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达芬奇密码》读图像的认识

2024-07-07

读《达芬奇密码》读图像的认识(通用2篇)

篇1:读《达芬奇密码》读图像的认识

读《达芬奇密码》读图像的认识

图像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图像也是一种语言符号,作为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图像是一个物质对象、一种形象或一种可感知的声音代替了另一种缺失的或是不可感知的事物,或是用于唤起思维,或是用于与其他符号相结合,以实现一种活动为目地,来代替某种东西。图像一般是由自然界的某种东西演变过来的,由物象到心像再到表象的一个过程。

图像是时代的赋予,是当时的象征,我们要想去读懂图像,就要去了解它相关的一些历史文化,提高受众的自身文化,这样才能知道图像所表现的视觉感受不仅是表面我们所看见的还有更深的寓意,这样更有利于受众去理解这种语言符号,有利于图像的传播。图像的传播还要依赖于这种语言符号的不断的复制,要让大众知道,而不是让少数人知道,这样才有价值。

对于同一张图片,我们也可能有不一样的看法和见解,毕竟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就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对于多数的图片,我们都会形成共识,因为它们基本都是从自然界的某个样式演化过来的。为了便于交流和传播我们会人为的制定了一些语言符号。

下面就让我们解读一下《达芬奇密码》中的相关图片,这部电影中是怎么描述的。

在《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中,教堂图像语言既是一种最古老的语言,又是一种永远最新的语言,它具有语言的指涉性、象征性和类比性等特征。此电影主要是以哈佛宗教图像学教授罗伯特·兰顿和法国美女密码专家苏菲·奈芙对卢浮宫馆长雅克·索尼埃死前留下的五芒星图片及一段文字进行破解为线索,一步步展开剧情的。

在《达芬奇密码》中的第一个场景,卢浮宫馆长索尼埃临死前将自己布置成《维特鲁威人》的形状,暗示了达芬奇与隐修会的关系,并在自己的身上用鲜血画出五芒星的图片,又为罗伯特·兰顿破解拱顶石的秘密提供了线索。五芒星实际上代表了维纳斯,是圣女与女神的象征,是神圣的女性符号。留下的那段文字也是非波那契文字,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不然平常人是看不懂其真正的含义的。如果我们对达芬奇的绘画和宗教历史不了解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画面传递了我们什么信息,我们只能看到它最基本的含义,是一个几何图形,所以主人公是哈佛大学研究宗教图片的罗伯特·兰顿教授去帮助探究图片的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这告诉我们作为受众也是要有要求的,要了解相关图片的历史。

接着他们找到了雅克·索尼埃留给苏菲的带有白色鸢尾花的钥匙,鸢尾花是郇山隐修会的象征。莺尾被视为法兰西王国的国花。是因为相传法兰西王国第一个王朝的国王克洛维在受洗礼时,上帝送给他一件礼物,就是鸢尾。在法国,鸢尾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鸢尾在古埃及代表了“力量”与“雄辩”。而以色列人则普遍认为黄色鸢尾是“黄金”的象征,故有种植鸢尾的风俗,即盼望能为来世带来财富。莫奈在吉维尼的花园中也植有鸢尾;并以它为主题,在画布上留下充满自然生机律动的鸢尾花景象。缤纷多彩的鸢尾各代表不同的含意。白色鸢尾代表纯真,黄色表示友谊永固、热情开朗,蓝色是赞赏对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紫色则寓意爱意与吉祥。这是它隐含的寓意。

篇2:读《达芬奇密码》读图像的认识

说起推理小说大师,就不得不提美国畅销小说作家丹·布朗,这位父亲是大学知名数学教授、母亲是宗教音乐师的推理小说大师让科学与宗教这两个“截然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信仰成为他创作的主题”(引自百度百科名片介绍)。他那几乎快节奏的几乎让读者完全来不及思考的一个有一个的悬疑推理让我在读他的作品时不仅大呼过瘾!《达芬奇密码》(《The Davinci Code 》)是他的第四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同样是我的第一本读到的他的作品,这本书让我读了3次外加一部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这本推理小说讲述了美国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在巴黎出差时,在接受卢浮宫馆长邀请前去小坐时,却意外被法国警察告知馆长已死并要他接受调查。之后就被卷进了一个关于圣杯和达芬奇密码的解密活动之中,之后兰登经便和馆长的孙女索菲历层层考验去揭秘历史,解密历史,去接近一个极其隐秘的基督教组织——郇山隐修会,这个拥有艾萨克·牛顿、达芬奇等等历史名人作为会员的基督教组织数一直守护的秘密也是兰登需要解开的秘密。从巴黎到伦敦,在各地教堂穿梭,最终发现自己所要寻找的秘密就在卢浮宫前面的小金子塔里。而达芬奇密码也在解密途中被揭示,那就是——A P P L E。

布朗利用自己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密码学知识让读者在接受他那近乎天衣无缝的推理的同时更让读者接受了一次历史和密码学知识的洗礼。读这本书常常会让我有种自己忍不住去检查它所说的细节是否是真实的,特别是关于《蒙娜丽莎》的那段推理,让我不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怀疑,看完布朗的推理,你仿佛觉得那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幅油画,更是一个隐秘符号的有机结合体,读完你也会对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感到释然吧!这种小说与现实的错乱,如果不是理智的约束,有时候不禁会让人相信,那不再是一部小说,仿佛那就是历史的真相,而历史课本上的东西仿佛是在欺骗3岁的孩子而已。

布朗推理小说情节发展的速度惊人的,没有长篇大论,没有计划之说,更别提前期准备,通常都是在主角毫无准备的时候就已被拉入解密行动之中。《达芬奇密码》中兰登用了24小时解密,而在布朗最新的小说《失落的密符》兰登仅用了12小时,一个夜晚,等到黎明之时,兰登应经在和女主角在国会大楼的阁楼里看初升的太阳了。情节发展之迅速是很多推理小说更不及的,我想这是不是受了美国快餐文化的影响呢?

上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下一篇:公路工程项目部周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