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2024-04-28

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共8篇)

篇1: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来说,我国的劳动关系包括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结成的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会增强企业竞争力,和谐的劳动关系也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的一致性,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浅析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认为有三种企业劳动关系。一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和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契约式劳动关系,即原始的劳动关系。在这种劳动关系中,人失去了人格尊严,如同工具一样为资本所驱使;二是集体谈判的劳动关系,以承认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者“三权”即“团结权、交涉权、产业行动权”为特征,确立了工人组织工会的权利、集体交涉的权利和罢工的权利;三是人力资源型劳动关系,这种类型的劳动关系建立在资本与劳动者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之上,将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上述三种劳动关系在当前我国的不同企业中都有存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健全,我国的企业正向第三种劳动关系。目前来看,第一种劳动关系主要存在于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和小型外资企业中,例如曾经震惊全国的“黑煤窑”事件以及“韩国企业罚跪”事件,“出租车集 体罢运”则反映出第二种劳动关系,这些都说明我国劳动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市场经济形成的初期,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欠缺,并存在基层执法不严的现象。一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立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市场转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劳动纠纷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配套导致了劳动关系问题的严重化。二是有关执法人员对国家劳动法规理解不透彻,没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明确劳动者与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导致在处理劳动关系时缺乏法律依据。三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管理工作不细,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员工管理缺乏有效性、科学性与实效性,导致员工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以及历史债务的清偿等问题较为突出。

(二)劳动合同履行问题突出。企业营运的目的是盈利,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些私营企业出现了劳动合同短期化、甚至不签劳动合同的现象,有些企业经营者为了规避社会保险义务,招聘劳动者时,不进入劳动力市场,私自随意聘用人员,用工制度的不规范最终导致了企业擅自订立、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让员工被迫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使得劳动争议成为长期突出的矛盾,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对这些企业监管、罚处力度不大,甚至容忍这些做法,最终引发劳动者对政府和企业的极大不满。例如,最近曝光的东莞“美的”事件,就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难。“强资本,弱劳工”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劳动者作为天然的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的权益往往存在困难大,诉求途径少,且要花费不少精力。每到春节前,拖欠工资的现象仍是层出不穷,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者劳动条件差,职业伤害问题严重,超时加班现象普遍,媒体及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只靠劳动者自身解决也很难。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最重要的利益关系之一。没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不可能有和谐稳定的生产秩序;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实现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保障劳动者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从根源上控制和减少不和谐因素。一是完善劳动合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通过对劳动合同的合理协商、签订以及动态管理,增强用工主体双方权利义务意识。二是使劳动管理规章制度更加规范有效、更为人性化。三是强化基层管理人员依法管理意识,保障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在工作中不受损害,从源头杜绝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四 3 是提供劳动关系处理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五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增强应对能力。

(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建立合法、民主、人性的劳动关系。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行合法化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合法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从长远来看,依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获得利益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后,必会丧失其优势,甚至会导致其死亡。民主的劳动关系则会形成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并形成稳定的信任机制,实现管理关系的和谐,形成和谐的文化认同,增强企业竞争力。人性化的劳动关系则体现了企业在更高的道德层次上的处理劳动关系,体现了企业开始追求非盈利化得追求,成为塑造品牌的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体现了一种“仁者无敌”的正义观念,从而使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劳动者申诉和处理渠道,适时调整劳动关系的不和谐音符。引发劳动关系矛盾的源头往往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不满情绪,由于在劳动过程中遭遇了劳动用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劳动条件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或是由于管理者的不当做法或违法行为所致。从表面上看,虽然员工不满情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劳动矛盾,但这种不满情绪若缺乏正常申述和处理的疏通渠道,往往会转化为公开的争议行为,甚至导致劳动者采取极端做法。更为严重的是,劳动者的不满情绪及各种抱怨,如果失之必要的疏导,不仅会极大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热忱进而削弱其对本企业发展的信心,而且任其积蓄蔓延还会酿 成劳动者对企业领导的仇视心理乃至对社会的不满,做出超出理智的行为,最终酿成破坏社会和谐的大事件。

(四)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工会作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着眼于参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从法律和政策上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要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稳定的有效机制,积极参与协调社会利益和劳动关系矛盾,实现对劳动者经济利益的维护;要着眼于企业改革的深化,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调整中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要着眼于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等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劳动者经济利益的维护;要着眼于劳动者生活补充保障机制建设,帮助劳动者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五)人社劳动工作部门劳资纠纷处理应遵循依法、及时、有情操作的原则,妥善处理。在处理劳资纠纷过程中,首先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解决劳资纠纷。依据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以及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或员工大会讨论通过的企业规章等,作为处理劳资纠纷的解决依据;劳资纠纷发生以后,企业应尽快表明立场和态度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协商与调解要遵守自愿原则,当事人向企业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必须经争议双方当事人同意,否则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必须坚持合法、公正原则,调解是建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使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达成和解协议,并不是无原则地 5 进行的;对于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不应久调不决,以免拖延时日,对当事人双方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害。

篇2: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摘要】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本文就石化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浅谈一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关键词】构建 和谐 劳动关系 途径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明确了今后五年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六个方面的工作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总工会领导机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地位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随着中原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入,东濮、普光、内蒙三大油气生产基地的建成,油气主业、石油工程、社会化服务三大板块的形成,围绕“建设三大基地,打造百年基业”的工作目标,油田多元化的发展,中原油田正式工、劳务工、集体工、聘用工、临时工等多种用工形式并存,主业、多种产业、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模式同时存在,经济效益的拉大、职工收入差距的拉大,个别单位克扣和拖欠职工工资、任意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等现象的产生,造成了劳动关系的恶化,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本文结合油田的劳动关系现状,浅谈一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2013年4月28日,总书记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同庆五一节。他指出,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中国工会的性质和特点,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这条道路,不断拓展这条道路,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2013年10月23日,总书记在中南海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中谈话时强调,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把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竭诚为职工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中国工会章程》总则指出:“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劳动法》第七条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和工会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企业工会必须代表职工的合法利益说话、办事,工会在构建石化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保障员工合法权利。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将直接影响到千万员工家庭的和谐,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劳动法》第三条明确指出:“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为了保证这些权利的落实,企业建立有一系列规章制度,作为职工方代表的工会组织应在构建企业和谐关系中,着力发挥工会的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争取石化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实现。

监督制度法规执行。《劳动法》第八十八条对工会依法实施监督做出了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工会应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相关法律赋予其的权利,对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个别单位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可要求其纠正。近年来,中原油田工会在实施困难帮扶工程,发放特困家庭低保金,落实大病救助政策和内部退养、因病退职等职工的保险福利,以及开展金秋助学、节日慰问、志愿者帮扶和送温暖、送清凉等活动方面的工作做的很多、很实在、很富有亲情味,得到了中原油田职工家属的高度肯定。但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

满足员工各项需求。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对居住环境、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性,各级工会应更加自觉地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手段,不断在实现企业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上努力。2013年,“为中原加油、文化体育活动走基层”活动,受到了一线员工的大力欢迎。

二、完善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

不和谐劳动关系现象存在法律上的原因,主要是一些用人单位钻了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及企业制度不够完善的空子,以至于出现了个别单位忽视职工的合法权益,拒绝为职工缴纳保险费,忽视职工的健康安全需求,频频出现工伤事故,不为职工提供业务培训等现象。由此,完善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劳动法规及制度上的查漏补缺。随着用工主体多元化,用工领域广泛化,需要建立新制度来调整、规范用工市场,员工和企业加强对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格依法办事,确保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

加大处罚力度以提高违法成本。各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威慑力,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起到震慑、教育作用的同时,督促用工规范化,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多元化的调解机制和调解组织。为了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企业应该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调解机制,以调解委员会为平台,增进与劳动者的沟通,及时化解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避免发生集体劳动争议,降低石化企业的维稳成本,形成和谐的劳动环境。

三、充分发挥党政组织的作用

劳动关系能否和谐,是员工与石化企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这一关系的建立和巩固,最大的受益者仍是企业。

强化民主管理,维护职工的政治权益。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只有依靠职工,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强化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化党组织建设,才能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发挥督导、协调和解决问题的作用。各级党政组织要深入到基层单位开展调研督导,研究新变化、新问题、新特点,及时帮助协调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形成党政组织主导、职能部门联动、其他组织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局面。

努力防范风险,深化和谐建设。“防范胜于救灾”。党政组织只有预防在先,建立相关法律监督、执法监督、工会群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的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职工诉求表达机制,确保劳动关系矛盾不蔓延、不升级、不转化。中原油田通过深化包括素质、环境、平安、繁荣、阳光、温暖在内的“六大工程”,尤其是40万平方米住宅楼建设、6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为广大职工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

篇3:工会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1. 搞好宣传教育, 倡导和谐劳动关系

建立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 事关劳资双方的根本利益。工会作为企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要加强宣传教育, 在企业和职工中积极倡导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宣传优势, 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把共享教育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先导。企业和职工都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受益者, 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必须取得劳资双方的共识。因此, 工会要以共享教育为先导, 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教育, 重点把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渗透到每个职工, 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培训力度, 通过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教育, 切实为职工队伍稳定提供保障,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使企业依靠职工发展、职工依靠企业生存成为劳资双方的共同目标。

(1) 帮助经营者树立利益和谐的新观念, 认识到劳动者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资源。只有充分认识到劳动者蕴藏的巨大资源优势, 尊重劳动者对企业的贡献, 形成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良好人际环境, 才能实现企业和谐发展。只有尊重职工付出的劳动, 自觉依靠职工办好企业, 才能共享企业成果, 实现经营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和谐。

(2) 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 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辱的主人翁责任感, 与经营者建立平等互助的契约型劳动关系, 与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 把企业发展作为实现自我人生追求的目标, 从而在企业和职工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和谐共赢的新型劳动关系。

2.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在平等协商中寻求和谐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点之一。一要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协调体系。通过沟通和协商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进而化解企业内部矛盾。二要抓载体建设。工资收入是职工最关注、最切身、最直接的利益, 也是极易引发劳动争议的重要因素。工会组织要把坚持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代会制度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有效载体, 充分发挥参与职能的作用, 建立职工民主参与机制, 疏通民主渠道, 维护民主权益, 进一步创建协调劳动关系新机制, 抓协商、抓重点、抓监督、抓源头, 特别是对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其他职工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进行协调规范, 实现对职工劳动权益的整体维护, 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积极推行签订工资分配、劳动时间、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劳动合同管理、女职工特殊保护等方面的专项集体合同。工会要重点从四个方面做起:

(1) 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积极推行集体合同1+3模式, 即建立《集体合同》、《劳动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劳动安全卫生协议》、《女职工特殊保护协议》制度, 以法定的形式规范企业和职工的行为, 要在增强集体合同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 通过集体合同, 既让企业自觉规范管理行为, 又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 工会要定期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集体合同的履行到位和兑现到位。

(2) 完善职工劳动合同制度。工会要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好劳动合同,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企业和职工的劳动关系。

(3) 切实做好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制度, 明确职责, 积极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协商, 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同时, 工会要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 经常深入职工, 了解职工的意愿和呼声, 及时反映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努力把劳动关系的矛盾化解消灭在萌芽状态。

(4) 建立侵害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的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 工会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为职工说话, 建立一套包括职工申诉、受理案件、调查核实、提出维权方案等步骤的处理侵犯问题的工作程序, 履行维护职能, 消除不和谐因素, 保障企业和职工利益共赢。

3. 建立保障机制, 在履行职责中维护和谐

工会要建立职工生产、生活状况分析制、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 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等, 把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更好地维护职工利益, 搭建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平台。尤其加强和创新企业民主管理, 充分尊重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 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各项民主权利不受侵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就是坚持职代会制度, 如果企业的重大问题和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不经职代会通过和行使职权, 没有经过职工的充分参与, 那么职工的民主权利就将受到侵害, 党的依靠工人办好企业的方针就不能落到实处, 侵害职工利益的问题就可能发生, 其结果就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造成干群矛盾, 形成不和谐问题。工会是企业职代会的工作机构, 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 因此工会要把消除不和谐问题作为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任务, 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

(1) 建立健全职代会和企业民主管理组织, 形成健全的民主管理网络, 做到组织健全, 职权明确, 为实施民主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2) 建立健全职代会和民主管理制度, 如《职代会实施细则》、《职代会行使职权的程序》等, 为职代会行使职权提供制度保障。

(3) 充分行使职代会权利, 严格按照职代会实施细则和行使职权的程序要求, 认真行使职权, 做到企业重大问题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和决定, 不漏审不漏议。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通过坚持职代会制度, 有效地实现对企业的民主管理, 防止和消除不和谐问题, 营造和谐氛围。

4. 建立健全工会援助机制, 在以人为本中稳定和谐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谐企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关心职工当作暖人心、顺民意、推动企业稳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具体利益, 必须对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协调、早解决。紧紧依靠职工群体, 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尊重, 不仅让职工在一线创造价值, 同时也让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即视职工为企业财富的创造者, 理所当然地也视职工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 是企业的主人。针对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 工会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 一是努力创造条件, 改善职工集体福利。企业要划拨一定的经费, 开展“文化、生活、卫生”三线建设, 巩固建家成果, 不断为职工在企业中营造“家”的氛围, 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的向心力。

(2)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扶贫济困保障体系。建立详实的困难职工档案, 不定期地进行访查, 随时掌握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 做到明确对象、突出重点, 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燃眉之急, 让困难职工家庭充分体会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

(3) 扎实搞好“金秋助学”活动。让适龄困难职工子女能够入学深造。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立奖学金, 鼓励职工子女刻苦学习, 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4) 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制度。定向帮困, 定期帮困, 尽一切努力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切实把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 实现以温暖工程创和谐。

5. 建立矛盾调解机制, 在促进稳定中保持和谐

(1) 建立化解矛盾的组织架构。要充分发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要建立健全各级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推动工会特邀调解员参与劳动诉讼案件的审理。工会干部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积极为职工依法维权提供法律支持。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发放监控系统、突发性重大劳资纠纷处理机制、重大劳资纠纷报告制度等多种预警措施, 防患于未然。

(2) 搭建平等对话的沟通平台。在矛盾调处中, 工会较容易取得劳动关系矛盾双方的认同, 这为有效履行职能, 发挥协调作用提供了可能。如工会积极参与的员工沟通制度, 使职工每年都有一次与主管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大量微观层面的矛盾和误解在沟通中就能够化解和消除。在沟通对话中, 工会组织要同时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 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认识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 从而做到识大体、顾大局。

篇4:浅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途径

【关键词】途径 尊重 换位思考 鼓励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42-01

将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个方面的教育进行结合即学生教育,但具体的、直接的教育工作主要是指学校与家庭。而在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中对学生起着直接影响作用的则是家长与教师。在新的形势下,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已成为提升办学水平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途径,已成为了现今教育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一、尊重家长是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前提

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引者不只是教师或者家长,而是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助完成的,教育好学生是教师与家长共同的责任。而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学会尊重家长。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他们已经步入了成年阶段,因此每位家长的思想认识基本都是独立且都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不能像对待学生一样,将家长作为自己受教育的对象来对待。假如教师在学生出现差错时,就对家长采取训斥的态度,这样只会引来家长更多的反感,而从心理上否定了教师的行为举止,在情绪上对教师有所抵触,在行为上更是很难做到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了。比如,在对待学生未完成作业的问题上,部分教师则会质问家长的过错——为什么没有监督好孩子完成作业?而家长对于这种情况也只能向教师赔不是。这样,尽管家长表面承认自己没有监督好,然而心里也不会舒服,从而逐渐疏远了教师。长期下去,教师与家长之间就会出现很大的隔阂,这样对于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先询问学生未完成作业的缘由,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然后用朋友的身份与家长相互沟通,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作业情况反馈给家长,了解学生放学后的时间安排,并给予建议。这样长期下来,不仅得到了家长的信任与尊重,而且彼此间的关系也和谐了很多。

二、学会换位思考是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润滑剂

态度可以决定一切,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教育问题上不能仅仅将自己看作教师,而在有些时候应将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上换位思考,这样在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中定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从家长的角度看待学生的犯错。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对待学生的过错上,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由于犯错了,当我们被人指责时,会感觉到没有面子可言,就会恼羞成怒,更甚的是将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也有着同样的心情。我们在经常数落学生的不是,家长不配合的时候,对家长来讲也是一种伤害。然而当我们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换一种谈话角度与方式,采取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所犯错误,与家长共同探讨、寻找避免错误再次发生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会越走越和谐。

2.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

教师应对全班同学的身体状况、爱好、性格尤其是家庭状况等有所了解。及时掌握学生与家长的思想动态,了解家长的心理活动。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与家长的思想形成一种默契,从而达成教育的共识。这样家长才能亲近教师,才可与教师无所不谈,使得教育效果最优化。

三、对家长的鼓励是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催化剂

假如说一个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那么夸出好家长也不是不可能的。

1.报喜的同时也报忧。

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教师应对于学生在课堂、纪律以及作业等某个方面的进步表现给予肯定,然后再向家长反馈学生做的不到位的情况。我平时都会心平气和的与家长反馈,这样反馈出来的问题也会客观一些,会将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得家长对学生抱有更大的信心,尤其是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肯定他们的优点,更是会极大的提高家长的信心。对于学生的表扬实质上是对家长工作的极大肯定与支持,这样就可以极大的促进家长与教师的交流。

2.采取家访的形式。

教师采取家访时,必须提前与家长事先约定,避免因教师的突然到访使得学生家长有不自在的感觉。家访时也可以请任课老师陪同,这样不仅仅可以表现出教师对与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视与诚意,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对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给予极大的肯定与表扬。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记得对于学生的批评就是在批评家长,而夸奖学生实质上就是给家长长脸。当然家访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电话、网络等)。在家访过程中让家长树立起信心,与教师共同探索学生教育问题,促进家校关系。

3.给予家长肯定、理解与夸奖。

我平时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会询问他们的工作近况,对他们的辛苦以及不易给予肯定,对于学生进步的表现也会给予夸奖,真诚的对待与各位家长的谈话,与家长进行意见交换。对于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境困难的学生家长,学生的优秀之处我更是会给与更多的夸奖,对家长的教育工作也会给予更高的肯定与夸奖。每次在开家长会的过程中,我会发自内心的与家长进行谈心,对于家长教育工作的艰辛给予肯定与理解,然后共同探索学生教育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教育意识的快速提高,家长群体的素养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协作关系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管理理念,不断深化教师与家长的写作内涵,丰富教育形式,挖掘一切可挖掘的教育资源,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良好的办学声誉奠定基石,与家长相互协作,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快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荣秀.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和谐家校合作关系[J].教育探索.2015(12).

[2]刘静兰.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4(03).

篇5: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途径的探讨

十八大指出: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更是目前工会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那么,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呢?笔者认为要不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员工的生活和发展,体现在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新形势下构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的方向转变。要将人文关怀真正融入企业工会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起到凝聚人心、理顺关系,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文明的企业环境。

一、关心员工生活疾苦,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保障。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以人为本”,把员工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

多年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使绝大多数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员工生活也逐步地摆脱贫困,走上小康,奔向富裕。但是,无论在什么企业,总有一部分弱势群体,由于伤残、疾病等多种因素,致使他们的生活相对艰难,从而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企业领导一定要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平时,多关注员工的精神状况、多了解员工疾苦、多为员工排忧解难。如:设法帮助子女就业、进行适当经济捐助、开展长期慰问帮扶等,使困难员工解除后顾之忧。因此,作为企业领导用实实在在的关怀为员工送上真正的关爱,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更可以激发广大员工去热爱企业、投身企业、努力工作的热情。企业把“人本”管理做好了,更容易实现企业的效益提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目标。

二、重视员工身心健康,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职责所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应该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机地融合起来,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倡导阳光的健康心态。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员工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增大,思想日益活跃,由此容易引发一些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如何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工作中,如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能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为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手段。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思想灌输和理论武装为基本途径,注重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现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只有把单一的、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转变为多个的、不同层次的、立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机地融合起来,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结合目前油田企业经营模式的转换、外场市场流动人员数量的增加等实际状况,必须采取“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细致入微”的心理疏导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部分员工的对立情绪,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真正把工作触角伸向被教育者的心灵,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积极化解他们的内心困惑,建立阳光的健康心态。

三、关注员工自身发展,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内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要重视员工自身的发展与成长。要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激发工作活力。

企业的长足发展,提高了员工的生活需求,但是员工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需,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要为员工搭建发展的平台,提供发展的机会,激发工作的热情。要高度重视员工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员工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特别是当下,随着石化企业的转型发展、油田生产经营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外闯市场员工不断增加,企业更应该提前谋划员工的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多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以拓宽企业的创收渠道、增加员工的经济收入。使人人都有干事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四、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任务。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要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畅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改善员工生活环境,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全方位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劳动和创造,但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将发展成果与员工分享。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如我单位将全大队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丰富与延伸,提炼出每个班组的集体理念、建立班员个人愿景及职业规划书。并把员工职业愿景和安全理念在班中进行集中展示,营造班组文化氛围。设立班组沟通交流信箱,便于上情下达与下情上报。精选上级重要文件通知、厂内部激励性刊物以及形势任务宣传材料打印成册存放其中,方便员工学习之用。支部书记还定期在每周五对沟通信箱中员工反映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反馈,确保班组沟通无障碍,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其次,如何真正地让员工拥有归属感、幸福感,就必须从多方面给员工以关怀,不仅要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尽力为员工营造和谐、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注重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要着力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员工的情感和心理,消除不良情绪,让员工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愉快。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够凝聚人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此外,还可建立“生日送祝福”短信互动平台,较好体现班组的人文关怀,既缩短同事之间的距离,又增进班员的团结与友谊。并可以利用每周三技术课前半小时,开展深度会谈活动,着重围绕班员思想上存在的困惑、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进行互帮互助,使会谈活动来源于员工,服务于员工。使大家在畅所欲言中,获取到团队克服困难的正能量,把困难问题消灭在萌芽,以真正实现全面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好企业业余心里辅导员的特殊作用,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1.实施全方位的普及宣传。可以组织心理关爱小组,策划“和谐关爱,从心开始”系列关爱活动,发放爱心卡,制作宣传册,印发心理健康辅导手册,编发专题电子刊物。可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员工尽快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活动参与率、增强活动的作用与效果。

2.开展系统化的心理测查。可以通过专业心理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团队座谈等方式,从各个层面、各个岗位类别对员工进行心理测查,将测查数据与全国数据样本进行对比,科学评估员工心理状况、典型问题及影响因素,形成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报告,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制定员工心理调适和心理资本优化方案。

3.搭建多渠道的咨询平台。可以长期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建立网络交流方式,也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提供电话咨询或心理咨询师驻场辅导、内训师个体疏导,从而保证为不同工作性质和需求的员工提供远程、在线及面咨等多种咨询方式,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以减少或避免因工作忙、岗位离不开而无法参与心理关爱活动的情况发生。

4.开展针对性的群体疏导。针对企业重组、机构调整、岗位变动、子女高考、迎峰度夏等员工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特定需要,可以举办专题辅导或专项辅导。如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沙龙、压力缓解等,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篇6: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乎民意的重大战略决策,表明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及执政使命的深刻和清醒认识。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层面的子工程来支撑。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承担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重任。本文结合个人学习与工作实践,就构建和谐企业的命题试谈浅见。

一、当前企业不和谐因素分析

1、干群关系疏离

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干部与群众奋战在一线、吃住在现场的情形已日益鲜见,干群之间的距离感逐步显现,甚至在诸多方面产生了矛盾:一是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管理者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就会导致干部与群众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产生对立情绪。二是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矛盾。时代的发展使职工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职工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职工与干部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收入差距过大便导致职工意见突出。三是执行制度带来的矛盾。管理过于严格,人性化管理不足,动辄处罚扣奖,常使职工心怀不和谐情绪。另外,社会上一些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等现象,也使职工产生了对干部的不满情绪与偏激看法。

2、利益诉求强烈

随着社会转型与企业改制,企业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并最终反映在职工的利益诉求上。一是个人利益的诉求。改革改制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会牺牲极少数人的利益,这必然会引起部分职工的抵触;企业分配机制在效率与公平平衡不善的时候,也必然导致少数职工无法认同与接受;企业内部政策的不稳定、不合理,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二是自我发展的诉求。现代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已不再只停留在简单需求层面上,除了满足于基本谋生需要之外,还会寄望于从企业工作中获得长远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且不同结构层次的职工,其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技能提升、知识拓展、才尽其用、岗位晋升等,在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会演绎出职工内心埋怨、人力资源浪费、核心人才流失等问题。

3、诚信意识缺失

诚实守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坑蒙诈骗行为,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在企业内部,不诚信现象也时有发生。一是组织不诚信行为,如部门之间,出现困难时推诿扯皮,汇报工作时揽功推过;上下级之间,上级对下级朝令夕改、滥发指示,下级对上级则阳奉阴违、执行不力;工序之间,只求本道工序方便,不履行服务于下道工序的承诺等,则组织内部无法协同、高效。二是个人不诚信行为,极少数职工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意识淡薄,诸如工作消极、损人利已、隐瞒事实、逃脱责任等时有现象发生,从而导致矛盾纠纷不断,人际关系紧张,损害了企业的和谐稳定。

4、队伍士气低落

士气就是职工乐意成为企业一员并协助实现目标的一种态度。职工士气是企业和谐的睛雨表。士气旺盛,就能形成合力,适应外界变化,处理好内部冲突;士气低靡,人心向背,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职工士气低靡的表现反映在:一是缺乏学习力,与发展战略不相和谐。学习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如果领导和职工小进则安,放弃学习,不思进取,将会从能力素质、管理创新上制约企业的发展。二是缺乏战斗力,与目标要求不相和谐。士气如虹则战无不胜,士气颓废则战无不败,一支情绪沮丧、态度消极、遇事退缩、工作逆反的团队,将无从完成企业的任务目标。三是缺乏执行力,与岗位要求不相和谐。职工人心思走、纪律松散,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的队伍即使是基本的岗位职责必将无法完好履行。

二、构建和谐企业的主要任务

1、员工理念统一和谐

员工理念统一和谐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思想基础。正确的、先进的理念,对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思想引领、文化纽带、道德支撑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建设和谐企业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在全体员工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让员工群众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此规范员工的言行,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2、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核心内容。建设和谐企业必须依据《劳动法》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以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为基本点,规范企业现有的各种劳动关系,防止和杜绝因为企业方原因引起的劳动纠纷,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员工收入保障机制,改进薪酬管理模式,完善公平合理、竞争高效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依法与员工建立起稳定和谐、协调一致、平等对待,责、权、利明确的劳动关系,使员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3、民主参与顺畅和谐

民主参与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和发展“四位一体,突出两头”民主管理制度,将民主管理融入到企业运行、决策和监督机制之中,融入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之中,融入到企业运行的各项工作之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以《工会法》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支持工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推进企业认真贯彻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员工权益的保障水平。

4、员工队伍凝聚和谐

凝聚和谐的群体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支撑。以尊重人为出发点,以凝聚人为目标,不断健全凝聚力工程工作制度,使全体员工凝聚和谐。以作风建设为关键,全面加强各级领导人员作风建设,讲究工作艺术,杜绝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使干群关系团结和谐,使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信任和谐。确保改革改制和各种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员工队伍的整体稳定,从制定政策的源头抓起,从各项改革的操作过程入手,坚持以全局利益和员工具体利益的兼顾与统一为前提,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企业不同群体、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和谐共进,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党组织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

1、明晰发展愿景

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与企业已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前途维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离开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党组织建设和谐企业,必须要融入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舵手”、“推手”和“号手”作用,将职工的愿望凝聚到企业的发展愿景中来,在实现

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职工的自我价值。

2、规范民主管理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持久动力。作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重要内容的民主管理,是通过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经济与管理活动,促进企业决策科学民主、利益关系公平公正、职工队伍团结和谐,因此,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强大动力。民主管理对和谐企业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协调功能,即通过推进厂务公开、劳动关系调解等,协调企业内部利益矛盾;二是法治功能,通过职工参与民主决策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既有利于提高企业严格执行能力,也有利于引导职工依法维权、和谐维权;三是凝聚功能,通过集中全员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要按照“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工会是第一实施人、纪委是第一监督人”的工作要求,规范和强化民主管理,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民主管理模式,始终坚持重大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坚持重大决策专委会审议、坚持每年签订集体合同补充协议、坚持“四公开一监督”、坚持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民管组织的“小人大”作用,强化了民主管理“两个维护”即维护企业利益、维护职工权益的功能,实现了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的和谐共盈。

3、转变领导作风

企业和谐与否,领导是关键。党员领导干部担负着教育、动员、组织职工建设和发展企业的重任,能否形成上下同心,一呼百应的和谐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作风与形象。企业各级领导只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及时了解和妥善处理好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党委要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机制,实行“定点联系、定期征询、定向沟通”,通过党员领导定点参加支部大会、职工大会、班组活动;定期开展岗位随访、书面征询、个别访谈;定向与科技人员、生产骨干、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谈心交流等,达到思想上交流沟通、工作上征询指导、生活上关心了解,从而拓展了听取职工意见、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4、完善激励方式

健全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对构建和谐企业不仅具有制度支撑作用,而且

篇7: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构建

前言:教师怎么对待自己所教的学生?怎样处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这是教师活动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关系。如果处理得当,教师和学生就会相互信任、和睦相处,教师才会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整个教育过程就会顺利地进行,教育效果也必将是理想的。反之,学生和教师不合作,产生敌对情绪,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后果。大家都知道这个事件吧:甘肃武威双城镇六名学生因无法忍受老师的冷眼和挖苦,纷纷采取逃学的方式与老师对抗,进而发展到集体自杀„„

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缘由

其实,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像以上这种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平等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

镜头一:重庆渝中区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X X X因为上课迟到,遭到汪姓老师的责骂:“你不看看自己,又矮、又丑、又胖。你只能当一辈子老处女,你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羞愧交加的X X X掩面而泣,然后转身从楼上跳了下去„„

镜头二:成都一教师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名道姓地说一学生智力太差,无可救药,使该学生长期处于抑郁和自卑中,不愿进教室上课„„

镜头三:许多教师觉得直接责打学生太过血腥,也容易遭致学生反抗,于是把体育课上的一些动作“移植”过来,如命令学生做50次俯卧撑、半蹲一节课、双手高举一个小时、站马步等,还有的进行罚站、重重地罚 抄写作业等。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些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社会看待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把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作为参照框架。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束,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

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协调的状况,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努力创设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二 和谐的师生关系内容之构成要形成师生的和谐,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腔热情鼓励和肯定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哪怕是很细微的成绩给与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它是活跃的和朝气蓬勃的,而不是靠压制、奴役学生的个性而实施的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以下这些特征:

(1)、坦白或明朗——彼此诚实不欺诈。

(2)、关心——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对方所重视。

(3)、独立性—— 一方不依赖另一方。

(4)、个体性—— 一方允许另一方发展其独特的个性与创造。

(5)、彼此适应对方的需要—— 一方需求的满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牺牲为代价。

那么,根据以上的这些特征我们如何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三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途径

(一)、变“单向型”为“双向型”。

应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单向型”的。所谓“单向型”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时,一个小男孩怯怯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每当皓月当空,夜深人静时,我总想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他把话说完,全班同学便哄堂大笑。老师说:“我们的梦想应该是崇高的、美好的,不能是丑恶的、大家反对的。”小男孩听后哭了,哭得很伤心。十年后,小男孩长大了,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并把他当年作的诗补全:“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冬日的光辉偷回,还给迷人的金秋;把春季的鲜花盗去,装扮夏天的风流。我想成为一名大盗,把世间的黑暗统统偷走,哪怕闪电划破云头,哪怕寒风把心刺透,我也决不缩回已伸出的‘黑手’„„”。

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的。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

(二)、变“功利性”为“合作型”。

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所谓师生合作,即前之所说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山东特级教师侯溪萍在执教完《孔融让梨》这篇课文后,记下一段随笔:“我问孩子们:‘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你准备吃哪个?’孩子们大声嚷着:‘吃小的。’正当我为自己的教学效果窃喜时,突然文静的张涵站起来说:‘老师,我想两个都咬一口。’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愕然,心里犯嘀咕: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再看张涵,还一脸的委屈。于是,我耐着性子问道:‘能说说为什么吗?’‘我要把甜一点的那个给妈妈,因为妈妈平时就是这样把最甜的苹果挑给我吃的。’我震惊,我更感动,我把张涵紧紧地搂在怀里„„”

互动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境界。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是新课程的内容之一。因此,师生合作也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在教育实践中,但凡成功的班主任,都能善于精心培养班级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制定目标,而不是包办代替,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

(三)、变“间离型”为“和谐型”。

“间离型”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

不产生间离?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班主任,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位班干部,各方面素质都不错,他对这位班干部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这位学生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一次音乐课后,任课教师告诉这位班主任这堂课纪律非常不好,还指出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这位班干部。听了之后当时这位班主任就气过了头,急匆匆走进教室,大声责问全体学生是怎么回事,并当众训斥了这个班干部。事后他对自己发那么大的脾气很懊悔,但没想到的是他的小题大做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话就不多的他言语更少了,轮到他值日的时候,登记本上总记了一大串名字。刚开始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后来在意见箱中看到学生给这位班干部提的意见,说他动不动就记人名字,这位教师才知道他的心因为自己的那一次过激的行为变得有狭隘倾向了。师生主体论认为,教育是在师生互动基础上,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全面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互动,即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因为只有当教育的教学指向与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一致时,才能达到最经济、快捷的教育效果。同时要求师生互相适应,达成默契,相互补充。当然这都要以和谐为基础的。

四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效果与反思

(一)就教育的效果而言,师生关系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

“我喜欢这位老师,所以我喜欢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

某市督导室对一所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两个题目,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结果集中在一位老师身上。他们听了这位老师的一节随堂课,课堂中的师生情感交融使听课者深受感动。

(2)师生关系影响学生与教师交往的频率。

学生与老师关系好,则经常与老师交往,因而容易得到更多的教益,相反与老师关系不好,则常常是有问题也不去问老师。

例:一位同学,刚入学时数学成绩落在后面,他自己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老师有意请他到黑板前解一道数学题,结果解错了。老师冷静地分析他的解法后说:“他虽然题解错了,但他的解法有独到之处,为我们正确解这道题提供了研究的方向,有价值!”同学们听后还为他鼓了掌。老师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后来,他经常埋头苦做数学题,不懂就就向老师请教,频繁地和老师接触,再后来成了数学“尖子”,在以后竞赛中还获了奖。

(3)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一位班主任在全体学生面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这位班主任说:“男同学劳动时应该向他学习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魄力。”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老师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这位老师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他的家长沟通中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他说话声音小,很

多学生都说他“娘娘腔”。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二)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和谐师生关系是促进教与学达到共生共长的基础。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反思:今天我表扬学生了吗?都表扬那些学生了?表扬的方法、方式如何?相应地,今天我批评学生了吗?我批评的方法方式怎样?在课堂上我今天发脾气了吗?我除发火之外再也没其它方法可以能更好的解决了吗?今天我解决师生的矛盾方法是怎样的?„„。我们走进课堂来看,有些老师对表扬学生的词语非常吝啬,甚至于课堂上从来都没有表扬过学生,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学生如果喜欢你就学你这科,如果不喜欢你他们就不学你这科。

探讨、研究、解决师生间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帮助改善师生间关系,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他们乐于学习,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起着良性的循环。当然,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还存在其他许许多多不同的矛盾,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矛盾。本文所涉及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方面,而处理矛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有待于大家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和谐之美——师德修养案例评析[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42、王秀玲:碰撞与沟通[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3、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亚米契斯(意):爱的教育 夏丏尊译 杭州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6-

篇8: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关键词:电力企业,民主管理,劳动关系,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制度建设,企业效益

0 引言

近年来, 绝大多数电力企业还是高度重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的, 能正确处理劳动关系, 尊重职工的劳动, 使劳动关系得以协调发展。呈现出组织得力、管理规范、机制健全的特点, 但也存在一部分单位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出现偏差, 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

1 确定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1.1 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稳定员工队伍

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战略, 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观。要求在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 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关系的发展, 清晰明确的劳动关系是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电力企业内部, 通过对企业中人的关怀以及对企业与人的关系的关注, 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内各部门的协作与沟通, 调动广大电力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参与到企业决策中, 共同构筑电力企业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

1.2 加大员工培训力度, 提供人才保障

教育与培训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进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的企业之争就是学习速度之争, 企业的内部变更速度必须快于外部环境的变革速度,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特别注重员工的进步和成长, 在学习上永无止步。注重员工的能力开发, 实施全员教育培训, 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 抓好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增强队伍素质, 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 为建设国际一流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3 加深对员工的关爱, 增强员工归属感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在当前, 很多企业都致力于通过内在精神文化的传播和外在办公环境的改造来表达企业对员工的关爱, 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在电力企业中, 要不断探索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

营造一种家的温馨感是企业推崇和倡导的方式之一。通过创办企业内刊, 使得企业文化得以传播, 为员工搭建表述心声、交流经验的平台;通过创设休息室、图书吧等设施来缓解员工的紧张压力;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 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关爱员工身体健康, 每两年组织一次普检, 让员工时刻掌握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关心员工生活状况, 对生活困难员工进行救助;开展企业领导年终团拜活动, 增进上下级之间的感情;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既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 陶冶了员工情操, 强健了员工体质, 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1 明晰产权关系

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倘若企业产权不明晰, 那么以电力企业为依托的具体的劳动关系就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与保障。企业产权关系的内涵包括劳动关系, 理顺产权关系, 劳动关系的矛盾就会自然迎刃而解, 反之亦然。作为电力企业, 应明确企业的出资方是国有独资还是多种所有制共同混合而成, 以便企业所有者在利润分配与高层管理人员选用上尽到必要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理顺企业劳动关系。

2.2 明确权责划分

明确权责划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没有责任的权力与没有权力的责任同样都会导致电力企业劳动关系的混乱, 致使企业劳动者产生归属危机与管理紊乱。明确权责划分包括两个层次, 首先, 是企业所有者与企业法人财产所有者在企业中享有的权力与承担的责任的划分;其次, 是在具体的企业管理实践中, 明确划分各层级管理人员的权与责。电力企业一旦厘清必要的权责关系, 各方权力主体才能在行驶权力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规矩办事, 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关系纠纷, 增强劳动者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2.3 运用科学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只有在企业具体管理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设计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调节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轻松的化解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劳动关系纠纷, 并且能够形成合理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促进企业一切活力因子的迸发。

3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机制

3.1 构筑多渠道的沟通协调机制

没有沟通就没有和谐, 要促进电力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 就一定要加强企业与员工及内部各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加强企业与员工的沟通关键在于创设多渠道的沟通协调机制。

首先, 要畅通民主渠道, 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一年一度的职工代表大会须按时召开,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 按照企业规章制度中对职工代表大会的规范和要求, 采取民主表决的方式使每个员工都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 做企业真正的主人。

其次, 坚持企业事务公开制度。采取绩效考核评估的方法亮化并量化企业管理过程。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提案征集活动, 畅通员工的“说话”渠道, 并及时回复, 让彼此的沟通更加顺畅。

在电力企业中工会代表着广大员工的意愿, 是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桥梁, 是解决基层员工困惑、协调企业领导者与大众员工利益关系的纽带。完善中间协调机制对于加强企业与员工的思想沟通、减少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冲突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和谐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企业民主管理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3.2 强化工会组织的“双赢”式职能

工会组织是协商企业与员工之间利益分配的桥梁, 其主要的功能是使员工了解企业运行状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理清楚企业的发展规划, 生产、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程序。它是在现代管理体制进行变革时期帮助劳动者解除忧虑, 了解企业文化的得力助手。它的出现有助于处理和稳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有助于帮助劳动者解除自身的一些外在条件的限制, 消除误解, 疏通关系, 最终稳定队伍。

一方面工会组织要支持企业依法履行管理职能, 发挥工会组织自身优势, 通过多种形式教育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 立足本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 动员和调动广大职工为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及改革发展贡献刁智。另一方面依法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监督企业经营者贯彻《工会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 依法治企, 并以此调动和保证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让党委放心、企业欢迎、职工满意, 促进企业和职工的“双赢”, 实现电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3.3 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护维权机制

第一, 加强员工参与机制的保障。员工的参与机制是建立在一个平等合理的劳动合同基础上的。我们要签订一个包含劳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工资条件在内的协商合同制度, 保障员工的参与机制的顺畅与合理。

第二, 完善劳动关系运行机制。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 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阻碍状况, 一个好的并且迅速的预警机制有助于第一时间对状况进行分析与解决, 然后就能立刻建立一套更加安全的运行体制。 (2)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是与党代会一起组成对企业运行的领导, 接受党代会的领导。职工代表大会是代表广大员工切身利益的组织, 对企业的重大的问题以及权力的决议代表员工进行听取并发表意见, 有助于帮助员工更好的参与到企业以及监督企业的运营状况。

第三,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各种活动的举办是最好的联络员工与管理领导者感情的一个方法, 结合实际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四, 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常识。法律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 有助于给劳动关系提供一个硬性的指标, 帮助其顺利执行。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法律常识的普及有助于在思想上武装员工, 一方面能够更加有力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 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打造成一种企业与员工相互尊重的劳动关系网。

4 加强劳动法制保障建设

(1) 规范劳动合同管理, 降低劳务用工风险;

(2) 加强岗位绩效考核, 减少劳动关系矛盾争议。

5 结束语

总之, 要兼顾运用科学的劳动合同与建立平衡与协调的工会组织制度, 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同时, 满足自身利益的实现。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完善, 以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共赢为目标, 从而实现电力企业迈向国际一流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铁明, 罗友花.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6) .

上一篇:秘密花园读后感优秀800字下一篇:a营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