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2024-07-14

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共15篇)

篇1: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能获取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些认识包括:要用递等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们只需要为学生创设新的情境,让他们利用“迁移”以前学过的知识方法就可以正确计算了。

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我先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①120+25×4②(37+87)÷4③58×20-78÷13,让他们巩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把复习题第1小题改成例题300―(120+25×4),让学生观察例题的特征,引导他们进行尝试戏练习后与复习题第1小题比较。这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在学生初尝知识迁移的滋味时,我再让他们完成书上P37的想想做做,(37+29×3)÷4,58×(20-78÷13),这实际上时复习题把第2题的87写成29和3的积,第3题添上了“( )”。当学生完成想想做做时,我再让他们与复习题的第2、3题比较,进一步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复习题与例题和想想做做的比较练习中,让学生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了新知,同时体会到学习只要自己勇于探索,真知就离我们不远,成功就在我们手中。

篇2: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书本第37-38页例题,完成”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尝试探究,讨论交流,总结辨析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通过系列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成功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教学难点: 尝试探究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能说说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怎样算吗?

那么,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个问题

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尝试探究发展能力

1、出示例题:计算300-(120+25×4),说说: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先独立计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4、在班内汇报交流算法;

5、小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三、巩固发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任选其中一组独立进行计算,想想:这一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同时指名2人板演

(2)、分别比较这两组题,说一说:各组中的3道题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1)、分别先了解清楚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3)、汇报交流解题的思路

(4)、学生口答列式

四、小结与作业:

1、组织交流本课收获。

篇3: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案例1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是四年级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中括号, 会计算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 课堂教学时,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后, 出示例题: 航模组:“我们组有男生8人, 女生6人。 ”合唱组:“我们组有84人。 ”美术组:“我们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 ”

师: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生答后出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师:要求这个问题, 必须知道什么?

生:航模组的人数。

[边提问边板书:航模组人数:6+8=14 (人)

美术组人数:14×2=28 (人)

合唱组是美术组的几倍?84÷28=3]

师:能不能把这3道算式合成一道算式?

(学生在本子上写算式, 同时指名学生板演。)

生1:84÷[ (8+6) ×2) ]

生2:84÷ (8+6×2)

师:看第2个算式,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要先算航模组, 这儿先算加法吗?要怎么样才能先算加法?

生:加小括号。

师:要再算美术组人数, 怎么办?

生3:用中括号。

师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并板书算式:84÷[ (8+6) ×2) ]

师:怎么读这道算式? (带领学生读, 然后齐读)

师:又有中括号, 又有小括号, 你觉得应该先算什么?

生:小括号。

师介绍运算过程并板书。

二、案例2

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 课前没有让学生预习。 出示完例题情境图后, 引导学生整理图中的信息, 接着引出问题: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师:要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必须先求出什么?

生:要先求出美术组的人数。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开始动笔列式计算, 我在巡视中发现, 有的孩子在嘀咕:这题不好列综合算式!我适时让学生停笔, 然后有目的地先找分步计算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回答, 我板书: (8+6) ×2

=14×2

=28 (人)

师:这算出的是什么?

生:美术组的人数。

师:然后怎么做?

生:用合唱组的人数除以美术组的人数:84÷28=3。 (我继续板书这道算式)

师:那这题可不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呢?

生1:84÷ (8+6) ×2

生2:不对! 这题按题意, 应该先算美术组的人数, 也就是要先算 (8+6) ×2。 可是这样列式, 先算8+6=14, 然后应该算84÷14, 这样就不符合题目的意思了。

师:那该怎么列综合算式呢? 怎样才能先算 (8+6) ×2呢?

生3 (激动地) :我知道! 再添一个小括号, 应该这样:84÷[ (8+6) ×2]。

师:你们觉得这样列, 符合题目的意思了吗? 我们一起看看。 8+6算出的是什么?

生:航模组的人数。

师:然后再算什么?

生:再算14×2。

师:这算出来的是什么?

生:美术组的人数。

师:符合题目的意思了吗?

生:符合题目的意思了。

生4:可是……我觉得这样列式是符合题目的意思了, 可是有两个小括号, 看起来不清楚。

师:那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它变清楚点?

生5:换个符号。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我适时向学生介绍了中括号, 并把黑板上的算式改为:84÷[ (8+6) ×2) ]。

生2:可是, 这样列式, 应该先算什么呢?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5:我知道。应该先算8+6=14, 再算14×2=28, 最后用84÷28。

师:为什么要这样算?

生5:因为这题要先算出航模组的人数, 才好算出美术组的人数, 最后求合唱组是美术组的几倍, 所以要按这样的顺序算。

三、反思

1.没有预习的课堂, 会有更多的精彩。

同样的教学内容, 出现了不一样的课堂。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生预习过这部分内容后, 早就知道了可以用中括号解决“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这一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感觉就没那么浓厚了。 虽然教学效果很好, 但总让人觉得整个课堂比较平淡。 何况, 计算教学本身就不是那么有趣的。

可是, 在没有预习的课堂上, 学生意识到了解决今天这个问题, 光用小括号已不能解决了, 认知产生了冲突, 就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 中括号就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而产生, 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出现, 学生印象深刻,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整个课堂产生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成, 也充满了数学味。

2.没有预习的课堂, 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篇4: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给三位候选人准备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课堂教学充分显示了他们扎实的功底。展示了他们在把握教材、设计教法方面的水平和独剑之处,教学效果理想。现将他们的一些教学片断和我的理解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导入

甲:先让学生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720÷6×2-20,84÷(8+6)×2。目的显然是复习本单元前两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在一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复习中结合第2题,教师还提醒学生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改变运算顺序可用括号。接着媒体出示第39页图中航模组、美术组以及相关信息,在学生观察主题图,知道有关信息后,要求他们求出美术组有多少人,并列综合算式解答:(8+6)×2。当学生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后,媒体再出示:“我们(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引导学生先分步解答,再列综合算式解答,由此引出中括号。

乙:媒体出示条件稍作修改的主题图(把条件“我们组(航模组)有男生8人,女生6人”改为“我们组有14人”),让学生独立解答84÷(14×2)。在讲评中复习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然后再出示未作改动的主题图,要求学生先分步再列综合算式解答,引出中括号。

甲、乙两种导入,把例题分解组合成两问的题目,利于以旧引新,充分发挥旧知在学习新知中的“脚手架”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在总体上把握题目数量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还能节约时间,使教学直指本课的要点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当然,他们的分解组合是不同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两种方法在复习旧知导入新授方面作用是差不多的,但在列出含有中括号的算式中乙稍比甲困难一点。

丙:游戏方法导人,先出示4、5、7、8四张扑克牌,要求学生根据四张牌的点数(每个数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算出得数24。在此基础上重新摆放四张牌的位置成:8、7、5、4,并提出不改变四个数的位置,在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括号,使计算结果等于24。学生中先后出现8+7+5+4,(8-7+4)×4,8×(7+5)÷4等算式,当算式中出现小括号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要添上小括号,这里的小括号有什么作用,以复习前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追问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得到算式[8-(7-5)]×4,8×[(7+5)÷4],引出中括号。用“算24点”游戏导入新授,显然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顺理成章地复习了小括号的有关知识,引出了中括号。

二、新授

甲:当媒体出示例题,(8+6)×2=28,84÷28=3。学生分步解后,教师要求学生独自列综合算式解答。然后媒体出示学生列出的综合算式:(1)84÷(8+6)×2,(2)84÷((8+6)x2),(3)84÷[(8+6)×2]。然后师生一起根据题意和运算顺序评析上述三个算式,介绍中括号,得出算式(3)符合题意和运算顺序。最后揭示教材第39页最后一句话: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乙:当媒体出示例题,将算式84÷(14×2)=3改为84÷(6+8×2)=3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发生了矛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中括号,小结运算顺序,并进行尝试练习。

丙:媒体出示例题。先让学生分步解答,再让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出示不同的列法:84÷(8+6)×2,84÷[(8+6)×2],然后对照题意进行比较辨析。因为在导入中通过“算24点”已引入了中括号,简单介绍了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所以学生通过比较辨析理解并确定正确的算式比较顺利。同时,教师还认真地介绍了递等式中一步一步脱式的过程和书写的格式要求(等号的位置,小括号算好后脱掉,移下来的是中括号)。

看得出,由于三位教师在导入过程中认真复习了旧知。不仅让学生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还知道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要改变运算顺序可用括号,为新授打好了基础。所以新授的方式虽然不同,甲采用学生自己列出综合算式,然后教师评析的方式进行,乙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丙采用比较辨析的方式进行,但都比较顺利。教学中,三位教师都注意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评析后主要让学生自己得出。实践中,大家还感到介绍递等式的脱式过程很有必要。

三、练习

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安排三道习题。

1.42×[169-(78+35)]72÷[960÷(245-165)]

2.540÷3+6×2180÷(36÷12)+6

540÷(3+6×2)180÷(36÷12+6)

540÷[(3+6)×2]180÷[36÷(12+6)]

3.

装了40袋大米后还能装多少袋面粉?(用计算器计算)

编者的主要意图是:第1题是巩固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第2题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括号对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练习让学生整理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第3题让学生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甲:安排的练习有:(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4x[(80+120)÷25],672÷[8×(85-78)];(2)“想想做做”第l题;(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60÷[5×(48÷16)],90÷9-(6+1),90÷[9-(6+1)],24×[32-(24-2)];(4)添上括号,使计算结果等于24。4×9-5-2,11-2+1×3,48÷7-6×2;(5)“想想做做”第2题。

乙:安排的练习有:“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题后比较每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讨论同样的数、符号,为什么运算顺序会不一样)和第3题。

丙:安排的练习有:“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左边3小题(计算后让学生说说体会)。

看得出,三位老师安排的练习基本上是到位的,而且是吃透了编者安排“想想做做”的目的。甲、乙导入时利用了例题,甲还补充了一些练习题,乙完成了所有的3道“想想做做”,丙用“算24点”游戏导入,所以将“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3小题和第3题布置为课外作业。

四、小结

甲:提问形式进行:(1)本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运算顺序是什么?

乙:采用老师提问,学生思考然后回答的形式进行:(1)为什么要引入中括号?(2)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丙:提问形式进行:今天学了什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课后读一读课本第40页的“你知道吗?”)

归纳小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小结的内容应该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来确定。三位老师是注意这样做的,乙采用的方式新一点,感觉上效果也更好一点。

篇5: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篇6: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琼海市中原镇中心学校

陈宗环

本节课教学的是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的两步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安排的。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这对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是第一次。学生探索和理解运算顺序的基础依然是在计算中掌握运算顺序,在学生想改变运算顺序时产生疑问时,引出小括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会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从而真正理解并学会正确使用小括号。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没有括号的同级的混合运算和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本节课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一年级学过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接着复习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设疑:7×7-5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该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要先算减法,可是运算的顺序又不允许怎么办?只有在算式中添上小括号,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才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接着让学生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引导学生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此基础上,直接给出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式题,让学生迁移类推,进行脱式计算。最后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篇7: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结合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到: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练了一道(841—41)÷25×4,发现有些学生把它错误地写成=800÷100=8,分析了原因后,又重点强调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补充了把3条一步计算的合并成一条综合算式的练习及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的练习。练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感到有点困难,今后有待加强。我还发现有些计算不是太难的,有些学生喜欢用口算,结果算错了,说明学生的口算训练还要进一步加强。书第38页解决实际问题几道题目,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各自的解法。小部分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有问题;第8题,有点难,错误现象较多,我想:今后除了加强口算外,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还得加强指导。

篇8: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关键词]计算教学 算理 算法 尝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39

荷兰数学家费来登塔尔将知识分为程序性知识和思辨性知识,强调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因此,在教学“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一课时,我设计了“感悟算理——归纳方法——练习内化——应用创造”的递进环节,尝试让枯燥的计算教学多一点探究,多一点理性建构。

一、设疑导思,感悟算理

出示:1. 78÷6+7×2;              2. 78÷(6+7)×2;

3. (78÷6+7)×2;           4. 78÷(6+7×2)。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吗?(生答略)式子里如果没有括号,就——

生: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师:式子里有括号,就——

生:先算括号里的。

师:看来,小括号的作用真不小!谁拥有了它,谁就可以享有计算的优先权!

出示:5+2×3+3=24,1+7×6÷2=24,8×9÷9-4=24。

师:小华和爸爸妈妈一起比赛“算24点”,他们分到牌后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算法,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算的吗?

指名学生板演:(5+2)×3+3=24,(1+7)×(6÷2)=24,8×(9÷(9-4))=24。

师:大家真可以称得上“算24点”的高手了!大家看第三个算式,小括号外面又有小括号,这样写可不可以?

生1(摇头):不大容易看明白。

师:是啊,现在小括号不够用了,怎么办?

生2:用其他的符号来表示。

师:你真聪明!历史上就有人用横线来表示。

生3:我昨天预习时,看到书上“你知道吗”里介绍了中括号和大括号,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表示。

师:你已经会预习了,了不起!请你来改一下,好吗?

……

本环节的设计,旨帮助学生复习有括号的算式的算理和算法,并在激疑中引入中括号。这样做看似颇费周折,甚至浪费口舌,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来得快,但孔子说过“不悱不发,不愤不启”,将学生引入“愤悱”状态,让他们重新探索,能使他们更加明晰算理,思维会更为深刻。

二、互动生成,掌握算法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中括号,当它和小括号在一起时,该谁最优先呢?

生:小括号!

师:这就好比生活中,中括号是哥哥,小括号是——

生:小括号是弟弟。

师:哥哥和弟弟在一起——

生:哥哥要让着弟弟。

师:现在,我们就来将几组分式合并为综合算式吧!

……

在学生理解算理后,再次以生活中的谦让美德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引导学生概括出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算式的运算法则,然后尝试用中括号合并分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为正确进行运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即时练习,巩固内化

当堂即时练习既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主要途径。因此,设计本课练习的巩固题时,我特意选择两组数字相同但括号位置不同的算式(如下),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后再次感受到:带有中括号、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会发生明显变化,其运算结果也截然不同。

1080÷6+6×2                  360÷72÷6+6

1080÷(6+6×2)               360÷(72÷6+6)

1080÷[(6+6)×2]            360÷[72÷(6+6)]

四、创造运用,形成能力

随着学生对计算规则的不断熟悉,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规律,提高运算的速度。

出示:=12×[48-37]=12×11=132。

师:像这样的思路,你觉得清晰吗?

生1:和我们思考的过程一样呢!不过,我觉得这个线可以画在心里,不用特意画出来。

生2:是的,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一步一步来计算,速度可以快一点。

师:是的,按照我们的方法来计算,确实能够提高解题的速度。我们来挑战一下吧!请大家按提示试着完成以下题目(略),并计算出最后的结果。

……

“思之则明,思明则新,思新则进。”上述教学中,我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使他们在感悟算理中自然生成算法,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计算素养。

篇9: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七册教材第34~35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小朋友,上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队庆活动,在活动中许多班级及同学成绩非常优秀。为了鼓励他们,小红带了50元钱又来到了文具店购物。瞧,文具店里的商品可多了!(边说边出示挂图)看图说说,从图中你能收获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可是柜台前的小红这时在想什么?(引出问题,齐读)你能帮她算一算吗?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能行。自己在草稿本上算一算,然后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可能出现的情况:

50-20=30(元)(50-20)÷550-20÷5

30÷5=6(本)

ⅰ让分步列式及列综合算式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每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ⅱ如果学生没有列出最后的一道算式,师可以导出这一道算式。如果学生已列出了这道算式。组织学生讨论:这题的计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发现跟例题中要求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相矛盾,所以这样列综合算式不对。

ⅲ教师相机强调:像这种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请小括号来帮忙,因为数学上有规定,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ⅳ师生共同计算这一道题。(生说师板)

二、教学试一试

(1)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2)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3)提问:这两道题如果没有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了小括号呢?(指名回答)

(4)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算式里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齐读)

过渡:看来,小括号的作用也真够大的,算式中有了它,它就乐意冲锋在前。

三、实践运用

小朋友,你们愿意向老师证明一下,你今天学得很棒。

出示:想想做做1

(1)指名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你会算吗?请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同时指名四人扮演。

(3)评比交流,教师针对反馈信息及时分析、纠正。

出示:想想做做3

(1)一画,每一题的每一步先算什么?在下面画一根线。

(2)比一比,每一组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算一算,生独立计算。

(4)再比一比,每组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补充题,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中要不要加小括号,怎样加小括号?

(1)72-30+22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2)36+24÷6先算加法后算除法

(3)58-6×7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4)72÷2×6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ⅰ请仔细观察,然后在小组里面说说自己的想法。

ⅱ汇报交流

师小结:小朋友在以后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计算要求,必要时需请小括号来帮忙,好吗?

四、全课总结

提问: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揭示课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黑板出示: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认真计算生齐读)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5页中的2、4、5

六、课外延伸

(32)÷(8)(150)-(30)

132÷()()÷8

()()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含

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而且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体会:

一、导——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与冲突,使学生迅速地迸发出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由疑生奇,由奇生趣,强烈的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把将要进行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的需要,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本课的导入阶段,我结合了10月13日,我校举行的队庆活动,为鼓励先进班级和优秀学生而选购奖品这一问题情境创设。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呈现本课例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挂图中收集信息,把学生引入探究新知的新天地。

二、试——激发探究心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更是一个尝试探究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当老师一句“你能帮她算一算吗?”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行!”。“试一试”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了还给学生。学生就开始独立进行尝试计算、讨论交流,自主归纳。在学生列出了50-20÷5这道算式以后,我又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比较,让他们自己发现矛盾,而后引出小括号这一新规定,使他们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中下等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也“跳一跳摘到了果子”,让学生在“试一试”中体验到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在“试一试”中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

三、练——设计层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形成技能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为此,在设计练习时我尽量做到类型丰富、层次合理。练习阶段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本中的想想做做1、3;

(2)小黑板出示的补充题;

篇10: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执教人:杨昌凤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难点与关键

“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优先级作用。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教学过程

- 复习

1.口答:说说下列算式应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60+30×3 42÷2-20 63÷7×4 20+30-40 160÷80×30 52+420÷70 提问:以上几题综合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2.出示例题图。

指名说说图上的商品和各自的标价。

提问:要求“买1个书包和6本笔记本一共要花多少钱?”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1、教学例题。`(l)引导同学们看图。

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l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指名读一读。

提问:小丽打算买几种文具?她带了多少钱?(2)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3)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板书:买l个书包后剩下多少钱? 50 -20=30(元)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0÷5=6(本)

提问: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这样列?出示:50-20÷5。为什么?

介绍:根据题意,要求问题必须要先求出买了一个书包后,50元钱还剩下多少钱,也就是要先算减法,因此在列综合算式时必须添上小括号。[(板书:(50-20)÷5)]

小结:添上小括号后,我们就能根据题意,先算减法。(4)学生算出结果。

提问:在这道算式中有哪几种运算?(减法、除法)我们是先算什么的?在这样的算式中为了要先算减法,我们是怎样做的?

追问:加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教学“试一试”。

(l)出示:18×(36+24)95-(74-50)独立算一算.指名板演。(2)指名说说两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第(1)题先算加法?第(2)题先算后百的减法?

(3)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应先算什么?(板书)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3、4题。

1、第1题。

(1)出示:(30+lO)×11 280÷(5×15)120÷(60÷15)24×(86-56)说说每一题应先算什么。(2)算一算,指名板演。2.第3题。

(1)出示:90-40×2 350÷50+20 72÷12×3(90-40)×2 350÷(50+20)72÷(12×3)提问:每一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2)先用横线画出每题计算的第一步,再分组算出结果。

提问:每组中的两题数字、运算符号都相同,为什么计算结果不同?

(3〉小结: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得按必须的运算顺序进行。

3、第4题。

(1)指名读题,说说题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3)说说解题思路及算式。[(板书:(23+25)÷4)] 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添上小括号?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符号?算式中有了它,会有什么作用?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2、5题。

六、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板书:买l个书包后剩下多少钱?

-20=30(元)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0÷5=6(本)

综合算式:(50-20)÷5)

篇11: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__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四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小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

1、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教法措施:

(1)新旧知识的迁移,通过迁移与对比的教学方式,导出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探究新知的能力。(2)课堂练习中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了增添括号的练习,让学生既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明确要保证计算准确就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作风,从而突破重难点。

2、说学法 学法措施:

本节课我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1)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观察法、迁移法、比较法和讨论法的应用,在观察、比较和验证中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我创新和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设计针对性练习突出重点,根据反馈情况及时给与引导和补救突破重难点,使之形成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口答:说说下列算式应先算什么。56-8+9= 49÷7×4= 7×7-5 77-42÷7 提问:以上几题综合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再通过错误的例子让学生猜测错误的原因,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自然引出小括号产生的必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括号的作用,为接下来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奠定经验基础。

二、经历探索过程,感受小括号的作用

1、教学例题。`(l)引导同学们看图。

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l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指名读一读。

提问:小丽打算买几种文具?她带了多少钱?(2)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3)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板书:买l个书包后剩下多少钱? 50 -20=30(元)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0÷5=6(本)

提问: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这样列?出示:50-20÷5。为什么?

介绍:根据题意,要求问题必须要先求出买了一个书包后,50元钱还剩下多少钱,也就是要先算减法,因此在列综合算式时必须添上小括号。[(板书:(50-20)÷5)]

小结:添上小括号后,我们就能根据题意,先算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列分步算式,再进行列综合算式,发现计算步骤和分步算式不同,而引发思考。

2、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在例题结束后应当进行适当的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也是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教学“试一试”。

(l)出示:(42-18)×30 95-(24+50)独立算一算.指名板演。(2)指名说说两题的运算顺序。

(3)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应先算什么?。【设计意图】练一练也是一道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里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意在进一步巩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规范书写。

(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1、第1、2题。

说说每一题应先算什么,算一算,指名板演。2.第3题。

(1)提问:每一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2)先用横线画出每题计算的第一步,再分组算出结果。

提问:每组中的两题数字、运算符号都相同,为什么计算结果不同?(3〉小结: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得按必须的运算顺序进行。

3、第4、5题。

(1)指名读题,说说题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列出综合算式解答。(3)说说解题思路及算式。

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添上小括号?

篇12: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略)5.练习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2)独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6-82(6-8)2

2.P18练习三的第1题。

篇13: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适当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重难点:

1、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2、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把分步和成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教本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列式解答:

1、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列式。老师问:5、3、15分别表示什么?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买笔记本用去15元,买水彩笔用去20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学生口答列式,指名说数量关系。

3、出示:买笔记本用去15元,付了2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学生口答列式,指名说数量关系。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

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四人组先各自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完成。由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最后展示他们的答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问:这两个算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四人小组再次交流合作。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其中的一个小组可以给另外的小组提出不问题。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

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3)最后交流结果,并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仔细观察第2题找出其中的错误。

(2)进行订正。

(3)指名学生说说每题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组织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4题。板书设计: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篇14: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编写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六个方面作一个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三步混合运算。本课教学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和有效工具,因此是小学生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二、学生认知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两步混合运算,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学习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能够运用三步运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学习时存在思维隐患。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的难点: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是在学习两步混合运算后,向三步混合运算的发展,在教学时,根据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设置以下教法:

1、直观、推理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比较、分析、归纳,最后概括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而达到感知、概括、应用、巩固和深化的目的。

2、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学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课标提倡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形成知识迁移。

根据新课标,为了形成知识的迁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我设计了以下这几道题。先让学生进行计算,根据计算过程,小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为学习三步混合运算打下伏笔,达到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2、创设情境,轻松导入新课。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联系生活学数学”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新课开始,出示主题图,提示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并知道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联系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入课堂学习,知道学习所用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了解相关的数学信息,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道解决问题的依据,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再次,学生了解数学信息之后,及时提出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钱?让学生小组合作,动脑思索,分析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计算,再说说列式的依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结果,使印象更加深刻,达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

3、尝试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交流这个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从单价×数量=总价,引导学生明确:象棋的总价和围棋的总价的计算方法,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使学生了解计算的顺序,通过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反复对比,使学生推导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情境,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理解运算顺序。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合作,让学生在有依据的情况下,自主归纳“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推理出来的计算方法更具合理性。

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分析 “试一试”练习的运算顺序,教师在算式上标上运算顺序,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算理的掌握,再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结语,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掌握了本节课的新知识,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培养了学习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4、多层训练,加强知识运用。

本课练习设计以下几类题型,主要是加强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和计算的应用。紧扣重点、循序渐进、形式多样,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使“算”与“用”有机结合,突破教学难点,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巩固了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达到新课标提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5、课堂总结,深化巩固知识

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六、说板书设计:

篇15: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及小括号练习题

21-3+8=21-(3+8)=24+8-4=24+(8-4)=

77+9+6=53-7+20=53+(20-7)=83+7-30=83-(30-7)=83-30-7)=23+9-8=23+

47+7-10=37-9-26=37-

68-58+6=68-(58+6)=4+76+8=30+32-8=60-55+7=85-(55+7)=3+75+5=82-42-6=77-77+7=60-43-7=50-25+8=80-34+6=78+6-10=88-(42-6)=55-

0+82-60=52+2-7=53-20+6=58-

47+(10+8)=53-50+47=64+30-30=29-20+9=29-(20+9)=20+55-20=20+

54+8-30=6+20+30=68-34-30=68-(34-30)= 9+28+20=50-39+50=65-(33+20)=9+51-40=95-65-30=8+77+20=41-41+10=50-43+30=40-(2+8)=27-(9+4)=32

38-9+8=30-2+7=72

66-(4+6)=39-2+7=20

35+2-8=39-4-5=39

20-1+6=40-6-7=62-7+3

89-(7-5)=63+(3+7)=

上一篇:镇民政自查报告下一篇:小学数学团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