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督员总结

2024-07-16

社会监督员总结(精选8篇)

篇1:社会监督员总结

武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培训总结

为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素质建设,保证我县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局利用6天时间对六个乡镇共计222名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进行了培训。

此次培训内容以《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如何做好农村红、白事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预防食物中毒等为重点,编制《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知识》、《餐饮服务环节社会监督员培训资料》宣传册,印发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单和服务联系卡,培训采取外聘工商局、卫生局等专业人员授课方式,以分片分区集中培训形式对全县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开展培训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局对此次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培训工作作为促进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扎实抓好。把培训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和内容,动员所有人员提高认识,努力提高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工作综合素质。

二、组织严密,计划科学

为使培训工作做好、做细、做严、做出成绩,进一步加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工作监管力度,加大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营造公众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监督员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意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宣传、培训计划,培训目的、要求及实施方案做了周密的部署安排。并按照“严密组织、加强领导,大力宣传、提高认识,仔细分工、充分准备,结合实际、讲究实效”的工作思路,培训方法以办培训班、培训手段以集中授课等形式,保证了食品安全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动员充分,授课仔细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召开了全员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培训动员大会,强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所有人员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安排好具体培训时间和人员。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在组织参训人员学习相关文件制度的同时,邀请县级相关部门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骨干人员,组成业务精干的授课队伍为参训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在培训前各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做到了给别人讲的自己得先懂、先会、先精,确保了培训的效果。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让餐饮业社会监督员了解餐饮业监督部门的职能,提升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水平,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技巧,真正发挥餐饮业社会监督员的管理作用。

篇2:社会监督员总结

为了更好地落实行业作风建设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我院的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切实打造诚信医院品牌,进一步落实和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对定西市中医院行业作风建设的督导促进作用,现将定西市中医院2011年社会监督员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党支部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员的聘任工作,着重在社会监督员的范围和影响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同时纳入基层人员与行业作风建议的监督体制,以人大、政协、卫生局相关主管领导;社会企业家和社区代表为主的同时,把监督网线拉到基层,通过沟通及时到位,使监督机制更贴近更便捷。医院还开展社会监督员,以患者的身份摸清医院的服务死角,以患者的视角观察、了解在医院医疗管理、行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每位监督员颁发《社会监督员聘任书》,使医院行业作风建设社会监督员的监督网络,得以向纵深、横向、广泛化、质量化发展,促进了医院行业作风建设的大力发展。

二是加强沟通,建立了监督机制。定西市中医院精心制作了《定西市中医院社会监督员电话号码簿》,里面不但有各位社会监督员的联络方式,还有院领导班子二十四小时投诉热线、各职能部门和科室主任、护士长的联系方式,紧紧地架起了医院与社会监督员沟通、反馈的桥梁和纽带,建立起及时监督、及时沟通、及时整改、及时反馈的务实监督机制。

三是切实参与,积极的自查自纠并整改提高。为了让社会监督员切实地参与到定西市中医院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中来,有力的发挥其监督作用。更好地加大社会监督员在医院行业作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督导促进作用,今年年上半年医院邀请社会监督员进行了一次全院突击性的明察暗访工作。在明察暗访中,社会监督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使命感,深入到我院的各个科室,对医院的院容院貌、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规范收费、安全秩序等各方面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检查指导,现场对各部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督促和指导,当场能解决的立刻解决,稍微复杂或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三日之内形成书面整改提高材料反馈给社会监督员,大大地提高了自查自纠、求真务实的力度。

篇3:浅析法律监督中的社会监督

关键词:法律监督,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

和社会监督。文章主要对社会监督进行了分类, 并对每种社会监督需要完善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法律监督在历史上是作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维护政治权力稳定、保障法律有效实施的机制而发挥作用的。法律监督, 在中国法学界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狭义上的法律监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 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现今社会中, 在中国法律监督中仍起着很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法律监督中的社会监督进行探讨。

社会监督, 即非国家机关的监督, 指由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 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性和人民性, 因此在中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社会监督的主体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以下类型。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是中国的一种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在国家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 在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各级法制统一、监督党和各级方针政策的贯彻、保证政令通畅、监督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防止滥用权力等方面, 具有极为重要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说明。首先, 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并领导人民共同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党运用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机制, 领导与动员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组织去依法对所有监督客体, 特别是执政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进行广泛的监督。中共中央曾提出, 要建立“一套制度制约和监督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 特别是职权最高的领导人都能严格遵守宪法、遵守党纪, 不至于不受任何限制而自由行动, 使我们党和国家的治理基本上靠制度而不是靠个人。”其次, 按照“党要管党”的原则, 运用党内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 加强对从政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格监督。一方面, 通过扩大党内民主, 保障党员权利, 以充分发挥全体党员与党组织在党的监督中的作用。另一方面, 建立、健全有关党内监督的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机制的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党的监督的作用, 需要在制度上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 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一些身居要职者的腐败行为之所以未被及时揭露, 与党内权力过分集中、监督机制失灵有直接关系。法律监督的要义是权力之间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但是, 由于党政不分, 权力过分集中于党的个别领导人, 使得以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划分与制约为核心的监督机制无法发挥作用。邓小平曾经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 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 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 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 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 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 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 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 必然造成官僚主义, 必然要犯各种错误, 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他认为, 应当通过政治体制改革, 实行党政分开, 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步骤。因此, 在党的领导权与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间进行合理划分, 是充分发挥监督机制功能的重要前提。二是应当依据法律实施监督。党的监督的目的是保证监督客体活动的合法性, 因此应当在法律程序内开展监督, 以保证自己的党员和党组织严格依法办事。

二、社会组织的监督

社会组织的监督主要指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人民内部, 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人们, 由于经济利益、生活方式、文化素养和觉悟程度的不同, 政治要求不尽相同, 他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反应自己的观点和愿望。中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各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是参政党。他们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各级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各级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地开展法律监督的工作, 是法律监督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人民政协)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长期以来, 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政协会议与全国人大会议同时召开, 共商国事, 已经成为习惯。政协委员以视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的法律监督, 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现在应当总结经验, 完善政党立法, 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法律化、制度化。

社会团体的法律监督主要是指由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以及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消费者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所进行的法律监督。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 起着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的组织。消费者保护协会等社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期来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监督、进行自我保护的利益集团。这类监督作为一种集体监督, 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 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

三、人民群众的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指由人民群众直接进行的法律监督。这种监督的主体是公民个人;客体是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监督内容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其他职权的行为, 国家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行为, 国际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族党派依法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 各社会团体、各社会组织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 以及普通公民的法律活动。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 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根据中国宪法, 人民群众法律监督的权利是中国人民所拥有的国家权力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人民群众的监督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它或者直接促使监督客体纠正错误、改进工作, 或者可以启动诉讼程序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任何破坏或阻止人民群众行使监督的行为, 都是违法行为, 应当受法律的追究。为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还需要在监督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方面做很多工作。

四、法律职业的监督

本文讲的法律职业, 外延比较窄, 专指律师和法学家。律师和法学家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法律职业的监督当然属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但是, 由于他们专门从事法律职业, 拥有关于法律的专门知识, 有很多人还是精通法律的专家, 因此他们在法律监督体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规章和律师自律的章程, 规范、约束、指导律师职业行为, 可以充分发挥律师在法律监督中的作用。

法学家以研究和教授法学为职业。法学家的监督, 在西方国家中“通常被认为是最为公正的监督, 因而得到普遍的推崇”。法学家可以在法律监督中发挥特殊作用的原因有3种:一是与一般公众相比, 他们有更为强烈的追求法治和社会公正的意识, 法学家不仅积极参与改进和完善立法, 而且热切关注司法与执法, 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监督法律的实施;二是法学家的职业特点和特殊的知识结构, 使得法学家具有较强的法律监督能力;三是法学家既不像律师那样由于为当事人提供服务而可能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也不像国家公职人员那样握有公共权力能, 因此, 他们的监督具有因其超脱地位而带来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所以, 法学家是法律监督中重要的力资源。

五、新闻舆论的监督

新闻舆论的法律监督是由新闻媒介进行的法律监督。它既包括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在法律监督领域的具体运用, 也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新闻、出版领域中的体现。在现代社会, 新闻工作者是以其对社会事件的报道和评价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职业敏感, 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甚至是无孔不入的报道,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国家甚至称新闻舆论为“第四政府”。新闻舆论监督因其反应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而具有相当大的道义影响和震撼力。同时, 新闻舆论监督, 可以在法律监督方面起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所有严重、恶劣的腐败事件和腐败分子, 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轻至重的发展过程。如果存在一个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 将尚不严重的、见不得人的权钱交易等腐败丑闻公之于众, 使其成为众矢之的, 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腐败的滋长和蔓延。中国古人讲:“民之有口, 尤土之有山川也, 财用于是乎出;尤其原顯之于衍沃也, 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 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改备败,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百姓有嘴, 就像大地上有山河一样, 资财器物从这里产生出来;又像大地上有平原洼地平川沃野一样, 衣服粮食都从这里产生出来。百姓发表的意见, 是成功和败亡的起点, 推行善政防范败亡, 才是增加财富、器物、衣物、粮食的办法。”这里讲的是人民群众言论的益处, 其中也包括舆论监督作用。

舆论监督在法律监督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权利和舆论监督权还缺乏充分的法律保护。如果将舆论监督比做唐太宗李世民所讲的“可以明得失”的镜子, 这面镜子还时常被某些照它的人用其手中的权力“砸碎”。当然, 另一方面, 有些新闻报道由于个别从业人员受私利驱使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开展舆论监督还应避免干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避免误导群众;正确的舆论监督还应避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所有这些都说明健全新闻法制, 依法指引、规范、保障舆论监督, 使新闻舆论监督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参考文献

[1]、李步云.立法法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2]、李步云, 注永清.中国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M].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

[3]、李桂茂, 邹建章, 张国吉.中国法律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社会科学, 1997 (2) .

篇4:浅析法律监督中的社会监督

关键词:法律监督;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

法律监督在历史上是作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维护政治权力稳定、保障法律有效实施的机制而发挥作用的。法律监督,在中国法学界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狭义上的法律监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现今社会中,在中国法律监督中仍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法律监督中的社会监督进行探讨。

社会监督,即非国家机关的监督,指由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性和人民性,因此在中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社会监督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类型。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是中国的一种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在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各级法制统一、监督党和各级方针政策的贯彻、保证政令通畅、临督各级千部特别县领导干部、防止滥用权力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说明。首先,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领导人民共同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党运用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机制,领导与动员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组织去依法对所有监督客体。特别是执政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广泛的监督。中共中央曾提出,要建立“一套制度制约和监督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特别是职权最高的领导人都能严格遵守宪法、遵守党纪,不至于不受任何限制而自由行动,使我们党和国家的治理基本上靠制度而不是靠个人。”其次,按照“党要管党”的原则,运用党内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加强对从政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格监督。一方面,通过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以充分发挥全体党员与党组织在党的监督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有关党内监督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机制的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党的监督的作用,需要在制度上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一些身居要职者的腐败行为之所以未被及时揭露,与党内权力过分集中、监督机制失灵有直接关系。法律监督的要义是权力之间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但是,由于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于党的个别领导人,使得以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划分与制约为核心的监督机制无法发挥作用。邓小平曾经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他认为,应当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步骤。因此,在党的领导权与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间进行合理划分,是充分发挥监督机制功能的重要前提。二是应当依据法律实施监督。党的监督的目的是保证监督客体活动的合法性。因此应当在法律程序内开展监督,以保证自己的党员和党组织严格依法办事。

二、社会组织的监督

社会组织的监督主要指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民内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人们,由于经济利益、生活方式、文化素养和觉悟程度的不同,政治要求不尽相同,他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反应自己的观点和愿望。中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各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他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各级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各级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地开展法律监督的工作,是法律监督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长期以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政协会议与全国人大会议同时召开。共商国事,已经成为习惯。政协委员以视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的法律监督,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现在应当总结经验,完善政党立法,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法律化、制度化。

社会团体的法律监督主要是指由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以及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消费者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所进行的法律监督。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起着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的组织。消费者保护协会等社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期来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监督、进行自我保护的利益集团。这类监督作为一种集体监督,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

三、人民群众的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指由人民群众直接进行的法律监督。这种监督的主体是公民个人;客体是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监督内容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其他职权的行为。国家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行为,国际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族党派依法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各社会团体、各社会组织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以及普通公民的法律活动。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

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根据中国宪法,人民群众法律监督的权利是中国人民所拥有的国家权力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人民群众的监督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它或者直接促使监督客体纠正错误、改进工作,或者可以启动诉讼程序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任何破坏或阻止人民群众行使监督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应当受法律的追究。为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还需要在监督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方面做很多工作。

四、法律职业的监督

本文讲的法律职业,外延比较窄,专指律师和法学家。律师和法学家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法律职业的监督当然属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但是,由于他们专门从事法律职业,拥有关于法律的专门知识,有很多人还是精通法律的专家。因此他们在法律监督体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规章和律师自律的章程,规范、约束、指导律师职业行为,可以充分发挥律师在法律监督中的作用。

法学家以研究和教授法学为职业学家的监督,在西方国家中“通常被认为是最为公正的监督,因而得到普遍的推崇”。法学家可以在法律监督中发挥特殊作用的原因有3种:一是与一般公众相比,他们有更为强烈的追求法治和社会公正的意识。法学家不仅积极参与改进和完善立法,而且热切关注司法与执法,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监督法律的实施;二是法学家的职业特点和特殊的知识结构。使得法学家具有较强的法律监督能力;三是法学家既不像律师那样由于为当事人提供服务而可能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也不像国家公职人员那样握有公共权力能,因此,他们的监督具有因其超脱地位而带来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所以。法学家是法律监督中重要的力资源。

五、新闻舆论的监督

新闻舆论的法律监督是由新闻媒介进行的法律监督。它既包括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在法律监督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新闻、出版领域中的体现。在现代社会,新闻工作者是以其对社会事件的报道和评价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职业敏感,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甚至是无孔不入的报道,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国家甚至称新闻舆论为“第四政府”。新闻舆论监督因其反应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而具有相当大的道义影响和震撼力。同时。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在法律监督方面起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所有严重、恶劣的腐败事件和腐败分子,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轻至重的发展过程。如果存在一个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将尚不严重的、见不得人的权钱交易等腐败丑闻公之于众,使其成为众矢之的,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腐败的滋长和蔓延。中国古人讲:“民之有口,尤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尤其原颞之于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改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百姓有嘴,就像大地上有山河一样,资财器物从这里产生出来;又像大地上有平原洼地平川沃野一样,衣服粮食都从这里产生出来。百姓发表的意见,是成功和败亡的起点,推行善政防范败亡,才是增加财富、器物、衣物、粮食的办法。”这里讲的是人民群众言论的益处,其中也包括舆论监督作用。

篇5:社会保险与基金监督股小组总结

2014年7月21号,在马京老师和周文华的带领下,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全体哲学系学生31人到文山州富宁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学实践基地参加实习活动,此局一共有13个部门,我们不同的学员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进行学习实践活动,我一人分配到的部门是社会保险与基金监督股,指导老师是娄义仙,我所在的办公室有林勇老师,黄秀英老师。实习期间,他们教会了我许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些都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将会对我收益终身。

这个七月我第一次真正的踏上社会,开始了一个月的工作实习体验生涯。时间不长,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深刻体会。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实习在帮助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以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

我所在的社会保险与基金监督股的工作比较系统化和条例化,和其他部门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对其他部门的工作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但是都是和他们的工作环环相扣。本部门的主要工作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对各社会保险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综合协调各社保机构的关系,制定全县社保事业发展规划。

(2)对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的稽核工作;审核上报企业特殊工种;受理社会保险投诉举报,查处基金管理的重大违法案件;

(3)协调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管理,监督考核和资格认定。(4)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伤残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含企业)的审核上报工作,负责企业职工退休手续的审核上报。

(5)全县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运行情况的监督、审查、管理,做好各种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

在实习之前,我都基本没有参加过这样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社局的日常工作也不是特别了解,在开始一周的工作里,总是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比如说填写工伤案件调查报告表,错别字常出现,字体不规范,工伤受伤过程描述不合理,工伤受伤事件,人物,时间不相匹配;参加调查工伤受伤情况时战战兢兢,不能大胆做事,积极配合办公室老师快速优质的完成工作任务。适应阶段在老师细心的指导下顺利渡过,接下来的几周内,工作就比较得心应手。

我所在期间随同老师一起办理的业务主要有: 【1】工伤案件受理申报、调查、办理;

【2】部分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的归类、信息的完善;

【3】国家有关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政策的传输和说明; 【4】工伤协调的国家政策讲解分析;

【5】使用银海智能客户端查询,录入,修改有关社保数据;

【6】申请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的条件调查;

我曾陪同我所在的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一起去过富宁县清洁绿化有限公司调查一清洁工被玻璃划伤案件,花甲锰粉厂工作职工人员被火烧伤案件,富州页岩砖厂烧砖工被机器绞伤案件,并协调了铁路隧道被埋事件中的赔款问题。具体我就以清洁绿化有限公司清洁工为例说明工伤受理的工作的一般流程,当企业清洁职工在工作时发生了玻璃划伤,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并向工伤认定部门提供所需材料,如职工劳动合同,医疗鉴定书等,我所在的办公室进行实地工伤调查,前往清洁绿化有限公司调查受伤是否属实,查找事故发生时当场所在人员进行笔录记述证明事件发生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后进行工伤后的劳动能力鉴定,上级部门进行工伤享受待遇。

人社股日常文档资料主要有完费证,两定点资格审查表,药店经营规模检查调查表,文山州人社局下发文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表,送达回证等,这些

资料大都分散不集中,没有归类整理收藏,而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资料分类,编页码,列标题,写提纲,装订成册,收集放置档案室统一管理。这些资料整理起来比较麻烦主要是因为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不强,有的资料是齐全的,而有些资料只有一两页。单位可以对资料保存方面加大力度,不要对资料敷衍了事,认为不重要的资料就可以不认真保存。

网络方面我学会通过连接内网运用银海智能客户端查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社会各人员投保资料和其他的数据,并参与一部分的数据录入和修改工作,让我对人设局的具体使用软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熟悉,虽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可能运用不到这样一个具体的软件,但是能够通过对这样一个软件的运用途径从而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软件的有效利用。网络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掌握最先进的科技才能高效的解决事情,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学习科学知识,让科技服务于人类。

篇6:社会监督员总结

按照市局《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保障基金运行的安全,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在市局的指导与支持下和局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规范业务操作行为为基础,以健全基金监督制度为保障,以强化内部审计为手段,通过现场监督与非现场监督相结合,保障了劳动保险各项基金的安全平稳运行。现将我们的工作作自我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机构

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为加强我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领导工作小组。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我局基金监督工作设在工资保险科,主管局长担任小组长,全面主抓基金监督,牵头开展各项监督审查工作;由多年从事过社保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任行政总监督员,负责主持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工作,从政策和业务方面指导基金监督工作;局财务会计师任财务监督员,从财务专业方面提供业务保障;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事务。

各方面责任明确、分工到人、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围绕市局基金监督处的要求展开工作,对我区社会保险基金从征缴、管理、运营和支付方面定期、不定期的展开监督检查工作。组织机构的健全和职能的落实保证了我局基金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基金监督采取的措施

(一)明确工作目标

基金监管的目标责任制作为我局“十一五”规划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局起草的.《**区“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规划及远景目标》中强调:“一是强化征收管理,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到位。二是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完善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和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运营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督,切实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为切实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行,各相关部门必须步调一致全力配合,层层落实,层层考核。要求所有审批岗、财务岗、基金业务岗工作人员从眼前工作着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人人树立基金安全意识,为基金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规范行政监督行为

篇7:社会监督员总结

本科室有两块工作职能,一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二是人力社保局财务工作。首先总结一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社保基金是广大参保人员的“养命钱”和“救命钱”,是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收好、管好、用好社保基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首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温家宝总理说: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挪用。因此各级社保基金的管理、经办、监督部门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基金安全的重要性,像对待自己生命一样来珍视社保基金,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一、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提高基金的安全程度。

为确保基金安全,年初我科室制定《2010基金监督工作实施办法》。其中包括对社保中心、职介中心、劳服中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人才中心、各街道、乡镇社保所,所管理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基金;老年无保障资金;就业再就业资金等的日常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规范制度、建立要情报告制度、基金及时收缴、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规范操作流程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制定了相关考核制度。

二、确保完成沉淀及结存基金的清理工作。

4月27日全市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传达了《关于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沉淀及结存基金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会后我局专门成立领导

小组,由财务基金监督科牵头,组织社保中心、劳服中心、职介中心、人才中心、乡镇街道社保所召开协调会,部署了沉淀及结存基金的清理工作。前后历时3个月,召开清理情况汇报会6次,相关科室抽调专人加班加点,进行沉淀基金清理,截止到7月底,共清理2009年底以前沉淀及结存基金2098.29万元,到目前为止我区沉淀及结存基金还剩余49151.49元,均为2007年底前收缴过程中形成的养老保险基金,其中职介中心43812.77元;人才中心5338.72元。针对两个部门情况,财务基金监督科要求继续核对清理,以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8月份市局基金监督处到我区调研保险沉淀及结存基金清理情况,我局此项工作受到市局领导充分肯定,沉淀及结存基金清理完成情况位居全市前列。

三、社会保险基金专项审计工作。

从基金监管的外部环境来看基金监管的形势非常紧迫。这几年,我区的社会保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极少数企业少报漏报缴费人员或缴费基数的情况,使企业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使大量社保基金流失。今年我区有53家单位被列入全市的社保基金专项审计范围,从5月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陆续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列入审计名单的单位实施审计。对此我科全力配合事务所工作,对需要补缴的单位,必须补缴落实,到目前为止共补缴社保基金132.37万元。

四、多方审计,确保基金安全

今年可以说是“审计年”,各级审计检查共计4次:

一是,市审计局从8月31日到9月30,历时一个月时间审计我区五项社保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而且延伸到社保所及相关企业,涉及基金35.3亿元(收1.76亿元;支1.77亿元),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审计我区五项社保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均符合规定,并得到审计人员的充分肯定。

二是,为了确保基金安全,今年财务基金监督科又委托国信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对除市审计局所审单位之外的12家社保所、局相关科室进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涉及资金4.1亿元(收2.42亿元;支1.78亿元),结果没有发现大的违规问题,对于个别单位我科室将督促其尽快整改,确保资金安全。

三是,10月12日市局检查组对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了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管理、档案及财务管理等进行了细致的抽查,其中涉及基金10.59亿元,结果没有发现大的违规情况,对一些细节问题,财务基金监督科已要求相关部门尽快整改。

四是,11月2日市局检查组对我区促进就业资金审批监管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此次检查规格之高也是少有的,并且延伸到街道、乡镇社保所,其中享受自谋(灵活)保险补贴12452人,资金8001万元;稳定就业岗位补贴20家单位,人员2552人,资金1509万元;672家用人单位招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358人次,享受补贴1673万元;60家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劳动力279人,享受补贴163万元;25371名求职者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市局拨付补贴资金130万元;检查结果

令市局领导满意。

本科室另外一块工作就是局财务工作,此项工作关系到全局的日常运转,忽视不得。

一、从制度入手加强财务管理。

今年是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愿人事局合并后的第一年,为加强财务管理,年初制定出台了《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务管理暂行规定》、《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务检查及内部审计监察管理实施办法》,并对其他科室财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从制度上加以制约工作行为,避免违规情况发生。加强印章管理,设定专人管理财务印章,使银行预留印鉴与支票、密码分开管理,每月必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找出未达帐项。

二、清理固定资产,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上半年,我科室对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帐下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排查、清理,下半年又对原人事局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明年准备出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部门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2011年我科将继续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和财务工作,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系统上线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确保全局财务工作正常运行。

2010年12月

篇8:舆论监督兴起的社会动因

新闻舆论监督为什么会在社会转型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勃兴、发展, 本文将这一问题放在现实的改革开放的话语背景, 政治、经济、民主建设的大环境下, 考察其发展的缘由。

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转型时期兴起的社会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转型中形成的特殊社会环境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特殊的历史时期为新闻舆论监督拓展了行为空间。中国的改革是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 直接牵涉到十几亿人民的切身利益。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 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 各种矛盾冲突的出现, 都必然导致社会问题的增多。问题要正视, 错误要纠正, 时弊要鞭挞, 这一切正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用武之地。

转型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任务需要新闻舆论监督。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发展是稳定的条件, 而稳定是改革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证。

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直接牵涉到十几亿人民的切身利益。改革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改革的路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新旧思想的碰撞、新旧势力的交锋, 需要新闻媒体激浊扬清、抑恶扬善、驱邪扶正, 为改革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邓小平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就要冲破阻力, 旧的习惯势力往往给发展设置各种障碍。腐败更是发展的逆动力, 腐败最怕的是曝光, 因为腐败行为总是和阴暗连在一起, 是一种在黑暗中进行的勾当, 害怕显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因此, 以公开曝光为特征的新闻舆论监督, 是反腐败、促发展的有力措施。

邓小平曾多次说过:中国要稳定, 没有稳定, 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最需要的基础和最迫切的保证就是稳定的政治局面。而转型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社会不稳定。美国政治学大师塞缪尔·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 研究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问题, 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发达国家在社会转型期普遍出现的政治不稳定现象。他的基本观点是:高度传统的社会和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都十分稳定,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不稳定。因此, 在这个特殊时期, 新闻媒介的社会雷达功能就凸显出来了。新闻媒介不断地把改革进程和社会生活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提出来, 及时发出预警, 以引起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促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维护社会稳定。另外, 社会的稳定需要安全阀, 利用新闻舆论监督这个武器, 对丑恶现象予以有力揭露和抨击, 对于有效地化解群众的不满情绪, 安抚民心, 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促进社会政治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情况需要新闻舆论监督。转型时期的社会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在社会约束方面, 旧的道德约束已经衰落, 新的适应新时期的道德约束又未完全建立, 从而导致道德氛围的淡薄;在法律制度方面, 法律基础薄弱, 法律建设滞后, 致使有的制度规定由于缺乏可操作性, 使人们可以随意变通, 这也为一些掌权者打擦边球, 以权谋私留下了可乘之机。又由于人们法制观念的淡薄和执法中的暗箱操作, 使得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社会运行机制方面, 由于各项监督的不完善, 对权力的制约缺乏力度, 结果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转型时期, 产生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强烈需求, 使得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得到肯定和确认。

新闻舆论监督虽然只是一种软监督, 但与其他刚性监督相比, 由于其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及时性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优势, 所以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占有别的监督手段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其他监督手段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社会转型中新闻事业的改革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转型时期, 新闻事业的改革使新闻传媒的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得到了重视。以前, 我国新闻事业从机构体系到部门设置, 从采访途径、报道内容到写作方法, 都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而现在, 社会转型使新闻传媒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新闻改革势在必行。新闻改革的成果之一, 就是促成了新闻传媒功能的大调整。在计划经济时代, 新闻媒介功能单一, 缺乏独立性, 作为政治斗争和宣传说教的工具是其主要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 新闻媒介多样性的社会功能逐步发展起来。传媒舆论监督的功能日益得到重视, 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成为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如中宣部新闻局新闻改革课题组发表的调研报告中所指出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这是新闻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不重视舆论监督, 新闻改革就会流于形式。” (1)

政府对媒体的财政断奶, 使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赢得了更大的自由度。改革开放前, 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是政府部门的全额拨款单位, 媒体不需要关注市场和自身的生存问题, 同时, 由于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基础, 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成为政府部门和权力的附庸, 媒体不可能放开手脚开展新闻舆论监督。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 政府逐步减少乃至最终取消对新闻媒体的行政事业性拨款, 新闻媒体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基础, 对政府部门的依附逐渐减弱, 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赢得了更大的自由度。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新闻舆论监督成了各大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成为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媒体竞争的关键是吸引受众, 占有市场份额。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是体现媒体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新闻舆论监督成了各大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成为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正如徐光春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的:“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 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 是新闻工作的又一项重要职责, 是党报、国家通讯社和电台、电视台增强权威性与吸引力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2)

有了这样的内在动力, 一些新闻传媒把是否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提高到事关传媒走向市场成败的战略高度来对待。

近年迅速兴起的晚报、都市报, 为了增强权威性和吸引力, 新闻舆论监督是其着力经营的重要部分。《华西都市报》的总编辑刘为民曾说:“华西都市报自创刊以来, 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以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身舆论监督的资源优势, 坚持做富有建设性的、积极的舆论监督报道。这些报道, 配合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维护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 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 也极大地提升了华西都市报的影响力、知名度和权威性。” (3)

《焦点访谈》作为一个已经运行十几年的品牌栏目, 创建以来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推出一系列导向正确、监督力度大的节目, 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在收视率、收视排名等指标上始终名列前茅, 保持了强势的影响力。2007年12月19日中央电视台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在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中,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观众喜爱百分比分别为32.26%和15.71%, 名列前两位。 (4)

社会转型中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 它的产生、出现以及发展, 是与社会的政治环境、民主气氛、法制建设息息相关的, 离开了社会所提供的条件, 新闻事业是难以得到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举其大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邓小平曾说:“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 实行得不够, 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 因此, 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 (5) 随着民主进程的发展, 民众的参政意识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来反映意见、表达利益, 使大众传播工具成为公民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 成为参政的重要阵地。

其二, 保障新闻监督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我国的宪法、法律已经有了保障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条文, 而且, 随着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实践, 国家还在随时增补条文使之健全。

1998年8月18日, 中国记协专门成立了由党和政府有关部门领导、首都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和公检法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 为新闻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2004年12月30日, 广东省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该《条例》第19条规定:“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和报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过程中依法享有进行采访、提出批评建议和获得人身安全保障等权利。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该《条例》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法律专家认为, 许多职务犯罪与监督不力、监督手段单一不无关系。深圳以法规形式在全国首次明确新闻舆论的监督权, 就是利用新闻媒体的信息及时、传递快、传播面广、影响力大等传播优势, 加大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 增加职务行为的透明度, 让公职行为变得更阳光。

其三, 公共决策部门制度性和政策性支持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中央精神的感召下,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纷纷根据本地社会实际, 或设立专门机构, 或健全举报机制, 有的甚至在新闻曝光问题的呈报、办理、反馈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 以确保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5年1月, 海南省委出台了《关于舆论监督工作的暂行规定》, 《规定》明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应当主动配合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建立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新闻发言人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制度, 方便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

2007年1月, 湖南郴州市委办、市政府办向所辖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单位等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新闻媒体工作的意见》, 其中提到设立“舆论监督奖”, 专门奖励主动把舆论监督线索交给郴州调查处理或通过舆论监督对郴州工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中央、省级媒体记者, 并要求郴州各级党委、政府虚心接受舆论监督, 严禁对行使正当舆论监督权利的媒体记者进行刁难、阻挠或打击报复。

总而言之, 新闻舆论监督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 在社会转型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有舞台、有动力、有条件, 它的繁荣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要求与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参考文献

①丁柏铨:《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

②陈富清:《江泽民舆论导向研究》,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③刘为民:《做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报道——〈华西都市报〉舆论监督报道的实践及对策》, 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1926, 2006.

④马佐光:《〈新闻联播〉最受观众青睐》, http://www.harbinnews.com/, 2007.

上一篇:成长路上不孤单的作文550字下一篇: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