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期末考试

2024-09-08

行政法学期末考试(共6篇)

篇1:行政法学期末考试

行政监察学

1.行政监察的含义:即监察行政,是指各级政府通过所属专门机构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综合性的监督和检查。

2.行政监察的特点:属于内部监督;具有行使监察职能的专门性;依据行政监察法履职的法制性;对行政行为综合监督的全面性。

3.行政监察与行政监督的区别与联系:联系指的是行政监察是行政监督的一种。区别是:1.监察主体不同,行政监督的主体广泛既包括国家机关,又包括非国家机关和个人而行政监察主要由行政监察机关执掌;2.监督人任务不同,行政监督是对行政行为进行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监督,监督的任务是保障监督科学化、合法化、高效化,而进行行政监察的任务是行政监察机关及其人员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廉洁奉公,目的是保证其依法行事廉洁从政;3.监督的效力不同:行政监督主体并非都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力,而行政监察是政府所属机构,享有国家赋予的权利,可以对违法违纪者以及纠举和惩戒,因此行政监察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4.行政监察的原则: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5.行政监察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保证政令畅通;反对腐败、促进廉洁;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果;强化事前监督,构筑预防体系。

6.行政监察的历史:

(1)先秦时期:萌芽时期,有了专职兼司和检查的官员被称为御史,但是并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监察制度还未建立起来,但是体现了清吏贵监的思想。

(2)秦汉时期:成立御史府,设最高检察官御史大夫,设御史若干人,分管中央和地方监察。(3)西汉时期:建立御史府、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将全国分为十三部检查区设立刺史对郡国长吏、诸侯王和地方豪强进行监察。(4)隋唐时期:设立了御史台、司隶台和,史称三台。唐朝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并设立了台院、殿院和察院。谏诤制度在唐朝趋于完善,是指谏官职在谏政即对君主言行和违失的直言规谏规劝其改正错误。(5)宋元时期:宋朝“台谏合流”,强调君主专制裁抑宰相,手段之一是提高台谏地位,谏官可以弹劾百官而御史也取得了言争的权力。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设立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负责监察地方。

(6)风闻言事:古时任御史等监察职务的官员将未经证实的情况或传言上奏给皇上作为考察管理的参考进而弹劾官吏。(7)科道合并:除都察院的系统之外,为了加强对六部的监察产生了一个新的监察系统,即六部给事中和在地方设立十三道监察御史,一并成为科道合并。另清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并提高了都察院长的品味以显示其对各级官吏监察当前权威。

7.古代行政监察的启示:

对于行政监察的尊重和重视,形成强有力的职权对于监察职能发挥加以保障,建立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地位尊崇,权力显赫。

8.行政监察的理论基础(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行政监察和怎样进行行政监察)

(1)政治学基础:权力。所谓权力是指一个人或机构对另外一个人或机构的驾驭控制能力,由正式权力和个人魅力权威组成,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排他性和利益指向性的特点。解决权力的滥用和徇私舞弊: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上述二者存在的问题:司法监督不足受干扰,社会舆论监督缺乏法律保护,行政系统自身监察不力,监督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解决的方法:强化监督力度和意识认识到检查的重要性,切实保障人大的权力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坚持司法独立原则,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机构,健全和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新体制,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的作用。

(2)伦理学基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提出的关于公务员的人性假设(性善论,性恶论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提出了道德人、经济人、公共人的假设)。公务员会出现以权谋私和腐败现象的原因:公务员作为掌握国家行政职权的人员,是为公众谋福祉的,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应该具有比一般公民更高的品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公务员存在正直人和经济人的双重品格的冲突知识他们在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上总是困扰于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解决办法:加强公务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其思想品格修养的培养。

(3)经济学基础—寻租理论:寻租是一种非生产性利润的再分配活动它本身并不创造社会利益,相反却会造成多方面的资源浪费,形象的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寻求利润。影响:造成资源分配扭曲,阻碍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浪费社会的经济资源,有可能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从寻租理论分析行政监察的原因即官员在额外的资源投入过程中享受了特殊利益他们的行为就会被扭曲,特殊利益的存在会引发下一轮寻租行为的发生。对策即是要限制政府。

(4)经济学基础—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员是理性的经济人,把政治过程看做市场过程,市场过程交易的是私人产品而政治过程交易的公共产品,总之政治制度就是一个市场一切活动都以个人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以此角度分析行政监察的原因:角色冲突即官员要追求政治人公共利益最大化,个人作为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又有风险成本核算即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所付出的成本是受到法律制裁的风险,而受益是公共权力受益者对它的回报。从公共选择理论看行政监察的对策一方面借助外部制衡机构对不合格官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另一方面是高薪养廉。

9.行政监察组织:

(1)四大系统构成:决策指挥系统,是行政监察组织的中枢与指挥中心;执行系统,是行政监察机关中具体实施监察业务的工作部门;信息系统,主要负责获取与处理信息;咨询参谋系统,是行政监察组织设立的咨询机构。

(2)现行机构的设置:

国务院监察机关,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请,决定恢复并确立国家行政监察体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是国家最高行政监察机关,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进行工作。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国务院监察机关主管全国的行政监察工作。国家监察部设部长一人,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命;设副部长若干人,由部长提请国务院总理任命。监察部内部机构设置,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后,按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保留职能不同的部门,加强薄弱部门的原则,设置了23个

厅、室、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监察厅(局),设区的市、自治州、盟的监察局和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币、市辖区的监察局三级。

(3)派出监察机构或派出监察人员:

《行政监察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向政府所属部门派出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派出监察机构或监察人员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监察工作更好地深人到政府所属的部门,经常、及时、准确地了解情况,并围绕所在部门的中心工作,有效地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派出监察机构或监察人员设置的原则,主要是根据工作的需要,视政府所属部门监察对象的多少、监察任务的轻重而定。派出监察机构或监察人员设置的程序,必须由监察机关提出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拨给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后实施。派出监察机构的职责:派出监察机构或监察人员是监察机关的组成部分,代表派出它的监察机关行使监察职能,对派出它的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机构与派出机构的分工:对于案件的查处,原则上实行分级管理,监察机关负责对驻在部门负责人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而派出机构负责驻在部门各职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

(4)行政监察的领导体制:双重领导体制:

《行政监察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监察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 这就是说,我国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

存在的问题:1.监管黑洞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对各级政府及其领导的监督

10.行政监察管辖的概念:是指对某个监察对象确定由哪一级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察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察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制度。行政监察管辖权与行政监察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行政监察权是指国家赋予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监察对象实施监的权力;行政监察管辖权是指对某个监察对象在行政监察机关内部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察。

行政监察管辖的意义:

1、有利于行政监察机关各司其职,从而形成上下衔接的监察体系,确保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以及行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全面监察。

2、便于人民群众和其他组织检举、控告,确保其效行使检举、控告的权利。3、便于监察对象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有利于保监察对象的合法权利。申诉案件的管辖是依据行政监察级别管辖制度而确立的。申诉案件实行分级管理,归口办理和复审复核终结制度实质上是级别管辖的具体化。

4、便于行政监察机关与其他监督机关的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监督合力。

级别管辖:根据行政监察机关的级别,确定其管辖范围它体现分级管辖的原则。

裁定管辖:指行政监察机关通过裁定的行为而确定的行为

11.行政监察职权含义:行政监察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法拥有的权力

行政监察职权的内容:检察权(指监察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进行检查的权力),调查权(指监察机关依法拥有的对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进行专门的调查核实的权力),建议

权(指监察机关在检查调查的基础上就一定事项向被监察机关和人员或者有处理权的有关机关提出处理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建议的的权力)和决定权(指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的结果就一定事项向被监察部门和人员作出处理和决定的权力)。

行政监察的内部制约制度:审批制度,查案审案分开制度,备案制度,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回避制度。

12.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是指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监察机关为实现监察职能所承担的与其性质相适应的份内责任。

13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应具备的条件

(一)实体性条件,包括申诉应当由受到行政处分的当事人提起,如当事人已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死亡的,可由其近亲属代为提起;有明确的做出行政处分决定的行政机关;有具体的申诉请求和申诉理由。申诉请求是指要求撤销行政处分决定或是变更行政处分决定。申诉理由是指提出申诉请求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属于受理该申诉的监察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程序性条件,包括申诉人应在受到行政处分后的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诉,如果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则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权利即丧失;申诉人应提交不服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书,申诉书应写明申诉人的基本情况、做出行政处分决定的机关名称。申诉的请求和理由及提起申诉的日期;申诉人应提供所受到行政处分决定书的复印件。

14.申诉的条件和处理程序: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受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30日之内向同级监察集团提起申诉,同级监察机关应在30日内做出复查决定,对监察机关的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在60日内做出符合决定。

15.廉政监察: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各种行政行为是否清正廉洁所进行的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并纠举惩处违法违纪人员的活动。效能监察:行政监察机关或委托的的组织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效能情况进行的监察检查。预防监察:监察机关通过采取思想教育、道德规范以及制度完善等措施以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或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法或不合理行为行使职权的一种前置监察制度。

16.国外行政监察制度

(1)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2月15日,设置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会关系处,有身份独立、法律保障、制度完备、权力制衡和各方支持的特点。

(2)新加坡的行政监察制度,特点:行政首脑以身作则坚决反腐,重视舆论在行政监察中的监督,实行高薪养廉和公积金制度,有系统的反腐败法律体系及制度。启示:强化领导自身的廉洁自律,重视舆论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力。

(3)美国的监察制度,财产申报制度:1978年制定政府道德法,确立了相关制度;独立检察官制度:将司法部长从利益冲突中解脱出来,加大了对外发犯罪的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力度;弹劾制度:议会对总统或其他高级官员的非法失职行为进行制裁。程序是法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参议院—无罪或者转至普通法院。

(4)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最早来自瑞典的大法官制度,由社会投票选出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人士。具有特定性、权威性、独立性和职责广泛的特点。

篇2:行政法学期末考试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 纲鉴易知录》上。

2、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亨利•法约尔。

3、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4、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公共性。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5、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 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

6、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7、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 怀特。

8、一般来说,管理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 反比,管理幅度越大 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 多。

9、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和 民主职能。

10、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 公共行政,公共行政 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同时,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能动作用,它可以影响和改造公共行政环境。

11、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1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也就是行政体制的惰性,是由其 稳定性演变而来。

13、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4、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15 级。

15、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 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各级人民政府。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政府职能。

17、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一般包括公务回避、地区回避和任职回避。

18、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 聘任制四种。19、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改 政务院 为国务院。20、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被称为机关行政。

21、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包括的内容是年龄条件、工龄和缴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以及身体与精神状况。

22、中国地方政府是以 民主集中制 为原则的政府形式。

23、行政决策一般有两种决策方式即 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24、行政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 开除。

25、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叫 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 组织理论。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

26、行动政控制的起点。

27、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拟定决策方案。

28、行政领导者分为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 道德责任四种。

29、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30、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 行政机关、国家 公务员 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31、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规定了国家公务员调配的四种基本形式是调任、挂职锻炼、轮换和 转任。

32、舆论监督的主体为 一般公民 和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组织。

33、检察机关对行政管理的监督主要体现为和监督两方面。

34、领导决策系统 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实际权力的把持者。

35、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 中央预算 和地方各级预算,组成国家预算,具有法律效率。

36、税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国家存在。

37、行政执行具有综合性、目的性、具体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38、行政立法的一般次序是规划、起草、审查、决定、签署公布和备案。

39、政府是 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

40、行政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 一审程序;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诉讼中止; 诉讼终结与期间、送达等。

41、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基本手段、行政程序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

42、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B)

A、瓦特 B、亚里士多德 C、史坦因 D、马克思

2、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D)。A、欧文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

A、民主性 B、公共性 C、公平性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公共行政环境的(D)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A、约束性 B、复杂性 C、不稳定性 D、特殊性 5、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D)。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学导论》

6、被称位“科学管理之父“的是(D)。A、欧文 B、法约尔 C、韦伯 D、泰勒

7、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A、30 B、31 C、28 D、29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9、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B)。

A、《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B、《公共行政生态学》C、《比较公共行政模式》D、《政府生态学》

10、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D)。

A、行政权力的划分 B、公共组织设置

C、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 D、上述三者,即ABC

11、构成公共行政组织机构的基本要素是(A),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行政职位 B、职能目标 C、行政职权 D、行政人员

1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A、政府职能 B、行政监督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13、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来源的是(B)。A、归属权 B、决策权力 C、合法权力 D、奖惩权力

14、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终于职守是(A)的核心内容。A、行政道德 B、社会公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行为规范

15、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C)的行政区。A、现代型 B、传统型 C、特殊型 D、发展型

16、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A)。

A、1993年10月1日 B、1994年1月1日C、1993年4月24日 D、1993年8月14日

17、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D)。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18、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就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B)。A、确定控制标准 B、纠正偏差 C、衡量成效 D、行政指挥

19、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D)。

A、信息支持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专家咨询系统 D、领导决策系统 20、(B)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A、上行 B、平行 C、下行 D、网上

21、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D)调查处理。A、党的纪律检察机关 B、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c、检察机关 D、行政监察机关

22、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D)。

A、实施阶段 B、总结阶段 C、协调阶段 D、准备阶段

23、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C)给予党纪处分。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察机关 D、挡的纪律检察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24、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D)。A、法制监督 B、事前监督 C、事中监督 D、社会监督

2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A)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步骤。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26、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应当在公布后的(B)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C)。

A、2002年10月1日 B、2003年5月1日 C、2003年1月1日 D、2002年1月1日

28、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B)。A、税种 B、税法 C、纳税人 D、税率

29、从20世纪(C)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A、50 B、60 C、70 D、80 30、目标管理方法是(A)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德鲁克 B、西蒙 C、伍德沃德 D、菲德勒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ACE),三种权力。

A、立法 B、监察 C、行政 D、考试 E、司法

2、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A、组织文化 B、意识形态 C、道德伦理 D、价值观念 E、教育

3、组织文化包括(ABDE)。

A、组织观念 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 D、价值观 E、道德感情

4、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BE)。

A、自然地理环境 B、管理对象C、经济环境D、政治环境 E、组织文化

5、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ABCDE)。A、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B、外部性问题 C、公共物品的提供 D、无知和非理性 E、不平等问题

6、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ABCDE)。

A、资源配置的低效率B、造成另一种不公平C、政府的低效率D、政府成本过高 E、寻租

7、政府职能的特点是(ABCDE)。

A、普遍性 B、不可替代性 C、服务性D、系统性 E、强制性

8、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CDE)。

A、见面税收 B、委托公共事务 C、辅导监督 D、补助 E、法律管制

9、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E)。

A、民族自治原则 B、政治原则C、有效管理原则 D、有利于发展的原则 E、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

10、行政体制的特点主要有(ABCDE)。

A、历史的继承性 B、严格的系统性 C、鲜明的政治性 D、相对的滞后性 E、教强的稳定性

11、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ABCD)。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D、聘任制 E、考核制

12、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ABCDE)。

A、非政府性 B、组织性 C、非营利性 D、志愿性 E、自治性

13、非营利组织在提倡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BCDE)。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 B、监督市场C、监督政府 D、中介作用 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14、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主要有(ABCDE)。

A、政治素质 B、文化素质 C、道德素质D、心理素质 E、身体素质

15、下列属于行政领导者素质特点的是(DE)。A、系统性 B、社会性 C、发展性 D、层次性 E、时代性

16、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BCDE)。A、决策权力 B、归属权 C、专业知识权 D、奖惩权力 E、合法权力

17、我国国家公务员调配的基本形式是(ABCD)。A、调任 B、转任 C、轮换 D、挂职锻炼 E、借用

18、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E)。

A、德才兼备原则 B、知人善任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功绩原则 E、依法管理原则

19、人事行政的特点可以归结为(ABCD)。

A、法制化 B、专业化 C、现代化 D、职业化 E、普遍化 20、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ABCE)。A、德 B、绩 C、勤 D、智 E、能

21、机关行政的特征包括(BDE)。

A、机关行政的法制性 B、机关行政的综合性C、机关行政的权威性 D、机关行政的事务性

E、机关行政的时效性

22、机关行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E)。

A、发动作用 B、枢纽作用 C、效率作用 D、保障作用 E、联系作用

23、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BD)。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理性决策 D、不确定决策 E、直觉决策

24、行政指挥的方式主要有(ABCE)。

A、书面指挥 B、口头指挥 C、会议指挥D、遥控指挥 E、现代通信指挥

25、决策方案一般有(ABCD)。

A、积极方案 B、临时方案 D、追踪方案 D、应变方案 E、长期方案

26、行政控制的对象有(ABCDE)。

A、行政工作人员 B、财务 C、工作D、信息 E、组织绩效

27、行政监督的特点是(ABCDE)。

A、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 B、法律地位的独立性C、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 D、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E、监督对象的双重性

28、行政实施阶段的环节主要包括(ABCD)。

A、行政指挥 B、行政控制 C、行政沟通 D、行政协调 E、行政评估

29、社会监督的主体是(ABCDE)。

A、政协 B、各民主党派C、各社会团体D、新闻机构 E、公民个人 30、税收的基本特征有(ABD)。

A、强制性B、无偿性 C、政治性 D、固定性 E、服务性

1、美国早期的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主张政治与 行政 分离,这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公共性。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

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韦伯。

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泰勒。

6、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法约尔。

7、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 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8、公共行政环境的 特殊性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9、以 价值观 为核心的组织文化是形成组织规范、工作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准则的源泉。

10、在我国,为人民服务 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D)。A、欧文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B)。A、泰勒 B、古立克 C、韦伯 D、法约尔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C)。A、费富纳 B、魏劳毕 C、怀特 D、泰勒

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C)。A、梁启超 B、孙中山 C、张金鉴 D、康有为

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A、高斯 B、里格斯 C、德鲁克 D、古立克 7、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D),这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并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 B、《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C、《政府生态学》 D、《公共行政生态学》

8、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C)。A、工业社会 B、原始社会 C、农业社会 D、信息社会

9、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C)。A、信息社会 B、原始社会 C、工业社会 D、农业社会

10、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A、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B、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A、C、E)三种权力。

A、立法 B、监察 C、行政 D、考试 E、司法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A、B、C、E)。A、西蒙 B、怀特 C、汤姆森 D、孟德斯鸠 E、斯密斯堡

3、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B、E)。A、科学管理时期 B、表态公共行政学时期 C、人际关系时期 D、动态行政学时期 E、X理论时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C、D),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A、韦伯 B、法约尔 C、威尔逊 D、古德诺 E、泰勒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A、B、E)完成的。A、怀特 B、魏劳毕 C、泰勒 D、韦伯 E、费富纳

6、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A、B、C、E)。A、自然地理环境 B、政治环境 C、经济环境 D、管理对象 E、文化环境

7、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B、E)。A、自然地理环境 B、管理对象 C、经济环境 D、政治环境 E、组织文化

8、里格斯将公共行政环境模式划分为(A、C、D)。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 B、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 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D、衍身型公共行政模式 E、集中型公共行政模式

9、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A、法律制度 B、意识形态 C、道德伦理 D、价值观念 E、教育

10、组织文化包括(A、B、D、E)。A、组织观念 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 D、价值观 E、道德感情

1、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 社会、政府与 市场、政府与 社会组织、政府与 公民 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2、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政治统治职能和 社会管理职能。

3、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只能由 政府 进行,其他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代替政府。政府 的调控手段主要是制定各种政策。4、1949年10月2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务院,下设35个部门。5、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改 政务院 为国务院。

6、内阁制,又称议会制、议会政府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等。它起源于18世纪的 英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7、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 美 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8、半总统制是总统制在 法 国的变形,是由 法 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

9、中国的国务院体制是在总结我党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 前苏联 的部长会议制,于1954年形成的。

10、中国地方政府是以 民主集中制 为原则的政府形式。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A、政府职能 B、行政监督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2、政府为公众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上。A、公平性 B、平等性 C、非赢利性 D、普遍性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A、30 B、31 C、28 D、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A、自由资本主义 B、前资本主义 C、当代资本主义 D、垄断资本主义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A、前资本主义 B、自由资本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当代资本主义

6、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D)。A、行政权力的划分 B、公共组织设置

C、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 D、上述三者,即ABC

7、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A)演变而来的。A、稳定性 B、继承性 C、政治性 D、系统性

8、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B)。A、奥地利 B、瑞士 C、瑞典 D、芬兰

篇3:行政法学期末考试

上午好!

七年级的孩子生理上在“变”, 心理上也在“变”, 这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作为班主任要有正确的方法来疏导, 更要有严明的纪律约束他们。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上学期我的班主任工作:

一、开学初的养成教育

开学初的一个月, 班委会还在组建试用阶段, 并且学校事务繁忙, 是我感觉最累的日子。第一周,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并且尽快适应住宿生活, 连续三天我从早上7:00一直忙到晚上10:00, 学生熄灯入睡我才能回家。同时利用自习课的时间配合学校政教处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养成教育, 内容包括:《告学生及家长书》、《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南皮二中公寓管理制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南皮二中誓词》、《八荣八耻》以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活动等。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学校提倡的, 什么是不允许做的, 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班级管理

1. 收发作业

入学后同学之间不认识, 发作业成了难题, 有的课代表干脆把作业往讲桌上一扔, 让同学们自己找, 耽误时间且秩序混乱。针对这一情况, 我每列桌选出一个小组长:刘璇、吴雨、王彩营、孙立凤、许达钰五个人, 每个人负责本列约16个同学的作业收发, 课代表只负责把这5摞作业交给老师。发作业的时候, 课代表先发给小组长, 然后小组长再负责发给同学们。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课代表的工作量, 不到一周的时间, 收发作业秩序井然。

2. 纪律与卫生管理

众/心/齐泰/山/移

———七年级第一学期末班主任论坛

开学初班上的考核成绩很差, 主要是卫生和纪律这两项分数低。

个别学生爱说话, 导致自习课纪律不好, 于是经过我和班委会协商, 另外选出三个同学加入纪律委员的行列, 周一至周五分别由李佳欣、王亚琪、许皓钧、张培巍、王志强五位同学来管理, 每个人一周只管理一天, 这样不至于占用过多的学习时间。纪律委员主要负责两项:课前秩序和自习课的纪律。对于纪律不太好的学生首先提醒, 两次提醒不改者记下名字减分, 再严重者由我来处理。执行以来班级秩序井然, 老师们都夸我们班进步很快, 非常感谢这些为班级工作尽职尽责的班干部。

3. 学生量化管理

学生管理学生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 除了同学们的自觉遵守和制定了确实可行的班规班约, 另外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就是对每个学生进行的量化管理, 内容涉及到学习成绩、纪律、卫生、常规等方面, 由班干部凭记录给每位同学打分。

一个学期我们进行了三次量化成绩排名, 三次的总评作为《中学生素质报告册》划分等级的依据, 期末的三好学生就是一学期总评前三名的学生。家长会时, 我把学生评价情况公布下去, 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学生和家长都很重视。

三、主题班会

本学期, 我们开了三次主题班会。

第一次是在开学第五周, 周一下午第四节课, 以《树立正确荣辱观, 创建和谐班集体》为主题的班会。首先请白晓喆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了于雅琪同学创作的班歌《班级是家》。然后, 让同学们说一说学校或本班一些让人感动和让人反感的现象。下课铃声响了, 但同学们还有好多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王淑娥

话想说, 我说:“以后的班会我想由同学们自己主持, 老师只是充当一个听众, 或者干脆不参与, 让你们充分交流, 畅所欲言。”同学们很期待, 我想让学生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锻炼自己, 一个人的口才和心理素质的好坏会影响他的一生。

和谐的大环境下, 时刻有不和谐的音符, 比如有的同学下课打闹、有的讥讽同学、有的上课爱搞小动作等等, 针对这些现象只是叫来批评两句也起不了作用, 于是我安排了第二次班会, 由许萧函、李佳欣主持了《夸夸我们的同学》为主题的班会, 目的除了表扬好的同学, 也让夸不到的同学从中得到教育。班会后我了解到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 虽然这期间内线喇叭不断地广播通知, 还有几个同学出去领《同步训练》, 短短30分钟的主题班会却没有因此而中断。以活动为载体, 以营造氛围为主, 让学生受到感染, 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品质, 这样的活动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次是在期中考试后, 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我了解到很多同学学习方法不当, 于是我安排了期中测试前五名的学生:于雅琪、白云霄、吴迪、李玉磊、邢凯介绍学习经验。我问:“你们几个出一个主持, 谁想试一试呀?”吴迪把手举得很高说“我”。整个主题班会, 主持自己写材料, 安排发言顺序, 自己做总结, 这样的活动, 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班会后同学们表示要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成绩。

我想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学生, 只要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拥有丰富而优美的情怀, 提升细致而敏锐的感悟力, 让那一颗颗年轻的心灵感受到生活的无比快乐与美好, 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同时我们收获的将是教师独有的幸福。

篇4:一个体育教师的学期末总结

我还承担学校的大型材料写作任务,本学期我完成了《学校工作计划与总结》、《学校综合治理自检自查报告》、《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创学校党务工作新局面》、《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一代名师》及在《辽宁教育年鉴》、《中小学教学研究》、《辽阳审判》、《辽阳日报》等报刊杂志的宣传工作。同时,我也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已被沈阳师范大学录取为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十五”中期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主持的《中学德育评价研究》获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被中共辽阳市委组织部评为辽阳市首批市级优秀专家培养后备人才。《浅谈差别化评价在冬季优育课中的运用》发表于2004年《中小学教学研究》第4期上。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我只是迈出了一步,今后我要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同事们的帮助下,继续努力工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学校的光荣再做出自己的贡献。体育教师要用心撰写学期末的总结,在总结中感悟,在感悟中感动,在感动中行动。日积月累,有话可说才能落笔成文。

(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111000)

篇5: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二、命题依据

本课程期末考试以本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说明和文字主教材《领导学基础》(李成言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命题依据。

三、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及分数比例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2.试题采用五种形式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共10分;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共10分;简答题(含辨析题)———每小题10分×2,共20分;

论述题(含案例分析)——每小题20分×2,共40分。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

四、答题要求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般来讲只答基本定义即可,不必阐释、论述、举例说明。

完成的作业名词解释题中存在的问题:名词解释题不注意审题、答题不规范,过于繁杂,如:1.矩阵式——有同学答: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优点是: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由于这种结构是根据项目组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来。因此在新的工作小组里,能沟通、融合,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作联系在一起,为攻克难关,解决问题而献计献策,由于从各方面抽调来的人员有信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增加了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了项目的实现;它还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缺点是: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因为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来自不同部门,隶属关系仍在原单位,只是为“会战”而来,所以项目负责人对他们管理困难,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这种人员上的双重管理是矩阵结构的先天缺陷;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

正确答案: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2.文化生态学——

有同学答:文化生态学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化变革。但是,它还结合变革的其它过程来分析这些适应。这一方法要求对社会和社会机构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行考察。文化生态学与对社会现象进行生态学研究的其它方法有区别,但并不排斥它们。这些方法把它们的特殊问题一比如聚落形态、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置于一定地理区域内复杂互动现象的广阔背景下来看待。解释的系统陈述(explanatory formulation)甚至包括与社会现象相关并反过来影响社会适应的疾病发生率。生态学的这种现代概念很大程度地取代了诸如“都市”、正确答案: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属于客观性试题,答案是惟一的、固定的。

这种题型是提出一个问题来,然后再提供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要求考生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答单项选择题不需要死记硬背,或熟悉内容,或明白原理,或分析推敲,都可能找到正确答案。很多单项选择题是针对教材上的原话而命的题,如果对教材读得很熟,一下子就能准确无误地选出正确答案。如果一时把握不准,就需要进行分析、推敲、比较、排除,最后一般也能找到正确答案。

如: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B)。P13B.社会属性

(三)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也是属于客观性试题,答案是惟一的、固定的。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要大于单项选择题。这种题型是提出一个问题来,备选答案一般是五个,而且不止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具体到每一个小题上,正确答案至少有两个,也可能是三个四个,最多时五个答案全部都是正确的。答题要求规定: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该题均无分,这显然增加了答题的难度。多项选择题的数量没有单项选择题那么多,每小题一般是2分,因而在卷面总分中占的比例不大。做多项选择题,也要根据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如能靠记忆回答当然很好,如未能准确记忆,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切忌凭猜测、靠感觉答题。

如: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BD)。P22A.信民 B.富民D.教民

完成的作业选择题中存在的问题:不认真看题,只是死记硬背ABCD,不看内容

如: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得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P27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简答题:一般的简答题,只要把相关的要点答好,说清楚就可以了(简明扼要回答即可),不需要展开论述。如: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P21—22(1)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2)道家。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

(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依靠严刑峻法以力服人。

(4)兵家。兵家以谋略著称。

完成的作业简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不必要的展开

如: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答:①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②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党的一元化领导逐步发展为集权化的领导模式。③1966—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④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党在社会主义时期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领导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为改革领导体制确定了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党政领导实行分任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一部分成员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地方各级党委的第一书记一般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事定单位开始试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定行政会议为政府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集体决策的组织形式;恢复行政领导的监督体系,重新设立国家监察部;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进行了机构的精简合并与城市机构的改革试点;调整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在农村,废除了政社合一模式,建立乡镇政权等。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国家的经济繁荣与政治稳定。

参考答案:中国的领导体制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阶段;(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年-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4)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2.辩析题:大家在答题的时候需要把握两点:一是要把判断结果写清楚,也就是判断对错;二是要进行客观、辩证和全面的分析,对于错误的观点要分析它错在何处、反映出对哪些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存在问题、以及如何修正等等,对于正确的观点也要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简要地阐释一下。

如: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P150(第五章)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领导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特征。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智力等心理素质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主要是思想到的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

完成的作业辩析题中存在的问题:不判断,不解释。

如:领导权力只能用权力进行制约。

学生答:此种制约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它的主要涵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遏权力之滥用的作用。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对领导权力进行制约,单靠某一种制约方式,都可能给权力拥有者留下滥用权力的空间,从而以权谋私,产生权力腐败。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除了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制约机制外,还应有以道德制约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以及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权利制约机制。而且这三种制约机制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

(一)论述题

重在考察考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观点正确,紧扣题意,联系实际,分析恰当。与简答题相比,要求回答的内容较复杂,除了要点正确、不能少,还要展开论述,否则不得论述分(我们的复习资料中有些论述题答案很多都是要点,同学们在回答是要适当展开)。如:1.结合WTO的要求,试述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前景。面对WTO规则的运作,对中国领导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并融入国际经济大潮,从而解决领导体制的滞后性,实现政府自身管理改革的目标:精干,高效,公正,廉洁,是中国入世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必须在以下方面努力:

1、实现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

2、建立与WTO规则对接的政府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

3、推行政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

4、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

5、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6、按照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改进行政审批制度;

7、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领导形象。(需要将要点展开论述)

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P66—70(第二章中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问题)

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这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

(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的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以权力监督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种机制可以存在于民主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专制社会,不过在两种社会中的分权制度和保障目的有所不同。

(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涵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的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侧重于事先预防,期望将问题解决在可能出现之前。

(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此种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他的主要涵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止权力滥用的作用。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实质是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两种机制都属于统治体系的内部监督。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意在使公共权力内部的机构和官员实行相互的监督与制约,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机制在于培养官员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监督这是一种体现民主性质、与公民的民主地位相称的监督与制约。但是民主社会中这三种机制是可以相互并存、相辅相成的。舆论监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民主性质的监督。

(二)案例分析题

考察的是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对大家学习能力的综合测评,难度是比较大的。不过,大家也不必太紧张,不管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多变,它所考察的理论一定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大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认真审题、积极思考,是完全可以做好案例分析题。大家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和研究案例;(2)结合案例内容,提炼相关的理论知识;(3)在分析时力求全面、深刻,结合案例内容进行理论分析,既不要脱离理论、只谈案例本身,也不要就理论谈理论、脱离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某县为了搞活经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寻找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经过调查分析认为,该县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山地面积广阔,共有山地面积366万亩,占总面积的72%,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如果开发利用,办农业和多种经济基地,农村经济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一股潜在的强大劲流。在此基础上,他们召开了两个会:一是智囊研究人员、咨询参谋人员会;二是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会议。通过这两个会议,对全县农业企业的现状、山地开发的潜力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详细的分析论证。井组织专门班子,以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成果为依据,拟定几个开发山区的方案,供县委县政府选择;最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基础上,作出“开发山地资源,兴办农业企业,建立商品基地”的决策。同时组织专门班子制定出全县开发山地资源的总体规划,并且准备分阶段实施该规划。决策方案制定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将方案付诸实施。一方面多渠道筹措山地开发资金,并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组织专门人员具体管理山地开发工作。由于该县决策正确,措施得力,因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相关的理论知识:领导决策的程序问题: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估与优选;慎重实施;追踪决策等。这个问题在教材第七章领导战略与决策,第三节领导决策的程序与方法中的第一个问题中讲述。)

案例分析县委县政府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是因为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科学步骤,从而决策有序,政策制定合理。首先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人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正确的行政目标;其次在确立目标后,又召开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反复分析和论证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各种方案,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县委县政府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政策,而且立即组织实施,因而获得成功。(论述题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只答要点,酌情减分)

五、上述各种题型,会不会一题多用?有很多题型的变化?比如说,它既能做名词解释,又能做简答题。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方式来考察,自然会出现大家所说的“一题多用”的现象。但是不管题型如何变化,所考核的基本内容是不变的。所以,只要大家认真复习教材,掌握基本内容,明确题目要求,再了解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方法,相信一定能“以不变应万变”,对各种题型都能从容应对。

关于考试题型,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去认真领会。

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复习的参考资料,除了教材,主要是中央电大《领导学基础的期末复习指导》,同学们可以多看看,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随时提出,老师会尽可能地给予解答。

七、记忆方法为了使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些记忆方法。

(1)关键词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很难一字一句都记住,这就需要提炼出关键词,记忆少量关键词要比记忆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得多,但只要记住了这些关键词,就很容易回忆起相关内容。

(2)提纲网络记忆法即古人所说的“提要钩玄”,亦即我们平常讲的“提纲挈领法”,就是将主要内容编成提纲进行记忆。零散的知识,不便于记忆,要是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条理化,象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一样,就好记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各种各样的,不仅有纵的联系,也有横的联系。因此在记忆的时候,不仅要善于穿珠,还要善于把知识编织成网。运用这种方法,对提高记忆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

(3)图表记忆法记忆的材料越多,巩固就越困难,很容易张冠李戴,混淆概念。这时就要进行逻辑加工,将一些学习材料画成图表,使人一目了然,这样就易于记忆了。

(4)卡片记忆法将学习内容作成卡片,便于分类选取和携带,便于随时拿在手中进行记忆。

(5)争论、提问记忆法对需要记忆的材料,大家通过争论和互相提问,加深印象,帮助巩固记忆。尤其是在考试前,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收效更大。在学习小组活动时很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6)睡眠记忆法学习后马上睡眠会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回忆一下白天或前一段时间复习的材料,然后睡觉,第二天起来也会获得清晰的记忆,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遗忘的。这是因为临睡前记忆或回忆学习材料仅受前摄抑制〈即前干扰〉的影响而无倒摄抑制〈即后干扰〉的影响。实验表明,睡眠后的记忆力比醒着不睡时的记忆力强。

(7)复习巩固记忆法记忆的最大问题是遗忘。为了避免或减少遗忘,经常复习,对已经记忆的内容加以巩固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8)变换环境记忆法当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强烈的反抗性,无论什么材料或事物一到脑子里就立刻被弹了出来,什么材料和事物也记不进去的时候,可以变换一下环境,比如从室内到室外,从教室到树林,由于环境的改变,头脑就会由纷乱中恢复过来,重新开始顺利地记忆。再者,改变环境之后进行记忆,也会有助于事后的想出,如果你考试时,一时想不出记忆的内容,但若能先想出在什么地方记住的,就可能引发出那些记忆的内容来。如果你是在开夜车强记,很难变换环境,那么你就换换姿势、换换用具等,即使是微小的变换,对你的记忆也会有所影响的。望同学们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篇6:小学学期末考试总结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学拼音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不能标准的发音;学跳绳时,有的小朋友因为手脚不协调,导致跳绳不过关;有的小朋友字记不清,容易读错。但是,我们不怕困难,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正一点点的进步着,困难也变少了。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做的更好。

在学校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学到很多知识。祝愿我们下个学期有更好的表现,人人争做“知行合一,爱满天下”的小真人。

上一篇: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下一篇:阳光心理社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