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与永恒作文素材

2024-07-31

瞬间与永恒作文素材(精选9篇)

篇1:瞬间与永恒作文素材

当流星绚丽的光芒急速坠落,当烟火灿烂的光热燃烧殆尽,你却久久沉浸于瞬间的璀璨中,丝毫没有落寞和沮丧。因为光亮已在瞬间把暖和美印在心中,它化作一抹永恒的云霞,在记忆的旅程留下鲜亮的痕迹。瞬间往往能铸造永远。

瞬间能铸造永远,因为瞬间的美最令人怀念。当飞蛾以幼小的身躯迎火飞去,它的生命虽不能长久保全,却以最灿烂的光热点燃黑夜的勇气;当昙花耗尽所有力气凋谢飘落,没有人不为它一现的美好与芬芳倾倒。瞬间的美虽短暂,却是积蓄了许久的勇气,沉淀了岁月的热情,一旦爆发,当然会以它最亮丽的方式绽放生命的美,这种美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永久的印记,令人神往,难以忘却。

瞬间能铸造永远,因为瞬间的壮烈往往摄人心魄。当董存瑞毅然冲向碉堡将炸药举过头顶,鲜红的血色将英雄的气魄永远染在了胜利的旗帜上;当蜡烛燃尽最后的光热走向生命的尽头,却已耗尽热情和能量,在黑暗中照亮孤寂的心灵。瞬间的选择能造就旷世美谈,瞬间的牺牲能成就历史的兴替。以这种壮丽和宏大,怎能不震撼心灵?瞬间飞逝,却将风采永久地刻进人们的情怀,挥之不去,缠绕心头。

永远遥不可及,瞬间却能尽在掌握。世间有很多永恒都是由瞬间铸造的,抓住一瞬间就抓住了永远。这就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真谛。

当刘翔昂首跳上奥运之颠,人们惊艳于他的卓尔不群;这一瞬间却也成为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被铭记在奥运史上。瞬间的华美往往像被相机定格的画面值得永远珍藏,像披风斩浪的航帆引领着驶往永恒的方向。

就让流星更快更美地尽情燃烧,让烟花更加绚烂地绽放激情。瞬间的色彩会给永远的怀念添加无限韵味。因为瞬间铸造永远。

篇2:瞬间与永恒作文素材

一队探险家迷路在浩广的沙漠之中,又饿又渴,濒临极限之际,一只黄羊出现在了视野之中。众人跟着这只黄羊,寻觅到了一小处绿洲,有泓清泉。众人解渴后,几天没有进食的他们四处找寻,没有发现饱腹的果实,于是把目光转移到了黄羊身上,一声枪响,黄羊成了一顿美餐。

黄羊之死,换来几个精英的生存。二者不可兼得。但是,并非所有的舍都值得,或许那就是世界上最后一只黄羊。可舍弃的早已消亡。摄影师和猎豹,消亡了野性,永恒了友情。安徒生童话里的美人鱼,以刀尖上的行走,以消亡了的鱼尾,以舍弃了的大海,换来了与王子一面。我们的生命一点一点消亡,我们的阅历在一点一点增加。孩童已离,老之将至。并非所有的消亡都能换得永恒。猎豹消亡了野性,没有生命的永恒;美人鱼消亡了退后之路,没有哑妃的永恒。

消亡是存在,永恒未尝不短暂?

时间是揣在口袋里的筹码,消亡一去,却没有永恒,无论消亡,无论永恒。皆为进程。人生若只如初见。生命初始时,并无月圆月缺之感,并无花开花落之伤。可也并无云卷云舒的怡然。世界是一个循环,所消逝,复永生,周而复始。曾经拥有,又何必在乎天长地久呢?天地无情,又怎会因人而异?放手。让逝去的随它消亡,让拥有的成为永恒,浅显而言,不过是珍惜与放手而已。

任它消亡的是纳兰的不完美,是苏轼的官场失意,是李煜的江山难卫,是起起伏伏弦弦掩抑的无奈。使它永恒的却是一程风雨一程歌,一笛风雨寒吹彻”,是“也无风雨也无情”,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涨涨落落弦弦难抑的风景。曾经“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却道天凉好个秋”,曾经“欲把西湖比西子”,如今“留得残荷听雨声”,从生命初始走至末端。

篇3:瞬间与永恒作文素材

“瞬间”与“永恒”即是“变”与“不变”的问题。时空的流转下一切都处在“变”之中,“变”即是一种特殊的“永恒”。而在文学作品中却存在一种相对的“不变”,承载这种“不变”的载体之一即是叙事作品中的“意象”。读懂了叙事作品中的意象,也就懂得了作品所要传达的意旨。意象之于文学作品犹如眼睛之于神龙,拥有了意象,文学作品才会更加充实丰盈、神采飞扬。

意象“借助某个独特的表象蕴含着独到的意义,成为形象叙述过程中的闪光的质点。但它对意义的表达,又不借助议流,而是一个青年人对人性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的强烈追求。以往的评论都是针对主人公的病态和色情的批判,其实用一颗单纯的心品味此作品,能够和主人公做到心灵的相通,能体会到他柔软的内心,感受他那颗追求爱的再正常不过的年少的心,而没有低趣味的色情成分。

郁达夫说:“人生从十八九到二十岁,总是要经过一个浪漫的抒情时代的,当这个时候,就是不会说话的哑鸟,尚且要放开喉咙歌唱,何况感情丰富的人呢?”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小说中用大量的篇幅写主人公矛盾的心理和自戏、窥浴、偷听、嫖妓的行为了,主人公尽情暴露自己的青春期苦闷,大胆直白地抒写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刻意表现一个人的病态心理和变态行为,是在表达一个连正常要求得不到满足的青年人的神经质般的反应,是被扭曲的人性的变态呈现。“他”用自己的遭遇告诉我们:现实中的人性只有走向沉沦。正如《沉沦》的名字寓意的那样:·让·污·浊·和·肮·脏·沉·沦·吧·,·让·圣洁和崇高再现吧。

其实,这种找不到合理宣泄的病态心态是当时一种普遍流行于知识青年中的“时代病”的展现。小说是借主人公之口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表明了五四青年的普遍心态,客观地将颓废和感伤作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提了出来。事实上这不是“病”,只是借病态的外壳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合理要求和美好理想被忽视的痛苦,表现一代青年的“人生的苦闷”。《沉沦》借悲剧的形式表达了时代的局限和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命,用周作人评论《沉沦》的话讲:“它的价值在于非意识的展览自己,艺术地写出升华的色情,这也就是真挚与普遍的所在。”

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小说主人公在自杀前喊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呀!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句话在以往的评论中被冠以爱国情怀,但是笔者认为“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只是自我追求达不到时寻找的一种客观借口。“他”性格中敏感、多疑、偏狭的弱点使自己产生一种病态的痛苦,作者只是以一种写实的手法将这种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而已。若将小说的主题论,而是借助有意味的表象的选择,在暗示和联想中把意义蕴含于其间”,然而意象又“不是孤立存在之物,它在‘关系’中存在”。因而在解读意象的过程中自然要考虑到社会文化赋予意象的特殊含义,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加之于上的独特意义。只有兼顾意象存在的这些“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意象所传递出的讯息。虽然在叙事作品中意象并不是作为叙事主体存在的,但它能够对叙事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推动情节的发展,增添文本的诗性意蕴。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小说家大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意象体系,将自己的情感投注到笔下的意象之上,用意象来承载他们内心的情绪与感受,以有形之物写无形之情、状难言之感。严歌苓亦是如此,她认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所以她在作品中并不直接表述她的观点、抒发她的感情,只是在言语和意象的选择与运用中将其溢露出来。正如她在自己的作品中所说的:“世上一切被符号化了的东西都比它们本身更具征服力。”

勉强拉到“爱国主义”上,并不符合小说的写作初衷。

郁达夫信奉“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创作信条,他也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一主张。在思想封闭的旧中国,他用手中的文笔为读者塑造了这个孤芳自赏、郁郁寡欢的“零余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敞开自己的心胸,以自我为模特,大胆地自我暴露、自我写真的真实的“人”。郁达夫率先以殉身的方式作出了表率,大胆地揭露自己的身心体验,将生活中心理上种种的私密感受公之于众,尽情抒发了感伤、忧郁、颓废、忏悔的情绪,令读者读来荡气回肠,但是他却因此承受着来自旧思想领域的各种谩骂。实际上这种大胆不能用变态来形容,应该是可贵的勇敢和直率,对中国现代文学是有贡献的。

那么郁达夫真正的文学性格是怎样的?创造社成员郑伯奇的话可能更有参考意义,他曾说:“郁达夫给人的印象是‘颓废派’,其实不过是浪漫主义涂上了‘世纪末’的色彩罢了。他仍然有一颗强烈的罗曼谛克的心,他在重压下的呻吟之中寄寓着反抗。”郁达夫拥有卢梭式的坦诚和直率,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和尊敬。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吴建华.郁达夫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杨庆鹏.郁达夫《沉沦》主人公悲剧心理学解读[J].电影文学,2007,(21).

[5]陈昶.试论《沉沦》中人物形象的精神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4).

[6]高军.解读《沉沦》的“特别”之处[J].语文学刊,2008,

[7]成晓琴.自然的再现———谈郁达夫代表作《沉沦》[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辫子成了政治变革关注的焦点,辫子的存留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政治取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多少人因为这一根辫子而丢了性命。时间让我们远离了那个“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乱世,严歌苓的笔却带我们重回了中国男人拖长辫的岁月,这一“带”就带到了海那边的美国。于是我们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地下拍卖场里认识了这样一个拖着长辫的中国男人:“身材宽厚,个头要高过一般中国男人。他梳一根粗极的长辫。……这辫子之所以粗得不近情理,是因为他的头发顺着他颈后一直长到上半个脊背上,如同马鬃或狮鬃。”这是《扶桑》中大勇的首次亮相,作者并未在他的长相上多着笔墨,而是细致描绘了他辫子的特征,凸显这根辫子的与众不同。

通过史书、文学文本及其他的媒介我们知道,19世纪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移民是处在极其低下地位的劣等民族,是被冠之以“劳工”之名的奴隶,而在《扶桑》中这个中国男人的出场却显得如此不同,作者以一根特殊的辫子点亮了她笔下的人物。在地下拍卖场进行的这场中国妓女的买卖中,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这个人物,他“是这地方冒犯不得的人,……不光在唐人区有声名,洋人也对他的神鬼故事有传闻”。在唐人区的声名是因为他是典型的“不好男儿”,偷窃各个窑子的妓女,压榨别人的财富,但在面对与西方异族的冲突时,他毫无条件地与自己的同胞建立了同盟,这时他的身上更多地显现出民族大义,西方成了他真正的敌人。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叛卖同胞的人”,哪怕是一个有可能让二十多人陷入危险之中的五个月大的弱小生命。作者讲述了他的种种恶行,但却让人对他恨不起来,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份恶中更含有了对白人欺压华人的抗争。

在《扶桑》中,辫子意象并不是仅与大勇这个人物进行组合,而是与更多的普通中国移民结合在一起,作品里多次出现对拖着辫子的中国劳工的群体性描写,如此多的辫子让人内心纠结在一起,他们沉默、忍耐,可以说是在那个世界里忍辱偷生地过活,他们面对白人时总是“不必要”地谦恭,遭受白鬼欺凌时只是沉默地点头,甚而是笑。尤其是描写一个老伙夫的死亡时那“花白的辫子”显得格外地触目惊心。他“被三十多个白种工友围拢,一只手揪住了他的花白辫子”,他那忍气吞声的忧愁的笑激怒了这群白人,无数的棍棒与拳脚向这个并不强壮的生命砸来,终于“老伙夫趴在地上,花白的辫子断了”。被抓住了辫子一切便都由他人控制,辫子仿佛是一个死穴,这辫子似乎让外族人加之于华人的欺凌变得更加便易,它关乎着生命的存与亡。

在《扶桑》中作者塑造的大勇集善恶于一身,她对待这个人物的情感是矛盾的,可以说严歌苓在大勇身上寄放了太多的自豪与骄傲。在种族歧视猖獗的异质社会里,在口口声声自由开放却将黄皮肤的中国人视为非人的国度里,总是需要有大勇这样的中国人存在,对欺凌华人的洋恶棍们,“大勇这类人一抬眼便找到了他,几下便除掉了他”。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情感,严歌苓都不在作品中呼天抢地地去诉说,她的叙说是克制、含蓄、借意象来传达的。辫子意象与大勇这一人物结合,使辫子对洋人具有了另番意味,它不再是软弱与低下的代称,而是一种威摄、一种武器,它令白鬼恐惧,这根粗黑的辫子彰显着大勇的身份与威力。

《橙血》中的黄阿贤也是一个“拖着辫子的中国男人”,但他的“辫子”具有了与大勇的粗黑辫子完全不同的含义。阿贤作为中国劳工初到美国时还是个“拖一根鼠尾辫”的十四岁小男孩,因为心灵手巧而被制衣厂老板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女儿玛丽选中,四十岁的玛丽每天教阿贤念书,阿贤用两年半的时间学完了四年的大学课程,从此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留在了玛丽身边,成为了她的贴身仆人。表面上他是居于优越之位的上等仆人,是女主人玛丽的宠儿,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主人加之于他的“恩惠”越多,他越没有自由与自主的权利。阿贤以中国人的“知恩图报”之心来帮助玛丽经营橙园,不断培育出新品种的橙。75号血橙本是他的心血所凝之果,但其所有权与支配权却全然不在他的手中。阿贤的同胞来购买橙胚遭到了老玛丽的断然拒绝,她声称自己绝不与中国人做生意,似乎她忘记了黄阿贤也是中国人。被玛丽拒绝的中国同胞走时对阿贤说:“以为你是中国人,原来不是。”在中国人眼中阿贤已不是一个中国人,而异族人眼中的他却是个真正的异族。

阿贤为职责和他的“中国良知”所困,使自己成为女主人玛丽的某种附庸和道具,被有形的辫子和无形的辫子束缚着、缠裹着。阿贤的辫子在西人眼中是一种东方的象征,即使是在中国男人已经不再留辫的年代,老玛丽依旧不允许阿贤剪掉它。而对于阿贤自己,这辫子却是刺目扎眼而又多余的异物。中国女人黄银好的到来成为阿贤向自己命定的人生发起反抗的关捩。这个来自中国的女人成为一个诱因,为阿贤提供了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这个与阿贤同族的女子让他意识到自己三十年来所缺失的一切,唤醒了他作为一个自强有力的中国人的愿望。多年来温顺的阿贤发生了变化,为拒绝再次成为玛丽客人们的相片背景,他故意摔伤腿,将自己反抗的想法付诸了行动,他决定离开橙园。他以剪掉早已过时的辫子来表明自己决绝的态度。但是他并不知道,在这个异族的世界里,“辫子”是他与这个异质世界,以及这世界中的他者联结的纽带,拖着辫子的阿贤是橙园里的友类,是女主人老玛丽眼中的“亲爱的孩子”,而一旦失掉辫子,阿贤则是身份不明的想要偷取橙胚的疑犯,最终倒在了射杀他的枪口之下,永远留在了他付出了一生心血去经营的橙园之中。

短篇小说为篇幅所限,要求具备精炼的“外貌”,但精炼并不意味着内容与它所传递的信息的寡淡,在这里叙事意象发挥了极其微妙的作用。在《橙血》中,辫子承载、包蕴了太多的情感与意义的同时,也成为了叙事向前推进的动力。叙事围绕着这个意象来展开,由这个中心向外铺陈情节。意象不只是一种叙事的装饰,它本身也担负起了特殊的叙事功能。

想到严歌苓作品中的意象“辫子”,就会想到《扶桑》中的“大勇”,人如其名,勇者无惧,他在异国的土地上用智慧和武力拼杀出一条浴血的生存之路,也拼出了自己的一段传奇。想到辫子也会想到《橙血》中的“贤”,温良训服却又忍辱负重,华人地位的低下,内心的忍气吞声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印证。严歌苓怀着赞赏来写大勇,却怀着悲悯来写阿贤。“辫子”意象成为严歌苓作品中一个闪光点,它铺设了一条时隐时现的叙事脉络,并在这条脉络上设置带有悬念的结点,使叙事更具耐人寻味的诗性气质,同时它也有力地辅助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作品中的人物在文学形象的浩繁书卷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摘要:本文以严歌苓作品中的叙事意象为着眼点,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意象——辫子,透过对这一意象的解读来梳理行文脉络、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透视意象背后隐含的意义与情感,解析意象在叙事中的功能。

关键词:严歌苓,意象,辫子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严歌苓.扶桑[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篇4:瞬间与永恒

一、“四百多年”的地坛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地坛四百多年的沧桑巨变是时间的历史见证。这“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显示出地坛辉煌的过去,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和肃穆。然而在四百多年里,它们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又散落,好不惨淡!这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 地坛曾经的辉煌,如今的败落,显示着历史的沧桑,时间的变迁。

这古老的残垣断壁让我充分感受到时间的伟大,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我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的时候,来到了地坛,这座荒凉残破的古园以博大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启迪着我,感动着我,虽然已经败落,但它依然坚强地挺立着,“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里的生命依旧生生不息。地坛中的昆虫也在忙碌地生活、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窸窸窣窣的响动片刻不息,这一切告诉我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告诉我生命的真谛,生命存在的意义,启迪我身残不能颓废,我那颗敏感细腻的心,感受到与地坛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因而地坛这个富有历史沧桑感的世界,自然就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二、十五年的冥思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就再也沒有长久地离开过它”,在地坛里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我在地坛中思考了十五年,感悟了十五年,在思考中蜕变,在领悟中成长,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里作者把自己十五年来对生死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结果,用直接陈述的方法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体会到一个残疾人通过人生的困境后得到精神涅槃的安然,那就是安于生命的过程,坦然接受生命最终的结果——死亡。多日的思索得到这样的结论,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这样的结论给人以欣慰,给人以鼓舞,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而接下来得考虑“怎样活”的问题,作者认为“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他这样的事实并沒有让他放弃对“生”的思索,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默坐,去呆想,那么关于这一问题,作者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他并沒有直接地呈现出结论,而是用“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的句子来概括,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一概括,作者一连用了六个关于景物的“譬如”,“有些东西”具体指下文中提到的“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等。那么作者对于“怎样活”这一问题思考得到的结论究竟是什么呢?什么东西时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从这六个“譬如”中可以得出,就是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恶劣,但生命不会因此而改变,它们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存在着,这就是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存在。

作者经历了十五年的艰难思索,将关于“死”和“怎样活”这两个问题想明白了,想透彻了,然后以结论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我们“坐享其成”其思索的成果,这一成果凝结着一个人十五年的岁月。现在来看,十五年,史铁生先生用自己生命整整四分之一的时间来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想通了,并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给人以恒久的精神力量。

三、母亲去世后的追念

在文章第二部分一开头,作者就写道:“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接着作者就展开对母亲的回忆,就这一点来说,《我与地坛》一文也是追忆性散文,是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回忆过去的生活,在许多事情在当时发生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给母亲带来怎样的痛苦,“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而只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一切的感悟都基于现在对过去事情的回想和理解,饱含着深深的怀念和哀思,痛悔和自责。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沒有反应。”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沒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些细节性的瞬间动作在儿子的视线脑海里凝成永恒的记忆, 清晰地诠释透过母亲所感受到的生命意义的厚重。

四、景物包孕的时间感

在文中,作者很擅长通过对景物变化的描写来反映时间的推移,看下面的几个句子: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太阳”的变化体现出时间的推移,让作者感受到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残疾的“身影”。他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渺小,发现了宇宙的永恒和浩瀚。这句话将环境、时间和个人的遭遇紧紧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这一独特的“沉静”环境,带给他思考,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艰难,反思自己的存在。

“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

这里作者用“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表明自己呆的时间之长,从白天一直呆到晚上,通过这样的景物变化描写,不但给人以真实感,而且用渐变的镜头带来时间的推移感,流逝感。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

“十月的风”似乎还是“十月的风”,“又”表明再一次地“翻动”落叶,在这重复的动作中令人感觉到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无情,而“安详的落叶”又让人感到生命走到尽头的恬然。

在文中这样的表述随处可见,体现了作者观察景物的细致,是作者对时间意识的外化,更能让人在这些景物的变化中感受到时间的变化与推移,形象而真实,很能触动人的时间感。

总之,贯穿文章诸多情感体验的枢纽,是时间意识。无论是四百多年的地坛,历经岁月而“荒芜并不衰败”,还是我在地坛经过十五年的冥思得出的关于生与死的结论;无论是母亲去世后我对母爱的深刻思考与理解,对母亲追忆和忏悔,还是细微的景物变化中包孕的时间感,都留下了作者关于时间的认识与思考。海德格尔曾说:“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不是物与属性的关系。时间不是从属于存在的基本规定性,存在也不是从属于时间的基本规定性。存在和时间在本质上是合一的。从考察的角度看,可以说它们是同一个层次上两个关联项,互相依存。要弄清楚存在必须考察时间,要弄清楚时间则又必须考察存在。”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文中体现出来的时间意识,实质上是作者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和体悟,感受与理解,那就是承认存在的事实,坦然接受生命的过程,反思成长的历程,从地坛和母亲那里获取精神的动力,坚韧地活下去,活出豁达,活出精彩,让瞬间的生命活出永恒的经典!

篇5:瞬间与永恒作文

个体生命可可能永恒,能够永恒,是个人的意志精神或情感。而实现这种永恒 的却是瞬间。

很多时候,实现永恒只需要一个瞬间,俗话说:“有的人活着,但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人若每天无所事事,人生就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没有动力,那么和死了有什么区别?相反,若一个人死了,但他生前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样的永恒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彻底抹掉的。人的肉体只不过是灵魂的傀儡,每一个人的肉体不可能永恒的存在,但精神,灵魂却可以做到,而有时候,实现永恒,只要一瞬间。刘和珍君为了维护中国领土的主权,向政府请愿,但不幸的是惨遭杀害。她的生命短暂,脆弱。可她的生命价值,在她遇害的那一瞬间,得到了永恒。

有时候,打破永恒,也只需要一瞬间。曾经深深感到席慕容的《一颗开花的树》。

诗中的那句“为这,我已经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是一种对永恒固执的追求: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只是一瞬间,却将永恒的心情变为一颗凋零的心。

可见瞬间虽然渺小,短暂,微不足道,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力量。它凝结了个人意志,民族精神的瞬间,也许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也许百年才有一次,但这一次却是胜过许多人苦苦追求的永恒。

汉武帝是追求永恒的代表,可他的丹药和所有努力从未使他触及永恒的门槛。可见盲目追求永恒,到头来只会徒劳无获。

篇6:瞬间与永恒作文

前些日子,家里打扫卫生。不巧下雨,索性就在屋里逛悠。从木柜底下翻出的那张照片,因长期压于杂物堆下,它已经泛黄。像见于古董店里的收藏品,斑斑锈迹烙印在上面,与它被刚制出供奉于某某皇宫的得意全然不同,只有一副老态龙钟的神情望着我。它有话对我说,我武断地想。

我翻看照片背面:“20xx.03.07留”,而正面是一座土泥夯成的屋。我记得,这是我的家。

小时候,我躺在老屋为我制成的襁褓里,我仰面看到天,低头看到地。天地间,无一物可束缚我,何其自由。再长大些,便痴情于屋子前头院子上空袭过的飞鸟,忘我于院中石瓮里的游鱼。那时候再抬头,天的四周已经围上了院子的栅栏。但我并不因此而受困,我爱它给予我的安全感。我的思想完全掉进了这张照片里,我听它动情地跟我讲话。

日子一天天流过,汇成湛蓝色的长河。我开始厌倦这屋子的狭窄,无聊于仲夏夜长辈为我捕捉的鸣蛰,就连雨后翻新的泥土味,我都感到恶心。一种由泥泞潮湿所延伸出的手捂住我,他就在每次睁眼的时候冲来。于是我挣开了,我拿铁锹对院子进行疯狂“进攻”,我得意于他的不堪一击,但是毁不彻底,它太坚硬。然而又一碰就破,在我心里。“之后呢?”我问。“你去了城里啊。”它说。那座房子轰然倒塌,我们一家搬到了城市。

城市的日子一天天踱去,却格外干涸。我突然发现,我抬头便是天花板,低头就是地板。他们刺出的无数双手,我是无法挣开的,终于将我牢牢捂住。我渴求野菊花下悬肘的鸣蛰、袭空的飞鸟,我把他们从过往的记忆中用针挑出来,却只有些残片。

之后他们被看不见的手撕碎了,随意地丢弃在不属于他们的记忆中。我卑微地将他们与其他记忆修修补补,才缝补出一个永恒。记忆就像一列车,你就坐在最前头,不断操控着向前,往回看,每节车厢都能被看见,却再没法操控了。列车的鸣笛声又警告,你的目标只有向前。于是就这样,人一面往后张望,一面如履薄冰地往前。

篇7:瞬间与永恒作文

永远到底有多远?肉身凡胎的我们又有谁可以鉴证?只有记忆,那世代相传的记忆,能够亘古不衰.而记忆中,依旧奕奕生辉的恰是我们原以为转瞬即逝的瞬间。

虞姬挥剑自刎的瞬间,表达了对项羽怎样的爱和愿与之生死与共的决心。楚霸王项羽不肯一人苟活于世,自刎江边的瞬间,体现了怎样的光明磊落与豪杰气节。我们记下了这些瞬间,于是瞬间不再短暂,因为这些瞬间向我们讲述了人类的爱与恨,讲述了人类那不屈的精神和誓不低头的品格。我们记住了他们,记住了那些永恒的瞬间,于是瞬间化作永恒。他们不再虚无,不再寂寂无名地埋没于历史之中,他们会与日月齐光,永远灿烂夺目。

我们曾经那么固执的追逐永恒,那么倔强地期待永远,然后才发现,曾经的追求是多么的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那些真正令我们刻骨铭心,却往往是那转瞬的一刹。

母亲带儿子坐缆车观光,当缆车从高空中坠落地面的一刹那,母亲用双手高高地举起了儿子……一位力学专家,曾经再三地提醒自己的学生们,不要用手去接从高空抛下的、哪怕是很小的物体,因为那样极其危险。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从窗口掉下的那一刹那,却义无返顾地冲了上去,张开双臂,稳稳地接住了她,而自己却倒下了。这样可歌可泣的瞬间,让我们如何能忘?它包含着父母对子女多么深厚而又淳朴的爱。没有豪言壮志,没有华丽的辞藻,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质朴却感人肺腑。它表达了人类最原始却又最高尚的情感,这样的无私,这样的忘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将它遗忘?这样的瞬间,值得每个人用一生去珍藏。

人世间有许许多多的一瞬间都不会重现,但却能够永久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因为它蕴含的是一切最真实,最丰富,最充实的意义.不需要指天誓日,不需要惊天动地,而这,往往也是人们最最需要的,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

篇8:瞬间与永恒作文素材

钱钢的《唐山大地震》中描写的有关地震后唐山市几个角落的情景, 犹如一张张具有深邃历史感的老照片, 为读者见证了当时的情景:

·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矿冶学院图书馆藏书楼, 第一层楼面整个儿向西剪切滑动, 原四层楼的建筑像被地壳吞没了一层, 凭空矮了一截;

……

·火车站, 东部铁轨成蛇形弯曲, 俯瞰, 像一只偏平的铁葫芦;

……

《唐山大地震》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 要求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个人情感的介入。虽然通常认为, 没有写作者情感的文章是不会打动读者的, 但是灾难报告文学并没有因为“无情”造成写作者和读者的沟通障碍, 对“在场”的强调弥补了这种不足。“求真务实的真实品性作为报告文学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根本特征, 有着不可替代的文本意义和美学功能。可以肯定, 一旦丧失了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的真实品性, 报告文学将随之失去存在的价值。”[1]

因为与灾难结缘, 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宿命般地要和人的生生死死纠结在一起。现实中, 有太多的瞬间与人的生死相关, 灾难报告文学的文本中记录了这些生死瞬间。“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在灾难中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殉职的英雄们虽死犹生, 他们完成了对生死的超越。那些感人的瞬间已经永远刻在了受难群众的心中, 已经借助灾难报告文学强大的文本感染力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 进而永远定格在了他们的记忆深处。在《中国大洪灾——1991年中国特大洪涝灾害纪实》中记录了十位抗灾英雄牺牲的瞬间:

王诗超只说一句“妈, 我好饿!”就停止了呼吸。

天太黑了, 李德宏跨向第六条船时, 身子不由得一晃, “扑通”掉入急流。

……

《中国大洪灾——1991年中国特大洪涝灾害纪实》

写作者并没有使用大段的笔墨恣肆地刻画英雄牺牲的瞬间, 只是短短几句, 但他们却在定格的瞬间成为了一种动力、一面旗帜激励着后来人。

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在关注英雄的同时, 更加关注着灾难中的普通人。以《唐山大地震》为例, 作品中记录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瞬间”, “似一个个影视分镜头, 构成并推动着作品的情节链条和思想波澜”。[2]钱钢写了一位名叫丰承渤的遇难者:

她是陆军二五五医院的一名护士, 大地震发生的时候, 她正在二楼病区值夜班。她所在的三层楼整个儿倒塌了。一天一夜之后, 有人从外面打穿了几层楼板, 凿出了一个小洞, 发现她还活着。但她的身体却被残酷地夹在一块巨大的楼板和一个铁床架中间, 下半身死死地嵌入乱石中, 上半身完好无损。她就那么站着。

……

丰承渤想说什么, 已经发不出声音。张淑敏懂了。含着泪, 她以十指为梳, 一点一点梳理小丰散乱的头发……那一天, 这位爱美的姑娘就在好友为她梳理头发后死去了。她显得很安静, 像是睡去了, 永远地睡着了。

……

《唐山大地震》

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悲剧性的瞬间描写以其真实的现场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让读者在阅读的瞬间在记忆深处留下永久的烙印。钱钢在这一节的结束发出了深深的慨叹:“这位姑娘在生前未能自由自在地尽兴打扮自己, 然而辞别人世时毕竟是美丽的。”[3]丰承渤对人世的特殊的“告别”形式, 可以看做是人生的完美谢幕, 是美好人性的一次璀璨的闪光, 更是对非常岁月人性扭曲的深刻反思——“谁都知道, 小丰是个爱美的姑娘。在那个年代, 对她的评价可不怎么好, 据说她主要的缺点是‘爱美’, ‘不艰苦’, 爱用香皂洗脸, 爱在额前做个‘刘海’什么的。”[4]爱美是人类的天性, 可是在非常岁月, 这是不被允许的。不过, 最终她以美丽的形象离去, 美是不会毁灭的。

钱钢的《唐山大地震》中还写到了这样一个瞬间:地震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小康之家。单家五姐弟在地震中成了孤儿, “解放军收养了他们, 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吃, 把改小了的军装给他们穿, 还在高坡上给他们盖了简易房”。[5]懂事的孩子们想报答解放军的搭救之恩, 但却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表达感激之情。思量了很久之后, “他们想到了家里的五只小鸡。那是他们姐弟五个用小手从废墟中扒出来的五只没死的小鸡。心爱的五只小活鸡。心爱的五只小活鸡呀, 叽叽叫着, 成天不离开姐弟们的脚边, 老大说, 解放军叔叔扒人、盖房那么辛苦, 咱们熬一锅鸡汤给他们送去吧!弟弟妹妹都赞成。于是, 他们真把那五只小活鸡杀了……”[6]接过那只用布包着的装着五只小小的鸡雏的小锅的时候, 许多战士哭了。读者在《唐山大地震》中一次次地得到了共鸣, 他们内心中神圣的情感、崇高的责任、悲壮的情绪一次次地被唤起或者说是唤醒, 灵魂得到了一次次的洗涤。

此外, 钱钢在《唐山大地震》中使用了大量的“现场语言”, 这种从现实事件的语言逻辑出发, 并没有经过艺术加工安排的话语更容易打动读者, 使读者感受到灾难给人类带来的绝望与人类面对灾难时的顽强。

“同志, 县委在哪里?”

“我就是县委!”

“请分配任务……”

“哪儿都一样, 你们看着扒吧!”

《唐山大地震》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对白, 但是其直指人心的力量, 不亚于任何一部伟大作品的精炼提纯。灾难报告文学的内容和主题具有其他文学样式和文学主题所不能比拟的价值, 这也使得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写作不需要经过太多的修饰, 本真的描写和对话就能完成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写作中, 作者也不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而是把写作作为了情感流露的一个途径。

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中脍炙人口的瞬间描写随处可见, 多不胜数。如杨黎光的《瘟疫, 人类的影子——广州抗“非典”纪实》中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建国在“被同事们用担架车推进隔离病房”的“那一刻, 李建国强露微笑, 费力地伸出自己的食指和中指, 做了个‘V’形手势, 鼓励科里的同事们树立信心, 战胜病魔”。[7]李春雷的《夜宿棚花村》中村主任出门巡夜的瞬间场景描写;李鸣生的《废墟上的儿童节》中悲痛欲绝的800多位家长跪在教学楼的废墟前祭奠震亡的孩子们的镜头等等。

灾难报告文学中的一个个经典瞬间的描写让读者过目难忘, 形成永恒记忆。写作者们通过一个个的瞬间, 完成了主题的展示、情感的表达和人物的刻画。

参考文献

[1][2]龚举善.转型期报告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28、182-183.

[3][4][5][6]钱钢.唐山大地震[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92、92、153、153.

篇9:抗战八年 瞬间与永恒

当天上午9时10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长的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在日本降书上代表中国签下胜利者的名字。那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对中国、对盟国,对整个和平都意义深远。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先锋。1937-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中国各族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唯一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独立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实现二次合作,全国军民一致对外,团结御侮的伟大胜利,也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大陆的伟大胜利,它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亚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时光荏苒,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以无数儿女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洗刷了饱受欺压的耻辱,浇灌并培育出民族解放和自由的鲜艳之花。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庄、每一片河湾,都是中国人民奋勇杀敌、抗击侵略的战场;青纱帐里,铁道线上,都活跃着抗日将士们的矫健身影。

回望历史不是为了呼唤战争与仇恨,而是以此唤醒我们对中国脊梁的回忆——在那样苦难的时刻,有这样一群志士,他们为了这个国家义无反顾。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尊严。

而判定历史事件的价值尤需悠长眼光,随着年深日久,抗日战争的非凡意义也愈加凸显。

可以说,经历了这次战争的洗礼,沉沦半个世纪的中国开始崛起,重获新生的中华民族此后不断以自己的发展与成就震撼世界。

1937 团结与牺牲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期间,一名日本士兵“失踪”,日军凭此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20分钟后,士兵自行归队,但日军大队长仍下达命令,攻击宛平城。

这是“卢沟桥事变”的开端,由此,日本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面侵华战争,而中国全民族团结一致的浴血抗战也由此拉开序幕。

此后,日军发动总攻,7月底,北平、天津两座城市相继陷落。8月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平津既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分崩,不如抗倭作战。”

蒋介石这篇日记后第三天,也就是8月7日晚,他以国防会议议长身份在南京主持召开国防联席会议。各重要身份将领,如四川省主席刘湘、广西省白崇禧、云南省主席龙云等,都赶来参会。他们将以往与蒋介石的恩怨暂时搁置,共议抗战大计。受国民党邀请,中国共产党红军将领朱德、周恩来等亦参与会议。

这次大会在抗战史上意义重大,会上凝聚了当时中国党政军首脑及中央和边缘省份军事将领的共识,形成全面抗战的决定。可谓“全场中举国一致精神之表现,恐为数百年来所未曾有。”正是由于国防联席会议的召开,对日抗战正式上升为国策。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从七七事变至此的短短五个星期,日本侵略者把战火从平津扩大到淞沪地区。上海战事爆发后,蒋介石迫切需要红军开往华北增援,国共谈判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8月22日,蒋介石正式同意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大敌当前,国共双方摒弃前嫌,再度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0月,红军在南方的各路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然而,从战事而言,当转入深秋,战局也像秋天的景色变得萧索暗淡。日军占领平津后,8月,先后攻占南口、大同,9月3日,向山西发起进攻,历时两个多月的太原会战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亦参加了战役,并取得平型关大捷。11月9日,太原沦陷。

至于淞沪会战,自爆发就呈现前所未有的惨烈。会战的规模与死伤数量,都是二次世界大战记录中最大的战役之一。11月12日,上海失陷。

淞沪会战虽让日军遭到自开战以来最沉重打击,但同时暴露正面战场节节防御、步步退守而缺少运动战的弱点,致使日军占领上海后长驱直入,12月13日轻易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南京城在日军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变成人间地狱。

(链接)

7月7日 日军在卢沟桥回龙庙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随后,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7月15日 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17日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宣称“准备应战”,并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7月28日 日军猛攻北平南苑,守军将领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殉国。次日北平失陷。

7月30日 天津沦陷。

8月7日 中国政府召开国防会议及国防联席会议。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于9日赴南京出席会议。

8月13日 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

8月22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25日结束。

8月22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9月6日 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

9月13日 中国军队同日军展开太原会战,至11月8日结束。

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9月25日 八路军第115师于平型关前线伏击日军,首战告捷。

10月12日 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新四军挺进华中,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0月13日 忻口战役开始。同时,中国军队进行正太路防御战。忻口、太原保卫战打响。

10月 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创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

11月20日 日军逼近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12月13日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1938 血浴山河

1938年是在灰暗的气氛中到来的。上一年,南京失陷以及随后发生的大屠杀,证明了日本入侵者已用残暴冷酷将中国推向苦难深渊。当时中国军队接连在南、北战场遭受重大伤亡,如果华东的日本军队乘胜沿长江攻击武汉,形势将异常严峻。

1938年初的武汉仍是一片和平景象,那时中国战时首都已定为重庆,但交通便捷、工商业发达的武汉才是中国抗战的实际政治与军事中枢。

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此后战事持续四个多月。而此前的徐州会战,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与日军精锐部队周旋5个月,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也为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尤其是, 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徐州东北30公里的台儿庄展开半个月血战,取得著名的台儿庄大捷。

此后的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投入120多个师,以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为战场。日军在进攻时,先后投入12个师团的兵力,补充四五次,总数40万之众。10月26日,武汉失守,然而经过这次会战,日军战略进攻的势头大为削弱。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一时期的对敌斗争中得到迅速发展。

早在山西太原失守后,八路军就开始集中力量以山西各处山区为基础创建抗日敌后根据地,如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1938年春,八路军不再局限于山地作战,果断地向被认为不适宜开辟游击战的山东、河北等省的平原地区发展,建立敌后抗日武装和根据地。

敌后根据地的创立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友军的作战,迫使日军将主要注意力转到巩固占领区的统治,而暂时停止了在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

这一年,可以说是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蜜月时代。整整一年,国共双方在徐州、武汉战场上,从战术到战略的配合丝丝入扣。

本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并首次将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而当广州、武汉相继被日军侵占后,蒋介石终于认识到抗战以来用兵上的失误,想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于是于11月25日在南岳衡山召集军事会议,周恩来、叶剑英受邀参加。

那次会议通过的抗战最高战略指导原则上,已经出现了“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字样。因此可以说,武汉失守前,常规战争模式一直是主角,而此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擅长的游击战开始上升到主要地位。

(链接)

1月 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邀请周恩来任政治部副部长。

2月3日 徐州会战开始。

2月4日和5日 八路军总部连续发出破袭同蒲、平汉、正太等铁路和邯(郸)长(治)公路的作战命令。各部广泛展开破袭战,有效地钳制和打击敌人,支持了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作战。

2月 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开创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4月 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

4月 新四军开辟华中敌后战场。

5月 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

6月1日 蒋介石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豫东守军向豫西转移,同时决定决黄河大堤,以水代兵。9日,花园口决堤。

6月12日 武汉会战开始。武汉会战后,侵华日军被迫停止战略进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6月 新四军第一、二支队派出先遣部队,于江苏镇江西南8000米的韦岗伏击日军,新四军在江南首战告捷。

7月上旬 滇缅公路建成通车,畹町至昆明全长959公里。

9月29日至11月6日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新阶段全国抗战的总任务: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华南的军事战略方针。

10月27日 日军占领武汉三镇。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12月18日 汪精卫自重庆叛逃,19日抵河内。

1939 胶着的战场

1939年,日军在正面战场停止全局性战略进攻,转而致力于保守和巩固已占领区域,企图消灭占领区内的中国敌后游击队。正面战场出现短暂寂静。

对于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日军采取攻势防御,只进行局部性进攻。日军意图无外乎两种,其一占领某些战略要点,攻占南昌即是如此;其二捕捉机会打击和消耗中国军队主力,挫伤中方士气,随枣会战及第一次长沙会战即是如此。中国军队在南昌、随枣、长沙、枣宜、昆仑关等战役中的顽强表现使日军感到中国军队不容轻视。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重庆统帅部内滋生了一种乐观情绪,认为中国可能已经到了转守为攻的绝好时候,计划发动全面总攻,夺回重要城市和据点。10月10日,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向蒋介石递送了《国军冬季攻势作战计划》,得到蒋批准。

其时,有一个国际因素也支持了国民党内部这种乐观情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3日,波兰盟国英国与法国正式对德国宣战,欧洲陷于全面战争状态。反法西斯阵营与法西斯阵营界限分明,中国抗战已与欧洲战事相连。因此,蒋介石及统帅部幕僚认为,中国应乘此绝好机会组织大规模反攻。

于是,11月开始,中国第三、五、九等战区主动向正面日军发起攻势,担负攻击任务的军队有120万人,参战人数之多与涉及战区之广是武汉会战后从未有过的。

然而,煞费苦心组织的冬季攻势有声势而少实质性战绩,虽有昆仑山大捷,但紧接着就发生宾阳惨败。当蒋介石发现,延伸至1940年初的冬季攻势效果不彰后,对他的军队进攻能力已无法再抱幻想。这也是1940年以后,正面战场开始变得有些沉寂的重要原由。

这一年,共产党的方针是明确的——继续向华北和华中渗透发展,“东进”是这一年的主旋律。

第一一五师在罗荣桓的带领下挺进山东,八路军已经成功地从荒凉的内陆踏上沿海土地。经过1938年、1939年两年的快速布点,敌后武装在中国北部的根基已经奠定,而在华中地区亦建立了基础。

(链接)

2月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上日益困难,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3月8日 国民政府军委会部署南昌会战。27日南昌失陷。

5月1日 随(县)枣(阳)会战开始。

5月3日 日机对重庆进行大规模空袭。

9月14日 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

10月30日 重庆至仰光的空中运输线开通。

11月7日 晋察冀军区聂荣臻部在涞源黄土岭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歼灭其所部第2混成旅主力。

11月15日 桂南会战开始。

11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部署对日军发动“冬季攻势”。

12月1日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 窒息时刻

如果说,1939年在国民党内还有一些对形势判断的乐观情绪,随着1940年的到来,这种乐观便被接踵而至的打击击碎了。

最初的打击,来自国际交通线被破坏。然而,切断中国与国际补给线,只是日军对中国采取窒息战略的一部分。日军对根据地的窒息政策,则表现为“牢笼战术”,即通过筑碉堡、壕沟,封锁、切断中共敌后根据地。

打破这种封锁以摆脱困境的想法便是八路军总部与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原因。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爆发,12月5日结束。八路军几乎动员所有主力部队,在辽阔的华北地区与20多万日军激战100多天。百团大战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鼓舞了困难中的中国军民,同时也让日军对八路军有了新的认识,日方立即从华中地区调兵华北进行扫荡,华北根据地受到重大损失。

国民党方面,困难来得还要更早一些。这一年春,日军为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中国军队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自率兵出战。张是抗战以来战斗意志最为强盛的将领之一。

5月1日,枣宜会战前夕,张自忠留下绝命书,告诫战友:“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半个月后,张自忠殉国。他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中国将领,周恩来称赞他“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日军也感佩张自忠的忠勇,盛殓其遗体,举行军祭,将他安葬,墓前立一灵牌,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后张自忠遗体经两昼夜战斗被中国军队抢回,转送重庆,进行国葬。

张自忠战死一个月后,日本军队占领宜昌。蒋介石亦表示,1940年失去宜昌是战争以来令他感到最困难的时刻。

此时,对重庆的轰炸仍在继续。轰炸从1938年开始,1939年加剧,而到了1940年更是大规模展开,重庆市民在痛苦中煎熬。

然而,更为严峻的危机还在于,此时国共关系出现危险裂痕。山西、河北、苏北,国民党挑起的摩擦日益加剧,重庆方面甚至要求新四军军部等悉数离开皖南,渡江北上。抗战进入了最艰难时期,整个民族的战斗意志经历着考验。

(链接)

1月5日 日机轰炸滇越铁路。

2月23日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在与日军激战中英勇牺牲。

3月30日 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3月 中共中央向抗日根据地发出指示,要求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即在抗日根据地政府人员的构成上,共产党员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

5月1日 日军进攻枣阳,枣宜会战开始。

5月10日 皖南新四军克复繁昌。

5月18日 日机对重庆等地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

7月12日 日海军宣布封锁闽浙沿海交通。

7月17日 英政府正式宣布封闭滇缅路3个月。

夏 为打破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疯狂“扫荡”和严密封锁,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在华北敌后发动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

8月20日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

10月4日 黄桥战役开始。

11月29日 汪精卫在南京就任伪国民政府主席。

12月14日 日军调集重兵对晋西北地区进行冬季全面“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12月29日 国民党第32集团军颁布“进剿”新四军计划。

1941 内忧与外患

上一年,国共两党之间合作已显露裂痕,随着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国共摩擦暴露于世人面前。同时,这也造成抗战阵营力量削弱。

正面战场,1941年5月,中国军队在山西中条山遭遇重创,守军损失严重,战死四万多人。日方声称,中条山会战的战果在战争开始以来是少有的。

这年秋天,第二次长沙会战发生,中方第九战区与日军第十一军再次交手,双方都称这次战役是对手大败。但经事实判断,双方基本打了平手,第九战区损失稍大。

上一篇:金牛道中遇寒食,金牛道中遇寒食陆游,金牛道中遇寒食的意思,金牛道中遇寒食下一篇:外贸业务员提前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