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社区建设工作要点

2024-07-28

2015年社区建设工作要点(通用6篇)

篇1:2015年社区建设工作要点

2015年社区办工作要点

1.在各社区全面推进20132015年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是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结帐年、验收年,各社区要加大力度,想尽办法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社区服务站建设要提档升级,使社区服务站向高标准高档次上台阶;做好养老托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使养老服务站成为老人的乐园和家园;解决好不但出现的居民反映的突出新问题,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2.继续加强社区管理创新,在各社区窗口开展五比五看,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居民评议、专班考核等方式,结合明察暗访,对各社区开展竞赛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明星窗口和窗口明星,使竞赛活动取得实效,以实现工作形象大转变,服务质量大提升促进社区工作人员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居民群众,使窗口化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3.要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制度,做好与民互动、掌握民情、听取民意、安抚民心等方面的工作,健全居民代表议事制度,要深化居务公开、议事恳谈、决策听政和民主评议等民主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社区对话、居民说事、民情恳谈等民主自治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湖北省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15年是社区居委会换届之年,要积极做好社区居民委员会第五届换届选举工作,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居民选进居委会班子。

4各社区要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创投活动,针对自身特点,挖掘培植项目,公益服务项目要涵盖志愿服务、社区治理、互帮互助、企业公益等不同类型,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青少年、妇女、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居民群体,这些项目要具有很好的公益性和很强的可行性,通过公益服务项目的创投和实施,提升社区干部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高社区居民自治和服务能力、推进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带动更多的社会组织投身社区治理和服务,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5、落实好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按照市、区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的要求,根据社区工作职责,规范社区标识标牌设置;建立部门工作准入制度,理顺各方关系;压缩创建达标评比,合理归并考核考评;精简会议台账,规范社区事务管理;强化社区印章管理,规范盖章行为;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社区资源资产管理。通过系列的减负增效机制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6、继续在各社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按照中共荆们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全市50%的社区达到国家和谐社区标准,80%的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目前我们离这一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各社区要把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以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创建活动成为落实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

7、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积极发挥志愿者的服务作用。所谓志愿者就是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简单说就是:不计任何报酬,不需任何回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特长自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无常服务的人。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开通社区志愿者网络注册平台,做好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发挥社区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区中服务作用。社会志愿者的作用概括起来:不论个人或社会都可透过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而得益及进步,对个人而言:扩大生活圈子、肯定自我价值、学习新技能、彰显生命光彩。对机构来说:提升员工士气及公司形象、促进团队精神和效率。对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他们带来希望、温暖和改变;并且善用社会资源,加强市民的归属感。

8、是要深化社区居务公开,要有专门的居务公开栏,做到办事程序公开,财务公开,计划生育工作公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公开,社区居委会干部工作责任目标和生活补贴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对社区干部的评议情况公开,社区服务、求助热线公开,社区建设重大事项公开,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事项公开,接受群众的咨询和监督。

9.开展好全民阅读进社区活动,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平台,以推荐好书、爱心助学、社区大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目标,打造学习进取、奋发有为、温馨和谐的书香型社区。

10、是完善财物管理制度。对社区各项费用的支出要求手续完备,程序规范,开支合理,社区工作人员都应勤俭节约,增收节支,确保社区工资发放、社保经费的缴纳和正常运转,各项财务开支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

篇2:2015年社区建设工作要点

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全委扩大会议和政府廉政工作会议部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双十条”规定,落实“两个责任”,深化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检查,为推动全县社保工作再上新水平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一、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结合实际贯彻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铁的纪律管党、治党、建设党。

(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确保令行禁止。坚持把维护党的纪律作为监督执纪的首要任务,以铁的决心执行铁的纪律;把党章看作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总章程、总规矩,把讲规矩看作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无条件遵守党的纪律,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二)严格党的组织纪律确保行动一致。局党组既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在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要安排上经党组班子集体讨论决策,又要充分依托机关工委,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行动上同县委、县政府的法治建设工作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等组织制度,始终做到对党忠诚老实、表里如一。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坚持把依规治党、从严治党作为贯穿纪律检查工作的一条红线,切实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我局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对全民参保登记、阳光医保监管、社保基层平台建设等中心工作以及老百姓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专项督查。完善工作督查考评制度,深入推进干部“怕担当”、“中梗阻”等专项整治,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确保政令畅通。

二、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四)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体系。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分管股室的干部,定期听取汇报、进行约谈、督促督导,确保股室廉政过硬,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常态化。建立健全促进“两个责任”落实的机制制度,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实现责任落实“无缝隙、全覆盖”,确保党风廉政责任落到实处。

(五)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围绕落实县委主体责任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任务,严格责任追究。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结果运用等制度,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的年终考核范围,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力的,要坚持倒查追究、有错必究、有责必问,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以严格的责任追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

三、持续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

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肃认真、持之以恒,扎实正风肃纪,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六)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双十条规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基础上,重点围绕县委督导组提出的整改条目,结合2015年将要重点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坚决防止“四风”反弹。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不断巩固和深化作风建设成果,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努力形成作风建设的新常态,提高社保部门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七)推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坚决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重点解决一些干部吃拿卡要、弄虚作假、作风粗暴、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扎实推进效能风暴行动,加大明察暗访、执纪问责力度,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探索建立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落实监管制度,坚持抓早抓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问题早发现、早纠正,为促进社保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

(八)优化窗口作风服务规范。建立健全窗口管理、监督、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纪律,努力提升窗口的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发挥好领导干部值周日常巡查作用,进一步完善机关服务制度,加大对违反纪律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违纪行为,采取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调整工作岗位、纪律处分等方式,严肃责任追究,切实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创新监管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坚持以监督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深化阳光政务,强化基金监管,健全社会监督保障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九)深化“阳光政务”建设。严格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强化权力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实现职权事项的信息公开和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快社保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政务公开,提高网站内容的更新频率,特别是社保待遇审批、医疗保险核销、养老待遇发放、基金征缴拨付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公开的全部在网上公开,有条件的开通政务微信平台,使便民快捷的社保服务体系更加纵深发展。

(十)继续强化基金监管和执纪监督。围绕社保基金“阳光监管”和经办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深化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内部审核操作办法等管理制度,积极研究对基层工作平台的监督管理,将内控机制建设向基层平台延伸。建立“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完成医保监控软件的开发、测试和运用,完善大额付费会审制,杜绝手工报销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建设统一的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对医保诊疗服务行为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公开、公正。

(十一)健全社会监督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员、局政风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每年至少开二次社会各界座谈会,充实行风监督员队伍,切实保障社会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进一步开展由群众参与的民主评议活动,完善局领导信访接待工作日制度、群众满意度测评做法,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制和值班咨询服务台工作制度。

五、落实“两个责任”,加强队伍建设

结合实际落实局党组主体责任、纪检组监督责任,细化责任分解,明确责任分工,深化廉政教育,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建设,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

(十二)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党组领导班子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组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坚持“一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组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明确从严治党职责,狠抓工作部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党风廉政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坚决惩治腐败。

(十三)深化廉政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三严三实”等学习活动。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形势教育,开展“两个责任”主题教育,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教育,开展理想信念和党的优良作风教育,加强廉洁从政规定和党纪政纪教育、从政道德教育,落实“一把手”上廉政党课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意识。坚持廉政培训、廉政测试、廉政谈话、廉政报告、廉政承诺和廉政教育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惩防体系

(十四)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社保局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坚持关口前移,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个人情况报告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和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项目的规定,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篇3: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

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按照中央经济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部署,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 发挥电子商务拓市场、促消费、带就业、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突出创新驱动, 促进转型升级,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等发展战略, 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 为加快商务领域创新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全面推进, 助力商务发展

1. 全面推进以信息化促进流通现代化工作。

研究制定《关于以信息化促进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从营商环境、企业应用、基础设施、大数据体系、公共服务支撑、追溯体系建设、信用体系构建、治理能力提升8个方面, 做好“发现”、“引导”、“扶持”, 深化信息化在贸易领域的应用, 加快我国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落实《关于以信息化促进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 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2. 开展促进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行动。

按照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思路, 制定促进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网络消费, 支持发展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促进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型电子商务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 促进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发展。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本地区跨部门电子商务工作协调机制, 根据行动计划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争取财政等部门支持, 加大扶持力度。

3. 加强电子商务重点问题研究。

认真研究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因和潜在问题, 深入分析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 为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撑。跟踪电子商务发展热点领域, 重点开展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应用、市场融合等方面的专项研究。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 加强对电子商务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 及时总结报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典型经验。

4. 开展“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顶层设计。

根据商务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和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 启动研究“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全面做好本地区“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的顶层设计, 明确发展目标, 细化实施方案, 科学指导电子商务发展。

二、重点突破, 拓展应用领域

1. 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电子商务应用。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供销社、邮政, 以及大型龙头流通企业建设改造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 促进电子商务在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特色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加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力度, 扩大服务范围, 建立完善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对接和卖难预警救助机制。多渠道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和消费群体, 支持农村青年和返乡大学毕业生网上创业。与主流媒体合作宣传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典型案例。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着力完善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环境, 研究制订促进政策和措施, 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发展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普及应用。

2. 积极促进城市社区电子商务应用。

以中心城市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 为重点, 探索城市社区商业新模式, 应用电子商务促进便利消费进社区, 便民服务进家庭。鼓励企业建设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客户端, 整合线上线下供给渠道, 实现全方位的居民生活服务供求衔接, 打造社区便利、快捷的网络消费“微环境”。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社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服务环境, 着力解决网络购物终端配送等问题, 促进社区居民便利消费。

3. 推进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支持养老家政、健康服务、信息服务、旅游休闲等生活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 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结合, 满足和带动多样化、个性化的居民服务消费需求。支持研发设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检验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应用电子商务,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完善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链, 培育一批国内外市场知名的综合性、专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支持电子商务领域信息技术、营销推广、支付融资、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业发展。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传统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加快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

4. 加快推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发展。

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支持建设中小城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整合商品流通、居民服务等线下市场资源, 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便民网络消费的综合服务渠道。完善电子商务相关配套服务支撑体系, 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促进本地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发展, 支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 总结推广成熟经验, 培育扩大网络消费市场。

5. 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

指导试点城市落实试点工作方案, 建立健全试点工作领导机制, 开展电商物流规划编制、管理制度改革、标准规范制定等工作, 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运营车辆规范化, 解决末端配送难题, 加强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总结评估试点经验, 及时宣传推广。

试点城市商务主管部门要主动工作, 发挥牵头和主导作用, 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确保试点工作实现预期目标。

6. 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服务体系, 提高各环节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 推动建立电商企业“走出去”的境外支撑服务体系, 引导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综合发展, 培育一批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航空母舰”和“排头兵”。加强知识产权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 支持当地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国际市场, 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

7. 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

开展第二批示范基地、2015年~2016年度示范企业遴选和创建工作。总结推广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典型案例, 适时组织工作经验交流, 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全面平衡发展。示范城市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 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和特色领域的电子商务创新应用, 探索促进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创新。示范基地要发挥产业集聚优势, 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生态链,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对首批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及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 加强对当地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指导。

8.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分层培训体系, 培养一批电子商务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国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电子商务人才继续教育基地。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指导意见》, 加快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指导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大人才培训工作力度, 加强实训, 开展岗位对接。

三、巩固基础, 优化发展环境

1. 推进电子商务立法工作。

继续参与并推进《电子商务法》立法和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的修订完善, 立足商务工作职能有效发挥作用。贯彻执行《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定程序规定》, 保证交易相关方充分参与交易规则制定和修订, 防止平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出台《网上商业数据保护办法》。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并参与研究制定本地区电子商务法规规章, 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推进电子商务立法。

2. 健全电子商务标准体系。

推动出台《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规范》、《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基于网络零售开放平台的第三方服务标准》和《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共享规范》。根据电子商务与网络零售标准规范框架体系研究成果, 继续开展基础性关键标准的研究。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重视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 加强《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应用, 鼓励推动研究机构、中介组织、骨干企业研究起草地方性电子商务标准。

3. 加强电子商务统计和信用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商务领域大数据应用工作方案, 推动开展试点应用。推进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分析系统的全面深度应用,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发布《中国电子商务报告 (2014) 》和《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评估报告》。研究提出电子商务信用建设方案, 加快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积极推动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督机制, 推动建立面向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与使用机制, 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标准统一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协作, 研究政策措施, 全力督促本地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及时准确地报送统计数据, 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和使用的有效方式。

4.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电子商务规则体系建设, 加强电子商务的多双边交流与合作。落实APEC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倡议和中韩自贸协定电子商务条款, 开展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自贸协定电子商务议题谈判, 推进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及两岸电子商务交流合作机制。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篇4: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各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审定公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诊断改进工作。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和高职示范校验收工作。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31.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医学教育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做好医学教育整体衔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产业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32.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启动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组织开展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制订《关于全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意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3.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办好开放大学,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

34.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做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宣传实施,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相关工作。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机制和监测平台建设,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第18届推普周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5周年宣传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开展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手语主持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语言国情调查。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研究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继续做好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织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继续实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发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起始年级教材编写。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特殊保障办法。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

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材和资源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各类专项招生政策。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

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更多学生参军入伍。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和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突出精准资助,坚决查处申请资助过程中的作假、冒领行为。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资助资金监管。推动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篇5:2015年社区建设工作要点

解放街道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围绕文明城市创建、诚信法治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化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升居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街道提出的“经济成长高地、民生和谐福地、运河温馨家园”发展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推进“中国梦”引领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道德讲堂、网络平台等一系列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等基层组织网络,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深入开展“六大行动”(核心价值普及行动、优秀文化传承行动、道德讲堂推进行动、最美风尚培育行动、网络空间清朗行动、诚信建设推进行动)和七个主题实践活动(“爱国圆梦”、“与法同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崇德向善”、“志愿服务”、“知书达礼”)。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通过常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公益广告宣传,抓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

2、继续深化各类道德先进评先评优活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家庭、社会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中广泛开展各类评先评优活动。在街道、社区和各级文明单位显著位置设立“善行义举榜”,引导人们见贤思齐、见德思义。继续开展“五十佳”文明评创表彰活动(“十佳道德模范”、“十佳孝子女媳、婿”、“十佳文明志愿者”、“十佳窗口服务明星”、“十佳文明家庭”),编印《运河右岸好榜样》宣传手册,通过道德讲堂、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等进行宣传教育,发挥先进典型榜样带动作用。常态化参加“南湖好人”、“嘉兴好人榜”、“浙江好人榜”、“中国好人榜”推荐评选,持续深化弘扬善行义举、社会新风。同时,要建立健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帮扶制度,通过有效帮扶,在全区树立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进大帮扶格局。

3、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实践活动。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骨干作用、先进典型和先进单位的带动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注重以文化人、注重制度引导,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身边的事情抓起,使道德实践活动富有亲和力、感召力,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入心入脑,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举办第十一届“睦邻节”暨家庭文化节,促进邻里和睦新风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继续办好“读书月”活动。

4、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制度化建设。深入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探索建立诚信信息发布制度,大力推进企业、个人诚信服务体系制度化建设。针对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等突出问题,在企业、个体经营户、商场、集贸市场中开展“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创建活动,深化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净化网络社会环境,树立网络道德新风。

二、切实强化文明城市引领下的各类精神文明创建

5、不断增强城市文明创建实效。按照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社会道德环境公众满意度测评体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按照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注重实际效果的原则,结合街道实际,继续做好全国、省、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迎检工作。着力做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诚信建设、道德讲堂、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网络文明传播等测评重点,抓实文明城市巩固长效措施,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培育勤俭节约社会风尚。抓好市容市貌整序、环境卫生整治和市政设施整修三大工程,使辖区城市形象提质上档。

6、持续提升文明创建基础工作。按照市、区两级文明办要求,积极指导国家、省、市、区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申报、复评工作。加强系列文明创建动态管理,探索文明单位引领社会风尚的有效路径,推进文明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继续推进道德讲堂总堂等精神文明宣教载体建设,积极探索道德讲堂生活化、需求化。深化文明单位片区化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7、全面加强网络文明创建力度。准确分析网络社会发展趋势,有效建立网络精神文明宣教方式和机制。适应网络行为的虚拟性特征,推进网上文化家园建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弘扬主旋律,把人们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轨道。发挥各级文明单位作用,建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培养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内容和行为的侵蚀。办好街道门户网站,突出内容建设,重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有思想、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占领主阵地。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及时关注网络舆情,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网络舆情,伺机发声,最大程度减少因舆情引起的负面影响。

8、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整合多种资源,创新形式载体,结合“运河流音”群众文化艺术节、“365天天欢乐大舞台”等重点特色品牌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寓教于乐的精神文明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好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假日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庆祝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居民凝聚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深入推进“运河右岸•邻里谦让”街道邻里文化共育共享品牌打造活动,让邻里之间“文明相处、文化相处、感恩相处、平安相处、健康相处”等邻里文化理念植根到每个社区家庭。健全完善文明共建机制,探索建立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军警一体共建组织,使共建活动覆盖城乡、带动单位、吸引群众。

9、致力深化三大文明活动。深化文明出行活动,广泛宣传“礼让斑马线”,倡导机动车驾驶员文明行车、行人文明行路。深化文明旅游活动,督促旅游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品质服务,健全旅游投诉受理制度,提升城市认可度和游客满意度。利用“3.15”消费者日、“5.19”国家旅游日及各类节假日,广泛宣传旅游出行知识、法律法规等,不断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规范和约束游客的旅游行为。深化文明餐桌活动,普及餐桌礼仪,倡导文明用餐、健康用餐、理性用餐。

三、扎实推进制度化引领下的志愿服务工作

10、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文化。深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效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营造全民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积极推动把志愿服务融入市民公约、职业规范和学生守则,培育全社会志愿服务的文化自觉,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特别是抓住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抓住社区这一重点场所,加大志愿服务传播力度,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氛围。

11、着力完善志愿服务制度。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为有意愿、能胜任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注册;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服务专业水准;健全志愿服务记录制度,采取信息化手段,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表彰激励提供依据;落实党团员带头做志愿服务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大力推广社会工作者带志愿者的活动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12、全面提升志愿服务内涵活力。建立活动式、定期式、应需式等服务模式以及网(志愿者注册登记系统)、线(志愿者热线)、证(志愿者服务登记证)联动机制,做到志愿者与服务需求人员的即时高效互动。持续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推动活动常态化。深化红色义工志愿服务,整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兴电大、人民法院等优势资源,开展义诊、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与青鸟社工的专业合作,深化菜花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依靠社会组织专业水平和固定的志愿力量,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13、不断强化志愿服务保障。健全文明委领导下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组织把志愿服务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部署,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具体实在的支持帮助,探索推进志愿服务长效开展的制度建设,营造“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生动局面。重点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平台、机制建设,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站(点)规范化。实施星级志愿者评定,通过换取服务、嘉许表彰、优惠优待,实现服务回馈。加强志愿者权益保护,为志愿者购买保险、提供保障,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全面深化道德养成引领下的未成年人德育建设

14、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组织“争当好少年,奉献中国梦”主题活动,使中国梦、校园梦、家庭梦、少年梦有机统一。广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活动,结合青少年德育教育课程,以丰富的形式,不断强化思想认识和实践养成。组织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等为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针对青少年特点,精心设计各类活动载体,组织最美少年、美德少年等身边榜样评选宣传。创新教育机制,抓实“三爱”活动。

15、继续巩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结合辖区实际,整合资源,加强与辖区的企事业单位联系与合作,统筹建立社区、家庭、单位等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织网络。发挥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坚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依托XX市图书馆解放街道图书分馆等现有资源,定期对社区青少年开放图书借阅,同时举办相应的诸如“中秋知识知多少”和“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使辖区内的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寒暑假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空间。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创建亲子中心、父母课堂等亲子教育基地,突出发挥好家长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16、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多样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适时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并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定期组织社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及志愿者与未成年人开展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服务奉献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篇6:2015年社区建设工作要点

湘科职院党[2015]11号

2015年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

2015年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及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治校,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成果,强化纪律规矩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要求,纠正“四风”,为推动学院改革发展提供保障。

一、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组织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领会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和《湖南省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办法》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学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

(二)改革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及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大问题。党委每年专题研究或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少于4次。

(三)召开全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组织签订党委书记与其他院领导、分管院领导与中层正职领导干部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办法》,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 政建设中的职责分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常规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四)党委书记要全面履行加强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做到亲自组织推动,当好廉政表率,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和院级领导要根据工作分工,履行“一岗双责”,主动担当分管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分管业务工作,积极指导分管联系部门研究制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带头廉洁从政,履行好管教职责。

(五)主动接受纪委监督,经常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落实“两个为主”,领导和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法执纪监督问责,切实解决重大问题。同时,落实监察处长列席院长办公会议制度。

二、认真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组织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协助党委建立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协助党委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责机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开展执纪监督和查办腐败案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加大明察暗访、问责处理、通报曝光、整改落实力度,持之以恒地纠正“四风”。

(三)明确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责任务,进一步深化“三转”,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加强自身建设。

三、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一)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认真开展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行为,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二)推进学院章程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权力配置,形成科学管用的内控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 制度,完善决策机制,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等制度。

(三)加强对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党务和院务公开、重大事项报告等重要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健全防控廉政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从严要求、从严教育和从严管理干部,强化问责。

(四)进一步推进党务和院务公开,尤其是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人员招聘、职称评审、入党评优、出国出境、经费使用、招生就业等重要信息公开力度,提高信息时效性。落实责任,建立信息公开监督和考核评估机制。

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作风建设

(一)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持续反对“四风”,把转变工作作风落到实处。围绕省委教育实践活动督查组和省属高校巡视组反馈的意见,抓好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

(二)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出国出境、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部门经费民主管理等相关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强化问责和处理。坚决查处违规乱收费等行为;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的规定,坚决查处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三)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完成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为广大师生和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五、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组织开展《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的学习活动。党委中心组要进行专题学习,副科级党员干部要原原本本地通读《摘编》,各总支、直属支部要组织党员 进行集中学习。学院党政主要领导给党员干部做一次专题辅导。

(二)开展党纪党规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熟悉党纪、政纪和学院规章制度,努力营造讲规矩、守纪律、讲诚信的氛围。组织副处级以上干部和相关部门重要岗位的干部前往长沙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

(三)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廉洁从政。同时,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

六、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强化监督检查

(一)加强对新校园建设项目重点监察和对基建维修、物资和教材图书等招标采购的监察;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校企合作办学管理的监督。

(二)完善拟提拔任用干部任职前征求纪委意见制度,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制度。加强对人事制度改革、职称评审、干部任免、人员招聘、干部出国(出境)等方面的监督。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权限,规范办事流程,严格办事程序,增加工作透明度。完善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坚决查处学术腐败行为。

(三)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六不准”、“十严禁”、“十公开”要求,严肃招生纪律,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加强对专升本推荐、各类考试、奖助学金评定、科研项目和课题评审与申报工作的监察。

(四)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费行为,严禁乱收费,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

(五)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重点加强对新校园建设的跟踪审计,开展基建维修项目全过程审计、中层以上干部离任审计、“三公经费”审计和部分专项资金审计。

七、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一)聚焦主业,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明确职责定位,坚守责任担当,强化执纪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抓实,严肃查处损害师生群众利益和违反党纪政纪行为。

(二)重视和改进群众信访工作,拓宽信访举报渠道,严肃工作程序和纪律,加大对信访举报问题的查实力度。

(三)进一步完善办案工作制度,不断推进办案工作规范化。全面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为主,案件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双报告”、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等制度。

(四)组织纪检干部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注重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培养使用和管理。

中共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

上一篇:晚会的主持稿下一篇:我的难忘军训生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