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2024-07-25

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精选11篇)

篇1: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一、项目背景

由于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同时又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不会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致使课堂出现学生睡倒一片或不听课各行其事的现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完成工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遇到问题,就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这样使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实施情况

(一)组织召开专题会

为了确保课改取得实效,机电一体化教研组组织有关教师召开专题会,就如何开展好课改工作进行讨论,认真听取这门课有经验老师的建议,制定出课改实施方案。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1、坚持课程与技能岗位相对接;

2、下企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

3、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4、确定课程学习任务与技能目标;

5、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三)项目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的分类归总,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涵盖电工基础、模电、数电三部分的八大块

内容共十三个学习情境(即项目任务)。在确定的学习内容中较侧重电子部分,任务的层次也是由易到难,十三个学习情境如下图所示。

(四)项目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项目学习中有关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2、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还是能够给予较积极配合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计划的每周7课时安排在一天内进行,其中2节为理论课时,其余5节为任务实训课。但由于教师人手不够,后改为4节理论,3节实训。相比于理论课,学生还是偏向于上实训课,更喜欢做训练动手能力的项目。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之前一味地只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结合了我们设计的项目任务,在任务的完成中找出知识点,并结合实物消化重点,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所学知识点,更能够掌握怎样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例如一个小的心形灯,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有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元器件的原理、技术参数等。当一个心形灯焊接完毕时,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这些元器件的性能、作用。还能从中知道它的工作原理。相比较于之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3、由于是初次尝试项目教学,因经验不足以及该班三自教育和技能大赛等原因 ,导致本学期只完成了11个项目教学,有电子温度计、行走机器人两个项目未能完成。

三、项目教学取得的成效

1、开展项目教学,打破了体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

2、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形成全员参与的`好局面,变学生“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3、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

5、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完善课程标准。

6、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对仪表工具的正确使用。

7、开展项目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记忆。

四、存在的不足

1、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是在4号楼201、402进行,因做实训项目时需要大量插座,但实训室条件无法满足,故需要大量的接线板代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2、在项目任务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的项目任务涉及到的教学重点是重复的。有的项目任务所需时间很短,而有的项目任务又较为复杂。难易程度缺乏过渡性衔接,造成在知识点的过渡上存在一定的跳跃性。

3、在实训内容的监管方面,因教师人手不够,导致理论内容花费时间过多,而用于实操训练的时间没有保证。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过多的在意产品制作的成就感,而对于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相关知识点缺乏深度的了解学习。

五、需改进的方面

1、项目任务的设计在现在执行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2、过程考核的表格设计上还需完善,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重点学习,应充分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

3、考核时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团结协助能力,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品格品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操作。

篇2: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对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总结成绩,思考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本学期受学校的安排,担任了2011级机械2班《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期间还进行了电工电子的实训任务。2011级机械2班还是高一新生,总体上讲,学生的文化底子较差,综合素质离一个合格高中学生还相差很远,对于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倾向性与意志力也较底。相反的方面倒是好动,喜欢有动手机会的实践性课程。而《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理论性要求高,其难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还是偏大。于是这样跨越式的教学显得难度较大。(例如学生们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大都没学好,高中物理也没有经历过,有些甚至不懂勾股定理等等),为此,采取的教学策略只能是尽量降低理论难度,以尽量通俗易懂、学生能够接受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并穿插适当、必要的数学、物理知识;力求使学生打下必要的专业理基础。教学以学生学会、够用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注重实践技能的养成。

二、教学要求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能力都有:

1、初步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原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

3、初步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4、尝试学习阅读整机控制线路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电工、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的能力;

6、了解电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的技能;

7、初步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一般电工设备的能力;

8、基本掌握薄壁铜管的钎焊技能、一般的电焊技能、了解基本的机加工过程;

9、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

虽然我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教学内容不是很熟悉,班主任事务繁杂、分散精力,实训时间偏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更加努力,找出差距,不断进步。

篇3: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技术》杂志社自1980年创刊以来,以“新颖、实用和可操作”为其办刊宗旨,坚持“贴近读者,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为原则,连续开办了与电力电工和电气自动化相关的实用技术培训班。2009年时值创刊30周年,《电工技术》杂志社除继续开办PLC、变频器、组态软件等实用技术培训外,还将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工通用技能(初、中、高级技工和技师)、钳工、数控技术、电梯技术等实用机电技术方面的培训,为全国广大的读者、厂矿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服务。详情请登陆中国电工网www.chinaet.net或致电《电工技术》杂志社培训部023-67039611咨询。

篇4: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适应工业强省需要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ZC273

引言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大多数电专业和非电专业的基础课程,熟练掌握本课程知识对后续课程意义重大。目前,该课程人才培养现状较为混乱,高职教师必须分析清楚表象下的起因,明确培养方向、改良培养方式,创新培养体系,从本质上建立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核心地位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通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整合,在不同学院该课程包括的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在我们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和低频电子线路3门课程教学内容,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该课程是电子测量、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和低频电子线路4门课程组合,有的学院该课程是将数字电子技术和低频电子线路2门课程组合,虽然整合内容不同,但主要是介绍有关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元件、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等基本知识。我院通信大类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专业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5个小专业,后续课程有传感器技术、EDA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产品装接工艺、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原理与维修等课程,在通信类所有专业中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在前续和后续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非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弊端

在非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电工与电子技术人才培养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机械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电子类专业和通信类专业等许多不同类别的专业均开设该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要求大相径庭:同一样教学目标、同一样课程标准、同一样教学内容、同一样学时和同一样教材等等,导致出现对本专业有用或无用的教学内容教师都会全部讲解的局面,学生在有限课时里需要学习很多知识,抓不住课程重点,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三、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优势

1、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区别较大,能力要求及岗位资格证书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各个不同专业进行有方向性、有目标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选择跟本专业方向一致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着重讲解与专业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在机械类专业,主要讲解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等知识。在计算机类专业,主要讲解数制与数制转换、SMD/SMT技术、芯片封装及数字集成块电路应用等知识。在电子类专业,主要讲解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分析方法、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应用、电路设计和印制电路板制作等知识,中级或高级电工技能证、电子设备装接工技能证作为必考资格证,非电子类专业学生可以选考这两个资格证。在通信类专业,主要讲解电源电路、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转换、电路功能等知识。我院通信类专业教师也要根据5个小专业的专业方向,结合后续课程的需求,有区别的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2、构建教学结构

在本人才培养体系中,结合通信类人才市场需求现状,构建通信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结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考核方式[1]。

(1)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包括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和专业能力目标3个方面。方法能力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具有查阅英语资料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具有自主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能力。社会能力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操作意识、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专业能力目标是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分析电路和设计电路。

(2)培养内容。

虽然各个职院实训条件不同,但教学内容均可采用项目式结构编排,将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任务中讲解,打破传统编排顺序,重组知识结构,通信类专业教师根据授课班级专业不同,选择不同项目进行教学,在学期结束前,教师应预留一定学时让学生开发拓展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定项目名称,独立完成构思、设计、制作、调试和验收等一系列活动。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以就业岗位为方向,高职教师与企业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应该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构建学习情境,编制项目式教材,使学生在企业和学校交替学习,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等许多因素抑制了校企合作的发展空间,因此,就眼前的情景,高职教师自行设计项目,编写教材的可行性更大一些。根据我院实训条件,我制定了下列项目表。(如表1)

(3)培养方法。

每个高职院校都要努力建立“教学情境完全等同企业岗位环境”的实训室,模拟企业实施工程项目,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我院拥有电工实训室、数字电路实训室、低频电路实训室、电子产品装接实训室以及投资700多万的贵州省电子信息开放式实训室,教学场地从教室转移到实训室,将“教学做”一体化落到实处。培养方法的多样性对于人才培养非常重要,近几年就读的高职学生大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高校扩招导致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就不能掌握高超的技能,因此,高职教师要开辟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把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企业工作岗位竞选出项目经理、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等角色[2];结合实训室产品展台和实验箱对学生进行现场实物讲解;我院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在讲解元件测量过程时,可以利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制作精美的PPT课件,通过动画等形式将学生从单一的文字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功能,对设计的电路仿真结果[3];课堂上出现厌学现象,可以让学生表演唱歌或讲故事节目;用小糖果等物品进行精神奖励,效果也非常不错;如果学院条件允许,能将制作完成的作品赠送给学生,学生会有很高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锻炼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4)考核方式(如表2)。

四、结束语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对支撑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目前高职教师对该课程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较少,要求教师要理清思路、正视存在的问题,从新思想和新角度提出可行性的研究方案。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这套人才培养体系,它的建立对正确培养实用型人才,对学院发展、对社会经济腾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论证了这套电工与电子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对提高学生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周华.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9-11.

[2]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标准[EB/OL].

http://www.doc88.com/p-41473098284.html

[3]周华,李良荣,张荣芬.电工与电子技术因材施教方法探索[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2(7):1-3.

[4]周华.《电路分析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陈健巍,刘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实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6]周华.《数字电子技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篇5:电工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该习题册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和实践题七类,所有习题附有答案,可供教师选用时参考。其深度和难度的掌握及权重分配按下列原则执行:1基础题:与大纲规定的必学内容配套。 2选做题:与大纲规定的选学内容配套。

3双证考试题: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中级电工与本教材相关内容配套的习题,供参加双证考试的学生练习,在题号前用“*”标明。

4拔尖题:适当选择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内容中与本教材相关的内容及近3年内的高职考试有关本课程的题目提供尖子生练习。

为了适应绝大多数学生,各类题型权重分配原则为:大纲必学内容习题70%;大纲选学内容习题20%;拔尖题10%。

本习题册的特点如下:

1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把握其深难度。

2强调习题的基础性。本习题册面向大多数学生,非常注重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技能基础。

3本习题册涉及的内容广泛,是主教材习题量的扩大和补充。

4突出实用。本习题册选用的题目力求避免公式推导和繁难计算,注重结合生产实际、生活实际。

本习题册由曾祥富编写1、2、4单元的练习题、检测题并提供答案;刘晓书编写单元3的练习题、检测题;刘晓书、李虹燃共同编写全书检测题6并提供答案;刘晓书、王毅共同编写全书检测题七、八并提供答案;曾楠编写5、6单元并提供答案;黄昌伟编写全书检测题一~五并提供答案;辜小兵负责审查、修改全书检测题一~五及答案。王英复核了2、4单元练习题、检测题及答案;李蓉负责复核部分计算题答案;全书由曾祥富统稿。在本习题册的编写过程中,得到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张扬群校长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使编写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习题册的编写过程中,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篇6: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一、项目背景

由于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同时又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不会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致使课堂出现学生睡倒一片或不听课各行其事的现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完成工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遇到问题,就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这样使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实施情况

(一)组织召开专题会 为了确保课改取得实效,机电一体化教研组组织有关教师召开专题会,就如何开展好课改工作进行讨论,认真听取这门课有经验老师的建议,制定出课改实施方案。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1、坚持课程与技能岗位相对接;

2、下企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

3、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4、确定课程学习任务与技能目标;

5、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三)项目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的分类归总,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涵盖电工基础、模电、数电三部分的八大块内容共十三个学习情境(即项目任务)。在确定的学习内容中较侧重电子部分,任务的层次也是由易到难,十三个学习情境如下图所示。序号

学习任务

学习情境

直流电路

学习情境1:通过实验掌握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

正弦交流电路

学习情境1:通过实验了解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掌握安装方法。

异步电动机

学习情境1:通过实验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电路及应用

磁性材料和磁路

学习情境1:拆装电铃

常用半导体器件

学习情境1:声控灯元器件 学习情境2:心形灯元器件

基本放大电路

学习情境1:利用实验完成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测试及调试

集成运算放大器

学习情境1:音响

学习情境2:电子温度计

逻辑代数与组合逻辑电路

学习情境1:三人表决器 学习情境2:数字时钟 学习情境3: 四人抢答器 学习情境4:行走机器人

(四)项目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项目学习中有关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2、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还是能够给予较积极配合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计划的每周7课时安排在一天内进行,其中2节为理论课时,其余5节为任务实训课。但由于教师人手不够,后改为4节理论,3节实训。相比于理论课,学生还是偏向于上实训课,更喜欢做训练动手能力的项目。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之前一味地只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结合了我们设计的项目任务,在任务的完成中找出知识点,并结合实物消化重点,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所学知识点,更能够掌握怎样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例如一个小的心形灯,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有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元器件的原理、技术参数等。当一个心形灯焊接完毕时,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这些元器件的性能、作用。还能从中知道它的工作原理。相比较于之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3、由于是初次尝试项目教学,因经验不足以及该班三自教育和技能大赛等原因,导致本学期只完成了11个项目教学,有电子温度计、行走机器人两个项目未能完成。

三、项目教学取得的成效

1、开展项目教学,打破了体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

2、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形成全员参与的好局面,变学生“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3、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

5、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完善课程标准。

6、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对仪表工具的正确使用。

7、开展项目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记忆。

四、存在的不足

1、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是在4号楼201、402进行,因做实训项目时需要大量插座,但实训室条件无法满足,故需要大量的接线板代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2、在项目任务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的项目任务涉及到的教学重点是重复的。有的项目任务所需时间很短,而有的项目任务又较为复杂。难易程度缺乏过渡性衔接,造成在知识点的过渡上存在一定的跳跃性。

3、在实训内容的监管方面,因教师人手不够,导致理论内容花费时间过多,而用于实操训练的时间没有保证。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过多的在意产品制作的成就感,而对于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相关知识点缺乏深度的了解学习。

五、需改进的方面

1、项目任务的设计在现在执行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2、过程考核的表格设计上还需完善,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重点学习,应充分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

3、考核时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团结协助能力,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品格品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操作。

篇7: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套电子教案

7.2表征交流电的物理量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频率、初相)。2.掌握相位差的概念。3.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特征。教学重点: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教学难点: 1.有效值。

2.相位和相位差。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交流电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2.写出交流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解析式。

由家用电器的铭牌引出描述交流电需要多个物理量。

一、表征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频率、角频率

1.周期: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s。2.频率: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3.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f2π2  f T4.角频率:交流电每秒钟所变化的角度:ω

二、最大值和有效值

1.最大值: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值。用Im、Um、Em表示。

2.有效值: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同样阻值的电阻,若它们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称为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

3.正弦交流电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EmE0.707 Em(适用于正弦交流电)

2UUm0.707Um

2II m0.707 Im

2用E、U、I分别表示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各种使用交流电的电气设备上所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数值及一般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测量的数值,都是有效值。以后提到交流电的数值,凡没特别说明的都是指有效值。

三、相位和相位差

1.相位:ωt 称为交流电的相位。

2.初相位t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位。相位可用来比较交流电的变化步调。3.相位差:两个交流电的相位差。用 表示。

 (ωt 01)ωt 02)  01  02(频率相同)(1) 0 称它们为同相

张丰业 永靖县职业技术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2) 称它们为反相

(3)e1比e2超前

四、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或角频率)、初相是表征正弦交流电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知道了这三个量,就可以写出交流电瞬时值的表达式,从而知道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故把它们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例1:已知I10A,f50Hz, 3,写出交流电流的瞬时值。

布置作业:

习题(《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主编)1.是非题(1)~(8)。3.填充题(1)~(3)。计算题4.(1)、(3)。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交流电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相位、初相、相位差的概念。3.最大值、有效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篇8: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1 高职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学生职业期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创意、创造、创业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 在教学中注重对高职学生“三创”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创意能力主要侧重于培养创意技巧和方法, 形成创意品格;创造能力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将创意成果化;创业能力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能力。

2“三创”教学环境的营造

在高职院校《实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 开展“三创”教育, 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 对教师能力、教学场所、教学资源等都有了全新的要求, 只有提供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心, 所以“三创”教学环境的营造是非常必要的。

3“三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能否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三创”能力的有用人才, 很重要的一点是确立新的教学理念,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因此, 在《实用电工技术》的实践教学中, 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1) 整合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实用电工技术》课程是工科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不仅要学生掌握实用电工技术中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我们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 坚持与企业合作开发《实用电工技术》课程的应用项目, 以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 以从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提炼出来的项目为学习载体, 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

(2) 拓宽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的教学模式, 视具体内容和任务实施灵活交替。课堂教学内容由过去的“理论+实验+实训”转变为“项目+情景”, 为避免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导致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体现主体地位,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套阶梯式课堂项目教学模式, 完成对学生“三创”能力的培养, 其中创意、创造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具体方案如下:

例如:三相电度表电路的组装项目中, 在基本训练阶段, 教师首先讲解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联接与分析计算的相关知识, 为学生自主完成该项目任务打好基础;在任务实施阶段, 鼓励引导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分组讨论设计电路, 然后正确选择及检测元器件和电路设备, 按装配图组装电路, 最后进行测试和评估, 此阶段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完成阶段, 是在实施完成各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对实际产品的制作, 此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小组分工, 进行协作及探究性学习, 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 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三创”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实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 本课程开展了以网络化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 以网络支持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在线学习和在线考核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课题组教师研制开发了与课程配套的网络教学平台, 该平台以搭建教师和学生间信息化互动沟通为手段, 以培养学生“三创”能力为目标, 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项目教学资料的下载及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报告单等作业材料的上传。

(4) 改革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价在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改革考核方式, 也应向着评价牢固知识和创意、创造、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转变, 学生“三创”能力将成为考核的主要指标。我们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核评价融合于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 综合评价成绩应覆盖各个方面, 具体标准为:理论知识占40% (闭卷考核) , 综合能力占20%, 学习过程占20%, 学习态度占10%, 平时作业占10%。

4 结语

通过在《实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 对学生“三创”能力的培养, 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三创”是创意、创造、创业的有机结合。为有效的保证学生“三创”能力的提升, 我们逐步形成了“三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使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转变, 教学效果也获得显著的提升。

摘要:“三创”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能力, 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是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实用电工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 应用“三创教育”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实践提升的措施和成效进行探索, 旨在有效培养合格的高职毕业生, 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关键词:“三创”能力,实用电工技术,高职,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贤元.浅析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创”教育, 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J].职业教育 (中旬刊) , 2014 (03) .

[2]张伟杰, 操阳.高职院校“三创”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 2014 (33) .

篇9: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关键词: 电工与电子技术 职业高中 实用能力 学生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正迎来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阶段,在人才市场上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较旺盛。但是很多地方企业都出现用工荒,用工荒的出现并不是针对所有的行业,更多的是专业技术类行业,为此,强化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职业高中作为职业教育上的重要一环,它与普通高中教育是不同的,培养的人才不是理论化强的人,而是拥有一技之长或者掌握大量的专业技术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具备的特质是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实用能力较强。目前职业高中的电工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来说,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给予重视,做到及时改正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职业高中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们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高中教育的地位较低,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职业高中的教育都存在一定的偏见,很多人认为只有学习非常糟糕的学生才会读职业高中,读职业高中就是混一个学历,所以教师教书不认真,学生学习更没有劲头,导致整体上的职业高中教育死寂沉沉。电工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这些问题:教学理论化严重,学生不感兴趣;传统的讲授式理论课堂较多,缺乏充足的实践时间;学校领导重视不足、教师教书态度不严谨,敷衍了事较严重;教学模式滞后,教学质量不容乐观等。众多的问题可以说明,职业高中的教育改革方向不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等都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对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找到电工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更多地呈现出“职业化”或者“专业化”教育,构建更多的实践和探究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职业高中教育的特性。

二、在职业高中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实用能力的方法

无论是基础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还是职业教育改革,都有一个思路和方向,那就是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给足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于职业高中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来说,更应该如此,无论是对于职业教育的创新还是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优化来说,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课程的主旋律。针对以上笔者剖析的问题,发现要提升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实用能力,必须革新教育教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观念等。

(一)革新教育教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以往的课程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地位较被动,师生之间很少交流,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要提升学生的实用能力,必须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想学什么或者如何学好和掌握相关的技能才可以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掌握的效果和程度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对下一步的授课调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首先在观念上就是让课堂实现回归,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和能力提升的主要阵地。

(二)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

对于电工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来说,不同于语文、英语等课程的教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不是说让学生记忆住学科的内容,死记硬背不是这门学科的目的,学习目标更多的是突出学生实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课堂导入、新授课、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到课后练习,都要转变以往的固定思维,更多地突出实用性和有效性。职业高中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程的优化要从教学目标开始,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突出三维目标中的能力培养,在教学模式上更多元化,尽量紧扣教材,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授课。比如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授课的地方不一定都是课堂,可以是实训基地,授课教师也可以邀请这方面的技术工人或者专业人才,实现有效的针对性教学,这样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观念。

要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可以这样理解。职业高中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是有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就目前的教育改革探究来说,更多的优质课堂教学倾向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的参考更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必须让学生也具备这样的思想,在他们面前不断的倡导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开展的自主研究和探究,教师要给予鼓励,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多动手,结合课程教学或者自我兴趣,针对电工和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和实践。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也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少一些枯燥的理论讲授和机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

职业高中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应该从思想上正确认知,在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实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符合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只要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实用能力的提升就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俊伟.论如何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J].神州,2014(11).

篇10: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习总结

实习学校:

实习时间:(2011-10-08——2011-11-14)

指导教师:赖永镇老师

实习生:

实习班级:10模具1班

实习内容: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短短的6周实习生活就要结束,在新会机电中专学校的日子里充实而又富有挑战,使我真正体验到作为一名教师的生活,教师的责任。

很有幸能分到赖老师这一组进行理论课程的实习,赖老师认真负责的指导,老师的殷殷教诲使我受益匪浅,相比我的讲课效果就太逊色了,我深感惭愧。吃一堑,长一智,需要我深刻反省。努力提高自己。

作为一名学习电子的师范生,对专业的学习态度一定是严谨的,绝不可以马虎了事的,首先,接到讲课任务之后。因为之前已经在实训课上讲过两节课,认为实训课与理论课程教学时一样的,而忽视了他们之间的差别,可能心态上有点放松,因为我讲的是电流,电压,电动势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解性较多,PPT课件做的过于简单,只是将理论照搬上去,而没有深入透彻的解释清楚,原本打算通过自己的理解,讲解清楚课程内容,而没有考虑上课时自己的状态。

一、听课总结:

刚来到新会机电中专的第一周,我们就开始了听课生涯,到各个班去听老师讲课,我也认真听取了赖老师的电工技术基础课,PLC,电子技术等,通过老师的讲授,熟悉了赖老师上课的流程,严谨,而又风趣的风格。听课不在于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而在于听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听老师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如何将课程内容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学习热情,(例如通过相关的视频,有趣的图片),如何能引善诱。注意课堂纪律的维持和管理,当很多人趴在桌子上时,要提醒,巡视等等,迟到,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要及时给予教育。职业学校,课堂管理有时占很大一部分,如何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来,并维持课堂活跃气氛。

二、实践阶段

(1)做课件的体会:

首先,要对讲课的内容要透彻的了解,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结构,重点,难点。才能做好PPT,而不是简单的将书本的定义,概念照搬上去。其次,要有足够的例题,及问题补充,使讲课内容充实,尤其是课本中错漏处的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引起学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你的联想能力,将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联系到课本中来,使原本生硬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只有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熟悉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不断的修改,不断的演练,不断的思考才能

(2)讲课前准备: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学生比较活跃,捣蛋,课堂纪律较难维持,老师必须要有威严,要有气场,要能镇住学生,所以学校比较重视组织教学,课前的纪律,上课的口令都是必须的。在授课之前,不要急着开展组织教学,先要组织纪律,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让学生意识到上课,坐好,保持安静,更重要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

(3)讲课的过程:

我的缺点就是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讲课,而没有意识到课堂纪律的维持,及控场能力,以及同学生的交流互动太少,沟通不够,没有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决定是否继续教学,只顾闷头讲课,速度过快,各个环节衔接太紧密,没有停顿。虽然上课前,已经预演过的流程,而真正上到讲台的时候,就乱了思绪,不够冷静。习题过少,电流大小,方向,密度的问题讲解的较清晰,而后面不足的就是,将课堂内容类比于生活中的例子时,要强调是“打比方”。但是电压,电位,电动势讲解太过笼统,自己都还没有透彻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尤其是电位的例子,说的很乱,电位是指某点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参考点一般选为地,即零电位),应该强调他们的相对性,而当零电位这个点变化的时候的理解。电动势的定义过于简单,讲解的时候模棱两可,态度不够坚决,因为教师代表着知识的权威,课程内容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否则就是教学事故,误人子弟。这充分暴露出课前准备不充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必须把事情做好,做细致来,要把握全局,而不可以大概,敷衍了事,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课堂不允许出错,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求知的学生,一旦教错,是没有回头的。

(4)课后总结:

经过第一,二节课的讲授,以及赖老师的细心指导和鼓励,我已经正视到自身的不足,过于自信,态度不够端正,讲课速度过快,只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而缺乏与学生沟通,课堂节奏时间控制,气场的把握,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因为机会只有一次,机会也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面对问题,虚心求教,我也深深感到做老师的责任,不仅要求个人掌握知识的能力,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做好充分准备。经历这两节课,赖老师详细点出了我很多的不足,我也深知自己的没有做好,需要我去重头再来,无论如何我都虚心接受,正视缺点,弱点,迎头赶上,这次教育实习后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是一次很好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事业的责任,需要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并要不断改进,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不辜负教师这一份神圣的工作。

篇11:电工技术基础课教学探析

电工技术基础课教学探析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 蒙继贤

【摘 要】从简化理论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三方面提出电工技术基础课堂教学的建议,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电工技术基础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03B-0122-01

电工技术基础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以培养适合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为目标,突出电工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锻炼,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一、简化理论教学内容

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培养的目标,适当删减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简化或删除一些在实际应用中极少用到、学生不易理解的理论知识,如适当删减“直流电路”这一章的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戴维宁定理、叠加原理等内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中职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20分钟,在课堂上不少学生看课外书、玩手机,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www.fwsir.Com)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用分组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组5――6个学生;其次把知识点融入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中,每个学生在组内分工明确,大家协同开展学习研究;最后,组内和各小组之间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方法。电工技术基础的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在课堂上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应化抽象为形象,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通过感性、形象而具体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抽象概念的难度。例如,在学习“楞次定律”时,学生对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就会感觉很抽象,但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学生迅速、了解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

(二)类比引入教学法。电工技术基础课的某些概念和原理表达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采用类比引入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区别它们之间的异同。如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在学习磁场的知识时,对比引入电场的概念,学生可以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并区分了磁场和电场的不同之处。

(三)贴切学生实际法。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中的事物为例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并让学生感到所学的东西就在身边。例如,学习变压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手机充电器入手,让学生知道手机充电器就是一个小型变压器,它把220V的电压变成几伏的电压就可供手机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列举生活实例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电工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工作流程包括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学生完成→效果评价阶段。例如在完成“导线的连接”这个任务中,学生围绕中心任务完成了“导线的剥削方法”、“导线连接的步骤和工艺要求”、“导线绝缘层的恢复”等小任务,其中融合了“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单股导线一字、T字形连接方法”、“电工胶布的使用”等知识点,教师明确任务,学生开展活动,引入竞争机制,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比赛,最后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作总结评价,评选出最佳作品。可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其成就感也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能使学生乐在其中,主动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上充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企业对一线操作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机电类毕业生的就业率,首先,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其次,把企业的要求与课堂进行对接,应在课堂上融入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最后,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把课堂放到企业当中,让学生经常接触到最新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理念,丰富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毕业生们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连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4)

上一篇:防治自查自检报告下一篇:戏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