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旅游范文

2024-06-20

世界地理旅游范文(精选6篇)

篇1:世界地理旅游范文

亚太地区旅游发展简述

秦佳丽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也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旅游本身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再像以前只是在小范围区域里进行近距离旅游活动;而是发展到跨国,跨区域的远距离旅游活动。然而不同类型的人有着不同的旅游需求,所选的旅游地也不同。亚太地区各国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中国、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的入境游都得到快速发展,其规模无论是从收入上还是人数上都在不断增长。亚太地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旅游者的热爱。

关键词:亚太地区旅游

一、概述

国际旅游市场是由世界旅游组织根据旅游客源特征来划分的。总共有六大旅游市场:欧洲旅游市场、美洲旅游市场、亚太平洋旅游市场、中东旅游市场、南亚旅游市场。我们所说的亚太地区就是东亚太平洋地区。亚太地区包括东亚的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南亚地区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在这六大旅游区域里,欧洲由于旅游业发展较早,旅游在各方面都以成熟,所以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市场。然而近几年由于亚太地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已逐步超过美洲旅游区,进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接待市场。

亚太地区旅游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因为有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首先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亚太地区除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为经济发达国家,新加坡、韩国为新兴工业国家,其余大多为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亚太地区一直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

二、特征

在世界旅游业处于蓬勃发展的当今, 在亚太地区, 以“ 四小龙” 为先导, 积极发展国际 旅游业, 使本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 最富有活力的旅游区之一。目前已形成从日

本—朝鲜半岛(主要为南朝鲜)—我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澳门—东盟(含大洋

洲)—泰国、印度为主体的大弧形的旅游热带, 这是世界上最长、最宽;自然和人文旅游 资源最丰富的一条国际旅游热带;在地理纬度上兼容各种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 带, 因此, 亚太地区对国际旅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第一,亚洲“四小龙”在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中腾飞最快,在亚太国际旅游中起着先导和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亚太地区地理条件的特征为多半岛,岛屿和岛屿群体;两岸线迂回曲折又漫长;已开发的港口和具有开发潜力的港口不乏其树、多海湾、沙滩、岩礁,且大海辽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完全可以满足现代旅游中的“海洋热”。

第三,亚太地区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多层次和作用多功能化,并且以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专题旅游取胜。

第四,亚太地区的旅游动因和形式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从传统的观光、娱乐型向兴趣型、发展型转化;从消极型、单纯型向积极型、多功能型转化;从旅游消费行为从计划化向即兴化、随意化转化;而游客团体型也向散客型、个体化转化。

第五,从旅游的流向来分析,具有以亚太地区区域内内循环为主体的特点,区域性旅游的势头正在日益加强。

三、基本情况

世界旅游业的重心正在出现东移的趋势。近年,亚太地区国际旅游者年平均增长率一直 保持40%左右:亚太地区迁回曲折而又漫长的大弧形旅游热带大致可吸收亚太地区国际旅游总人数的90%左右。亚太地区是一块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传统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凝聚在一起的具有强引力的板块。亚太地区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充满异国的情调和发达的经济使欧、美国际游客为之响往。曼谷金碧辉煌的寺庙、有着特种风情的印尼巴厘岛、菲律宾椰影婆姿的海滩、香港和新加坡港城闹市的锦绣繁华游人如织。目前,香港、新加坡、台湾、泰国、南朝鲜等均已成为国际旅游的热点。1988年, 到港旅客达4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43亿美元;到泰国旅客为420万人次, 旅游收入为24亿美元; 尼泊尔同年外汇收入为6500万人次,是尼国外汇的主要来源;马尔代夫的旅游外汇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 印度尼西亚1988年的旅游人数比1987年增长21%,南朝鲜增长23%; 马来西亚旅游业刚开始起步,增长1%;菲律宾1988年比1987年旅游人数增长30%,我国1986年来大陆旅游的人

数为2282万人,创汇15.3亿美元,从旅游的人数来看,已步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我国台湾地区最近十余年中旅游业发展迅速,可以和香港、新加坡相抗衡。1986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游客达3950万人次,国际旅游总收入达125亿美元,这两者年增长率均达10%左右。在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人数超过百万大关的有新加坡、香港、台湾、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南朝鲜、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在2000年,逐渐东流的国际客源将有大幅度的增长,加上参与本区域内循环的旅游者预计将占国际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现在东南亚旅游业仍保持兴旺发达的局面;大洋洲和南亚旅游业也呈上升的势头;东北亚地区的旅游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整个亚太地区的旅游热势必从热点—热线发展到“热带” 和“ 热面”。

总之亚太地区的旅游资源也极具特色。本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景色多姿多彩,是世界上山水风光最为壮美的旅游区之一。自然景观差异非常明显,许多生物资源表现出古老性、独特性、稀有性。另外,在东亚太地区包价旅游价格偏低,即使是东亚太地区旅游消费较高的新加坡,饭店客房的出租价格也低于同样标准的欧洲一些国家,因此在旅游价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过程

过去20多年时间里,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其它任何地区。世界旅游组织指出,1980年至1991年10年时间内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率为5.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2.2%的两倍半多,90年代以来增长率也一直维持在4%的水平上。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将有更多的区内国际客源产生;另一方面,亚太地区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各种旅游基础设施也加以完善;也会吸引更多的区外旅游者来访。201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预计增长幅度将达7%。中国经济增幅有望达9.5%,印度预计达8.3%。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得益于亚太地区最大经济体的财政刺激方案,该地区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2009年占世界总人口62%的亚太地区总体经济增幅为4%。

另外亚太各国之间也加强了经济合作。通过区域化合作可以给亚太各国提供广大的市场,巨额的流动资金以及给宽松的外部环境让各国更加大胆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区域合作,不断扩大亚洲各国的合作范围加强经济交流。同时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利于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扩大亚太各国经济开放,使亚太更加顺利的融入世界的金融体系里。同时还可以共享全球知识、技术。

亚太地区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放,引入外国技术设备时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各

国政府都希望通过发展入境旅游来弥补贸易差,因此各国都比较重视旅游业。1974年以前,入境旅游的市场份额基本上被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泰国瓜分。70年代后期以来,则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开始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如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甚至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等,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均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专家们预测亚太地区在今后将形成几个小旅游圈:

(1)澳大利亚—新西兰—其他太平洋岛国

(2)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中国大陆东南部

(3)印尼—马来西亚一一泰国(包括马尔代夫)

(4)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大陆东北和华北地区—俄罗斯远东部份

(5)西亚诸国, 以石油生产国为主体并向欧、非幅射的跨国际型小旅游圈

(6)中南半岛和南亚诸国正在孕育的一个新的地区性小旅游圈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俄—日—韩—中为主体的小旅游圈, 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环渤海湾经济区的经济开发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都有待于这一小旅游圈的“热化”。由这几个小旅游圈构成亚太地区的大旅游圈, 加强各小旅游圈的内、外循环, 将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业的腾飞。

现在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各国都把旅游当做朝阳产业来大力发展。同时各国政府在对旅游业的发展上都持鼓励态度。从国际层面来说,联合国把世界旅游组织纳入其专门机构,为旅游业发展提升了更高的平台。从亚洲各国看,都把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决策中。比如日本,日本以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基地闻名于世,而近年来该国进行了明显的政策调整,提出了旅游立国的战略,其中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日本欢迎您”宣传攻势。来自业内消息说,为此日本政府的旅游促销经费提高了近10倍。韩国也把振兴旅游作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国前任总统可能是第一位在电视上为旅游和世界杯做宣传的国家元首。韩国重视旅游业还表现在积极开展社会文化活动,促进旅游发展。在世界旅游组织“可持续旅游--旅游扶贫”项目中,韩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活动。最具创举的要说韩国出台的以旅游功能为主的城市建设新模式,这就是被称作“旅游休闲城市”(TLC)的新理念。它是以商业功能为引导,中心区以旅游、科研和居民区功能为主的城市开发理念,致力于房产、教育、保健和文化建设,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模式。就象是一座工业园,所不同的是,TLC是以旅游功能为主体。中国已经成为领先于亚洲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改革

开放使得中国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减少,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发展,加入WTO更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而这种种重大决策决定了中国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基础的稳固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出的宣传口号“北京欢迎您”使得世界知道了中国,知道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旅游业为中国回收了大量的资金。也使得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一届最成功的、收益最大了奥运会。还有就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次盛会又会使中国旅游业再一次在世界大发异彩。正是由于国家的决策才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正是因为国家的决策促进了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

总之,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对旅游业都采取了积极发展战略,鼓励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以马尔代夫为例,上世纪70年代的马尔代夫曾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而如今,由于大力发展旅游业,马尔代夫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名列南亚前茅。2004年该国人均GDP8229美元,位居南亚第二。正是因为亚太地区各国对旅游业都持以支持态度,亚太地区旅游才有了长远的进步,逐步缩小与欧美之间的差距。

五、小结

亚太地区自身具有优势,从政策上说亚太地区各国对自己发展旅游业都持以支持态度,给予旅游业支持;从经济上来说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再从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上说,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进而为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很好发展环境;还有生活、文化差异方面使得亚太地区有了自身的旅游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线路,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树立旅游品牌上,亚太地区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使得亚太地区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名气;同时使得亚太地区中更多的国家加入到旅游品牌建设的队伍中。这样一来会使得亚太旅游业更专业,得到更多的国际游客的认可,进而使得亚太地区的旅游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时事[J].2007年.第十期

[2]:孙玉琴.世界旅游经济地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

[3]:杨静达.世界客源国(地区)概况[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9.1

[4]:张凌云.世界旅游市场分析及统计手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

[5]:张蕴岭.亚太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

[6]:匡林.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EB/OL].http:///lunwenfile/14851.htm

[7]:中国APEC研究院.2007亚太经济发展报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7

篇2:世界地理旅游范文

教学内容:

1、世界旅游地理概述

2、世界主要国家的著名景点

3、旅游资源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2、说出世界旅游区划的概念、原则及分区;

3、说出世界民俗风情的基本情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形式:新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的旅游经历,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体会出我们日常的旅 游都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旅游资源? 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教学内容

一.旅游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旅途地理的目的:

1.旅游地理的内容:

旅游地理是研究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地 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

旅游地理将介绍如下详细内容:①世界颇具影响的黄金旅游线。

②世界上重要的旅游区、我国的旅游区、各自的特色和风格。③介绍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告诉我们一些美丽动人的故事。④介绍气候、交通与旅游的关系。

2.学习旅游地理的目的: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加深爱国热情和文化遗产的感情。③了解旅游胜地和风俗民情。④为祖国旅游事业服务。二.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

人文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

地貌:地表的差异构成了千差万别的景色和环境。水体:江、河、湖、海。气候:风、云、雨、雪。生物:各种动物、植物。

(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古迹、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民俗风貌等

1、历史古迹:世界七大奇迹:①埃及金字塔②巴比伦空中花园③土而其的阿泰密斯神殿④希腊奥林比亚的宙斯神像⑤土而其的摩索拉斯陵墓⑥地中海罗得 岛的太阳神巨像⑦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灯

2、古人类遗址:

3、古建筑: 世界七大古建筑:

①埃及金字塔②中国万里长城③巴比伦空中花园

④罗马大斗兽厂⑤亚历山大地下陵墓⑥圣索菲亚教堂⑦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4、园林建筑:、宗教文物:寺院、教堂、雕塑、壁画。6、民俗风貌;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思考题:

1、你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著名的旅游景点吗?

2、你想要去哪个国家旅游呢?

三、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结合课件)

篇3:《世界经贸地理》简评

第一, 结构新颖、逻辑性较强。全书分为十二章。前五章为总论部分, 主要分析世界经贸地理的研究对象、世界生产布局、世界贸易分布、世界贸易运输、世界自由经济区等内容, 阐明世界经贸地理的基本知识, 揭示世界经济贸易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后七章为分论部分, 分别研究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的特点, 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布局等问题。全书形成系统的世界经贸地理知识体系。

第二, 采用方法科学。总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 承认客观地理环境对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差别。同时, 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角度, 对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 从而阐明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规律。尤其是在分析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经贸关系发展变化时, 这种辩证方法运用的更为突出。该书还采用了经济统计法、地理比较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 对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发展程度进行了量的比较, 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的特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

第三, 内容丰富。该书不仅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对世界经贸活动的影响, 而且研究人文地理环境如:人口、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对世界经贸活动的影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世界经贸地理的基本知识。

第四, 内容新颖。近年来,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和世界贸易的分布发生了重要变化。为此, 本书增添了新的内容, 如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省经济贸易发展情况以及同内地和大陆的经济贸易关系等。同时, 根据世界经贸地理发展变化的新情况, 更换增加了新的资料和数据, 并对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

第五, 具有预测性。该书对世界经济贸易分布情况、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使理论工作者和对外经贸工作者能够了解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变化的新动态,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确保中国对外经济和贸易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览全书, 可以认为, 该书是一部系统、深入研究世界经贸地理的好教材。但该书在研究人文地理环境对世界经济贸易活动影响方面的分析所占篇幅较少, 应增加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另外, 如能把贸易运输、世界主要产品分布, 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 将会使本书更加完善。

篇4:“世界地理”专题复习

【命题角度】近些年的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重点比较明晰,考查的主干知识是地球运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人类活动与区位因素,环境问题(包括资源、能源问题和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等,而这些知识都需要建立在区域地理基础上;试卷往往以热点问题、热点区域为切入点来设计问题情境。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在高三复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区域地理主要提供一些背景知识,考查高中地理。所以在复习中不必面面俱到,重点是要抓好三方面内容:在什么地方?有什么重要地理事物?存在什么显著、特殊的地理现象?在此基础上,应结合高中地理内容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及区域开发的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及其改造(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所谓热点区域,对于世界地理来说,主要是长期动荡的地区、环境问题敏感地区、交通咽喉区、经济发达地区、地理特征特殊地区以及一年内的重大自然社会热点地区等。

【知识清单】

二、复习方法

1.系统复习

(1)抓地图,建立空间结构,落实地理事象。从高考对区域地理的定位看,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用高中地理原理解释区域地理事象,用区域地理事象印证高中地理原理,从而使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密切联系起来。因此,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区域地理事象,需抓好地图这个信息量大的载体。

第一步是空间定位。最主要的方法有:利用重要经纬线定位;根据海陆轮廓、湖泊形状、山河走向定位;建立几个重要的控制点(如30°N、30°E)等。

第二步是重要地理事象的落实。相关的地理事象可以结合高中地理知识线索进行落实,如在一幅区域地图上涉及到高中地理知识应该落实的地理事象有:经纬度(地球运动类题目和气候类题目)、大气环流、地形与地质作用、河流湖泊等水文情况、自然带、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人口与人种、主要城市及区位、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与区位、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

平时要求学生看地图时,尽可能细致些,遇到有“特征”的地方要进行定格(定格的范围可大可小,一般宜从小到大,这样既有整体,又有局部,重点突出)。所谓有“特征”,可以是热点地区、交通要道(如海峡),也可以是地理事象特殊的地区(如图2,涉及到两大洲、两大洋、两气候、两国家、两条重要的经纬线等)。

(2)抓特征,注意因果联系,梳理网络结构。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教学中要对各种复杂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用“纲要信号”教学法揭示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欧洲的“纲要信号”图示,将欧洲海洋性特征的来龙去脉及影响结果很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图3)。

通过“纲要信号”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结构图,突出了地理的“理”性思维,可以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开发了学生智力。

用“纲要信号”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抓住区域的整体特征,而且也可以使其懂得一个区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地理位置和地貌是区域的两大核心要素。

2.拓展复习

(1)勤联想,重视点面结合,强化知识迁移。学习区域地理的重点是抓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学习区域特征可以用“纲要信号”法揭示区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学习区域差异,则宜运用联想比较的方法。

将联想思维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是一种实效性非常高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地理复习中,教学生经常性地运用联想思维,从一种知识经验想到另一种知识经验,由已想到的一种地理事物联想另一种或几种地理事物,扩大思路,建立起地理知识的“联想集团”,并产生许多新设想、新构思、新创意等,这样既提高了复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主要有相似联想思维能力、相关联想思维能力、对比联想思维能力、因果联想思维能力等。如图4是单一的相似联想,图5是综合联想。

(2)联政史,关注热点区域,提升综合能力。与政史结合的文综考试,使区域地理地位更加凸显。因此,要摸透时政热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地理情况。如中东巴勒斯坦地区,应掌握该地区的纬度位置、气候特点、周边邻国、死海、两大板块、两大民族、两大宗教等。联系政治、历史不但可拓展学生的视角,也使学科教学更加丰富生动。

三、精题剖析

例1:图6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之间为陆地。读图判断(1)~(4)题。

(1)PQ线位于:

A.北半球 东半球 B.南半球 西半球

C.北半球 西半球 D.南半球 东半球

(2)下列四项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是:

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

C.时逢干旱D.气旋活动频繁

(4)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是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立意分析:这是一道比较独特的空间位置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应变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考查多方面的地理知识。

呈现方式:试题采用经纬网定格和类似剖面线相结合的方法,把某个区域呈现出来,对学生的区域定位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技巧:第(1)题,从图示的经线看,这一区域为东半球,且120°E经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若30.5°是北纬,则此地为长江三角洲一带,再往东就进入了太平洋,而题干信息显示却是一大块陆地,可见,该30.5°是南纬,答案为D。

第(2)题,从以上分析可知,位于南半球的该陆地位于我国东南方向,所以“澳大利亚”便浮出水面。且第(2)题中B(印度)、C(南非)、D(英国)从经度看明显可排除,A选项更印证了这个国家是澳大利亚,答案为A。

第(3)题,如果不知道X地属什么气候,也可运用排除法:A与C意思相同,所以均不对;澳大利亚西部没有季风气候,所以B去除。另外,从X地处于30.5°大陆西岸这一点来看,可断定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当北京为多雨季节——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正是地中海气候多雨的季节,答案为D。

第(4)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概念,同时对主要国家位置、气候、洋流等的分布了然于胸,做到胸有成“图”。要做到这一点,复习时关键要掌握几条经纬线: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0°经线、75°E线(或80°E、90°E,即通过我国西部的经线)、120°E(通过我国东部,东八区中央经线)、180°经线、75°W(华盛顿时间,西五区的中央经线,过美国东部,南美洲西部)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N、40°N、南北极圈等。30.5°纬线处,120°E以东有大片陆地,很显然,由于我国东部以东是一片大洋,所以此30.5°必为30.5°S,这样,“我国东南部的大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就显现出来了。因此,第(4)题就变得很简单:澳大利亚东南的新西兰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自身在印度洋板块内;东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国在亚洲季风区。故答案为C。

参考答案:(1)D (2)A (3)D (4)C

例2:读图7所示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最具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所以,________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资源。

(2)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的决议,由什么民族在该区域的______建立国家?在该地区建国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为何插手该地区事务?举例说明其如何插手的?

立意分析:该题以世界热点地区为切入点进行命题,考查了该地区最突出的环境特点——资源特点、气候特点与成因及其对当地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等,要回答以上问题,关键是对该区域地图进行判断。

呈现方式:该题以热点地区为切入口来设计题目,这是文科综合命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一是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环境问题、人口剧增等,仅靠某一学科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求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综合考试也正基于这一事实,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二是能融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于一体——体现试卷的综合性。

解答技巧:第(1)题,区域地图的判读要从经纬度、海陆及国家或地区轮廓、重要地理事物的特征等方面入手。由上述方法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有三方面重要内容使其成为世界的焦点:一是阿以(或巴以)矛盾,二是世界油库,三是重要的战略要道。所以该地区最具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就是石油。从纬度位置及“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可知,本区域不但干燥,还很炎热,所以,水资源成为当地生产生活的限制性因素。

第(2)题,主要考查历史问题,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希伯莱人)的祖居地,后流散到世界各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战后获得世界大国的支持。

第(3)题,主要考查政治问题。弱小的以色列为何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围圈中成长并迅速强大,这完全依靠美国的支持。因为中东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美国通过支持以色列,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平衡,然后通过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从中获利。

参考答案:(1)石油 炎热干燥 水(2)犹太民族 巴勒斯坦地区 以色列国 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的祖居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世界大国的支持(3)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全球利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东地区是美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的重要供应地 通过支持以色列,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平衡来插手中东事务。

四、试题链接

地区试题

1.读某国位置及相关资料图(图8),完成(1)~(2)题。

(1)关于甲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沿海,海洋性气候显著

B.位于内陆,降水稀少

C.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干冬湿

D.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影响,气候干热

(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外来人口多从事农牧业

B.当地以白种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C.因为石油危机,当地居民大量外迁

D.侨汇、石油、旅游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2.图9为欧洲西部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7月份欧洲西部等压线分布的是____(填甲图或乙图)。

(2)甲、乙两图中南北气压差大的是___。分析其形成原因。

(3)甲图中A国首都因大量使用地热能而成为著名的“无烟城市”。试分析该国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4)写出B河流的名称______。并简述B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1.(1)D(2)B 2.(1)乙图(2)甲图 l月份(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北部地区,且南部的白昼时间也长于北部地区,因此,南部地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大于北部,南北部温差大,所以气压差也大(3)该地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或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薄弱,地热资源丰富(4)莱茵河 自然原因:水量较大,水位变化小;水流平缓,河道较宽;无冰期。社会经济原因: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原创试题

1.“朝核问题”是一个世界敏感的问题,参加朝核问题谈判的有6个国家:中国、朝鲜、韩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读图回答(1)~(2)题。

(1)图10是其它五国首都与北京的相对方位及距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d、e分别是美、朝、韩、日、俄的首都

B.五国首都都是温带气候

C.五国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

D.从a国首都飞往北京的飞机,最近距离的航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2)朝鲜与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国都曾被美国指责为“邪恶国家”,有关这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临海国家②都是亚洲国家③都是发展中国家④石油资源都很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09年10月3日0点50分(北京时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丹麦哥本哈根(55.6°N,12.7°E)隆重宣布获得2016年奥运会承办权的城市是巴西里约热内卢(22.9°S,43.2°W),与里约热内卢一起竞争的候选城市还有美国芝加哥、西班牙马德里和日本东京。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是里约热内卢的是_______。当里约热内卢获得选举胜利的时候,其区时是_______,此时甲、乙、丙、丁四地白昼长度由长到短的排序是_______。

(2)里约热内卢与其它3个竞争城市相比主要的劣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处是著名的________渔场;B处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若图中阴影区域的水温异常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现象。

(4)写出自然带①、③的名称:①_______,③ _______。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

篇5: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范文

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早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因此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人才就成为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主要任务。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该课程的性质来说,它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今后从事旅行社经营与导游工作、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地建设与区域旅游开发工作等,打下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基础。

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实践、研究和探索认为,要提高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质量,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合理定位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在旅游地理学理论指导下关于区域旅游地理研究的学问。就这门学问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由旅游地理学的部分原理和方法,与中国这个特定区域有关旅游的地理知识结合而成的实用知识领域⑴。它综合了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知识涵盖面广,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在旅游类、地理类等专业都普遍开设了旅游地理课程。然而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不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不同,因此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时,在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为目前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其培养目标应该从培养“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宽(专业)口径,厚(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这样,既可以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灵活性,又可为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⑵。

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按照国际国内当代大学课程发展的趋向、教育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的要求,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以及现代信息社会对旅游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可以确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科学地解释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旅游路线的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旅游素养;(3)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1] 合理规划和设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核心的核心。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综合性为基础,以应用性为动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内容应特别注意向自然、人文兼容,文化性与专业性兼具;向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实际应用性特征的综合性、开放性方向发展。为此,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在内容体系上除主要研究中国的旅游实际外,还可适当引入一些理论旅游地理和应用旅游地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具体来说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避免重复,重点突出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如旅游者空间行为与旅游客流规律,旅游市场需求,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在旅游管理专业或专业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课程中均有专门的讲授;另一方面旅游资源是一国、一地区发展旅游的基本前提。在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中,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旅游资源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突出重点,该课程应把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区划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明确中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成因、地域分布特点、主要代表性景区景点以及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特征、主要旅游路线等。2.2 明确学习目标,扩大知识面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应该强调学以致用。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学生除了要系统学习旅游管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外,导游资格证的考取也是学生明确的目标之一。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应结合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适当补充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3 加强内容深度,提高旅游素养

中国旅游地理教育可以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风采的自然、人文景观,并揭示它们形成、发展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树立旅游意识。对于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加深涉及到的地理、历史、建筑、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鉴赏能力,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爱护旅游设施,宣传我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知识。

2.4 引入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关注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动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出现新的趋势。为了适应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目的地会不断地进行再次开发,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我们应把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动向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时刻关注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3 改进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教高司函[2002]187号)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二级指标“课程”项的三大重要观测点之一,并明确指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心是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改革要有利于加强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同时明确教学手段的改革就是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这就为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中国旅游地理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入钻研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并掌握多媒体技术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1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讲授需要大量的图片、地图、视频、音频等材料。多媒体技术是集各种信息载体,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语言、静止画面以及活动影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声音、语言、图片等综合讲解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旅游景点,它的新颖性、多样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利用照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介绍黄山、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的特征、成因等状况时,就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的提高。旅游地理的某些教学内容需要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需要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在讲到花岗岩地貌景观时,坚硬的花岗岩岩石在球状风化和差别性风化的作用下会分别形成巨大的“石蛋”造型、浑圆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态和各种维妙维肖的象形峰石,这时可以结合青岛崂山的“石蛋”、海南的“天涯海角”、黄山的“老人峰”、“猴子观海”等景点的图片进行讲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这些奇特造型的形成原因,而且容易记忆这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

第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缩短学时,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图文音并茂、调用方便,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放到课堂上操作的、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很容易的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及劳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科学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3.2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

课堂讲授法虽然因为具有在较短时间内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比较多的信息而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及创新。针对课堂讲授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引进课堂讨论法、提问法、自学指导法等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针对课时较少,许多领域的知识不能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和提问法,给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书籍、杂志,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或熟悉的旅游资源状况。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资料,提高表达能力和管理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教师和其它学生的知识面。

3.3重视野外实践教学

虽然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但是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仍然是不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把学生带到野外让其亲临其境进行观察、判断和体验,一方面可以加强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书本里和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内化为素质。此外实践教学可把旅游地理新事物、新现象以及相关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反映出来,使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所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及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旅游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时间。并选择典型的、且开发较成功的旅游景区作为实习地点,也可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一些旅游景点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到云台山实习后,不仅加深了对山岳旅游资源形成原因、景观特征的认识,而且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问题也有直观的认识,增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业务素质。

4、小 结

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希望通过我们的有益探索,能推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篇6:世界地理旅游范文

2.2东南亚

【学习目标】

1.阅读东南亚图,识记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3.了解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及成因。

4.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及地势特征,理解它们对该区域河流、人口、城市的影响。【重点难点】

1.为什么马六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位于亚欧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之间,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有关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的问题 ①克拉地峡在什么位置?(马来半岛最狭窄处)

②克拉地峡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有什么重要性?(缩短运距,实行能源通道多元化)

③克拉地峡对泰国和新加坡各有什么影响?(利于泰国增加就业和收入,提高国际影响;使新加坡收入减少,国际影响力降低)【课前预习】

了解区域内的地理事物,并能在地图上了解其分布。例1.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字母所表示的海、海湾、海洋、海峡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G______,H______,I________。2)将图中小写字母所表示的岛屿、半岛、群岛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_,g______,h_______,i______群岛,j______群岛。

3)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及其首都名称分别写在下面横线和括号内: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⑪_______(________)。

其中惟一的内陆国是______,有“万岛之国”之称的是_______,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是______。

4)C岛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这里经常受_____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例2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岛、C____半岛、D____岛、E____岛。

2)A岛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气候,这里经常受____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3)近年来,因厄尔尼诺现象影响,A岛出现持续干旱,发生森林火灾,1997年7、8月,南半球

____风越过A岛,随后受____力的影响,偏转成____风,使该岛大火的烟雾严重污染了B、C两地。

4)B地是____(国家),有____海峡沿岸最大的港口,其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造船、31((((((((____和____。

【考点探究】

例3读东南亚地区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是我国____ 山脉的延伸。

2)A是____河,该河下游流域栽培有一种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浮稻”反映了A河的水文特点是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城市所在国家积极引进外资,计划在该市新建的工业区布局在该市的__________位置。下列外商投资企业最适宜在该国发展的是()A.钢铁厂 B.服装加工厂 C.石油化工厂 D.造船厂

4)B所在国家近年来吸引大批中国人到此旅游,该国优势的旅游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本区居民大多信仰____教。

5)该地区有大规模的热带作物种植园,目前大规模种植的著名的两种作物是()

A.天然橡胶 B.油棕 C.烟草 D.香蕉 【随堂演练】

1.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②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③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④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关于东南亚自然条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的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B.中南半岛上大部分地区每年6~10月吹西南风,为雨季 C.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和地震

D.伊洛瓦底江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下列四项组合中正确的是()

A.越南一湄南河一河内一热带季风气候B.缅甸一红河一仰光一热带雨林气候 C.泰国一湄南河一曼谷一热带季风气候D.老挝一湄公河一金边一热带雨林气候 4.东南亚地区享誉世界的农产品是()

A.水稻 茶叶 蚕丝B.小麦 棉花 黄麻C.水稻 天然橡胶 油棕D.小麦 棉花 剑麻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示区域物产丰富,盛产()

A.铜矿、小麦 B.亚麻、锡矿 C.煤矿、天然橡胶 D.水稻、锡矿

6.该地区地壳活动剧烈,其成因的图示正确的是()

7.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与M地的气候特点最相符的是()

【学后反思】

32(((((例1(1)南海 安达曼海 泰国湾 北部湾 孟加拉湾 印度洋 太平洋 马六甲海峡 琼州海峡

(2)海南岛 台湾岛 苏门答腊岛 加里曼丹岛 爪哇岛 新几内亚岛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菲律宾 马来(3)越南 河内 老挝 万象 缅甸 仰光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境内最大城市仰光迁至新都内比都 泰国 曼谷 柬埔寨 金边 马来西亚 吉隆坡 新加坡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 菲律宾 马尼拉 东帝汶 帝力 老挝 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4)热带雨林 赤道低

例2(1)苏门答腊 中南(马来)加里曼丹 爪哇(2)热带雨林 赤道低(3)东南信 地转偏向西南季(4)新加坡 马六甲 电子工业 旅游业

上一篇:印花税的纳税处理下一篇:少先队计划总结15-16第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