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2024-07-23

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在刚刚过去的XX-XX年的第一学期里,在我们香坊区教育局和进修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注下,我们116中学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我们看到了教师继续学习和培训所带来的可喜的成果

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他们改进了教育教学方法;无论班主任还是课任教师,他们都拓宽了教育教学渠道,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提高了教师事业心和职业道德精神。一大批年轻教师的学习欲望得意提升,教学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有相当一批教师的课在区里乃至在市里展示。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促进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本学期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的成绩较为明显:我们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参与学习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和认识更加端正了;教师继续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形式也力求多样;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使我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充分调动了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由校长任组长,主抓教学的副校长牵头,教导处具体实施继续教育工作,确保了继续教育工作常年不断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每月一次的教师讲坛活动是我们116中学最具特色的工作之一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五,推出一节质量高,有特色,对其他教师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学科展示课。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同时各位领导也悉数到场。上课期间进行录像和拍照,作为可贵的教学资料进行珍藏。可见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听完课后,上课教师谈自己这节课的构思与设计。除了本学科的教师评课外,其他教师也有机会畅谈自己的想法,谈自己听完课后的感受。

这项工作已连续不断的进行了一个学期。现在看来效果非常明显,因为他大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钻研教学、投身课改的积极性。我们准备在下学期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让大家主动报名,广泛参与,而不是领导指派,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登上神圣的教师讲坛上来。

本学期共进行了七期教师讲坛活动。10为教师进行了展示。具体是:有5位教师登上教师讲坛进行了优质课的展示;三位英语教师畅谈了参加英语组组织的探究课活动的感受;一位从新加坡进修回来的英语种子教师谈了在海外学习的心得;一位历史教师进行了百家讲坛的讲座:题目是:“幸福从何而来”

三。我们116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另一特色工作即:每天两节的抽签课活动常年雷打不动。它促进了广大教师的规范化课堂教学。

每天两节课由教学校长牵头,教导处主任参与听课。每天早晨上课前公布上课教师。要求没课的本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听完课后马上进行评课。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每天的课都要认真去备,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

四。每月我们对全员教师进行一次新课程,新理念的培训或优秀教师的教育叙事、典型案例的的讲座。

本学期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岗位大练兵手册上的内容。学习后书写了心得和感受。通过学习,使每位教师牢固树立了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提高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了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及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水平都不同程度得以提升。

五。强化新技术的培训。

我们学校不定期的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切实加强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能力的培训。每位任课教师都达到了学校的基本要求,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加强教研教改,强化教研组的团队引领作用。

我们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倡导教学研讨,认真探索课改的新路子,使我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本学期10 月份我校英语组自发组织了“英语课堂模式探究课”活动。12位教师参与了此项活动。校领导非常高兴也非常重视,为此项活动大开方便之门。全体英语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本次活动受到了市区教研员老师的高度重视。市区四位教研员全员到场听课。评课时对上课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对英语教研组的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彭茹教研员在六、七年级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了116中汇报专场。主题是“教研组建设助推个体成长”。同时,这项活动还推出了多位英语教师到全区展示,可谓成果卓着。通过这次探究课活动,提升了教研组的组织研讨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助推了我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使之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总之,我们116中学本学期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培训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刚刚结束的香坊区教育局及进修校组织的岗位大练兵中期推进会上获得了优秀学校称号。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回一直不懈努力,进一步把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推向深入。

篇2: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1、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A.50年代以后

B.60年代以后

C.70年代以后

D.80年代以后

2、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有极大的关系。

A.设计

B.安排

C.认识

D.设想

3、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社会本位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4、最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5、在集体发展的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A.集体形成初始阶段

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

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D.健全班集体形成时期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7、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8、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

A.实践能力

B.健康的体魄

C.高尚的道德

D.创新精神

9、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前提

C.任务

D.途径

10、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高等

D.成人

11、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做到上课不再迟到。可是冬天天一冷,小明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致又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提高()水平人手。

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3、文艺复兴后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

A.行为主义

B.科学主义

C.经验主义

D.人文主义

14、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知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1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个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教育

C.社会活动

D.环境

17、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

18、由于影响课程计划的因素有许多,因此,相对比较全面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

A.授受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依附

2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21、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E.制度成分

22、教师的地位应包括()。

A.社会地位

B.学校地位

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23、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24、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A.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B.研究学生集体的传统

C.研究学生个体的需要

D.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E.研究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5、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明了()。

A.发展方向

B.发展原则

C.发展结果

D.发展速度

E.发展阶段

2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为()。

A.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B.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C.改变人们的科技价值观

D.具有科学研究功能

E.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27、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

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

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

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健康的体育观念28、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有()。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E.教育阶段化

29、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从产生与兴起的历史背景看,主要与()因素有关。

A.社会主义思潮

B.国家主义思潮

C.民族主义思潮

D.科学技术的发展

E.案教改革

30、探究研讨法突出的教学特点表现在()。

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

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D.鼓励学生的语育表达

E.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和教科书。

32、______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33、汉武帝以后,采纳了______提出的“______”的建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4、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______和充分______。

35、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______的基础上,这是以______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36、我国在西周以后建立了典型的______的官学体系,并有了“______”与“______”之分,形成了以______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37、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_____。

38、______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9、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看,_____和_____在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40、19世纪中叶,英国教

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______为核心。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41、赫尔巴特的《大教学论》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发展起来了。

()

42、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信息传输过程。()

43、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

44、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并不重要。()

45、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年级。()

46、童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47、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48、巩固知识就是把知识保存在头脑里。()

49、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骑士学校。()

50、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宣扬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51、班级民主管理

52、美育

53、年龄特征

54、教学模式

55、国家课程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6、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如何?

57、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特点。

58、学生有哪些本质属性?

59、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题(共10分)

60、结合教学实际说明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61、某老师在《赠汪伦》的教学中,老师组织了一场“表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赠汪伦》一课,大家有没有兴趣表演李白和汪伦离别时的情况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并有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他们模仿4-m.的模样,用手捞胡子,边念《赠汪伦》的诗。这种新奇的表演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津津乐道地看着。后来又有一组的同学上台表演,他们想起了唱古时候离别时候的歌,可是又都不太想的起来,这时老师提醒道,我们可以唱自己知道的歌。歌曲便在教室上空飞扬。

篇3: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进展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广泛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借助技术优势重构教学过程和教育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信息化大背景下重构教育系统的过程, 其核心是现代教与学理念的践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特征,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有赖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正如曾任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所说:“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 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 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就是凸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师知能结构中的地位、加大教育技术类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实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数字化的过程。

传统教师教育课程长期以来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近年来, 随着国内教师教育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人们对教师教育应该“教什么”的问题逐渐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 逐步重视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在舒尔曼学科教学法知识 (PedagogicalContent Knowledge, 即PCK) 分析框架的基础上, ICT被作为一种活跃的因素考虑进来, 美国密歇根大学米什拉 (Mishra, P.) 和科勒 (Koehler, M.) 于2005年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Content Knowledge, 即TPACK) 框架, 凸显了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学习知能结构的核心。TPACK已经成为国内教师教育者重新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和内容体系的重要理论框架, 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在国家政策和实践层面得到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视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国家在诸多文件中均十分强调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并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中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模块。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对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 (含幼儿园) 教师的新一轮提升培训,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并于2014年相继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试行) 》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 (试行) 》, 专门用于指导中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实践。

综上所述, 我国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在以TPACK框架为核心的理论研究指导下, 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文件逐步确立了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技术类课程在当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并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系列行动计划将其落到实处。

●教师教育手段信息化进展

教师教育信息化不但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还要在各类教师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以创新教师教育模式、破解制约教师教育质量的难题, 进而增强教师教育的实效性。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大致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 即以广播电视系统和网络课程为主要手段的知识传输模式、以基于WEB2.0技术的个人学习空间 (如博客、SNS等) 为主要手段的知识共享模式和以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主要手段的协作知识建构模式。随着对教师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入研究和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育方式的不断丰富, 这三种基本模式正走向以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主要形式、以网络远程培训为重要支撑、以个人学习空间为重要补充的融合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人类学家莱芙 (Lave, J.) 和温格 (Wenger, E.) 提出的情境学习理论和舍恩 (Schon, D.) 提出的反思性实践者理论的合流, 为研究教师专业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教师教学反思 (TeachingReflection) 、教师实践社区 (CommunityofPractice) 的研究逐渐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基于网络技术建立的虚拟网络研修社区成为教师教育手段信息化的核心研究领域。本世纪初, 兴起于美国、以大学与中小学有效合作为主要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简称PDS) ”在国内受到重视, 基于“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的多年探索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混合式专业发展学校 (B-PDS) 成为教师教育手段信息化发展的新亮点。此外, 和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的“磨课”研修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课例研究 (Lesson Study) ”正由日本走向世界, 我国教育者早期将两者结合逐步探索出了教师行动教育模式, 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实践孕育创新’项目”探索完善的“技术支持的课例研究”成为它在中国的新发展。笔者根据最新相关研究认为, 有效教师专业学校项目应当具有以校为本、基于实践共同体、深入学科教学、教研训有机结合、注重实践反思、有效依托外部资源等特点;ICT支持教师专业学习的主要干预策略包括核心要素和关键措施两部分, 核心元素包括虚拟实践社区、教学案例资源包、在线课程材料、在线导师和互助同伴等, 主要措施包括提供执教者与案例学习者的互动、建立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专业学习嵌入教师日常工作、采用生成性的学习资源开发策略、注重面对面和在线学习的混合等。

基于对教师教育手段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深入, 我国教师教育在国家政策层面也更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教师教育手段信息化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研究领域, 逐渐形成了技术支持知识传输、技术支持知识共享和技术支持知识建构三种基本模式, 目前正走向以知识建构模式为核心、以知识传输模式为支撑、以知识共享模式为补充的全面融合发展阶段, 网络研修社区、混合专业发展学校、技术支持的课例研究正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手段信息化领域的重要探索方向, 受到国家政策与实践层面的高度重视。

●教师教育管理信息化进展

教师教育管理信息化就是在教师教育资源、人员和过程管理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整合教师教育优质资源、提升教师教育服务水平、优化教师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随着教师教育者对教师教育规律的深入认识和对教师教育模式变革创新实践的探索, 逐渐认识到实现教师教育资源共建、教师自主选学和学分互认等机制是破解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难题的关键。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措施有建立教师教育共享联盟和公共资源流通平台。在2013年, 教育部启动实施了“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计划”, 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建设350门左右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年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教育部发起实施了“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 有效地推动了“草根”阶层参与教师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自主选学主要包括培训项目招标制度、课程遴选机制和教师选课制度, 教师教育学分制度主要包括学分银行、学分互认、学分转化等关键技术。目前, 我国在“国培计划”、“能力提升工程”中均已广泛采用培训项目招标制度, 在其他方面也在积极探索。随着教师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国家政策层面也开始重视和强调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例如,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 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 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 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 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 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 (职称) 聘任的必备条件, 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 登记教师参训学时学分, 加强学员选派管理, 建立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 对培训经费使用等进行全程监控, 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篇4: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一、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1.全面部署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召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经验交流现场会。启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用”示范区建设。

2.努力推进教师编制待遇向农村倾斜。印发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探索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农村学校编制。全力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落实工作,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3.创新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做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推动地方通过在学免费、上岗退费等方式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为就业导向的教师培养新机制。整合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继续实施和改革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增加体音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招聘补充数量。推动地方出台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定向培养和补充高素质农村幼儿园教师,推进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工作。

4.抓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作。深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加大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专兼职体育、美育教师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比例。着力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的整体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

二、深化教师工作综合改革,

着力破解教师队伍治理体制机制障碍

5.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意见》,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教师招聘制度。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命题改革。

6.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启动中职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研制中职教师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将教授、副教授评审权下放到具备条件的高校。研制推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意见。

7.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加强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领域44项试点的指导工作。推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45类示范项目,探索顶层推动与基层首创相结合的全新路径,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启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专项研究。

三、变革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8.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分类推进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新机制。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规范和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研制“国培计划”改革方案。启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校长培训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中小学教师校长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建立教师校长常态化研修制度。扩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研制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政策。

9.健全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研制《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健全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涵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加强教师企业实践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教师培训,支持职业院校自主选聘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完善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制度,继续实施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和出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改革,创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10.创新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模式。大力推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重点提高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研制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各高校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推广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产学研践习制度,探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新机制。

11.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能力。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重视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四、创新教师工作管理模式,

推进教师队伍治理能力现代化

12.加速推进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基本建成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师管理效率和水平。继续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建设推广优质教师教育MOOC课程。启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形成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大幅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13.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工作。出台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颁布中小学教师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价标准。研制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课程标准。启动研制高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五、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14.深入推进中小学师德建设。推动落实《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15.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针对高校教师师德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出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见。

16.做好优秀教师表彰宣传工作。做好201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项目表彰年的评选奖励工作,探索建立国家级教师荣誉制度。统筹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表彰工作。打造师德宣传新模式新机制,组织创作反映新时期教师新形象的文艺作品,深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优秀教师的宣传。组织好第30个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

篇5: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2.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D)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嚣与批改D.学生成绩与检查评定

4.(B)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 础教育课程体系。

A.1999B.2001C.2002D.2003

5.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D)。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

【解析】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无论以何种理由妨碍公民行使其受教育权,都难逃侵犯他人基本权利之嫌疑。

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

【解析】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搞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A)。

A.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9.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B)。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10.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B)。

A.系统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

【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12.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B)。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解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学记》认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的主张。

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

15.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A.保罗·朗格朗B.罗杰斯C.索尔蒂斯D.布鲁纳

16.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B)。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

1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C)。

A.自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

18.学生小明的语文、化学、英语成绩一般,但几何成绩很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小明具备较高的(A)。

A.视觉一空间智力B.人际智力C.语言智力D.音乐智力

19.“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D)。

A.再认B.有意再现C.直接再现D.间接再现

【解析】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20.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A)。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

【解析】激情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21.学生由于觉得某个教师很有魅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C)。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势效应

2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D)。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

23.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际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B)。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24.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B)。

A.概念B.命题C.表象D.图式

25.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第一阶段是(B)。

A.联结阶段B.认知阶段C.自动化阶段D.熟练阶段

【解析】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和熟练阶段。

26.影响迁移的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B)。

A.学习方法B.学习定势C.学习时间D.学习内容

【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多种,如年龄、智力等;但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三种,即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定势。

27.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A)。

A.建构学习论B.结构学习沦C.认识学习论D.联结学习论

2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A)。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29.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C)。

A.复习策略B.群体策略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

30.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A)。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平等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相互促进_的关系。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_杜威_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 _儿童中心论_。

3.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是_凯洛夫_。

4._裴斯泰洛齐_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5.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_谈话法_。

6._科尔伯格_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7.情绪中既包含有_认知_成分,也包含有_生理_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8._时间_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9.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_财政拨款_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_青年期_。

1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_提问__、_析疑_和预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怎样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2)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3)进行组块化编码。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4)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笨猪”“死脑子”等语就脱口而出。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然而他教育后的班级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的学生并没减少,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原因有三个:

(1)“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随地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2)“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地“管、卡、压”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3)“心教”不诚。教育应该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转化成给学生惩罚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学不久,赵老师发现杨明同学有许多毛病。赵老师心想,像杨明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赵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明很不好意思地找到赵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赵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明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

案例中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赵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

从德育方面来看,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以及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篇6: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强化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

B.潜能

C.知识

D.意识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page] 6.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书”与“育人”是()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憋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page] 12.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D.兼有BC两种型

13.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14.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6.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A.多样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8.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page] 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

C.在复式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9.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A.第斯多惠

B.瓦根舍因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C.赫尔巴特

D.韦特海默

20.“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个人活动

D.小组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0分)

21.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____课程。

22.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____。

23.主题班会应以____为主,教师不能包办。

24.素质教育的核心是____。

25.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____、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6.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____的发展。

27.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果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统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___。

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____的关系。

29.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制度叫____。

30.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法国教育家是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5分.共15分)

3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page] 3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33.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4.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35.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

36.教师无需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要掌握专业内的知识就可以了。()

37.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8.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重点关注的对象应是先进生和后进生。()

39.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

40.国外有人统计调查了某家族的八代l36名成员,发现其中50名都是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41、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中,教师从哪些方面着手?

42、简述中学德育的意义。

43、简述制定中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44、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五、论述题(6分)

45、试述因材施教原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六、案例分析题(9分)

46.王老师是一位青年班主任,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然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的学生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现象,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page] 1.D 【解析】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B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B 【解析】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4.D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6.D 【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7.D 【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

8.A 【解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D 【解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教书与育人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10.D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它要求教师正确对待个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而不能打击个别学生的积极性和独创性。

11.C 【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使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2.A 【解析】权威型的教师有很强的教学责任心,但教育方法简单,不讲求教学方式,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学生对教师只能是听取和服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表面畏服,背后抗拒,处于被动地位。

13.C 【解析】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page] 14.C 【解析】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15.B 【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鱼”指直接给他现成的鱼,而“渔”则指捕鱼的方法。教给学生方法,让他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标,效果会更好。

16.A 【解析】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一定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是个体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就人的发展而言,其认知发展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

17.A 【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8.C 【解析】所谓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时空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相对单式教学,复式教学情景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强。目前复式教学主要用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等地。

19.B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提出了“范例教学法”。

20.D 【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是在教师或辅导员的指导下,以自愿结合原则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小组,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和培养专门人才。

二、填空题

21.实践性

22.四书五经

23.学生

24.培养创新能力

25.修辞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26.心理

27.班主任工作总结

28.促进

29.学校教育制度

30.卢梭[page]

三、判断题

31.× 【解析】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32.× 【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与艺术教育并不是等同的。

33.√ 【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34.× 【解析】在新课程条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实际上,课程资源非常广泛,既包括校内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

35.√ 【解析】

(1)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而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36.× 【解析】现代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主要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科学技术呈现出综合发展的趋势;当代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质疑意识增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37.√ 【解析】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

(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38.× 【解析】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多数,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互相争斗的焦点。因此,对中等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中等生自己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进步,班主任一定要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给予足够的重视。既要抓两头,又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实现班级工作的良性循环。

39.× 【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0.× 【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决定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page]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应本着信任、理解与尊重的态度,认真调研,了解班级成员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在班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能热心为集体服务、能团结同学、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班干部。

(2)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要鼓励积极分子独立开展工作,因为独立开展工作是发挥其最大积极性和最大潜力的前提,这样可以加强其与同学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因为他们的经验毕竟还非常有限,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创造机会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42.【答案要点】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3.【答案要点】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学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学教育目的的内涵也不尽相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中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的身心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中学教育要适应并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中学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每个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都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可能是明确的,可以用文字或语言明晰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较为模糊的、笼统的,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指导着具体工作。

44.【答案要点】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充分的、足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的知识、人物或事件,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与指导。[page](3)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并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也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组织的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五、论述题

45.【答案要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2)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与才能相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46.【答案要点】王老师的班级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王老师并没有以身作则,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求教师的思想进步、品德高尚、遵纪守法、工作认真,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境界。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的品行应该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page] 教育学生时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教师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篇7: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预测一(填空题)

填空题

1.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__。

2.在北京大学改革中,蔡元培贯彻了“_______、_______”的办学原则。

3.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_______和_______,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4.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_______与_______的综合表现。

5.________ 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6.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是受潜意识_______驱动的,_______决定个人今后的命运。

8.从生理方面来看,身体的发展基本是按照“从_______向_______”、“从_______部位向_______ 方向”发展的过程。

9.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_______知识和_______知识。

10.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参考答案

1.癸卯学制2.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3.监督 调节4.态度 情感5.行为塑造6.认知内驱力7.本能 幼年生活经验8.头部 四肢 中心 边缘9.陈述性 程序性10.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山西教师招聘网山西教师招聘 中公山西教师考试网

篇8:中学教师201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深入贯彻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筹备召开世界语言大会。提升师生汉字书写能力和学校书法教育水平。加强对各地城市和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督导。开展对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开展语言普查与国情调查。推进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与语言文字智库。完善语言文字立法和规范标准修订工作, 印发《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 研究制订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修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国家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 帮助边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加快全国学生、教师等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部署和应用。加快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 提高公共教育装备服务水平。

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坚决查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成为提案新热点

截止2014年3月7日,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875件。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共有提案1484件, 其中涉及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的提案606件, 占总提案的12.2%, 主要建议有:加强德育工作, 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执行城乡统一的教师配置标准;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 支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改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与经费监管制度, 加快构建国家科技信息共享系统,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 (中国教育报)

浙江省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系统环境

3月12日, 浙江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提出,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全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省纪委三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 坚持从严治党, 切实改进作风, 强化纠风治乱, 坚决惩处腐败,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和任务, 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系统环境, 为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浙江省教育厅网站)

江苏终身教育新政———“学分银行”可兑学历

日前, 江苏省教育厅印发《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 (试行) 》, 正式建立“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江苏常住居民及外来人员, 可将存储在学分银行账户里的学分“兑换”成相应学历。办法规定, 学分银行提供学分认定、记录和转换, 以及学习咨询、学分查询、出具学分证明等服务。学分包括学历教育学分和非学历教育学分, 学历教育学分分为研究生课程学分、本科课程学分和专科课程学分。根据办法, 学习者通过3种方式获得的学分, 可经学分银行认定记录为对应的学历教育课程学分:取得国家认定的普通高校或成人高校学籍后, 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课程学分;通过高等教学自学考试获得的课程学分;在其他高等学历教育机构取得学籍后, 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课程学分。 (中国教育报)

陕西校长、教师交流“学校人”变“系统人”

近日, 陕西省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 提出今年将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吸引优秀校长教师到薄弱校和农村校交流轮岗, 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陕西将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通过政策要求和激励措施, 吸引优秀校长教师到薄弱校、农村校任教, 争取用3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禁止教师无序流动。同时, 抓好义务教育全员培训、骨干提升, 大力培养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 实现人人有发展、校校有名师。 (中国教育报)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系统推行热点问题“挂号销号”制度

2014年3月中旬, 衢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广泛推行热点问题“挂号”“销号”管理制度。一是查找问题挂号登记。通过网络监督、电话调查、校长接待日、教师家访等形式查找问题, 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归类汇总。二是解决问题勾号归档。对于目前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 要马上制订方案, 立时进行整改, 确保取得实效。对于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要着力解决、重点解决。对挂号整改的问题, 采取多种办法, 集中力量解决。三是复杂问题留号整改。对一些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建立整改落实协调联动机制, 成立专项小组, 实行上下联动、左右互动, 整合资源、综合治理, 并及时向群众通报整改进展情况, 做到问题不解决不销号。四是落实问题销号从严。 (浙江省教育厅网站)

浙江省嘉兴市四项机制加强师德建设

一是建立政策引导机制。出台《嘉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自查工作。二是建立师德培训机制。将师德培训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之中, 将师德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内容之一, 各类培训须修满一定的师德培训学分。三是建立楷模示范机制。多条线多渠道肯定各类师德楷模的工作, 在全市范围选拔优秀教师组成师德先进事迹报告团, 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师德榜样。四是建立师德考核机制。落实《关于进一步制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办班及校外兼课等行为的意见》精神, 将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结合起来, 坚决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浙江省平湖教育网站)

美国教育部提出“双重考试”方案

美国教育部近日发布公告, 将允许各州自行决定是否暂停一些数学、英语或其他语言课的考试, 并提出“弹性的双重考试”方案, 让符合条件的州可选择自己制订的考试或是采用联邦统一的考试, 也可以选择自己州内的考试取代部分或全部的统一科目考试。目前许多学校认为这个弹性方案是值得尝试的, 因为其结果可用来评估哪一种学习成效的评量方式最适宜, 同时能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和学校业务的负担。各州都正在思考如何回应这个弹性方案。目前预估在能选择的情况下, 许多学生应该会选择只考统一考试, 而不用负担两种考试。 (《上海教育》)

俄罗斯2015年起高考增设外语口语

据俄新社报道, 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监察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宣布, 外语口语技能测试将于2015年起正式加入到国家统一考试中。并且, 从2020年起, 俄罗斯将把外语考试归入国家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中。

上一篇:兄弟,我想你了作文下一篇:施工前的资料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