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认识厘米教案

2024-06-20

2023.10认识厘米教案(精选6篇)

篇1:2023.10认识厘米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具和学具

教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厘米长的纸条,投影片若干张.学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图钉,一条绳子,没削过的新铅笔一支,装墨水瓶的空盒一个,三张纸条(分别长3厘米、4厘米、6厘米),2分硬币一个.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

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4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样说明其长度.叙述:有的同学说课桌有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4

那么长,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

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叙述:量纸条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学生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将你事先准备好的三张纸条拿出来,量一量,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每量完一条,把量得的结果写在上面.2.看一看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从图中看出铅笔长8厘米,如果让我们去量削尖的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取整厘米数)

由学生拿出自己削尖的铅笔,实际量一量,从而得出可以借助三角板来量.3.量一量

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

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每人拿出一根绳子,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相邻的同学看,把每次量出的绳子互相比一下,如3厘米的绳子一样长.(2)量一量

①量一根没削过的铅笔,长()厘米.②量数学课本,长()厘米,宽()厘米.③量装墨水瓶的空盒,它的高是()厘米.2.发展性练习

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每边的长度.3.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8).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由于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的数量就不同.非常不方便,实际需要用统一单位的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设计中,通过从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教师在尺子上画出1厘米的长度,图钉的长,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目的都是为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具体长度.在指导学生量物体的长度时,除了老师示范外,充分让每个学生操作,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板书设计(略)

篇2:2023.10认识厘米教案

课题

长度单位 厘米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小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案

一、导入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小人国和巨人国两个国家之间。有一天,小人国和巨人国的人见面了,小人国的人说:我们那里有棵树特别高,有100个人那么高,巨人国的人一听,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树,就很想去看看,结果去了发现,这棵树只有巨人那么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在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时,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

二、新授

环节一:通过活动发现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并认识“厘米”

1.师:同学们,你们说非常好,巨人想考考你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说一说数学书有多宽吗?(教师示范对应边)

2.对比发现矛盾:没有统一的长度的单位无法准确的描述物体的长度。

3.引出:如果要准确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就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4.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长度单位 厘米”

5.学写“厘”字,并了解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环节二:认识1厘米,并拓展到“几厘米”

1.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总结:从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特别说明我们的一根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直尺上的0—2是几厘米?0—3呢?0—4呢?

直尺上的3—6厘米有多长呢?4—8呢?2—5呢?

5.引导学生发现: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环节三:学会用直尺量物品的长度

1.猜一猜小棒的长度。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说的是对的呢?

用直尺量。

2.怎样量

(1)请学生尝试自己量一量小棒的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2)教师引导并提问同学:为什么要从0刻度开始量?

(3)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测量方法:

第一步:小棒的一端要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

第二步:观察小棒的另一端对着几

(4)完成练习单第一题,并说说为什么。

环节四:通过练习巩固。

(1)完成作业单第二题,看看谁量的又快又准

(2)完成作业单第三题

三、课堂总结

师:请你们在下课后估一估身边物品的长度,然后量一量,看看你估的对不对。

教学板书

长度单位

篇3: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并通过估测, 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 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会用厘米进行简单的测量, 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用具:1厘米小棒若干, 5厘米小棒若干, 学生直尺, 各种测量物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想听吗?那我们就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

(播放动画阿福的新衣)

师:刚才的故事中, 有一个“一拃”大家知道什么是一拃吗?课件出示。

师: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 这一段的长度就是“一拃”。

教师:现在, 大家再来想一想阿福的衣服为什么做小了?

生:师傅手大, 徒弟手小。

师:是啊, 徒弟和师傅的手不一样大, 看来用手去测量容易出现问题, 那应该怎样去测量呢?

大家跟我们古时候的发明家想到一起去了。为了方便测量, 于是制造了一个标准的测量工具———尺子。大家想认识尺子吗?

二、认识尺子

(一) 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 仔细看看, 尺子上有什么?尺子上还有什么?

(二) 梳理总结

师:刚才, 同学们找到的这些长短不同的小竖线, 都叫刻度线。

刻度线长短不同, 就可以代表不同的长度单位。

尺子上还有很多数字, 有哪些数呢?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这些数字都叫刻度。如果尺子再长一点, 数字就会更多。可是, 不管尺子是长还是短, 只要是完整的尺子, 都会从哪个数字开始呢?

师: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

师:以前, 我们学过0表示一个也没有, 在这里0表示起点。就好像我们跑步的那条起跑线。所以到了测量的时候, 我们应该从哪开始?不是有句话嘛:一切从0开始。

师:其实尺子上还有一个很小地方, 你发现了吗?有两个英文字母cm, 表示厘米。 (板书厘米) 跟老师一块读一下这个新朋友:cm, 厘米。

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 一般用厘米作单位。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厘米的知识。 (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三、认识1厘米

(一) 找出尺子上的一厘米

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想知道吗?

师:老师的尺子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放大的。在尺子上, 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5~6的长度也是1厘米。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尺子, 看一看, 5~6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尺子上其他的一厘米吗?

师:同学们真厉害, 找到了这么多!看, 老师这也有, 我们一起来看 (幻灯片演示) , 1~2, 2~3, 3~4, ……11~12, 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

生:1厘米

(二) 借助小棒比划1厘米

师:在你们的小盒子里就有一根1厘米的小棒, 你能快速的找出来吗?哪一根才是?

师:像老师这样, 轻轻的捏住, 仔细的看一看它。然后把它抽掉, 再放回去, 再抽掉, 手不要动, 保持住。原来这就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 1厘米有多长, 睁开眼睛, 再用你的小手比出1厘米, 比的准吗?用小棒验证验证。

(三) 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再仔细的看一看它, 想一想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宽度或是厚度大约是1厘米?

师:原来, 我们的手上就有1厘米啊, 这个发现可重要了。当我们忘记1厘米有多长的时候, 就可以看看身体上的这把小尺子。

师:请大家把小棒放回去, 闭上眼睛想一想, 一厘米有多长呢?睁开眼睛, Á再用你的小手比出1厘米。比的越来越准了, 看来同学们心中的这把小尺子, 越来越准了。

四、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 能从这把尺子上找到2厘米吗? (出示标着小棒的尺子) 你是怎么找的?

师:大家看一看, 从1倒3是2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你还能找到其他的2厘米吗?

师:我还想找3厘米, 你能帮我找出来吗?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3厘米, 你们发现3厘米都有几个1厘米?

原来只要找到了3个1厘米就找到了3厘米。你还想找几厘米?自己在尺子上找一找, 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看看你找到的对不对?

师:老师也找到了几个, 你们来猜猜我找到的是几厘米。

5~10的长度是几厘米?2~8的长度呢?

师:同学们数的越来越快了。现在大家静下心来, 再想一想, 1厘米有多长。

五、测量方法的学习

(一) 量小棒

师:你能用心里的1厘米估计一下这根小棒的长度吗?你是怎么估的?

师:估的准不准呢?动手量一量。

学生实物投影展示。

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找两个学生一错一对展示。) 哪一种方法更准确呢?你有什么要说的?

师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 一般将物体的一端和0刻度线对齐, 再把物体放平, 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厘米, 就读几厘米。

(二) 量一拃

师:同学们能测量出自己一拃的长度吗?同桌合作, 测量出一个同学的一拃, 再测量另一个同学的一拃。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

师:我们班的小明是这样测量的, 你能读出是几厘米吗?

投影出示, 不到12厘米.

师:到12厘米了吗?离谁近?

生:12厘米近。

师:不到12厘米, 离12厘米近, 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说是大约12厘米。

师:想知道老师的一拃有多长吗?大约21厘米。现在我们更清楚阿福的衣服为什么做小了。

看来, 尺子真能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呢!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测量?

测量实物的长度:橡皮的长度, 曲别针的长, 棉棒的长。

(三) 断尺测量

师:同学们量的热火朝天, 老师也测量了一支铅笔的长, 你能帮我看看是多长吗?

师:我们一起数一数。看来没有了0刻度, 我们照样可以测量。

六、小结

如果老师让大家用尺子测量教室的长, 你认为合适吗?那得多大的数啊, 所以就需要大的长度单位, 是什么呢?我们以后再学。

篇4:“认识厘米”教学实录

谈话:熊二想做一张和你们一样的课桌,愿意帮它吗?我们这个课桌面多长呢?谁有办法量出来告诉它。

咦?为什么同样长的课桌边,大家说的数却不同呢?

是呀,我们量东西的时候要有统一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量东西的統一单位——厘米。

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来量物体的长度?

聪明的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尺,尽管尺长得不一样,但它上面却有一样的东西。想不想去研究?拿出自己的小尺,仔细观察,小尺上都有些什么呢?

二、认识1厘米

1厘米的长度在小尺上是从哪里到哪里?

除了这里的1厘米,还有哪里有1厘米?

小结:在这样的尺上,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都是1厘米。

三、感知1厘米

1.比一比

请大家拿出这根很短的小棒,在尺上比一比有多长。(1厘米)

像老师这样夹住小棒的两端,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现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就是1厘米,记住1厘米。现在不用小棒,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用左手将这根小棒放回,你比划的1厘米准吗?

2.找一找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找一找。

3.捏一捏

你能凭印象捏一个1厘米的橡皮泥吗?

四、认识几厘米

谈话:我们刚才认识了1厘米,出示2、5、8厘米的线段。几厘米?为什么?

反问:那13厘米呢?——13大格

五、量一量,总结测量方法

1.自己探索量法

我们认识了尺,知道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这有两条线段,你有本领量出它们的长度吗?

2.巩固完善量法

大家看,这把小刀到底是几厘米?为什么量得不准确?

六、画一画

我们学会量线段的长了,你能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吗?

七、认识大约

老师捏了一个橡皮泥,几厘米?你们想捏几厘米?各自捏一捏。

你捏的是几厘米?正好5厘米吗?在5厘米和6厘米之间到底是5厘米还是6厘米?

注意,现在它要动手术了。(小刀切成正好5厘米)现在它多长?(再切比5厘米少一点点)现在呢?(大约5厘米)(再切比4厘米多一点点)现在呢?(大约4厘米)

谈话:我们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了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非常接近几大格就是大约几厘米。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上面都有长度,首先来量量我们手掌的宽,再量量食指的长。

八、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篇5:认识厘米教案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具准备: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语文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语文书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该用什么来表示呢?是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4.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动手测量数学书。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指导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是多长。

(2)引导学生用教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

(3)引导学生测量时引出毫米。

2.探讨“1毫米”有多长。

(1)学生汇报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2)课件展示: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到“毫米”作单位?

老师总结:长度或厚度为1毫米的物体有很多,如身份证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

3.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其它学具的长度。

(1)师生共同探究测量的结果。

(2)总结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2.做一做教材第22页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五、教学板书

篇6:教案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75—76页。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尺子测量生活中较短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一厘米小棒,长方形卡片,彩笔,橡皮,课本。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发生在古时候的小故事,一起来听。(播放发福的新衣)

师:对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师傅手大,徒弟手小。

师:有道理,就像我和你们,谁的手大?(生说)师:没错,那什么是一拃呢?

师:大家伸出小手来,像老师这样把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从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这一段就是一拃。谁敢上来跟我比一比。

(师生比较一拃,看谁的一拃长)师:手大当然拃也大。

师:谁有办法让故事中的阿福能穿上合适的衣服呢? ① 师傅量师傅做②徒弟量徒弟做③用尺子量。

(师跟上评价:这个主意好,这是个好办法,这个建议不错)

师:从同学们的办法中我知道了,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

二、探索实践,构建新知。

1、认识尺子

师:刚才有同学说可以用尺子量,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呢?(三角尺,直尺,卷尺等)

师:尺子的种类有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桌子上这把最常见的直尺,来,看着你的尺子,仔细观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看谁的发现多?

师:为了方便大家看的清楚,老师把尺子放大了,看大屏幕,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学生说)师:谁还有补充?

(及时评价: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师帮助梳理:

数:一起来看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从小到大排列)从几开始的?(闪烁0指名说)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0,它在尺子上表示起点,也就是开始的意思。尺子上的这些数我们都称它为刻度。

线:大家看到的这些长短不一的小竖线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刻度线。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每条长刻度线的下面都对着一个数字。

字母:这两个小小的字母cm表示什么?(厘米)板书:厘米(齐读)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它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个新朋友厘米。(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1)认识1厘米。

师:1厘米有多长呢?在尺子上能不能找到?

师:看这把放大的尺子,就像这位小朋友说的,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能在你的尺子上找到它吗?找一找,并指给同桌看一看。

师: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生说课件出示)

师:谁能找到两个?谁想多说几个?

师:我们把所有的1厘米都请出来,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两个数字之间都是1厘米或尺子上有很多1厘米)师: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拿出这根蓝色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你觉得这根小棒有多长?(1厘米)放到尺子上验证一下,是1厘米吗?

师:拿着这根1厘米长的小棒你有什么感觉? 生:1厘米很小,1厘米很短。

师:是啊,1厘米很短,现在请大家像老师这样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拿住它,手指不要动,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把小棒抽走,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

师:好,放下手,把小棒放回学具盒,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再用手比划比划,放到尺上看一看你比划得准不准。再拿起来互相看一看。

师:大家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和这根小棒差不多,大约也是1厘米呢?可以从我们的身边或身上找一找,说给同桌听一听。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找出手上的1厘米,食指的宽度。

师:大家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找一找,好吗?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2厘米呢?能在你的尺子上找到吗?谁找到了?(指名说0-2)课件演示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是2厘米呢?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自己说:有2个1厘米就是2厘米)师:谁还能找到不同的2厘米?(指名说:从刻度3到刻度5……)

师:先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别人在说的时候,大家都看着自己的尺子,用手指一指,判断他说的对不对,好吗?

师:在尺子上除了能找到1厘米,2厘米外,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厘米数吗?先别着急,听老师的要求:每人在尺子上找到一个厘米数,说给小组内同学听,一人说时,组内成员都看着自己的尺子判断他说的对不对,如果有错帮助改正,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开始:

(小组合作)

师:都完成了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请大家把尺子放在你的面前,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我说,你们在自己尺子上找,左手指开始的刻度,右手指结束的刻度,并且说出是几厘米。听好:刻度0到刻度8,刻度0到刻度5,刻度0到刻度17.师:通过刚才我们找的这些厘米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评价:说的好,真善于发现规律,把掌声送给他)

师: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看大屏幕,从刻度4到刻度10是几厘米?谁看出来了? 生:6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吗? 生可能会说:①数一数有6个1厘米 ②10减4等于6厘米

师:你真聪明,大家说他的这个办法可以吗?善于总结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值得大家想你学习。

师:咱同学们可真有办法,看来如果不是从刻度0开始,我们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大数减小数的方法知道是几厘米。

4、巩固练习

师:听说大家在学习厘米的知识,动物王国里的蟋蟀和蚂蚱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他们俩要比赛跳远,想请大家当裁判,你们愿意吗?可要仔细看啊!

课件演示:蟋蟀:12厘米 蚂蚱:10厘米

师:首先有请蟋蟀先生,他跳了几厘米?再来看蚂蚱先生,他跳了几厘米?谁是冠军?祝贺蟋蟀,给他发一个大奖杯!

5、用厘米量。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大家想不想用我们的尺子亲自动手量一量啊?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红色纸条,量一量这张纸条长几厘米,量完后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生动手测量)

学生到前面投影展示自己量的方法。

师:这位小朋友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量的好吗?

师:你们量的结果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谢谢你给大家做了一次正确的示范。

师:看到大家都在动手测量,有一位小马虎也想来凑热闹,一起来看他是怎么量的。(课件出示两种错误量法)师:你对他的测量有什么想说的?

师:看来在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首先要把尺子放平,还要注意一般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边说边板书:量:尺子放平 对准0刻度线

师: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帮小马虎量一量橡皮的长度好吗?从学具盒里拿出橡皮量一量。

师:橡皮长几厘米?(6厘米)

师:小马虎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也学会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真得感谢大家!

6、测量一拃,了解自己身上的尺。

师:还记得故事中的师傅和小徒弟吗?他们的一拃分别是多长呢?看大屏幕: 课件:师傅一拃长大约19厘米,徒弟一拃大约14厘米。

师:其实在实际测量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量的长度并不正好是几厘米,而是比几厘米多一点点或少一点点,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想不想知道自己的一拃有多长?赶快动手量一量,量完了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一拃有多长。

找一个小组起来介绍。

师:每个人的手的大小不一样,一拃的长度就不同,一拃的长度还有手指的宽度都是咱们自己身上的尺。在平时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自己身上的尺帮助我们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四、总结

上一篇:长篇小说《三体》有感下一篇:十六岁我多了一分思索 500字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