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2024-05-31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8篇)

篇1: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校企共建专业合作框架

甲方:黄冈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黄冈博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原北大青鸟黄冈校区)(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本着平等、诚信、务实、共赢的原则,双方就共建黄冈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等大专专业合作达成如下共识及协议。

一、合作模式:

1.甲乙双方共同运营校企共建专业。

2.甲方不负责具体运营事务。

3.乙方负责实施团队组建、教学管理、学工管理、就业服务等。

二、招生

1.招生目标:300人。

2.由乙方完全负责共建专业的招生团队组建、招生宣传等工作。甲方协助乙方进行学生录取工作。

3.共建专业学费:初步预算11800.00元/生/年。

三、教学

1.甲方负责实施共建专业学生的公共课教学。

2.乙方负责实施共建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学。

四、学生日常管理

1.甲方指定一名辅导员用于共建专业与学院的接口工作。

2.乙方指定班主任具体的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学习监控。

五、就业

1.完全由乙方负责安排学生就业工作。

2.确保合格学生的工作岗位都是和所学专业挂钩,且薪资待遇不低于3000元。

六、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利润分配 1.甲乙双方50%分配,即:5900.00元/生/年。

篇2: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甲方: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乙方)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无线通信外围设备专业厂商,由于公司规模迅速发展壮大,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逐渐增加。为了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京信通信将扩大与正规高等职业学校的合作,共同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为了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同时也促进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流,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愿携手在生产教学两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现就有关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作为乙方挂牌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接收乙方学生来公司实践学习(具体人数及实习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甲方根据生产情况定出实践学习时间安排及学生实习工作岗位。在实习前两星期甲乙双方应互相通知有关安排。

二、甲方为乙方实习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过程的实践内容。实习实训过程包括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甲方接收乙方学生的实习安排参照《关于贵校安排毕业班学生至京信通信公司实习及工作事宜》。

三、实习期间,乙方学生应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安排,积极参加生产实践;乙方可派出带队老师,配合甲方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和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实习结束后,甲方将对乙方学生进行考核鉴定,并将有关材料移交乙方有关部门。

四、乙方师生的交通费用由乙方负责,甲方负责实习学生的住宿。乙方学生在甲方实习期间应遵守甲方规章制度和车间作息时间,同时享受与公司正式员工一样的住宿及用餐待遇。

五、乙方应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和指导,必须为所有实习学生购买商业意外保险,并提供相应证明给甲方,乙方需承担乙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发生的意外伤害等安全责任。

六、实习期间由甲方按实习岗位支付学生实习补贴,具体标准由甲方另行拟定。

七、甲方在经公司管理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可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乙方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甲方向乙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对乙方专业建设出谋划策,甲方支持乙方的教学改革,不定期参加乙方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及专业课程的业务问题探讨,提供最新技术动态和人才需求动向等。

八、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甲方选择乙方作为普通员工的培训基地,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培训教师;乙方聘用甲方技术管理人员为校外专家或专业兼职教师,并由乙方人事部门给予颁发聘书。

九、本协议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本协议有效期2年。

甲方: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乙方: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盖章)(盖章)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以下空白)

甲方:北京百科融创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乙方)

北京百科融创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教学仪器设备专业厂商,由于公司规模迅速发展壮大,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逐渐增加。为了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北京百科融创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将扩大与正规高等职业学校的合作,共同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为了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同时也促进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流,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愿携手在生产教学两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现就有关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作为乙方挂牌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接收乙方学生来公司实践学习(具体人数及实习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甲方根据生产情况定出实践学习时间安排及学生实习工作岗位。在实习前两星期甲乙双方应互相通知有关安排。

二、甲方为乙方实习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过程的实践内容。实习实训过程包括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甲方接收乙方学生的实习安排参照《关于贵校安排毕业班学生至北京百科融创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实习及工作事宜》。

三、实习期间,乙方学生应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安排,积极参加生产实践;乙方可派出带队老师,配合甲方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和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实习结束后,甲方将对乙方学生进行考核鉴定,并将有关材料移交乙方有关部门。

四、乙方师生的交通费用由乙方负责,甲方负责实习学生的住宿。乙方学生在甲方实习期间应遵守甲方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同时享受与公司正式员工一样的住宿及用餐待遇。

五、乙方应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和指导,必须为所有实习学生购买商业意外保险,并提供相应证明给甲方,乙方需承担乙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发生的意外伤害等安全责任。

六、实习期间由甲方按实习岗位支付学生实习补贴,具体标准由甲方另行拟定。

七、甲方在经公司管理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可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乙方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甲方向乙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对乙方专业建设出谋划策,甲方支持乙方的教学改革,不定期参加乙方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及专业课程的业务问题探讨,提供最新技术动态和人才需求动向等。

八、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甲方选择乙方作为普通员工的培训基地,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培训教师;乙方聘用甲方技术管理人员为校外专家或专业兼职教师,并由乙方人事部门给予颁发聘书。

九、本协议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本协议有效期2年。

甲方:北京百科融创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乙方:山西大学工程学院(盖章)(盖章)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以下空白)

甲方:山西顺达胜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乙方)

山西顺达胜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是通信技术服务商,由于公司规模迅速发展壮大,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逐渐增加。为了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山西顺达胜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将扩大与正规高等职业学校的合作,共同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了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同时也促进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流,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愿携手在生产教学两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现就有关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作为乙方挂牌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接收乙方学生来公司实践学习(具体人数及实习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甲方根据生产情况定出实践学习时间安排及学生实习工作岗位。在实习前两星期甲乙双方应互相通知有关安排。

二、甲方为乙方实习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过程的实践内容。实习实训过程包括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甲方接收乙方学生的实习安排参照《关于贵校安排毕业班学生至山西顺达胜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及工作事宜》。

三、实习期间,乙方学生应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安排,积极参加生产实践;乙方可派出带队老师,配合甲方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和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实习结束后,甲方将对乙方学生进行考核鉴定,并将有关材料移交乙方有关部门。

四、乙方师生的交通费用由乙方负责,甲方负责实习学生的住宿。乙方学生在甲方实习期间应遵守甲方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同时享受与公司正式员工一样的住宿及用餐待遇。

五、乙方应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和指导,必须为所有实习学生购买商业意外保险,并提供相应证明给甲方,乙方需承担乙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发生的意外伤害等安全责任。

六、实习期间由甲方按实习岗位支付学生实习补贴,具体标准由甲方另行拟定。

七、甲方在经公司管理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可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乙方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甲方向乙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对乙方专业建设出谋划策,甲方支持乙方的教学改革,不定期参加乙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及专业课程的业务问题探讨,提供最新技术动态和人才需求动向等。

八、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甲方选择乙方作为普通员工的培训基地,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培训教师;乙方聘用甲方技术管理人员为校外专家或专业兼职教师,并由乙方人事部门给予颁发聘书。

九、本协议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本协议有效期5年。

甲方:山西顺达胜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乙方: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盖章)(盖章)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篇3: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关键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

加强实训室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企业,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室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进行共建,实现双方共赢。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校企联合实训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面向市场的联合实训室,既能体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和参与的积极性,又促进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换。通过联合共建实训室这一平台实现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业务或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把学校的日常技能训练融入到企业生产,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是技能实训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所在。

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训室的建设还相对滞后。虽然学校渴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但事实上,校企双方更多的是松散型的合作。在合作模式上表现为形式化、简单化,缺少内容与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合作双方仍是互不相干的两个整体。就目前中职学校办学的现状看,存在诸多问题:缺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缺少必要的实训室和设备,缺少洞察技术信息的能力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而这些恰恰又是企业的强项,若要使得企业这些资源为我所用,那必然会为校企合作开拓一片新天地。事实上,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学徒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和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加强校企间的紧密联合,实现实质性合作。唯有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办学真正走向社会化,真正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一线技能型应用人才。

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与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室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分析:

一、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室的具体做法

(一)从学校层面制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相关制度

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学生校外实习守则”、“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条例”、“学生外出实习就业推荐流程”等系列规章制度与相关操作要求。在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建联合实训室、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及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从学校层面开始规范与保障校企合作的开展。

(二)校企合作共建多种模式的联合实训室

1.前校后厂式。这种模式中,学校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企业自主经营,把与学校主干专业相匹配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引进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校企双方实现了“七个合一”:车间、教室合一,课堂即实训室,车间就是学习场所;学生、学徒合一,学生既是一个专业技能学习者,又是一个合格产品的生产者;教师、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理论、实践合一,开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作业、产品合一,学生在完成既定作业的同时,又在生产合格的产品;教学、科研合一,学校的科研项目成为教师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创收合一,学校既培育人才,又开展多种服务,在服务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通过引进企业入校,合作办学,共建实训室,共享资源,共育学生,企业即教室,车间即课堂,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新模式。

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这种模式即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以设备、技术、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学校进行合作办学。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教育和培养任务。所以,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份内之事。这种模式中,校企合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同投资、合作管理、共享利益。

2007 年,学校引进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入校,共建了新火花实训室。学校利用场地优势,安排相关场地,公司提供设备,共建新火花实训室。校企双方通过五个“共建”的实施,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的有效实现。一是共建“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由企业推荐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另一方面,由企业为学校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二是共建“实训室”。按照新火花公司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负责用于设备的操作、调试和维修等并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岗位,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指导,建立了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基地。三是共建“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双方建立共同培养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实施;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实训室为强化基地。四是共建“课程”。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五是共建“课堂”。一方面,由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专业讲座,把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最新技术和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

3.创业孵化式。这种模式中,校企联手建立校内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这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极大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根据专业特色,学校积极和相关企业合作成立了小蚂蚁志愿服务、衣香坊洗衣房、车娱水洗车房等三大校内创业实践基地。这些创业实践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项目和物品,并全部由在校学生全权负责经营,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转变了学生的就业观念,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4.产学研结合式。这种模式中,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盘活现有资源,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旧设备的技术改造,已不再是企业单方的任务,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生产服务。校企双方制定技术合作计划,共同分析市场,探索市场走向,共同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站在行业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在产品的开发研究方面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科研才能,企业可以在学校成立研发基地,学校积极为企业开发技术和产品,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实实在在获得利益,调动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室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

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学生校外实习守则”、“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条例”等系列规章制度与相关操作要求。为共建实训室,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及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面从学校层面规范与保障了校企合作的开展。

(二)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适应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

通过共建联合实训室,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对学校教科研活动开展的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专业教师提供了更多下企业的机会,到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的开发等校企合作活动,成长速度加快,一批老师迅速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三)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发展的多样化、灵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认真履行协议目标,增强了校企合作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四)强化了产教研结合

1.学生参与生产或经营。学校利用现有先进的加工设备,与企业进行商谈承接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产业务,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操作,完成产品生产任务,学生既能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又能积累产品实际生产的经验,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习,也可取得一定的报酬,为学生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

2.研发产品。在产学研方面,学校与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合作沟通研发了机床开关电源、无电阻步进电机驱动器、导电轮、线切割加工冷却液等相关产品,为企业节省了较多成本,深受企业好评。

3.科技服务。主要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这一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送教上门)。积极参与企业设备、工艺及产品的改造,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及好评。

(五)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

1.提高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教学、项目式课程教学,学生苦练技能热情高涨,兴趣小组、技能竞赛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毕业生考工通过率100%,在省市级竞赛中成绩突出,参加竞赛集训的同学,竞赛后全部被企业以较高待遇“抢购一空”。

2.创新技术。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这一平台,围绕企业生产情况开展征集创新创意活动,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进行指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配合进行指导,多年来,学校产生科技创新成果10 多项,在江苏省和苏州市创新大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室的反思

企业参与共建实训室建设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关键,然而大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意真正参与、而敷衍参与实训室建设,像这样实训室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技能操作、实训流程也无法与企业接轨。2007 年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与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新火花电加工实训室。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通过无偿赞助或半赞助的形式向学校提供线切割机床,建设校内实训室,供学生实训使用。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师资,共同制定和展开校内实训室或企业用户教学培训工作。同时苏州新火花有限公司也成为学校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培训基地。企业顶岗培训突出了企业实践的特色,教师在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环境下,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全过程,通过企业实践,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积累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与企业技术和技能专家直接交流,建立起了长期的联系渠道,形成持久的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互动的合作关系,利于扩展产学研合作渠道,持续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文苏.校企联合办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

[2]吴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9(12)

篇4: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物流行业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一、物流行业及物流管理专业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被誉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深圳的物流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深圳物流产业成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14.5%,占GDP比重突破10%,通过两港齐飞、综合现代物流发展,深圳的仓储、货代、运输、配送、快递等物流各子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产生顺丰、怡亚通、招商局、恒路物流等各类顶尖的物流企业。

1.行业发展现状。深圳物流业的发展集区位、政策、产业等优势于一体,已成为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全市拥有物流企业近4200家。其中,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0多家,从事国际物流业务出口额超亿美元的物流企业达17家。出现了一大批在国内业务模式突出、管理手段领先的物流公司,招商局物流、腾邦、越海、中海物流等50多家企业被认定为市重点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类物流专业人才,为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专业发展现状。由于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物流行业的各个细分行业遇到人才荒的难题。教育部在本科目录里增加了物流管理专业,广大的高职、中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和相关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700多所大学以各种形式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在中、高职院校里,90%以上的学校都有物流管理专业,整个专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局面。

二、专业课程存在问题

通过笔者调查,目前广东省的很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比较弱,很多校企合作停留文字层面,或者通过个人关系在维护,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多数企业都是把这种合作模式做为负担,企业需要学校提供的服务教少,而学校则需要企业提供实习、参观讲解以及外聘老师,合作不对等造成合作关系不稳定。课程或者专业综合实训不能与行业对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少。目前,我校物流专业建设经过示范专业平台的建设,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处于国内的前列,但是由于专业教师对行业掌握的欠缺,以及物流专业本身的复杂性,造成各门课程的实训和专业实训存在实训简单,或者无法模拟实际业务的问题。

2.实训教师缺乏,实训项目与行业相差较远。作为新兴的专业,高职物流教育普遍缺乏师资,具有物流多行业工作实践,了解物流企业运作的能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则更为缺乏。有些学校就算执行了相关的鼓励政策,教师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了解市场行情,所以开放的实训项目都是针对应该掌握的内容而开展的实训,没有按照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逐渐落实到各门课程中。

3.虽然实训室建设投资加大,实训整体水平低。目前随着各级政府对文科类相关专业的重视,很多学校物流专业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物流专业实训室,而且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物流专业就达54所学校,每个学校,一方面,是大力的专业建设投资;另外一方面,则是建设完的专业实训室空置率高,开出的实训项目无法与企业对接,整体实训水平较低。

4.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深层次的实质性合作项目企业积极性不高。目前,校企合作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层的重视,学校的校企合作单位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物流企业只停留在简单的层面,老师带领学生到物流公司、港口、车站、仓库配送中心进行参观,让学生对物流有个感性的认识,只是了解物流这个行业的大概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三、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物流专业的特殊性,但是很多课程很难通过简单的参观、讲解达到了解市场的情况以及目前实训存在的多种问题,我们规划设想的方案则可以确保广大在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类企业的经营模式、盈利情况、发展前景、业务操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选择将来就业的行业,更加带着工作的目的性去学习,确保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就掌握各类物流企业的运作。

1.学生培养思路及方法。建议在一年级的时候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各个物流子行业的市场基本情況;第二年开专业课的同时,让学生到企业了解各类企业基本盈利模式和运作模式,并且这些学生可以选择在学生的咨询公司进行兼职业务操作,深入学习和跟踪不同的物流业务。到第三年的时候,学生基本可以完全胜任相应的岗位,无论论文撰写还是毕业创业,学生都可以应用自如,完全达到了专业培养的目标。

2.校企合作完成实训内容组织。根据物流专业培养方案,学生应该掌握生产企业的分销配送体系,掌握各类运输配送的运作,掌握仓库规划与日常的管理,掌握报关业务,同时根据行业的特点,有些物流辅助行业比如拖车、国内运输竞争已经非常火热,基本没有利润的空间,咨询公司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国际快递服务、国际海运整箱、国际海运拼箱、保税物流相关业务、中港、中台快递。

3.校企合作模式设计。物流专业学生毕业生主要的毕业去向都是在货代、快递、第三方物流等公司,而且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从事文件、操作、业务等岗位。而且行业内有些公司是负责做同行业务,有些是专门做直客生意。

考虑到目前物流企业鱼龙混杂,每类物流供应链上真正有优势的企业不多这种情况,所以必须精选供应商。在物流需求市场上进行挖掘业务,最后公司通过对客户进行考察、咨询,为客户量身定做最合适的物流服务,并且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为其提供服务,实现优化其物流供应链服务的目的,具体业务流程如图1。

篇5: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甲方:

乙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产业发展和市场紧缺,为了使学生快速练就过得硬的岗位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同产业的结合,建立校企

合作机制,使学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学习期间实

现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目标,并为学生创造完成学业的同时又实现就业的良

好环境。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信原则,通过友好协商,确定了

双方在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环节、专兼教师团队建设及毕业生接纳等具体合作内

容。并签订协议如下:

一、甲方与乙方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

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

甲乙双方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共育”。

2.建立双方共同主导的人才培养参与机制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主导,形成双方合作的动力机制和高效

双赢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对接专业群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创新型

课程开发、“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

等方面合作,实现“过程共管”。

3.实施人才培养、智力支持与技术服务多元发展

深化“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面向现代服务业的计算机网络

技术专业内涵建设,为区域行业企业提供急需的产业人才和技术服务,实现“成果共享”。

4.构建深度融合、责任共担新模式

以建立校企“健康合作的调控机制”、“长期合作的保障机制”为平台,对合作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制订双向兼职、双向培训、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工学交

替的顶岗实习、就业岗位对接等制度,实现“责任共担”。

为保证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订以下原则性条款:

二、合作内容

1.甲方向乙方提供双方约定的顶岗实习实训学生和就业计划的正常到岗。

2.甲方派遣指导教师与乙方负责学生实训的相关人员组成“双岗制”,共同指导参加顶岗实习实训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3.甲方负责向定期派遣相关师资参与乙方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保证相关教师在企业工作的时间。

4.乙方保证甲方学生在公司内轮岗实训,现场实践教学,全年安排____人次的学生实训,安排技术骨干指导实训学生并以兼职教师身份,承担甲方的专业课教学任务。

5.乙方负责接纳甲方教师在乙方挂职锻炼,共同考核和管理甲方教师在乙方参与项目开发等工作。

6.甲乙双方共同商定选派乙方技术骨干承担甲方校内核心骨干课程的实训教学等工作,甲方以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制订的兼职教师课时费标准付给乙方相应的课时费。

7.乙方承担每年接受甲方毕业学生____名到乙方专业岗位就业,上岗学生须通过甲乙双方的共同考核。

三、其他条款

1.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甲乙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商议,商议所形成的附件,与正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本协议以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以下无正文)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或授权代表:或授权代表:

篇6: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一、指导思想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只有建立健全了校企合作机制,才能培养出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企业形成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双向介入、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学校本着资源共享、实现双赢的原则,通过引进企业的设备、技术、销售、培训业务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企业在实现自身工作任务的同时,接受学生的专业实训,使学生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化转换,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二、组织机构

(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该机构负责制定校企合作战略,筹集合作资金,发挥联合优势,加强校企联系,协调校企双方的互动,共同推进校企双方发展。

(二)电子信息产学研理事会

该机构开展教学、科研、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公关和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以及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发展,作为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学校对企业的发展提高支持和帮助,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校企合作的任务与方式

(一)校企合作的任务

1、合作开展师资培养:企业为学院进行教师培训。每年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为企业兼职教师培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2、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各专业应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院不定期邀请企业代表举办专业建设研讨会、讲座,每学年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和考评。

3、合作开展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提供资金,用于学校的建设、专业改选、实验实训环境改善等方面。包括:共建二级学院的建设资金、进入学校财务的建设实验实训场地资金、提供给学校用于购置专业实训及科研设备的资金。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积极吸引企业参与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共建实验实训基地。

4、合作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发展校企科研开发项目,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提供共同参与开发科研项目、技术服务的机会。

5、合作开展培训: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社会培训,加大学生与企业的参与;不定期为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的方式分为一级项目与二级项目。

1、一级项目

(1)合作培训方式

引进设备(软件)或资金,既用于我系学生实习,又用于面向社会的培训。

(2)合作生产方式

引进设备(软件)或资金,既可用于实际生产,又可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实习。包括与校办工厂的合作。

(3)合作研发与技术服务方式

引进设备(软件)或资金,或无需引进设备,合作研发企业急需的项目或技术攻关。

(4)综合方式

除引进设备(软件)或资金外,成立合作机构,合作的功能呈多样性:可提供给学生实 1

习;或提供面向社会的培训;或用于生产;或用于研发或技术服务。

(5)二级项目若合作金额超过一定数目的,必要时可申请为一级合作项目。

2、二级项目

(1)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联系企业,建立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新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合作的方式之一,但一般不列入一级项目。学校将对开发实习基地进行奖励,前提是实习基地要同时达到如下标准:与企业签订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每年能接收校我校学生实习;能派出兼职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能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能接收学生就业。

(2)校企合作办公室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企业技术服务信息,提交给相关的院系解决,此类项目属于二级项目。由院系直接联系获得的此类项目,也需同时报校企合作办公室备案。

(3)企业对学校小额度的捐赠

包括奖学金(总额度在一万元/年及以上)、图书(总值一万元及以上)、设备(价值一万元及以上)、软件(总值一万元及以上)以及其它总值一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捐赠。

四、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的原则与程序

(一)“筑巢引凤”,引进企业到校内原则

1、受校园环境的限制,引进企业的规模要适度,不能盲目引进。凡有以下特征的企业不可引进入校:

(1)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污染,影响正常的教学、生活的企业;

(2)大型的生产企业,人员多、能耗大、物流量大的企业;

(3)产品不适合在学校生产的企业;

(4)生产、经营与各种运作与专业教学没有关系的企业;

(5)对在校师生安全存在隐患的企业;

(6)其它不适宜引进的企业。

2、非占用学校场地项目的引进

此类项目,一个专业可与多家企业合作,不存在重复引进的问题。但属性相同而会影响原有企业合作的项目,则要慎重考虑。

3、引进项目的重要原则是允许学生免费使用所引进的资源。引进的企业可不收租金。但需要收取运行过程中与教学无关的电费与水费、网络、电话等费用。若网络及电话不占用学校资源,可不收取该部分费用。基本上不允许重复引进。原则上一个专业不能有两家企业进驻学校,若确实需要,需提交论证报告,交校企合作办公室批准后方可引入。

4、“筑巢引凤”方式引进的项目,学校基本不收取合作企业占用学校场地的租金,没有涉及学校参与的生产,学校不参与生产所得利润之分配。合作培训适量收其培训收益,以取得双赢为原则。企业捐赠资金100%用于协议所规定的范围内。

5、所引进的企业与专业对口,有利于专业或专业群的发展。愿意并且能够承担学校的教学、实训、技术服务、培训等工作。

6、企业具有规范的营业执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7、企业就个别技术服务领域内的项目要求学校帮助解决的,可视为二级项目,谈判时需双方确认技术服务成功后企业需支付的费用。

8、凡引进生产性的校企合作项目,能接纳学生在校内进行生产性实习的,需明确注明能同时接纳多少学生实习的人数。

9、凡引进培训性的校企合作项目,需明确注明一年内计划培训多少人。若不能在签订协议时明确的,应在协议中规定,每年应向校企合作办公室提供培训计划,包括开设何种培训班与总人数。

(二)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的程序

1、谈判

(1)以院系或部门为主,自主展开与企业的谈判。涉及到要占用场地的事项要征得校企合作办公室的同意。涉及培训收益分配的事项要征得分管培训院领导的同意。

(2)以校企合作办公室为主,从全校的角度出发,展开相关的谈判,谈判后的结果与相关院系或部门进行沟通。涉及培训收益分配的事项要征得分管培训院领导的同意。

(3)涉及科研、技术服务项目收益比例的标准,需征得分管领导的同意。

(4)其他不涉及场地、培训收益、科研与技术服务收益的项目,在不损害学校利益的前提下,可由院系、部门或校企合作办公室等部门作为主体与对方谈判。

(5)需要由院领导拍板的关键谈判,在征得分管院领导的同意下,由分管或主管院领导亲自参与谈判。

2、签订协议

(1)校企双方需从合作目的、意义、内容、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方面撰写清楚。

(2)所签协议的蓝本由校企合作办公室提供,签署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或院系、部门领导先审阅,再由校企合作办公室审阅。如涉及到学院财务的事项要经审计处审计后方能签署。作为急需开展的项目,可单独举行仪式,由院领导或分管院领导在前面部门审阅后与合作方共同签署;一般情况下可在产学研全作大会上由院长与合作方共同签署,亦可先行签署协议再在产学研合作大会上补办签字仪式。

(3)若工作需要而来不及签署协议,必要时可签订意向书,待条件成熟时再签订协议。

(4)每年的产学研合作大会是与企业集中签署协议、进行校企合作的一个平台。产学研合作大会由校企合作办公室策划,会务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院办协助。团委、后勤办与各院系负责提供大会必要的协助。

3、立项

(1)若项目由院系主导谈判,需由院系指定项目负责人填报校企合作项目立项表;若项目由校企合作办公室主导谈判,则由校企合作办公室通知相关院系或部门,由相关院系与部门负责人指定项目负责人填报项目立项报告书。

(2)由院系或部门负责人指定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成员。一般项目组成员不适宜超过5人。若项目负责人认为有必要增加或减少相关人员,经院系或部门负责人同意后获得批准。项目涉及多系部或多部门人员者,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协调,与相关系部或部门负责人协商,安排有关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成员。

(3)经系主任或部门领导批准,再经校企合作办公室批准及分管院领导批准。

(4)鼓励全校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非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担任项目组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需经分管院领导的批准。

(5)各院系的有关校企合作项目应在产学研合作大会上举行前一周便应完成立项的全部工作。每年产学研大会公布一次新的校企合作项目。

五、校企合作项目的监督考核

(一)校企合作项目的监督

1、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要敦促合作项目者落实各有关合作具体措施,并要求填报数据采集平台。敦促各有关项目负责人到期要提交的总结、项目总结、考核报告及有关的文字资料。

2、校企合作办公室要对项目进行跟踪,对项目签订协议后一个月内,项目负责人要向校企合作办公室及质量监控办公室进行汇报,若迟迟未能落实措施,校企合作办公室与相关院系或部门采取措施帮助落实。

3、系主任是校企业合作的责任人。负责教学的副主任要负监督责任,负责本院系校企合作项目的落实进行监督。

(二)校企合作项目的考核

1、项目实施过程若经以下程序认定:

(1)项目负责人填写按人事处制定的报表,项目负责人本人要初步计算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中的各人在实施项目中所花的时间。人事处将其纳入双师队伍计划对其项目进行跟踪。

(2)凡纳入上述双师建设计划的项目组成员,人事处需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相关的酬金。

(3)项目负责人若对上述部门所作出的决定不服,可向人事处提交仲裁申请,人事处将建议院长召开学术委员会议,项目负责人可为本项目的实施进行答辩,人事处将对审核结果作出说明,学术委员会对此将进行表决仲裁。

2、我系每年都要制定本系的校企合作计划,原则上我系都应每年至少有一个校企合作项目。

3、每位专任专业教师要做好项目计划,原则上每位专任专业教师3年内应参与一项校企合作项目。

4、项目的考核程序如下:每年产学研合作大会举行之前,由校企合作办公室发出考核报表交由各院系,各院系将其发至项目负责人,一周内需填报完毕。院系负责人对其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三天后全部回收至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办公室三天内需汇同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教学质量办公室对项目进行考核,分管该项目工作的院领导需对考核进行认定,认定后上报院长并于产学研合作大会举行前正式公布。

(三)校企合作项目的绩效评价

1、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绩效评价

(1)协议履约情况:

对照协议各条款,检视协议履约情况。

(a)未能完成协议所规定的条款,视为不合格;

(b)基本完成协议所规定的条款,视为合格;

(c)较好完成协议所规定的条款,视为良好;

(d)出色完成协议所规定的条款,视为优秀。

不合格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向校企合作委员会报告,详细说明未履约条款的程度、原因,并作出整改计划。

2、由校企合作办公室下达到院系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我校驻小榄办事处收集回来的项目)的评价

(1)企业未能提交任何项目实施的文件也没有任何佐证材料的视为不合格;

(2)企业提供项目已启动但尚未完成任务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的视为基本合格;

(3)企业提供项目已完成的文件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的视为良好;

(4)企业提供项目已完成的文件并作出优秀评价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的视为优秀。

3、若项目具有综合性(如生产+技术服务、或培训+生产等),各相关项目均可作出评价,最后以其中主要合作项目作为评价依据。

(四)校企合作的总结

引进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尤其是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研发的产品,尽可能为学院留下产品样本,系部要对此进行追踪,并进行编号,建立电脑档案,留下相关的文字与实物档案。

(五)成果的推广

1、校企合作办公室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成果档案,技术成果提供给科研处通过校企合作的教改成果提供给院长办公室。

2、院长办公室需动态地掌握校企合作的情况,随时根据动态情况反映在数据采集平台及校园网的学校情况介绍之中。

3、教务处与高职教育研究所注意及时收集校企合作带动人才培养的经验,适当的时候

组织校企合作方面的研讨会。

六、奖惩制度

(一)合作项目的奖励

(1)对于引进企业捐赠设备的,并按相关程序计入我院资产的,根据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报告,按捐赠设备等价价值或资金总额进行计提,作为引进人的奖励。

1、属于一级项目;

2、项目考核为优秀;

3、接纳学生实习达到接纳能力100%;

4、若项目属于综合性项目,其中技术服务功能、培训功能、生产性功能的考核均达优秀;

5、项目取得省级以上的技术奖励;

6、充分利用合作平台,在校企业合作项目上有突出表现,包括双方在对方兼职、培养双师、有突出科研成果、培训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等;

7、项目具有相关的技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发表在正式刊物上。

(二)惩罚制度

与企业共建的校内相关合作机构,需注意为学生在校内实习提供有利条件。各系要根据合作机构的接收学生实习容纳情况,提早安排学生分批分时间段,开展实习。若合作项目具有供学生在校内免费实习而不利用却花经费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要追究组织者的责任,按行政责任事故处理。

计算机工程系

篇7:校企合作共建解决方案

2014年6月10日

校企合作解决方案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现就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建立校企合作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互认挂牌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1.学校在企业挂牌设立“XXXXX学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根据需要在学校挂牌设立相应的“XXXX企业(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双方均同可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项目合作。

2.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企业优先录用学校毕业生;

3.双方将定期(每季度一次)通过走访或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遇突发情况,双方将及时联系并加以解决。

4.企业协助学校建立校内企业实训工作室,让学生体验全真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5.企业为学校提供计算机相关专业每年技能大赛的赛前辅导。

(二)重点专业建设

通过“基地+基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为产业基地,以学校为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协调、基础资源互通,实现需求对接、资源共享、二位一体培养人才。

全面协助学校进行行业需求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开发、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构建等9步工作,将企业资源转化为专业资源,将学校教育对接企业需求,校企共同评价学生的“能力等级”,并授予相应的“角色等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专业内涵发展。

(三)学生实习实训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企业每年承担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到基地进行1-2个月的校外实习实训。企业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相应的实习内容,生活环境,校企双方从符合教学规律,切合企业实际,适应企业生产周期的角度,制订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课程实习采取“1+1”分段教学模式,保证校外实习期间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习结束后,企业为学生组织相应技能认证考试。

2.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企业指派专门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在保证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也会为学生开设职业导向训练相应课程,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四)订单培养

1.双方共同合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中,根据企业需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并根据企业企业发展状况,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同时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满足合作班级学生的实验实训需要,学校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承担合作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任务,积极为合作专业的学生下企业实践创造条件,以使合作培养的学生近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与学校共同开发相关课程等。

2.企业配合学校对双方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五)专业共建

校企双方联合培养,冠名“XXX超媒体设计师订单班”

实行1.5+0.5+1培养模式,即第1至第3学期在学校完成基础课程,第4学期在企业完成企业实训,第5、6学期到工作岗位带薪实习,毕业即转正;

针对专业共建的院校,xxx公司将派遣项目经理参与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课授课环节,具体方式根据校企双方协商达成。

(六)互派挂职交流合作

学校可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实际工程任务一线,实际了解当前社会的技术主流应用情况、实际网络工程项目的技术细节、企业工作过程、操作流程、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挂职期满,并经考核合格后,由企业发放相关聘书。

(七)师资培训

为学校师资提供H3C、思科、锐捷高级网络工程师、Oracle软件开发工程师、Oracle数据库专家、鑫联华网站设计师、幸星动漫设计师培训,着重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进行提升培训。培训结束获得相应技能认证证书,满足学校“双师型”师资力量培养的要求。

(八)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

1.学校聘请企业相关专业的中高层领导为学校教学指导专业委员,教学指导顾问,进行企业文化与管理实务的系列讲座,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篇8: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所谓校地共建, 是指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展开全面合作, 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出面协调高职院校、当地企业、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高职经贸类专业建设与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有效对接的一种办学模式。专业沟通则是指高职经贸类专业在与地方企业要求相关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上, 打破传统的分专业编班学习与实践的惯例, 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编成教学班级组织教学。

地方经济的集群化发展为校地共建提供了良好契机

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地方政府具有参与校地合作的强大动机地方政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枚重要的棋子。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政府的自我发展意识逐渐增强, 出于发展当地经济的迫切需要, 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 以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 发展地方经济所需的经贸类专业人才数量急速增长。但是, 由于经贸类专业人才就业的流动性较强, 内地大部分地级市及县一级地方政府引进、留住外地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难度非常大。为有效满足发展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 各地方政府开始对以校地共建方式培养当地人才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这为校地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地方企业迫切需要由政府出面协调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目前, 内地省份地、县一级的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些中小企业开始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开始以提供较高的薪酬等措施引进各类专业人才。但由于经营规模及管理水平等原因, 绝大部分地方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现象, 甚至部分企业人员流失严重, 出现人才断档, 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使企业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同时, 由于规模较小, 单个中小型企业往往没有能力与高职院校合作, 以订单培养的方式满足自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 地方中小型企业对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出面协调, 与高职院校开展校地、校企合作, 培养能在当地扎根、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产生了迫切需要。

地方经济的集群化发展为高职院校开展校地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地方经济集群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如湖南浏阳的花炮产业集群、醴陵的陶瓷产业集群等) 。经济的集群化发展形成了人才需求的集聚现象, 虽然地方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单个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是很大, 但随着地方同类企业数量的增多, 对同类人才的需求总量会迅速增加 (如湖南醴陵拥有陶瓷企业近500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余家, 全部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 。人才需求的集聚现象为高职院校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投入资源, 开发、建设相关专业, 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一起大力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 地方政府或地方行业协会了解当地经济发展趋势, 熟悉当地企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可以准确地指导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及培养规模, 可以为学生提供获得技术技能所必需的真实现场和良好条件, 无疑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极佳合作伙伴。

校地共建、专业沟通, 破解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难题

(一) 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难以开展的原因

经贸类专业人才就业的流动性较强, 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成为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最大难题与工科、农科等专业人才相比, 经贸类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在各行业、企业与职业间的通用性较大, 就业的流动性较强, 在一家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 毕业后极容易转向其他企业, 从而使与经贸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 很难通过为毕业班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获得应有的回报,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虽然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都在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 也有部分高职院校的经贸类专业开始探索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方式, 但真正实现了与企业实质性合作的院校非常少, 绝大部分院校经贸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仅限于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名义上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承担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举行专业讲座等形式, 并且这种形式的合作基本上是各专业教师利用与企业相关人员间的私人关系促成的, 企业相关人员根本不可能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 顶岗实习、校企共建等实质性的校企合作极其少见,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经贸类专业为了教学质量水平评估的需要, 与相关企业签订了所谓的校企合作协议, 协议的合作内容极其松散, 根本就没有进行实际运作。

企业对经贸类专业人才的小批量需求, 制约了“订单培养”等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发展与新办或扩张中的制造、加工型企业对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大量需求不同, 虽然企业对经贸类专业人才均有一定的需求, 但绝大部分企业对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不会很大。由于办学成本、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原因, 高职经贸类专业的班级规模都较大, 但极少有企业对经贸类专业人才的年需求量达到成建制班的程度。虽然也有少数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打出了“××班”的旗号, 但这些班级大多徒有其名, 有的甚至完全是为迎接评估及项目申报等原因设置的。极少数确有其事的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往往较少, 一般不足该班级学生的半数, 这就使校企合作双方对学生的培养陷入了两难选择:对学校而言, 按企业的特定要求对学生进行“订单培养”, 意味着有超过半数学生的学习不具备到相关企业就业的前景, 既对学生不公平, 也不符合教育规律;而不按企业的特定要求组织教学, 又使“订单培养”徒有虚名。对企业而言, 若投入资源与学校合作培养“订单班”学生, 则意味着至少有一半投资是为其他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培养人才;若不投入资源与学校合作, 则企业所需的特定人才素质与技能难以保证。企业对经贸类人才的需求特征所导致的这一两难选择, 极大地限制了“订单培养”等深层次校企合作方式的发展。

(二) 校地共建, 有效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校地共建可有效减少经贸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流动性通过调研, 笔者发现, 地方企业经贸类人才流动性最大的是从外地引进的人员, 而本地学成人员的流动性较小。通过校地共建, 地方政府或地方行业协会可对共建专业的招生进行协调, 组织有志于在家乡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学生报考合作院校相关共建专业, 从而使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毕业生留在企业就业的比率大幅度提升。同时, 政府可通过对当地行业协会进行有效引导, 或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 对当地企业的用工秩序和人员就业加以规范, 减少合作培养的经贸类专业人才在当地企业间的流动, 有效降低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风险成本, 从而提高其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校地共建可有效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校企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专门人才, 往往需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关教学条件的提供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通过校地共建,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可对需要同类专业人才的当地企业进行有效协调, 由所有用人单位共同承担校企合作的成本, 从而使单个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直接成本投入大幅度降低, 有效地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 校地共建、专业沟通, 化解经贸类专业人才小批量培养难题

校地共建可有效增加专业人才培养的批量地方经济的集群化发展导致人才需求的集聚现象, 通过校地共建,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可针对各地方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总量组织当地生源报考共建专业, 从而有效克服高职院校与单个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存在的人才培养批量小、难以办班的问题。

专业沟通可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 降低小批量人才培养的成本在工业生产中, 为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并有效降低小批量生产的成本, 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大量采用标准化零部件。校地共建经贸类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同类人员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大的通用性, 二是由于地方经济的集群化发展, 地方企业对经贸类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具有共同的、带有地方经济特征的要求 (如在湖南醴陵的陶瓷企业, 不论在哪个岗位工作, 都需要掌握有关陶瓷的商品知识及当地的人文环境知识) 。鉴于以上两个特征, 校地共建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可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对具有较大的通用性的专业技能, 采用“标准化”的课程模块, 将参与共建的地方政府组织的生源与学院的其他生源一起按专业分班组织教学;对具有共同的、带有地方经济特征的专业技能, 则可打破专业限制, 将参与共建的地方政府组织的生源单独组班开展教学;而对企业的一些单独的要求, 则放在顶岗实习时加以解决。顶岗实习可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学院的协调下, 由各专业学生与地方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 学院按企业需求分派参加顶岗实习的各专业毕业班学生, 而不是分专业寻找顶岗实习单位。这一专业沟通的做法, 可有效降低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直接投入, 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校地共建、专业沟通的实施过程及其要点

校地共建、专业沟通的办学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地方人才交流中心的全面协调与支持下, 高职院校深入了解、分析地方用人单位对经贸类人才的需求总量和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打破传统的专业限制, 与用人单位一起为校地共建相关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校地合作招生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高职院校一起, 协调当地教育部门, 组织有志于在家乡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学生报考合作院校相关共建专业, 高职院校则按照地方企业对经贸类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学生的志愿填报情况, 分专业录取当地学生。

校地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首先, 在教学组织上, 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按照专业沟通的原则, 对一般课程的教学, 将校地共同培养的学生与同专业、非共同培养的学生一起按专业组班;而对根据当地政府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开设的特殊课程, 则将校地共同培养的各专业学生单独组成班级, 开展教学。其次, 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协调下, 高职院校邀请用人单位参与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专业讲座、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校企合作, 落实顶岗实习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协调下, 由用人单位根据对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 为共建专业的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并指定企业专家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高职院校则派出实习指导教师, 与企业一起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实施管理与考核。

校、企、地三方协调就业学生毕业时, 由地方政府按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共建专业的毕业生到当地用人单位应聘, 由用人单位自由聘用。

摘要:针对高职经贸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特殊问题, 探讨了实施校地共建、专业沟通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作用、实施过程及其要点。

关键词:高职,经贸类专业,校地共建,专业沟通,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世禄, 黄宏伟.高职校企合作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1) :77-79.

[2]张雪.校企合作是提升经贸类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44-45.

[3]王斌, 谢善培.论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 2007, (17) :44-45.

[4]许丹雅.校企合作构建商科类实训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6) :22-25.

上一篇:水土保持方案深度下一篇:医院新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