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随想作文

2024-05-06

大学毕业随想作文(精选8篇)

篇1:大学毕业随想作文

还记得第一天来大学报到的时候学长学姐们热情的接待,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宿舍的时候那份溢于言表的感觉。还记得第一次开班会自我介绍的场景,还记得……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在今天我拖着行李将他们带走。是啊,大学毕业了,就这么毕业了。

每个大四的学子到如今都不得不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有所打算,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一系列的规划:我适合做什么职业、哪个领域?我适合继续深造还是走向社会?我在未来的三、五年间想让自己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宿舍里的姐妹也开始纷纷为自己的计划努力,有的每天忙碌地往返与自习室和宿舍之间,为的是多争取时间好好复习备考;考研、考公务员;有的则选择走入社会,他们开始奔波于各大、小招聘会,为的是抢占先机,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人各有志,大四人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我想起刚入学的那段时光,我们躇踌满志的迈进大学校门,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我们为刚进入大学这种上课的方式感到新奇,一个上午居然就可以从一幢教学楼跑到另一幢楼里;我们活跃于各种学生社团中,努力表现自己,想加入其中;不再有天天测验的苦恼;不再有父母天天“监视”。我们就如同在笼子里关久了的小鸟,终于,在这一刻可以飞出牢笼,来到这片美丽的大自然里,这里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我们广交朋友、为自己安排的生活、学习,过着与高三截然不同的生活。

月复一月,渐渐地大家感到了这种生活的孤单与空虚,离家的思念,舍友间的小矛盾,一切地一切都让我们开始困扰、苦恼,我们会想念高中的同窗、家中的亲人,我们开始茫然无措。但这一刻,你要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只要你是真诚善良的。走过来以后会觉得那些困难都不过是你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是成长的前奏。再后来,宿舍里的姐妹们一个个的恋爱了,期待爱情在校园开始了,学校里多出了一对又一对亲密的情侣,幸福的背影像温暖和煦的夏日阳光洒满各处。这也许会成为人一生中最纯净而浪漫的感情记忆。

日复一日,我们习惯了这种赋予自由的大学生活,也意识到自己应该为未来积累些什么,我们又开始奔波于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生活之中。上培训学校,为了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应用水平,办公自动化的证书;我们认真地去自习学英语,为的是要取得那张让人“衣事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英语四级报告单,直到最后,我们终于收获到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幸福。此外,我们还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找一些兼职工作,就我而言,做过家教、超市导购员、礼仪等工作,虽说兼职挣的钱并不多,但重要的在于享受过程,在于学习和积累工作经验,我认为这很重要,去一些知名企业做促销、导购、跑跑业务,你会学到不少,也会为你今后踏入工作岗位积攒下不小的收获。跑了一些招聘会也发现了大学时期的适合自己的兼职经历会成为以后职业的一个桥梁。

临行前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个人把学校逛了一遍。我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欣赏学校的美景了。从食堂到操场,从草地到教室,从男生宿舍到女生宿舍,一切都那么熟悉。但也许就在不久之后,这里将不再属于我,我将离开这里去远方。大学四年,我毕业了。

篇2:大学毕业随想作文

寻找工作的时候,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做什么,做个程序员,找一个好一点的公司,从程序员做起然后项目经理,可是,这种职业规划却只是想想,所有的标准化在一小公司后却什么也不需要,那种自己的一种标准!一切以简单省事为原则,在也没有人要求程序上的那种完美,却只要求上程序的快速开发,不会要求性能!有时我在想,自己进入社会以后要有什么样的感想呢?那时候我很郁闷,我很矛盾,在那样的环境下我怎样做到最好,成为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才会发现,它适不适合你,不适合您的话就赶快撤,不要为了那点工资却丢了我的梦,永远在探索中寻找自己的梦,在工作中寻找自己的兴趣。

或许忘不了寻找工作的那种,失落,失望,在寻找希望,然后失望,然后一次又一次去面试,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有时想想一个那么一个小的公司都会对你说不,我真的有那么差吗?每个公司都以他们自己的标准去招人,他们的标准又怎么样呢,他们不知道,所以从那以后明白,只要自己不瞧不起自己,你就会永远有希望。任何人可以放弃你,但你却不可以。

第一份工作,得到的却是那么的简单,面试居然没有技术问题,我那时还想不通为什么,公司说一周的试工期,通过留下,然后就开始了我的工作。这一份工作到来,一切是那么顺利,来不及思考的一份工作,就这样入职了。

不曾想过自己也成了茫茫车流中的一员,每天上班下班,穿梭在人群当中,那人群中的面孔就是上班一族,想的是什么时候,不属于这自行车队伍,而属于那主流的却属于少数人的汽车队伍,想想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在上下班行走中会发现,有车的人是少数却占据了道路的`多数。可社会是属于强者的,自己只是奋斗,就业后的感想,我什么时候跻身于有车的行列!车便成了思考的对象,常常想着,每天骑着自己的车子,穿梭在路上,去构想那美好的明天。

累,或者不累,工作中永远没有做完的事,刚开始以为自己可以一天做两天的活,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很累,接手第一个任务就不是一件简单活,接手的一个网站出了点问题需要我去解决,问题就是在本地行,在服务器不行,那个网站是我之前的一个人做的,他的编程方式我是不怎么喜欢,那用写asp的编程思想去写的asp。net。结果是那个网站老出现问题,那天我在那站了一天去改那个一个问题。不过后来还是解决了,那些问题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后来那个网站又要加东西,于是我又按照他们的意思加模块,做的越多,我发现那个网站越烂,好多东西要改,公司又给我那么一点时间。不管如何改,这个网站的框架已经是烂的了。工作后的一个任务,我尽力完成了。那段时间只想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可是那,公司有人会把之前的问题都追到我的头上,那时的我什么也没说!像做错的是我,我在想公司都这样吗?我还是坚持了下去,在公司什么也做了,给服务器装系统,调试服务器!送服务器给人装上,有时我在想我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是程序员吗?想归想,但是我还是坚持着做了下来,把那一切,笑笑也就过了!常常是生活不易吗?为了生存,为了那么一点工资!我还是在那里坚持了下去,公司的任务我接手,我也想努力的去完成!如果距离自己的梦很远的话,就没有必要去坚持了!但还没有明白之前,我还是坚持,但我还是没发现!

后来公司的任务是做图,做GIS,说是熟悉环境,那样也就明白了,那不是我想做的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这样的一段生活里我的专业没有多少提高,还是坚持到了现在,我不知道还能走多远,到了现在,不知道会是什么!或者会不会选择放弃这份工作!

篇3:大学毕业随想作文

《文汇报》消息, 某公司负责人吩咐一大学毕业生写一份外国同仁参观公司进行贸易洽谈的简报, 结果等了几天, 迟迟不见动静。当他去催问时, 这位新员工反问:“这个‘简报’是记叙文, 还是议论文?”此问暴露出目前学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文体与实际文体的不对接情况。纵观近些年的中高考作文题, 不是记叙文, 就是议论文, 或是看图作文, 诗歌样式还被列为不宜之列。这种规定, 让中学作文教学受到很大限制, 课上老师说的是严格区分的文体, 学生练的也是严格割裂的文体, 因此, 学生只知道作文有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特定的作文教学文体, 而不会写甚至不知道社会上所要运用的实际文体。如此学非所用, 难怪一些企业人事总监在招聘时提出, 要考一考会不会写产品说明书。有专家指出, 除了教学文体与实际文体不对接外, 语文中的作文文体也出现了分化现象。由于高考、中考指挥棒的作用, 试题及命题趋向实际已经成了作文教学的“圣经”。这种极强的功利性甚至波及初中的作文教学, 直接导致学生作文“四不像”———既不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也不像散文, 严重损害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 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序列性。不少语文教师认为, 作文教学要走出死胡同, 既要淡化文体, 又要注重实际运用, 培养学生打破模式、贴近实际。

篇4:大学教授风范之随想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這是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一段话。又一次的初春来了,我有些羡慕徐志摩在康桥的柔波里所享受到的闲适与宁静。

我之所在——苏州大学,同样身处在星月光明的校园,身旁同样有着欧式的建筑,同样能感受到青春年少的轻狂,同样有草的青和花的香,但恐怕很少能体会到徐志摩那份独特的静穆与寂寥,实则上要想“单独”也不那么容易了。所谓“诗意的栖居”就更难了。说起这些似乎和一位教授的风范无关,其实由此及彼却有着很大的关联。友人要我写一篇关于大学精神的文章,辗转数月不知如何下笔,大学精神是如此之抽象,就凭本校“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样一句具有普世价值观的校训就可以上天入地、古今中外地考辨一番。苦思冥想,竟然有些迷蒙了。春节大年初一,在家捧着一杯热茶和老父聊天,看着窗外淅淅嗦嗦的雪花,抖落在屋檐、树上、地下,成了白色一片。忽然有了些许体悟:其实大学之精神不正是由一位位教师的风范支撑起来的吗?所谓的大学精神不正是每一个个体行为所彰显的吗?由此想来,校园中树木森森和花香鸟语衬映着高耸的钟楼,清远的钟声回荡在红砖绿瓦新古典主义建筑与宽阔的草地之间,110年的时空穿越,让人有了几许怀想的空间。

说起教授的风范,描述教授掌故和事迹的书籍无数,但我对教授的认识是从姑父许永嘉先生那里得来的。因为年少之时,几乎每年暑假都会去姑母家小住几日。姑父就成了我生活中熟知的人。

许永嘉先生20世纪20年代初出生在江阴农村小集镇上一位辛劳的铁匠之家。然而他能成为教授当然靠自身的勤奋。抗日战争中,他徒步入川,就读于中央大学。建国后成为筹建华东水利学院的五十位主要人员之一。他的博学、修养、谦逊以及彬彬有礼,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留下了极深印象。虽说是一位水利专家,国学根底却极其深厚,书法亦好,英文也棒。他的事迹20世纪60年代初《新华日报》就报道过。这样一位才学出众的教授,在他68岁那年因胃癌去世了。家父奔丧回来后言及葬礼之场景,前来道别的师生无数,连国家领导人都送了花圈,他的老师科学院院士严恺先生也来送别自己的学生,让人嘘唏不已。人虽故去,但他的品性却影响了我对教授人格风范的看法。

何为教授的风范,我多少有些理想色彩,芸芸众生千人有千人的面貌,但总有理想主义的一面。《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原为《礼记》第42篇,宋时大儒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合编为“四书”,“四书”成为儒家主要经典。明代以后,“四书”更是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今天,儒家文化占据着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今天重读这一段文字,对于思考教授与师者风范而言,平添了几分现实感与紧迫感。这一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大学》所讲的道理,就在于明示高尚的品德,在于勉作新人,在于促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了应该要达到的境界,志向才能坚定,有了坚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心静,心静了人才可能安稳。人安稳了才可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世界上的万物其实都有本有末,事情都有始有终,明确了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离大学问不远了。

读到这里,联想一位教授的风范,首当其冲即是人的德性,急功近利无风范可言。虽然和老一辈学者相比自愧不如,但我给研究生上课,第一次课我都会辟出时间讲一个专题:“学术风范与学术训练”。我会带上一本我读大学二年级时在旧书摊上花一毛钱买的由俞平伯作序、民国二十九年出版的王国维先生所著《人间词话》。区区九十一页比巴掌略大一些的小册子却可以流芳千古,相比之下现在动不动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这本小册子连科研成果都可能不算。我讲静安先生的学术三境界;讲艺术专业学生的学术素养与学术训练。每每讲到此时,课堂内鸦雀无声,凝神聚气,可见学生是要有情绪感染的。

德性是内在的,一位有风范的教授,他的外表显现更应该是从容的。这种从容来自于人的德性,他应该是诚实的,这是一种人格的定律,整天被谎言围绕着纠缠着,他无法以从容的姿态面示他人。现时一位教授的从容,真的很不容易,今天评岗,明天评级,有的仁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得面红耳赤,哪来的从容?从容的他,常常要不为世俗与流行所干扰,踏踏实实有滋有味地做自己的学问。这时“闲暇”“自由”和“绝对地单独”又是那么的重要。独立的学术气质与慎独的人格情怀,是一位大学知识分子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有了这些他才可能从容。

我常看到书刊杂志讨论如今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培养大师的土壤应该是一片清静的沃土,园中一壶茶,静心品读,细细回味,默默耕耘方有收获。一位人文学科的大学教师,整天处在一种纠结之中,每天主动或被动地被“化学肥料”施肥,少有“闲暇”“自由”和“绝对的单独”,更不要说独立之精神与慎独的情怀。有一次和张道一先生闲聊,他说“技巧需要磨炼,理论需要领悟,知识需要宽博”。细细品味个中哲理令人回味。知识的宽与博就好像是大厦的基础。我有的时候开玩笑说,学问是看闲书做出来的,没有闲,哪来的杂?没有杂,哪来的博?这或许不一定对,但也不无道理。做学问有完整的时间就看大部头,睡觉前上厕所的零碎时间就看流行书刊。而今天所有大学的评价标准是定单式的、表格式的、单向式的,没有了闲,各种事情应付都来不及,何来大师?”

教授的风范是有尊严的,学术的尊严和人格的尊严,两者缺一不可。

最近读钱穆先生的《晚学盲言》颇有些感言。这本书是钱先生86岁时患眼疾以致目盲不能视人、罔论读写的情况下,每日口述,夫人笔录,然后口诵耳听一字一句修改订定,终稿之时已经92岁高龄。这似乎和陈寅恪先生颇有些相似之处,虽然双目失明,但面对学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信手拈来。两位大师的学养和风范可见一斑。

nlc202309090238

《晚学盲言》有一章节名曰“灵魂与德性”。文章纵横开合,涉古论今,从宗教谈到道德。他说:“其人既死,体魄埋地腐朽,全不存在。而其魂气则散入太空宇宙间,对于一切有生无生,仍可有其影响与作用。如孔子死,體魄埋于孔林,迄今当无存在。而孔子生前之魂气,则可谓依然存在,而影响极大,难于详说。”大家都知道儒家首重德,而德必本于性。肉体可以湮灭,灵魂却永存。推论而之,人应有尊严。孔子所谓“里仁为美”,孟子强调“义理之气”,嵇康临终前一曲《广陵散》都有人格美的意义。从容也是为了活得有尊严,诚实则是一种人格的尊严。

大学教授要有风范必有尊严,这种尊严是建立在矜持基础之上的遇事适度,不喜形于色,不大喜大悲,对金钱对权贵的坦然态度,这是人的风骨。坚定自己的学术精神家园,这为学术尊严。当然,大学之大,是学术包容之所在。我内心极不能容忍那种说自己的学术如何强时贬损别人之研究。有次会议上有教授自夸自己时飞沙走石情绪高亢,论及别人的成果轻蔑之情显于脸上。其实作为教授要别人尊重你的学术尊严,自己的言论却在损害他人的学术尊严与人格尊严,有时甚至连起码的礼数也不顾,让人如何尊重你。事后,有人说这也是一种风范,老子天下第一。回想起当初读钱钟书的《围城》,场景和时间过去了几十年,有些事与人却总能对号入座。不必说其他,“克莱顿”大学出来的混混现今大学之中也不是没有。风范和尊严,说起来又是沉重的话题。我内心的挣扎由此而产生,时间久了难免有双重人格。一方面自己极不愿意混沌于中,另一方面又必须包容所有言论与做派,要不然,团体内的思想和学术自由就可能受到伤害。但又应了一句话“我可以不说话,但不代表我不思想。”

有一次,读到某名教授的传记,说这教授向来狂妄不羁,衣服污秽不堪,有次上课和往常一样不带备课笔记之类,一支粉笔足矣,正讲得风生水起之时,教授内急,顾不得许多,撩起长衫在讲台后应急。此公学养高深,学问之功盖过小节,成为大学校园轶事。就人的差别性而言,此公极有个性,却不值得提倡。据说,当年矮小的鲁迅在北大校园,冬天的棉袍上也是如同剃刀布一般。

教授之风范在当今文明社会少不了教养的要求。不可想象,即便教授有天大之学问,因为不讲卫生,不顾别人感受,他终有人格的缺憾,理想的教授风范自然无法眷顾于他。

2004年的初春,我去美国探亲访学。走在麻省理工学院静谧的校园中,落满树叶、枝影婆娑的小道尽头,走来一位满脸白色胡须,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者,他身穿驼色长过于膝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长的白色围巾,左手夹着一叠精装书刊,右手拿着手机在打电话,风度翩翩,飘然而过。我为他的气质与得体的服饰所营造的气场所折服。我对身旁的夫人说,闹不好这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见教授的风范除了德性、学养和尊严,风度也是令人神往的。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话是对人的修养而言的。文,文采,修饰,亦可指人的外表;质,实质,亦可说是指人的内在品性,本色;所谓彬彬,可说是配合适宜,这句话常常用以形容人的举止斯文和态度闲雅,要求人们达到本质与文采、内容与形态的完美统一,孔子的论述就人的整体风范而言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

然而,道家却强调“被褐怀玉”,士人可以不拘于外表,身穿葛麻,但胸中却怀有玉,温润似玉,是一种性情,这里着重提升的是人的内在品格与人格高逸,可以不为世俗之气所困扰。魏晋名士的清谈与玄学之风,在人生苦短的哀叹声中,痛饮放浪于竹林之间。但是,同是文人,兰亭之情的山水之乐又有了另一番景象,民间的宴乐转化为士人的情怀。历史的星转斗移,其实文人的性情基本没有改变。

大学教授的风范,从来都是各说各的道。文质彬彬者有之,狂放不羁者更有之。但现代大学制度影响下的文人团体,不该仍然纠缠在传统文人的境遇之中。精神的安逸与仪表的修饰不为矛盾。魏晋名士多放浪于山林,王衍却“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屈原在《离骚》中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内美是一个人天赋高贵的品质、素质和气质。修能是指凡人容貌,身材,冠戴,服饰在内的仪表风度。所以说屈原的美是内美与外秀的统一,是天人合一的美,是人格之美。细想起来,今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更何况一个人的卫生习惯和仪表风范,纳入在现代文明视野中,它还是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秩序与公民意识的一种体现。

《孟子》说:“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说的是人性就像急流的水,向东向西就看往哪里开口,其实人性中的善也在于引导。我极佩服民国时期的晏阳初、叶圣陶、陶行知,包括我校历史上的教育家郑辟疆和费达生等先生,他们怀有建设国家的理想和立志平民教育的善良之心。联想到汶川地震时某些文艺名人翘着兰花指,身着名牌虚情假意地在现场极其煽情地炒作一番,让人呕心不已。大学教授的善良、友善和礼数相一致,表现为许多方面,这也是师者风范。

就大多数教授而言,虽然没有机会对所谓“平民教育”倾注心血。但是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情弱者,特别是友善地对待年轻人,一生充满善良与仁爱之心,充满着对生活的感动,那么就会从人性中激发出社会责任感。

许多教授孤高清傲,不屑与俗人为伍。我总觉得精神的高逸不能理解为对生活的脱离与人世的冷漠。学养的高深也不能拒绝别人研究的辛劳。尤其是对待学生,善良之心是善待学生的内在推动力。学会赞美和欣赏学生是心灵的调味剂。善良又表现为尊重自己与尊重别人。

有一次在北京开会,在座的都为国内设计教育界的权威,谈到学术刊物及设计杂志。大多数学者没有看过诸如《新视线》《名牌》等高端杂志。这些杂志信息量大,反映设计前沿的东西多,但似乎这些学者不屑于看这类杂志。经我介绍,他们都表示以后有兴趣要看。我不敢想象,掌握设计教育大权的这些权威,他们是如何把握设计教育方向,从理论到实践他们似乎也并不关心设计在当前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湖南有一本杂志叫《新潮流》,这一类杂志学者决不会看。但我从中却看到了年轻人的创造力。《新潮流》经常出现无厘头的设计,混搭设计,包括服装、鞋、生活用品等工业设计产品与作品,这里经常会介绍一些年轻设计师、学生设计的作品。每次看到这一类作品,我总是带着欣赏的目光看他们。他们中有的从国外留学刚回国创业,有的还在国内外院校就读。这帮后生了不得,中国未来的设计将由他们主宰。现在你可能瞧不起他们,但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聪明、机敏、开朗,他们更具国际化。而且我一点不担心他们会西方化,他们将会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他们已经这么做了,因为他们血液里流淌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一位年长的教授对一位年轻学生的表扬可能就是他(她)一生的动力。

nlc202309090238

1968年,巴黎布堡高地拆除了一片百年老商场,蓬皮杜总统便倡议修建一座艺术文化中心,并向全世界的建筑师发出邀请。最终从49个国家送来的491件设计中选中了由意大利人朗佐·比亚诺和英国人理查德·罗杰斯这两位留着长发的披头士青年设计的作品,据说是蓬皮杜总统独具慧眼选中了这一设计。两个年轻人的设计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不可想象,假设国家大歌剧院和苏州工业园区的科文中心是由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先锋青年设计的,将给人们多大的惊讶。其实这是一种善良,是体现对创新思维的尊重与奖掖青年人的善良。教授的风范更应该体现为对学生学术自由意志与创作激情的包容,从中进一步挖掘出自身潜能中的善良意识。

大学教授的博学和才情,以及精神高贵的风范,作为内动力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凝聚成大学精神。

今天的大学教授,他的高贵精神,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贵族,更是和贵族阶级无关。贵族时代早已结束。贵族时代的瓦解让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关注社会和关怀社会,放任山水不太可能了,闲散与逍遥的自由几乎没有了。尽管社会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满足,但生活的习俗与语言却粗陋化了,精神世界被悬空了,文艺领域“阳春白雪”遭遇了“下里巴人”对垒,以伪草根面目出现的精神文化产品,挑战充满沉浸状态的经典艺术。实际上社会生活中,常常有人以天生合理为诡辩借口的“痞子”精神和“流氓”精神对抗“外不殊俗,内不失正”(嵇康语)的贵族精神。贵族可以不要,但精神高贵的风范却不能或缺。

教授的人格风范,更大程度上来自于精神的雄健和专业工作中出众的才情。人的自尊比生命重要,虽不赞扬如普希金用决斗来解决男人之间的事一般,也不能苟同尼采宣扬向下等人开战的主张。但自尊的人格风范却有普世性的价值,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原则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多么的可怕。讲原则也是讲自尊,尊重自己的同时尊重别人,做事讲规则,违背规则你在人格定义上就已经失败了。凡此有种种,个人性格的长短真是无法穷尽,但低调是精神高贵的表现,这是一种有限性,古代贵族有财,但还要有学养。财大气粗不是贵族,那是暴发户;财大气不粗才是一种内敛的贵族气质。

虽然中国文人崇尚逍遥于竹林之野,淡泊名利,比較一般地生活和归于平淡,争名夺利被看成是人格的耻辱。但我全然不主张避世、循世和避言。一种从容的风范可以被看作是品格高洁、精神雄健、心气骄傲、理想卓越、道德完善的化身。我也全然不赞同俄国十九世纪女贵族诗人薇拉·纪格涅尔“农民造反缺理”的论调。但我极其赞赏屠格涅夫“心气不可征服”的宣言。

我不是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一名视觉艺术家和理论工作者,我无法从思想史和文学史角度对精神的高贵作有逻辑性的梳理。但以自身知识分子的内省与体悟,“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炉香”,人的风骨还是要的。以对同事、朋友、学生、不相识人的大慈悲心和大同情心,激发对人格贵贱和精神贵贱讨论的激情,不囿于草根与富贵论高低的心灵状态,这才是决定人生价值观的一切。

清空与逍遥只能是理想化的憧憬,大学校园讨论大学精神,实则上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已经是最好的注脚,这样的正气和完人,不正是需要一位位教授们的人格风范、学术风范和生活风范一点一滴营造起来的吗?

篇5:毕业随想作文

青春的我们,偶尔也会多愁善感,在一个晓风残月,星光数点的凌晨,打开窗,冰冷的微风抚着脸颊,空气中带着清朗,泡上一杯香茗,捧着冰心的《繁星》,轻吟几句‘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直至朝阳破开云雾,跃上地平线。会在某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骑着单车,邀上好友,一起觅个杨柳依依,芳草青青的宝地,在一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的意境里,从古今中外,聊到天文地理,直至夕阳西下,红霞布满天穹,才意犹未尽的离去,一面感慨春日短暂,一面相约下次再见。

青春的我们,像个骑士般英勇无畏,即使精疲力竭,照样奋战到底。烈日当空,操场上一片火热,‘碰’,在发令枪响起的瞬间,几道身影如离弦的箭般冲出,我额角有晶莹的汗珠顺着发丝滑下,在空气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渐渐的,体内的力量慢慢流失殆尽,我脚步越来越沉重,就快坚持不住了,在这时,耳畔响起同学的声音:‘加油啊!’扭头一看,几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和我一起奔跑,其中有一个人对我说:‘我们陪你一起跑,你可不要轻易认输哦!’一种名为友谊的东西流淌在胸腔,我咬紧牙关,奋力一搏,终于,在跨越终点线的那一刻,我们激动的抱在一起。

篇6:毕业随想作文

——题记

你可记得,他们每天清晨,疾步走入教室的身影;你可记得,办公室中,他们忙进忙出得身影;你可记得,他们批作业时,带着倦容的身影?是的,他们,是我们的教师。

时光真是匆匆,转眼间,毕业了,三年时光成为历史,回顾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忍不住思绪纷飞,感慨万千。教师们那一张张或慈祥,或严厉的脸庞,在脑海中浮现不止,再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道题不该错呀,怎么不细心呢?”数学教师略带严厉的话语在耳畔响起,当时很难过,但现在想来,很是温暖。“这一段怎么还没有背熟?是不是没有用功?”语文教师责备的声音响了起来,这在当时,也使我感到很委屈,但过后想想,教师是为了我,不该有埋怨的。“这个单词怎么还没记牢?要多加点心。”英语教师很不满,可如今想来,这些不都是教师们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么。为什么以前就不能明白呢?也许是太年轻了,也许是太叛逆了,也许是……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基于血缘的共鸣;朋友对我们的爱,是由于天长日久的陪伴;可是教师,这与我们无亲无故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爱,超越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是最最无私,最最真实,最最伟大的爱!

这份厚重的爱,我们无以为报。

篇7:毕业随想作文参考

在中考结束后的第24天,我问了自己一个这样明知故问的问题。

我,就这样呆呆地坐在床上,腿上放着摊开的《红楼梦》,仿佛失去了什么似的,心里空落落的,就像是我看完犬夜叉和网王最后一话时的感觉,一直在追求的,一直所依赖的,没有了,消失了,变成了透明的空气。

我失去它了。

书页“啪”地一下合上了,我突然醒了。我看了看手里的书,也没有什么心情接着看下去了,索性把它丢到一边,直起身子,继续发呆。

我突然看到了——原来眼前真的可以出现画面的——我们站在教室里,把那些折磨我们已久的试卷毫不留情地大力撕掉,然后那些零碎的纸片就飘满了整个教室。那是17号的下午,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的第3个小时里,我们所做的疯狂的事。我看见了,Betty拿起她以前珍视得不得了的、仔仔细细把每一个角落填满的一大堆试卷,她把它们直接从箱子里拽出来,甩到半空。那些试卷,写满了黑的、红的、蓝的字迹,“哗”地一下全部落在我们俩的身上,掉在了已经铺满了碎纸片的地板上。Betty弯腰从地上捡了一大把,我看着她快乐地将它们全部撕掉,满捧得试卷碎片全部洒向我来,世界白茫茫一片。睁开眼睛,Betty兴奋地在尖叫:“新年快乐!”

我看到了我们全部站在走廊上,贴着墙和满墙的小柜子,男生女生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对刚才的事做出一个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想笑。不论是面对着惊讶的老师和学生,还是看着彼此的脸,就算在大家一起面对班主任请罪的时候,我还是想笑。最后我们被罚一起跪在地上用手将纸屑捡光时,我依然想笑。

我强忍着笑意,紧咬下唇,跪着捡纸片时,憋得满脸通红。

那天晚上,我,Betty和卡璐,抱着一大堆垃圾食品和三罐啤酒——其实是果啤,因为学校里买不到酒——三个人坐在黑漆漆的宿舍里,面对面嘿嘿傻笑着。我们最后相聚的时光,想起来大部分时间都被我们呆呆地笑容占据了。

那毕竟是果啤呵,我们越喝越清醒,最后闷得受不了,推开宿舍大门才发现,走廊上,坐满了我们班的女生。那叫一个壮观呵。

篇8:巴金《随想录》随想

伟大的作品是靠伟大的人格支撑起来的。《随想录》是巴金人格支撑起来的一部大书, 从中可看出巴金人格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他是“五四”之子, 是鲁迅精神的同路人。评论家李建军说:“他摒弃了旧文人的毛病:腐朽浅薄的浪漫情调, 轻狂傲慢的自我标旁, 自怨自哀的怨天尤人。”作品关注个性的自由和解放, 关注那些普遍而重大的心灵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受“五四”精神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 并具有他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和伦理情怀: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真正把口头上的自由、平等与爱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充满热情的利他精神, 谋求大众的幸福, 关注所有人的精神解放和价值实现。他多次说:“我的生活目标, 无一不是在帮助别人, 使每个人都活着春天, 每一颗心都得着光明, 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 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1]这不是空洞的大话, 而是伟大的人格之灯发出的灿烂光芒。虽然这种伟大的人文情怀被暴力倾向和“斗争”哲学所摧折。在人格价值标准普遍迷失的年代, 在社会剧变不断“改造”着人的心灵结构的年代, 我们不再有探求真理的激情, 在肆意破坏面前, 我们各自妥协了各种妖魔现实, 认为所有的“重组”和“改造”都是一种进步;我们失去了寻找真理和站稳立场的自信和信念。为了远祸全家, 我们随时做好了逃亡的准备, 放弃自己足下的位置和脚步下的土地。准备接受修改轻易地被刀斧斫砍的事实。我们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独立个性和自由意志。“五四”的现代人格结构被转化为一种没有中心的悬置。就个人而言, 这无异于一种异化。而巴金的人格,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给了我们警示, 这可以用他自己欣赏的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去概括:“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牛奶。”一种强烈的献身与献祭情怀, 一种伟大的基督般的给予品格。鲁迅意识到先觉者的困惑, 认为尽管人们都沉睡在铁屋子中, 但毕竟还有人醒着, 他说:“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不久就要闷死了, 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 并不感到就是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 惊醒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不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 你不能不说决没有毁坏过这铁屋的希望。”[2]这是鲁迅先生以先觉的现代知识分子对精神上“熟睡的人们”的启蒙, 他意识到这种行为的艰辛, 但仍然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给“孩子们”一条出路。他说“只能从先觉的人开手, 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负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3]鲁迅的文格与人格是合一的。这一点, 巴金的人格与鲁迅精神相通, 巴金同时也用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阵痛”, 欲“以一身来承担人间苦”, 在作品中表达了普通人在精神上所受的“奴役”, 巴金与鲁迅都有一种宽厚的基督教情怀, 并希望通过写作给人们“带来勇气, 带来力量”, 身体力行, 用真诚和博爱为人们寻找出路, 这就是他把自己在肉体和精神上所经历的遭遇和磨难转化为能给人们生活信念和生活希望的文字———一部能散发出无限的精神光芒的《随想录》。

巴金伟大的人格还在于竭尽全力地践行自己的道德关爱情怀, 即从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归属上所追求的道德认同感, 并对“恶”进行深刻批判, 良知者的良心就是民族的良心, “文革”悲剧之所以能上演, 那是人性的天平发生了偏移, 情理沦丧、良知失范, 人们像“古罗马大斗技场” (艾青诗语) 上疯狂的角斗士, 本来, 相互争战者无怨无仇, 可是谁都“把希望寄托在刀刃上”, 人与人之间相互都“乱挥着刀剑”, 紧接着是盲目的斗争, “盲目的死亡, 盲目的胜利”。这是诗人对那个残酷年代的激情批判, 是一种对民族未来真切的道德关爱情怀。巴金则是从更理性更现实的角度去批判和审视这一场人造的灾难, 他说:“最好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 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 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 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 脱下面具, 掏出良心, 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 没有私心才不怕上当受骗, 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记‘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 阻止‘文革’的再来。”[4]从一系列的《真话集》中的自剖中我们可以看出, 巴金的这种批判不但是指向了残缺的社会现实, 而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残缺的人的“心灵现实”。

巴金不是道德说教者, 而是作为自我心灵残缺的追问者直接向自己开刀。巴金主动承担自己在“文革”中的罪责, 对自己本人心灵的阴暗面作了反省和自审 (人最难正视的是自己) 。巴金理解了鲁迅先生解剖社会也在解剖自己, 更理解了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以及托尔斯泰和卢梭的忏悔意识。他在《怀念鲁迅先生》中说:“我勉励自己讲真话, 卢骚是我的第一个老师, 便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他敢于解剖社会, 更敢于解剖自己, 他不怕承认错误, 更不怕改正错误”。[5]从此巴金便“用先生的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

巴金自审意识的真正实现是他对‘文革’中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判断的独立人格和独立价值丧失后的追索与寻找。巴金意识到, 在“文革”中, 自己是“心在奴者”的精神奴隶, 他认为这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悲痛, 在《真话集·十年一梦》中引用林琴南翻译的《十字军英雄记》中的一句话:“奴在身者, 其人可怜;奴在心者, 其人可鄙。”[6]并且逐渐意识到“奴在心者”的真正意义, 即在“文革”十年浩劫之后才意识到, “我自己再没有思想”, “我完全用别人的脑子思考, 别人大吼‘打倒巴金’!我也高举右手响应”。于是接受了强盗的“真理”, 把“造反派”当成自己的“救星”, 尊严和真理如碎花纸片般在风中旋转, “我仍然按时写《思想汇报》, 引用‘最高指示’痛骂自己, 但是自己的思想暗暗地、慢慢地在进行大转弯。我又有了新的发现:我就是‘心在奴者’, 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这是巴金先生真诚的自剖意识。如果说, 这时他所说的“心在奴者”所危害的只是自己, 还不至于真切而透彻的话, 那么他对自己在‘文革’对其他人所造成伤害的自省与剖析则是他对自己毫无掩饰的解剖。在《随想录》中他多次忏悔自己的一系列“罪行”, 比如在《纪念雪峰》中回忆:“这天的大会是批判丁玲、冯雪峰、艾青……给他们戴上右派的帽子的大会。我们也重复着别人的话, 批判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雪峰的‘凌驾于党之上’、艾青的‘上下串连’等等、等等。”。[7]在渐渐高涨的“打倒叶以群”的声浪中, 他也高喊“打倒叶以群”, 并曾“奉命”写批判路翎的资料……这时巴金的自审意识才达到一种透彻与震撼, 他把一柄良知与道德的利剑直接刺向自己的“奴者”之心。到此, 他所极力地要建“文革”博物馆的真正意义才凸显出来。每一位读者, 甚至每一位还没有泯灭良知的中国读者会因这样一种伟大的自剖精神和人格力量所感染, 这种精神很自然地会落实到破除自身的蒙昧。唯其如此, 我们才能看守好随时会“奴化”的心;唯其如此, 那恶梦缠身的时代才不会重演, 我们的民族也不会沦入那种宿命般的浩劫。

《随想录》的自审意识以及巴金作为知识分子所承担和面对现实的人格力量, 成为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前行路途上的坚实路标。它的昭示是不朽的。正如铸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大门上的巴金手印, 像一记耳光抽向每一位心向奴者的耳根。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用爱和人格为文学立法》, 《文学自由谈》[J], 第6期。

[2]鲁迅《<呐喊>自序》见《鲁迅全集》[M]1卷, 第419页。

[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见《鲁迅全集》[M]1卷, 第130页。

[4]巴金《文革博物馆》, 见《随想录》[M] (合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819页。

[5]巴金《真话集·怀念鲁迅先生》见《随想录》[M] (合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400—401页。

[6]见巴金《随想录》[M] (合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377页。

上一篇:【必备】团拜会主持词下一篇:小金库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