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训练题

2024-07-07

学习能力训练题(精选8篇)

篇1:学习能力训练题

多拉、洛伊丝和罗斯玩一种纸牌游戏,一共35张牌,其中有17个对子,还有一个单张。

(1)多拉发牌,先给洛伊丝一张,再给罗斯一张,然后给自己一张;如此反复,直到发完所有的牌。

(2)在每个人把手中成对的牌打出之后,每人手中至少剩下一张牌,而三人手中的牌总共是9张。

(3)在剩下的牌中,洛伊丝和多拉手中的牌加在一起能配成的对子最多,罗斯和多拉手中的牌加在一起能配成的对子最少。

单张发给了谁?

答案:

根据(2),三人手中剩下的牌总共可以配成4对。再根据(3),洛伊丝和多拉手中的牌加在一起能配成5对,洛伊丝和罗斯手中的牌加在一起能配成一对,而罗斯和多拉手中的牌加在一起一对也配不成。

根据(1)和总共有35张牌的事实,洛伊丝和罗斯各分到12张牌,多拉分到11张牌。因此,在把成对的牌打出之后,多拉手中剩下的牌是奇数,而洛伊丝和罗斯手中剩下的牌是偶数。

于是,单张的牌一定是在罗斯的手中。

篇2:学习能力训练题

一、证明题:

1、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并延长分别交AD、AB于F、G

(1)求证:EF=EG;

EFD的度数.

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和CD上,AE = AF.

(1)求证:BE = DF;

(2)连接AC交EF于点O,延长OC至点M,使OM = OA,连接EM、FM.判断四边形AEM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D

B3、已知: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若点D是△ABC内一点,且∠CAD=∠CBD=15°,则:(1)若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求证:AD+CD=DE;(2)当BD=2时,求AC的长.B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且∠BAE=30º,∠DAF=15 º.(1)求证: EF=BE+DF;(2)若AB=3,求△AEF的面积。

F5、已知: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延长CB至E,使CE=CA,F是AE的中点,连结DF、CF分别交AB于G、H点(1)求证:FG=FH

(2)若∠E=60°,且AE=8时,求梯形AECD的面积。

D

B C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BDDC,E为CD的中点,AE交BC的延长线于F.(1)证明:EFEA

(2)过D作DGBC于G,连接EG,试证明:EGAF

F

F7、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AB=2,P是边BC上的任意一点,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P,过点P作PF垂直于AP,与角DCE的平分线CF相交于点F,连接AF,于边CD相交于点G,连接PG。(1)求证:AP=FP

(2)当BP取何值时,PG//CF8、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CB延长线上一点,CE=AC,F是AE的中点.(1)求证:BF⊥DF;

(2)若矩形ABCD的面积为48,且AB:AD=4:3,求DF的长.

9、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且∠BAE=30,∠DAF=15

.(1)求证:EF=BE+DF;

(2)若AEF的面积.

A

D

F

E

B

C

24题图

A

DF

B

EC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E是AB的中点,延长BC到点F使CF=AE.(1)若把△ADE绕点D旋转一定的角度时,能否与△CDF重合?请说明理由.(2)现把△DCF向左平移,使DC与AB重合,得△ABH,AH交ED于点G. 求AG的长

E

B

H C F11、如图,四边形ABCD为一梯形纸片,AB∥CD,ADBC.翻折纸片ABCD,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已知CEAB.(1)求证:EF∥BD;

C(2)若AB7,CD3,求线段EF的长. D

F

A1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CA平分∠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B2∠E.(1)求证:ABDC; D A(2)若tgB

2,ABBC的长.

B13、已知:如图,且BBE平分ABC,△ABC中,CDAB于D,EACABC45°,于E,与CD相交于点F,H是BC边的中点,连结DH与BE相交于点G.(1)求证:BFAC;(2)求证:CE

BF;

2A

(3)CE与BG的大小关系如何?试证明你的结论.

B

D

F

G H

E

C14、如图1.1-12,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且AB=1,BC=2,tanADC2.(1)求证:DC=BC;

(2)若E是梯形内一点,F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DE=BF,当BE∶CE=1∶2,∠BEC=1350时,求sinBFE的值.

1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菱形EFGP,点E、F、G分别在AB、AD、CD上,延长DC,PHDC于H。(1)求证:GH=AE

E A B

4(2)若菱形EFGP的周长为20cm,cosAFE,FD2,求PGC的面积

P

F D

G

C H16、已知:如图 2-4-10所示,在 Rt△ABC中,AB=AC,∠A=90°,点D为BA上任一点,DF⊥AB于F,DE⊥AC于E,M为BC的中点.试判断△MEF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7、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G,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AEF=90o,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1)求证:AE=EF;(2)求△AEF的面积。

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A(1)求证:△ADF∽△DEC

篇3:学习能力训练题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清新隽永, 优美细腻, 形式自由灵活, 篇幅短小, 情文并茂。又由于它取材广泛, 摇曳多姿, 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 让人陶醉, 让人喜爱。所以它是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对象, 受到命题者的无比青睐。因此, 解答散文阅读试题应更加周密, 让思维触觉深入到文章的各个角落。

【知识导学】

综观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 我们应该了解散文阅读考点的几个特点:

1.考查散文的类别。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叙事散文是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 散文;抒情散文包括写景文和咏物文两个门类, 是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议论散文是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这三种散文阅读的考查青睐于前两者。

2.考查散文的范围与内容。考查所选用的散文, 大部分都是课外的, 且多出自名家之手, 内容涉及对乡土文化文明的思考、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与讴歌, 等等。

篇4:引入开放题与学生思维能力训练

但,是不是引入开放题,就一定会起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就一定能实现开放题的功能价值?本文笔者从一节课的课例说起:

五年级某老师在教学完《3的倍数》的特征后的一个开放题教学片段:在()7的括号里填一个数字,使得到的数都是3的倍数。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则这个数是3的倍数。

师:要使( )7是3的倍数,那么( )括号里应填几呢?

生:只要( )+7是3的倍数即可。

师:( )里填几呢?

生:8。

师:除此之外,还有吗,如果不想落掉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数,我们应该从0开始有序地去数去试。

生:找到了,2、5、8,都可以。

看完这个教学片断,大家会发现,虽然教学中引入了开放题,但通过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教师在对此题的处理过程中,几乎是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给定的范围内,而不是让学生独立去思考。教师忽略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完全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法,从而也就造成了开放题在封闭的教学方法下无法发挥作用的局面。为此,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其一,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还在走老路,教师在数学课上不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是完全地单一地在传授知识。教师总想把既定的答案告诉学生,或是引着学生知道答案,并不是通过找答案来解决学生的思维问题。教师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其二,本则案例可看出,教师引入开放题后,对怎么教学这道开放题并没有做深层的思考,尤其是在课堂中,对这道题的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设计,把开放题当成了标签放在了课堂中。

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想在开放题教学中,教师也要做精心的设计,对如何激起学生思维的热情,组织学生做独立思考,教师都要做深入的研究。比如在教学中,可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一年级在学习完《元角分》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开放题“16元钱可买那些东西呢”,在教学这道题时,教师可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若干张相应的实物图片及单价。这时,学生就会因兴趣而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创造性地给出多种答案。

其次,还可通过合作学习,创设多向交流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练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能较快地发现解题规律,寻得不同的解题思路,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例如在认识人民币单位“分”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买一个文具盒7元钱,从钱夹中如何取钱?”此题的结论是确定的,但取钱的策略可以有6种可能。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四人一组,每人分别从若干张1元、2元、5元中取出7元,小组里交流取法,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索的积极性。之后,组与组之间有不同取法的再相互交流,取钱验证。这样在分析解答过程中,创设了多向交流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只有精心策划有效高效的教学方法,才会使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落脚点和着陆点。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市第十四小学)

篇5:提高逻辑能力的训练题

观察图形:○●○●●○●●●●○●●●●●●●●○……前200个珠子中有多少个黑色的?

2.观察字母。

PRO、XSZ这两组字母有哪些不同之处?

3.这个数字是多少?

一个数字,去掉第一个数字是15,去掉最后一个数字是30,请问这个数字是多少?

4.水有一半吗?

有一个很规则的立方体器皿,器皿里面装了一些水,一个人说:“器皿里的水超过一半。”另一个人说:“器皿里面的水不到一半。”如果不把水倒出来,你怎么做才能知道水有没有一半呢?

5.密码游戏。

有两个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甲让乙看了一下卡片,卡片上写着“桔子橙子香蕉梨”,意思是“星期六游乐场碰面”而另一张卡片上写着“橙子李子猕猴桃”,意思是“我们游乐场玩耍”然后又让他看了一下最后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栗子桔子火龙果”,意思是“星期六游乐场玩耍”,那么“香蕉梨”的意思是什么?

6.填后续。

观察A,E,B,F,C这组字母,你觉得下个字母应该是什么?

提高逻辑能力的训练题答案:

1.看图形可知,白色珠子一次一个,黑珠子除第一个外,其余是按照2的n次方的规律排下去。第一块黑珠子有1个,第二块有2个,第三块有2*2=4个,第四块有2*2*2=8个,第五块有2*2*2*2=16个,第六块有2*2*2*2*2=32个,第七块有2*2*2*2*2*2=64个,第八块有2*2*2*2*2*2*2=128个。可以推断出,前200个珠子中有8个白的,有192个是黑的。

2.第一组不对称,第二组双重旋转对称。

3.35。读音“三十五”,去掉“三”为“十五”,去掉“五”为“三十”。

4.把这个立方体器皿倾斜一下,使水面刚好到达边缘,看盒子底下的边缘在水面之上还是之下。

5.碰面。因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原意都有“橙子”,而解释的两句的意思里都有“游乐场”,第一句和第三句里都有“桔子”,解释的意思里都有“星期六”,所以“香蕉梨”的意思就是“碰面”。

篇6:思维能力训练题:医务人员

(1)护士多于医生。

(2)男医生多于男护士。

(3)男护士多于女护士。

(4)至少有一位女医生。

这位说话的人是什么性别和职务?

答案:

因为医生和护士的总数是16名,根据(1)和(4)可以得知:至少有9名护士,最多是6名男医生。然而,按照(2),男护士必定不到6名。根据(3),男护士多于女护士,因此男护士必定超过4名。根据上述推断,男护士多于4名少于6名,所以男护士必定正好是5名。因此,护士必定不超过9名,从而正好是9名,包括5名男性和4名女性,于是男医生则不能少于6名。在这种情况下,必定只有一名女医生,使得总数为16名。

如果把一名男医生排除在外,则与(2)矛盾;把一名男护士排除在外,则与(3)矛盾;把一名女医生排除在外,则与(4)矛盾;把一名女护士排除,则与任何一条都不矛盾。

篇7:思维能力训练题:最短的时间

(1)威尔逊和泽维尔的帐篷在奥斯本帐篷的下游,约曼和曾格的帐篷在奥斯本帐篷的上游。

(2)威尔逊、泽维尔、约曼和曾格各有一艘汽艇;如果河水静止不动每艘汽艇只用一个小时便可把主人带到奥斯本的帐篷。

(3)河流非常湍急。

(4)翌日早晨,四人驾汽艇抵达奥斯本帐篷所花的时间,威尔逊是75分钟,泽维尔是70分钟,约曼是50分钟,曾格是45分钟。

四人中谁花在往返路程上的时间最短?

答案:

根据(2),各人汽艇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的英里数,等于各人帐篷至奥斯本帐篷的距离的英里数。设d为这个距离(单位为英里),r为各艘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单位为英里/小时),t为返程所花的时间(单位为小时)。根据(3),设c为水流的速度(单位为英里/

小时)。逆流而上时,d/(r-c)=r/(r-c)=t;顺流而下时,d/(rc)=r/(rc)=t。

其中,r和t是因人而异,而c则对各人都一样。

篇8:谈话题作文训练

对话题作文而言, 审题这一环节不能淡化。“作文内容进入话题范围, 就是符合题意。” (张伟明) 辨析此话, 就有三个需注意的问题:话题范围是什么?怎样才算进入话题范围?作文内容有多少进入了话题的范围?故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仔细地审题、认真地揣摩题意, 才能确立话题的范围。常见的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少则一两句, 多到十来句, 但无论长短, 审题时就考生而言, 都应仔细阅读、揣摩。只有这样, 才能深入理解材料的表层及深层含义, 明确材料的中心, 弄清材料的本质, 同时明白命题人的意图及导向, 从而更好地确立“话题范围”, 找准写作的角度。有这样一则材料:书,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本书都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每当我们放下书, 我们就会有一种亲切感;每当我们放下书, 我们的头脑就会充实了许多。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 700字左右。仔细地阅读、揣摩后, 我们就不难发现, 此则材料的“话题范围”可定为“读书给我们的心灵、生活等带来的变化”。而写作角度也起码有如下几个方面可供考生选择: (1) 记叙读书生活、抒发读书情趣; (2) 总结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 (3) 畅谈读书体会、感受读书快乐; (4) 对读物的内容、语言、写法,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由此出发, 可以确立“读书的乐趣”“书是我的财富”“爱书小语”“书点亮了我的心灯”等主题。如果不认真审题, 就很容易将材料简单化或表面化理解, 导致“下笔千言”而“离题万里”现象的发生。这时候, 即使文字功底再厚, 也会因“一着不慎”而“全盘皆输”!在学生平时的作文实践中, 我们总能发现有部分的作文游离于话题之外或抓不住“要害”, 其实这都是因审题不到位而导致的。这样的文章在考试时, 同样会被不少阅卷教师判定为偏题或离题的。那些标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而仅强调语言本身的这种做法是极不负责的, 也是很不可取的。因此, 即使是话题作文, 审题这一环节也不能淡化。故我们在应考话题作文的指导中, 不仅要学生明确作文审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更要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与技巧。

二、将“文体不限”理解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体特征”

话题作文有别于命题作文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在文体的要求上有了巨大的变革, 体现了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趋势。这就使得学生在作文时, 在选取表情达意的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不必再为单一的文体局限而苦恼。但是, 有些人却将“文体不限”片面地理解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体特征”, 其实, “文体不限”的意思是选写何种文体不加限制, 而非不要文体。文体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真是太重要了, 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基石。可能有人又要说这是在为“新八股文”摇旗呐喊, 其实不然,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起步阶段还是适当强调文体特征为好。任何事物要有突破与发展、创新与变革, 都必须有扎实的基础, 深厚的积淀。在不知怎样说话的情况下就想说好话, 这是不可能的。所以, 在辅导学生时, 教师应当强调这一点:作文必须讲究文体, 即选定了某种文体后, 写出的文章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的要求, 记叙文要像记叙文、议论文要像议论文、散文要像散文。否则, 借“文体不限”弱化或否定文体, 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随心所欲, 是违背“话题作文”初衷的, 只会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想使学生的作文出现“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局面, 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

三、在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中片面强调“创新”

近来, 发现我们有的教师和学生由于过于追求所谓“创新”而忽视了对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 以至出现这样不能令人满意的情景:作文中错别字连篇, 标点误用、滥用甚至不用, 结构混乱、一段到底, 叙述条理不清, 议论更是泛泛而谈, 而且书写潦草, 令读者犹如是在读“天书”, 等等。试想, 这样的文章即使内容有一定的可读性, 但是能说是好文章吗?其实, 在作文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拦路虎”, 都是平时不注重训练基本功所造成的恶果。作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的过程,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促使他们能自觉地进行语言的锤炼;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 如何表情达意、阐述见解;更要指导学生多写多练, 为学生在作文时的那一刻激情的喷发, 迸发出“创新、想象”的火花, 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知识的积淀, 没有成熟思维力的培养, 创新就永远是“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 任何外在的形式都是徒劳的, 正所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摘要:有人认为“话题作文”可以淡化审题这一环节, 将“文体不限”理解为“可以淡化或否定文体特征”, “话题作文”可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从而忽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本文就以上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上一篇:描写我的好爸爸作文400字下一篇:XX-XX学年班主任评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