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近期工作思路11

2024-04-29

教务处近期工作思路11(精选8篇)

篇1:教务处近期工作思路11

教务工作反思及精细化工作的思路

教务处工作在本学期开学初就进行了精细化的分工,各项工作都能责任到人,使本学期教务处各项工作能紧然有序的开展,但通过本人认真的反思,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入下:

1、本人对教务处的全面工作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各项工作杂乱无章,或者不能按时或按要求完成。

2、由于处室内的临时工作较多,导致对各项工作的细节注重不够,落实不到位。

3、处室内的部分工作比较托落,并且出现办事效率低下,而影响整个教务处工作的现象。

4、实验室与图书室本学期工作量大,管理人员对各自工作动的脑筋少,使各项工作不能按时完成。

5、处室工作人员态度端正,但到校时间相对较迟,使上午8:00前应该完成的工作总是托在上课后再处理。

6、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不到位,教研会、备课会、兴趣小组、培优三清等工作,有待精细化落实。

以后教务处的精细化工作要求及改进措施:

1.全体教务处干事互助协作,按时到岗,认真干好各项工作。

2.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要保证文印室、教务处上班期间不出现无人现象。

3.教务处各项工作不得推诿或互相推卸,各负其责。

4.教务处与六室管理要及时打扫卫生,整理内务,保证能够经得起上级的随时检查。

5.教务处所有干事的日常工作必须要有记载,最后由郭巧凤老师汇总。汪主任量化课时,凡没有记载或未按时汇总(每周五第一节课前),课时不再记录,有关责任由当事人负责。

6.各类材料的收集整理必须及时到位,凡在抽查中缺少或造成丢失者,除扣相应课时以外,按工作失误处理。

7.各类检查工作必须按时,出现迟到或无故不到位,记载不切实际者,按失误记载。如:每天跟踪查课,在预铃响后开始,若出现学校领导已检查出问题而检查者不知情况等问题出现,则按失误记载。

教学方面

我国课改从2001年至今已过11年,课改新的阶段已形成气候,查阅各类资料,反思我校课改,现提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商榷。

一、课改回顾参阅《中国课改模式“样本”调查:从凯洛夫到杜郎口》来源中国教师报。

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是我国教育界最为推崇,历时最长的通用模式,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步组成。在我国教育这片土壤上根深蒂固,也使最为基本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学生几乎没有体现。

随着课改的推进,江苏泰兴的洋思中学,提出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理念,课堂模式为“三段6环节”,三段:先学、后教、训练,6环节:揭示目标、提出要求、学生自学、自学汇报、教师后教、当堂训练,再加上落实到位的“四清”活动,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益。

又有江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将教案变为写讲学稿,即将教师教案、学生学案、学生练习三者合为一体,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设计课堂,课堂流程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四大环节,这样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讲授引导相结合,达到了教与学的合一,教师的重心围绕学生的学作文章。

又有山东聊城的杜郎口中学,由“0+45”课堂改进为“10+35”

课堂,总结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包括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和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大环节,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自2008年以来,学校允许教师打破三三六模式,教师可根据实际,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突显自己的教学风格。

2010年可以概括为全国课改的“模式年”,所以还有很多的已经成功的或已见成效的模式,在各地各学校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对我校教学的思考

由于校长先进思想的指导,我校教师外出参加学习的机会多,见的多,思考的也多,思想理念也新,在自己课堂上的尝试也多,在尝试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的矛盾与不切实际。如学生基础薄弱影响着教学进度,差学生太多引起的不可能全面照顾,学生不动手,布置的任务完不成,教师花费的精力多但收效甚微,苦口婆心、三番五次的讲解面对学生的无动于衷,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没有学习的意识,学生的厌学等等。导致我校教师常觉得教师累死了,学生不学或成绩上不去。得出这个结论的实质我认为是:教学成绩方面的压力,面对矛盾与挫折时缺少深入思考与反思,教师教学改革的决心,还有目前大环境的影响等,导致我校课改依然停留在“理念”的层面,外出学习取经只提升了自身的理念,回校一时的热情后又回到了原点,模式的尝试逐渐形成了换汤不换药,所以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迷失了方向,更多的是苦恼与叹息,又在不断的挣扎着,用自己的思维理解着课改,拼命的想一些自己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三、对我校教学方面的设想

1、理念的引导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有必要下大力气、下狠心进行课改,将教师先进的理念真正的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但严防将先进的模式在我校模式化,所有的改变不能脱离我们的目标,让学生动起来,在模仿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形成我校各教研组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或方法。

2、备课用七年级8个班的课堂教学为试验的主阵地,教师备课的手写教案取消,用打印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学案结合形成教案,并且是经过备课组集体备课后讨论出的、各成员智慧结合的最优教案,在前一周教务处人员跟踪参加备课会,星期五或最迟星期天晚上在教务处签字后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上课教师个性化修改。

3、上课七年级8个班在上课铃响20分钟后教师不能再作统一讲解或不讲,后25分钟主要用于学生理解、消化练习、互相讨论、小组学习、教师个别指导,解决疑难,尤其加强中后生,目标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通过自学与互学掌握学习目标内容。

4、作业力争当堂完成,并对中间学生面批,减少课后作业量或课后无作业,杜绝学生抄书等无用的学习方法。

5、辅导七年级各班的早晚自习,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学生自己完成,杜绝统一的讲解辅导方式,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动起来。

6、听课与评课听课前主备人在备课会上说课,主要说清楚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之后再上课。评课时,不说优点,提出致少两点意见和建议,并说自己的想法,与各位老师交流。

以上只是个人的思考与设想,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篇2:教务处近期工作思路11

转眼间,一学期已经结束。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教务处的关心和信任,感谢各位老师在工作方面对教务处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得我本人的各项工作得以全面顺利完成。本学期,我们教务处始终以百倍的信心和热情投入各项工作,不断加强业务,团结同志,虚心请教,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个人的努力工作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升理念,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作为一个学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层,首先应具备的是过硬的专业素质的协调管理能力。本学期教务处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学校管理知识,学习市县有关学校常规管理要求,以很好的完成学校赋予的职责,并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和学校领导请教,使自己的育人和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践,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二、转变观念,更新方式,推进课程改革,促使我校师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本学期,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教研教改工作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我校各项工作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

1、更新教育模式,着力提高教学水平。一是组织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课后组织认真评课,让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骨干。二是组织开展学生课间体育活动,用形式多样的的方式让学生得到劳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三是组织学生课余书画、使我校学生个人才华得以施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比赛,特别是我校的潘艳玲老师代表我县初中英语教师参加百色市首届初中英语教师新课堂教学比赛荣获二等奖,得到我县教研室的一致好评。

3、组织教工篮球竞赛。为了响应每天活动1小时的号召,我们于16周组织举行教工篮球赛,为了确保活动圆满完成,活动组织、活动开展,我始终高度认真负责。

4、定期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师业务能力帮扶活动,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强化管理,落实措施,提高实效,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1、做好课程设置和课表、作息时间调排工作。确保课程设置合理,课时开齐一足,课时安排科学合理,便于师生操作。

2、认真抓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教研组定期对科任教师的教案、作业、测验等进全面检查,以保证日常教学扎实有效开展。(1)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工夫花在备课上,让本事显在课堂上”,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练习作业。为了保证备课的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学校规定,所有考查科目在学期中由教务处不定期检查并作出相应评定,分析教学现状,部署后段教学工作,提出相应对策,加强了教学督导功能。从而有力推动了考查学科的质量。教师对教案的编写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化。(2)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开展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改革尝试,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练习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适度,具体规定了各学科的作业次数和测验次数,同时我们还严格要求教师控制作业量,不得滥用辅导材料,尽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设计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增加作业的难度。教务处不定期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并把结果反馈给老师。(3)认真组织“提优补弱”,面向全体学生。我校学生来源广泛,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更是十分明显,这从我校实际情况要求每个教师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对成绩好的学生鼓励他们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对学困生则以鼓励为主,重视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这些措施,使不同智力、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一步一步地滚动式向前发展,不断从小成功到大成功、一方面成功到多方面成功、个别成功向全面成功迈进的,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始终在全县保持了前列。(4)认真组织各次考试,使考务管理规范化。考试科目校级考试由阶段性检测、期中考和期末考三类考试组成,每次考试教务处都认真、科学的组织安排,在考室设置、考生编座、监考等每一个环节中正规化,和中考接轨。期末考试实行统一评卷,统一登分,考后作出质量分析,及时召开教师会议,寻找问题,商量应对措施,对教师,我们则要求教师及时讲评,对学生实行个别面谈,帮助学生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这样一来,既严肃了考纪,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训练了学生的应试能力,更弘扬了学习光荣这一正气。另外,严格执行省学籍管理办法,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教务处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学籍管理的要求规范学生的学籍管理。我们严

格按县教育局规定办理入学、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建立完整的学籍档案,学生个人档案。

3、巡查经常化。每天早、午、自习和三操等常规时间对各班进行巡查,作到了腿勤,确保教学秩序井然。

4、认真做好缺勤教师的课程调整,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

5、自己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定,三操、上课等常规工作从无迟到现象,为教师了作好表率,做到打铁本身硬。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实行人本管理,注重信息科研,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们以优异的成绩向社会各界展示了良好的学校形象。

三、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使本学年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1、配合学校做好“合格学校”验收和教学常规建设迎验各项工作。亲自组织并参与学校文化建设、部室建设等工作,与教师们一道同甘共苦,积极出智出力。

2、组织建立教师个人档案。

3、学校领导不在时,负责管理好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保证本学年学校各项事务无意外发生,并做到勤汇报,多请示。

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教学活动,本学期我校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极大的丰富了师生课余生活,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和培养,促进了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在今后的教务工作中,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务管理资料。第二是对教学质量的分析,要进一步合理化、规范化,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积极性。第三是对教师的业务管理也要趋于科学与民主化。第四是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

篇3:教务处近期工作思路11

“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职能是根据教学计划, 对教学的全过程及各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地组织、指挥和协调, 以建立一个稳定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 从而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1]。笔者任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具体教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协助制订修订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教学工作管理、考务工作、课表的编排与程序化操作、学籍管理、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 (包括中期) 检查与评估、教学档案管理、教材管理、毕业资格审查与学位授予等。

教学管理工作使得教学秩序得以保障,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二级学院教务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与核心组成。教务工作必须行之有效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同时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内涵式地高效发展。教务管理的内涵式发展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选择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特色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打造双师型教师、加强产学研合作等发展高等教育的路子。‘内涵式发展’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取向强调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重视学校的一切工作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而展开, 同样也重视为此提供服务的教学管理”[2]。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是教学管理队伍的基石, 是具体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 对教学工作规范的落实和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由数量、规模的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教学管理的思想和理念也发生了转变”。因此作为连接高效各个职能部门、教师与学生的教务人员同时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及管理能力、经验以保障教学管理工作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进一步发展。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如何能够充分发挥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

本文将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的具体教务工作;分析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角色;对观念、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提出新思路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需要, 从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二、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具体思路探索

高校教学管理、教务工作不同于通常意义的行政管理有其自身特点:政策性较强、强调其专业性并具有民主性质。教务工作兼具行政与学术管理两重职能, 需要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在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解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不断坚持学习与实践, 进一步掌握管理专业的知识、发掘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 在与教师学生的传达沟通中进一步创新思路, 发展完善教务的各方面工作。

笔者所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行教务处、二级学院“两级”教学管理的模式, 二级学院教务科承担教务处下达的管理职责、具备一定的管理自主权。教务工作之繁杂与教学、教师及学生密切相关。“上情下达”与教务处各部门相对应二级学院教务科应具体分工合理划分职责, 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务科管理制度。笔者所在二级学院教务科大方向分为教务工作与考务工作两大块, 由于公共课学院未招收专业学生, 因此不涉及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教务工作具体包括:落实教学任务、日常教学工作管理、课表的安排与程序化操作、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检查与评估、教材征订与管理等, 笔者认为二级学院教务科的任务划分应根据内容及现状合理分配、权责分明;管理制度则必须标准统一、行之有效。此外, 承担教务处下达工作的同时, 二级学院教务科应深入具体教学环节中搜集信息, 与任课教师较好的沟通、协调, 做好“下情上达”的工作。

三、教务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变化及重要作用

高校教务管理的专业性与政策性及新形势下需要体现的民主性都对教学管理工作及教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照搬传统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务工作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照办型、经验型向完善性、创新型的飞跃”[3]。科学规范地管理才能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级学院教务科工作人员既是高校日常教学事务的管理者, 又是学校教务工作的执行操作者。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学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加, 因此高校教务科人员必须适应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的形势, 转变观念, 从思想上实现“专业化”的转变。教务科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沟通、协调能力;熟悉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熟练掌握教务管理相关技术手段, 在此基础上自觉适应当前新形势, 从他人及自身经验中重塑教学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与新观念, 从而具备高效的执行力。笔者认为, 教务人员需要持续培养组织能力、计算机技术、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等。高校只有实现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 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管理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务人员作为教学管理的基础工作者工作在学校一线, 在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两级教务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教务科人员位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中间环节统筹兼顾, 同时强调与教务处及其他学校职能部门的沟通与配合, 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务工作同时兼具学术、行政管理两方面:“既是对事的管理, 又是对人的管理;既包括大量的常规性工作, 又包括随机的突发性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学校、教务处、教师与学生各个方面, 其工作特点具有“时效性、周期性、多样性、繁杂性”[4]等。教务科人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而二级学院教务科往往因为传统观念与体制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充分发挥作用, 导致人员结构不够稳定、积极性不高, 从而影响教学管理质量。因此, 笔者认为二级学院教务科需要改变现状, 不断适应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创新步伐则必须创新观念、转变思想以保障有效、高效的管理教学, 保证二级学院及学校的教学秩序。

四、观念、管理、技术及素质等多方面的思路创新

二级学院教务科人员应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需要强化“主动精神、学习精神及创新精神”。教务科承担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规范化”工作, 教务人员在应对细致琐碎的具体任务时必须认真严谨, 同时更需要思路、观念上的创新。“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中考核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等级标准之一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可见‘服务意识强’是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也是衡量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5]。由此可见, 以管理为核心的教务工作具有“服务性”实质, 服务于学校学院、服务于教学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学生, 归根结底服务于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科是教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切工作都围绕教学、教学管理任务开展, 本质为服务教学。介于教务工作的“服务性”实质, 教务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配合协调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宏观调控机构, 在具体工作执行过程中有效解决与反映问题, 实现“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服务中体现管理”[6]的双赢。

如上文所述:高校教学管理、教务工作不同于通常意义的行政管理有其自身特点:政策性较强、强调其专业性并具有民主性质。教务工作兼具行政与学术管理两重职能。作为教学管理事物的具体执行者, 教务人员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应“从思想到制度上逐渐实现‘专业化’转变”。“所谓‘专业化’一般来讲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 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7]。笔者认为教务工作者在创新思想意识、提高能力的同时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与保障, 教务科人员工作琐碎、工作强度大, 发展空间小, 因此流动性较强, 需要专业的管理机制, 包括专业化考评、职务晋升等。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保障教务人员的权益, 将间接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革新,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工作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随着高等院校规模的日益扩大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化已经基本普及, 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档案资料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具有便捷、高效率等优势, 教务人员作为教学管理的践行者熟练掌握与操作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教务办公系统软件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 进而不断了解掌握新技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创新, 减少资源与人力的浪费, 如此才能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提升教务工作的品质。通过教务信息技术办公平台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

随着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理念与方式的转变,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也相应提出更高要求。在强调教务规范化工作严谨细致的同时要求教务科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品质与创新精神。具体包括扎实全面的业务技术与教学管理工作能力;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较高的职业道德与政治素养, 等等, 最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以教学带动科研, 以科研促进教学”, 当前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务人员的科研能力普遍薄弱, 因此教学管理人员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学管理发展进步的形势所需, 教务人员则需要在具体教学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解决实际问题、有心收集相关信息、总计积累工作经验, 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管理相关工作, 提高科研能力。

新时期的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这就要求高校不仅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创新, 教学管理工作也要因时应势地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工作要在尊重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在日常平凡复杂周期性的工作中寻求新突破、新方法、新规律, 勇于创新, 实现观念、管理、技术及素质等多方面的创新。

五、结语

当今新形势下的应用型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实现观念、管理、技术、素质等多方面的思路创新, 才能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才能使教务工作高效而有序。单纯照搬传统或依据个人经验已很难适应和胜任工作的需要, 教务管理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照办型、经验型向完善型、创新型飞跃。在新形势下, 要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务管理工作, 实现教务管理的科学化, 使服务对象满意, 必须坚持人本原则, 以教师为本, 以学生为本, 结合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师资生源特点开辟更优化的教务模式。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 基于工作经验从认识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务人员面临的客观形势出发, 以教务管理工作思路创新为研究对象, 分析并深入挖掘应用型本科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内涵, 探索应用型本科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二级学院教务,思路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媛, 周清, 胡湘粤, 刘文洁.高等院校二级学院本科教务管理新思路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01) :5-6.

[2]杨焓.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入职教务秘书执行力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08) :132-133.

[3]李媛, 周清, 胡湘粤, 刘文洁.高等院校二级学院本科教务管理新思路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01) :5-6.

[4]聂长江.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秘书的角色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4 (01) :168-170.

[5]郭永.高校二级院系教务管理员素养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12) .

[6]聂长江.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秘书的角色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4 (01) :168-170.

[7]刘婕.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8]冷红梅.初探独立学院高效教务管理的措施[J].教文汇, 2014 (06) :203-204.

篇4:教务处近期工作思路11

【关键词】高中 教务处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73-02

教务工作信息管理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即在教务管理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高中教务处负责学校多项工作,是整个学校的枢纽,工作繁琐且重要,所以应优化信息化管理,完善与高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新型教务管理体系,提高高中教务处工作质量及效率。

一、高中教务工作信息化意义

高中教务处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为主要工作和校园网络为基础,实现对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近年来国内多数中学都改革了教务信息化管理,可以说经改革后将教务管理推到智能化和网络化新阶段,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最重要是提升教务管理的效能。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因信息化管理要求各类数据统计和输入更为紧密、准确,因此要求教务管理准确性高。②教务传输信息和信息检索速度比以往明显提升;③学生通过个人密码才有权限进入学籍信息等内容,因此有相当高的保密程度,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提升了中学生教务信息的安全性。④采取信息化管理后能节约很多物力和人力。当代管理理念重心从人本管理、产品管理转移到信息资源管理,各种信息流在各种活动中调节人流、物流数量和方向,行驶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职能。随着教务管理信息化推进,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融入教学管理中必然会促使管理者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并在转变中更加规范、全面、科学地管理学校各类信息资源,最终达到合理重组管理业务流程和管理职能的转变。

二、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内容

(一)高一新生录取、信息采集、学籍卡、分班工作。教育局一直采用统一录取方式录取高一新生,以电子表格形式从教育局将被录取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成绩、毕业学校等信息传送至录取学校,教务处还采集被录取学生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以数据库DNF、电子表格分别存储。新生分班工作可在电子表格中进行,根据学生总人数制定出班额、班级个数及重点班个数,之后按照入学成绩分为普通班和重点班,再按照分数高低排序。普通班的学生分配方法和重点班相同。当前由教育局制作高一学生学籍卡、学生会考证空白卡后下发给学校,之后学校在空白卡片处粘贴照片、书写学生性别、姓名及学号。可采用VF软件制作学籍卡和会考证。一方面能减轻学校教务工作人员工作量,一方面还能保证学籍卡、会考证的适用和美观。具体方法为基于高一新生的信息库数据环境设计出与发样卡相同的模板,之后导入数据后快捷轻松获得学籍卡和会考证,最后盖章和塑封。

(二)教师课务分配。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强大的排课软件功能,避免人工排课出现的排课不均、人力不足及重排现象。本文研究应用的“红桃排课”软件广泛应用于高中教学排课工作,能以电子表格数据形式导入教师的基本信息,主要功能多节课联排功能、固定课不排或先排、手动调课功能及公共场所能容纳班额限制功能等,软件中还附带了班级课程表、全校课程表及教师课程表等打印功能,使高中教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三)成绩统计及高考报名。学校教务日常工作中以年级将学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高三模拟考试学生名单分开制作成电子表格形式,主要信息包含学号、班级、姓名、前次考核成绩及以前考试成绩全校排名顺序,之后将其作为建立考场、准考证号及考号的依据。可保证成绩相当的学生在同一考场,防止因学生成绩差异过大出现作弊现象。学生要严格根据考场、准考证号入座,考试完毕后输入成绩,运用电子表格分类汇总功能和排序功能统计出班级的平均成绩和综合名次及提高率。市教育局以电子表格格式将高中的学生会考成绩传送至学校,同时收集学生所有科目后在高考报名中导入DBF表,以此减轻未来高考报名数据整理工作量。

(四)教学业务管理。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输入教学计划、任务书、课程表等信息,允许学生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查阅。学生能够在教务系统中了解到本校情况、教师情况等相关内容。任课教师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即可登录教务系统录入学生成绩并开展试卷分析,学生也可以自行查阅成绩。同时系统还可提供学生查阅历年科目成绩并生成统计报表。从而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务与管理者之间四者信息交流,提升教务管理质量。主要立足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教师和学生及教务管理者能运用系统公告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开展信息交流及互动,让教学及教务管理联系更加紧密和及时。

三、完善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议

(一)重视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基于信息化管理的教务处是全新的管理理念,更强调管理的互动化和自主化。通过全新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共享,教师和学生在共享平台上获得前所未有的知识。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或学生还是管理人员,都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教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教务工作信息化建设大潮。可以说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教务工作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全新的教务管理更注重互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建设新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全校乃至全国所有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在共享平台上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知识,因此高中要认识到创新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与高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相配套的管理机制。中学教务管理信息集中了学生及教师大量数据且可以通过网络处理。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要结合本校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真正切实可行的完美的规章制度。教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严谨与严格,对于执行效果进行约束和评价。树立“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念,高中教务处根据相关安全要求,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网络法规,使得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健康的运行。同时,还需与之配套的完善的考评制度,促进考评的顺利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考评要纳入整个学习工作的绩效考评当中,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务管理信息化更新修复和调整。

(三)构建高中教务信息化管理安全体系。教务工作信息化管理是推动高中教育深化改革的源动力,其管理系统数据库涵盖教师和学生个人信息以及学校等多方信息,因此教务管理信息化安全问题必须受到重视。如果黑客和病毒侵入教务管理信息数据库,不仅会妨碍正常教务管理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还会泄露师生个人隐私信息。与此同时随着高中教务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说一个教务管理数据的泄露,会导致与之共享数据的所有高中信息都面临着泄露危险,因此要建立防火墙杀毒工作和日常安全防范工作等安全体系,全面保护信息系统。

(四)加强高中教务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教务处要求培养知识、能力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的制定能保证顺利推进教务管理培训工作的稳定化和长效化,全面提升教务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其次,拓宽培训知识结构。传统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现代信息化教学管理相脱离,所以要加强改造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增加信息网络技术能力、教育学及管理学等各方面知识,使其能顺利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学校各项事务。再次,丰富培训途径。由于教务管理人员日常都忙于学校工作,学习时间较少,对此学校在培训师可采取半脱产或脱产进修方式鼓励教务管理工作人员攻读高层次学历,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培训,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教务管理信息化,从而提升业务水平。

总之,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是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工程,应立足于学校教务处自身实际并通过合理规划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新型教务管理体系,为教务处提供高效率、轻松化、现代化的工作环境。

篇5:教务处工作思路

教务处工作将以“服务社会、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2013-2014学整体工作部署,进行各项教务改革,以强化教务管理为主线,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以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教务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学常规管理

为了使教学常规得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教务处将严格按照新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加大课堂教学检查的力度,对教师不按时进课堂、拖堂、随意调课、课堂纪律差等各项常规性检查,教务处安排专人负责,天天都有人查,每次检查都有记录,及时公布,对于教学中的出现的较大事故予以全校通报批评,以此杜绝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加强教师教学的责任意识。以上工作我们每学期都在做,每次检查时,我们只能发现个别老师的个别问题,今后我们还将利用学校的监控系统随机抽查老师上课的情况,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师接打电话、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维持教学秩序、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这些问题要加大检查力度。希望我们的个别老师学会用智力而非武力来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二、学籍管理方面

2013年教务处在全体班主任老师的大力配合下,在电脑老师的帮助下,历时两个月,完成了全校学生电子学籍的注册工作,2013年年底,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经部署完毕,学生信息入库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从2014年1月10日起,直接使用全国学籍系统的省份可根据《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在学籍系统中开始办理转学工作。因此,使用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掌握全校各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学生的去向。

三、教学仪器的管理

2014年教务处对教学仪器进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教务处负责教育局电教站配发仪器的入库工作,同时将入库的仪器分发到各个学科。例如,上周,我们已经将数学仪器分发到各数学办公室,科学仪器分到各科学实验室的准备间,我们也要求美术老师将地下室库房的仪器分到各美术功能教室去使用。为了确保仪器能在学校里正常使用,功能教室将以学年为单位变更使用人,也就是说一名老师对一间功能教室只有一年的使用权,一学年结束后,教务处将清点仪器,交由另外一名老师使用。这样可以防止教学仪器的流失。

篇6:教务处工作思路1

一、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切实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调控力度。要认真深入的分析我们的实际情况,查找原因,探讨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要善于用情感化的管理凝聚人,用积极的评价引导人,用精神文化力量激励人。领导要经常不断地深入班集体、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参与教学教研活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切实发挥其应有的旗手和表率作用。以教学为中心就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1、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加强指导和监管力度,分层督促,责任落实,重视反馈,及时整改处理。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检查、作业量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加强各种考试巡查。

2、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要求任课教师提前候课,铃响后,教师迅速进入教室。

3、依法执教,杜绝违规购买和违规使用教辅资料,防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事件的发生。

4、强化“推门听课”制度,全体教师学期内听课节数至少20节,并做到及时评课。

5、坚持月检测制度,从班级、教师及学生三个方面做好月测座谈会及阶段性总结,对检测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反馈,让这些分析对下阶段的教

学产生具体的指导作用。

(三)配合毕业班教师做好对九年级学生的学情调研工作,保证中考最低完成任务。

(四)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给教师一个平台,使其能尽显才华,给教师一个阶梯,使其逐步成长,给教师一个机制,使其自我完善,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一要强化读书学习,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积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并在学期中进行演讲比赛,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基。二要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要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系列成长计划,建立健全评优激励机制。推行青年教师基本功达标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三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并作为一个长效机制运行。四是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继续实施学科组听评课活动、“全员赛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完善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意识。

1、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做到学籍档案资料完整、规范,对转入、转出的学生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

2、充分发挥各功能教室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3、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篇7:教务处近期工作思路11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学工作有了可喜的变化。在抓常规教学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一个“实”字,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狠抓小专题研究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师敬业务实意识。以深化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让每一位教师快乐发展。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本培训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本学期各教研组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学习作为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教师业务学习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师的需要,服务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境界。本学期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继续教育读本,切实加强小专题研究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研究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升,使教育科研真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同时做好继续教育学习笔记,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考试。各教研组积极上报继续教育成果,教务处认真评选上报惠农区教研室。各教研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10月份组内进行交流学习心得体会,选出优秀体会上报教研室参评,王丽琴、麦青获惠农区一等奖,张秀英、孙建宁、栾宁获二等奖,葛建林、哈翠琴获三等奖。

2、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学校的骨干教师担当着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艰巨重任,是学校发展必须紧密依靠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务实进取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本学期对《骨干教师培养和考核办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骨干教师的教研任务:一是积极主动参加网络教研活动,骨干教师必须每周参加一次网络教研,上传文章和参与研讨,教务处做记录。二是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题讲座,由教研组具体安排。三是上好一节示范课或研讨课,由教研组安排。四是力争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五是承担继续教育三级培训工作。六是主动承担课题研究,在小专题研究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本学期在《宁夏教育》、《惠农教育》上发表论文5篇。

3、加强新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

新教师是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一大支柱,他们的培养是一项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我们学校确定新教师的培养一是起步训练抓“四早”,基本习惯早养成。要求新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做到准时上课,按时下课,穿着大方,举止文明,举首投足间流露出为人师表的良好素养和气质,在师生中树立起教师应有的风范与形象。教学基本功早磨练。鼓励新教师不但要“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一口准确的书面语,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练一手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还应要求他们不断钻研,迅速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并能较科学地处理教材。课堂管理能力早形成。加强课堂管理能力的培养,要求新教师作到严而有“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育为主,表扬为主,讲求实效,作到严而有“度”,既要尊重爱护学生,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内外都要文明守纪的习惯;作到严而有“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乐学善思,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长目标早确立。新教师在优秀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两年的努力,独立上好所教学科,再经过三至四年的努力,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进而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向学科带头人的方向努力。努力实现“一年学着干,二年比着干,三年领着干”的奋斗目标。对新教师的培养重点放在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上。新教师要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教学方法,体会教学风格,领会奉献精神。教研组要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明确师徒关系与相互职责。指导教师要为培养教师队伍后备军出力,努力带好新教师,给他们上好示范课,指导他们在业务上尽快成长;新教师应经常去听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同伴教师的研究课。9月份进行了新教师汇报课,召开新教师工作汇报会。在学校教学精彩片段评选活动中孙萍获一等奖。在学校小专题研究成果评比中孙萍、栾宁获二等奖,郭艳、陈慧琴获三等奖。

二、校本教研

1、强化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备课要做到“三结合”,即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相结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开发相结合,德育渗透、知识体系及心理素质相结合。加强教学月度常规检查,教务处将常规教学检查融入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采取分学科、分小组进行,每月检查一次,将结果及时反馈到教研组,提出具体

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备课水平,确保课堂教学的容量、密度和内容能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上课过程要精细、方法要灵活。要求做到“三个不”,即不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不上无目的、无要求的课,不上无容量、无密度的课。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反应,要教得扎实,讲得到位,练得有实效。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堂练习的训练要及时、容量要恰当。要重视基础训练,作业分层要求,抓好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加强对作业的有效控制,学生作业、练习布置要科学合理,严禁乱印乱订,教务处定期检查,严格控制,重在质量,做到有效练习,练有效果。

对学生的辅导要及时、针对性要强。要求特别重视个别辅导,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宗旨。充分发挥分类辅导、分层推进的作用,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单元测评要科学、难度要适中,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次数、难度、题量,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下阶段的教学工作,重在发挥测评的诊断功能,同时九年级教师要根据中考命题的情况,深入研究,把握好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语文阅读课质量,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总结阅读课程经验,推广阅读成果。尝试数学学习辅导的方法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强英语听力与阅读训练,提高学生会话能力与阅读能力。注重理化生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九年级要制定出优生的培养方案,确保优生的突显,带动中间生大面积提升为中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2、落实小专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小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教学即研究,每一教学课时的完成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束,而是课堂教学新的创造的开始,是研究的开始,教室应成为研究室。每位教师要根据小专题研究的需要,按照“确立研究点——设计教学——课堂实践——反思诊断——修改提高”的程序,植根于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观测、思考、实践、研讨,逐步形成小专题成果。小专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融为一体。教研活动必须与小专题研究相结合。开学期初,教研组要经过充分

讨论,针对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个小专题,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突破,以小专题为目标来组织案例分析、课例研讨以及撰写教学反思、教研论文。主要步骤是:一是寻找问题,叙述问题,教研组要认真填写问题统计表上报教务处。二是确立专题,分析案例。案例分析就是在小专题研讨会上,小专题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小专题出示相关的案例,教师围绕案例中的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在不同教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资源,拓宽思路,提升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三是小专题研究的落脚点要与教研组“三课”活动融为一体,教研活动为小专题研究创设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了将小专题研究根植到课堂教学中,教研组本学期组织教师根据所确定的小专题上一堂研究课。具体作法围绕小专题研究进行说课。教师介绍自己近期小专题研究的实施策略、研究点及达成的目标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现场观摩听课。教研组教师和学校领导共同参与。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片段录像作为后续研究的重要素材。集体会诊评课。评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研组长课前确定中心发言人。评课要根据小专题研究方向,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着眼点,对设计的理念、教学策略、研究点的落实、目标的达成等方面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诊断。同时,每个听课老师要结合自己小专题研究过程进行补充评价,授课教师根据评课人的分析诊断,对小专题研究进行很好地反思。教研组要根据教师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形成研究成果集,成果集可以是叙写的教学故事、案例、研究报告、专题小论文、专题反思等,作为学校期末小专题研究成果评优材料。评估鉴定。由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对研究的情况进行专题小结,为教师后续研究指出研究的方向。每次活动中学校都要征收教师在小专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分析讨论,在不同教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资源,拓宽思路,提升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小专题研究与教师成长融为一体。各任课教师全面系统总结一学期小专题研究工作经验,形成研究成果,教研组将本组优秀成果上报教务处出优秀成果集。12月份进行了小专题研究成果的认定、评优、展示。

3、加强课题研究做研究型教师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管理,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增强课题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树立研究过程重于研究结果的意识,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以达到课题研究成果效益的最优化,建立课题负责人责任制。5个市级课题要注重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每一项课题都必须建立研究档案,确保档案的科学、完整。学校期中前对已开题的课题进行检查验收。12月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参加全市经验介绍。本学期参加自治区首届教科研成果评比马玲荣获二等奖,王丽琴、王跃兵获三等奖。王跃兵负责的自治区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立项。

4、强化教研组管理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研的最基层组织,也是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主要场所,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开展,以全组教师的需求为基点,教师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研活动形式,喜欢研讨什么内容,这是教研组长要认真思考的,凡是教师需要的,教学需求的,都应该成为教研组活动的内容。创新教研组工作一是关注教育观念的运用。鼓励教师立足学科,放眼整体,教研时既要聚焦自己的学科特点,体现学科要求,更要把教育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教学时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培养,更要考虑对于促进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义。二是教师学习内容上的创新。教师的学习要求由过去单一的教学技能、教学经验的学习拓展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观念的更新;由过去单一的学科理论的学习拓展为理解、关注教育的整体发展变化。三是教研、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教研活动时更多的体现“以师为本”。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倡导教师自主定课,备课组、教研组集体磨合,使公开课成为反思、磨合基础上的高层次的常态课。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生为本”,关注课堂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联系,关注教学中更多的可能性。四是集体备课创新,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每次活动要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并能制订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活动要有记录,同一备课组力求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要求,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基本例题、习题)。特别是九年级教学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适当赶进度,备课组一定要加强研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五是加强课堂教学精彩片段的研究。通过教学精彩片段研究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探讨课堂教学片段反思途径和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总之教研组活动开展应充分考虑教研组今后的发展,将本组发展目标与教师发展目标,学校

发展目标结合起来。11月份学校组织教学精彩片段评优活动。在惠农区理化生、小学科学实验技能大赛中雷光礼、牛新文获一等奖,刘玲、孙建宁获二等奖,李占军、王占元获三等奖。

篇8:教务处近期工作思路11

一、中国梦视阈下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存在的一些比较凸显的问题

(一)中国梦理想缺失造成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低效性

正确的思想导向、理想信念和坚定立场有利于管理者明确方向,增强自信。反之,则会造成主体目标缺失,教学管理低效。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三低一高”,即工作效率低,工作热情低,工作协调性低,工作滞后性高的现象。这是教学与管理的冲突,实质是折射出了教学管理的供需矛盾。师生对教务管理或内需不强,或内需不足,甚或内需缺乏。需求才是教务管理的动力源,教务管理人员要以实现中国梦理想为目标,积极探索和转换教学管理理念,有效满足师生的需求,改变现有凸显的教务管理主体的认知迷茫性和教学管理低效性。

(二)传统教学管理理念弊端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既要明确中国梦理想目标,又要思索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主体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活动。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弊端日益显露。首先,教学管理人员的“对象”意识缺失,即双主体意识,以师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认识不足;其次,教学管理人员的“反思”意识淡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很多学校师生数目较多,且教学管理人员力量有限,造成教学管理人员机械式重复工作,缺乏“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积极意识;再次,教学管理人员的“时效”意识弱化,虽然能够及时,或者说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管理任务,但是,将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充分结合,促使师生消化吸收教学管理内容并将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能力效用不够;最后,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评价“内化”意识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规范和监督作用等等,将评价体系的实施流于形式。如此,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功能无法体现,幸福中国梦的理想难以成真。

二、以中国梦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理念转换的新思路

中国梦是兴国梦、民族梦、人生梦。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夙愿,我们必须凝聚力量,汇聚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故兴国必兴教,兴教必重师。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以中国梦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理念转换,提升教务管理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然在社会建设和振兴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民主中国梦、和谐中国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对象”意识

民主中国梦、和谐中国梦是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对中国梦实施主体关系的正确定位。有利于力量的团结和凝聚,发挥合力作用,共筑中国梦。传统教学管理理念表现出的“教学管理主体论”在时代发展中弊端日益显露,禁锢师生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因为教学管理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科学,它既包括科学的基础也包括科学的方法。教学管理效果尤其要体现师生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管理后是否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学管理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学管理有没有完成具体的管理内容或者管理是否认真,而是指师生———教学管理的“对象”,有没有收获。倘若师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学管理人员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管理。创设交流沟通的平台,促使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的互动,增强彼此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不仅如此,教学管理的“对象”意识养成,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明确自我的职责和使命,培养其责任意识。

(二)文明中国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反思”意识

文明中国梦为中国梦的实现寻求到了精神旗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反思”意识,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促进教学管理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转换,发挥教学管理的生机和活力。每学期在开学初制定计划并在期末进行总结,记录教学管理日志,以便于我们及时“反思”自我。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现实的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特殊性突出表现为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师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积极培养教学管理人员的自我反思意识。这一角度也可以体会到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存在的合理因素。否则,若无法改变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三低一高”现象,必导致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形神相离,如行尸走肉般,不但无法实现自我的发展,更难实现祖国腾飞梦想。所以,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也不断激勉师生培养反思能力。因为萨特曾指出“存在先于本质”,究其所体现出的积极面,即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给定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后天的活动。人不想淹没在自在存在的汪洋大海中,必须自我选择自己的本性,自我设计自己,自我规划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摒弃他忽视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将自由看成绝对等不足之处,此理论有利于激励主体积极“反思”自我,推进我们实现马克思指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富强中国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时效”意识

富强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一直以来的兴国梦,复兴梦。虽然我们拥有辉煌的历史,傲人的成就,但是,屈辱的历史也警醒着我们不断强大自我,发展自我,才能复兴中国梦。将个人梦想和国家民族梦想有机结合,追求生命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有些人表现出海德格尔指出的现世的人易显的烦恼、畏惧、死亡“三位一体”的悲观情绪状态。真正的人生应该充分体现创新精神,表现积极向上的状态,要不断憧憬美好未来,并为之实现而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如此方能体现人之价值和意义。在有限的生命时限里,为实现民族的兴国梦、复兴梦贡献力量。

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层面而言,就在于教学管理效益不是体现为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要体现出在教学管理时限里教学管理“对象”把握知识的实效性。我们的教学管理时间是有限的,要求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把握和发挥有限时间的作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如此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准备,方能吸引我们的“对象”。让他们能在教学管理人员的精心准备下感受到时间相对性。不再是漫长的等待,而是感受到时间的转瞬即逝。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唤起时间价值观念,有效打破“三低一高”现象。通过教学管理人员自我时间和效益观念意识的有效培养,言传身教,将时间和效益观念意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和体现,力求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这既是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也是义务,否则,教学管理是无效的。

(四)美丽中国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教学管理评价“内化”意识

美丽中国梦体现中国梦的深层含义。美丽的铸就不是朝夕所能,是长久的积淀,是自我的成长。具体而言,不仅是外在的物化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内化”意识的培育。梦想只有立足实际,才能发挥其理想导向作用,否则就是空想。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自我觉醒,自我认知,自我感知是关键。教学管理评价作为外在的指标体系设置,利于监督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但是,内在机制的调节作用的实现需要教学管理有教学评价“内化”意识,实现定量与定性分析,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所以,教学管理人员通过教学管理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内化”,能够促进自身积极的思考,保持和发扬积极优势,改进和摒弃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自我不断完善和发展。由学校相关评价制度规范我们的教学管理,通过公开的网络论坛和贴吧扩大和深化交流,提供给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更广阔的平台,更多的镜子,不断反射自我,看清、看透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及时改正。

三、结语

中国梦是我党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体现了人民的共同夙愿。为了更好践行中国梦,作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需要以这一正确思想为指导。以当前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为突破口,转换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理念新思路,注重自我激励,有效地发挥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重要职能。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唯有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工作作风时所指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之可爱、可信、可贵、可为。将个人梦想和国家民族梦想紧密相连,追求积极向上的幸福中国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仅要有美好的憧憬,更要有现实的行动,认真思考中国梦视阈下转换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理念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转换教学管理理念,努力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三观”和崇高理想信念的当代大学生,体现出更加凸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中国梦视阈下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立足实际,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对象”意识、“反思”意识、“时效”意识和“内化”意识等方面探求改进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理念的新思路,以先进的理念激发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效能。

关键词:中国梦,教务管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秦记洪.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3(6).

上一篇:家长暑假总结下一篇:不设小金库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