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sntlike后加什么动词

2024-06-04

doesntlike后加什么动词(共5篇)

篇1:doesntlike后加什么动词

I remember little of the days that followed the accident.

那次事故以后的`日子我记不大清楚了。

I remember we used to go and see them most weekends.

我记得我们过去经常在周末去看望他们。

Do you remember how the kids always loved going there?

你记得孩子们总喜欢去那里吗?

I can vaguely remember my first day at school.

我还依稀记得我第一天上学的情景。

Can you remember how much money we spent?

你能回忆起我们花了多少钱吗?

篇2:doesntlike后加什么动词

上学时他不属于拔尖的`那类。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have quit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这两组儿童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

The project is still causing him a lot of problems.

这项工程现在仍然给他带来许多的麻烦。

The need to communicate is a key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society.

需要交流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The new test should aid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the disease.

篇3:doesntlike后加什么动词

一、同道盛赞,异口同声

《语法化》是一部16开本、上下册千余页的大书,而且专业性特别强。如果我们借鉴方家书评,读起来会容易一些。

仅就目力所及,《语法化》问世一年多以来,复旦大学孙锡信教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李宗江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王启明教授与邓楠同学、温州大学席留生博士等都有书评盛赞该书。另外,席留生还与河南大学牛保义教授合写了一篇书评。这些书评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语法化》的内容特点、理论方法及学术造诣,总计三万余字,对我们把握《语法化》之大旨很有帮助。

先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张斌教授为该书作的序,因为它与各家书评相得益彰。

张先生以九十岁高龄为《语法化》作序,指出:“这部专著全面论述了动词向助动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发展的动因和机制,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发展过程,使人看到了语言发展的轨迹。在语言发展史上,这是一大贡献。”同时还强调指出,本书善于“在细微处作精辟的分析,能启发学者重视隐蔽的语言现象”。接下来,条分缕析地讲述了《语法化》“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创见”:“第一,作者区分了语法化的两种机制,认知方面的和句法语义方面的”,“第二,注重不同意义的动词在语法化中有不同的动向”,“第三,注重语法化的语用因素,在有关章节中阐述了句子语气和语用目的的变化对语法化的影响”。张先生的序言是一篇很好的导读。

孙锡信的书评题为《良师益友——<汉语动词语法化>读后》,近万字。对该书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文章说:《语法化》从多个方面论证并阐述了动词朝各个方向发生语法化的情况,给人总的印象是,提供了动词历史变化的广阔画面,全面发掘出影响动词语法化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产生的作用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说明动词语法化的阶段、层次和最终结果,概括出动词语法化演变的路径、行程、机制和模式,因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书中提供了大量动词实现语法化的例证,展示了多种语法化的途径,使人对动词语法化有全面的了解。指出:该书考察讨论了50多个虚词的来历,而这些虚词在语法化的不同阶段又向更虚的方向发展,具有多种不同的语义和功能,由此衍生出的虚词成分几乎是几何级数的增长。接下来文章分五个部分,从五个方面论述《语法化》所做的工作。第一,注重双动词结构的发展,说明在双动词结构中产生虚词是汉语动词语法化的的基本特点。第二,细致考察构式中动词和名词的次类变换,探讨语法化的形成和阶段,为深入研究语法化现象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三,注重宾语位置上动词和名词的变化,研究宾语位置上动词或名词变化的规律。第四,发掘出大量的对举格式,发现对举格式往往是语法化过程中一种导致演变的格式。第五,多方面考察,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细致地勾画出语法化的途径。孙先生这篇书评对我们阅读《语法化》有指点门径的作用。

李宗江的书评题为《汉语动词语法化的总结与探索》,约四千字。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法化》的成就。第一,就对汉语动词语法化现象的描写而言,《语法化》乃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而且,该书在语法化现象的描写上长于演变过程的探析及描述,特别是对语义变化过程的描写可谓精微而独到。第二,对汉语动词语法化现象的解释,是其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书中严格按照动词语法化的动因安排章节,解释动词语法化的结构动因、语义动因和语用动因,如此描写与解释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揭示了动词语法化的规律。第三,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努力,不管动词语法化事实的发掘,还是理论方法的创新,该书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启明与邓楠合写的书评题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语法化研究标本——<汉语动词语法化>读后》,也是一篇近万字的文章。文章摘要说:该书探讨了汉语动词向各类虚词发展的过程和机制,从理论到实践对动词语法化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全书观察细致,举证充分,见解独到,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语法化理论体系的有益尝试,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汉语动词语法化研究的成功典范,对推动汉语语法化研究方法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论述了《语法化》在研究方法上的建树和创新、理论的探索和发展以及对训诂学研究的意义,这些都对一般读者了解该书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席留生和牛保义的书评题为《取精用弘,揭微显隐——评<汉语动词语法化>》,约六千字。两位作者都是外语专业的。他们用认知语言学的眼光审视《语法化》,又有新的发现。指出:该书占有丰富的语料,选用语用和认知视角,在句法语义结构中揭示汉语动词语法化的认知机制和语用认知动因。他们将这一工作谓之取精用弘。他们发现,该书秉持交际中的语用目的是导致语法化的主要动因之观点做研究,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密合,也是同类著作中不多见的。他们还认为,语言在使用中发展、变化,《语法化》基于这一事实做研究,其结论无疑更令人信服。

席留生还写了一篇简介,题为《理解我们的语言——读<汉语动词语法化>》,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两千来字,无须烦言。

三万余字的各家评论当然还有些内容。但笔者不能认同的暂不介绍,有疑问之处也不介绍,就只有上面这些了。

二、一年来的读书心得

《语法化》是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里一部标志性成果。我先是通读了一遍,重点地方反复读过,有疑惑的地方又找来相关著作核实或比较,全书做札记数百处,的确有些心得,但这里无法详细介绍。好在各家书评在前,大致相同的认识无须具体讲。现择要概括其余,简单介绍如下。

(一)坚持历史主义,锐意求真

前面说,从事汉语语法化研究者大多坚持历史主义,坚持语言本体论,坚持句法本位观。其实这样做有其必然性。先说坚持历史主义吧。任何事物都是历史上产生的,也是在历史上发展变化的,所以要弄清楚它的本来面目,必须坚持历史主义,在历史语境中审视它,分析它,研究它。要了解它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也必须坚持历史主义,在历史语境中审视它,多角度比较研究它。研究一种事物产生及变化发展的情况,如果不坚持历史主义,即使占有许多材料,而想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也比较困难。但同样坚持历史主义研究汉语语法化以及其他语言现象,其结论的可靠性并不一样,为什么呢?马贝加的求真意识强一些,古汉语功夫好一些,研究方法全面一些,所以《语法化》中的结论可靠一些,如此而已。这些事实,各家书评中大多提到了,只是都没有明确提出《语法化》是在坚持历史主义前提下做出的,所以这里概括交代一下,以便欲借鉴其成功经验者,更为自觉地培养这几个“一些”,使坚持历史主义做研究有个较好的基础,才可能做到论从史出,杜绝无根之说。否则,坚持历史主义只是个原则,收效不会太大。

至于从事汉语语法化研究者都坚持语言本体论,主要是受索绪尔(1980:323)“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之说影响,同时没有真正搞清楚语言究竟是什么②,没有自己的语言观。多数人习惯秉持“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做研究,并非真明白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分别是什么,甚至潜意识中把语言作为一种有机体看了,以致生硬地套用一般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说,误以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在语言,而不知道身影变化的原因不在影子自身。所以他们的研究表面上看是坚持历史主义了,但他们的历史是苍白的历史,只见语言标本而不见语用动因的历史。因此,不少人尽管刻意求真,但到头来所求非真,结论与客观实际不相符。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了这一事实,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引进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做研究,情况好了一些。《语法化》的研究与之比,则更胜一筹。

就《语法化》的具体研究而言,作者总是不忘探索动词语法化的语用动因,从而大大增强了其结论的可靠性。而探讨其语用动因,就离不开对语言主体认知方式的观察与分析。所以作者未必深谙认知语言学理论,只是受其锐意求真之习惯主导而近乎本能地寻求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罢了。至于席留生和牛保义的书评里强调其认知语言学的路数,其他学者书评中也多从认知方式角度肯定《语法化》的研究,甚至连张斌先生为本书所作的《序》里也说“作者区分了语法化的两种机制,认知方面的和句法语义方面的”,都用认知语言学的眼光欣赏《语法化》的研究,确切地说,那是《语法化》的研究证实了认知语言学某些理论方法的可行性。这一事实让读者悟出了以下道理:1.既然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实践的,那么研究语言就不能离开人们的语言实践,不能离开人的认知方式与认知形态。2.既然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形态的发展变化决定了语言使用方式以及语言结构的变化,那么探讨语法化现象及其他语言现象,就必须抓住语用方式的变化,努力发掘语言主体认知方式和认知形态及其变化之事实,力求作出知其所以然的阐释。3.但是这种工作不受现行语言观指导;为了改变语言研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尴尬局面,为了实现语言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了语言学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更新语言观,完善方法论。4.非认知语言学家的马贝加研究汉语动词语法化现象,读者用认知语言学的眼光审视其研究成果,大多中规中矩,实乃锐意求真之故也。锐意求真是坚持历史主义做研究的具体表现,是顺利实现学术正常交流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术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至于从事汉语语法化研究者都坚持句法本位观,这里面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局限性。其必要性很好理解:句法结构及其变化不仅是语用变化的结果,而且载负着语义变化的信息,因而句法结构及其变化是人们研究语法化现象的抓手。但事实证明,研究语法化现象一旦让句法本位观超负荷运转,忽视了句法本位观的消极作用,很难不出问题。只是这方面的问题不限于某部书或某篇文章;要解决这一问题,也要更新语言观,这里就不展开了。

(二)论从材料来,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说:哪本书、哪篇文章不是论从材料来?没有材料做得了研究吗?再说,有统计数据证明《语法化》“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吗?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坚持历史主义研究语法化现象,力求论从史出,关乎语言观问题,论从材料来就是个方法论问题。研究者既然坚持历史主义,客观上就要求论从材料来。同时,只要研究者坚持历史主义,也就会要求自己论从材料来。这一点,拿事理逻辑学派的语法化研究及其成果来对比一下,很容易看出来。因此,这里所谓“论从材料来,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与一般所谓用材料说话是不对等的。比如《语法化》的作者坚持历时研究,在甄选材料和处理材料时都受到历史主义的关照;某些靠材料说话的研究只是归纳法的简单操作,并不一定要自觉坚持历史主义。如果看不到这一事实,有的书评中已经称许该书资料丰富,这里就没有必要重复了。

据说,马贝加研究汉语动词语法化现象,白天除了上课,大多在学校图书馆查阅文献,搜集语料。发现有用的材料就按照历史线索记下来,与其相关的资料信息则附记于侧。晚上回到家中,紧紧抓住历史这个纲研究语料与语境的特点及关系,对比同一语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中的表现情况,研究不同语词在同类语境中的反映及作用,如同蜜蜂一点一点采得花粉,一点一点酿成蜜,夜以继日,不分寒暑,整整12年的功夫,终于成就了这部令人交口称赞的大书。在一般人看来,也许只是作者资料占有全面一些,选用材料精到一些,干起活儿来细心一些,殊不知她的论从材料来不是那么简单,不仅有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及语用特点等刚性条件管着,而且还有历史、文化、事理逻辑等柔性因素制约,因而其语料甄选与处理均没有多大自由,其观点则只能孜孜矻矻酿出。

至于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则更是本书的基本特色。如书中开宗明义第一章第一段就说:“语法化具有演变的过程与结果,但本身不能构成一个系统。”一般人看到这话,或许顿生大煞风景之感:你的研究对象如果散碎而不成系统,你的研究成果怎么会有严谨的系统性?否则,就只有论从观念,不计脱离客观实际之嫌了。试问当今学者:哪个不强调系统、系统化、系统性啊?然而,作者致力于汉语动词语法化研究十多年,没有发现语法化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怎么办呢?就只好实话实说了。但是,正是由于敢于“卖破绽”,才摆脱了受“系统”论束缚而画地为牢、自说自话的困境。于是每甄审一种语料,必句法的、语义的、认知的、语用的,等等,多角度审视,然后提纯认识,通过字斟句酌的表述,直至实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统一。清代袁枚《题岳武穆》所谓“我论文章公论战,千古一样斗心兵”,用在马贝加及其巨著《语法化》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不错,金无足赤,《语法化》中也有可商之处。不过,深入考察,可知其可商之处多是语言本体论与句法本位观超负荷运转的结果。比较同类著作,则不难发现这不是该书特有的现象,而是多数持语言本体论和语法本位观做研究者的共同现象。所以至此,深层原因还是个语言观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是《语法化》与同类著作同时告诉我们:语言观更新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行的时候了!在语言观问题尚未解决的今天,它们在告诉我们:从事汉语语法化研究,在享受语言本体论与句法本位观之方便的同时,切勿忽视语言本体论和句法本位观的局限性,千万不要让它们超负荷运转!

三、结语

上一节原稿中还有第三部分:《突破藩篱,实现语言研究的终极目标》。举了两个例子,简单分析了一下语言本体论与句法本位观超负荷运转时的情形,然后讲了几句如何突破藩篱,实现语言研究的终极目标的想法。但现在看,这个题目本身就需要一篇大文章来论述,已有的两三千字不足说明问题,而且本文已经不短了,就把它抽出来,连同同类著作的例子,留待研究其他问题时做材料吧。

单纯用现代语言学的眼光看,该书堪称一部高质量的著作。所以赢得同行专家赞赏,原因在于作者能够坐得住冷板凳,而且坚持历史主义做研究,坚持论从史出,坚持论从材料来,坚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问:“当前社会,写书的人很多,做学问的人很少。近年来,从出版机构发出去或‘卖’出去的书号,究竟有多少是做学问的成果呢?”(详见陈静2015)今谓《语法化》不仅是一部做学问的厚重之作,而且是十年一剑的扛鼎之作。正如席留生等在书评里说的:马贝加“在温州这么一个商业化气息浓厚的城市,数十年寒灯孤室,体现了一种特立独行、持之以恒的优良学风……由此看来,此书已不仅仅是十年磨剑之作”!

参考文献

陈静《治郦数十载,殷殷古都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30日。

沈怀兴《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

篇4: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等

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线索吧。看看下面几个情况

1、你和妈妈去菜场买菜,买了2捆青菜,3斤鱼,青菜一捆1元钱,鱼一斤5元钱。一共要付多少钱呀?

2、你去文具店买文具,3个本子一本2元,2支笔一只5元,一共要付多少?

3、你想给爸爸妈妈送礼物,一人送一个小蛋糕一个苹果,小蛋糕5元一个,苹果一元一个,一共要多少?

这几个问题呀,都需要先算出买每样东西的钱,然后再把它们加起来,才比较简单。只有最后一题先用加减不会变复杂,加出给一个人准备礼物的总数,再乘以2。

发现没有,只要买的各种东西数量都完全一样的时候,才能先加减,再乘除,不然就会很麻烦。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样东西数量完全一样的机会很少吧。所以呀,别看“先乘除,后加减”只是个规定,那可是以前的人们经过日常实践总结出来的聪明决定。

温馨四季

春夏×秋冬=春夏秋冬

春冬×秋夏=春夏秋冬

式中春、夏、秋、冬各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字,你能指出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吗?

倒立时的发现

一个运动员的门牌号是一个四位数。一天,他在门外做倒立时发现他们的门牌号倒着看就成了另外一个四位数,而且大了4782。

问该人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我们把能够倒过来的几个数字列出来,1,6,8,9,0。

这个数相差接近4的只有1和6,因此这个四位数首位一定是6、末尾一定是1,即这个数为1xx9,倒过来看就是6xx1。

接下来就是一个简单的算式谜了,由于数字只能在1、6、8、9、0中选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篇5:doesntlike后加什么动词

许多当地的居民反对兴建新机场。

Many people feel that the law should be changed.

许多人都觉得这项法律应该修改。

Down through the years this town has seen many changes.

这些年来这座城市发生了许多变化。

It was many years before the full story was made public.

许多年之后,事情的全貌才公之于众。

Many young people are out of work.

上一篇:路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大班优秀活动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