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2024-09-01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共11篇)

篇1: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9.撇

镇江市桃花坞小学

陈祥芳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撇”的形态,学习“撇” 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能够书写正确、优美的“撇”。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把握“撇” 画的书写方法以及在字中的变化。3.养成仔细观察基本笔画写法的习惯。4.初步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撇”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能够书写正确、优美的“撇”。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撇”画的运笔在“香”字中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撇”

1.导入:春天到了,小草青青,杨柳依依,唐朝大诗人贺知章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出示)“细叶不知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瞧,这就是二月春风吹拂下的柳叶(出示柳叶图),诗中的柳叶轻盈、灵动,它特别像一个笔画,那就是“撇”(出示“撇”基本笔画图)。

2.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撇”的写法。老师从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中摘录了“香、月”两个字。(出示:“香、月”两个字)这两个字中共有三个“撇”,仔细观察这三个“撇”,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的比较直,有的比较弯,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

教师点评: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撇画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平,有的斜,有的直,有的曲。

教师总结:“香”字首“撇”,短而平,叫“平撇” ;而“香”的第二“撇”是斜着撇出去的,叫“斜撇”。“月”字这一“撇”竖着写至下半部才缓缓作弧向左下撇出,叫“竖撇”。“撇”画的位置不同,“撇”的形态和方向也有变化。书写时要因势赋形,讲究变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撇”的写法。

第1页/共3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二)书写“撇”

1.“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下面我来范写“撇”画,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写“撇”的?马上老师请一个学生来说一说。

边写边说,“撇”的写法分为五个步骤:(1)逆锋起笔。(2)向右下按笔。(3)提锋,向左下行笔。(4)略有弧度,渐行渐提笔。(5)提笔出锋自然轻快,力到锋尖。

2.谁来说一说老师刚刚是怎么写“撇”的?指名说。出示写法提要,齐读。(1)逆锋起笔。(2)向右下按笔。(3)提锋,向左下行笔。(4)略有弧度,渐行渐提笔。(5)提笔出锋自然轻快,力到锋尖。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老师把这五句话浓缩成了五个字:逆、按、行、提、出。书空。握笔正姿,练习写“撇”,写三遍。

3.评点学生写的“撇”。老师开了一个书法诊所,聘请大家做医生,来给这些字会会诊,共同提高。

(鼠尾:提锋,向左下行笔时漂浮无力,没有由重到轻,渐行渐提的过程。钉头:起笔时动作过大,右下按笔拖得过长。锯齿:提锋,向左下行笔时未调正中锋,偏锋行笔所致。垂尾:提笔出锋没有做到自然轻快,力到锋尖。春风要把柳叶吹得飘起来,才能写出“撇”的灵动,飘逸。僵直:运笔没有渐行渐提,没有变化。散锋:提笔出锋没有力到锋尖,所以看上去飘浮无力,力要送到末端。)

4.写好“撇”画贵在“轻” 和“快”,手腕要放松随意一些。请同学们再写三遍“撇”画,注意避免会诊出来的问题。展示学生作品,点评。

5.“撇”是能展现字体神韵的笔画。“撇”画写好了,整个字都会显得灵动飘逸。

第2页/共3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三)学写“香”

春天,垂柳灵动飘逸;夏天,荷花香清致远。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道: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下面我们来学写含“撇”的字——“香”。(出示:香)

1.读帖:要想写好字,首先要读好帖,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读帖。(课件出示:①间架结构:上宽下窄。②主笔位置:禾的竖在竖中线,通常有一两个主要笔画对整体起平衡作用。③运笔轻重:横轻撇竖重,“日”两竖在一起,一定有变化,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左轻右重,有变化,字才有灵气。④笔画联系:禾的撇捺要舒展,左低右高。左右呼应,笔断意连。)

2.老师为了帮大家记忆,把它编成了小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禾字宽,日字窄。撇短平,竖居中。撇点应,两竖变。3.教师范写“香”字,学生练习写两遍“香”字。4.点评“香”。

5.再写两遍“香”字,同桌互评。

(四)欣赏含“撇”的书法作品

1.在历代书法家的笔下,“撇”千变万化、各有风姿。

(课件出示:这是颜真卿笔下的“撇”,他的作品气势磅礴,苍劲有力。这是柳公权笔下的“撇”,他的作品以骨称雄,坚毅瘦削。颜真卿的书法与后来的柳公权的书法合称“颜筋柳骨”。这是欧阳询笔下的“撇”,他的作品法度严谨、笔力险峻。这是赵孟笔下的“撇”,他的作品用笔圆转,清秀灵逸。这些含“撇”的字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雄浑大气、有的行云流水,有的酣畅淋漓,在变化当中体现了汉字的美。怪不得鲁迅曾经这样评价书法艺术: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五)总结

同学们,书法就是这样一门融诗、画、舞、歌为一体的艺术,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撇”画在这个宝库中是很有神韵的一笔,课后大家继续练习书写“撇”,争取写好含有“撇”画的字。

第3页/共3页

篇2: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提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行笔。

2.写好带有这两种基本笔画的字“洒”、“环”“聪”等,注意生字中提的写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4.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坐姿。

教学准备:有田字格的小黑板、移动多媒体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竖钩的写法,写时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书写提

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提从轻顿起笔后向右上行笔,由重到轻,出锋收笔。

3.全班练习写三个提 4.指导书写斜提、平提。

三、指导书写带有斜提、平提的字。1.指名读:环、聪、城 2.指名说笔顺,书空。

3.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4.演示书写过程。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6.教师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引导学生评价。

四、想一想,写一写

提画的起笔和什么笔画相似?选5个含提画的字写在下面的方格中。

学生书写,展评。

五、小结:

篇3: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一、感悟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说明文, 分别是《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种种说明方法, 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妙处。

《鲸》一文是这组课文的统领, 作者运用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的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 可将这篇课文的导读作为一个引子, 让学生在读一读、填一填、划一划、议一议、想一想等多种体验中, 清楚地认识到鲸是巨大的动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过渡到《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 教师则可设计自主阅读提示, 把从《鲸》一文中习得的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于本文的阅读实践。

本组课文阶段性学习结束后, 应让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学会自我建构。不妨让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可以做卡片, 也可以列表格。

二、揣摩表达顺序

一般说来, 说明文表达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而又以逻辑顺序最为常见, 它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的。抓住文章的主线, 便可牵一“序”而动全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理清文理, 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 又可显示出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假如没有灰尘》, 通过以下表格的填写, 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 而且有助于弄清课文各段落中总分、并列的关系。

本组另一篇课文《新型玻璃》则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 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且富于变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 从中领悟说明文章表达式样。

三、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在关注说明文不同说明方法的同时,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也应细细品味。怎样细致的观察事物, 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畅晓明白, 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说明性文章又有着怎样的表达风格, 本组课文都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1. 赏析语言

说明性文章并不因为有了“说明”这一特性的存在而导致文章语言干涩, 相反,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更为准确、精炼, 而且有的还很优美。

打开《松鼠》一文, 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 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精炼的说明。

教学《松鼠》可重点围绕“松鼠是那么可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展开对话, 精读品悟。从松鼠“外形的美丽”“动作的机敏”“搭窝时的聪明”几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 从美读中感悟松鼠的漂亮可爱。还可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活化语言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 才能入境生情, 促进自悟。教学时可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 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形象,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如《鲸》的教学, 演一演, 以手掌为鲸, 加之语言的描述, 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 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又如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 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⒊对比阅读

本组四篇课文用词准确, 语言精练, 但又略有不同, 为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章的不同表达风格提供了范例。

(1) 不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鲸》一文在本组课文排序中位居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松鼠》, 而两篇课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完《松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鲸》与《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 从中感受到不同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

(2) 同题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松鼠》, 如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徜徉, 把同是《松鼠》的文艺性说明文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通过比较阅读, 产生新的发现。

四、创设交流情境

阅读是一种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言能否得到发展, 取决于有多少机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因文而异, 尽可能创设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在思辨中激活思维。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如教学《新型玻璃》, 可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创设语言情境, 一部分同学扮演玻璃厂新闻发言人介绍新产品, 一部分同学扮演媒体记者, 对新产品进行采访。通过“新产品推介会”, 学生不仅回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 而且还重组了课文语言, 明白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在产品推介时创造了介绍新知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鲜活的, 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鲸》一文中, “鲸不属于鱼类, 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 课堂以“鲸试图参加鱼类比赛而遭到拒绝”设计现场模拟情景对话。这种对话形式对学生而言, 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把课文、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同类聚合, 正确归类, 还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才能完成, 将阅读、想象、说话巧妙地融为一炉, 实现语言和知识在心理上的重构。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 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搭建读写平台

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了说明文后, 可运用迁移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

如《鲸》一文, 在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 出示一些随文练笔的作业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1) 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 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而《新型玻璃》一文, 则可由课文的结束段引发学生想象, 激活创新思维。可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 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插入到课文中, 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 也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来写一篇短文。

篇4: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1.孩子们j€"nng x€"nn( )地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x€"n w€鄋g( )。

2.高尔基是世界zh€? m€韓g( )的文学家。

3.吃过晚饭,我们zh€#9n b€鑙( )去植物园s€鄋 b€? )。

4.hu€鄋:呼( ) 交( )

二、读一读,用“√”选出正确的答案。(4分)

1.“朝霞”的读音是:zh€"Do xi€幔? ) ch€醥 xi€幔? )

2.郊外(ji€"Do xi€鄌) 震惊(zh€鑞 zh€鑞g ) 依然(y€? y€"n )

3.(蜜 密)蜂 世(记 纪 ) (城 诚)实 (摩 磨)坊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5分)

1.待:①等待 ②打算 ③需要

(1)待要上来打招呼,又怕认错人。 ( )

(2)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吃了。 ( )

2.意思:①情趣;趣味 ②意义;含义 ③意见;愿望

(1)这座山就像一头大象,真有意思。 ( )

(2)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 )

(3)这个加点的字是什么意思? ( )

四、把下面的事物和它的特点连一连。(3分)

沙漠 银光闪闪 白云 波光粼粼

湖泊 黑黝黝 麦子 随风飘扬

泥土 金光闪闪 湖面 金灿灿

五、根据要求写词句。(1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甜甜地( ) 悄悄地( ) 认真地( ) 拼命地(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垂头 ( )气 大惊失 ( ) 欢蹦 ( )跳

阳光明( ) ( )( )飞舞 自( )自( )

(1)一阵风吹过,树叶在空中( )。

(2)他( )地说着什么,我听不见。

(3)雨后,(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里微微浸润着竹叶的清香。

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宛如

(2)西湖不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吗?(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带有“!”的句子,我也试着写一句。

(4)从下面几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写一句话。

可爱 聪明 礼貌 赞美

(5)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或勤奋学习方面的名言。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 ,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夜书所见》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选自《奇怪的大石头》)

3.秋天的雨,藏着 。 香香的, 甜甜的,还有 、橘子,好多好多 ,都躲在 里呢!(选自《秋天的雨》)

七、下面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

( )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

(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 )河水清澈见底,河面波光粼粼。

( )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

A.2 5 1 3 4 B.3 5 1 2 4 C.3 4 1 2 5

八、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细心答题。(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 拿)着,另一个人(牵着 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风筝》节选)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1分)

2.用波浪线画出风筝越飞越高的样子。(1分)

3.用“越……越……”写一句话。(2分)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 。(2分)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蚂蚁和蜜蜂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哼唱:“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不服气: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是啊,为什么人们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在文中找出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2分)

( ) ( )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对话。(2分)

3.读故事,填空。(4分)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为的是 ,而蚂蚁勤劳为的是 。

4.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3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九、习作。(25分)

篇5: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2.学习垂露竖的写法。

3.练习垂露竖的组字。土、士、王、上、止、正。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认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一、二、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

二、垂露竖的写法指导

今天,我们学习竖的另外一种――垂露竖。(教师示范),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两种竖有什么不同。(重点是在末尾,悬针竖末尾是尖的,而垂露竖的末尾是圆的。)这种竖的末尾,如一下垂的露珠,故名垂露竖。在写垂露竖时,先同写悬针竖一样,起笔后向下行笔,在末尾处,不是提笔,而是顿笔。(示范书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临写三遍。

三、组字指导

下面我们将学习带垂露竖的几个例字。

(一)“土”的写法

“土”字,是由前面我们学过的“二”和垂露竖组成的。但不是在“二”的基础上,直接加上垂露竖就行。原因是“土”字中加上了垂露竖,就应该结构重新划分。把“土”的横画下移,给垂露竖上面留出空隙。(示范)短横在横中线起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注意竖在末尾要顿笔,最后写长横。学生临写三遍。

(二)“士”的写法

下面,我们把“土”的长横和短横反过来,长横在横中线起笔,最后写短横,注意把最后的横写得平一点。(学生临写,老师巡视纠正。)

(三)“王”的写法

把“三”和垂露竖组合在一起。第一、二根横是短横,中间的一根最短,注意,三横中的间距不能太小,写出竖的挺拔。

(四)“上”的写法

先把垂露竖写在竖中线上,短横的起笔在竖中中间稍偏上的地方,最后写长横。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后,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四、练写“桨、排、仆”

1.出示“桨、排、仆”这三个字。

篇6: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竖钩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竖钩的形态特点和书写方法,掌握竖钩的书写要领,写好本课笔画和例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竖钩,掌握竖钩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竖钩的书写要领,写好例字。教学准备:书写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

师语: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书法作品:课件出示:颜、柳、隶书、魏碑等体的书法作品,最后出示不同碑体带有竖钩的字.提问:欣赏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说吗? 师语: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不同碑帖的书法作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刚才不同碑帖中的几个字,你能告诉大家这个红色的笔画名称吗?(竖钩)竖钩在不同的碑帖中写法都是不同的,都是非常漂亮的,竖钩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字的美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竖钩的写法。板书:竖钩 二 探究新知(一)竖钩的写法

1.师语:如果把竖钩这一笔画分解开,它是由竖和钩组成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垂露竖的写法,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垂露竖的书写方法。学生齐说它的书写方法。(师课件出示书写方法)

(1)先左上,再右下按。(2)转笔下行。(3)顿笔、提笔回锋。师语: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竖钩的写法,竖钩和垂露竖的写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你能观察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课件出示:在垂露竖的左边出现竖钩

师语:那么竖钩到底怎么来书写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放录像竖钩的书写过程

师语: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竖钩是怎样写成的!学生试着书写一遍。(注意坐姿、执笔方法)

师语:我们每个人都写了一遍,谁愿意把书写竖钩的正确方法告诉大家。课件出示:左边录像右边出现竖钩和书写方法

(1)先左上,再右下按。(2)转笔下行,顿笔。(3)提笔回锋,然后出钩。

2.教师用钢笔在实物投影上示范书写竖钩。

3.学生再试着写1遍。再进行评价,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再写一遍。过渡: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带有竖钩的字就已经很多了,下面就来看一个“小”字

(二)“水”的书写 1.提问:如果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教师在实物投影上示范书写

3.学生试着写一遍。展示评价(教师用红笔进行修改)学生再写一遍

(三)练习写带有竖钩的字(扔、涛、素等字)

师语:下面我们再次品味一下用钢笔书写带有竖钩的字“寸”和“寺”,在写之前老师要提点要求:

a、认真观察范字。b、注意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和收笔。

1.练习将“抖、涛、掩、烈”每字写2—4遍。

2.评价:同学给与评价先说优点再说缺点,教师点评。

三、找毛病,并加以改正 四、课堂小结

篇7: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旁批展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丽神奇、富饶可爱。

3、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感受。

4、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藏高原的风光图片或歌曲,课件。

2、准备磁带《走进西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拓展视野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并做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介绍的准备。

二、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

2、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读感知,自主识字

1、第一次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不认识的字,给带有生字的词语作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多读几遍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第二次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读完后想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后跟学习伙伴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3、检测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读的词。读得正确的全班同学跟读。生不会读或读得不好的,请其他同学教读,再一起练习。

(2)游戏:为图片找朋友。屏幕出示生字词、课文中的难词及表现这些词语意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读正确。

(3)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以情激情。播放西藏高原风光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2、师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学生带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神奇”“富饶”“不仅……而且……”等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交流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

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7、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假如你就是游人中的一个,来到了风光秀丽、富饶可爱的西藏高原,你会说什么?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8、美读升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新的体验和感受走进西藏高原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挑战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西藏高原的神奇美丽、富饶可爱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五、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师:“西藏高原可真美呀!为了表现西藏高原的美,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请你快把它们找出来欣赏吧!”

生找,师建议、补充,展示自己积累的词句和学生交流,提醒学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并要经常翻翻语言积累本看看这些词句,适时运用。

六、实践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其中一至二项完成。

1、进一步查找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当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西藏高原。介绍时,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个“西藏高原在我心中”图片展。搜集来的图片要配上简要的说明。

注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3、搜集一些有关西藏高原的歌曲,利用班里的电教设备播放给同学们听或自己唱给同学听,也可以把歌词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和同学交流感受。

篇8: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有选择的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情感目标: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l 科学知识:知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科学、实事求是的描述实验想象。n<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

教具准备:

1、学生自选材料(教师准备):土豆、橡皮泥、塑料小瓶、小刀、线、胶带、气球、橡皮筋、小勺、食盐等。

2、水槽,实验记录单每组一套。v

3、探究提示(幻灯片)

4、课件:潜水艇在海中的沉浮运动及其原理。@

5、自治教具:小潜水艇 教学过程

课前每个桌子上有个对流实验演示器,在管内底部放入一个泡沫小球少倒些水让小球刚好粘到玻璃上。

师:现在我们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这样一个装置,里面有一个小泡沫球,如果不打破这个装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巧妙的把球取出来呢?

生1:用铁丝勾

生2:直接倒出来

生3:倒水让它浮上来。

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引起学生对水中物体研究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同学们真聪明,有这么多方法。那你们试一试吧。实验时要加小心,不要打碎玻璃。(各小组开始用不同的方法实验。用铁丝勾的方法,铁丝进不到管的底部。直接倒的方法也行不通,因为小泡沫球被水粘到了玻璃管上了。最后学生都是用第三种方法实验成功的,小泡沫球出来后学生们兴奋不已。)

评:要对学生的精彩表现加以及时的鼓励,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持续。

师:我看各组都已经把小球取出来了,下面谁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实验的。

生:我们组是用第三种方法实验的。

师:哪一组用其它方法实验的。

生:前两种方法我们都用了,但是用铁丝勾的方法,铁丝进不到管的底部。直接倒的方法也行不通,因为小泡沫球被水粘到了玻璃管上了。最后也是用第三种方法实验成功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好,连失败的原因都说出来了。看来同学们都是用第三种方法实验成功的。哪么为什么第三种方法就可以把小球取出来?新-课-标-第-一-网

生1:是水把小泡沫球挤出来的。

师:如果换成铁球挤的出来吗?

生:不行。

生2:老师我认为是因为小球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所以就可以出来了。

师:同意第二个同学所说的意见举手。

(全班都举手,包括第一名同学)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刚才我们利用泡沫小球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原理,巧妙的取出了小泡沫球。那么所有的物体都可以浮在水面上吗?

生:不是。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一些材料,一会各组同学先预测材料是沉还是浮,接着再把材料放入水中试一试,把观察后的结果记录到我们的实验报告单左边一栏上,注意要一个材料一个材料的实验,然后看你们组谁猜测的最准确,就把你们组桌上的小智慧星,奖给他。完成后材料不必拿出来 马上坐好,我看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学生开始到前边取材料并实验,教师参加到各小组的实验中。其间有个学生问:老师我们家里腌的鸡蛋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刚才实验时鸡蛋沉到了水底。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你想想为什么呀?)

评: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结构的材料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探究的全面性、准确性的重要前提,也是老师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

师:看来大家的结论都 一样,各组得到智慧星的同学,请举起你们的智慧星,我们一起向他们祝贺。没得到智慧星的同学不要急我们还有机会。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这么准,说明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很细心。这回老师要再为难一下大家。大家看水槽,假如浮在上面的小物体也想到水底去串串门看看,沉入水中的这些小物体在水底呆长了,想到上边来透透风,聪明的你能帮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吗?有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大家先不要着急,实验之前,请各组商量一下如何分工如谁实验、谁记录、谁汇报,每次选择一种改变沉或浮的材料进行实验,实验时我们可以借助手边的其它物体实现我们的想法。注意边实验边完成报告单的第二个栏我们比一比,看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组同学能充分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采用的方法最合理,结论最科学。今天老师这里给大家还准备了好多智慧星,你有信心拿走吗?(有)刚才实验时有同学问我家里腌的鸡蛋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刚才实验时鸡蛋沉到了水底。是呀,为什么呢?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也可以研究研究。也许你们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果需要什么材料可以跟我要,我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好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参加到各小组的实验中。教师到上次实验中提问鸡蛋问题的组。师:那个问题你们想出为什么了吗?生:我们猜可能是因为腌鸡蛋时水里放了盐。师:如果真这样的话,这是改变鸡蛋的浮沉一个方法吗?生:是(学生很兴奋马上开始往大水槽里放入盐,但是由于水过多盐很快就化了。而且鸡蛋并没有浮起来。学生不敢再放盐了。)师:为什么不放盐了?是不是怕盐放没了。没关系老师前边还有不要担心,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做。生(继续实验成功了,很高兴的样子)师:看来我们做实验时不能太放不开是吗?生:是。)汇报交流(强调语言的完整、严密。鼓励各组之间的相互补充,教师根据情况发智慧星)(这里发给各组智慧星代表对小组的评价而不是个人的成果评价)

师:(先把感性结论按不同方法类型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抽象出改变浮沉的四个方法:增减重量、改变样子、用外力、改变水。)

生:老师我们组刚开始把气球里放入水然后再放入水中,发现气球还在水面漂着,当我们把杯子里的盐水倒入气球再放入水中发现气球就沉入水了。

师:你们组的发现很奇特。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生:我觉得是盐水里有盐所以要比水重。

师:就是说增加了重量。为什么把气球内倒入水的时候就没有沉下去,这样做也增加了气球的重量啊?

生:把气球内倒入水后,气球的形状也发生的变化。

师:也就是说重量变化的同时,形状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用这节课剩下的时间也研究不完了,这个问题我们课下继续研究。

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或沉。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同学们都很棒,每个问题都能想出这么多好办法。你觉得这节课你努力了吗?如果你觉得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的话,那就在实验桌上取一颗智慧星,来鼓励一下自己。

师:好了,接下来我还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我们每组的手边有一支塑料管,我们把它放到水里。有什么现象?

生:塑料管浮在水面上。

(教师演示)

师:果然如此,塑料管躺在水面上。那我的问题也来了,塑料管在水面上躺累了,它想竖着沉入水中,还想竖着象鱼飘一样立在水面,还想在水底里躺一会,你们能帮它也实现这些愿望吗?好,现在基本每位同学都有一颗智慧星,如果解决这个问题时你觉得你们组谁表现的最优秀,那么你就把一颗星奖励给他好吗?

评: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体现出“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这一理念。学生自主探讨,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评: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老师的引导,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和深度。

学生实验(玩的十分高兴)

师:谁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做的。

生:我们组在塑料管的一头放上橡皮泥,它就立在了水面,放的多些就竖着沉在水底。把它两头都放些橡皮泥它就会躺在水底。

生:我们组把小钉插到塑料管里就可以立在水底还可以躺在水底。

生:我们组用手做到的。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来这么多方法。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说到这。现在我们比一比谁在这节课得的星最多。

生:举手

师:我们向他表示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其它同学要向他学习争取下次超过他。

师:刚才你们能让塑料管在水中自由的浮和沉,那么你能不能让一条船在水中自由的浮和沉呢?

生:能。

师: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船吗?

生:有。

师:叫什么船呢?

生:潜水艇

师:那好课下就请同学们课下利用这节课学的知识,造一条自由浮沉小潜水艇的模型吧?(教师请学生收拾好桌上的实验材料)

篇9: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2.笔算乘法

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例9。【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加三1.掌握“归总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决方法,迅速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解题规律。【教学重难点】

重 点: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难 点:会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建立解“归总问题”的一般思路。【教学过程】

一、引导课题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二、教学新课 出示例9。(1)阅读与理解。

读题,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达题意更直观?(画图)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①观察图示,想一想: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的这条信息,可以算什么?(小组内议一议,全班交流)

②再想:知道了这些钱有多少,再算什么?(全班交流)③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④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9。(板演齐练)a.分步解答说说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b.谁是用综合算式解答的?说说每一步求什么。(3)回顾与反思。

结果是否正确需要我们做什么?怎样验证结果呢? 4个9元的碗和6个6元的碗,总价钱一样。

(4)整理解题思路:回顾本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析解答的。(参照例9“分析与解答”)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72页做一做。(1)尝试解答。

(2)展示解题过程,说说你的解题思路。(3)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4)综合算式怎样列出?每一步求的什么? 2.练习十五第12题。(1)尝试解答。

(2)同桌交流,说说解题思路。(3)全班交流。

(4)展示综合算式解题法,说说算理。3.练习十五第13题。(1)尝试解答。

(2)展示解法:你先求的是什么问题?再求的是什么?(先求8个三角形共用多少根小棒,再求用这些小棒可以摆多少个正方形?)(3)综合算式怎么列出?说说每一步求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篇10: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2、感悟诗歌意境,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联想力和想像力的训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资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解词。【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小学的时候学过的诗歌《乞巧》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那是我国唐朝的时候,一位诗人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写下的。然而,在82年前,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三、总体感知

(一)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飘渺、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

(二)朗诵,初步感知诗歌。

1、学生齐读诗歌(提醒学生抓准读音和诗歌感情)。2、音频朗读课文,学生感悟诗歌节奏。3、学生再次齐读,然后个别学生朗读,学生相互点评。

四、感悟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问题一:读完《天上的街市》,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天街是怎么样的?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学生思考回答)——街市(美丽):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流星

试着让学生用“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流星”来描绘天街美丽的景象。(学生思考、动笔)

问题二::既然天街这么美丽,那么在这里生活的牛郎织女又是怎么样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事。提问学生,教师再讲 1 述。

——牛郎织女的传说:真诚相爱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活活拆散,夫妻被天河隔离,每年只能靠着鹊桥相会一次,是个悲剧。

而作者笔下的牛郎织女呢?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思考,回答)

——诗人的笔下,牛郎织女是快乐的。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束,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相关的句子: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注意词语:浅浅的、不甚宽广,说明牛郎织女可以自由来往;定能够、定然是,语气十分肯定,充分强调了这种推断;闲游,表现出牛郎织女耕织之暇在天街悠闲游观的情景;流星、灯笼,写出灯笼的美。

问题三:作者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那么快乐、那么美,用意是什么?换句话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联系写作背景来讲。)1921~1922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乱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感到极大的愤怒,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他从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联想到街灯,于是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这一富有想象力的诗篇。

——联系写作背景,作者笔下自由、幸福的牛郎织女寄寓着诗人的理想:借写天上人物的生活情景,表达世间生活的理想,希望人民能够过上那解放自由、美满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问题一:诗歌共四小节,哪些小节写实?哪些小节写虚?(提问,集合学生不同的意见)——第一小节写实,第二、三、四节是写虚。

分析:在第一小节里,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既把“街灯”比作“明星”,又把“明星”比作“街灯”。在这里,作者是通过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然后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的。街灯和明星都是真实的,是写实。

说到这里,教师给学生补充联想的概念: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例子:看到黄了的树叶一片片地飘落下来,便会想起秋天。

可是,天上的街市,珍奇,天河和牛郎织女闲游还是写实吗?不是的。那是作者通过街灯和明星想象出来的。是虚写。那么什么是想象呢?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说,我们大家所看的《西游记》,里面有孙悟空,有二郎神,有蜘蛛精等。这些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的,那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开阔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问题二:(联想、想像训练):一根小小的蜡烛,却能划破无边的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看到蜡烛,我就会联想到

,想到他(们)。(学生思考、动笔)

六、课堂小结:诗人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地上联想到天上,又想象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学们要感悟诗歌的思 2 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在写作中也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提高作文水平。

七、布置作业:

1、朗诵并背诵课文

2、(联想、想像训练): 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你又会想些什么?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星空》

联想 街灯(明)→(闪)明星 写实

光明

明星(现)→(点)街灯

想象 街市(美丽)→物品(珍奇)虚写

幸福

天河(浅浅)→牛郎织女(来往)自由

美好 流星(灯笼)→牛郎织女(闲游)

反思:

达标测试:

一、填空

1、《天上的街市》选自______________ _作者原名是 四川乐山人,作家、、家__________家 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等。本诗写于1921年10月24日,收入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 ____。

二、简答题

1、第一节中的“闪”字 和“点”字用得好,不能互换,请说出其中的理由。

2、想象部分用哪个字领起?诗人为什么把想象的东西说得那么肯定?

3、诗人为什么要那样处理牛郎织女的传说?

三、作者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这样写得作用是()4分 A、描绘一幅迷人的夜景,抒发诗人的苦闷悲伤 B、驰骋想象,给景色增加一层神秘色彩

C、吸引读者把视线从地上转移到天上,为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铺垫 D、渲染气氛,使天上和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对《天上的街市》的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表现了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向往的感情

B、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C、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D、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飘渺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五、阅读郭沫若的《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段,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轻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A、“年轻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B、“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C、“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D、“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五、阅读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昨夜/ 我梦见自己/ 变成一只鹰/ 在辽阔的蓝天/ 翱翔/ 醒来/ 我看着自己的双手/ 深深恋着/ 梦时的翅膀。

1、为这首诗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A、鹰 B、梦 C、翅膀 D、蓝天

2、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诗中,“我”与“鹰”,“双手”与“翅膀”,梦境与现实,两两相对,划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B、诗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显出几分无奈,幻想在梦中寻求慰籍。C、诗人渴望自己能像雄鹰那样,在理想的自由王国里展翅翱翔。

D、这首短诗,借一个美好的梦境来言志抒情,在追求与渴望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缺憾感。

七、对艾青的《盼望》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的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八、下边这首诗是写什么故事的?请用自己的话组织将故事简要复述下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郭沫若诗集》 郭开贞 诗人 历史学 考古学 古文字学 社会活动 《女神》《屈原》 《星空》

二、1、“闪”的后面是“明星”,“点”的后面是“街灯”。星“闪”灯“点”才合常理。

2、“想”;这是由诗的主题决定的。用肯定无疑的说法,就是要表达诗人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坚决追求和赞美,同时也是对黑暗统治下没有自由和幸福的生活的坚决否定和抨击。

3、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为了主题的需要创造性地引用了这个传说。

三、C

四、B

五、A

六、1、C

2、B

七、B

篇11: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教学难点: 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准 备: 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二、介绍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

1、书写用具主要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2、如何挑选毛笔:

(1)、好的毛笔具备四个优点:圆、尖、齐、健。圆:指笔头周围丰满;(班班通展示,老师具体范讲)尖:指笔毫聚拢后尖锐不秃;(班班通展示,老师具体范讲)齐:指笔毫捏扁后顶端整齐;(班班通展示,老师具体范讲)

健: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班班通展示,老师具体范讲)提示: 选择毛笔的大小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而定,我们学习时 可以选择一支羊毫或兼毫的中楷或大楷来练习。

3、墨的选择与使用:

(1)墨主要油烟、松烟和漆烟三种。漆烟最黑,油烟次之。

(2)墨锭(dìng):须在砚台中加水研磨。研磨时要重按缓 推,保持墨锭平正。所磨墨汁的浓淡根据需要而定。(班班通展示,老师具体范讲)(3)提示:平时练习时用瓶装墨汁,少倒多添,用完再添,比 较方便。

4、纸的选择与使用:

(1)宣纸:常用的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生宣:吸水性强,适宜写行草。熟宣:经矾水处理后水墨不易渗开,适宜写小楷。半生半熟宣:吸墨在生宣与熟宣之间,适宜写楷书。(班班通展示,老师具体范讲)

(2)提示:平时练习可选用手边纸、元书纸、废旧报纸。

5、砚的选择与使用:

(1)砚的选择:最好选用有盖的,以免染尘。

(2)提示:如果用瓶装墨汁,可以用小碟子来代替砚台。(班班通展示,老师具体范讲)

四、布置作业

1、准备笔、墨、纸、砚

第2课:执笔与姿势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 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 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

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3课:临摹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硬笔书法的特点。

2、知道正确的执笔姿势及坐姿,并能体现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

3、懂得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能在平时的书写中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

一、校园参观活动

1、参观专栏书法室里张贴的书法作品展,学习欣赏书法作品。

2、布置活动任务:仔细地欣赏作品,看看书法有些什么特点?

3、学生参观、欣赏,教师组织,并作简要介绍。

二、室内师生交流

你从刚才的参观、欣赏中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硬笔书法?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

2、硬笔书法有什么特点?

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

三、怎样才能写好硬笔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1、要有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2、要学会看字帖;

3、要学会正确的运笔方法,并写出自己的个性。

四、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请学生演示,教师一边帮助纠正一边讲解。

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当孩子要写字时,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势,然后再帮助他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五、你会正确握笔书写吗?

教师讲解,学生操作

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六、按顺口溜训练坐姿、执笔姿势

两点靠,八字形,头抬高,脚放平;

笔拿高,一关节,两点靠,两点捏,掌心空,立掌写。

七、姿势竞赛

1、各人写自己的姓名,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给姿势正确的学生发小红花。

八、课外延伸

课外写字时要养成姿势正确的书写习惯。

第4课 用笔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 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它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4、墨色的分类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5、小结;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6、板书设计

毛笔的种类----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毛笔的构造-----笔锋、笔腹、笔根

毛笔的选择-----尖、齐、圆、健

执笔法-----擫、押、钩、格、抵

第5课 横的写法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横的写法,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通过谜语引入新课: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挂图。出示课题:横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问:横画有什么特点?

横画的特点是:

1.两头粗中间细; 2.起笔方收笔圆;

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见课本)。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三课练习册上的作业,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在学生书写时,可放一些较合适的乐曲,但音量应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反而影响学生书写。)(见课本)

四、总结:表扬好的为主,指出不足。

第6课

垂露竖

教学目标:

1、学会垂露竖的写法。

2、继续练习双钩,培养细心、耐心的双钩习惯。

3、巩固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保持书写环境干净整洁。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写垂露竖,培养双钩习惯,巩固双姿。教学过程:

一、垂露竖的写法

1、书写方法讲解

竖是汉字的另一个主要笔画,在楷书中一般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类【课件:垂露竖和悬针竖】。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垂露竖。垂露竖的末端较为圆浑,像欲滴的露珠,因而得名“垂露竖”,大家看图片。【出示欲滴的露珠和垂露竖对比图】 那么我们如何写出垂露竖呢?请大家先看老师示范。【师一边书写,一边说步骤方法】

师:第一步,笔锋横向切入后按笔;第二步,调顺笔锋,匀速向下行笔;第三步,至尾部时笔锋略按;第四步,顺势提锋收笔。

2、画笔法图

师:大家看一下屏幕,是刚才老师书写的步骤。一共有几步?【课件:写法】 生:四步。

师:对,一共分四步,咱们一步一步来。咱们先来画个简单的图。【师一边读步骤,一边用单线画笔法图】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中性笔,跟着老师画一个这样的图。【师再画一个,8 生跟着画】

师:这样用单线画出来的表示笔法写法的图,就叫笔法图。请同学照样子再画两个。【师画第三个,生跟着画两个】(板书上与学生毛边纸上都是三个笔法图)

3、书写准备

师:笔法图的书写是为了一会儿蘸墨书写做准备的。在蘸墨书写之前,咱们还要做点热身运动。第一项,是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书写姿势的十字真言: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执笔五指令:按、压、钩、格、抵。【课件】请大家按照老师说的做。【师巡视并纠正姿势】第二项,是书空练习。大家让笔锋在空中行笔,练习笔画的写法。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书空练习。【师做书空练习,生跟做】

4、书写练习

老师已经示范过一个竖的书写了,同学们也画了三个笔法图,做了几遍书空练习。现在大家就蘸墨跟着老师在笔法图上练习一下竖的写法。你们可以只听,不看,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你自己的笔锋上。【师边说步骤,边示范一个,生练习】

师:好,感觉怎么样?还有两个笔法图,大家自己练习,找找感觉。写完这两个笔法图,大家可以再多练习写几个,但是希望你们能够按照画笔法图——书空练习——蘸墨书写这三个步骤来进行。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现在开始。【课件:画笔法图——书空练习——蘸墨书写】【音乐】

5、学生

二、双钩练习

刚才同学们对垂露竖的练习很不错,因为我们不是凭空书写的,我们画了笔法图,还进行了书空练习,这些都对我们的书写有帮助。接下来老师再介绍一种对书写非常有帮助的方法,这就是双钩练习。现在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两张小纸片,你们手里也有,第一张上面有两个毛笔字,其中的竖印成空心的字,第一张是薄薄的纸,是老师把大的毛边纸裁成小块所成。我们把小毛边纸盖到字上,下面的字就透过来了。然后我们用中性笔把字里那个空心的竖描出来,也在小毛边纸上描出一个空心的竖,这样就完成了。大家看老师双钩。【师展台示范,讲解】

大家注意,双钩是指在另一张空白的纸上描,而对原来的字帖要细心保护,不要弄脏。另外,大家在描的时候要细心,要严格按照字帖上来描字。描完了之后你可以试验一下,你描的笔画和原来的字帖如果完全重合到一起,就证明你的双钩是合格的,如果能很清楚地看出纸上的纸条和字帖上的线条错开了,那就要再好好练习了。现在大家开始练习双钩字帖上的空心竖,多练习几次。

三、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内容不多,就两项,第一项是垂露竖的写法。

双钩练习是为书写练习打基础的,大家不要放松。垂露竖的书写大家方法是对的,但是在练习的量上还需要加大,课上的时候是非常有限的,希望大家在课下时间能继续练习,我的建议是这样,你按照你自己的情况选择,第一种,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练习;第二种,隔一天拿出半个小时练习;如果前两种你都做不到,那么至少一个星期,拿出一个小时来进行练习。万事开头难,一开始你的坚持可能会很艰难,如果你能坚持过一个月,那么以后你的练习就成了习惯,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同学们想学好书法吗?(生:想)好,那希望你们能落实到行动上,让你的笔代替你的口号向我证明。

第7课 悬针竖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毛笔字习惯。

2、让学生掌握“悬针竖”和“垂露竖”写法。

3、努力写好“个”和“十”。教学重难点:

掌握“悬针竖”和“垂露竖”写法,写好“个”“十”两个字。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检查学生写字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检查学生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和写字用具的摆放。

三、新授。

1、出示范写的“悬针竖”及行笔图,让学生自由观察其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指名说,师点拨。“悬针竖”:逆锋起笔向右上入纸旋右折稍按,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锋收笔。

⑴教师范写。⑵学生描红、仿影。

4、学写“十”

⑴出示范写“十”,让学生观察其写法。⑵讨论、交流。⑶指名说写法。

独体字。由两个笔画构成,第一笔为长横,写法同第一单元长横的写法相同。第二笔为悬针竖,主笔在悬针竖上。注意写时一定把竖写直。

⑷范写。⑸学生描红。

第8课 撇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撇的写法,中锋行笔。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或电教用的胶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猜谜语:长头发,飘起来。打一笔画。待同学们说出“撇”后,出示课题:第六课 撇的写法(同时出示挂图)

三、讲授新课。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 11 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让同学们看范字“左”、“千”,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置。硬笔作业要求:出锋自然,不要过快。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六课的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同时放段音乐(声音不要过大),使同学们在欢快地气氛中学习。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在专栏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9课 捺

教学目的:

1、了解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捺的写法。

2、学习斜捺和平捺的用笔方法,捺的写法体会不同。

3、练习书写带有捺笔的几个字。教学重点:

1、了解斜捺、平捺的形态特点。

2、通过练习体会斜捺、平捺运笔的不同捺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撇的写法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3、板书课题:捺的写法。

4、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捺的写法。

二、了解捺的基本形态,学写“捺”

1、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捺笔有何不同?

2、认识斜捺和平捺,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3、师范写“斜捺”

4、生说说运笔特点

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向右渐渐提笔出锋。

6、评议。有两种病笔:“翘笔”和“长尾”

7、同样方法学习习近平捺的写法

8、评议学生作品,注意平捺运笔与斜捺的不同:起笔稍顿,行笔右上很短,接着向右下(教平)行笔由轻到重,出捺脚向右上。

9、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书法教案:捺的写法http://注意不要写成弓形。(1)生练写(2)互相评议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带有“斜捺”的字。

(1)出示小黑板:八

桌(2)观察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都带有“斜捺”(3)师范写“八”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4)生练写“八”

(5)集体评议:书法教案:捺的写法http://运笔方法(重点在尾部)、间架结构。

(6)同样方法生练写“米

桌”

2、带有“平捺”的字。

(1)出示小黑板:之

延(2)用同样的方法练写这几个字

(3)评议:运笔方法(不要写成弓形)、间架结构。

四、优秀作品展评

第10课 点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2、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3、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第八课 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

(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

(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4、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见课本)

5、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第11课 横折的写法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出示课题:第五课 横折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见教参),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见课本)。

六、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第12 课 竖钩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竖钩的写法、钩的写法。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或电化教学用胶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

三、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垂露竖的写法:(见课本)先左上,转 14 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

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 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 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

3.其在竖中线上。竖钩的写法: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

五、巩固练习: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图形为“ ”形; 2.笔顺;

3.“竖钩”在竖中线上。硬笔要求:学生写出的字尽量和帖一样,每写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对照检查一遍,不断地纠正错误,越写越好。学生练习时,配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六、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

第13课 提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提的写法,提的出锋。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

(一)像一把刀的尖。

(二)其在斜线上。

(三)由粗到细。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 15 行边提(要稳),出锋(见课本)。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硬笔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师范,纠正错误。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第14课 竖折

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2、教师展示几幅自己的临帖或平时作品。再示范书写多个字(有意在其中穿插几个带横折、竖折的字)让学生边看边感受书写的轻松。

3、学生用墨汁调笔,伴随轻音乐,学生站立式书写多个“横”;师提出要求左手靠背后或者自然下垂,右手正确握笔,在报纸上依次随性写横,数量不限。教师也巡视,提醒学生的姿势。再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强调随意与轻松为优。

二、引入新课:

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然后了出示教师平时所写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

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简要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强调运笔要稳,折要提笔下按,稍作顿笔后折运笔。)

4、教师在展台上边讲解边示范笔画的写法。

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出示的例字(“扣”与“欧”),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左窄右宽、两边差不多宽)。

7、教师范写例字,边讲解写字的动作要领,学生观察。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台展示,让学生共同评论其优劣。

10、组织学生再次练习。组织小组书法比赛,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大家评比出“书法冠军”。

四、课堂小结:

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五、作业

自选带有横折、竖折的字进行练习。强调先观察字的结构比例,认真平稳运笔书写。

第 15课 边学边用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学写字的兴趣

2、学会笔顺规则

3、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

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画竖钩、捺仍应提示。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范字“田“的笔顺,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其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和同学小结范字”田“的具体写法:

(一)先写第一二笔,再写第三四笔,最后第五笔封口,人们常把这种笔顺称为“先进人后关门”。

(二)“田”字里的白空比较均匀(即布白均匀,这一术语可不说)。

(三)这个字呈梯形(学生没学过梯形,可说出方形,下边稍小一点即可)。

(四)让学生说出几个先里头后封口这种笔顺的字(日、目、国等)。老师出示挂图“水”字,请学生看后,说出笔顺,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先中间后两边”,然后老师板书(在课题的“先里头后封口”的后边)先中间后两边。

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水”字:

(一)先写中间的第一笔竖钩,再写左边的第二笔横撇,最后写第三笔短撇,第四笔捺。老师提示一下竖钩、捺的写法。竖钩在竖中线上,撇短,捺长,第三笔短撇要直。

(二)这个字从整体看呈“圆”形(见课本)。硬笔部分强调:书写的字和字头像。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五课作业,学生书写时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学生书写时的毛病。

上一篇:从此我不在自由初二作文下一篇:妇女节文艺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