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2024-06-28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共8篇)

篇1: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一、会议学习制度

为了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对纠纷的正确调解,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人民调委会必须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每月召开一次调解会议,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检查本月工作情况,分析纠纷动向,研究疑难纠纷调解方法,制定预防纠纷的措施。每次学习要有文字记载,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主要内容等,要求清晰明确,调解主任每年组织调委会委员学习不少于6日,组织调解员学习不少于1日。

二、信息报告制度

人民调解信息报告范围、程序、时限、方式及上报任务。

1、信息报告范围

(1)因婚姻家庭纠纷、生产经营性纠纷、财产性纠纷、侵权纠纷等民间纠纷引起自杀、民转刑、群体械斗、群体上访的动态和苗头。

(2)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间纠纷。

(3)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发生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出的社会矛盾纠纷的动态和苗头。

(4)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案件。(5)经调委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在诉讼阶段被人民法院撤销或认定无效的较长典型的案件。

2、信息报告程序 报告一般实行逐级上报的原则,即(居)调委会——(街道)司法所——区司法局(基层科)和街道综治办。

3、信息报告时限和方式

对重大矛盾纠纷的信息要以最快方式,在最短时间内(6小时)向街道司法所报告,对阶段性工作情况要及时分析、及时总结。报告原则上采用文字材料的形式。

4、信息报告任务

各调委会每月报送矛盾纠纷信息不少于1条,每年提供的典型事例材料不少于3篇。

三、纠纷登记排查制度

纠纷排查制度是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处理的一项工作制度。调委会每周组织信息员、调委会工作人员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工作。掌握易发生纠纷的重点户、重点事、重点人的情况,调解会要区别情况处理,能够当场代解的纠纷苗头按照简易程序调解,对涉及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债务、生产经营、赔偿的纠纷按照规范程序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过程中,要及时填写调解文书,调解结束后,将纠纷情况反映在调解台账上。

排查的重点: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有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纠纷;有可能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苗头,隐患;群众比较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排查的主要范围:

1、因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2、因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发生的矛盾纠纷。

3、因社会集资、企业债券不能正常兑付引发的矛盾

4、因土地、宅基地等问题引发的矛盾。

5、因学校的教育系统内、外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

6、因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矛盾纠纷。

7、因房地产交易及住房拆迁,建筑施工等城市建设工作引发的问题。

8、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引发的重大矛盾纠纷。

9、其他问题引发的矛盾。

四、纠纷讨论制度

各调委会对重大、疑难的纠纷调解要进行研究,由调委会主任主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参加,必要时,可以邀请有关方面的代表列席。纠纷讨论中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如果对纠纷的处理意见分歧较大,应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通报请示。

五、共同调解制度

共同调解制度指两个或两个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一定的程序或规定对跨地区、跨单位矛盾纠纷进行调解的工作制度。共同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要有主持调解方和协助调解方。

主持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受理纠纷;发现纠纷有激化可能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纠纷激化;针对纠纷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体纠纷的有关资料,制定调争方案;向有关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共同调解意见;确定调解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及有关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参加调解;主持调解,制作调解文书;敦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做好回访工作;负责统计和档案管理。

协助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责:协助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体纠纷的事实材料;主动采取措施,防止纠纷激化;配合主持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敦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六、纠纷回访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反复,而对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所进行的检查访问制度。

回访内容主要是: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影响协议履行的隐患;了解当事人特别是重点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异常,对调解协议的态度等;有无新的纠纷苗头;对调解人员的意见、建议。回访后,对影响正常履行协议的各种隐患、纠纷动向、当事人的思想状况等要分析研究,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对有激化苗头的,要果断采取措施,重大险情要及时上报。对调解工作中的问题要加以纠正。

七、纠纷办理移交制度

调委会对涉及按照规范程序调解的矛盾纠纷。应在3天内办理,将情况可适当延长调解时间,但最长不超过5天,对些类矛盾纠纷一般调解三次,若当事人双方不服或者仍然不能平息事态,应及时书面向司法所、综治办报告,度移交相关档案资料。

八、档案管理制度

实行一案一档,专人负责制,对调解的案件按照司法部的统一规定的七种文书格式,整理存档,同时年终应将《调解纠纷登记簿》,调委会工作情况,调解文书等有关资料,统一整理存档备查。

九、岗位责任制度

调委会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以提高调解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纠纷预防、法制宣传、业务登记、信息反馈等任务落实到人,凡发生纠纷及纠纷苗头,必须及时到场控制和调解,纠纷调解率必须保证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司法所每季度检查一次,作为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的依据。

十、总结评比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定期对调解工作进行总结,一般是半年进行一次初步总结,一年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工作总结的内容包括:半年或一年来开展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调解、预防纠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工作中的教训、失误及其原因;今后开展工作的打算和要求等等。

篇2: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观湖社区在五松镇司法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人民调解工作方针,及时有效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有效的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一年来共调解各类纠纷26起,其中婚姻1起,邻里纠纷25起,调解率达100%,防止矛盾激化率达100%,没有因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当发生民转刑案件,达到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区居民生活安定,和睦相处的目的,现将1-6月份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观湖社区辖区面积较大,常住居民及流动人口较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为此社区重视群体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的调解网络。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建立一支过硬的人民调解队伍。我们的工作重心是调节为基础,预防为重点,小纠纷不过夜,大纠纷及时处理,对已经处理的纠纷建立回访制度等防范措施,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及时有效的消除社区一切不安定隐患,使调解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二、普及法律知识,严格依法来进行调解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基础。观湖社区一直把普法知识的宣传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首先社区党支

部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明确方向,其次利用开设学习班,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增长居民的法律意识,使调委会真正做到了以法来进行调解工作,社区的工作人员还经常和小区片警深入到居民家中向他们讲解防范知识,使老百姓树立了为社区的安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愿望。

三、深入细致的做好邻里调解工作。

民间纠纷成因复杂、主体多元、调解难度大、易激化等特点,特别是老社区,因水管破裂或者管道堵塞引起的邻里矛盾特别突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晓之有理、动之以情、授之以法的调解方式,成功的化解了一起起邻里矛盾。

观湖社区调委会作为基层的人民调解组织,几年来坚持从维护大局出发,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在社区居民纠纷的调解工作中做了一定成绩。观湖社区有信心,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创造一个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而努力奋斗。

观湖社区

篇3: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员的职业化探索

(一) 我国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的现状及实践。

1.制度现状。我国调解制度的确立较早, 但直至2011年施行的《人民调解法》才将人民调解正式以法律形式制定下来, 可谓是“起步早, 发展缓”。在其中仅有第十三条、十四条对人民调解员制度作出了广泛的规定。通过2015年对长春市几个社区的走访, 可以看出人民调解员职业化发展的滞后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瓶颈[1]。目前, 我国在调解员的机制问题上, 既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也无较为明确的制度规范, 在当前的司法资源紧缺的社会情形下, 探索城市社区的人民调解员职业化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2.实践现状。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开展对职业人民调解员制度的实践探索。例如, 2001年上海市在全国首创了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 即人民调解组织通过规范的程序, 在社区内选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较高威望的人民调解员担任首席人民调解员[2];江苏省昆山市于2008年开始了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的探索,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即经人事部门认可, 将人民调解员确立为社会公益性岗位, 在矛盾纠纷多发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部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人民调解员, 使人民调解发展成为一个社会行业[3];2011年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和人社局实行了《嘉定区人民调解员准入办法 (试行) 》, 办法规定今后在嘉定区从事人民调解工作, 必须具备人民调解员资质。通过培训考试, 获得人民调解员资质的, 纳入本区人民调解员资源库;上述这些规定的出台与实行, 是我国部分地区的自行探索, 并不具有普遍性, 探索全国统一化的人民调解员职业化制度亟待解决。

(二) 我国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的可行性分析。当前, 社会赋予了人民调解员职业化必要的生存土壤和相宜的社会环境。[4]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把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为50项改革任务之一, 正式启动了人民调解宏大的改革工程。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 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推进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巩固、健全、发展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2015年中央又出台了《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将改革人民调解的新制度、新机制写进制度, 体现出中央推进这项改革前所未有的决心。由此可见, 实现我国人民调解的职业化改革正处在一个良好的政策背景下, 探索实行人民调解员的职业化制度与国家政策要求是一致的。

人民调解员的职业化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的一个探索领域, 它的实行必将在程序与制度上提升人民调解的社会效益, 将大大缓解我国司法资源的压力, 促进矛盾纠纷及早解决, 避免恶化, 进而为实现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的机制

(一) 职业调解员的准入机制。

1.设立专职调解员。我国尚无人民调解员的专职机制, 目前多由社区居民、律师、退休司法人员等公民兼任, 不能实现调解岗位的专业化与常态化。各地在职业人民调解员资格认证的问题上表现不一, 已有的做法也无统一的标准, 有些甚至相差甚远。现有的人民调解员制度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与待遇, 个人素质与水平良莠不齐, 由此产生了较多的现实问题, 造成人民调解制度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层次上。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到哪里, 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就要跟进到哪里。要优化法院内外资源配置, 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国家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的现代纠纷解决理念[5]。在此指导思想下, 倡导由国家司法机关引导, 建立并实行专职调解员制度, 将会提升整个群体的素质与面貌, 产生良好的公信力, 使人民调解机制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2.设立准入资格。人民调解员的准入制度, 可以参照并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与律师职业资格取得的模式。设置国家统一的调解员职业水平考试, 并划分为三个等级的认证标准。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或相关专业的人员可以参加初级考试。通过初级人民调解员考试的, 再设置一年作为实习期, 参加统一的培训与认证, 并最终取得调解员资格。然后可以结合工作经验、工作表现等依据, 再参加更高级别的调解员职业水平考试。职业调解员的设立与等级划分, 将有利于对调解员职业水平的认证, 促进调解员能力的自我提升;有利于对以往有调解经验的工作人员予以认可, 鼓励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参与到人民调解工作中;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现人民调解员向职业化转变;也有利于开展对调解员个人素质与工作水平的考核, 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素质。

(二) 调解员职业化的制度完善。人民调解员的考核将会为社会储备一批专业素质高、有针对性的职业调解员, 在几年之内就会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 也要为职业调解员设置相应工作机制。职业化的调解员不能处于松散的工作模式中, 应该认真对待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也要采取一种新型的工作模式, 将坐班制与走访制相结合。一方面保证产生矛盾纠纷的居民到调解委员会能找得到并选择合适的调解员;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调解员主动去走访, 发现问题、及时调解, 将矛盾纠纷“扼杀于摇篮之中”。职业化的调解员也应有相应的待遇保障, 在调解委员会的经费来源上一方面仍要靠政府扶持, 另一方面, 对争议较大、问题复杂、耗费时间较多或最终达成调解书的人民调解工作, 应该准许人民调解委员会收取部分费用, 用于日常开销。费用的收取不会违背人民调解自治的原则, 反而会使调解员更加端正工作态度, 民众也因合理的费用而对调解更为信任, 如果能避免诉讼等更高成本的纠纷解决方式, 也就是在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职业化的调解员所做出的调解协议在效力上要有配套的保障措施。目前我国的调解协议类似于合同, 在程序上仍要靠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 利用特别程序确认调解协议效力, 再由当事人申请执行。由于实行了调解员的职业化, 已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调解协议的违法和无效情形的发生。为了保障在职业调解员主持下的调解协议的效力, 便于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应该简化上述程序, 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法院的对接。调解协议效力的确认, 可由当事人向调解委员会申请, 再由调解员向法院代为申请确认其效力, 在此期间, 职业人民调解员有协助法院查明事实的义务。实行此举措, 可以避免当事人“两头跑”的现状, 节省了时间, 更增加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李洁.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研究[D].湘潭大学, 2013, 4

[2]文勇.上海市试行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司法, 2002, 3

[3]宋爱明.职业化的“人民调解员”[J].人民调解, 2011, 5

[4]龙飞.职业调解大有可为[J].专题研究, 2013

篇4: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关键词:人民检察院 社区检察室 规范设置

作为检察机关派驻基层检察室的一个重要类型,派驻社区检察室历经产生、发展、萎缩、复兴等阶段,其价值日益得到各界认可,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T市检察机关派驻社区检察室为例,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尝试提出适当的设置模型。

一、派驻基层检察室发展综述及研究模型概况

(一)派驻基层检察室发展综述

如同大多数新生事物一样,派驻基层检察室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且由于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一过程尤为迂回曲折,“呈现出明显的‘几字型走向和回溯性发展的外在表征。”[1]一些检察机关在基层试点设置检察室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随后的十几年中,派驻基层检察室逐步发展,“两所一室一庭(指派出所、司法所、派驻检察室、人民法庭)建设”在各级政法工作会议上屡被提及。与此同时,派驻基层检察室也暴露出设置盲目、职权不明、工作人员行为失范等诸多弊端,随之而来的是非法插手经济纠纷、越权办案、变相羁押等权责异化现象。1998年检察机关教育整顿期间,明令暂不新设基层检察室,2001年中央编委颁发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机构改革意见》提出调整乡镇检察室设置,此后,派驻基层检察室逐渐撤销萎缩,相关工作陷入停滞状态。直至2009年底,中央政法委作出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派驻基层检察室作为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形式在海南省的试点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派驻基层检察室也渐渐重新焕发生机。

纵观派驻基层检察室的兴废历程,其一度销声匿迹主要归咎于缺乏统筹全局的长远考量、充分坚定的制度自信和针砭时弊的实证分析,而沉寂后的复苏新生则充分证明其存在的必要价值。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客观呈现工作情况,理性辨析问题症结无疑是通向制度优化的一条重要路径。

(二)研究模型概况

课题小组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与实地走访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对T市6个城区基层检察院(代号为A-F)的派驻社区检察室设置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梳理,其中,各区检察室数量由3-12个不等,在设置模式上,有2个城区采取在辖区内所有街道设置社区检察室,其他城区则均选择在部分重点社区设置检察室,在全区范围内巡回开展相关工作。在组织构架上,有3个区单独设立科室,另外3个区则由控申或预防部门负责协调。在人员配备方面,凡指派干警专职从事检察室工作的城区,固定工作人员仅有2-5人。有2个区配备干警较多,但均为兼职从事相关工作。此外,6个区在检察室设置上也存在共同点,即办公场所依托街道,相关经费由检察院支付。以上情况概括如下(见图表一):

二、检察机关派驻社区检察室设置运行情况实证分析

(一)组织架构不科学,影响职能发挥

调查中显示,6个基层院中,B与F在辖区内所有街道均设立了社区检察室,实现了全覆盖,但同时暴露出人员匮乏这一问题,只能由院内部分干警兼职履行职能。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兼职干警均表示在日常工作中院内工作占50%以上,甚至产生将社区检察室工作当作“副业”的思想。另外,其他4个院配备了2-5名干警专职负责履行职能,其中3个院(C、D、E)在院内单独设立了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正科级实职,工作模式为在辖区内选择重点地区设立社区检察室,干警通过巡回方式在各检察室开展工作。此种模式虽然实现了由“兼职”到“专职”的跨越,但由于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还是在检察院内办公,这显然与“派驻”的内涵不完全相符。未单独设科的区院中,日常工作的协调管理有的由控申部门负责,有的由职务犯罪预防部门负责,市人民检察院也是由控申部门负责全市工作,而没有单独设立部门进行统一宏观的管理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区检察室各自为战、缺乏规制、履职随意等问题。

(二)职能定位不明确,监督职责弱化

课题小组对T市6个基层院派驻社区检察室2012年至2013年两年间的履职情况进行了统计(见图表二),从统计结果来看,各社区检察室在职能定位上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监督职能“虚化”。大部分检察室定位为基层检察院职能的延伸或辅助,基本上只是承担诸如法制宣传、接待群众来访、参与综治等一些“软任务”,而对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开展法律监督的职能则很少落实履行,相关工作仅占社区检察室总工作量的0.8%。二是服务职能“异化”。当前社区检察室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以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例,两年来,来访群众咨询的问题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占15.7%,化解的矛盾纠纷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占7.4%,受理的举报、控告、申诉案件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占12.5%。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发展后劲不足

T市6个区的派驻社区检察室在街道内的办公场所皆依托于行政机关。在人员配备方面,指派干警兼职从事社区检察室工作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即使在安排专职干警的情况下,上述研究对象中共有14名检察干警专职负责25个社区检察室的具体工作,平均下来每个检察室尚不足1人。且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14名专职工作人员均为30周岁以上,其中,50周岁以上干警比例达到57%,年富力强、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30-40岁的干警相对缺乏,仅占22%。另外,社区检察室相关费用皆是由各院内部调整支出,除干警的工资以外,检察室办公、基本建设、购置技术装备等经费基本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大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而同样作为基层司法机构的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却能直接享受到中央财政专门划拨的经费,和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相比,派驻检察室处于一种‘爹不亲、娘不爱的尴尬境地”。[2]

(四)宣传效果不明显,公众认知度差

为了客观反映广大公众对于派驻社区检察室的认知程度,课题小组随机向1500名群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情况,共回收有效问卷1478份。结果显示,在四类派驻基层组织中,公众对于派出所普遍认知,其次分别是人民法庭和司法所,各有30.2%和25.2%,而知道社区检察室的群众仅有8.3%。在123位对社区检察室有所了解的群众中,有58%是通过媒体宣传报道知晓,16%是通过检察机关的现场宣传活动知晓,26%是在社会交际中从他人处知晓。而群众对于社区检察室的了解程度较低,虽然与其建立时间较短不无关系,但检察机关的宣传方式和频率也不尽如人意。调查显示,各社区检察室针对自身职能开展宣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社区内现场开展宣传活动,但此种方式受众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没有工作负担、有充裕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的老年人。二是通过接受媒体采访、向媒体投送稿件的方式进行宣传。调研发现,上述检察院在开展宣传过程中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利用率还不到10%,并未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中青年群体的广泛关注。

三、检察机关派驻社区检察室设置运行的改进路径

(一)明确授权:科学界定职能

1.开展法律监督。在配置社区检察室职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法律监督本位,即重点在于对公权力的监督,“对内而言,这是立身之本,对外而言,是更加凸显检察标志,让老百姓增强对基层检察室职能辨识的途径。”[3]笔者认为,法律监督工作应具体包括对辖区内派出所的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监督,以及对工商所、税务所等行政执法派出机构进行监督。

2.受理举报、控告、申诉。社区检察室应当具有受理辖区内举报、控告、申诉和接受自首等职能。社区检察室应当开设接待窗口,在辖区内公开地址和联系方式,设立举报箱。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变上访为下访,深入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上访户要定期回访。此外,可以开通微博、微信等网络公众平台,通过多种方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3.发现、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并进行初核。检察室可以利用其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发现、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并进行初核,经过初核,认为有价值的线索必须立即移送本院职务犯罪侦查部门。

4.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检察院各内设业务部门本来就具有结合自身工作开展法制宣传的任务,例如职务犯罪预防部门负责开展廉政宣传,未检部门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普法教育等,社区检察室给予一定配合即可。第二,派驻社区检察室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适度”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范围应主要限制在因邻里纠纷等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调解,以及涉检纠纷的调解等方面。

(二)规范建设:优化组织构架

从纵向来看,在市院设立社区检察室指导处,直接统筹协调全市各社区检察室开展工作,各院在院内设置1—2名内勤,负责整理汇总该院各社区检察室相关工作数据信息上报市院,并传达市院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从横向来看,各基层检察院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人口密度大、建设较为成熟的社区设立检察室,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区域。检察室的具体数量不做固定要求,能够通过巡回方式覆盖全区所有街道即可。社区检察室级别应与检察机关内设科室相同,有独立编制,受主管检察长直接领导。

(三)强化保障:人财物合理配置

在人员配备方面,每个检察室配置2—3名干警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社区检察室主任应为正科级实职。另外,为了保障各项职能的顺利履行,必须安排有责任心、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检察干警到检察室工作。在办公地点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选择独立办公场所,脱离行政机关的牵制,有利于社区检察室顺畅履行监督职责。在资金方面,应当将社区检察室建设和运行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划拨固定款项,为检察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财政保障。

(四)提升认知度:丰富宣传形式

提高公众对于社区检察室的认知度,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法。对于老年人,依托社区开展现场宣传活动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而对于日常工作繁忙、较少参与社区活动的中青年人,则应考虑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社区检察室的职能定位进行宣传报道,将相关信息从“送到身边”变为“送到眼前”。

注释:

[1]曹志瑜:《“乡镇检察室”的立体解构与回溯性发展研究》,载《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8月,第21卷第3期。

[2]陈晓梅、刘文:《敢问路在何方——派驻基层检察室职能作用分析》,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

篇5: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总结

**社区在新兴街道司法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及人民调解工作方针,及时有效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有效的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一年来共调解各类纠纷26起,其中婚姻1起,邻里纠纷25起,调解率达100%,防止矛盾激化率达100%,没有因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当发生民转刑案件和自杀事件,达到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各族居民生活安定,和睦相处的目的,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社区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有住宅楼*栋,常住居民*人,总户数*户,辖区国商业网点*个,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为此调委会重视群体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的调解网络。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建立一支过硬的人民调解队伍。我们的工作重心是调节是基础,预防是重点,小纠纷不过夜,大纠纷及时处理,对已经处理的纠纷建立回访制度等防范措施,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及时有效的消除社区一切不安定隐患,使调解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二、普及法律知识,严格依法来进行调解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基础。调解委员会一直把普法知识的宣传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首先社区党支部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明确

方向,其次利用开设学习班,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增长居民的法律意识,使调委会真正做到了以法来进行调解工作,调委会的工作人员还经常和小区片警深入到居民家中向他们讲解防范知识,使老百姓树立了为社区的安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愿望。

三、深入细致的做好邻里调解工作。民间纠纷成因复杂、主体多元、调解难度大、易激化等特点,因为是老社区,因水管破裂或者管道堵塞引起的邻里矛盾特别突出。调委会通过晓之有理、动之以情、授之以法的调解方式,成功的化解了一起起邻里矛盾。

篇6: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心得总结

一、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我们选择有诚心、热心、耐心的人作为调委会成员,能够及时主动介入矛盾,及时依法调处,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健全学习记录、例会记录,以及建立档案管理,同时组织人民调解员集进行业务学习,主要学习法律知识及人民调解条例,以及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单位的纠纷特点分析矛盾纠纷的情况人民调解工作总结人民调解工作总结2021。

三、完善调解组织功能,强化调解职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在化解基层纠纷和矛盾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先进单位人民调解工作的实例,以及借鉴兄弟单位调委会的先进经验,交流学习,分析疑难案例,提高调解水平。

四、建立了科学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针对当前连队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建立了一套

科学的排查预警机制。1、基层单位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光靠调解员或者信息员是不能及时有效地捕捉到种.种问题的萌芽,我们就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开展摸排预防工作。2、是早发现原则。任何矛盾纠纷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爆发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就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篇7:2009社区人民调解工作计划

我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社区司法调解工作大局,大力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维护和谐稳定。为此,为确保全年社区民事调解工作落到实处,巩固,完善和提高,全面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1、利用宣传栏等社区宣传阵地,张贴法制宣传的各种文字和图片材料。

2、组织人民调解信息员和楼长,通过会议、讲座等形式,宣传讲解人民调解工作业务知识,法律常识并通过他们广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精神。

二、完善组织机构,及时调解和充实调解力量

根据社区人员的变动及工作需要,及时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成员,按时对文化程度,基本素质以及工作积极性等方面不能适应形式发展需要的人员进行更新,确保社区调解组织网络的生机和活力。

三、更新机制制度,提高调解效率

社区稳定工作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急居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的工作原则,认真遵守民事调解工作职责,改善工作方式,提高调解效率,通过公考,公正的操作程序,杜绝人情调解,暗想调解,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

四、突出工作重点,确保目标到位

今年调解工作,仍然以防止民转刑,民间纠纷激化,群众性上访时间作为排查的工作中心,任然调防结合,充分利用社区组织和民间的力量,力争使民间纠纷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和98%以上。

总之,2009年调解工作要以提高居民的自身素质为着

眼点,不断转变他们的思想理念,以人为本,从多方面来实现民事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标本兼治,努力实现和谐的社区人居环境。

团10#社区

2009年1月

鞍山街道办事处团10#社区人民调解工作计划

社区调解委员会2010年调解工作将以和谐社区创建为

主线,全面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加强部门之间团结配合,与单位之间齐心协力,携手共同创建“文明、平安、稳定”,保证本辖区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优良环境。

一、社区全体成员把调解工作纳入本辖区头等大事来

抓,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扎扎实实抓好调解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二、认真开展矛盾排查、化解。随着社区的扩大,我们九彩社区管辖的地域很大,居民人数不断增加,便我们社区调解工作任务加重,如何正确引导居民群众掌握法律知识,正确处理邻里间矛盾纠纷,维护居民群众合法利益,是我们调解工作重点,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预防纠纷,防止矛盾激化。我们社区根据民间纠纷情况,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加大宣传力度,出法制专刊,提高居民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团结互谅互让。

三、帮教“两劳”,转化思想。认真抓好“两劳”释解人员的帮教工作,对辖区内的“两劳”释解人员,设专人负责包干管理,每月定期回访,对他们实行人性化的帮助管理,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以此来增强他们的生活勇气,协助他们找工作增强他们自食其力。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和帮助,使“两劳”人员在社区帮教领导小组的帮教下无重新犯罪。

四、定期宣传,增强意识。社区调解委员会定期组织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参加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密切注视和加强人民防线建设,确实消除各类治安隐患和加大力度对薄弱环节的督促管理。社区干部与民警经常入户,发放警民联系卡,宣传法制等工作。社区利用自身优势,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单位、宿舍区的各种专刊,大力倡导法制观念,通过宣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居民的法制意识,运用图片展、墙报、讲座、座谈会、专刊等多种形式大造声势,形成浓厚的氛围。针对毒品对青少年的严重危害,我们将组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居民“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努力提高居民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调解委员会全体成员将一如既往的继续在上级正

确领导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营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区良好氛围,为建设和谐社区,做出新的贡献。

团10#社区

篇8: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关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元,因此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一块内容。2000年由民政部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中国主张人民当家作主,由广大人民群众组成的社区已然成为在政府和个人相互联系基础上的由社区居民自治的社会组织。社区在居民自治下呈现出人性化和丰富化的优点,但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许多社会矛盾问题——社区纠纷。根据龙宗智的解释,社会纠纷是发生于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妨害正常社会秩序的各种权益或权力冲突。所以在这里我们认为社区纠纷是发生在社区中的不同社会群体基于复杂关系、利益需求多样化、差异化等因素而妨害和谐社区建设的各种冲突。

社区纠纷繁杂且不易处理,但是社区纠纷的处理却是关乎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初步了解,我们发现舟山基层社区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居民纠纷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社区纠纷难以解决的困境。而基层社区调解作为人民调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舟山基层社区纠纷的调解现状进行调研以充分发挥社区的调解功能。

本着构建和谐基层社区的理念,我们对当前舟山市基层社区纠纷调解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以舟山市定海区甬东沈岭社区为个案研究对象。

为了进一步了解甬东沈岭社区对社区调解这一领域是否重视、其调解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是否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以及社区调解手段、方式是否有效科学等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社区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30份。整体问卷回收率为96.3%。其中,向居民发放500份,回收问卷495份,有效问卷495份,回收率为99%。向社区工作人员发放50份问卷,回收问卷45份,有效问卷45份,回收率为90%。通过对该社区纠纷调解现状的调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原因分析,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建议和对策。

2舟山市定海区甬东沈岭社区纠纷调解的现状

舟山市定海区甬东沈岭社区位于浙江舟山市临城新区,该村东临浙大舟山校区,南临十六门海,西至甬东管理处,北至定海城区,处在蓬勃发展中的新城边缘。区域面积1.1km2,有村民496户,常住人口1367人。正因为该村处于高速蓬勃发展地段,村民紧跟大开发的步伐,立足于实际,借新区开发的契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甬东沈岭社区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社区纠纷即是一大问题。由于社区中人员流动性的增加,人员成分的复杂化,导致纠纷时常发生。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以下信息:一是该社区纠纷事件的数量逐年上升。2010年纠纷事件仅120件,而2015年纠纷事件数量增长到200件。二是纠纷内容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主要包括邻里宅基地纠纷、父母遗产分配问题、自留地、承包地纠纷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由于舟山市临城新区的改造和扩建,“土地征用”成为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父母赡养、邻里关系等日常纠纷也占据多数。

甬东沈岭社区纠纷事件呈现出数量上升化和性质复杂化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该社区采取部分措施以应对纠纷问题。一是专门成立社区调解委员会;二是初步制定了纠纷调解制度,并建立起调解机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该社区调解制度初见成效,社区纠纷情况也有所缓解。据社区张书记介绍,目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成功率在70%左右,调解成功的多是邻里日常纠纷、家庭纠纷等事件。

可见,甬东沈岭社区纠纷问题部分得到成功解决。但是社区成员们表示在处理纠纷事件过程中仍存在解决不好、不好解决等众多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和总结,该社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调解员积极性不够

甬东沈岭社区为解决纠纷问题而设立起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调解员。然而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方面的积极性和情绪并不高。一是居民纠纷事件不受重视。由于纠纷事件多为邻里纠纷等日常问题,调解员普遍认为这些都是小问题。所以在接到调解申请时,调解员往往不会立马开展调解工作,而是等闲暇时去解决。二是调解员身兼数职,分身乏术。居民表示现任调解员的工作不仅包括调解纠纷,还包括其他与社区相关的繁杂事务,譬如整理村民资料等。这导致调解员往往无暇顾及居民纠纷事件,可见纠纷调解被置于次要位置。

2.2调解权威性不够

在纠纷的调解过程中,调解员由于其专业性弱以及工作经验少等方面的问题,在纠纷调解过程中起的作用要比预想中的小,纠纷当事人往往会认为调解员不具有权威性,以至于出现当事人对调解“阳奉阴违”甚至完全不理会调解的情形。如在2013年,有两户居民因土地问题产生纠纷,在经调解员调解后,纠纷双方表示同意调解方案,但没过多久,其中一户违背调解方案,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2.3居民寻求调解的主动性不高

通过对居民的走访,我们发现居民在发生纠纷时,主动寻求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概率不高,只有39.3%的社区居民遇到问题会主动找社区调委会,而且多数居民会在与外来单位等组织产生纠纷,自己处于明显弱势时才会求助于社区调解(见图1)。通过对部分居民的访谈,有居民提到有时向调委会反映的尚未造成较严重后果的纠纷,社区调委会并不会马上去解决,“不如求助于媒体曝光之后见效快”,还有居民说,“有些纠纷以社区调委会那些调解员的能力根本就调解不了”。

2.4调解效率与效能较低

问卷调查中,56%的人认为当前社区调解工作的效率和效能一般,19%的人认为不高。目前村中大多数人家都造了新房子,都是独门独院的楼房,相互之间来往变少,对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委员会在调解过程中往往会得不到居民的信任,居民与居民之间也存在间隙,信任机制缺失。

3原因分析

3.1对社区纠纷调解工作作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

在对社区干部进行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基层领导对社区纠纷调解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他们认为所谓的社区纠纷调解的都是些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邻里的一些小摩擦,对他们的想法中,这些纠纷的解决起不到什么很大的作用。同时,有些干部包括社区干部认为,调解工作难以展开,不仅仅是他们的问题,很多时候社区居民的不配合,就干部对他们的纠纷进行调节感到反感,无疑是对他们工作的否定。而从我们的问卷结果中可以看出,居民认为社区对纠纷调解认识不够的原因是他们的宣传不够到位,存在感低,以至无法发挥调解的作用。

而从社区居民的角度,我们发现有76%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对纠纷调解这方面的重视不够,其表现为社区对纠纷调解的宣传力度不够,调解委员会在平时生活中的存在感较低,大家较少感受到其发挥的调解作用,导致居民对这一方面的认知程度不够,缺乏对社区调解知识和技能的了解。

3.2社区调解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无法适应当下社区调解工作的要求

社区调节人员不足主要体现在社区调解委员会的组成结构上,就舟山甬东沈岭社区来说,其调解机构总共有3名调解员,虽然名义上说是有三名在职的调解员,但是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他们都还身兼他职,除了担任调解员外,他们还身兼会计、社保等职务,在处理自身事务之余,已基本无力再来处理社区的纠纷调解工作。同时,调解队伍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法律知识缺乏等问题,专业性知识和经验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居民对他们调解工作的参与和信任,这与我们当下所要求的社区调解人员能力不符。

3.3缺少有效可行的调解手段和方式

社区调解的“技能”无法适应当下社区调解工作的发展需求。据我们的调查发现,76%的人认为当前社区调解工作的方式、手段存在问题,不能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的需要。沈岭社区的基层干部对我们说,目前,他们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是沿袭了传统的社区调解工作方式,在处理问题时大多是依靠人情和讲面子,这使在社区解决问题过程中无法发挥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同时,我们了解到通过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的案例大部分都是社区干部主动调解,而不是居民主动要求调解,这也间接说明了我们社区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存在着问题。

3.4缺失信任机制

56%的人认为当前社区调解工作的效率和效能一般,19%的人认为不高。调查发现,当下社区的居民和社区调解委员会的信任存在着危机。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居民之间、居民和调解员之间不熟悉,缺少信任,这使得原本手段和方式落后的调解“技能”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4完善舟山基层社区纠纷调解的建议对策

由上述问卷以及访谈内容的结果分析,社区调解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居民间以及居民与社区调解机构间的信任不够;二是居民自身缺乏对社区调解的知识和技能,社区调解缺乏权威性,社区居民对社区调解的认同度不高。除此之外,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调解人员配备与素质问题、调解方式和手段落后,调解经费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4.1社区调解委员会层面

4.1.1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建立起信任机制。当前社区居民来往较少,熟悉度不高,从而导致社区的信任危机问题,我们认为社区委员会应当在这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调解邻里关系,增进友谊,营造出一个和谐、信任的社区环境。一是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社区活动,特别是一些居民喜爱能够积极参与的活动,比如歌唱大赛、舞蹈比赛、节日项目等。从而增加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让彼此熟悉,并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解决居民与居民间陌生不了解的问题。二是发挥社区调解“居民评议”制的作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调解的积极性。“居民评议”作为一种民主机制,首先能够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赋予社区居民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和实在性。其次在评议过程中,居民可以提出各种建议和想法,以提供多套方案来解决相应的矛盾纠纷,这会极大地提高调解效率以及效能。通过以上2个做法,可以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补充来达到实际行动的有效履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有效率有动力的信任机制。

4.1.2加强对社区调解宣传的力度,增进社区居民的了解。通过对居民的访谈,我们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知道社区里有社区调解机构的存在,从而遇到纠纷问题时不会求助于社区调解机构,导致问题的进一步产生和矛盾的加深。归根究底是由于社区调解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社区居民对其所发挥的功能不清楚。大多时候社区居民会寻求其他途径解决。所以社区调解机构首先要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对社区调解的宣传,具体宣传内容包括社区调解机构人员组成情况、设办地址、社区调解机构主要功能、办事程序和流程等等。在对社区调解宣传的基础上,对社区居民普及社区调解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社区调解的概念和功能深入社区居民心中,让社区调解能够得到居民的认同和支持,树立起社区调解的权威,取信于民。社区调解宣传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应结合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宣传方式。比如召开社区居民座谈会,从而做一个全面的介绍,并由下层继续在社区居民中宣传;同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做出相关宣传。

4.2社区调解员层面

配备相当数量的调解人员,提升其素质。社区调解机构是否能发挥作用,不仅在于是否能得到社区居民的信任,还在于调解人员是否能发挥作用和能力。在甬东沈岭社区,我们了解到该社区调解机构只有三名调解人员,而且其理论水平和实践处理能力有限,除此之外,调解人员的专职业务并不针对社区的矛盾纠纷事件,同时还监管其他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能。我们提出的建议如下:一是增加社区调解人员的数量,充分保证调解程序中人员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而不是因为人员的不足而耽误事情的解决。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在招收新成员时,必须建立完善社区调解员的准入机制,认真谨慎的考察其学历、实践等能力,必要时可将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从而保证社区调解人员的素质。二是对调解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社区调解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其对社区调解经验的把握。三是建立起调解人员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其工作状况以及工作成果起到一个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调解人员工作出色时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激励,从而保证社区调解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3社区纠纷调解方式和手段层面

在大部分社区中,当提及到当前社区主要依靠什么手段解决纠纷时,社区负责人回答最多的是依靠社区居民间的人情和面子。但是大多数人都很自私,有时单靠情理事情往往很难解决。在大多数社区,都多少会采取情理说服的方式,侧重于情与理的运用,忽视了德与法的结合,因为这是中国传统已久的调解方式。当前时代在进步,调解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我国于2010年通过了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法实际上把原有的调解手段法制化,上升为法律。调解的主要功能是把纠纷解决在基层,大家平心静气,用这种协商的手段通过互相的理解和谅解,达成对纠纷解决的一致。调解需要结合“情、理、法”,有效地解决社区矛盾。

4.4政府扶持力度层面

我们都知道一个社区的运行资金来源大多依靠社区自己的力量来募捐而得,这使得很多时候社区想要完成一些项目却因缺少资金而束手无策。社区调解方面更是因为经费问题而得不到更好的运行。因为在处理纠纷调解问题时会产生一些必要的费用,而调解经费不足,一方面问题难以解决,另一方面会挫败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其工作补贴和奖励往往微乎其微,手中没有财力,也就缺少了处理问题的工具,使得调解人员消极应对社区纠纷。政府应当为社区调解提供适当的财力支持,或者社区居委会通过恰当的途径为社区调解机构筹集经费等。通过增加社区调解经费来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瞿琨.论社区调解场域及其信任机制的构建法则[J].上海大学学报.2010(06):02.

[2]王昌生.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3]何兵.论民间调解组织之重构[J].中国司法,2004(2).

[4]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4.

上一篇:2011中考满分作文_优美佳句摘抄下一篇: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