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完善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

2024-07-05

我国将完善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共2篇)

篇1:我国将完善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衔接,是当前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人才工作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中社会保险衔接办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人才流动 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才流动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权威专家指出,社会保险关系的顺利转移与妥善接续是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在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两者无论是在制度模式上、调整机制上,还是在待遇水平上都不尽相同,

各类人才在保险制度不同的单位之间流动,如果不能恰当地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流动人员的切身利益,使他们产生后顾之忧,进而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

专家认为,必须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使各类人才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保持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权益。完善流动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衔接办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综合平衡;要有前瞻性。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充分起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作用。

来源:新华社

篇2: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

【适用范围】参保两种以上方可转换

《办法》规定:

对于我国现行的三类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职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农保”) 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居保”) , 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 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 在跨地区转移时, 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

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 《办法》适用于尚处于缴费期、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已经退休或者按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 不需要重新计算待遇, 因此不适用《办法》。

《办法》所指的衔接转换主要针对三种情况:职保转为新农保或城居保;新农保或城居保转为职保;新农保和城居保互转。

【转换条件】缴费是否满15年为界线

《办法》规定:

参加职保缴费年限满15年 (含依据有关规定延长缴费年限) 的, 可以申请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 可以申请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解读:

人社部表示, 这主要是考虑:职保、新农保、城居保制度都规定缴费年限满15年为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而职保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

因此, 规定只要满足参加职保的缴费年限, 无论在新农保或城居保缴费多长时间, 都可以转入职保合并计算待遇,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 同时引导参保人员长期参保、持续缴费;而对由于各种原因在职保缴费不足15年的,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由后者发挥“兜底”功能, 也避免因职保缴费年限不足而造成参保人员的权益损失。

【转移额度】只转个人账户不转统筹基金

《办法》规定:

衔接转换要将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随同转移。但人社部特别说明, 由于三类保险制度上的差别, 职保向新农保或城居保转移, 不转移职保统筹基金。

解读:

目前我国三类养老保险制度中, 只有职保分为统筹和个人账户。

人社部表示, 第一, 统筹基金是国家对职保制度的专门安排, 基本功能是保障职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新农保、城居保制度中没有这一安排, 而另外安排了政府全额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如果职保向新农保或城居保单向转移统筹基金, 会导致各项制度资金安排上的不平衡。

第二, 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性质不同, 不属于个人所有。在职保制度内跨地区转移规定要划转12%的统筹基金, 是为了适当平衡不同地区之间职保基金的负担, 并不直接体现为参保人员的个人权益;参保人员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不转移统筹基金, 也不影响其个人权益。

【缴费年限】转出职保缴费年限可累加

《办法》规定:

参保人员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其参加职保的缴费年限, 可合并累加计算为新农保或城居保的缴费年限。参保人员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 其参加新农保、城居保的缴费年限不折算为职保缴费年限。

解读:

人社部表示, 这样规定的基本背景是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间的缴费水平差异很大, 一般达到十倍、甚至几十倍。

鉴于新农保、城居保转入职保后, 其原缴费年限即使折算也对其养老金的计发影响很小, 而且个人账户全额转移相对于缴费年限折算对参保人员更有利, 因此规定不予折算。

但对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的参保人员, 为了避免出现参加职保、新农保、城居保均不满15年而享受不到待遇的情况, 规定其各项制度的缴费年限可以合并累加计算, 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的权益。

【特别提醒】重复参保缴费要退还本人

《办法》规定:

参保人员重复参加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的, 若在同一年度内出现重复参保缴费的, 清退新农保或城居保重复时段缴费, 并将个人缴费相应金额退还本人。

解读:

由于缺乏衔接转换, 目前我国重复参保现象较多。国家审计署今年8月的社保审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底, 我国有112.42万人重复参加三类养老保险, 9.27万人重复领取养老金6845.29万元。

人社部表示, 我国的社保制度设计、运行不允许重复参保。重复参保主要有几个因素:不同制度的实施强度不同, 就业人员参加职保属于法定权利和义务, 而参加新农保、城居保目前遵循的是自愿原则;参保缴费的具体规定也不同, 如职保为按月缴费, 新农保、城居保为按年缴费。这些都使得重复参保难以避免。

对此, 《办法》规定对于重复参保的, 优先保留待遇水平较高的职保关系, 并将重复参保时段的新农保或城居保个人缴费退还本人, 尽可能减少相关人员由此带来的额外缴费负担。

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要点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职保、新农保、城居保中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

●在某一种制度中跨地区转移的参保人员, 应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不适用本《办法》。

●《办法》适用于尚处于缴费期、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员。

●已按国家规定领取各制度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 由于不需要重新计算待遇, 因此不适用本《办法》。

三类转换

●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

参加职保和新农保或城居保人员, 达到职保法定退休年龄 (含待遇领取年龄) 后, 职保缴费年限满15年 (含依据有关规定延长缴费) 的, 可以申请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 按照职保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 可以申请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待达到新农保或城居保规定的领取条件时, 按照新农保或城居保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新农保或城居保跨区衔接

参加新农保或城居保人员, 在缴费期间因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办理新农保和城居保衔接手续的, 可在迁入地申请实时办理。

退休前一并申请

主要对象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参保人员

《办法》规定, 参保者应在确定养老保险待遇之前的“最后时点”申请转移衔接, 而不是采取“随走随转”的实时衔接方式。也就是说, 无论参保者的养老险改变过几次, 都不用着急办理转接, 要到最后退休时再一并申请办理。

说明指出, 这主要是考虑在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之间衔接的主要对象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参保人员,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可能多次流动就业, “随走随转”的实时衔接方式会导致社会保险关系的反复变化, 增加参保人员的事务负担, 也容易损失养老保险权益。

办理流程

●申请

由参保人员本人向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书面申请。

●审核

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并审核参保人员书面申请, 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 在15个工作日内, 向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出联系函, 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制度衔接条件的, 向申请人作出说明。

●办理

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在接到联系函的15个工作日内, 完成制度衔接的各项手续。

●办结

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在收到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移的资金后, 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 并将情况及时通知参保人员。

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缴纳比例:企业缴20%, 职工缴8%。

●账户管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领取条件: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男性职工60周岁, 女性干部55周岁, 女性工人50周岁) , 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 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 全国参保人数2.8亿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实施时间:2009年试点, 2020年前实现全覆盖。

●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缴费方式: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 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 全国共计3.58亿人参加新农保。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实施时间:2011年7月试点, 2012年实现全覆盖。

●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 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缴费方式:居民缴费、政府补贴。

●享受待遇:参保居民年满60周岁, 可按月领取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内的养老金。已年满60周岁、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 不用缴费, 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 27个省份试点, 覆盖面约为60%。

上一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下一篇:便利店促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