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重点总结

2024-07-14

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重点总结(共7篇)

篇1: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重点总结

学校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为保障2011年全县中、小学校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的发生。**县卫生防疫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于6-10月份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安全检查。此次的监督检查以学校的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教学环境、生活设施工作为重点。本次检查学校49家,其中小学27家,中学22家。现将具体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1、学校饮用水卫生工作;全县大部分学校都用自来水,仅有6处学校为自备水源。饮用水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按照要求办理了健康证,并进行了卫生知识培训。饮用水每年进行水质监测,所检项目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标准》合格率达到90%,对个别未达到国家标准的项目,下达了监督意见书并提出了整改意见,限期达标。

2、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的学校规章制度健全,学校有专职或兼职老师、卫生保健人员,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明确,信息通畅。晨午检、学生学生因病缺课追查制度健全。学生健康查体档案、新生入学接种证齐全。对个别学校、出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并追踪落实到位。

三,教学环境、生活设施卫生;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学校教室、宿舍等进行监督检查。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教室照明、采光、和微小气候等合格率比较高,基本达到90%以上。对监督到的个别问题及时的反馈给了教育部门并提出了卫生学指导意见,指导学校落实整改措施。

由于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社会影响大,县防疫站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落实责任,针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难点,深入全面开展全县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牢固树立学校卫生安全思想,同时与教育部门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切实保障全县广大师生的健康权益。

**县卫生防疫站

篇2: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重点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切实维护学生的健康权益,根据《青海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11年卫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通知》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实行基本标准》等,我所

对全县的22所学校展开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工作。

一、检查内容。

1.学校饮用水卫生工作:以学校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情况、供水设施卫生状况、自备供水水源卫生防护状况为重点,着力加大对辖区内学校自备水源与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步摸清辖区内学校饮用水供水方式及水源情况,并建立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档案。

2.传染病防控工作:督促指导学校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篇3: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重点总结

贯彻《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 (冀政办[2015]114号) 文件, 配合省局开展动物卫生监督系统提升年建设活动。制定工作方案, 抽调专门力量, 逐县分类督导验收过关;实施分类指导, 摸清体系建设现状, 实行重点督导;加强通报调度, 召开调度会议, 分析存在问题, 实行定期通报。

加强管理培训, 提高官方兽医队伍素质

开展官方兽医培训。建立官方兽医培训专家师资库, 组成讲师团, 重点培训执法办案、日常监管和专业知识等内容;推广官方兽医网络教育, 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 建立官方兽医培训基地。做好官方兽医考试工作。编印《官方兽医考试精品题库》, 开展官方兽医抽查考试活动。规范官方兽医管理。实行绩效考核, 及时调整官方兽医。

深化检疫管理, 保障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无疫安全

调整检疫工作机制。实行分片定岗定责, 明确区域责任范围, 结合畜禽动态、申报情况、日常监管, 科学安排检疫计划, 合理调整检疫时间, 切实提高动物检疫效率。依法实施检疫。结合电子出证工作, 依法制定动物检疫工作流程图, 依法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利用国家动物检疫信息平台, 开展跨省调运动物及动物产品专项整治。推进示范县建设。召开产地检疫示范县建设经验座谈交流会, 总结工作经验, 剖析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6年底50%的县要达到建设标准。修订检疫工作记录。调研动物检疫工作记录存在问题, 制定方便可行的动物检疫工作记录, 逐步实现网上填写记录。

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严厉打击动物防疫违法行为

强化日常监管

深化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 全部完成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工作。落实动态管理, 建立季通报制度。规范监督检查。修订《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严格依据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结果, 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监管频次和内容;抓实痕迹化管理, 规范填写和保存监督检查记录。强化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使用管理。落实《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办法》, 重点加强检疫小标签的监管, 严厉打击转让、伪造、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识的违法行为。强化公路检查站监管。调整公路检查站的设置, 优先建设两个指定通道, 杜绝公路“三乱”行为发生。做好进京、沪、辽企业的推荐备案工作。实施市、县 (区) 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共同审验、省级重点抽查的制度, 强化备案企业的日常监管。

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强化全程监管。落实《河北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办法》, 严格养殖、屠宰、收集、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病死畜禽监管工作, 开展重点调研, 借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试点工作。协调保险公司, 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赔付联动机制。严厉打击惩处。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与公安部门建立联系制度, 实行协调联动, 严厉打击丢弃、出售、贩卖、屠宰病死畜禽违法行为。

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

增加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的数量。各设区市办案数量年增长率不低于10%;建立案件数量季通报制度, 加强办案的指导和培训, 实行“一对一”帮扶, 坚决消除个别“零办案”县。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质量。开展案件评查活动。开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证章标志、种畜禽场和跨省调运动物专项整治行动, 协调京津两地组织开展重大节日畜禽屠宰检疫专项整治活动。

强化动物诊疗监管, 规范动物诊疗行为

创新监管思路。调研动物诊疗监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 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模式, 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开展专项检查。依据移动执法软件或管理平台监督检查模块上传的监督检查记录, 开展重点整治, 落实动物诊疗机构定期报告诊疗活动制度, 严厉打击动物诊疗违法行为。

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高动监信息监管水平

完成国家与省级电子出证平台平稳对接。制定国家与省级电子出证平台数据对接方案, 完成对接软件设计。完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 (电子出证工作) 相关功能。继续实行电子出证通报制度;健全养殖、屠宰场所档案信息, 建立各模块数据之间相互调用关系;加强电子出证培训, 规范电子出证工作开展。开展动物卫生监督移动监管试点工作。完善移动执法软件, 起草动物卫生监督移动执法实施方案, 赴重点县调研, 研究试点工作推动方法和激励措施, 召开试点工作现场会。加强信息报送及宣传工作。及时更新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网站信息, 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及时反映工作动态。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应急指挥能力。完善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具备远程应急指挥对接条件, 逐步实现省市动物卫生监督应急指挥中心对接。

规范行政审批, 严禁未经检疫审批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

规范行政审批。对跨省引进的, 严格审核材料, 严格履行行政审批手续;对跨省调出的, 凭《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受理检疫申报。重点加强对辖区内的种畜禽场和乳用动物养殖场进行宣传, 提高其守法意识。建立通报制度。对依法审批调运情况及时上网公布。强化日常监管。实行飞行检查等形式, 认真查看其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强化环节监管, 落实畜产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

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字〔2011〕79号文件, 落实动物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同步制度。出栏环节, 严格实施一查、二抽、三上报, 即检查《动物瘦肉精自检报告书》或《未添加使用瘦肉精保证书》, 对调运出省的动物进行快速抽检, 对确认疑似阳性的上报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屠宰环节, 要严格实施一督、二抽、三处理, 即督促屠宰企业实施瘦肉精按批次不低于3%自检, 同时对屠宰中的动物进行瘦肉精快速抽检, 对确认疑似阳性的上报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加强行风建设, 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系统战斗力

组织开展“我为动监行业添光彩”活动, 组织开展屠宰检疫大比武, 推选100个标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 (分) 所, 评选100名执法能手, 评定100名检疫标兵。

增强学习意识, 提高基本素质能力

篇4: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重点总结

【关键词】重点单位;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监管对策

所谓消防重点单位也就在对当地进行有效的保护的单位,如果当地出现火灾等一系列安全事故时,消防重点单位就需要对当地的居民、建筑工程等基础设施进行重点保护,从而减少伤亡人数以及当地的经济损失,保持当地经济的稳步发展。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消防重点单位是地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重点单位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经济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方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然而消防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仍然处于落后地位,另外,我国尚未制定一套间断的消防法律法规,人们的消防意识薄弱,以致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够全面执行,工作始终不能够执行到位,以致于我国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由此看来,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消防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现状

自2009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该法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消防重点单位实行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是长期以来,重点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存在着一定的惯性思维,没有较深的消防安全意识,由于该工作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以致于消防重点单位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出现漏洞,其主要体现在:

一是消防设施管理跟不上形式的需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的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消防单位的管理模式不能够与技术发展同步,还有一些單位在进行消防设计时不能够充分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其中,单纯的以为只要通过了消防安全部门的审核与验收就能够运用在消防工作中,所以在工作中选择的消防产品质量不高,使消防工作不能够认真到位。同时,在建筑中,由于自动报警系统的探头没有定期更换,超出了使用年限,致使其老化,经常出现误报等现象。还有一些企业中,设置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栓等消防设施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维修与保养,通常只是存在于形式,而不能够正常运用在实际事故中。还有一些值班人员没有对相关消防设施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胡乱操作,以致于经济损失惨重。

二是重点单位主体意识不强

近年来,消防单位开始重视对重点单位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采取强输硬灌式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已初步取得了成绩,但是重点单位的消防主体意识并没有完全提升。在有些单位中,由于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意识浅薄,在岗位上没有认真执行相关工作,这种存于表面形式的工作只会导致更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甚至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在汇报工作过程中,只存在一些虚假行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损失惨重,不利于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

三是重效益、轻安全意识长期存在

在有些单位中,由于企业法人只顾及眼前利益,往往忽略了长远利益,也没有做好安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浅薄,致使在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时因过于慌乱而造成更多伤害,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新形式下消防重点单位的监管对策

综上所述,消防安全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消防部门进行合理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调查分析,每年消防大队都能在消防重点单位中发现新的问题,这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经济损失,为经济增加了一定的负担。我们从消防重点单位上看,单位管理人员需要积极配合消防大队的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1)制定一套完备的消防管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改。另外,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适时更换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消防安全意识,从而有利于消防大队对各个重点消防单位的了解;2)当单位中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变动时,需要及时向消防大队汇报,使其了解单位消防的实际情况;3)重点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逐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真正形成消防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保证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消防大队作为重点单位的主要监管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新《消防法》的作用,做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

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按照新《消防法》第十七条规定提出的要求,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管理工作。做好建立消防档案,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工作。

2、积极抓好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消防主体意识和业务管理水平。

基层消防大队每半年要对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要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培训质量,切实抓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精心选择培训内容,进一步明确重点单位的责任主体地位,克服依赖和麻痹思想,自觉搞好消防工作。

3、牢固树立为重点单位热情服务的思想意识,正确处理监督管理和热情服务的辨证关系。

消防大队在不断加大对重点单位监督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为重点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做好热情服务工作。

三、结束语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是消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但不是全部工作,基层消防大队每年的保卫工作,专项整治工作、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消防大队每年都要花大力气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予以调整,并要求重点单位要积极配合消防大队工作,经常报报自己的家底,不要怕发现问题,更不能将存在的问题藏着掖着。只有将存在问题提出来,寻求解决办法才是一劳永逸。

参考文献

[1]袁伟明.改进消防重点单位管理模式的思考[J].山东消防,2003(11)

篇5: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讲稿

主讲

董永明

(3学时)

第一节

一、定义:从法学上说,《条例》所的指公共场所,是指供公共使用的具有围护结构的场所。

广义:是指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社交、休息、娱乐、体育、参观、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

二、范围(7类28种)

1、生活服务设施

2、文化娱乐、体育设施

3、公共福利设施

4、公共交通设施

三、公共场所的卫生特征

1、人员密集,易传播疾病;

2、人员流动性大,环境和物品容易被污染;

3、影响健康的致病因素多、复杂、传播快;

4、从业人员素质低,卫生知识缺乏;

5、卫生组织难建立、制度难健全、难落实;

6、建筑和布局难合理,卫生设施难到位。

四、公共场所卫生基本要求

1、选址、建筑设计、内部布局符合卫生要求

2、微小气候适宜,保证有适宜的温、湿度

3、照明、通风良好,满足生活和活动需要

4、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

6、消毒等卫生设施完善

7、服务员有一定的卫生知识,健康状况良好

8、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全

第二节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立法

公共场所是人们聚众活动的场所,人口稠密,设施公用,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务院于1987年4月1日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法规。同年9月15日,卫生部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今年又对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并予以重新发布,使之更加完善和更具操作性。为了更好地实施条例,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1987年卫生部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要点》。以后又陆续地制定了《旅店业卫生标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十几项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

以上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监督的依据。

二、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

(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国家对公共场所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实行卫生许可制度。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放。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职能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或者变更营业项目,应当到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由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根据2004年《卫生部关于暂不将足浴、保健按摩、网吧等场所列入卫生许可范围的批复》,目前不宜将足浴、保健按摩和网吧等场所列为卫生许可范围。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和相关规定,在受理申请后及时指派两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按照卫生标准和要求对公共场所进行审查和监测。对经审查监测确定主要卫生指标符合卫生要求、80%以上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的申请单位,在法定期限内发给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申请单位应当采取改善措施,达到卫生要求后予以卫生许可。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复核不合格或者逾期未申请复核的,卫生许可证失效。公共场所歇业的,应当到发证机关注销卫生许可证。

(二)、公共场所建设项目设计的卫生监督管理

公共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选址、设计应当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有卫生篇章,其内容包括设计依据、主要卫生问题、卫生保健设施、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等。

三、公共场所卫生要求和卫生指标

1、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

1).室内空气卫生达到标准。各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要达到规定的各项指标,保证室内通风换气,空气清洁。

2).微小气候适宜。各类公共场所的室内微小气候适宜,湿度、温度、风速等达到国家有关标准。3).采光、照明良好。4).噪声符合标准。

5).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符合卫生标准。公共用具要定期消毒,及时更换。各种卫生设施符合卫生标准、6).用水达到卫生标准。饮用水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公共浴室、游泳场、天然浴场等公共场所的用水也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防止由于微生物介水传播传染病,要求按照规定定期换水、消毒,保证对人体无害。

2、公共场所卫生指标

根据场所不同,指标相应不同,主要有温、湿度、风速、噪声,顾客用品、用具消毒,卧具更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新风量。自备水源与2次供水水质,其中,标准规定:

舞厅、音乐茶座、游艺厅场内禁止吸烟;

公共浴室设立禁止性病、传染病、皮肤病的顾客就浴标志并有相应措施;

理发店要有头癣患者专用的理发工具;

美容场所工作人员操作时穿工作服,清面时戴口罩; 游泳池设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四、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个人应该防止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如果因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经营单位应当妥善处理,抢救受害者脱离现场,迅速送病人到医疗机构,防止事故的继发;确保不扩大危害范围和不继续恶化环境,在不影响上述情况前提下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五、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1、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教相关卫生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先知识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2、取得健康合格证。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对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有碍公共卫生的其他疾病,在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第三节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的职责是:

(1)对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2)宣传卫生知识,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3)根据有关规定对违反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有关条款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4)参加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5)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包括取证照相、录音、录像等,调查处理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6)执行卫生监督机构交付的其他任务。

二、各类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的重点

(一)普通旅店的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 • 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通风采光 • 茶具洗消间、拖鞋洗消间 • 卧具洗消间及设施 • 干净卧具保洁柜

• 客房净面积(≥4平方米)• 客房通风换气设备设施

• 新风量(3-5)星级宾馆和歌舞厅为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其他为每人每小时20立方米。

(二)歌舞厅、游艺厅、茶座、咖啡厅的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 • 机械通风换气设备设施 • 茶具洗消间、洗消设施、保洁柜 • 公共卫生间设计及排气系统 • 洗手设备

(三)理发店、美容店的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 • 营业面积

• 烫发间设置单独的排风设备 • 毛巾、工具的消毒设备设施 • 干净毛巾保洁柜 • 采光照明

(四)游泳场(馆)的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

•平面布局,包括泳客进出通道,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游泳池之间的先后合理连接 • 淋浴装置和强制性浸脚消毒池 • 池水净化消毒设施 • 游泳池四边防污水回流措施 • 机械同风装置 采光照明

(五)候车室、侯诊室的预防监督重点 • 侯诊空间和分科候诊布局 • 病人就诊路线布局设计

• 传染病门诊的独立位置、配套设施、单独通风设备;污物、医疗垃圾收集容器 • 通风排气系统、新风量

• 卫生间数量、位置、单独的排风设施、洗手设备

三、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关键环节

1、室内空气质量:强排式机械排风、空调系统;

2、消毒效果:公共用品用具、泳(浴)水

3、从业人员:体检、培训;

4、强化管理相对人的自律行为

(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基本方法

1、观察现场

2、询问调查

3、卫生监测

4、现场记录

5、监督指导

(三)、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1、卫生许可证

2、卫生管理制度

3、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个人卫生知识培训监督

4、营业场所、消毒间、公共用品储存间、卫生间的经常性监督

(四)、各类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点 共同点:

1、卫生许可证正本应悬挂场内显眼处并在有效期内,有否超许可项目经营;

2、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相关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3、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抽查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相关卫生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清洗消毒程序知识、个人卫生状况及从业人员患病调离情况;

一)一至二星级宾馆饭店

1、室内环境整洁,室内空气质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新风量)

2、具备专用的消毒间,间内无杂物、消毒柜运转正常、保洁柜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类存放;

3、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情况及效果,清洗消毒后的可用杯具应无污迹,可用棉织品应无污迹、毛发,公共用品用具备品需充足(3:1);

4、空调系统通风换气情况,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定期清洗,机械通风装置过滤网及送,回风口没有积尘,卫生间有独立的通风;

5、客用化妆品标签表示应符合要求,索证手续齐全,不得自行灌装;

6、具备“四防”(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螂)措施; 二)旅店、招待所 参照一至二星级宾馆饭店

三)咖啡馆、酒吧、茶座、歌舞厅、游艺厅

1、歌舞厅在营业时间内严禁使用杀菌波长的紫外线灯和滑石粉及有害观众健康的烟雾剂;

2、影剧院每场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座位在800个以上的观众厅应有机械通风或空调装置;

3、有供应开刀水果的场所,必须设专用果盆制作间,间内设1个洗果池;制作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冰粒机都必须安装滤水器;

4、有公共用品用具的必须设立消毒间,茶具、话筒、面巾清洁消毒效果,卡拉OK场所应使用话筒消毒网,5、厕所清洁,设立座厕的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设有洗手设施和自然通风管井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装置;

6、有机械通风装置且能正常运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定期清洗机械通风装置过滤网及送,回风口没有积尘;

四)理发店、美容店

1、营业面积必须在10㎡以上,美容室设置单独的工作间,不做创伤性美容;

2、具备消毒间,理发毛巾、床单、枕巾、枕套等公共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应设专柜存放,并有相应的洗涤消毒设施且能正常运转;

3、必须设紫外线消毒箱,理发刀具、胡刷等理发工具每客用后应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用后及时消毒,毛巾、美容针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美容用盆必须用一次性胶袋铺垫或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4、必须备有供患头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的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单独存放;

5、从业人员上岗时须穿戴清洁的工作服,清面时需戴口罩;

6、烫发、染发场所设有独立机械性通风装置;

7、场所内使用的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相关化妆品须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及卫生检验报告。

五)公共浴室

1、池水应具备补充净化消毒设施,池水循环过滤设备必须正常运转;

2、具备专用的消毒间,间内无杂物、消毒柜运转正常、保洁柜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类存放;设立拖鞋专用消毒桶;

3、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情况及效果,清洗消毒后的可用杯具应无污迹,可用棉织品应无污迹、毛发,公共用品用具备品需充足(3:1);公共用品用具做到一客一换;

4、设有浴池的必须备有余氯检测设备和检测记录;必须配备2名持有有效上岗证的专职水质净化、消毒员;浴池水水质必须符合卫生要求,池水游离性余氯量应保持在0.3-0.5mg/L;

5、空调系统通风换气情况,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定期清洗,机械通风装置过滤网及送,回风口没有积尘,卫生间有独立的通风;

6、场所内使用的化妆品(包括洗发水、沐浴液)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相关化妆品须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及卫生检验报告。

7、总台应设有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就浴的明显标志;

六)游泳池(馆)

1、应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进入的标志;夏季游泳高峰期设置红眼病检查岗;不得出租、出借泳装;

2、游泳池具有池水循环过滤设备并且运转正常,不得人工喷洒消毒药,必须备有余氯检测设施和有检测记录,泳池水游离余氯应保持在0.3-0.5mg/1,池水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必须配备持有效上岗证的专职水质净化、消毒员;

3、更衣室、淋浴室和卫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排水畅通,卫生间设置独立的排气装置,设座厕者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4、在泳池入口处,必须分别设有强制性淋浴池和浸脚池。浸脚池宽度与走道相同,长度不少于2米,深度不低于20厘米,游离余氯保持在5-10mg/1,须4小时更换一次。

5、公共用品用具一客一换一消毒,公共用品用具有准将存放,使用公用拖鞋须有消毒桶;

七)侯诊室

1、应保持室内清洁,室内禁止吸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志;

2、卫生间内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日清洗消毒,应采用湿式清扫,每天不少于两次,不能有积水、积垢,设有洗手设施和独立机械通风装置;设立座厕的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3、应有消毒制度,肠道门诊脚垫、门把手的消毒措施;疾病流行时应加强消毒;

第四节、法律责任 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规范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凡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或者个人,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1.卫生质量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而继续经营的;2.未获得“健康合格证”而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3.拒绝卫生监督的;4.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必须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取贿赂的,由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对卫生防疫机构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但对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控制的决定应立即执行。对处罚决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卫生防疫机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民事责任。

违反《公共卫生管理条例》规定造成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人,依法应当对受害者赔偿损失。

(三)刑事责任。违反《公共卫生管理条例》致人残废或者死亡,构成犯罪的,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取贿赂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五节 《实施细则》解读

2011年5月1日起,执行卫生部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修订后的《细则》较前同名规章在执法主体、许可期限、经营者责任、处罚力度等方面有许多新的规定和变化。为便于更好地了解掌握,对《细则》进行重点解读,以此推动《细则》贯彻落实,提高我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

一、法律规定

1.修订后的《细则》有何特点?

答:一是强化了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责任。规定了公共场所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二是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检测结果和卫生信誉度等级,从法律上维护了消费者知情权。三是解决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主体问题,将执法主体改为“卫生行政部门”。四是新增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装修等方面的规定,完善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要求。五是明确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具体范围、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具体要求、卫生许可有效期。六是加大了执法力度,能够有力震慑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修订后的《细则》对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有何意义? 答:修订后的《细则》对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有以下意义:

一是实现了公共场所经营者由被管理者向自身管理的角色转换,将经营者置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明确了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使经营者明白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更好地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工作。三是用新的监管机制搭建了工作平台,达到节省卫生监督资源,提高卫生监督效果的目的。四是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实施信息公示制度,能够使消费者知情权得到保障,在选择公共场所时,避免了盲目性。消费者对公共场所经营者的“奖”与“罚”,又促进了公共场所经营者改善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

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所指公共场所有哪些? 答: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纳入法律调整的公共场所共有7类28种,包括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上述场所应取得卫生许可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哪个部门负责?

答:《细则》规定: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5.《细则》对室内装修有何规定?

答: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期间不得营业。进行局部装饰装修的,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营业的非装饰装修区域室内空气质量合格。

6.《细则》对卫生指标的检测有何规定?

答:《细则》对卫生指标的检测有如下规定:(1)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托检测。(2)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3)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规范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4)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

7.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擅自营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2)擅自营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

(3)以涂改、转让、倒卖、伪造的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

对涂改、转让、倒卖有效卫生许可证的,由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注销。

8.对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测的,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测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9.对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10.对拒绝监督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拒绝监督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1.对未按照规定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复核手续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如何进行处罚?

答:《细则》规定:未按照规定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复核手续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12.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的有效期限是多长时间?

答:根据《卫生部关于“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时限概念问题的复函》,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自签发之日起有效期限为一年。拟在有效期届满之后继续从事该行业工作的,必须在届满之前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及《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再次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

13.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

14.公共场所经营者隐瞒、缓报、谎报健康危害事故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隐瞒、缓报、谎报健康危害事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时有什么权力?经营者应如何配合检查?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有权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还可以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卫生监测、采样、查阅和复制文件,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可以先行登记保存。经营者应当协助调查或检查,如实回答询问,不得拒绝或隐瞒。

16.艾滋病防治重点公共场所有哪些?

(1)宾馆、饭店、招待所;(2)歌舞厅、夜总会、酒吧、茶座;(3)洗浴、桑拿、按摩中心;(4)美容美发店(廊、中心);(5)省人民政府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增加的其他公共场所。

二、公共场所经营者责任

1.公共场所经营者在卫生安全方面负有什么责任? 答:公共场所经营者在卫生安全方面负有以下责任: 一是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二是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培训;三是保证公共场所空气、水、采光照明、噪声及公共用品用具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四是制定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并认真落实,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按照规定处置并报告。

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2)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

(3)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4)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5)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6)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7)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

(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9)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记录的其他情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有专人管理,分类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3.患哪些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公共场所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答: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4.乙型肝炎携带者可以从事公共场所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吗?

答:可以。根据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规定,除经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如特警职位、民航空勤人员等)外,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5.宾馆向顾客提供的非一次性口杯,应该达到什么要求?

答: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如拖鞋,口杯等)应当一客一换,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6.公共场所经营者可否不取得卫生许可证先行办理工商注册手续?

答:不可以。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7.公共场所经营者变更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的,可以使用原卫生许可证吗?

答:不可以,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请卫生许可证。

8.公共场所经营者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前可以试营业吗? 答:不可以。不论试营业还是正式营业,都必须首先取得卫生许可证。

三、卫生知识

1.外出选择宾馆住宿,应注意查看哪些内容?

答:一要看看卫生许可证、量化分级标识、检测报告等应该公示的内容;二要看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是否配备齐全;三要看环境是否干净、卫生;四看室内卫生,包括枕套、被罩是否有污物、头发等。不到未公示上述项目的宾馆住宿,尽量选择量化分级等级高、卫生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的宾馆住宿。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存在哪些卫生隐患? 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缺乏新风机组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能充分补充室外新鲜空气,依靠室内冷气的反复循环,这种通风状况存在着健康隐患;二是长期不进行清洗消毒导致风管中积尘量非常多,积尘本身可以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还成为许多致病微生物的藏身之处;三是冷却塔不消毒导致冷却水中军团菌的存在。

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减少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4.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哪些场所? 答:适用于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目前我国在住宿业、美容美发场所、游泳场所、沐浴场所(包括足浴)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上述四类场所应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量化分级等级标识。

5、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等级(信誉度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答:对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使用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对其卫生状况进行量化评价。根据得分情况将其卫生信誉度定为A级、B级、C级,并根据卫生信誉度确定卫生监督频次。

6.对未按照规定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检测结果和卫生信誉度等级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检测结果和卫生信誉度等级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7.游泳池的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有什么要求? 答:浸脚消毒池,是指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设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消毒池长度不小于2米,宽度与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池水余氯含量应保持5~10毫克/升,每4小时更换一次。

8.游泳场所为什么要配备强制淋浴装置?

答:人身体上往往有一些汗液和脱落的细胞,进入游泳池之前经过淋浴能够将其冲洗掉,以保持游泳池水的卫生。为保证所有人经淋浴后进入泳池,所以要配备强制淋浴装置。

9.哪些人员禁止进入游泳池游泳?

答: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游泳池游泳。游泳场所经营者应在入口明显处张贴或悬挂载有上述内容的公示牌。

10.人工游泳场所应公示哪些水质指标?

答:每场开放前、开放时均应进行池水余氯、PH值、温度等检测,检测结果应公示并注明测定时间。

11.游泳池水中余氯含量应为多少?有何作用? 答: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应保持游离余氯浓度为0.3~0.5毫克/升。其目的是杀灭水中微生物,同时保证人体皮肤、粘膜不受到消毒剂的伤害。

12.游泳者如何选择卫生、安全的游泳场所? 答:游泳者可以通过以下方面选择卫生、安全的游泳场所: 一看泳池公示牌。是否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量化分级等级标识、检测报告。尽可能选择有卫生许可证、量化分级等级高的游泳场所。二看游泳场所是否按要求设置了合乎卫生要求的更衣室、强制淋浴、淋浴室、厕所和垃圾箱等。三看水质状况,游泳池水质应该清澈透明,一般来说站在泳池边应该能够看到第四条泳道的分隔线,不含藻类,没有虫类等杂质。四看消毒池。为保证水质,应在入池处设置脚部消毒池。五是闻一下水的味道,余氯添加过多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过少则闻不到氯味,正常情况下应该可闻到淡淡的氯味。

13.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本单位设有洗衣房的,应设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洁净棉织品出口,按照由污染到清洁的顺序安排工艺流程,防止交叉污染。洗涤过程加入含消毒液的洗涤剂或加入消毒液,熨烫时温度不低于140℃。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做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14.美容美发场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指的是哪些? 答:是指美容美发场所和美容美发操作过程中使用的,与顾客密切接触的物品。美容用品用具包括美容棉(纸)、倒膜用具、修手工具、眉钳、刷子、梳子、美容盆、美容仪器等物品;美发用品用具包括围布、毛巾、刀剪、梳子、推子、发刷、胡刷等物品。

15.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方法有哪几种?

答:有两种,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化学法包括含氯、溴或过氧乙酸、乙醇等消毒药物消毒方法。

16.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的要求?

篇6: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

涉及《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

建设部、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使用范围包括哪几方面?

答:本办法适用于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以下简称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上岗工作的条件是什么?

答: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什么是二次供水?

答:将来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压,贮存,再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设施;包括客运船舶、火车客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的供水(有独自制水设施者除外)。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包括哪些内容?有何具体规定?

答: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载明编号、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发证机关、发证时间、有效期限。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四年,每两年复核一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谁? 答: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

(二)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

(三)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

(四)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

(五)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

(六)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

(七)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

(八)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记录的其他情况。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有专人管理,分类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哪些内容?

答: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检测结果、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

室内公共场所吸烟有哪些规定?

答: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都有哪些规定?

答:公共场所的选址、设计、装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期间不得营业。进行局部装饰装修的,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营业的非装饰装修区域室内空气质量合格。

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都有哪些法律责任?

答: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营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

(二)擅自营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

(三)以涂改、转让、倒卖、伪造的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对涂改、转让、倒卖有效卫生许可证的,由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注销。

公共场所监测有哪些规定?违反规定有哪些法律责任? 答: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规范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

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托检测。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

公共场所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公共场所经营者违反规定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有哪些法律责任?

答: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场所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场所,可以依法采取封闭场所、封存相关物品等临时控制措施。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场所、物品,应当进行消毒或者销毁;对未被污染的场所、物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采取哪些方法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隐瞒?

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应当依据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采取现场卫生监测、采样、查阅和复制文件、询问等方法,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隐瞒。

什么是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答: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指公共场所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者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危害公众健康事故。

设置医疗机构有什么依据?

答: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多长时间校验一次?

答: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校验1次;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3年校验1次。

单位或者个人开展诊疗活动的法定证件是什么?

答: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开展诊疗活动的法定证件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什么是诊疗活动?

答:是指通过各种检查,使用药物、器械及手术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

什么是医疗机构?

答: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

哪些情形属于非法采集血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献血法》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答: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置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二)已被注消的血站,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三)已取得设置批准但尚未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即开展采供血活动,或者《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再次登记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四)租用、借用、出租、出借、变造、伪造《血站执业许可证》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如何取得医师资格?

答: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时应注意什么?

答: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经注册后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有什么要求?

答: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应承担什么行政责任?

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

必须许可的母婴保健技术有哪些?

答: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医疗保健机构开展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必须经哪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答:医疗保健机构开展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包括哪些?

答:(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三)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四)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五)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什么是医疗事故?

答: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哪些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答: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法定传染病分几类?甲类传染病有哪些?

答:法定传染病分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和霍乱。

甲型H1NI流感和手足口病分别属于哪类传染病?

答:甲型H1NI流感属于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哪些乙类传染病,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什么是医疗废物?

答: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的内容有哪些?登记资料需保存多长时间?

答: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分哪几类?

答: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允许下列人员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

答:

(一)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

(二)未依照《护士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的护士;

(三)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执业注册的护士。

在教学、综合医院进行护理临床实习的人员应当在护士指导下开展有关工作。

医疗机构的病历至少保存多长时间? 答: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十五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十年。

学校教室卫生监督检测的主要项目?

答:教室面积与学生人数符合卫生标准。教室温度、湿度、风速、噪声等符合卫生标准。教室采光、照明符合卫生标准。黑板的照度和反光度符合卫生标准。教室前排、后排距离黑板符合卫生标准。教室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符合卫生标准。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其职责有哪些?

答: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

(二)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卫生监督;

篇7: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1、什么叫非医师行医?非医师行医的后果?

答:非医师行医:指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医疗机构的人物专访、专题报告等宣传内容,可以出现医疗机构名称,但不得出现什么内容?

答:不得出现有关医疗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等医疗广告内容;不得在同一媒介的同一时间段或者版面发布该医疗机构的广告。

3、处方的保存期限是多少?

答: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处方保存期满后,经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4、《执业医师法》对执业助理医师有什么要求?

答: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

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5、《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多长时间校验一次?

答: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校验1次;床位在一百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3年校验1次。校验由原登记机关办理。

6、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应做如何处理?

答: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7、《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签署、出具医学证明文件有什么要求?

答: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8、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张不得超过几种药品?

答: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9、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

答: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10、医疗机构或者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参与非法买卖人体器官活动,法律后果是什么?

答:非法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活动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交易额8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医疗机构参与上述活动的,还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原登记部门撤销该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该医疗机构3年内不得再申请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医务人员参与上述活动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11、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向其所在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答: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向其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12、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的印刷

用纸应分别是什么颜色?

答:1.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2.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3.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4.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5.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13、《执业医师法》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旅行的义务有哪些?

答: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力:(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察、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4、根据《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擅自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答:未取得国家颁布的有关合格证书,从事婚前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或者医学技术鉴定的,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出具有关医学证明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制止,并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非法出具的有关医学证明无效。未取得国家颁布的有关合格证书,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或者采取其他方法终止妊娠,致人死亡、残疾、丧失或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5、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违法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后果?

答: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6、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超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哪些情形处以三千元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答: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7、医疗机构使用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开具处方,应负的法

律责任?

答: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责令期限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8、医疗机构未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购买、储存、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负的法律责任?

答: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购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或者停止相关活动,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19、住院和门诊病历书写分别应当使用哪种笔?哪种颜色? 答: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20、病历书写过程中,哪些情况可以使用外文?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文明班会下一篇:春节祝福短信:猴年给朋友新年拜年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