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2024-08-27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精选6篇)

篇1: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以对个体的深度研究为基础,反过来它又可以应用于个体。心理分析论所作的假设是有关所有的人,但它特别关注个体差异研究以及个体整体功能的研究。此外,精神分析足以代表心理动力论,十分重视各种力量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性。在精神分析论里,行为是各种动机、驱力、需要及冲突之间斗争与妥协的结果。行为能够直接地或通过一种微妙的、伪装的方式来体现动机。同样的行为能够满足不同人的不同动机,或同一个人的不同动机。例如,进食能满足饥饿者的需要,也能象征性地满足爱的需要;或是精神分析者满足帮助他人的需要,满足发现心理功能的新方面的愿望,满足对他人私生活的好奇,又或者是这些或那样动机的复合组成。医生在满足帮助他人的需要的同时,也能够解决病人由于疾病与躯体伤害所引起的焦虑。因此,任何行为和目标能在同一时刻满足各种不同动机。行为的这种性质是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最后,行为发生在不同的觉知层面上,个体于是或多或少会觉察到自己各种行为背后的力量。

精神分析关于人的观点,其核心即把人看作是一个能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能量由此流出,由此转移,或象水坝挡水一样积累起来。总之,能量是有限的,倘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则以其它方式释放的能量也就相应地减少。人用于文化目的的能量抽取自性目的的能量,反之亦然。如果能量在某一表现渠道受阻,他就会发现其它途径,通常是阻碍最少的途径。所有行为的目标都是享乐,也就是紧张的减除或能量的释放。

除了把人看作是一个能量系统之外,还认为人是受性和攻击的本能所驱使。弗洛伊德之所以认为攻击在人类行为中很重要,主要是基于观察,但对观察所作的解释,可见他的哲学观。在漫长而血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弗洛伊德在1920 年出版了他关于攻击和死之本能的理论。

除了强调攻击驱欲之外,弗洛伊德还极为强调性驱力,以及这些驱力的表现与社会之间的冲突。重视性表现的压抑,似乎和弗洛伊德及其病人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有关。弗洛伊德认为,追求愉悦的人也就处在与社会、文明相冲突的状况之中。人依据“快乐原则”而作用,寻求各种欲望“毫无约束的满足”。然而,这样的运作方式与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要求背道而驰。原本要释放在追求快乐与满足的能量,现在必然被压抑并且遵循着符合社会目标的途径。弗洛伊德相信科学活动、艺术追求,实际上全部的文化产物,都是性与攻击的能量以较为直接方式表现受阻时的表现形式。个体与社会冲突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果是痛苦和神经症。

总而言之,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为性及攻击的驱力所驱动,朝向快乐的追 求而运作(紧张的减除),遵循规律的法则而发挥功能,但是经常意识不到行 为的决定力量,并且基本上与社会对本能表现的限制相冲突。

弗洛伊德自己否认他的精神分析论与哲学有任何关系,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弗洛伊德发现哲学家的思想远离科学的严密性,他把精神分析看是心理学 的一支,科学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建立了一个完备的人格理论,但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所进行的观 察。他明白理论终将会改变,也明白精神分析论对科学心理学的终极贡献就是 他所进行的观察,弗洛伊德的观察主要是以对病人的分析为基础的,而且他几乎不用数理的方法在实验室里验证精神分析的一些原理。

精神分析这个词有三个含义:一种人格理论,一种治疗方法以及一种研究技术。

依据精神分析论的观点,精神生活能够以我们对现象觉知到的层次来描述:意识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前意识与只要我们注意就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潜意识则与我们没有觉察到,并且也不可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除非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通过分析梦、口误、神经症、心理症、艺术作品以及宗教仪式等现象,弗洛伊德试图理解潜意识的本质。他发现,在精神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潜意识是不合逻辑的,没有时间观念的,也没有空间观念。潜意识中的现象有流动性和可塑性,这在我们理性而清醒的生活中是观察不到的。但在梦中、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表现中,潜意识的表现就变得非常清晰。

1923 年弗洛伊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来界定,它们代表了人类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依据理论,本我代表一切驱力能量的来源。个人心理功能的能量起源于生与死的本能,或者是性与攻击的本能,本我依据快乐原则来获得,即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和本我正好相反的是超我,这一结构的功能在于控制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对好的行为给予奖赏,对坏的行为给予惩罚。超我有时在非常原始的层面作用,因此相当不合现实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分辨思想和行动,只要想到某些事情,即使没有导致行动,也会有内疚感。理论中第三个结构概念是自我。本我追求快乐,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则追求现实。自我的功能就是根据现实和超我的要求,来表达并满足本我的愿望。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则依据现实原则——本能的满足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这时将获得最大的快乐并遭受最小的痛苦及否定性结果。依据现实原则,本我的能量可以被阻碍,转移,或者是慢慢地释放,这都得根据现实的要求和良知而定。

弗洛伊德把人看作一个能量系统,所遵循的法则和其它能量系统相同。能量的表现形式可以改变或转移,但本质上还是相同的能量。在这样一个理论构架之下,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过程观点,也与能量的表现、受阻或转移的方式有关。根据理论,所有心理能量的来源都存在于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正寻求表现并消除紧张。这种状态称为本能或者称为驱力,它们是不间断的、不可避免的力量。将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包括先前的自我本能和性的本能,后者是指个体具有一种返回无机状态的目的。生之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死之本能一直是理论中争议较多且最不易接受的一部分,而多数分析学家更多地用侵犯性本能来代替。性本能和侵犯性本能都被看作是本我的一部分。在精神分析论中,本能的特点是朝向紧张的立即解除并以获得满足和快乐为目标。满足的途径是通过外部剌激或物体。精神分析中的所有过程都能够被描述为能量投入到某一事物,(称为“宣泄”,译注)或抑制能量的投入(称为“反宣泄”,译注)。后者即抑制本能的满足,由于这一过程会消耗能量,所以经常努力抑制的人,后来也会感到疲乏和厌倦。本能的表现与抑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精神分析论的动力学基础。这里关键的概念是焦虑。在精神分析论中,焦虑是痛苦的情绪体验,代表对有机体造成的威胁或危险。个人处于这种“悬浮飘渺”的焦虑状态之中,无法把自己的紧张与外界的物体联系起来,与恐惧状态不同的是,个体确知恐惧的原因。弗洛伊德关于焦虑的理论有两个。第一个理论认为焦虑是性本能未释放的结果——受阻的力比多。在后一个理论中,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是危险正在逼近自我的信号。在此焦虑是一种自我功能,警告自我要对危险采取行动。个体发展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来对抗焦虑。我们在潜意识中发展出一些方法来曲解现实,把真实感受逐出意识之外,使我们不再感受焦虑。其中最原始的一种防御方式是投射,投射就是把自己内心不为外界接受的想法,加在别人身上,认为那是他人的想法。第二种防御机制是否认,可能是对现实的否认。另外一种对付焦虑和威胁的方法是把事件从记忆中抽取出来,或者把情感的成分从记忆或冲动的内容中抽取出来,在这种抽离(isolation)的防卫方式中,冲动,思想或行为并没有从意识中被否认,而是否认了与之相伴的情感成分。采用抽离之防卫机制的人通常也会使用抵消(undoing)之防御机制。在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中,个体有了不为人接受的冲突或想法时,就以承认并表现其反面来防卫。还有一种防御机制是合理化个人对行为重新解释,使其看起来合理且易于接受。最主要、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即压抑,压抑就是把思想、观念或愿望从意识中除去。

发展理论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个人以生理发展为基础而经历的各发展阶段;第二是从发生学的观点,强调早期事件对以后一切行为的重要性。

精神分析理论对思考过程的发展,强调从原发思考过程进入次级思考过程。原发思考过程是潜意识的语言,在此现实和幻想是难以分辨的。继发过程是意识的语言,是学习、思维、记忆和现实验证的语言。与些相对应的是自我,以及稍后的超我的发展。

精神分析论中的发展理论,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来源在于躯体的紧张状态,大多集中在身体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性感带。按照理论,躯体的主要性感带的发展和改变是由生物成因来决定的。分别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对同性父母认同的发展是性器期的重大事件,并且也是一般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艾里克森是自我心理学的领袖人物,以心理社会的观点描述了发展的过程而非仅以性欲的发展来描述,划分了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精神分析论强调早期生活事件对日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其它理论则认为 人在整个一生中极有可能发生改变。

应用与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作为人格的临床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差异和对人的深层次研究。此外,该理论的核心是对无意识过程和动机之间相互作用的强调。本书的一 个核心主题就是人格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反映了观察人的各种方式并与这 些方式结合在一起。此外,在某种程度上,人格理论与心理治疗或改变的方式有 所关联,理论和治疗将反映某些共同的基本假设。我们将考察精神分析的基本概 念是如何反映于对人进行评价的各种途径以及心理疾病的理解和治疗中。

评价——投射技术

虽然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了许多不同的人格测验,但是与精神分析理论联系最 紧密的当属投射技术,主要有两种投射技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精神分析理论与投射测验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看:1.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体差异和人格功能的复杂组织,人格被看作是一种过程,个体通过这一过程把组织和结构附着在情境的外部刺激之中。在反应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投射技术使最大限度的反应独特性成为可能。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无意识和防御机制的重要性,投射技术不涉及给反应提供线索的指导和刺激,并且测验的目的和对反应的解释也是隐藏的。3.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从人格各部分的相互关系获得对人格的整体理解,而并不是把行为解释为单个的部分或人格特征。为了获得对人格的整体性解释,使用投射技术的临床心理学家一般是根据测验反应的模式和组织而不是把单个的反应理解为个人的突出特征。

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编制的,罗夏认为大体上,墨迹测验的资料与对无意识及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解是有关联的,因而他本人也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对被试的反应给予解释。在对罗夏测验的解释过程中,人们感兴趣的是反应或知觉形成的方式,反应的原因,以及反应的内容。符合墨迹结构的知觉表明了适应现实的良好心理功能水平。但另一方面,不符合墨迹结构的不良反应表明了不现实的幻想或奇异的想法。被试反应的内容造成了对被试人格的多种解释反应的解释并不仅仅根据一个反应,而是从整体反应结果而得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每一个反应都对个人的人格提供了假设或可能的解释。随后再根据对其它反应的解释,整个反应模式的解释以及被试进行罗夏测验时所表现的行为的解释来检验这个假设。关于被试进行反应时的行为表现,测验者记录下所有的异常行为,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解释的资料来源。

最广为使用的投射测验当属墨里和摩根编制的主题统觉测验,墨里认为,TAT 测验是用来揭示无意识的过程和被抑制的趋向。其中所包括的假设就是,被试并未意识到他们讨论的正是自己,因而他们的防御也就可以忽略了。被试在TAT 测验上的反应可以根据墨里的方法也可以根据印象来系统地记分。TAT 测验应用于人类动机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中。TAT测验假设,表达出来的幻想(TAT 图片中的故事)和潜在的动机之间,和行为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这些假设的检验得出了形形色色的结论。幻想既和行为动机的表达有关,也可看作行为动机的替代性表达。所以,举例来说,具有强烈攻击动机的人可能会在幻想(TAT 测验)及行为中表现其动机,但也有可能只在幻想而不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投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研究目的,可以同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理论有关。

他的理论最关键部分均来源于对这些病人的观察。在研究过程中,他断定这些病人的心理功能过程和神经失调的人相比并无特殊之处,但在所有人身上,这些过程是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的。因而,虽然他的理论究其来源是以对病人的观察为基础,但精神分析理论也是关于人格功能的一般性理论,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异常行为的理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一切心理疾病都和努力满足滞留于早期某一发展阶段 的本能有关。因而,患有心理疾病的个体仍旧寻求以婴儿的方式获得性与攻击的 满足。但由于本能的满足与过去的创伤有关,所以它将会引起的焦虑以及让自我 处于危险。因而,同样的行为就会引起快乐和痛苦这样一种冲突状态。

总结心理分析的心理疾病理论,即个人在发展中受到的阻碍和欲望与恐惧的 冲突有关。这些欲望和恐惧曾经是儿童时期生活的一个部分,现在又进入到了青 春期和成年期。焦虑是冲突引发的痛苦的体验,个人通过防御机制试图解决冲突。但是,如果冲突太激烈的话,防御机制的使用就会导致脱离现实的神经症状或精 神病。症状表现了发生在欲望(或驱力)与焦虑之间的无意识冲突。任何一种异 常行为都有冲突的存在,而这样的冲突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的欲望与恐惧之间的 矛盾。在这个意义上说,成人在某些条件下有些方面和孩子是相同的,如同那些 有压力的人可能会变得更加活跃、更令人讨厌。

心理分析的成长理论说明,个体的人格是由于适度的挫折而循着正常的过程来发展。在发展的特定时期,如果挫折过多或过少,人格就不能正常发展从而产生滞留现象。这样一来,无论情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个体都会不断地重复某种行为模式。

弗洛伊德在早期以发泄催眠法来改变行为。他所持有的观点就是,将受阻的情绪释放后才能解除神经病症状。后来他发展了第二种方法称为“清醒暗示法”这种方法是弗洛伊德把手放在病人的头上,鼓励病人回忆并面对被压抑的过去的情绪经验。以后随着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兴趣渐浓,他把自由联想法作为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在自由联想中要求病人向分析者报告浮现于脑海的每个想法,不要延迟报告,不要隐瞒不说也不要阻止任何想法进入意识状态。梦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通过自由联想,病人和分析者都能超越梦的外显内容而进入梦的潜在内容,进入表现潜意识欲望的的潜在意义

起初,弗洛伊德认为只要使潜意识的想法进入到意识状态来,就足以达到改 变及治疗的目的。这与早期强调被压抑的记忆是心理疾病的基础是相互吻合的。弗洛伊德后来认识到这不仅涉及到记忆的恢复。更确切地说,对隐藏的欲望和冲 突获得情绪上的领悟也是必要的。心理分析中治疗与改变的过程就是要抓住从前在潜意识里的情绪与欲望,并且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与这些痛苦的体验斗争。

总之,心理分析可以看成一个学习过程,在其中个体重新开始并完成被精神官能症打断的成长过程。有关的原理就是让病人在松弛的环境中,重新面对以前 不敢触及的情绪体验。所应用的方式就是利用病人情感转移的关系,并使之产生 情感转移的神经官能症。情感转移是指病人对分析师产生一种态度,就像他在早期对父母形象所表现的基本态度一样。

在早期与弗洛伊德分裂的许多分析家中,创建了自己的思想流派的理论家有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和卡尔.G.荣格。他们俩都是弗洛伊德在早期的重要追随者,阿德勒是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而荣格则是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他 们都认为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了性本能因而和他发生了分歧。与荣格的分裂对弗洛 伊德来说是件痛苦的事,因为他已经把荣格视为其继承人。也有其它的理论家与 弗洛伊德决裂并创建了自己的流派。但是,阿德勒与荣格是其中最早的也是最著 名的两位。

可能弗洛伊德与阿德勒最重大的区别就在于阿德勒对社会驱力和有意识思 维的重视程度要甚于对本能的性驱力与无意识过程的重视。阿德勒在早期对器官 缺陷及其补偿感兴趣。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某种器官缺陷感的话,他就会努力通 过加强该器官或发展其他器官来获得补偿。阿德勒理论突出的一点还有,它强调了人们怎样对自我的感受做出反应,怎样对把他们的行为引向将来的目标做出反应,以及兄弟姐妹间的出生顺序对其心理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荣格继阿德勒之后数年,于1914 年与弗洛伊德分裂并创建了分析心理学。与阿德勒一样,他并不赞同对性欲的过分强调。相反,荣格把力比多视为一种普 遍的生命力量。他认为性欲虽然是一种基本的能量,但力比多还包括其它追求快 乐和创造性的能量。荣格接受了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强调,但他又加进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按照荣格的观点,人们将过去几辈人的经验积累于集体潜意识中。集体潜意识不同于个体潜意识,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所以集体潜意识为所有人类共享。集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普遍的意象或象征,也称为原型。荣格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强调了人们是怎样应付相反的力量之间的争斗。荣格的理论还提出了内倾与外倾两种相反的态度。每个人在与世界接触时,其中一种态度会占据优势,而另一种态度总处于劣势。

凯伦.霍妮在德国接受了正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她于1932 年移居美国。之后 不久,她与正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决裂,创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与精神分析的训练 程序。霍妮与弗洛伊德最根本的分歧可能在于个体是受普遍的生物因素还是受文化因素的影响。霍妮对文化因素的重视是源于下面这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弗洛伊德对于女性的论述使霍妮思考文化的影响作用;第二,霍妮和另一个精神分析家弗洛姆的交往使她重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作用。第三,霍妮在治疗中发现,欧洲和美国的病人在人格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这促使她更加认识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这些发现还使她得出如下结论:人际关系是所有健康的以及不正常的人格功能的核心。在对神经症的作用方面,霍妮强调的是个体怎样对付基本焦虑。她的神经症理论认为,患神经症的人在对付基本焦虑的三种方式上存在着冲突。这三种类型或神经症倾向被称为趋向他人,反对他人和逃避他人。三者均体现了神经症的本质特征,即个体缺乏变通性及无法实现自我潜能。

沙利文的理论被称为“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极为关注在焦虑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婴儿和母亲的早期关系的重要性。母亲在最早与婴儿的接触中,可能会把焦虑传送给孩子。因而,焦虑就其特征来说从一开始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自我是沙利文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同样有其社会起源。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交往时所体验到的感受,以及来自孩子对他人评价的反响评价或感知。自我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与焦虑和安全体验有关的部分,包括与愉快的体验相联系的“好我”,与痛苦和安全受到威胁相联系的“坏我”,以及与难以忍受的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或被拒绝的自我部分。沙利文对社会影响作用的强调贯穿于关于人的发展的所有观点之中。

对理论的评价

我们在评价精神分析理论这个人格理论时,必须记住三点。第一,我们要弄 清楚我们考察的是理论发展的早期还是晚期。虽然精神分析学在强调无意识和早 期事件这个方面一直没有多大改变,但自1900 年《梦的解析》出版到1938 年弗 洛伊德逝世的几十年间,该理论的确有了重要的发展。其次,在评价精神分析理 论时,我们要弄清楚我们考察的是理论的全部还是部分。最后,在评价精神分析理论时,我们必须把精神分析理论与精神治疗法区分开来。

弗洛伊德的重要贡献,应首推他观察的丰富性以及他对人类行为细致入微的 分析。其次是他注意到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同时也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来解释。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表面上相似的行为可能有极不相同的前因,而相同的动机又可 能导致不同的行为,弗洛伊德认识到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因此他建立的理论几乎能解释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没有一个理论能像精神分析理论那样解释如此广泛的行为,也很少有理论能够注意到个人的整体功能。

从理论的整体来看,值得一提的缺点主要有两个,第一点有关精神分析理论对人的看法,第二点有关精神分析理论的科学地位。实质上,这两方面的批判都是针对精神分析理论用以解释行为的能量模式和界定概念的方式提出的严重质疑。

篇2: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之比较

阐述了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特色,对两种人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评析了它们对人格理论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 者:张明霞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文法系,河北,唐山,063000刊 名:唐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NGSHAN COLLEGE年,卷(期):17(3)分类号:B84-06关键词: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人格理论

篇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关键词:《蜗居》,宋思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一、引言

电视剧《蜗居》是2009年底全国最热也是争议最大的电视剧, 其改编自女作家六六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作品围绕“房子”而展开, 讲述了都市白领郭海萍攒钱买房过程中, 妹妹海藻与男友小贝、市长秘书宋思明三人的情感纠葛故事。作者通过现实手法的描写对当前购房难问题做了深刻剖析, 同时对时下热门话题诸如:贪污腐败、官商勾结、婚外恋等话题做了全方位的诠释, 真实地塑造了现代社会中不同阶层人群的生存状态, 展现了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性的善与恶。在众多角色中, 市长秘书宋思明无疑是最有争议也是最能展现人性矛盾的人物之一。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对《蜗居》中的宋思明形象进行分析, 探寻作品中宋思明所具有的人格结构, 从而进一步丰富宋思明的形象内涵, 加深宋思明的理解与认识, 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认为人格自身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 一旦形成就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中。1923年, 他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人格结构的理论, 认为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 (id) 、自我 (ego) 、超我 (superego) 三部分。所谓本我是三个子系统中原始的一个, 位于底层, 是原始的、生来就有的潜意识的部分, 主要由本能和欲望构成, 遵循顺应本能的快乐原则。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是由本我的一部分分化发展而来, 它代表着理智, 遵循现实原则, 一方面力图满足本我的需求, 一方面遵循超我的行为规范。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而来的, 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最高的层次, 它是伦理化了的自我, 带有理想的特征, 往往代表着当时社会较高的伦理道德要求, 它的任务是压抑本能冲动, 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 它遵循“道德原则”。[1]

二、本我的欲望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本我是由遗传获得, 是人的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部分。它处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 由遗传的本能和欲望组成。它履行生命的第一原则, 即唯乐原则 (the pleasure-principle) , 其唯一机能是直接释放心理能量, 清除机体内部和外部刺激引起的兴奋状态, 目的是求取快乐、避免痛苦, 尽可能地减少痛苦和不适的紧张体验, 以寻求个体的舒适和满足。”[2]

在《蜗居》中, 宋思明出身贫寒家境, 对权力和金钱有着极强的占有欲, 对自己感兴趣的女人也用尽各种方法加以牢牢控制。从一开始宋思明就遵循唯乐原则行事, 受本能和欲望支配, 不断满足自己内心中的本我需要。作为市长秘书, 宋思明做事深谋远虑, 运筹帷幄, 在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基础上, 他暗地四处培植势力, 收取贿赂, 特别是在与陈寺福等房地产商一同玩转房地产市场等勾结中, 宋思明利用自手中的权力和资源让自己所安排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种外部刺激所带来的快感对于宋思明的本我的释放是十分的有用。另一方面, 由于宋思明在大学时暗恋的女生突然间离世和宋太太不是处女的双重打击, 让宋思明对于“处女”的性渴望变得十分压抑。而正是宋思明的“处女情结”, 成为了他人生悲剧的一个导火索。当第一次见到神似初恋女友的海藻, 宋思明身上原始的冲动和本能的欲望——“初恋情结”就立马开始显现, 在他温文儒雅的外表下其实是一个野性霸道的灵魂。宋思明对于海藻的关注都是源于他的初恋女友, 对海藻做的事情其实也都是他对当年“初恋女友”想做而不能做或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的弥补, 其实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己大男子主义的快感。后来, 宋思明抑制不住自己本能的性欲望, 去了海藻那里并把海藻带到郊外别墅, 用一种近乎强暴性的方式占有了海藻。最后, 宋思明幼稚认为海藻的“第一次”是给了他, 他的“处女情结”一下子被点燃。在两种情结的驱使下, 宋思明的本我完全爆发出来, 他不再顾及现实的不可能性 (海藻有男友) 和道德 (自己有老婆) 的双重约束, 一心想占有海藻, 以获得自身在心里和生理上的快乐和满足。此时此刻, 一种本能的性冲动已经完全控制了他。

本我具有非理性的特点, 它不断地发出指令, 使自我用不同的方式, 满足自己的愿望即获得快乐, 它拥有冲动、自私、孤僻、唯乐是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 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宋思明身上表现出来, 最突出的是他对海藻的保护欲和独占欲。在宋思明和海藻的前一阶段, 宋思明始终试图保持在他、宋太太、海藻、海藻男友小贝四人之间的平衡状态, 目的就是让自己能够很好地占有没有任何物质和感情负担下海藻。后一阶段, 宋思明开始要求, 自己像蛇一样, 不仅通往海藻的身体, 更要朝她心里钻, 所以, 他不再满足对于海藻短时间身体上占有, 不能再接受海藻和他幽会后又重回小贝的怀抱, 而海藻却接受和宋思明的婚外情关系, 并且不愿意放弃小贝。在宋思明的本我欲望无法满足时, 宋思明选择了在过年时小贝打电话找海藻的时候, 故意让小贝知道了海藻有可能出轨的事实, 目的就是让海藻和小贝的感情破裂, 然后让海藻成为自己的专属品。即便是知道自己大难将至, 也特别把500万留给海藻并把让宋太太照顾海藻以及肚里的孩子。这些都体现出宋思明自私的本我特点。

三、自我的约束

在人格结构理论中, 自我是本我中受到知觉系统的影响而分化出来并得以发展的一个部分, 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并对本能要求和现实社会要求之间的不平衡进行调节。自我代表理性和常识, 遵循唯实原则 (the reality-principle) , 即按照理性和逻辑的准则行事, 它正视事实和社会需要, 并对本我进行压抑和控制。但唯实原则并不否定唯乐原则, 它追求的是和现实相适应的延缓的、缩小的快乐, 最终还是力图实现避苦趋乐的要求。[3]

作品中, 宋思明在工作和婚姻上的态度自我表现得最为明显。宋思明始终关注周围外部现实世界的实际条件并把其奉为活动的准则, 他用常识和逻辑判断和评价所有事物。在做市长秘书期间, 宋思明是一个成熟、智慧、能办各种事, 能说得体话的人, 他总是保持清晰的思路, 每天把市长的各项繁杂的日程安排都记在脑子里, 处理得紧紧有条, 决不会出现任何一个晓得纰漏。即使是在与海藻发生矛盾期间, 他还是以工作为重, 基本上是一个负责人的市长秘书。另一方面, 在婚姻生活方面, 宋思明遇到海藻以前, 一直是一个好丈夫与好父亲, 夫妻关系和睦, 女儿健康成长, 是一个在外人看来十分幸福的家庭。即便是在对待选择妻子这件人生中的大事上, 宋思明把唯实原则放在第一位。虽然在现代社会, 婚前性行为经屡见不鲜, 很多人已经不再把此看做婚姻不可碰触的道德底线。但是在宋思明的那个时代, 人们的思想还是普遍保守的, 找一个不是处女的老婆, 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耻辱。但是, 他没有选择放弃, 而是接受了他的妻子,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宋太太的家境和地位对于没有背景、初出茅庐的宋思明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与宋太太的结合不仅可以摆脱他之前心理上的因为物质或地位造成的自卑感, 同时可以满足宋思明在事业上对于权力和金钱的种种欲望。宋思明正视自身的条件事实和大的环境需要, 对本我进行压抑和控制, 作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哪怕与海藻在一起后, 当宋太太发现两人的婚外情事实, 宋思明仍然没有选择离婚。因为宋思明认为即使他内心情感上爱的是海藻, 但是, 现实社会赋予他的责任还是要他做到对老婆和女儿负责。此外, 在海藻怀孕要求宋思明离婚的时候, 宋思明说现还不能离, 因为自己身上背负了太多责任, 想抽身已太难了。虽然自己很爱海藻, 但不能娶会把海藻和孩子将来都安排好。可见, 在宋思明的婚姻的意识中自我以及唯实原则始终处于上风, 宋思明的思维方式正是社会伦理和现实的思维方式的结果。

四、超我的典范

超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上层, 又被称为“自我典范”, 是通过父母的奖惩作用和道德权威树立起来的道德准则, 它以良心和自我理想为核心, 遵循“道德原则”, 追求道德上至善至美的境界。它能够控制和引导本能, 以遏制其冲动, 包括人的性欲和攻击欲。超我努力阻止本能的能量直接在冲动性行为和愿望满足中释放出来, 或间接地在自我机制中释放出来。它对本能的命令是“不准”, 与本我、自我相对立, 竭力中止行使唯乐原则和唯实原则[5]。超我运用良知和道德律令来约束本我、支配自我, 以维护社会规范的执行和社会的稳定。

作品中, 宋思明的超我描写很少, 但是我们也能从几处细微的过程中找到超我的痕迹。

首先, 宋思明作为一个没有背景、贫寒家庭出身的孩子, 能干顾家, 得到领导的器重、家人的信任和社会的尊重, 其本身就是道德和权威的典范。其次, 在与海藻情感纠葛的过程中, 宋思明一开始还是有按照社会典范的道德规则努力控制着自己感情不让其表现, 诸如对海藻兄长般的关心和安慰, 帮助海藻解决一些问题等。其次, 对于拆迁户李奶奶家, 宋思明交代陈寺福不要把事情闹大, 找个好一点的地方安置她们过年。虽然宋思明在整个故事中, 做了很多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 但是, 从这几个小细节上, 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在宋思明的身上还是有符合社会道德价值标准的某些闪光点。在另一方面, 这同样说明了超我对本能的冲动抑制。弗洛伊德认为, 这种完美的人格状态只是一种理想, 不可能完全实现。超我不可能完全掩盖本我和自我。本我和自我会极力摆脱超我的束缚, 以至于在某些情况下, 超我不得不顺从本能的要求。正式由于这样的原因, 才有了故事结局所描述的宋思明在情感以及事业上的双重悲剧性。

笔者注意到, 在《蜗居》中对于大众对宋思明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宋思明人性本质的善恶以及他对于爱情的态度上。通过分析《蜗居》中的宋思明形象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的对应关系, 我认为宋思明是人格结构中三个层次的混合体。在作品中宋思明所有优秀的符合社会道德的品质体现了社会大众对于一个男人所应具有的超我内涵的追求, 而宋思明始终秉承的“家里红旗飘飘, 外面彩旗不倒”原则, 又真实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一部分男人, 特别是宋思明这类阶层的男性身上所留下的本我的影子。能对社会现实作出清晰认识并想尽办法运筹帷幄的理性思维, 又让宋思明成为了当前一部分男性和女性所期望的男性形象的代表。弗洛伊德把自我和本我比作骑手和马的关系, 自我并不抹杀本我, 而是借用本我的力量迂回地实行唯乐原则, 最终是为本我服务的。所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 宋思明人格中的超我、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压抑、抗拒的矛盾斗争过程, 也就人类自身所具有的人性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各自的特性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的具象化。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42。

[2][3][5]张传开、章忠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134-148。

[4]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167。

[6]六六, 蜗居, 长江文艺出版社[M], 2007。

篇4: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关键词: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格教育;智力落后儿童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70—03

一、前言

智力落后是否必然导致人格障碍?英国心理学家Brand[1]认为智力发展对人格发展水平起决定作用。在他提出的智力与人格发展合璧的双锥体理论中,特别重视智力一般因素的发展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何华国认为智力落后儿童(以下简称“MR”儿童)人格发展有一些共同特质,如高焦虑、消极、固执、缺乏信心、拒绝、退化、压抑等。但是,智力不是在导致人格障碍的唯一因素。教育、训练、外界环境等影响下也会导致人格发展水平的不同。此外,智力损伤程度与人格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损伤越重,对人格的影响越明显[2],而损伤程度较轻的MR学生人格水平相对较高。李祚山[3]曾采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和《内田—克雷佩林心理测验》测查MR儿童人格水平,结果发现两者测查出健康人格比率分别为68.83%、38.98%。虽然样本较小,但至少表明MR儿童发展出健全人格的可能性。

考虑到MR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帮助其发展出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针对其人格发展的可能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也应该重视起MR儿童的人格培养工作。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它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积极性解释,MR儿童教育也可以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本文便试图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入手,为MR儿童人格教育寻找理论依据,并尝试探讨相应的人格教育对策。

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学形成于19世纪末,以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为代表,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精密的临床观察基础上,不断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人格理论主张人格是在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具体内容如下[4]。

(一)重视“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自我”是对自己的不断反思,是协调“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三者关系的关键。弗洛伊德指出,人不可能完全依靠本我,一味按照自己的欲望行事,他们需要充分发展自我,依靠自我接受社会道德、法律规定的限制,这样才可以适应现实生活,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超我,否则,会遭受心理上的挫折。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过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且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他强调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建立自我同一性需要有效整合个体以往经验与当前经验,不断进行自我修整,自我提高,这样才可以调和内心活动与社会规范、道德任务的矛盾,从而达到同一性,使人格向合理方向发展。大多数精神分析学家们都认为,只有具有健全自我的个体才拥有健康人格,获得完善发展。所以要充分发展自我,培养真实的自我。

(二)人格发展是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多数精神分析研究者都是从社会文化角度来探索人格的形成,认为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和自我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霍妮指出人在后天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既可能使自身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也可能发生阻碍导致潜能异化发展。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渐成说中,把人格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强调人的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人格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人格发展的十五大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理论是进行人格教育的一个关键理论,由弗洛伊德首创。该理论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其一大功能,依靠它可以解决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的相互矛盾,从而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自我防御机制有十五种,每种机制都在不同时间发挥不同功用,此消彼涨,使人的心理平衡或失衡。一般而言,能使用成熟防御机制的个体便拥有健康人格。

三、对MR儿童人格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是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是主动的。显然,这对MR儿童人格塑造有积极促进意义。

(一)MR儿童人格具有可教育性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把导致人格障碍的决定性因素归于内在的心理矛盾冲突,这就弱化了另一影响因素,即大脑损伤造成的智力落后的作用。在他们眼中,大脑损伤是有限的,未损伤部分在数量上仍占绝对优势,通过功能补偿,同样可以发展出形成健全人格所需的神经机能。如普通儿童的人格教育一样,只要方法得当,其人格也能健全发展。但MR儿童的大脑损伤使得他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理解能力受到限制,对他们的人格教育肯定存在一定难度。智力落后的程度可能会影响人格健全发展与异常发展的机率分配。轻度MR儿童受大脑损伤的影响小,人格发展健全的几率大;重度MR儿童受影响较大,几率相对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人格会随着年龄和社会经验的豐富逐渐发展,趋于完善,后天因素起关键作用。

(二)培养健全自我是MR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

精神分析学家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MR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自我。自我一方面对个体内在本质进行调控,一方面随时关注着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通过不断调和心理矛盾冲突,建构起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内部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实现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状态,即形成了健康人格。张福娟[2]等曾利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对MR儿童人格特征与正常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人格因子方面,适应性和分化性因子发展较差,自我发展性因子较好,该结果可以支持MR儿童通过发展自我来塑造其人格的做法。

(三)外界因素,尤其是早期经验对MR儿童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精神分析学家们眼中,外界因素对人格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R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人格各因子也不断发展或退化。如果能够处理好内在与外界的矛盾冲突,各因子成熟水平会越来越高,人格发展越健全,否则,就可能发生异化。早期经验影响巨大,许多人格障碍的形成都可归因于童年时期的不良经验[5]。MR儿童被确诊后,即被突然贴上标签,从周围人中区分开来,童年生活中种种不良刺激,如父母的失望、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社会的排斥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了消极印记,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其个性被压抑以及消极情绪的产生。

(四)培养成熟防御机制是MR儿童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培养成熟防御机制是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能否使用成熟防御机制是心理有无疾病的一个标志。成熟防御机制的获得就是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MR儿童由于认知水平较低,易于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但他们并不是不具备发展成熟防御机制的条件,而是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指导,没有途径来建立自身的有效防御机制。即使是心理健康者,也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他们更多时候能自我控制,并主导自己使用成熟防御机制。MR儿童也会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却难以持久,也相对缺乏自我辨别、自我控制的能力,这需要外界干预与帮助。

四、MR儿童人格教育对策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为MR儿童人格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支持措施,有意识的促进MR儿童的人格发展。

(一)在充分满足本我发展的基础上,重视MR儿童自我发展

正确看待MR儿童的本我水平相对高的事实。首先,从满足他们本我需求入手,利用他们对食品、衣物等物的喜好,逐渐引导其形成健康自我意识。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消极同一性产生。如学会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认知自己的兴趣,学会稳定情绪;尝试正确选择与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范。其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日常行为、言语、神态等方面注意让MR儿童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给他们布置难度适当的任务,保证他们顺利解决阶段性任务,并且对阶段性完成情况进行积极评价,以提升其对自身的评价。第三,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成功解决心理冲突的实用方法,能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知道如何扬长避短。由于MR儿童认知发展迟缓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

(二)防止不良家庭环境刺激对MR儿童的消极影响

在MR儿童人格尚未发展完全时就应该着手其人格塑造工作,尽量防止童年期由家庭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首先,父母需要详细了解优生优育知识,了解智力落后的病因、症状,对子女今后出生及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要做周全考虑。一旦发现有异常表现,要冷静的正视事实,及时调节心情,防止把自己的患得患失心理强加于子女身上。其次,教育智力落后子女时要保持平常心态,不能把子女看作是累赘,或是溺爱、放纵、同情子女。也不能因子女智力缺陷或者年幼,就忽视其心理感受。第三,父母教养方式、夫妻关系、家庭气氛都会对MR儿童造成影响,父母要善加处理。不责骂,不讽刺,不轻视子女,有利于他们保持自尊心与自信心。夫妻双方相敬如宾,和谐相处,能让子女受到积极情绪感染;保持家庭民主、愉快、健康的氛围可以增强子女对生活的信心。总之,家庭是最容易对子女人格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环境,父母要尽量减少家庭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

(三)学校是有计划培养MR儿童人格的场所

学校是培养MR儿童人格的重要场所,是初步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始。在这段时期,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第一,教师要尊重、支持、关心、爱护智力落后学生。要满怀热情和期望,平等的对待和关爱他们;给予合适的期望值,设计合适的成就目标,进行适当评价;积极为他们创造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第二,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生活;树立榜样,捕捉每一个闪光点,引导班风、学风朝气蓬勃的发展。第三,有意识的把人格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设计体现出人格培养目标,通过设计、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健康人格。第四,提高教师自身人格素养。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儿童的人格问题,就必须对教师做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可见,教师自身人格素养对MR儿童人格发展有较大影响。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以德服人。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知识,这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方便指导学生家长采取合适的人格教育策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与MR学生家长密切配合,互相交流学生信息,商量最优化的人格教育方式。

(四)促进MR儿童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发展

帮助MR儿童学会使用成熟防御机制。首先,通过人格测验、日常观察等方式对MR儿童防御机制特点进行初步了解。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哪些防御机制可取,哪些不可取。第二,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时,要善于把握分寸。结合其心理承受能力,具体情境等因素,适时适度地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教育,防止产生过多的不良刺激。第三,矯正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对已经形成的不成熟防御方式,要采取措施促使其逐渐向成熟防御方式过渡,防止它们在人格中固定下来。针对具体的不成熟心理特征,制定心理治疗策略,并与物理治疗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其进步之处,积极巩固已取得的进步并持之以恒。

当然,整个社会大环境对MR儿童人格教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应理解、关心和帮助MR儿童。有关部门要采取法律措施来帮助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维护其尊严,这样才更有利于MR儿童形成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C.Brand,Egan,I.Deary.Intelligence[J].Personality and Society.1997.

[2]张福娟,刘春玲,等.MR儿童人格特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6,19(1):19-22.

[3]李祚山.MR儿童人格发展特征的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4-80.

[4]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林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1(2):133-137.

The Personality Education for the Mental Retarded Based on 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

WANG Jiao-ya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210038)

Abstract: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 which has not been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special education. The main idea is that the intelligence is not the critical reason for the abnormal personality.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y is the co-effect of self,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psychology, the influence of the well environment and nurturing, the personality coul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is knowledge, the article suggests some educational methods for forming personality of the mental retarded.

Key words: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personality education;the mental retarded students

篇5: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关键词:荆棘鸟 人格结构理论 冲突 失衡 悲剧

摘要: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考洛(Coleen MeCullough)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人格结构三层次”来诠释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与理性冲突, 并认为他们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是他们无法抑制本我冲动而导致自身人格失衡的悲剧,也是他们自身选择的悲剧。

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四个部分。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 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起着“ 检查员”的作用,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在人处于清醒知觉状态下负责调节进入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可是,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 只有假定人们的精神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 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弗洛伊德晚期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 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 是建立人格的基础, 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 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自我意识结构部分, 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发展起来的,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 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超我, 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处于人格的最高层, 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 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规定着道德的标准, 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 限制本我, 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 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 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 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在通常情况下, 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 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2.荆棘鸟的寓意

“荆棘鸟”既是考琳·麦卡洛这部长篇小说的名字,也是这部小说主题的象征。在题记中,作者写道:“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灵的歌声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啼鸣。它超脱了垂死的剧痛,歌声胜过百灵与夜莺。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荆棘鸟的形象,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看,就是一种人格三力量严重失衡的存在。它一离巢就去找寻荆棘树——这代表它的本我,“—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尽管它的自我也许知道这样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本我与自我之间,它终于获得超脱,唱出了世上最美的歌。荆棘鸟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在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一只尘世的荆棘鸟,他们从本我出发,历经本我与自我的痛苦对决,以血与生命的代价,唱出了生命中最凄美的歌。

3.《荆棘鸟》中主要人物本我、自我、超我的对决

《荆棘鸟》以充满浓郁澳大利亚风情的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牧场主克利里的女儿梅吉与天主教神父拉尔夫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书中梅吉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她和拉尔夫之间的爱情悲剧深深地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人们在为主人公爱情悲剧扼腕叹息的同时,往往指责造成这个悲剧的宗法礼教,然而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书中主人公本我、自我、超我的力量在反复较量与冲突。弗洛伊德指出,个人根据“超我”和现实的需要来满足“本我”。因此,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重要的冲突是表达本能的愿望与对来自内部(如罪过、羞愧)或外部世界伤害的恐惧之间的冲突。这种重要的冲突状态往往与焦虑有关。如果人经历过多的焦虑,他们便会过着压抑的生活,他们表达本能并从中获得快乐的自由也受到限制。因此,人要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就必须依赖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就会导致心理失常、人格扭曲。在《荆棘鸟》中,正是这种本我、自我、超我的力量由于反复冲突较量并最终失去平衡从而造成了书中主要人物的悲剧。

3.1 菲奥娜

菲奥娜是《荆棘鸟》中的第一代女性,她在少女时代爱上了已婚男子帕克哈,并与其生下了弗兰克,但最终却被帕克哈抛弃,她自己被看作是玷污了家族门风的最下贱、最低等的女人。迫于现实的需要,无奈中她嫁给了剪羊毛工帕迪。这样,她的本我在形式上服从了自我的需求。然而,她内心从来都没有释怀,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本我---错失的爱。她在生活中面无笑容,神情严肃,“从不喜欢随便多说话。谁也不知道她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从来不哗然大笑,也从来不怒气冲冲。” 忍受成为她生活的全部。除弗兰克之外,其他人对她来说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本我的力量太过强大,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爱他(注:帕克哈)到了疯狂的程度,而且,我想,我决不会再爱另外一个人了„”。而自我在超我的约束下始终无法满足本我的需求,她的生活了无生趣。本我、自我、超我的不和谐最终使她和幸福擦肩而过。

3.2 梅吉

梅吉是克利里家族的第二代女性。从4岁起她就明白“不为自己去争斗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帮助和同情的,女孩子们也概莫能外”。因此,在梅吉身上体现出来的 “本我”力量更为强大,不管是从人格的外部表现还是深层心理,本我的力量都冲破了自我和超我的约束而肆意生长。在她一生中,她始终如一地追逐着本我——爱拉尔夫。为了满足本我的欲求,她一度嫁给酷似拉尔夫的卢克;甚至敢于对上帝进行大胆挑战。她谴责不仁慈的上帝:“除了从我身边夺走拉尔夫,上帝为我做过些什么?” 教会不允许拉尔夫与梅吉组成家庭,但梅吉通过其它的方式从上帝手中夺得了拉尔夫。麦特劳克岛的结合让梅吉拥有了拉尔夫的孩子,当她发现自己怀孕之后,欣喜若狂,大叫着:“我已经得到了教会绝不会从拉尔夫身上得到的那部分东西,他的这一部分会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通过我,他将继续活下去,因为我知道那将是一个儿子!而那个儿子还会有儿子,他们也将有儿子---我将战胜上帝。”在她身上,自我和超我都显得软弱无力,根本不能指导、限制本我,人格中三种力量完全失去平衡。

3.3拉尔夫

拉尔夫从小就受到教会的熏陶,对权利有着巨大的欲求,来自他身上的更多是“自我”的力量,他的博学多才,优美的外表都成了他谋求教会权力的资本,在梅吉的爱情和1300万磅的遗产面前,他执着于自己的愿望,选择了飞黄腾达,抛弃了爱情。当律师表示对老帕迪的同情时,“教士的那双眼睛毫不为之所动”。他很坚决,“但是这事现在已成定局了,哈里,对吧?这是玛丽的财产,她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本能地爱着梅吉,却在执着地追逐着自我——顺应现实,平步青云。在本我与自我的较量中,他选择背叛梅吉,服从自我,成为显赫的红衣大主教。两相对比,这样的爱情,悲剧一开始就已注定。而在书中,考琳·麦考洛也一次次地描写了拉尔夫在本我与自我之间的游移,他的本我不停地对梅吉说:“我由

衷的希望我能娶你,再也不和你分开”;“我爱你,以前一直是这样的,将来也永远是这样,记住这话吧”。然而,他的自我又对梅吉说:“梅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当我说我爱你时候,我并不是说我像男人那样爱你。我是个教士,不是个男人。所以别让有关我的梦想来充满你的头脑。” 梅吉因为执着追逐本我而痛苦,而拉尔夫是因为无法抑制本我、徘徊游移而痛苦。

3.4 人性的悲剧

在《荆棘鸟》中,麦考洛对爱情悲剧的诠释也揭示了人性欲求以及对欲求的抑制。正如书上所说“我们各自的心中都有某些不愿摒弃的东西,即使这东西使我们痛苦得要死。我们就是我们,就是这样——我们给自己造成了荆棘,而且从来不会算计一下它的代价,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忍受由此造成的痛苦。”书中主人公之所以成为了荆棘鸟,正是由于他们自己选择了荆棘。就像拉尔夫评价玛利·卡森时所说的:“你本来可以再婚的。倘若你没有选择再婚,结果你立于无法容忍的孤独之中,这是你自己造成的,而不是上帝造成的。”同样,拉尔夫也是这样,尽管梅吉总是认为是上帝夺走了他的拉尔夫,阻止了他们的爱情,其实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是始于拉尔夫的主动选择。拉尔夫在看完遗嘱之后就承认了“玛丽,你已经把我战胜了,精彩的一击。傻瓜是我,不是你”。拉尔夫最终选择了圣职野心和1300 万镑遗产。他为他的选择付出了代价,承受了爱情的悲剧。同样,梅吉也是将荆棘主动刺入自己的人,她为了自己心中不可能的爱情痛苦的追求着。事实上,在《荆棘鸟》中,不仅拉尔夫、梅吉是为欲求而痛苦、而牺牲的荆棘鸟, 菲奥娜、帕迪、卢克等等也都是。

3.5悲剧的突围

在《荆棘鸟》一书中,麦考洛给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安排下了悲剧的命运,唯有克利里家族中最年轻的朱丝婷——第三代女性——最终得到了幸福。朱丝婷受过相当良好的教育,对宗教既不相信也无兴趣。她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独立的性格。“⋯⋯我想活着的时候就享有点儿小名气,经济上也宽裕。因此,我将把绘画当作业余消遣,把演戏当作一种谋生手段。”她在英国皇家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表演后,成了一位才华横溢、有名气的澳大利亚籍女演员。朱丝婷实现了演艺事业辉煌的同时,社会的历练也使她更加成熟。她与母亲梅吉、姥姥菲奥娜不同的是,她能把本能的冲动与真正的爱情分开,在与其男友相识、相处的七个年头后,她终于在异国他乡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归宿;她也善于把本我的欲求与自我、超我的约束相结合,她选择当一名演员.因为她认为“除了舞台我还能在什么地方放声大笑、喊叫和大哭呢?”舞台使她叛逆而张扬的个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也为她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同时,朱丝婷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成功地克服了本我中对婚姻的恐惧,最终与深爱她的雷恩结为连理。在事业成功的同时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量后, 就意味着其他系统已丧失能量。一个人有坚强的自我, 其本我和超我就势必虚弱。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 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 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 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自我在整个人格结构中执行着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的职能, 它同时服侍着三位严厉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然而, 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常常互不相容, 所以自我常表现得软弱。如果自我不得不承认它的软弱, 它就会突然产生焦虑。而健康的自我是能够约束和控制来自本我的各种冲动,并且努力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的”。“示人生之真相,又示解脱之不可已。”这便是悲剧。《荆棘鸟》中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人性悲剧的普遍性:人无法做到无欲,因而也就难以摆脱荆棘鸟的宿命,无论所醉心的对象是爱情、权势、金钱,抑或是宗教。朱丝婷圆满的结局也许正暗示着作者对这只苦难的荆棘鸟儿所寄予的希望:人性纵然欲求过多,但人格中的心理能量如何在整个人格结构系统中分布却是由我们的修为所决定的。荆棘是苦难的象征,而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法抑制本我的冲动,主动去寻找荆棘,让它刺穿胸膛,做一只凄美的荆棘鸟。

参考文献

[1](澳)考琳·麦卡洛.曾胡译.荆棘鸟[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2] L·A·珀文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张燕.《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审美形象与悲剧命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3)

篇6: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说是最早的系统揭示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心理学体系,弗洛伊德本人说过,精神分析代表了对人类自尊的第三次打击。第一次打击是哥白尼论证了人类并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打击是达尔文证明了人类像任何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次打击是精神分析揭示出人类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心理结构理论:意识和无意识。

二、人格系统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意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由于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非常紧密,它受的限制也就最多。而人的心理好比一座冰山,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大部分存在于意识的表层下面。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前意识是指当需要时就能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前意识如果遭受的抵抗很弱,则非常容易变为意识。无意识是指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知的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是被压抑的欲望——无意识本能的满足,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某些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欲望——无意识本能冲动。但这种本能冲动在文学作品中并不是赤裸裸的表现出来,而要进行净化和升华。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又是无意识的升华。概而言之,弗洛伊德“被压抑的欲望”也就是被社会所禁止的过分的性欲要求,这种要求无法实现,只能在文学创作中去寻求满足。这样,文学便成为人们满足心理内部要求的一种方式。

不论是怎样的文学形式,小说、散文、诗歌或者其他什么,不论是古时还是近代,不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国外作品,都会在文学作品中烙上作者无意识的深深烙印。作者总是会将在心中压抑已久、郁郁而不得抒发的感情,通过笔尖一点一点的把它藏在自己的文字中,仿佛自己的文字就是自己所创建的一个理想的世界,在那里作者可以得到心中想要的满足。例如:在闻一多的《死水》中,诗人对现实的象征——“一沟绝望的死水”,再加之破铜烂铁、剩菜残羹、霉菌、白沫、花蚊等等意象,虽然都是来自作者的想象,但这也恰恰反映了作者潜意识中对于黑暗残酷现实的憎恨和诅咒。在诗的结尾“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这一句是反语的形式,在那个黑暗的现实中,作者这样一个知识分子,虽对民族国家有着一腔热忱,但却是壮志难酬,他只得将这些始终得不到满足的欲望,倾注于文字,让文字给他的心灵以满足。

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单从题目中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伤感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顾曼桢和沈世钧深深相爱却最终不能走到一起,姐姐顾曼璐自私地为了留住丈夫却将妹妹牺牲。姐姐曼璐是这场爱情悲剧的始作俑者,但张爱玲又何尝不是呢,既然是“半生缘”也就注定了下半生要饱尝分离的苦楚和相思。之所以有这么悲伤文字,因为有一个悲伤的张爱玲,在那样一个悲惨的年代,作者心中自然少有欢乐的成分,生离死别应该是最常见到的吧。更重要的是张爱玲自己也有一个“半生缘”的爱情,她的爱情之路也是坎坷多磨,最终遗憾收场,这也就让张爱玲在无意识中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和痛恨的情绪,他已不相信爱情的永恒,怎能写出圆满的爱情?所以,曼桢与世钧的命运早已注定,那些遗憾和悲伤也许也正是张爱玲掩藏已久的得不到满足的欲望的现实流露吧。

弗洛伊德看来,不仅文学创作与性的本能欲望有关,而且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也与性的本能欲望相关。所谓文学欣赏中美的享受,产生于一种非常迷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性欲,没有这种满足,就无从谈美。只有满足了这种欲望,才能是观赏者的心灵深处引发出巨大的快感。对于文学批评而言,批评家也应从作品中人物的本能欲望,尤其是从他们的恋母仇父的本能欲望“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的角度去解读作品。

在曹禺的《雷雨》中,存在着这样三对母子关系:周萍与繁漪、周萍与鲁侍萍、鲁大海与鲁侍萍。首先是周萍和繁漪的继母继子关系,周萍是周公馆的大少爷,但却不知亲生母亲是谁,知道她早已死了。继母繁漪又大不了他几岁,因此也不能给他多少的母爱和温暖。周萍自由压抑在内心的情感和欲望郁结成了恋母情结,便有了继母繁漪的乱伦之恋,而且他对于平时很是尊敬的父亲也有着不满,却只是藏在心里,如这种不满推向极端就有可能导致报复和仇杀。其次是周萍与生母鲁侍萍,这是剧中最为压抑的一种关系,双方虽未公开,但却是存在的事实。鲁侍萍对周萍的爱是矛盾的,又爱又恨,但爱之主要的。周萍虽从未见过生母,但她内心深处却始终保有对生母的一份爱恋和想念,也已说是一种被压抑的恋母情结。最后是鲁大海与鲁侍萍,剧中虽未着重刻画两人的母子关系,但却清晰地写出了鲁大海与继父鲁贵、生父周朴园的仇视关系,鲁大海也始终奋力保护着母亲,由此可见鲁大海对于母亲的爱显然是十分密切深刻的,但却是剧中被淡化的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子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一种特殊的柔情,视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夺此所有物的敌人;同理,小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自己应占的地位。而且父母本身也常刺激子女,使产生俄狄浦斯情结的反应。因为他们往往偏向异性的孩子,所以父亲总是宠爱女儿,而母亲总是偏爱儿子。由此演绎出几种情结,即母子之间的“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和父女之间的“恋父情结”、“恋女情结”。

母亲对于儿子总是有着深深的爱和依赖的,甚至会当儿子的所有权只能归于自己,所以当儿媳出现的时候,母亲就会感到不安和威胁,因为她要和另一个女人来分享儿子的爱,甚至自己会是得到爱较少的那个人,母亲不甘心自己在儿子心中的位置在儿媳的到来后有所改变,所以母亲心里总是会存在一些对于儿子的“怨”和对于儿媳的“恨”。

上一篇:关于赞颂老师的故事随笔:师颂下一篇:随笔日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