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班

2024-06-30

急救知识培训班(精选8篇)

篇1:急救知识培训班

一经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

一项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杀手”。意外伤害导致的儿童年死亡人数逐渐攀升,已经超出了任何一种可以导致儿童死亡的恶性疾病年死亡人数的总和。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去年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孩子是1.6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相当于一个班级的孩子过早夭亡。这样的意外带给家庭的创伤永远不可修复,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很多意外是完全可以防范的,而出现意外之后的急救尤为重要。不少意外事故都需要及时处理然后再送往医院,限于经验和知识的缘故,很多监护人在面对孩子的意外事故时,不知道怎样处理或者进行了错误处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

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

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1、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2、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

分钟后便可停止。

3、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 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

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4、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 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

塞入。

六、切割伤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

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

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七、中暑

孩子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1、孩子中暑时,尽快将孩子移到阴凉处,脱去孩子衣物,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孩子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设法降低室温。可以用电扇及空调等降低环境

温度;

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

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八、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oC以上的高热最

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我们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 方法,可使我们摆脱困境:

1、一名教师一手把孩子平抱在膝盖上,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使孩子呼吸通畅。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

2、另一名老师赶紧取一筷子(最好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

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如果来不及老师先把自己的手指塞在孩子的口中。(被孩子咬时,有些疼要忍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捏住患儿

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4、打电话给家长,让他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九、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孩子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

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

理。

十、眼内有异物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

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十一、呼吸道 气管异物阻塞的紧急处理措施

1、孩子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后,应该先检查口腔并设法将异物取出;如果孩子还能说话、哭叫或咳嗽,并能配合大人的指令,应鼓励其尝试用力咳出异物;

2、若有异物,用手挠舌根部,使其呕吐。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用手挠舌根部,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3、让孩子俯倾并拍背。如怀疑异物吸入孩子气道,应将其道呈倒立状态,头部下垂,抢救者用手用力拍打其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4、挤压腹腔喷出异物。有时咳嗽后,气体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咳出气流 很小,这时需借助压腹和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咳出的气流,将异物喷出。做法是让患儿站立前倾,抢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5、阻塞缓解心肺复苏 如果异物去除,阻塞缓解,但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

心脏挤压。

十二 食物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

称“噎食”

噎食发生具有以下特征:

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

2、患儿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

3、如为部分气管阻塞,可出现剧烈咳嗽,咳嗽间有哮鸣音。预防噎食,除了及时治疗诱因,还应做到“四宜”:食物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食宜适量。如万一发生噎食,可采取以下急救法:

1、清醒儿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面方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

2、如无效,可几秒钟重复一次,造成人为咳嗽,将阻塞食物冲出气道。再无效,就急送医院处理。

十三、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并马上通知联系家长。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

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篇2:急救知识培训班

文明引导员,需要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引导群众正确到达目的.地、维护场所秩序等。公园作为一个游乐玩耍、放松身心的地方,对文明引导员的要求更全面一些。丰富的活动和开放的游玩环境背后,是高发的意外状况,所以公园文明引导员需要掌握必备的急救知识。

今天下午,常州红十字会便在红梅公园开展了一次急救知识培训,在该次培训上,我们学到了如何判别人员需要急救、采用何种方式急救和如何急救等内容。文明引导员是突发事件的在场者,对于一些状况需要采取急救才能挽救生命。

培训上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给我们讲解三角巾的多项实用功能和绷带的正确使用方式,生动风趣,到场的志愿者们也得到道具进行了实践。最后老师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式,做示范后让同学们进行了模拟操作,所获颇多。

篇3:急救知识培训班

随着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类交往日趋频繁, 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扶摇直上, 再加上交通事故、地震、水灾等各种“天灾人祸”的意外伤害, 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已成为社会的主题。我院地处城乡结合处, 居民多且人员繁杂, 对院前急救非常重视, 倡导“全社会参与”, 大力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2004年2月—2006年8月我院组成了一支走出医院面向社区的急救知识培训队, 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2月—2006年8月我院对本区所管辖的社区进行综合评估,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培训计划, 共出去培训20期, 培训人员达1 360人次。

1.2 方法

1.2.1 培训人员的选择

首先院领导重视, 在全院急诊科、外科、内科、手术室挑选职称高、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护理部门的精英, 合理安排, 定期去各社区讲课。并派人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护师资培训班, 使培训员不仅有救护的技能, 还融入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1.2.2 培训内容

参考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培训教材, 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入手, 循序渐进。①事发时如何及时拨打“120”。②初级心肺复苏技术, 包括意识丧失的判断、心搏呼吸停止的判断、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复苏的有效指证[1]。③创伤四大救护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④常见意外伤害, 如气管异物、触电、溺水、烧伤等急救常识。

1.2.3 培训方法

1.2.3.1 理论知识培训

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 图文并茂, 培训的医护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生疏的医学术语, 有利于社区居民对培训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增加社区居民对应付突发事件的信心, 并举例讲解, 带动大家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的热情, 逐渐掌握现代救护的特点与“第一目击者”。并熟练掌握现场评估、判断病情的要点, 学会紧急呼救, 明确现场救护的目的, 掌握救护原则, 明确生命链的重要性。

1.2.3.2 技能培训

准备心脏复苏教具“安妮”2台及纱布、绷带、三角巾、夹板、担架等供操作训练用, 要求所有参加学习的社区居民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术 (CPR) , 并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在讲解心肺复苏时, 培训人员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现场演示、手把手教, 并纠正动作要领。然后, 每2个学员一组, 互相进行四项技术的训练, 教会他们止血的常用方法, 如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填塞止血等以及绷带、三角巾包扎, 就地取材固定以及正确的担架搬运等方法。

1.2.3.3 在不同的社区、人群、季节有侧重的培训

农村居民区夏天重点讲解溺水、中暑、雷击的救护原则。冬天讲解冻伤、一氧化碳中毒等的救护原则。城市居民重点讲解对心脑血管病病人如何保持其合适的体位, 如何保持其呼吸道通畅;还有煤气中毒病人如何脱离现场;幼儿园、学校、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重点讲解异物气道梗阻时的处理, 手腕割伤后的现场急救、烧伤后现场处理、高处坠落病人的搬运、火灾现场的逃生方法等。对汽车驾驶员、公安人员、导游等特殊人群重点讲解创伤后的急救。

1.2.3.4 板报宣传

与各个社区的主任配合, 在各个社区的板报栏上根据环境、气候、季节的变化, 不定期的刊登一些常见病, 流行病的病因、病情发展、临床症状及怎样预防急救知识。

1.2.3.5 培训完后进行考核

每期培训班结束时, 有负责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理论、操作、试讲3个方面的考核。理论部分即是急救知识的小测验, 操作为现场情景的演练, 接受培训者分组、抽签, 抽到不同的情景扮演不同的角色, 进行现场自救互救的表演, 由监考的医护人员最后评判所做的是否正确予以评价。试讲, 即由学员备课, 站在讲台上讲一个自己熟练掌握的救护知识。这样即锻炼了能力又加深了印象。为以后在社区更大力度地开展自救互救知识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期讲座班结束时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20期共发放1 360份调查表, 收回有效调查表1 286份。

2 实施效果

每期受训的学员一次通过理论、操作、试讲考核的占90%, 未通过者强化训练后补考一般都能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在社区中办班开展学习急救知识有重要意义的占95%;对医院配出的医护人员授课满意度达99%;对讲解内容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危害急诊有帮助的占93%;通过学习愿意向其他公众推荐该讲座的占92%;愿意进一步参加系统培训提高能力的占91%。

3 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美国每年死于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60万人, 60%~65%死于院外[2]。所以普及急救知识, 尤其是心肺复苏为主要内容的急救知识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 在猝死病人中有88%发生在家中。而且病人的年龄以60岁以上的居多, 很多死亡者往往是由于抢救不及时, 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帮助, 等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太晚, 延误了抢救的黄金时间[3]。我院针对院前现场急救我国这一项当前医院急救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积极开展急救知识普及, 而且通过开展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授课能力, 使其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 提高医护人员的社会影响力。一个国家院前急救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组织管理、医疗水平和公共福利的综合能力。因此, 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 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和技能, 成为“第一目击者”, 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展开救护, 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同时, 为安全生产和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也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一镗.为把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建设好而努力[J].急诊医学, 1994, 1 (1) :36.

[2]侯晓平.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院前急救和转运[J].中国急救医学, 2001, 3 (3) :190.

篇4:急救知识培训班

【关键词】社区医师;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4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救医学逐步形成一门崭新而独立的学科,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均寿命的持续增长,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病症时时危及生命。而人类交往频繁、活动范围扩大,又使各种意外伤害诸如陆路交通事故、飞机航空意外、城市大火、建筑倒塌、毒气泄露明显增多。凡此种种,都需要得到现场及时准确的救治。

1 社区急救服务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急救医学服务系统应该由现场救护、院前急救、急救医学科内和急救重症监护室四环组成[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卫生服务的基层组织,具有方便、可及、连续、综合及广覆盖的优势,其参与部分院前急救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院前急救体系在时间和空间的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与院前急救体系的结合,将对提高社区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市调查发现,87.39% 的急救呼叫病人发病地点在社区,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2]。因此,社区是院外急救的重点场所。

2 社区医师在院前急救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而其中急诊抢救、现场救护、家庭医疗、健康教育等正日益受到急救专业人士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期望。急救社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医师的重要作用。社区医师不仅要自身掌握现场救护的知识技能,还有为社区人员进行普及基本救护知识技能的责任和义务。在突发情况下,社区医生应该对现场进行初步处理,熟练掌握高热、昏迷、休克、急性脑血管病等急症的现场救护原则;熟练运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现场心肺复苏等技术操作,还要能够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能够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社区群众实施有效地院前救治。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救专业机构和红十字会的共同职责,应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贴近社区居民的优势,指导社区居民,特别是高危人群和家属,当急病发作或伤害时及时正确的呼叫、自救、互救、避险、逃生,以期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急症患者都能得到“第一目击者”的正确现场急救和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实现急救整体水平的提高。

3 社区医师急救能力现状及对策

由于社区病人病种相对较少、病情相对较轻、急危重症患者在社区就诊不多见,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各项急救技术操作以及各种急救设备使用操作频率较低、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在急救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正确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急救处理,以致抢救的效果不理想,甚至贻误患者病情。由于社区医师自身能力不足,其健康教育功能开展尚未能尽如人意,急救普及工作不容乐观。加强社区医师的急救培训,既能准确有效地抢救宝贵的生命,又能广泛开展急救普及工作,对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我市加强社区医师培训的实践和展望

随着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方便化、家庭化,市急救中心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卫生工作精神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积极推动社区医师急救培训工作,推进我市院前急救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急救网络社会化、现场急救全民化的目标。

4.1 首先我市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在市急救中心成立急救培训基地,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将社区医师强化急救专业培训作为长期的一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4.2 市急救中心通过座谈、走访、发放调查表等方法广泛征求社区人员意见建议,了解社区医师、社区居民急救需求,并结合我市近10年院前急救病种统计情况(前三位依次为创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在市急救专业委员会的组织讨论下精心制定我市社区医师的培训内容方案。

4.3 市急救中心开展各类急救技能培训工作,实行短期培训、反复培训、分级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进行基本救护知识、心肺复苏术、四项技术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增加电除颤、气管插管术、呼吸机使用的培训,培训后经考核合格由市卫生局授予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并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4.4 以医疗机构结对联动、建立共建单位为抓手,全面实施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结对共建,按照“学科联创、发展联动、实事联干、活动联办”的主题要求,大力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指导工作。

4.5 全面实施城市医生在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一年的制度,积极开展“医学专家坐诊社区”行动,发挥公立医疗机构对社区医师的传帮带作用。“医学专家坐诊社区”行动,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从“小病不出社区”向“大病少出社區”的跨越,是我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民生幸福的创新之举。

4.6 我市率先试点开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抢救室视频传输系统,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市专家远程会诊中心实时连接,按需实施远程会诊,对社区医师的急诊急救起到了实时指导作用。

急救面对着社会各个层面,触及到社会每个角落。只有全社会及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迅速有效的组织实施成功的救援,更是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3]。如果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发挥社区医师在现场急救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区医师在应急培训中的巨大潜力,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加强社区医师培训,提升院前急救水平,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J].中国急诊医学杂志,2008,17(4):342.

[2] 刘全等.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95-997.

[3] 吕传柱、黎敏.试论院前急救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关系[J].中国急救,2009,29(5):459-461

作者简介:

篇5:急救知识培训总结

本次急救知识培训讲座真的收获了很多,我们学习了许多有用的急救知识,如三角巾的包扎方法,弹力绷带的使用方法……身为一名公园引导员,不仅要熟悉公园相关景点线路,拥有良好的志愿者服务意识;掌握一些必备急救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来公园游览的有各个年龄段的市民,小朋友蹦蹦跳跳突然摔倒流血怎么办,老年人突发疾病怎么办,这些,是身为一名优秀的公园志愿者必须懂得如何解决的。

作为大学生,报名参加公园志愿者,意味着自己要有一颗热忱的爱心,当然也要有相关知识技能。本次活动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以及脆弱性。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倍加珍惜。感谢本次培训活动,让我们得到很多。我们相信也一定会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更好地进行志愿者工作,更好地帮助前往公园游览的游客们!

篇6:急救知识培训感想

盐城市第三中学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近年来,致师生伤害事件、踩踏、溺水、食品安全等事故时常导致师生处于急救状态,那么在救人的黄金时间里我们到底会不会救?作为分管学校安全的副校长,深深的感受到开展急救培训的重要性。今年3月份,在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市红十字会来到我校,在学校大会议室开展了应急知识与技能培训。全校教职工参加了培训。培训中,红十字会荣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原理和在具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还提出了操作口诀,对我们的记忆和理解起了很大的帮助。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这四个要点循序渐进,相辅相成。荣老师从真实的例子来说明这四个要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后,老师们来到假人面前,按照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了实际的操作。练习时,大家聚精会神,争分夺秒,仿佛来到了急救现场,观看的教职工则目不转睛,心理默默地记。相信这样的操作能对大家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在需要的时候能拿得出、救得活。同时我们感受到,原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在实际操作起来会手忙脚乱,所以一旦遇见紧急情况,一定要学会冷静。还有就是要多练习,多实践。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头脑,这很重要,我们以后会面临很多突发情况,而每一次的冷静分析都有可能拯救性命。

安全重于泰山,分管安全倍感责任重大,这一次的培训收获颇丰,虽然现在可能不会用上,但我觉得这次培训让老师们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医学,了解了面对紧急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会做一个帮倒忙的人,而是实实在在帮助别人的人。通过今天的学习培训,我们深刻意识到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掌握了必要的急救技能。当然我们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永远不要用到这些技能,但在危难来临时我们也能应对自如。我觉得这样的培训应该在校园大力推广。

篇7: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一)、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者愈后的生存质量。

原则:快抢、快救、快送,即“三快”。二)、紧急救护的程序:

①拨打120 ②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 ③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 ④先抢救危重者 ⑤优先护送危重者

三)、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

⑴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⑵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3、紧急止血法:

一、止血

1、指压法: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五颈椎横突,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

2、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

3、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4、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5、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 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二、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1、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 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

三、固定: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法治休克。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树枝等)。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体固定法。如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或将下肢固定于健肢。

四、搬运:背、夹、拖、抬、架。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6、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根据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另一类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主要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引起严重中毒表现。

急救:迅速脱离有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

6、触电急救:导致人体电生理紊乱,特别是心脏电生理紊乱,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篇8:急救知识培训班

1 对象及内容

1.1 培训对象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96名医护人员, 其中医生48人, 护士48人;年龄20岁~30岁75人, 31岁~40岁16人, 40岁以上5人;本科6人, 大专19人, 中专71人;中级职称及以上9人, 初级职称87人。

1.2 培训内容

1.2.1 强化急救知识的培训

讲解社区常见紧急救护技术理论, 如窒息、心搏骤停、呼吸骤停、溺水、电击、烧伤、中暑、常见出血、中暑、中毒的概念及发生原因、判断评估、救护措施、预防要点、各种应急预案等;熟悉社区抢救车内的物品及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保养方式, 常用急救药品的名称、剂量、作用及用途。

1.2.2 强化急救技能操作的培训

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的使用、电击除颤、成人气管插管、急救止血包扎技术、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心电监护等急救技术的培训。

2 培训方法及考核

2.1 培训方法

2.1.1 培训前考核评估

对社区医护人员分两批进行, 培训前对其急救理论基本知识进行考核评估。

2.1.2 强化急救知识的培训

利用3个月的时间分两批组织社区医护人员参加系统、规范的急救理论学习, 每批48人, 医生、护士各一半, 每批培训6个课时。各社区服务中心 (站) 组织医护人员重点对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判断评估, 心肺复苏的抢救步骤和有效指标进行详细的讲解。

2.1.3 强化急救操作技能的培训

社区医护人员对各项急救技能操作首先集中讲解示范, 录像播放演示, 再用现场模型进行规范地操作演练, 重点讲解各项急救技能操作需要掌握的要点、难点, 然后2人一组, 分组练习, 医护配合操练。要求做到每一项急救技能操作按流程严格把关, 细节之处耐心示范, 勤加训练, 熟练掌握, 最后考核。

2.2 培训后考核

由社区主任和护士长随机抽查考核社区医护人员对急救物品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及保养, 以及常用急救药品知识的知晓率、剂量、作用及用法。强化后进行急救知识理论闭卷考试1次, 80分合格, 成绩列入年终考评表。平时随机提问, 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相关急救知识及各种应急流程的掌握程度。强化后急救技能操作的考核, 每人考两项, 徒手心肺复苏术要求社区医护人员人人考核过关, 90分合格。其余项目每人抽考1项, 成绩列入年终考评表。平时随机提问急救技能操作的要点、流程、目的及注意事项, 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各项急救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

3 结果

通过强化培训后, 社区医护人员对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熟练规范, 考核成绩都在95分以上。在社区临床紧急救护中, 社区医护人员能熟练启用应急预案, 实施规范、合理、有效的紧急救护, 社区群众对社区医护人员的急救程序和抢救效果满意度调查由原来的56%上升至现在的91%。

4 讨论

4.1 学以致用, 全面提高社区整体的急救技能水平

社区医护人员应适应社区工作的特殊性,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小讲课、专题讲座、自学、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不断扩充专业知识, 提高急救理论知识, 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在工作中融会贯通, 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应急能力, 使其在抢救及处理应急事件时能准确快速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 确保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2 重视个体差异, 加强团体协作

由于社区医护人员存在年龄、学历、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 导致对同一项急救技能操作的掌握有快、慢及优、劣之分。所以, 在培训中重视个体差异, 根据每个人的情况,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既重视个人急救能力的提高, 又要重视团队协作急救能力的发挥。在操作流程正确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了急、稳、准、快、灵活应变的培训效果。

4.3 加强考核和定期复训

在考核中发现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熟练程度和时效性决定了救治急危重病人的成败, 只有定期复训, 不断强化、提高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 才能为急危重病人提供准确、高效的救护技术。

4.4 普及社区急救知识和技能, 使社区群众能正确进行自救和互救

社区医护人员不仅自己要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 还要对所管辖的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 帮助人们尽量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普及社区急救知识和技能, 使社区群众能正确进行自救和互救, 尽量做到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生命[2], 为社区的安全生产和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全全, 张文武, 姚似鸿, 等.社区护理人员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1) :33-35.

上一篇:描写冬天里的太阳作文350字下一篇:优秀入党申请书1000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