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2024-05-20

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精选9篇)

篇1: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韩国留学写推荐信的策略分析

写推荐信的第一步骤,就是要决定找哪位教授写。这有几个基本的的策略,提供给同学们参考:

一、找名师:

学术界重辈份,既然名师,其辈份自然应该较高,说话的效力自然较高!所以你若被所谓的名师教过,能请这些辈分较高的老师写推荐信,自是一绝佳选择!

二、找给你该科成绩较高的老师:

这个道理很简单,毋须多说,如果你在某位老师手上的分数,每次都约七十几分,你觉得要评审教授如何相信你如信中所说,你是如何如何的努力用功?所以找给你该科成绩较高的老师写推荐信,是写推荐信的必要策略。

三、找认识欲甄试系所教授的老师:

如果你的老师有认识欲甄试系所教授的老师的话,请这种老师写推荐信,效用一定也较高,不要把这视为一走后门的观念。所以再请老师写推荐信时,不妨先看看这个老师从哪毕业的,或打听一下(甚至直接可问)他是否认识他校的老师,这对于你推荐信的效力,绝对是有帮助的。

四、找有兼任行政职务的老师:

简单的说,如果你的老师身兼校长、学务长、院长、系主任等行政职,那么他的辈分应该较高,较有可能是所谓的名师,也因行政职务之故,与他校教授交流的机会必定更多,所以找这种老师,较有可能取信于评审教授,亦较有可能达到前述第一、第三项之利。一般而言,大学生接触校长、学务长、院长的机会较少,所以建议你的推荐信中,应至少要有一封是你系主任所写的推荐信。

五、找有共事成果的老师

若你有《毕业专案》,或帮老师做过国科会之类的计划,或曾帮助老师写书等特殊的共事经验时,不妨请这类老师帮你写推荐信,以证明你在研究,甚至其他领域上不同的能力。

无论你找上述哪类老师帮你写推荐信,切记至少要有两封是由助理教授级以上的老师(即具有博士学位者)所写的,原因无他,规定如此!所以如果你只准备缴交两封推荐信,那千万不可找「讲师」(即仅硕士毕业)帮你写,因为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若你有工作经验,尤其在较具规模的公司工作过者,不妨请你的主管(当然阶级越高越好),帮你写一封,以证明你工作态度之良好(如果是在职生的话,那是一定必备的)。若你认识该相关领域之佼佼者,而且最好曾经跟他一起共事过还能拿到他们的推荐信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但无论你为何拿的到,亦不管你从哪拿到,建议同学千万别再推荐信中说谎话!评审教授们会依你的《自传》及《学习计划》中的内容,检视你推荐信内容的正确性;就算你能因此进口试榜,也有可能在口试的互动使你破功;再者,就算你上榜了,但因送审内容做假被逮,因而取消资格,这岂不得不偿?

有些学校的推荐信有制式的格式,需由老师以类似填问卷的方式填写,所以请各位同学记住,针对这样的学校(如:交大),当你简章拿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推荐信的表格多拷贝几份,因为通常简章中最多提供你两份格式(因为大多要求缴交两份推荐书),有些学校甚至只有一份推荐信的表格。所以多拷贝几份,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多找几位老师写,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老师出错!万一你没有备份且老师填写的亦不够完美时,难不成你要去怪老师吗?不可能!所以记得多留几份备份准没错!

那么应该寄几封推荐信呢?学校一般规定是两封,但建议各位同学可以多寄几封,但以不超过五封为原则。因为多找几位教授的好处,一方面是为了做人,免得找了甲却没找乙,而形成不必要的尷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证明你不同方面的能力。换言之,每封推荐信的内容,最好强调不一样的重点,使得你的推荐信内容更多元化。但超过五封的话,可能给予教授过于浮滥之感!与前面自传的原则相同切记以不砸自己的脚为原则!

篇2: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本科申请与研究院申请最大的不同,就是关注申请人本身的潜力和综合素质高于关注申请人的学术背景。对高考后正打算留学的考生,在推荐信中一定要多写细节。

国外院校录取委员会期待从推荐信中看到申请人有血有肉的性格、与众不同的个性、可塑造的潜力和成长空间,而不仅是申请人的解题能力、科研兴趣等学术方面的背景。

专家不赞成学生找名人做申请推荐人。推荐信的作者要十分了解申请人,知道申请人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和潜力,也能够恰当地举例说明推荐理由。如一封来自名人的推荐信写道:该生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学习刻苦努力,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另一封来自申请人的班主任的推荐信写道:小希同学有着很强的求知欲,特别喜欢问问题。他的练习册贴满了各种颜色的贴纸:黄色表示作业不会做的题,绿色表示上课讲过的但还有问题的题,红色表示这一类型都有问题的题……读完第一封推荐信,脑中很难留下对申请人的印象。读完第二封推荐信后,一个勤学好问、低着头认真在练习册上贴各种颜色贴纸的申请人形象便跃然眼前。

一般申请美国的高校,需3至4人来写推荐信。推荐信被称为第三只眼。学校通过身边人的评价来全面认识考生。推荐信关键是从侧面体现申请者丰满的性格,最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示申请者的综合素质。

陈同学在找推荐人的时候花了不少心思:有三位是她在美国交换学校的.老师,另一位是她高一的班主任。因为我对跨文化交流很感兴趣,所以我找的其中两位推荐人都有移民背景,他们自己对于跨文化交流也很有感触,所以能够把我在跨文化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和感悟写得真切感人。

陈同学的另一位推荐人是她在美国交换时的升学顾问。那位老师对她在美国给同学讲课的一次经历记忆犹新。那次我通过弹奏琵琶曲———《送你一朵玫瑰花》和《彩云追月》来解释中国不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这件事情给那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写推荐信时,还专门发邮件问我当时演奏的乐器叫什么。

篇3: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量词丰富是汉语的重要语言特征之一, 与其它词类相比, 量词产生时间早、数量多、用法复杂。而量词中要数名量词将这些特点体现的最为明显, 也因此, 名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显的尤为重要。就目前看来,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名量词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仍比较薄弱, 导致对外汉语教师在名量词教学中遇到相关问题时无法给出科学而又合理的解释。那么, 针对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名量词所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正是广大对外汉语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本文将根据陈枫教授的“偏误分析原则” (1) 对韩国留学生在汉语名量词方面产生的偏误进行详细分析。

二、名量词研究概况及偏误分析理论

要想进行对外汉语名量词的偏误分析, 首先要系统的了解现代汉语名量词本身。量词是汉语所在的汉藏语系特有的词类, 产生时间早, 可谓汉语词汇中历史悠久的词类了, 然而量词的定名却最晚。大概从《马氏文通》开始, 首开量词研究的先河, 《马氏文通》中称量词为“计数的别称” (2)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 (3) 中首先提出了量词这一名称, 并认为“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 添加在数词之下, 用来作计数的事物单位”。在黄伯荣、廖序东版的《现代汉语》中, 对量词的解释更为简单,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经查找相关资料发现, 直到50 年代后期, 量词才独立分为一类, 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依附于名词的附类, 许多大家学者都这样划分过, 例如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称量词为“单位名词”,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把量词称为“单位词”, 列入指称词类, 后又在《语法学习》中称其为“副名词”, 作为名词的一个附类, 但其先进之处在于他指出了量词与名词的区别, 并不是简单的将量词归于名词之下, 而且还指出了数次与量词结合的语法特征。量词单独立类以后,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明确给量词定名, 且下了定义为“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是量词。计算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 计算行为动作的是动量词。” (4)

进行名量词偏误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发现偏误, 那么, 首先如何定义偏误? 科德将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两种: 失误 ( mistake) 和偏误 ( error) 。“所谓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 这种错误没有什么规律, 即使操本族语的人也会常常发生, 说话者一旦意识到马上可以自己改正, 以后同样的错误也不一定再次出现。偏误则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 它偏离了目的语轨道, 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 这类错误一般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 也不易改正, 统一错误会多次重复出现。” (5) 正因为如此, 才使得偏误研究成为我们的研究重点。

除此之外, 与名量词偏误分析息息相关的理论还有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提出的中介语理论。中介语就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所构建的介于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 而留学生学习名量词过程中产生的偏误也属于一种中介语。因而中介语理论是我们研究韩国留学生名量词偏误的又一重要理论基础。

三、韩国留学生名量词偏误表现及原因分析

韩语的发展与汉语有着密切的关系, 韩语中有不少词汇借鉴于汉语, 即同形词, 其中也不乏名量词的借用, 韩语中有些量词跟汉语里的量词是对应的, 无论是语义还是适用范围都能对应。

( 一) 韩国留学生名量词偏误表现

1. 韩语名量词的使用概况

如前文介绍, 韩语中也有一部分名量词, 表示长度、容量、面积、重量、货币、时间以及其他一些名量词, 如:

这些名量词与汉语言体系中的名量词都有一一对应关系, 但是韩语中的量词数量与用法都没有汉语这样丰富与复杂, 因此, 韩国留学生的名量词偏误也有很多, 两种语言的相近之处并没能避免偏误的产生。

2. 韩国留学生常见典型名量词偏误表现

本文将留学生名量词偏误类型概括出以下三大类, 即名量词的缺失、误加、误用。

( 1) 名量词的缺失。在具体上下文语境中, 句子中某个位置上应该使用量词, 从而使其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而留学生却经常在这种情况下不使用量词, 这种偏误我们叫它名量词的缺失。例如:

看完了两书。 ( 缺少了名量词“本”)

我有三笔在书包里。 (缺少了名量词“支”)

玛丽买了一裙子。 (缺少了名量词“条”)

饭馆在一山里边。 ( 缺少了名量词“座”)

我们班第一课是校长的课。 ( 缺少了名量词“节”)

两本书、三支笔、一条裙子中的名量词都是不能丢失的。而后两个例子一山、第一课有时候单独说也符合语法规范, 如“一山更比一山高”、“人生的第一课”等, 但是由于这是韩国留学生日记中出现的句子, 结合前后文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里面想说的是“饭馆在一座山里面”、“第一节课是校长的课”。其中前三个例子基本是受母语干扰而产生的偏误。

( 2) 名量词的误加。名量词的误加很好理解, 就是在不需要添加名量词的位置上用了名量词, 反而起了画蛇添足的作用, 违反了汉语语法规范以及使用习惯。例如:

我到锦州已经两个年了。

她的脸上带着一个微笑。

开始一个新的生活。

我到北京的那个天, 天气很热。

从以上例子我们看出留学生一定学习了“数词+ 量词+ 名词”语法结构, 但对什么情况下需要用量词来修饰名词不是很明确。

( 3) 名量词的误用。量词的泛化、近义名量词的混淆、同音异形名量词的混淆以及一些名量词位置使用上的偏误等, 我们都将其归为名量词的误用。

首先, 说到名量词偏误的典型大概就是“个”的泛化问题。这个偏误一般是初级汉语学习者比较容易犯, 这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汉语名量词过程中最先接触的也是最常用的就是“个”, 因此, 在学生本身学习的量词比较少, 而且不知道选择什么量词的情况下, 他们就顺其自然的用“个”来代替, 把量词“个”当成了万能量词来使用。这类偏误最常见, 例子也比较多, 例如:

他告诉我一个事。

我们今天去看了一个电影。

我晚饭吃了一只鱼。

我买了一个自行车。

“个”在汉语言里适用范围的确是很广泛, “个”可以修饰人、物体、时间、抽象事物等, 如“两个人、一个苹果、一个月、一个梦想”。但“个”通常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虽然有些量词也可以用“个”代替, 但我们主张有专用量词的名词, 就尽量使用其专有量词, 学习使用地道的汉语。

( 二) 韩国留学生名量词偏误原因分析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产生这么多的偏误, 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原因可以整体概括为两方面, 主观方面分为学习者自身的内因和教学者方面的外因。具体来说, 包括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文化因素的负迁移和目的语知识的迁移, 以及学习策略等问题, 这些都属于内因。而教学者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对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影响都属于外因。

1. 母语的负迁移

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之前都已经具有了一套完整的母语认知系统和语法体系, 这母语负迁移是二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韩国留学生名量词位置上的偏误就是母语负迁移影响的结果, 韩语与汉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语序上的差异, 在名量词结构中, 汉语是“数词+ 量词+ 名词”, 而韩语是“名词+ 数词+ 量词”。

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影响就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法知识时, 将某一语法过渡概括, 偏误类型的代表就是量词的误加和某个量词的泛化。汉语初学者在开始时会产生一种“个”是万能量词的想法, 所以在实际运用汉语过程中就产生了“个”这一量词的泛化问题。

3. 量词教学研究的薄弱及教学策略不完善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虽有过一些研究分析, 但都不算完善。再加上教学者在交的过程中, 没有一套可以完全依赖信任的教材, 使得量词的教学策略也难以达到完美。现有的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只是教留学生教材中出现的名量词, 而且只有一部分的解释比较科学, 许多名量词的解释还不够科学, 例如“双、副、对”的区别, 有时只能解释为汉语的习惯用法。

四、对韩汉语名量词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名量词的教学首先要符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即系统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看到对外汉语名量词的特殊性, 从而制订出合理的教学策略。

( 一) 熟悉大纲, 遵循系统性原则

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 一般是分散在教材课文中的, 基本不会集中进行名量词的整体教学。根据教材的编排, 遇到名量词后逐个讲解。然而, 在学习过程中, 对自己要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系统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因此, 在进行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前, 我们有必要跟学生介绍一下汉语名量词的概况。

( 二) 情景实体化教学法

随着分阶段教学的进行, 学习的名量词数量逐渐变多, 会出现一些比较抽象的名量词, 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具体的情景、语言环境或者以实物图片动画等拟人拟物的方式来帮助学习者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并接受名量词, 如“串、群、束、股”, 搭配上一些图片, 如手链、羊群、鲜花、水流, 建立起量词与名词的对应关系, 并以此逐渐锻炼学生对汉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也就是逐渐培养语感。由此让学习者地道的用名量词。

( 三) 字形分析教学法

字形分析法教学是针对一些会意的名量词而言的, 我们可以就名量词本身进行分析。如“棵”, 首先, “木”字旁和树有关, 与表示树木和植物的名词搭配, 例如“一棵草”、“一棵树”。

( 四) 对比教学法

或者也算是对比翻译法, 这是指那些与汉语有相互对应关系的名量词而言的, 对比翻译或直接翻译反而更加简单、明朗。例如, 这些韩语名量词与汉语中相对应的名量词意义范围基本相同, 修饰的名词也基本固定, 部分是从汉语借用的, 连发音都相似, 这时就没有必要长篇大论解释该名量词的用法了, 直接对应翻译反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 五) 溯源法

量词也同其他词汇一样, 有着自己的发展演变历程, 如果能追溯量词的文化底层, 弄清楚它们, 必将更加有助于他们的理解, 如“位”字在先秦时, 大多指“君王之位、神位、职位”所具有的严格的尊卑等级, 因此“位”本身就含有尊敬的色彩。

五、结论

汉语名量词丰富, 用法多样, 而且名量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固有组合, 这些特点使我们在描述形象、表达感情上都比其他语言更胜一筹, 同时也给韩国留学生带来了一系列困难。本文梳理了汉语言名量词的分类, 对比、分析、总结韩国留学生具体名量词使用偏误, 针对其偏误类型分析其原因, 提出了相应教学策略。希望这些研究能给韩国留学生在今后名量词教学学的过程中真正减轻负担。掌握学习汉语名量词的方法, 不回避错误, 注意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以及自身学习策略, 认识到名量词在汉语中的地位以及名量词交际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枫.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2]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的[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

[3]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篇4:大专生留学澳洲策略分析

很多人意识到,个人的发展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对异国他乡的憧憬,离开父母的庇护,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走出国门到海外求学,弥补自己在国内未获得的学位。

在国外,大学里的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组成的,大家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这样更有助于开阔思路、拓展视野。

留学澳州申请方法

对于希望到澳洲继续求学的大专学生,各自不同的条件在留学申请方面也应当采用相应的策略。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不同的学生的申请方法:

01、2年制大专少于5年工作经验:

留学策略:这样资历的学生选择面相对较窄,他们只可以申请相关专业本科,但是有利之处是可以获得相应学分的减免,也可转学其他专业。

学习年限:2—3年获得学士学位,加读1年可获硕士学位。

02、2年大专有5—10年工作经验:

留学策略:如果工作经历合适,部分学生可以申请硕士学位。

特别提醒:根据以往的经验,申请难度较大,相关工作经历决定着申请的成败。申请者也可以采取申请本科2年级,毕业后继续申请硕士学位的路线。

03、3年制大专少于3年工作经验:

留学策略:申请对口专业,可免预科课程,直读大学,在校可申请豁免本科1年的课程。

学习年限:1-3年获得学士学位,加读1年可获硕士学位。

04、3年大专3年以上工作经验:

申请策略:如果工作经历合适,部分学生可以直接申请硕士学位,或者转学其他专业本科。

特别提醒:根据以往的经验,相关工作经历决定着申请的成败。申请者也可以采取申请本科2年级,毕业后继续申请硕士学位的路线。

留学澳洲特别提醒

足够的本专业工作经验,是申请研究生成功的重要砝码,可以抵充学位低、学术能力不足的弱点;如果万一失败,也可采取豁免课程的办法,读取本科,然后,进入研究生学习课程。

大专毕业读本科

大专生在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以后,脚踏实地从本科一年级重新开始,这对今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是很有利的。因为在澳大利亚就业体系中,当地培养出来的本科学生比硕士学生更容易寻找到就业的机会。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的本科教育,把实践课程和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学生在三至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将有相当多的机会走向社会,从而更容易被企业认可。而减免学分对于想继续在对口专业深造的大专生而言,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选择。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相对平均,每个大学都有其强势专业。因此,在选择时可以根据专业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大专毕业读硕士

直接申请硕士,在目前的大专毕业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花最少的时间、最少的费用达到高学历的目的。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专生来讲,若想直接申请硕士学位,他们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范围相对会小一些。目前,针对这类学生敞开方便之门的澳大利亚大学包括:纽卡斯尔大学、西悉尼大学、巴拉瑞特大学IIBIT分校区、科廷科技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天主教大学等。

篇5: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和泰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也越来越多,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出现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语音是学习外语中的最主要的问题,它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语音并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其他方面的学习顺利进行。通过对初级泰国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声、韵、调的偏误出现的规律整理总结,与同样具有声韵调的泰语进行分析比较,来解决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上常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语音;声母;韵母;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中泰两国的交流日益增多,汉语成为两国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不少对汉语感兴趣的泰国人来到中国求学,希望对汉语能有更深的造诣。本文通过来华求学的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状况来分析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上产生的偏误有哪些?怎样避免和解决这样的问题。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只有学好语音并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后面的学习顺利进行。通过对初级泰国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声、韵、调的偏误出现的规律整理总结分析,以此解决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常出现的问题。

(一)声母

泰国学生在声母方面的偏误主要集中在zhi、chi、shi、z、c、s、j、q、x zhi、chi、shi、这组声母基本上是所有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得难点。对泰国留学生而言,当然也不例外,易与舌尖前音z、c、s相混淆,由于两组发音时舌位相近,很难区别,给学生在发音上造成困扰,因此偏误率很高。要纠正这一错误,关键要从音节入手,抓住声母与韵母拼合的关键。泰语与汉语普通话音节拼读特点差不多,都是辅轻韵重。但在汉语中的{i}音经常被泰国学生和母语中的辅音联系在一起,造成偏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刻意追求{i}的发音,要让学生吧发音部位放到舌尖与硬腭之间,保持位置不变时序练习。对于z、c、s让学生手掌对准嘴巴,使其体会气流的强弱,反复练习,巩固发音。

J/q/x这组声母在泰语中没有。所以很多泰国留学生就用相似的舌面中音จ {c}和前、高、不圆唇元音{i:}来品读汉语的j,用舌面中音ช{c’}和前、高、不圆唇元音{i:}来拼读汉语的q,用舌尖前音ช{s}和前、高、不圆唇元音{i:}来拼读汉语的x。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发音上的偏误。纠正这组发音时,要求学生舌位从舌尖前部移至舌面前部,发音时要保持舌位不动,不要将舌尖前移,且反复练习。

(二)韵母

汉语和泰语都有韵母,且都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其中汉语拼音中一些韵母与泰语中韵母发音大致相同。/ua/ 和/uo/是汉语中常见的韵母中国人能很容易的区分,但是对于泰国人就很难了。其产生的偏误主要是受泰语韵母的干扰,在泰语中,一个韵母有有对应两种发音形式,如:{u:a}和{uo}泰语中的头、模糊等同的韵母发音都是{u:a},怕,只等词的韵母发音更接近{uo}。所以在交流中这组韵母在泰国人中没什么区别,除此之外,ia,ie也是一种混读韵母,同样是因为泰语中存在不定韵母{ia:e}造成的。针对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存在的特殊偏误现象,应该让学生在学习韵母/ua/uo/,/ia/ie/时注意两者的区别性,两组韵母不仅在读音上不同,和辅音所拼读出音节代表的汉子意思也完全不同,汉语中的这两组韵母和泰语中韵母没有直接联系,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分。汉语中的舌面高元音/v/,{y}在泰语中是不存在的。初级泰国学生都表示这个音不易发出,特别是与/j/,/q/,/x/相拼时就更困难了。练习这个发音要强调/i/,/v/发音的区别主要是唇形的圆展度,发音时舌头不动,慢慢将嘴唇变圆,反复体会。

(三)声调

汉语和泰语的语音都是有声调的语音,其中汉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泰语则分为五个声调,调值为33、31、41、24、314,可见两种语言在声调上的不一致。所以初级的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好多困难。而泰国学生在声调学习中出现的偏误主要集中在阴平个和去声上。汉语的一声是高平调,高且平。但是泰国学生读起来却不够高,声调总是达不到标准的55,这主要是受泰语平调的影响,泰语中平调的调值是33,比较接近汉语的阴平,所以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拿泰语的中平调代替汉语的的阴平,导致发音很低在读一些一声字时,读音就不准确了。要仔细为学生讲解,使学生注意到阴平与中高平的区别,在交流中注意自己发音的准确性,所以偏误不高。只有在阴平与去声相连是,一声的偏误很普遍,读音也很低。泰国学生在读阴平加去声的时候,阴平的调值出现弯曲的降低,调值与后面的去声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造成两点落差大,一声调由高平变成了低平。

泰国学生在 发去声的时候,声调不是降不下去,发不到位,而是降得很重,超过了去声51的音域或延长了去声的音长。念两个字时,经常把两个字断开来读,然后加重末音的字,如:劳动,在读第一个字时要先停顿,然后把后面的字音拉长,而读三个词语时,重音主要集中在最后面的字。这偏误产生原因是泰国学生受母语声调中降调和畅饮的影响。在泰语中泰语的降调在拼读时总是处于长音音节上,而泰语次中音后置的特点,也对泰国学生准确发去声产生干扰。

结语

以上就是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方面一些常见的偏误,除了以上所列出的偏误之外,还有好多泰国留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偏误没能进行总结规律,因为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有限,对一些偏误,所采取的的方法还有待完善,希望能进一步学习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泰国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篇6: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一、数据分析, 定位市场

虽然留学市场前景看好, 但是竞争激烈, 对于企业而言, 更需要及时地捕捉客户, 用最少的时间找到客户, 减少获得成本。这种情况下,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精力有限的, 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陷入效率低下、效果平平的状况, 如何将有限的精力用到投资回报最大的地方, 每家企业都在寻找真正的着力点。

寻找真正的着力点, 这就需要企业充分利用数据, 对数据进行逐层分析。从大的行业数据着手, 看到行业前景, 确定是否可以持续扩张。例如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 2013年至2014学年, 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 其中, 赴美读本科的人数增长明显, 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显现, 对这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后, 留学教育机构加强美国高中、本科出国服务链条的相关投入就是值得做的, 因为客户需求在且需求呈现上涨趋势。但仅仅有这样的数据分析是不够的, 需要对行业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多维度分析, 行业数据分析显示, 北京赴美留学人数占全国赴美留学总人数的1/4, 那么对于在北京的留学教育机构而言, 疯狂扩张二三线城市而不将北京市场做扎实就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同时, 虽然有些公司也将目标锁定在北京市场, 但是这仍旧是一个大的范围, 还应该对数据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 比如分析出国群体中北京各个高校的占比, 通过分析, 肯定不难发现各大高校占比严重不均衡的情况。我们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清华大学出国学生占比达到约15%, 赴美学生占比达到总出国人数的70%, 而北京师范大学出国人数占比仅为5%左右, 赴美学生在总出国人数中占28%左右, 在这组数据面前, 企业一定会选择清华大学作为优先宣传营销的阵地。再进一步深入剖析数据, 企业就会关注清华大学的15%占比的学生出自什么学院的最多, 出自什么专业的最多, 这些数据背后都可以指引企业开展校园营销时寻找合适的地点开展合适的活动。

以上是从大的行业数据分析, 与此同时, 对于企业而言, 不容忽视的还有自己手中客户的数据, 因为每个企业也可能有自己的不用于大行业背景的特点。比如说虽然清华大学出国人数多, 但是自己的企业数据如果显示服务的学生出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对比较多, 那么就要进一步来细致分析本企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优势, 比如自身的优势可能是企业在该校做出的成功案例带来的影响力, 也可能是企业在某个专业上拥有比较强的实力, 了解清楚后就要在自身优势的地方更要加强, 在此基础上, 再有针对性地开拓新的市场。所以企业不仅仅需要看行业数据, 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数据, 对两方面的数据做详细客观分析后, 定位自己的市场, 聚焦自己的客户, 打造细分市场的影响力。

其实企业一直都掌握着数据, 但是多数企业只是粗浅地使用数据, 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多维度的强大的数据分析, 那么自然对于定位自己的客户群体摸不着头脑, 导致浪费人力物力, 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所以要想在获得客户上降低成本, 企业就需要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 合理指导自身进行定位。与此同时, 强大的数据分析还可以合理地指导企业的战略制定, 以及指导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时采取恰当的战术。

二、情感营销, 获得客户

情感营销是一种建立在关心、情感交流基础上, 不以产品销售为目的而最终达到销售产品目的的营销。情感营销将沟通营销及口碑营销二者巧妙结合, 是对传统营销中关系营销的一种延伸。

留学教育行业, 它有着服务行业的共性, 比如说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需求差异化等, 与此同时, 也有着它自己的特点———不容试错性。中国家庭骨子里的观念是“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 对于教育的投资, 多数家庭是舍得投入的, 但是话说回来, 对他们而言, 这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 而是关乎孩子一辈子发展的大事, 所以在选择留学目的地和服务机构时是非常谨慎的, 因为它不像去餐馆吃饭, 不好了下次可以不去。留学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只有一次的选择, 所以必须是对的选择, 因此这就注定了选择的不易抉择性。但是不易抉择的事情在中国人心里往往会倾向于相信熟人, 相信一直往来的人。面对这样的心理状态, 在留学教育行业中, 销售人员要学会跟客户交朋友, 建立情感营销模式, 而不是简单的销售。情感营销建立的关键是什么, 或者说和客户成为朋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那就是和客户尽可能多的产生互动, 互动才会形成关系。

传统的网站资讯、路牌广告、期刊杂志等方式都缺少互动性, 而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产品的产生, 互动的时代到来, 这些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的新媒体, 使得情感营销可以借助的平台增多, 可以发挥的作用增大。如何借助微信、微博展开情感营销, 各个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以微信为例, 企业展开情感营销, 可以借助微信的公众号、微信群进行。公众号更多的作用在于品牌宣传, 同时如果客户要咨询, 你问我答等公众号中的部分板块也相应地增加了人工互动。相比之下, 微信群组的使用互动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就同一话题大家在群组中进行及时充分的交流, 可以讨论, 可以传授知识, 可以分享经验, 在这个群组中, 虽然大家可能开始彼此并不认识, 但是慢慢地形成朋友关系, 彼此依赖和信任。那如果承接上文写到的数据分析, 在重点细分市场、细分专业、重点院校建立相关的微信群组, 在这里聚集有着共同梦想的学生, 同时放一到两名企业的员工, 和同学们一起互动交流, 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不以让学生成为自己企业的客户为目的, 而是真正的和学生们建立朋友关系, 以帮助学生, 为学生服务作为出发点, 那么当学生需要机构服务的时候, 会第一时间想到在群里一直帮助他的这个企业的员工, 就算学生自己不需要, 和学生接触的其他要出国的人需要的时候, 该学生也会推荐这个员工, 那么情感营销就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效果。

情感营销建立的是朋友关系, 赢得的是客户的信任、忠诚度和口碑, 最终打造的是高效的收获客户, 降低客户成本。

三、延长客户生命周期, 增加消费次数

Reichheld and Thomas Teal曾提出获得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保持一个满意客户成本的5倍, 由此可见, 保持老客户的满意度使其不退出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增加老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多次消费是降低客户成本的一把利剑。鉴于此, 留学教育产品的多样化, 增加客户的多次消费, 留学教育过程的密切跟踪, 保证客户的满意就非常重要。

留学产品多样化设计需要考虑客户需求。就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 要顺利出国并且去自己理想的学府是其终极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 需要满足诸多条件, 如学生在校成绩、托福、GRE等硬性条件, 学生科研、实习、实践、活动等软实力, 学生学校选择的匹配度等。由此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产品, 如培训语言考试类产品、社会实践类产品、实习指导类产品, 学校选择指导类产品, 企业由客户的纵向需求出发, 设计一系列解决方案的产品, 那么客户购买了一样产品后, 在整个服务周期中, 如果服务感受好, 就会在需要其他产品的时候, 自然而然地陆续购买该企业的其他产品, 由此客户的过程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刚刚提及到服务感受好, 增加过程中消费, 那么如何保证服务感受好, 海尔的经验可以借鉴, 一步一回访, 了解客户的满意度,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在留学教育机构中, 企业提供的服务是一个过程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能够做到将过程切分成诸多关键动作碎片, 根据每一个关键动作碎片对内部员工做标准动作规范培训, 对外部客户做关键动作回访, 及时关注客户的感受, 那么就会使得客户的服务满意度提高, 中途退出服务体系的可能性降低, 留住客户。这样, 一方面保障了客户保有成本, 一方面增加了客户多次消费的可能性, 那么客户成本自然可以降低。

四、结语

留学教育机构能够做好数据分析, 在此基础上, 聚焦自己的客户群体, 在客户群里中展开情感营销, 并对提供给客户的服务进行过程中的跟踪回访, 加上用多样化的产品增加客户的多次消费, 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降低客户成本, 赢得利润最大化, 扩大市场占有率, 提高品牌影响力, 更好地吸引新客户, 服务新客户, 形成企业的正向循环, 打造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客户成本包含获得成本和客户保留成本, 降低客户成本来源于获得成本的降低和客户保留成本的降低。对客户群体进行数据分析, 精准定位市场, 降低客户获得成本;开展情感营销, 提高客户落单率, 降低客户保留成本;延长客户生命周期, 增加过程中消费的可能, 降低客户保留成本。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实体,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目标,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留学教育机构中, 采用上述三个策略, 有利于降低客户成本, 增加企业利润, 打造有竞争力的企业, 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麦德奇, 保罗B·布朗著, 王维丹译.大数据营销定位客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2]张碧璇, 常浩.新东方的营销战略与战术[J].商品与质量, 2011, (11) .

篇7: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关键字:文化休克;非洲籍留学生;文化差异;成长课堂

引言

“文化休克”是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在195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自己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因为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符号和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留学生长时间生活在充满母语和母国文化的世界里突然到达另一个陌生,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的环境中,其在某一段时间会经常出现文化休克现象。他们要一直进行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文化,由于身在国外与以往朋友联系变少而产生孤独感,不接受新环境的成员或被其排斥产生而产生的失落感,面对文化差异而产生厌恶焦虑的情绪等都是文化休克的表现。

非洲籍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陆续来到中国学习汉语,而在学习过程中必会经历文化休克。因此许多留学生对学习汉语失去了信心,在跨文化交际中留学生因为文化休克的阻力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甚至是生活。文化休克的产生是必然的,造成文化休克的原因有许多,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也有许多不同。

一、非洲籍留学生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

非洲在华留学生在华学习一定会经历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文化休克就发生在挫折阶段,非洲留学生来华之前对于中国的环境和文化一定有一些了解,但是当他们真正来到这个新的环境,他们避免不了的经历文化休克。文化休克现象十分普遍,但在这普遍之上各个国家不同群体文化的作用之下,各自文化休克现象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以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对于原有文化的根深蒂固是文化休克产生的根源。无论是谁面对新的文化模式时,一旦他们继续以自己的母文化来认识新环境,那他们一定会产生文化休克。那么非洲留学生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有哪些呢?

1.巨大的文化差异

非洲籍留学生初到中国一定会对中国这个新环境的一切充满新鲜感。起初会喜欢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每天都充满新奇与憧憬,而当文化差异显现它不可复制的威力时,一时的新奇早已抓不住非洲留学生的心。非洲籍留学生来到中国后,会喜欢中国文化或日常生活中与非洲文化相似的地方,我们可以知道缘由,他们在找熟悉,亲切的感觉。然而,他们觉得周围环境非常陌生,身边的中国人没有对自己很热情,他们便会觉得孤独,不愿出门,甚至不想去上课,他们同同样来自非洲的同学整天聚在一起找熟悉感,亲切感,认同感。他们仍把自己的文化规范当做眼前新环境里同样使用的文化规范,一旦发现身边人的行为,态度与自己所想不同或差距甚远,就会感到迷惑,无助甚至排斥心理。他们往往用自己国家的文化来解释现在的现象,这只会导致他们更加不适应中国文化,对学习汉语以及相关的其它专业知识产生抵触,厌恶的心理。

2.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

非洲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巨大,不仅拥有不同的语言而且日常的行为准则等都很不一样,语言上的差异让非洲留学生学起汉语来比其它亚洲留学生难了许多。非洲学生的骨子里就流淌着活跃的因子,让他们每天按时上课听着对他们来说很有难度的汉语对非洲学生来说很是不易,非洲的人际关系模式与中国的很是不同,要真正的理解和接受新的人际关系模式需要首先对该人际关系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从内心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非洲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正是这种不同导致彼此的人际交往模式的不同。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很容易影响来华留学生对学习汉语或其它专业的态度,信心,而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各不相同与中国固有的人际交往模式更使有很大的差距。这时便会有民族中心主义的产生,以自己国家的文化,人际交往模式为标准,对中国文化以及人际交往模式选择怀疑甚至是排斥的态度。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会带来不同的处事方式,当非洲籍留学生和中国人交往时会按照自己长久以来形成的人际交往模式与之进行交流,不去稍事调整,那么他们很难与中国人建立很好的关系,民族中心主义是留学生在异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与文化共存,但是一定要掌握度。

3.种族歧视的忧虑

现在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在校园里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或你是哪一种肤色,在知识面前我们都一样,而非洲籍留学生仍担忧大家对待他们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不同,他们一旦遇到不平等的对待,就会觉得是大家对他们有种族歧视,在这样的想法下,他们便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这让他们开始拒绝一些活动,再严重一些,他们开始拒绝上课,选择只在自己的宿舍里听着非洲音乐,关闭自己与外界联系的大门,文化休克就此产生。非洲籍留学生很担心种族歧视问题,他们会比来自其它国家的留学生更加敏感,对于老师,同学对他们的态度,他们会更加留意。他们担心其他同学对他们有不好的评价,要想消除非洲籍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担心,就需要他们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增强信心。他们只有相信新文化环境的成员是尊重他们的,彼此地位平等,他们才能克服心理困难,更好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要让他们主动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与老师进行沟通,积极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一切。让非洲籍留学生主动融入到新的环境里,减少对种族歧视的担心。

二、非洲籍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的策略

文化休克期之前是蜜月阶段,要想让非洲留学生度过文化休克期,可以延长他们的蜜月阶段,让非洲留学生平缓的充满希望的度过文化休克阶段,减轻非洲留学生们的不适应感,避免他们因文化不适应而引起的学习困难,最大程度的减小给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非洲留学生所面临的文化休克症状,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让他们度过文化休克期,享受在中国的文化学习生活

1.加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更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掌握好汉语对于非洲留学生来说无疑是握着一个金钥匙。有些来华的非洲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的不是汉语而是其它专业,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汉语的学习。非洲留学生自己要不断努力,课上认真听讲,课下的复习与预习也同样重要,要对汉语学习中面临的困难持一种乐观,坚定的态度,要相信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一定会克服的。学校老师也要竭尽所能帮助非洲籍留学生,学校要特别针对中文较差的学生,尽可能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让中国学生与非洲学生互为搭档,让非洲学生多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提高其中文水平,让他们打心底里喜欢融入到中国的校园中,中国的日常生活里,让他们从开始的被动到最后主动融入到汉语的世界里。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讲一些非洲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可能面对的一些文化差异与冲突,向他们讲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让非洲留学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的行为背后的引申义。对于《论语》里的精神文化应该向非洲留学生传授,让他们了解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让他们了解最基本的中国文化道德标准。在讲述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要多讲一些有趣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故事,让非洲留学生从被动接受中国文化转而变成主动接受中国文化,要让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因为只有有兴趣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学习汉语,接受中国的文化。

2.提高非洲籍留学生的移情能力

文化移情在于在文化交际过程中转换自己的立场,超越本国的固有文化模式和习惯,摆脱自己的文化约束,投身于新的文化模式之中,理解,领悟另一种文化。文化移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俗的讲,文化移情能力就是在非洲留学生与中国人进行交流时要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去表达感情,使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移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了解他的思想和感情。对非洲留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不停地教导,为他们的心加上坚固的保护层,不害怕与中国人交际中的冲突,不适应,移情有利于非洲留学生理解汉语,减少交际过程中的误解。但是,非洲留学生要学会求同存异。

处于文化休克期的非洲籍留学生会产生刻意回避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时需要老师带领他们走出这样的困境,老师可以带4到5个非洲留学生去当地的集市,给他们布置任务,需要买什么多少斤菜,去几家店里买,布置好后让他们开始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动机之下,非洲留学生们会更加主动,也会更加有兴趣。老师要逐个观察,当他们与店主沟通有碍或是非洲对集市上出现的某些他们不理解的行为的时候,老师要出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解释某些他们不懂得行为背后的中国风俗习惯,让非洲学生敢于和集市的人说话。非洲留学生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尤其在集市这样的人多的地方,对于大家好奇的目光,老师要向非洲留学生解释,这不是种族歧视,只是他们很新奇你们能来集市,他们不会说英语所以很害羞和你们交谈,只有这样解释过后非洲留学生才放下心来克服恐惧大胆的上前。带非洲留学生去当地的一些景点观光,布置一些小任务,让他们独立完成,让他们克服文化休克期的恐惧,回避,大胆上前。欣赏美景让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感受中国的美丽。通过外出活动,完成任务,出现问题解问题,让非洲留学生走出文化休克期。

3.开设度过“文化休克期”的成长课堂

来华非洲留学生在经历文化休克期的时候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力量去调节,而真正能快速地从文化休克期中走出来的非洲留学生不是很多,这时就需要学校开设这样一个不同于汉语口语,阅读等基本课的课堂。该课堂以克服文化休克为主题,一面老师要告诉留学生什么是文化休克,文化休克的普遍,换句话说就是发生在非洲留学生身上的文化休克是他们学好汉语的必经之路,减少他们的恐慌,失落,迷茫。另一面,老师要非洲留学生自己讲述自己遇到的不理解的,不同于非洲本土习惯的一些中国人行为,做法,以及对身边发生的不喜欢,无法接受的现象向老师倾诉,通过老师对这些行为的解释让非洲留学生明白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减少非洲留学生对中国人的误解,在解释他们不明白的现象时要不断地让他们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着想,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为的是让他们更能与中国人进行有效长期的交流,不会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而让他们觉得不解而失望离开。

目前,还没有一个这样的课堂来教外国留学生如何度过文化休克期,目前的教育情况是对外汉语教师会在口语课等其它中文课上对留学生进行一下鼓励,让他们不要丧失信心,一定会学好汉语。但我认为这是不够的,留学生心里装的都是疑惑,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带着消极的情绪他们怎么会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听着让他们充满不适应的汉语课。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些非洲留学生中途返回非洲放弃学业。每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都在反射出只上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开始一个度过“文化休克期”的课堂势在必行,从最开始要求所有非洲留学生必须参加,而后分阶段进行一些考试或是口头测验,比如:老师对非洲留学生逐一面试,问他们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中国人的有些做法是在表达什么意思,考查他们是否真正明白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背后的文化。合格者就不需要再上该课,不合格者说明他对中国人的思维,文化还不够了解,这时老师就需要加强对他的培养了。

结语

文化休克期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并不是十分可怕,只要教师的方法对,学生自己足够乐观,努力,文化休克期一定会过去。文化休克期是学习旅途中的一个坎坷,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交际模式下转变自己的交际模式,从而适应新的文化交际模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只要对外汉语教师对其进行足够的指导,非洲留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乐观的态度,就一定会战胜文化休克期。但是,我们不要轻视文化休克期,因为许多留学生因为没有从文化休克的困境中走出来而放弃了在中国的学习,实在可惜,所以让非洲留学生度过文化休克期,不仅需要非洲留学生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对外汉语教师的帮助,让他们顺利度过文化休克期,完成自己的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杨希燕.刘佳汇.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原因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

篇8: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自考,高级韩国语,题型分析,应试策略

自考高级韩国语是韩语专业自考本科的一门专业统考课, 此课程主要考查学生词汇量、语法使用能力、翻译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等, 是对韩语水平的综合考查。此课程涉及内容多、难度系数大、参考材料匮乏, 是韩语专业自考科目中较难通过的一门课程。因此, 系统地分析考试题型、寻求有效可行的应试策略显得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教材以及题型进行分析, 得出应试策略。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教材选用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崔羲秀编写的《高级韩国语》上、下两册, 此套教材课文主要为韩国影响力较大的散文、中短篇小说、社论, 以及中国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的课文, 如《孔乙己》、《最后一课》等, 选取的课文大都长句较多、所用词汇、表达比较生僻, 因而晦涩难懂。

二、题型分析

自考高级韩国语到2015 年10 月为止, 已考过多次, 但由于真题不完全对外公开, 目前能查阅的真题仅有五套, 具体为2008 年1 月及10 月、2009 年10 月、2010 年10 月、2011年10 月真题, 此文将以这五套真题为依据进行分析。

自考高级韩国语试题共分为六道大题, 分别为单选题、多项选择题、阅读理解题、填空题、造句以及翻译句子。

第一大题单选题, 共有10 小题, 1 - 7 小题为选择填入空格处正确的选项, 其中前4 - 5 题考查单词, 多出自课文原文、课后练习题中的选择题、以及课本之外的语句。后2- 3 题考查语法, 出自课文原文、语法解析例句, 偶尔出现课本之外的语句。第8 小题为选出与划线部分意义相同的一项, 此题多为课本之外的语句, 相当于韩语能力考试3 - 4级水平。第9 小题为选出语句错误的一项, 选自课文原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第六题改错题或者课本之外的语句。第10小题为选择可以共同填入三个句子中的单词, 主要出自下册课后练习题第一题, 即填入共同的单词一题。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 共有10 小题, 1 - 3 小题为选择填入空格处的正确选项, 4 - 6 小题为选择不能填入空格处的选项, 1 - 6 小题主要考查单词。7 - 8 为选择错误句子, 主要出自上册“附录1: 常用助词、词尾的意义和用法”、上册课后练习题第六题改错题以及课本之外的语句。9 - 10 小题选择意思相反的选项, 多为课本之外的语句, 相当于韩语能力考试3 - 4 级水平。

第三大题阅读理解题, 2008 年的两套真题、2009 年10月真题的阅读题为第六大题, 且为篇幅较长的文章, 难度较大。2010 年10 月及2011 年10 月真题的阅读理解题篇幅不长, 均为课本之外的文章, 共有5 个小题。

第四大题填空题, 共有20 小题, 主要考查语法, 偶尔考查单词, 多出自课文原文、上、下两册册课后练习题第二题填空题以及语法解析中的例句, 也有课文之外的语句。

第五大题造句, 共5 小题。要求造句的单词、语法主要出自上册课后练习题第一题造句。

第六大题翻译句子, 共10 小题, 1 - 5 为韩译汉, 6 - 10为汉译韩。要翻译的句子主要出自课文原文以及语法解析例句, 其中语法解析例句占多数。

三、应试策略

通读课文原文, 理解大意, 记忆重点语句。所谓重点语句, 是指带有重要单词、语法的句子以及真题上出现过的句子。需要注意的是, 考虑到复习时间有限, 可以考虑重点复习上册上册课文内容, 因为往年真题中出现的课文原句多为上册内容。另外, 对于课文中难度较大的课文, 可查找中文译文, 对照译文, 进行理解。

牢固掌握语法解析中的语法的意义、用法, 并准确记忆例句。语法是高级韩国语考查的重点, 各题型中均有体现, 其中, 填空题绝大部分为语法考查, 翻译句子一题中绝大部分为语法解析的例句。因此, 如果牢固掌握了语法解析部分, 就能基本胜券在握。

认真完成相关课后练习题并进行记忆。自考高级韩国语选用教材课后练习题较多, 上册每课共有11 个大题, 下册每课共有7 - 8 个大题。由于应试者复习时间有限, 没有必要完成全部习题, 只要完成在真题中有体现的题目即可。主要涉及到上册的第一题造句、第二题填空题、第三题选择题、第六题改错题、下册第一题填入共同的单词以及第二题选择题。

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全面提高韩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自考高级韩国语是对韩语水平的综合考查, 因此, 除了以上涉及到的有针对性地复习方案外, 还应该撇开自考高级韩国语的教材, 进行广范围意义上的韩语学习, 真正提高韩语水平。只有如此, 才能应对出自课本之外的题目, 特别是阅读理解题。

熟悉历年真题。与其他韩语自考科目不同, 高级韩国语各年度真题题目的重复率并不高, 但是, 这并不是说没有必要做真题, 应试者应该认真完成目前能找到的历年真题, 做真题能够熟悉考试的题型、题量, 检验自己的复习情况, 进而查漏补缺, 进一步督促复习、完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宋增丽.自考韩国语试卷分析及其教学策略[J].祖国:教育版, 2014.

篇9:韩国留学写信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留学生 教育服务 国际化 管理理念 服务效率

【基金项目】(2015年浙江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课题项目,课题名称:《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5-0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和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步加深,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随着留学生教育市场不断扩大,留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愈加复杂。留学生管理包括服务、防范和查处等方面,其中服务工作是基础。在高等教育日趋市场化的今天,学生和社会对高校教育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也成为体现高校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将分析留学生教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高校留学生教育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学生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意义上的留学生管理包括招生管理、学籍管理、签证管理及生活和学业管理等。当前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偏重于事务管理,而不是以留学生的需要为导向;只注重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外国留学生教育是率先进入“市场化”的一个部门,自费留学生不断增加,特别是非学历教育已经市场化,学生花钱来学习就会要求服务质量。但是侧重事务管理的模式已日趋僵化,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另外,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得不到重视,仍然只是留学生管理工作中锦上添花的一个方面。目前许多留学生教育工作者仍然有一个潜意识的想法,那就是留学生教育是为他国培养人才,其思想好坏与我国没有直接关系。多数高校的留学生文化交流活动也得不到深入开展,从而使得留学生对所在高校的归属感不强。

二、学校投入和重视程度不足

在多数高校中,留学生教育仍处在辅助性地位。规模大小仍然是评价高校留学生教育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多数高校注重留学生的招生工作,却忽略了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另外,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管理人员数量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导致出现留学生管理人力不足,留学生教育服务难以全面开展、服务质量也很难提升。多数高校的留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校友服务等方面仍处在空白状态,或者很难有进一步发展。

三、留学生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

多数高校虽然把教育国际化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但是实际工作中往往各职能部门之间目标步调不一致,国际化发展的意识淡薄。国际化思想的不够深入导致留学生教育服务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学校的整体教育管理体系中,很多情况下留学生事务只能单独处理。即使在某些方面开展了部门间的协同管理,但经常也是区别对待,将留学生相关事宜当作个案处理,最终往往还是由归口留学生管理单位负责。

高校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一、更新留学生管理理念,从重管理转变为重服务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学生管理理念也要和国际接轨。留学生管理工作应化“被动”为“主动”,从侧重事务管理转变为加强服务管理。首先,留管人员要意识到留学生管理包括从招生宣传到毕业生跟踪的整个过程。留管人员应把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管理的过程,涵盖到入学前和毕业后,平时多关注留学生的学业发展、生活状况和心理情况等方面。另外,应该把如何更好的提供服务作为立脚点,在制度的范围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理服人,避免强硬的手段;注重思想教育在留学生教育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以预防为主。

二、利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提高服务效率

高校网站是留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留学生需要的信息不仅是入学申请和课程项目介绍,还有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信息,而许多高校的留学生管理部门网站不能满足留学生的信息需求。另外很多高校的专业院系并没有英文网站,即使有的话,信息也不能及时更新或者过于简略。

笔者查阅了一些高校的留学生管理部门网站,认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的网站用户体验较好,板块设计和内容建设站在浏览者角度上来进行。网站清晰明了,分报名、宿舍预定、校历、缴费指南、签证等板块。报名和宿舍预定可以通过网上系统在线进行。在线咨询板块设计简洁,使用简单,并且会得到及时回复。网站信息更新及时,可以找到校内生活设施、体育娱乐设施的地图标注和图片介绍。留学生生活一栏有留学生社团介绍以及具体的活动时间和联系人。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发布平台也变得多样化。例如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网站的明显位置和给留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上都放有其微信号二维码。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只需扫一扫就能获得例如入学报到、校历、出入境、医疗保险等相关信息。有效利用新媒体能够大幅度提高服务效率,并且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宣传推广。

三、协同管理,提高服务国际化水平

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与复杂的工作,学校各部门都要提高服务的国际化水平。高校的机构设置以职能划分为主,意味着要让留学生得到良好的服务,必然要求各部门配合默契,不能以语言不通为由把所有留学生事务都推给留管部门,或者都需要留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才能沟通和处理。另外,高校领导层要重视留学生管理工作,内部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各部门、组织之间要有“协同观”,注重中外大学生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又要统一工作标准,不对留学生搞“特殊化”。

四、重视留学生思想教育和文化交流

留学生教育服务方面思想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7年上海大学“高校留学生思想和文化交流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全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高校领导对留学生思想和文化交流工作不太重视或不重视。 将近10年过去了,虽然这一情况得以改善,但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能硬套中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要重视文化差异的存在,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以理服人。另外院系和职能部门应为留学生参与校园文体活动提供服务。留学生和中国学生都有相互交流的愿望,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平台,使得中外学生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缺乏互动。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留学生的归属感,使其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深入体验中国文化和校园文化。

留学生教育质量是评价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留学生教育工作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积极意义。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留学生的数量和学科层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优化管理人员教育服务意识,全面改进教育服务质量,对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颖.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4.

[2]黄瑛.浅析改进高校留学生管理者服务质量的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9(9).

上一篇:2023消防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下一篇:销售的队名和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