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2024-06-19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精选8篇)

篇1: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摘 要:高中阶段可以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高中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同时还会影响社会及国家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意义重大。下面主要针对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谈一谈笔者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

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很多课程在形式上、内容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是一样。为了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改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下面笔者就针对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展开研究。

一、创设情境,提高高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高中政治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单纯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烦情绪,使学生失去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课堂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一般来说,适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方式有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情况以及教材内容合理选取。如“征税与纳税”教学中,笔者为了更加清楚地讲清税收知识,采用了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负责调查学校附近个体商户、私营企业掌握税收的情况以及上缴税款情况,实行问卷调查;另一组则负责网上查询税收政策。完成任务后由各小组讨论调查结果,由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这一教学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学到了税收的政治知识,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恰当引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照本宣科”,教师将教材中的框架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照着这些知识点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前面背后面就忘,很难有效理解这些知识的前后联系,也不能有效把握知识的连贯性,面对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实际上,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展开教学,如针对某政治话题开展故事会、辩论会或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资本主?x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教学中,笔者首先为学生介绍“第三次浪潮”中作家托夫勒写过的句子,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体会资本主义民主中存在的虚伪与欺骗。通过这首诗的介绍,学生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展。又如,“联合国”一课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展示了各国发生海啸、地震等灾难之后,在联合国的号召下进行救援活动的过程,深入理解了国际组织中联合国的重要作用,并将高中政治与当今时事有效结合。

三、抓好教材,提高高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高中生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非常重要。高中阶段是夯实人生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务实才能实现创新。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提升教学实效性,要求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其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政治知识内容注重严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厘清思路,深入理解高中政治教材,并有效掌握教材内容。如笔者在“物质”一课的教学中从下面几个环节进行讲解:首先,分别对马哲、非马哲有关物质的理解进行了讲解;其次,物质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指出物质第一性;再次,物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提到了意识对于物质存在的反作用;最后,用“客观实在”点名具体物质形态的抽象画,同时列举出一些具体实例。通过这一系列的分层讲解,原来非常抽象的、很难理解的政治知识都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对于这部分政治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政治教师应积极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长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必然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2):239.[2]陈安花,刘正安.新课程理念下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企业导报,2015(8):97-98.[3]张云英.摘“互动”之花 结“有效”之果――浅探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政治互动性教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232-233.[4]赵红梅.论社会责任感教育如何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来渗透[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S2):137-138.

篇2: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摘要: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愈发迫切和具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较为传统和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法,而这一方法又很难满足当下社会与学生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高中教学,繁重的升学压力更是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探索出更简便、更高效的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进而减轻学生压力。本文就如何提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三点见解。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时效性

对学生来说,高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对国家来说,高中又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储备库与资源库。学生今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高中时期的政治素质以及思想品德高低的影响。所以,高中的政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少高中的.政治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关于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办法。

一、加强师生互动来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知识的枯燥性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少,师生之间彼此不了解,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死气沉沉,有的学生甚至将政治课堂看成是“睡觉”的课堂,政治教师所讲的政治内容也就成了真正的“催眠曲”。而有一部分政治教师在面对这些情况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个睡觉的学生没有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也就对其放任不管了。这对教学时效性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要缓解这一现状,教师能做的其实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师生的互动,这一互动不仅仅只是在课上,课下也同样重要,其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加深彼此的感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问答、角色互换与小组合作等形式来改变自己表演“独角戏”的局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以及自身对社会时事的看法等,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课下,教师也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真心实意为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和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喜欢自己,继而再喜欢上自己的课,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时效性便会得到一定提升。

二、通过引证启发学生思考

照本宣科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但是背了后面就忘了前面的状况却时有发生,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到相关的知识点,不仅如此,还影响了学生知识掌握的连贯性。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证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来改变这种现状,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例如,就某一政治话题开展故事会、演讲以及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政治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受益良多,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对“联合国”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如果教师单纯地将联合国的定义是什么,联合国要做哪些事情等内容,学生可能在当时是理解和掌握了的,但是很快,学生便会忘记。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证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文字、图片以及影音展示功能,给学生展示在地震海啸等自然在后发生过后,联合国号召世界各国参与救援的过程,再让学生思考联合国在整个国际组织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当今的世界形势又是如何等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政治知识运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时事和政事的结合,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中的政治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们总是习惯性地为这些理论设置一个参考答案,用来判断学生观点的正误,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这些学生的答案就是其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单纯地用“对”或“错”来对其加以判断,很容易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再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习惯性地朝某一方面去想,长久以来,就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的、独到的见解。例如,在对“内因和外因”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例子来引入,在开始新课之前,教师便故意说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一点错误也没有。此时,肯定会有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异议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受这些同学影响,其他同学也会认真思考这一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内外因的知识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能够单纯地用对错来评价学生的答案,只要思考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有不同点,都应该予以赞美和鼓励。如此一来,在课堂就会形成一种全体思考的氛围,学生们通过思维碰撞,就会形成更多的新想法和新观念,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课堂时效性也就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高中的政治课除了理论性强之外,还具备内容抽象这一特点,相较其他课程学习而言,政治的难度就更大一些。而由于高中生社会阅历的缺乏,所以很难认识到政治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因此而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很难得到提升。所以,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更应该积极通过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通过引证引发学生思考以及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伟.如何提高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10:60.

篇3: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

1.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的推行需要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 以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来加以体现[1]。这就要求高中政治课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打破单向灌输、以教师为领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为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实用人才。高中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 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 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因此, 无论是高中学生还是高中教师都应该转变态度, 积极推行新课改, 保证新课改的有效性, 不能让其成为“面子工程”。

2.理论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的有关规定, 我们可以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就是在新的时代发展过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立场和方法, 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活泼、生动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哲学、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内容, 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使学生自觉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成为新时代的新公民。而要完成这一项任务,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措施。不仅如此,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促进高中教学的民主化, 变原来的单向灌输为现在的双向互动, 由理论到实践, 从而保证新课改的有效落实。

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改落实不到位。到目前为止, 虽然国家大力强调新课改的推行, 但现实情况是课堂教学依然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推行沦为一纸空谈[2]。教师仍然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即使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 师生的关注点在考试分数上面。究其原因, 还是因为我国目前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当中, 高考是千万学生及家长的希望。因此,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 学生只需要将一些考试重点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 不用去思考其成因和内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2.教学方式陈旧。新课改的推行对高中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化, 也改进了高中课程的教学设备, 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上, 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旧大行其道, 很多政治教师墨守成规, 创造力的发展得到很大限制。

三、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革新教学理念。正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满足新课改实施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3]。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只有打破这个枷锁对思维的限制, 才能创造出新的内容, 使新课改落到实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先进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石。应试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 偏重于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 过度强调知识的专业性, 形成了只关注智力教育的片面发展。分数成为学生优异与否的唯一评价标准, 使得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打击[4], 而“高分低能”则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产物。对于新世纪的时代发展来讲, 这种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素质教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 “以人为本”, 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2.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那种传统的教师在课堂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 应该被抛弃, 需要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也应该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 从原来的主导者转变为现在的引导者、辅助者。教育不能搞替代, 传统的课堂中, 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中心, 教学变成一种单向灌输, 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 如同提线木偶一般, 没有自己的思维。长此以往, 课堂教学就变得呆板、僵化。 同时, 传统教学以考试内容为教学目标, 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围绕考核来制定, 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行, 不必进行思考, 因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果没有教师教授, 学生就无法学习, 所以培养出了一批批高分低能的“人才”。由此看来, 高中政治教师应该 “授人以渔”,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 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外, 教师也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成为朋友。传统课堂上教师努力维护自身的威严, 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 学生对教师不是敬而是怕, 师生之间存在一道交流的鸿沟,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合, 因此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 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 与学生成为朋友, 从而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 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如此一来, 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芥蒂,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 并且对政治学习形成了长久的兴趣, 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3.进行探究性教学,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政治知识不是空洞的理论,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生动、丰富的实际表现。但是由于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只注重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 学生只要把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下来就好, 没有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更深刻的含义。这种抽象的语言、文字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感。高中时期正是学生逐步走向成年的关键时期,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已经逐渐形成,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教育仅仅依靠纯粹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 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政治理论知识, 通过理论来联系实际, 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究性学习是综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选取主题, 然后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氛围, 让学生借助调查、实验、操作等手段自主探索研究主题, 在探索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政治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并且将学生合理分为学习小组, 让学生针对问题自主去收集资料、实际生活案例等,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小组成员可以先进行组内交流,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讨论,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 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讨论结果。此外, 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创造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做中学”, 实现理论、技能、情感等全面的发展。

4.教师自身加强学习。政治课程的理论性强, 政治教师作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重要参与者, 自身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前提条件[5]。政治教师需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来分析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而且不能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做出一些违背政治原则的行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来影响学生, 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

同时, 新课改的推行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那种经验型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 向研究型的教师发展, 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技能的训练, 以此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虚心学习, 多参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调研活动, 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此外, 政治学科现实性、时代性都比较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补充一些新的内容。因此, 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科的最新动态, 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便及时帮助学生更新知识内容。

结束语:

总之, 政治是一门现实性与时代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一项值得不断研究的任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革新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开展探究性学习, 增加实践教学, 加强自身知识储备, 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 以及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新课改

参考文献

[1]周红芸.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 2012, (38) :125-125.

[2]陆琪宏.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J].新一代:下半月, 2015, (4) :91-91.

[3]王海梅.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的构建[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 (11) :51-51.

[4]徐爱芝.浅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J].新课程·中旬, 2014, (4) :13-13.

篇4: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标对改革的核心环节。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新的课程,对改革的成效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将要面临的首要难题。所谓的高中政治课堂实效性,指的就是政治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使得受教育者明确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本篇文章从新课程要求出发,对高中政治课堂的实效性就行全面详尽的分析,提出了高中政治课堂实效性的几种合理的改革方案。

1.明确高中政治课堂的重要性

在高中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中,高中政治课堂是一个重要阵地。授课教师应着重分析实际情况,从客观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和实际,保证对同学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性。引导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中政治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开拓学生的国内外政治视野,更能帮助学生扩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在政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定位能力,明确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高中政治课堂改革的重点还是在于同学和教师对课堂意识的共同提高,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2.提高政治课堂效率的措施

构建主义思想是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学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学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作用就是传授知识并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同学们学会主动接受讯息。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制订相应的政策。

2.1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加强师生的有效互动,创造愉快轻松的政治教学氛围对政治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从提高教师积极性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角度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教师与学生形成有效的统一。政治教师的工作是一份伟大的事业,他们能够用科学理论来武装人,用崇高的革命精神来塑造人。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建立鼓励机制,完善管理机制,从根源上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结合政治话题和实际生活,以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生的政治学习带入日常新闻和周边事务中,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质。

2.2制定明确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让课堂有一个合理的导向。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使同学掌握基本政治知识提高政治成绩,另一方面是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提高道德素养和政治觉悟。培养当代高中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综合性高等人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对政治知识掌握的真实水平。其次,透彻高中政治基本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合理调整。

2.3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媒介,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师应该紧随时代改革的步伐,逐步更新教学观念,不应该墨守陈规,改变传统的填压方式的教育。要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打造出活力和谐的政治教学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同学们能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对学生的政治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2.4使用现代化手段,积极鼓励学生

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是一种改革,这不仅仅是授课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更能通过对多媒体的利用,提高授课效率,改变传统枯燥的课堂,充分提高同学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态度和评价就十分关键。应该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赞扬和鼓励,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动力。通过现代的方式布置合理的课外作业,是参考答案的标准更具灵活性,使同学们发散思维,都能够积极自主的探索政治理论知识,并且能够主动地联系社会实际和整个世界的政治背景,从而更加完善地全面地学习高中政治。达到真正地提高政治教学效率的目的。

3.结束语

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更多地要求高中政治的教学深厚宽广。要求学校采取有力措施,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给同学打造良好的政治课堂硬件环境。对于政治教师而言,作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传播者,应该能够适应改革需要,领会改革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同学们在政治课堂上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就教育部来说,应该时刻关注高中政治教材的完善和修改,为高中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文本。在政府部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在高中政治教师和高中学生的相互配合下,高中政治教学才能得以稳定健康发展,高中政治的课堂教育才能获取真正的实效性。

参考资料

[1] 龙榕.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46-47.

[2] 薛鑫.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9):41.

[3] 孙利娟.论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篇5: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摘 要】政治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本文就几种能够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72

现代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数量,而且注重知识的传播速度,在要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无疑十分必要。政治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本文就几种能够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展开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一、营造良好的政治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课堂教学环境十分重要。政治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学生能够对政治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是学生政治学科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学生只有通过对具体问题运用政治理论知识进行解析,才能达到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的目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灵活运用政治知识点,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的机会,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出一个社会问题,让学生用政治理论知识加以解析。如果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那么学生能够积极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课堂教学气氛比较严肃,那么学生从内心会产生一种忌惮,进而不感或者不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通过实例展现知识点

政治是一门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很多知识点都是对客观规律与现象的归纳与总结,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比较吃力,尤其是在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借助于实际的例子,会使学生出现理解偏差。例如:学生在学习“物质”这一概念时,如果教师单纯的从定义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解释,学生难免会出现不知所云的现象,如果教师能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通过实际例子将知识点展现出来,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概念与定理进行理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知识点以实际例子为依托展现出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应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知识点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试想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都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教学势必是枯燥无味的,很难调动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将实际的例子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注意力将被有效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练习题必不可少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政治学科学习,同时也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一些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题海战术”的弊端,因此很多教师在现代教学中不再使用题海战术。然而在排斥题海战术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存在的缺陷,部分教师主观的认识学生没必要做练习题。实际上不管对于哪一学科的学习,虽然不提倡采用题海战术,但是学生做一定的练习题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生做练习题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过程。学生的政治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做一定的练习题。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不仅要能够对政治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且还要能够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政治作为高考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翻开近年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试题考察的都是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才能掌握高考的动向,才能更好地对问题作答。

四、有效采用分层教学法

对于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分层教学法也十分必要。在很多人眼里政治是一门比较容易学习的学科,实际上学生想要取得优异的政治成绩也并非易事。尤其是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在进行政治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政治学科学习,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差异性,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这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政治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机会。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性,因此有些学生能够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而有些学生却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最终影响了学生的齐头并进。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将大大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十分重要。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原有的认识可能被打破,新的认识就会形成,然而这一过程是一个冲突与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渴望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政治作为一门有助于学生三观形成的学科,在进行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教师更多要扮演倾听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发散,在师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篇6: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 张国章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学生在向老师诉说:“老师,我学政治很认真,怎么成绩总是难以提高?”也有老师发出感慨:“我工作很努力,备课、上课、辅导学生花的工夫比别人还要多,讲的内容与别人差不多,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如别人?”这些反映的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其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学生学得是否辛苦,老师教的多或少,而在于学生在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有无进步或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关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重视备课,搭建有效的教学平台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建构符合新课程理论的备课理念和方法。在备课理念上,首先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裁者和传授者,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就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在备课方式上,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在备课重心上,由备教材转移到备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在备课内容上,由狭隘的学科本位转向开放的课程整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新课程,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新课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情感发展等方面出发,挖掘教材、创新教材,利用一切有效资源,搭建有效教学平台,实现多维度备课。

二、针对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设计主线问题,体现教学实效

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旦与相应的情境特别是与发生在学生周边的事情和情境结合起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讨论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更能让学生懂得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观点是与实际相联系的,是有用的,是可以用来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无疑会对学生的政治课学习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逐步得到贯彻,这种产生良性循环的政治课教学也将更为有效。

注重情境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鸣作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进而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实效。这就需要我们政治教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投入的内容,挑选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内容,当然内容要与课时主题一致,还需要注意分量,要适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适当加强课堂教学密度是必要的,但是,“量”不等于“效”。诚然,量太小,学生吃不饱,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而量过大,学生吃不消,照样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所以,教学内容的量必须适度,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总是希望学生了解更多,生怕学生不懂而讲授过多,挤占了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使学生获益较少,效率低下。为此,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说教者”的形象和“灌输者”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课堂上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把话语权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课堂实效,一方面采用目标学习指导法,使学生达到“微观在握”的境界;另一方面,运用纲要浓缩指导法,借助知识结构图,浓缩学习内容,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方便学生记忆与复习,极大地提高了复习效率。比如:政治常识中经常出现运用国家制度知识分析政府作为的依据,围绕“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以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四个点构成的一条线来分析则不会遗漏得分点;分析大国关系时围绕“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外交政策以及国家的对外职能”这三个点构成的一条线进行分析也非常省时等。如此学习,既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达到宏观在胸的境界,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有效性。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营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动感课堂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次革命,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又能将古今中外、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和时代信息请进课堂,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深度和广度,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教育区域环境信息相对闭塞的局限。同时,也能多角度扣动学生心弦,多方位调动学生感观,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使课堂更具开放气息,更富时代特征。比如,我在《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的教学中播放影片《大决战》关于辽沈战役的片段,同时利用多媒体把当时东北局势的地图显示在大屏幕上,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功能,从而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篇7: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浅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

政治组 2013-7-13

浅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

摘 要: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理论和实践追求的永恒主题。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成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实际效果方面。然而通过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却发现教学低效和无效的问题依然存在。思想政治作为一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必修课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联系实际 案例本土化 有效 策略

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打破教学无效和低效的瓶颈。因此,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必修课程,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等方面都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更好的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结合有效教学的实践展开探索,以期找到新课程改革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最佳切合点。教材的教学案例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重要帮助。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教学案例本土化,更能拉近生活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从厌学变乐学。这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而这需要教师施以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案例本土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善于学习,不断进取。深入研究学生实际,要把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认知合起来,从学生对知识的积极体验中反映有效教学!

一、相关概念的引入

(一)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崔允漷教授对“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作了清楚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对于有效教学的内涵,因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其理解也有所不同。例如,有学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研究,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还有学者从教师实践的角度研究,指出有效教学就是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和有效激励;再有学者教学评价角度研究,指出有效教学主要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尽管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有效教学内涵的认识,但对以上理论进行归纳,我们可以将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概念界定为:“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强调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已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要做到真正有效的教学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三观”的形成。根据以上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思想政治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尽可能多的获取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能够把这些知识内化成学生的一种品质,升华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现行的思想政治课应更注重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良好行为的养成。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认可。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应实现从以往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就是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平等对话交流,人人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应是平等交往,互相尊重,这种交往方式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做他们中的一员,觉得老师的

行为正是符合自己价值判断标准,从而才会心悦诚服地“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教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使学生在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下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首先,要重视课前的有效备课。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师不重视备课环节,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书,对课本内容了如指掌,因此就忽视了备课环节。而备课是为课堂服务的,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地教学,更好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研究学生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现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去分析教材,拓展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

教师有了充分的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生活中有着丰富而案例和素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将教材根植于现实生活世界中,跳出教材大纲的束缚,突破教材的局限,尽可能多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从生活中学找活水源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第二,注重活化教材中德育精神。思想政治课既然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那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注重活化教材中所蕴藏的德性精神,大胆地处理教材,在教材中重视挖掘,运用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的活力,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想,从而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践行的能力;

第三,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实时性和时代感。思想政治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自身具有鲜明实时性和时代感,使得教材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恰当的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焦点,将这些社会热点、焦点与教材结合,不断深挖教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要善于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共同关注现实问题,在走进社会,走进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明白真假、善恶,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提高自身德育修养,学会做人、做事。

其次,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注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持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互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如果学生喜欢这门课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相反,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一句

空话。所以,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改变思想政治课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一,教师要善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成的材料,理解和抓住知识结合点,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培养学生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资料的能力,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第三,教师要运用语言技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的语言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地吸住着学生: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奔放的语言让学生肃然起敬;措辞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的语言使学生注目神往;绮丽洒脱,错落有致,轻松谐趣的语言让课堂色彩斑斓,让学生兴趣盎然。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减缓学生学习的疲劳感,使之始终保持最佳求知欲望的亢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保持的学习兴趣。

最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达成思想政治课的有效互动。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要改变思

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的现状使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就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有效互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常用的讲授法、课堂提问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外,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要大量用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创设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载体。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具体而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能够促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探求动机,有利于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更有利于促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动建构。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必须渗透于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一则故事、一个案例、一次活动,甚至是一幅图片、一段音乐、一句名言之中,融合于师生彼此都能投入的一种具体氛围和均能接纳的一种生动情境之中,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增强情感体验,从而生成正确的态度,滋养丰富的感情,形成坚定的信念,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最优化。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学生处在成长的青春阶段,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而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在一种积极的目标互赖情境中,为完成同一个目标分工合作,互相启发,树立合作意识。同时,由于不

同程度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取长补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个人的思维在集体中得到了发展。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活跃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

研究性学习既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6]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每一单元的主题探究、每一课的情境问题,就是引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在围绕主题探究或情景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科学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生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全面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加强学生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政治观念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但是,当前绝大多数中学生时常出现在课堂上说的头头是道,而课后的行为却差强人

意”的现象,不能做到始终如一。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从社会获得资源能力以及课后实践活动的考察,要敢于把学生推向广阔的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师参考用书中每一课课后都有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专题,并且有多个实践题目可供选择,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践行道德行为的平台。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好每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专题,让学生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践行从思想政治课中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真正做到课堂课外“言行一致”,从而更有效地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品质,全面提高社会参与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在正确的教学有效性理念指导下,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善恶丑美行为出发,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社会实践中达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而初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

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这些精辟论述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明确了理论联系实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只顾观点、原理的教学,而忽视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就会使政治课失去生机和活力,成为一潭死水。不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改革,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笔者认为,教材的教学案例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重要帮助。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教学案例本土化,更能拉近生活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多用本土化的案例,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更便于引导中学生深刻认识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而使其具有自我约束能力,对社会现象具有正确判断力。古希腊哲学家帕拉图有这样的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多用本土化的案例,能使学生感到“政治即是生活,生活就是政

治”,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对政治课产生兴趣,从厌学变乐学。那么,政治课教学如何做到教学案例本土化呢?

(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这里所说的生活实际,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在日常生活中所争议的问题。如讲授政治理论和原理时,应当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感性材料,由此开始分析,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所学观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政治理论和原理,都是源于客观存在,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存在的直接摄像和生活的简单描述。要讲清抽象的理论和原理,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中,通过掌握理论和原理的感性材料,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对理论、原理的理解,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理论和原理。

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对其产生厌烦的心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如今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一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必要的准备,二是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正因为如此,选择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有关的,反映时代脉搏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这一方面加强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在讲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播出了刘欢的《从头再来》,这是他为中央电视台配合下岗再就业的主题而宣传的公益歌曲。这首歌真的很好,让人在面对失败、苦恼、困惑的时候,听一听,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同学们听了这首歌后,对歌词“心若在梦就在”印象深刻。此外,在课堂还实施了

师生互动,问:同学们还想到有这些方面的歌曲吗?有同学答,《光辉岁月》、《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样,同学们在愉快的情景中掌握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哲理。从而在挫折中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又如,我在讲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请同学们举出本班同学中有哪些不适度消费的行为?有哪些生活中的盲目攀比现象?同学们纷纷回答,如:不符合家庭实际的穿名牌、骑名车、过生日等。这此源自于同学们生活的身边的事例,听起来亲切,很管用。这有利于同学们做理性的消费者,在消费上做到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二)、教学案例本土化

所谓案例的“本土化”即本地化,是指利用当地事例或学生周边发生的事情来领会概念内涵,理解原理内容。案例的本地化除了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体现材料时代性等特点外,还可以达到巩固书本知识,扩充学生知识容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取得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隔山打枪,难辩虚实”,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一些远离学生,远离现实的案例,不仅不具有说服力,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真实性,弱化案例教学的实效性。而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许多例子虽然典型但离学生甚远,因此讲解起来有欠说服力。相反,在教学中如果运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地案例,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更有助于教材的理解。因为这些案例是学生平时有所耳闻,甚至是亲身所见所历的,对事件本身已有所了解并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教师在运用此类案例解释课本知识时,学生能一听就知,一点就通,并能记忆深刻。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用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校董事长黄球先生的事迹。“黄球先生,1921年出

生于会城城郊,17岁时赴香港创业,历尽艰辛,成为香港知名实业家。30多年来,这位新会著名旅港乡亲,心怀桑梓,情系教育,足迹遍及新会每一个有需要的地方,为发展家乡新会的教育、医疗公益事业,捐资总额达4000多万元。”上述材料同学们在新生校史教育中有所接触,而且不少同学曾在我校五十周年校庆中亲眼目睹黄球先生的风采,所以很有说服力。另外,还搜集了靠非法手段攫取钱财的事例,如,江门副市长林崇中在担任江门市委常委、新会区委书记期间,滥用职权插手土地出让收受贿赂,受贿385万人民币,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林崇中受贿案,后被江门地区党员干部用作廉政建设的反面教材。同学们通过对待金钱的正反两个事例的分析,掌握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明确了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道。靠非法手段攫取钱财,决没有好下场。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三)、如何搜集本土化教学案例

要使本地化案例的列举达到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效。那么案例贴近生活、典型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准确驾驭,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第一 借助当地媒体,教师精选素材

政治教师通过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积极主动的观看本地新闻事件的报道,全面了解本地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重大政策的出台背景和趣闻。政治教师应养成剪报、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为教学积累了案例素材。而且这些新闻事件因和学生生活较近,具有共鸣,更能吸引学生。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集思广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就是说,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让学生对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是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教师在传授一些课本理论知识时,可结合教材案例,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当地的各种信息、事件,提供给教师作为教学参考,也可以用于学生开展堂上探究。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遗产一目时,让学生课后搜集本土“开平碉楼与村落” 的材料。在课堂上用自己整理所得的材料、信息来佐证所学理论,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尝试教学案例本土化。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培养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让学生在不断参与互动中既扩大知识面,又培养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达到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客观要求。[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56 [2]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广东教育.2004,(07):11-13 [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教育研究.2007,(06):32

篇8: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分析

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就要重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主体、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既能轻松愉快地掌握课本知识, 又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和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形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所谓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凭借自身的良好素质, 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创造性地设计、实施教学过程, 最大限度地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 用教师的创造性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包括教材处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教学情境的个性化和教学语言的个性化。下面就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和总结对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教材处理要个性化

比如:对于高一经济常识的内容, 高考较多地以计算题形式考查。如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股票投资、银行投资的收益,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等等, 这些问题理论上讲是比较容易的, 我们可以用对比和图表的形式讲清楚, 可是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原理还是很难, 因为比较抽象。因此笔者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 把所要学的经济原理和理科的知识联系起来, 自己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计算, 把这些关系和经济原理容纳进去, 以解题的形式来讲授, 然后再抽象出这些关系。又比如:在高二哲学常识中对哲学原理的讲授我们均可从数、理、化、生等学科中收集大量材料, 例如我们可以用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 金刚石和石墨等来归纳和抽象出“量变引起质变”和“事物内部结构排列次序不同也会发生质变”等哲学原理。这样原理弄清楚了, 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又体现学科知识的交叉性, 强化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一举三得, 何乐而不为呢?

二、教学方法要个性化

教学中教师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法, 除此以外, 还要求在选择教法的过程中凸显自己的个性特点。比如:在教学中有时候笔者会让学生来讲授, 笔者来当学生。或让学生来出题, 笔者来做题。课堂练习碰到问题时, 让会的学生去教不会的学生。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样, 学生在准备和完成的过程中会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思维潜能把教材挖深、读透。当然最后绝对少不了教师的归纳、总结、点评。这样, 更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又是一个一箭三雕。

三、教学情境要个性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情境。如讲到市场交易原则时, 笔者通过让学生演小品的形式, 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当中相同的情境。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时, 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 甚至不同国家的歌曲,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和理解了教材中的哲学原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语言要个性化

不同个性的教师, 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 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都要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 运用其所表现出来的极强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这既能体现教师劳动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又是教师劳动艺术性和创造性的结晶。比如:豪放的语言风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给学生一种豪壮英发的动感美;柔婉的语言风格, 能产生情调婉转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久久难以忘怀;灵秀的语言风格, 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发情感;回环的语言风格则可以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含蓄的语言风格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直言说教, 往往只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心理。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内容理论性较强, 学生往往觉得很枯燥乏味, 从而引起厌学的情绪。因此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更应该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 扬长避短, 不断发展和丰富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 才能使教学过程具有美的魅力。教师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 往往会诱发学生的美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年度安全工作目标下一篇:买年货_小学生叙事作文550字_三年级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