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景区某年综合科工作思路

2024-07-15

旅游风景区某年综合科工作思路(共7篇)

篇1:旅游风景区某年综合科工作思路

××年综合科工作思路

××年是“十一·五”实施的开局年,综合科的工作将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市各部门的指导下,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管委会党政工作为重点,大力实施“交通围绕旅游先行、农业围绕旅游调整、商业围绕旅游搞活、城镇围绕旅游建设、管理围绕旅游服务”的战略,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旅游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与旅游资源保护结合起来、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与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以实施渝川黔“金三角”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

⒈引进恒禾集团拟在燕子村发展猕猴桃亩,在××年秋天建成亩的品种示范园;

⒉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重新在头道村转咀规划建成岩蛙养殖基地亩;

⒊引进业主种植红豆杉种植亩;

⒋继续做大做强反季节蔬菜基地,力取达到亩。

二、强化计划生育工作

⒈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繁殖率达到以上;

⒉认真落实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措施。节育措施及时率达到,生殖保健服务率达到以上;

⒊完善避孕节育硬件设施。与市计生委药具部协调,在四面山庄、长廊宾馆、思齐园等宾馆安装自动售套机。

⒋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建好流动人口档案,督促签订合同和办证及时反馈信息,控制流动人口违法妊娠、生育,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按时寄回有效孕检证明率达以上;

⒌规范村(居)级计生工作。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居)规民约,使计生工作在村(居)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⒍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严肃查处违法妊娠、生育。当年案件查处率达到,积极组织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做好民政、扶贫等工作

⒈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监督管理。一是规范低保审批程序,严格按照《重庆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规定程序办理,落实专职低保工作人员,将驻居委会干部纳入居委会民主评议小组,增加低保工作的透明度;二是政变低保资金的发放模式,由原来民政办公室人员直接发放改为在邮政支局打卡发放,使低保资金得到了有效的监督。

⒉抓好救灾救济工作。一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制定救灾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二是加强敬老院的建设管理,争取资金在洪洞村建成一处五保家园,改善五保老人的居住条件。

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帮助村委会建章建制,努力深化村务公开,为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出谋划策。

⒋做好优抚工作。认真落实优质政策,深入开展优抚对象的帮扶活动,切实抓好双拥工作,巩固双拥先进成果。

⒌加强婚姻登记、殡葬改革、地名管理等其他社会事务工作。

⒍狠抓扶贫项目的落实工作。一是启动林海村坟山岗至太子洞的公路建设,以解决林海村一社交通不便的问题,促进太子洞旅游的兴旺,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燕子村干岩子人蓄饮水工程和徐家嘴至黄连坝的护林防火公路申报扶贫项目立项。

四、续抓好林业工作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以突出森林资源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为重点,建立现代林业发展体系,依靠科技促发展,调整林业结构增效益,努力开创林业新局面。一是做好天保工程管护工作;二是落实好封山育林工作;三是抓好退耕还林工作;四是坚持森林“三防”工作常抓不懈,力保四面山连续年无火灾目标任务的实现。

五、抓好武装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全面完成市征兵办下达的征集任务,保证兵员质量,确保无政治退兵。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邪教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挥社会治安综治特派员和管委会下派到村任副书记人员的作用,确保社会的稳定,为四面山经济建设服好务。

六、加强农机水利水保工作

一是做好辖区内各病害水库的整治,加强监控;

二是做好防洪和节水灌溉;

三是推广新型农用机具,加强农用机具的安全管理。

七、推广科技工作

一是加大科技信息的收集和宣传;

篇2:旅游风景区某年综合科工作思路

江津市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年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200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四面山观念大更新、体制大创新、旅游大发展、经济大提升、局面大开创、和谐大构建的一年。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在江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为目标,模范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住重庆新华集团入驻四面山景区和四面山管委会成立的新机遇,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创新工作,大力发展旅游、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三项建设,全面构建和谐景区、在把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征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2006年工作成绩突出

(一)财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景区经济发展大提速。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0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接待游客20.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33%,旅游综合收入8498万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694元,人均净增长280元。

二是财政工作开创新局面。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 万元,占年计划 万元的 %;加强财务管理,认真清理村社财务,严格支出,与去年相比,各种经费支出下降11%。偿还债务近300万元。(从201月到2006年10月,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偿还债务近600多万元。年的招待费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52.6%,2006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又保持了良好的下降趋势。)

(二)农业农村工作成绩喜人。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贯穿农村工作始终,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加工农业,使之成为景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完成了10000亩优质农产品基地规划,发展反季节蔬菜500亩,发展了黄连100亩、天麻100亩、兰草2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海村草食动物养殖基地新发展黄牛100头、羊500头,燕子村新种植糯玉米300亩,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15万元。同时,发展50亩岩蛙养殖场,引进业主兴办3个企业,新建1个小水电站,发展法人单位20个、私人企业22户,改建山坪塘5口,容量5000平方米,新建羊舍800平方米,养羊150只;猪链球菌和禽流感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0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加强财务管理,认真清理村社财务,严格支出,与去年相比,各种经费支出下降11%。偿还债务近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694元,人均净增长280元,实现了景区人民“粮增收钱增长”的目标。

二是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方案、队伍、技术三落实。确保了30年无一例火灾险情。从“真实、准确、负责”六字上下功夫。抓好退耕还林督促检查工作,确保直补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并通过了国家和重庆市的检查。认真做好10余万亩天然林的保护和管理;搞好2007年退耕还林的规划和设计;全面开展禁种铲毒工作,严格检查,建立专门举报奖励制度,多方位进行监控和预防,永远保持“零目标”。

三是农村建设、市政管理、国土环保、地灾防治得到进一步夯实。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完成了四面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四面山旅游发展规划已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农村房屋新建、改建行为,严格按照土地使用审批和房屋构建审批程序办理,从严控制景区建设;改造了场镇供水系统,绿化人行道1200米,完成了集镇龙潭路800米的街道硬化。新建山门1座、停车场2个。改建望海景区公路5.3公里,安装安全护栏。改造景区景点3处。装修了长廊B栋四星新华宾馆1幢、五星级特色宾馆望乡台别墅1幢。修建“洛维四面山水”产权式休闲度假村,扩大并完成规划区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建设垃圾集中堆放站2个。配套完成城镇公用绿地面积3000平米,完成了主要街道两岸的灯饰工程;清还工程欠款189.76万元,无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对地质灾害进行专人监测,对危险防治地带进行专项治理,滑坡治理进展顺利。对15户实施了地质灾害易地扶贫;

四是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红石镇工程已于9月份顺利启动,天然气安装工程正在进行当中。

(三)旅游工作创新发展。

篇3:旅游风景区某年综合科工作思路

我国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2011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部分景点免收门票。这与清水寺相似。笔者认为, 西湖风景区可在了解国内外对旅游纪念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 借鉴京都清水寺的成功例子, 根据主要景点各自的特点, 提炼出其独特的景点元素, 应用于市面上已有的载体, 赋予其新的内涵。

作为旅游城市的杭州, 旅游购物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相对于其独特的资源魅力, 旅游纪念产品的开发尚有欠缺, 市场空间较小。

西湖景区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与问题

1.调查问卷设计和发放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西湖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的旅游纪念品现状, 对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在2012年7~8月旅游高峰期, 对西湖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并利用网络发放问卷共计180份, 实际回收150份, 有效率为83.3%。问卷调查主要对游客、纪念品、游客对纪念品的选择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然后得出西湖景区纪念品市场情况。

2.西湖景区纪念品市场现状和问题

(1) 西湖景区游客群体集中表现为中青年、中等收入水平的高文化素养者。在来杭州游客中, 20岁以下的占4.67%, 21~40岁的占70%, 41~60岁的占24%, 60岁以上的占1.33%。从中可发现, 游客大部分由21~50岁的青年人、中年人构成, 这说明杭州对青年和中年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老年游客由于受到身体状况和收入的影响, 来杭州旅游的较少, 杭州对其吸引力相对较弱。学历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游客的个人素质, 也说明旅游地的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西湖景区游客群体的学历水平看, 初中及以下的占8.67%, 高中、中专或职高的占12.67%, 大专及以上的占78.66%。这充分说明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人自身的素质、社会地位普遍较高、有较好的收入保证, 成为出游率最高的群体。同时也说明, 杭州的文化及城市品位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对文化程度高的人群的吸引力较大。从西湖景区游客群体的收入水平看, 主要集中于3000~5000元, 2000~5000元以上的占70.67%。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游客具有较强的旅游消费能力。

(2) 西湖景区的旅游纪念品种类多, 但缺乏特色, 且价格偏高。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知, 有44.67%的游客认为, 旅游纪念品种类虽多, 但雷同、没有特色;36%的游客认为种类多;14%的游客认为, 种类少但有特色;5.33%的游客认为, 种类少, 没有特色;66%的游客认为旅游纪念品价格偏高。大部分游客对旅游纪念品, 无论从价格、包装、质量还是应具有的特色性、纪念性, 都不是非常满意。虽然西湖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品种多样、琳琅满目, 但是能让游客称心如意的纪念品却寥寥无几, 不同的景点卖的都是一模一样的纪念品。这对杭州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是不利的。西湖景区的旅游纪念品, 因缺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缺乏景点独特性和收藏价值, 不能令游客萌生购买的欲望。传统旅游纪念品的样式过于陈旧, 几十年不变, 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 影响了游客的购买行为。例如, 油纸伞具有较强的杭州特色, 体现了杭州浓厚的古城文化, 记载着爱情的千古绝唱, 被誉为杭州旅游纪念品中的经典, 但几十年不变的样式和造型, 已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生活节奏。

(3)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知, 12.67%的游客注重品牌, 18%的游客注重包装, 83.33%的游客注重特色, 58%的游客注重质量, 31.33%的游客注重价格, 42%的游客注重实用性, 75.33%的游客注重纪念性。特色和纪念性是影响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的重要因素, 因此纪念品必须突出“一景一品一特色”, 改变当前纪念品的雷同性, 增强游客的购买欲望。

西湖景区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思路

1.抓住旅游节活动契机, 设计以杭州元素为原型的旅游纪念品

杭州大学生旅游节自2010年9月15日举办第一届开始, 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从2010年LOGO设计大赛、2011年“杭州元素”海报设计大赛、2012年“杭州元素主题明信片设计大赛”, 到2013年“杭州元素旅游产品设计之年度创意T恤大赛”……在每一届旅游节活动中, 都传达着主办方的意图———激发全国高校大学生和留学生对杭州城市品牌、杭州旅游的关注, 向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推介城市旅游品牌形象, 增强他们对西湖景观景点的了解。这些活动为西湖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的旅游纪念品实现“一景一品一特色”, 提供了契机。虽然大赛中“杭州元素”的载体是明信片、T恤, 但是可转变载体, 以各景点的杭州元素为原型, 设计各类旅游纪念品, 把优秀作品更好地推向市场。这不仅可提升西湖各主要景点的形象, 也可使这些杭州元素更加鲜明。

2.细分消费市场, 设计“一群一品”的旅游纪念品

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 给杭州的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 全年国外游客达306.31万人次, 国内游客达7180.96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1191亿元。2012年杭州旅游业再次刷新纪录。来杭州游客人数的增加, 为杭州的旅游消费奠定了量的基础。西湖主要景点的旅游纪念品可从材质、包装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进行开发设计, 以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实现旅游纪念品的“一群一品”。例如, 同样是雷峰塔景区, 可为消费层次较高的游客设计铜质的、高科技的、不论从包装还是收藏价值上都优于其他的纪念品;可为消费层次一般的游客设计轻便、普通的带有雷峰塔标志的铜质纪念品等。

3.抓住高层次消费倾向, 设计饱含西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一次旅行, 代表着一次美好回忆。选择旅游消费的游客, 一般都具有新型的消费观念, 会理性地购买旅游纪念品赠送亲友或收藏纪念, 这种消费观念也将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西湖有三美:极具自然亲和力的和谐之美, 深沉敦厚的人文之美, 富有想象空间的意境之美。以“两堤三岛”为核心, “西湖十景”环湖一圈, 各种人文景观星星点点散布于西湖周围, 可谓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可借助西湖丰富的景观资源优势, 改变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和纪念意义的现状, 设计饱含西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1) 以“西湖十景”为象征, 设计富有“西湖爱国情怀内涵”的特色旅游纪念品。西湖, 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的爱国情怀, 也有“妾乘油壁车, 郎骑青骢马”追求爱情自由的勇气。它的纪念意义和象征性是其他风景名胜区所无法比拟的。“西湖十景”更是其画龙点睛的一笔。西湖老十景以四季景色、晨昏变化为特征, 以四字连缀组词、平仄组合命名, 将人、景、诗、画、情完美结合。

(2) 以“雷峰塔”为载体, 设计蕴含“民间传奇、杭州文化魅力”的特色旅游纪念品。雷峰新塔从建筑学上说, 是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从人文学上讲, 白娘子赋予了它更多的传奇色彩。雷峰塔景区的纪念品, 可增加其特有的“白娘子与许仙”民间传奇, 将“雷锋夕照”这些特有的元素、文化背景加入纪念品设计的元素中去。例如, 一副织锦画或一套印石篆刻, 既可体现文化的内涵, 也可体现杭州独有的丝绸文化和印石文化。

(3) 以“断桥”为平台, 设计“蕴情于景”的特色旅游纪念品。断桥, 因雪而得名, 是一座象征爱情的桥。断桥不断, 愁肠断。它因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传说, 变得更加浪漫。许多游客千里迢迢来这里看这座桥, 是对爱情的一种信仰和肯定。融入这个景点的元素, 可设计象征爱情的纪念品。例如, 一套以断桥为背景的金刚石篆印, 既有美景, 又有爱情。

篇4:旅游风景区某年综合科工作思路

关键词:蔡伦竹海风景区;开发建设;问题;对策

蔡伦竹海是以竹林生境来发展旅游业的典型地区,位于耒阳市东南黄市镇及大义乡境内的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它是湖南两大楠竹基地之一,也是以楠竹经营为支柱产业的林业区,楠竹林积近15万亩,其中竹海核心景区面积达10万亩。竹林区不同于一般树木林区,它需要将3~5龄老竹选择性砍伐才有利于竹林再生,这为竹海长期充分利用竹资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保障。

一、蔡伦竹海开发建设现状

(一)认识不一,共识不高。部分干部群众内心中,甚至少数领导干部,对于开发建设蔡伦竹海还持怀疑态度,对于如何建设蔡伦竹海也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特别是对于市委提出今年10月开园,众说纷纭。

(二)景区建设总体规划缺位。景区虽然编制了《耒阳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但是整个景区用地红线图没有划定,景区范围没有圈定,特别是建设性详细规划没有作出,景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编制,导致整个景区建设难以全面铺开,影响景区的科学发展。同时各景点由责任单位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难以做精、做好。

(三)资金筹集困难。开发建设蔡伦竹海,按照景区发展控制性规划匡算,大约需要建设资金1.092亿元,大部分单位存在依靠财政拨款思想。

(四)景区环境不优,整治难度大。景区环境恶化,将是景区发展的致命威胁。目前黄市镇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较微。

(五)旅游促销没有及时跟进。知名度的提升和打造是一个长期过程,景区开园在即,旅游促销却没有及时跟进。

二、加快景区开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加快景区开发建设的共识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项朝阳产业,是投入少、回报高、可持续发展的“无烟工厂”。开发蔡伦竹海是耒阳旅游旺市的需要,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的需要,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竹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加快蔡伦竹海的开发建设主客条件成熟,是开发建设最佳时期,机遇难求。全市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开发蔡伦竹海的重要意义,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树立开发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迟建设不如早建设,慢建设不如快建设,分散建设不如集中建设,低档次建设不如高档次建设思想,落实各项建设目标。建议耒阳市委组织一次市级领导干部视察景区建设活动,亲临景区建设现场,统一思想,推动景区开发。

(二)理顺体制,建立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专门机构

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的方针。现在市委、政府成立了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日常办公室。但这样的机构临时性明显,无法履行法人职责。因此建议尽快成立蔡伦竹海景区管理处,可与办公室合并,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开园后,要赋予管理处真正的职权,履行景区管理建设职能。

(三)明确政策,调动多种资金投入

一是要落实措施,争取上级资金的投入。发改、林业等部门要安排专门力量,主动做好跑资争项工作,争取上级部门对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景区内湘南游击队活动踪迹,挤入红色旅游项目,这样可争取项目资金达1亿多元。要利用进入省旅游项目建设“521”工程的机会,争取省级旅游专项资金投入。二是要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加大财政投入,搞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市委、政府每年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并保障到位,同时要优先安排枯竭性城市转移资金用于景区开发建设,每年不少2000千万元,连续5年。各职能部门要按重点突出,优先照顾的原则,搞好黄市地区的下属机构建设,市卫生局要对黄市镇卫生院进行扩容提质,更换陈旧和分批次购买较先进的医疗设备,耒阳农村信用联社要尽快开通黄市信用社IC自动取款机,市移动、联通公司要在景区内完善通信服务功能,电力局要加大投入,尽快实施景区内农网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广播电视局要尽快开通景区内的有线电视和网络。

(四)合理定位,科学编制景区总体建设规划和景点建设规划

景区的吸引力来自于景点的吸引力。开发建设好景区内各景点,关键是要规划设计好景点。因此建议成立由专门人才组成的景点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整个景区各个景点的布局和设置,统一对各个景点进行规划与设计,严格监管景点按规划设计建设。年内建设的几个景点如因时间原因无法达到上述要求,也应由责任单位邀请相关专业人才进行规划设计,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报相关专家审核后方可实施,保证景点建设做细、做精、做好,严防各单位当作任务完成,粗制滥造。同时在项目开发中,专业性、技术较强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可以引进和充分利用社会上、市场上的专业技术力量,将一些主要开发环节由自行承担转变外向发包,实现景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确定合理的生态容量,加强蔡伦竹海生态保护

必须采育结合,采伐量应控制在大年新竹量的40%,采伐后每亩密度保留在150株以上。采伐年龄为七年以上的老竹,林内严格均匀保留二、四、六年生的幼壮母竹。采收时间在大年"立秋"后进行,小年的冬季和盛夏不砍竹,以保证竹林生长旺盛期的营养和保护孕育冬笋成竹。对每亩不到100株的过伐竹林,实行封山育林,四年内不砍伐,不挖上林竹笋。二是按期进行抚育、护笋成竹。对楠竹林应2~3年轮流进行抚育一次。每年6~8月对竹林进行垦复,挖松土壤15~20cm,除去杂草和乱石。尽量保护冬笋,对清明前出土的春笋要全部保留,清明后出土的春笋才能挖取。还要除去老蔸、适时施肥培土。三是按楠竹林的更新和演替规律进行生态保护。楠竹的更新随竹林郁闭度而变化,其中以郁闭度0.7~0.8更新最好。每亩保留竹株150~200株时,有利于楠竹的更新生长。此外,保留竹株的辈代数对新生竹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一般以保留三代母竹最好。目前,蔡伦竹海竹林的演替动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在景区内过度伐竹、大量挖笋、“三废”的排放等外界因素的严重干扰使群落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如长此下去,楠竹群落会被禾草群落代替。到那时,如期盼楠竹群落复生,人们将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并且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6.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助推景区科学发展。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及其有效利用对旅游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竹类工艺品是重要的旅游商品,黄市的空心竹垫、塌塌米、大面筷、竹根雕等具有竹乡特色、工艺筷工艺独特,制作精美,竹簧工艺品历史悠久,目前黄市有十多个竹类加工厂,众多民间艺术工匠,工艺传统悠久。因此旅游部门要尽快摸清黄市、大义乡镇的能工巧匠的底子。通过挖掘,发扬本地优良工艺传统,选择两三家企业作为工艺旅游的定点企业,开发前期政府予以一定的补助。同时还可组织艺人到蜀南竹海、茶山竹海学习或是请外地艺人到本地传授,扩大竹工艺品品种,丰富种类。汉白玉、大理石是黄市资源特色,可以加工成多种多样的旅游纪念品,如微雕狮、虎、香炉、玉鼎、玉观音等,还可加工各种写字条、健身锤。既可现场展销,又可大量批发。应组织专人进行新品开发设计,进行制作加工,同时还可派人去福建学习开发汉白玉花屏等。

7.加大旅游促销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旅游部门要根据蔡伦竹海的资源特点和产品定位,尽快拟定促销口号,在广播、电视、互联网上滚动播出。要尽快设计、制作蔡伦竹海生态风景区的宣传小册子,广为散发。要利用报刊、印刷品、音像制品等多种媒介宣传蔡伦竹海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抢抓《蔡伦》电视剧拍摄机遇,积极宣传蔡伦竹海的纸竹文化。要尽快在京珠高速公平互道、耒阳互道口以及耒阳市要道交叉口附近,进出市境口、园区内外等处设置宣传牌、灯箱、旗帜等旅游宣传设施。

参考文献

[1]黄河.蜀南竹海的再生性旅游开发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5,(9).

[2]鄢和琳.蜀南竹海旅游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0,(1).

[3]鄢和琳.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整治[J].四川环境,2000,(1).

[4]贺胜英,叶华,李开元.蜀南竹海竹资源综合利用探讨[J].林业科技,2007,(4).

篇5:旅游风景区某年综合科工作思路

思路

计生协会某年工作总结和某年工作思路2007-02-01 11:07:49

计生协会====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思路

====年,镇计生协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计生协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市委办[====]=号文件和省委办[====]=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协会宗旨,积极开展基层协会的整建、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等工作,从而使计生协会深深扎根于基层,广泛服务于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得群众的信任,为稳定甘霖镇计生低生育水平做了大量的配合工作,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镇共有计生协会===个,其中企业协会==个,外来建设者协会=个,会员小组===个,会员联系户====户,会员总数达到=====人。===个村级计生协会中,有===个村有会员之家,有会员小组学习室和会员联系户,全镇协会组织网络已基本形成,运行也逐步走上轨道。

二、主要工作

====年,镇计生协以推进“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工作为载体,在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五大优势(即群众优势、人才优势、工作方法优势、网络健全优势和便于沟通优势),较好地转变了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促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我”方针的落实,切实加强了群众的民主意识,在加大宣教力度、开展优质服务、强化自身建设、推进村民自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主要表现在:

(一)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进一步健全计生网络组织。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对计生协会工作的重视,将计生协会工作列入党政联席会议议事日程,进行专门的讨论研究并决策。切实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紧跟形势,及时调整了镇计生协会理事;并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做好村级计生协会换届工作,配齐配强新一届计生协会领导班子。

(二)规范基层管理,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为了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将工作重点下移到村,切实规范基层管理,协会以推广新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民主议事,充分保障广大育龄群众的知情权、表决权等民主权利的要求,在全镇==个村开展了“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扩面工作,我们集中时间、精力、财力,分类指导,具体落实,开好三个会,发展好计生协会会员,落实好联系户,填好一本证,收缴了一部分会费,研究制订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并通过各村民委员会的表决后生效,成立好村级计划生育协会各类班子,建立健全协会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根据市计生协要求,下发《村民自治工作评估表》,逐项对照落实,真正发挥协会的自治作用。发挥协会在“村民自治”工作中主力军作用,扩大协会知名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村民自治开展较好的村,强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发动协会会员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做好村级民主评议,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村民自治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村民自治工作薄弱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宣传和指导。=月底,省计生协会对我镇省级示范协会进行了回头看,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在新机制工作的推广中,我们逐步探索,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一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协会工作队伍。

(三)强化优质服务,拓展项目建设。一是镇、村、企业各协会紧紧抓住服务这个中心、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积极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特别是在会员、育龄群众碰到难题时,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做好人、办好事,切实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如村级计生协会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科技帮扶,引进科技项目,引导群众科技致富;企业计生协会不断为育龄群众提供技术比拼机会,增强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扩大项目面,抓好=个重点特色协会项目,提高协会“自我服务”能力;拓展“青春健康”教育面,已与五所中小学共同开展青春健康教学;开创上路西生育文化特色、求家坎的科学帮扶基地等,延伸服务领域,以满足育龄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的需求。

(四)更新群众观念,切实抓好特色性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协会建设。集中时间和精力,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建民营企业计生协会和流动人口联合协

会,如奔奔针织有限公司、喜得马领带有限公司、三源针织有限公司等,做到发展好会员,落实好阵地,制订好各项制度,职责上墙等工作;二是结合“生育文化特色村”、“村级示范服务室”的创建工作,镇计生协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建立“生育文化园地”,抓好上路西村的生育文化特色协会、上高村的流动人口特色协会等创建工作。三是积极开展特色活动。结合镇开展的“三学一创”活动,组织了卡拉ok歌咏比赛,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上街义务咨询等活动,切实丰富了育龄群众的生育文化生活;抓住“=.==”这一协会重要活动日,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组织企业计生协理事、会员代表、“五老”计生协代表等===余人,开展了协会会员系列活动,如参观三鼎文化体育室、协会活动室,开展知识答题和文艺汇演活动;积极开展计生下乡活动,=月==日和==月==日,镇计生协联合计生办到上路西村、甘一村开展了现场计生知识咨询、义诊等活动,并分发宣传资料===余份,为群众提供服务共===多人次,并指导、布置上路西村的生育文化角,有效提高了协会的自治功能,营造了良好的群众参与氛围。

(五)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素质。

切实把加强培训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今年年初镇计生协制订了学习培训计划,在甘

三、尹家等村开展群众评议活动,充分发挥了村级干部和群众代表的民主参与意识,倾听了他们对镇计生协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力求改进,切实提升镇计生协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培训班,举办了三期会长、专职副会长、秘书长的培训班,并组织了==个协会新机制推广村到上路西村实地取经。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了她们对协会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协会工作的信心,在实地参观后,增加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她们下一步做好新机制的推广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年,全镇各级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同志对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认为协会组织一无权,二无钱,作用不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个别村级协会组织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经常、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三是一些村级协会的人员活动经费等问题没有解决,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年工作要点

====年我们计生协会工作,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计生协的工作目标和安排,把协会的重点放在农村,重心放在基层,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努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切实解决问题。

计生协是协助党委、政府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国家指导与

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新时期,转变群众生育观念,使计划生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计生协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努力做到“有人干、有钱干、有事干”,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整建成果,更好地发挥计生协组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一是学习宣传好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大力宣传计生协会组织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通过会议和举办培训班或利用新闻媒体,坚持集中和经常宣传相结合,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消除误解,把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会员活动日制度;坚持社会舆论宣传与群众性宣传和服务相结合,协会宣传与“婚育新风进万家”、人口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宣传等相结合,做到生动活动,丰富多彩,规模大、效果好,以促进计生协会的建设和发展。二是抓

典型的培养和推广,掀起学习先进的高潮。各级协会都要有典型,包括协会的组织整建、宣传活动、生殖健康、流动人口、村民自治、项目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真抓实干,坚持经常性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三)采取多种形式,把协会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以例会为突破口,把协会会员小组和会员联系户活动落到实处,使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和协会活动网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以培训为抓手,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户,特别是每季度组织对理事、会员小组长进行一次学习培训,每次培训要突出重点;村培训后,会员小组再组织会员学习,然后会员再到联系户进行宣传。三是开展帮扶活动,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为育龄群众做好事、办好事,搞好生育、生产、生活服务;组织协会中致富能手和生产骨干与计生贫困户结对

子,努力争取或创造条件做到项目、资金、技术、信息、销路帮扶“五到位”,切实做到少生快富。四是继续实行“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推广工作,深入推进村民自治。要引导村级协会善于想大事、顾大局、抓关键、促稳定,把群众合理化意见及时反映给村级“两委”并协助解决或及时做好解释;同时,又通过会员带动群众,落实好“两委”决定的各种有利于群众的实事、好事。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好“两为”活动,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积极开展“我为协会尽责任,我为国策做贡献”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理事、会员为计划生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光荣感、使命感。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协会工作队伍。

村级协会要按照协会章程搞好协会建设,继续抓好协会整建工作。一是各级协会会员要认真学习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通过学习,充分发挥广大

篇6:旅游风景区某年综合科工作思路

2005年工作总结

hy;2005年,是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某工委、管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文化管理效益年”建设,大

力开展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资源保护、综合整治、基础建设、文化研究、宣传促销、卫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全年重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25万余人次,实现非贸易收入9200多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山东省服务业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已进行了公示。回顾全年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新进展:

——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景区可持续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积极构筑规划约束屏障,《景区总体规划(修编)纲要》通过专家评审,为修编工作继续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标志着景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落实,相关调研和资料整理上报工作顺利完成,为构建依法保护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资源保护、规划前置审批、环境因素监测评估及应急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上报”的三及时管理方式顺利实施。景区信息监管系统和电子版景区边界拐点坐标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资源保护规范化、科技化水平显著提升。采石场(坑)关停和恢复计划初步实施,景区内遗留采石坑、被破坏山体等自然景观的治理工作逐步展开。“资源保护宣传月”活动和“爱山护山人家”评选活动顺利开展,社会各界及景区内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共查处各类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30余起,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及设施60余处,有效制止了各类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

——生态崂山建设顺利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全面开展生态崂山建设,举行了生态崂山建设启动仪式,通过群众参与等多种形式,义务植树6000余株。采取管委出资、村民得益的办法,与周边村庄合作完成雨季造林800亩。加快推进风景林改造,完成巨峰、北九水游览区风景林改造1000亩,新栽植树木2万余株,林业结构明显改善。护林防火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护林防火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景区、各管理处和护林点(员)三级普查、监测和防治体系初步形成,春秋两季病虫害普查任务全面完成,森林病虫害监测能力显著提高。机动喷雾器、杀虫灯、诱捕器等多种防治器械配备到位,无公害防治手段更趋多元化,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能力大幅增强。古树名木标识牌更新工作全面完成,新增古树名木保护设施50余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重新对部分林区边界及界志进行确认,完成三个林区的界志图绘制和47处界志确认工作,林政档案建设更加完善,为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规划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崂山林场被省林业局授予“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先进单位”和“省级绿化先进单位”。

——文化资源全面整合,“文化崂山”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围绕“文化管理效益年”建设思路,紧紧依托“两院一基地”文化研究平台,积极开展崂山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易经文化的研究利用和成果转化工作,《崂山文化研究》、《华严寺与佛教》、《崂山餐霞诗集》等文化丛书编撰工作顺利进行。崂山康成书院教研中心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全面完工,崂山历史文化中心项目已进入规划实施阶段,为深入挖掘和展示景区文化内涵提供了有力保障。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崂山风景区居民社会与经济发展调查研究”、“崂山生态环境容量与自然灾害防治”等研究课题,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充分发挥节会交流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启动仪式、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国际螳螂拳比赛、中华养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学与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高层次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景区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更趋规范。积极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工作,景区旅游质量显著提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顺利通过,加快了景区管理服务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仰口新售检票站建设完工并顺利启用,南北线售检票工作流程逐步实施,优惠签单管理办法更加完善,景区利益维护机制更加成熟。全面推行市场经营准入制度,大力开展“诚实价格、诚信经营”的“双诚”活动,营造了诚信经营良好氛围。积极探索讲解员培训管理新模式,科学控制讲解员总量,进一步规范讲解员管理工作流程,推出景区讲解服务知名品牌,树立了文明导游新形

象。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大工作力度,集中对太清游览区的封建迷信活动进行整治,查处封建迷信窝点9个,没收道具90余件。围绕打造“公正执法,真情服务”执法品牌的目标,努力建设流清“四无”示范路精品工程,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年作出行政处罚823起,流清票务稽查站查补票款272万元。建立科学卫生考评机制,实现对景区内环境卫生、食

品卫生的有效监管。认真做好星级公厕卫生设施维护,4所公厕被评为青岛市四星级旅游公厕。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和布局进一步改善。投资200余万元,初步完成了景区监控系统建设,大大提高了景区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化、自动化水平。对八水河至龙潭瀑、内三水至内六水游览路进行综合改造,消除了景区旅游安全瓶颈。北九水内四水、内七水景观型拦水坝建设竣工,增加库容5万余立方米,解决了部分景观季节性缺水、断水问题。太清、仰口、棋盘石旅游市场改造初具规模,旅游市场档次有了明显提升。针对自驾车出游增多的实际,增建扩建北九水观崂停车场、仰口停车场,增加停车面积3万余平方米,增加停车位近千个。采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标识,完成景区六个游览区共500余处标识系统的改造升级任务,自助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

——宣传促销体系更趋完善,景区竞争力不断增强。立足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组成的立体宣传体系,以专题片、专题报道、专版、宣传周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对外宣传报道,景区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积极参与“中国景区宣传月”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国生活类报刊“走近崂山”、“文学名家看崂山”等系列采风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文明崂山”建设的新成果。参加“中国青岛.亚太国际旅游交易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全面介绍了崂山风景区改革创新的优秀成果,树立了文明景区新形象。高规格完成吴邦国委员长视察崂山等接待工作,充分展示了文明崂山新形象,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机制日益完善,景区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通过双向选择等办法,选配确定各岗位人员,确保新用人机制顺利建立。建立AB角岗位工作责任制,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大力开展“爱岗敬业、卓越奉献”主题教育,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明显增强,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目标,结合《公务员法》实施及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及时更新了干部信息管理数据库,完善了干部考察工作制度。建立了景区处科级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景区干部职工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完成景区各单位领导班子跟踪考察,并根据考察情况,及时对部分干部进行了调整,干部配备更趋合理。完成景区处科级干部200余人次,组织基层各管理处处长等10余人赴北京参加青岛可持续发展高级研修班,全面提高了干部的培训层次,进一步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组织2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职称计算机、英语及经济、会计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新聘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人,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办理了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资格确认手续,确保了职工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连续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群团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四个阶段,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确保教育取得实效。全年共发展新党员15名,按期转正预备党员15名,组织33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党的知识培训。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推行廉政谈话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申报制度和定期自查制度,着重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财务制度,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景区活动,严把费用支出关,实现了对行政运行成本的有效控制。深入开展“铸造诚信”活动,景区有11个单位被评为“青岛市诚信示范岗”,有力地强化了景区广大职工的诚信意识,赋予了景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内涵。扎实开展团建工作,组织实施“青年读书修身计划”、“九水十八潭杯”读书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北九水管理处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

回顾景区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行政执法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大大制约了景区依法管理效力;应对“城市化”进程破坏景区资源的手段不够多,效果不理想;景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不够充实和丰富;部分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景区整体保护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工作领域的专业化水平不够高,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秩序管理的根源性问题尚未解决,综合整治还须持续深入等等。对上述问题,必须深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2006年工作要点

景区工委、管委确定2006年为景区“资源保护管理年”,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ISO9001和ISO14001管理体系推行为总抓手,紧扣“资源保护管理年”建设这一工作主题,以全面提升景区整体形象为总目标,大力加强“生态崂山、文化崂山、文明崂山”建设,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侵蚀,全面开展旅游秩序综合治理根源性问题的治理工作,实现向全国一流风景名胜区的新跨越,为全市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非贸易收入9500万元;加强文化研究与转化利用工作,培育形成富有景区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服务品牌;社会治安发案率控制在十万分之零点五以内;努力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森林火警控制在5起以内,避免重大山林火灾的发生。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hy;

一、建立健全依法保护体系,创新资源管理机制,推动景区管理由责任型向法制型、规范型转变

要按照“依法行政是前提、责任管理是核心、制度建设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资源保护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工作,进一步巩固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面推进“生态崂山”建设。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争取年内完成正式文本,并做好逐级上报审批工作。要制定和进一步完善《崂山风景区游赏和游览服务设施规划》,积极开展景区内用地、人口、产业、开发利用结构的课题研究,为依法有效保护景区资源提供保障。要继续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集中优势力量,下大力气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落实工作,为全面建立起运转高效、执法规范、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景区综合管理机制做好准备,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水平。要按照“依法治景、规划统一、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抓紧出台资源考核管理办法,加大管理查处力度,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对景区资源保护工作的影响。要严格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探索制定“生态崂山”长效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景区生态屏障功能。

二、加强景区资源基础研究,提升社会各界资源保护意识,推动资源管理由行政型向研究型、社会型转变

要积极围绕“深入探索、提升价值、科学利用、公众关注”的思路,强化景区基础性研究工作,深入挖掘景区资源内在价值,提升社会各界的资源保护意识。重点要做好“两项课题”研究,打造“两大平台”,提升景区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着力开展两项课题研究,深入挖掘景区资源价值。要全面开展景区古冰川资源遗迹普查,强化古冰川地质研究,努力做好自然资源调查、利用和保护工作,为建立“崂山古冰川地质公园”奠定坚实基础。要积极探索巨峰深度开发再研究课题,提升景区资源展示价值。要认真开展风景名胜资源动态调查,编写《崂山风景区景点资源现状与评价》和《资源管理宣传手册》,出版《崂山象形石集》和《崂山古树名木画册》,进一步丰富景区资源档案。

积极构建公众参与平台,推动资源保护工作社会化。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完善资源保护宣传体系,通过媒体互动、网络交流、学校教育等新型宣传方式,普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风景名胜区的功能、性质、定位、作用等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资源保护的意识。

加快推进数字平台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快景区边界确址进度,完成景区界志恢复和确认工作。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风景资源管理信息、风景资源管理监测和风景资源规划管理监察三大系统建设,构建集管理、监测、审核和信息传递于一体的新型“数字景区”平台。

三、强化景区森林资源管护,夯实景区可持续发展基础,推动森林资源建设由注重管理向管建并举转变

要突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抚育管理,重点加强“三系两林一机制”建设,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及林业规划建设工作,实现人与森林和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护林防火制度,补充修订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大力加强护林防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森林防火微波监控系统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在条件成熟时,能够立即投入建设。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森林防火监控软硬件建设,提升森林火灾预警、监测水平。

完善防虫控灾体系。要进一步加强防虫控灾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建中心测报点,扩大原有测报点规模,建成林业有害生物检测检疫实验室、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和档案室。做好病虫害防治物资储备和设备更新工作,完善防治设施,提高应对突发林业虫害的能力。加强对松材线虫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控,控制虫害的扩散蔓延,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完善目标管理体系。要按照“目标管理、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原则,健全林业资源管护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搞好景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执法力量作用,坚决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真正实现依法治景、依法治林的工作目标。继续开展景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研究,充实景区森林昆虫名录。深入开展风景林资源调查工作,建立完善景区风景林资源档案,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完成两大风景林改造任务。按照景观规划和树种规划要求,高标准完成1000亩风景林改造任务,确保巨峰和北九水游览区风景林改造达到预期效果。继续开展风景林资源调查工作,建立完善风景林树种四季动态变化图片档案,提高风景林科学管理水平。

形成成熟植树造林机制。要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植树造林机制,推动与周边村庄合作造林工作继续开展,完成在垭口至泉心河旅游沿线雨季造林800亩,进一步改善景区林业资源结构。

四、创新文化建设理念,强化文研机构作用,推动实现文化品牌向文化资源的转变

要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崂山”的目标,以“突出主题、深挖内涵、推动交流、扩大影响”为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文化载体作用,进一步提升景区影响力和知名度。

强化文研机构作用。紧紧依托“两院一基地”,继续组织开展高层次、宽领域、专题性文化课题研究,大力推动崂山文化研究及转化利用工作实现新突破。加快景区文化史料搜集整理进度,组织举行《崂山地域文化发掘与探索》学术研讨会,完成《崂山民俗》的编写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景区史料库。继续深入开展道教、佛教、易经文化的挖掘研究工作,确保《太清宫志研究》、《崂山名胜》等文化丛书及时编撰完成。积极开展文物宗教课题研究,确保年内完成《崂山风景区历史文物遗址遗迹可利用价值研究》。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与山东大学合作,完善康成书院历史文化研究功能,将康成书院教研中心打造成崭新的文化研究、交流和培训平台。做好崂山历史文化中心建设准备工作,完成崂山康成书院“崂山名人与名作”文化长廊建设。

强化景区宗教事务管理。要以打造“全国道教文化中心”为目标,强化宗教事务属地管理职能,初步实现景区宗教事务统一管理格局。华严寺、蔚竹庵、华楼宫等三处宗教场所正式对外开放,宗教活动相应恢复。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等场所的修缮工作初步完成。

五、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丰富景区游览功能,努力推动旅游产品向旅游精品转变

要围绕实现“服务设施人本化、旅游功能全面化、宣传促销体系化”的目标,着力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水平,完善景区旅游服务功能,扩大景区影响力,提升景区亲和力,努力打造旅游精品。

服务设施人本化。要按照国际化标准科学设置,进一步完善景区标识系统体系,提升自助游功能。完善景区停车场所建设布局,增强景区车辆容纳能力。不断完善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旅游功能全面化。要突出景区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将旅游与体育相结合,将观光与体验相结合,将消费与健身相结合,积极进行大河东等集旅游、运动、购物、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筹建工作。传统景点要不断注入文化内涵,同时要注重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提高科技含量,做到常看常新、常游常新。

宣传促销体系化。要继续在《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等报刊开辟崂山景区专版,加强景区景点和工作成果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打造“文明崂山”新形象。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增加景区宣传片播放密度,进一步提升景区知名度。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作用,着力提升景区影响力。做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的参展准备工作,拓展景区宣传营销渠道。

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工作流程,推动旅游秩序管理工作由控制型向引导型转变

要从建设和谐、文明景区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教育培训的关系,综合整治与机制建设的关系,控制规模与引导方向的关系,针对影响景区旅游秩序的根源性问题,全面抓好教育培训、综合整治、市场管理、票务管理四大机制建设,争取实现景区旅游秩序根本好转。

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把经营业户和景区讲解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景区整体教育培训计划,强化景区经营业户文明经营、诚信经营意识,提升景区讲解员队伍整体素质,为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好转提供保障。

完善重点整治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机制。要针对景区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以打击封建迷信、治理野导和无证营运为主题的“三大战役”,重点治理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行为。强化旅游秩序治理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开展“综合整治月”、联合执法和动态监管、实时巡查等措施,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切实保障景区良好旅游秩序。强化“四无”示范路建设,将“四无”示范路建设延伸至八水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继续完善安全工作预防机制和全员责任制,确保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全面落实景区卫生百分制考核细则,保持景区良好的环境容貌。

建立规范的市场管理机制。要完善市场准营制度建设,将市场准营与市场规划、市场管理相结合,引入动态监管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和综合评价机制,严格控制市场建设规模,全面提升市场档次。规范经营业主经营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管理。

建立严格的票务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协议旅行社签单优惠管理办法和优惠促销政策,严格落实景区票务管理规定。规范门票领用程序和优惠凭证办理程序,做好登记记录工作。强化售检票管理,严格售检票岗位工作纪律,加强票务督查,确保票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七、大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狠练管理服务内功,推动景区从服务品牌创建向服务品牌经营的转变

要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风景名胜行业发展实际,在党建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中,突出抓好“五个一”工程建设,即:抓好一项建设、完善一套机制、确立一项理念、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一种作风。

抓好党的建设工作。要全面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执政水平。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重点抓好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坚持季度集中学习制度,全年举办2-3次读书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分期分批分专业组织景区科及以上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目标,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工作活力,实现群众满意、促进工作的目标。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工作,发展党员15名。

完善人事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干部交流轮岗等制度,调整充实景区后备干部队伍,组织开展机关空缺处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工作,推进基层事业单位空缺中层领导职位中竞争上岗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标准、程序选拔任用干部,扩大考察层面,将跟踪考察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中层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开展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重点抓好景区副科级以上干部MPA核心课程培训班和处科级干部培训班两个培训班,积极探索干部职工开放式培训的路子,提高培训实效性。完善景区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改革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调动、辞职、解聘、考核等工作流程。将规范化补贴与考核管理相结合,强化月度考核管理,形成科学考核评测机制。规范季节用工、特殊岗位用工聘用程序,制定统一用工协议。积极探索租赁用工制度,对部分驾驶员、导游员等岗位实行租赁用工,降低人力资源费用支出。

确立专业型人才培训理念。要围绕建设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和开拓型干部职工队伍的目标,不断创新干部职工冬训形式,改进培训方法,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冬训内容,系统性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实现景区人才队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继续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促进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提高。

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卓越奉献”的氛围。要创新干部职工冬训形式,改进培训方法,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冬训内容。要继续开展“双学三创”和“爱岗敬业、卓越奉献”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干部职工队伍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意识。组织开展以技能比赛为主要形式的各类竞赛活动,丰富职工文体生活,增强岗位技能。

培养廉洁勤政作风。要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明确领导班子廉政勤政责任。继续推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廉政谈话、述职述廉、建设项目招投标和集体采购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健全廉政档案。从严控制一般性原创

经费开支,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统计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规范景区财务管理。

篇7:街某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街一城”的发展定位,突出企业改革、农民增收、民营经济、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城市管理、社区创建、党风建设八大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邾城街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奋斗目标。力争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万元,比上年增长,国税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地税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财政部门增收万元,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农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城镇基础设施总投入达万元,比上年增长,招商引资额达万元,比上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上年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其他各项工作力争在××年的基础上都有新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主攻工业。

市委、市政府将工业兴市作为市策、区委、区政府将××年定为“工业发展年”,我们必须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利用我街工业基础较好的特点,居中独厚的区位优势,把工业放在工作的首位,坚持工业兴街,以工业化为立足点,带动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举全街之力,唱响工业兴街的主题歌,促进我街经济跨越式发展。

⒈强化支柱产业,迅速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对有效益、有市场、有前景的欣佳公司、恒力橡胶公司、宏达冲压公司、十建集团,通过加大技术改造,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强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拓新市场,大力引进技术人才等有力措施,千方百计进行扶持,将其做强做大。

⒉壮大我街建筑业。目前我街有以十建集团为龙头的建筑企业个,已成为我街工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年,我们要加大改制力度,加快上档升级步伐,借鉴新创、新威公司改制的成功经验,对十建集团进行全面改制。力争建成一个一级资质的建筑大企业。要通过引进人才,强化安全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奋力开拓市场,促进我街建筑业较快发展。

⒊强力推进企业改制。对已关闭破产的邾城汽配、五金电器厂通过改制、招商,盘活企业存量,盘活企业生机。

⒋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招商引户力度,引进一批民营企业,为我街工业发展增强后劲,××年,我们已成功地引进了百友氨基酸公司,今年,我们要借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邾城五金工业园的契机,引进一批企业在园区落户,形成扎堆效应,使其产生爆发力,带动全街工业经济发展。

⒌规范扶持一批企业。对各村农民自办的一些企业,如木芯板厂,小型家具厂,通过规范管理,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停息服务,帮助扶持他们形成新的经济联合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招商机制,突出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招商引户是壮大我街经济实力,增强我街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围绕项目建设,完善招商机制,要不断充实招商队伍,利用亲情、友情、感情建立招商网络,实施走出去招商,不断扩大招商范围,广泛联系各地客商,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护商的观念,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推行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招商方式转变为经常性招商,紧紧围绕项目的引进,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力争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见效一批。

三、积极调整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着重围绕我街蔬菜、蘑菇、水产、畜禽、鲜嫩食品、雷竹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力争今年蘑菇棚新增个,蔬菜常年园增加亩,经济林新增亩。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常想公司为龙头,促进农户基地公司模式的快速推广;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灵活机动的农产品经销网络,开展信息服务、技术指导,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产品流通,促进我街农产品向商品、商品向精品转变,打造我街农业品牌。要认真贯彻国家的“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土地二轮延包,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巩固税改成果,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以道路、农业板块基地为依托,开发建设“农家乐”项目,把我街农业特色做强,产业链拉长加粗。

四、发挥商贸优势,打造邾城特色。

邾城一直是鄂东的商贸中心,每年商贸业、个体户对财政税收的贡献一直处于全区的前列。打造邾城的商贸特色,一是要整合力量,争取市、区、街三级共建;二是要以我街万鑫制衣、协卓服装等民营企业依托,借助中心城镇辐射力强,商贸网络畅通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经营户,积极引进象中百仓储、工贸家电等大型商贸企业,搞好商贸经济,增加商贸收入;四是大力整顿、规范市场,防止税源流失,促进商贸业的良性发展。

五、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机制。

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邾城南扩、东移道路骨架,新建邾城停车场,贯通风情大道,延伸永安大道,完成新洲大街清安桥改造,继续改造社区泥巴路,对地下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对城区排水闸站进行全面清理维修,对公厕进行维修与管理,对绿化及其它公用市政设施进行全面维护。

⒉强化城镇规划管理。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严格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实施一个法,建设一盘棋,街内建设必须符合邾城土地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突出抓好城镇范围内私房滥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坚决整治违规建筑。严格房地产开发审批程序,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推进邾城老城区的改造。

⒊激活环卫管理机制。通过进一步优化环卫工作分工,提高环卫服务质量,不断更新环卫设施,促进市容市貌的进一步转变,重现“好一方净土”。

⒋加大文明社区创建力度,以市级文明社区创标为契机,提升我街文明社区整体创建水平,要进一步深化平方公里文明示范区建设,努力争创文明城区。

六、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出生婴儿性别比专项整治力度。打造邾城教育品牌,强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防流控辍力度,稳定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维护农民身体健康,加强城乡文化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积极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做好各项民政工作,强力开展打击偷、抢、盗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七、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坚持基层优先,以实施“双基工程”(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抓好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党风廉政管理建设,机关管理制度建设,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干部犯错误,避免有事无人干,有人无事干现象,要按市、区的统一安排,积极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上一篇:什么是党员标准下一篇:一线考察干部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