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

2024-07-30

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通用7篇)

篇1: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

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

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十分关注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现就我镇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生活无着落人员现状

从各村(居委会)摸排情况看,XX、孙店、郭营三个集镇是流浪乞讨人员的主要乞讨场所,通过摸排,共摸排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1人,是外地人员,来我镇时间不长,靠沿街要菜,自己捡破烂及周围好心人施舍为主,无固定住所,对社会的稳定不会造成危害。也曾将其送到镇社会救助机构实施过救助。

二、主要做法

(一)认真落实《XX省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

(二)建立镇、村(居委会)及社会共管机制,形成镇村信息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登记,及时报告;

(三)建立完善流浪乞讨人员《个人基本档案》;

(四)积极做好外地流浪乞讨人员的劝返工作,加强对外地流浪乞讨人员的安全防护;

(五)认真做好和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六)坚持与派出所联合排查制度对因家庭矛盾造成流浪乞讨人员,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劝其返乡。不能劝其返乡的,要加强社会救助管理。因精神疾病、痴呆傻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流浪乞讨人员,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要履行安全检查制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共同努力,无一起因流浪乞讨人员而引发案件发生。

在上级民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虽然我镇生活无着落人较少,无群讨群要、恶讨恶要流浪乞讨现象,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是一项既复杂又长期的工作,力争通过镇、村(居委会)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把我镇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20XX年7月22日

篇2: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

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维护受助人员合法权益,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状态的人员,包括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和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实行属地管理原则、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临时性救助原则、对救助对象依法界定原则。本级政府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第四条 救助工作成员单位由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卫计局、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县人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局、县编办、县综治办、县残联、县妇联、团县委、县民族宗教局、县工商质量技术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乡镇(场)等部门配合,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救助工作。

第二章救助方式

第五条 公安机关和其它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对突发急病人员,应当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

第六条 xxxx各村(社区)兼职网格员对沿街乞讨情况进行巡查监视,凡遇到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由兼职网格员及时上报县民政部门(救助管理站),由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会同相关部门实施救助。

第七条 符合救助条件的,在核实其原籍地址后,由救助站提供返回住所地的车票及临时食宿;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查实籍贯的精神病和痴、呆、傻以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由救助站通知其家属领回,无法联系家属、家属不能或拒绝领回的,由救助站联系流出地民政部门并安排接送返回;对查不出原籍的精神病及痴、呆、傻人员,由民政部门提出安臵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臵。救助对象在受助过程中因病救治无效而死亡的,救助站应及时函告其家属来料理后事,无法查明身份、无法联系家属、家属不能或拒绝前来料理后事、接到通知两周后未前来料理后事的,救助站会同公安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条 流浪乞讨人员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疑似传染病人、危重病人或有明显外伤人员的,救助站应当联系定点协议医疗急救机构或安排工作人员将其送医救治、诊断。

第九条 流浪乞讨人员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臵。

第十条 对因偶遇被抢、失窃、务工不着、无亲友投靠而食宿等发生临时性困难的,可在查明情况、履行必要手续的前提下,由救助站核实后给予救助。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立即终止救助,情节严重的,报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第十一条 流浪乞讨人员为疑似吸毒人员或疑似在逃人员的,救助站应当报请公安机关处臵。

第十二条 救助站应当对公安机关护送来站的被拐卖受害人实施救助。

第十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向救助站说明求助原因和需求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无法出示身份证件的,应当如实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证件号、户籍地等基本信息。救助站应通过公安机关核实求助人员身份信息。

第十四条 流浪乞讨人员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不能提供个人信息的,救助站应当先行救助。

第十五条 流浪乞讨人员有携带未成年人流浪乞讨行为,或疑似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的,救助站应当及时报请公安机关调查。

第十六条 流浪乞讨人员为疑似境外人员的,救助站应当及时报请公安机关确认求助人员身份。属于非法入境、居留的,应当将其交由公安机关处臵。属于合法入境、居留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外办、港澳办或台办通报,并可受当地外办、港澳办或台办的委托提供临时服务。

第十七条 救助站应当留存求助人员指纹和电子照片,将安全检查、证件材料、检视询问等情况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生成《求助登记表》。

第十八条 在安全检查登记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救助站应当向求助人员解释不予救助的原因,并出具《不予救助通知书》。

(一)拒不配合安全检查:

(二)拒不遵守物品管理规定;

(三)自身有能力解决食宿;

(四)索要现金,拒不接受其他救助方式:

(五)拒不提供或拒不如实提供个人信息:

(六)其他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情形。

第三章工作制度

第十九条 建立我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形成“政府主导、民政局牵头、各部门配合、救助管理机构落实”的工作机制。

第二十条 联席会议由以下部门组成: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对政局、县城市管理局一县卫计局、县民族宗教局、县发改局、一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县入:社局、县交通运输一局、县城管局、县编办、县综治办、县残联、县妇联、团县委、县工商质量技术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乡(镇)场。

第二十一条 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

(一)掌握、了解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情况和动态,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工作意见。

(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相关措施。

(三)组织临时联合执法队伍,对县内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救助。

第二十二条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因工作需要按照县领导批示可以临时召集会议。会议由召集人召集,联席会议成员及相关人员参加。

第二十三条 联席会议定期向县政府汇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等。

第二十四条 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会议议定事项,经联席会议召集人同意后,印发贯彻落实。会议决定事项,按照部门职能,分工负责落实。

第四章 部门职责

第二十五条 民政局要切实履行牵头部门的职责,加强街头救助,延伸救助服务,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宣传教育及劝导工作;做好街头流浪人员的返乡护送、安臵工作,1窘助未成年人田归家庭。负责指导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履行各自的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救助工作。督促救助管理站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有人员、有经费、有场地。负责制定救助措施和规章制度,确保救助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巡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告知、引导其向县民政局求助,对其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县救助管理站进行救助;依法处臵流浪乞讨人员强讨恶要、危害交通安全、滋扰他人、扰乱公共秩序人员的违法行为;要加大对拐卖、拐骗、胁迫、诱骗、组织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配合做好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工作;综合运用公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和向社会发布寻亲公告等方式,积极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在打拐过程中被解救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婴幼儿,按规定为期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对危重病人、传染病人、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送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并协助民政、卫计等部门做 好街头救助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 县财政局落实流浪乞讨人员和未成年救助保护工作经费,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年救助工作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同时依法对救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八条 县城市管,理局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处理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告知、引导其向县救助管理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县救助站接受救助;对占道(卧地)乞讨行为应当予以劝往或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发现有强讨恶要、扰乱社会秩序或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嫌疑的,及时通报公安部门;发现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应当送当地卫生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救助,并告知当地民政部门。

第二十九条 县卫计局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中为重病人、传染病人、精神病人的收治工作,并协助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做好街头救助工作,设臵定点医院要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治及时。指导救助管理机构做好疾病预防、救治、康复等知识的培训工作。危重病人、传染病人,护送至定点协议医院给予必要的基本医疗救治;弃婴(0-1岁)和幼儿(p6岁)需经定点医院检查,排除传染性疾病后护送到县救助站。危重病人、传染病人及精神病人护送至定点医院待病情基本稳定后,由卫计局通知医院出具病情证明,救治费用由救助管理机构解决,救助管理机构负责救助对象的返乡事宜。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由公安机关查找、联系其家属或单位,并通知其家属接回或护送回原籍,医疗费用由其家属予以支付。

第三十条 县民族宗教局协助救助管理机构做好辖区内宗教教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第三十一条 县残联对流浪乞讨残疾人员进行身份排查残疾确认。对拐骗、胁迫利用未成年残疾儿童乞讨、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通知公安、城管等部门,配合其做好解救、管理工作。将本县已返乡就学就读的流浪残疾未成年人纳入“扶残助学项目”和“康复救助项目’’资助范围;指导当地救助保护机构对流浪残疾人或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康复训练。

第三十二条 县工商质量技术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督促各餐馆茶楼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对需要救助人员及时联系流浪乞讨救助站进行救助。

第三十三条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返乡回原籍工作,为受助人员返乡提供便利。第三十四条 县教育局指导救助保护机构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或替代教育;对沾染不良恶习的,要通过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矫治不良习惯,纠正行为偏差;对本地在校生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配合相关部门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解释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就业技能,促进稳定就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教育资助和特别关怀;建立适龄儿童辍学,失学信息通报制度,指导学校做好劝学、返学工作。

第三十五条 县人社局加强对救助保护机构的职业培训,提高救助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救助保护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

第三十六条 县编办负责加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合理配备人员编制。

第三十七条 县综治办要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对因失职、渎职发生流浪未成年人致使的暴力恐怖、涉枪、涉爆、涉黑恶、涉毒、色情等严重案件,或影响经济秩序、治安稳定等重大事件的,纳入综治目标考核。

第三十八条 县发改局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予以支持,做好项目审批和核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第三十九条 县司法局要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对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十条 县妇联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儿童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监测评估,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十一条 团县委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相关工作,要组织青年志愿者和热心公益人士,参与对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劝导、教育、服务安臵等工作。

第四十二条 各乡镇网格员一经发现区域内流浪乞讨情况要立即报各乡镇政府,各乡镇政府要指派专人负责,并及时上报县级相关部门。同时网格管理人员要做好宣传和劝解工作。

第四十三条 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发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制宣传册、电视台等平台播放宣传救助影片、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通过正规渠道向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从根源上消除沿街乞讨的现象。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xxxx民政局负责解释

篇3: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

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浪乞讨人员的共性

在调查中发现, 流浪乞讨人员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一是学历普遍较低, 多数仅有小学水平, 甚至没有上过学;二是来自于不完整家庭, 多数是单亲家庭, 或者是父母离异后再婚;三是有明显偏差行为表现, 如身体上有烟头烫伤、疤痕等;四是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有越轨行为, 如偷盗、打架斗殴等。通过深入交流与了解, 发现他们还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特征:一是初入圈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大多朴实, 具有主流社会的是非观;二是未成年的流浪乞讨人员, 虽有多年的闯荡经历, 但仍不失天真、活泼的天性;三是为人处事, 都重江湖义气, 大有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之习气;四是有些人并非本性游手好闲, 只是在城里找不到或没有称心的工作。当然的确也有一些钻政策空子, 骗取国家救助资源的人, 但这毕竟是少数, 非不得已, 他们是不愿走进救助站的。

2.当前救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第381号令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的颁布实施, 使得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方面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从生硬的收容遣送转变为救助管理和服务,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更替, 更多的是在理念、意识、设施、人员等方面的改变。但由于政策制订出台过程比较仓促, 加之在执行过程中对收容遣送路径的依赖, 立法所蕴含的救助理念在实际救助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被全面领会与贯彻, 致使救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 救助对象发生偏差。《办法》颁布实施以后, 寻求救助的人员出乎人们的意料。一方面, 大多数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意接受救助而选择继续流浪街头;另一方面是一些前来寻求救助的却并非真正应该施救的人员。各地救助站普遍反映, 如果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条件来甄别, 则求助者中很多人是不具备救助条件的, 因为他们并非《办法》及实施细则界定的严格意义上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而是一些家里走失、务工不着、寻亲不遇、遭遇偷盗等临时有困难的人。面对这些前来求助的人员, 工作人员往往是出于人道主义做出变通处理, 救助对象目标与现实发生了偏离。

第二, 救助管理的有效性不强。目前, 多数的救助站都是按照《办法》及实施细则规定的救助程序机械地执行公务, 很少有针对求助者的实际需求实施救助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将求助者送回户籍所在地。这种做法实质上还是把乞丐赶出城市, 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了原有的收容遣送特征, 从而降低了救助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 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 从事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的社工已经成为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被誉为“社会工程师”的一种独立职业。我国2006年才开始全面推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在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故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仍然是原来工作在收容遣送站的人员, 而真正具有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知识教育等方面个性化救助的专业社工却很少, 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优势

拥有专业助人自助知识和救助方法、技巧的社会工作者, 与传统的实施社会救助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相比, 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社会工作具有人本主义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 目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 社会工作价值观也比较稳定。如今, 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不断发展, 形成了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为本, 回应需要;接纳和尊重;个别化和不批判;注重和谐, 促进发展;平等待人, 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人本主义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可以使救助工作人员对流浪乞讨人员做到平等、尊重、接纳、理解;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 可以使救助工作人员与流浪乞讨人员之间构建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而打开流浪乞讨人员封闭的心灵, 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 挖掘自身潜能, 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 最终实现其重新融入主流社会。

2.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者的理念, 它诠释了社会工作者服务的最高含义。社会工作助人不是机械地助人, 不是把受助者看成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致力于流浪乞讨人员自信的恢复。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助人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受助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其发挥潜能, 乃至增能, 从而尽快适应社会, 实现自我超越。

3.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的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既包括直接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也包括间接地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督导等。其中个案、小组与社区工作是主要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流浪乞讨人员的共性与个性, 通过专业的助人方法, 从而找到有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最佳方案, 帮助其正确对待困境、努力克服困难, 同时调动、整合社会资源, 改善社会工作环境, 从而保证服务的长期效果。

三、社会工作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实务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 主要是做好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和外展社会工作救助两方面工作。

1.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

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 主要是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在机构内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的救助活动。

第一, 运用个案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个案工作把工作的焦点聚集于一个案主的具体性问题, 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困难, 达到个人与社会良好的福利状态。由于每个流浪乞讨人员都有其个性化的原因而选择流浪, 所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是比较适合的。社会工作者接案之后可以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资料为其设计合适的救助方案。首先, 应鼓励其正视自己的处境, 明确自己的问题, 让其认识到未来生活的美好;其次, 要让其接受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 使其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再次, 对于可以回归家庭的应尽力使其返家, 并提供跟踪救助, 对于那些无家可回或无法回家的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 学习一技之能, 为将来的独立生活创造条件。

第二, 运用小组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小组工作涉及社会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 以及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 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最终使小组成员的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小组工作, 可以使流浪乞讨人员在小组内了解成员间的共性, 学习自我情绪管理的技巧, 增强自我不良行为控制的信心, 并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归属感。在运用小组工作法开展救助时, 应注重采用标榜示范、情景感染、角色模拟等专业方法, 使其学有标杆, 赶有榜样。

第三, 运用社区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社区工作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 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与社区成员的共同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化的发展和成熟, 很多救助站被纳入到了相应的社区体系中。故此, 社会工作者要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努力改变社区居民对救助站、受助者的不友好心理, 为受助者的自由发展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

2.外展社会工作救助

实施外展社会工作救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 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参与外展救助的人员进行分组并划分工作区域, 在划定的区域内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外展社会工作要进入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区, 他们一般处于繁华的街道、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 这些场所一般比较混乱, 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群, 且救助对象的行为也具有不确定性, 安全系数较低, 所以开展外展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

第二, 要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通过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流浪的原因、家庭状况等, 在此基础上, 结合自身经验设计恰当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技巧来完成:首先, 社会工作者通过专注于倾听流浪乞讨人员对自己状况的描述使之感受到被关注, 同时站在流浪乞讨人员的立场来思考他们面对的问题, 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其次, 社会工作者通过引导流浪乞讨人员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其有能力解决将来遇到的问题;再次, 社会工作者通过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或建议, 让他们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第三, 在实施外展社会工作救助过程中, 更需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的运用, 因此, 要加强外展社会工作救助者专业知识的学习, 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 强化他们的救助技巧。在具体工作中, 可以吸收接受过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协助进行外展社会工作救助。由于他们有相似的经历和体验, 更容易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理解, 同时这也是对接受过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自身的重塑。

综上所述, 流浪乞讨人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也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传统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着一定缺陷的前提下, 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的人本主义精神、专业工作方法、周密工作思路、巧妙工作技巧, 不仅能够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救助, 而且有助于矫治流浪乞讨人员身心与情感的创伤, 从根源上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因此,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需要社会工作, 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工作最根本的职能, 应该是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服务, 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服务对象自决。这为以服务为本的社会工作在这个领域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亦即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引入社会工作机制, 通过发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功能, 将社会工作人性化的救助方法引入其中, 以促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应磊.社会工作者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研究[J].学术探讨, 2012, (3) .

[2]刘日飞.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介入及其意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 .

[3]汪浩.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管理中的角色[J].社会工作, 2008, (7) .

[4]李志君.社会工作者在救助和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工作中的作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 (5) .

篇4: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

(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提出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然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决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它资源量的要求等。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具体案例 003年3月20日,震惊全国的“孙志刚事件”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我国管理流浪乞讨人员制度的改革。2003年6月2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首先,我们从该实施意见本身来看一下

个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完善社会救助)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由民政部门负责)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提出12条具体措施)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小组讨论提纲

案例主要目的是完善社会救助,实施的机关是由民政部门负责,体现的原则是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提出12条具体措施)例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第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

(三)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

(四)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戚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五)随身物品的情况。

第四条 救助站应当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救助对象的范围和实施救助的内容,询问与求助需求有关的情况,并对其个人情况予以登记。

第五条 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应当及时安排救助;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

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

第六条 受助人员不得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救助站,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生活必需品外,由救助站保管,待该受助人员离站时归还。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制定救助站受助人员的作息、卫生、学习等制度。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救助站的规章制度。

第八条 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食物和住处,应当能够满足受助人员的基本健康和安全需要。受助人员食宿定额定量的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具体规定。

第九条 受助人员在站内突发急病的,救助站应当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在站内患传染病或者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救助站应当送当地具有传染病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治疗,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第十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提供的有关情况,及时与受助人员的家属以及受助人员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该地的公安、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核实情况。

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一条 受助人员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由救助站发给乘车(船)凭证,铁道、公路、水运等运输单位验证后准予搭乘相应的公共交通工具。救助站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受助人员的亲属及前往地的有关组织、所在单位。第十二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

第十四条 对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可以查明其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受助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

第十五条 对因年老、年幼或者残疾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表达能力,因而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上级民政主管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

篇5: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

废除“遣送”正本清源

注意到新《办法》的名称较旧《办法》做了大的修改,中间没了“收容遣送”这个词。这不仅仅是一个改头换面的形式问题。为了保证一个法律制度的连续性,一般对法律制度的修改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去劣存优,删除旧法在实施中显露出来的不合理条款,保留其中的大部分条款,名称即使做了变化,一般也能从新名称中找到旧名称的影子。但这两个《办法》在修改前后就不一样了,除了两个《办法》在适用地域(城市)和对象(流浪乞讨人员)相同外,而引领该法主要内容的“收容遣送”改成了“救助管理”,这反映了立法者革故鼎新、废除旧法的决心,所以与其说新《办法》是旧《办法》的修改,还不如说是新《办法》汲取旧《办法》教训的基础上推倒重来,重新立法。它意味着“收容遣送”制度将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实际上就是这次立法的初衷。国务院1982年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当时也带有社会福利性质,主要是针对城市要饭、流浪人员,为其解决吃饭、住宿、回家等生活问题而对其进行必要的容留和救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收容遣送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增强。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务院《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的出台,收容对象被扩大到“三无人员”,(即“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使收容遣送更多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功能。在执法实践中,由于行政执法人员队伍素质欠缺,出现了一些偏颇和问题,扭曲了其社会救助的性质。

制定《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时候,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生产方式决定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是不允许流动的,而现在的市场经济需要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与配制,所以收容遣送制度已经成了阻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绊脚石。《立法法》实施以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中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规定又和我国《宪法》与《立法法》相违背,所以废除“收容遣送”成了历史的必然。

“救助”彰显新法柔情

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不仅只在名称上把“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在内容上也更多地体现了“救助”的内容,彰显出新《办法》的人性化。新《办法》共18条,包括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原则、救助站设立和管理、为求助人员提供的救助内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行为,以及违反者责任追究等。

我们把两个《办法》做一比较:两个《办法》的第一条都是制订目的,旧《办法》是“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侧重于维护社会秩序;新《办法》是“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注重于完善社会救助。在对象上旧《办法》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和“三无”人员,而新办法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作这样的修改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很多被收容遣送的人员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流浪乞讨人员”,他们只是处于流动过程中的过渡期,比如初到一个陌生城市的打工者,他在找到工作之前会有一个流浪的过程,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有乞讨行为,按照旧《办法》其可能会因为家居农村流入城市乞讨、露宿街头生活无着或因没有“暂住证”而被收容遣送,新办法加上“生活无着”的限制,对实施救助对象的界定更加科学和明确。

在实施机关上,旧《办法》是由民政、公安机关来实施,火药味比较浓,而新《办法》则由民政部门负责,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这种实施机关的不同也是为《办法》实施目的服务的,因为前者的收容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把他们遣送回原户口所在地”,而后者则是为了为这些人提供必要的救助。公安机关的参与是为了告知、引导、护送被救助人员而不是发挥武力作用。

旧《办法》规定“收容遣送人员要服从收容、遣送。”如果不服从有强制措施,采取“强进强出”的态度;而新《办法》规定“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救助站应当劝导受助人员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这是一种“限进宽出”的态度。这种“限进宽出”的态度也是为适应新《办法》救助功能的,因为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进行救助,是政府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政府有责任救助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失意者和失败者。当然,要享受这种救助福利,还需要满足年龄、文化、身体等多方面的条件。如果不加限制必然会让一些有懒惰习气的人不劳而获,把救助站当成了免费的养老院。

从新旧《办法》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新《办法》体现了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纠“法”违法防人违法

由孙志刚案引起三位法学博士和五位法学专家“上书”废除旧法制订新法,是我国第一次启动《立法法》纠正“违法之法”的创举。过去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立法之法,对立法主体及其立法权限和职责的确定不很规范,从而在立法中存在诸多问题。象《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样的“违法之法”何以能在《立法法》实施之后还能“违法实施”,主要在于按照《立法法》第90条的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很明显,这样执行《立法法》,对普通公民来说,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恶法”的侵害时,很难得到《立法法》的救助。对一个普通公民来说,通过呼声微弱的建议(因为他们没有法学专家的建议更有力),等着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法律,然后再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显然是一个他们力不及的漫长路程。因此,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应当就《立法法》的执行问题,再作出专门的具体规定,规定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恶法”侵害时,有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有审查的权利。这样才能使《立法法》真正成为保障公民权益的“良法”,而不至于成了空中楼阁。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虽然得到了纠正,但引用“凤凰网”的一句话:“类似的情况(违法之法)并非绝无仅有”我们有必要把《立法法》视作一个“杀毒软件”,用来衡量一些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合法性,“查杀”法中存在的违法条款。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制订“良法”的同时,还要保证有好的执法者才不至于使“良法”在执行中偏离轨道。孙志刚案发生之前,也曾经出现过多起收容站违法的案件,人们把原因归结在利益驱动之上。4月1日,广东施行了《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该规定有“不得向被收容者收取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地方人民政府必须保证收容遣送的工作费用”的条款,于是有广东一家媒体曾报道:“此类事件(收容站违法事件)在广东可能不会发生了。”然而说话不及就在广东发生了孙志刚案。从孙志刚案我们看不出致害人受什么利益驱动,完全是由于收容救治站工作人员歧视收容人员、粗暴执法的结果。

新《办法》在纠正旧《办法》条款违法的基础上,也在防止救助人员违法上增加了许多条款,明确了违规者的责任。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不准扣压受助人员的证件、申诉控告材料;不准任用受助人员担任管理工作;不准使用受助人员为工作人员干私活;不准调戏妇女;违反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纪律处分。”但愿这些制度能真正起到规范救助站工作人员行为的作用,防治“孙志刚案”再度发生。

政策解读

一、立法目的

《救助管理办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本办法。”可见,《救助管理办法》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保障其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这个目的,已完全割断了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与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的关系,救助与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成为《救助管理办法》存在的、惟一的、独立的目的,从而也承认了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有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

二、受助对象的范围

《救助管理办法》第一条对受助对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即只有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基本救助对象.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是救助的目的,也就是说“三证”不全不能成为受助的对象,更不能成为限制人身自由的理由,这对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实施细则》对救助对象作了进一步规定,明确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自身无力解决食宿;二是无亲友可以投靠;三是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四是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同时规定,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三、救助的基本原则

救助以自愿、自主为愿则,它是《救助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区别于旧的收容遣送制度的重要标志,它的特性是关注民生、尊重人权,它的特点是遵循人性化的救助服务理念,为困难弱势群众提供救助服务。尽管《救助管理办法》没有使用“自愿”、“自主”一词,但是在《救助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十一条都体现了救助自愿、自主原则。其中,第五条规定执法人员只能告之流浪乞讨人员可以寻求救助,而不能强行带走;第六条规定的“向救助站救助……”的表述,表明救助完全是基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自愿申请;第十一条规定救助站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更是明确了自愿、自主的原则。

四、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

《救助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公安、卫生、交通、铁道、城管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这条规定,有利于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防止越权和职责不清。同时,该条规定明确了民政部门为救助管理的执法主体,这样无疑加强了这部法规的社会福利性与救济性,体现了政府对社会贫弱者的责任。另外,《救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还规定,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从而有助于克服目前救助人员素质底、执法观念淡漠的局面。

五、救助机构、救助措施和救助机构工作人员的职责

《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据此,对流浪乞讨人员直接实施救助的机构是各地区所设置的救助站。

从救助措施来看,依《救助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救助机构向受助人员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为了保障上述救助措施的实现,《救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为了弥补地方政府的经费短缺,《救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这一规定表明未来的社会救助制度肯定是政府和社会合作的框架。 ’

篇6: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自查报告

第105号

《韶关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办法》(韶府规审„2013‟3号)已经2013年8月14日韶关市政府第十三届27次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

市长 艾学峰

2013年9月3日

韶关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做好我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81号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市辖区内下列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应依据本实施办法予以救助:

(一)在本市流浪乞讨的无法定监护人在场的未成年人;

(二)在本市流浪乞讨的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员;

(三)在本市流浪乞讨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

(四)因财物被抢、被盗、被骗或丢失而在本市流浪乞讨的人员。

第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的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应遵循自愿、无偿、公开救助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的“救助机构”分为市、县二级。市级“救助机构”是指韶关市救助管理站、韶关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市儿保中心)、韶关市社会福利院及其他经依法登记的社会福利机构、护理机构; —1—

县级“救助机构”是指县(市、区)民政部门内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及同级社会福利院。按属地管理原则,市级“救助机构”中的韶关市社会福利院接收市辖区范围内不满6周岁以下流浪儿童的救助,市儿保中心接收市辖区范围内已满6周岁、不满18周岁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韶关市救助管理站接收市辖区范围内已满18周岁以上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县级“救助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接收所辖行政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及安置。其他经依法登记的社会福利机构、护理机构,根据自身业务范围和接受能力,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安置服务。

第五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行政机关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对在救助工作中互相推诿或失职、渎职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政纪责任。

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指导、协调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监督所属救助机构落实救助管理措施和制定开展救助工作所需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指导、检查所属救助机构开展救助管理工作。

(三)定期对救助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四)调查、处理所属救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救助管理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

(五)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救助机构解决在开展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公安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治安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处理具有暴力行为的救助对象,将其送往相关医院救治。其主要职责是:

(一)公安民警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应查验其身份及询问家庭住址。对自愿要求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履行告知、引导职责;对其中符合救助条件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员引导、护送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直接护送到相关医疗机构救治。

(二)依法查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混迹在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犯罪嫌疑人,加大对组织、教唆、胁迫或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

(三)协助维护救助管理机构内的治安秩序,协助做好流浪人员身份查寻甄别及护送返乡工作。

(四)对在救助机构救助期内死亡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报警后,公安机关应及时进行死亡鉴定,并出具死亡鉴定报告。

(五)做好采血和检验甄别工作。对受助未成年人进行采血、验血工作,对携带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甄别,对来历不明的未成年人一律采血、输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

(六)对确实无法查明其亲属家庭住址或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籍所在地或住所所在地的受助流浪乞讨人员,按规定为其办理集体户口登记手续。

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和遇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告知其到救助机构求助,并应耐心指明救助机构所在位置,对其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应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和机构,将其护送到相关医院救治;遇有暴力行为的救助对象,协助公安部门处理;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员,应帮助和将其护送到相应救助机构。

财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经费及救助机构工作经费保障,将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卫生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的救治,同级民政部门及其救助机构要予以协助。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定医院,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进行治疗,待病情基本稳定后,确实需要且符合救助条件的,由收治医院告知或护送其到相应救助机构求助。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为流浪人员返回住所地或所在单位提供交通便利。对民政部门及救助机构在提供乘车凭证或购买车、船票(凭救助机构或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证明)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教育部门协助救助保护机构,对在规定期限内查找不到父母或其它监护人而在机构内安置的求助对象,对不适合入校接受教育的受助未成年人开展替代教育,做好教育矫治;对适合入校教育的受助未成年人,安排接受义务教育;及时安排本市户籍的返乡未成年人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做好接收工作,对职业学校接收的家庭经济困难并符合条件的返乡未成年人予以资助或减免学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流浪人员按规定实行就业扶持和帮助。

第六条 救助机构及主管民政部门应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在码头、车站及其他流浪乞讨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显著位置设置标志牌,标明救助机构所在的位置及联系电话,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

第七条 救助机构对公安、城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以及群众护送来的或自己前来求助的人员,应先予以接待。经核查符合救助条件的,应予接收救助;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告知求助人员不予救助的理由,并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条 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它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可由救助机构照料(期限为两年)。救助期满或生活无着情形消除后,受助人员应及时离开救助机构返乡或妥善安置。救助机构在对受助人员提供食宿的基础上,应积极做好联系接回工作。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或其它需护送的人员,救助机构应当通知其亲属或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由救助机构提出协助送返建议,报主管民政部门同意后,由救助机构安排工作人员送回其户籍所在地对口接收的救助机构。对在救助机构停留时间超过一个月(未成年人在救助机构停留时间超过两年),确实无法查明其亲属家庭住址或者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籍所在地或者住所所在地的受助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救助机构应及时报告主管民政部门,主管民政部门应根据其本人的具体情况,将其妥善安置在同级社会福利机构,供养所需费用,按照城市孤儿、“三无”老人标准,由同级财政核拨。

第九条 收治医院对护送来的流浪乞讨重伤病人员应予接收,并及时进行救治。接收时,收治医院在《韶关市流浪乞讨人员护送(交接)情况登记表》上签收。流浪乞讨伤、病人员经收治医院确诊患有传染病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制定的《医院工作制度》的规定,并按照病情需要请专科医院会诊或转院治疗。

在收治医院收治的伤病人员,能联系到其直系亲属或愿意认领的其他亲属的,收治医院应通知其亲属来院办理病人接回手续,病人的医疗费用由其亲属负责。无法联系到病人亲属或者其亲属拒不接回的,待病人病情稳定后,达到出院标准的,医院可为病人办理出院手续,同时征求本人意愿,愿意到救助机构求助的,由收治医院告知或护送其前往救助机构求助并填写《韶关市流浪乞讨人员护送(交接)情况登记表》,救助机构经核实后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不愿意到救助机构求助的,由收治医院为其

办理出院手续。如病人拒绝出院扰乱医疗秩序,妨碍医院正常工作的,收治医院可报警,由公安部门处理。

收治医院收治的精神病人经救治病情稳定后,由收治医院护送到民政、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精神病医院继续治疗。精神病人经医治,恢复认知能力,能讲清姓名、住址的,由救助机构负责协调或护送返乡安置。

第十条 公安机关、城管部门和有关行政机关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发现在本市流浪乞讨的需要急救的危重病人,应直接护送到就近医院救治或拨打120电话,交医院先行救治之后再补办交接手续。按就近原则收治需要急救的流浪乞讨危重病人的医院,应为病人提供韶关市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并在收治病人后的24小时之内通知属地救助机构派员到院负责甄别核实并签字确认。收治医院在属地救助机构确认其为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后,需在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于2天内将病人转至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院收治。

第十一条 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发生的治疗费用,无法联系到受助病人亲属或其亲属拒绝支付的,经救助机构与收治医院核实后,由救助机构从财政预算的救助经费中支付给收治医院。在财政预算救助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救助机构可向慈善部门提出申请,由慈善部门按照慈善章程给予救助。

第十二条 严格交接登记手续。在护送、接收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各个环节之间应严格登记程序,认真填写《韶关市流浪乞讨人员护送(交接)情况登记表》,办妥登记表中各项手续,属生命垂危的病人可交就近医院先行救治后再补办交接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机构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籍所在地、住所地信息。

(二)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

(三)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属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四)随身携带物品的情况。

第十四条 求助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救助机构不予提供救助并告知其理由:

(一)进入救助机构前患有危重病、精神病、传染病未经医治的;

(二)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因年老、年幼、残疾及有精神障碍

等原因无法提供的除外)。

(三)求助人员身上有明显损伤,但本人拒绝说明情况的。

第十五条 救助对象如有吸毒或违法犯罪行为、提供虚假个人情况骗取救助、超过救助期限且无正当理由不离开救助机构或严重扰乱救助管理秩序的,救助机构应当终止救助,并及时通过110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第十六条 救助机构应将受助人员入、离本救助机构,获得救助等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档案并妥善保管。档案保管期限为两年,伤亡求助人员档案保管期限为五年。

第十七条 妨碍民政、卫生、城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执行救助管理工作,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7: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的管理研究

1、救助制度的主要功能

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实行之前, 保障乞讨人员公民权利的最主要制度是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对象为生活无着、没有稳定工作的流浪乞讨人员, 制度的主要方针是对该类人员给予包括日常饮食、衣着以及住所方面的资源救助。在收容遣送制度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的救助制度, 两者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而区别在于救助制度是由政府机关负责的社会保障措施。国家在相关制度方面, 按照实际组织及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社会救助、行政救助和救助管理, 而救助制度就属于其中的行政管理, 专门针对城市中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

2、救助制度的特点

劳动力是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 劳动者在付出了社会劳动力后, 发生了伤残、疾病和事业的情况以及随着年龄增加无法继续提供劳动力的情况下, 社会应对其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这边是社会保障的产生原由。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也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但相对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制度存在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 救助管理制度的特定性。救助管理制度的救助者是具有法定责任的行政主体, 对象则是流浪乞讨人员。其中行政主体的法定责任具有一定的范围和授权, 在救助对象属于法律法规范围内的情况下, 才能够给予救助;而在救助对象超出或不属于法律法规管辖范围的情况下, 不得对救助对象以个人或组织的名义进行任何救助行为。相比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管理制度的救助对象也针对城市中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 是城市居民构成中特殊的一部分。

2) 救助管理制度的行政性。行政主体是救助管理制度的主要实施对象, 因此在救助行为中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质, 这种行政性质会对救助对象产生影响, 主要体现在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方面。因此救助管理制度的实施前提在于救助对象的自愿性以及救助者与救助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 避免由于行政行为对救助对象造成的合法权益危害。

3) 救助管理制度的法律性和可诉性。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救助管理制度的主要参照, 有法可依是一切救助行为的基础所在。而作为救助者的行政主体在进行救助管理制度也具有义务性, 凡是属于救助管理制度规定的救助对象, 行政主体必须对其展开救助行为, 否则便行政主体则构成了行政不作为。同时行政主体在开展救助行为的过程中, 可能会对救助对象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存权造成危害, 因此救助对象拥有司法机构给予的诉讼权利, 是救济对象主要的司法救济途径。任何行政主体作出的救助行为都具有可诉性, 这种法律性的限制是约束救助者行为以及保障救助对象基本公民权利的主要手段。

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

1、档案管理的概述

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过程中, 会产生或形成许多具有保存价值文件材料, 是救助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与真实记录。对这类文件材料按照救助对象加以区分和整理, 便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档案管理的前期, 救助对象的档案管理根据地区的差异, 在管理方法方面存在差异性, 并且归档的范围以及档案的保存期限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档案的利用目的分类不详细。加强救助档案的管理,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救助行为的开展效率与整体质量, 还能够丰富我国在民生档案方面的资源库存, 因此国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并在2013 年颁布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

2、档案管理的特点

1) 框架严密。档案管理办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为根据, 以实际的救助管理工作为经验, 确定了归档范围、整理原则、档案保存方法在内的档案保存相关方法的综合性管理办法。整体结构严密且合理。

2) 使用方式灵活

首先针对目前救助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以及违法违规现象, 档案管理办法能够很有效的保障救助人员的基本权益, 避免了大量救助工作中会对救助人员的权益产生危害及影响的事件发生。同时, 救助管理的救助对象结构较为复杂, 在年龄结构、地区结构、身体结构、周期结构各个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对不同类别的救助对象需要实施不同内容的档案管理办法, 因此档案管理办法中的归档条件灵活实用, 能够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提高档案的归档效率, 处理救助对象结构而引发的复杂问题。

3、救助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的重要意义

1) 统一档案标准

经上文所述, 在进行乞讨流浪人员救助的前期阶段, 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以及归档范围不明确,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救助工作。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明确了档案的范围以及规范, 在提升救助效率的同时, 推动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发展, 对国家民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丰富国家档案库存

在当期的大数据环境下, 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也是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建设的主要依据, 对现代民生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 是未来国家在对民政工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重要的数据依据。救助档案管理办法的推行与实施, 有效的丰富并提升了国家民生档案的库存量, 为民生发展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保障。

三、总结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流浪乞讨这类的不平衡现象愈发严重, 国家针对该现象也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其不仅提高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整体效率, 同时丰富了国家在民生档案方面的库存资源, 是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国家民生工作发展的重要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汤秀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视角下的社会治安防控[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52-60.

[2]何文丽.规范救助工作丰富民生档案——解读《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J].中国档案, 2015, 02:34-35.

[3]雷敏.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困境及对策[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3, 09:34-38.

上一篇:门市开业祝福语下一篇:对职业学校引入企业文化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