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九课

2024-04-09

必修三第九课(精选8篇)

篇1:必修三第九课

合阳中学有效教学讲义指导单 —高三一轮政治复习(必修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需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4)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需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点拨: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内容(见《优化方案》P162)。

(三)应用:高考中,本考点常以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考点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内容: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

(1)基本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基本要求:①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②要坚持“三贴近”原则;③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是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3)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4)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5)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6)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内容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原因: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基本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灵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主题),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精髓),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基础)。

(二)点拨: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内容(见《优化方案》P162)。

(三)应用:高考中,本考点常以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意义及要求。

------1

我读我思我研我评我创造!

合阳中学有效教学讲义指导单 —高三一轮政治复习(必修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考点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内容

1、实质: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重要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4、措施(如何):(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①地位(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②基本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4)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环节)。

(二)点拨:

1、正确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见《优化方案》P164)。

2、正确理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见《优化方案》P165)。

(三)应用:高考中,本考点常以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措施,尤其是教育的重要性。

考点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一)内容 1.和谐文化的地位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

(1)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二)点拨:

正确理解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见《优化方案》P164)。

(三)应用:高考中,本考点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及措施。

------2我读我思我研我评我创造!

篇2:必修三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容易出答题的知识点

1、市场调节方式

2、市场调节的优点

3、市场规则的内容即准入原则竞争原则和市场交易原则

4、市场交易原则和社会信用制度

5、怎样规范市场秩序

6、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包括调节不了禁止调节和三个弱点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8、社会主义国家能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的原因

9、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0、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二、选择题

1、为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作出合理的安排。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A A.市场和计划

B.法制和道德C.价格和供求

D.法律和规则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D)①供求关系

②价格机制③竞争机制

④国家计划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3、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上经营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日益严重,坑害消费者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主要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中的(D)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公平原则D.诚实守信原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其弱点和缺陷主要有(C)

①自发性 ②开放性 ③盲目性 ④竞争性 ⑤滞后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5、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这表明宏观调控(B)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性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出口贸易不畅,经

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预期正逐步形成等。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C)

①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快重点产业发展③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出口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益。这是因为(A)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使经济资源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集中②商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③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必然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时间④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下边漫画《同一只气球》中经营者的做法(D)

A.减少了商品的价值B.减少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C.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D.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示例近年来,有关“毒物”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从毒大米到喷农药的火腿,从问题奶粉到加了色素的茶叶,再到“苏丹红一号”“多宝鱼事件”。这些“毒物”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地走上饭桌,都离不开那只操纵在背后的“利益黑手”。这说明(C)

A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B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有条件的C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商品生产者应当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一、判断题(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号,错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号)

1.任何社会都需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2.资源配置的方式只有计划和市场两种。(错)

3.市场通过价格涨落、供求变化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4.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5.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必然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错)6.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7.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

8.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可以让市场来调节。(错)

一、判断题(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号,错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号)

1.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2.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错)

3.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错)

4.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5.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唯一目标。(错)

6.我国宏观调控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错)7.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实行宏观调控。(错)

二、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D)

A.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B.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体系 C.市场主体之间平等、正当的竞争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以________为主。(D)

A.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C)

A.实现资源优化配置B.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实现共同富裕D.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因为(C)①市场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③社会主义国家以计划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④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经济学家说:政府一直试图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想当上帝,那是不合时宜的角色。“不合时宜”意味着 C A.计划与市场应该要结合 B.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

C.政府必须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D.宏观调控必须同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6. 2009年1月14日至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钢铁、汽车产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从2009年至2011年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D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B.能有效巩固“十大产业”的基础地位 C.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有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7.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A A.目的在于维护我国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B.目的在于保护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 C.是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D.说明政府不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兼并 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A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C.国家的宏观调控

D.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9.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 000亿元。全国165万户企业的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38%,是利润总额的85倍,达到14 827亿元,因此增加的财务费用1年有2 000亿元左右。关于信用缺失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①信用缺失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质量 ②信用缺失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 ③信用缺失严重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长 ④信用缺失使市场交换根本无法进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0·九江模拟)漫画《脱节》说明

(B)①广告能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生产者应重视产品的使用价值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 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 2009年3月13日上午,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温家宝总理表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之所以对我国经济充满信心,是因为 B A.黄金在金融危机期间,缺乏足够的保值功能B.我国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C.必要的信心是战胜金融危机的根本条件

D.市场调节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路灯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却从来没有谁愿办一个路灯公司,以收费的方式向我们提供服务。认识正确的是 B A.路灯只能由政府提供,个人没有能力提供

B.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事它不能调节 C.路灯收费不合理

D.路灯关系到公共安全,只能由政府来解决13、2010年中央投资重点投向五个方面: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快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解决交通运输“卡脖子”路段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是C

A.保持国际收支平衡B.稳定物价C.促进经济增长D.保证社会公平

1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

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15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

(B)

A是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B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C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16、2009年国家将安排50亿元资金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和购买1.3L以下微型客车给予财政补贴。这一举措有利于B

①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②改善农村消费结构③有效弥补市场的缺陷④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说明 D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国家主席作为我国政府首脑有颁布法律的职权 ③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④国家实施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18、针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日益严峻、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不利影响逐渐加大的局面,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大范围实施调整产业规划,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材料充分表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2)通过国家投资重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

(1)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扩大内需,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表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2)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正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标。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国务院此次重拳出击,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是我国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和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材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大幅度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 0 8 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农田水利、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5分)

篇3:必修三第九课

【复习旧课】

师问: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 (略)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 承上启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视频短片“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 (旁白:2010年3月28日, 我省乡宁县王家岭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在井下被困八天八夜后, 第一名矿工被成功营救出井, 人们看到了希望!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亲临现场, 指挥救援:“只要有一丝希望, 就要尽百分努力。”党中央给受难矿工带来温暖与问候。全体医护人员不舍昼夜, 忘我抢救, 生命高于一切!紧握双手, 传递力量!全体武警官兵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不放弃每一个救援机会。更多的矿工被营救出井,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思考, 试分析:这段视频说明什么哲学观点?

设计意图:以视频短片“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分析, 运用上节课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加以说明。从而导出其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习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自学提纲的基础上进行板书。

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

⑴含义;⑵地位;⑶意义。

教师提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解决以上3个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上台展示自学提纲)

学生自主学习, 识记知识点。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意义。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的三个知识点在理解上没有大的困难, 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加以掌握。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

如果问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很难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应当给出确定的条件。对于卖雨伞的人来说, 就是好事;对于卖纸扇的人来说, 就是坏事。

学生活动: (课堂探究)

(1) 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 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分析具体问题的?

设计意图:对教材的探究题进行修改, 使其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讨论中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运用于生活实际, 指导实践, 突出重点。

教师活动: (归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过渡) 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 其中政府领导开展科学有效的救援尤其重要。具体分析救援工作涉及多个矛盾, 如:通风、抽水、后勤、医疗等。它们同等重要吗?不是, 而是有主次之分,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学习的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自学提纲的基础上进行板书。 (略)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依据)

(1)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学生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掌握结构、突出重点。掌握概念、分析原理与方法论。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结构。

学生活动: (课堂探究) (多媒体展示)

如果由同学们负责指挥救援工作, 需要安排通风、抽水、后勤、宣传、医疗、善后处理等工作, 请你说明。

(1) 应以哪一项工作为重点? (2) 其他工作能忽视吗? (3) 作为重点的工作是不是始终不变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关心的当前发生的事件出发进行分析,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活动: (归纳) (多媒体展示)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活动: (过渡) 复杂事物的矛盾有主次之分, 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课堂探究) (多媒体展示)

2010年3月28日, 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 被困职工有153人。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15人获救, 37人遇难。你如何评价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工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王家岭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 既看到救援成绩的一面, 也看到救援问题的一面, 但总体上说救援工作还是成功的,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样既激发起学生课堂讨论的兴趣, 又加深了学生对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的理解。

教师活动: (归纳) (多媒体展示)

(1)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两道探究题, “如何指挥救援工作”及“对救援工作的评价”, 尝试归纳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学生活动: (合作学习)

分组讨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设计意图:运用分析比较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 从而突破难点。

教师活动: (归纳) (多媒体展示)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1) 标志词不同。“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突破口”“根本上”“核心”“首位”“突出地位”等属主要矛盾, “主流”“主体”“大多数”“总体上”“性质”“本质”“方向”“形势”等属矛盾的主要方面。

(2) 复杂事物 (多个矛盾) 有主要矛盾, 一个矛盾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3) 讲发展是主要矛盾, 讲评价或性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

学完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我们应该把握的方法论是什么?需要把握什么内容?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 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 (归纳) (多媒体)

(1)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 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抓住主流。

(3)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必须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综上所学内容,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师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列出。并请一个同学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地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列出。并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篇4:必修三第三、四单元训练

1. “清明前,种花棉,清明后,种毛豆”、“清明毛峰,谷雨茶”,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④这是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2.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汜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人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 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 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 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3.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4.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5.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首唐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人际关系的淡漠

B. 社会风气的败坏

C.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D. 价值观念的更新

6. 如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

A. 风俗画 B. 宫廷画

C. 文人画 D. 山水画

7. “凡是在动物居住很久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也就是说在某一器官的更多运动的影响下,使个体得到或失去的一切,只要所获得的变异是两性所共有的,那么这一切变异就能通过繁殖而保持在新生的个体上。”材料阐述的生物进化思想包括( )

①环境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②用进废退 ③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④获得性遗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8. 英国科学史专家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指出:“那时哲学与科学仍是混淆不清。连笛卡尔在为天文学建立一种力学理论时,也把它放在经院哲学的相反的观点和认为物质的本质是广延性的形而上学见解的基础上。牛顿摆脱了这些先人之见,实在是一种真正的进步。”牛顿的进步性主要在于( )

A. 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B. 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 首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

D. 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

9.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是( )

A. 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 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 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 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10.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 )

A.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C.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 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11. 1883年恩格斯谈道:“……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引句前省略处为( )

A. 蒸汽机的发明 B. 电的利用

C. 蒸汽轮船的发明 D. 内燃机的发明

12.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生卒年\&著 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6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生卒年\&成 就\&哥白尼\&1473~1543\&提出太阳中心说\&布鲁诺\&1548~1600\&提出宇宙无限论\&培 根\&1561~1626\&初创近代实验科学\&伽利略\&1564~1642\&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开普勒\&1571~1630\&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1)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篇5:必修三第九课

1、材料:针对国务院对新能源产业的叫停,有专家认为: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最终还是有赖于市场自身进行调控,市场有能力通过优胜劣汰挤干泡沫,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形成与生产规模相配套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

问:对材料中专家的观点你如何评析?

①市场能通过价格的涨落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这一角度看,上述专家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②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固有弊端,如果任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波动和混乱,从这一角度看,上述专家的观点有片面之处。

③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二者缺一不可。

2、山寨手机可以说是最早让“山寨”一词火起来的。目前,“山寨手机”产量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相当。在“山寨手机”的紧逼之下,国内品牌手机企业几乎全部出现亏损。有人如此分析不少“山寨手机”的制胜妙招: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来蓄意误导、欺骗顾客,不用做研发,不用做售后,更有许多“山寨手机”厂商偷税漏税…… 问:请从市场规则的角度,说明如何规范“山寨手机”的生产经营。

①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市场道德规范,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②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规则,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③严格执行市场竞争规则,禁止各种形式的非法竞争行为;

④严格执行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3、材料:近年来,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问: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实施“菜篮子”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正确性。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因此实施“菜篮子”工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②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不能调节物价上涨对百姓生活的不利影响,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来弥补,因此实施“菜篮子”工程有要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

4、材料: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购用户已达1.61亿,同比增长48.6%。调查显示,省时便捷、价格便宜、种类丰富等成为人们选择网购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网民在购物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如虚假信息、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于保证、交货延迟、非法购物网站设置陷阱等。问:结合材料,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规范网购市场秩序?

①作为网店经营者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从价格、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竞争优势;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②消费者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

③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鼓励支持网络创业的同时,健全市场法律,法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5、福州市八一七北路穿过福州最繁华的商图一一东街口,云集500多家品牌商店。福州市率先在这里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在政府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品尝着诚信的“甜蜜”,由“要我诚信经营”向„“我要诚信经营”转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市场疲软的背景下,这里诚信经营的商业氛围,使福州商圈整体呈现出日渐兴旺的局面。

问: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要我诚信经营”和“我要诚信经营”的意义。

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建立诚信制度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国家要求企业讲诚信。

篇6:必修三第九课

发展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2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a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b现状: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c 战后世界保持总体和平的原因P98 d 目前威胁和平的因素有哪些?P98

2、发展问题 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突出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存在原因: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4 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外交政策 1.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篇7:必修三第九课

一、选择题

1.(2017·湖北宜昌模拟)在现实生活中,香榭丽舍、挪威森林、金色维也纳等洋小区名称层出不穷,崇洋、求怪、贪大、逐奢的怪现状屡见不鲜;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建筑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二者形成鲜明反差。这启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该()①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恢复传统文化 ②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④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需要()①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③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④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话语权和领导权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③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当前,我国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要求()①将和谐文化作为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撑 ②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④自觉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从我国农业的现状上看,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比较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需要()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③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全面提高农民道德素质 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对此,文艺工作者应当()①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②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④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农产品滞销正需被“带走”,求扩散;“爱心书屋”为山区孩子捐书倡议,求转发……如今,这种

以网络为载体的微公益展现出强大的力量,为人们带来“人人皆可公益”的新体验。这种“微公益”()①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能使我们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与传统日历相比,《故宫日历》通过大量故宫藏品图片、国宝日读等,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千年风景,使公众潜藏于心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被激发出来。《故宫日历2016》发行仅一个月就占据了各大书店和电商图书销售榜前列。《故宫日历》的出版发行()①体现了文化自觉,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②弘扬了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提高了文物收藏价值,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近年来语文教材的内容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鲁迅作品减少了、梁实秋的文章入选了、《回延安》消失了、“泰坦尼克号”来了。更具标志意义的是,广东教材收录了茅于轼、王则柯等经济学家的文章。这表明()①语文教材改革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语文教材改革剔除传统,与时俱进 ③语文教材改革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④语文教材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7·河北保定模拟)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缩影,但现在会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些地方尝试方言文化进课堂的活动,希望让学生对本土方言有更多的了解。最适合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文化自觉

B.文化塑造人生 C.文化交流

D.传承优秀文化

11.2017年12月5日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并注重用“阵地”留住“雷锋”,让服务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A.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B.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C.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D.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2.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迎接课堂转型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基于()A.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 B.培育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C.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没有文化的小康,不算真正的小康”,实现文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贫困地区是我们最大的“短板”。2015年湖南省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通过推进均等化、标准化建设,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14个县将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构建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经验、提供示范,要引导文化资源向八大湘西、武陵山片区、罗霄山片区等老少边贫困地区倾斜,着力补齐文化投入、人才、设施、服务“最后一公里”,特色资源利用五大短板。湖南省将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启动建设县级剧团综合性排练场所,建设4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为每个县级文化馆配备一辆流动文化车,推动文化设施共建共享。通过各种途径和活动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素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政府如何实施文化扶贫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2)“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请从“志”“智”两方面为贫困地区的人民提出建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从韩国引进版权制作的《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蒙面歌王》等综艺节目受到许多年轻人的热捧,一些资深人士对此表示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何建立?”针对此类现象,《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指出:“总是妄自菲薄肯定不行,我们的确需要文化自信。但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既不主要在于主体一种纯粹心理上的良好准备,也不主要在于自身文化仅仅可供观赏的奇特与独异,而在于文化基本内容的扎实与优异。而这种扎实与优异,既基于文化的开放学习、整合调适能力,也基于文化的自我变革、自我发展能力。”

材料二 是自信还是自大?是借鉴还是抢夺?近年来,韩国实施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

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就同意了;把活字印刷术说成韩国发明的;孔子、美女西施、李时珍被他们划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韩国发明的,并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

(1)有人认为,发展综艺节目应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引进外来文化不利于文化自信。请运用文化自信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从文化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二,请对韩国的做法加以批判。

参考答案

考点规范练2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B 在城市建设中,要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文化创新,②③入选。①忽视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城市建设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但要符合本地实际,故不选④。

2.C ①说法错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即倡导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而非多元化;②③符合题意,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也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④说法错在“捍卫中华文化的领导权”上。故本题选C项。

3.A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排除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①入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

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项。

4.B 本题主要考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能力。①不能解决题干中的问题;②说法错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③④符合题目要求。

5.A ①②符合题意,提高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需要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③不符合题意,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属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④表述错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需要发展文化事业。故本题选A项。

6.A ①正确且符合题意,文艺工作者要为人们提供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②错误,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文艺工作者要提供先进的文化作品,扫除颓废萎靡之风,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④不符合题意,“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与材料主旨无关。故选A项。

7.C ①不符合题意,“微公益”与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无关;②③符合题意,“微公益”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两个修养之间的关系。故本题选C项。

8.B ①③符合题意,“《故宫日历》通过大量故宫藏品图片、国宝日读等,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千年风景,使公众潜藏于心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被激发出来”体现了文化自觉,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未涉及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因此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不符合题意,《故宫日历》的发行不一定能提高文物收藏价值,且与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无关。故本题选B项。

9.B ①表述错误,我们弘扬主旋律,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②表述错误,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传统”的说法错误;③④符合题意,语文教材的内容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少了些传统的,多了些外来的和一些经济学家的文章,既体现了语文教材改革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又体现了语文教材改革能与时俱进。故本题选B项。

10.A 一些地方尝试方言文化进课堂,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体现了文化自觉,故选A项。方言本身不涉及文化内容的优秀与落后问题,B、D两项与材料无关;方言在文化交流中不具优势,排除C项。

11.C A项不符合题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项不符合题意,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C项符合题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D项不符合题意,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2.C A项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B项说法错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C项符合题意,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基于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D项说法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

13.答案(1)①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政府通过完善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政府大力发展教育,补齐人才、教育的短板,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③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政府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在实现脱贫中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2)①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脱贫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立志脱贫。②个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脱贫致富。

解析 第(1)问题目类型为体现类,知识限定不明确。我们需要联系材料找答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材料和理论的有机结合。第(2)问为建议类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1)该观点具有片面性。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发展中国综艺节目,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学习外来优秀综艺节目。③学习、借鉴和吸收外来优秀节目,有利于把握潮流,推动中国综艺节目的创新,让中国综艺节目焕发生机。

(2)①韩国的行为是对我国文化的不尊重,违背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利于两国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也不利于两国外交活动和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造成威胁。②活字印刷术、中医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史与事实不会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确认而改变。

篇8:必修三第九课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高考的必考题目。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鉴赏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经验,以及理解、分析、评价的综合处理能力。但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自从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的教学中,笔者把诗歌鉴赏与相关高考题考查的模式结合起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做了如下探讨。

一、抓诗题,找诗眼,看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鉴赏一首古诗时,首先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等。解读诗题既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找出诗眼的必要步骤。什么是“诗眼”呢?“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概括生动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字,或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作品的主旨及表达技巧。可见,解读诗题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找出诗眼,进而深入地领会文本。

在学习李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分析诗题,明确本诗的“诗眼”是“难”字。接着学生逐句赏析,分析诗歌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蜀道之“难”,是因为它高(开辟难)、险(攀越难)、战祸之烈(安居难)。它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怨恨”一词,既写王昭君对远嫁大漠的怨恨之情,又写诗人对自己入朝见妒、无辜被贬的怨恨之情。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准确深刻地点明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包含着丰富而深刻意蕴的诗眼往往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对象。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以“一词统领全诗型”的模式来考查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如2000年全国卷考查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2002年全国卷考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2003年春季高考中考查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2004年浙江卷考查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2005年江苏卷考查中的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的“微风”;2007年全国卷二考查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等等。这些高考试题都是考查诗歌是如何通过诗眼来表达主旨的。只有抓住了诗句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诗眼,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抓作者,知背景,明风格。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时,不仅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还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同样,古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只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境况,了解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而触怒当朝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写作背景。昔日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直言相谏而被贬江州,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这种自身境况的变化,让诗人与誉满京都、因年老色衰而嫁于商人的琵琶女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学生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对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很好理解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约远亲吴郎饮酒,吴郎未至。杜甫想到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抱病登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学生在了解这些写作背景的同时,再联系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在高考试题中,命题所选取的诗歌大都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歌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以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充满关心、同情的情感。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杜甫的《岁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的诗歌,凭吊古迹时常常吊古伤今,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或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抒发空有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慨,或抒发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悲凉。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这类诗歌容易出现典故,都借古讽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诗歌都是言志的,作品就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能注意到诗人的创作风格,这对高考试题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

三、抓意象,观意境,悟情感。

古代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古代诗歌的意象既可指人物,又可指景物。它往往创造一种情调,营造一种氛围。意象的本质就是融合诗人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意境则是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也只有景物的附丽才有依托。诗歌往往通过化物象为意象,勾勒逼真而鲜明的画面,构成整体性艺术形象,从而形成意境。诗歌的意境能够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窗户。在诗歌这种奇幻的意境中,读者必然同作者一同感受,一同联想,一同思考,一同愤怒,一同欢欣。原来不够明确乃至没有认识的生活哲理会得到展示,原来不甚清晰或无法表达的情感能得到抒发,读者必然能够从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因此,只有引领学生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真实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意象进入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让学生与诗人对话。如杜甫《登高》一诗语言相当精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十四字写出六种景物。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找出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这些景物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从而领悟出全诗的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学生在弄清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全诗的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意象,从而理解这些意象所营造的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苦。

在高考试题中,通过“分析意境型”的模式来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考查“折柳”,学生只要抓住“折柳”表达的是离别之意,就能分析出诗人是听到“折柳”曲后所引起的思乡之情。2003年春季高考韦应物《闻雁》、《害塘》二首考查“雁”意象。只要抓住“雁”能回巢,而诗人却正远离故乡,就能明确这两首诗所抒发皆为思乡之情。也有些高考题只是单纯考查意象,如2010年江西卷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考查“子规”意象的含义。其他如2005年江苏卷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第二小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周朴《春日秦国怀古》第一小题,等等。可见,只有抓住意象,分析意境,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旨。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课堂教学与高考试题考查模式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新的收获,让古代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薛金星.十年高考试题全解.语文[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2]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3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1.

[5]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J].语文天地, 2011, (11) .

上一篇:小克劳斯作文500字下一篇:霍英东的传奇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