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论文

2024-05-15

农业资源论文(共8篇)

篇1:农业资源论文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车玉明、董峻)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3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

一号文件全文约12000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文件强调,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

——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个产粮大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篇2:农业资源论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或者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区划,建立农业资源监测制度。

第五十八条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并对耕地质量进行定期监测。

第五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国务院和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制定防沙治沙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十条 国家实行全民义务植树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群众植树造林,保护林地和林木,预防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制止滥伐、盗伐林木,提高森林覆盖率。

国家在天然林保护区域实行禁伐或者限伐制度,加强造林护林。

第六十一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指导、组织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建设人工草场、饲草饲料基地和改良天然草原,实行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

第六十二条 禁止毁林毁草开垦、烧山开垦以及开垦国家禁止开垦的陡坡地,已经开垦的应当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禁止围湖造田以及围垦国家禁止围垦的湿地。已经围垦的,应当逐步退耕还湖、还湿地。

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的农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助。

第六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依法执行捕捞限额和禁渔、休渔制度,增殖渔业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国家引导、支持从事捕捞业的农(渔)民和农(渔)业生产经营组织从事水产养殖业或者其他职业,对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转产转业的农(渔)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助。

第六十四条 国家建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稀有、濒危、珍贵生物资源及其原生地实行重点保护。从境外引进生物物种资源应当依法进行登记或者审批,并采取相应安全控制措施。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及其他应用,必须依照国家规定严格实行各项安全控制措施。

第六十五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采取生物措施或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防治动植物病、虫、杂草、鼠害。

农产品采收后的秸秆及其他剩余物质应当综合利用,妥善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从事畜禽等动物规模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合理投饵、施肥、使用药物,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篇3:农业资源论文

关键词:资源阈值,生产能力安全,自给率,农业,中国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基础是资源,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基本资源供给,关系到国家食物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安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非农化转移加速推进,加上近年全球生物能源迅猛发展,都形成对农业资源空间的强劲争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整体约束,资源保障问题已成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领域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和瓶颈制约问题,开展基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资源阈值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主要涵义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其中大部分主要关注于粮食生产能力。这些研究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国务院研究室和农业部课题组的《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为代表[1],基本关注点是为了在未来特定时段实现所需要的农业产出,对各类农业生产力要素投入需求做出预测,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综合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另一类以陈百明等人的《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为代表[2],其基本关注点是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主要采用AEZ等方法对自然资源的农业生产潜力进行估算。虽然两者的目的和方法不同,但关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概念相似,均源自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中“农业生产力”的概念,与其他产业广泛使用的“生产能力”的概念有很大差异,有些研究者直接采用了“农业综合生产力”而不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随着“藏粮于地”目标的确立,一些研究者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也有所变化,强调综合生产能力是一种长期固定投资行为结果[3,4],这种认识已逐步接近通用的“生产能力”定义。

本文认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是年度的实际产出,而是代表一种稳定的产出能力;综合生产能力是长期投资的结果,而不是由年度各种投入决定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满足各项所需年度投入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实际能力。由此,本文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在正常年景,在一定的、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一定种类农产品的数量。

根据上述定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以下特征:①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能力;②是在该时期内能够持续、稳定地作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的能力;③应是在正常年景的能力,而非出现频率较低的丰收年或歉收年;④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的能力。同时,农业技术水平不是预先设计确定的,只能对特定时期不同地区的平均技术水平进行合理的估算;⑤是在正常、合理的生产组织条件下的能力,如能够满足可持续性的复种方式和休闲制度;⑥能力大小以生产一定种类的农产品数量来表示,各种类农产品之间的比例不是恒定的,需根据不同时期需求和资源状况统筹确定。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根据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内涵的认识,可以用图1表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构成。图中点划线内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部分,虚线内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成中的“资源组分”,其中农用土地包括耕地、园地、可放牧地、可养殖水域,农业水资源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养殖业用水,天然农业生物包括农业利用的各类天然草地群落和野生水生生物种群;点划线内同时还存在可纳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范畴的“准资源组分”,其中多年生农业生物包括种植业中的木本粮油、果、桑、茶等和养殖业中的以奶、毛、绒等为产品的畜群,农业设施包括水利设施、棚室、圈舍,农业装备包括用于排灌、耕作、收获、养殖、捕捞等农业生产作业的动力设备和机具,此外,科技支撑和供种能力虽然不是单纯的固定资产,但其整个体系的形成需要一定时期的投资和建设,也是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稳定地起作用的,可以部分归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组分。

1.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概念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就是指该能力能满足我国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是针对全国的,对基本农产品的需求也是整个国家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物供给、提供工业原材料(以纺织纤维原料为主)和提供外贸出口产品。国家农产品需求的满足是由国内供给和国际市场供给共同完成的,而国内供给的基础就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图2)。

2 农业资源阈值测度方法

2.1 农业资源阈值的概念

“阈值”是指某系统或物质状态发生剧烈改变的那一个点或区间。19世纪以来,随着生态实验和观测手段的改进,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现象和本质有了更多的认识,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自组织能力和非线性特征等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Robert将阈值概念引入生态学研究,指出生态系统的特性、功能等具有多个稳定态,稳定态之间存在“阈值和断点(thresholds and breakpoints)”,这就是最初生态阈值的概念。此后30多年里,生态阈值作为资源保护及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基础,不断受到生态学和经济学界的关注,其概念、研究方法及实践应用也在不断完善之中。“阈值”在农业资源安全领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陈百明(2002)曾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到过这个词汇[5],但并未对其概念进行阐述,类似的“临界值”、“警戒值”提法出现比较多。

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生产投入要素,本身并没有安全阈值的特性,评价安全与否的标准是其对产出品的保障能力。因此,本文将农业资源阈值定义为:保障一定时期内特定安全水平的国家农产品供给的资源量,又称农业资源安全阈值。

2.2 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需求的确定方法

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总需求量与自给率两个基础参数。

2.2.1 农产品总需求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利用消费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主要农产品需求历史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全面小康目标,总人口、城市化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消费习惯和消费现状等因素,在采用时序模型分别预测人均消费量和总人口的基础上,测算未来全国主要农产品总需求量。

2.2.2 农产品自给率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基本农产品需求的满足无疑要以国内供给为主。但同时我国的人地关系十分紧张,农业资源相对短缺,耕地、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均属世界较低水平,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缺乏比较优势。因此,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农产品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也是可行的。

(1)粮食自给率。在目前的环境下,过去重点考虑的禁运风险和外汇支付能力问题都已明显改善,但对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的供给能力却不能过分乐观。国内方面,受港口、内河及陆上紧张、有限的运力制约,粮食年进口规模难以超过5000万t。同时,考虑到我国粮食生产的灾害损失率通常在5%~10%,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正常年份的粮食自给率应保持在90%~95%;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时,可以降低到85%,并可相应减少动物性食品生产。

(2)棉花自给率。我国棉花生产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种植面积扩展的余地不大,考虑到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棉花自给率可以保持在50%~70%的相对低水平上。

(3)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在我国不同种类油料的适种区十分广泛,品质、产量的提高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油料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改善,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可能长期保持在目前的低水平。综合考虑需求和生产,自给率可恢复到50%~70%是有可能的。

(4)食糖自给率。由于生产水平、比较效益等因素,我国甜菜种植面积有继续减少的趋势,甘蔗种植区域土地供给增加非常有限。从长期来看,糖料生产的发展将赶不上消费量的增长,必须靠增加进口弥补,国际市场食糖贸易量相对稳定,适度扩大进口不会对国内食糖产业造成很大冲击。综合考虑供需两方面因素,我国食糖自给率中远期确定在70%~85%比较合适。

2.2.3 农产品生产能力需求量

由于养殖产品生产能力需求最终可转换为饲料粮需求量,因此本研究主要测算粮食和经作(棉花、油料和糖料)两类农产品生产能力需求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i为第i种农产品的生产能力需求量,k为第i种农产品的自给率,Ci为第i种农产品的总消费需求量,i表示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四种农产品。

2.3 基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资源阈值模型与资源保障评测方法

测算资源阈值是评估资源保障水平的基础。现将耕地和灌溉用水的资源阈值模型与资源保障评测标准分述如下:

2.3.1 耕地资源

(1)耕地资源需求量模型。耕地资源需求量主要受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需求量、农作物单产水平和复种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作物耕地资源需求量模型:

式中:DL为耕地资源安全需求量,γ为选定农产品播种面积之和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K为全国农业生产复种指数(%),Qi为农产品i的生产能力需求量,Yi为农产品i的单产。

(2)耕地资源保有量。根据耕地数量变动趋势和耕地质量变化趋势,预测确定未来目标时段的耕地资源供给量,用SL表示。

(3)耕地资源安全阈值及评价。根据前文对各种农产品自给率的分析,设定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高、中、低保障三组自给率组合(表1)。

(单位:%)

设:DL1为自给率组合为Ⅰ时的耕地资源需求量,DL2为自给率组合为Ⅱ时的耕地资源需求量,DL3为自给率组合为Ⅲ时的耕地资源需求量,SL为耕地资源保有量。本文认为,如果我国粮食、油料、棉花和糖料的自给率低于自给率组合Ⅱ中的值,将很难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稳定的保障,因此,根据前文中给出的农业资源阈值的概念,确定DL2为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阈值。

根据耕地需求量与保有量的关系,设定如下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评价标准:

DL1≤SL,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求的耕地资源高保障;

DL2≤SL

DL3≤SL

SL

2.3.2 农业水资源

农业用水,特别是灌溉用水的数量及保证率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6,7]。据此,本文通过测算灌溉水资源阈值,供需预测评估农业水资源供给的安全保障程度。

(1)农业水资源需求量模型:

式中:Dw为农业水资源安全需求量,α为粮食生产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比例,Dwf为粮食灌溉需水量,Qf为粮食生产能力安全需求量,β为灌溉地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Ef为粮食水分生产效率。

(2)农业水资源供给量预测。根据对水量、水质变动趋势及用水结构的变化趋势,预测确定目标时段平水年农业水资源供给量SW。

(3)农业水资源安全阈值及评价。设:Dw1为粮食自给率组合为95%时的农业水资源需求量,Dw2为粮食自给率组合为90%时的农业水资源需求量,Dw3为粮食自给率组合为85%时的农业水资源需求量,Sw为农业水资源供给量。根据前文中给出的农业资源阈值的概念,确定Dw2为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阈值。

根据农业水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关系,设定如下农业水资源资源安全程度的评价标准:

DW1≤SW,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求的水资源高保障;

DW2≤SW

DW3≤SW

SW

3 农业资源安全阈值测算结果

未来20~30年,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资源供给压力呈扩大势头。

3.1 主要农产品安全需求量

利用1990~2005年消费统计数据,采用时序模型进行主要农产品人均消费量预测,结合总人口预测值(2020年14.24亿人和2030年14.46亿人),得到2020年和2030年主要农产品总需求量。然后再加入农产品自给率因子,测算出2020年、2030年,全国粮食安全需求量分别为5.14~5.42亿t和5.51~5.82亿t,油料安全需求量分别为0.56亿t和0.72亿t,糖料安全需求量分别为0.93亿t和1.10亿t,棉花安全需求量分别为0.10亿t和0.13亿t(表2)。

3.2 耕地资源阈值

综合考虑复种指数、耕地资源利用结构、农作物单产、农产品自给率和自然灾害影响等因素,测算了4种农产品自给率3种组合情景下的耕地资源需求量,同时预测了同期耕地供给量(表3)。将中等安全保障水平的耕地需求量确定为耕地资源阈值,2020年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阈值为12363.3万hm2,耕地资源供给保障率有95%,大约存在5%的供需缺口;2030年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阈值为12796.2万hm2,耕地资源供给保障率仅有89%,大约存在10%的供需缺口。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求的耕地资源保障水平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DL3≤SL

3.3 水资源阈值

在预测正常年景种植业生产能力对灌溉面积需求、不同预期投入下的节水效果的基础上,分别测算不同粮食自给率水平的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同时还预测了同期平水年的灌溉水供给量(表4)。2020年我国农业灌溉水资源安全阈值为3417亿m3,供给保障率仅有93%,,大约存在7%的灌溉水供需缺口;2030年我国农业灌溉水资源安全阈值为3242亿m3,供给保障率有97%,大约存在3%的灌溉水供需缺口。

2020年我国农业灌溉供水量已突破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水资源阈值,甚至在粮食自给率85%时的农业水资源量还有46亿m3的缺口,说明即使在各种条件都比较有利的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仍不能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到2030年,农业水资源的紧缺状况相对于2020年有所缓解,虽然农业灌溉供水量就保障90%粮食自给率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有103亿m3的缺口,但可以勉强支撑粮食自给率85%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主要结论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在正常年景,在一定的、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一定种类农产品的数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是年度的实际产出,而是代表一种稳定的产出能力;综合生产能力是长期投资的结果,而不是由年度各种投入决定的。另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是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生产潜力,而是在满足各项所需年度投入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实际能力。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是指该能力能满足我国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是针对全国的,对基本农产品的需求也是整个国家的需求。资源组分和准资源组分共同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在资源组分方面,主要取决于各资源组分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对资源衰减的控制能力。在准资源组分方面,主要取决于对农业设施、装备等基础建设及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投入意向。

(3)国家农产品需求的满足是由国内和国际市场供给共同完成的,而国内供给的基础就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对基本农产品需求的满足要以国内供给为主,并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

(4)根据我国的资源状况,未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在正常年型保持在90%~95%的水平是一个较合理的选择。根据全面小康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人口、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因素,2020年和2030年全国粮食安全需求量分别为5.14~5.42亿t和5.51~5.82亿t。

(5)2020年保障特定中等安全保障水平的国家农产品供给的耕地和灌溉水资源阈值分别为12363.3万hm2和3417亿m3;2030年保障特定中等安全保障水平的国家农产品供给的耕地和灌溉水资源阈值分别为12796.2万hm2和3242亿m3。应以水土资源阈值为底线,研究制定国家农业资源安全战略,加快构建基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基本资源保障体系,确保我国基本农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和农业部.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2]陈百明.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吕向东,王济民,吕新业.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5(增刊):27-33.

[4]马恒运.关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1995(5):50-53.

[5]陈百明.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J].地理研究,2002.21(3):294-303.

[6]熊健.我国耕地水灌溉与粮食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3):78-80.

篇4:农业资源论文

【摘要】发展 生态 农业 可持续

1.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它必须符合下列最基本的生态学要求: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在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培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而衡量整体功能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三条:经济效益即生产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社会效益要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需求;生态效益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要考虑系统之内全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不断优化其结构,使其相互协调,协同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生态农业是广义农业的具体体现,它和狭义农业(或称小农业)的区别在于:从生产内容上讲,它不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从生产地域上讲,它不局限于耕地上,一方面立足耕地,努力提高单产。另一方面把全部土地都当作自己的生产场所;从食物的概念上看,它主要依靠粮食,但又不局限于粮食,而是建立在营养科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营养需要的热能、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数量和比例,科学地安排和计划农业生产。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农业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和现代的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各有利弊,前者利于增肥地力,后者功在附加能量和物质,加大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而两者的最佳结合,各扬其长,各避其短,取其利,舍其弊,就是生态农业。伴随商品流出系统之外的能量和物质,不断通过从系统之外的补充而得到补偿和增加,保持养分平衡,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并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平衡协调的高效农业,它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加进了人为的劳动和干预,因而不只是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个经济再生产过程。二者交织在一起,并通过人的劳动和干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结构和功能,从而能够以比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产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梨树县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梨树县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对我县的农业发展、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但从发展的要求来看,梨树县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速度还很缓慢,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进一步增长,农业生产的任务日益加重,农业生态问题也更加尖锐。从当前看,农业生态还存在许多问题。

2.1污染现象严重

2.1.1工业“三废”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比较严重梨树县分布在各乡镇的工业企业(如水泥厂、糠醛厂、矿石加工厂),有相当一部分设备比较简陋,工艺相对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河流水体和两岸土壤、污染空气,尤对昭苏太河两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2.1.2农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日益加重 目前,全县农业生产中年化肥使用总量达30万标吨,农药用量达3000多吨,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年投入量分别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增加8倍和20倍,平均利用率只有30%~50%。梨树县又是畜牧大县,全县2007年猪、牛、羊、禽分别达到315万头、79万头、43万只和4300万只。据测算2007年一年全县畜禽废弃物排放量相当于40个梨树县人口的排污量。大量污染物累积于土壤中,流失到河流中,散发在空气中,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农产品多级污染,品质逐步下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3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趋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加上处理方法简单,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的危害很大,而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2.1.4水污染严重令人堪忧 地表水由于受城镇工业、生活排污的影响,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昭苏太河已经成为全县最大的城市下水道,河水变成了黑色,人们都在为这条母亲河而叹息。条子河在四平市以下河段也为劣质水。更可怕的是,地下水也受到污染,居住在污染企业附近和昭苏太河两岸的农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2资源配置利用存在无序现象

2.2.1全县林地、草地、湿地都在减少,而耕地面积却在增加 主要是由于税费改革、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想方设法开垦耕地,使得本来是林地、草地、湿地、荒地都变成了耕地,破坏了生态平衡,防灾抗灾能力减弱。

2.2.2农田防护林、低质低产林改造力度不够 存在单纯追求采伐效益现象,有的采伐后没有及时更新改造,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坏了林业资源。

2.2.3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梨树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95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6%,亩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9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5%,属于严重缺水地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2.2.4地下水局部超采 由于工业企业集中在梨树中部昭苏太河流域,出现了梨树城区、郭家店镇、十家堡镇三个集中开采区,因过量开采,使三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2.2.5农村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消费结构不合理 多数农业废弃物没有得到循环利用,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被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或丢弃,畜禽粪便基本不做处理,造成有机质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2.3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梨树县的农业生产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农民过渡依赖化肥的使用;农家肥施用数量逐年减少;农田作业一直沿用传统的作业习惯,导致土壤结构、土壤性能失调,难以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条件的需求。据调查,全县机翻地面积仅占机耕总面积的5%,大型拖拉机多功能整地占15%,耕深18~20厘米。小四轮机械灭茬面积占50%,耕深只有8~10厘米。由此导致土壤干旱现象逐年加剧,恶性循环。

3.对梨树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如果实行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发展生产,其巨大的破坏力是任何强大的环保工作都无法弥补的,更谈不上持续发展,梨树县多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方面是成绩巨大,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并且稳定在20亿公斤,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代价也十分巨大,环境和资源受到了很大破坏,对此,科学家们已发出“难以为继”的警告。还有工业化引起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扭转严峻形势,全县农业必须解决自我保护和实现持续发展问题。要认真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实现生产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并重,做到生产、环保、资源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就是生态农业。

3.1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要以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调整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治理重点污染源;淘汰落后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实现废渣废水治理等综合利用项目,依法监管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对超标污染源限期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要对环保企业给予表彰和鼓励,对新上工业项目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3.2要依法优化配置利用资源

应当本着统筹兼顾、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的原则,申报、审核、审批、使用资源。在土地使用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严格审批建设用地,让自然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平衡;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科学采伐,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步伐,加强中幼林抚育和新增成林的管护,集中在1~2年内全面恢复农田防护林网;在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狠抓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

3.3实施标准化生产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对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控,做好農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全面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业投入品许可制度、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执法监管等行动,依法监控和查处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添加剂等物品的销售和使用。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增施农肥、秸秆还田、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保护性耕作,实现绿色、环保、生态、安全。

3.4要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篇5: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渔业、环保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渔业资源管理及利用、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应用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渔业环境保护、渔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渔业资源调查与规划、渔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渔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渔业资源和环境进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渔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渔业环境监测保护、生态渔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渔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仪器分析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6、熟悉渔业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具有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生物学、渔业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普通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环境微生物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水产资源增养殖学、渔政管理学、普通生态学、环境学、水环境化学、水域环境

监测与评价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德育与社会实践、专业教学实习、渔业管理与渔业环境监测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安排近30周。

主要专业实验有生物形态和分类鉴定、环境微生物及环境化学因子测定技能等方面实验。

六、授予学位

篇6:唤醒沉睡农业资源 苏州工商

沉睡资源变身赚钱资本

在吴中区西山衙甪里碧螺春茶叶股份合作社,挂着一张营业执照,看似普通的这张营业执照实则大有来头。颁发于2005年3月12日的这张营业执照是全国第一张具有

企业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执照。

当合作社牵头人马国良从工商部门接过这张营业执照时,双方都没有料到,旨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这一大突破,竟在农业领域开创了一个里程碑:它把原本处在沉睡中的农业资源逐渐唤醒,继而变身成了农民创业的资本!

更让人们没有料到的是,自这张执照后,工商部门又接连在2006年和2008年相继颁发了另两张同样在全国开创先河的营业执照:全国首张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全国首张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苏州洞庭东山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联社营业执照。

吴中工商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颁发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时,因当时国家还没有相关样本,只能借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样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直到一年以后才有样本。

三张开创全国先河的“农民执照”,意义非同一般。苏州工商局局长戴亚东说,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于激活农业资源,前提是要赋予农民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苏州工商局颁发的这三张执照,就是赋予了苏州的农民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

苏州探索性地把农民承包的土地等作为入股资本,盘活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源,帮助农民获得土地等资源的财产性收入。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在不突破现行法人分类的前提下,缓解了农民创业资本缺失与农业资源闲置之间的矛盾。

很快,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便成为了苏州继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之后又一股迅速崛起的经济力量。

这一股经济力量绝对不容忽视,这是一份绿色的希望。马国良说,之前大家炒茶卖茶都是各干各的,规模小、实力弱,既卖不出好价钱,又影响了碧螺春的形象。但自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茶叶生产形成了规模,质量有了保障,还得到了区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合作社成立到现在,销售额每年增加90%,茶农每年多收入1000多元。

据统计,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2512家,经工商部门登记有582家,入股农民超过8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0%,人均合作经济收入每年都保持40%以上的增长,是农民收入中增幅最大的项目。

每斤青叶从80元卖到200元

一件商标就是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地理标志,这是一个新的名称。所谓地理标志,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产品。地理标志是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注册成为地理标志不仅是对当地名优土特产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地产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目前苏州拥有2件地理标志农产品,洞庭山碧螺春茶叶、昆山巴城阳澄湖大闸蟹。

使用地理标志后,500克青叶从80元左右涨到200元左右,碧螺春新茶卖到3000元,茶农收益是原来的2.5倍。

昆山巴城阳澄湖大闸蟹成为地理标志后,不仅蟹农每斤螃蟹能多收入20多元,而且带动形成了500多家专营螃蟹餐饮的酒店,兴旺了当地旅游业,更加速了以昆山巴城为核心的阳澄湖大闸蟹商圈的形成。

戴亚东说,苏州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好的农产品却卖不出好的价格,这是长期以来制约农产品走向大市场的瓶颈。为此,苏州工商局紧紧依托商标职能,坚持“引导、培育、规范、保护”并举的方针,大力开展“一村一标”商标赋权增值行动,推出了农产品商标数据库管理、商标字号一体化战略、“三书五联动”等一系列创牌护牌措施,帮助农民利用小商标闯出大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农产品注册商标3582件,比5年前整整翻了三番多,在这些农产品中共有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4件、占全省的12.1%,另有苏州市知名商标54件。

政府的奖励推动是助推农产品创标创牌的有力抓手,2003年10月开始,苏州市政府实施“品牌兴市战略”,设立专项资金,对获得驰名、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和20万元,各地政府一次性补助每件农产品商标1000元左右。

一个商标能够拉动一个产业。按照“公司+农户+优势品牌”的模式,工商部门积极引导品牌农产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支持其与老字号企业联手,拉长产业链,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洞庭山”茶叶与“三万昌”茶店联手后,茶叶销售额每年递增800万元、增幅16%,“三万昌”也从中受益,近三年来在沪宁线共开设直营和加盟店100多个。

小商标真正闯出了大市场。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搏击”

农村经纪人致富一方老百姓

苏州太仓城厢镇电站村的农妇朱云娥是村里出了名的精明人,12年前,她放弃了镇办企业的稳定工作,当起了“菜贩子”,没想到这个菜贩子还真的当出了头。

朱云娥告诉记者,当时看到很多村民家里种的菜找不到合适的销路,萌生了做点购销生意的念头,让大家种菜有出路,自己也能赚点辛苦钱。当地工商部门了解到这个信息后,帮助她办起了当地第一个“农家蔬菜收购站”,朱云娥做起了经纪人,跑农户、跑田头收购蔬菜,再把蔬菜拉到批发市场销售,不仅自己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致富。

昆山周市镇陆杨人朱凤彪是一名农村水产经纪人。他从1983年开始从事水产养殖,养过蚌、育过珠,尝试过各类水产的养殖。自2005年起,朱凤彪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帮助下先后通过资金、技术扶持,动员并带动了昆山陆杨、新镇以及太仓、常熟等周边地区100多户农户养殖南美白对虾,而且都获得了成功。他“一条龙”的全方位扶助,推动了白对虾联合体滚动发展,2008年养殖户发展到220余户,带动放养水面3000多亩,年成品虾销售额达到了1亿多元,养殖户获纯利润1000多万元,使许多原来就业无门的“4050”农民摆脱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如今,在苏州全市,共有像朱云娥、朱凤彪这样的农村经纪人38907人,占经纪人总数的56.98%。他们活跃在苏州城乡之间,为苏州农产品的产、供、销架桥铺路,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一支生力军。2008年,这些经纪人撮合成交额达53.26亿元。

“一人富不为富,大家富才算富。”正像朱凤彪讲的那样。近年来,为促进农民增收,工商部门实施了“经纪活农”工程,通过培训农村经纪人,利用他们渠道广、信息灵、运作方便等有利条件,建立并形成了农产品快速流通渠道。吴江铜罗、桃源两地依托苗木产业培育了华东苗木市场,执证苗木经纪人500多人;八坼的禽蛋、菀坪的柑桔、同里的鹅业等,都是通过大力发展与特色产业和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农村经纪人,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7: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估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估

从技术创新的层次、技术由先进到适用的过程、技术与国情、区情的.兼容等方面确立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估的原则.从物流分析、价值流分析、扩散的区域环境界定、制度分析等几个层次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展开评估,以此确定该技术的扩散区域、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制定技术政策提供依据.

作 者:陈尔东 陶陶 唐华俊 尹昌斌 Tan Huajung Yin Changbin Chen Erdong Tao Tao 作者单位:北京,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邮政编码:100081刊 名: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M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GN年,卷(期):20(3)分类号:F3关键词:农业资源 高效利用 技术评估

篇8: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

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建立在透彻理解历史、及时掌握现状和准确预测未来基础之上的。然而,作为管理者的自然人,在思维、记忆、理解和分析能力毕竟有限,面对错综复杂的农业生产过程,对于千变万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再加之农业资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在指标体系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管理者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使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农业进行全面变革。应研究农业资源系统的组分,将“3S”技术、数据仓库、决策模型等技术引入农业资源管理,获取不同尺度、不同时空的信息,并快速分析处理,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实现农业生产的信息驱动、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和合理作业,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增效和科学化管理的目的,适应未来集约化、数字化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用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允许决策者直接干预,并能接受决策者的直观判断和经验的动态交互式计算机系统。将DSS引入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决策中,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1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1.1 基本概念

由于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对于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难以提供有力的支持,理想的运筹学模型明显地表现出偏离实际的情况,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Gorry.G.A和Soctt.Morton首先提出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为信息科学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工具,使二者能够取长补短进行合作,并借此解决各自遇到的结构不良问题。接着P.G.Cnee等做了开创性工作,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系统的开发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Sprangue提出的决策支持系统应具有不同于一般MIS系统的特征,并获得普遍认同。其特点:

1)数据和模型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资源;

2)支持用户决策而不是代替用户决策,决策最终还由人来完成;

3)主要在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任务中进行决策;

4)目的在于改进决策的有效性,而非提高决策的效率。

1.2 产生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初DSS刚起步,主要实现辅助管理者对半结构化问题的决策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将交互式技术应用于管理任务;70年代中后期,DSS主要实现支持管理者做出判断,强调的是“支持过程”,而不是“决策过程”;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DSS开始流行,此时的DSS主要注重决策的“有效性”而非“效率”;80年代中后期,实用DSS相继涌现,功能已经很强,并且人工智能、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DSS领域,此时的DSS更注重系统的“柔性”;近年来,DSS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先后提出了集成多个决策者的智慧、经验以及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结合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分布决策、分布系统、分布支持三位一体的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DSS),结合数据仓库、OLAP及数据开发技术形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SDSS)等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它们分别适应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决策部门的需要,也代表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系统结构

早期,DSS主要由5个部件组成,即人机接口、数据库(数据仓库)、模型库、知识库和方法库。后来,在这五个部件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各自的管理系统,即对话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和方法库管理系统。一般来说,这10个部件可以组成实现任何层次和级别的DSS系统。DSS系统的结构是从软件组织的角度而论,总结现有的DSS,其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

1.4 国内外主要应用

在国外,DSS已应用于各类企业组织的业务管理中。美国普渡大学研制的支持河流净化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DSS-GPlan)用于能源与森林管理决策中。R.L.Kloss等人研制的AAIMS(分析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美国航空公司的计划、业务和运行业务中。RAND和IIASA公司也研制了许多诸如石油、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DSS。

国内DSS的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山西省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为相关省(区)研制了整体发展DSS和社会经济综合发展DSS。国内一些著名的系统工程研究机构还对国内重大的工程项目用决策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用系统工程方法对上海新港址进行评价和优选”以及以三峡工程为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决策研究”等。近年来,决策支持系统在自然灾害防治与预警、资源优化配置与评价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综合利用水库优化调度DSS,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构建了中小流域防洪规划DSS,广西大学信息与系统工程研究所的基于GIS的红壤小流域自然资源优化配置DSS等。

2 决策支持系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国外大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竞相开展研究,有的从专家系统出发,有的以作物模拟模型为基础,研制所在领域的农业DSS。美国夏威夷大学的IBSNAT(International Benchmark Sites Network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ar)于80年代推出的DSSAT(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ar)系统,主要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作物模拟模型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除了数据支持以外,还提供了计算、解题的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结果。1992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农业工程系H.Lai等人研制了FARM-SYS(Farm Machinery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D.EKline等人研制了农场级IDSS,加拿大的H.Montas和C.A.Mdaramootoo等人开发了水土保持DSS。U.Singh等人运用CERES作物模拟模型与GIS相结合,建立了印度半干早地区决策模型。A.D.Gier等人运用GIS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区域空间分析农业生产模型的DSS。加拿大的“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的研究机构于1992年着手于PARI (Prairie Agriculture Research Initiative)的研究,开发了一套名为“Smart Farm2000”的DSS,农户根据自己的记录收集系统收集相关的农场生产数据,并输入到数据库,SmartFann2000就可以根据专家知识和Smart数据库估算出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计划。

我国紧跟时代步伐,至今已经研制出不少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涉及农业生产很多方面,主要应用于森林综合管理、节水农业、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精确施肥、害虫防治和生态农业等领域。

198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研发的“中国食物供需平衡决策支持系统”是DSS在我国农业方面最早的应用,为研究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1999年,孙世民等在对山东省7个县(区)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简易的县(区)级农业现代化DSS。2000年,张卫建、卞新民尝试将网络GIS、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应用于区域农业的方法。2002年,东北农业大学孟军做了农场范围的“农业生产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同年,山东的赵庆祯、徐俊丽做了“农业结构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但都未能运行于Internet。2003年,中国农科院诸叶平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子专题“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以及评价与优化辅助系统”,该系统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了基于Web的农业结构优化DSS。2004年,由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实施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完成验收,该项目建立完善了农业宏观DSS,并在互联网上运行,开发出包括农业宏观辅助DSS、区域农业管理DSS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辅助DSS等一批农业信息产品。2005年,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实施的“中国旱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完成验收。2006年4月,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实施的“国家农业政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开放实验室”项目完成验收,此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国家农业政策分析开放实验室”新概念,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经济分析与社会分析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现代农业政策研究方式。在一个开放性的农业政策分析公共平台,通过人机对话、网络开放和平台共享,用农业政策效果演示与报告系统的方式展现出来,具有可重复、可调整和可计量等特性,真正做到了科学可靠、精确直观和方便实用。

近年来,国内对DSS的研究已有许多,但相比国外农业DSS开发人员的全面性和系统的实用性,整体上仍处于单一系统的开发阶段,缺少对整个系统的基本理论研究,或多或少地存在开发定位不准、解决问题不明以及与生产实际脱节、仅支持生产、缺少监测和反馈等问题。对模型系统的开发研究依然比较薄弱,模型各自独立,功能单一,通用性差,不少DSS并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模型系统。在数据分析处理方面,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力度亦不够,难以起到有效的支持决策作用。

3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优化配置DSS与普通DSS的区别就是在模型库中引入了优化模型,如多目标规划模型、大系统优化理论和遗传算法等。由于水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农业资源中的优化配置DSS中,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DSS研究的最为广泛和深入。

3.1 水资源优化配置DSS

1985年,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管理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学术会议拉开了水资源优化配置DSS应用的新篇章。随后,Richard.N等通过对西雅图、华盛顿1987年特大旱灾的分析,完成了指导今后面临干旱时的水库调度DSS,灌区决策支持模型可模拟作物产量和作物需水过程,预测土壤盐分和水分胁迫对生产的影响等。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基于GIS、专家系统(ES)和各种高级编程语言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WRPM-DSS)。主要包括:干旱期采取的紧急对策和抗旱管理,灌溉方式的选择、灌溉ES的开发及灌溉系统网络的规划,显示成二维、三维水质模型成果的GIS、降雨径流模型及地区性水资源开发规划和运行等。2003年,由V.M.Chowdarya,N.H.Rao和P.B.S.Sarma开发的基于GIS系统的大面积灌溉区地下水评价DSS,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若干单元组,分别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与导水模型,同时对水资源的蒸发、渗漏进行评价,最后利用GIS对分块模型进行组合,完成整个工程区域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决策。目前,以德国和意大利为首的五国正在开发中的MULINO决策支持系统,将结合最新技术应对流域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的复杂决策问题,值得期待。总之,国外在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开发与研究逐步趋向实用化、智能化和科学化。DSS在流域、港湾、暴雨洪水、湖泊、水库、面源污染和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1991-1993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下,主持并组织了近10个单位对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模型的研究,建立了京津唐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DSS,其模型库包括宏观经济模型、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多站径流生成模型、多目标分析模型和水资源联合调度模拟模型等。2001年,由清华大学和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综合开发和协调的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验收,将澜沧江流域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作为整体,综合应用3S,WebGIS,WebDB,数学模拟和多目标决策模型等技术,综合集成开发出的各个系统,具有信息管理与发布以及专业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多功能系统,是第1套辅助我国大江大河区域综合开发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为使水资源和水质等方面的专项决策系统研究更加多样化,河海大学等单位开发了以建立长江三峡水质的演化规律模型为主的DSS。

针对旱区农业的特征,2000年清华大学的林海滨、任爱珠等针对澜沧江下游区域经济开发与协调,利用GIS技术,运用集成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了区域旱灾DSS。2003年,合肥工业大学的郭韧针对安徽省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旱灾频繁发生的地质特征,开发了抗旱DSS,具有旱情预测、评估、减灾措施效益评估、预案生成以及查询与报表打印等功能。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顾世祥等开发的《霍泉灌区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梁季阳等开发的《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西北农业大学汪志农等先后开发的《节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和《灌溉预报与节水灌溉决策专家系统》等都在相应地区得到了推广,效果良好。针对节水农业项目管理,彭世琪、朱德海等人通过组件式GIS技术,结合数据库、超文本、模拟分析以及分布式网络等综合技术,设计了一套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管理DSS,对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的各类动态信息进行输入、存储、查询、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对进行旱作节水农业资源评估和项目管理做了有建设性的探索。

3.2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DSS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将3S技术引入农业资源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信息驱动、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和合理作业,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增效和科学化管理的目的,适应未来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2008年,赵银军和林清等以县为单位,建立了县域农业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在GIS平台下建立县域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县域农业资源与环境数据管理,并结合各专业评价模型,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谢高地、赵千钧和章予舒等人,建立了一个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经济系统,其组成不仅包括构成系统基础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同时涉及依赖这些资源而存在的各种作物、牲畜、果木和为这些产品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资源管理的决策者利用对农田生态经济系统以及地下、地表资源产出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已有知识,通过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人工和自动采集的数据进行操作,得出决策信息,提供县级决策者对农业资源更为合理的管理和利用。这是迄今为止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农业资源优化配置DSS。

4 讨论和展望

在数据库(DB)多年的应用中已经积累大量数据,目前DB的数量和规模还在迅速增加和扩大,但DSS使用的DB只能对原始数据进行一般的加工和汇总,从而出现“数据丰富、知识贫乏”的问题,致使决策所需信息不足,难以满足需要。由于决策本身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模型库提供的分析能力则相对有限。它所提供的模型独立于环境之外,决策者和模型交互很少,模型参数固定不变,不符合决策要求,DSS所做出的决策常被有经验的决策者一口否定,使决策者对DSS产生不信任感。20世纪90年代后,掀起了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OLAP)及数据挖掘(DM)的研究和开发热潮(即DDSS)。这为克服传统DSS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一般决策所需的数据总是与一些维数与不同级别的统计和计算有关。以多维数据为核心的多维数据分析是决策的主要内容。DB虽是DW构建的基础,但不具有多维特征。DW的多维特征满足DSS对数据的分析要求,并且克服DB的数据组织性差和利用率低的缺点。农业资源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多维、动态、不完整和不确定等特点,如何从庞大的数据库中抽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有效地从这些数据中深入寻找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对推动农业发展、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这种基于数据仓库的综合DSS在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应用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分析特定区域农业生产低效的原因和资源配置的缺陷,并研究该区域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对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指导相同类型区域高效和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草船借箭含反思下一篇:浅析法律解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