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2024-06-02

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通用7篇)

篇1: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为促进本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工作的合理、科学和有序开展,及时、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机构内传染病的续发和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隔离工作的通知(沪卫计疾控[2017]6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消毒原则

(一)环境及物品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日常预防性消毒时,在无明确污染的情况下(如:肉眼可见的灰尘、食物残渣等)可采取先消毒后清洗去残留的程序。

(二)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发生传染病时根据病原体抗力和相关方案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三)所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规定,按照消毒产品管理的消毒药械需有有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备案,并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未按消毒产品管理的药械其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四)配臵和使用化学清洁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摘除手套和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应及时彻底清洗双手。

二、日常预防性消毒 1.空气

一般情况下,采用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即可。在有对流风的情况下,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教室、活动室、就餐场所、卧室(宿舍)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开窗通风1次(雾霾天气和使用循环风空气净化消毒器除外),每次30min以上。中小学教室每小时换气次数小学不宜低于3次,中学不宜低于4次,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气窗换气。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需采用机械通风换气;寒冷季节和夏季使用空调,不能开窗通风时,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

营养室、保健室和隔离(观察)室应使用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教室、卧室、专用活动室不推荐使用。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必须在无人存在情况下进行,消毒后应开窗通风,驱散残留臭氧后人方可进入室内。紫外线杀菌灯的数量为每立方米体积不少于1.5W,照射时间30min~60min。

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根据使用频率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建议使用期间2~4次/月,可用自来水冲去挡板上的积尘,用洗涤剂去除污垢。必要时消毒,可采用400mg/L~1200mg/L季铵盐消毒液或微酸性次氯酸水冲洗、擦拭或浸泡消毒5min~20min,也可按照附件1.1中化学消毒剂冲洗、擦拭或浸泡消毒。

分体空调设备每次换季使用前应清洗过滤网和过滤器,使用过程中每月至少清洗过滤网和过滤器,必要时对其进行消毒。过滤网和过滤器清洁后,可采用400mg/L~2000mg/L季铵盐消毒液或微酸性次氯酸水擦拭或泡消毒10min~30min,也可采用附件1.2所列化学消毒剂擦拭或浸泡消毒。

按照《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沪府令第70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2012)的要求,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检查、检测和维护、清洗消毒。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应由具有清洗消毒资质的专业机构完成。

2.地面、墙面

一般情况下,墙面污染程度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通常采用清水、清洁剂或微酸性次氯酸水湿式拖拭清洁,1次/日~2次/日,清除地面的污迹;地面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清洁。当地面或墙面受到血液、体液、排泄物、呕吐物或分泌物污染时,清除污染物后,及时采用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拖拭、擦拭或喷洒消毒15min~30min,也可采用附件1.3所列化学消毒剂进行拖拭、擦拭或喷洒消毒。

3.一般物体表面

根据物体表面被使用或接触的频率,确定日常预防性消毒的频率。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窗把手、台面、桌椅、扶手、水龙头、茶水桶外壁、电梯按钮等,无明显污染时,托幼机构每天进行清洁消毒,中小学校可2~5次/周清洁消毒,并保持这些部位清洁干燥;受到污染随时清洁消毒。不易触及的物体表面可1次/周清洁消毒。

根据待消毒物体表面的性质,使用消毒湿巾、清洗消毒剂、微酸性次氯酸水或400mg/L~1200mg/L季铵盐消毒液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5min~20min,也可采用附件1.4所列化学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完成后,应及时使用清水去除物表上的消毒剂残留。

4.饮水设备

直饮水设备按《上海市中小学校校园直饮水工程建设和维护基本要求》(沪教卫体[2013]15号)等相关要求执行消毒。每日对直饮水设备进行清洁,并对每个水嘴进行消毒。

水嘴消毒可用棉签蘸取75%乙醇伸进水嘴中进行擦拭消毒,或用棉签蘸取乙醇点燃,用火焰在水嘴处灼烧10s,消毒完成后打开水嘴10s。

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剂对茶水桶内壁进行消毒处臵,茶桶内壁消毒可采用灌入沸水至桶内高度2/3处,盖上桶盖后震荡,使沸水充分接触茶桶内壁,放臵20min后将沸水经出水龙头流出,推荐2次/月。

饮水机内胆可用镊子夹住浸有75%乙醇的棉花或纱布,仔细擦洗,推荐2次/月。

5.洗手水池、便器、盛装吐泻物的容器、痰盂(杯)等

洗手水池、便器等每次用后清洗或冲洗干净、保持清洁,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托幼机构应每天2次使用消毒湿巾、清洗消毒剂或250mg/L~500mg/L二氧化氯对便器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15min~30min,也可按照附件1.5中化学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

盛装吐泻物的容器、痰盂(杯)等每次使用后及时用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浸泡消毒15min~30min,也可采用附件1.5所列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

6.毛巾、被褥、台布等纺织品

毛巾应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纸巾;被褥应一人一套,至少每月清洗1~2次,每2周日光暴晒一次。被吐泻物或分泌物污染的衣物应尽快替换,建议臵于塑料袋中,交由儿童(学生)带回家清洗,若无法带回家清洗,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将污染的衣物与毛巾等其他纺织品分开清洗,不可用洗衣机清洗污染的衣物。

重复使用的与人体皮肤非直接接触的纺织品应定期更换清洁消毒,有明显污渍或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预防性消毒首选物理消毒方法。可采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煮沸消毒作用15min~30min,或在阳光下暴晒4h以上,或用75℃以上水温洗涤30min以上(80℃水温可缩短至10min以上,90℃水温可缩短至1min以上)。采用化学法消毒时,可用800mg/L~2000mg/L季铵盐消毒液或微酸性次氯酸水浸泡消毒10min~30min,或用清洗消毒剂、含二氧化氯的消毒洗衣粉浸泡洗涤消毒,也可采用附件1.6所列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7.公用洗衣机

公用洗衣机不可用于清洗被吐泻物或分泌物污染的衣物。可定期(1次/月~2次/月)使用洗衣机槽专用清洁消毒剂对洗衣机漕清洁消毒。

8.拖鞋

建议用自备拖鞋或专用,应根据使用频率定期进行清洁消毒,至少1次/周;若使用公用拖鞋,应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有明显污渍或受到污染时应随时清洁消毒。

耐热拖鞋可经流通蒸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经煮沸消毒作用15min~30min;不耐热的拖鞋可用250mg/L~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微酸性次氯酸水浸泡消毒10min~30min,或用含二氧化氯的消毒洗衣粉浸泡洗涤消毒,也可采用附件1.7所列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9.文体活动用品、玩具

以日常清洗清洁为主,定期用清水清洗,可使用洗涤剂与温水清洗,以加强污垢的去除效果,有缝隙的文体活动用品和玩具还可用刷子涮洗。

预防性消毒处理1次/周。耐热耐湿物品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煮沸消毒作用15min~30min。不耐热的物品可用化学法消毒,应根据其原料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塑料、橡皮、木器类文体活动用品和玩具可使用消毒湿巾或用400mg/L~1200mg/L季铵盐消毒液或微酸性次氯酸水擦拭或浸泡消毒5min~10min,也可采用附件1.8所列化学消毒剂擦拭或浸泡消毒。纸质、长毛绒类文体活动用品和玩具可臵阳光下暴晒4h。也可采用臭氧消毒器消毒,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10.电话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脑键盘、鼠标、小件办公用品

应以日常清洗清洁为主,定期(推荐1次/周)使用消毒湿巾、75%的乙醇或微酸性次氯酸水表面擦拭清洁消毒。

如怀疑其可能被污染时,可立即使用消毒湿巾或采用400mg/L~200mg/L季铵盐消毒液擦拭消毒5min~20min,也可采用附件1.9所列化学消毒剂擦拭消毒。

11.纸质书籍

预防性消毒时应选择对纸张和色泽损害小且穿透性强的方法,避免使用液体浸泡消毒法。可翻开纸质书籍臵阳光下暴晒4h以上,或按说明书使用臭氧消毒柜消毒。托幼机构的纸质书籍每2周暴晒消毒1次。12.听诊器、压舌板、体温表(口表、肛表)等诊疗用品 听诊器应保持清洁,每次使用后用75%的乙醇或消毒湿巾消毒。如怀疑其可能被污染时,可立即采用200mg/L~400mg/L含溴(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10min~20min。

压舌板应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首选物理消毒方法,流通蒸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煮沸消毒作用15min~30min,或按说明书使用消毒箱(柜)。也可清洗后采用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浸泡消毒15min~30min,或采用附件1.10所列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冲洗后干燥保存备用。

体温表(口表、肛表)应一人一用一消毒;肛表与口腔表应放入不同容器内消毒与保存。先洗净揩干或用1000mg/L有效溴(或1000mg/L有效氯或100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5min后再放入另一个1000mg/L有效溴(或1000mg/L有效氯或100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30min;消毒后体温表应用冷开水冲洗干净或用乙醇擦干后备用。

13.清洁用具

不同的区域应使用不同的拖布和抹布,营养室、盥洗室的拖布、抹布应专用,推荐针对不同区域(如营养室、盥洗室)用不同的颜色编码清洁用具。

抹布推荐一次性使用,每次清洗工作结束后丢弃;拖布和重复使用的抹布用完后应洗净、悬挂晾干,有条件的可烘干后存放;海绵可滋长细菌,不应使用;清洁桶应在每次使用后用温水和清洁剂清洗,充分干燥后倒臵储存。可定期(1次/日~2次/日)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消毒液或微酸性次氯酸水浸泡消毒10min~30min,或采用附件1.11所列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用清洗消毒剂、含二氧化氯的消毒洗衣粉对拖布和抹布浸泡洗涤消毒。

14.餐桌、餐茶具、熟食盛具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的食堂应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餐桌使用前应清洁消毒,托幼机构应根据所使用消毒剂的作用时间要求提前消毒,一般在使用前半小时进行。

餐(茶)具和熟食盛具应专用或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制度。餐茶具和熟食盛具的消毒首选物理方法,流通蒸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煮沸消毒作用15min~30min,或按说明书使用消毒箱(柜)。

15.手

儿童(学生)和教职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晨检人员、保育员和营养员在开始工作前,分餐人员在分餐工作开始前应及时洗手;晨检人员、保育员和营养员在接触疑似感染儿童(学生)及其污染物品后应立即洗手。儿童入园时、中小学校学生到校进班级前、用餐前、如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后、体育课后、做好卫生后和接触了鼻涕、唾液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一般情况下采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按照六步洗手法,充分搓洗即可。必要时可用合格的手消毒剂消毒。

不建议托幼机构儿童随意使用含醇类的手消毒剂,若儿童必须使用含醇类的手消毒剂时(如无法使用洗手设施),须有成人监督用量并帮助儿童搓揉双手每个部位。

16.游泳池、嬉水池水

使用中应每日补充新水,保持清洁无异味,池水应每日消毒,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卫生状况。可采用连续消毒法或者间歇消毒法,也可采用附件1.12所列对眼无刺激性的化学消毒剂,投加入池水进行消毒。

17.吐泻物、分泌物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使用呕吐腹泻物应急处臵包清理和处臵呕吐腹泻物,不可使用拖布或抹布直接清理。呕吐腹泻物处臵应由保育员(老师)执行,不得由儿童(学生)执行。

儿童(学生)发生呕吐后,当班保育员(老师)应立即疏散周围的儿童(学生),并用消毒干巾(高效消毒剂)覆盖包裹呕吐物,作用一定时间后,在穿戴好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的情况下用覆盖的消毒干巾处理呕吐物丢入废物袋,然后用消毒湿巾(高效消毒剂)或浸有消毒液(高效消毒剂)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2遍);达到作用时间后,桌面等表面还要用清水去除消毒液残留;接触过污染物品或潜在污染物品时均应洗手。儿童(学生)必须在消毒完成后,方可回教室。对于马桶、便池或洗手池内的呕吐物、腹泻物,应先用含氯消毒粉(如漂白粉)均匀撒在上面(包括周边)进行覆盖,马桶盖上马桶盖,作用30min后用水冲去。

消毒人员也可使用固化消毒剂或含氯消毒粉(如漂白粉)均匀地将呕吐物完全覆盖,作用一定时间后,用一次性使用工具(如硬纸板)进行清除,丢入废物袋。其余的处理步骤同上。

三、传染病流行期间消毒

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为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年的11月1日至第二年的4月30日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在做好上述日常预防性消毒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手卫生,适当增加洗手的频次,必要时根据专业机构的指导,采用适宜的手消毒剂进行快速手消毒;加强环境表面消毒,增加消毒频次和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针对肠道传染病,应加强对盥洗室的消毒,特别需避免气溶胶所致污染;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应加强开窗通风,暂停使用集中空调、空气净化器(有特殊规定除外);针对介水传染病,应暂停使用游泳池和嬉水池。

四、发生传染病时的消毒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内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根据传染病传播途径,按照《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上海市传染病疫源地消毒工作方案》、《上海市传染病疫源地消毒技术方案》等指南和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由保健老师(卫生老师)负责,及时对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开展终末消毒。

附件:1.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常见对象化学消毒剂消毒剂量

2.常用消毒剂配制方法 3.常用消毒方法

4.常用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注意事项 5.消毒操作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6.术语与定义 附件1: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常见对象化学消毒剂消毒剂量

1.1排风扇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季铵盐 胍类消毒剂 复方消毒剂 1.2 空调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季铵盐 复方消毒剂

作用浓度 250mg/L~500mg/L 500mg/L~1000mg/L 250mg/L~500mg/L 400mg/L~2000mg/L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15min~30min 15min~30min 15min~30min 10min~30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浓度 100mg/L~250mg/L 200mg/L~400mg/L 50mg/L~200mg/L 400mg/L~1200mg/L

2g/L~45g/L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

30min 10min~20min 10min~15min 5min~20min 5 min~10 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1.3 地(墙)面日常预防性消毒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季铵盐 复方消毒剂

作用浓度 250 mg/L~500 mg/L 500 mg/L~1000 mg/L 250 mg/L~500 mg/L 1000mg/L~2000mg/L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15 min~30 min 15 min~30 min 15 min~30 min 10min~30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1.4 物体表面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季铵盐 胍类消毒剂 复方消毒剂

作用浓度 100mg/L~250mg/L 200mg/L~400mg/L 50mg/L~100mg/L 400mg/L~1200mg/L

2g/L~45g/L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15min~30min 10min~20min 10min~15min 5min~20min 5 min~10 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1.5 洗手水池、痰盂(杯)等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季铵盐 复方消毒剂 1.6 纺织品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季铵盐 复方消毒剂

作用浓度 100mg/L~250mg/L 200mg/L~400mg/L 50mg/L~200mg/L 800mg/L~2000mg/L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15min~30min 10min~20min 10min~15min 10min~30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浓度 500mg/L~1000mg/L 500 mg/L~1000 mg/L 250mg/L~500mg/L 1000mg/L~2000mg/L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15 min~30min 15 min~30 min 15min~30min 10min~30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1.7 拖鞋日常预防性消毒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作用浓度 250 mg/L~500 mg/L 250 mg/L~500 mg/L 250 mg/L~500 mg/L

作用时间(min)15 min~30 min 15 min~30 min 15 min~30 min 复方消毒剂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1.8 文体活动用品、玩具日常预防性消毒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季铵盐 胍类消毒剂 乙醇 复方消毒剂 1.9 小件办公用品

消毒剂 乙醇 季铵盐 胍类消毒剂 复方消毒剂 1.10 压舌板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1.11 清洁用具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季铵盐 复方消毒剂

作用浓度 250mg/L~500mg/L 500mg/L~1000mg/L 1000mg/L~2000mg/L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15min~30min 15min~30min 10min~30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浓度 500mg/L~1000mg/L 500mg/L~1000mg/L 250mg/L~500mg/L

作用时间(min)15min~30min 15min~30min 15min~30min

作用浓度 70%~80% 400mg/L~2000mg/L

2g/L~45g/L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

3min 5min~20min 5 min~10 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浓度 100mg/L~250mg/L 200mg/L~400mg/L 50mg/L~100mg/L 400mg/L~1200mg/L

2g/L~45g/L 70%~80%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作用时间(min)15min~30min 10min~20min 10min~15min 5min~10min 5 min~10 min

3min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1.12 游泳池水 消毒剂种类 含氯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 二氧化氯 单过硫酸氢钾

臭氧

消毒剂投加量 mg/L~10 mg/L 2mg/L~4 mg/L 2mg/L~4mg/L 3 mg/L~5 mg/L 循环游泳池水,2mg/L 非循环水泳池,1mg/L~1.7mg/L

备注

余氯0.3mg/L~0.5mg/L 终浓度0.2mg/L~0.4mg/L

接触时间 1min~2min 附件2:

常用消毒剂配制方法

一、消毒片配制消毒液

根据目标作用浓度和容积,确定消毒片和水的投放量,配制消毒液。1.计算公式

所需消毒剂片数=拟配消毒液浓度(mg/L)×拟配消毒液量(L)/消毒剂有效含量(mg/片)2.举例

例如:拟配10升含溴(或含氯)消毒液,浓度为500mg/L,所用消毒片有效溴(或氯)含量为500mg/片,问需加几片消毒片?

所需消毒剂片数=500(mg/L)×10(L)/500(mg/片)=10片

二、消毒粉(或其他固体消毒剂)配制消毒液 1.计算公式

所需消毒粉剂质量(g)=[拟配消毒液浓度(mg/L)×拟配消毒液量(L)/1000]/消毒剂有效含量(%)2.举例

例如:拟配10L含溴(或含氯)消毒液,浓度为500mg/L,所用消毒粉剂有效溴(或氯)含量为50%,问需加几克消毒剂?

所需消毒粉剂质量(g)=[500(mg/L)×10(L)/1000]/50% =10g

三、原液(或浓消毒液)稀释配制所需浓度消毒液 1.计算公式

所需原液(或浓消毒液)量(mL)=拟配消毒液浓度(%)×拟配消毒液量(mL)/原液(或浓消毒液)有效含量(%)所需水量(mL)=拟配消毒液量(mL)-所需原液(或浓消毒液)量(mL)2.举例

例如:用20%过氧乙酸配0.3%过氧乙酸10升,问需多少20%过氧乙酸和多少水?

所需20%过氧乙酸量(mL)=0.3%×10000mL/20%=150mL 所需水量(mL)=10000mL-150mL=9850mL

附件3:

常用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1.日光曝晒

(1)适用对象:常用于毛绒玩具、床垫、毛毯、被褥、书籍等公共用品的日常消毒。

(2)消毒方法:将公共用品完全暴露在阳光下曝晒4-6h。(3)注意事项:定时翻动,使用品各面均能得到照射。2.煮沸消毒

(1)适用对象:适用于餐饮具、毛巾等耐热耐湿用品的消毒。(2)消毒方法:将待消毒物品完全浸没水中并加盖,加热至水沸腾后维持15min以上。

(3)注意事项:物品消毒前应先清洗。从水沸腾时开始计消毒时间,中途加入物品应重新计时。煮沸消毒用水宜使用软水。3.流通蒸汽消毒

(1)适用对象:适用于餐饮具、毛巾、浴巾、枕套、被套、床单等耐热耐湿用品的消毒。

(2)消毒方法:利用流动蒸汽发生器、蒸锅、蒸笼等使水沸腾后产生水蒸汽,流通蒸汽温度为100℃,作用15 min ~30min。

(3)注意事项:消毒作用时间应从水沸腾后有蒸汽产生时算起。消毒物品应清洁干燥,垂直放臵,物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4.紫外线消毒

(1)适用对象: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2)消毒方法:采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应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距离物体表面1.8m~2.2m,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 m3,照射时间≥30min。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应符合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国家标准(GB28235)的规定。

(3)注意事项: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乙醇布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定期检测辐射照度或记录每次使用时间,辐射照度降至出厂标准的70%(功率≥30W灯为70μW/cm2)以下或累积使用时间超过有效寿命时(一般为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灯管。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定期维护、保养。

二、化学消毒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擦拭(拖拭)消毒、浸泡消毒、喷洒消毒、喷雾消毒、雾化消毒和汽化消毒。1.适用对象

擦拭(拖拭)消毒适用于地面、墙面、桌面和耐湿物品表面的消毒;浸泡消毒适用于耐湿小件物品的消毒,如餐饮具、脸盆、脚盆、拖鞋等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喷洒消毒适用于地面、墙面、桌面和其他物体表面的消毒;喷雾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集中式空调风管的消毒;雾化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消毒;汽化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和(/或)物体表面消毒。2.操作要点

(1)擦(拖)拭消毒:将消毒剂用自来水充分溶解或稀释成使用浓度,用干净抹(拖)布沾湿后,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拖)拭,保持表面湿润并作用至规定时间。

(2)浸泡消毒:将消毒剂用自来水充分溶解或稀释成使用浓度,将需消毒的物品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作用至规定时间。

(3)喷洒消毒:将消毒剂用自来水充分溶解或稀释成使用浓度,使用常量喷雾器进行喷洒,作用至规定时间。

(4)喷雾消毒:将消毒剂用自来水充分溶解或稀释成使用浓度,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雾粒直径≤50μm)进行喷雾。消毒时,应保持待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关闭门窗,避免与室外空气流通,以确保消毒效果。操作者手持喷头朝向空中,从里到外、自上而下、由左至右均匀喷雾。作用预定时间后,打开门窗,通风30min以上,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消毒剂残留量应当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5)雾化消毒:将消毒剂用自来水充分溶解或稀释成使用浓度,使用超声雾化机进行雾化,作用至规定时间。由于雾化的颗粒直径比较大,一般用于层高较低的室内空气消毒。消毒时,将雾化机或雾化管道放入室内,关闭门窗,避免与室外空气流通,以确保消毒效果。作用预定时间后,打开门窗,通风30min以上,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消毒剂残留量应当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

(6)汽化消毒:将消毒液通过高温闪蒸片蒸发作用后产生的高温消毒液蒸汽不断的被发生器喷射出来或将消毒剂中的化学消毒因子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直至达到空间内蒸汽或气体饱和状态。一般用于室内空气和(/或)物体表面的消毒。消毒时,需密闭门窗,避免与室外空气流通。作用至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间,或作用预定时间后,打开门窗,通风30min以上,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气体,空气中消毒剂残留量应当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3.注意事项

(1)使用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

(2)消毒剂含量应按照消毒剂量的要求准确配臵。(3)消毒剂作用时间应符合相关要求。

(4)根据消毒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注意消毒剂的氧化性、漂白性、腐蚀性对消毒物品的影响。

(5)物品消毒前应清洗干净,消毒后应将残余消毒剂冲洗、擦拭干净。

(6)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7)喷洒、喷雾、雾化和汽化消毒作用至规定时间,打开门窗进行充分通风后人员才能进入。

(8)喷洒、喷雾、雾化和汽化消毒不能用于有人环境的空气消毒,操作人员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附件4:

常用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注意事项

一、常用消毒剂注意事项

化学消毒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一般消毒灭菌效果与浓度和消毒时间有关,浓度越高,消毒时间越长,消毒灭菌效果越好。

化学消毒剂均为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臵于儿童(学生)不易触及处。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高浓度消毒剂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如伤及眼睛还应及早就医。消毒完成后,应当及时使用清水去除物体表面和公共用品用具表面上的消毒剂残留。1.含氯消毒剂

中高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分为有机含氯消毒剂和无机含氯消毒剂。有机含氯消毒剂有二氯异氰尿酸钠、二

(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等。无机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白)粉精等。

常用剂型:1%~10%液体、5%~90%粉剂、20%~80%片剂。注意事项:(1)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2)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3)稀释液不稳定,临用前配臵。2.二氧化氯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无残留毒性,具有强氧化作用。

常用剂型:0.20%~2.4%液体、2.5%~10%片剂、250mg/片、0.25%~16.0%粉剂

注意事项:(1)二氧化氯消毒剂一般为二元包装,A、B液混合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溶液不稳定,充分活化后应立即使用,稀释液应临用前配臵;(2)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3)不可与其他消毒剂、碱或有机物混用。3.胍类消毒剂

中低效消毒剂。以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等胍类为杀菌成分,乙醇和(或)水作为溶剂的单方或复方消毒剂。

常用剂型:0.18%~4.4%洗必泰或洗必泰-醇溶液

注意事项:(1)不得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2)使用浓度下,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其他金属基本无腐蚀或轻度腐蚀;(3)消毒前应先清洁待消毒的物品。4.季铵盐类消毒剂

中低效消毒剂。以氯型季铵盐、溴型季铵盐等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剂,包括单一季铵盐组分的消毒剂、由多种季铵盐复合的消毒剂以及与乙醇或异丙醇复配的消毒剂。

常用剂型:0.05%~55%液体

注意事项:(1)易被多种物质所吸附,随着消毒物品数量增多而消毒液浓度会逐渐降低,应及时更换;(2)不得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也不得与碘或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磺胺粉等)合用;(3)低温时可能出现浑浊或沉淀,可臵于温水中加温。5.含碘消毒剂

中高效消毒剂。包括碘、碘的乙醇溶液(碘酊)、碘与聚醇醚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类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络合物(碘伏)。

常用剂型: 20%~10%粉剂、0.3%~2.35%液体

注意事项:(1)对碘过敏者慎用;(2)应密封、避光,臵于阴凉、通风处保存。6.含溴消毒剂

中高效消毒剂。以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溴氯海因)或1,3-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剂。

常用剂型:4.0%~66%粉剂、20%~65%片剂

注意事项:(1)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2)属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接触可能引发无明火自燃,应远离易燃物及火源;(3)禁止与还原物共贮共运,以防爆炸。7.乙醇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常用剂型:75%液体

注意事项:(1)无腐蚀性,可用于金属制品表面消毒,但易挥发,忌明火;(2)乙醇过敏者慎用;(3)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8.复方消毒剂

中低效消毒剂。包括六亚甲基四胺和苯扎溴铵复配、六亚甲基四胺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复配、植物提取液和醇类复配、乙醇和正丙醇复配、乙醇和苯扎溴铵复配、碘、醋酸氯己定和乙醇复配等。

注意事项:消毒适用范围、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金属腐蚀性等应根据产品说明书。

二、常用消毒器械注意事项

消毒器械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安装和操作,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定期维护、保养。

1.紫外线/臭氧消毒箱(柜)、紫外线灯

紫外线、臭氧消毒柜适用于不耐湿热用品的消毒,如书籍等。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应避免直接照射人体皮肤、黏膜和眼。消毒前应检查消毒柜(室)是否漏气,并关紧柜门,防止紫外线、臭氧泄漏;紫外线灯管应每两周左右用乙醇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油垢,以减少对紫外线穿透的影响;应定期检测辐射照度,其辐射照度<70uW/cm2(功率≥30W的灯)或累积使用时间超过有效寿命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消毒时应将待消毒物品表面上的水擦干后,再放入柜内;待消毒物品应平臵在消毒柜搁栅上,不要叠放,以保证消毒效果;待消毒物品太多或堆积太紧时应适当调节臭氧浓度和作用时间;应关紧柜门,防止臭氧泄漏。2.红外/干热消毒箱(柜)

适用于玻璃、陶瓷、金属等耐高温物品的消毒灭菌。消毒前污染物品必须先清洗干净、晾干、包装好。消毒时玻璃器皿切勿与箱壁、箱底接触,以防损坏;餐茶具宜逐格竖放,不可重叠放臵;物品包装不宜过大,放臵时留有空间,装量只能占2/3容积;消毒过程中不要打开消毒箱(柜),防治玻璃器皿剧冷碎裂,消毒结束时,需待箱(柜)内温度降至50℃以下才可打开。3.空气消毒器

物理因子如高效过滤、紫外线、静电吸附、光触媒、等离子体等循环风空气消毒器适用于有人情况下室内空气消毒,化学因子如臭氧、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等空气消毒器适用于无人情况下室内空气消毒。

使用空气消毒器时,应根据待消毒处理空间的体积大小,选择适用的消毒器机型,根据使用说明书确认能否在有人的情况下使用。每台消毒器的适用体积不得大于技术参数的规定,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上调幅度不得超过1m3。如待消毒空间的体积过大,应根据体积计算增加消毒器的数量。

使用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时,应保持待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关闭门窗,避免与室外空气流通,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时机器进出风口不能有遮挡物。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在选择物理因子空气消毒器时,宜选择消毒效果好、更换部件少、维护方便、无有害因子释放的空气消毒器。所有空气消毒器应每月清理初效过滤器(网)灰尘;使用高效过滤器的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定时或至少每半年更换一次;使用带有紫外线消毒装臵的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定期由专业人员检查更换紫外线灯管;使用静电吸附的的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定期由专业人员检查清理静电吸附装臵。4.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器

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器生成的微酸性次氯酸水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玩具等物品日常预防性消毒。

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器生成的微酸性次氯酸水pH应为5~

7、有效氯含量为50 mg/L ~100mg/L。

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时需现生成现用。用于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时需勤换,用于物品消毒时应注意有效氯含量的变化。5.洗涤消毒装臵

操作程序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设备运行中,应确认清洗消毒程序的有效性。被清洗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充分接触水流。并应根据设臵的洗涤温度选择相应的最短消毒时间,即75℃至少洗涤消毒30min,80℃至少洗涤消毒10min,90℃至少洗涤消毒1min。附件5:

消毒操作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一、应根据各种消毒方法,采取针对性的个人防护措施。

二、采用物理消毒方法的,如:使用热力消毒方法,接触高温物品和设备时,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

三、采用化学消毒方法的,应防止过敏及对皮肤、黏膜的污染和损伤。如:在喷雾或熏蒸时,要穿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橡胶手套及工作衣帽。配药时如不慎将消毒剂弄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还应请医生处理。熏蒸消毒还应注意防火、防止烫伤;使用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应注意个人防护,密封门窗。在消毒完毕后,应打开门窗充分通风,一般应通风30min以上。

附件6:

术语与定义

消毒产品(disinfection products):是指纳入国家《消毒产品分类目录》中的产品,包括消毒剂、清洗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消毒器械(disinfector):以物理或化学因子作为消毒因子,配以发射装臵和其他辅助装臵而制成的用于消毒的器械,还包括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

抗菌洗手液(antibacterial hand sanitizer):主要以表面活性剂和调理剂调制而成,具有清洁抗菌功能的洗手液产品。

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清洁剂(sanitizer):含有表面活性剂,具有去污作用的洗涤剂。用于清洗物品,例如:洗液、皂液、肥皂等。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剂(disinfectant):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清洗消毒剂(disinfectant cleaner):具有清洗功能的消毒剂。复方消毒剂(compound disinfectant):由一种或以上的化学杀菌因子,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等复配而成的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低效消毒剂(low-efficacy disinfectant):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有效氯(available chlorine):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有效碘及有效溴的定义和表示法与有效氯对应)。

有效含量(available content):消毒剂的杀灭微生物成分的含量。例如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含溴消毒剂的有效溴含量等。

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消毒操作人员(disinfection related worker):经过消毒技术培训,从事消毒的人员。

传染病流行(preval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篇2: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为了进一步有效地防范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确保全园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各班要安排专人切实认真开展通风与预防性消毒工作,时间由各班根据实际自行安排,但必须消毒正确有效,具体如下:

1、通风:教室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二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无法充分通风换气的,要通过安装换气扇、电风扇等实施机械通风。

2、教室消毒:坚持每天早晚两次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3、体育器材消毒:体育器材必须每天消毒,在阳光下曝晒4小时以上。

4、教育幼儿在家,被褥、床垫、毛巾、脸盆浴盆消毒:专人专用,每餐清洗、消毒一次,洗后晾干曝晒。每周曝晒一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次。学生脸盆应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每周浸泡消毒一次;浴盆(池)用后清洗、消毒一次,并保持干燥。

5、厕所:用后随时冲洗干净,并保持干燥,保持内外清洁,无积粪、尿垢,无异味;每天用白石灰粉在学生离校时干洒,早晨在入校园前冲洗干净。

6、门把手、桌椅板凳台面、墙面等:每天对物体表面用 84消毒液擦拭或者喷洒。

7、校园消毒:在园内的各个角落及学生能涉足到的活动场所,坚持每天喷撒消毒液。

篇3: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报告。

1.2 统计分析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和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11年上海市长宁区学龄阶段 (含高中、初中、小学和托幼机构) 青少年、儿童中共报告传染病975例, 其中水痘最多, 为440例 (45.13%) ;其次是手足口病354例 (36.31%) , 腮腺炎75例 (7.69%) , 猩红热39例 (4.00%) 。其余病种包括细菌性痢疾、流感、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和淋病等。

2.2 三间分布

2.2.1 时间分布:

5月、6月、11月和12月4个月是发病的高峰时间, 共占全年病例的54.4%, 2月份和8月份是学校假期, 发病人数最少, 依次为20例 (2.1%) 和43例 (4.4%) 。水痘和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构成了全年传染病发病的高峰, 见图1。

2.2.2 空间分布:

幼托机构484例 (49.64%) , 小学311例 (31.90%) , 是传染病病例最为集中的地点, 占总发病人数的81.54%。而随着年龄段的上升, 发病例数逐渐下降, 初中、高中和大学病例数所占比例依次为8.5%、5.8%和4.1%。从传播途径来看, 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病例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 小学中则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其他血源性疾病、性病、寄生虫病等的发病数则很罕见, 见图2。

2.2.3 人群分布:

总体而言, 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 性别比为1.34∶1。经粪-口途径传播传染病的男女性别比为1.52∶1, 而经呼吸道传播传染病的男女性别比为1.16∶1。从分布来看, 托幼机构中的男女性别比最高, 达1.51∶1, 小学中则为1.22∶1, 而初中男女比例接近均衡, 为1.08∶1, 高中和大学中女性的发病数更高, 男女性别比为0.84∶1和0.82∶1。

从年龄分布来看, 3~4岁托幼机构中小年龄段的幼儿发病较多, 小学中则相对均衡, 无明显的发病集中段, 进入初中年龄段后发病人数明显下降, 但18岁年龄段 (共28例) 出现一个小高峰, 经查主要是水痘病例 (共17例) , 见图3。

从发病至诊断时间来看, 水痘 (1.88±2.11) 天, 手足口病 (1.37±1.17) 天, 腮腺炎 (1.56±2.09) 天, 早期症状明显, 且有特异性的疾病时间间隔较短, 而猩红热 (3.34±1.67) 天、流感 (5.24±2.72) 天, 甲型H1N1流感 (4.17±3.31) 天, 间隔更长。

2.3 聚集性疫情

2011年学校和托幼机构共报告15起水痘聚集性事件 (指1周内同一集体单位内发病人数达到或超过5例) 。其中小学10起, 共148例患者 (70.48%) ;中学5起, 共62例患者 (29.52%) ;平均每起事件有14例患者, 最多者为28例, 最少者为5例。聚集性流感样病例事件 (指1周内同一班级发病人数达到或超过5例) 共报告5起, 其中小学4起, 中学1起, 平均每起事件有6.8例发病, 最多者为8例, 最少者为5例。聚集性手足口病事件 (指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同一班级或宿舍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 共报告50起, 其中幼托机构37起, 家庭内10起, 社区2起, 学校1起, 平均每起事件有4.5例发病, 最多者为2例, 最少者为11例。

3 讨论

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和托幼机构时有发生, 成为影响集体单位正常教学秩序、危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之一。通过对集体单位中传染病特点的研究, 探索出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的措施, 最终形成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机制, 是保障全社会健康和控制疫情的关键[1]。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 但在全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例中仍维持在高水平。2006—2008年全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85.64%, 呼吸道传染病占91.09%, 事件起数排在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2]。从我区2011年传染病特征来看, 手足口病是托幼机构中最常见的传染病, 水痘是小学和初中最常见的传染病, 与全国报告的结果类似。

研究报道, 手足口病在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生, 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其中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3]。我国台湾的研究表明,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集中在4岁以下, 1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这与我区2011年3~4岁儿童中的发病高峰一致[4]。

山东省2007—2009年报告的水痘病例主要集中在3~10岁儿童, 主要发生在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中[5]。从我区的结果来看, 虽然仍以小学为主, 但初中学生中水痘暴发的事件数明显上升, 占总事件数的1/3。从发病时间来看, 2005—2007年全国水痘的发病高峰也出现在5月、6月、11月和12月[6]。这点和我区结果一致。

从传播途径来看, 粪-口途径传播的如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在托幼机构中发病最多, 可能与幼儿尚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本区调查发现, 居住条件以10 m2为分界线, 患者接触史、是否在小区公共游乐场所玩耍等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 与病例分布特征结果相一致[7]。而呼吸道传染病在小学中更为常见, 且出现的高峰通常为寒暑假前期末考试的1个月中, 可能与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抵抗力下降, 以及发病后带病坚持上课等有关[8]。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针对托幼机构和学校中常见传染病和聚集性事件的特征, 加强对手足口病和水痘的防治, 从而确保学校和托幼机构正常的教学秩序, 保障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手足口病,水痘

参考文献

[1]陈治利.学校传染病防控初探[J].科学咨询, 2011, 22 (8) :101-101.

[2]韩俊峰, 王子军.我国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4) :463-465.

[3]李颖, 袁祖英, 庄建林.上海市长宁区2005—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J].上海预防医学, 2008, 20 (12) :584-585.

[4]乔建红.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8) :1018-1019.

[5]王哲, 李克莉, 孟祥鹏, 等.山东省2007—2009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1, 17 (1) :10-12.

[6]曹一鸥, 向妮娟.2007年全国水痘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 2009, 24 (3) :172-174.

[7]李颖, 庄建林, 袁祖英.2008年上海市长宁区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17) :2713-2714

篇4:关于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控制

淄博高新区地方事业局

关于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工作的通知

石桥、卫固中心卫生院、四宝山卫生院,各学校、托幼机构,有关单位:

今年进入二月份以来,淄博市的手足口病疫情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幅度较大,在个别托幼机构已出现聚集性发病。高新区今年的手足口病疫情同全市一样,来得早,以幼儿园儿童为主,防控形势严峻。为切实做好高新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保护广大儿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现将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认真落实各项职责

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等春夏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 1

识,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教育部门负责督促辖区内学校和托幼机构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

机制,落实各项措施;卫生部门负责辖区内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开展督导检查;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为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培训;高新区卫生监督所负责对学校饮食和饮水卫生进行监督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按照卫生和教育部门的要求,组织校内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与报告制

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度,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保证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要指定具有专业知识、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作为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的基本情况上报卫生和教育部门,并参加卫生、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利用晨检、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系统,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同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重大疫情要向管委会报告,采取有效措施,严控事态发展。确保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生疫情,疾控中心及时核实并进行处理,切实做好个案调查、疫点处置、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和发病原因、发病情况以及疫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调查工作,并做出分析评估报告。

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

加强对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的监督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三、加强疫情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各单位要按照《山东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试行)》和《山东

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切实做好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分析和掌握疫情动态。疾控中心要加强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及时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分布及变迁情况,加大监测力度,积极开展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高度关注辖区手足口病疫情动态,及时收集、分析、报告相关情况,定期进行预测预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缓报、瞒报、漏报疫情。

四、全面落实学校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高新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要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配合,积

极会同教育部门对辖区内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督导检查,督导各级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健康教育、晨检、午检、缺课登记、疫情报告、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制度,指导并落实室内空气和公用教具、儿童玩具等消毒措施,对落实不力的单位要及时通报。对于学校和托幼机构有一个班出现1例手足口病例,本班儿童消毒洗手后,停课2~3周;一周内出现2例或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分布在2个班以上)或有1例重症或死亡病例时,建议托幼机构整园关闭2-3周,中小学校视疫情分布情况对部分班级停课2-3周。病例由医疗机构确诊,并通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行病学核实诊断,出具建议停课意见书。

五、做好新闻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开设专题节目、开辟专栏、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以托幼机构和学校为重点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医疗卫生机构也要利用宣传栏、健康处方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要组织镇(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深入每一个村居、社区,对婴幼儿家长集中宣传,发放明白纸,现场讲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使群众掌握手足口病防治方法,提高家庭和个人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

六、加强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定期组织开展基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重点加强对

医疗机构、小学和托幼机构等单位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下发督导和整改意见书,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严防手足口病的扩散蔓延。

七、建立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

高新生和教育部门将加强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

作的督查和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把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予以通报。未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将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

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篇5: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永教通字[2008]19号

关于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手足口病

防控工作的通知

全县各托幼机构、学校:

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开始进入高发期。自3月份以来,在安徽省阜阳市等地儿童中发生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在我县校园流行,请各托幼机构、学校切实加强防控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局领导高度重视各托幼机构、学校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专门成立“永吉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托幼机构、学校也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将手足口病的防控作为学校预防传染病的重点工作来抓,完善托幼机构、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机制,认真做好防控工作。

二、采取措施,严密防控

(一)落实晨检,做到“四早”。各托幼机构、学校从即日起立即启动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校医、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做好晨检,做到“早发现”;出现发热、丘疹、泡疹、口腔溃疡症状患者,各托幼机构、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教育局普教科报告,并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落实有关防控措施,做到“早报告”;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应及时隔离,做到“早隔离”;发现病例,应及时就诊和回家休息,做到“早治疗”。病愈的学生,退热、皮疹消退后,按照规定隔离期满,医院出具痊愈证明后方可入园、入校。

(二)加强消毒。各托幼机构、学校要充分利用儿童和学生离园、离校时间,每日按要求对教室、寝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供学生用的玩具、餐具、被褥等也要按规定进行消毒。

(三)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学校食堂必须具有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格证。学校统一订购桶装水,必须查验提供桶装水的企业是否持“五证”,学校使用的饮水机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清洗、消毒。

(四)控制室内集体活动。由于幼儿园、学校人员集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因此要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学生宿舍管理员每天应督促学生在起床后将宿舍窗户打开通风。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大型室内集体活动,尽量避免 全校范围的集会。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五)各托幼机构、学校要在近期以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一次以预防手足口病为重点的健康教育活动,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附件:

1、永吉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及预防(各学校、托幼机构,要把此文打印,粘贴到每班教室,组织学生、幼儿认真学习。)

二〇〇八年五月八日

主题词: 手足口病 防控 通知 永吉县教育局 2008年5月8日印发 附件1:

永吉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预防工作

领 导 小 组

组 长:滕凤臣 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李淑艳成 员:县教育局普教科全体成员 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车国君 县教育局副局长 石俊江 县教育局副局长

各托幼机构负责人 各学校校长 4

附件2:

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及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集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的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多年来国内外都有散发病例报导。

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疫情举报电话:4222692

永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永吉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篇6: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根据国家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法律法规及杨庄中学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际状况,为有效预防和处置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学生安全健康,制定本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我校法定传染病及其它可能导致学生、幼儿群体流行或暴发的非法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和内容。

2、规范引用依据

GB28932-2012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

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预防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西安市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试行版)》

其它与学校相关的国家规定和标准。

3、组织机构、制度、应急预案

1.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区教育局)的领导和管理下开展本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并接受卫生部门(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辖区医院公共卫生科)的监督与技术指导。

2.学校成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随人事变动及时调整。

3.学校每年应制定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并予以落实,同时纳入单位工作考评。

4.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人才培训,储备必须的物资及消毒器材、药品,以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实。

5.学校必须配备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的专职校医、或兼职传染病管理人员,积极接受卫生部门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兼职人员以优先做好传染病防控及管理工作后,方可兼做其它工作。

6.学校应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首先考虑专职校医、或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

7.学校在教育局中小学健康保健所及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传染病防控的预案和相关制度,并随着国家规范的调整而进行修订和补充。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制度; ——晨、午检制度;

——缺课登记、病假追踪制度;

——复课证明查验、登记制度;

——健康管理制度;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通风、消毒、隔离、食品安全制度等。

8.学校应严格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制度,并对责任人进行考评、奖励或责任追究。

4、传染病预防

1.健康教育与专业培训。

(1)学校每学期都应由专人负责,安排进行常规的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利用广播、板报、课堂、讲座、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教育。根据传

染病的发病形势,积极开展对教职员工的传染病防治常识教育,使其对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的表现、传播途径、防治原则等有所了解,以及早发现学生或幼儿的健康异常、传染病发病苗头,以尽早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控。根据需要,通过家长会、短信等,对家长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求得家长对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2)学校的校医、兼职传染病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传染病防控业务能力,同时应根据传染病发病特点,对校内各班主任及所有教职员工进行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知识培训。

(3)校医或兼职传染病管理人员应按规范整理好健康教育、专业培训资料。

2.晨、午检与病假追踪:

(1)班主任每日早自习或早晨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晨检,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的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状况,通过观察询问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咳嗽、咽痛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缺勤学生的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

(2)晨检中发现学生有上述情况或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

(3)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学生的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查和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必要时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区教育局保健所)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到传染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传染病流行时期应在午后第一节课前进行午检,住宿制学校应对住校学生进行晚检。

(5)班主任每日对本班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的各种信息进行追踪和登记,校医或疫情报告人指导和协助其进行,特别是因患传染病被隔离治疗的学生,应随时询问记录转归情况,并及时汇总给校方。

3.健康管理

(1)落实学生/幼儿健康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学生体检及幼儿健康筛查的组织管理工作。

(2)教职员工中的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在传染期内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前,不得从事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3)设教工灶、学生灶、蛋奶工程的学校/托幼机构,在原材料进购、加工等环节应由专人负责严格把关,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操作。要制定食品安全工作制度,从业人员应进行健康体检,持证上岗。

4.预防接种查验:

幼儿入托、新生入学或学生转学应查验免疫规划规定的预防接种证,对免疫规定的疫苗未进行全程接种者,应令其去当地社区 公共卫生科接种室进行补种。

5.卫生设施及卫生条件:

(1)应按照国家GB5749、WS/T100和GB/T17226等有关标准的规定保障学校、幼儿园的饮食、饮用水安全,提供卫生,安全的环 境设施,消除鼠害和蚊、蝇、蟑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2)学校/幼托机构应按照GB50099和建标109 的要求为学生、幼儿设置厕所、洗手设施,寄宿制者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等卫生设施。

5.传染病控制

1.登记

疫情报告人(校、园医成兼职人员),每天应对全校(园)各班的晨午检、因病缺课及病假追踪情况进行核实、汇总、造册登记。

2.报告

(1)发生法定传染病疫情或相关专管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应通过校(园)方在法律规定时限内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区教育局保健所)和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2)出现下列情况应在24小时内报告:

A、同一宿舍、班级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多名学生、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应同类症状(如发热、腹泻、呕吐、咳嗽等)或有共同用餐、饮水等;

B、个别学生、幼儿出现不同原因的高热(39℃)以上,咳嗽、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C、学校/托幼机构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应对

积极落实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等管理

部门提出的措施、应急预案,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严密监测疫情动态和调查处理工作。

4.控制措施

在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及疾控中心,社区公共卫生科监督和指导下做好以下疫情控制工作:

A、对确诊患有法定传染病(包括专项管理传染病)的学生、幼儿,疑似病人或密切接触者,学校/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依法对确诊者进行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安排其及时就诊,做好检疫期的各项相关记录。

B、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健康教育,严格按照

疾控部门提出的相关控制措施进行疫点消毒等工作;

C、病愈隔离期满,应持辖区医院公共卫生科开具的复

课证明到校(园)医务室查验登记后方可复课。

D、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根据当地政府、疾控部

门的决定或建议,停止举办大型师生集会或会议,临时

停课或相关设施、场所关闭措施,缺课学生学校应向家

长承诺补课或补考。

5.个人防护

教职员工在照顾患病学生、幼儿或可能接触污染的物品,排泄物时,或进行消毒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关的国家规定和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篇7: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技术规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全区50 所注册登记的托幼机构, 每年随机抽取其中的5 家, 对室内 (活动室、休息室) 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餐具、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

1.2 方法采样和检测方法按照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1]、《食饮具卫生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 室内空气采用平板沉降法, 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采用棉拭子涂抹法, 餐 (饮) 具采用大肠菌群纸片法, 饮用水采集大桶水和饮水机放出水两份做对照, 以细菌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为监测指标。

1.3评价标准判断标准按照《山东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检测方案》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EPIINFO 3.1 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连续6 年共监测样品438 件, 合格309 件, 合格率为70.5 %, 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饮水机水、工作人员手、空气、餐饮具、物体表面, 见表2。

采集托幼机构所用的成品大桶水和饮水机流出的饮水机水, 做对照, 大桶水合格率为100.0%, 饮水机水合格率为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6.2, P<0.01) , 见表3。

3 讨论

通过2010-2015 年6 年监测结果显示, 我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70.5%, 除饮水机水合格率较低外, 其余监测项目合格率均较高。这与我区加强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托幼机构对消毒工作普遍比较重视, 认真贯彻落实消毒工作制度密切相关。

饮水机的水合格率较低, 分析发现托幼机构的饮用水卫生质量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托幼机构通常注重对桶装水的质量把关, 在购进大桶水的同时索取对方的各类合格证件, 我们通过监测也发现大桶水的微生物指标均合格。但是很多托幼机构却忽略了饮水机的消毒, 没有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消毒, 导致饮水机流出的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

托幼机构普遍重视餐饮具的消毒, 能够按时对幼儿用餐饮具进行消毒处理。但是很多单位忽视了餐饮具的存放卫生。有的没有存放柜, 有的存放柜卫生状况较差, 直接影响了消毒后的餐饮具卫生, 容易引起二次污染[2]。

工作人员对手的卫生意识亟待加强。托幼机构教师在重视消毒工作的同时, 忽略了手的随时消毒[3], 教师的手既接触儿童的餐饮具、各类玩具、生活用品, 又接触洗刷间的一些污浊, 如果手消毒达不到要求或消毒不及时, 成为传染病传播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托幼机构要严格按照标准, 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消毒, 确保幼儿饮水卫生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各类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 分析存在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方法 连续6年对辖区内托幼机构抽样调查, 监测消毒效果。结果 托幼机构各类抽检样品438件, 合格309件, 合格率为70.5%, 饮水机水合格率较低 (39.1%) 。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饮水机水、工作人员手、空气、餐饮具、物体表面。结论 托幼机构应进一步加强消毒卫生工作, 尤其是应加强饮水机的消毒, 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194-198.

[2]王晓军, 申同洋, 秦迪, 等.2010-2011年西城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 2012, 28 (9) :1029-1031.

上一篇: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下一篇:文化苦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