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024-08-03

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精选9篇)

篇1: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街巷长跑;在院内做体育游戏、组织小型体活比赛;请全国跳绳大王、踢毽冠军、武术教练来校表演,以此推动全校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快乐课间的创造活动。为保证良好的秩序,全校班班开展文明、有趣的课间活动。如跳绳、踢毽花样翻新、集体舞等。班班有高招,月月有新意。学期末,校内评比自创活动特色班。㈢寓创造教育于环境建设之中,发挥渗透功能我们全校教职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创造性地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力求每年都变一点、新一点、发展一点,力求“小巷陋室开新花,创造教育结硕果”,真正使学生喜欢自己的校园,达到环境育人之目的。巧设专用教室。我们把平日上课教室与兴趣班活动室合二为一,利用墙报、园地显示兴趣班的特色。如书法室、美术室、篆刻室、象棋室……。无荣誉室,则在校园门道设立了荣誉窗;无少先队大队部,则建立了红领巾走廊;无多媒体教室,则在教导处隔墙建立了电视台控制室。师生们在这简陋狭小的天地中,倍感创造的无穷乐趣。力求墙壁说话。玻璃窗前挂名人画像、挂地图。院墙根下画儿童壁画、设书法园地。利用山墙设置标语、警句牌。利用校门口仅有的一面墙办橱窗,面向社会展示教育成果、教育特色,展示学生各方面学习收获,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既可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信息交流,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鞭策。文化建设统一。即校园环境与班级环境相结合,体现“四有”:有主题、有系列、有特色、有展评。让校园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㈣寓创造教育于家庭社区之中,产生合力作用以学校为主导,把创造教育引入家庭、社区教育,使其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则成效更大。为了取得家长的认同,我们先后组织家长观看天津市右脑智力录像灌输开发全脑的思想,进行会后座谈。我们请全校家长一起举行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观看中央教育电视台对我校创造教育纪实报道的录像。我们组织过家长与学生的同场电影、同台演出。请家长来校听课、参加班会、创造教育成果汇报会。还通过每学期的家长会及个别访谈,向他们汇报学校教育工作,听取家长的意见。家长对学校工作也给予大力支持。如为配合课堂教学,主动绘画课文插图,为班级设计壁报,为班队活动录像;带领学生开展假日小队的实践活动;为配合体育达标,带领孩子在校外、家中进行左右肢体训练……。另外,社区是个大舞台。学生们可以实践在社区,服务在社区,教育在社区。同时社区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依托。他们为我校开办家长讲座,市民学校,提高家教的认知水平,净化街道、家庭的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和谐幸福的氛围。我校学生在社区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动脑动手设计各种宣传卡,为居委会出板报等,得到了居委会的称赞。今年7月,我校的社区工作经验总结在全区进行了交流。

四、初步的成果㈠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五年来创造教育的实验,推动了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科研意识普遍增强。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成为创造型的教师。要通过不同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因而对实施创造教育充满了信心。五年来,干部教师共撰写论文765篇,在全国、市、区获奖296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43篇。其中撰写创造教育论文453篇,获奖135篇,公开发表36篇。干部教师共做区级以上创造教育研究课22节。实验班数学老师连续3年在全市上研究课并在电视台录像。有2节创造教育为主题的班会纪实分别在《星星火炬报》和中央教育台进行报道。目前,我校有特级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骨干教师4人,区级导师4人,区研习生4人,区徒弟6人,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99年,我们请教育分院童长江老师对我校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创造思维水平的测试,结果是:发散思维、思维的变通性及创造性思维与对比班相比,均达到了p<0.05的显著性水平。其中独创性达到了p<0.01的非常显著水平。这表明,经过四年的培养和训练,实验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另外经过测试,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也初步形成。学生在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这三项主要品质的总分上均达到了p<0.05的差异显著性水平。实验班的学生善于联想,敢于发言,词汇丰富,逻辑性强,善于分析说理,语言表达能力强。从学生学习的结果看,仍表明他们创造性地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㈢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创造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国少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央教育电视台先后对我校创造教育进行了纪实报道。98、99年曾两次召开创造教育成果汇报会,受到区领导、兄弟学校的好评。我校创造教育实验荣获区“九·五”教育科研中期研究成果二等奖,创造教育课题组荣获区教育学会先进集体。今年9月,在全国创造教育研讨会上,我校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科研实验先进单位。创造教育的研究,带动了我校各项工作。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全面育人,保持了连续10年无一名留级生,《中国教育报》曾予以报道。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率达80%以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均榜上有名。98年我校被全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书法实验校。98年在区政府的教育督导中,给予学校很高的评价。我校还被评为区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优美校园等。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受到了对口中学的好评,也取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四、讨论与结论㈠实验证明:创造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模式之一。开展创造教育可覆盖学校整体工作。实施创造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㈡实验表明:创造教育不仅出优秀成果,而且能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㈢我们深深尝到了教育科研实验的甜头,坚定了深入开展创造教育的信心。但由于认识肤浅,还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科学评价体系的检测。恳请领导、专家们予以具体指导。㈣由于经费投入所限,教学设备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十分

渴望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援助。

篇2: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㈠、创造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21世纪将是竞争激烈的世纪,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核心因素是创造力。未来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则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创造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和未来的教育。

㈡、创造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小学教育要为未来社会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要目标。创造教育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始建于1945年,曾是区重点小学,在社会上享有“治教严、质量高”的美誉。但从客观上看,因校舍小而分散,给各项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设备简而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均受到一定制约;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及课堂氛围已不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三条究竟如何发展?如何在小小的院落里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要想开创工作新局面,创出一流的成绩,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必须走创造教育之路”这是全校教职工的共识。于是从1995年7月开始,我校参加了区“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题研究。经过探索研究,增强了我们进行教科研的信心,我校还确立了以创造教育为突破口,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方法步骤

㈠方法:即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㈡实验步骤: 第一步——组织落实

第二步——学习培训

第三步——探索研究

第四步——实验总结

三、实验过程(“四个寓”)

㈠寓创造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探索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我们遵循主体主导、民主和谐、成功激励、延缓判断等原则,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乐于学习、敢于发问、勤于发问,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及创造性地学。具体作法是:

⒈探索学科教学中创造教育的方法(归纳“六法”)

⑴激励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采用以下方法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情景激励法。根据学科内容采用录音、录像、挂图、布置环境、语言表达、课本剧、小品等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

②质疑激励法。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师生),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达到理解掌握新知。其中包括探究质疑、发散质疑、求异质疑、逆向质疑、比较质疑。

③猜想激励法。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动脑思考、操作实验,解决问题。

⑵操作法。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马昕老师数学课《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为了更好地贴近日常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老师请同学们在课前搜集有关百分数的资料,进行发芽实验。课上,老师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讲授新课,既浅显又实际,易于理解新知,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⑶绘画法。即把课文中的“话”变成“画儿”,把“画儿”

变成“话”。通过绘画,一方面借助于形象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⑷游戏法。即玩中学、学中玩,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

识,锻炼能力。这种方法更适合于低年级学生。(请林春老师介绍“立定跳远、造型接力”一课的教学设计)

⑸观察想象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情景,让学生去观

察、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姚健老师语文课《火烧云》的教学。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理解作者能把火烧云写得那么美妙神奇,是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教师以课文为例,出示图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展开想象并表达出来,学生积极性非常高。

⑹合作学习法。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思考问题,组织学生或

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互相交流,思维火花互相碰撞,产生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⒉探索创造思维训练课的教学模式。

开设思维训练课,因没有教材,造成教学中的困难。我们采取试点方法,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安排教学内容。老师们根据创造思维训练课计划,确定每节课的发散点,设计出能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提问和创造思维含量高的练习题。

目前,创造思维训练课课型大体分为:⑴故事课;⑵议论课;⑶技法课;⑷操作课。同时,初步形成了创造思维训练课的六个基本环节:

⑴、提出问题,激发探讨欲望。

⑵、集体讨论,大胆想象,激起思维火花的互相碰撞。

⑶、独立思考,合理构思。

⑷、动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⑸、汇报展出,引入竞争,标新立异。

⑹、老师讲评,总结归纳,表扬激励。

(请王晶老师介绍“打破常规”一课教学的设计)

㈡寓创造教育于多彩活动之中,培养创造才能

我校把创造教育渗透于各项教育活动中,力求让学生在多彩的班队活动、课外活动中受到启迪,体现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自信心、独创性以及敢于质疑、富于挑战的创造性和非智力因素。

动手动脑的科技活动。我们抓住科技月活动这一契机,通过让学生拼摆七巧板、组装赛车、写小论文、搞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形式,展示学生创造和实践能力,树立科技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兴趣活动,让他们把所学到的书法知识、绘画知识、英语知识等运用到实践之中。学校则为他们开辟园地,展示其创作画、自创英语小报、红领巾小报、篆刻作品、手工艺品……每年坚持举办合唱节、艺术节、劳动竞赛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使他们乐于创造,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少先队的“五自”实践活动。我校少先队大队为突出学校创造教育的特色,以“五自”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在活动中充分体现队员是少先队的主人,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伙伴自己帮。队员们自己认领小课题,成立课题小组;队员们走向社会、步入家庭、走访老师、进行社会调查;队员们自制道具、自编自演小品、召开主题队会;队员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行设计21世纪新型的汽车和独特的车标;自行设计红领巾电视台台标、迎宾旗以及21世纪的上三条小学。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能力。实践证明:创造来源于生活,动手实践则是创新人才具备的必要条件。

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我们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街巷长跑;在院内做体育游戏、组织小型体活比赛;请全国跳绳大王、踢毽冠军、武术教练来校表演,以此推动全校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

快乐课间的创造活动。为保证良好的秩序,全校班班开展文明、有趣的课间活动。如跳绳、踢毽花样翻新、集体舞等。班班有高招,月月有新意。学期末,校内评比自创活动特色班。

㈢寓创造教育于环境建设之中,发挥渗透功能

我们全校教职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创造性地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力求每年都变一点、新一点、发展一点,力求“小巷陋室开新花,创造教育结硕果”,真正使学生喜欢自己的校园,达到环境育人之目的。

巧设专用教室。我们把平日上课教室与兴趣班活动室合二为一,利用墙报、园地显示兴趣班的特色。如书法室、美术室、篆刻室、象棋室……。无荣誉室,则在校园门道设立了荣誉窗;无少先队大队部,则建立了红领巾走廊;无多媒体教室,则在教导处隔墙建立了电视台控制室。师生们在这简陋狭小的天地中,倍感创造的无穷乐趣。

力求墙壁说话。玻璃窗前挂名人画像、挂地图。院墙根下画儿童壁画、设书法园地。利用山墙设置标语、警句牌。利用校门口仅有的一面墙办橱窗,面向社会展示教育成果、教育特色,展示学生各方面学习收获,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既可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信息交流,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鞭策。

文化建设统一。即校园环境与班级环境相结合,体现“四有”:有主题、有系列、有特色、有展评。让校园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㈣寓创造教育于家庭社区之中,产生合力作用

以学校为主导,把创造教育引入家庭、社区教育,使其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则成效更大。

为了取得家长的认同,我们先后组织家长观看天津市右脑智力录像

灌输开发全脑的思想,进行会后座谈。我们请全校家长一起举行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观看中央教育电视台对我校创造教育纪实报道的录像。我们组织过家长与学生的同场电影、同台演出。请家长来校听课、参加班会、创造教育成果汇报会。还通过每学期的家长会及个别访谈,向他们汇报学校教育工作,听取家长的意见。家长对学校工作也给予大力支持。如为配合课堂教学,主动绘画课文插图,为班级设计壁报,为班队活动录像;带领学生开展假日小队的实践活动;为配合体育达标,带领孩子在校外、家中进行左右肢体训练……。

另外,社区是个大舞台。学生们可以实践在社区,服务在社区,教育在社区。同时社区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依托。他们为我校开办家长讲座,市民学校,提高家教的认知水平,净化街道、家庭的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和谐幸福的氛围。我校学生在社区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动脑动手设计各种宣传卡,为居委会出板报等,得到了居委会的称赞。今年7月,我校的社区工作经验总结在全区进行了交流。

四、初步的成果

㈠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五年来创造教育的实验,推动了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科研意识普遍增强。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成为创造型的教师。要通过不同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因而对实施创造教育充满了信心。

五年来,干部教师共撰写论文765篇,在全国、市、区获奖296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43篇。其中撰写创造教育论文453篇,获奖135篇,公开发表36篇。干部教师共做区级以上创造教育研究课22节。实验班数学老师连续3年在全市上研究课并在电视台录像。有2节创造教育为主题的班会纪实分别在《星星火炬报》和中央教育台进行报道。目前,我校有特级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骨干教师4人,区级导师4人,区研习生4人,区徒弟6人,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99年,我们请教育分院童长江老师对我校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创造思维水平的测试,结果是:发散思维、思维的变通性及创造性思维与对比班相比,均达到了p<0.05的显著性水平。其中独创性达到了p<0.01的非常显著水平。这表明,经过四年的培养和训练,实验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另外经过测试,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也初步形成。学生在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这三项主要品质的总分上均达到了p<0.05的差异显著性水平。实验班的学生善于联想,敢于发言,词汇丰富,逻辑性强,善于分析说理,语言表达能力强。从学生学习的结果看,仍表明他们创造性地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㈢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创造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国少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央教育电视台先后对我校创造教育进行了纪实报道。98、99年曾两次召开创造教育成果汇报会,受到区领导、兄弟学校的好评。我校创造教育实验荣获区“九·五”教育科研中期研究成果二等奖,创造教育课题组荣获区教育学会先进集体。今年9月,在全国创造教育研讨会上,我校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科研实验先进单位。

创造教育的研究,带动了我校各项工作。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全面育人,保持了连续10年无一名留级生,《中国教育报》曾予以报道。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率达80%以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均榜上有名。98年我校被全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书法实验校。98年在区政府的教育督导中,给予学校很高的评价。我校还被评为区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优美校园等。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受到了对口中学的好评,也取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四、讨论与结论

㈠实验证明:创造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模式之一。开展创造教育可覆盖学校整体工作。实施创造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㈡实验表明:创造教育不仅出优秀成果,而且能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

㈢我们深深尝到了教育科研实验的甜头,坚定了深入开展创造教育的信心。但由于认识肤浅,还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科学评价体系的检测。恳请领导、专家们予以具体指导。

篇3: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中小学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一书包括5编19章, 层层深入地探讨了创造力的理论、实验与培养方法等重要内容。第一编为导论, 论述了创造力及其结构, 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编为基础理论, 分别介绍并评价了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以及迁移理论;第三编为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的设计、实施与效果分析, 介绍了作者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实验研究过程与成果;第四编为培养措施, 从培养目标体系、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策略、全过程指导手册、教师培训等多个侧面介绍了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法;第五编为学生创造力实验效果测评, 介绍了作者开发、研制的新型创造能力测验, 包括语义创造力测验、发散性思维测验、创造个性问卷及学生作文创造性评价表等系列测验。

纵观全书, 该书的突出特点是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构思, 有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 有深入实际的实践应用, 并且能够将有关创造力的理论构建、实验研究和实践应用三者有机结合, 相互照应, 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首先, 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创造力的特质结构理论。作者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创造力的简明定义和操作定义。根据创造力的操作定义开展实验研究,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提出了创造力的特质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创造力主要由三种心理特质构成, 它们是起基础作用的认知能力、起动力作用的创造个性、起核心作用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创造力特质结构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构建了个体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模型———“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型”。该模型由动力控制、认知操作和输入输出三个系统组成, 可对普通人的一般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和科学家创造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做出解释。

其次, 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创造力的系列实验研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 作者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系列实验研究。通过前测与三次追踪测查结果的比较发现, 实验班学生在发散思维、创造个性、辐合思维三个指标上显著地高于对照班。并且, 在这三个方面的提高也表现在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作文的成绩, 实验班亦显著地优于对照班。对实验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表明, 创造力是由发散性思维、辐合思维和创造个性三个成分构成的, 验证了作者提出的创造力特质结构理论。

再次, 在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创造力培养与开发的实践。在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同时, 作者长期扎根基础教育第一线, 与中小学教师一道探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最终确立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体系, 形成了多途径分阶段实施的培养方案, 制定了十六字培养模式和具体策略, 编写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四本操作手册, 用于指导培养的全过程。按照这一整套详尽的方案, 广大中小学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践。

篇4:培养创造思维 开发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创新;个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96-01

面临新世纪,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是我们社会主义学校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许多教育工作者从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出发,对诸如教育体制、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方面深入研究,却忽视了对学习主体因素,如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的心理特点等方面的探索。下面我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个性心理方面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激发创新意识,调动创新勇气

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瑞普指出,创造力是个十分个体化的特征,在此当中既包括一般智力和知识的作用,也包括动机、兴趣和态度的作用。因此,作为创造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创造意识,即创造的意图、愿望和动机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新时期教育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呢?

首先,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就心理学而言自信心有两个基本成分:一是自尊,即肯定自己有能力获得幸福和他人尊重的意识;二是自我能力,即肯定自己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的意识,在任何环境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仍以完成作业,考试合格为目标,缺乏深入研究、挑战权威的意识;一些中、下等生甚至认为创新是优秀生的事,与己无关。为纠正这种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从树立“我能行”的观念人手,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才能,鼓足学习和生活的勇气。长期这样自信心便成了学生敢于创新的巨大的内驱力,而且为他们将来面临社会的激烈竞争作好了必要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质疑问难。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问题是创造的前提和刺激的动力。儿童只有带着疑难的“如痴如迷”之状才是思维的开启之时,也是创造的萌芽之期。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总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必须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从而动脑思考解决问题。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并以学生知识为基础。教师必须先启发引导,运用设问法,使学生展开思路。如在第八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我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①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什么?②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③一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④你能试着说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而在其后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在学生拼摆操作结束后,直接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再次,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调动其创新的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日本著名育儿专家内藤主张,对于孩子要顺乎天性,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去进行培养工作。尊重儿童的想象,就是尊重孩子的自由幻想的权利,是对孩子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美国心理学家瑞普指出,想象可帮助入们在一个更广泛、更特别的情景下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从而实现思维中的一次次飞跃。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先画一个圆。然后让学生过圆心画一条对称轴,想一想,在这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对称轴?有的学生接着画,但有的学生看着圆思考片刻便说出可画无数条对称轴的正确答案。因此,想象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创新才能

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激发起创造的意识只是创造的前提,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开始真正的创造。教育家布克梅尼斯特·富勒指出:“所有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是我们在他们生命最初的五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传统教育制度造成聚合思维为主和发散思维为副的发展不平衡,这两种心理定势是人心理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及解决问题的思想倾向。由此,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动机。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遐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凯库勒受炉火“金蛇狂舞”的启发提出苯分子结构的设想,都说明了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破除认识上的常规,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在寻求变异中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学生有的用两个同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的则只用一个梯形,试着切割后拼摆,竟然想出了五种方法,老师对于他们创造成果中的合理思维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选择其一种最合适的方法,这样又发展了聚合思维能力,促使二者协调活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5:培养学生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四农场中心小学 崔桂云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犹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关键词】发现;创造

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新方法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如何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犹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这是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也是从根本上把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

一、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改变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作用,增强独立性和自信,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首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

对于枯燥无内容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如果能够主动发现,往往会是风光无限,其乐无穷。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气氛。比如:运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幻灯片展示。如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学生在生动的幻灯动画中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并能从中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也就不用担忧学生的不学与学不好。

2.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中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放下教者的架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改变阅读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在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后,设计三个读的环节:(1)自由朗读,想想哪些地方读不懂?等下可以提出来。(2)检查朗读,每人自由读一个自然段,而且是大家主动站起来朗读。(3)有感情朗读,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配乐中进行朗读。这样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思、问、议、写的时间,才能拓宽学生各自施展才能的天地。

二、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人又是个体,他有他自己独特的一面,如果说让人都一模一样,我想这世界肯定很不精彩的.。”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当然也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呢?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语言。

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二者是统一的。下面就谈谈我是怎样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进行语言训练的。

1.丰富表象与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性。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组成部分,是指人过去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儿童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促进思维。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积累表象。

2.培养想象创造性的语言训练。

法国思想家狭镇罗普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也就不能成其为人。虽然说的有些大了,但是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在阅读中,对课文的情景就能具体理解,并能浮想联翩,且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1)揭示关键词语、句子。如《蟋蟀的住宅》中有这样一段话:“它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两只前足扒土,两只强有力的后足踏地”让学生抓住“搬、扒、踏”三个动词来想象、表演,蟋蟀的吃苦与灵活就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抓标点符号。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讲到海水的颜色很多,有深蓝的、淡绿的……从这段话中的省略号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海水还有那些颜色。学生展开联想拿自己知道的所有颜色来说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更深刻了。另外还可以利用概括性语句进行想象;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展开想象;细看插图展开想象;针对课文结尾展开想象等等。

只有设计出灵活多样的自主阅读课堂,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自我展示的机会;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与创造,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篇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吴秋仲

有这样一则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而这位小朋友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的。因此,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1)、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平等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同孩子们相处,一起畅游美术知识的海洋,一起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从而去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美术创造意识。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3)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

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二、加强对儿童四个能力的培养。

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梨、香蕉等的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再如《漂亮的瓶子》一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古今中外瓶子的外形,自己总结出瓶子的结构特点,再观察瓶子的装饰美化方法,进而想象设计出更加新奇的瓶子来。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长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等,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学设计应用课《泥条盘筑》时,首先让学生欣赏感受到泥条盘筑造型的美,进而再让学生分组探究器皿的造型以及泥条盘筑的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的设计想象,制作出了许多造型新颖、实用的生活器皿,盘筑的方法也有所创新,如层叠法和捆扎法相结合利于物品的美观实用。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发挥儿童的想象。

苏联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美的形象性特点,一般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因此它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

形象思维方法。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但是我们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学生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而美术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而兴趣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电化教学,把它作为引起学生美术兴趣,激发美术求知欲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我在上《动物朋友》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兔子、小鸡、小鱼、白马的动画片,中间插播音乐,学生欣赏后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问:“听了这段音乐动物圆舞曲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答:“音乐很美”、“好像是在和动物们跳舞呢”“仿佛是在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 这时学生已经想要画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出要求,不能只限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雀跃。在教师的鼓舞和指导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情趣可爱、形态万千的动物图,到最后小结时,我把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

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四、加强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曾讲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可根据学生的美术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美术教学安排。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为美术教师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并发挥学生想象的创造活动,在教学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美术创造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小小的船》时,联系儿歌音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天。”这时候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时的联想范围,对小小的船进行形象思维,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虽然学生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美术教师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表扬。通过肯定一个学生,从而激发全体学生进行美术创造的热情。

又例如小学四、五年级正是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感兴趣,而且又十分好动,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正在形成,他们对于美的概念较为模糊,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很感兴趣,六年级学生在心理的感受正走向适应阶段,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掌握学生美术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相适应的美术教学方案,全面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应材施教,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建立起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中文摘要:创造思维能力是人类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品质,创造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

培养跟提高。

英文摘要:The creation power of thought is the humanity lives an important quality, the creation

power of thought may raise through some methods with the enhancement.关键词:创造思维能力,学生,培养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创作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提高思维能力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一、创造思维概述

创造思维是人在从事创造活动、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中寻找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心理活动。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自己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式,取得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也可视为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样化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占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途径。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作为学校或者老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1、老师树立权威形象,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都尊重知识渊博的老师,尊重爱护他们以及关心他们的老师。所以作为老师,就必须努力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则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启发联想、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教师有了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再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去提出问题,解决未曾碰到的问题,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从而形成新观点、新理论。作为老师,要爱护和关心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待。多一些宽容,这样可以拉近老师跟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教师人格的亲和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因为学生会对该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兴趣,才可以带着愉快的心情,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去分析、研究和探索规律。

2、老师要努力创设一些点燃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情境。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平台,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我自己的经验,某一次上课)我们的大学英语老师上课,给我们先分组进行辩论赛,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马上就来劲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我们都可以锻炼到们的英语口语。因为我们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做特定的事,我们都会努力思考,让自己的队伍胜出,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口语,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

3、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政见”,这可以打破习惯思维方式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防止思维定势和权威效应。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就问题多问个为什么,甚至向权威提出质疑。多“发难”,这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书本知识现实化,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学以致用。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的语文老师也是这样老师。那时是,语文老师

总跟我们说,你们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还有如果老师有什么地方你们觉得不对也要提出来,我们经过老师的“熏陶”,之后我们在课堂上都变得很活跃,老师给我们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在学校里面是最好的,老师也经常称赞我们的作文有自己的想法,写出了自己真情实感。这是因为老师不仅在课堂上鼓励我们说自己的看法,还经常给我们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们去思考,有时候还会指导我们撰写一下小论文或就事论事,畅谈自己的看法,允许“异想天开”。然而这样我们必须要去预习功课,多涉猎更多课外知识,充实自己,才能从更深、更广的知识海洋中捡出不同“政见”。

(二)作为学生自己又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1、作为学生的我们要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加强学习的独立性,在课堂听讲和学习中,要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自己随时都是保持对学习的强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伽利略,一开始他的父亲要他学医,但是他对医学根本一点兴趣都没有,然后他就很喜欢专研科学实验,就是这样巨大力量的推动下,使他可以将一生都奉献给科学,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而他也成为一名受世人称颂的伟大的科学家。只有当一个人对学习的心理状态,总处于“跃跃欲试”阶段的时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事物,从而培养跟提高我们创造思维能力。

2、我们自己要展开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想象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看到小鸟在空中飞翔时候的想象人类也可以造一双翅膀飞翔而开始的。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艇是人们看到鱼在水中游的时候想象人类也可以像鱼在水中游而开始的。想像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从而提高我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篇8: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创造精神

创造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优良心理品质。创造能力是指创造新的想法、新的事物的能力。乌申斯基说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以面包,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猎枪”。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有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

1. 利用教材,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

一般来说,一个人创造性思维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创新教育所追求的知识,则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宽广视野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打牢创造的基础,否则,所谓创造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内容,寓创新教育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通过学习牛津教材9B Unit 4 Reading“Neil Armstrong”一文可以加以引申,如在教学9B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Marie Curie”时,我在介绍背景知识时就启发学生思考居里夫人是如何运用创造思维的。又如在教Speak up对话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这些人物成为the greatest persons in the world,明白创思维在生活中的运用。

2. 要让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

让学生明白,创造力人人皆有,培养则发展,不培养则萎缩,从而让学生消除对创造的神秘感,满怀信心、充满希望,在教师的点拨下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另外,培养学生创造的信心还要注意从小、从易做起,鼓励尝试,逐步培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要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兴趣,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 我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 尝试无错原则, 努力做到每次都让学生不带遗憾地坐下。学生的每一次发言, 我都报以真诚的微笑, 无声地鼓励:“OK!Good!Very good!Great!Wonderful!You’re very brave!You are very clever.”等。这些教师课堂用语能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用更好的表现来争取老师最高级别的表扬。我还常用手势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V”手势表示对他们克服障碍、改正错误、取得成功的祝贺;“OK”型手势为他们增添操练与表演的自信心;翘起大拇指则表示对他们有创意的表现的高度赞赏;当我说“Please!”时, 全班学生便一齐有节奏地鼓掌, 并说:“Good, good, very good!”活泼多样的表扬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激励中不断成功, 而成功的体验又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联想归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 鼓励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不断地思维、分析、判断,鼓励学生善于大胆地质疑问难,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不盲从教师和书本,不拘泥于现成的答案,敢于求异创新。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解疑的能力,使他们在解疑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2. 引导双向思维。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不善于求同,就只能永远在“感性”的世界里碰撞;不善于求异,就永远不能真正理解、驾驭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教为了学的目的。譬如在讲解“get”与中文“到达”字的用法同义时:

(1) Please don’t get home late today.

(2) Could you get me some chalk?

然后在适当场合中,教师及时让学生感知“get”的其他含义:

(1) get a bus (=take a bus) (2) get angry (=become angry)

(3) get a high mark (=achieve a high mark)

(4) get a lot of homework (=have a lot of homework)

(5) get a letter (=receive a letter)

(6) get up late

(7) get dressed

(8) get on/off the bus

(9) get out of

(10) get married

以上例子中的get一字多义,学生可以适时适度合理进行语言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思维的力度。

对文章中或练习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用多词联想,逆向联想,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正迁移,可以加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在遇到异常或异类问题时,不求创新,形成机械盲目的习惯性反应倾向,形成思维的惰性。

3. 启发创造想象。

篇9: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意 创造 创新 创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创新是教学前进的动力。技校创业是人生价值的自我体现,同时,技校招生数逐年增多,世界金融危机和农业机械化进程使农村劳动为大批拥向城市,使原本就业难的问题雪上加霜,所以必须唤醒技校生创业意识,以便使教育教学创新,从而促进业。在校期间的创意、创造精神和技能的培养,又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前提。

1 建立系统的韧新实验室

(1)完善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通过对已有实验器材组件的慷用,根据学生创新实验的要求,进一步购买相关附件,使实践器材更加完善,创新出来的产品更加丰富多彩。

(2)建立空间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室。空间机构可以增加同学们的思维与想象能力,把应有的能力发挥出来,通过空间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使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创意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技水平写能力。

(3)建立机械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是为了使学生的创意、创造更加完善,使其想法变成现实,通过机械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机械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加强其专业课程的实践能力。

2 完善基于“四创”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群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四创”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逐步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加大创新能力培养的比重,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将创新教学纳入常规教学中,目前已开设机械创新设计,创造学,技校生 创业理念,发明与创造技法等课程,我们将增加创意教育课程,增加 实践环节,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实习计划,以便有力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创业精神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增强。

3、建立技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大力开展大学生卓越班的选拔和培养模式试点,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培养。同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实施“科学普及工程”,对三年级学生,实施“科技立项工程”和“科技英才工程”,开展高水平科技学术活动,使广大学生进入各类科技实践进程中。实施“科技创业工程”。

4、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及创业计划书撰写评比活动

(1)每学期开展新大赛一次。

(2)每学期开展窄问机构创新设计活动一次。

(3)每年开展大学生畅想四创辩论会一次。

(4)每年开展人学生科技作品制作竞赛一次。

(5)每年开展创业计划书撰写评比活动一次。

5、加大和社会相关企业联合创新的力度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思路,鼓励学生走进企业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参与企业的创新和研发项目,培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6、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下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同报。同时,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创造、创新基金、奘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导师专业辅导。

7、制定合理的期望日标

教师在学生实践行动过程中,不能给学生过高的期望,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反而会影响到效果。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期望日标,恰当地期望学生进步,特别是对后进生,更不可期望过高,给学生造成更重的心理压力,,这样的期望不但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反而成了他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另外,由于中职学生的原有经历不同,气质、个性特点不同,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各有差异,对自己的要求也有高有低,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知识能力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及需求给予不同对待,用不同的期望水平对待不同的学生,对学生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要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智力水平,既不过高,又不偏低,使教育教学有针对性和区别性。

3.3 激发学生的成功体验

处于心理成长期的中职学生渴望体验独立,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创设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在成功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目光凝视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既热情又和蔼可亲,值得信任和尊敬,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当学生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就感”;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学生,常对学生讲激励的话语,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优势,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或长项。,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产生积极影响。

4结语

上一篇:村基本情况介绍范本下一篇:收集小学生时间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