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面神经修复技术

2024-05-22

cm面神经修复技术(精选7篇)

篇1:cm面神经修复技术

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概述

癫痫病因为其特殊的发病症状、对患者身心的严重危害及家庭的不良影响在国际上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我国癫痫患者有大约50%-70%的癫痫患者,即使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仍然改变不了迁延不愈和频繁发作的现状,长此以往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躯体伤害,防碍到患者生活、学习和就业,成为困扰人们的医学难题。

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癫痫临床研究中心、中国卫生部、美国疾控中心(CDC)、美国卫生研究院(NIH)、国际卫生与健康基金会、德国塞勒姆医院、英国皇家医学院神经科研究中心、中国癫痫协会、哥伦比亚大学癫痫研究学术中心、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中国癫痫医师协会等诸多国际权威组织认证,经过国内外多次癫痫专家联合会议共同定制的癫痫疾病的治疗准则,同时也癫痫治疗最权威、最科学、最体系、最有效的疗法。该疗法的一经问世,弥补了这一项研究的空白,为实现全人类精神健康的目标掀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被国际卫生医学组织收录为《世界医学疑难杂症重大突破》,在国内、亚洲、国际医学界引起剧烈反响。由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在内的63个国家医学界派代表谈技术合作。世界抗癫痫协会秘书长Qak frank表示,未来全球将计划建立新技术救助网,届时将有更多患者彻底摆脱癫痫病魔。

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治疗原理

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运用国际尖端的超导光探测定位系统,迅速查出大脑异常放电区域,精确定位癫痫病灶部位,再结合神经激活因子、神经修复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的协同作用,产生一系列的生物物理刺激和生物化学效应,释放出强烈的刺激信息和巨大的生物能量,使生物活性因子能像通过超导体一样,透过血脑屏障,直达人体大脑神经元特有的再生、分裂、修复的“星形胶质细胞”,调控并改变其基因表达,加速原有受损细胞功能的恢复,使电信号能够正常传导,快速阻断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脑内生物电正常有序产生,不异常过度放电,进而调控脑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恢复脑内高级神经功能。

只要调控修复“星形胶质细胞”,就可以通过其不断的自我更新、迁移和分化补充丢失或受损的神经细胞,并迅速使大脑神经元细胞功能产生逆转。从而产生镇静、解痉作用,激发神经自身保护功能,促使神经功能恢复,进而在脑部形成稳定的生物磁场,使异常放电的神经元电位趋于平衡,调整神经网电路失衡。结合超导光探测定位系统精准定位受损部位,使星形胶质细胞有的放矢的分裂再生使其修复也就宣告了癫痫疾病将得到根本的治疗。

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四大成像技术

一、CT血管成像技术

该技术具有无创性,并且分辨率高,显像清晰。在显示病变神经血管的同时还可以显示侧支循环情况,让医生可以做出更明确、更快速的诊断。

通常情况下,CT使用一个X光源,但研究人员可以将两个不同能量的X光源结合起来,更

清晰地呈现神经组织,为癫痫诊断的准确性带来保障,其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功能,目前成为癫痫临床治疗的主流修复技术。

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的核心技术,患者躺在圆柱形磁体内,暴露于强大的磁场,当施加一射频脉冲信号时,氢核能态发生变化,射频过后,氢核返回初始能态,共振产生的电磁波便发射出来。脑内原子核振动的微小差别可以被精确地检测到,经过进一步的计算机处理,即可获得反应组织化学结构组成的三维图像,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大脑神经组织中分子运动的信息。这样,病理变化就能被记录下来,这样医生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癫痫患者大脑神经元的受损情况。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如今全球每年至少有6000万病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三、X光血管成像技术

神经疾病是当今人类的高发病之一,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和生命,人们正试图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尽可能早发现和诊断出疾病,X光血管成像技术现已广泛运用于癫痫临床诊断治疗,这种最新数码探测仪生成的图像质量可以让医生不用使用高剂量辐射物,也能看清楚神经元细胞的细微之处。

X光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体脑部信息数据收集,而且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可快速、准确解读的图像。结合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识别颅内神经元的异常情况,以及周边神经侧枝的情况。血管影像随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状况,这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对伸进血管变异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已经被证明是癫痫神经血管病变早期发现和术后随诊的主要手段。

四、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一种描述大脑结构的新方法。呈现方式与以前的图像不同,可以揭示大脑神经元异常连接,引导医生更进一步的确诊然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治疗。

弥散张量成像是依据水分子移动方向制图。神经细胞纤维长而薄,分子通常会沿着神经细胞纤维扩散。研究人员可以突出水分子和一组组神经细胞纤维以相同方向运行的部位,不仅能够提供相邻神经细胞纤维之间是如何连接的,而且还可以利用所得神经纤维成像清晰辨认大脑内的特殊纤维通道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根据张量域计算出的不同神经纤维束的真实轨迹数据,可以让医生知道患者脑内神经元纤维的高度分辨率,从而有效治疗由于神经元受损引起的癫痫病,增强受损神经元的可复性。

SNC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六大权威检查

动态脑电图检查:可以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患者脑电波形,可捕捉每次异常信号,医生可以回放、研究患者每一秒脑电细节,使误诊率大大下降,实现正确诊断,明确分型,系统治疗的原则。从而达到临床治愈。

生化检查:临床疑似各种颅内感染或先天代谢性疾病所致癫痫者,应进行生化检查,以便明确癫痫病因,必要时进行腰穿做脑脊液检查。

血象检测:血液化验的整个结果,包括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和血小板数目等。检查可明确抗癫痫物是否导致粒细胞减少,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甚至是否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肝炎等疾病。

脑电图检查:根据异常放电的部位、形式、频率等特征,来帮助诊断癫痫发作类型,有利于明确治疗方案,有助医生从生理角度判断大脑功能整体情况。

血浓度检测:泛指物在全血中的浓度。一般物作用强度与物在血浆中浓度成正比。检查可明确物在患者体内代谢情况,可作为调整物及剂量依据。

基因检测:ATP1A3基因是诱发并使人容易患上癫痫的致病基因,原发性癫痫患者通过基因序列筛查,来检测是否是由诱发基因缺陷引发癫痫,并通过检测结果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四大优势

一、丰厚医师资源,永不满足治愈率99%。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拥有全球1600多位癫痫治疗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在癫痫治疗领域通过传统与最高科技医学的完美配合,不断提升癫痫的治愈率,加强加深癫痫治疗领域的医学投入和临床治疗,在治愈率99%的基础上继续不断提升。其中癫痫治愈率高达99.7%以上,是值得信赖的,让全球50多万例癫痫患者通过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重获健康。

二、对症施治,最节约医疗成本。拥有四大核心成像治疗技术,通过经验丰富的癫痫临床专家的诊断,进行科学的分类、分型、分性、分期;再根据病因制定的超导神经调控康复方案,避免过度的医疗,过度诊治。被中国卫生部誉为“最节约医疗成本”的癫痫治疗方法。

三、高效治疗效果,彻底治愈杜绝复发。国际超导神经调控修复技术,1个月—3个月,初步控制癫痫病情,症状基本有效控制,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期间症状减轻;6个月—12个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治疗期间无发作,各项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体能增强,彻底治愈;康复观察期,停止治疗,定期复查,跟踪随访、指导,无发作,无各种症状,智力正常,无任何不良迹象,没有复发。

四、高精准诊断。通过六大类20小类近百项的检查找出导致癫痫的致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其中动态脑电图检查:可以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患者脑电波形,可捕捉每次异常信号,医生可以回放、研究患者每一秒脑电细节,使误诊率大大下降,实现正确诊断,明确分型,系统治疗的原则。从而达到临床治愈。

篇2:cm面神经修复技术

治疗步骤(神经靶向修复疗法)

神经靶向修复疗法彻底突破了传统治疗在临床上的局限,不仅标本兼治、效果彻底,且适应症广泛,为被神经系统疑难杂症困扰的病患开启了一扇健康大门。作为一项复合型的全面治疗技术,神经靶向修复疗法的疗效也是逐步显现的,从而最终达到患者全面、全方位的恢复的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第一步:通过靶向修复技术对受损部位的神经细胞或肌细胞进行修复,实现神经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促进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再次发育。

治疗效果第二步:通过药物和电生物治疗才能改善细胞生存的内环境和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恢复神经支配功能。

治疗效果第三步:传统康复治疗改善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神经靶向修复疗法):

首先,生长因子到达脊髓病灶后能修复受损和变性的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椎体细胞,清除抑制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椎体细胞的抑制因子,从而修复变性的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椎体细胞,补充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椎体细胞,使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椎体细胞不再继续病变和坏死。其次,生长因子到达脊髓病灶后还能够产生大量的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椎体细胞营养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脊髓前角细胞营养因子和脊髓前角细胞免疫因子提高脊髓前角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椎体细胞损伤后的自然死亡。

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神经靶向修复疗法):

首先,生长因子到达病灶后能修复受损和坏死肌细胞(肌纤维),对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基因表达进行调控,从而修复基因缺陷所致的肌肉细胞的坏死,补充肌纤维,使肌细胞不再坏死下去。其次生长因子到达病灶后还能够产生大量的肌细胞营养因子和肌细胞免疫调节因子,肌营养因子和肌细胞免疫因子提高肌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肌细胞损伤后的自然死亡。

治疗脑萎缩(神经靶向修复疗法):

首先:生长因子到达病灶后能修复受损神经元,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人脑大约有120亿个脑细胞,最多不到10%是充分发展了的并常加以运用的,其余的仍处在未充分发展或完全没有发展的原始状态)实现神经细胞的自我分化,并替代已经受损和死亡的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实现持续分化新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神经组织及少突胶质神经组织。

其次:神经靶向修复治疗能够透过血脑屏障,清除抑制神经再生和生长的抑制因子(神经细胞再生能力相对较差的重要因素是抑制因子站主导地位),产生抑制因子抗体,使神经细胞的再生速度加快。

再次:神经因子到达病灶后还能够产生大量的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免疫调节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免疫因子的特异性保护作用对神经发育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促进了外周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存活,提高神经元的生物活性,减少神经元损伤后的自然死亡。

篇3:应用显微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72例病人。年龄最小12岁, 最大67岁。男54人, 女18人。其中急诊病人:刀伤32例, 挫伤16例, 撕裂伤8例, 有一期未能修复或修复较差, 二期在我院修复13例, 基层医源性损伤3例。修复神经:正中神经13条, 尺神经6条, 桡神经12条, 臂丛上干5条, 下干4条, 前臂内侧皮神经4条, 坐骨神经12条胫神经12条, 腓总神经16条。

1.2修复方法

1.2.1神经松解术本组11条系神经粘连及瘢痕严重压迫, 松解后, 纵形剪开神经外膜, 行神经内束间减压直至神经束完全暴露为止, 未发现神经束间断伤。

1.2.2直接端端吻合术对神经两断端无张力或通过游离两断端、轻度屈曲关节、神经移位方法行无张力下束膜、外膜联合缝合法, 本组32条。

1.2.3神经移植端端吻合术对缺损较长不能通过上述方法修复者行自体神经游离移植的端端吻合, 本组40条。

1.2.4端侧吻合术有一例左前臂尺神经长段挫伤伴撕脱患者, 尺神经从腕上8cm处挫灭至肘上2cm, 总挫灭长度达21cm, 因神经移植供区有限, 我们采取了修剪尺神经远断端为45度斜面, 解剖临近正中神经并在相应位置开窗与尺神经行端侧吻合。

1.3神经营养药物应用

除外科常规应用药物外, 从一开始明确神经损伤至术后3个月, 一直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以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恢复。

2结果

术后随访5个月~2.5年。根据朱盛修神经四级评定法[2]本组修复神经84条, 优 (M4以上, S3+或S4) 36条, 占42.8%, 良 (M3, S3) 34条, 占40.5%, 中 (M2, S2) 9条, 占10.8%, 略 (M1或Mo, Sl或So) 5条, 占5.9%。本组中尺神经端侧吻合1例, 随访9个月时手尺侧部感觉大部分恢复, 手内在肌有少部分萎缩, 各手指内收, 外展可。

3讨论

3.1显微技术成功应用到周围神经外科以来周围神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修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论是外膜缝合或是束膜缝合, 甚至在神经松解游离时都应用显微技术, 可充分体现出操作精细, 分辨率高, 损伤小, 对位好等优势, 相应提高了神经修复的质量。

3.2本组急诊病人全部采取一期修复, 这样术野相对清楚, 解剖层次分明, 神经断面新鲜清楚, 为神经修复提供了好的基础, 同时一期修复, 减少了神经的褪变, 减少神经瘤形成, 相应使损伤神经所支配的靶器官减少失神经营养的时间, 有利于恢复。

3.3在自体游离神经移植中, 有学者[3]提出在游离自体神经电缆式吻合时, 因电缆式移植缺乏完整的膜管结构, 电缆式神经之间有神经外膜阻隔, 会影响神经纤维的再生, 使其疗效受到影响, 故而采取改电缆式移植, 即每个移植的神经外膜纵行切开并连续缝合使神经外膜形成管状, 更接近于正常的神经结构以利于神经纤维的生长和顺利通过, 本组采用此方法修复了3例, 但因例数有限与同类神经相比无明显差别, 有待进一步观察。

3.4本组中有1例左臂尺侧挫伤, 尺神经从前臂至肘上共挫灭21cm, 但正中神经尚完好, 我们采用了把尺神经修为45度斜面与正中神经干开窗行端侧吻合[4], 随访一年有一定效果。

3.5神经损伤后注意保护神经元及靶器官。神经元属终极分化细胞, 无再生能力, 依靠轴突逆行运输把靶器官和许旺细胞产生的营养传送到神经元胞体以维持其存活并发挥其生理机能, 有研究SD幼鼠坐骨神经切断后4周, 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达40.4%, 而神经损伤早期就给予神经营养物质可使受损神经元得到持续的营养, 减少神经元死亡, 保存了神经纤维再生的物质基础, 加之术后系统的运动治疗和心理治疗, 可提高神经恢复效果。

尽管本组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取得了一定疗效, 但实际中仍有诸多不理想之处, 尤其神经缺损较长者, 修复效果欠佳, 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西峰, 朱盛修.周围神经显微外科的修复回顾和展望中[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23 (1) :17-l8.

[2]王成琪, 陈中伟、朱盛修.实用显微外科学[J].北京:中华军医出版社, 1994, 445-446.

[3]王栓科, 李蕴麟.应用显微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7.20 (3) :232-233.

篇4:尽早修复神经防治神经痛

疼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礼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长期慢性疼痛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导致精神不振、抑郁、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理能力丧失。在医学界,疼痛已被认为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带状疱疹所致神经痛的严重程度和慢性过程,使它成为影响患者朋友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般临床上把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分为3个阶段,一是疱疹出现的第一个月内的急性疼痛,二是发病后1~3个月的亚急性疼痛,最后是超过3个月直至数年的慢性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它在疱疹治愈后持续存在。带状疱疹之所以会带来那痛不欲生的感受,最主要的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并损害相应感觉神经的结果。受损部位多种神经纤维和感受器受到破坏后,表现为累及各种感受的感觉异常和疼痛。病人会体验到三种类型的疼痛:持续性深部锐痛或烧灼样痛,阵发性刀割样痛和痛觉超敏(例如正常非疼痛刺激诱发的疼痛) 。约1/3的病人会有机械性疼痛过敏,有些病人对冷疼痛过敏。除持续疼痛外,有的病人通常还主诉阵发痛,描述为电击样刺痛。受到累及的神经支配区除了疼痛之外,还有如紧束感、痒、感觉异常、蚁行感、麻木感或不定时抽动及其他不适的感觉。有些患者主诉这种“患区后遗症状是仅次于剧烈疼痛的痛苦感觉”,令人难以忍受,它可能比疼痛本身还令人烦恼。

尽管近年来在神经生物学研究方面有所进展,但临床疗效尚不满意。我们目前的种种治疗方案,早期特别着重于控制病毒的发作。但是按照常规抗病毒治疗,往往需要2~3周的时间,疱疹才慢慢消退。而带状疱疹的发作,从局部皮肤疼痛开始到疱疹消退,也要经过2~3周的时间,其实这就是病毒肆虐、侵害神经的一个完整过程,说明我们目前的治疗手段可能并没有真正有效地控制住病程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治疗不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提示我们目前的治疗不能有效地阻断病毒对神经的侵害,因此90%以上的患者在早期就饱受疼痛的折磨,寝食难安。少数患者会遗留下顽固的神经痛,迁延数年,痛不欲生。而临床医生往往对此束手无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非常抗药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针对此病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抑郁药、麻醉性镇痛药和麻醉药、局部辣椒素和麻醉药贴膏等,重点都是在于控制疼痛,效果有限。其他的治疗方法有选择性区域神经及交感神经治疗,包括神经干、椎旁神经根及交感神经节治疗技术;神经功能调节治疗相关技术,如脉冲射频治疗;三氧介入治疗;脉冲仪治疗;微电流电极治疗;脊髓电刺激技术;鞘内埋藏药物输注系统;等。同时还包括有心理治疗。如此众多方法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我们对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无奈。

篇5:cm面神经修复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13~54岁。从周围神经损伤的性质分析,锐性伤患者53例,钝性伤患者37例;从断裂程度分析,完全断裂伤患者56例,部分断裂患者34例;将所有的患者按不同的缝合方法分为外膜缝合患者40例,外膜束组膜缝合患者30例,束膜缝合患者20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显微技术治疗,按照神经外膜的滋养血管走向或者神经束的方位和形态进行治疗,对于陈旧性部分或者完全周围神经断裂伤患者对神经瘤和损伤部位进行切除之后,神经缺损在2.0cm以下,肢体位于中位线或者稍屈曲关节患者在无张力情况下给予束膜缝合或者外膜缝合治疗;对于周围神经损伤切除之后神经损伤在2.0cm以上的患者适合外膜束组膜缝合治疗。

1.3 临床疗效判定

按照BMRC感觉和运动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主要分为优、良、可和差。优为M4S3+以上,良指M3S3,可指M2S2,差指M1S1。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 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χ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0.05则说明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经过治疗,功能恢复优者40例,恢复良者27例,恢复可的患者16例,恢复差者13例,优良率为74.4%。外膜缝合中功能恢复优者16例,良者15例,优良率为77.5%;外膜束组膜缝合中功能恢复优者13例,良者13例,优良率为86.7%;束膜缝合中功能恢复优者9例,良者8例,优良率为85.0%,三种缝合方法优良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论

周围神经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修复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微外科技术以其创伤少、对合准确、解剖静息、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修复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因为神经纤维的走向呈波浪式,其内部的血管呈弯曲状,有一定伸张力,能够通过手法反复对两断端进行牵引延长神经。束膜缝合方法能够让相通功能神经束之间进行准确对合,但是吻合口的抗张力作用较差;外膜束组膜符合产生的损伤少,吻合口承受的张力较大,能够弥补缝合缺陷;外膜缝合操作简单,损伤大,主要使用在功能束分开的远端神经中。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可靠性[2]。通过上述结果显示:9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经过治疗,功能恢复优者40例,恢复良者27例,恢复可者16例,恢复差者13例,优良率为74.4%。外膜缝合中功能恢复优者16例,良者15例,优良率为77.5%;外膜束组膜缝合中功能恢复优者13例,良者13例,优良率为86.7%;束膜缝合中功能恢复优的患者9例,良者8例,优良率为85.0%,三种缝合方法无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了不同缝合方法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均无显著差异性,给予患者早期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在显微外科修复术下使用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膜缝合优良率为77.4%,外膜束组膜缝合优良率为86.7%,束膜缝合优良率为85.0%,三种缝合方法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缝合方法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均无显著差异性,给予患者早期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周围神经损伤,外膜束组膜缝合,束膜缝合

参考文献

[1]袁奇亮,贾喜才,韩牛.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21例[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22):48.

篇6:cm面神经修复技术

1一般类型导管

1.1生物型材料导管

生物型材料导管常见:静脉管、膜管、骨骼肌管等。这些导管材料具有极好的组织相容性, 它们都含有基底膜, 其基底膜与雪旺细胞的基底膜相似, 内含有粘连蛋白、纤维连结蛋白和胶原蛋白等, 这些成分能促进轴突生长, 为雪旺细胞的迁入提供了有利环境。直接取材于生物体, 不必经过繁杂的制备成型过程, 相对于其它材料具有方便和快捷的优点。Tos等用静脉为导管, 管内填充肌肉组织发现神经再生的效果等同于自体神经移植。Mohammad等用羊膜管桥接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 7周再生轴突到达神经远端, 4个月后材料完全吸收, 再生轴突数及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组近似。万智勇等用骨骼肌桥接周围神经缺损, 将神经横切块间隔一定距离埋入骨骼肌中, 3个月后发现短距离缺损 (2~5mm) 神经再生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相当。但这些材料在缺血后存在管形塌陷、再生不良、吸收瘢痕组织、增生及粘连等问题。同时材料来源均比较有限, 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如果取材于异体, 又具有一定抗原性。

1.2非生物可降解材料导管

非生物可降解合成材料导管如硅胶管、尼龙纤维管、聚四氟乙烯管等。硅胶管是其中的代表, 由于硅胶管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生物惰性, 良好的管壁弹性, 不会出现管壁塌陷;管壁透明, 便于透过管壁观察再生的神经;操作使用简便, 便于消毒;具有良好的塑形性, 可以制成任何所需的形状 (如Y型再生室) , 因此是使用得最多的人工合成导管。Lundborg等用硅胶管制成外支架, 管内用八聚酞胺丝作为内支架, 成功引导大鼠再生轴突通过15mm的缺损区。硅胶管等非生物可降解材料导管虽然能为神经再生修复起到通道作用, 但由于它们不能在体内被降解和吸收, 在神经再生修复后又会产生致命的神经卡压现象及刺激神经产生异物反应的缺陷, 所以需二次手术取出。

1.3生物可降解材料导管

生物可降解材料神经导管为再生神经提供一个暂时的环境, 当神经再生完成以后, 神经导管可以降解吸收, 无需二次手术将其取出, 避免对新生神经造成压迫。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用于神经修复研究的可降解生物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常用来制作可降解材料导管材料可以是由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 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

1.3.1 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材料

甲壳素, 又称几丁质, 是从虾、蟹和昆虫等节肢动物的外壳和菌、藻类等低等植物细胞壁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壳聚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后得到, 是甲壳素的重要衍生物之一, 甲壳素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无抗原性、组织相容性良好且体内可降解吸收的新的医用生物材料。苟三怀等研究制作了几丁质管, 作为桥接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其效果优于肌桥。Rosales等的研究结果显示, 壳聚糖可以作为神经导管材料用于损伤的周围神经修复, 并且不会引起机体排斥反应。

1.3.2 人工合成材料

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可降解材料相比, 人工合成的材料除了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之外, 更重要是具有降解时间可控的优点, 这就需要通过不同的合成途径和方法合成一些具有特殊物理性质和特殊降解时间的大分子聚合物, 如聚乳酸 (PLA) 、聚羟基乙酸 (PGA) 及它们的共聚物聚羟基乙酸聚乳酸 (PLGA) 。对于它们的研究报道较多, Evans等用PLA导管种植同种异体的雪旺细胞修复大鼠12mm神经缺损, 4个月检测神经修复的各项指标和同源雪旺细胞移植疗效相当, 但是不如自体神经移植。Crawley等报道用PGA导管成功修复25mm的下牙槽神经缺损, 使患者感觉恢复疼痛减轻。目前, PLA, PGA, PLGA三种材料己经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许可用于生产神经导管并应用与临床。

2复合型神经导管

随着对神经导管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步提出了理想的神经导管应具有特点: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②良好的降解性, 且降解产物无毒;③良好的可塑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④导管结构有利于再生轴突和雪旺氏细胞的粘附和迁移, 使雪旺氏细胞在神经导管内可有序地排列;⑤管壁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使导管内外能顺利进行物质交换;⑥易于生产加工。

为了制作出理想的神经导管, 使受损神经得到最佳修复, 人们尝试由多种材料、一种或多种材料复合神经营养因子制成的复合型神经导管修复神经缺损。

2.1多种材料复合的导管

在应用了某一种材料为导管成功修复神经缺损之后, 一些学者开始了尝试综合几种材料优点将它们制成复合导管进行实验研究。Suzuki等用外面包裹聚乙醇酸网的冰冻干燥褐藻胶管桥接物修复猫坐骨神经50mm缺损, 术后第7个月组织学检查发现有新生的神经束通过缺损, 桥接物完全降解。这种方法是至今修复神经缺损距离最长的实验研究报道。谢峰等用几丁糖、聚乳酸按照一定的比例反应后, 制备复合材料导管, 桥接5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硅胶管桥接组及自体神经移植组作为对照组。术后12 周进行检查, 复合导管组再生轴突数量及再生神经质量明显优于硅胶管组, 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效果相似。

2.2一种或多种材料复合神经营养因子的导管

通过复合型神经导管的研究, 人们对神经导管的认识也不断地提高, 在考虑导管材料选择的同时, 也要兼顾神经导管内良好 “微环境”的构建。其中复合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就是一种应用较多效果很好的构建良好“微环境”的方法。神经营养因子种类繁多, 它们对于维持受损后神经细胞的存活和再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沈尊理等应用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 的PGLA神经导管修复犬胫神经2.5cm缺损, 术后3个月检测该导管能有效的修复神经缺损, 优于单纯PGLA神经导管组, 取得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近的效果。智晓东等应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mm 的缺损, 术后4 个月进行形态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各项指标检测, 结果复合管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当, 明显好于单纯壳聚糖导管组。

3问题与展望

尽管应用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进展, 可目前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新型可降解导管材料的研发;导管合适的降解率、管壁厚度、内部结构、通透性的研究;复合神经营养因子导管的缓释系统的研制, 即如何既能保持生长因子的活性, 又能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合适剂量的缓释满足在神经再生过程要求。可降解材料为基础的复合型神经导管的研究将是今后神经导管的研究方向, 伴随着组织工程学、材料学及相关物理、化学方法的飞速发展, 我们坚信神经导管研究必将取得更大成果, 并将研制出能代替自体神经移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神经导管。

参考文献

[1]Flores AJ, Lavernia CJ, Owens PW.Anatomy and phiol-ogy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d repair[J].Am J Or-thop, 2000, 29 (3) :167.

[2]Hudson TW, Evans GR, Schmidt CE.Engineering strategies for peripheral nerve repair[J].Orthop Clin North Am, 2000, 31:485~98.

[3]Weiss P.The technology of nerve regeneration:suture-less tubul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of repair[J].Neuro-sury, 1944, 1:400.

[4]Lundborg G, Dahlin L, Danioelson W, et al.Tro-phism, tropismand specifity in nerve regeneration[J].J Reconstr Microsurg, 1994, 5 (10) :345.

[5]苟三怀, 侯春林.几丁质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 1996, 16 (3) :148~151.

[6]万智勇, 张帆.骨骼肌包埋神经片段桥接与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比较[J].中华骨科, 1999, 19 (6) :353~355.

篇7:cm面神经修复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壳聚糖导管的制备 取6 g壳聚糖粉,放入烧杯内,用量杯导入蒸馏水到100 mL,滴入冰醋酸2 mL,轻搅拌几下后放置0.5 h后再次搅拌,再放0.5 h,再搅拌,如此数次,直到完全溶解,放置1 d后待用,以便除去内部气泡,此时溶液呈现金黄色,溶胶胶状,均匀粘着。将硬塑料管浸入溶胶,迅速取出垂直放入-80 ℃冰箱中冷冻过夜,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ALPHA-1-4,Martin Christ公司,德国)干燥。接着,将干燥完全的壳聚糖导管脱模,浸入75 %酒精中脱酸,最后将导管用三蒸水洗,干燥后即成为壳聚糖导管,长4 cm,内径1.5 mm,管壁厚0.2 mm,见图1。壳聚糖本身分布均匀,质地韧,有一定黏性。厚度与浓度有一定正向关系。采用以下方法灭菌:先加入75 %(v/v)的乙醇浸泡30 min,然后加入无菌的PBS液洗涤3次。

1.2 动物分组与桥接手术选用 30只Wistar大鼠(内蒙古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雌雄不拘,200~25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原位神经移植组(B组)、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组(C组)3组,采用10 %水合氯醛(3 mL/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A组只暴露双侧坐骨神经;B组在坐骨神经分叉处上方5 mm以及10 mm处切断坐骨神经(两侧断端自然回缩后缺损约10 mm作为神经缺损模型),并分别原位用9-0尼龙线3针外膜缝合。C组在坐骨神经分叉处上方5 mm以及10 mm处切断坐骨神经,移除神经游离段,采用长12.0 mm、内径1.5 mm的人工神经桥接神经缺损,两端分别套入2 mm,9-0尼龙线3~4针固定,见图2。

1.3 电生理检测 术后12周,同上法麻醉大鼠并固定后,游离双侧坐骨神经,采用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BL-420F电生理仪检测。刺激电极先后置于移植物或吻合处的远近端,记录电极置于腓肠肌中段,参考电极置于肌肉。方波、恒压3.0 V刺激、波宽0.1 ms、10 Hz,记录肌肉复合动作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1.4 组织学检测 术后12周取各组动物坐骨神经的桥接部分,经4 %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行纵切面H-E染色,光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生长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计量资料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术后B、C组动物均行动困难,后肢拖曳行走,针扎足底均无痛觉反应。术后1周,大鼠的后肢功能无恢复,足底水肿。术后2周,B、C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以C组为重。术后8周,B组大鼠6只足部溃疡已愈合,2只残存溃疡;C组大鼠足部溃疡大部分愈合,1只足部溃疡加重,足趾溃烂。术后12周,B、C各组双侧肢体足部溃疡已经基本恢复。暴露坐骨神经后发现,导管结构完整,周围没有明显炎症反应,亦未见神经瘤形成。

2.2 电生理检查

12周后A、B组双侧坐骨神经以及C组远近端均能诱发肌肉的复合动作电位,将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组内以及组间方差齐性检验,各组之间方差平齐(P<0.05),因此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组与B、C各组之间最大神经传导速度和最大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组织学检测

术后12周再生神经H-E染色显示,B、C组大鼠的再生神经均已从近端长入远端,施万细胞增生明显。B组的再生神经纤维密集,排列整齐;C组再生神经纤维较稀疏,有结缔组织增生。见图3。

2a:正常组,2b: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组

3 讨论

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解决周围神经缺损这一难题提供了机会,但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有着较高的要求,如生物可降解性、组织相容性、无不良反应、来源广泛等。综合比较分析上述各种神经导管,甲壳素、壳聚糖可能是较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壳聚糖为甲壳素脱乙酰基所得,溶解性明显高于天然甲壳素,较易加工成形,也已被研究用于制作多种医学生物材料。我们采用壳聚糖构建人工周围神经。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7,8],而且其物理性质以及吸收周期可以调节控制。壳聚糖导管在大鼠体内逐步降解,在神经修复的早期能够提供支架以及导向作用,并形成局部相对稳定的再生微环境;在神经再生的晚期逐渐吸收降解,并能够根据需要来控制其吸收周期。

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是否恢复是判断神经再生效果的关键。神经的传导性是周围神经的基本功能,且神经干电活动的传导速度能直接反映神经的传导性。周围神经离断后,神经传导性消失,因此神经传导功能可作为判断神经损伤和修复的一项可靠指标。本研究发现,术后12周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产生,说明再生的神经纤维已经长过缺损段,神经传导功能已经恢复,表明这种导管能够有效地桥接10 mm以内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同时经过统计学分析以及电生理结果提示对于10 mm缺损,此种人工神经的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类似,可以替代自体神经移植。

我们开发的这种神经导管已经证实其修复效果,同时,体外培养结果表明这种导管能使施万细胞粘附于其上生长[9],因此它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组织工程化的人工神经的良好载体,我们将进一步通过在导管内添加雪旺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来改善神经修复效果,以期寻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神经移植代用品。

参考文献

[1]廖文,刘淑红,刘红,等.自体成肌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3):23-26.

[2]Barcelos AS,Rodrigues AC,Silva MD,et al.Inside-out veingraft and inside-out artery graft in rat sciatic nerve repair[J].Microsurgery,2003,23:66-71.

[3]张勇杰,金岩,聂鑫,等.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2):141-144.

[4]Wang XD,Hu W,Cao Y,et al.Dog sciatic nerve regenerationacross a 30mm defect bridged by a chitosan/PGA artificialnerve graft[J].Brain,2005,128(8):1897-1910.

[5]Bini TB,Gao SJ,Xu XY,et al.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by microbraided poly(L-lactide-co-glycolide)biode-gradable polymer fibers[J].J Biomed Mater Res A,2004,68(2):286-295.

[6]Stang F,FansaH,Wolf G,et al.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col-lagen nerve grafts influence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J].Biomaterials,2005,26(16):3083-3091.

[7]焦海山,姚健,任艳玲,等.甲壳素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学报,2008,27(4):597-602.

[8]卢凤琦,庄朝霞,曹晶,等.可降解性壳聚糖复合膜的研制与生物学评价[J].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3,20(2):277-280.

上一篇:沙盘模拟培训的教具设计下一篇:科室年度护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