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024-08-27

“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0篇)

篇1:“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跨越式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第一学期

成县支旗初中 台占青

我经过了两年多的跨越式教学,感慨颇深:一路艰辛,一路收获。回顾这两年我所走过的路程,让人感动和回味的事情太多。时值学期末,回顾过去,我对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信心,力求使 “跨越式”教学的模式常态化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就将暑假去长沙外出学习与名师交流过程中所得到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基本方法与“跨越式”教学理念紧密结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力求使跨越式教学模式常态化。可是理想总与现实相差甚远,所教学生成绩总不尽人意。尤其学生到了九年级毕业阶段,学生心浮气躁,知识的结构跨度增大,学生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我的跨越式教学进入了瓶颈期,我再度陷入了迷茫阶段。通过与课题组的专家交谈,参加培训,与实验教师交流,结合中考前学生的心理探究,最后克服了困难,教学模式再度步入正轨。

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在这近三年的课题研究试验中,有过探索的艰辛,有过拼搏的汗水,有过收获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懊丧。但最值得我骄傲和自豪的是在东北师大课题组专家和教授的指导下,我已初步掌握了跨越式课题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的教学设计单元包在“全国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第八届”年会上获得二等奖、论文获三等奖。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积极组织我们实验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改革和研讨的学习,尤其是跨越式教学理念的学习,尽快使我们转变观念,真正理解跨越式课题实验教学的内涵,学习跨越式教学的模式,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学生情况,在跨越式教学中再创新局面。

2、带动实验教师应用跨越式教学的硬件设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中,增强学习兴趣,增大学习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激活学生学习热情,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实验教师和实验学生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应用能力的培训,让实验教师和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使计算机切实为跨越式教学服务。

4、研读教材和课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的切合自己和学生实际的整合,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质量。用心、用情上好每一节课,力争让每一节课都成为跨越式教学的常态课,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内化知识,体现扎实的教学功底。

5、建议学校积极创造学校教研的氛围,加强学校教研的力度,积极倡导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使教师共同成长。

6、及时搜集、积累和整理有关资料,为每年我县跨越式教学成果展示作好准备。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我在单元教学设计时不能够很好地把握知识层次,思维有些混

乱。

2、在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课堂教学生成不够理想,课堂内容缺少层次性。

3、课堂教学时口语交际能力还有待提高,导致课堂上与学生配合不够黙切。

4、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授新知。努力学习,力争解决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忙碌中、困难中自己是进步的,站在今天的位置回首往昔,觉得是值得的,正可谓是一路艰辛一路收获。而且更有信心走好下面的的路。

2012年12月27日

篇2:“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李俊学区:仁存小学

一、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本课题指导思想:

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全面整合,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三)本课题基本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教育资源库,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各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在先进的教与学理论指导下,尤其是“双主”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资源,结合各学科自身特点,探索深层次整合的各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深化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协作意识与能力、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实现语文、英语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资源整合目标。

建立资源库管理系统,支持教师通过浏览器上浏览、下载资源;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库。

通过试验项目的实施,使参与试验的老师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力等均有显著的提高;通过他们,进一步带动学校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通过试验项目的实施,探索出与试验学科紧密结合的跨越式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在此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做出典型综合课例,积累一批有价值的教学资料与教学数据;

2、跨越式发展目标。

对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探索和研究实现跨越发展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如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语文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等。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小学1-2年级累积认识常用汉字1600到1800个,3—4年级累积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5-6年级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本研究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探索,预期使小学起始年级学生通过三到四个学期的学习,能累积认识2500——2800个汉字(多数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结束时,少数学生在二年级结束时达到目标),达到小学四年级结束时的识字量,突破识字关,能够写出通顺流畅的作文,做到提前阅读、写作,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到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定级,下同)基本要求。学校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预期通过三年的小学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研究,从一年级开始参加试验的学生,在三年级结束时,听说能力及词汇量达到新课程标准的三级水平(相当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认知能力及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兴趣相对于对照班有较大的提高。

二、课题实施的关键问题、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内容及方法。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一年级语文、英语课程实施跨越式的实验,推进全校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1、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为了实现“整合”,首先要进行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学习,以便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并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模式;其次要学习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方法,以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为此课题指导小组将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全员教育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希望达到如下目标:

思想观念:培养教师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并逐步加强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识。

基本知识:了解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并了解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的变革和促进作用。了解国内外典型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研究的宗旨、目标和实施。

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利用教学设计原理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设计方法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并具有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的能力。

综合运用:培养教师依据先进的教学理论、运用信息技术,在进行学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小学语文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阅读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对于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它学科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部颁布的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中特别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新的课程标准也再次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过多次改革,但基本上是将识字、阅读、作文教学分离为几个阶段,即小学低年级重点解决识字,中、高年级逐步解决阅读和写作。这种方法固然出于学习汉字的无奈,但是它造成的识字、阅读、作文的不同步,使识字难以联系语言实际,反过来又增加了汉字识记的难度,使识字的效果受到影响。而通过灌输式的集中识字教学,必然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此外,儿童单纯识字,忽视阅读,无法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也难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研究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活儿童的认知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语文学科教学中,在小学低年级将识字、阅读、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阅读、识字、写作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吸取传统识字教学法的优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健康的阅读材料,如寓言、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古诗词等,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与其他学伴共同学习,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后进行扩展写作练习,使识字、阅读、写作能力整体提高,为后继学习和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小学英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探索。

我国英语教学多年来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学生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学习,识记了上万个单词,但仍然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进行交流,造成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既有重视语法、词汇教学,忽视听说训练的偏差,也有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单一,脱离语言运用环境,不注重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等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分析为中心,违背语言学习规律,而且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难以实现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如英语教学中的问答教学一直是一种主要的口语教学方法,其形式是教师问,学生答。久而久之,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提问,不仅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没有提问的习惯,也不会提问。虽然对话教学由于主题突出,连贯性强,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学生能够和教师对话的时间很短,学生练习的机会非常有限,因而听说能力难有大的提高。

本研究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强调以语言应用为中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情境创设、资源提供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既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有助于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和任务的引导下,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体验、参与实现任务目标,在活动中与学伴充分对话、交流,活跃思维、拓展视野,展现个性,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关键问题:

1、师资的培训及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

2、科学合理的资源库及管理应用平台建设。

(三)、本课题的实施。A: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郑岩峰 副组长:王军

成员:张新荣 王瑞娟 董文铮 荀怡君 B:重点研究子课题及相关负责教师。

(1)语文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郑岩峰 张新荣

(2)小学英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探索:王瑞娟(4)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王小虎 朱玉琴 C:本课题实验的困难分析及有利条件。困难分析:

1、信息课教师工作负荷问题。

2、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利条件:

1、学校领导重视并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

2、有高水平的专家组指导。

3、教师结构年轻化,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

4、各学科都有一至三名教师已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D:课题实施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重点子课题负责人。(9月10日前)

2、制定教师培训计划(9月13日~17日)

3、密切配合专题组,积极组织师资培训(9月初开始)。

4、做好学科资源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10月份)

5、完成资源库规划方案。以学科为单位,成立学校学科资源库建设工作小组,有序进行教学素材收集和整合。

语文:董文铮 王小虎 郑岩峰 英语:王瑞娟

E:课题实施初步安排。第一阶段(第一年):

1、初步完成校内资源库的构建。

2、一年级2个班级展开“小学语文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3、英语学科做好学科资源的前期准备工作(信息技能的学习、素材的积累)。

4、信息技术教师为全校教师进行实际应用培训(学习重点:(1)因特网环境下资源的搜索;(2)常用素材整理工具(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的使用。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相关的使用手册或校本培训课程。

第二节段(第二年):

1、学校资源库进一步完善,撰写相关论文。

2、原试验班中期小节,完成阶段试验报告。

3、一年级2个班级、二年级2个班级继续展开“小学语文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完成1~2教学课例,并做好拍摄。

4、组织教师构建学科特色,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深化研究性学习探索。第三阶段(第三年):

1、按实施要求完成学科资源库建设,完成试验总结论文。

2、语文、英语学科进一步进行教育整合探索,做好课例拍摄,课改方案的撰写,完成总结论文。

3、三年级做出示范课例。

4、切实做好试验的评估、总结工作,完成总结性报告,为学校日常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提供理论、技术及物质依据,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四、本课题预期成果。

参加试验的学生在语文学科识字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相对于非试验班有极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达到试验的预期目标。

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大的提高,尤其是听说能力。

实验班学生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和成果;

实验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参加试验的各学科都能做出体现跨越式发展思想的若干优秀综合课例、教改方案。研究力量较强的学科及教师除了达到上述目标外,能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反映试验成果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量化考核成果有:(1)设计出不少于3个具有典型意义和创新价值的示范课,并进行拍摄与录制;每学期不少于两次教学交流(其中必须有一次是校外区内交流);(2)做出10个以上的优秀课件。(4)收集整理出一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作品,包括小论文、小课件、报告的PPT文件、创作的其它作品等;(5)完成一份完整的、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项目实施的总结报告。

篇3:“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是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跨越,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推进教师课堂教学和教科研能力提升,2010年,我校引进这一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通过5年的试验,成果丰硕,不但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还培养出全国跨越式试验教学名师。跨越式试验班从5年前的积极宣传, 不断动员,勉强凑成,到现在的新生家长积极给孩子报名,争取名额,可见效果之佳,社会反响之大。

一、试验的开展在于重视与践行

领导重视是这一试验得以开展的前提。 我们发现,和我校同一时期开展跨越式试验的学校不少,但经过努力,我校试验已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引领性,这充分证明, 再好的试验只有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真正彰显实践价值。2010年,我校引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由校长亲自抓,带领大家不断前行。经费投入是试验得以开展的保障。对教师培训、教研、课堂探究、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等,我校每年会做好充足预算,以保障试验的顺利开展。 通过试验班活动的推动,学校信息化水平、 智慧校园的打造,无形中会提升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在深圳市的办学效益水平评估中,经专家组调查, 99% 的学生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感到幸福,实现南山教育的理想。

二、善于总结与提升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实现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

以我校为例,低年级语文学科通过两年时间,达到中高年级水平,学生能顺利阅读通俗读物。对英语学科来说,小学毕业的时候,学生的词汇量和听说能力达到高中毕业的八级英语水平。可见,本试验会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传统教学在同一时间能达到的目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在何克抗教授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与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和试验教师的探讨与交流,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研工作得到很大提高。其中,《开启智慧教育,创新智慧校园》一文、综合课例“自然之道+ 打扫森林”等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聚焦专注力,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一文等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三、建设别具一格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为了彰显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班级特色,我校为每个试验班专门拨付一定数量的班级文化建设经费, 让每个班可以自主地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

篇4:“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虽然时间很短,但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广东省各级妇联先进新颖的工作理念、创新务实的工作方式、敢为人先的工作举措,让我感触深刻。在亲身体验当地妇联工作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亲身体验当地妇联干部激情四射的工作热情,亲身体验当地妇女组织源源不断的创造活力的同时,也让我倍受启发,从中认识到项目化管理是新时期推动妇女工作发展最有力的手段,是新形势下服务妇女儿童最有效的措施。我把自己几天学习所得归纳总结,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借鉴广东省妇联的成功经验:

一、推动项目社会化,进一步扩大妇联工作覆盖,实现妇联工作转型创新

在广东省大力推动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省各级妇联发挥枢纽作用,主动参与,积极承接政府委托,推动妇女儿童类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笼子,使政府资源向妇女儿童倾斜。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孵化妇女儿童类社会组织,从项目设计、性别视角、财务制度、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集思公益”项目帮助社会组织提档升级。在帮助社会组织承接项目能力提升的同时,各级妇联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社会组织合作,通过项目链接使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公共社会服务。

从广东省各级妇联的做法可以看到,由社会组织承接项目,有利于撬动社会资源,放大项目效应,推动服务妇女儿童工作的社会化进程。这是因为妇女儿童类工作项目以公开招标、自主申报、集中评审、竞争择优的方式让社会组织承接,在得到妇联方面资源的同时,还获得了街道、学校、企业、社区、机关、慈善机构等的支持,带动了社会人才、技术、阵地、资金等各类资源向妇女儿童类项目流动,推动了妇女工作的服务对象、服务队伍、服务阵地、服务组织、服务领域、服务内容全部实现社会化。妇女工作触角遍布社会不同层面,妇女工作手臂延伸不同领域,妇女工作拓展覆盖不同群体,妇联的角色从直接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间接服务的推动者和项目实施的顶层设计者,实现了从工作理念、模式、载体等方面的转型创新。

二、推动服务专业化,进一步形成妇联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妇女三最问题

从广东省各级妇联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具体实践中还可以看到,在提供公共社会服务时,社会组织在目标策略制定、资源获取方式、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执行管理评估等方面都具有妇联组织无法比拟的专业优势。因此,由社会组织来承接工作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服务妇女儿童工作的专业化进程。

社会组织提供的各项服务,从服务内容上看,涵盖了妇女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公益等类别,涉及权益维护、家庭服务、关爱特殊妇女群体、儿童成长防护等内容,融合了妇女发展、就业、价值认同、贴息贷款、环境保护等新型社会需求。关注重点从一般的援助关爱拓展到“助人自助”以及女性自身发展,更多地注重社区融合、深层需求、多元参与,更好地聚焦和满足妇女儿童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特殊化。从团队建设上看,不少项目建立了妇干+社工+义工联动的工作团队,甚至还联结了律师、老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等专家群,有效解决了妇联工作专职人员少的关键问题,带动了社会专业力量共同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形成了妇联工作合力。从运作模式上看,社会组织采取小组、个案、讲座、调查、陪伴分享、热线、工作坊、外展等社区专业方式,能够策划更多新颖有趣的活动主题,组织更多灵活多变的实施方式,丰富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内容,从而使得各项服务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更能直接地关注妇女的“三最”问题,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解决服务妇女儿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更多的妇女儿童在家门口受惠。

三、推动手段多样化,进一步增强妇联工作活力,有力提高妇联工作实效

广东省妇联工作不拘一格,不固定模式,而是示范带动先行,任务分类指导,鼓励试点创新,对待珠三角地区的妇联组织采取鼓励支持的措施,重在指导这些地区勇于创新,探索经验;对待省内欠发达的地区采取倾斜扶持的举措,重在安排人力资金帮助他们完成任务,使得各地(市)妇联工作形式多样,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模式等方面探索出符合各地实际、各具特点、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在组织建设方面,佛山市妇联率先试行将村(社区)妇代会改为妇联,使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妇干队伍更加完善,提高了妇女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更好地促进了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在队伍建设方面,顺德区妇联大力发展义工队伍,通过“助人自助”吸收了更多力量充实妇联队伍,增强了妇联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阵地建设方面,中山市将镇(区)一级妇女之家“嵌入”由政府建设的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利用中心的场地形成工作枢纽,将村居、企业、楼宇、工业园区的妇女之家联成网络,在扩大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的同时,也解决了镇(区)妇女之家阵地和持续发展的困境。在工作模式方面,顺德区妇联创新性地将妇女之家注册成为社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这一平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调动了妇女之家的积极性,使村(社区)妇女之家空前活跃,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妇女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这些多样化的工作模式,使困扰和制约妇联工作发展的组织、队伍、阵地建设等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推动了妇联工作更加务实,提高了全社会对妇女发展的关注度和妇联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同时,通过“公益创投”、“网络众筹”这些最新式的、最具时代感的工作手段,不仅扩大了妇女儿童事业的资金来源,培养、锻炼、聚集了一大批懂得经济和市场运作的妇女工作者,使妇联工作队伍更强,工作阵地更牢,工作网络更广,妇联工作充满了无穷的生机、活力与创造力,实现了可持续地创新发展。

学习了广东省妇联的经验,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对下一步推动项目化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一是要抓机遇。抓住当前政府正在试行财政资金购买社会服务的有利契机,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财政资金向妇女儿童事业倾斜;同时,要大力向一些企业家、爱心人士、基金会、慈善组织宣传“公益创投”等新的投资方式,引导他们把以往的爱心捐赠转化为用于公益事业的创业投资,为妇女儿童类项目开辟更多的资金来源。

二是要抓基础。学习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把当前妇联工作中开展较成熟、社会影响力较大、能够常态化进行的一些工作按项目的要求来设计,建立妇女儿童服务类项目库,做好申请政府购买的基础准备。

三是要抓关键。推动项目化的关键还必须要有熟悉妇女儿童服务工作经验、有承接项目能力的社会组织。因此,要积极与民政等部门沟通联系,了解当地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培育一些与妇女儿童事务相关的团体能够注册成为社会组织,并引导他们主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

四是要抓根本。能否推动项目化运作的根本还在于有一支懂得项目化运作的队伍。因此,要开展培训工作,把体制外的社会组织和体制内的妇联干部作为培训的主体,帮助他们树立参与项目化运作和社会服务的理念,拓宽他们参与社会工作的视野,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篇5:“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高负担、低效益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教学投入与产出的最大效益,我校从本学期起,有幸参加了国家级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基础教育非网络环境下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及其指导团队的指导下,我们决定从一年级语文七个班,三年级英语六个班开展实验,按照拟定的试验计划,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课题理论认知水平

要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就必须尽快地掌握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操作方法,课堂教学模式等。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思想上的认识,只有理念上的跨越,才会有行动上的跨越,只有让跨越式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使实验得以顺利开展。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培训,通过对语文教育跨越式创新实验理论基础---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英语教育跨越式创新实验理论基础---语觉论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双主教学的理念,领悟语文教学一定要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英语教学一定要 “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内涵,消除了顾虑,解开了疑惑,对开展课题实验充满了信心。经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课题组领导和课题实验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大胆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跨越

任何一项实验,要想取得成绩,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回顾我们一学期的试验历程,我们经历了迷茫期的被动与无所适从,体验了困惑期的模仿与盲从,感受了觉醒期的主动与创新。

在实践中,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充分发挥课题组的团队优势,密切配合,加强研讨,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我们坚持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或观看光盘课例;或集中学习网络课程;或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或进行课堂教学反馈与交流);坚持开展课前集体备课研课活动,发挥团队优势,集思广益,精心做好课前预设;坚持进行课后教学反思,依据跨越式理念及课堂教学模式,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提高;坚持参加每月专家组讲座和听评课活动,做到活动前有准备,活动后有总结。每次活动,都认真听取指导团队老师的意见,分析自己的不足,对不懂得的问题及时向专家请教,及时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类教学实验交流活动,实验教师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教师们感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对课题的理解一次比一次清晰,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运用更得心应手了,每次活动都有收获与提升。

三、初见成效,不断探索,努力推进

语文科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把握好“一个中心——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二个基本点——优质的资源和创新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支持;五个环节——扩、写、说、篇、思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鲜艳生动的图像、动

静结合的画面、可选择性的富有情趣的拓展阅读材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的资源成为引领孩子们遨游知识宫的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爱学、乐学、善学。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儿歌、诗歌、童话、寓言故事等健康的拓展阅读材料,进行自主性的个性化学习,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实践中,不时擦出闪光的智慧,创新思维的火花。同学们大胆地创作识字儿歌、编顺口溜、编字谜、写话等。

英语科紧扣“以言语交际”这个中心,充分利用图文并茂、声形毕现、鲜活生动的动画课件,让学生在“听、说、背、唱、演”等教学环节中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说的能力。通过强化“三说两听”、“两两对话”的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养成开口说英语,敢于用英语对话的习惯。同时,发挥能力强的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拓展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知识面。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能力,培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英语能力的增强,交际能力的提高,为下阶段英语跨越式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课改实验是在不增加课时量,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以完成新课标的任务为底线来进行跨越的。通过实验促进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专业知识和驾驽课堂的能力,特别在探究常规教学模式与跨越式教学模式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优质教学资源的搜集与利用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总之,教师们在实验研究中,更进一步确立了科研兴

师、科研兴校、科研立校的教育思想,科研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

篇6:“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摘要:以“双主”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环境新型学习过程的模式,探索小学英语跨越式发展教学。

关键词:网络资源、英语跨越式发展教学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英语跨越式教学的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主持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英语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是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以及“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和运用英语的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提前全面达到《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大方面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实现小学英语的跨越式发展。何克抗教授在跨越式发展教改试验研究指导工作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学习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反思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听、说、读、写”并重

在培养目标上,忽视语觉生长发育存在关键期,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并列地提出“听、说、读、写”的要求。无论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评价要求上往往都强调“听、说、读、写”并重,而没有在小学阶段即在语觉的生长发育关键期内(尤其是在关键期的最佳年龄段内即在10岁以前)重点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如果学校的测验以单词识别、词语解析及句子理解为主,这类效果实际上是强调“读、写”而不重视“听、说”,这就使上述错误观点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2、在教学方式上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方式上,以教材为纲,围着教材转,课堂上的基本教学模式一般遵循以下程式: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反复操练巩固(有些可能还有拓展)。这种做法通常被称为“完成课标内容”,而实质上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要求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学到的是教材上规定的语言知识,而不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以语言知识的教学为中心:教师按照教材的线性顺序,将每一个知识点安排到每一天的教学中;所谓的“体验”就是用各种形式的游戏对知识点(单词、句型等)进行同一水平的反复操练;一课时教单词、一课时 2 教句型或对话、一课时教歌曲/故事、一课时复习巩固是课堂教学中的典型做法。当前这种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虽然已不再强调语法分析,但仍然是只重语言知识,而忽视言语交际,稍有不同的不过是这些“知识”和原先比起来多了一些情境性。

3、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过份强调“以活动为中心”,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帮助不大。过份强调“以活动为中心”,认为活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通常以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本意是好的,但是若把“活动”当成教学的目的,盲目地搞各种活动,则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严重干扰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强调“以活动为中心”主要表现在:(1)缺乏交际性。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只是停留在同一能力水平上(即对单词意思的理解和记忆),缺乏没有言语交际和听说能力的训练。

(2)参与度低。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是教师念、学生集体跟,老师与个别学生间的对话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就算有俩俩交际、小组交际,也往往只是一种点缀,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掩盖了大多数学生并未能参与教学过程的真实现象。

(3)重形式轻内容。当前不少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会利用各种游戏和奖罚手段让学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远远不及对活动形式的热情。

4、媒体资源运用不恰当。

有的课堂教学活动总是围着计算机、资源转,甚至人机交互比例远超过人际交互比例,有的则纯粹把计算机当作创设情境的手段,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三、从反思中定位,找到下一步试验突破口

1、运用语觉论建构“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语觉论是何教授在继承、发展乔姆斯基等人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人类除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躯体觉五种感知觉外,还有一种“语觉”(语义知觉)。他引用了大量的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和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案例,全面、科学地论证了“语觉”既有先天遗传特性,又存在一个“生长发育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觉论——基于语觉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是对以往儿童语言发展理论或儿童语言获得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这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抓住语觉关键期,小学阶段应优先培养听、说能力

儿童的语觉生长发育关键期是0~12岁左右(初中一、二年级以前),而其最佳年龄段则是0~9岁,也就是说,英语教学必须紧紧抓住小学阶段这一关键期(尤其是1~4年级为最佳年龄段)。而在“听、说、读、写”四种言语能力中,按语觉论观点“听、说”能力 4 主要是先天遗传的,“读、写”能力则主要靠后天习得,因此在语觉关键期内(尤其是最佳年龄段内)要特别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不应当并列地提出“听、说、读、写”的要求,“读、写”能力因主要靠后天习得,基本上不受语觉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限制,所以可推迟到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再来强调读写能力的训练也不为晚。

2)在语觉关键期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为了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外语听说能力,在强调语觉的生长发育关键期(尤其是关键期的最佳年龄段)的同时,还要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环境正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之所以特别困难的根本原因),而且这种语言环境应当能同时支持“听力”和“说话”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听力”训练的环境除了靠师生、生生间的人际互动外,还可通过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因特网上丰富的听力资源引入课堂来解决;训练外语“说话”能力的环境则要靠英语老师运用“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来构建,这就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技能培训,否则难以奏效。

四、在语觉论指导下重构小学英语课堂

运用语言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即言语交际)既是学习语言的目的,也是学习语言的途径。正如语觉论中所指出的:“以言语交际为中心”是儿童快速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儿童是在与人交际的 5 过程中,即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学习语言,学习为了运用,学了就要立即用,而且力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运用。英语教学中要想真正贯彻“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必须认真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1、以言语交际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为了在课堂上贯彻、落实“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思想,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地设计教师的提问(即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邻座学生的俩俩对话、小组对话和学生自主说等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是当前所要学习语言的熟练掌握者,教师的提问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言语示范,对于落实“实时双向言语互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为听说能力训练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的创设可以使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言语交际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不仅是个体学习的辅导者,更是群体(小组的或协作的)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学习者的交际对象。在课堂上支持学生听、说能力训练的最佳语言环境无疑是和真实的交际者进行会话与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地“沉浸”其中——在交际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习得了语言知识、提高了言语能力。因此,设计真实或模拟的语言交际环境便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看图对话、情景对话和自编故事等活动。在看图对话中,教师是 6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示范者,为了弥补听力训练环境的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提供故事性强的多媒体听读材料供学生进行听和读。这些图、文、音并茂的故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自己的听力。实验老师要利用非言语方式(如语音、手势、体态、动作,教具等)所隐含的语境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听的英语。此外,还可以通过全英语教学、教室情景布置、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等方法有效地拓宽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语言的渠道。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引下,我们融入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洪潮中,加入跨越式实验研究课题项目,走上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课程整合之路,面对辽阔的前景,只要全力以赴,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定会基于网络环境、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年7月颁);

篇7:“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为积极响应教研室课改要求,紧跟全县课改步伐,深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2012年9月份,按照总校安排我校一二年级语文和三年级英语加入了跨越式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实验,以校点一二年级为对比年级开展各项实验活动。(本学期语文已延伸到三年级、英语已延伸到五年级。)两年多来我们积极参加教研室举行的各种培训、研讨活动,积极向兄弟学校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以课题为引领、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认真谋划我校实验思路,常态化落实实验工作,在细化“211”、“111”模式的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具体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教师成长:2013年度我校李双云老师被选为全县英语学科代言人,曾两次作县级公开课并获优质课奖;马飞老师在2013年度河北省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并被评为2013年度县级课改先进个人;2014年9月份王小平老师以学区第一名的身份参加了县级跨越式优质课评选,并在13-14-2学期末教研室业务检查中得到局领导的好评。

2、学生成长:一是识字率明显提升。在上学期期末学生识字率测验中一年级平均比实验班多识112字,二年级平均比实验班多识354字,几本实现了预期实验目标。二是学生写话、作文水平明显提高。我们要求每位学生准备预习本和写话本。预习本用来学生课前预习新知识,不理解的知识提前预知,有利于在课堂上节省教学时间,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写话本依托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拓展材料,结合学校、班级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每节课利用10分钟左右进行写话训练。这样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三是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英语成绩逐步提升。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实验一始我校即成立了官场兴龙小学跨越式实验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和相关人员具体职责: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教师理论培训和过程性督导工作;教学主任任副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记录、归档等工作;董学敏、王小平、马飞老师为组员,作为实验教师具体实施实

验。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出台《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实施方案》、《跨越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明确课题实施的原则、目标和步骤。

2、转变老师观念,强化理论学习

培训采取集体培训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秦皇岛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官场兴龙小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深入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再次学习跨越式实验教学相关材料,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改革本质内涵。做好各学科新教材培训,领悟教材编写的内涵。

3、加强过程管理

继续施行领导承包责任制,各主任承包学科和相应年级,谢学平校长承包数学、科学学科,王余校长承包品社学科,李双云主任承包英语学科,冷爽主任承包语文学科,推行每月有总结、分析和评价。

学校教学处时刻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情况,包学科主任深入课堂。校长、教学主任采取预约课和推门听课的方式,及时了解教学实验的进程。督促教师把学校确定的教学模式或方法,落实到日常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坚持不懈,使教师自觉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形成常态课。

围绕跨越式实验教学特点,采取“听课—指导—再听课”的方法,逐人落实,通过真心交流、研究实践帮助教师成长。要求每位教师结合不同课型出精品课,学校将评选出优秀典型在全校范围内观摩展示,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4、抓实课堂教学

以教育局教研室“课堂教学达标”为契机,切实把 “跨越式实验教学模

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使之形成常态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要求教师围绕课堂对跨越式中高年级语文“精加略与135模式结合”开展探索研究;力争以“三题”教研为依托,即:每个学期每个教研组有一个校本课题;每次教研活动围绕一个主题;每位教师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围绕一个话题。按照“问题聚焦—主题确定—专题学习—集体备课—课例研讨—反思交流—经验总结”的活动流程,扎实开展研究,促进“跨越式”课堂改革常态化实施。

5、注重课题引领

根据教育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求,本轮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以课题研究形式开展,深入总结、推广已结题的县十二五课题中关于“跨越式”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省市县级课题,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学校及教研组定期开展课题开题论证会、课题研究培训、经验交流、课题研究达标课评选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6、以教研组为阵地开展“跨越式”的交流与研究

充分发挥实验教师作用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所有实验教师及非实验教师都能够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能够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凝聚大家的经验与智慧,在经常性的听课评活动中,实验教师已经能够掌握教学模式并有所灵活的运用。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设想

1、加强指导,克服困难解决一年级开展不深入的问题。本学期由于一年级的刚刚入校,学生基础较差,写话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学校未做深入要求,违背了实验的初衷。下一步我们马上要加以改正,加强对拓展部分的教学和

写话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好拓展材料,落实“211”模式。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探讨后10分钟拓展内容的安排问题。英语老师在上课时还存在不放心放手让学生去读、认为拓展材料太难超出学生能力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通过多听课、研讨的形式加以改正,让老师真正把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进行自由阅读。

3.下力度解决档案材料不健全、不系统、不美观的问题,力争做到让档案材料能够真实地反应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学生通过本实验达成的效果。

篇8:“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语觉论,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

基于语觉论的英语教育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英语教育方法, 跟传统的英语教学完全不同, 也取得了比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所谓“语觉论”是指科学家研究出的语言发展理论, 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教育, 促进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和兴趣, 并提高英语成绩。

语觉论的英语教育背景和目标

1.背景。

英语逐渐变成了一门世界性的语言, 在中国不断和世界接轨的道路中, 英语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在我国教育中的位置也更加明显。学生初中及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 往往强调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而忽略了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所以高职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 还无法与外国人进行基本的语言沟通与交流, 形成了“哑巴英语”。在这种环境背景下, 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变成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在社会信息和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 英语教学应当使用更多的教学道具或者全新的教学理念, 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2.目标。

当前, 大多数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那么英语教育也要运用这一优势;基于语言论的英语课堂教学, 可采取网络联机或者网络视频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期, 对他们进行听力、阅读、理解和交际等的强化教育。

基于语觉论的英语教育的具体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可以随时上网的终端机器, 利用这个终端机器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并且在强大的网络共享平台上分享各种各样的网络英语教学资源, 用丰富的多媒体将这些资源串接起来, 综合训练学生“说英语”“用英语”以及“听英语”的能力。这样的新型课堂会减少学生原本上课的压力, 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通过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让学生由强迫性学习变成自主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并且记得更加牢固、灵活。

基于语觉论的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成果分析

1.必须坚持的理论:语言发展理论

语言发展理论是跨越式英语教学的主要支持理论, 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可以获得完美的成果。

关于语言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 先天决定论、后天环境论以及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论。其中,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占据了主要地位, 也具有更高的影响力。跨越式英语教学就是基于这种科学的理论来进行实验的。

2.必须坚持的方法: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

交际性英语教育模式是英语教学研究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的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 突破了教师和学生传统中教与学的关系, 变成了一种相互交流的关系, 有助于减少课堂压力。一般来说, 交际式英语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由教师引导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学习新单词和语法时都应当使用这种模式, 作为引导的教师具有专业的英语知识, 可以在交流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这个过程既可以是一对一的过程, 也可以是多对一的过程, 教师的作用被凸显,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原本生涩的新知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由学生主导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除了需要重视教师引导之外, 还应当重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参与性, 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 但是,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初学者, 往往无法准确看出对方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动态, 并将这一过程和师生对话结合起来。

(3) 结合课堂内容适当地进行角色扮演

如果一味地学习枯燥的书本知识, 会慢慢磨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课堂内容, 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扮演, 把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立体化, 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有更多的学习体验。

(4) 让学生进行口头英语表达练习

口头上的英语表达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与此同时, 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这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多种方式, 比如说唱英文歌、朗诵英文段落或者电影台词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可以给学生极大的收获, 也能在短时间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课堂效率。

(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 增加课外学习时间

虽然是增强课外的学习时间, 但是并不是要求教师额外地增加课程或是课后作业, 而是通过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 如放电影动画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兴趣, 让他们能够在课后自主地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英文材料进行阅读或者观看, 对他们听力和理解力的帮助非常大, 这是学习的最有效方式。

3.必须坚持使用设备:多媒体课件

英语的学习更多的是要注重实际运用,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并可以添加音频等多种优点, 不但可以将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 更是可以从视觉听觉上来强化语言的学习, 不仅可以在教学中添加适当的小视频和音频, 还给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但是, 使用多媒体应当适当, 不能过于追求外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忽略了强化教学内容, 这样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是极不可取的。

结束语

由上可见, 基于语觉论的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研究是一项科学的研究, 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并且能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让学生彻底告别“哑巴英语”, 提高高职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中, 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林君芬:《基于语觉论的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12期。

篇9:以教育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省教育要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取决于教育创新。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出现了许多创新,才使得我省教育飞速发展,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定2009年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着力提高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要按照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特色发展道路,实现发展目标。要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建设一流的学科、一流的队伍。要贯彻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重点突破和整体协调发展的关系,统筹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通过“创新发展年”活动,在全省教育系统努力营造“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一种“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提炼一套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发展思路,取得一批创新发展的优秀成果,推出一批“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典型;努力把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打造成创新型团队,把各级各类学校打造成创新型学校,把教师打造成创新型教师,把学生培育成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门和学校推进教育创新首先要思考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思考如何建设这样的学校。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把学校的发展变成全体师生员工的统一意志。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有惜才如命的精神,采取超常规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发展年”以“双十创新”作为主要内容,即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在十个方面进行创新,各有侧重。重在引领思想,启发思维,走出切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观念、发展思路、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教育体系、培养模式、评价制度、招考就业、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学校制度、育人模式、教学内容、技术手段、评价方式、管理方法、教师自身、学生工作各十个方面进行创新。深入思考“什么是人民满意教育、怎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思考“什么是教育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深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还应对面临的诸多具体问题进行思考,找准症结,提出对策。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边学习、边研讨、边思考、边解决问题的同时。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加强政策研究。完善制度建设,将“双十创新”的成果制度化。对查找出来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要下决心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既要有长远打算,又要有近期安排。让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亲身感受到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新气象。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上下功夫。没有领先的思想就没有领先的发展,没有观念的跨越就没有思想的跨越。在“创新发展年”活动中,我们要努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扬弃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让新理念把我们引领到新的发展天地。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确立新的发展追求上下功夫。我们要把提高质量、增强活力作为新的发展追求,把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增强活力上来。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构建新的发展优势上下功夫。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的过程,就是进行新探索、形成新经验、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的过程。

篇10:“基础教育创新试验跨越式发展”项目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推荐材料

安康市民政局

安康市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自然条件差,贫困面大,民政部门承担社会救助和管理工作面大量广,任务繁重。近年来,市民政局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和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民政为民、为民服务”,找准切入点,创新思路,实施项目带动,突破发展,着力打造项目民政、品牌民政、创新民政、和谐民政,实现了由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格局的转变。

思路:引领民政创新

思路决定发展出路。市民政局党组正确分析民政工作现状,有效针对贫困山区实际,审时度势,探索创新,突破发展。从2005年提出的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主线,到2006年的实施项目带动、实现三项重点工作突破(五保集中供养、扶优工程、民间组织培育发展),2007年的完善体系、打造平台、推进突破、办好十件实事,2008年的推进“八大体系建设”、实施“十大工程”,建立健全体系完整、科学有序的民政救助、保障和管理体系,再到2009年的完善九大体系建设、实施十项重点工作,推进民政工作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项目化,使项目带动民政工作成效彰显,重点工作

突破发展,难点工作创新发展,常规工作整体发展,大民政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步入全省民政工作前列。2010年市民政局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委省府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05年以来全市行风政风群众满意度测评民政系统连续六年蝉联第一,被评为优秀单位,07、08、09、10年连续四年精神文明“创佳评差”竞赛活动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最佳处局; 08、09、10连续三年市政府目标责任综合考核获一等奖;07、09和10年年省民政厅综合考核获先进单位,2008年获社会事务管理、社会福利工作先进单位。五保集中供养、农民安居工程、农村社区建设、灾害救助、扶优工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双拥等重点工作创出了特色,在全省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赢得了全省山地自然灾害演练现场会、全省减灾救灾工作暨灾后民房重建现场会、全省福利彩票工作会、五保集中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现场会、双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扶优工程作为优抚工作的创新之举在全省推广,基层民主管理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作为全省、全国的先进典型推广,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典型经验,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在全国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会上交流,引起了民政部领导的高度关注。

数字:凸显跨越发展

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抓突破,集中精力,推动重点民政工作突破发展,整体民政工作和谐、健康发展,有力地促

进了社会和谐。

(一)城乡社会救助卓有成效。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保障困难群众40余万人,建立了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近五年全市发放城乡低保救助资金10亿余元,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低保金的社会化发放,城市低保2009年底保障对象24252户、49224人,月人均补差从2005年的55元提高到2009年的163元,提高了196%;农村保障对象由2005年的2.4万人、月人均补差25元,提高到2009年的26.8万人、月人均补差70元,分别提高了10倍和1.8倍;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普遍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人年360元提高到3200元,提高了7.9倍;五保集中供养率由1.5%提高到67%,提高了44倍;教育救助不断深入,圆梦工程大学生救助4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累计救助1600人;救助站实现全国联网微机管理,管理服务不断加强,全市救助量由2005年的1000余人次增加到去年的5000人次。

(二)灾害救助创出山区特色。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立“三预防、三应急、三规范”三位一体的灾害救助工作体系,“乡自为战,预警到户,责任到人”的山地灾害应急救助经验在巩固中发展。累计拨付救灾资金13亿元,夺取了“7.18”特大灾害及多次暴雨洪涝泥石流灾害和汶川地震等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2008年“5.12”抗震救灾受到民政部嘉奖表彰,7.18”救灾工作分别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表彰。减灾宣传教育不断强化,防灾预警更加具体,全面完成市、县区、200个乡镇(办)和重点村的防灾预案,初步建立了四级防灾预警体系;减灾安居工程卓有成效;防灾减灾深入推进,副县级规格的市减灾机构在全省率先成立。

(三)基层组织建设突破发展。城乡社区建设突破推进。近三年全市共争取省上补助资金4562万元,建成5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94个城市社区服务站,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83个,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卫生、科技、文化等服务进社区,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有了新提高。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工作深入推进,“一会两组”、“一事一议”等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村务公开面进一步扩大,公开内容全面,形式灵活,效果良好。第六、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全面完成,99%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新任村干部培训形式多样,村民自治典型彰显,我市基层民主管理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作为全省、全国的先进典型被广泛推广。社团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管理规范推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取得突破性发展,实现从零到村村有,占全省多半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创新发展。各项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建立优抚补助自然增长机制,近四年争取优抚资金2亿余元,优抚补助大幅提高,先后6次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确保了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总体生活水平同步增长。突出 “解三难”,大力实施“扶优工程”,近几年投入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扶持1200户困难优抚对象建房、2600户困难优抚对象发展生产,资助1.5万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参加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出台了《安康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双拥工作创新发展,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2007年汉阴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县”,2010年市上增设了双拥办,增加了编制和副县级领导职数,市上和3个县被表彰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安置改革不断深化,积极争取制订实施优惠政策措施,市上和大部分县区出台了《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暂行办法》,坚持培训先行,加强宣传引导,推进自谋职业,近四年自谋职业500余人。军休干部管理不断深化,管理服务不断规范优化。

(五)社会福利事业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稳步发展。以福利机构建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敬老院建设跨越推进,五保集中供养达60%,市县民政福利事业单位建设和自身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福利彩票发行量连年攀高,五年来累计完成销售额3.35亿元,筹集社会公益金1.2亿元。婚姻登记规范推进,十县区全部实现集中登记,全省联网,管理服务不断提升,有5个县为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殡葬管理不断深化,殡仪馆、城区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大力度。区划地名不断规范,地名数据库和城市设标全部完成,“平安边界”创建深入开展,陕、渝、鄂、川4省32地市平安边界创建协作会在我市举行。市、县民政自身建设不断加强,10县区200个乡镇办事处全部恢复了乡镇民政所,乡镇民政干部从175人增加到557人,聘请村级民政信息员2273名,为今后民政工作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行风:彰显民政人本色

上一篇:美味的凉皮作文700字下一篇:北京旅游导游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