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2024-05-27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共10篇)

篇1: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中国云南盈江地震发生里氏5.8级地震。沉重的自然灾难一次又一次的不期而至,整个中国都为之震撼,震撼伤痕累累却还依旧坚强的神州大地,震撼所有人都为之牵挂,牵挂灾区的兄弟姐妹们,父老相亲们。“灾难无情,人有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立即做出批示“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为灾区的人们送去温暖。他们是人民坚强的后盾,他们坚强如一地奔赴在地震灾区一线。

关爱能让人间更加美好,武警官兵和领导的关爱可以帮助灾区人们战胜困难,当地震再次袭击我们时,他们义无反顾的用生命去保护我们的人民,保卫我们亲爱的祖国。我们坚强的声音,不放弃的决心是他们最大的鼓舞。当国家民族处于多灾多难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激起人民发愤图强,团结一致,战胜困难,从而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我们祈祷上天能够保佑祖国,但我们也知道越挫越勇这个道理。面对无可避免的灾难,经历刻骨铭心的悲剧时,倒下的只是我们的身躯,挺立的却是不朽的精神。无论面对怎么样的痛苦,坚强都是我们的主打歌,勇敢的走下去,中国与我们同行,我们与坚强同行。

真挚的情感,我们懂得了只有强大自己才能帮助别人的道理。虽然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增加它的宽度。所以,我们得好好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资源,好好学习,为不朽的中华民族添上一笔辉煌。

篇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1.毕业论文的结构,大致应有下列几部分内容:

1)题目(以20字为限)

2)摘要:以200个左右的汉字简要说明毕业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3)关键字:为了便于索引,列出3—5个高度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汇;

4)前言:介绍所从事的课题的目标、背景和任务;所研究的领域的概况,已有的结论、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如果是合作研究任务,应说明本人的工作内容以及在整个课题中的作用和关系。

5)毕业论文的基本内容:详细阐述学生本人在毕业论文中的独立工作内容,包括: a.b.c.毕业论文工作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办法; 工作过程采用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主要的成果和结论。

6)专题研究论述

对毕业论文中,学生最具特色的具有创新或独到见解的内容进行进—步

详细的阐述说明,要体现出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独立思考、研究的成果以及对

于本专业领域的新体会和认识。(这部分内容如单独列出有所不便,亦可并入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中进行阐述)

7)主要参考文献;列出在整个毕业论文中所直接参考过的资料。

8)附录: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说明的各种图表、附加说明、数据参数表格、公式推导与证明,重要参考文献摘要、重要的程序源码清单等以及不便在正文中列出的其他资料。

2、毕业论文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装订,即封面、题目、摘要、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2.毕业论文的格式

1)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上边距20mm,下边距20mm,左边距20mm,右边距15mm。

2)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封面:学校统一做

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排在第一页,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三个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5号黑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7个,词间空一格。

目录: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

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一般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1)”,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附录:项目名称为4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正文。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

4)表格

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XX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表体:表体的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段不应封口(即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

5)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XX图”,用小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

6)公式

文中的公式应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编号排在右侧,编号形式为“(1)”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公式的编排应使用公式编辑器。

7)数字

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8)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

9)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10)页码

篇3: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一、相关术语及内涵理解

(一) 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是指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实现的成果或所指向的终点。期望实现不等于必须实现。目标设定应符合SMART原则。即:明确的 (Specific) 目标;每一项目标都是可测量的 (Measurable) ;目标具有行动导向性 (Action-oriented) 和可实施性;目标是务实的 (Realistic) , 其难易程度、水平高低等应能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完成;完成目标要有时间表的 (Time-related) , 不是无期限或梦想。

现在来看, 目前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SMART五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不确定, 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质量就难以确定。

(二) 人才及人才标准

1.人才的定义和内涵理解。什么是人才?人才的定义至少有15个版本。我们应该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前言中对人才的定义作为正式实施的定义, 即“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 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根据这个定义, 我们对人才的内涵理解可以用图1进行解析。

由图1可知, 一个人是否被称为人才需要经过“人才培养、做出贡献与验证、社会认可”三个基本阶段。

2.人才标准。人才是分类别和层次的。不同类别、层次的人才其标准也不相同。验证、评价一个人是不是人才, 需要依据相应的人才标准进行评价和确认。目前, 国内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人才标准要求。根据人才定义, 可以将人才标准分为“人才准入标准、人才道德标准和人才检验标准”三部分[1]。根据人才类别、层次的不同, 每类、每层次的人才标准部分都应制定具体的限值要求。

(三) 毕业生不是人才, 是人材

通过图1分析可知, 高职学生在毕业时一般不可能成为人才, 特殊情况例外。因为毕业生还没有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 自然也得不到社会认可。为此, 这里将毕业生定义为人材, 即“将来可能能够成为人才的基础和主体材料”。

既然高职院校不能完成人才的培养任务, 如何评价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呢?可以制定人材标准, 在学生毕业前进行测评。人才标准与人材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二、人材的职业能力结构模型

(一) 三维度四层次职业能力结构模型

借鉴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结构模型[2], 根据高职人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要求, 研究制定了高职人材的职业能力三维度四层次结构模型, 如图2所示。

模型中的三维坐标x、y、z分别代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在4个职业能力一级要素中所占的比重。x、y、z均为正值, 使整个模型、职业能力各层次要素均处在第一象限内。核心素质要素的水平高低与个人先天素质和长期生活、学习的积累密切相关, 一旦形成某一定式, 在短时间内相对稳定难以改变。核心素质要素的水平高低对其他职业能力要素有显著影响, 它具有鉴别职业能力水平的特征。其他3个层次的职业能力一级要素相对容易被改变, 可通过适当方式的培训、学习和训练得到提高。

根据每一层次一级职业能力的内涵特征, 将其分解为多个二级职业能力要素。根据每个二级职业能力要素的内涵特征, 制定相应的能力表现和内容指标要求。

(二) 对三维度的理解

以前, 将职业能力分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三部分, 并按照三部分培养学生。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严格区分哪项职业能力要素是方法能力, 哪项是社会能力是不科学的。因为很多职业能力的各个要素都是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三维度属性的有机融合体。而且, 在不同职业岗位上, 同一项职业能力要素却分别是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如:沟通与交流能力, 在工科类从事技术开发岗位上, 属于社会能力范畴。但在营销岗位上却属于专业能力范畴。所以,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过程中, 不能按照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进行划分, 而应该按照三个维度进行培养。也就是说, 职业能力是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三维度变量的函数。只是完成不同岗位上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对三维度变量的分量要求不同而已。

(三) 每个层次的二级职业能力要素

每个层次的职业能力都由多项二级职业能力要素构成。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试验后确定的各个二级职业能力要素如表1所示。

这里要注意, 人材能否将学过的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预期的职业能力, 是衡量学生学习业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高职毕业生 (人材) 职业能力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8) 》的通知 (教职成[2015]9号) 》等文件要求, 借鉴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 在进行了多次社会调研、分析、改进基础上, 研究制定了《GX/SDWZ 011-2015高职毕业生 (人材) 职业能力要求》标准。该标准的结构、编写格式、助动词使用和内容表述方式等依据GB/T 1.1-2009和GX/IWA 2-2014标准而制定。按照4层次、20项二级要素分别进行细化, 使该标准具有科学性、可实施性、通用性和适用性特点。

标准中第一、第二层次的14项二级要素适合于各个专业的高职毕业生, 第三、第四层次的6项二级要素是通用要求, 各个专业应根据通用要求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细化。

同时, 标准中还规定了人材职业能力评价原则、等级、时机等内容。

该标准能够很好地指导高职院校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进行测评, 以确定毕业生的质量, 间接地判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概率。

摘要:通过对人才定义的内涵分析, 提出了成为人才的三个基本阶段。通常情况下, 高职毕业生还不能成为人才, 只能是人材。为此,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 研究设计了高职毕业生 (人材) 职业能力的三维度四层次结构模型。设计开发了《GX/SDWZ 011-2015高职毕业生 (人材) 职业能力要求》标准, 以此作为高职院校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的标准。

关键词:人才定义,SMART原则,三维度四层次结构模型,职业能力标准

参考文献

[1]人才标准[EB/OL].http://wiki.mbalib.com/wiki/%E4%BA%BA%E6%89%8D%E6%A0%87%E5%87%86, 2015-11-27.

篇4: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摘要:可雇佣性是企业雇佣人才和高校培养人才的共同关注点,然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可雇佣性要求,研究高校和企业在可雇佣性上的认知差异可以帮助两者实现人才对接。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通过收集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企业相关岗位的网络招聘广告,采用质化研究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得出两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结构的认知异同,进而为高校的培养模式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质化研究;培养模式

一、 可雇佣性的研究现状

可雇佣性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大部分学者认为可雇佣性是复杂多面的,Hugh-Jones和Siobhan(2008)认为复杂性主要来自于可雇佣性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用人单位、学生和高等教育机构。多数学者普遍认可Yorke和Knight(2006)的定义,即可雇佣性由一套技能、理解力和个人特质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可雇佣性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例如,一些学者(Andrews & Russell,2012)从企业的角度将可雇佣性细化,包含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商业和客户意识、素养(literacy)、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Hillage和Pollard(2009)则从个人职业生涯的角度将可雇佣性阐释为:(1)获得初始工作的能力;(2)满足轮职换岗所需,能够维持就业的能力;(3)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能够在不同组织(公司)之间转换的能力。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可雇佣性最关键的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点: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个人特质(如主动性、责任心等)。

人们普遍承认,可雇佣性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具有目的性以及有效性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系统则是提高可雇佣性的基本条件(Harvey,2005)。澳大利亚工商会(ACCI)(2002)曾对澳大利亚多家大中小型企业的雇主关注点进行研究,发现雇主正在将对技术、技能的关注逐渐转移到一系列个人特质以及丰富的基本能力。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指导,会促使高校的培养方式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日本则采取将供给方与需求方也就是高校和产业界代表聚在一起,共同商讨确定了对毕业生就业相当重要的三项内容:主动学习、实习、组织支持和评估(Ito,2012)。英国政府也引入一套业绩指标来衡量各高等教育机构的成效,不断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关联(顾露雯、汪霞,2012)。

国内不少学者也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高等教育与可雇佣性方面的研究,例如,闫岩、任广新(2013)通过调查问卷、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研究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8项关键性工作任务和74项所需关键技能知识,据此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课程模块化+综合实践”的课程体系模式。叶红春等(2013)则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诸多问题,倡导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但是有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的研究很少,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比较企业岗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要求与高校培养目标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理解,以期发现二者在可雇佣性内容上的异同,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践体系。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我们在两个影响范围比较大的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上,选取了国内70条大中小型企业2015年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信息,作为可雇佣性研究的企业样本。

为提取高校培养目标中有关可雇佣性的信息,我们选取了60所国内高校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其中包括20所211、985国家重点高校,20所普通本科院校,10所专科院校以及10所职业技术学校。

2. 研究过程。首先对招聘信息以及高校培养目标进行信息编码,使所得每个条目做到含义单一且清晰明了;然后将表达类似或意思相近的条目进行同类项合并,合并后的条目招聘信息共23条,高校培养目标共24条;最后,在研究者的主持协调下邀请组织行为学三名博士对两组条目进行归类。

归类后,反映企业需求的招聘信息被分为四个维度:专业经历、一般技能、HR关键能力和责任心,没有无法归类的条目。高校的培养目标共分为六个维度:专业经历、基本知识技能、通用能力、科研能力和身心健康,没有无法归类的条目。

三、 结果与讨论

从以上质化研究的结果来看,企业招聘要求以及高校培养方案具体的维度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1. 高校视角与雇主视角的关注契合点。由表1可知高校所关注的可雇佣性在某些方面与企业的关注点是相吻合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专业经历。多数高校培养目标里明确规定,培养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毕业生,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工作,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适应工作岗位。企业也总是希望新员工入职后就能适应岗位要求,工作上手快等,在以上有关专业经历方面,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是一致的。

(2)一般技能。一般技能也叫通用技能或可迁移性技能,这种技能的提高往往会大大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显然,高校在其培养目标中非常强调对一般技能的培养,包括外语、计算机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此类技能在以往的企业招聘要求中也频繁呈现,高校和企业对于一般技能的培养和要求非常契合。

(3)一般工作能力。高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一般工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创新能力、团结协作、适应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能力是大多数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企业之所以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这些能力,是因为HR从业人员必须主动去了解和熟知企业其他部门的业务,具有向管理者以及员工推销人力资源的创新性产品与服务方案的技能。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单个个体是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所以团结协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2. 高校在可雇佣性培养方面的欠缺之处。尽管高校与企业在可雇佣性要求上具有较多的一致性,然而,企业所关注的可雇佣性的部分内容,在高校培养方案并没有被有效关注。

(1)企业强调实习经历,而高校对实习过程把关不严。样本中五分之一的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表示有实习经验者优先,说明企业还是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实习经历,而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中往往更多的是课程化教学,即使很多高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有实习过程,但是高校对实习过程缺乏监控,仅仅借助一份实习报告作为实习凭证,而对于很多学生的实习造假行为却视若无睹。实习质量无法保证,会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质量,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可雇佣性。

(2)企业强调过硬的基本技能,而高校强调娴熟的应试技能。高校培养目标关注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一般技能的培养,但是有关的培养目标还不够具体,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侧重点,监督和实施不力。例如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应试技能的培养,大学毕业生往往掌握的都是“哑巴英语”。再如,在计算机操作方面,高校只是以考级的形式勉强督促学生掌握编程的技能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满足不了企业对毕业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操作的要求。

(3)企业需要实用的职业能力,高校培养宽泛的一般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部是一个独立部门,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多种与职业相关的关键能力,例如:良好的服务意识即公仆精神,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如及早判断员工与企业的矛盾以便尽快解决)。这些企业所需的能力并没有出现在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高校更多地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即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即使对于一般能力的培养,高校也没能严格履行培养方案的要求。此外,高校对大学生的学业考核机制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学习过程基本不存在压力,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高压力职场生活。

(4)企业需要负责任的人,而高校却忽视了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个人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表明,责任心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组织支持的情况下,责任心会通过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于艳等,2013)。所以,企业非常重视毕业生是否具有责任心,每一份招聘广告中都几乎会提到“责任心”一词。然而,高校的培养一开始就假设学生是具有责任心的或者学生的责任心是不可培养的,这种假设甚至使毕业生在应聘失败时仍然不明白责任心的重要性。

(5)企业需要的是专业型人才,而高校培养的是通用型人才。企业的各项工作分工非常明确,在人才的使用上更强调专业和实用,但高校的人才输出不仅仅指向企业,其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宽而泛。因此,二者在人才的能力对接上存在缺口。例如,本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高校培养目标中都提出培养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的毕业生,并且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用于毕业设计以提高科研能力,大有把本科教育研究生化的趋势。企业在人才选拔中首先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高等实用性能力和技能,而往往把科研能力看作是可选项。

四、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启示

1. 完善实习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友这一平台,通过校友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增加实习机会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高校也需要建立已就业的毕业生的学生网络,帮助在校大学生获取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帮助在校学生明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也是高校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高校通过更多地增设企业奖学金,并将学生的实习成绩与企业奖学金挂钩,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并获得提高。此外,学校可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实时监控学生的实习状况,学生要定期向指导老师上交实习报告,这既可以帮助高校教师积累实践教学经验,获取第一手教学案例,同时也可以防止学生的实习造假行为,提高学生的实习参与度。

2. 培养学生过硬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技能。在本研究中,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电脑操作和英语能力。在电脑操作方面,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不要单纯为了考级服务,而应该更多地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例如,通过实践应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教会学生运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教师应该转换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度“强制性”地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学院在课下营造良好的“英语角”文化。

3.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能力培养。教师要随时能够将最新鲜的案例带入课堂,一是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案例,逐渐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引入“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作业设计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多利用校友平台和学校资源,邀请学术界和雇主代表参与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即可达到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以及提前与企业要求接轨的目的。在这一点上,英国职业教育基于雇主驱动、需求导向、人性化的课程设计做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学校与雇主通过交流把行业、雇主和劳动力市场的组织需求转化为个性化的学习课程,毕业生整体的可雇佣性明显提高(李传瑛、王春秋,2013)。

4. 多方创造条件,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责任心培养应贯穿在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的所有环节中(刘波、陈力,2014)。首先,学校要实行责任意识的文化渗透。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校园广播、大型的责任意识主题活动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责任意识的文化氛围,唤醒和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会对自己负责。其次,具体到各个班级可以实行班委轮流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成长的岗位,帮助学生进行角色定位,明确角色责任并对所在岗位负责,通过实际的岗位工作塑造学生的责任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强调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每门课程都可以增设课程服务岗位,让每位同学都有为班级服务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顾露雯,汪霞.英国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研究:内涵、维度与课程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2012,(5):3-7.

[2] 闫岩,任广新.就业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9):71-73.

[3] 叶红春等.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7):1-3.

篇5: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格式要求黑体二号居中,中间空两格,以下一级标题宋体字四号,二、三级标题宋体字小四号,1.5倍行距,自动索引生成

传统采购策略……………………………………………………1

(一)垂直集成型供应链………………………………………………3

(二)分散型供应链……………………………………………………5

电子采购策略……………………………………………………8

(一)xxxxxxx…………………………………………………………8

(二)yyyyyyy……………………………………………………… 12

传统采购策略与电子采购策略的比较……………………… 15

(一) ………………………………………………………………17

(二) ………………………………………………………………17

b2b电子供应链采购问题………………………………………20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附录 ……………………………………………………………………25

然后就是具体段落格式要求,如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采购策略研究

格式要求标题黑体二号字,居中

[摘要](宋体五号字加粗)电子商务是我国……………………………………本文从………………………………………………(宋体五号字,总字数不超过300字,是整个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主要论证的阐述或叫论文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 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不超过5字,一般为3-5)

传统采购策略(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xxxxxxx(三级标题,楷体四号字)

四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二级标题

电子采购策略(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传统采购策略与电子采购策略的比较

b2b电子供应链采购问题

大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计划完成时间 论文(设计)的进度计划: 已经完成的内容: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字: 年 月 日

大专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评语: 签 字: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给分: 签 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工情况:【合作一个论文(设计)题目时填写】大专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系部: 专业: 学号: 姓名: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最高分 成绩

题 论文(设计)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 中心论题明确,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中心论题基本明确,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论文(设计)选题与专业基本相关,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较差 论文(设计)选题无理论和现实意义,与专业无关

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数据 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 持论有据 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 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

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 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 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设计)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设计) 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设计)

水平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30

水平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 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 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无明显的个人见解 结论观点有错误

篇6: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一、指导思想与适用范围

1.指导思想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这一工作环节的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校全日制外语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制作。

3.执行与监督

本标准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执行。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毕业论文原则上不能提交答辩。

二、毕业论文结构

外语专业本科生论文写作全部采用英文,包括封面标题、摘要与关键字、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等。

1.毕业论文构成项目

外语系本科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2.各项目含义

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200~5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摘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5个。

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正文字数应在7000~

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三、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1.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一律用A4型纸(210mm×297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

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

2.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全部使用英语。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空两格居左,用4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以冒号结束,内容用小4号Arial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Key words”在内容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居左,用4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以冒号结束,关键词内容用小4号Arial体,词间空一格,用分号隔开。行间距取固定值20磅。

目录:另起页,“Contents”用3号 Times New Roman体加粗,空一行顶部居中;内容空一行居左,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并注明内容的对应页码,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连接,最后采用分散对齐。行间距取固定值22磅。具体情况参看样张。

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Times New Roman 加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三号,Times New Roman;正文文字一律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间距一律取固定值22磅。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I.”,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

三、四分别为“1.1.1”、“1.1.1.1”和,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五级标题序号“(1)”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五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引文要求:引文:前缩进10个字母、后不缩进、上下各空1行,5号字体。具体见样张。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Times New Roman,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一行居左顶格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排印内容,回行顶格,行间距取固定值20磅。每篇参考文献应以阿拉伯数字标出其编号,并加上“[ ]”括号。具体编排方式为:

书籍格式:[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格式:[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4.正文中的表格

正文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Table.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Table”;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measure: meter”。

表体:表体的上下、左右和其余表里线一律使用0.5磅实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5号Times New Roman体。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表体下应注明资料的来源。

5.正文中的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Chart.1 ×××(图的名称)”,用5号Times New Roman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全文图应连续编号。

6.正文中的公式

文中的公式应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编号排在右侧,编号形式为“⑴”。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公式应使用Word公式编辑器编写。

7.正文中的数字

文中的数字,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8.正文中的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英文标点。如有引用汉语语句,使用汉语标点。忌中、英文标点混用。

9.正文中的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10.页码标注

从“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部分到“参考文献”部分为止,排印连续的阿拉伯数字页码,页码号居中。

四、印刷与装订

1.印刷

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单、双面均可,推荐双面印制。

2.装订

论文一律采用左侧装订。装订顺序如下:

封面(从教务处网页下载、内容手填)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 英文目录 正文(英文撰写)参考文献(英文撰写)

开题报告表(从教务处网页下载、内容手填)

论文指导情况记录表(从教务处网页下载、内容手填)评语与成绩评定表(从教务处网页下载、内容手填)

2.份数

篇7: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能反映其综合学习成果的学术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按照文件规定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认真完成。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毕业论文应符合国家及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电子版毕业论文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应与印刷本一致,不得省略;毕业论文必须整合为一个Word文档,毕业论文文件名格式:姓名+学号(如张三0511112299)。

1、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论文字数要求至少8000字以上。

2、论文依次包括封面、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绪论、正文、参考文献,必要时可添加附录。

3、文章题名应简明、具体、恰当,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 0字,可用小标题加以说明。

摘要是毕业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是以提供毕业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记述毕业论文重要内容的完整短文。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毕业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课题、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概括性,并拥有与毕业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毕业论文全文便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毕业论文的摘要应有中、英两种文字,中文摘要在前,英文摘要在后。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毕业论文一般不超过500字,摘要页不写论文题目,摘要内容不宜使用公式、图表及参考文献序号。

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从论文中选取的能够反映文献特征内容的规范性词语,应参照GB3860-83《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选取。对于那些反映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关键词应放在摘要页最下方(应另起一行),一般列4~7个,不超过15个汉字为宜,并按词条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目录是体现毕业论文各章节名称和页码的详细记录,不能过于简单;目录的页码一定要与正文的章节以及附后的内容相符合。

绪论内容应包括本课题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行文结构等。撰写毕业论文的绪论时,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诠释基本理论,不要推导基本公式,不要介绍研究方法细节,写法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措词精炼。根据论文实际情况,也可以没有绪论部分。

正文每一页的页眉左上角注明“华侨大学××××届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右上角注明论文名称(摘要、目录页无页眉)。正文内标题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序号可采用

一、(一)、1、(1)、1),或者1.、1.1、1.1.1、1.1.1.1。

4、封面统一由教务处教学实践科提供;文本内容采用A4打印纸打印;标题用“宋体、三号”,目录用“宋体、小四号”。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另起页排版,标题“摘要”用“宋体、四号”,摘要内容及关键词用“宋体、小四号”。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另起页排版,标题“Abstract”用“Times New Roman、四号”,英文摘要内容及关键词用“Times New Roman、小四”。正文另起页,用“宋体、小四号”,页眉用“仿宋、五号”,参考文献用“宋体、小四号”;页边距设置“左2.5、右

2、上2.5、下2”,行距设置22磅;段前断后0.2行;页码设置于“页脚居中”,从正文第一页开始计算页码;左侧装订。

5、用字应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外国人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在中文译名后注明外文。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及当今常在新闻中出现的政治家等毋须注明外文。

文中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文字一律用印刷体。应标明图序、图题,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 图者,图序仍标为“图1”,图序与图题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添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与表题。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 表者,表序仍标为“表1”。表序和表题居中置于表格上方。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

6、注释主要用于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和补充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文内有关特定内容注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亦可置于当页地脚或集中置于文末(参考文献前)。注释序号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即①②等。

7、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属著作者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列顺序以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

参考文献 :(居左)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参考文献表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示例: [1]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 1991,81-83.[2][德]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115-117.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示例:[3] 童庆炳.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人文价值取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06-109.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示例:[4]翟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3-125.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 [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 1998-12-25(10).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示例:[6]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示例:[7]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http:/ / w w w.cajcd,cn/pub/wml.各种未定类型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8]胡适.尝试集[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外文文献用印刷体书写或打印。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但文献类型可不标出。忌用中文叙述外文。

示例:[9]Mansfeld,R.S&Busse,T.V.The psychology of creatiuity and discouery.Chicago:Nelson Hall,1981.[10]Yong,L.S.Managing creatiue people.Jaurnal of creatiue

Behauior,1994,28(1).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为: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为:电子文献:O B--数据库,CP--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为:O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篇8: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 专业结构匹配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42-01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就业率的不断下降,二是专业结构匹配度较低,前者主要是因为社会需求人才小于高校毕业生人数,出现人才剩余的情况,后者是因为专业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毕业生没有找到本专业工作,用人单位也没有招到与职位所需专业相符合的毕业生,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低的社会现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现状

据统计,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完全对口的比例是16.9%,基本对口的是40.8%,工作内容和所学专业有一定关联的是29.9%,剩下的12.4%和专业的匹配度基本为零。从这个数据可以明确看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较低,造成这个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是教育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情况的因素

1.不同学历因素

学历不同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也不尽相同,据调查,学历越高的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越高,学历越低则相反。

2.不同专业因素

不同学科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情况的重要因素,根据专业分类的不同,医学类是目前专业匹配程度最高的专业,接下来依次是教育学、工学、法学等,可以发现专业要求越高的匹配度越高,这主要也和目前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程度有关系,医学作为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医疗行业人才缺乏,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较好,另外一些理工类专业就由于专业性不突出,就业的时候学生存在多方面选择因素,就造成了就业专业匹配度较低的情况。

3.不同兴趣因素

兴趣是学生就业方向的主导因素,很多学生对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并没有兴趣,这主要由于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专业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选择专业时由于高考分数的限制,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一旦对专业的兴趣不足,学习起来也就缺乏动力,在毕业就业面对二次选择的时候就会放弃本专业,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个人以后的发展。

4.不同性别因素

不同性别因素主要导致的是女生的专业匹配度较低的现象,由于很多岗位的特殊要求和工作内容,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不会考虑女生,比如:安全工程,属于工科,就业方向主要是建筑单位和煤矿等。

三、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的措施

1.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实现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更大化利用,学校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目前我们国家的专业选择是在高考的时候,高中学习家长和老师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兴趣的注意力不够,造成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比较盲目,要提高专业匹配度应该在高中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让学生对以后想要从事的行业进行一定了解,并且在学习中对学生在这一方面着重进行培养。

2.学校提供二次选择

大学专业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这是造成就业专业匹配度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改变这个情况,学校在学生进入大学一段时间,了解了专业内容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匹配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二次选择的时候,学校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不要仅局限于院系之间,而是可以跨院系选择,让学生可以很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感兴趣的专业,弥补高考选择专业时候的遗憾。

3.减少性别差异因素

由于性别差异造成就业专业匹配度低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了改善现状,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媒体、网络等形式,号召用人单位对男女生“公平看对”,让女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之后也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尽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女生的就业安置问题,不要因为工作环境的不适合就拒绝聘用,使因为性别差异导致的就业专业结构匹配度低的问题得到缓解。

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度较低是目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来自不同学历层次的影响、不同专业结构的影响、不同兴趣爱好的影响以及不同性别影响这几方面,针对这些情况,要提高就业专业匹配度,应该在高中学习生活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男女就业专业匹配度存在差异因素也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通过这些合理建议,可以很好的改善以及提高就业专业匹配度。

参考文献:

[1]周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匹配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06).

篇9:档案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格式参考

它的内容涉及档案学、文秘学等方面,传播档案学、文书学知识,报道北京档案工作动态,开展学术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世界在信息化的列车上飞速的发展着。

高校档案不仅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经验的结晶,也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工作、生活、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所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大多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仍然采用的是有着巨大滞后性的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有用信息的利用程度。

本文就通过对在新时期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如何积极探索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档案工作人员

1.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的普遍状况

1.1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不同于以往各类学校档案的管理,他是以信息化为依托的,以分享资源为目标的,以提高教学服务质量为要求的档案管理。

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的高校档案,自然就是高校教学当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它的功能往往是被忽视的。

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是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档案,仅仅是储存保管,并没有将它们的信息服务功能开发出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档案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特别是在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当中,经常将涉及多专业的档案没有进行整体的信息化规划,经常出现收存的档案不能够积极地被开发和利用而被束之高阁,就使其会失去档案自身的价值。

1.2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近年来经济技术的发展,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更多的档案是在电子计算机中生成并储存的。

在高校档案的管理中,如何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更具有系统性、价值性、让广大师生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是目前高校档案信息化趋势当中我们应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一。

其次是档案在信息化过程当中必须面临的安全化的问题。

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的时候,必然会面临着巨大的安全挑战。

在开发当中必须将各种类别的系统和资料加以整合,这样来说就必须利用新的思路去进行开发和创新。

但是在网络当中存在的缺陷有很多,加上没有相应的内部措施加以管理、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可能就面临着巨大大挑战。

2.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2.1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

规范性原则:制定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

通过馆藏档案数字化接收电子文件,应该坚持规范性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

安全性原则: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效益性原则: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遵守效益性原则,讲究信息化工作的效益。

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馆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考虑馆藏档案的利用率。

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

2.2逐步建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

要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总的来说就是在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之上,实现档案信息的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的一体化和快捷化程度,从而将有用的信息高效的分享出来,方便广大师生对于各种资源的利用。

2.2.1在档案管理的技术流程上来讲

我们首先应当做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充分、合理、安全地使用各种学校电子档案,其次是改进和规范在应用计算机条件下文件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使之适应档案熔化管理的需要;然后是依据文件处理流程来进行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最后应当注意的是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2.2.2高等院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独特建设

在高等院校档案的信息化进行当中,一定不能忽视的是高校的传统精华和改革的发展性。

首先选择的是在充分运用计算机电子技术,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利用服务质量。

同时要进行创新的是对于传统的电子档案进行多媒体化改革。

对各种类型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积极建设相关的全文数字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尽快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同时不能忽视的改革是对于各种类型的电子档案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归档的档案要在经过鉴定分析和更新之后进入数据库,确保档案信息处理电子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采集实时化,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

2.3以人为本,通过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档案工作人员在高校档案信息化改革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的创新精神,管理理念影响着整个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特点。

现阶段很多高等院校缺少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较低。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高校档案管理科的创建,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和理念,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加快档案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2.3.1培养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以及科学文化素养。

高校档案管理不同于企业档案的管理。

其档案资料具有多样性,多学科性等特点。

只有站在对于各种知识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语言能力,才能简明扼要的对于各种档案进行分析和归类,才能首先在入库的过程当中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效果。

然后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是要进行培养的。

高校档案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在面临较为庞大的信息档案资料的时候,档案人员必须具备档案的分析,检索,筛选的能力才能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2.3.2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途径

2.3.2.1应当在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在高校信息化管理当中,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往往要付出很大的脑力劳动,所以一定要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否则如果他们的积极性不高,在疲惫的状态之下,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和更新的停滞,甚至还有安全的隐患。

所以作为领导者,和他们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是必须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同时,也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得到自己在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系统中的重要性。

2.3.2.2不断进行新的学习,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水平

在进行培训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培训的标准化程度。

以自己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和原则为要求,严格制造培训标准,以便于在之后的工作中进行标准化操作。

在培训的内容上来看,要对档案管理者进行不断的知识文化培训,包括最新的学术、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的培训,让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结束语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整体教学教育水平。

高校如果在信息化的前提下对于档案资源进行了充分高效的利用,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教师学生互动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篇10: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一、规范要求

1.中外文摘要页码用I、II、III等标注。从前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位于页面底端居中,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

2.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

3.其他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

二、论文格式

1.封面,使用学校规定的统一格式。

“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明、准确。

2.目录

标题层次要清晰,目录中标题与正文中标题要一致。“目录”两字为2号宋体字;具体内容列到三级标题,4号宋体字;标题与页码之间用“„„„„”相连接。采用1.5倍行距。

3.题目,题目下方一行为专业班级,作者署名,再下一行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署名。

4.摘要

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论文的精华。一般为200-300字左右。在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写出3-5个关键词。

英文摘要应有英文的论文题目,内容必须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摘要】两字黑体,4号,内容用宋体,4号。

【关键词】三字黑体,4号,内容用宋体,4号。各关键词用两个空格间隔。

英文题目,Times New Roman字体,4号加粗,居中。

【Abstract】 Times New Roman字体,4号

【Key words】 Times New Roman字体,4号,各关键词用四个空格间

隔。

5.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其内容主要包括:

(1)前言

应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等;在综合评述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2)论文内容: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数据要求准确,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等要标明出处。有表格的使用三线表。

论文内容中一级标题“前言”、“一”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

(一)”二级标题黑体4号左对齐,标题前空两格;“1”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左对齐,空两格,下文内容另起行。正文字体选用宋体小四号。行间距22mm左右;页面设置上、左边距25mm,下、右边距20mm,装订线5mm

6.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参考文献不少于12篇,其中外文文献2篇。参考文献的书写按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数字]上标。参照下述格式书写。

(1)期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会议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时间(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年):起止页码

每条文献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排列,并应与论文中引用处所标注的序号相一致;文献序号后加一个空格,不加圆点“.”。

8.致谢

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作者应有的治学态度。

9.附件

上一篇:生产企业管理运作流程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师岗位职责