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麻风病预防方案

2024-07-25

学校麻风病预防方案(通用2篇)

篇1:学校麻风病预防方案

如何预防麻风病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造成眼、手、足的畸残。

2.麻风病可怕吗?

麻风虽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导致肢体残废和畸形,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群众常把它叫做“癞子病”,“鸡爪风”,“歪嘴风”等。并因此而遭受歧视和排斥,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

3.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麻风病属于哪类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麻风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4.麻风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一般认为,麻风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过的麻风患者,其中多菌型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多菌型患者的传播效率是少菌型患者的4-11倍。多菌型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5-10倍。

5.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一般来说有直接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染方式。直接接触传染是指与麻风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如同吃、同住而被感染的,这种传染的可能性较大;间接接触传染是指健康人使用过麻风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食具、生产工具等而被感染,但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6.麻风病传染方式有几种?

麻风病传染方式一般来说有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二种。

7.那种传染性大?

其中以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较大。

8.传染上麻风病要具备那些条件?

健康人感染麻风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同传染性麻风病人(或传染性麻风病人排出的麻风杆菌所污染的东西)长期密切接触。二是本人的皮肤有破溃,并且感染了麻风杆菌。三是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低下。三者缺一都不可能感染上麻风病。但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抵抗力。

9.当前有疫苗预防麻风病吗?

当前麻风病尚无疫苗可用,尽早发现新病人并及时予以规则全程联合化疗是主要控制传播的措施。

10.麻风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就是皮肤上出现各种皮疹,且伴有感觉丧失(麻木)干燥闭汗;或伴有外周神经干粗大。

11.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吗?

不需要。现代对麻风病均采取社会防治措施,即在门诊、家庭接受治疗,不需要隔离。只要坚持服药,可以边治疗、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即可治愈。

清凉峰镇卫生院

篇2:台湾最美记者:麻风村里开学校

事业顺风顺水时,她突然放弃了优越生活,走进令人闻风变色的一个深山麻风村,一待就是十年。是什么机缘让她这样不顾一切付出?又是什么动力,让她能坚持如此长久?

一次采访改变了她

人生的转折来得既富有戏剧性又不知不觉。1999年夏天,张平宜生完第二个孩子,考虑做全职妈妈。当时,她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工作稳定;住别墅,有佣人;开跑车,爱时髦,生活无忧。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很少陪家人。在工作上她已经很有成就了,如今想回归家庭做个好妈妈。

辞职前,她做的最后一个专题是跟着国际救援组织到麻风村考察。十二天探访四川、云南边缘的六个麻风村,深入中国最偏远底层的社会。穷山恶水,路程遥远艰难不说,有时连续几天根本无法洗澡。张平宜一直忍到昆明机场,在洗手间洗把脸,看见镜中自己狼狈的模样,发誓再也不进麻风村了。

可是,等她回台湾写完稿子,麻风村的影像却经常出现在脑子里。每一个麻风村都不一样,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有的都是老残病人,有的既有病人也有小孩。凭着记者的职业敏感和好奇心,张平宜对这些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小孩投入了更多关注。

小孩99%都是健康的,与世隔绝,没有身份,父母是文盲。如果老人死了,这些孩子怎么办?他们还没长大就没有未来了。张平宜边寫文章边想这些问题。看着身边三个月大的可爱孩子,再想想麻风村的孩子,张平宜五味杂陈。“当一个记者究竟在奋斗一些什么,是不是应该做一些事情?”她冒出了这个想法。

张平宜认为,让麻风村的孩子回归社会的途径是给孩子身份,让孩子们读书。

可现实情况是许多麻风村建立在有天险阻隔的荒凉地带,而且人烟稀少。张平宜之前走访的村庄里都没有学校。直到2000年冬天,她才听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的越西县麻风村有所特别的小学。二话不说,她把孩子交给母亲和丈夫,自己收拾行李直奔凉山。

第一次见到大营盘村小学,就给张平宜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唯一的老师王文福领着学生们,站在村口的冷风里等待远方的客人。孩子的脸都是黑的,衣服都是破的,没有一个孩子会讲普通话。学校只是两间盖在水塘边、快倒了的破房子,全部校产就是几扇只有铁条不见玻璃的木窗、两块嵌在墙上的黑板、两张讲桌和十七套破桌椅。更危急的是,唯一的老师因为家庭困难,打算过完年就外出打工了。没有老师,学校是办不下去的。张平宜赶紧劝他不要走,说她会想办法建小学。

建一所麻风“贵族学校”

回台湾后,张平宜成立了一个叫“希望之翼”的慈善组织,来援助大营盘小学。协会既没知名度也没有资金,要帮助的还是对岸遥远到不知在哪里的一所麻风村小学。筹得款项并不容易,她卖蜡烛、写书、演讲,到处奔波。当记者平时说话是直来直去的,让她鞠躬哈腰、抛头露脸地募款,真的很尴尬。但是,她还是坚持下来,带着募得的100万元新台币回到大营盘,建了小学的第一批新教室。

张平宜住下来就发现,让麻风村的孩子回归社会光有教室远远不够,几乎与世隔绝的麻风村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张平宜把母亲抚育小孩的心情投射给了大营盘村的孩子们,不但每年负担着小学生20万元的生活费用,还给麻风村带来了文明社会的概念。

张平宜为学生提供食宿,每个年级的前五名还有奖学金,所以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教育局派来的公立老师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她的“希望之翼”就负责孩子们的吃穿住用等生活琐事。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大营盘的孩子都长得瘦小,肚大如鼓。为了让孩子们健康长大,建学校的时候,张平宜特地规划了厨房,还培训厨工。不仅如此,小学还有营养午餐,保证孩子们每天可以吃一顿肉,即便在停水停电时,孩子们充饥的也是偏远农村很少见到的旺旺雪饼。

讲卫生是要费心费力的一项事业,“爱漂亮,每天不洗澡就会死”的张平宜主要斗争的对象是跳蚤、苍蝇和头虱。孩子们因为身上的污垢长时间不清洗,已经长成皮肤的一部分,稍微用力就会看到血迹斑斑。干脆,张平宜把孩子洗澡也纳入一年一次的志工营工作中。

张平宜住在学校里,还成了孩子们的课辅老师。她教孩子们讲普通话,给孩子们修改作文。有的孩子文辞不通,一篇作文要退回去改六遍。可能是当时注意辅导,第一届和第二届的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好,升初中时,第一届毕业的孩子里只有两个不在尖子班。假期,张平宜邀请台湾的志工营、内地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外国人到学校来参观,麻风村的孩子们因此比其他行政村的孩子更“见过世面”。学生的普通话说得都非常好,第一届学生里有几个英语讲得也不错。看着穿制服的学生们,朋友们说张平宜建的是“麻风贵族学校”。

张平宜对“贵族学校”的说法并不反感,而那些艰苦的农村生活经历她也乐在其中。但是麻风村和张平宜观念上的差异,就像凉山离台北那么远,她的举动在本地人眼里有时过于理想化了。她计划在学校周边买下20亩地,种庄稼,养猪,建一个能让孩子吃饱饭、让年轻人就业的农场。学校也确实尝试经营过,可主要任务还是教孩子,真的没精力管种地的事,慢慢就不了了之了。

让孩子融入社会的考验

大营盘的毕业生都在隔壁新民中学上学,来回要走三个半小时,如果要节省一个小时的路程,就要涉水过河。夏天涨水的时候,水会没过人的头顶。

更糟的是,因为担心传染问题,来自麻风村的孩子要到正常的中学读书通常会被拒绝。从前零星有人毕业时,父母会把孩子送到亲戚家,以寄住来隐瞒。但2005年大营盘有一大批学生升学,这是隐瞒不住的。经过多次协调,新民中学成了麻风村孩子回归正常社会的第一个考验。

学校里,孩子们互相害怕对方,行政村的孩子不知道麻风村的同学会不会传染自己,麻风村的学生害怕别人歧视、嫌弃的目光。很多孩子之间起了冲突,张平宜就处理过好几起打群架事件。更令张平宜担心的是,孩子们进了中学就像进入了花花世界,失去了原本的纯真,有了其他心思。对他们来说,诱惑多了,辍学成了一个轻率的选择。

对那些从中学毕业的孩子们,张平宜还是不放心撒手让他们自己闯世界。她把弟弟在青岛的健身器材厂变成了大营盘职业训练基地。前三届毕业的超龄学生在这里继续深造。这些孩子十几岁才上小学,初中毕业继续读书不现实,一是基础差升学无望,二是即使读上高中、大学,毕业时都快30岁了。张平宜把孩子们送到青岛两年,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集中上课,在这里作为孩子们回归社会的正式过渡。

晚上集中学习的,是张平宜设计的类似于素质教育的“生命教育课”。让学生集体看关于二战的电影,有时也看“探索频道”的纪录片。还有台湾的语文老师教他们《诗经》。孩子们学会后,张平宜特别高兴。这些与工厂技能完全不搭边的文艺课程,在张平宜看来很重要,通过这些内容,她想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好精彩,要好好活。

有了这些准备,张平宜才觉得时机成熟,放心孩子们闯世界。第一届毕业生她倾注的心血最多,也最符合她规划的人生道路。他们两年的职训已经结束,走出张平宜搭造的温室大棚,与工厂签约。

虽然,毕业的多半是超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里,这张小学文凭也不免太过卑微,可在大营盘村和张平宜看来,却是里程碑式的头等大事。张平宜带着三十名志工从台湾赶来,给孩子们办了一个隆重的毕业典礼。麻风村小学的故事也被各媒体高度关注。

“我的十年青春,就这样献给了这里。”张平宜感叹道。这个有着良好艺术修养的女人,把家里的每一处都布置得很优雅,过着优越的生活。只是,原来那些逛街、喝下午茶的日子如今只能放在记忆里了。

这个在台湾不曾下过厨的太太,已经能在大营盘给一百多个孩子做午餐。她甚至将咖喱、麻油鸡这些孩子们从来没尝过的食物,带到了大山中的食堂。

“在大营盘,我变成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张平宜骄傲地说。但这个“女强人”也偶尔会流露出脆弱的一面。有时,遇到一些烦心事儿,她只有请朋友抽烟斗,“借助慢条斯理的烟草气息,放松濒临失控的情绪”。她有一定程度的神经衰弱,常失眠,她的手袋里总塞着几包松弛神经的药物。

许多朋友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疯子要跑到一个山坳坳里的麻风村,去吃这样的苦?”但对张平宜来说,在这片大山里,她似乎背负着某种使命,“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

上一篇:爱的作文600字-抒情作文下一篇: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