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2024-08-02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精选8篇)

篇1: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宣城工业学校王琛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下面就针对职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同行探讨。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特别迅速的产业。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1.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1.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1.4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1.5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

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建立以实验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实训中强化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由于现在的计算机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教学讲求直观、便捷,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视频教学是每个计算机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

2.3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显然,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熟练地、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

2.4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如,开设网上选修课,进行网上考试,等等。开设网上选修课,可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学生不但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且不受时间限制。由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玩游戏、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网站以及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处理、吸收能力。让学生在节日时,发送电子邮件给亲戚同学问好、祝福。

3.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示问题,提出任务,自主探讨”的过程,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深化了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帮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知识内涵加深的同时,让学生当堂操作,验证或尝试完成本课知识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如在讲述计算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将一台计算机拆开,将主板、CPU、内存条、显示卡等硬件通过视频实物演示平台展现于投影屏上,使每位同学都对计算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初步了解计算机内部是由一些集成电路芯片和逻辑控制电路共同组成,打开了学生心中的黑匣子,打破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的神秘感。这时可以将一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思索:这些芯片是怎样组装在一起而成为一台能工作的计算机呢?各个芯片之间又将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思索之后,教师将这些硬件组装在主板上,同时将CPU的作用、内存条的功能,磁盘驱动器的用途一一进行解说,最后启动机器,当学生看到显示器出现熟悉的英文字幕时,都会产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针对刚才组装时的操作进行提问,让回答较准确的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快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能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学习,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渐渐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规律,就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篇2: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作者介绍:张 帆、女

陕西省富县职业中学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编:727500 电话:***

Email:zhf_1006@163.com

[摘要]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为此,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各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 计算机 学习爱好 教学方法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从事计算机教学这么多年,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在教学中,开始学生都对计算机布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爱好,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学生的爱好就会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多方面的爱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我每周抽出两次课后时间开展计算机爱好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爱好。爱好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墙报、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的比赛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参加的编辑排版、动画制作、QQ表情制作、场景制作等操作竞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爱好。爱好小组的成立和竞赛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教学时间只占30%。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爱好,但慢慢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感爱好。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新生第一个学期刚开始学习五笔字型时,爱好高涨,但真正练习打字速度时,却又感到枯燥、不耐烦。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采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软件供学生们练习,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用这样的方法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同学们打字的速度有明显提高,活跃了学习计算机的氛围。

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就是指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概念、每一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与安排,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有解决的需要,激发学习爱好,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心理品质。比如教师在讲到C语言中几种典型的排序算法时,可以先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假如要对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进行一次排名,你会用什么办法?你又能想出几种排序的方法?从而集中学生的注重力,引起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接着引出要讲的课题。又如在讲到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链接”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每一组按爱好制作班级

主页的某一部分,这节课将制作一个主页将各个单机中的网页按小组链接起来,在课堂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未做链接的与做好的链接比较,讲明链接的功能。将做得好的链接与一般的链接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深入学习,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我们知道以前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尤其是对于实践性特强的计算机课而言更是如此。理论课并不代表一定要讲满一节课的理论知识。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故我们提倡教师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例如我们在FrontPage2000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只讲一些难懂的如超链接、报表、表单的制作。而那些文本的编辑、动画字幕及互动式的设计由于学生有WORD2000的基础,且书上写得很具体、易懂。所以可以一概不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实际操作。在授课时不必要讲满一节课,总是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碰到的问题。而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好得多。

四、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使得课堂所学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何在教授这些相

对过时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在学校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不迫地面对生疏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不是不要老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还可能带来气氛的活跃,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由此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竞争力得发充分的发挥。一是都想在题材选择和技术的运用上力争做得更好,二是不限于课本的内容,产生对知识的不满足。这样既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页制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让学生上网浏览,了解当今网页制作的先进水平;将网页作品送上Internet,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讲,取长补短。这样在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究的基础上,使学生网页制作水平不断向上攀登,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了基础。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熟悉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惟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施伯乐主编。2002年7月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参考书》。[2]马建富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的《职业教育学》。[3]沈军飞。教学与治理《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

篇3: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特别迅速的产业, 可以说两三个月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教材的编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纵观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 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 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六个培养方向:

1.1 办公自动化 (OA) :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1.2 网页制作:

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Java 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 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1.3 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 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1.4 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1.5 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1.6 程序设计:可设置Visual Foxpro、Visual Basic、C语言等课程, 培养程序设计人才。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建立以多媒体教室、微机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课,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 而应采用以多媒体教室、微机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实训, 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实训中强化知识, 采用多种方式,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 到实践中去, 进而提升技能,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2.2 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 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 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 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 既明了, 又生动形象。其三, 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 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形成学习动机。

2.3 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如, 开设网上选修课, 进行网上考试, 等等。开设网上选修课, 可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 学生不但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 且不受时间限制。由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玩游戏、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 收集各类学习网站以及学习资源, 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处理、吸收能力。让学生在节日时, 发送电子邮件给亲戚同学问好、祝福。让学生在因特网上阅读新闻、参加网站上的BBS等, 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3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出示问题, 提出任务, 自主探讨”的过程, 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深化了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 开阔了视野, 打开了思路, 帮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知识内涵加深的同时, 让学生当堂操作, 验证或尝试完成本课知识内容, 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针对操作过程进行提问, 让回答较准确的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 同时培养学生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能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学习, 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渐渐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规律, 就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4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1 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生的学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的“备学生”这一步应是非常重要, 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 做好安排, 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学, 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解答等等。

4.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那么, 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4.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 在中专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 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 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 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 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 同时采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4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极强的好胜心理, 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 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要想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环境和条件, 这才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综上所述,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 营造创新环境, 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

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以上是我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运用过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还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让学生感到计算机课一定要学会, 一定能学好。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2]韩进之.教育心理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篇4: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激发兴趣;鼓励创新;精讲多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33-01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能把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为此,中职教师肩负着艰巨的教育教学任务。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始,学生都颇有学习兴趣,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慢慢降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种现象,计算机教师要多想办法,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重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我在计算机教学中,每周抽出两次课后时间安排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以便巩固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扩大视野,增强学习兴趣。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如计算机的组装,用计算机编辑打印校报,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的比赛等,同时还不定期的开展指法练习,编辑排版,网页设计等操作竞赛,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加强了。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二、鼓励创新

创新就是指灵活地运用一活动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个概念,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和安排。提出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到有解决的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鼓励和帮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创新。例如在讲C语言中几种典型的排序算法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如果要对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进行一次排名,你会用什么办法?你还能想出几种排序的方法?从而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引起了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接着抛出这堂课要讲的课题。再如在讲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连接”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按兴趣制作班级主页的某一部分,这节课将制作一个主页将各个单机中的网页按小组链接起来。将未做链接的与做好链接的比较,做的好的与一般的比较,然后进一步讲明链接的功能,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既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又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中有玩,玩中求学,学有创新。

三、精讲多练

传统的那种赶鸭子上架——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特别是对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课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要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上一堂课,教师都要根据课堂内容,设计若干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按完成的先后,质量的优劣来计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的只是答疑解难,点拨贯通的作用。教师的讲越精越好,抛砖引玉嘛!比如我在FrontPage2000的教学过程中,只讲了其中一些较难懂的知识,如超链接,报表,表单的制作,其余的都留给学生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自身的价值,给他们自信,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向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学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效果、学习效率共同提高。

四、培养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将会飞速发展,而我们所学的内容却相对滞后,使得今天的课堂所学并非适合将来之所用,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计算机软件。凭他们所学的知识很难应付,所以只有靠他们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研究利用。因此计算机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传授现有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将来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把新问题先交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钻研解决,如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让学生充分自主,這很可能带来课堂气氛的活跃,此时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课堂良好的氛围,又不使课堂进入无序状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学生们都想在题材的选择和技术的运用上力争做得更好同时又让他们感到知识的不足。教师就此因势利导,指出计算机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网页制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指导学生上网浏览,了解当今网页制作的先进水平,树立科学永无止境的思想。然后鼓励学生间网页作品送上Internet,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讲,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团结互助,共破难关。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现有的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遇难而上,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运用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多变,决定了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胜任将来的工作,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冰娟.谈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4(05)

篇5: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传统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等诸方面的现状以及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计算机专业 现状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扩展,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观念、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方面均应进行改革。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课堂教学效果就是值得众多计算机教师去努力探索的问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职业学校很多还是拿“双证”,毕业证和资格等级证书。出发点是好的,学生多了一张“通行证”,但也有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学生仅仅是为了拿证书,这就导致其知识面的局限。不少计算机班的学生在学完课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合理的选购电脑以及正常的使用电脑。中职计算机学生的能力目标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能熟练使用XP 等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安装、启动和使用;熟练运用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检测和防治计算机病毒;软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从就业看,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较多。

总之,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不能有效地完善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服务于本专业等问题。基于对以上几点的认识,现如今有必要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课程的改革

(一)长期以来.包括计算机专业在内的中职课程体系较深地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

(二)如何及时调整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认为必须跨跃三个层次,即一打基础、二要提高、三有特长。

一打基础。在第一学期中,要求学生学好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主要学习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磁盘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技术、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通过相应的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使学生具有熟练操作键盘的能力、文字的编辑排版能力、灵活使用操作系统的能力,能胜任信息收集、录入与数据处理和办公文秘等初级人才岗位,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提高。第二学期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深度、有难度。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常用工具的使用、计算机原理、编程语言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电脑的组装与维护。加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使他们具有用常用工具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编程能力;具有对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调试、使用、优化以及日常维护和维修的能力。

三有特长。要求学生人人有自己的“长处”。我们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在前两学期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术业有专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分成“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班”、“多媒体制作班”、“网页设计制作班”,让每个学生形成各自的“特长”。其中“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班”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的搭建等,使学生具备局域网搭建、维护的能力,能胜任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的工作岗位。“多媒体制作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多媒体技术应用、电子影集的制作编辑技术、FLASH动画制作技术、VCD的制作编辑技术、图像编辑处理软件、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及视频编辑技术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制作能力,能胜任多媒体制作的工作岗位。“网页设计制作班”主要学习网页设计基础知识、图像处理技术、FLASH制作技术、DreamWeaver网页设计等,使学生具有网页设计和制作的能力,能适应网页制作与设计的工作岗位。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显然.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熟练地、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秀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讨论 2009年10月

篇6: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考核方式的变革

姚英

(西安市未央区职业教育中心710016)

论文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考核,必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走出学校,用案例教学法,实际操作法以及与企业实体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和手段,培养个性化、有创造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高薪就业率。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材相对来讲不大统一,不同学校选择的教材版本与出版社有所不同,特别是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以及科目区别很大。因此在教学效果上很难实现校与校之间的对比。二是计算机课程设置往往滞后于社会,课时安排也不合理,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缺少热情。三是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各校都是自己出题自己考核,学生没有校与校之间的对比性与相互交流的机会。

目前,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专业课程中,部分内容已被淘汰,而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却又没能及时或者没有能力开课。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简单程序设计和一般的操作外,缺乏对最新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方法的掌握,特别是新的计算机软件和专业化、行业化软件的应用技能的培养存在薄弱环节。其次是教学过程中仍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目标;考试方法虽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但考试内容主要依

附于教材,而且几乎取自于教材,很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看似每次考试成绩很高很优秀。可在这个“人才饱和”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仍出现了“技工荒”,打字速度相当快、办公自动化考证获得“优秀”等级,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知道公文规定格式等等。

以上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在教学环节中出现了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情况。同时考核机制也存在一些不足:

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二是把学生学习局限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三是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张扬;四是教学脱离了职场工作环境,没能很好地与行业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这使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专业课程考的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是当务之急

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学生和家长就是希望通过学校这个平台,让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就业”。因此“就业”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生命!特别现在受到行业亲睐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上岗的学生,而我们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前景何在?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以学生能力为本位、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点,以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来推动计算机专业全面、深入的改革。

三、探索改革几点意见

1.教材与考核内容的变革

虽然中职教材有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但相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行业发展来讲,已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为些我们职业教育不能只依附于教材,要与实际行来需求相结合,不能脱离行业需求,更不能与学

生个性发展相违背,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与“上岗能力”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我认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专业基础课统一、核心课程精选、岗位课程放开。即对专业基础课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试。“专业基础课”有一套较成熟的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前提,又是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课程,为此倡导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向各个方向发展的关键,“岗位课程”要充分注意计算机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技能要求,恰当设置岗位课程,渗透相关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例如:愿意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学主要训练录入速度和排版技巧,学习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的课程;想从事“广告设计”的同学除了添加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外,还要学习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手绘等美术相关课程;愿意搞网站建设的学生还要学习外设维修、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网络

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等岗位课程。

2.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让实用性、行业性融入其中

传统的“理论”与“实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为此我们应该灵活地设置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元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实例教学法更能认学生从中获得新知,并能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最多的是能和社会需求相并轨,使学生能尽快的融入到行业所需的学习环境中去。比如,上机实践课,教师应给出本节课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对具体操作步骤可不作具体要求,让学生上机探索,以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然后填写上机实验报告单,写出收获、体会和反思等相关内容。教师及时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其次,适时开放考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规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写总结汇报材料,比一比哪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好胜心,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比如,给出任务:用FLASH做一组春天万物复苏的动画。各小组接到任务后,根据成员自身特长分工协作:收集、整理春天花草树木及动物的资料;用PHOTOSHOP及3D处理图像等,这种考评方式可以对学生沟通,Photoshop、3D等课程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融入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各小组团队协作精神等。

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走出教室的机会。在岗位中学习,在职场环境中测试已成为必然。学校可利用自身的环境对学生提供办公软件的实操学习,可利用所学知识替教师做PPT课件等;如有可能,每学期让学生走出样门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实习一周,让他们从中给自己定位,让他们考核,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被他们认可的满足心理。比如,平面设计应用专业,让学生到广告公司去参与设计、后期制作等;学习Photoshop时,到摄影楼去,学习婚纱照的处理、颜色的搭配、色相饱和度的调整、色阶的应用等;学习计算机硬件系统时,让学生去电脑城了解硬件当前发展现现状及价格等。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3.多种方式并行考核,让压力与动力共同提高学生实操与上岗能力

(1)不管是专业理论课还是实操课,学生都应将以每节课的理论与岗位能力目标作为依据进行自我测试,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2)可让学生用程序设计、作品展示、摄影摄像等实例来代替考试。

(3)举行学生技能竞赛,展示学生素质,推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图形设计、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展示学生素质,用行动代替语言推销自己。

(4)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资源优势,在各个班级中培养一批骨干学生,让他们和教师一起参与机房的维护维修、校园网的管理等等。让他们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再

分别从教师、学生层面对他们进行考核,合格并有责任心者留用,作为老师的助手,让有计算机专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

(5)加强校与校之间的联合交流,互相了解,相互补充,达到校与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现在几乎所以有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课程,但不同学校侧重点不同,教师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加大相互之间的交流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6)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求职就业的一个重要筹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其考试方案甚至考试题目都预先告诉学生,目标性很强,非常适合中职学生考核。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实现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学校也应该将这一项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真正实用型人才,可用型人才!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夯实的基础工作!

参与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

2、《计算机报》

3、“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 《计算机教育》

篇7: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乐清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 葛雄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我校一门基础课,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很重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网络的互连、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服务技术等。《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配有大量的练习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点。本人就这门学校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与改革,有了一些成果。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对中职学生而言,此课程最终目标要落实到实际应用能力上,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些自己的动手能力,如掌握网络的组建、配置和维护等实际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已被列为计算机专业和信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为以后中职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及其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未来从事网络管理、维护的技能型人才。

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一般是在教室讲完理论知识,然后带到机房去做下操作.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某些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不能同时动手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学习比较排斥,在做实验的阶段无法有效地将已学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尤其是中职校学生基础较差,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比较困难,这就迫

使我们必须在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特别是网络的实践课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如组建局域网,模拟广域网,每一次的内容都是千变万化,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朴结构组建不同类型的网络,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动手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不是能在教室上课所能达到的效果,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和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当然学校的软硬件环境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充分的利用我校现有条件,利用机房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利用学校的网络实验室,每次上课既讲理论又做实验,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像、动画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理论知识,平时练习用计算机虚拟机和仿真软件进行预习,后到网络实验室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反过来促进了理论教学。

从2014年新学期以来,随着温州教育部门的改革,计算机网络基础这个课程已成为学业测试的必修课,所以本人学校对这门也非常重视,2014年学校花重资从锐捷网络公司引进锐捷实验室,在学校建立锐捷实验室机房,都是为了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步被知识,创新型的模式所取代,中职教育也面临着的新的发展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结合本校的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

一: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教

学课程体系

从温州教育局关于本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大纲及本书的教学目标,我总结出《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了解国内外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功能、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参考模型。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

2:数据通信的基本过程。具体介绍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和有关概念,数据传输、通信交换、传输介质及差错检测等知识,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及传输介质等。这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更要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增加学生的网络底层的理解。

3:Internet各层协议。内容包括TCP/IP协议簇中的网络互连层、传输层、应用层。介绍网络层的地位、功能、Internet网络互连协议;介绍传输层服务,传输层协议,Internet传输层协议;文件传输、域名系统、电子邮件、web服务、网络管理等常见网络应用、通过这个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要深刻理解和把握IP地址,子网划分以及各种应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4:局域网络组建及网络实践。局域网的工作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组网技术、网络运行管理、网络应用及网络综合布线,使学生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功能,成帧方法,交换机工作过程。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把握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基本组成、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等。二:从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转变到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中来。我从2006年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近十年,对职高学生也有了一些了解,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与基础教育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实际操作,必须有一技之长,而职高的学生学习

基础差,造成学习兴趣低,自信心不够,在以前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比较单一,主要是课本上的一些理念知识,比方说介绍一些计算机网络体系,分层模型,网络协议,既难懂,又空洞,造成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老师上课也是很单调。所以必须从这种单一的教学发展从多种形式的教学。

二: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

境,加强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

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关系着计算机专业特别的网络教学的好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单纯的枯燥的理论教学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校从去年到今年陆续投入资金100多万,建立立体化的三维教学。建立校园网络,教室,机房,宿舍,食堂都建立了网络一体化。支持学生自主性,自觉性学习。建立有别于其它专业的网络实验室。形成本专业的特色,计算机网络教学不能象以前一样,老呆在教室里,讲理论,死记硬背。而应试建立网络实验室,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比赛,并记入学生的德育分数。计算机网络课程纯粹在学校里闭门造车还不够,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如: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让他们真正接触一线操作,了解操作流程;学校进行机房或办公网的改建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等。另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类比赛是增强中职学生自信,提高综合实践技能的好办法。如:我校每学期组织校内技能节、读书节,知识竞赛等;积极参加每年的校外综合布线、企业网、园区网三项,职业技能大赛等相关比赛;

让有条件的同学参加如CCNA,CCNP等网络管理员等与网络有关的认证考试。通过这些活动与相关的实践可检验学生对网络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并调整我们的教学。同时,学生实践活动的情况、比赛成绩等也可折算成平时成绩记入学生学期的期中或期末的成绩分。

三:鼓励教师参加由市省教育部门的各种培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向专业化,双师型等方向发展。

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针对教师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学校应鼓励教师更新知识,参与机房建设,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入相关企业锻炼,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技术;鼓励教师加强学术研究,多外出考察交流,学习别人的先进方法与经验。通过交流,使教师及时了解新知识、新技术、企业需求状况,在教学中予以应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采取弥补措施;有条件的教师应该参加网络学院认证讲师、网络认证工程师考试,不断加强学习和专业化发展。

篇8: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中职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社会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广大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中。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能力和优秀素质的人才, 能够在学习结束之时, 立刻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成为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中职计算机教学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课程设置比较平淡, 没有突出的特色, 教学内容无法跟上计算机本身技术的更新速度。有些教材的选择不适宜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过于简单, 使学生失去兴趣, 无法吸引学生, 很难学到东西。而难度过大的教材, 又使学生难以接受、学习。计算机专业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材内容酷似没有做到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分。

(二) 中职计算机教学条件很难改善

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但由于资金要求过多的计算机实验机房、多媒体教学设备很难及时地更新换代, 这就使得理论课程没能及时配合实际操作, 导致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学生很难得到提高。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今天,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途径, 日常生活中, 使用计算机、简单的计算机维修, 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及软件设计与制作, 都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 也是一门要求实践巩固的课程。理论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 实践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手段, 应用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目的, 所以要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 部分学校由于各种条件约束, 计算机配备不完整, 实际的训练受到限制, 学生的正常上机训练难以得到保障。

(四) 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差, 学习兴趣低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课程要求较高, 而恰恰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落后, 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 缺乏对计算机教学的主动性学习。

(五) 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与学生就业存在脱节现象

部分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笼统简单, 某些计算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很多专业性较强、较为实用的课程没有作为重点课程开设, 学生没有学到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另外, 学校由于各种条件限制, 实践技能学生没有较好地完成, 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缺乏使中职计算机教学与就业严重脱节。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一) 将中职计算机专业进行合理定位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定位, 首先要参考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形, 分析当地的就业形势, 对计算机相关岗位要重点培养。对于一些成熟的企业, 面对人才再次培养的情况, 仍旧乐于接受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培训成本。而一些较小的企业, 引收学生到工作岗位时, 需要其立即独立操作完成一些软件, 这些软件或系统, 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较少, 所以需要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准确地定位学生培养方向,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 明确中职计算机人才规格

要分析岗位职业, 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 明确设置课程内容。例如, 作为网络管理人员这一岗位, 要求此岗位的人员负责计算机的网络服务器、交换机、线路连接、服务器控制, 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运行, 日常监控及保养维护工作, 以及远程用户的管理、局域网、网络会议系统等等, 明确了计算机人员职责, 有重点性地培养人才。

(三) 改善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践环境

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实践环境, 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实践的能力, 打造开放式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从被动的授模式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的过程, 中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大胆地对教学提出质疑, 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地运用教学材料进行学习, 主动学习, 积极探索, 完善自己锻炼自己, 发展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四) 课程教学内容包含职业资格认证以及技术标准

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可以更专业、更直接地反映计算机职业学习者的技术水平以及实际的操作能力。将中职计算机教学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作为教学的一项目标, 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中所要求的知识点与职业技能融入日常的教学课程, 确保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完全掌握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 中职教学中也可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岗施教, 对教学课程要进行项目设计, 针对不同的岗位, 进行不同的课程训练, 作为一项实践性强的课程, 学生需要不断地强化岗位训练, 熟悉工作技能, 从而较快地适应岗位职责。采用相应的企业版软件模拟, 使学生在实训中真切地感受到工作的责任, 此种训练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建立“三方认证”体系, 按照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按照此种考核评价方式直接突破了只有学校老师才可以对学生进行考核打分的惯用的结果式的模式, 让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一同给学生考核打分, 评定成绩, 甚至可以使企业教师评定分数的比例大于校内教师的评定分数比例。企业教师往往给学生的评定标准以及分数更可以真实可靠地反映出学生的成绩。企业教师可以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直接考核学生的工作能力,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更认真地融入工作环境中, 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从而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 实现校企共同建设教学资源

当“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被确定的同时, 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配合着此种模式进行着, 为学生、学校、企业创造了完美的共赢点。校企合作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校企共建实现了实景教学的理想化模式, 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计划做了很好的铺垫, 企业不仅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景工作环境, 还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企业工作中所要完成的工作项目, 使学生充分积累了知识与实践经验, 实现了课程学习与企业生产的一致性。

(六) 加强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现代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尽管基础科学的分科分类越来越细, 但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职业则呈现综合性发展趋势, 社会分工日益变细, 职业知识、技能的交叉面日益加大。交叉职业和新兴职业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大大超过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 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 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求职场上逊色于熟悉计算机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作为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 现在就业的渠道大大降低了。因此,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作为其他学科的辅助学习手段, 会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作为计算机专业, 我们更应当在课程设置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加大其他学科在计算机专业的融合。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还可以鼓励他们学习第二专业。

最后,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尤其要密切关注市场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体系, 结合教学改革,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希军.提高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1]高希军.提高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2]李琼, 吴晓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2]李琼, 吴晓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上一篇: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上半年行政执法总结下一篇:创业初期如何判断自己的项目是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