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浮生若梦为题的散文

2024-04-13

以浮生若梦为题的散文(精选8篇)

篇1:以浮生若梦为题的散文

以沪海浮生为题的散文

来沪已有几年了,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似乎也不短。

最初的时光消逝在了大学校园里。大学校园的生活是美丽且充实的。大学生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到如今,也十分怀念大学生活,感觉很温暖,很温馨,记忆是愉快的。大学生活,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活,变化很大,思想认识有所变化,改变了某些东西,回忆大学生活是有意义的,有时是一种情感慰藉,有时是一种心灵洗礼,有时是一种自我赞美,有时是对逝去的韶华回味,有时是对她的.思念。大学生活也有忧伤,有思想冲突,有心理纠结,也正是诸如此等不愉快的经历,更能激发自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大学不因伤痛而忘却,大学不因成长而固化。大学只是人生旅途上的美丽一站,大学滋补了智慧,大学改变了思想,大学美化了生活,路一直向前方延伸,脚还在自己脚上,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的确,我们没理由懈怠,我们没理由退缩,继续征程这是英雄的不二选择。

除了大学生活,在上海就是工作生活。可能对我而言,对上海的感情,亦或是感觉,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来沪的外来人,也许是我们的目的不同,也许是我们的思想不同,也许是我们的人生阅历不同,不同的不同,决定的依然是不同,而不是相同。因不同而有个性,因个性而产生差异,因差异才多姿多彩。存在就是如此完美。

北方的男人是充满气魄的,北方的男人是顶天立地的,生活在很有江南情调的上海,更加富有戏剧性,更加富有诗意,更加有一种不同的情怀,当然这种情怀是像醇酒一般看似透明简单,实则很讲究,很有内容,很有故事。

对上海的未来生活依然充满热情,憧憬无限,感觉在上海要完成许多想完成的事情,实现曾经的生活理想。上海只是旅途中的美丽驿站,而不是人生旅途的终点。上海华丽的夜灯下的生活饱览着繁复的生命呼吸,急匆匆的脚步拂起的尘埃,有时是浮躁,有时是虚荣,有时是道不尽的人生味道………

篇2:以浮生若梦为题的散文

浮华的世界总需要一个安静的角落来抚慰自己的小生命,就像一个女生总会有三五个“男朋友”来关心她自己,浮华的世界不经意就会痛到心里、伤到身体。

我曾试着出去各种KTV,只不过是身上的钱包很快被掏空,身后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午夜2.00的夜场是我最喜欢的,但是我没有去过几次,醒来的感觉就像做梦一般不真实,不知道自己在那里,喝断片了。。。

我记得在我工作的时候碰到的一个本科生,当时有点心动,试着慢慢接触。当我知道她有男朋友的时候我就放弃了,跟她们在KTV的日子是最快乐的.,气氛很不错,以至于我现在度很怀念。

天空白云朵朵,很不错,但是有点冷,这是一个让人很纠结的问题。今年或许是独特的一年,对于许多人来说。

再美的天空也会有下雨的时候,再坚强的人也会有病倒的时候,再爱做梦的时候也会有清醒的时候,试着享受生活,放弃那些浮华,放弃那些短暂的。

浮生是么,有人说浮生若梦,是么。一场梦到头来空空如也,我想他害怕的是空空如也吧。梦醒之后,自己还是像个乞丐似得,特别不真实是吧。

关于浮生很多人给它一许多不同的见解,但是呢,结果几乎一致的相似:是谁乱了浮生。似得,也许正在阅读本文的你也会好奇一下,思考一下,什么事浮生,是谁乱了浮生。

没有永恒的东西,这世界万物,水刚开始时清澈的流着流着它所见到的风景,所到达的环境也会不同,在原地看,它变得浑浊了。

浮生对于世界万物来说都是勉强的,毕竟只是一眨眼一闭眼的功夫,梦醒了:尘归尘土归土。

篇3:以浮生若梦为题的散文

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 即写作风格。写作风格因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等客观原因和作者个人经历、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 并成为文学作品中艺术特征的体现。沈复的《浮生六记》语言清新平实, 彰显了其坦诚率真的写作风格, 这与沈复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的关系。沈复出身于幕僚家庭, 自幼随父亲学习幕僚知识, 且未曾参与科举考试, 青年时一直从事幕僚 (古代幕府中参谋、书记等职务, 类似于近代的副官、秘书、等) 工作。在学习和从事幕僚的过程中, 沈复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领略了多处名川大山的无限风光, 因此在其文学作品中, 作者常用清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在《浮生六记》中, 沈复无论是描写他与芸娘的感情生活, 还是描述人生坎坷、世态人心, 都会将所经历的各地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的美好表现出来。例如, 《闺房记乐》中, 沈复云:“时方七月, 绿树荫浓, 水面风来, 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 与芸垂钓于柳荫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 随意联吟, 有‘兽云吞落日, 弓月弹流星’之句。”

《浮生六记》中, 沈复将自己与芸娘的感情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线路, 叙述了他与芸娘之间深厚的感情。文章中, 沈复并没有采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对二人的感情进行大肆的渲染, 而是依旧运用其清新淡雅的语言, 平淡坦诚地将二人的感情与生活细节娓娓道来, 并以此表述自己与芸娘之间的真挚情感。例如, 《闺房记乐》中, “告母曰:‘若为儿择妇, 非淑姊不娶。’”又如, “芸曰:‘情之所钟, 虽丑不嫌。’”十三那年, 沈复与芸娘初次相见, 便与母亲直言, “非淑姊不娶”, 婚后二人更是相敬如宾, 情投意合。沈复在《浮生六记》的写作中, 虽语言平实, 却仍旧道出了他夫妻二人的甜美生活。只是天不遂人愿, 芸娘早逝, 恩爱夫妻未到头。对于芸娘的记忆和怀念,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 通过平实、写实的语言深情地表露了出来。于沈复而言, 真挚的感情和生活经历无需刻意的修饰, 更无需用任何物件来烘托和渲染, 恰恰是最真实无华的细节才最能够表现出二人真挚的感情。

二、《浮生六记》中的写实手法

“写实”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指文章创作者的写作风格, 也是指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种常见且被广泛应用的文学体裁、写作手法。《浮生六记》作为清代自传体散文, 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中传记文学传统的艺术特征和表达方式, 即通过对人物所经历的事件, 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录, 从而抒发作者的态度、情感。沈复的《浮生六记》正是通过对自己与芸娘之间生活琐事的记录, 来抒发自己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对于爱人、往事的追忆。“写实追虚, 碑诔以立;铭德慕行, 文采允集” (刘勰《文心雕龙》) 。沈复正是通过写实的写作手法, 将夫妻二人与当时的封建家族、社会、伦理道德等之间的关系一一道来, 将封建社会的种种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堪称“人间百态”。与此同时, 《浮生六记》还对封建礼教进行讽刺和抨击, 使读者陷入深刻的思考。

但凡读过《浮生六记》的人, 大抵都会认为芸娘是这世上最可爱的性情女子。自幼熟读诗词歌赋, 虽有一身才情, 却也不失温柔贤惠、大方得体, 又不失小女子的娇羞可爱, 能与芸娘结为夫妇可以说是沈复的福气。在品味二人幸福生活的同时, 我们又不难从这些琐事中发现存在于当时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例如, 芸娘单纯的只作为某个男人的妻子自然是极佳的, 勤俭持家、温柔贤淑, 又懂得和夫君共享闺房之乐, 甚至三番两次主动想要为自己的丈夫纳一房妾室。但是涉及到家族与社会, 芸娘显然不那么讨人喜欢, 虽然处处小心, 却仍旧不得公婆喜爱, 在家族的纷争中也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芸娘曾予沈复书信, 称公公为“老头子”, 并非是对长辈的不尊敬, 但是公公知晓后很是生气, 最后因为种种误会, 夫妻二人被逐出祖宅。单单是因为芸娘对老人家不敬的称呼就会遭到此番待遇吗?在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束缚下, 是不允许沈复与芸娘如此这般的“情投意合”“伉俪情深”的。

当“写实”被归纳为一种写作手法、创作手段时, 《浮生六记》本身就不再是作者闲暇无事时所著的悼念亡妻之作, 而是通过回忆之前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反映现实生活的;那么文中所述的诸如不喜功名、二人不拘小节的婚后生活、芸娘对憨奴“情有独钟”等事就不再是夫妻趣谈, 而是对于封建社会、封建礼教赤裸裸的挑战和反抗。

参考文献

[1]沈复.浮生六记.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1.

篇4:以“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为题

他们将于3月29~30日的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参加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服装论坛,共同探讨“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将品牌价值物化为产品

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失去源动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就需要中国服装业通过特色化经营提质增效,实践出独有的商业价值。正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所说,所谓的新常态,就是数量增长慢下来,质量增速提上去。

消费市场的变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着力点。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心理、购物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满足消费需求的升级,成为服装品牌的新任务。

新秩序正在酝酿,中国服装品牌急需贴近市场、适应产业规律、进行本位创新。即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回到产业运行质量提升的根本轨道,大练基本功,提升品牌运营和消费服务的综合能力。于是,2015中国服装论坛主题定为: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显然,这里的“产品”指的是“品牌产品”,即将品牌基因和内核价值物化。

这是核心价值的力量,行业的崛起必须伴之以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其决定着品牌走向,是获得消费者认同的心灵力量,也是品牌运作的根本原点。只有在核心价值指引下,产品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呼应市场,让品牌思想和设计体系物化为产品。

将文化用服饰表达

中国进入了品牌的产品时代,我们要不断追问:我们到底为社会和消费者引导什么,这是品牌之魂。接下来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打造。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品牌运作的基本方法论。把中国文化融会贯通,变成现代人的语言,用服装表达出来,从而和世界分享东方的生活方式,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之亟需。

在这次变革中,一批中国服装品牌已投身其中,践行品牌发展的新逻辑。例外、白领、依文、歌力思、播、汉帛??中国服装领军品牌们均把研发看作市场一线,努力提升把品牌独特风格、文化转化到产品中的能力,在向世界先进服装国家学习的同时,创建中国品牌的独立价值。

其实,这些品牌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参与者、支持者,甚至是主席团成员。而在接下来两天时间里,他们将在这里完成品牌的实验:探索国际化语境下的东方生活状态,将传统美学还原给真实的生活日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如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演讲,给日本带来了巨大能量,山本耀司2012年中国服装论坛之旅也带来了一次智慧风暴,“设计师要始终贯穿自己的信念,做出中国服装。”的箴言仍在耳边,如今第二次中国服装论坛之行,在互联技术盛行的当下,他又会给中国同行哪些新的思考与见解?值得期待。

同时,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品牌Alexis Mabille设计师Alexis Mabille及其品牌CEO Martin Mabille 、英国针织时装品牌 Artwork 缔造者Patrick Gottelie等著名设计师也将来到现场,和中国企业一起探讨消费、设计与时尚的未来。

无印良品的三驾马车:松井忠三、原研哉、深泽直人齐聚中国服装论坛,分享经济下行之时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奥秘——始终站在消费立场来制作商品,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紧跟消费脚步,实践“良品美学”。

其实,寻找当代中国美学,正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密码,广邀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对品牌美学实验的完成,具有关键意义。

站在新的风口

“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0年正式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奠定德国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成为指引未来工业生产的一种全新概念。

2014年,“工业4.0”成为探讨的热点方向,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概念。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这就代表着我们已经站立于新的风口浪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着组织、生产、渠道以及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变革,还改变甚至颠覆着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和产业形态。

如何用信息技术去洞悉消费动向,进行产品研发和上下游集成创新,已成为产业变革、提升效率的重要内容。为此,2015中国服装论坛特意设置了风口论坛,以探讨工业4.0时代的商业趋势与模式创新、将商业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等热点话题。

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在探讨中。2015中国服装论坛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不仅对消费趋势和产业方向进行前瞻思考,还对传统手工艺与文化美学进行深度挖掘,以期和企业在这里完成一次年度品牌实验。

篇5:以梦想为题的散文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从不闻世事、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跨进了青春的门槛。我们兴奋,我们激动,我们渴望像风一样潇洒自如,像云一样恣意飘荡。有人认为,经历了高考,到了大学就应该尽情的享受青春带来的活力、朝气和成熟。但你是否想过,青春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青春只有一次,容不得我们去挥霍!

只有让远大的梦想来陪伴,青春才可无悔,才可永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梦是期待,而梦想是坚强,是勇气,是对于那个梦负责的方式!回眸自己走过的路,还有谁在坚持着这最初的梦想!

也许,你失败过,刹那间对整个未来感到失望,但你是否想过,坚持向前走一点,离看到胜利的曙光就会近一步!如果你可以想象到那成功的画面,感受那成功的喜悦,那么你会骄傲的觉得今天的坚持是值得的!

不必等到风平浪静,我们可以乘风破浪去赶海;不必等到阳光明媚,我们可以料峭春寒去播种;不必等到老态龙钟,我们可以一腔热血博人生!

让我们抛开原来的一切,用心发现,那海阔天空的瞬间;让我们张开心的翅膀,飞得更远,飞向人生的最高点!让交院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也许你现在还在碌碌无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那么你现在要重整旗鼓,蓄势待发!为了那个最初的梦想,前进、奋斗!

梦想启程,让青春飞扬,让活力无限……

追梦吧,相信自己,有梦想才会有明天,青春没有界限!

北大校长王恩哥曾经说过的十句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大学生应该插上“两个翅膀”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如果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他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篇6:以黑夜为题的散文

凋零的花瓣四散在夜幕,

腐朽的石碑篆刻了铭文,

黑羽的乌鸦高声地嚎叫,

黑袍的死神轻轻地踱步。

少女在污秽崎岖的窄道间惊恐地前行,

地上是四散的蔷薇,

纵使颜色各异,

却都无一例外沾染了朱红,

她手中握着微微卷起的羊皮卷,

华丽的花纹,委婉的言辞,犹如深夜母亲的呢喃。

无人知晓,那竟是一封没有署名的邀请函。

规整的格式,却如根根银针刺痛手指;

暧昧的敬语,却如恶魔的呼告;婉转的文笔,却如乌鸦的.羽翼。

这是来自另一方的邀请:

美丽的女孩,请收敛你的恐惧,

人世的欲望与诱惑多么的枯燥,

拥有再多的玫瑰,不如在蔷薇中沉睡。

今夜,请放松那颗绷紧的年轻的心,

静静地注视着我。聆听我的呢喃。

今夜我将与你共同漫步在吾之庭院里,

你不需要支付任何酬劳,

只要静静的微笑,

做个天真的天使吧。

你说你不知道我的名字?

不要担心,待黑夜中的蔷薇盛开时,你自会来到我的庭院——

失乐园,

篇7:以成熟为题的散文

说到成熟,我第一次意识到成熟,感受到成熟,是在自己抛下孩子,离家上班,走向工作的时候。因为对一切的不习惯,先是觉得被生活所累,再就是铺天盖地的工作,一切的一切,都来的那么突然。所谓的成熟,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它就这么来了,我也就这么真真实实的体会了一把。

成熟,自然是稳重而得体的现实描述,它像一壶陈年的`普洱,初看时水色混浊,细品却甘甜入心。一杯熟普洱,可以安心静气。茶本来也是青涩的叶片, 是时间用慢火将一个生的茶饼暖热,这样,饮一杯熟普洱,我们仿佛和一段旧光阴在对话,让我们的心情瞬间进入安静,觉得平淡也是欢喜!

时间的年轮它推动着成熟,让我们学会独立,懂得微笑;成熟意味着褪去虚伪,不再为证明自己而活得疲倦;成熟意味着已经拥有,所以不必和他人争抢利益;成熟意味着懂得放下,因为人生的行程有限,虽然不可能把全部的景点都走遍,但是心里却很了然!

成熟就是我现在体会了,以前所没有的体会过的体会,感悟以前所感悟不到的感悟!一切都那么的顺其自然,曾经我们年轻,曾经我们轻狂,曾经我们棱角分明,曾经我们肆无忌惮。而如今,我们在成长,我们在学习,我们在进步,我们在改变,我们在成熟,我们在。

篇8:以浮生若梦为题的散文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浮生六记》,翻译选材,观点再现,翻译动机

《浮生六记》是清末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根据原作的写作轮廓来看,共有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其残稿于清末发现于苏州的冷摊上,只存有前四卷,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写作风格清新自然,颇具性灵文学风格。它讲述了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爱情婚姻生活、人生经历、家庭变故、闲情逸趣以及山水游记等。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代江南文人的独特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沈复的这部《浮生六记》以其真挚的情感、凄婉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林语堂(1895-1976),1936年给他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分期连载於《天下》月刊。后来又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并作长序言。

德莱顿把译者比作奴隶,认为奴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出的酒却是主人的(谭载喜,2004)。随着翻译解构主义的发展和翻译的文化转向使得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翻译活动应该是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理解和感情的交流。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狄认为,在翻译中要求译者隐身是错误的;译者在译文中不能隐身,而应当有形可见(谭载喜,2004)。在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中,从翻译活动的准备过程和翻译活动的进行过程都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译者独一无二的印记。

1 翻译活动准备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1 翻译作品的选材

从很多成功的翻译作品来看,译者所选择的往往都是那些与自己的审美和情趣相近或者一致的作品。17世纪英国的翻译家罗斯康芒在其翻译论著《论翻译的诗》中写道: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友谊”。所谓友谊,就是在翻译之前,必须首先检查自己的情趣,然后寻找与自己情趣、热忱以及风格相符的诗人,像择友一样地选择原作者(谭载喜,2004)。比如,鲁迅所选的翻译作品中,不乏像《死魂灵》这样文风犀利,针砭时事的作品,而甚少见那些伤春悲秋,凄美婉转的文字。在选择翻译作品的时候,林语堂也是如此。他本人对中国文化有着一种独有的深厚感情,尤其推崇“性灵”文学,因此所选的都是一些笔调清新,崇尚自然本真的闲适作品,如《浮生六记》,《归去来兮辞》,《老残游记》等,而他本人也著有推崇闲适雅致生活的《生活的艺术》一书。林语堂认为“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纪秀荣,1987)。《浮生六记》笔调朴实,描述了沈复夫妇恬淡自适的生活,堪称性灵文学的最佳样板(吴华玲,2010)。因此,林语堂对译本的选择体现了他自己的性情,价值和文学取向,这样,保证了译者对原作者语言及感情的理解,确保了高质量翻译的前提。

1.2 翻译的动机和目的

任何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动机和目的。翻译是一项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活动,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加之高强度的思维活动,使许多人心随好之,但却望而却步。但是,虽然如此,仍然有许多译者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地辛勤耕耘在翻译的第一线。以兴趣爱好为目的的翻译活动中,精神高度集中,强烈的兴趣使译者全身心地投入在翻译活动中,由此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是那些将翻译作品视作沽名钓誉之手段的译者所不能企及的。

翻译的动机会影响到译作的选择,甚至会影响到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林先生曾经说自己“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陈福康,2000)。林语堂本人崇尚自然,率性,本真,舒适的生活,这与原文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生活理念趋于一致。他曾经编译出《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等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其目的就在于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他所翻译的作品在西方文化和学术界影响深远,向西方文明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户。评论家Peter Precott在读完林语堂所著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后写道:“读完这本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林语堂,2008)。林语堂对于原作发自内心的喜爱致使他想将原作译出,介绍给西方读者,这样的翻译动机和译者个人的喜好直接影响到了对于译作的选择。

2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2.1 林氏中庸观的再现

林语堂常引用清朝李密庵的《半半歌》来表达其美好的生活理想,“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林语堂,2008)这是对中庸哲学最为形象的解释。在林氏看来,中庸即是指在一切事情上讲究适度和谐,求得天性的完整和心灵的快乐。在《生活的艺术》中,他还把“中庸生活”奉为“生活的最高典型”。(林语堂,2008),

而他的中庸观在翻译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他对翻译的度的把握上。林语堂翻译活动比较活跃的年代恰逢中国翻译理论家辈出的年代,前有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同时代的还有鲁迅所提倡的“顺而不信”,赵景森的“宁信而不顺”,而林语堂在其翻译感悟之作《论翻译》中主张“凡可以助译文之明畅,或使合于艰深典雅,毕肖古人的

主旨,译者无不可为。”(罗新璋,1984)。在其中庸观的影响下,《浮生六记》译文兼具了汉英两种语言的精华,既可以使目的语读者理解抽象的中国文化,又不失语言文采。

2.2 与目标语读者的交流

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的语读者的习惯和文化背景,因此林语堂在处理原文的一些文化词汇时,多采取“异化”的翻译手法,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翻译的主体除了译者、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外,还应包括委托人、赞助人等、译者与委托人之间是否融洽也会直接影响到译作的好坏(吴华玲,2010)。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在中国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她以中国农民为题材的作品《大地》(The Good Earth)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由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她特地邀请林语堂举家迁往美国,从事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著译工作,并给予生活与工作上的支持。由于二人志趣相同,一度结下深厚稳定的友谊,林氏译作的成功与赛珍珠的支持也是不无关系的。

2.3 与原作者情感的交流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一部译作是否忠实于原作,除了文字之外,往往还要看情感的传达是否到位,而这一点与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理解和默契也是不可分的。林语堂与沈复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原作者的爱情观,婚姻观,生活态度和人生情感都引起了他的共鸣。尤其是对于原文中的女主人公之一,作者的妻子“芸”的情感。林语堂在译序中的开头就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性。”,这一点与原作者对于这个女性角色的思考是一样的。原作者生活的年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但是沈复自己却十分欣赏并且喜爱芸的才华与见解,而林语堂所欣赏的也是独立自主、新思想的女性,在一点上,两者是不谋而合的。正是由于译者对于原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共鸣,使得原文语言和情感的再现成为了可能。

3 总结

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翻译过程中,根据委托人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偏好,兼顾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中庸观服务选择与原文像适配的翻译手法,并且就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在情感上与作者达成共鸣,使这部译作达到了自己作品和中西翻译活动的顶峰。

参考文献

[1]纪秀荣.林语堂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2]吴华玲.林语堂翻译的主体间性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10).

[3]吴华玲.林语堂的中庸观在其译作中的审美再现[J].云梦学刊,2010(3).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林语堂.The Importance of Living[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施建伟.林语堂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8]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上一篇:小钟琴培训学习心得下一篇:徒手攀岩电影影评及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