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卫生改革

2024-07-08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精选6篇)

篇1:我国医疗卫生改革

推进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农村应先行

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已达到13亿,而农村人口数量则占6亿之多,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团结稳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不但是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前提,而且还是全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因此,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落实“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重要的体现。

自20世界80年代起,我国就把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提上了议程,从“市场化”到“新农合”制度的发展,都说明党和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既有成功的典型,又有凸显的矛盾。因此,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不仅要辩证全面分析的看待,而且还要科学求实的落实,着力打造一套既科学合理、统筹层次高,又体现问需于民、以民为本的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已是大势所趋。

强化体制建设是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首要任务。“新农合”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疗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由于改革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新农合”在发展过程中方向不明、定位不准、责任不清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加快推进农村医改,首先要加快完善

具有我国特色的医疗改革体系,和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法律保障的主体地位,提高制定过程中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把体制的完善与法律的健全作为改革的重要基石;其次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区域服务性制度建设,重点打造特色专科,增强服务的功能与辐射能力,逐步建立乡镇医疗机构的首诊制度、双向转诊制度。最后是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力度,健全城乡医务人员“人才交流”、“下移制度”,从而提高农村群众的看病质量,提升对疑难病的研究水平。

完善资金投入和加强监管是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必然要求。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因此,要实施积极地财政投入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主体地位,完善投入标准和细则,做到定期、定额投入,确保投入的稳定性,避免“虹吸效应”的发生。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的管理力度,加大监管,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真正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的长效监管机制。

提高农村医改宣传力度,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有力措施。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不断发展中,由于各县市帮扶机制差异很大,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使农村群众对医改重视不够全面。因此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媒体等媒介加强对医改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化宣传程度,不

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要让农民不断加强风险意识,提高推进医改工作发展的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推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与,努力形成医疗卫生改革人人参与,改革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篇2:我国医疗卫生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背景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具体措施

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法,并展开了试点。传统医院管理的弊端在这一阶段逐步显露出来,随后加强医院管理的政策相继出台。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作要求。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改革成果

本阶段是恢复与改革之间的过渡时期,1980年之前基本上进行恢复性质的建设工作,1980年之后当建设全面展开使更多的弊端显露出来,重点开始向改革转移,其中主要的是医疗机构内部的一些调整。但是这些调整都只是管理上的修修补补,并没有涉及体制上的变革。所以说这个阶段只是医改的孕育期。

第二阶段 1985~1992年

背景原因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一时期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加强经济管理到经济体制、科技、教育、政治体制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这为1985年中国医改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具体措施

1985年可谓是医改元年,在这一年我国正式启动医改,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标志医改启动的事件主要有两个:一是1985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局厅长会议,贯彻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部署全面开展城市卫生改革工作;二是同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国发〔1985〕62号文),62号文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拉开了医疗机构转型的序幕。

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1989]10号文),文件提出五点:第一,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第二,开展有偿业余服务;第三,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第四,卫生预防保健单位开展有偿服务;第五,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以工助医”。其中特别强调“给予卫生产业企业三年免税政策,积极发展卫生产业”。这个文件进一步提出通过市场化来调动企业和相关人员积极性,从而拓宽卫生事业发展的道路。

1988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卫生部“三定”方案(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这一方案确定了卫生部的基本职能,要求对直属企事业单位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1989年11月,卫生部正式颁发实行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和办法。医院按照任务和功能的不同被划分为三级十等,这一办法能更客观地反映医院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在政府的控制下展开有序的合作和竞争。

1991年,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同时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这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阶段卫生政策的高度总结。改革成果

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政府的主导思想在于“给政策不给钱”。伴随着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卫生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政府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市场化逐步进入到医疗机构。但是总的来说虽然涉及体制问题,但是本阶段的改革更多是模仿了其他领域的改革,对卫生事业发展自身特性了解和认识不足,此时改革处在初级阶段。

第三阶段 1992~2000年

背景原因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指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卫生医疗领域,继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医疗卫生体制。具体措施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卫生部贯彻文件提出的“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卫生部门工作会议中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这项卫生政策刺激了医院创收,弥补收入不足,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发挥,酿成“看病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后患。

针对医院注重效益而忽视公益性的倾向,卫生部门内部也展开了一系列争论。争论集中爆发于1993年5月召开的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明确表示反对市场化,要求多顾及医疗的大众属性和起码的社会公平。从此以后,医改领域内的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争论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而且逐步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而被社会各界所讨论。199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为下一步卫生改革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在医疗领域主要有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等。这些指导思想成为这一轮改革的基调和依据。

在医疗机构管理方面,1993年9月卫生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意识。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179号令),对医疗机构的规划布局和设置审批、登记、执业、监督管理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将医疗机构执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改革成果

这个阶段仍是在改革探索中,伴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的是与非的争议,各项探索性改革仍在进行。总体来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下一阶段解决。

第四阶段 2000~2005年

背景原因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演进,政府卫生投入绝对额逐年增多,但是政府投入占总的卫生费用的比重却在下降,政府的投入不足,再加上卫生政策失当,在2000年之前就有一些地方开始公开拍卖、出售乡镇卫生院和地方的国有医院。此阶段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看病问题突出。2003年SARS事件又是对卫生体系的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一事件直接暴露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促使人们反思现行卫生政策,客观上影响和推动了卫生体制的改革。具体措施

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总体文件,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2月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等8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陆续出台了13个配套政策。在这些配套文件出台后,国家和地方才有了一些改革举措。2000年3月,宿迁公开拍卖卫生院,拉开了医院产权改革的序幕,共有一百多家公立医院被拍卖,实现了政府资本的退出。2001年无锡市政府批转《关于市属医院实行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提出了托管制的构想;2002年年初《上海市市级卫生事业单位投融资改革方案》出台,这也是产权化改革的探索;有关部门在地方进行“医药分开”的试点,按照“医药分家”的模式将药房从医院中剥离,但未获得重大进展。改革成果

本阶段其实是各种趋势交叉最多的一个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在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弊端,尤其是非典暴发以后,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争论也逐渐深入,这为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埋下了伏笔。本阶段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受到重视,医院产权改革是本阶段最为明晰的脉络。从中央文件的印发到地方政府的尝试,改革的领域和层次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操作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纯熟。

第五阶段 2005年至今

背景原因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早就存在,但是这一阶段在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追求经济利益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医疗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卫生部内部关于市场化的争论一直都存在,但是从2005年我们开始深入反思的同时,这种争论开始公开化。其中标志性事件是7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出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通过对历年医改的总结反思,报告认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种结论主要建立在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争论基础之上,而正是因为这份报告让2005年成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起点。具体措施

2005年,产权改革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月国资管理公司开始托管民营医院改革新模式在上海产生,但是产权改革并不是本阶段的主要内容。本阶段除了对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的关注,还注重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管理。2005年被确定为医院管理年,此活动对于促进医院端正办院方向,牢记服务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发挥了重要作用。11月卫生部发布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细化了医院的评价指标。2006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要在全国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2007年4月卫生部等七部委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意见》,《意见》为推进医疗机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医疗机构执业环境面临的问题作出了贡献。2006年9月,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共同出任组长,新一轮的医改正式启动。

2009年,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就意味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成为人民基本权利的一部分。《意见》明确指出,过去商业化的医改方向导致公众个体的卫生支出大幅增长,城乡和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向民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意见》中不少亮点也让民众看到实惠。例如首次实现医保全覆盖,国家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除此以外,还有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健康档案等。新医改方案11大亮点 亮点1 医疗救助覆盖困难家庭

《意见》提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覆盖所有困难家庭,对其参保及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起共同组成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困难人群。

亮点2 学生农民三年内享医保

医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有一个大提升,医保将覆盖中国90%人口。也就是说,除了城镇职工外,农民、在异地打工的农民工、学生、下岗工人等现没享受到医保的人员将在3年内享受医保。

《意见》还提到,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医保报销比例将加大。亮点3 部分医疗服务政府埋单 公共医疗服务有望政府埋单,一些通过故意开高价药等“非正常方式”获取的创收,导致百姓“看病贵”的行为有望杜绝。

《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届时,一些公共卫生服务和某些基本医疗服务,都由政府全额或部分埋单,减轻公立医院负担。

亮点4 老百姓有望用上低价药

《意见》里提到了大家都很关注的药价问题,以及用药报销的问题,这两大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基本药品目录和扩大医保受惠人群比例来实现。比如,在原有的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再增加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另外,普通型儿童白血病药物、主要的抗肿瘤药也纳入到了基本目录。亮点5 疾控倾斜妇幼慢性病患

《意见》指出,从今年开始,国家“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可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另外,《意见》提到的受惠人群不仅只有婴幼儿,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等服务。

亮点6 大医院人挤人有望缓解

《意见》推行“双向转诊”,大医院对挂钩的社区中心输送、预约的患者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以缓解群众耗费大量时间看病挂号的不满。另外,住院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有序流动,等待床位的时间将有望缩短。亮点7 医师多点执业首次探索

《意见》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举措,旨在让专家教授“流动”起来,不再只供职于大医院。他们可以去帮扶社区,或到别的医院挂职,免得患者为某个著名的专家东奔西跑。亮点8 基层医院都有全科医生 不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每次发烧都不放心到小诊所看病,就因为不少地方的社区医疗机构缺少“全科医生”。

《意见》提到:“我国将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而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是重点加强对象。届时,更多优秀的医生将被吸引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患者。

亮点9 医生分级收费体现价值

一个医生从主治医生晋升到主任、专家,甚至更高层,他的每一步医术提升都来之不易。《意见》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实行分级定价。这种做法可实现医生的价值,提高积极性。

亮点10 以技养医取消药品加成

一直以来我国医疗服务费偏低,为维持生存,医院和医生将手伸向了“药片”,导致药费居高不下。

《意见》明确,通过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弥补医生、公立医院收入上的缺失,最终从“以药养医”逐步转向“以技养医”。亮点11 政府加大投入为民减负

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等将是政府投入重点,为居民看病的医药费减负。

《意见》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改革成果

篇3:我国医疗卫生改革

关键词: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改革,启示

由于西方医疗机构以商业资金为主, 辅助少量的政府资金补助。所以医院在工作中需要肩负起一定的盈利责任。西方医疗结构的财务管理则带有较强的市场意识, 能够为医疗结构的运营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 有效的提高了西方医疗机构经营的健康程度。我国当前的医疗改革需要寻找正确的市场道路, 因此西方医疗财务管理模式是可以研究和学习的成熟理论依据。

一、西方医疗财务市场化的原因

西方医疗机构在财务管理上较我国有着更加深入的市场化程度, 这与其经营理念和生存条件有着重要的关系。以美国为例, 在美国85%的医院属于商业投资医院。美国各州政府和白宫不会对其注入资金。因此, 在这种条件下, 医院必须依靠自我经营才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所美国医院财务管理设立了市场化的成本核算模块, 不仅要对医疗科室工作成本进行核算, 还需要测算未来一年的医疗服务成本以及预期收益率, 这与我国医院现行的财务管理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 美国医疗机构在财务管理中有着更加市场化的岗位设置, 严格精确的成本预算, 科学合理的成本结构, 这些财务管理方式都保证了医院的持续健康运转。这也是西方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偏向市场化的原因所在。

二、西方医疗财务模式对我国医疗改革的启示

(一) 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结构

西方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之所以在市场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因为西方医院存在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以美国医院为例,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美国医院专门研究了“1-1-2”的财务管理结构。即最高一级的为医院最高领导人, 首席执行官 (CEO) ;次一级的是财务管理最高领导人, 首席财务官 (CFO) ;第三级的是医院财务事务的具体管理者, 包括内审、账目管理、循环管理、预算计划、决策部、资产管理部、保险管理部七大部门的管理人员。对此, 我国未来的医疗财政管理改革中可以借鉴美国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将首席财务官设立成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 与西方企业的CFO作用相似。其中, 首席财务官在医院财务管理结构上的作用以协调为主, 转变以往的“财务控制者”的思想理念, 实现不同部门中财务管理的合作。这种财务核心管理市场化的改革趋势是我国医疗机构真正实现财务独立, 推动医疗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措施。

(二) 创新成本预算管理和控制

由于西方医疗体系与我国有着显著地区别, 所以西方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对预算管理十分重视。美国大部分私立医院对普通有保险的患者实行的是先治疗后付费的模式, 因此医院建立了科学和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当前我国医疗保险日趋完善, 商业保险概念也在逐渐推广, 保险的社会覆盖率越来越高。这种条件对医院治疗和付费模式改革提供了便利, 而且保险的完善也降低了医院资金输出的风险。未来的医疗改革应逐渐转变当前先付费后治疗的方式。因此, 财务管理部门就必须结合市场形势制定严格的财务预算设计。对此, 首先要定量计算, 根据医院的总体容量和历史数据, 正确估量出医院的满负荷诊费收入和成本支出数据;第二, 计算医院人力资源变动成本, 根据人力资源会计设计出符合医院经营策略的人员结构组成模式并制定执行方案, 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第三, 转变医院预算理念, 引入市场化的预算计算机制。

(三) 提高医疗保险改革, 进一步合理减少自费比例

当前我国医疗改革的状况是对医院改革和社会上相关的配套政策改革在逐步加深, 比如当前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增加也在逐渐加大了医疗机构的工作压力。对此, 需要进行我国医疗保险的改革, 解放社会资金对保险行业的刺激和扶助作用。利用社会资金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降低医疗体系中患者自费比例。以社会保险机制解放医疗体系市场化的带来的资金和财务管理压力。同时也降低医疗机构资金运转的压力, 提高市场化的经营方式转型, 最终推动我国医疗体系的改革。而且, 商业保险的普及对于医疗机构的财务资产管理也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更好地促进了医疗体系的完善和丰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当前我国医疗系统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医疗机构的市场化经营。对此, 医疗机构需要实现财务管理的市场化改革, 经营理念的市场化改革和服务态度的市场化改革。西方医疗体系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应市场发展的完整的结构和管理方式, 对我国医疗改革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相信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渐开放, 医疗机制的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玲.国外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启示[J].红旗文稿, 2014 (21) :18-21.

[2]莫建仪, 崔静.奥巴马医疗保险改革对我国医保发展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 2016 (1) .

篇4:关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综述

一、现行医疗体制的主要问题和根源

对于现行问题比较集中的看法有:(1)曾备受国际赞誉的公共卫生萎缩,尤其农村的三级网瓦解;(2)未享有任何医疗保障的人群比例升高,个人付费比例过高(国际社会从平等享受、保障面、成本、质量四方面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评价,因此尤为注重此点);(3)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设置有误,偿付机制不合理;(4)公立医院的盈利动机过强,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导向有误;(5)政府规制和监管缺失,医药费快速增长。关于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多种看法。

(一)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且投向有误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总投入中只有1/6的资金来自政府,且并未用来纠正医疗领域的“市场失灵”,即用于预防保健与基本医疗。农村和城市的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事业,反倒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向城市大医院集中,这就进一步扭曲了资源配置结构,扩大了城乡差距。

(二)政策失误

集中表现在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给政策不给钱”,投入靠财政,收费靠市场,迫使公立医院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触发了滥收费、乱诊治、乱检查、医药合谋,最终导致患者负担的医药费持续大幅增长。

(三)过度市场化

错误地倡导“国退民进”、套用国企改革扩大自主权、产权改革等包租买断的办法改革医疗机构,致使公立医院与牟利企业无异;又纵容医药合谋和医药过度捆绑,致使药价虚高,且导致重治轻防和过度服务。

(四)“垄断下的伪市场化”(亦即市场化不足)

有关部门的研究报告,把10年医改不成功归因于市场化倾向,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但也遭到质疑。市场化的基本特征是自愿合约、公平竞争加上适度的监管。过去的医改只是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政府既没有及时地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医疗卫生事业,也没有增加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而是开绿灯任由公立医院搞创收,使医疗变成奢侈品。所以,这不是市场化过度而是市场化不足,或称行政控制和垄断下的“伪市场化”。政府应当好“裁判员”、“教练员”,不当“运动员”。现行体制下卫生部门既是办医者、管医者,又是执法者,“三合一”体制不可能客观公正。

(五)公立医院追求盈利使公共管理混乱

公立医院的盈利动机强,是因为盈利能大家分,这本质上不是市场机制,即并没有通过价格信号主导社会资源配置,而是公立机构内的管理制度混乱。社会的医疗成本谁来买单?多大比例政府承担,多大比例私人承担,这些是政策问题不是市场机制问题。个人买单越来越多,不是市场化而是付费的私人化。

(六)政府规制与管理失灵

政府规制不当,是导致当前大多数问题的根源。卫生部门与医院管办不分、宏观管理与微观规制的机构不分、综合医疗机构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农村)不分,致使利益导向挤压了服务导向。

二、医改的目标与方向

第一种意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医疗体制。基本卫生(预防保健、社区门诊)由政府免费提供,专科和综合医疗的主体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筹资,由政府管理并加以严格规制。同时,重点资助贫困人口,加强制度的覆盖面和公平性。这近似于欧洲大陆的全民健保制度。反对者提出,欧洲全民健保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如人口规模有限、贫富差距地区差距不大、社会心理稳定、政府治理有序等等,在今天的中国大都不具备,启动这个计划有相当的风险。

第二种意见,建立政府规管下的市场医疗体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只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将社区门诊以上的医疗行业彻底市场化,公立医院实行产权改革,与卫生部门脱钩,按营利与非营利机构分类管理,政府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开放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形成政府和保险机构两个相对独立的监督主体。反对者认为,这样做会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空架子,医院服务成了金饭碗,即便政府能控制住价格,也无法避免医院之间的装备竞赛和医疗总费用上涨。

第三种意见,建立政府规管下的健康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体制。基本卫生(预防保健、社区门诊)由政府部分免费部分成本价提供,专科和综合医疗通过社会医疗保险、互助医疗保险(非营利)机制加以规制。建立社区医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连通两个服务体系,未来将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向基本卫生延伸。无论社区卫生还是医院卫生机构,都实行管办彻底分离,并对所有办医者实行立法保障的规制管理。反对者认为,这过于理想化,起码短期难以实现。

(一)三种意见的共同点

一是支持政府对基本卫生大力投入。预防为主、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是看起来慢实际上快、看起来虚实际上实的政策。预防保健服务由政府免费或低费提供,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原因是预防保健的社会效益十分巨大且难于度量,个人往往因为见效慢而不愿投入,以市场机制提供反而低效。这类服务的提供方式主要视其与医疗机构有无利益冲突而定。国际社会常见做法是由独立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同时政府需要施以特殊的规制。二是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模式,不能只保障正规就业的人口。

(二)三种意见的分歧点

分别在于基本卫生与专科和综合医疗的联系、社会保险起作用的方式、医院的产权结构和融资方式、卫生部门的角色、政府履行责任的方式等。分歧的根源可以归结到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政府和市场都必不可少,医改既要政府主导,又要利用市场机制。这实际上也是世界各国医改的趋势:倾向市场体制的国家,如美国正在加大政府的投入和规制,改善医疗制度的覆盖面和公平性;倾向政府主导体制的国家,如英国、瑞典,在公营系统引入准市场竞争机制,加强效率。

(三)不同的认识主要在于为什么利用、在哪些方面利用、如何利用和多大程度上利用市场机制

一是依据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将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划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主导,私人产品应该市场运营加政府监管。公共卫生明显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社区门诊主要影响个人,可由市场处理,至于大病和专科,个人风险太大,大部分人无法承担,应由社会组织。而社会的组织方式,依据对公平的理解,分为社会保险融资和全民健康服务式的税收支付。这种理论和应用被批评为机械划分卫生服务,割裂市场与政府。二是依据公共服务产业理论。公共服务的规划者(管规划、融资、安排、管理、监督)和独立的生产者形成常规的类似产业的关系,共同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在这样的产业框架中,不同性质的社会机构都能通过接受规划者的共同严格规制,成为服务的生产者,从而超越了服务以及机构的公私性质。因此,政府部门与卫生机构管办分开,各类卫生机构无论公私都可在政府规制下为公共目标服务,市场机制从而融入了公共规划,从而统一于宏观目标。但这对于政府规划和规制的要求相当高。三是依据规制经济学的理论。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对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做出恰当评估,形成医院(供方)强卖的医疗市场,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因此,必须由政府对医院和医疗活动的价格、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直接的微观干预(规制和管理),这与私人产权有冲突。

三、医改的切入点和步骤

一种意见认为,医改难在资源配置和财政投入方面,目前最需要的是找准能够用低成本实现高跨越的切入点。另一种意见认为,医改难在协调。现行医疗体制下政出多门,医疗卫生涉及卫生部、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8个部门,在市场体制下各有各的利益。对于医改切入点的不同看法有以下几种。

(一)医改分两步走,先理顺财政关系,再调整服务体系

医改要明确划清政府在医疗卫生中的权力和义务,财权和事权要统一。否则,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力得不到保证,再好的政策也难于实施。服务体系调整要将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与专科、综合医疗分开,投入向前者倾斜,向农村和贫穷人口倾斜。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可逐步推进,给政策执行、市场成熟留下发育空间。

(二)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起步,实施“管办分开”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为独立法人,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门诊医疗等职能。县(区)政府办、乡(街道)政府管,由地方政府依据相关政策进行规制和管理,包括招聘负责人和人事自主,卫生部门只进行政策规划和业务指导。这样做可先绕开各级卫生部门与医院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从基层卫生机构改起,有利于以低成本实现高跨越,扩大医改受益面,降低患者付费比例,并为医院改革创造环境和经验。反对者认为,社区卫生机构不是医疗体制的主体,社区卫生问题也不是医改的核心,搞好了也只是局部受益。重点应该放在医院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

(三)对公立医院进行制度改革

有两种意见,一是引进社会资本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将大多数公立医院改成股份制,实现独立经营。二是进行医院与卫生部门脱钩、管办分开的规制改革。医院还是公有制,但成立主管医院的专业管理部门,或者在医院内建立董事会制,招聘院长,院长决定人事,从而改变政府职能,从管理医院人、财、物,到保障和规制公共卫生服务,确保公正、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反对者认为,我国国有资产维护和公立机构管理都是难题,由此切入费力大效果小。

(四)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加强规制职能

将社会医疗保险先在城市扩大到所有人口,提升医疗制度的公平性。反对者认为,覆盖全民目前难实现,参保率没保证,且即使覆盖面扩大,也无助于改善医疗费用恶性上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状。以社会保险机构作为规制机构,目前不现实,因为医院拥有巨大优势,规制难度太大,且保险机构制度和能力建设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五)调整政府政策和部门的规制职能,提升政府规管能力

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统筹体制改革,实行垂直的一体化管理以有效配置资源,引进国外品牌医院以加大竞争压力。反对者认为,现有部门设置已成既定格局,用一个凌驾于各部委之上的综合部门来统筹医改全局,可操作性不大,非但不能制约,反而画蛇添足。国际经验也证明,这种观点与英国和原英联邦国家的医改方向相悖。这些国家正努力下放权力,推动医院更具主动性,在政府给定的资金内,减少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得到更多奖励。

还有人对权衡方案的方法论提出意见,即没有哪个方案十全十美,关键要在方案实行的条件与结果之间作衡量,预后结果很好,花大气力创造条件值得;结果一般,条件又不具备,就要慎重。反对者认为,我国不少的社会政策之所以实行效果不佳,就该归罪于这种鼠目寸光的方法论。没有远大目标,只求一时之功效,总怕打破坛坛罐罐,最后就只能无所作为。

篇5: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建国以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制度越来越难以解决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其弊端逐步暴露出来。1994年以来,国务院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三改并举”,同步推进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为切实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会议对各地加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加快改革步伐,抓重点城市,落实属地原则,确保完成今年医疗保险90%以上统筹地区启动,覆盖8000万人的工作目标。对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可以先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对无力缴费的困难企业职工也可以采取先参加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解决好职工住院和大病医疗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在会上说,各地要坚持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三改并举”,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医疗服务管理。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上真正建立竞争准入机制,不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一律不作为定点,要尽可能将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的门诊部、卫生所和医务室等内部医疗机构和城镇社区机构纳入定点范围,逐步放宽参保职工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的限制,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合理的竞争。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为参保职工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等医疗服务,合理施治,规范服务,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和负担。要建立定点医疗机构“退出”机制,病人不满意、服务不规范的医疗机构要坚决取消定点资格。

会议还指出,要探索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妥善解决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实施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医疗保险的不同需求。切实保障离休干部的医疗待遇,保证经费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医疗救助途径和办法,妥善解决特困人群有关医疗问题。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

一、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评估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上实现了体制转轨和机制转轨。在体制上,完成了从原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福利型向社会医疗保险型的转轨,同时,在新制度下,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费用分担、医疗服务竞争、费用控制以及社会化管理等新的运行机制。在制度层面上,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

保险为主体,以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如商业健康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等)为补充,以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基金运行良好

三)推动了医疗服务领域的竞争和健康发展

由于政府鼓励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竞争,一些有实力的民间经济力量开始介入,民营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卫生机构从1992年的204787个增加到2003年的291 323个,其中民营机构从1992年的8 225个增加到2003年的14932个。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增长,使广大城镇居民在看病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四)初步抑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等管理措施加强了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约束,促使其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务。另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参保人员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消费观的转变。据统计,1990年—1998年卫生系统综合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年增长率分别为25.0%和23.7%,2001年分别降低为9%和5%。近几年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增长平均分别约为13%和11%,说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初步抑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

二、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医疗保险覆盖人群有限,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没有社会医疗保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有制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非公有制单位的劳动者已经成为主要从业人群。如果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仍仅限于城镇职工的范围,显然是不合适的,对绝大多数公民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没有到位,医、保、患三方关系尚未理顺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规模逐渐降低,医院以经营收入为主,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医院的经营动机。在我国,控制医院过度追求利润一直是个难题。

药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普遍的现象是药品虚高定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除了要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提高

等正常原因带来的费用压力外,还要承受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滞后所带来的考验。

(三)政府对卫生资源投入少,资源配置不合理

三、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对策

(一)强化政府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职责

政府需要通过建立社会医疗保险来保障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社会医疗保险属于政府行为,政府是保险计划的承办者,政府在社会医疗保险实施过程中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以体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是政府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

篇6:我国医疗改革之我见

2010级预防医学

学号:2010302170056

姓名:刘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中国的改革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其间的不平衡发展状况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经济改革中医疗卫生制度的交化成为发展政策研究中被经常引用的反面案例(World Bank,1997)。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数第4;在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结果令人深思。

近年来医疗改革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论题,对医疗领域究竟是否应该搞市场化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例如王绍光,200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顾昕,2005)。在探讨医疗改革方案时,有关政府主导抑或市场主导的道路之争早巳不是新鲜话题,但不少问题依然真伪莫辨,似是而非。我们在试图探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和发展前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须关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在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医疗服务供给应如何与由此发生的健康转型相适应?其次,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根源何在,与市场化有怎样的关系?再次,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中市场和政府应如何分工,以形成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医疗服务供给和融资体系?

由此展开,我们才将能够在这些真伪莫辨,似是而非的问题中,把握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脉搏,继而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进程中直面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明确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前景。

一、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成就。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城乡分割的二元医疗保障制度,在城镇实行针对工人的劳保医疗制度和针对干部的公费医疗制度,在农村实行针对农民的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起以县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从1949年到1980年年

初,通过这种医疗制度安排,基本解决了当时缺医少药状况下的看病问题。

这一时期的主要经验有:

1、公平性——形成了广覆盖的医疗费用保障机制。其一,医疗保障体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二,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身具备很强的转移支付和医疗费用保障功能。

2、可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合理。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层次布局上注重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

3、效率——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择合理。其一,突出“预防为主”,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其二,基于医疗服务机构的公益目标定位,医疗领域的干预重点集中于成本低、效益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上;技术路线选择上注重适宜技术,强调中西医结合。

二、改革开放后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变化

十一届三中会会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经济转型相伴随,健康转型逐步开始。健康转型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含义在于:

1、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在医疗卫生领域,完全由政府财政支出会出现供给不足。由此提出了市场和政府如何分工的问题。

2、需求的差异化和多元化要求医疗体系能够提供有差别的服务。改革前统一的医疗体系受到挑战。

3、贫困群体的医疗负担更加沉重,他们健康状况较差,但收入却相对低下,出现有病不医的情况。为此,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十分有必要。

新时期下,我国医疗改革领域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在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方面,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公立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从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目标,不仅非公有制的医疗机构如此,公立医疗服务机构乃至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也是如此。

在医疗保障体制方面,随着80年代初期人民公社解体,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绝大部分地区迅速瓦解;由于该制度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试图恢复合作医疗制度的努力一直未见明显成效。城镇地区,随着国有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传统的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遇到了很大困难,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目前确定了统一模式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障(保险)体制。

除此之外,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体制、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等等也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医疗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及资金投入方面,中央政府的统一协调职能不断弱化,各种责任越来越多地由地方政府承担。药品生产与流通走向全面市场化。

由此引发的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困局主要表现在诸如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过快;政府投入减少,个人负担加重;城市卫生资源的相对饱和;城乡医院资源的配置不平衡;医院资源利用效率逐年下降;医药不分形成“药品暴利”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现有医疗体制和全民健康的困局,医疗体制内部矛盾日显。

三、医疗改革问题的根源分析:

一系列问题和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之问有何必然的联系?市场机制和政府在其中是否发挥了作用以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国内现有研究表明,导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状的主要原因根源在以下方面:

1、疗服务市场的扭曲导致以药养医的局面。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医疗机构面临一种扭曲市场化局面,医院一方面需要从市场上获取其收入的90%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另一方面,医院管理者的自主权并不完全,尤其是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

2、医疗保险助长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医疗保险使得病人在金钱方面的约束比原来放松了,这样医院就有机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费用,比如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检查项目、增加药品用量,选择较贵的药品等。因此,如果没有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医疗保险就可能会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并不一定会缓解看病贵的难题。此外,费用上涨的另一个渠道是医疗设备的投资。

3、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性损害了医疗公平性。为改善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性,医疗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弱势群体进行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改革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但如果在提高政府补贴的同时,医疗价格也随之增加,那么相当于一部分政府补贴转移给了医疗部门。

综上所述,当前医疗卫生的领域的问题和医疗市场化进程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能由此否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而是需要对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反思。

四、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动力分析

中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转型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密切联系,至2003年,经历了两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第一次卫改主要是把经济部门放权让利的改革形式引入了医疗卫生领域。而第二次改革则是在经济制度再次创新的前提下,进行医院市场化的改革。这两次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引进市场模式。第三次改革始于2006年国务院召开卫生工作会议并提出重点发展社区和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降低医疗费用,保障居民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并将此作为有效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途径。

在政府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先从调整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开始,逐步发展到全面改革。2007年以来,中国政府逐步推进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医改以提倡政府主导和公益性为方向,进一步深化了医疗体制改革,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从以上改革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毋容置疑,政府与市场是推动体制转型的两大主力。其中,政府是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力量,在发展中国家的体制转轨过程中,通常由政府主导进行制度变迁,而且政府往往是最核心的变革因素。在改革过程中,由政府主导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制度变革,而旧有体制和既得利益集团又往往成为变革的障碍,在此情况下,另一种推动体制转型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市场,市场及其利益集团和市民社会在制度的变迁过程中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

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前景展望:

1、明确医疗卫生改革目标定位。中国应该尽快建立起一个保障所有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优先保障所有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在此基础上,满足更多社会成员熙多的医疗卫生需求”。

2、操作方法。当当前形势下基于卫生资源的有限性与公众医疗卫生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的方法就是“合理选择医疗卫生的干预重点和干预方式”。选择的唯一标准是使有限的医疗卫生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增进全面健康效果。选择的基础则是在不同的医疗卫生干预目标、干预成本和效益之间进行比较。

上一篇:建筑安全管理下一篇:小学作文语句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