心理表现为头脑发懵、心绪紊乱、胸无成竹、心情紧张、精神焦虑等。

2 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遭遇失败后产生的心理反应

为了了解学生动作失败后的心理反应, 对本校六年级4个班189名曾有过动作失败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失败的动作能够在人的心理上造成一个强或较强的条件刺激 (所占总人数的93.7%) , 从而在心理上引起较为强烈的恐惧反应。心理学现象表明, 这种恐惧反应, 其实是一种偶发的心理现象, 是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究其产生的原因:其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动作失败后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主要有内在的和主观的害怕失败、害怕受伤和条件反射性的恐惧, 也不乏有失败时所处的外在的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内在的主观的因素所占的比例 (96.3%) 远远高于外在的客观的因素所占的比例 (3.7%) , 但是决不能忽略失败时环境等因素对人心理的作用。

3 给遭受失败的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

3.1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逐渐消除心理障碍

当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时, 由于内在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生理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脚颤抖、脸色发白等, 而心理表现为头脑发懵、心绪紊乱、胸无成竹、心情紧张、精神焦虑等。

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当关心的爱护每一个遭受失败的学生, 十分冷静地采取安慰、鼓励等语言刺激的方法, 减弱或消除他们心理上的条件刺激。通过认知训练和培养, 使他认识到要掌握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 必须经过种种困难和重重挫折的磨炼。动作失败并不可怕, 只要能从失败的低谷中走出来, 寻找原因, 吸取教训, 最终还是能战胜失败, 获得成功的。中国有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问题是你如何对待失败。这样, 实际上是防止了消极的强化作用, 待他们情绪平衡下来之后, 再帮助他们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

如果教师此时加以责备和批评, 反而会引起更强的心理刺激, 对其心理刺激, 对其心理伤害更大。而依靠加强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或单纯依靠自然的心理恢复来克服心理障碍, 往往会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因为如果这样做, 很有可能使得伤害、残损的心理尚未得到良好的“医疗”, 再一次面临着失败的打击, 形成巩固的恶性的条件反射, 造成“这个动作我肯定做不好”的心理定势。那时, 再克服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3.2 具体讲解正确的动作要领, 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失败的动作主要源于错误的动作, 而错误的动作主要产生于错误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应当具体、详细地讲解动作要领, 而让学生心理能够明白自己做这个动作应该如何完成, 然后教师以高质量、正确完美的动作示范, 让学生反复、仔细地观察来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 最后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此外, 特别是让水平一般而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做示范, 以达到更强的鼓舞性和更佳的效应性。

3.3 降低练习要求, 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教师根据教学的特点, 采取暂时不练这个动作, 而改练其它相类同且相对容易的一些动作, 如辅助练习或降低动作要求等, 也可以练习时附加一些新的要求。在整个练习安排上, 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这样, 可以使原来的条件刺激的作用逐渐减弱, 代之以新的条件、新的刺激来作用他, 就会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顺利完成动作的感觉, 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建立起能够完成这一动作的信心, 给学生以成功体验, 让学生暂时忘记以前的失败或不把一次失败看得很严重, 使得他们放下心理上的包袱, 轻装上阵, 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个较好的状态之中, 这样就更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动作。

3.4 注重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重新建立成功完成动作的自信心

在物质和技术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加强保护与帮助等措施, 让学生感到不会有失败和受伤的威胁, 还要加以积极的语言暗示和开导。如让学生明白恐惧是受伤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越是缩手缩脚、放不开动作, 越是容易受伤等, 而当学生满怀信心、再次迎接挑战时, 力争使他们做到“马到成功”, 并要加以适当的语言肯定和表扬, 让胜利的喜悦抹去失败的阴影, 预防和避免这一恐惧心理的再次出现, 重新树立起战胜失败, 成功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只有这样, 才能及早地排除不良条件刺激的影响, 克服动作失败后产生的恐惧心理。

3.5 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提高学生适应外界的客观因素的能力

心理咨询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失败时所处的环境、失败时的气候以及场地、器械设备等, 也能构成一个刺激, 对个别心理素质差、适应能力弱的失败者产生恐惧反应。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说理或暗示, 让学生明白: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产生心理恐惧的主要原因, 而是人们适应客观因素的程度和能力都是很大的。只要自己相信自己, 并有足够的自信心及调节的控制能力, 就会克服困难, 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也会因昼适应而被排除的。

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内在的和主观的害怕失败、害怕受伤和条件反射性的恐惧等因素, 同时也存在着外在的、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占较大的比例, 但是决不能忽略失败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对人心理的作用。充分了解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的原因, 是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克服动作失败后的恐惧心理的前提条件, 还要遵循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过程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联系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 当练习者完成某个动作或是整套的动作时, 由于胆怯或动作错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而出现动作失败, 使其在生理上、心理上遭受到较强烈的刺激, 给身心造成伤害, 甚至出现伤害事故, 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方面, 分析了小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由于动作失败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的原因, 剖析了小学生恐惧心理的行为表现, 旨在探索体育教师应如何运用心理学的规律, 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育,遭遇失败,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赵坤明.挫折教育与承受力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1998 (4) .

[2]欣果实.讨论体育活动中的挫折效应[J].天津体育学院学刊, 1999 (6) .

[3]体育学院通过教材.体育心理学[J].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制, 1988.

[4]汤展飞, 汤雅婷.体育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10) .

[5]李思一.体育课中如何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J].新职教, 2000 (4) .

[6]毕桂凤, 隋燕.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的恐惧心理[J].辽宁体育科技, 1997 (6) .

[7]周锡福, 赵建宏.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表现、原因及克服方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1998 (2) .

[8]刘薇.正确对待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恐惧心理[J].贵州教育, 1996 (5) .

[9]王治江.恐惧心理对体育系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5) .

篇11: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情绪障碍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恢复自信心

大多数学生都有上进心,都有求好的欲望。然而除了一些英语学得好的学生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加之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挫折,所以丧失了学好英语的信心。他们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学好英语的材料。缺乏自信心,这明显的就是心理障碍。因此,我首先对这部分学生现有的水平做客观的分析,弄清他们的薄弱环节和有利条件,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一步一步地帮助他们恢复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次教学,适当地降低对这些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能够完成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任务。比如课上提问时,我让他们回答的问题一般都是他们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有时,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及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完成,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

缺乏毅力,意志不坚强是部分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另一个原因。具体表现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取得一点进步后热情高涨,但是“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在对其取得进步表扬的同时也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甚至还采取其他一些必要的“强制”措施。现在的中考英语试卷注重实际应用,同时更加重视对考生思维品质与运用语言能力的测试与评估!所以我每接手一个新的初三班级的第一天,就要求学生自备一本阅读理解方面的课外书,人手一册,不限种类。把中考四大能力题型的解题方法认真仔细地教授给学生之后,就要求他们按照我的方法每天花5-10分钟完成一篇额外的阅读练习并敦促其按时保质地认真完成!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就提升了许多!再如,我要求学生每天记忆三个额外的英语单词,写在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包括这些词的常规用法。每过一段时间就进行评比,对能坚持的同学进行表扬,对不能持之以恒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并不定期地进行抽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任务感,而且还逐步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力。每周班会课上,请班主任老师注重对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教育,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伟人的先进事迹,观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绝大部分同学的意志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好奇、好动、好玩,而不集中注意力学习。注意力分散极不利于开展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效率会大大降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通过多媒体、实物、挂图、表情创设情景、游戏、提出疑问对照比较等途径,来不断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小组讨论、小组竞赛、板演等各种练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四、不断与学生沟通情感

调查表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老师的关系。”学会欣赏学生,学生学习会更加专心致志;学会赞赏学生,赞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就会愉快地与教师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与学生沟通情感,优化师生关系,也是克制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学生都拥有自己的QQ号码(笔者的QQ好友有三分之二是曾经的或者现在的学生)。每当周末、节假日,学生们就在QQ群里吵开了,有发泄不满的,有过来凑热闹的,也有谈自己心事的,这个时候的他们无话不说,尽情言语,无所顧忌(网络里的学生流露出来的情感比教师平日看到的更贴近真实)。他们在相互嬉笑打闹争吵的时候,我默默无闻,悄无声息地看着,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以后跟他们更好地交流沟通。很多时候有我的学生私底下找我聊天,交流她(他)的困惑,这时候的我会更加耐心地劝导他们,鼓励他们。这样学生跟我的关系更加密切,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学生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总会第一个想到找我去帮他们解决!如果我跟学生之间产生不愉快,我通常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通过思想沟通、耐心细致的工作,解除他们心中的疙瘩,求得相互理解。

上一篇:自创小品《传统美德》下一篇:中国梦演讲稿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