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19课时教案

2024-07-08

《中庸》第19课时教案(精选6篇)

篇1:《中庸》第19课时教案

《中庸》第十九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中庸》P14:《中庸》第十六章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庸》中文句的朗读,知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熟读成诵。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深刻领悟“治国于天下的法则”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句的意思,熟读成诵。【教材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诵《中庸》上一课“周公制礼节规定”的内容。

1.全班同学齐朗读。2.简单讲讲短文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件出示,带拼音读)

2.老师范读。

3.正音:哀、政、尊、贤、诶。4.采用各种方式朗读。(1)自由读;(2)指名读;(3)开火车接读;(4)全班齐读;

三、理解个别词的意思。

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

布:陈列。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其人:指文王武王。息:灭,消失。敏:勉力,用力,致力。

蒲卢: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杀(shai):减少,降等。

四、理解含义

1.根据课件的出现,说说句子的意思。

2.串连起来,说说短文的意思。

五、整体感知

1、你从文句中明白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感悟?

2、汇报

六、再读文句

1.接龙读。男生读一句,女生接一句。2.四人小组赛读。3.师生对读。4.吟诵读。5.配乐诵读。

七、熟读成诵

1.自由背诵。(自己背或和同桌一起背)。2.配乐读。3.男女赛背 4.全班试背。

八、小结:

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治国”、“兼济”是爱国,“齐家”、“独善”也是爱国。爱国不是口号,更不是招牌。爱国是可见事见物的,是要溶入灵魂深处、落实在一举一动之中的。孝顺老人、夫妻互爱、善教子女、诚信待人、扎实工作,人人遵纪守法,个个爱岗敬业,何愁国家不兴、社会不和?

篇2:《中庸》第19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中庸》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教学目标】

学习文句的朗读,熟读成诵,理解君子之道:牢牢抓住,不要放弃【教学重难点】

明白文句的道理, 熟读成诵.【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幻灯出示,带拼音读)。

2、正音: 择乎、拳拳、服膺、弗;教师范读。

3、采用各种方式朗读。

三、整体认知

读了文句,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四、理解文句

1、理解文句中的原意: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孔子有个非常得意的弟子颜回,下面是孔子称赞颜回的,你可以在孔子的著作里发现很多对颜回的称赞。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他说:颜回这个人非常有个性,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他的好处,哪怕一点好处都牢牢放在心上,并一直坚持下去,不再让他消失,不再丢弃。孔子要说做事要从一而终,不能半途而废,不能五十步笑百步。有一句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你本来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停下了,就相当于这件事完成了一半,你根本就没完成,哪怕走了九十九里,也是没完成,孔子在《中庸》里面除了讲谁做到了中庸,中庸是什么样的,中庸很难做以外,他还告诉你要坚持下去,后边孔子说“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就是说普通男女,以他们的智力,也可以了解、做到中庸,但是孔子紧跟着说:虽然他们能够做到,但做不到极致,也就是说你想做到中庸,很简单,想做到极致很难,就像佛家说的,想做到顿悟要有大智慧。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君子之道真正的意思是说,做事要从一而终,不能半途而废。

五、背诵原文

六、拓展

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的做法。

【板书设计】

篇3:《中庸》第19课时教案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命 生命》第一课时,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探讨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齐读课题 19生命生命

1、回顾我们上节课的学习,作者从哪些事例中引出对生命的思考?

2、学生汇报。(板书:飞蛾求生 瓜子生长 心脏跳动)

3、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呢?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引学

1、首先让我们走进飞蛾求生的场景。

(老师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哪些语句能体现飞蛾求生欲望的强烈?)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飞蛾求生欲望的强烈?

3、(见课件)强调 挣扎、极力、跃动

“挣扎”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个动作吗?

“极力”呢?

4、让我们来看看飞蛾求生的画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创设情境:此时作者手中的小飞蛾会对杏林子说些什么呢?

(因而他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望。)

5、好,请大家带着这种感受练读。(指名 优)

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板书:强烈)

6、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课件)

7、同学们我们是怎么理解这一段的内容的?(先读,找重点句,理解关键词,感受生命意义)

8、小结学法:先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关键词语,感受生命意义。这就是我们的学习方法。

四、自学提示

学法指导:

1、读课文,抓语句

2、品词语,悟感受

自学内容:

自学课文3、4自然段

自学方式:

先自学后小组交流

自学时间:

3——5分钟

四、汇报自学

学习“瓜子生长”事例:

过渡: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飞蛾,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那普通的香瓜子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谁从文中找到了有关的语句?

1、生汇报,重点语句

2、重点品读句子:“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3、你又怎样的感受?(顽强)

4、从哪些词理解到的?

抓字眼:冲破(很坚强、有冲劲)、冒、竟(读出不可思议的语气)

5、(平常种子生长,需要怎样的条件?

那么我们文中的瓜子的生活条件又是什么样呢?)

“冒”能用什么字来替换?(生、长)

6、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长”,要用“冒”?(顽强)

7、让我们来看大屏幕感受小小的瓜子顽强的生命力!

8、带着你的感受读出小瓜子的顽强。

9、多么顽强的香瓜子呀!(板书:顽强)

学习“心脏跳动”事例: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飞蛾和瓜苗是怎样对待生命的吗?( 它们都很珍惜生命。)

过渡:动物和植物都这样珍惜自己的生命,杏林子又从什么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呢?

1、汇报

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2、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

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手摸着你的心脏,静静地感受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呢?

师旁白:现在,你感受着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你想说些什么? “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作者是怎么说的?)

3、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名读);想读的站起来读。(告诉自己、同桌和老师——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静听心跳让我们板书: 震撼

是呀,生命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对待生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糟蹋”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说法吗?(浪费、不珍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怎样是“好好使用它”

(生说现象)

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

5、比较句子:

生答:第二句写得好,因为“必须”突出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的态度。

这是作者的决心。 反复读

作者是这么说的,她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走进杏林子(课件)

五、反复诵读第五自然段,拓展延伸,感悟生命的真谛。

1、生命每個人都有,只要好好地使用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杏林子一样创造奇迹。课文最后一段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发现一对反义词“有限”——“无限”……)

2、有问题吗?“流失”、“光彩有力”的意思

3、质疑

我们怎样理解最后一段?(小组内可讨论)

4、引导理解“有限”、“无限”,联系杏林子来理解,杏林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她创造无限的价值。例如杏林子虽然去世,但她的作品、人品还在,对社会作出无限的贡献。 ( 她做到了 板书 珍惜生命)

5、一分钟记忆(最后一段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练习背诵:最后一段

(背书有方法,抓住关联词 :虽然 但是 于是)

6、让我们用满怀激情的背诵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也要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生背)

7、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哪些人像杏林子一样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事?

六、升华情感

1、同学们,让我们回到文章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

(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生命是什么呢?结合课文内容,现在你能回答了吗?

这种写作方法叫前后照应,希望同学们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这样会使你的文章中心更明确。

课文学到这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生命是宝贵的,要热爱生命,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生命,

生命可以创造无限价值,要好好地使用生命,齐读──生命生命;

2、此时此刻老师和你们一样,感受到生命是那样的珍贵,老师这里有一句话让我们来共勉。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 语

七、质疑:课文学到这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八、这节课你有什么谈收获

篇4:《中庸》第30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5):其为物不贰(6),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7),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8)而不重,振(9)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10)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11),货财殖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有感情地朗读《中庸》的第23章,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4尝试背诵《中庸》的第23章。

5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其深刻领悟“真诚是没有止息的”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

难点:理解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并在生活中践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中庸第23章之一的内容及主题思想

二、诵读训练

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诵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尝试读准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3、学生齐声诵读。

4、老师范读《中庸》第23章之二的内容(出示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5、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诵读加以纠正。

6、男女生合作读。(男、女生每人一句)

三、看幻灯,理解文章内容。

四、学生一起诵读。

五、出示这一章所强调的教育思想。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六、默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1、进一步深化本节中心,理解中心句的意思: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

七、学生齐读,并尝试背诵。

八、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四人小组讨论

1、结合实际,学了《中庸》这一章,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九、小结

同学们刚才学得都很不错,希望同学们通过对《中庸》这一章的学习和感知,在以后能真诚待人。同学们,能做到吗?

十、课后作业: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

板书:

篇5:《中庸》第14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中庸》P11: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文句,理解基本意思。

2.让学生知道素位而行,安分守己,并能诵读文句。【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句的意思,熟读成诵。【教材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诵《中庸》上一课“道不远人,远人非道”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件出示,带拼音读)2.老师范读。

3.正音:夷、狄、焉、怨、俟、侥、诸、鹄。4.采用各种方式朗读。(1)自读;(2)指名读;

(3)开火车接读;(4)齐读。

三、理解含义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四、整体感知

1.你从文句中明白了什么? 2.汇报分享。3.举例子加深理解。

如:(1)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所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进一步积累、创造自己的价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2)一位教授,因偶尔发现卖大饼的人很赚钱,一个月一两千,比自己给大学生上课还赚得多了许多,于是便放下课不上而去卖大饼,这就叫做不守本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山望到那山高”,实质上是没有认识清 2

楚自己,迷失了方向。

五、体验反思

1.了这些文句,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对照,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六、再读文句

1.接龙读。男生读一句,女生接一句。2.学生赛读。3.师生拍手齐读。4.吟诵读。

七、熟读成诵

1.自由背诵。自己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3.全班试背。4.开火车接句背。

八、小结。

篇6:《中庸》第31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2)!”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有感情地朗读《中庸》的第23章之三,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4尝试背诵《中庸》的第23章之三。

5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其深刻领悟“真诚是没有止息的”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

难点:理解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并在生活中践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中庸第23章之

一、之二的内容及主题思想。

二、学习新课:

1、学生看教材,标记出不懂的字、词。

2、教师诵读,学生体会的节奏。

3、理解难懂字词及句子的意思:

维,语气词。於(wū)语气词。穆,深远。不已,无穷。不显,”不”通“丕”,即大;显,即明显。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息的。

4、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①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②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③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吟诵并尝试背诵。

三、谈收获:

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分小组说说。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用了三节课的时间学习了“真诚是没有止息的”的这一道理,老师也相信你们能拿出一颗赤诚的心对待别人。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上一篇:塞下曲其五,塞下曲其五李白,塞下曲其五的意思,塞下曲其五赏析下一篇:去外婆家周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