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规范通知

2024-05-15

信息规范通知(通用8篇)

篇1:信息规范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通知

2002-05-28 12:21:59

卫办发[2002]1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各有关单位:

为了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江泽民总书记:“既要积极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又要大力加强管理方面的建设,推动信息网络化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发展”的重要指示,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我部制定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现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医院运行机制的转变,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此项工作要加强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应用资金较大,开发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经费应按大修大建项目进行预算审批,规范管理。项目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须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与运行应列入医院的正常费用管理和运转。

三、要强化管理意识,以医院信息化促进医院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医院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地模拟现行手工管理方法,而是根据现代医院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的。因此,在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前,医院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过程,应是医院自身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机制的过程。

四、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必须根据各级、各类医院的具体情况,做好需求分析,制定出系统建设的总体技术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实施,防止盲目建设,造成人财物浪费。

五、为了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不仅是对开发厂商的评审标准和依据,也是各级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用于评估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基本标准。

六、请各级医院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抄送:信息产业部,总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篇2:信息规范通知

1、信息通篇为三号字体,标题为三号黑体,正文内容为三号仿宋。

2、标题前空两个字符,标题后空一个字符写正文。网友评论或网友名称加粗,以示醒目。

3、所有内容为一个段落不再另起。

4、报送内容限当天和前一天新闻,更早的新闻不再采用。(例如:4.11仅采用当天和4.10的信息,4.10之前的信息不采用)

5、报送每天两轮时间分别为:上午8点30之前,下午4点之前。

6、在Word编辑信息时把字体颜色选为黑色。(直接网上粘贴的字颜色会不一样,需要全选把字体颜色统一)

7、信息要有新闻的总体概述、要有新闻关注数、跟贴数、要有评论。评论要总结网民意见不要把网民说话内容都粘贴上来,只需要有几个代表性的言论来支持你总结的观点。网友评论里重复的标点要删去。

篇3:信息规范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有关企业:

为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 节约社会资源, 提高会计软件和相关服务质量, 规范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以下简称工作规范) 。现予印发, 请遵照执行。

工作规范施行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会计软件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的, 应当自工作规范施行之日起3年内进行升级完善, 达到要求。

附件: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2013年12月6日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 节约社会资源, 提高会计软件和相关服务质量, 规范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财会[2009]6号) ,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会计信息化, 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 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本规范所称会计软件, 是指企业使用的, 专门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系统或者其功能模块。会计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一) 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直接采集数据;

(二) 生成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

(三) 对会计资料进行转换、输出、分析、利用。

本规范所称会计信息系统, 是指由会计软件及其运行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组成的集合体。

第三条企业 (含代理记账机构, 下同)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软件供应商 (含相关咨询服务机构, 下同) 提供会计软件和相关服务, 适用本规范。

第四条财政部主管全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

(一) 拟订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政策;

(二) 起草、制定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

(三) 指导和监督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四) 规范会计软件功能。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指导和监督本地区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第二章会计软件和服务

第六条会计软件应当保障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开展会计核算, 不得有违背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功能设计。

第七条会计软件的界面应当使用中文并且提供对中文处理的支持, 可以同时提供外国或者少数民族文字界面对照和处理支持。

第八条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科目分类和编码功能。

第九条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显示和打印功能。

第十条会计软件应当提供不可逆的记账功能, 确保对同类已记账凭证的连续编号, 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的删除和插入功能, 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日期、金额、科目和操作人的修改功能。

第十一条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功能, 便于企业生成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XBRL财务报告。

第十二条会计软件应当具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 满足外部会计监督需要。

第十三条会计软件应当具有会计资料归档功能, 提供导出会计档案的接口, 在会计档案存储格式、元数据采集、真实性与完整性保障方面, 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

第十四条会计软件应当记录生成用户操作日志, 确保日志的安全、完整, 提供按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查询日志的功能, 并能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输出。

第十五条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会计软件的供应商, 应当在技术上保证客户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对于因供应商原因造成客户会计资料泄露、毁损的, 客户可以要求供应商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客户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使用会计软件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归客户所有。

软件供应商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供客户导出电子会计资料, 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客户导出电子会计资料的请求。

第十七条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会计软件的供应商, 应当做好本厂商不能维持服务情况下, 保障企业电子会计资料安全以及企业会计工作持续进行的预案, 并在相关服务合同中与客户就该预案做出约定。

第十八条软件供应商应当努力提高会计软件相关服务质量, 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解决用户使用中的故障问题。

会计软件存在影响客户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会计核算问题的, 软件供应商应当为用户免费提供更正程序。

第十九条鼓励软件供应商采用呼叫中心、在线客服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实时技术支持。

第二十条软件供应商应当就如何通过会计软件开展会计监督工作, 提供专门教程和相关资料。

第三章企业会计信息化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充分重视会计信息化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和人才培养, 不断推进会计信息化在本企业的应用。

除本条第三款规定外, 企业应当指定专门机构或者岗位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

未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的企业, 由其委托的代理记账机构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第二十二条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和实际需要, 合理确定建设内容, 避免投资浪费。

第二十三条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应当注重信息系统与经营环境的契合, 通过信息化推动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革新, 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的制度体系。

第二十四条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应当注重整体规划, 统一技术标准、编码规则和系统参数, 实现各系统的有机整合, 消除信息孤岛。

第二十五条企业配备的会计软件应当符合本规范第二章要求。

第二十六条企业配备会计软件, 应当根据自身技术力量以及业务需求, 考虑软件功能、安全性、稳定性、响应速度、可扩展性等要求, 合理选择购买、定制开发、购买与开发相结合等方式。

定制开发包括企业自行开发、委托外部单位开发、企业与外部单位联合开发。

第二十七条企业通过委托外部单位开发、购买等方式配备会计软件, 应当在有关合同中约定操作培训、软件升级、故障解决等服务事项, 以及软件供应商对企业信息安全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当促进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的一体化, 通过业务的处理直接驱动会计记账, 减少人工操作, 提高业务数据与会计数据的一致性,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

第二十九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开展本企业信息系统与银行、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单位信息系统的互联, 实现外部交易信息的集中自动处理。

第三十条企业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前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 应当安排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专门机构或者岗位参与, 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需求。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遵循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 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全过程的控制, 将控制过程和控制规则融入会计信息系统, 实现对违反控制规则情况的自动防范和监控, 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第三十二条对于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且具有明晰审核规则的会计凭证, 可以将审核规则嵌入会计软件, 由计算机自动审核。未经自动审核的会计凭证, 应当先经人工审核再进行后续处理。

第三十三条处于会计核算信息化阶段的企业, 应当结合自身情况, 逐步实现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控制、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信息化。

处于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的企业, 应当结合自身情况, 逐步实现财务分析、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决策支持信息化。

第三十四条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 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实行会计工作集中的企业以及企业分支机构, 应当为外部会计监督机构及时查询和调阅异地储存的会计资料提供必要条件。

第三十五条外商投资企业使用的境外投资者指定的会计软件或者跨国企业集团统一部署的会计软件, 应当符合本规范第二章要求。

第三十六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服务器的部署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数据服务器部署在境外的, 应当在境内保存会计资料备份, 备份频率不得低于每月一次。境内备份的会计资料应当能够在境外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时, 独立满足企业开展会计工作的需要以及外部会计监督的需要。

第三十七条企业会计资料中对经济业务事项的描述应当使用中文, 可以同时使用外国或者少数民族文字对照。

第三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电子会计资料备份管理制度, 确保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第三十九条企业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涉及国家秘密, 关系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电子会计资料;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不得将其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

第四十条企业内部生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和辅助性会计资料,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可以不输出纸面资料:

(一) 所记载的事项属于本企业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

(二) 由企业信息系统自动生成;

(三) 可及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人类可读形式查询和输出;

(四) 企业信息系统具有防止相关数据被篡改的有效机制;

(五) 企业对相关数据建立了电子备份制度, 能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 企业对电子和纸面会计资料建立了完善的索引体系。

第四十一条企业获得的需要外部单位或者个人证明的原始凭证和其他会计资料,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可以不输出纸面资料:

(一) 会计资料附有外部单位或者个人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可靠的电子签名;

(二) 电子签名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第三方认证;

(三) 满足第四十条第 (一) 项、第 (三) 项、第 (五) 项和第 (六) 项规定的条件。

第四十二条企业会计资料的归档管理, 遵循国家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三条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 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向财政部报送XBRL财务报告。

第四章监督

第四十四条企业使用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 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不改的, 财政部门应当予以公示, 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同级相关部门或其派出机构。

第四十五条财政部采取组织同行评议, 向用户企业征求意见等方式对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会计软件遵循本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发现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范规定的, 应当将有关情况报财政部。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 有权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反映, 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反映开展调查, 并按本条第二款规定处理。

第四十六条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 财政部可以约谈该供应商主要负责人, 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未改正的, 由财政部予以公示, 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部门。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范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第四十八条自本规范施行之日起,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财会字[1994]27号)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财会字[1996]17号) 不适用于企业及其会计软件。

篇4:转文式通知标题规范性研究

关键词:公文;转文式通知;标题;规范

Abstract:With frequently-encountered errors and inappropriateness in the title writing of reposted notices, the paper firstly summaries the cases and theories from title writing of those notices, and then proposes accessible solutions to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case analysis. It aims to provide reliable samples for them, and also purify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such notices. The writer hopes that it could promote document writing and improve its image.

Keywords:Documents;Repostednotices;Title;Standard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有统计表明[1],通知占公文总数的70%至80%,转发式通知又占通知总数的70%至80%。从而转文式通知占公文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此常用的公文也容易出现问题,不少学者已经先后做过研究。然而,从整体上看,目前学界对转文式通知标题的拟写应当依照什么格式仍然没有统一认识,存在着各执己见却各有道理的特点。

本文分析比较各种观点,为转文式通知的标题提出基本格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特定格式。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转文式通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一般认为,转文包括批转、转发和印发三种类别。批转是指批准下级机关的文件后进行传达;转发是指接收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后进行传达;印发是指发布本机关或者本机关下属单位的文件。

本文主要对批转和转发式通知进行讨论,并将印发式通知作为特殊情况看待。

1.2.2  标题。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规定它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事实上,公文标题省略发文机关名称或事由的情况也存在。

此外,要把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的发文机关标志区分开。《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规定[2],发文机关标志是指其上边缘低于版心上边缘35mm、居中排布的字样。

2  转文式通知常见的不规范现象及其原理

2.1  缺失文种名称。有学者对省略文种名称的行为进行总结,称之为“建立转发文种” [3]。事实上,无论是省略转文标题的文种名称,还是省略被转文标题的文种名称,都是不恰当的。下面分点阐述。

2.1.1  缺失转文标题的文种名称。和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不同,文种名称是公文标题的必需要素,前两者只是用来修饰、限定后者的。因此,转文标题的文种名称不可省略。

2.1.2  缺失被转文标题的文种名称。被转文标题是转文标题事由的一部分,作“批转/转发”的宾语。其中,文种名称是中心语,省略它必定导致转文标题出现宾语残缺的语病。

2.2  不当省略重复出现的介词“关于”。“关于”常用来连接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转文式通知标题因其特殊性,会遇到“关于”重复出现的问题。从严永官先生提出省略“关于”的设想[4]之后,许多学者都有过论述。栾照钧先生认为[5],转文机关名称后的“关于”(以下简称“第一个‘关于”)可以省略,被转文发文机关名称后的“关于”(以下简称“后面的‘关于”)不宜省略。王茂跃先生则认为[6],第一个“关于”不可省略,最多只能省略后面的“关于”。

从语法上看,对于转文标题“A关于批转/转发B关于……通知的通知”:省略第一个“关于”后成为“A批转/转发B关于……通知的通知”,或者省略后面的“关于”后成为“A关于批转/转发B……通知的通知”,都没有破坏标题的结构。前者只是将“通知”之前的定语从介宾短语变为主谓短语;后者也没有改变事由中以“通知”为中心语的定中结构。

从语义上看,省略第一个“关于”不会产生歧义,因为“批转/转发”紧跟转文机关,该行为确实是转文机关做出的。但是,若省略后面的“关于”,转文标题“A关于批转/转发B……通知的通知”中的被转文发文机关“B”和事由之间,就可能由于缺少介词的分隔而产生主谓关系或定中关系的歧义。如:“××学校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省略后面的“关于”就成为“××学校关于转发教育部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其中“教育部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的通知”作“转发”的宾语,是一个整体,这就产生了“由教育部来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的歧义。

从习惯上看,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批转、转发式通知绝大多数都省略第一个而保留后面的“关于”。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未省略第一个“关于”或省略了后面的“关于”仅占少数。

由是观之,省略第一个“关于”没有问题,省略后面的“关于”则不可取。

2.3  抛弃已有转文环节

2.3.1  越级转发。即直接转发最高级机关发布的文件,简称“直转法” [7]。如“福建省交通厅办公室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之前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但福建省交通厅办公室越过了这一级。这是不符合行文规则的。

2.3.2  只转最近级。如将“××县经委关于转发《市经委关于转发〈省经委关于转发〈国家经委办公厅关于批转〈经济日报〉发行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改为“××县经委关于转发市经委转发的《〈经济日报〉发行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8]。《〈经济日报〉发行工作座谈会纪要》最初由国家经委办公厅批转,省去这一环节会使人们低估被转文的价值(尤其是标题看似平凡的文件),对领会被转文的精神形成障碍。该方法不值得采用。

2.4  缺失机关名称

2.4.1  缺失被转文发文机关名称[9]。这与“只转最近级”的道理相通,笔者曾撰文讨论过该问题[10],认为该方法会提高收文机关的阅件成本。

2.4.2  缺失转文机关名称。该做法不常见,有学者却将其上升到原则高度,称之为“制文机关可省略原则” [11]。

经过归纳总结,笔者认为,转文式通知的标题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可以省略转文机关名称,基层单位为具体事务而转发文件时就可以。如“关于转发××大学关于建立我校‘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通知的通知”。这类通知大都在该机关的特定渠道内发布,面向特定的读者,读者从渠道本身即可知道转文机关;并且这种通知一般不会被再转,无需考虑再转它时的拟题问题。

2.5  改写被转文标题

2.5.1  以被转文的发文字号代替标题。如“××市纪委、组织部关于转发省纪委、省委组织部晋组通字[2000]6号文件的通知”[12]。读者单从标题看不出该通知的主要事项,并且该做法会对归档工作造成障碍,还使检索、查阅变得困难。总之,该方法不可取。

2.5.2  以被转文的主题词代替标题。如省政府转发发文字号为“国发〔1989〕83号”、主题词为“企业 工资 通知”的文件时,将标题拟为“××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发〔1989〕83号文件(企业 工资 通知)的通知” [13]。

首先,现在文件已经取消主题词,该做法失去了条件。退一步讲,有些文件概括的主题词不科学,并非取自主题词表。再退一步讲,即使被转文的主题词都选取得当,该做法也不能让读者直接通过标题来认识该文的价值。

2.6  高度压缩。即“精简用词重复和删除标点叠加” [14],也称“建立半独立标题”[15]。如将“××区服装公司转发《区财政局转发〈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法〉宣传提纲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压缩成“××区服装公司转发区、市财政局、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法〉宣传提纲的通知》的通知”。

该方法的缺陷在于,“区财政局”“市财政局”和“财政部”都成了“《关于印发〈会计法〉宣传提纲的通知》”的定语,然而,区财政局和市财政局并非转发原被转文,与“财政部”一同作为该文的定语会产生“《〈会计法〉宣传提纲》由区、市财政局和财政部共同印发”的歧义。

3  规范格式的探求

3.1  具有哪些性质。笔者认为,转文式通知标题的规范格式应当:第一,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标题出现语法错误,即具有正确性;第二,适合绝大部分场合的拟题工作,即具有普适性;第三,无法避免在特定环境中出现瑕疵,即具有缺陷性。

根据正确性和普适性,笔者拟定“转文机关名称+‘批转/转发+被转文标题+‘的通知”为转文式通知标题的基本格式。针对格式的缺陷性,要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转文式通知标题既语法正确,又语义清楚,且字面简洁。

3.2  特定环境枚举

3.2.1  被转文标题中不含发文机关名称。基本格式是以被转文标题中含有其发文机关名称为前提的,一旦失去该前提,格式就应改成“转文机关名称+‘批转/转发+被转文发文机关名称+被转文标题+‘的通知”,以避免收文机关阅件成本的提高。

如:国务院办公厅要转发卫生部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年~2010年)》,不能将标题拟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年~2010年)的通知”,而应拟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年~2010年)的通知”。

3.2.2  印发式通知。印发式通知一般用来印发本机关的文件(如《国管局关于印发〈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或者本机关下属单位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印发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该规划由国务院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协调小组编制),因此没有必要加上被转文的发文机关名称。另外,被印发的文件标题大都不含“关于”,所以可在“印发”之前加上“关于”。

3.2.3  被转文发文机关名称与事由相连产生歧义。栾照钧先生指出[16],格式为“发文机关名称+‘关于+‘转发+被转发文的拟文机关名称+被转发文标题+‘的通知”的大部分标题都会导致不通顺、有歧义、表意不明。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制订的《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实施方案》,其实施主体应当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办公厅用通知转发了该方案,并将标题拟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从标题来看,“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是以三个部门为施事主体的,这与方案的原意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形下,要在被转文发文机关名称后加上“关于”,或者如栾照钧先生所说[17],加上能体现被转文发文机关行为的动词性定语(如“制订的”“制定的”“编制的”),以避免产生歧义。

但是,栾先生认为[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等标题也要加定语,就值得商榷了。因为“教育部”与“中小学”相连所产生的“歧义”根本不可能成立,既然不成立,就不会引起理解上的偏差。

3.2.4  原文件已经被转多层。对于上级机关发来的标题如“区财政局转发《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法〉宣传提纲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文件,本机关应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本机关至少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向上级机关反馈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中办发〔2001〕27号)规定,要“大力压缩发文数量”,“对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贯彻落实意见,不得照抄照搬,层层转发”。《条例》规定,“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上例通知就是不宜发文的文稿,但是退回上级机关显然又不现实。本机关可以向上级机关提出意见,争取以后不再收到层层转发的文件。

●坚决不再转发该文。本机关不能转发已被转多次的文件,以免助长不良文风、造成资源浪费。如果确需传达被转文的精神,要以被转文为依据,针对本机关的实际提出有操作性的具体方案,再对下行文。例中的题目可拟为“关于认真学习《〈会计法〉宣传提纲》的通知”(之所以强调“认真”,是因为原被转文由财政部印发,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妥善对该文件进行归档。《档案管理学基础》指出[19],“对于其他单位送来的、未经本机关具体办理的或参考性的文件”,“是否需要归档,应视具体情况”。那么,经过本机关具体办理的或指令性的文件,一般就需要归档。

由于档案和文件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在立卷或文件级整理时,为了方便,可将标题改为直转最高级的形式而无需顾虑“越级转发”之嫌,如“区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法〉宣传提纲〉的通知》的通知”。

3.3  确定规范格式。基本格式是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的。其中,被转文标题已经包含其发文机关的名称。

对于“被转文标题不含发文机关名称”的情况,需在被转文标题前加上其发文机关名称。对于“印发式通知”,要把“批转/转发”改为“印发”,并在它前面加上“关于”。对于“被转文发文机关名称与事由相连产生歧义”的情况,要在二者间加上“关于”或适当的动词性定语。对于“原文件已经被转多层”的情况,应避免再转,并根据实际另行发文。

4  结语

综观我国转文式通知标题的拟写,不难发现它经历了一个由格式多样、不尽得体到格式相近、日趋规范的过程。这与公文学者研究的深入、文书工作者素质的提高显然有着密切关系,此外,高级党政机关的示范作用也至关重要。目前,国务院(办公厅)的转文式通知标题格式还存在着少量瑕疵,如,第一个“关于”时而省略时而保留、“被转文发文机关名称与被转文标题的事由相连产生歧义”时没有进行变通,等等。相信今后这类标题将更加规范。

限于视野和能力,转文式通知标题是否还有其基本格式所不能适用的其他特定环境,笔者未敢肯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作些许调整,就可以使标题做到正确、严谨、通顺和简洁。

*本文为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培育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pyjh2014022

参考文献:

[1][3][12][15] 张利,李书敏.浅谈转发类通知标题的拟定问题[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61~64.

[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S].GB/T 9704-2012.

[4] 严永官.改革批转、转发性公文标题的设想[J].辽宁档案,1989(5):38~39.

[5] 栾照钧.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192~193.

[6] 王茂跃.批转、转发、印发性通知标题中连接事由的“关于”不宜省略——与王瑞玲同志再探讨[J].档案管理,2013(5):75~76.

[7] 李步其.转发性通知标题的拟写[J].秘书,2008(6):33~35.

[8][13] 李栋臣.介词“关于”与转发性公文标题的拟制[J].秘书之友,1991(9):25~26.

[9][17] 栾照钧.转文式通知标题中词语衔接不当实例矫正[J].秘书之友,2013(12):30~33.

[10] 杨墨.转文式通知标题中是否需要动词性定语来衔接——与栾照钧先生商榷[J]秘书之友,2014(6):42~43.

[11] 刘文明.关于转发类通知的两个问题的探讨[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50~152.

[14] 肖绪元.转发类通知标题的改写[J].秘书之友,1998(4):34~35.

[16][18] 栾照钧.转发性通知标题该用动词性定语衔接时不宜不用——兼与杨墨同志商榷[J].秘书之友,2014(11):42~45.

[19] 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档案管理学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4.

篇5:信息规范通知

为充分发挥信息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和质量,确保区委、区政府及时把握全局、科学决策,指导各项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区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信息报送内容和载体

1、日常信息报送。主要包括:①各街道各部门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思路的新举措、新亮点;②各单位每月重要工作动态及下月工作要点;③重点项目、重点片区的推进情况;④区委、区政府需要重点了解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⑤各单位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的预测、预警信息;⑥其它需要提报的重要情况。

2、重要紧急信息报送。主要是各类稳定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疫情、重特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重要情况的信息。

信息刊发的主要载体包括:①《今日信息》。每天一期,内容侧重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重要动态,以及各地科学发展的创新经验,主要报送区委常委、区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同志。②《区情信息》。定期编发各街道、各部门及各基层单位的工作亮点和经验做法,发各级各部门交流参考。③《信息专报》。及时呈报重要紧急信息,不定期呈报高质量的信息调研报告和有关重点工作的具体问题建议,视情况

专门报送区委领导同志。

二、进一步增强信息报送的时效性

对全区重要会议、重要决策及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应于一周内报送落实情况;各单位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重点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报送时限不能超过5天;每月工作动态和下月工作要点在月底最后一天前报送;各类经济运行情况、就业保障情况、安全稳定情况要在统计数字确定的当天及时报送;重要紧急信息要在第一时间报送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值班室和信息科,首报时间不得晚于事发后1小时。

三、进一步提高报送信息质量水平

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思路,立足本单位实际,突出“短、快、新、深”的特点,及时上报工作动态;要特别注重挖掘调研信息,着重在典型性、综合性、前瞻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要高度重视重要紧急信息的报送,确保第一时间报告有关情况;要处理好报喜与报忧的关系,既汇报成绩,又如实反映困难问题,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

四、进一步规范信息报送程序

1、明确信息归口管理。上报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各类信息(含各类简报、资料)要先报送区委办公室,由区委办公室常委值班室统一归口、筛选和综合后再呈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维稳办、区信访局、区安监局、公安分局等部门单位在做

好日常信息报送的同时,还应及时向区委办公室报送有关网上舆情、社会稳定、信访动态、安全生产等方面突发性事件的紧急信息。

2、建立紧急信息报送领导审签制度。各单位向区委办公室常委值班室和信息科报送的紧急信息,须主要领导签字后再上报;区直有关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紧急信息,须由部门主要领导签发,并先报区委、区政府同意,统一口径后再上报。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上报的重要紧急信息必须由办公室分管领导审核把关,报办公室主任审签,重大紧急信息应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查。

3、规范报送渠道和报送形式。各街道各部门要向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同时报送信息。各垂直部门也要坚持“双向”原则,即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也同时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信访、稳定、治安类信息除向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报送外,还须向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报送。向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报送的日常信息,一般以电子邮件报送为主;对情况特别紧急或复杂的重要事件,可先通过电话第一时间报告,并随后上报书面材料,对事态的发展变化和后续处理情况,要同步做好续报工作。

五、认真执行信息报送工作责任制

篇6:信息规范通知

各科室:

为了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疫情工作,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决定举办各科室人员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培训班。

一、培训时间:2014年2月17日下午三点

二、培训地点:七楼大会议室

三、培训人员:各科医务人员

四、培训形式:以会代训

五、培训内容:

篇7:信息规范通知

溆办„2012‟号

中共溆浦县委办公室

溆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机关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提高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进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是县委、县政府掌握情况、科学决策、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全县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改进方法,切实抓好信息报送工作。

二、信息报送的范围、任务、要求和方式

1、信息报送范围。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中心工作落实情况;人大议案建议及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本乡镇、本部门重点工作阶段性进展、重要活动等情况;县领导重要指示、批示办理落实情况;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重要社情民意情况;市以上领导到本乡镇、本部门检查工作情况;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特别是项目签约、动工建设、建成投产情况;每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季度、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信息;相关业务获国家及省、市表彰奖励情况;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它指定的约稿信息。

2、信息报送任务。按照“应报尽报”的原则,每个单位每月报送信息应不少于6条。

3、信息报送要求。一要及时,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凡是需要县委、县政府及时掌握、总结推广、研究解决的工作情况,都要及时收集上报,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送(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告,再书面报告,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难以在1小时内报告的,必须在2小时内报告,并说明原因)。二要准确,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报送的信息必须源于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信息中的事例、数字及重大事件在上报前,应当经主要领导核准。县直单位按规定需向省、市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事件的,需先报县委办政研室、县应急

2办汇总整理,呈报县领导签发后,方可上报,确保上报的信息口径统一、准确真实。三要全面,确保信息的完整性。要坚持全方位、多视角报送涉及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真实反映工作全貌。四要新颖,确保信息的特色性。要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注重深度挖掘,报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经验类信息。五要保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突发公共事件等重大紧急信息报送时,要选用合适的渠道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员要自觉保守秘密,严禁传播涉密信息。

4、信息报送方式。各乡镇、各部门的信息在按要求向相关部门报送方式不变,同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报至县委政研室、县政府经调室信息专用邮箱或以纸质形式报县委政研室、县政府经调室(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必须同时向县政府应急办报送)。县委政研室信息专用邮箱:xpxwzys@163.com;联系电话:3324124(工作日),3323216(非工作日);传真:3324124。县政府经调室信息专用邮箱:xpjds001@163.com;联系电话:3324265。

三、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至少要配备1名责任心强、文字功底扎实的专(兼)职信息员,具体负责本单位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工作。各单位于2012年5月20日前将《溆浦县信息网络建设登记表》以书面形式加盖公章后报至县委政研室、县政府经调室,并将电子版发至xpxwzys@163.com、xpjds001@163.com信息专用邮箱。

2、健全信息工作奖惩机制。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每月对各单位信息工作进行综合排名并通报,每年进行考核评比,对业绩突出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对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等不按要求报送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问责。

3、落实党政信息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开展信息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各单位要积极为信息工作人员学习、培训提供条件。

4、为信息工作人员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各单位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信息工作,适时督促检查,提要求、出题目、交任务,帮助研究解决信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对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政治上给予关心,业务上给予指导,工作上给予支持。

中共溆浦县委办公室

溆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5月 日

主题词:通知

中共溆浦县委办公室2012年4月日印发

篇8:信息规范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 (卫生厅局、人口计生委) , 中医药管理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各直属联系单位: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卫生计生领域广大医学科研人员提高诚信意识, 遵守诚信原则, 养成良好科研行为习惯,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 (可从www.nhfpc.gov.cn下载) , 已经第34次委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请遵照执行。

2014年8月28日

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医学科研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 预防科研不端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医学科研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护理学、计划生育等领域所开展的研究。

第三条医学科研人员应当遵守本规范, 追求真理、实事求是, 遵循科研伦理准则, 尊重同行及其劳动, 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 自觉抵制科研不端行为。

所有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机构均应当遵守本规范, 加强教育培训和制度建设, 倡导学术民主, 净化学术环境。

第四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本规范, 加强对医学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医学科研人员诚信行为规范

第五条医学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遵循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相关规定, 自觉接受伦理审查和监督, 切实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医学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申请等科研与学术活动, 需要提供相关信息时, 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学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证明、引用论文、专利证明等相关信息真实准确。

第七条医学科研人员在采集人体的样本、数据和资料时要客观、全面、准确;对涉及秘密和个人隐私的, 要树立保密意识并依据有关规定采取保密措施。

第八条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人体或动物的研究中, 应当如实书写病历, 诚实记录研究结果, 包括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依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信息。

第九条医学科研人员在涉及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已知病原改造等研究中, 要树立公共卫生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 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管。

第十条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结束后, 对于人体或动物样本、数据或资料的储存、分享和销毁要遵循相应的科研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动物实验中, 应当自觉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严格选用符合要求的合格动物进行实验, 保障动物福利, 善待动物。

第十二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开展学术交流、应邀审阅他人投寄的学术论文或课题申报书时, 应当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 遵守科技保密规则。

第十三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引用他人已发表的研究观点、数据、图像、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时, 要诚实注明出处,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要符合学术规范。在使用他人尚未公开发表的设计思路、学术观点、实验数据、图表、研究结果和结论时, 应当获得本人的书面知情同意, 同时要公开致谢或说明。

第十四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 要遵守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如果未实际参加研究或论文、论著写作, 不得在他人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著作中署名。

第十五条医学科研人员作为导师或科研课题负责人, 在指导学生或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科研活动时要高度负责, 严格把关;对于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中出现的不端行为要承担责任。

第十六条医学科研人员所发表医学科研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 (包括计算机数据库) 、记录及样本, 要按照科技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以备核查。对已发表医学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 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公开承认并予以更正。

第十七条医学科研人员在项目验收、成果登记及申报奖励时, 须提供真实、完整的材料 (包括发表论文、文献引用、第三方评价证明等) 。

第十八条医学科研人员作为评审专家参加科技评审时, 应当认真履行评审、评议职责, 遵守保密、回避规定, 不得从中谋取私利。

第十九条医学科研人员与他人进行科研合作时应当认真履行诚信义务或合同约定, 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申报专利和奖项等时应根据合作各方的贡献合理署名。

第二十条医学科研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科研经费管理规定, 不得虚报、冒领、挪用科研资金。

第二十一条医学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中要有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避免不实表述和新闻炒作。对于来自同行的学术批评和质疑要虚心听取, 诚恳对待。

第三章医学科研机构诚信规范

第二十二条医学科研机构 (以下简称“机构”) 作为医学科研诚信管理的责任主体, 应当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中的诚信规范, 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履行法人职责, 自觉抵制、杜绝科研不端行为。

第二十三条机构应当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科研人员职业培训体系和研究生教育体系, 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及手段, 树立崇尚科研诚信的良好风气与文化。

第二十四条机构要建立受理举报科研不端行为的专门渠道, 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 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及举报内容列入密件管理;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

第二十五条机构在组织申请科研项目和推荐申报科学技术成果奖励时, 应当责成申报人奉守科研诚信, 可安排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并公示有关信息。

第二十六条机构要制订相应的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规定, 对本机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对有关部门调查本单位科研不端行为应当予积极配合、协助。

第二十七条机构应当对查实的科研不端行为的责任人进行不良信用记录, 并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二十八条机构应当对涉及传染病、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及论文、成果进行审查, 评估其对社会及公共卫生安全的潜在影响, 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九条机构行政和业务负责人及科研管理人员应当率先垂范, 严格遵守有关科研诚信管理规定, 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他人科研成果和谋取不当利益。

第四章实施与监督

第三十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医学科研诚信与行为规范, 协同相关部门对重大医学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处理;指导各地区、机构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学科研诚信工作, 支持指导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科研诚信建设, 开展科研机构诚信评议, 督促诚信程度低的机构整改, 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隐瞒科研不端行为、阻挠对不端行为的调查, 以及打击报复举报人等事件。

第三十二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并实行医学科研诚信信用记录制度, 作为评估、评审科研项目及成果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三条医学科研机构应当切实承担对本机构科研人员诚信行为的管理责任, 建立健全内部科研诚信监管制度, 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严肃处理科研不端行为。

第三十四条凡科研不端行为涉嫌违纪、违法的, 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规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鹅》教案及教学反思下一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